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舊城_往事以是過去_空留奈何

    我認為是任何形態,一個星球種族的文明是分級別的,科學界只是把人類定義為一個還沒有達到一級的非常原始的文明,當文明掌握一定的能力,我想,哪所能達到的事,與神的能力幾乎沒有區別,種族進化一定是適應,與優勝劣汰,可以假想,當文明達到一定程度身體只是會作為一個類似主體存在,為了繁衍,與作出決定,而行動的會是繼承記憶與性格被主人思想控制的機器人而已,當機器人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你可以遐想一下終結者裡刺殺男主角的機器人,可以變成任何形態

  • 2 # 傲慢的枯葉

    我看到很多外形生命都是照著人活著動物的樣子弄出來的。我認為外星生命要麼比地球文明先進幾億年要麼比地球文明落後幾億年,或者與地球文明差不多,我更傾向於後兩者。因為如果有比人類先進幾億年的外星人,肯技術高度發達,早就有能力到達地球,並殖民地球。而目前並未發生。所以外形生命很可能落後於我們。所以外星捨命就跟遠古人類差不多。假如外星人比地球人科技領先幾億年,那麼我認為外星生命已經進化到沒有肉體了,只有意識存在的一種存在了,外星人已經沒有物質需求了,本身也不是由物質組成的,每一個外星人只是一種意識存在於宇宙中,所以這種高階文明跟地球文明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也不會對人類進行殖民。

  • 3 #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因為說到的是外星生命,而不是外星人,所以就包含了各個層次的生命,從單細胞的、多細胞的、簡單的、複雜的,直到最後的帶有智慧、並且建立了文明的生命。

    漂浮在太空中的生命

    首先,我們看看那些漂浮在太空中的生命——我們暫且叫他外星生命好了。

    幾年前外國媒體報道了人類已經發現了太空中的生物——不過不要太激動,這些生物是地球海洋中的一種浮游生物,是在國際空間站的外殼上被俄羅斯宇航員發現的。有人推測是火箭發射時一不小心帶出來的,有人則推測是因為氣流裹挾著這些生命逐漸散發到太空中的,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但是,人們確定,這些生物是確確實實地活著。

    所以即便這種生物是土生土長的地球生物,也還是足以讓人們若有所思:看來生命遠比我們想象的頑強,即便是真空的、充滿了輻射的、寒冷的外太空,也是會有生物的存在的。

    包括科學家早就發現了一種名為水熊蟲的生物,可以在極端惡劣的環境——包括真空/寒冷/高輻射的環境中生存很久。而在進入極端惡劣的生存環境時,他們會進入“隱生”狀態——也就是停止一切新陳代謝活動,直到遇到合適的環境。

    ↑水熊蟲↑

    ↑額,不對,這個才是水熊蟲↑

    ↑水熊蟲的隱生狀態↑

    在2007年,緩步動物在FOTON-M3任務中,在低地球軌道的太空中經歷了10天,暴露在真空的太空中,而它們活著回到了地球。在回到地球再水合之後,超過68%的保護主體在高能紫外線輻射下倖存了下來,並且有許多自行產生了胚胎,還有少數在充分暴露在太陽輻射後存活了下來。

    所以如果某一天人們把一包水熊蟲扔到太空裡,他們也會在太空中繼續“活著”。

    而這種漂浮在太空中的生物是需要有著極為苛刻的要求的,比如說他們不能有非常龐大的個體或者複雜的生理結構,因為龐大的個體需要的能量太多,而太複雜的話,低溫/輻射環境會給這些結構造成難以想象的破壞。

    另外,複雜多變的宇宙環境也讓這些生物存活率大大下降,畢竟一次過於急劇的環境變化會讓生物延續下去的可能性幾乎為0。所以,這些漂浮在太空中的生物,應該長得不會太優雅。

    生活在其他某一顆星球上的外星生命

    讓我們脫離惡劣的太空環境,來看看那些在另一顆星球上生活的生物。

    假設有一顆環境較為穩定的星球,那麼按照現在人類的認知,如果有充足的能量供給和“生命基礎材料”的供應——比如說各種形式存在的碳、氮、氧之類的元素,那麼這裡就會繁衍出來各種各樣的生命。

    而且這些生命是有層次的,逐漸演化出來的,經歷的歷程可能跟地球是差不多:從最開始的一些單細胞、原核生物,然後越來越複雜,出現植物、動物,並且生物鏈越來越長,然後非常偶然地誕生出智慧生命和相應的文明,最後這些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也會跟我們一樣,把目光看向太空。要知道,生物的本質都是一樣的,他們需要能量、養分,會生存、繁衍、演化,所以跟地球上的生命會有類似之處。

    ↑生命在地球上的演化↑

    但是,由於具體生存環境的不一樣,這些生物會跟地球上的生命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狀態。

    比如說有些星球可能二氧化碳非常多,溫室效應明顯,非常利於植物的生長,所以那些能夠利用陽光和二氧化碳進行轉化作用的“植物”會長得異常高大,甚至於遮天蔽日。而豐富的初級生產力條件下,動物也會長得異常龐大、兇猛。

    我記得很小的時候看過一本雜誌,上面描述一顆二氧化碳含量遠遠高於地球的類地行星上生物的形態,比如說有的植物長的跟熱氣球差不多,會依靠水蒸氣充滿自己的內部、讓自己飄起來以獲得更多的陽光——根還連在地面上,就好像我們平時看到的宣傳用的氣球一樣,所以我們未來某一天登陸外星球的時候,會看到下圖這樣的景象,還是有點兒害怕的。

    ↑類地行星上的懸浮植物差不多就是這樣↑

    或者有些星球非常的寒冷,生物為了獲得體內化學反應需要的溫度,必須要用及其厚重的皮毛來保證自己的體溫,比如說《國家地理雜誌》節目曾經繪製了一些外星生物的圖片,描述了這種生活在極寒星球上的生物的形態,別說,還是有點兒萌的。

    ↑想象中的生活在零下150度星球上的長毛獸↑

    而外星人——也就是那些具有智慧和文明——甚至於是遠比地球人發達得多的文明的外星生命,也是可能存在的。現在的小說、電影、漫畫中對於這種外星生命的想象和描述很多,而且大部分對於這種生命形式的想象是很合理的,比如說:

    頭很大:這是因為他們很有智慧,需要龐大的大腦體積和大腦皮層面積;

    不說話:因為他們需要更加高效、快速的交流方式;

    大眼睛:因為大眼睛可以幫他們更好的獲得資訊;

    肢體纖長:因為他們藉助高科技已經不需要用到肢體,所以逐漸退化了;

    觸手:好多手才更有效率;

    流線型的身體:因為這些形狀是最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的;

    ↑外星人的經典形象↑

    同時也有一些描述反其道而行之,比如說鐵血戰士,他們雖然有著很高的科技,但是看起來仍然像野蠻人一樣,粗獷的面板,喜好用近戰武器、有著發達的肌肉,並且隨時一副我要弄死你的囂張樣子,吼叫、手舞足蹈。

    ↑囂張的鐵血戰士↑

    總之,人類在用自己的審美和對這些外星文明社會制度的想象來構建這些外星生命的形狀。這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那些來到地球的外星生命

    如果你一定要讓我講,我眼中的外星生命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或者說如果有一天外星人來訪、那些來訪的外星人是什麼樣的,我也可以勉為其難的開一些腦洞。

    第一,外星人的社會形態

    首先我相信外星人不遠萬里來到地球,一定不是為了戰爭。畢竟地球上沒有什麼特別的資源,而且如果外星人是看中了地球的環境,那麼既然他們有讓整個族群都遷移幾十光年的能力,那麼也可以認為他們有改造其他星球、或者生活在宇宙空間中的能力。而且對於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來說,一定離不開個體思維的大放異彩,那麼幾千幾萬年來,這些個體在他們族群內尋求合作的同時,很有可能會發展出發達的道德體系,因此應該不是那種動輒大動干戈的族群。

    第二,外星人的個體形態

    外星人長成什麼樣子?我們不如說外星人希望他們自己是什麼樣子。因為在那種已經可以進行超遠距離星際旅行的文明來說,一定在生物工程方面也有著先進的技術,他們可以採用生物工程、機械工程來把自己的身體改造成他們需要的樣子,所以並不是他們天生是什麼樣子,他們就是什麼樣子。

    但是我認為他們還是有自己的“核心”的,也就是說沒一個外星人生命體都有讓別人能夠識別他的“核心”,是讓一個外星人足以是一個外星人的本質。就好比人類某一天可以更換自己的全部器官,但是不會更換自己的大腦一樣,換掉了大腦,人也不是他自己了。

    那麼這個核心可能就是很小的一個組織——甚至於已經被機械化。這些核心裡面飽含著這個外星人的意識與智慧。這個核心具有通訊功能和簡單的行動能力,以保證這個核心與外界的溝通,並有一定生存能力。

    然後是外星人的生活形態——也就是這些外星人平時生活的時候具有的形態,相當於在外星人的核心外面包裹了一層功能更加豐富的“機體”,一方面可以提供對核心的保護,一方面可以擴充套件核心與外界的接觸形式。比如說人類現在只有視覺、聽覺、味覺、觸覺這幾種感覺,但是透過“生活機體”可以擴充套件我們的大腦與外界的介面,而讓我們獲得更加新的感受。外星人“核心”與他們的生活機體之間,可能只有透過某種非常專業的工具才能夠分割開來,這最大程度上保證了這個外星人的存活能力。

    接著外星人還會根據不同的需求,在生活機體的外面,增加一層工作機體,這些工作機體功能更加豐富、保護更加全面。甚至於在工作機體外面,還會再增加一層附加機體,用來面對更加嚴苛的環境,比如說宇宙空間,或者作為戰鬥時候的額外保護。

    如果用人來做類比的話,大概是下圖這個意思:

    第三,外星人的思維與交流方式

    外星人自身的思維在長期的進化中已經變成了“元思維”,也就是外星人最基本的思辨、情感,這種元思維的能力也是讓核心成為核心的關鍵,而生活機體、工作機體、附加機體中都會有輔助思維裝置,這種裝置會很快的把外星人元思維變成可以輸出的感情與決定,這種裝置有著強大的處理能力、計算能力、儲存能力。

    除此之外,外星人的輔助思維裝置還可能不是一個獨立的裝置,而是可以由特殊的連線裝置傳到某個共同體中,這個共同體可能在他們的母星上,或者在他們的太空船上,可能他們的連線速度不如生活機體、工作機體、附加機體那麼快、那麼直接,也可能會受到干擾,但是他們的計算能力更加強大,而且也是一種資訊處理中心,可以負責最複雜的人際交流。

    所以外星人在跟你聊天的時候,很有可能他此時此刻也在同時跟億萬個外星人在這種虛擬共同體中聊天、討論、決斷,總之就是把人們的交流的效率提高到極致,而這種思維的極速交流,也是讓他們的社會培養出極高等級的道德的關鍵——虛偽、隔閡、隱瞞、欺騙這種東西可能在這種交流體系下不復存在。至於說說話這種資訊交換率非常低的交流方式,可能在很久很久之前就被外星人的文明拋棄了吧。

    最後,外星生命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

    這個問題可能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我記得有一部科幻電影的開頭是這麼說的(記不得哪部電影了,希望知道的朋友告訴我一聲):

    對於外太空生命,無非是兩種可能,要麼他們是存在的,要麼他們不存在。無論哪一種可能,都是可怕的。

    所以外星人的存在,對我們來說既是是幸運的,因為我們並不孤獨。但是又是可怕的,因為未知。外星生命究竟是好戰的、還是和平的,誰也不知道。畢竟這個宇宙的可能性太多了,萬一有那種窮鄉僻壤的外星人朋友看中了地球、打算獨佔這裡的資源呢?或者他們單純的只是愛好毀滅呢?

    雖然我對與高等級文明一定不是傾向於暴力的這一觀點有著一些自信,但是也不排除這些“邪惡”外星人的存在。就好像最近的電影《異星·崛起》裡面提到的那樣:

    他不邪惡,這只是他的本能。

    最後,送大家一杯咖啡壓壓驚。祝大家身體健康,再見。

  • 4 # 白水工作室

    我們的外星人圖片其實都是地球人樣子。外星人的能量傳送方式也許與人不同,人類需吸氧吃飯,外星人可能只曬曬太陽。它們不吃飯也就沒有嘴。它們應該有聰明的大腦,靠無線通訊。不用呼吸就沒有鼻子。外星球也許引力強大,所以外星人身材矮小(反之身材高大)。

  • 5 # 太空伊卡洛斯

    最近熱映的《異形-契約》再次引爆了人們對宇宙生物的猜想,到底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生命,這些生命長的是什麼樣,會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不僅有趣,而且也很可怕,按照那句至理名言所說:誰都猜不到黑暗的背後有什麼。關於外星生命,有一個權威的機構給出了一個答案,2015年美國宇航局局長查爾斯-博爾登曾宣佈,美國宇航局將為未來20年內找到外星生命,這裡說的外星生命,就在太陽系內。查爾斯-博爾登不敢保證幾光年外的系外行星上有生命,但他作為NASA的掌門人,積累了數十年NASA對太陽系天體的探索資料,加上對木衛二、土衛二、火星等擁有潛在生命天體的判斷,給出了這麼個結論。

    筆者認為,在未來10年至20年內,人類所發現的外星生命最有可能的樣子應該是細胞級別的生命,而且就在太陽系內,以木衛二、土衛二為主。去年,美國宇航局已經安排了3000萬美元研製木衛二著陸器,計劃在2020年代中期發射,前往木衛二。在這之前,卡西尼探測器、哈勃望遠鏡等均對木衛二、土衛二進行了詳細觀測,未發現生命痕跡,但基本確定那裡有支援生命存在的一切條件。這次前往木衛二的探測器計劃從木衛二羽狀噴流中掠過,收集表面噴射物,如果其冰下海洋有生命,那麼噴流中一定有微生物。

    木衛二上如果有生命,那麼肯定與地球生命存在關聯,都在一個太陽系內,其生命基礎元素是一樣的,只不過外形可能有點不同。因為生命可根據所在天體的重力環境等作出調整,但最終都會以水為賴以生存的物質。如果在未來20年以後,隨著系外行星望遠鏡技術的進步,我們可以窺視到數百、數千光年外的系外行星,分析它們的光譜,那麼情況就不一樣了。那些重量級的地外生命有可能出現,因為這些系外行星還存在恆星是否穩定的問題,如果是被潮汐鎖定的系外行星,比如TRAPPIST-1,那麼可能就有極端環境下的生命,其外形就更加千奇百怪了,別說異形,可能比異形還要恐怖,因為它們來耀斑都不怕。

    在太陽系之外的天體系統中,外星生命的外觀很難說是人形的,因為人形的物種是建立在有一定重力場的天體上。在不同重力場的系外行星中,兩條腿和身體的比例就可能出現調整,因為人類的身體結構適合地球重力場,如果到了火星上,重力場更弱,支撐同樣軀體就不需要強壯的腿部,因此雙腿會更細一些。

    如果非要想象出一種外星生命,那麼它一定有個中樞式的控制系統,在地球上稱之為腦袋,負責控制所有的行為。如果這種生命是液態物質中存在,那麼一定符合流體力學,海洋中的任何一種生物都有可能與之類似。如果這種生命是陸生的,在類地行星的表面生存,那麼一定需要行走或者爬行的肢體,也需要代謝器官。

  • 6 # 包大人玩科學

    我喜歡題主稱外星生命而不是叫他們異形。

    地球人對外星生命有著一種偏執的恐懼,特別是我們中國人。舉列來說,最近正在熱映的電影—Alien,其實英文只是外星人的意思,可是硬生生被我們翻譯變成了異形。當然,這個翻譯對這部電影還是很準確的,畢竟這部電影中的外星人確實是異形。

    其實對外星人的想象對映的是我們人類自身的內心。樂觀的人想象他們是可愛溫順的ET,他們來地球是為了跟我們做朋友的;悲觀的人想象他們是暴虐不講理的異形,他們來地球只是為了毀滅。

    科學上,外星生命最有可能是什麼樣子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更應該回答的問題是:生命是什麼?

    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作為學物理的我最喜歡虐貓狂魔,上個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量子力學的代表人物,薛定諤大神在他的生物學著作(沒錯,你沒看錯,是一個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寫的生物學著作)中對於生命的定義:生命以負熵為生(life feeds on negative entropy)—Schrodinger 從環境中抽取有序來維持組織,避免趨近於平衡的衰退, 為什麼原子如此小?生命如此大?因為要用大量的樣本減少布朗運動的隨機性。說人話,對於生命,物理上的定義就是:以一種區域性違背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增定理,簡單的講就是系統的混亂程度在一個自然的狀態下是會不斷增加的)的方式,形成有序的組織。

    所以,理論上外星生命可以是任何樣子,可以是甲烷生物、矽基生物、微粒電漿生命、碳基生命、無機生命…一切你想得到和想不到的材料和形態。

    不過這是我最喜歡的外星生命的樣子,你呢?

    以上。

  • 7 # 科普集結號

    作為一個科幻迷,我說一下自己對外星生命體的理解和想象。

    首先,在闡述個人的想法之前,先把過去影視劇中出現的外星人形象做一個梳理。

    科幻電影中的外星人無論有形無形,無論有多麼可怕嗜血,無論有多少超能力,它們永遠也無法突破人類想象力的限制。就像處於三維空間的人類,無法想象發生四維和五維空間的事情,也無法想象生活在多維空間中的智慧生命是何種模樣。我們在科幻電影中看到的那些外星人,種類繁多,奇形怪狀,有的和人類外形一致,有的則屬於非人形象,更多時候外星人看起來只是地球各種動物的雜交組合體。

    人形外星人——應該說,在科幻電影裡,純粹的和人類一樣的外星人並不多,其大部分都屬於美國的超級英雄群體,並且這類外星人形象與非人形的外星人相比較,人性遠大於獸性。並且外星人的殘酷和獸性程度,也與像不像人成反比,那些越是看起來不像人類的外星人,越是嗜血可怕,甚至沒有一絲一毫的善良之心。看來,長得像人的外星人,能獲得觀眾共鳴,併產生心理上的歸屬感。這類外星人往往以正面形象獲得觀眾的喜愛,超人和《阿凡達》中的納威人就是典型代表。

    類人外星人——類人外星人在科幻電影中佔據的比重最大,凡是長著類人的身體、但是四肢和頭部完全與人類迥異的外星人,都可以歸於這個範疇。在《星球大戰》《銀河護衛隊》《黑衣人》《星際迷航》等太空歌劇類的科幻影片中,不同宇宙空間和不同星系中的外星種族悉數登場,創造其五花八門的外形,幾乎窮盡了概念設計師的想象力,然而,這種類人外星人往往不是科幻影片中的主角,他們大多是電影背景和匆匆過客,對地球有沒有太大的殺傷力,只承擔著向觀眾呈現不同外星文明之間的差距和種類繁多的功能。

    怪獸類外星人——幾乎所有與人類為敵的外星人,都是這種怪獸型別,從經典科幻恐怖片《異形》開始,這種幾乎看不清身體結構細節的怪獸就成了人類的噩夢。這些怪獸或者在太空深處入侵人類的宇宙飛船,寄生在犧牲者身體內部,成熟之後再破腹而出;或者透過太平洋海底的時間裂縫來到地球,進而發動毀滅戰爭(《環太平洋》);又或者透過遮蓋整個天空的飛船向全世界開戰,開始瘋狂屠戮(《地球反擊戰》);又或者透過操縱時間,設定陷阱,來一個甕中捉鱉,準備將地球戰士一網打盡(《明日邊緣》)。總而言之,怪獸類外星人已經距離人類形象很遠,屬於典型的“非我族類”,這是人類所幻想出來的終極敵人之一。

    昆蟲類外星人——昆蟲類外星人的可怕之處,除了異常醜陋的外形,讓人產生生理不適之外,就是它們瘋狂的繁殖能力和冷血的殺戮能力。畢竟,怪獸類外星人至少還有單體智商,讓人類能夠分析其行為,開展針鋒相對和勢均力敵的戰鬥。而昆蟲類外星人大多數只有群體智慧,個體只是單純的殺人機器,並且數量眾多,防不勝防。蟲類外星人最經典的形象,就是保羅·範霍文執導的電影《星河艦隊》中蟲族殺戮者,在一個肥胖的大肉蟲的指揮下開展行動。而有的蟲族外星人還有另一項恐怖的能力,那就是寄生,它們透過各種渠道寄生在人體之中,最後將宿主變成行屍走肉的傀儡,比如羅伯特·海因萊因的《傀儡主人》。

    蟲族雖然絕大多數以反面形象與人類為敵,但也有一些相對正面的形象,比如《深淵》裡的蝴蝶型外星人,與人類在海底親密接觸,並幫助遇險者重回地面;再比如《安德的遊戲》裡面的昆蟲外星人,原來他們入侵地球也是無奈之舉,而最落魄的蟲族外星來客在《第九區》裡的外星難民營裡,這些張牙舞爪的大蟲子們竟然變成了地球難民。

    其實,如果我們想象的外星生命連好萊塢電影的想象力都不能突破,那就實在太沒意思了。那就讓我們大開腦洞,看看有沒有更有趣的創意。純想象,與嚴謹的科學無關。從低階到高階——

    1、吞噬者——非人形,也無固定形狀,可以千變萬化,並且不再星球上面生活,而是盤踞在外星球的大氣層以外(如果有大氣層的話),靠星際空間的各類射線維持生命。射線也是高能量,吞噬者吸收攔截宇宙射線之後,透過一套高度進化的轉化機制,變為己有。這種生命形態對於有機物興趣不大,地球人到了這種星球,至少不擔心被吞噬者殺死。

    2、半樹人——一種介於無機和有機之間的生命形式,可以透過光合作用獲取能量,也可以透過捕捉活物來維持生命。半樹人能夠移動,但是並不能像人類一樣自由,它們會定期遷徙,擇地而居。面臨危險的時候,可以透過一種揮發性的物質傳遞資訊,遇見損傷身體的劫難,它們可以像斷尾求生的壁虎一樣,丟失一部分肢體,然後再重生。

    3、組合者——一種獨特的組合生命,由無數多細胞個體生命組成。每個多細胞個體都具有一定的簡單智慧,但是它們透過一種神秘的力量互相聯絡,一旦到了捕食的時候,組合生命就會將單個多細胞生命體組合成非常複雜的智慧更高的生命,透過群體智慧,來捕獵、繁衍……一旦遭遇危險,組合生命立刻分解成單個的多細胞生命,以躲避殺戮。

    4、移魂者——一種非常可怕的寄生生命,它沒有形體,只是一種特殊的電磁波,可以寄生在任何活物身上,只要宿主不死,移魂者就能生存,在宿主生命消失之前,移魂者可以換另一家宿主,直至永生。

  • 8 # 飛龍

    外星生命是存在的。

    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著無數的類地行星,上面都有可能存在生命。有低於地球智慧的生命產生,也有高於地球智慧的生命產生。

    低於地球智慧的生命應該是進化到大小型動物類,當然包括單細胞生物,植物;進化的過程全宇宙是一樣的。

    像地球智慧一樣的生命,也應該存在,以我們現在的發展情況,我們是互相發現不了的。

    高於地球智慧的生命,也一定存在,只不過我們還沒有發現他們,他們也沒有發現我們而已。他們的智慧生命一定比地球人類先進,他們也會先在宇宙中發現我們,找到我們。我認為高階智慧生物最好不要發現我們。我贊成"黑暗森林"的觀點,我不希望地球人被殖民。(雖然有人把希望寄託在好外星人的身上)

    關於生命的組成:全宇宙應該差別不大,無非是碳基生命,或者矽基生命,還有其他什麼基生成的生命。

  • 9 # 超側衛

    如果真的要腦洞的話,那就要重新定義一下生命是什麼了?經常看到的是探測外星生物,看外星是否存在有機物,是否存在水,但這都是基於地球上的生命所做的推測,但是有沒有可能外星生物不是由有機物構成,不是由水作為基礎,甚至有可能不是人類所知的氫氧甚至不是元素週期表裡的元素所構成的另一種世界的另一種生物呢?

    人類向外太空發射的包含地球上存在的影像、圖片、聲音資料,預設為的就是外星生物也和人類一樣是透過這些傳遞訊息的,如果外星生物進化不如人類,那是無法接收也無法解讀這些資料的,如果外星生物進化超過人類,那即使接收到也不能解讀這些內容。有個比喻說,外星生物進化超過人類,就好比現在的人類相對於螞蟻一樣,螞蟻做出任何舉動發出任何聲音比劃任何姿勢,人類即便是看到了也無法理解是什麼意思。更何況外星生物進化有可能不止比人類早幾百萬年,畢竟按照大爆炸理論宇宙存在了幾十億年。

    黑衣人的最後結尾,從地球出發無限放大看太陽系、銀河系、宇宙、最後變成了一個球,而這個球則是兩個外星生物的玩具,我們人類所存在的宇宙有可能只不過是外星人玩具裡塵埃中的一粒塵埃,外星生物看我們,就好比我們用顯微鏡看頭髮裡的微生物一樣。

    這僅僅只是體積大小,從時間上來說,對於我們以年為計量單位的時間,也許在無限放大的空間裡,在一個外星生物的一個玩具球的塵埃裡,我們宇宙存在的幾十億年,說不定只是外星生物中眼裡的一秒鐘,他們眨一下眼的功夫,宇宙就完成了從爆炸、膨脹、萎縮、坍塌、滅亡的全過程。人類的生命在巨大的外星生物生命裡還沒到可觀測的一瞬間裡已經消失了,所以也許我們甚至不可能看到外星生物就已經消失了。就好比“夏蟲不可以語冰”一樣,這不過我們人類是那個夏蟲,人類的夏比外星生物的時間連一個夏天都不到,甚至不到一毫秒就結束了。

    所以,人類在同等空間、同等時間裡尋找與自己相同型別的生物,並定義為那就是生命,也許就是夏蟲語冰。要問外星生命在哪,就如同問微生物,人類在哪一樣。它們甚至就存在於人類的身體裡,所以也許我們就存在於外星生物的身體裡也說不定呢。

  • 10 # 核先生科普

    有趣的問題,主要從兩個方面探討下,1.來自哪?

    2.長啥樣?

    一,外星生物來自哪裡

    首先我們要清楚自己的位置,地球,太陽系的一顆行星上。行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體都圍繞中心天體太陽運轉,構成太陽系。太陽系外也存在著其他行星系統。約2500億顆類似太陽的恆星和星際物質構成更巨大的天體系統——銀河系。銀河系的直徑約有10萬光年,即光要走十萬年的距離。我們抬頭仰望星空,看到的光大多數都是幾年,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前發出的,你抬頭瞬間,恰好你們完成了對視,多麼美妙。太陽位於銀河系的一個旋臂中,距銀心約3萬光年。銀河系外還有許多類似的天體系統,稱為河外星系,常簡稱星系。目前觀測到1000億個星系,科學家估計宇宙中至少有2萬億個星系。

    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稱,上萬億個星系,每個星系中又擁有至少數億顆恆星,所以在如此廣闊浩瀚的宇宙中,地球不可能是生命進化的唯一場所,宇宙中存在外星生命幾乎是不容置疑的事情。何況人類到目前為止,太陽系的主要行星都沒逛遍呢,更不必說其他星系的了。

    外星生物長啥樣?

    一、腦洞開度90度:

    外星生物是一群喜歡黑暗,不懂生活,更沒有文明的低等生物。就像地球上的病毒、細菌或者微小的生物體。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也在不遺餘力的在證明或者直接尋找外星人存在的證據,透過化驗其他星球大氣成分,土壤成分等希望找到外星微生物或者死亡後的遺骸。有的直接發射無線電波訊號,從數字到音樂到繪畫到流行音樂,然而宇宙還是沒有一點回音。俄羅斯聯邦航天局2015年曾證實,國際空間站表面可能會存在一些組裝和倉體入軌之後殘留的微生物。在國際空間站表面殘留物上發現了微生物和寄生於巴倫支海的海洋異養浮游生物的DNA片段。

    二、腦洞開度180度:

    外星人是一個高階智慧生命群,有點形式高階機器人,內建有自己獨特的處理資訊的高階系統,可以感知外界變化能力,以特有的溝通方式,工作方式,娛樂方式。曾經在地球上也短暫旅遊過過一段時間,交了一些人類朋友,堆了幾個埃及金字塔,幫助人類創造出早期的瑪雅文明,樓蘭古城等。援建地球的結束髮生在70萬年前,因為地球磁場發生了巨大變化,對來旅遊的外星生物造成了巨大打擊,從此再也不來,偶爾開著無限續航能力的光速座駕路過地球,被人類給取了個很土的名字“飛碟”,就因為速度太快,人類看起來像個吃飯的盤子。人類為啥再也沒有找到它們呢?一是因為天體互相之間距離很遠,距我們幾十光年的也就這麼屈指可數的幾顆,要在它們那裡正好有外星人機率非常小。其它離我們動輒幾百幾千光年.這樣來回一個電波訊號就要兩倍於這個時間。而且宇宙中充滿各種雜亂的電波訊號。能避開干擾送到對方那裡著實不易。二是這些高階智慧生命群覺得地球上的生物太低端,根本不願搭理,就像我們沒有幾個人願意在上班路上盯著螞蟻搬家看一上午,對於螞蟻的舞蹈交流就更沒多大興趣了。

    三、腦洞開度360度:

    其實很可能它們已經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生物,這個生物應該定義為在自然條件下,透過某種反應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體以及由它(或它們)透過繁殖產生的有生命的後代,能對外界的刺激做出相應反應,能與外界的環境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它們的基本構成元素和人類有些極大的差異性!

    PS:現在我們對生物定義有幾個必須要素,即有繁殖能力,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能透過代謝與環境進行物質交換。如果認為我們目前對生物定義是狹義的,即外星生物如果不需要具備這三個特性,那麼腦洞繼續開到720度,外星生物就可以是任何可以想到的物質了,看到的,看不到的,目前已經認識到的或者根本沒有認識到的,可以是場的形式,亦可為波的形式。但就目前的研究來看,這類物質是不可以獨立利用環境的,必須寄生於其他物體,屬於寄生物的一種。

  • 11 # 星空天文

    外星生命長什麼樣?我想可以從三個角度來回答。

    第一個角度是從我們的地球角度,有人認為,外星生命和地球生命在形態上不會有太大差別。因為生命無論在宇宙的哪個角落出現,都必然遵守相同的物理學和化學規律。就像水,為什麼能夠成為地球生命的基礎呢?這並不是偶然的。雖然也有其他液態物質,比如甲烷,有和水類似的特點,但並不具備水的所有優點。而這些優點,對於生命的出現、生存、演化,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生命在別處,其特點也會八九不離十。

    第二個角度,則在無意間上升到了哲學高度,也就是生命的定義,只要能夠自我複製,有進化能力,有新陳代謝,就能算生命。其實生命是什麼?到現在還是眾說紛紜的。計算機病毒算不算生命?很難講。如果我們只從形而上的角度來看,那麼生命就不一定要以水為基礎,不一定要是以碳元素為基礎的。宇宙很大,可能大得超出人類想象力。無窮大的宇宙,意味著有無窮多的可能性。從這點上來看,生命無論是什麼樣子的都有可能。也許它們是以非碳元素為基礎的,也許它們的體內流淌的是強酸,也許它們有鋼鐵身軀,什麼都有可能。也許它們就是機器人,它們繼承了前一代碳基生命,成為一種新的生命形態,在遙不可及的宇宙那端,進行著星際旅行……怎麼暢想都不為過。

    最後呢,回到現實,從科學的角度,用科學的語言,來描繪外星生命,那麼我們只能說,我們現在還不知道。因為我們到現在為止,只在宇宙中的一個行星上發現過生命,那就是地球。

  • 12 # 傅渥成

    (一)玻爾茲曼的大腦。

    統計物理學的奠基人玻爾茲曼(Ludwig Edward Boltzmann)最早意識到,在一個處於平衡態的系統中,生命是無法存在的。在熱平衡的狀態下,生命將無法進行新陳代謝,也沒有辦法與外界的環境互動。生命這種有序結構的存在,特別是智慧生物的存在,反映了某種偏離平衡的低熵狀態。這看起來是非常難以理解的,為什麼生命看起來可以維持在這樣的一個狀態?為什麼在宇宙的一個區域性可以存在著這種讓熵不斷降低的機制?而在玻爾茲曼看來,這一切其實沒有什麼神奇的——只要宇宙足夠大,歷史足夠長,各種小機率的事件也是可能出現的:假如全世界的人一起連續擲上一年的硬幣,那麼在段時間中,地球上的某人連續連續擲到 100 個正面也變得不那麼奇怪了,這一說法也被稱為「無限猴子定理」,即使讓一隻猴子在打字機上隨機地按鍵,當按鍵時間達到無窮時,幾乎必然能夠打出任何給定的文字(如莎士比亞的作品)。玻爾茲曼把我們觀測的宇宙看成是偏離平衡態的漲落,只要持續時間足夠長,無規則的漲落很可能會讓系統處於低熵值的狀態,這並不違背熱力學第二定律,因為系統的「區域性」並不是一個封閉系統,整個系統的熵仍然在增加,而因為這只是平衡態中的漲落,區域性的這些低熵的狀態也並不會無限持續下去。玻爾茲曼因而想到,如果我們目前已知的低熵狀態源於漲落,那麼在宇宙中應該還會存在更多低熵的區域性,在這些區域性,很可能會出現各種不同的有序結構,甚至也可能出現其它形式的生命或者自我意識。

    玻爾茲曼的思路促使後來的物理學家⁠開始明確地思考有關的問題:在宇宙的漲落中,很可能導致一些高度有序的「玻爾茲曼大腦」的出現,它們與人類的意識也很可能表現出完全不同的形態,這些「大腦」正在觀測著宇宙。然而,玻爾茲曼的漲落說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困難。如果生命真的源於宇宙中出現的隨機漲落,那麼宇宙中更可能出現的將是許許多多個互相獨立地從真空中漲落出來的「大腦」——這些因為漲落而出現的「大腦」就可以視為宇宙中的生命形式。可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什麼我們人類是不孤獨的呢?這又暗示我們生命似乎並不是在這種完全隨機的漲落中誕生,這正是今天的物理學家們將「玻爾茲曼大腦」視作一個悖論的原因。玻爾茲曼的設想啟發後來的物理學家提出了「人擇原理」(anthropic principle)的想法。人擇原理嘗試從物理學的角度解釋「為什麼我們的宇宙是這樣的」。人擇原理的一種表述⁠認為,我們生存在眾多個宇宙演化模型中的一個,各個不同的宇宙演化模型中有著不同的物理規律,而在所有可能的模型中,只有很少的幾種能夠允許智慧生命的出現,假如宇宙按照其它的方式演化,我們也將不復存在。近年來,人擇原理及其與之相關的「多元宇宙」(multiverse)的觀點由於暴漲宇宙學(inflation cosmology)的理論而更變得更加受到重視,也許隨著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及其相關的宇宙學問題的研究逐漸深入,我們可以找到更多關於多元宇宙的證據。

    (二)如果把「自複製」作為生命的本質特徵,那麼生命的存在形式可以是某種資訊或者程式碼。

    在人類發現病毒之前,我們很難相信世界上存在著這樣一種存在,它寄生在其它的細胞生物中,利用其宿主體內的資源進行著自複製。從自複製的角度來看,它具有生命的特點,而如果我們把「自複製」作為生命的基本特徵的話,生命的存在就有了無限的可能,例如一段程式碼也就可以被視為生命。最早從理論的角度思考「自複製」問題的科學家是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馮·諾依曼從理論的角度指出,一個自複製自動機(self-reproducing automata)應包括四個部分:其一是一個自動工廠;其二是一個複製機;其三是控制前兩部分的控制器;其四是一張包含了前三者的完整資訊。值得注意的是,在馮·諾依曼提出這一理論時(1948 年),生命科學的發現還遠遠落後於此。馮·諾依曼的理論某種程度上預言了「中心法則」(central dogma)。

    那麼,不妨思考地再深刻一點,如果把「自複製」看成生命的基本特徵,那麼我們可以思考到底什麼在被自複製。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指明瞭一個讓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命體有些不安的事實,並非是「生命」本身在進行著「自複製」,「我們都是生存機器——作為載運工具的機器人,其程式是盲目編制的, 為的是永久儲存所謂基因這種稟性自私的分子。」在「自私的基因」的框架下,是儲存在基因中的「資訊」這樣一種「負熵」依賴著生命「生存機器」而達成永恆,從這個意義上,我們不如說是「負熵賴生命為生」。

    (三)「長相」以外的一些東西。

    外星生命的長相與人類不同,這倒容易理解, 不過最後我還想說一些「長相」以外的東西,我們在很多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中見過各種形式的外星人,但這些作品中,不管外星人的長相怎樣,他們總有著相同的「人性」,他們跟人類的思考模式類似,這曾經讓我覺得非常沒有意思——為什麼科幻小說要將所有的外星人設定為跟人類相似的人性呢?這其實說明我們自己對於人性的理解還很粗淺。神經科醫生奧利弗·薩克斯(Oliver Sacks)曾經在他的《火星上的人類學家》的序言中,曾提到自己作為一個醫生,某種程度上是一位「神經人類學家」。他接觸過大量的神經系統疾病的患者,他發現,由於大腦具有的奇特的可塑性,疾病讓人類變得與眾不同。正如薩克斯本人所說,他的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就是他的患者)們「變成了另一種存在狀態,另一種生命形式,儘管如此不同可還是人類成員。」在宇宙中,處在不同環境中的生命一定會遇到各種不同的挑戰,這些智慧生命不斷適應環境,它們不但可能形態上與人類完全不同,更重要的是,這些智慧生命也有可能會出現完全不同的思考模式和人性。就像在電影《降臨》中所展示的那樣,外星人固然有著與人類不同的外形,更重要的是,它用另一種語言進行交流,這種語言帶來了一種與地球上的人類完全不同的一種全新的思維的模式。這種思維模式上的差異很可能才是人類與外星生命真正的區別所在。

  • 13 # 科壇春秋精選

    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地球上的生命來源就有好多種說法,有一種起源理論是中國人提出的,很少有中國人知道,國際上稱為趙玉芬-曹培生理論,兩位科學家從化學模型、數學模型和動力學模型三個方面證明:氨基酸和磷的化合物——磷醯化氨基酸是生命起源的種子。磷醯化氨基酸具有自我催化作用,即磷上酯交換、磷醯基轉位及自身長大現象,它是蛋白和核酸的並同起源,能夠很好地解釋生命的起源問題。當然很多科學家認可生命的起源在地球上發生是一個小機率事件,我們非常幸運。另一種說法也很普遍,也就是生命來源於外太空,有些宇宙中的生命體躲在隕石中,悄無聲息地來到了地球上。

    接下來我們說一下生命的進化,我們不能只把外星生命定義為有著高度文明的外星人,它們也許是細菌,也許是病毒,也許是植物,都有可能,因為進化可能也是一種罕見的小機率事件,從單細胞的生物進化為我們這樣擁有社會文明的人類種群,也並非易事,地球經歷過很多次巨大隕石撞擊的打擊,恐龍就是因此而滅絕的,各種天災,氣候異常,其中的一環如果出現了問題,那麼我們也就不存在了。

    而且我們不能用侷限的眼光中看待生命體的尺寸,地球生物受到重力影響體型不會太大,否則軀體承受不了身體的重量。那麼在重力更小的星球,或者無重力的太空裡生物體型可以有多大呢,就很難界定了,會不會有一個大小如同我們地球一般大小的生物存在呢?反過來則亦然,會不會比我們小很多的智慧生命體存在呢?為什麼我們非要把外星生命體想象地和我們長得一般大小呢?

    另外就是文明的侷限性問題,黑暗森林法則是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在《三體II 黑暗森林》引入的法則,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解釋。一個文明沒有能夠走出來看看,就被更高階的文明所消滅了。事實上,我覺得一個文明的毀滅與外在高階生命有關聯,與自身文明的發展程度也有關聯。比如我們現在地球上已經有了核武器,這是一種毀滅性的殺傷性武器,只不過我們現在各國形成了協定,都不敢輕易使用。那麼如果這樣的武器有一天被掌握在那些瘋狂的瘋子政客手中,比如希特勒。那麼我們的科學技術越發達,我們人類所面臨的滅絕危機和不確定性就越大,科學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雙刃劍。也許來不及與外星生命握手,我們自己已經被自己毀滅了。

  • 14 # 裸猿的故事

      首先外星生命和外星智慧生命差別太大了。要從純粹的機率上而言,存在外星生命的可能性無限接近100%,但是否存在外星智慧生命呢?這件事可就見仁見智了。雖然我們對地球生命起源的認識還算不上完整,但在條件合適的時候,生命起源本身似乎並不需要太長的時間,這從地球上能找到的最古老的化石以及地球的年齡這兩個資料我們就能有所感知。拋開對大眾而言相對乏味的單細胞之類的外星生命,讓我直接把腦洞開到外星智慧生命上去吧。

      地球的歷史大約為45億年,而有實驗證據的最古老化石的歷史大約為37.7~42億年。基本上伴隨著地球海洋形成的幾乎同時,最古老的生命就誕生了。當然,這些化石本身究竟是純粹的礦物沉積還是能證明是經歷過生命存在的痕跡,依然有所爭論。但在地球上生命誕生本身並不太困難,這一點已經是研究生命起源的專家們的共識。而真正的難題是——智慧的出現。而地球智慧上出現的基礎,神經元的歷史比生命的歷史可短暫得太多了。但是,最新的全基因組測序發現大腦在地球上獨立進化了兩次!

      分別發生在水母和櫛水母身上,甚至櫛水母(起源於大約5.5億年前)還更加古老一些,只不過通往人類的道路出現在水母的後裔之中,而櫛水母雖然更早的進化出大腦和肌肉,但它們的後裔並沒有得到演化進一步的塑造。

      櫛水母使用了另一種方式來構造自己的神經系統,比如它沒有使用從水母到人類都喜歡使用的乙醯膽鹼(刺激肌肉和腺體分泌的神經遞質)\多巴胺\血清素\穀氨酸等,但櫛水母主要使用穀氨酸作為最主要的神經遞質,其他物質並未出現在櫛水母的神經系統中。

      我們可以把所謂外星智慧生命的腦洞繞一圈回到地球上,畢竟我們所有的認知都來自於地球,包括我們最瘋狂的幻想(如三體等)都逃脫不了來自地球的物質和文化的根基,哪怕你使用了矽基生命\智慧AI\或者意識(靈魂)上傳或者離體生存大法(比如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克拉克在名著《飛向2001》中就設想過智慧生命的演化史,從純生物體到半人半機器到純精神體)等等,都是地球物質和技術以及文明的大雜燴,我們沒法真的超脫得出來,完全的憑空幻想出一個沒有任何歷史和模型的東西出來,實際上人類的想象力從來不曾像自己認為的那般天馬行空,而是受到重重限制。

      所以,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時光倒轉,地球上的生命演化史再來一次,那麼地球上會再次出現智慧生命嗎?如果會,那它還會是與我們大同小異的物種嗎?

      如果要用腦洞來思索這個問題,那最重要的分歧點,可能就在這裡。看上圖,人類的神經系統屬於最左邊的分支——其他動物(它們都是水母的後裔),而櫛水母更加的古老。所以,如果時光倒轉,櫛水母的後裔們有可能會成為智慧生命嗎,有可能如你我這樣來思索來討論類似的問題嗎?會不會是櫛水母的後裔們用基因組科學發現水母(我當然無法知道它們會怎麼稱呼水母,不過依然保留名詞不變才好討論問題)擁有另一套獨特的神經系統,會不會是櫛水母的後裔們說,來讓我們開一個腦洞想想如果是水母的後裔們發展成為了智慧生命,那它們會不會像我們這樣來討論來思考這個問題呢? 如果你像我一樣相信量子力學的多世界理論,那麼我們正在的討論問題就完全有可能是物理的真實。

      外星生命在哪裡?

      對人類來說,地球上最像外星生命的生命大約都呆在海洋裡,尤其是深海生物,長得就像腦洞生物。而我們對外星智慧生命的幻想要麼依據我們自己要麼依據深海腦洞生物,它們是我們想象力和恐懼的源泉之一。

      我認為,人的思維缺乏將已知事物聯絡起來的能力,這是世上最仁慈的事了。人類居住在幽暗的海洋中一個名為無知的小島上,這海洋浩淼無垠、蘊藏無窮秘密,但我們並不應該航行過遠,探究太深。 ” — 洛夫克拉夫特,《克蘇魯的呼喚》
  • 15 # 三體迷

    按照科學界目前主流的認知,我們的宇宙自大爆炸以來,已經存在了大約138億年,尺度也膨脹到了數百億光年。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經過長期的演化,外星生命理應是形態各異的,甚至超出我們對生命的定義。

    作為生活在渺小地球上的蟲子,我們對外星生命的揣測難免會被自我認知所侷限。不過,我們也不妨從自我出發,腦洞大開地對外星生命暢想一番。

    1.碳基生命

    目前,我們對宇宙中生命的認知有且僅有一個樣本——那就是地球生命。地球生命屬於碳基生命,以碳元素為有機物質基礎。地球上的生命為何會以碳基生命的形式出現呢?因為碳原子有四個自由電子,還原性與氧化性相當,可以形成複雜的高分子,並且碳基分子的活性強,得以保證生命中的化學反應快速進行。當然,這樣的解釋難免有點馬後炮的嫌疑。

    既然地球能夠演化出碳基生命,那麼宇宙中的其他星球演化出碳基生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以地球為鑑,碳基生命的形態就豐富得令人歎為觀止。從高空大氣到海洋深處,整個生物圈遍佈著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生物。推及到外星球,碳基生命的形態可能就更加令人瞠目結舌了。

    2.矽基生命

    碳基生命就算再怎麼千差萬別,至少也還有共同的生命基礎。宇宙中是否存在非碳基的外星生命呢?說到非碳基生命,由於矽原子具有與碳原子相近的化學性質,人們談及最多的毋庸置疑是矽基生命了。矽基生命的概念早在19世紀就被提出,雖然至今尚未發現例項,但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和科幻中的熱門話題。

    矽基生命會是什麼樣的呢?對此,我們只能基於現有的認知進行YY了。有人認為,矽基生命在外形上可能呈晶體狀,甚至可能具有類似電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的超強神經系統。

    由於矽鏈在水中不穩定,水對於矽基生命來說甚至是不利條件。相較於碳基生命,矽基生命的耐高溫性更強,數百度的高溫環境可能才是其舒適區,在所謂的室溫中反而可能被凍死。因此,矽基生命可能生活在乾燥而高溫的星球上。

    另外,矽基生命的新陳代謝要緩慢得多,這可能他們的時間觀念與我們大不相同。或許,矽人們的彈指一揮間就是我們碳人們的俯仰一世。

    3.機器生命

    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髮展,很多人都在提醒人類要加以警惕。「現實版鋼鐵俠」伊隆·馬斯克認為人工智慧是人類生存最大的威脅,我們要麼成為人工智慧,要麼被淘汰。為此,他的新公司Neuralink致力於實現腦機互聯,探索出人類與人工智慧共生和融合的新方式。這可能實現人類的又一次重大進化,演化出全新的生命形式,使意識脫離於肉體而實現永生。這需要等到強人工智慧的出現,不排除宇宙中的某些文明已經實現了這樣的跨越。

    不過,生物智慧與機器智慧的融合最終可能使生物智慧部分被無限稀釋。關於這一點,雷·庫茲韋爾在其著作《奇點臨近》中做過深入探討。

    將文明交接給機器,這或許是我們最終的使命吧。機器生命在宇宙中擁有極大的優越性,不僅可以經受各種惡劣的環境,還可以就地取材不斷進行自我更新。

    4.能量態生命

    宇宙中還可能存在以能量的形態存在的生命,如神一般達到隨心所欲的境界,跟我們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當然,這已太過玄乎,科幻中倒是有相關的探討,比如劉慈欣的短篇科幻《詩云》。

  • 16 # 雨蒙執著

     【科技訊】2月14日訊息,外星人究竟長什麼樣子?在科幻電影當中外星生物形態各異,並且在擁有超高科技的同時,還有這令人匪夷所思的能力,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霍金眼中的外星人長什麼樣子吧。

      

      木衛二: 海洋生物 | 木衛二的冰蓋下如果有生物的話,可能會存在這種長得象烏賊的東西,它應該以鹹水海洋中海底的食物為生。木衛二是地球之外目前已知存在液態水最多的天體,這些水可能會維持生命的存在。如果在這個永遠黑暗的海洋中存在生物,它們可能會擁有地球海洋生物的特點,如生物性發光,以及依賴海底熱液噴口的食物鏈。

      

      類地行星: 食草獸 | 在想象中類似地球的外星球,外星的食草動物可能會使用巨大的如樹幹般粗的嘴巴,利用真空從岩石地表吸取食物。在這些行星上,動物體的外形和習性可能會各有千秋,但是動物演化的路徑和支撐生命的基本身體結構會在一定範圍內保持一致。在類似地球的大氣和重力條件下,這些外星動物進食和運動的方式都應該和地球上的同類相似。

      類地行星: 食草獸 | 圖中這隻食草動物的眼睛位於頭部兩側,地球上的食草動物也是如此,這都是為了預警食肉動物的捕食。外星動物的眼睛可能會對它們所在行星的大氣以及它們恆星的特殊波長演化出特有的敏感性。

      

      類地行星: 食肉動物 | 圖中描繪的是三隻準備發起攻擊的外星食肉動物。和地球上的食肉動物一樣的是,這些想象中的外星生物擁有雙眼立體視覺,以及反應敏捷的身體。這些動物也可能會擁有前後肢之間用來滑翔的膜,以及一對用來對付獵物的毒刺。

      類地行星: 狩獵 | 在這個假想的場景中,外星的捕獵者使用毒刺對比它大得多的食草獸發起了攻擊。在圖中,地面其實是一個垂直的懸崖崖面(一隻捕食者被踢落至谷底)。在捕殺之後,食肉動物將根隨食草獸,直至其墜落懸崖,並將在谷底享用它的肉。

      

      超低溫行星 | 在有些行星表面,氣溫可能低至氮只能以液態存在。在這樣的極端環境下,形成生命的有機成份和生理結構和基於液態水的類地行星生命形式完全不同。理論上講,如果能夠以某種形式提供能量並保持生命體的活性,即使在這樣低的溫度下,生命也是有可能存在的

      氣態巨行星: 大氣層生命 | 對於象木星和土星這一類常見的氣態巨行星,許多科學家、科幻作者都在疑惑,生命是不是也可以在這樣稠密、暴戾的大氣層中存活、演化?這張想象圖描繪的是在這種超出現今生物學知識範疇的的條件下,生命可能存在的方式。

      

      空間生命 | 也許存在一種與那些土生土長的生命完全不同的生命形式。宇宙中是否會存在一種已經掌握了太空旅行的生命形式。這圖中描繪的是想象中一種能夠使用某種技術開啟蟲洞,進行太空遊牧的生命。這已經完全超出了人類的理解範圍。

  • 17 # 叫我王大辰

    我認為外星生命體不一定是一種生物,所謂生命體就是有生命形態的獨立個體就是生命體,能對外界刺激做出相應反映。有可能是一種氣體或者電波的形式存在,他們有著自己的種族意識或者生活方式。可以群體的力量來改變物理運動,也許像螞蟻或者魚群。他們必須在特定的環境下生活運動,就像我們必須有空氣和水一樣。

    而他們也在利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傳遞他們自己的文明,並且他們可以擁有超乎我們科學理解的方式進行移動,並隱藏在我們周圍。也許這也是一種寄生的狀態,當他和另一種生物結合並選擇為最終宿主的時候,被宿體將因他們的存在發生一些匪夷所思的改變,也許就像我們生病,或者癌症的產生,或者出現超能力再或者就是很多無法用科學解釋的現象發生。

    也許有一天我們會找到他們,也許他們會控制我們。就像我們到底如何就在那一瞬間就成了人,而猴子永遠都變不成人一樣。

    我們渴望對他們的瞭解,他們也許是友善,也許是邪惡的。但是我還是比較支援霍金的觀點,我們還沒有足夠能能力去探索未知的世界,這也許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

  • 18 # 張子曰

    外星生命體可能是什麼樣子呢?

    很多科幻劇都給我們描繪了奇形怪狀的外星生物,但是我認為這都不算腦洞大開。那麼我腦洞大開的判斷是什麼呢?外星生物本身沒有形體,形體的存在僅僅是精神存在的寄託地,外星生物完全可以在不同形體之間自由變化。

    拿電腦來比如。每一臺電腦每一個自己獨有的設定,介面,檔案,就如同一個人一樣,通常而言,是不會有完全一模一樣的兩臺所有內容都一樣的電腦。但是透過硬體的克隆或者資料整體遷移,一臺電腦善的所有資料,介面是可以完整的複製到另外一臺電腦上的。硬體意義上的電腦,僅僅是軟體系統,內容 的載體,而當透過相關技術完成資料遷移後,那麼同樣的軟體系統,內容,可以完全不依附於某個特定的電腦而存在。而人也一樣。人的記憶也好,我們所認為的個體的特徵也好,所儲層的人生經驗也好,就如同電腦裡面的軟體,資料,依附於電腦,而人則是依附於身體這個硬體。而一旦科學能夠實現人的記憶,經驗,知識的完整轉移,那麼基本就可以實現另外一層意義上的人類不死了。當一個人的身體死亡的時候,正如一臺電腦受命到達的時候,完全可以透過技術手段,轉移到一個新的載體上,使得個體繼續存在。

    而 進一步設想,資料的遷移不一定是透過人的身體從一個身體到另外一個身體,身體本身只是載體,那麼完全有可能科學技術會創造出人類可以遷移的可用於儲存個體資訊的動物身體,植物身體,乃至機械身體。或許在將來,當一個人的身體衰敗以後,可能會整體被複製寄存在某個資料庫中,而當需要的時候,講資料取出來,給予另外一個載體,那麼可以說,這個個體再次重生。

    如果人類的這種夢想都不遙遠,那麼,可能比人類發達的外形生命,又怎麼可能一定是各種奇怪的形狀呢。當然,作為載體,各種形狀應該都有。但是這個實際上是最不重要的,只要外形生命願意,把載體弄成人形也沒有問題啊。

    所以我的結論是外形生命也好,人類的最終階段也好,最終的結果應該是個體不死,載體可任意遷移。

  • 19 # 鍋貼談保

    如果按照我分人類科學界的普遍認知,宇宙中的生命就一定是和地球上面的生命一樣屬於由蛋白質組成的!所以,很多科幻電影導演和作家就按照人類的基本形態,提出了外星人和人類相似的體態!

    但是,我們人類的科學水平發展也才幾百年!遠沒有達到對生命瞭解透徹的地步!只不過目前地球生命都是以蛋白質為基礎的,所以科學界才有了宇宙生命一定是由蛋白質為基礎的論點!

    但是,宇宙浩瀚無垠,生命又是那般充滿神奇!所謂的生命其實是宇宙能量具化的表現,只要有宇宙能量的地方就有可能有生命,而生命不只是蛋白質有機物的特權吧!任何生命形態都可能存在!不要認為這是看小說看多了,因為你對於地球,宇宙和生命都瞭解嗎?

  • 20 # 時代傻瓜李博士

    因為沒人見過,況且外星生命體生存的星球環境,是否與地球相近尚不得知,其生命形式與我們是否一致也無法想象。所以地球人總是以自己的器官系統來設計外星人的模樣,如再奇怪的外星人都有頭、手、腳、眼、耳、鼻、嘴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耐旱當年產的農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