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孔祥安說

    首先,和家長有關係。我是80後,我的父輩、祖父輩還有一部分是沒有文化或者文化水平一般的。所以他們面對有文化的老師,還是非常尊敬的。他們認為自己沒有文化,所以不會教育孩子,又相信知識能夠讓孩子出人頭地,所以即使老師有打罵等過激的行為,家長也會出頭替老師擋下。

    現在我也為人父母,雖然文化程度不高,普通本科,但我更相信科學的育兒方式,老師在我的眼中不在像父輩那樣被神話,我對老師的要求自然也就不同,希望他們的方法更科學,更適合孩子心靈的發展,心理的健康。所以,這是第一點不同。

    第二點,孩子的不同。我們小時候沒有網路,沒有手機,沒有閉路電視,就是看電視也只有四個頻道,所以我們接觸外界的資訊很匱乏,家長怎麼說,我們怎麼做,老師怎麼說,我們怎麼做。父母與老師我們都敬作天人,所以無論是家長打罵還是老師打罵,我們都會認為理所當然,從來沒想過這種教育方式是不是正確的,周圍人都是這樣,我們這就這樣了。

    而現在的孩子不同了,大量的資訊不論他們願不願意都會接觸到,所以他們的知識更新非常快,在父母們比較孩子的同時,孩子們也在偷偷地比較父母和老師。而且,隨著網路的深入,他們能夠看到先進學校、優秀教師是如何代課教授的,如果此時老師依然採取極端地教育方式,孩子們會有N多種方法奮起放抗,而且他們比起同年齡的我們更具有反抗精神。這是社會的進步,這是好的。

    第三,和老師也有關係。拜網路所賜,先進的、科學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湧入,要求老師要不斷地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一些老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以及懷有這些的老師勢必要被社會所淘汰。沒有比較才沒有傷害。現在有了比較,自然就會產生出傷害。

    第四,社會層面的。整個社會將老師拉下神壇,我覺得這是社會的進步。教師是值得所有人尊敬的,這點毋庸置疑。但是教師也是人,是人就會有缺點,就不是完美的,所以他們也需要進步的空間。當代的家長正是不像我們的祖輩、父輩那樣,把老師高高的貢在神壇上,這才會對老師提出這樣那樣的質疑,所以從這方面來看,社會是進步的。只是不是所有的家長都能意識到自己的方式方法是否傷害到了老師,這是需要每一個家長警醒的。

    希望家長、孩子、老師之間的不愉快能夠更少些,和天下,畢竟我們都是為了孩子。

  • 2 # 老張課堂

    我是70後,在職教師。

    以前做學生時,沒有那麼多教育法律法規。老師教育學生憑的是良心,學生和家長憑的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尊師重道精神!

    現在做教師了,由於要依法執教,《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違反師德處理辦法》等法律法規成了教師的教育行為準則,好的一方面,學校教育行為有法可依了,不好的一面,某些法規制度同時也是給教師們上了多個緊箍咒,使教師們心理負擔加重,惟恐言行不當,觸犯哪條制度法規,使自己攤上麻煩事兒,加上現在是網路時代,資訊發達,法治社會,推動著家長和學生的維權意識空前提高,動不動就髮圈,發微博,發說說等,多數教師不願成為網紅,也只好開啟自我保護模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儘管如此,常在河邊走,總有溼鞋時,哪怕這種機率再低,只要社會存在教師教育教學行為,就會有師生予盾發生:負責任的教師嚴格管理學生時,偶爾遇到一個兩個心理脆弱或性格怪異的學生,就會防不勝防,生出麻煩事兒來;不負責任的教師那就更不用說了,學生髮生事故,發生違紀的事情也更多些。

    只要有些許麻煩事情,嗅覺異常靈敏的媒體便會推波助瀾,惟恐天下不亂,惟恐曝光率低,於是不擇手段,利用自己專業技能特長,極盡所能把小事能搞大,把白變黑,甚至歪曲事實求博人眼球,這時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也會一擁而上,成為傳播假新聞的另一主要途徑。

    綜上所述,師生矛盾其實從古到今什麼時候都存在,只是知道的人多人少而已,還有就是知道後的處理態度和方式不同罷了。

    另外,我們國家仍然處於發展中,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目前,全社會都在呼喚《學生違紀懲戒法》等類似法規的出臺,還教師管理學生的權利,讓教師管理學生有法可依。

    無論怎樣,只有師生關係和諧了,家校關係和諧了,才能產生有效果的教育!希望大家都多一些理解,多一份寬容,為減少矛盾貢獻力量!

  • 3 # 赤橙黃綠青藍紫518

    以前老師普遍打學生,沒聽說師生關係緊張,現在普遍不打了,反而經常聽到師生關係緊張的事件,為什麼?我談一下個人的理解:

    以前的老師大多數或多或少打過學生,體罰現象比較普遍的確是事實。以國家開始推行九年義務教育劃界,1986年之前,社會的大環境尊師重教的風氣比較濃,國家把發展教育提高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程度不次於現在,不論是老師的教學熱情,還是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都比較高。

    老師與家長的關係比較融洽,在管教孩子的問題上相互沒有戒心,目標一致。老師情急之下打了孩子,家長普遍支援,心裡認為是為了孩子好。學生即便是受到了老師的冤枉,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採取隱忍的態度,對老師也能夠諒解。因此,那時的師生關係並不緊張。

    九年義務教育實施以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規逐步健全完善,老師不準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被法律條文肯定下來。這些改變正處在我國法制社會建設的程序中,全民及中小學生在內的法制意識進一步增強,老百姓自古以來骨子裡怕官的意識漸漸地不在了,轉而也會影響一些人對老師的態度,每個學生都知道老師體罰學生違反了法律,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師生之間的衝突自然就多了起來。

  • 4 # heinigo

    原因有這麼幾個。

    一是一胎化。原來自家孩子兩三個三四個都有。顧都顧不過來。老師能幫著管,興許還能帶出息,那是感恩戴德呀。後來就一個孩兒了。你老師帶那麼多學生。俺家孩子也不能特殊對待。那你不特殊對待,我得看重,他是我孩子,就這一個後咋也得出息呀。所以你憑什麼打我家孩子?當父母的都捨不得打。你憑啥?!那是我的後代唯一的後代。你打壞了怎麼辦?老子TM跟你拼命。

    二是呵護意識的強化。我們知道為人父母的,當年受教育的時候都幾乎是被打過來的或看著別人被打過來的。那種意識是感同身受。而且孩子開始少不說,更嬌貴了,六個錢包都給孩子花。就如同眾星捧月似的。在家享受小皇帝的待遇;你老師怎麼能把我家的小皇帝當叫花子,想打就打,想罵就罵呀。而且家裡就一個你打壞了你能拿命賠呀?!所以打都不能打。你打一個試試。這是家庭倫理的三腳倒位導致的。

    三是教育意識的轉化。原來對被教育者那是不打不成才。不學就可以打。不順老師的意也可以打。違拗老師敢頂嘴使勁打沒商量。後來整個教育界從上往下開始否定。最後否定成啥樣了,連懲罰都不行。碰一下都不行。另外還有一大因素開始作用。就是應試教育。那孩子不能打。教師又被綁在了應試教育的戰車上。你必須教出成績來。教出成績了,有名有利。教不出成績來完蛋貨,滾!那麼後來,隨著名校的突出,教育自身的難度的加大,教育本身就開始分化。一方面老師教不出成績,學生吊兒郎當,混個畢業證。另一方面,教師想方設法的提升學生的成績。最後學生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升學。學校本身因此受益匪淺。學校吃肉,教師哎,喝點肉湯。成績突出的,大機率能啃上骨頭上的香肉。前者教師都不敢動學生。願意學不學你不學我也賺那份工資。我逼迫你學,你打我怎麼辦?後者呢,教師同樣不敢動學生。哎喲,到時候都考得高分啊,給我爭口氣呀,那個揚我的名啊!我哪裡捨得打你們呢?我們的力氣都花費在試卷上做題上了。當然對那些不花大力氣的,想拖累我成績的,我逼不了你們,我逼你們家長!

    如今教育反思之下,好像預示著適當懲罰制度的迴歸。這其實也是對教育分化亂象的一種反思。但不管怎麼反思。時代已經不同了。就算適當懲罰制度建立,也無法再回到以前,那種教師可以隨意打學生的時代了。

    暗線一,當年暴力教育下成長的那批學生,已經主導天下。也正因為此,他們共同針對這種暴力教育採取了直接禁止的措施。徹底使教育系統的不打不成才的理念垮掉。這也是有因有果吧。那些當年受到教育暴力的學生和沒有受到教育暴力但觀摩到了這些內心受到極大衝擊的學生,成長為新的一代的社會主導者後,自覺的走在了一起,針對暴力教育現象群體說不!這說明當年所謂的師生關係的所謂和諧其實是一種對當年幾乎全範圍教育暴力脅迫的恐懼和身體服從。

    暗線二,應試教育使得師生關係異常緊張。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就是教出成績來。教不出成績就是完蛋貨被瞧不上的。而在社會學校班級家長和教學圈的多重壓力下,教師不得不集中全力去應對考試去硬性灌輸知識。而放棄了真正教育中的技術啟蒙的教學探索,絕大多數成為了應試教育的工具。我們都知道,教育是應該為學生好的,應該有利於學生的成長,有利於學生的能力的發揮,有利於學生興趣的培養;而不應該是一味的灌輸知識,強迫學生去讀死書死讀書接受固定的套路,強迫學生困在那張試卷涉及到的各種題海之中,而放棄顧及學生的其它,甚至包括學生的健康。在這種高度的壓制面前,雖然沒有原來的教育暴力脅迫了,但是這種對身心的摧殘已經到了某種極端的程度。教師受不了還得受,學生也受不了也得受。如果光是教師和學生,那倒也罷了。直接聽鈴熬時間讓你幹嘛就幹嘛唄。但是,可怕的是社會學校家長也都受不了了。社會受不了的是一堆只知道被灌輸了知識的應試工具,書書本本一張試卷的經驗而已,沒有充分的技能積累,一切從零開始。學校也受不了了。教育兩極分化,要麼你就名校名聲響亮經費充足家長學生搶著來,要麼你就薄弱學校名聲臭經費少家長學生嫌棄。家長也受不了了,要麼孩子成績不好,在學校知識學不好,技能也學不到,前途一籌莫展;要麼孩子想成績好,必須這也補那也補,這也花錢那也花錢,異常吃力不說,前途還只有個願望的光環。萬變集於一身,各種矛盾和衝突都體現在教師和學生這兒了。你想想教師現在名聲多臭啊。什麼利慾薰心,什麼鑽錢眼裡了。都是這評價,為什麼?所有的外在不滿,他們也不知道也不會追究應試教育的罪魁禍首。但你老師不是他們的工具嗎?那就是你了。所以師生的關係已經承受了各方巨大的壓力。已經變味兒了。應試教育已經走進了死衚衕。如果不及時改的話,估計作為他的工具是首當其衝被破壞的。師生關係還有個好!這也是越來越緊張的根本所在。當然,會不會出現類似上面群體性的心態報復,那就讓我們觀察著,拭目以待了。

  • 5 # 莊主說

    兒子小時候我就讓他每天洗碗,我每次下班回家躺沙發上讓他給我倒水,來客人也總是讓他倒水,現在每當有客人來,他總是主動端茶倒水,大家都誇他懂事。現在已成長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名校大學生。

    另一位朋友小孩從來不讓他做家務,每逢來客人,小孩呆書房裝模作樣不出門,待人接物愛理不理。後來證明,這樣的孩子多不懂禮貌,學習也很一般。

    我們小時候在鄉村小學上學,家長成天跟老師說:我孩子別見外,該打狠狠打!家長擔心的不是孩子捱打,而是老師把自己的孩子看外了,管都不管!

    社會越來越功利,某些教師也更容易對那些家境好、有權勢或者家教好的學生更關注,年輕家長也多為獨生子女,是在缺乏挫折教育下成長的,從而也助長了孩子的玻璃心。

    急需給予老師適度懲戒權的包容,孩子才更有未來。畢竟,一年中不可能只有春天,一生中不可能只有溫柔。

  • 6 # 朱鐵平

    其實這也是人的思想隨著社會的發展的在變化。人人都在追求平等,不僅僅是師生。這是一個社會的整體趨勢。

    在二十年前,別說老師打學生的問題存在,家長打孩子的現象更厲害。但是今天你看還有多少家長會打孩子的。前腳打完沒準後腳警察就來了。以前丈夫打老婆,老婆只能受著,丈夫還振振有詞:“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今天你打老婆試試,馬上和你離婚,沒準你還得因為家暴進局子,扣個“家暴”的頭銜所有的女人對你敬而遠之。以前老師打學生,不管對錯學生大多不敢吭聲,也不敢告訴爸媽,因為和爸媽講了回家沒準還得捱揍。今天為什麼不行了,因為兩個字已經深人心,深入各行各業,這兩個字叫平等。

    我們很長時間受傳統的禮教等級觀念影響,上級下級,父親兒子,老師學生,丈夫妻子生來就不平等。父親罵兒子,老師罵學生很多人覺得天經地義,自然也就沒人說什麼,因為歷來如此。魯迅曾經問過:“向來如此,便是對的麼?”這明顯是不對的。比如昨天就有一個新聞,一個男子在大街上連連扇一個老人耳光。原因竟然是這名男子在上學期間經常受老師打罵羞辱,而這個老人正是當年打罵羞辱他的老師。你能說這件事誰對誰錯嗎?事情的起因還是在那個社會環境下老師和學生的不平等。老師打學生頓自己痛快了,沒想到老了又被還了回來。

    所以,我覺得老師不敢隨意打學生了這是一個好現象,也是對老師的一種變相保護。我也是個老師,看到一些油鹽不進的學生我也頭疼。我在我以前的文章中也說到過這些問題,我覺教育必須有懲罰,的沒有懲罰的教育不是教育,但是不代表老師就可以隨意去體罰學生,凡事都都要有度,對學生的懲罰應建立在平等民主的基礎上,而不能由著老師性子來要。高高舉起的巴掌最容易的,但它真的不一定有效。老師和學生平等作起來極難,但有了這種平等才讓我不敢為所欲為,有了平等讓我更多去思考學生到底需要的是什麼樣的老師。有了畏懼和思考,我就不至於六十多了還要在大街上挨自己學生的耳光挺好。

  • 7 # 著一世沉浮

    小學的時候被一位20出頭的女老師打到經常做噩夢,你曉得這份痛苦?直到大學畢業,這份噩夢還一直纏著我,直到最後,噩夢裡演化為我拿起刀瘋狂的捅向那位所謂的人民教師。對了,我並不壞,為人內向家裡較窮,但老師佈置的作業從來都是按時完成,要求背誦的課文也沒例外,但就是被虐打了。舉個例子:“我記得小學有篇課文叫“桂林山水”,其中有一句比喻,把桂林的連綿起伏的山比作駱駝比作其他動物什麼的,這名老師點名叫我朗誦,我性格天生怯弱,聲音也小,當我讀到這邊的時候,老師一副不耐煩的表情,你讀什麼,跟小雞叫似的,是不是在讀你爸像駱駝,你媽像馬啊?”引起鬨堂大笑,而我掉下眼淚打溼了整業課本……

  • 8 # 中小學英語精修

    因為以前老師打學生完全是因為老師緊張學生的學習,而如果老師打了學生,學生回家告狀,家長會再打一次,因為以前的家長為了養家餬口,哪有那麼多時間去管孩子,你給他惹麻煩,他不打你才怪。所以很少學生會回家告老師的狀,因為家長永遠站在老師的一邊。

    現在呢,十幾二十年來,老師但凡有管教學生過嚴的時候,家長都會站在孩子的一邊,說自己怕孩子打不得,說老師不會教學生,甚至要求學校為此處罰老師,久而久之,學生知道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只要向家長告狀,老師就吃不了兜著走,時間長了,學生不要說打了,就算批評幾句都會回家添油加醋向家長告狀,試問還哪有老師敢管。

    現在肯動手打學生的老師已經不是一般人了,因為隨時就會因為這種行為而丟掉工作,十幾年前就已經說過了,就算學生無端端打你,都是你的錯。

    還有最致命是社會輿論,之前出了一條20年後打老師的影片,就有一群瘋狗跳出來說風涼話,說老師該打,這些人就應該抓起來好好整治一下。以訛傳訛、造謠中傷,未經查實就亂噴,這些網路分子應該得到應有的懲罰。不要讓老師去檢討,先讓部分群眾去檢討一下,他們做了什麼缺德高事,怎樣以偏蓋全,怎樣加入毀教育的行列親手把自己的孩子送上斷頭臺。

  • 9 # 心平氣和1169

    師生關係緊張,是經濟社會的副產品。

    為什麼這麼說呢?回顧歷史,中國一直奉行“嚴師出高徒”的師生關係,直到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家長對老師說的最多的話還是“老師,我家的孩子不聽話,你只管打”。那時候的老師一心撲在教學上,平時自己刻鋼板給學生印試卷,沒有報酬;只要有可能都會把所謂的“副科”,比如地理課生物課體育課等等用來上主課,沒有課時費,週末寒暑假補課也是理所當然的,沒有怨言。早讀晚自習不給加班費,老師照幹不誤。

    可是,當歷史發展到21世紀,一切都變了:有的孩子家長有錢了,開始給老師送禮,讓老師多多關照自己的孩子,沒有送禮的孩子有時候被老師忽略了。於是乎,送禮的家長會說老師心黑貪婪,沒有送禮的家長說老師不負責任,矛盾開始出現。

    在人人都講經濟的時代,有的老師頭腦靈活,看到了商機,於是自己辦班收費補課,不管學生有沒有需要,一刀切的都要求去補課,弄得有的學生家長敢怒不敢言,忍氣吞聲把孩子送去補課。但是孩子一旦離開了這個老師,他們立馬就會把憤怒發洩出來,甚至遷怒所有老師。矛盾開始升級。

    當然也有大多數老師都不給學生補課,看到網路上一片聲的罵老師,心理自然是憤怒的,感到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對待,也向社會吐槽自己的不滿:待遇低,不被社會認可等等。於是當老師也開始發聲時,矛盾雙方開始較量了,一方面是罵老師的,一方面是維護老師的,一直吵鬧不休。

    於是學生家長不滿老師,老師不滿學生家長,和千千萬萬個家長相比,當老師的是少數人,實力要差的多。然後不良媒體為了自己的收視率和關注度,再添油加醋,火上澆油,導致今天師生關係,家校關係幾乎成了勢不兩立的地步。

    這麼看來,推動師生關係緊張的背後,處處有利益在作祟。

  • 10 # 情感溫度百態人生

    1、“以前老師普遍打學生,師生關係不緊張;現在普遍不打了,反而師生關係緊張”,這種現象既是進步,又是一種喜憂參半的進步!

    2、在社會經濟還不是多麼發達,人們的思想觀念還相當落後閉塞的時候,人們的主要精力還主要投放在溫飽問題上,並且人們信奉“嚴師出高徒”,所以“打學生的老師”反而更是受人尊重和推崇!因為家長都對教育給予了最大的期望,孩子是家庭的希望,透過很少的走出去的途徑中——考學是最重要的較為公平的最好途徑!而學習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3、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社會各種觀念的異彩紛呈,成才的途徑更加多樣化,考學似乎也不是唯一和最重要的途徑!

    隨著物質條件的提高,父母對孩子的愛變得無以復加,並很大程度上演變成了沒有原則和近乎變質的“溺愛”,導致不少孩子沒有責任感、感恩和敬畏等品質,致使他們很大程度上不具備自立自強、任性自私、我行我素等特點,這對於希望自己的學生“桃李滿天下”的老師很不適應,勢必要負起自己的責任,“既然教育不是萬能”的,氣憤之下的動手勢必會發生!這對嬌生慣養的學生和溺愛成風的家長來說,勢必會產生衝突,衝突的結果往往是老師處於下風,但責任重於泰山,老師的職責秉性決定了師生矛盾不可避免,於是師生關係自然緊張了!

    4、歷史和現實都一再證明,溺愛的孩子成不了才,甚至成人都是大問題!

    孩子內心缺乏敬畏之心,恣意妄為,更是難以成才和成人!

    5、只有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科學而緊密地結合起來,孩子成才和成人才有可能!

  • 11 # 人亦鳴

    大家異口同聲討代老師打學生,我說點自己,同學朋友,兒女的師生情誼,反映一下沒捱打的師生關係。

    我讀書決沒捱過老師打罵,但受過批評,原因是每晚下自習後教導主任,值週,值日老師訓話十點過,我有時站著打瞌睡,蹲下去抱怨了兩個字:惱火!被同班同學告狀,被批,我心有不服,寫篇文章放課桌下,把告狀人稱小人,並未打算公開,只是發洩一下,但被同桌貼在教室後專欄,這下惹禍了,教導主任叫去狠狠訓斥,還戴了政治帽孑,我心裡害怕,整天沉默寡言,那是我學生時代最黑暗的半年。

    我及同學均未捱過老師打罵,至於受批評,幾十年過去,往事如煙,只記老師的好。今年校長(北京人)80多歲,突然想見過去學生,學生年齡也大了,但能赴會的都去親見了校長,師生相談甚歡。

    我初中班主任89歲,舉辦壽宴,我們相距千里,不能見老師,大家聯合送了壽幛″高山仰止,福壽綿長",都不興送禮,老師高興,把他退休後寫的詩集《星輝婺煥》回送我們,有個同學還寫了詩與老師相合"喜逢尊師證九0,諒生事絆歉覲親,舉權遙祝南山壽,虔願福壽世紀春"。

    我的孑女對老師也尊重,他們也去看望過教誨自已的老師。侄兒是醫生,老師找他治病,那都是盡心盡意。

    我看見的熟人,8,90年代學生,聚會必請老師,有個老師從川北調川東,學生還去看望他夫妻,有次誤傳他妻病故,一夥學生去弔唁,到他家見師孃無恙,說出緣由,他二人甚為感動,接著學生陪二人在周邊遊玩幾天。

    我不知怎麼還有老師毒打學生,而學生又報復,這可能與地域,環境,師德,家教,個人修養都有關,各自接受教訓。

  • 12 # 宅在月亮的狗

    你認為走大路的人,會無緣無故地踹你一腳?有時候,和你無關的人連看你也不會看你!

    我有一位叫表兄的老師,也不知道從那兒論的,他當班主任時,有一位學生經常不寫作業,有一天他一怒之下,抽了學生幾個耳光,這下亊情大發了,家長告到教育局,局領導親自作處處理,下崗,待在家裡!我的這位表兄倒很淡然,教了三十多年書,也該歇歇了!最近聽說已退了,搬到城裡兒子家住了。

    現在誰還敢打學生?誰還管學生?你只要老實一點,學不學是你自己的事,你又不是給我學的!老師有什麼事給家長打電話就行,我可不敢管,一旦管嚴了,你兒子自殺了,我們也不用幹了,——那就講好我的課,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吧,工資也不會少,何必呢?獨樂樂不如雙樂樂嗎!

    我們小時候卻不是這樣的!家長會對老說,要不聽話,可以拳打腳踢,打死了也不用你管!如果老師任性你,不管你,說明和你家關係不好;反之,如果經常教育你,揍你一下,也是有真情的!我小時也被老師掀過一耳光,那是因為逃課看小說的緣故!

    現在的教育,老師往往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很多事會壓在教師頭,教師課堂上講好課,這就算好的了!——總之,保護好自已的利益,——也算老師的一種無奈吧!

  • 13 # 華哥就是華哥

    老師該擺正位置,教師就是一個職業,不要把自己想得如何崇高偉大,學生是學校、教師的客戶,拿出自己的真才實學好好教書是教師的本職工作,孩子不懂事就該耐心開導,動輒責罵、誅心,甚至拳腳相向,就是沒有職業修養,別找籍口了,不打不罵就教不好學生,那是能力水平問題,說明他不該端這個飯碗。

    擺正位置很重要,有的教師總把自己當家長、學生的恩人,高高在上,這是非常錯誤的。看看校外那些補習、輔導機構,不也是教師嗎?為了攬業務,多熱情,多盡心。不要習慣於端著鐵飯碗,教師工作的好壞還應該由學生、家長、社會來評判,好好的對待你的客戶,你的上帝吧!沒有他們,你吃什麼?

  • 14 # 一路走一路看8

    這件事讓我想到了一個不知是否屬實的故事,故事內容大概是這樣:今天在街上一小孩對我吐口水,我不但沒罵他反而摸摸他的頭說:真懂事.給了他五塊錢,告訴他對別人也要這樣。等我逛了一圈回來看到他臉已經腫了。頓時…我覺得滿滿的正能量。

    我覺得這也是一種教育,有些事不一定親力親為,可以借力打力,因材施教。現在流行一句話叫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更不能激怒他,結果很嚴重。強扭的瓜不甜,我沒有改變世界的能力,但可以加強自己的修為。20多年過去了從沒誰說過我是好老師,我也從來不貪求這種虛無的稱讚。

  • 15 # 飲冰62579096

    我老公上中學的時候和小夥伴犯了啥錯誤(快二十年了,不記得了)被老師暴揍一頓,小夥伴的爸爸要叫上老公的爸爸去學校找老師理論,被老公的爸爸給拒絕了。後來小夥伴的爸爸和老師理論一番,後來小夥伴學習越來越差,老公一直被老師嚴格要求著,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後來小夥伴沒考上高中,現在給一個窗簾店打工,一個人賺錢養過一家四口,二胎好幾歲了,至今沒有攢夠買房的錢。老公大學畢業進了國企,娶我之前買了房車。老師不是聖人,我不相信當時他們的老師被小夥伴的爸爸理論一番後還能一如既往的嚴格要求小夥伴。學生也不是聖人,我也不相信哪個學生天天被老師誇著就能健康成長。那些罵老師打學生的人,難道自己在家從來沒打過孩子?我也不否認教師群體裡有個別品質惡劣的人,對於這樣的人,支援清理出教師隊伍!為什麼現在老師不打學生了反而那麼多師生關係緊張的新聞?最重要的是無良媒體的大肆渲染和報道,帶偏了社會的輿論走向。同行前輩親歷過有記者拿著棒棒糖誘導小學生對著鏡頭說老師打我了。真是下作!就教師群體沒錢沒權,怎麼抹黑都可以。

  • 16 # 小東邪

    在看似複雜的事情上,看到社會道德的淪喪,我認為,怪老師,怪老師當初怎麼不把他直接打死。

    如此違背倫理道德的事情,眾多網友,媒體,村民為打人者撐腰。真是糊塗之至。

    教師打你,不僅是在糾正你的缺點,而且是為了班上大部分同學的利益。

    希望教育部應該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理念。不能一味的學習西方的教育思想,古代教育,重師重學,怎麼不好了,為什麼搞的現在人們思想的混亂,香臭不分。

    希望教育部,教育行業的大牛為被打的老師撐腰。

  • 17 # 陌上花開123887387

    我自己就是教師,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合格的老師,學生請我幫忙,只要是合理的,我都盡力幫,也不求回報,家長尊重我我也尊重他,說話都是輕聲細語的,遇到胡攪蠻纏的,我一般依章辦事。當然不能說教師行業都是好的,但我相信,大部分是不錯的。

    我老公很喜歡聽一些音訊,很喜歡看一些另類文章,在他身上我能夠感覺到一些噴子的思維,什麼都要譁眾取寵一下,讓別人感受他的不一樣。有一次逛公園,和他爭執中藥的作用(他是無條件黑中藥,我就說了一句“不講劑量,吃西藥也會中毒”),他說不過我,就胡攪蠻纏地大聲說“你這麼愚昧的老師太多了,所以你教出來的學生都是去虐待小朋友了”,我氣死了,告訴他不要亂說,他更得意了,更大聲了,唯恐別人聽不到,一直說我學生虐待小孩。有些人就是這樣,什麼依據都沒有就憑几件模稜兩可的新聞否定整個行業,還洋洋得意。

    遇到這類的人,我現在聰明瞭,壓根不和他說話,沒觀眾他就沒勁了……

  • 18 # 藍老師談教育

    個人想就一般人眼中的“問題教師”解釋一下:任教三十多年,沒見過哪個家長給我送過禮;雖然現在不刻鋼板給學生印試卷,但義務做的事比以前更多;仍然只要有可能都會把所謂的“副科”,不過不是地理課生物課體育課(因為這些都成了必考科目)而是資訊科技課音樂課美術課用來上主課;寒暑假補課倒是沒有了,因為上級明文禁止;現在同樣是7:00早讀(晚自習不允許上了)不給加班費,老師照幹不誤。老師還是過去的老師,同樣一如既往地撲在教育教學上,即使是新入職的老師,他們也傳承了老教師的教學理念,怎麼就滿足不了家長的要求呢?一句話,是家長變了,是社會變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整個社會充滿了對老師的偏見甚至敵意,把個別老師的錯誤過分放大,擴充套件成整個教師隊伍的問題。因為教育關係到千家萬戶,甚至關係到絕大多數家庭,所以人們對教師行業的“問題老師”就特別敏感。試想,哪個行業沒人犯錯誤,怎麼就不說其他行業有問題呢?農民工沒人犯錯誤嗎?怎麼就沒人說農民工整個思想品質低劣呢?我們不照樣對農民工充滿同情充滿佩服嗎?公務員沒人犯錯誤嗎?怎麼就沒人說公務員隊伍思想品德低下呢?我們不照樣對公務員充滿羨慕充滿嚮往(每年的國考大軍為證)嗎?甚至科學家也有犯錯誤的,我們不照樣對科學家充滿了敬慕之情嗎?我就納悶了,全社會對教師怎麼就百般挑剔萬般踐踏沒半點包容知心了呢?!

    正因為如此,家長們才容不得老師對他孩子有半點讓他們不如意的言行。儘管現在敢於體罰學生的老師(因為這是在拿自己的飯碗甚至是生命開玩笑)已經很少了,可還是不時爆出家長對老師的“控訴”。現在網路媒體又這麼發達,即使是芝麻綠豆那麼點兒事,經媒體一渲染,就會引起較大的轟動,加上有很多人不分青紅皂白,一味地只知道譴責老師,所以才會造成全社會對教師的敵意!所以才會造成過去即使幾乎每個老師都體罰學生也沒問題,現在只是個別老師體罰,甚至還說不上是體罰,就會引來無數爭議,無數譴責,直至將其打趴下而後快!

    這絕不是我作為教師在替教師體罰學生的不當言行做辯解,之所以會這樣想,是因為我一直以來就有很多不解的地方:作為學生,如果犯了錯誤,一點委屈都不受,這犯錯誤的成本也太小了,他以後一定會再犯,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沒有是非觀念,沒有原則,沒有底線;作為家長,孩子犯了錯誤,不追究孩子的問題,反而拿老師開刀,那孩子一定會想,犯錯誤沒什麼可怕的,還有父母為我撐腰呢;作為社會輿論,對個別家長不懂教育的蠻橫無理的言行,不是積極指出正確引導,而是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請問,要是他們跟你發生爭端也是這種蠻不講理,你能容忍嗎?要是那孩子長大後走入社會也是這種是非不分沒有原則沒有底線,你能容忍嗎??

    所以,老師沒變,每個老師還是那樣積極努力工作,認真教書育人,是家長變了,是社會輿論變了,所以才容不得老師即使是很少很輕微的體罰了。還望社會對教師多一點理解,多一點包容,只有這樣,教育事業才有會健康發現,孩子們才會健康快樂地成長。

  • 19 # 凌雲齋主

    我們都從學生時代走來,打師是從來不會無緣無故打一個好學生的,相反來說,能挨老師打的有幾個是好了生。總之捱打與否老師都是為了我們成,有恨鐵不成鋼之態。我也曾被打師打過奚落過,但我從不記仇,長大後更不該記恨,老師用心良苦。從小不吃苦中苦,長大難熬人上人,那時候老師和父母都是這樣教育我們。上學時一個經常挨老師打的學生後來真的有出息了,另一個學生雖然也常捱打,長大後進入了監獄。

    把兒時的記恨帶到成人年代報復老師,充分證明他心智不熟,還是一個沒被教育過來的人。千萬不要助長這種歪風邪氣,這是社會的毒瘤,必須剷除!!!

  • 20 # 厚德載物160717759

    現在社會上家長形成了一種共識,天下孩子第一,這是他的唯一,這和每個家庭裡孩子少是有一定關係的,生怕孩子出事而無後,所以從小就把孩子寵壞了,送到學校後孩子的本性就出來了,而作為教育者的教師又覺得這樣發展下去不對,良心發現有義務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糾正,勢必會產生矛盾,而家長覺得教師對的就會沒事,而家長覺得自己都沒打過孩子憑什麼輪到你教師打,特別是有點勢力的暴發戶文盲的家長,他本身覺得讀書沒什麼用,自己孩子被打被罵了,心疼,所以就會和老師無理取鬧,脆弱的孩子和無聊的家長一唱一和,就造就了現在比較畸形的教育形象:教師不敢管,家長不想管。教育隊伍裡明哲保身的多了,如果不是學校裡還有一點制度條款,那簡直不敢想象,教育將會成為什麼樣子,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如果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那應該全是漢奸,走狗,現在出現的孩子殺死媽媽,殺教師,跳樓自殺等等案列,難道不是這樣形成的嗎,可以豪不誇張的說,以後這種例子將成為普片現象,因為這種人正在學校裡成長起來,家庭,幼兒園,小學,初中....,學校教師已經是沒辦法了,空有一身本領而無力施展,因為熊家長和熊孩子太厲害了,稍不留神您將一無所有,所以呀,混吧,混吧,如果國家不立法保護教師,保護教育,長此以往,將無法想象,任何人都可以用武力征服教師,還有一大批粉絲簽名上書,打教師是對的,這個孩子品行優秀,我們都支援,讓全社會對教師的復仇行動來的更快更猛烈一些吧,我作為一名山區教師真的是很無語,如果社會相信跪著的教師是可以教出站著的人才的,那全社會一起努力吧。

    當然教師隊伍裡也確實有一些敗類,這和教師的准入制度有關係,這幾年參加工作的教師多數是職業技校的畢業生,實際上這部分學生當年也應該是學校裡的混混(當然不全是)文憑高,水平低是普片情況,非常聰明,明哲保身更能理解,不像以前的中專生,有責任心,學習能力強,現在山區學校的骨幹教師還是以前的中專生,等這幾代人退休後,教育是會迎來嶄新的局面的。特別是現在的補課教師,敗壞了教師形象,都說課堂上不好好教,課後使勁撈,應該堅決杜絕補課情況,社會團體也好,教師也好,都不準出現,還教育一片安靜和公平。讓輔導孩子在家長裡進行,到時候他才懂得教師不容易,才會形成尊師重教的好風氣,國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好福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好玩的手機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