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wo木頭人
-
2 # 肆嬑悖逆誓誩
謝邀!讀完一本書,不可能像雁過無痕那樣,一點東西都留不下,在讀的過程中去,要麼會啟發你的新思想,要麼會讓你產生精神上的共鳴,在以後的生活中,會無形的影響著你。再說了,我們是讀書,不是背書。上大學的時候,我讀的書很少,所以現在在努力的補課,我在讀的時候,遇到好的句子,會摘抄下來,讀完的時候會寫一下感想,然後再搜一下大神們的感想,看看有哪些自己沒有讀到。有空的時候就看看自己的摘抄,感想。這樣會加深記憶!我相信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讀書方法,也有自己讀書目的。但不管怎樣,要自發地真心的去讀,是為了讀書而讀書,不能讀死書!
-
3 # 夜雨皋蘭
我曾也有這個感覺,而且感覺自己讀書速度明顯下降了。
我覺得是因為我們太久沒有看紙質書籍,曾經的讀書方法技巧明顯下降。因為我有這個經驗,我可以提一些中肯的建議吧。
1:在剛準備重拾讀書習慣時遇到這種情況可以選擇故事性情節的書來讀,而不是詩歌散文。我可以推薦幾本很容易讀下去的書,都是我本人看過的哦,《圍城》《三體》《白鹿原》,故事性很強,一些描寫令你印象深刻不易忘記,不推薦讀外國名著,特別是晦澀難懂的,光人名都讓你有很大記憶量,而且譯本看的不習慣。
2:有人會提議做讀書筆記,做摘錄,我認為效果不大,一本書上寫的出彩的地方多的去了,做摘錄太累,會打擊人的讀書熱情,降低讀書樂趣。但看完一本書寫一篇或者幾篇讀後感很有必要,像我讀《難以承受的生命之輕》就寫了三篇讀後感(這本書並不好看,我純粹為了讀它而讀完的,個人覺得沒讀這本書的必要)。
-
4 # 嗨少辦公技巧
沒有什麼書是讀一遍什麼都記不住的,如果有,那就讀兩遍。
讀書什麼都記不住的話我覺得就沒有什麼意義了,還不如睡會覺。首先我覺得如果什麼都沒記住的話,說明根本就沒有認真的去看去理解,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多讀的話肯定會有一些收穫。其次我覺得不能為了讀書而讀書,特別是工作了之後,除了工作相關的書之外,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書來讀。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寫讀後感,讀完也可以分享給其他的人,這樣帶著目的去讀,一定要事半功倍。希望大家能夠多讀書,讀好書。
-
5 # 季末推書
我相信大多數人讀完書,在很長時間過去後,內容已經幾乎忘記的不在少數,所以不要慌!
我始終不斷強調閱讀目的,並不只是記住。
如果真要記住,相信與我年齡差不多的朋友在小學的時候肯定都背誦過語文課本,唐詩宋詞現在給還記得?
高中時候的元素週期表給還記得?
那時候可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熟知歷史、數學、生物、化學、物理、政治等等,還會口吐洋文,現在是否還有印象?還能流利的說英語嗎?
為什麼現在記不住了,最主要的是這些知識不經常用。
人的一生,精力有限,術業有專攻。
如何讀完之後內容不容易忘卻,方法很簡單,貴在常用,貴在能做到堅持週期性反覆精讀細讀!
常記筆記,在每次讀完後寫讀後感,並且將閱讀過的書籍進行資料化建檔記錄,用這些資料反覆刺激記憶。
每本書都有一些能夠喚醒記憶的關鍵詞,透過收集一些關鍵詞進行聯想記憶,反覆刺激記憶。
手機回覆還是有些不習慣,表示還是習慣電腦,如果回覆內容有什麼不妥,還請各位朋友見諒。 -
6 # 衣上雲
我的記憶力很差,也記不住讀過的書。但這有什麼關係呢?
1,不要抱著一顆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的心去閱讀。
如果你把閱讀當作一種興趣,而不是刻意透過閱讀來打造自己,包裝自己,使之變成你的資本,甚至某種上位攻略,那麼不必為之煩惱,更不要因此而放棄閱讀,享受它的過程就好。美,很多時候是自然形成的,而非刻意堆砌。
在閱讀中收穫的美,“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所以,靜下心來,匆急匆躁,也無需質疑。需要的是時間與堅持。
2,讀書如旅途中取景,以愛慕、敬仰之心珍藏曾經打動我們的話語。
就像經過一道風景,我們可以取遠景,近景和特寫將它儲存下來。讀書也一樣,遇到動人心絃的句子可以摘抄;遇到一本好書,可以反覆咀嚼;感觸深刻的時候,可以寫下讀後感;一些超凡脫俗的觀點,可以拿出來,跟人分享,和人討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將它們的留在腦海裡。
當讀書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自然或深或淺,或疏或密,或曲或直,在我們心間留下一抺墨跡。
-
7 # 振龍發聵
還是那段話, 問:“我讀過很多書,但後來大部分都被我忘記了,那閱讀的意義是什麼?”
答:“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麼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為我的骨頭和肉。閱讀對思想的改變也是如此!”
多讀書多看報少吃零食多愛好。
書讀的多了,容顏自然改變。
滿腹詩書氣自華。
加油,同志們。
-
8 # 兒娟娟
知乎上曾經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大部分讀過的書最後都會忘掉,那讀書的意義何在?
有位使用者在這個問題下留了個經典的回答:
“當看到天邊的飛鳥,我會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臥槽,好多鳥’。”
而最近很火的詩詞大會中武亦姝喜歡詩人陸游,大多數人只知道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的其二“僵臥孤村不自哀”,不知其一:
風捲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
對此,武亦姝的翻譯是:
“啊,天氣不好,風雨那麼大,我就不出門了,在家摸貓。”
她因此覺得陸游是個特別有意思的人。
讀書雖然不能一夜之間改變人的容貌,但是書讀多了,歲月自然會贈予你優雅的談吐與不凡的氣質。而換個思維記住你所看的書,就能記住其內容。
-
9 # 花開半夏默默等
讀書是一種積累的過程,當你讀完一本書的時候,第一次你可能潛意識裡已經記住了這本書的情節和它帶給你的一種理念,雖然隨著時間的流逝你覺得你好像什麼都沒記住,但其實你已經將它記錄在了你的腦海裡。不然怎麼會有溫故而知新這一說法呢,你之前沒有看過沒有給這本書有一個定義你怎麼會感覺到自己有了新的收穫呢?所以就像倚天屠龍記裡的那樣張無忌學劍法,只是純粹的去體會,不帶著目的的去做,那樣才是真正的“讀”的意義。
-
10 # 曙光支教
沒關係,我也是這樣的,有時候看完一本書卻發現啥也記不住,真是懊惱,然後有一次看書就看到三毛說的這樣一句話,你看過的書都會在不經意間體現出來,好像是這樣的,所以不用擔心。書讀的多,見識自然也會多。
-
11 # 脂肪故事
一,你沒讀進去。
二,書裡面的內容太高深。
三,這本書可能本身沒有什麼需要讓人記住的。
四,沒有共鳴。
-
12 # 捲毛可以卷
如果你是問怎麼能記住這本書講了什麼,那麼有個很好的方法。
讀一本書,讀完一個章節後你需要把讀到的故事講給某人聽。如果文章一萬字你只能講五十字,那麼下次你就只讀一千字,能講一百字為目標,過目標增加讀字量,你講給別人聽後,如果感覺有不脫的和奇怪的地方,那就再看原文怎麼講的。
人們都有這個問題,很正常,也很不應該發生,回想在學校讀書,有誰能看一遍書就掌握知識了的,老師不慢慢分析,下課不鞏固學習配以練習題,最後還有錯題難題集,這樣才能學的將就。看書是一樣的,你沒有一個複述和鞏固的過程是同樣不能記住什麼東西的。
-
13 # 亦詩詩
讀完一本書,什麼都記不住很正常。想讓這本書在大腦留存,切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可以寫讀書筆記,或是用手機拍下重要章節反覆檢視。當然記不住也沒關係,因為你所讀過的書會潛移默化的轉移到你的身上,你的一舉一動都跟你讀過的書有密切的關係。三毛說過:書讀多了,容顏自然改變。
-
14 # 美小桃
讀一本書能留下一兩個意識,這本書對你的意義就非常大了。
曾經,我是一個讀書非常慢的人,以前崇尚讀書筆記,邊讀邊整理,這樣導致我讀書一直都很慢。一年下來,不超過幾本書,做了讀書筆記的,到最後還是會忘記的,只是有讀書筆記,會比較好複習而已。
關於讀書的重要性,我回答過,把答案再複製過來:
從去年上半年就開始看書,但是下半年就荒廢了。這讓我有很大覺悟,看書讀書真的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去年上半年,當我有持續在看書的時候,我的思維非常的靈活,經常能從書中的一些內容找到一些跟工作相關的覺悟和靈感,跟老闆和同事的交流也非常順暢!感覺整個人都充滿知識!下半年,荒廢了看書讀書之後,一切都改變了,工作上不再那麼有感覺,整個人就像混日子,沒辦法跟人溝通,沒辦法說服別人
現在重新堅持讀書,只是不再那麼強求讀書筆記,而是再讀書的時候,把書中的內容跟工作掛鉤,這樣會比較容易接受書中的意識。
-
15 # 蜜糖小飛仙
我也有過這樣的感受,但是或許這並不重要。我個人覺得書的內容或許沒有那麼重要,更重要的是讀完了這本書究竟收穫了點什麼,收穫遠遠要比記住書的內容更為重要。倘若一本書對自己帶來了很深的影響很大的收穫,或許可以在日後時常閱讀一本書籍,這樣加深自我的印象,也不會擔心記不得具體的內容。像我一直跟自己的朋友介紹餘華的書,有一些內容我已經記得不是很清楚,但是我很清楚地告訴他們這本書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我當時看完是有多麼喜歡以至於現在還一直很喜歡這本書。
-
16 # 聊聊考試
經典書要精讀,一般書泛讀即可。
泛讀書,我一般都是一目十行,沒必要記住,知道書的大概即可。
精讀書要多讀幾遍,寫寫書評,背誦一些段落。寫寫讀後感。吸收其思想。
-
17 # 鳶尾凌礫
有一位正讀高二的學生髮訊息給我:一本書讀完,什麼都記不住怎麼辦?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惑,感覺讀完一本書,沒有收穫?似乎只有一個模模糊糊的印象,久了,以至連這印象也沒了,感覺像白讀了一樣?
最近簡書薦書的人越來越多了,每兩天都有人列書單,但少有人指出讀完一本書,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以及對讀書這件事應該秉持一種什麼態度。那麼,我索性獻醜一次,以自己的切身體會來講一講(需要說明的是,這裡所談的讀書特指文學類書籍)。
1、養成寫書評的習慣。
大家在中學階段,想必寫過不少書評吧,或者說讀後感,但中學結束,升入大學,大學結束,步入社會,又有多少人能把這個習慣堅持下來?有多少人是讀完就完,翻翻就算?長此以往,你記得住才怪。
至於應該怎麼寫書評,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角度。但我建議不要泛泛而談,不要試圖“總結全書”,把書中的邊邊角角都寫到。那樣,既不切合實際,也沒有多大用處。個人感覺,最好的方法還是找到一個切入點,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寫出來。一本書,它總有讓你印象深刻的東西,如果沒有,那就寫寫它為什麼沒有令人印象深刻,它的欠缺處在哪裡。
2、養成摘抄的習慣。
在我們剛開始學寫作文的時候,老師總會告訴我們,記得學會摘抄,將平時閱讀文章時看到的好句子記下來,記在本子上,晨讀的時候背一背。我們也覺得這是理所當然。但現在畢業了,工作了,還有多少人讀完一本書,記得摘抄這回事?
摘抄下來,時時翻閱,乃至誦讀,不僅有利於記住一本書,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培養我們的語感,當自己提筆寫作的時候,下意識就會寫得流暢,遣詞造句也變得遊刃有餘。另外,這些亮眼的句子也可以在適宜的時候,引用到我們的文章中去,一來增添文采,二來使得內容更加豐富。
迄今,張愛玲《金鎖記》裡的某些句子、段落,甚至章節,我依然可以熟記成誦,更早些的,蕭紅的《小城三月》、沈從文的《邊城》同樣記憶猶新,這都是拜摘抄所賜。
3、讀者與書要講緣分。
當你既寫了書評,又做了摘抄,但依然感覺記不住,或許,你就要考慮這本書是否跟自己有緣分了。
讀者找書,書同時也找讀者。這世間的事,都講究個緣分,或者說適合。與你投契的書,你讀了自然印象深刻,不投契,即使它是世界名著,你一樣味同嚼蠟。讀名著重要,讀一本自己喜歡的名著更重要。抱著讀名著的心態去找書,沒問題,問題是,讀不進去,不要硬讀。一本書讀不進去,或許緣分未到,放一放,下次也許就讀進去了,又或許根本沒緣分。
該記住的自然會記住,那些記不住的,或許本來就不該記住。日子久了,時間會自動篩選對你有助益的書。
4、讀書切忌功利化。
讀書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一本本的書讀下來,日積月累,才能看到效果的。不要每讀完一本書,就急於記住,急於有所收穫。你有沒有發現,當我們抱著功利的心態去做一件事時,往往是做不好的,而一旦我們放下功利,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許多事情或許就迎刃而解了。
讀書同樣如此。把它當成一種娛樂,讀書的過程即是享受的過程,收穫的過程。急於量化,急於細化,急於看到每天甚至每小時的進步,既不為參加高考,又不為考取職業資格證,不是有毛病嗎?態度放端正,心情放輕鬆。
5、讀書貴精不貴多。
你有沒有發現,一到年底,大家都在曬“我今年讀了XXX本書”,國家之間也忙著做比較,“德國每人每年平均閱讀量是XXX本”,“美國每人每年平均閱讀量是XXX本”,而“中國每人每年平均閱讀量只有XXX本”。似乎讀書多就好,讀得怎麼樣成了其次。
-
18 # 靜夜思學
人的記憶是有時效的,當你讀一本書時,印象再深刻,讀得再投入,過了一段時間,就忘了。當遇到感興趣的書,當時讀起來酣暢淋漓,恨不得再讀三遍五遍,但過個三五年,能記住書名和作者都已經不錯了,對於書裡的內容,故事裡的細節早模糊不清了。想想看,數學公式,你背了多少年,英語單詞,你背了多少遍,到現在,早交回給老師了。讀枯燥乏味無聊之書,那就更容易忘了。忘就忘唄,反正你又不是拿來考試!何必對自己要求這麼嚴苛呢?
對於讀書,很多時候,既談不上感興趣,也談不上不感興趣,閒來無事,翻書看看是常情,若是苦於讀得慢,又忘得快,反而成為一種負擔,得不償失,不如快速翻閱,快速忘記,能記住書名和作者就已經功德圓滿了。
-
19 # 湯小小
讀書其實需要功利心,很多時候,功利的反而是最好的。為了多麼偉大的目標去讀書,可能很多人絕對讀不進去,但是一些小目標,是可以讓們打了雞血一樣天天找書看的,而且,看了以後就能能用上。
一, 寫書評。如果我們看完一本書,立即去寫一篇書評,這本書的內容你肯定消化得差不多了。因為想著要寫書評,你在看書的時候也會特別認真。而且書評寫出來還能發表,能賺稿費,能獲得別人認同,是一件價效比很高的事情。既能幫你理解書中的內容,又能幫你賺錢
二, 學以致用。比如你下個月要做個公開演講,可是你對演講技巧一無所知,這個時候怎麼辦?讀書啊,讀關於演講的書。這類書可能平時你翻都懶得翻,但馬上要用到,現在再讀,心態絕對不一樣,再枯燥你都讀得進去。而且讀完了,你還會立即用到自己的演講稿上,等於閱讀和實踐相結合,這樣你會更容易理解書裡的知識。反過來推也一樣,如果你想學某樣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逼自己用那個知識。比如你想學心理學,但書太枯燥看不進去,你可以讓自己寫心理學文章,也可以搞一個分享,用輸出倒逼自己輸入。
三, 用書賺錢。經常看一些大咖的文章,他們會提到,多讀同類型的書,把知識點總結一下,再結合生活補充一些,就可以開發出一個課程,然後去賣錢了。還有最常見的一種,就是拆書,領讀,或者弄讀書群之類的,要帶領熱愛讀書的人一起讀書,而且還能賺錢,這個時候肯定不敢怠慢啊,必須多讀書,讀好書。這樣自己學到了知識,也讓別人學到了知識,同時還賺到錢,真是一舉三得。關鍵就是,這個時候你會讀不進去書嗎?
所以,讀書是有方法的,哪怕很功利,能學到東西就是好的。
-
20 # 小咩說事
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張三丰傳太極劍法於張無忌的橋段。
一套劍法耍完,張無忌分分鐘忘得一乾二淨。張真人非但不氣,反倒誇獎他“不壞不壞,忘得真快”,把身旁一干屬下急得直跺腳。卻沒料到,臨時抱佛腳的張無忌,用這套只看了一遍演示的太極劍法擊敗強敵,救武當於水火。
為什麼張無忌看一遍太極劍法,記不住卻照樣裝逼,而你讀一遍書,記不住就直接懵逼呢?
一、內功薄弱
張無忌有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護體,你能從頭看到尾的書,除了九年義務教育叢書之外,就沒幾本了。
內功修為至為重要,平時的積累太少,讀書的狀態不佳,效果也絕不會好。讀經濟著作,不知亞當·斯密、馬歇爾,不知經經人假設和供求曲線;讀歷史著作,不知西方中心史觀和世界史觀的區別,不知朝代更迭和文化變遷;讀物理著作,不知時域分析和頻域分析,不知泡利不相容和測不準原則。一本書能完整看一遍尚屬不易,還奢望能記住什麼嗎?
二、態度隨便
你何曾正襟危坐,左手按紙右手執筆,聚精會神地讀一本書?又或者你是斜倚靠枕,左手執書右手捏左腳,優哉遊哉地讀一本書?
如果你從心裡就沒打算讀透一本書,你如何指望書裡的內容在你腦海裡留下印記?這樣的讀書就像腹瀉,吃的多拉的多,穿腸過一遭罷了。
三、思維懶惰
讀書就是讀一遍書,不進行任何思考,和看電視沒什麼區別。試問,用癱瘓的大腦如何記住一本書?
讀書必須要思考。我認為,增進記憶的思考大致分為四種:分析理論,舉證例項,微觀推廣和宏觀推廣。即如何從條件推演到結論?有哪些實證?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能找到佐證嗎?如果你堅持這樣思考,鍛鍊自己的大腦,一定能提高讀書效率。
———————————————————
回覆列表
最近簡書薦書的人越來越多了,每兩天都有人列書單,但少有人指出讀完一本書,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以及對讀書這件事應該秉持一種什麼態度(需要說明的是,這裡所談的讀書特指文學類書籍)。
1、養成寫書評的習慣。大家在中學階段,想必寫過不少書評吧,或者說讀後感,但中學結束,升入大學,大學結束,步入社會,又有多少人能把這個習慣堅持下來?有多少人是讀完就完,翻翻就算?長此以往,你記得住才怪。
2、養成摘抄的習慣。摘抄下來,時時翻閱,乃至誦讀,不僅有利於記住一本書,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培養我們的語感,當自己提筆寫作的時候,下意識就會寫得流暢,遣詞造句也變得遊刃有餘。另外,這些亮眼的句子也可以在適宜的時候,引用到我們的文章中去,一來增添文采,二來使得內容印象深刻。
3、讀者與書要講緣分。讀者找書,書同時也找讀者。這世間的事,都講究個緣分,或者說適合。與你投契的書,你讀了自然印象深刻,不投契,即使它是世界名著,你一樣味同嚼蠟。讀名著重要,讀一本自己喜歡的名著更重要。抱著讀名著的心態去找書,沒問題,問題是,讀不進去,不要硬讀。一本書讀不進去,或許緣分未到,放一放,下次也許就讀進去了,又或許根本沒緣分。
4、讀書切忌功利化。把它當成一種娛樂,讀書的過程即是享受的過程,收穫的過程。急於量化,急於細化,急於看到每天甚至每小時的進步,既不為參加高考,又不為考取職業資格證,不是有毛病嗎?態度放端正,心情放輕鬆。
5、讀書貴精不貴多。讀書最忌諱的就是囫圇吞棗。不是說要少讀,你可以多讀,但要在讀通讀透的前提下多讀。
6、有些書是不需要記住的,消遣娛樂就是它的使命。什麼事情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讀書也是。市場上有些書,它出版的目的就是供讀者消遣娛樂的,就是為了讓大家在一天的忙碌後輕鬆一下。很多網路小說就是這樣啊。穿越、後宮、仙俠、青春,閱讀的過程中,只要你能感受到字裡行間所要表達的感情,就夠了。合上書,它的使命就完成了。
7、讀書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不要為讀書而讀書。你要知道,和這世上的很多事一樣,讀書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我們活著,歸根結底,是為了讓生活更豐富,更美好。與其假冒文藝青年,不如做條粗俗的真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