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740050079327

      智齒,學名第三大臼齒,俗稱智慧齒,立事牙,盡頭牙, 是口腔最靠近喉嚨的牙齒,如果全部生長出來一共4顆,上下顎各兩顆,一般是於16歲或之後才生長出來。相較於幼兒時期長出的乳齒與兒童時期更換的恆齒,智齒通常是在人類心智已經趨於成熟時才長出,因而得名。在智齒的生長方面,個體差異很大,有的人20歲之前,有的人40、50歲才長,有的人終生不長,這都是正常的。而且四顆智齒也不是都必然會長全,某些人的智齒可能只長1至2顆,有的智齒甚至長到一半就不再生長,這種情況稱為智齒阻生。智齒的位置從門牙牙縫開始,由一側門牙向裡數牙齒數目,如果有第八顆牙,它就是智齒。

      智齒的拔除:

      牙齒要儘量保留,能不拔則不拔,因為拔牙可能會傷到神經和記憶力

      很多人常問:該不該拔掉智齒呢?通常,牙醫會基於下列幾點理由,建議拔掉智齒:

      1.蛀牙:如果智齒蛀牙,除了很簡單的咬合面不深的蛀牙可以補之外,那些鄰接面蛀牙,需要很好的技術,以及蛀得很深,甚至需要根管治療的,我們一律建議拔除,杜絕後患。

      2.侵犯鄰牙:通常患者不自知,而由牙醫以X光診斷得知。通常智齒萌發的空間不足,而會倒在第二大臼齒上,因而造成第二大臼齒清潔不易,甚至是牙齒部分吸收的現象,造成患者不舒適或牙疼。

      3.空間不足:智齒在人類的演化史上,是屬於消逝狀態。因此牙弓也越來越小,空間不足的情況是很常見的。以萌發的時候最能感覺到腫脹、疼痛感。很多人就是因為不能忍受這種疼痛感,而決定拔掉智齒。

      4.清潔不易:由於空間不足的關係,智齒常長得歪七扭八,因此常造成清潔牙齒的困難,以致發生蛀牙現象。

      5.沒有對咬牙:前面提過,不是每個人四個智齒都會長齊的。所以,智齒的對面,如果沒有相抗衡的智齒來對咬的話,有時會發生智齒過度萌發,進而影響咬合。

      6.阻生齒:通常這是最討厭的一種,牙醫會覺得很難搞掂,但病人卻不一定有感覺,因此忽略了。這一種型別的牙齒,通常埋在齒槽骨的裡面,如果會痛,或是診斷會有病灶發生的時候,就需要拔除了。

      可保留的智齒

      說完了該拔除智齒的情況之後,或許你還有疑問:如果都沒有症狀,是不是就不需要拔呢?

      如果是站在醫生的立場,他通常會建議你拔掉,以避免產生後患,所以是一次痛,終生免疫。不過,如果你覺得智齒沒有妨礙你,那麼,你可以自己決定,到底要不要拔掉它。

      什麼樣的智齒值得保留呢?

      1.位置比較正,預計能正常萌出者。

      2.智齒冠周軟組織沒有發炎和疼痛史,智齒沒有齲壞者。

      3.有對咬牙的智齒。

      拔智齒需知:

      如果要拔掉智齒,一定要找專業牙醫。拔牙後,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1.通常拔的時間越久,腫脹的時間也會比較久,尤其是阻生齒。

      2.一小時內,所有的血水、口水都要吞下。不可漱口,以幫助血液凝結,傷口復原。

      3.回家以後,先冰敷一個小時,之後再不舒適,則用熱敷。

      4.如果有發燒現象,第二天可請病假休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癌症中哪些跡象代表著癌症在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