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儒釋道緣
-
2 # 楊朱學派
先說焚書坑儒。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為求不死之藥,自謂“真人”,不稱“朕”。行為詭秘,乃令咸陽之旁二百里內宮觀二百七十複道甬道相連,帷賬鐘鼓美人衝之。有言其處者,罪死。有中人告丞相,始皇怒:詔捕中人及在旁者,皆殺之。自是之後,莫知其行所在。
侯生、盧生得知此事,與人謀曰:始皇為人,天性剛戾自用。樂以刑為威,天下畏懼,莫敢盡忠。博士、群臣莫敢言其過。二子稱秦始皇無德,不能長生,無法求仙藥。於是亡去。
諸生皆議論秦始皇之過,嬴政令於是誅捕諸生四百六十人。皆坑之咸陽。長子扶蘇諫曰: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頌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蘇監軍蒙恬於上郡。
坑殺諸生之事,起於陰陽五行學派的術士,波及儒生。從扶蘇之言“諸生皆頌法孔子”可知。在四百六十名諸生中,肯定有術士,但絕大多數是儒生。這就是著名的坑儒。
秦始皇焚書坑儒,使華夏文明遭受空前浩劫。秦始皇也因此成為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被後世唾罵。但在六十年前,卻稱焚書坑儒是新興的地主階級對奴隸主頑固勢力的清算,是社會進步。當然,那是一個說謊的時代。 鄙人在《秦始皇》一文中有言:
周王朝的奴隸佔總人口的比重不到百分之一。並非奴隸制社會。而秦朝的奴隸佔總人口的比重達10—20%,是不折不扣的奴隸制社會。奴隸的來源除了戰俘外。還有收孥。即一人犯罪,妻子、兒女沒籍,充為奴隸。秦國統一天下後,更是採用暴力手段,將工匠、商賈直接沒籍,充為奴隸。考古出土的秦國竹簡中,更是以法律形式捍衛奴隸主的利益。秦朝是不折不扣的奴隸社會。
既然與奴隸制無關,那秦始皇為何要焚書坑儒呢?
下面就詳細解析。
一是儒生們以古非今。
古者,先秦與周王朝;今者,秦帝國也。正如前文《秦始皇》所言: 周王朝人與人相對平等,人民沒有絲毫奴性;執政者對人民有敬畏之心;執政者忠於人民;言論自由,人民有批判和議論政治的權利;職業平等,無貴賤。 而秦帝國則截然不同。大臣是“從主之法,順上之為。專心於事主者,為忠臣。”人民是——“戰時用其死,安平盡其力”,“赴湯蹈火,死節之民,寡聞從令。”臣民生存唯一的價值,就是踏踏實實作奴才。人民命如螻蟻,無論是踩死十萬,還是百萬。
在法家看來,都不值一提。 秦始皇依據法家思想建立的新世界,要以捍衛君權,奴役人民的新思想。取代自由、人權的舊思想。
二是法家的愚民思想。
商鞅謂之:“民愚則易治”,“民愚,則君以智而王”,“民不貴學則愚,愚則無外交。”
韓非謂之:“智者不以言教,而慧者不以藏書”,“民不越鄉而交,貴賤不向逾,愚智提衡而立。治之至也”,“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行。”
孔子大力興學的目的是啟民智,立民德。孔子謂之:君子以振民育德。儒家無疑成為法家愚民政策的最大敵人。
商鞅謂之:“詩、書、禮、樂、廉、恥、孝、悌、仁、智。國有十善,上無使戰。”韓非謂之:“儒以文亂法。”韓非為何視儒家為五蠹之首,必須剷除呢?
在孔子修訂的《尚書》中,就有反對君主幹涉司法的主張。孔子繼承併發揚了這一思想,批判君主“折獄無論,以意為限。”這是《尚書》中司法獨立思想的延續。令人遺憾的是,時至今日,中國也未能實現司法獨立。
荀子在《致士》篇中指出,在司法實踐中,一定要量刑恰當。若作不到量刑恰當,應“與其害善,不若利淫。”這一利與被告,疑罪從無的無罪推定論並非是荀子首創,而是源自孔子。 孔子向弟子仲弓教授法治思想時,曾引用《尚書》之言:“大辟,疑,赦。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其依據是“死者不可生,斷者不可續”,所以在審案時要“求其所以生之,不得其所以生,乃刑之。”孔子疑罪從無,利於被告的無罪推定論,客觀上也體現了儒家對最基本人權——生命權的尊重。與法家“刑用於將過”的寧枉勿縱主張截然不同。 遺憾的是,在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司法實踐中,一直是採用法家極寧枉勿縱的有罪推定論。儒家疑罪從無的思想論直到1996年,才被寫入《刑法》。在具體執行中也沒有完全貫徹。
與法家的夷族連坐的主張完全不同,孔子主張“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儒家不罪無辜的法治思想同樣是對人的生命權的尊重。 眾所周知,民主法治的美國有陪審團制度。而孔子修訂的《尚書》中,就有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陪審團制度。
法家為何反對樂呢? 且看李連杰主演的電影《狼犬丹尼》: 在劇中,丹尼原本是黑老大巴特手下的一條狼犬,一個殺人工具,沒有思想,沒有情感,唯有兇殘。後來無意間遇到了盲人鋼琴調音師山姆及其女兒維多利亞後,開始接觸音樂。終於使他從行屍走肉,回覆了人性。明白了世間有愛,有更美好的生活。 丹尼的生命最終被音樂拯救,這便是“儒以文亂法”,而導致“愚民”措施失靈的一個反面教材。 唯有閹割掉一切詩書禮樂,道德廉恥,才能有效地預防“國有十善,上無使戰”和“儒以文亂法。”杜絕《狼犬丹尼》中的一幕上演。最終使人民成為沒有思想,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永世為奴,任由君主驅使,致死為君主盡忠。
刑罰和陰謀詭計僅僅是捍衛君權,奴役人民的低階手段。駕馭臣民的最高境界是愚民。法家不希望人民有思想,民愚則易治。 人類一思考,法家就煩惱!法家字典裡的良民——寡聞從令! 這就是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根本原因!
-
3 # 佩一
2000年以來,焚書坑儒成為秦始皇是暴君的最大證據。然而,如果翻開歷史書細心瞭解的話,就會發現,秦始皇焚書坑儒並不嚴重,真正的元兇其實是大英雄項羽。
想要知道秦始皇是不是背黑鍋,那麼有兩個問題需要搞清楚。
坑儒
坑殺“犯禁者”,這件事說不清。有的人說是術士(方士),欺騙或鬧事的術士,有人說儒生,反正現在很難搞清楚。但筆者認為,估計既有術士也有少量儒生,術士居多,因為秦始皇被術士的長生不老戲弄了。
焚書
秦始皇下令焚的是哪些書?按照《史記》記載,主要是“詩、書、百家語”、“《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民間私藏的《詩》《書》等”,醫學、農牧等技術實用書籍不燒。
這裡面存在一個誤會,即真正要燒掉的是:六國曆史中非議秦國的,其他要燒掉的是民間藏書,但這些藏書都要在政府留備份。秦始皇和李斯還沒有愚蠢到徹底毀滅文化的地步。
因此,清朝大文豪劉大櫆毫不客氣的指出,“書之焚,非李斯之罪,而項籍之罪也”。
-
4 # 千秋大業一壺好茶
類似的事件在歷史上多次發生,不單單是秦始皇如此。最近一次乾隆朝編寫四庫全書,也是一次文化浩劫,把對女真、滿清不利的文字全都刪去。秦始皇統一六國,對全國大範圍進行調整。經濟上統一幣制,統一度量衡,文化上書同文,交通上車同軌。因此焚書坑儒即使是真事,也是大一統的一部分。秦朝以法家治國,當然不允許儒家成為主流。更何況,漢朝重儒生,漢朝又是取代的秦朝,儒生抹黑秦始皇,既抬高漢朝皇帝,又為自己前輩叫屈。
-
5 # 獨上西樓影孤單
秦始皇焚書事件是經過眾丞商議的,其中主導的是重丞李斯,其政治目的是為了解決天下一統這一當時新的國家規模和奴隸制過渡封建制所產生的各地不利於統一的矛盾而採取的非常措施。同時秦始皇焚書並未焚燒醫學、農牧等技術實用書籍。主要是焚燒被兼併的國家殘留的歌頌當地先王,以故非今,不利於統一的言論書籍。且重要的他國典籍焚燒前都國庫歸檔。
-
6 # 資料歷史
方法是粗暴了些,但打通了商業,文化上的壁壘,為後來發展出統一的華夏種族文化打下了基礎。大一統思想確保了中國歷史上大部分時間處於和平統一狀態。所以在清朝以前,中國在世界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和中國一樣發展至今的印度,就是因為有太多的宗教文化衝突,分裂出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因為種姓制度,印度社會也很難改革發展。
-
7 # 緣禦寒
焚書坑儒:焚書坑儒是秦始皇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燬書籍、坑殺術士的事件。
鉗制了當時人們的思想
雖然是為了加強思想控制,並在短時間內得到了成功;但不利於國家長治久安,不利於社會發展,鉗制了當時人們的思想,並且手法殘忍,殘暴。 荀子學派法家學派與孔孟正統派儒學的鬥爭,集中表現在中央集權(地主政治)與分封諸侯(領主政治)的爭論上,終於爆發了焚書坑儒的大破裂。前二二一年,初並天下,以丞相王綰為首的群臣,都主張在離秦較遠的燕齊楚等地分封皇子為王,獨廷尉李斯反對分封。秦始皇從李斯議,確定行施郡縣制度。前二一二年,秦始皇大宴群臣,博士齊人淳于越倡議,主張學古法,分封皇子功臣為諸侯。丞相李斯斥儒生不師今而學古,各尊私學,誹謗朝政,惑亂民心,建議禁私學。辦法是除了史官所藏秦國史記以外,別國史記一概燒燬;除了博士官所藏圖書,私人所藏儒家經典和諸子書一概送官府燒燬。下今後三十天不送所藏私書到官府,罰築長城四年。聚談詩書的人斬首,是古非今的人滅族,只有醫藥、占卜、農作書不禁。民間求學以吏為師。秦始皇從李斯議,實行了焚書法令。前二一一年,方士求神仙不得,畏罪逃走,秦始皇大怒,活埋術士四百六十餘人。這個焚書坑儒的野蠻行為,反映出當時統治階級內部鬥爭的極端尖銳。李斯主張中央集權,是適合時宜的,他所代表的儒家荀子學派(與韓非派法家合流)卻是一種極端壓制人民的政治思想。王綰、淳于越主張分封諸侯,是違反時宜的,他們所代表的儒家孔孟正統派(包括陰陽家與神仙家)卻是講仁義的政治思想。政治上學派上的鬥爭一直髮展到大慘殺,把孟子學派的儒生大體殺盡(東漢趙岐說),李斯算是取得了勝利。但是,焚書坑儒,絲毫也不能消滅學派上的分歧,而且還促成了秦朝的滅亡。秦始皇實行李斯的主張,皇位的當然繼承人長子扶蘇,替孔孟派儒生說話,秦始皇發怒,使扶蘇到上郡(在陝西綏德縣)監蒙恬軍。前二一○年,秦始皇出巡,在路上病死。李斯怕扶蘇繼位,自己不得寵信,與宦官趙高用陰謀抑立秦始皇第十八子胡亥為秦二世,偽造遺詔殺扶蘇、蒙恬。不久,胡亥趙高又殺李斯。秦失去頗得民心的扶蘇與擁有威望的大將蒙恬、丞相李斯,政權落在胡亥、趙高手中。胡亥厲行督責,昏暴無比,是完全的獨夫,秦崩潰的條件全部成熟了。 趙政的極端做法,導致的是秦王朝的短祚,僅持續了15年。晚唐詩人章碣在其《焚書坑》一詩中寫道:“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造就了中國大統一格局
“焚書坑儒”一直是秦始皇殘酷暴戾的證據,被後世天下學人唾罵了兩千多年,以至於現在某些人一想到這個歷史事件,仍然耿耿於懷,恨不能掘墓鞭屍,恨不能穿透兩千多年的時空,對秦始皇敲骨吸髓。這種仇恨實際上是後來的文人們潛意識裡面的集體恐懼,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從感情上來說,老僧也覺得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手段過於激烈,對當時的儒生們的確是太過殘酷,他完全可以採取更緩和的一些方法。不過如果要評價一個歷史事件,最好從該事件產生的效果來評價,而不要採用道德或者感情的標準。那麼焚書坑儒的歷史效果是什麼呢?我認為透過這件事情之後,造就了中華民族大一統的歷史格局。
實質
先來看看“焚書坑儒”的實質,“焚書坑儒”的實質其實是統一思想的運動。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在政治結構上,廢除了分封制,在全國範圍內施行郡縣制;在文化上,統一了文字,以小篆為標準的官用文字;在經濟領域內,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這些措施都是國家大一統的基本要素,是國家強暴力能夠控制的要素。但有些東西是國家強力結構很難駕馭的,特別是在秦朝初年,戰國時期剛結束,百家仍然在爭鳴中,思想領域內極度混亂,而一個國家能在多大程度上統一,最主要的條件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形成共同的價值觀,而思想混亂是形成共同價值觀的大敵。因此,光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有大一統措施還不行,最關鍵最長遠的統一要素是思想的統一,形成統一的核心價值觀念,才能讓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內的統一措施有效。而當時最大兩種思想潮流就是儒家和法家,儒家是尊古的,而秦始皇統一中國偏偏是新事務,他採取的措施也都是些新措施,這些東西都是不符合儒家理念的,而當時六國貴族,也藉著儒家的“克己復禮”妄圖恢復周朝的分封制,從而取得失去的權勢。所以,對於剛剛統一的秦朝來說,統一思想就是維護大一統的關鍵措施。因此,秦始皇在找到了幾個儒生茬之後,一場統一思想的文化運動就開始了,手段是激烈了點,但客觀效果明顯的。雖然統一的秦朝只持續了十幾年,但秦朝以後的所有統治者,無一不把統一思想看成維護統治的關鍵手段,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中國大一統思想正式形成。此後所有的統治者,基本上都把儒家思想作為國家的核心思想。這裡需要特別說明一下,秦朝“坑儒”,和漢朝的“尊儒”,其實質是一樣的,都是要統一思想。實際上從漢朝以來,所有的封建統治者,基本上都是施行的“陽儒陰法”,或者是“實法名儒”,就是表面上是採用儒家觀點,實際上卻是法家的手段。皇帝用法家的方法統治天下,而用儒家的學說教化百姓。法家強調的是權、術、勢,古人把這些東西當成是帝王術,作為駕馭百姓群臣的方法;而儒家學說主要是強調仁和禮,仁和禮最大的益處就是從道德上形成行為自覺,而不用採取暴力措施,是維護等級制度的好工具,所以歷代統治者都用儒學教化天下。而當年秦始皇由於沒有認識到可以儒學是可以利用的,所以採取了激烈手段。焚書坑儒這種手段是愚蠢而又殘暴的。它毀滅了古代許多典籍,造成文化史上難以彌補的損失。
-
8 # 波瀾不驚的世界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關於秦朝焚書坑儒,我的看待是這樣的,我覺得秦朝是歷朝歷代被貶低最嚴重的朝代!沒有之一!關於秦始皇焚書坑儒,歷史上很多記載的都是秦始皇胡亂殺害書生 ,把珍貴典籍焚燒,事實是焚燒的是占卜騙人的一些書,坑殺的是那些招搖撞騙的術士和方士!焚書坑儒,又稱“焚詩書,坑術士(一說述士,即儒生)”,西漢之後稱“焚書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燬書籍、坑殺“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
“焚書坑儒”一詞出處《史記·卷121·儒林列傳》的說法是“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六藝從此缺焉”。經常被“坑儒”觀點引做證據的是《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秦始皇長子扶蘇的話(“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西漢末孔安國(孔子10世孫)《〈尚書〉序》亦言:“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天下學士逃難解散。”西漢劉向《〈戰國策〉序》:“任刑罰以為治,信小術以為道。遂燔燒詩書,坑殺儒士”。
同時秦始皇焚書並未焚燒醫學、農牧等技術實用書籍。
-
9 # 百里無風
焚書坑儒其實事兩件事“焚書”和“坑儒”。秦始皇焚書就目前的史料挖掘來講,存疑。
沒有直接證據證明他真的把其他學說的書都燒燬了,也沒有直接證據證明他真沒燒過,只不過隨著史料的挖掘,越來越傾向於他沒焚書。
秦始皇
在焚書事件後的第二年;秦始皇斥巨資求仙最終卻一無所得,深感上當受騙;方士們的誹謗讓秦始皇難以承受。秦始皇曆數方士之罪:韓終這幫傢伙不辭而別;徐福花費鉅萬,最終沒有一點音信;盧生接受鉅額資助,現在還誹謗朝政。所以,秦始皇下令逮捕在京城咸陽的諸生,並派人私下訪查。秦始皇併為此事定了一個基調:“或為妖言以亂黔首。”這句話分量極重!這意味著侯生、盧生的議政與逃亡已經被秦始皇定性為一場針對大秦帝國的妖言惑眾罪。
“坑儒”事件,牽連460多人,秦始皇將此460多人全部活埋,其中坑殺的大部分都是看命算卦,煉丹術士,也有一小部分說不清楚的書生裹在其中。坑殺之後通告天下,引以為鑑。
秦始皇的這些做法是野蠻的,是殘忍的,但後世為了推翻他的統治,誇大了他的殘暴。最終給他扣了昏庸殘暴,焚書坑儒的帽子。
-
10 # 熙文朝歌
成王敗寇罷了!秦國以兵家一統六國,以法家治理天下。
我認為這一方面和秦始皇的個人性格有關,他能在亂世中內而打敗呂不韋,嫪毐,將秦國牢牢的抓在手中。外而一統六國。說明他是一個內心堅決果斷的人。他絕不會讓儒家這種打破貴族與庶人之間界限的思想存在。
另一方面和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爭的是什麼?爭的是“道“!各個派別之間說是生死之仇也不為過。
再者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他急需一個統一的思想,這和我們後世的思想教育政治鬥爭差不多。
所以說,秦朝的焚書坑儒被過分的汙話了。
-
11 # 蕭立誌
在真實的歷史中,“焚書”和“坑儒”並不是一件事,而是兩件事,而且兩件事的邏輯還不一樣。
“焚書”事件先發生,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群臣聚集在咸陽宮稱頌秦始皇時,博士淳于越建議實行分封,以為“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遭 丞相李斯駁斥。李斯並建議;史官所藏的書籍,凡屬不是秦國的歷史,全都拿來燒了;不是政府任命的博士官所收藏的《詩經》、《尚書》,而是私家收藏的一類書籍,一律焚燒掉,杜絕混亂思想的根源。 於是秦始皇下令焚書。這裡要注意——李斯所說的“焚書”並不是把全天下的書燒光,他的目的是禁止私學,讓國家掌控教育系統。所以他們燒的都是民間藏書,而所有的書都是有底本的,底本都在咸陽存著,只有專門的人才可以讀。所以目的並不是毀滅文化,而是壟斷文化。
李斯的“禁書令”裡有一句著名的話:“偶語《詩》《書》者棄市”。過去我們的理解,是說你要膽敢偶爾講一句《詩經》、《尚書》這些儒家典籍,都要殺頭。其實不是這個意思。其中“偶”字,在文言文中是啥意思?你看,他左邊的偏旁是人字邊,右邊是遇字的省略形式。人相遇,照面、碰頭,叫“偶”。比如我們講對聯是對偶,那為什麼木偶、人偶,也叫偶呢。你想,這些東西就像一個人和鏡子裡的人相遇,是人的一個映象嘛,所以叫偶。那再來看“偶語《詩》《書》者棄市”這句話的意思就清楚了。指的是你要膽敢聚在一起,聚眾講學,這才要殺頭。所以李斯要毀滅的,是私家講學。
那你說不對啊,既然秦始皇留有底本,為什麼先秦的書還會大量散失呢?別忘了,這些儲存下來的書基本都在咸陽,而咸陽可是後來被項羽一把大火燒掉了。所以,毀滅古籍這件事,秦始皇和項羽都要承擔責任。
這是“焚書”,誤讀的成分還不算太多。但是,“焚書坑儒”的後半句“坑儒”就完全是曲解了。怎麼回事呢?
在焚書的第二年,即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兩個術士暗地裡誹謗秦始皇,並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調查,審理下來,有四百六十餘人因此被坑殺。這就是歷史上的“坑儒”事件。雖然後世稱此事為“坑儒”,但其實被坑殺的是術士,與儒生無關。司馬遷在《史記·儒林列傳》中已有明言:“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可見,根本就沒儒生什麼事。
這就是“坑儒”的真相。
其中有兩個細節,我們要注意一下。
第一,被殺的這四百多個人都是咸陽附近的人,不是全天下的人。
第二,這些人以“方術”為主,雖然有可能牽連到其他人,但不是專門對哪一個學派的打壓。所以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沒有說過“坑儒”的話。
那麼,“坑儒”的說法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呢?
東晉年間,梅頤獻《古文尚書》,附有孔安國所作的《尚書序》,其中有云:“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天下學士,逃難解散。我先人用藏其家書於屋壁。”這時,坑術士第一次被變性為坑儒。後來,隨著《古文尚書》被定為官書,坑儒的說法於是沿襲下來,遂成定論。對於梅頤所獻的《古文尚書》及孔安國所作《尚書序》,前人多有辨疑,到了清代,其偽書的身份已成蓋棺定論。偽造者將坑術士改為坑儒,其實也只是為了引出下句“我先人用藏其家書於屋壁”,從而表示《古文尚書》其來有自。考其最初用意,大概也只是欲售其偽,並無心向嬴政潑髒水。後來又經過各朝儒士反覆渲染,才成為我們今天大多數人印象中的“焚書坑儒”:“秦始皇這個暴君為了禁錮人們的思想,先把天下的書籍都收集到一起,然後一把火都燒燬。燒燬書籍之後,他還覺得不滿意,把當時的儒生都活埋了。”
那問題來了,這顯然不是一個有意為之的陰謀。200年後,罵秦始皇迫害儒家,也沒有什麼現實的好處,
儒家為什麼要這樣虛構歷史?其實,原因和猶太人虛構自己的歷史(想了解猶太人虛構歷史的可閱讀下〈虛構的猶太民族〉,作者施羅默·桑德)是一樣的動機,就是塑造苦難。一段刻骨銘心的苦難記憶,可以讓人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獲得崇高感,這是一個人群最好的粘結劑。猶太人的苦難歷史記憶,讓猶太人抱團。儒家崛起,他們也需要這樣的苦難記憶,那“焚書坑儒”就正好合適了。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說,人類文明的基礎就是我們可以構建共同的想象。而苦難的記憶和崇高的意義,是能把想象共同體構建最徹底的方式。所以,猶太有大流亡,中國有大禹治水等等,沒有這些故事,就不會有那麼大的凝聚力。
甚至在商業世界裡,大家也在不自覺地用這種手法。很多大公司,他們強調最多、流傳最廣的故事,也不外乎兩種:一種是曾經遇到的難關和苦難,另一種是他們怎麼憑著智慧和堅持,克服了這樣的難關和苦難。
看來,找到一個苦難的故事,構建想象的共同體,這是人類共同的本能。
-
12 # RICk
焚書坑儒是發生在秦始皇嬴政當權下的歷史事件,大致起因有二:一是在秦始皇推行“郡縣制”時遭到了博士齊人淳于越的反對,淳于越要求遵古制,分封弟子,丞相李斯則對其進行駁斥,並要求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
二是術士侯生和盧生借為秦始皇求仙丹靈藥為名,背地裡誹謗疾風秦始皇,被始皇察覺後亡命而去。這兩件事情分別引起了焚書和坑儒,史稱焚書坑儒。
很多人都認為,“焚書坑儒”是秦始皇實行諸多暴政統治的重要體現,而嬴政也因此成為了歷史上為數不多的暴君代表。
其實不然,焚書坑儒的目的是為了統一思想,在思想文化上形成一統的局面,採取愚民的政策,進而使秦朝能夠長期的統治下去。結合當時的局勢而言,這種想法無可厚非,也是必要的。
嬴政剛剛兼併六國,統一中國,秦始皇所面對的是一個從春秋到戰國,諸子百家爭鳴500餘年的文化思想盛世也是思想文化亂世,而眾多思想的存在無疑是對秦王朝進行中央集權統治的一中潛在威脅。同時,由於秦王朝採用的是法家的思想,並將其極端化。因此在文化思想統治的方法上變得過於激烈與強硬,以至於出現了歷史上駭人聽聞的“焚書坑儒”事件。
從這裡也不難看出,“焚書坑儒”的實質並非僅有統一思想、愚民這樣的簡單,其背後隱藏著的是法家思想和其他諸子百家思想在權力上和統治地位的爭奪,是主張實行新政的秦王朝對提倡“尊古制”的儒家思想的一次壓迫。到了漢武帝時期,由於武帝採取的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使得大批的儒生死灰復燃,儒家的地位從受壓迫一躍到達權力的頂峰,而司馬遷的史記在這時誕生,裡面對秦始皇“焚書坑儒”事件的描述與評價也就增加了一些主觀性。
總的來說,焚書坑儒這一控制文化思想的舉措為鞏固秦王朝的統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於這項措施實行的過於激進,從而加速了秦王朝的滅亡,背離了嬴政最初的政治意願,使秦王朝成為了“百家爭權”的受害者。
-
13 # 三塗
要說秦朝時的“焚書坑儒”,得先分析一下秦朝當時的局勢。而且焚書和坑儒不應該連在一起來說,書是真焚了,到底有沒有坑儒,咱們細細道來。
背景分析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王賁率軍南下攻打齊國,齊王建不戰而降,齊亡。 至此秦滅六國,一統天下。
初時的統一,只是秦國在武力上征服了諸國,從周朝分封的諸侯國,延續了數百年,早已衍生出了不同的文化,六國各有文字。
這樣的一個帝國,雖掌握這浩瀚的疆土,卻猶如無根之浮萍。
起因從秦朝當時的背景就可以看出,統一文化是加強國家穩定和強盛的迫切需要。
而“焚書”的開始還要從秦朝頒佈實施郡縣制開始。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齊人淳于越反對當時實行的"郡縣制",要求根據古制,分封子弟。
秦始皇深知分封帶來的隱患,分封侯國就是樹立敵兵,郡縣制的實施就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這些儒子卻以私學誹謗朝政。
丞相李斯加以駁斥,並主張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秦始皇採納了李斯的建議,下令焚燒除《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不屬於當時博士館的私藏《詩》、《書》等也限期交出燒燬。
有敢談論《詩》、《書》的處死,以古時條例誹謗時政的滅族;禁止私學,想學法令的人要以官吏為師。此即為"焚書"。
所焚何書?為何而焚?
這當中最主要的一本是《尚書》,因為尚書記載上古聖王的治世理念,而秦始皇自以為"功高三皇,德邁五帝",要用自己的治世觀念代替上古聖王的治世思想,欲厚今乃焚古。
其次就是《詩經》,因為詩經中多讚頌歷代君王,始皇不願有六國遺黨頌六國先王。
但,所焚書當中最重要要數《道經》。這道經也非現在的老子道德經。
到底坑的是誰?對於坑的到底是誰用八字就可以概括。所坑非儒,而是方士。
當時方士進言始皇帝長生之術非他所不能修成,長生也非是小小丹藥所能達到。需到海外三仙山尋得仙藥。
對於術士的誆騙,秦始皇自是不信,而方士接近始皇的真正目的是將《道經》傳於天下。始皇惱羞成怒,認為方士們在耍弄自己。於是,先焚道經,後坑方士。
評價對於如何看待秦始皇“焚書坑儒”,存在著兩種說法。
1、雖維持了秦朝的統治,但也加速了其政權的滅亡鉗制了當時人們的思想。
2、始皇雖然無道,但諸子尺書都儲存了下來,始皇本坑的是亂道之儒而非聖人之徒。
秦始皇確實燒過書,而燒書是為了統一思想。但他沒有燒掉農書和醫書;並且始皇收羅許多別國的"客卿",並不專重"秦的思想",倒是博採各種的思想的。
因為“焚書坑儒”秦始皇留下千古罵名,給人看為大暴君,其實是冤枉秦始皇了。
-
14 # 吳樾江南
史記記載的焚書坑儒事件,如果真要分析的話也應該從三個角度來看。從秦王朝或者說嬴政的角度看,山東各國覆滅後民心浮動,各種試圖顛覆王朝重回故國的勢力潛伏於各處,他們對新王朝保持不合作的態度,始皇帝一方面要焚書的目的可能是從文化上心理上摧毀東方六國的信仰,從而讓秦國的官吏能夠更好地在新的地區推廣關中的政令,統一全國的思想。至於坑儒這一事件已經有很多史學家認為坑殺的是術士而非儒生,在此就不做評價了。從山東六國的角度看,這無疑是一次暴行,再次向世人或者更恰當的說是士人彰顯了秦始皇的暴虐,百家爭鳴的時代也的確在此之後一去不復返了。在我看來,這一事件造成的惡劣影響和秦朝後期繁重的徭役造成人民對秦王朝的怨恨以及關東六國貴族意欲東山再起三件事都是造成最後秦王朝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老百姓,士人,舊貴族對新的王朝都不再有歸屬感)。從當代視角看,秦帝國統一思想是一個偉大的成就,中華大地從此原則上只有一個國家,統一就是大勢所趨,後來任何一個有雄心壯志的君王最大的理想都是“掃清六合,一統九州”,對我們而言遺憾的是,無數珍稀的書文典籍被付之一炬,很多春秋戰國時期產生的思想,隨著這些書籍的消失也永遠離去了,以至於在西漢還出現了許多所謂“偽書”
-
15 # 陳司轍
事情要從齊國故地琅琊郡說起。琅琊郡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先秦時是方仙道的大本營。一批以安期生、徐福、盧生、侯生為首一群有文化的神棍們披著黃老學說的外衣,利用長生和成仙的傳說不斷傳教擴大自己的影響。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到琅琊郡,王賁、李斯等重臣隨行併到大海上向神仙彙報了秦始皇的功績。同年,徐福上書秦始皇要東渡大海尋找蓬萊方丈瀛洲上的神仙求取長生不老仙丹,得到了秦始皇的支援。三千童男女和相應的大型船隻、兵士以及足夠這些人吃喝的食物後勤材料,花費何止鉅萬,結果一去數年找不到仙山,人也不敢回來。秦始皇等的越來越不耐煩了,漸漸懷疑自己是不是上當受騙了。
秦朝當時以法治國,秦始皇本人也是法家的堅定支持者,主要還是任用李斯為首的法家官員。但是,太子扶蘇卻更欣賞儒家的治國之道。秦朝統一之後山東六國的地方勢力和儒家道家等勢力也進入朝廷擔任職務,逐漸匯聚到太子扶蘇的周圍對他施加影響。因此,造成了李斯和太子扶蘇的矛盾。
秦始皇本身在這場爭鬥中處於居中仲裁者的地位,也因為受長生的吸引,對儒道在咸陽的發展不置可否,礙於兒子的面子也沒有支援李斯。
公元前213年發生一件淳于越反對郡縣制主張分封制的政治事件,淳于越的言論觸及了秦國的立國之本。秦始皇交給李斯處理,李斯藉此打擊其他學說。下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不屬於博士館的私藏《詩》、《書》等也限期交出燒燬;有敢談論《詩》、《書》的處死,以古非今的滅族;禁止私學,想學法令的人要以官吏為師。這就是就是所謂的“焚書”。淳于越是齊人,應該是黃老學說的代表人物。但是李斯擴大了打擊範圍,把儒家的典籍也囊括進去了。因為受到了太子扶蘇的同情和保護,儒家的私學還是轉入地下儲存下來了。扶蘇雖然不認同李斯的所作所為,淳于越的思想扶蘇本人也不認同,所以李斯和扶蘇的矛盾沒有公開激化。
公元前212年,以盧生、侯生等為代表的的方仙道在求仙失敗後,卻開始私下四處宣傳秦始皇的為人、執政以及求仙等各個方面的秘聞和缺點不足,之後經不住秦始皇的懷疑無法自圓其說之後攜帶求仙用的巨資出逃了。
從來沒有受到這樣奇恥大辱的秦始皇極端生氣,下令在京城搜捕方士和傳播非議自己的人,在官府經過逮捕甄別後發現有一些儒生被牽涉其中。李斯很明顯利用了這一事件,將打擊的範圍擴大到儒生範圍內,最終逮捕了很多人,坑殺超過460餘人,嚴厲的打擊了法家之外的勢力。
而這也徹底的得罪了太子扶蘇,扶蘇進宮找秦始皇解釋儒生和方士的不同,期間露出了對法家治國理念的不太認可的言論,而且言外之意就是在指責李斯借用這件事情打擊其他學派,扶蘇和李斯的矛盾已經公開激化了,情緒激動下扶蘇甚至與秦始皇產生了比較激烈的爭執。
秦始皇盛怒之下,將扶蘇驅逐朝廷,派往蒙氏軍中監軍。很明顯想要將扶蘇和儒家隔離,重申以法治國的國策。但是,秦始皇還是屬意扶蘇作為帝國的繼承人的,其遺詔就表達了他的態度。
但是李斯和扶蘇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而這一矛盾被趙高和胡亥利用發動了政變,徹底改變了秦朝的國運。
秦朝的焚書是各方政治勢力角力的國策之爭的政治事件,但是沒有引發太大的不良影響;坑儒雖然本身只是秦始皇被騙後的情緒化應激反應引發的偶然事件,但是被各方政治勢力利用推動上升為秦朝高層政治鬥爭,最終改變了秦朝的國運。
-
16 # 大江侃歷史
焚書坑儒,是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燬書籍、坑殺“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
焚書坑儒要分為兩部分來說。
1、焚書:公元前213年,儒家博士淳于越反對當時秦始皇實行的“郡縣制”,對秦始皇實行的郡縣制橫加攻擊,要求根據周朝時的慣例而分封子弟。當時秦朝的丞相李斯加以駁斥,認為只有廢除分封制,才可免除禍亂,並且主張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下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不屬於博士館的私藏《詩》、《書》等也限期交出燒燬;有敢談論《詩》、《書》的處死,以古非今的滅族;禁止私學,想學法令的人要以官吏為師。
2、坑儒:秦始皇在統一中國之後,他異想天開地要尋求長生不死藥,方士侯生、盧生等人迎合其需要,答應為秦始皇找到這種藥。侯生、盧生自知弄不到長生不死藥,不但逃之夭夭,而且誹謗秦始皇天性剛戾自用,專任獄吏 ,事情無論大小,都由他一人決斷,貪於權勢等等。秦始皇聽後,盛怒不可抑止,以妖言以亂黔首的罪名,下令在京城搜查審訊追查方士、術士等,並親自圈定460餘人活埋於咸陽。
秦始皇焚書坑儒實質上其實是統一思想的運動。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在政治結構上,廢除了分封制,施行郡縣制;在文化上,以小篆為標準的官用文字;在經濟領域內,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這些措施都是國家大一統的基本要素。秦始皇焚書坑儒,意在維護統一的集權政治,進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見解,但並未收到預期的效果。
-
17 # 蜀山精靈
歷史一直以“暴君”來稱呼秦始皇,就是因為他滅掉六國,消耗了大量人口,對各國的文化造成了嚴重影響。由於秦國實行法治,與儒家治國相反,其中“焚書坑儒”(應該說是焚書坑方士,其中可能有儒士)是對後來的儒家持否定態度,加劇了史官對其“暴君”肯定。
歷史背景
秦始皇滅六國後,由於各國之間的文字,錢幣,度量工具不一,造成國家辦事效率低下,各區域之間歧視嚴重。為增加辦事效率和統治思想,統一是歷史的必然結果。
同時始皇帝在享受無盡權力後,開始怕死,所以便思想長生不老之術,得到了方士侯生,盧生等人支援。
過程
秦始皇在改革上並不是一帆風順,當時各儒家博士覺得應遵照周朝實行分封制,請求皇帝下旨分封諸子於各國故地,但法家李斯持否定態度,要求廢除,實行中央集權,進行郡縣制。
但八年後秦始皇又在皇宮“師古師今”的辯論會,博士淳于越再次主張分封制,始皇帝便交於群臣討論,李斯在此提出焚燬古書的建議:1,除規定的史書,農,醫,卜等書籍,其餘書籍由官府焚燬,若有不交者,收嚴重處罰;2.談論《詩》《書》者處死;3.有願意學習法家的法令者,以吏為師。
同時在第二年,由於方士的長生不老藥不能兌現,按秦律必處死,因此侯生,盧生等人逃之夭夭,並誹謗秦始皇。始皇得知後勃然大怒,並將其同黨460人盡數活埋。
結語
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修長城,建馳道,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這些都是我們所看得到!同時焚書坑儒使國內非規定書籍在月內盡數焚燒,統一了國家思想,建立了中國“一統”的格局,但毀掉了“百家爭鳴”思想,將法家的“帝王心術”作為駕馭百姓群臣的方法,禁錮了人們的專研熱情。
-
18 # 那山那年那閒人
統一思想造就了中國大一統格局。秦始皇焚書坑儒是“師古”與“師今”兩種歷史觀激化的表現。在當時歷史情況下,為了鞏固統一,禁止“以古非今”的反動活動,採取統一思想的措施是必要的。一個國家能在多大程度上統一,最主要的條件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形成共同的價值觀,而思想混亂是形成共同價值觀的大敵。因此,光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有大一統措施還不夠,最關鍵、最長遠的統一要素是思想的統一,形成統一的核心價值觀念。而當時最大的兩種思想潮流就是儒家和法家,儒家是尊古的,而秦始皇統一中國採取的措施是不符合儒家理念的。當時六國貴族,藉著儒家的“克己復禮”妄圖恢復周朝分封制,奪回失去的權勢,所以,對於剛剛統一的秦朝來說,統一思想就是維護大一統的關鍵措施。因此,一場統一思想的文化運動就開始了,手段儘管激烈,但客觀效果明顯。(2)堵塞了言路,加速了秦朝的滅亡。焚書坑儒表面上禁絕了百家學說,有利於秦朝的統治,但實際上,它造成的後果極其惡劣。民眾有話不敢講,大臣有書不敢上,下情不能上達,上意只能趨迎,整個政權處於僵化隔離之中,甚至出現後來廟堂之上,趙高指鹿為馬的現象,最終秦二世也在曲意逢迎中結束了自己的統治。(3)使法家思想得以高揚,嚴刑酷法加劇了社會矛盾。秦建立後,為保江山永固,焚書坑儒,以法家思想作為全國的統治思想。經濟上,實行嚴格控制,殘酷剝削;政治上實行嚴刑酷法,不赦一民。極端化的法家思想,造成社會矛盾十分尖銳,成為秦朝短命的原因之一。(4)鉗制了人們的思想,摧殘了文化。士是民意的喉舌,士人的輿論不僅反映著民心向背,而且還能對民意起引導作用。焚書坑儒,禁錮了人們的思想,堵塞了人們對事物進行探索的道路,嚴重阻礙了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特別是焚書,毀滅了許多古代的文化典籍,造成文化上的重大損失
-
19 # wx吳心
焚書坑儒是秦始皇為了鞏固其統治,加強對廣大人民的思想奴役進行的,是對古代文獻的一次毀滅,其目的是為了禁錮勞動人民的思想,強化統治階級的統治。
-
20 # Eleazarchen
秦朝焚書坑儒的焚書:受了成語“焚書坑儒”的影響,都會認為焚書和坑儒是一件事,是兩件事,發生在兩個時期。焚書不是秦始皇主張的。歷史上有商鞅和李斯主張並最終促成了焚書。這兩次焚書都發生在秦。
第一次發生在秦孝公時代的商鞅。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改革。商鞅改革在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其改革內容其中一條就是“燔詩書而明法令”(《韓非子》)。但是《韓非子》的記載很簡略,沒有具體記載怎麼焚、焚哪些。
第二次發生在秦始皇時代的是李斯。這次焚書,《史記秦始皇本紀》和《史記李斯列傳》都有提及,比較詳細。所以重點聊聊第二次焚書。焚書的緣由是一次爭論。爭論的主角一個叫周青臣,一個叫淳于越。爭論的焦點是分封制與郡縣制的優劣以及秦王朝到底該實行哪種制度。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陽宮擺宴席宴請大臣。在敬酒的過程中,周青臣拍了一把秦始皇的馬屁,說陛下“平定海內,放逐蠻夷,日月所照,莫不賓服。以諸侯為郡縣,人人自安樂,無戰爭之患,傳之萬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秦始皇聽完非常高興,誇讚了周青臣。這時淳于越坐不住了,他站起來反對說:“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一旦有事,誰來相救?況且以前從來沒有搞過郡縣,從來沒聽過國家大政方針不學習古代而能長久的。現在周青臣又在您面前阿諛奉承,可見不是忠臣。”分封制與郡縣制優劣的爭論,並非二人一時興起,自從統一六國那一天起,爭議就一直存在。公元前221年,秦統滅六國。。秦始皇並沒有就兩人的爭論進行評判,而是把問題拋給了宴席上的其他人,問:“你們都有什麼看法?”這時,丞相李斯站了出來。李斯一貫主張郡縣制,他信心滿滿,說出了那句經典臺詞:“五帝不相復,三代不相襲,各以治,非其相反,時變異也。”
李斯說的的確很有道理。如果事情就這麼結束了倒好(中央下個文,全國都學習李斯的精神)。可事情到此還沒完。李斯具有敏銳的政治嗅覺,他從大臣們的爭論中聞到了國家分裂的危險味道。他很清楚,要維持帝國的“大一統”,必須統一思想、統一文化。所以他瞅準時機提出了焚書的建議。秦始皇絲毫不猶豫,當場拍板,“就按你說的幹”。
我的看法是透過以上歷史故事說明李斯的思想前衛,是秦始皇的左幫右手也是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功臣,說明為了國家統一焚書沒有坑儒,反而使國家變強大了,是一個大家庭不再零零散散,統一了國家就會新的有統一思想;有統一制度;~所以要重新制定,這就是秦始皇統一中國的焚書過程。(圖片Cr瀏覽器)
回覆列表
歷史的真實性,由小擴充套件到大都是客觀存在的。做為歷史上的始皇帝他對中國的貢獻可以用偉大來表示,首先他把中國形成了一個統一的國家,書同文車同軋度量衡的統一,為以後的發展墊定了基礎也是後世樣板。其次郡縣制治國到如今還在用,由於管理在基層修建了很多利後世的工程。最重要的是大一統觀念深入人心。在實行全面統一的過程中一定會有所選擇,留下有用的東西為了不影響推行一定會銷滅影響發展的東西。在文字上的統一必然銷燬其它國文字,法律的統一必定銷它國的法典,度量衡的統一必然銷燬一些相關的書籍。銷燬這些阻礙大一統的文字方面的書籍是發展的必然,後世人由於關點不同留下來的歷史資料也有很多關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