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可愛的丹

    馮玉祥這人一生見風使舵左右逢源,投靠誰最後他反誰,乃當時的“活呂布”,他和郭松齡達成的秘密協議只有郭傻子能相信,馮玉祥老謀深算,明知東北是關東軍的勢力範圍,冒然和關東軍做對,等於找死,偏偏郭傻子不以為然,天真的以為他反奉是單純的中國內政,日本無權干涉,犯了“左傾冒險主義”,他忘了張作霖在東北統治多年,怎麼可能沒有日本的暗中相助?事實證明,日本人在張作霖最危險的時刻出手干涉,張作霖答應了關東軍的許多條件,最後沒一樣落實,最後氣的日本人把他炸死了,但郭松嶺死在這次失敗的反奉行動中,總之一句話,民國時最有叛逆個性的將軍就是馮玉祥,聽他的話,不如聽天方夜譚。

  • 2 # 司馬長史

    因為馮玉祥是一個善變的人!

    郭松齡倒奉之前與馮玉祥、李景林簽訂了一個密約,共同打擊張作霖。

    戰爭爆發後,郭松齡的進展十分順利,李景林也履行密約,將張作霖在天津的親信拘捕,並把張作霖天津的邊業銀行強取500萬元,並通告張作霖,勸其下野。

    按照這樣下去,張作霖必輸無疑,可是這時馮大將軍覺得他應該做點什麼事幹!他看另外兩位這麼給力,他也做不住了,決定搶佔李景林的地盤,派軍攻佔保定和熱河,並分路向天津進軍,完全不履行之前的密約。

    馮玉祥這樣一做,把李景林逼到張作霖那邊去了,李景林扣押了郭松齡軍隊的冬衣和其他在津人員,並派兵攻打郭松齡,切斷其後路。這時的馮大將軍,覺得這場戰爭應該不關自己的事,於是就裝作不知道,讓他們打郭松齡。

    由於馮玉祥私自毀約,偷襲李景林,導致其反目,郭松齡遭到失敗,1925年12月底,郭松齡被馬占山手下擒獲,隨後被殺。

  • 3 # 大獅

    怪只能怪郭松齡識人不清,認了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做朋友。

    馮玉祥是個什麼人呢,別看現在將他誇的不錯,人五人六的,但是此人的人品真不咋地。呂布當年被張飛罵作“三姓家奴”,這位老馮比呂布還能耐,遠勝“三姓家奴”。

    老馮這人是個無利不起早的人,語言和外表給人一副實誠人的樣子,而且喜歡利用當時的媒體炒作自己,什麼穿破衣,跟士卒一起席地而坐,吃粗茶淡飯,實質這都是扯淡,全是做給外人看的。後來也都給他揭露了,弄的他很尷尬。

    老馮雖然表面憨厚朴實,但內心卻陰險狡詐,而且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出手便是狠招,毒辣的緊啊!這人正應驗那句“外表忠厚、內藏奸詐!”頗有《笑傲江湖》中那位華山派掌門人“君子劍”嶽不群的影子。

    興許老馮是學過厚黑學,遇上什麼事兒,總是一把鼻涕一把淚以此來迷惑人心,而且特別會說奉承話,誇的你心裡往外舒坦;可是一旦有了利益上的衝突,不管親疏遠近,瞬間變臉,往往給你來個措不及防,便遭了他的暗算。民國那段日子,不知多少人吃過老馮的虧。不過說來這也算老馮的本事,本來就是爾虞我詐,人家老馮有本事才能詐到你,也算一帶梟雄吧!

    郭松齡在老馮面前還是嫩啊,跟這種無利不起早的人做朋友,你等著倒黴吧。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老馮並沒有按照當時的協議辦事,而且事後迅速出賣了郭松齡,利用郭的失敗,迅速擴大了自己勢力和地盤。並且在事後將責任全部推倒別人頭上,他來個坐山觀虎頭,等著拿大頭。

    不過也恰恰如此,最後老馮也落了一個萬人所指、四面楚歌的下場。

  • 4 # 鳶飛九天2018

    郭松齡反奉時與馮玉祥,李景林結成同盟,共約一起討伐張作霖。但為什麼在戰爭中,馮玉祥卻見死不救呢?

    馮玉祥有一個極其著名的外號——“倒戈將軍”。從這個外號就可以看出馮玉祥的做人了。馮玉祥一生僅著名的倒戈就就有八次。他的倒戈有的為民族大義,有的為個人私利。

    所以倒戈郭松齡也就不難理解了:馮玉祥的決定,是以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他從來就不是一個信守承諾,一諾千金之人,倒戈與否,只在其一念之間。

    其次,當時郭松齡兵鋒極盛,大軍一路勢如破竹。如果讓郭松齡成功擊敗張作霖,佔據東北三省,三個結盟的人的實力就會顛倒過來。馮玉祥與郭松齡結盟,本就為了擴充勢力,如果讓郭松齡趁此壓上上風,實力超過自己,豈不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精明如馮玉祥,決不會如此。

    因此他派宋哲元進入李景林地盤兒,趁機擴大勢力,使郭松齡後路被截斷,大軍就此失敗,郭宗玲也被張作霖槍斃後曝屍。

    而狠狠坑了一把郭松齡的馮玉祥,也沒撈到好處,喘過氣來的張作霖對馮玉祥窮追猛打,使馮玉祥部隊損失慘重,地盤大減,被迫通電下野。

  • 5 # 歷史軍魂

    感謝邀請!郭松齡在反奉之前與脫離直系的國民軍馮玉祥和同屬奉系的李景林簽訂了密約。當郭松齡宣佈反奉的通電釋出後,馮玉祥立即響應。1925年11月25日,馮命令手下張之江部進駐豐臺至落垡,宋哲元部集中多倫,以奪取熱河和赤峰。同為反奉聯盟的李景林只發表了通電,但卻不採取任何軍事行動。

    李景林加入反奉聯盟的目的就是擴充地盤,將直隸和熱河控制在自己手裡,同時減輕馮玉祥對他的壓力。但是馮玉祥的國民軍進駐保定後,仍然向李景林進逼;同時馮的部隊佔領熱河後,並沒有兌現郭馮密約的條件。因此,李景林並沒有得到他想要的,加之此時張作霖又派人來遊說李讓其脫離郭和馮,李又改變了態度。

    經過張作霖派人的遊說之後,李景林脫離郭、馮聯盟,並表示忠誠於張作霖,決定附奉討馮。隨後李景林釋出了討馮的通電,馮玉祥忙於對付李景林,自己都自顧不暇了,哪還有空去管郭松齡呢?

  • 6 # 度度狼gg

    利益使然,老馮這個人一生倒戈九次,均與利益掛鉤。郭松齡在誓師反奉前,任奉軍“津渝司令部參謀長”和“第三軍代軍長”,控制著天津至秦始皇沿線,而這兩個頭銜的主官都是張學良,以郭與少帥的關係,等於就是郭松齡說了算,也才有起兵的資本。

    馮玉祥盯上的,正是天津這個出海口。一直盤踞在西北苦寒之地的馮玉祥深知,若想壯大軍隊和勢力,擁有良港是非常重要的,既方便獲得國外武器與物資,又可以控制沿海地區豐厚的稅收,天津是西北軍垂涎三尺之地。

    可是,擁兵7萬精銳的郭松齡不離開,馮玉祥就沒有機會奪取天津。所以從合謀反奉的一開始,馮玉祥就欺騙了郭松齡,他並不想傾其主力與張作霖死磕,只是忽悠郭松齡反回奉天與張大帥兩敗俱傷,西北軍則趁機奪取兵力空虛的天津和冀東沿海地盤。

    起初,密約反奉的三方還有奉軍“直隸督辦”李景林所部,按約定李景林應保障郭松齡、馮玉祥兩部的後路安全和輜重補給,作戰方案是郭松齡出山海關直撲錦州,馮玉祥出古北口自熱河包抄奉軍側後,然後李景林部作為第二梯隊出山海關增援郭、馮部隊。如果三方按此計劃精誠合作,無論後來張學良怎麼努力,張氏父子必敗。

    可惜馮玉祥初始動機就不純,郭松齡攻擊錦州遠離津渝後,馮玉祥指揮所部立即展開攻取天津的行動,也必然路過李景林的直隸防區,索性直接對盟友開火,武力開路。李景林大怒 切斷郭松齡的補給線,隨即與馮玉祥火拼。

    失去兩支盟軍的郭松齡開弓沒有回頭箭,只能孤軍深入與奉軍主力作戰,受阻巨流河,在張作霖調來吉林和黑龍江的援兵後,以及日本關東軍的協助下,郭松齡兵敗巨流河。

    不是什麼見死不救,是根本沒打算救,甚至巴不得郭松齡跟張作霖一起完蛋。

    郭松齡夫婦被張作霖下令槍殺當日,馮玉祥的“國民軍”佔領天津,歷史有時真的很搞笑。

  • 7 # 歷史三日談

    關於上屋抽梯的故事,發生在蜀漢末年,當時後漢國主劉表有兩個兒子,大的叫劉琮,小的叫劉琦,中國自古以來實行嫡長子繼承製,以此類推,劉琮當為皇太子,事實也確實這樣,但是劉表偏愛劉琦,這讓劉琮他娘寢食難安,想著法想弄死劉琦。

    劉琦也知道個種厲害,卻不知如何是好,幾次三番求助國相諸葛亮,諸葛亮不置可否,一次劉琦請諸葛亮到高樓飲酒,待二人上去,劉琦便令人撤走了梯子。

    劉琦往地上一跪:“國相,今天你好歹得給我指條路,出你口,入我耳!”

    諸葛亮無奈,但他是高人,自然不能把話說的太直白,就說到春秋時期晉獻公的倆兒子申生和重耳。

    晉獻公獨寵驪姬,想讓自己的兒子奚齊上位,重耳知道留下來必死無疑,早早跑到了國外保平安。申生比較耿直,愛心氾濫,留下來孝敬他爹,不想驪姬弄了個偷樑換柱,把申生進獻給他爹的食物換成有毒的。

    等晉獻公吃的時候驪姬故意讓下人先吃,嘎嘣死了。申生狡辯都懶得狡辯,嘎嘣自殺了。

    諸葛亮最後總結道:“申生留下而亡,重耳出逃而活!”

    劉琦明白了,麻溜申請外調江夏保平安去了。

    這事的道理用在軍事上,就是先給對手以小恩小惠,待其上套,一舉圍殲。

    具體到馮玉祥和郭松齡,其實還有一個李景林身上,這三人要說不仁不義,非常馮玉祥莫屬,在起兵反奉前,三人定立的是攻守同盟條約,協同作戰,最終打垮張作霖。

    戰事打響後,郭松齡發揮愣頭青的本色,猛衝猛打,張作霖還真是有點招架不住,可就在長驅直入之際,不是別人在背後捅了自己刀子,而是與自己有約定的李景林部。

    李景林做人就那麼差勁?說好的事說不算熟就不算數了?他也沒辦法,馮玉祥趁亂混水摸魚,打的他在天津老巢待不下去,只能再次通電歸附張作霖,裡外夾擊幹掉郭松齡馮玉祥也沒閒著,一直趁機攻取原奉系一派的地盤,坐收漁利。

    就馮玉祥的作為,典型的上屋抽梯,只是這計一般都用到敵人身上,馮玉祥這個用法,還真是開了先河,損人不利己,把別人的火拱起來,完了背後捅刀子。

    不仁不義至此,也算是民國曆史上一朵嬌豔的奇葩了!

  • 8 # 史書上冬眠的蛇

    之所以有這樣的提問,是實在沒有看懂馮玉祥和郭松齡到底都是什麼人的緣故啊!

    先說馮玉祥,這貨可是儒家學派裡所說的典型小人形象,小人懷土!只要為了利益,賣了親孃都絕不含糊的人,歷史上更是多次各種背叛,除了會打點仗,這個人真是無良透頂。

    再說郭松齡,他是個理想主義者,雖然身在軍閥部隊中,但心卻嚮往美好的革命,但為人太過老實,缺乏城府,所以很容易就上了馮玉祥的當,也很容易就反了張作霖。實際上,沒有張氏父子,就不會有郭松齡手握重兵的可能,其實這事張學良也有間接的責任,只是他們張氏父子之間的信仰問題,就不多說了。轉回正題。

    郭松齡手上有七萬奉軍,且都是精銳,但要想徹底打敗張作霖,這本身來說勝算就不大,先不說張作霖有多少人馬,就這七萬原來也是張作霖的人馬,東北軍,你讓東北人打東北人,這事看著就懸,但是馮玉祥和李景林為什麼要摻和?明擺著想趁著郭張二人大戰之機,撈好處啊,那個時代軍閥混戰,也只有郭松齡為了理想,其餘的人都是為了利益。

    要是郭松齡能一路殺到瀋陽,消滅了張作霖,馮玉祥和李景林當然願意按三方的合約辦事,但如果人家一開始就各自盤算自己的事,這個戰局就難說了。結果馮玉祥率先發難,攻擊李景林,搶奪河北的地盤,李景林腦子轉的快,立刻來個大轉彎,開始幫張作霖對付郭松齡,戰局微妙了!

    這樣一來,郭松齡就徹底被動了,說的挺好,到頭來人家不是那麼回事,這就是他太老實了,社會經驗不足,想不到人到底能壞到什麼地步,依靠舊軍閥實現革命理想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最後自己的部隊也復原到張作霖的奉系大旗下,郭松齡身死遺恨,令人惋惜。

    所以說,不是馮玉祥見死不救,是他根本沒和郭松齡一條心,結盟只是手段,重要的是撈好處,郭松齡又太理想化,最後就悲劇了。

  • 9 # 張伯泣

    第二次直奉大戰結束後,東北奉軍是揮師入關,並且勢力延伸到了東南沿海地區,一時間奉軍成為了當時北洋政府的最大實力派,其中幫助奉軍給予直系首領曹錕反戈一擊的便是馮玉祥,他發動了北京政變,囚禁了曹錕,使得當時在外作戰的吳佩孚後院失火,結果直軍大敗,而馮玉祥也嚐到了倒戈的甜頭。

    沒過多久,奉系大將郭松齡不滿東北王張作霖的統治,隨即發動事變,號稱國民革命軍,因為郭松齡統帥了當時奉軍精銳中的精銳,所以一開始給予了張作霖極大的震驚,張作霖本來都準備跑路,結果事情出現了轉機,拋開其他的因素不談,事先答應和郭松齡結盟的馮玉祥又一次食言,坐視郭松齡的國民革命軍被肢解,最終被害,馮玉祥確實夠狡猾,結果在郭松齡被消滅後,馮玉祥的勢力步入熱河,究其原因,還是馮玉祥為了他自己的利益最終拋棄了郭松齡。

    而馮玉祥這個人呢,怎麼說呢,一生倒戈如影隨形,共有九次,而且比老蔣還在乎地盤權力,更可笑的是他在下野後還公開指罵老蔣獨裁,自己光桿司令一個確實可以隨便發表宣告,但這種事情也只有馮玉祥能幹的出來。尤其在抗戰勝利後拿著老蔣的旅遊費用還在國外大放厥詞,這種人物的失敗確實理所應當,靠著倒戈和不斷的收編擴充了四十萬人馬,最終在中原大戰中輸的一乾二淨,連底都沒有了,而閻老西好歹在山西還有一群死忠,而他的心腹韓復渠卻反叛了他的恩公馮玉祥,所以不得不說馮玉祥這個倒戈將軍教育出了一群倒戈將領。

    所以說郭松齡輸的不怨,把自己的後背置於像馮玉祥這種人手裡,也算是他郭鬼子的一時糊塗。而在馮玉祥成為光桿司令後,又跑到老蔣面前企圖混上一官半職,畢竟資歷在哪放著,當個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還是可以的,但在抗戰時期,被老蔣派到那裡都不受待見,這就是他人品的問題了,先是在第三戰區幹不下去了,又跑到第六戰區去了,結果他的好多老部下也不搭理他,人混到這種程度也是絕了。

    而郭松齡的反奉事件,雖然對於馮玉祥來說只是一次可有可無的兵變,但對於郭松齡以及東北士兵來說卻可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從而來影響到當時中國的統一步伐,而馮玉祥的坐視,無疑又給他多了一次倒戈將軍的稱呼而已!

  • 10 # 東田公

    馮不是郭的部下,對郭無倒戈之說,最多是幫助關心不夠,就象蔣的遠征軍精英覆敗一樣,不能說駐印英軍倒戈,最多說他們無能和不夠朋友。郭國民革命軍失敗純屬敵人太狡猾太強大原因,陳勝吳廣也起義失敗,但樹立了本人英豪形象,非碌碌傭耕客可比,郭亦如此,雖敗猶榮,如當初逃命,南京國民政府也至少會給個部級虛職,象馮閻一樣待遇,外出旅遊由老蔣買單。

  • 11 # 史海爛柯人

    郭松齡反張作霖,並不是頭腦一熱,而是經過了比較長期的準備。而最終促成郭松齡起兵的重要原因,就是他同馮玉祥、李景林結成了聯盟。但是,等真打起來,郭松齡卻成了孤軍奮戰。

    最開始,馮玉祥、李景林還挺仗義,特別是李景林,公開通電宣佈要求張作霖下臺,一時間使張作霖在政治形勢上非常被動。不過,後來李景林的老婆孩子都勸說他,覺得郭松齡難以成事,別趟這渾水。

    李景林耳根子軟,還真就中途反悔了。再反觀馮玉祥,也不是個給力的隊友。這老馮,素有“倒戈將軍”之稱。這回,馮玉祥雖然沒有公然倒戈,但卻跑去天津打李景林。

    郭松齡反張作霖時,李景林是佔據天津的。馮玉祥要北上,雖然要經過天津,但完全沒必要跟李景林糾纏。可是,就在郭松齡與張作霖鏖戰時,馮玉祥卻率部跑到天津攻打李景林。雖然最終拿下了天津,可並未能及時給與郭松齡有力支援。

    郭松齡的兩個盟友,一箇中途反悔,另一個則跑去搶地盤,而對手張作霖卻得到了日本人的有力支援。由此一來,郭松齡和張作霖之間的力量對比,發生了巨大變化,因而導致了慘敗。

  • 12 # 一針無血01

    令奉先羞愧難當的煥章,從一開始就是騙郭鬼子的。郭鬼子打著擁敗家子的旗號反老帥,絕不是所謂的為國為民,而是發洩功高不賞,被長期壓制的怨氣。郭鬼子的目的是:佔奉系之江山!

    煥章是什麼人?錢爹奶孃之輩,豈能替他人作嫁衣?

    如果煥章不賣郭打李,奉先在九泉之下,必須哭暈!

  • 13 # 密探零零發

    寧可信鬼話,千萬別信倒戈將軍馮玉祥的話,他就是一個像《笑傲江湖》裡的嶽不群一樣的偽君子。信他的話,你就受傷了,這一次郭松齡竟然信了老馮的話,郭松齡就悲劇了,要怪只能怪郭松齡“有眼無珠”,找錯了盟友,最後被盟友給坑死了。

    馮玉祥與郭松齡聯合反奉,心懷鬼胎,並非真正聯合反奉。當時,馮玉祥趕走了直係軍閥,佔領了北京,張作霖對其虎視眈眈。由於他老馮缺衣少糧,並沒有在北京站穩腳步,面對張作霖的威脅,馮玉祥想到了奉軍中的郭松齡,打算裡應外合,聯合反奉。他再一次利用自己爐火純青的鬼話,成功地忽悠了郭松齡,信誓旦旦地結盟反奉軍。說實話,如果沒有馮玉祥這個盟友,郭松齡還真不敢貿然出兵。

    郭松齡反奉大軍,一路勢如破竹,最後遭遇滑鐵盧,他的盟友何在?郭松齡的奉軍,一路勢如破竹,眼見就要勝利了。此時張作霖決定聯合日本人,準備與郭松齡決一死戰。後來,在張學良的攻心戰和日軍的配合下,郭松齡眾叛親離,遭遇滑鐵盧。各位,肯定會問在這關鍵時刻,郭松齡的盟友馮玉祥何在?

    馮玉祥見利忘義,背棄盟約,趁機搶佔地盤。1925年12月初,郭松齡面臨絕境的時候,恰恰需要馮玉祥的援救,然而馮玉祥不僅見死不救,而且幹起了搶佔地盤的勾當。馮玉祥為了擴充套件地盤,先搶佔了郭松齡另一個盟友李景林直隸的地盤,控制了天津的出海後,導致郭松齡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然後他又趁機搶佔了熱河。他忙著搶地盤,哪裡有時間管郭松齡的死活。

    這場馮玉祥引起的內訌,導致郭松齡陷入孤立無援,最後戰敗身亡。這場郭松齡倒伐的事件中,馮玉祥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成了這場大戰最大的贏家。而可憐的郭松齡被人當槍使,成為最大的輸家。日本人也被張作霖坑了一頓,也沒有得到好處。他老張家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沒有好到哪裡去,更是因為坑了日本人,給張作霖帶來了殺身之禍。

    總之,人生如戲,全靠演技。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馮玉祥就是這樣的一個貨色,

  • 14 # 史論縱橫

    馮玉祥並不是對郭松齡見死不救,而是要逼死郭松齡啊!

    很多人肯定會說,馮玉祥原來是國民軍,第二次直奉大戰後,脫離直系自立山頭成立國民軍,和奉系的郭松齡更是八百杆子也打不到一下子,為何會涉及到馮玉祥對郭松齡見死不救的問題呢?

    郭松齡為什麼會反奉?

    這個問題,說來話長,縱橫先簡單總結一下,郭松齡在奉系中用我們東北話來說原來其實是個“粑粑”,後來在東北講武堂搭上了張學良這個順風車,扶搖直上,成為奉系中的大咖。

    郭松齡有沒有能耐呢?看不出來,因為奉系的軍事活動並不多,軍閥之間的戰爭也不講什麼戰略戰術,完全是狹路相逢勇者勝,槍炮多的就是硬。但是,很得張學良器重,郭松齡在奉軍中的地位也是直線飛昇,在第一次直奉大戰是三八旅張學良的副手,第二次直奉戰爭中也是六路軍中的一路,擔任張學良的助手。

    實際上,郭松齡的權力和軍功全部來自於張學良,當然,作為奉系大太子,掌握的都是奉系的精銳,打仗的時候誰也不會讓太子以身犯險,所以,只要一打仗不管勝敗,張學良就是晉升。

    然而,郭松齡還是不滿足,所以最後反奉,在他看來,他立的功勞太大,整個東北都應該封給他,這種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就像劉備在曹操賬下,不是曹操不想容下劉備,是劉備想要整個天下,你又怎麼容得下。

    郭松齡反奉和馮玉祥又有什麼關係?

    以郭松齡的能力,是絕對沒有勇氣反奉的,郭松齡之所以反奉就是在馮玉祥的慫恿下,當時奉軍擊敗直系,馬飲長江水,雖然後來被孫傳芳打了回來,但是佔領整個山東、直隸、東北的奉系給國民軍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所以,想要解除這種壓力,馮玉祥必須擺平奉系,藝高人膽大的馮玉祥抓住郭松齡的心理,對其進行慫恿,兩人一拍即合。

    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除此之外,郭松齡還拉攏了李景林一起反奉,按照郭松齡的構想,反奉成功後,直隸歸馮玉祥,熱河歸李景林,他自己獨掌東北軍政。

    所以,在郭松齡反奉的過程中,馮玉祥起到了很重的作用,馮玉祥和李景林和郭松齡形成了鐵三角同盟關係。

    塑膠兄弟情之馮玉祥、郭松齡、李景林恩怨情仇

    要說鐵三角,估計馮玉祥郭松齡李景林形成的鐵三角是軍閥時期最脆弱的,在三方簽訂條約後,郭松齡雄赳赳氣昂昂出關反奉,由於事先毫無防備,在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看來,最不肯能反的人,竟然反了,這是什麼世道!

    郭松齡七萬大軍勢如破竹,由於措手不及,張作霖帶好細軟準備開溜了,後來在日本的幫助下,才沒有迅速潰敗,但是這個時候發生了轉折。

    馮玉祥在關內開始圖謀李景林的地盤,李景林也不甘示弱,就和馮玉祥幹了起來,但是李景林生氣啊!你郭鬼子拉進來的合夥人,沒等怎樣,就開始向自己人下手。

    再加上張氏父子的拉攏,李景林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扣押了郭松齡部隊的給養和丹藥,尤其是扣押了郭松齡部的六萬冬裝,導致局勢陷入緊張,逆轉直下。

    其實,說到底,郭松齡的失敗根本就是敗馮玉祥所賜,儘管馮玉祥後來將責任都推到李景林和手下身上,其實他本人才是罪魁禍首。

  • 15 # kelvinkinghai

    郭松齡背叛張家父子動機到底怎麼樣沒人知道,是不是真的像宣傳那樣反帝反封建反軍閥為國奮鬥沒辦法缺德,不過忠貞不二的馮玉祥背叛吳佩孚後從直系獨立出來直接成為了一方霸主,實力擴充極快郭松齡估計也想玩一把自立為王的把戲

  • 16 # 滿樓書坊

    前兩年的電視劇《少帥》重點塑造了郭松齡這個人。其中,1925年的“郭松齡倒戈”,對張作霖、對奉軍可真是沉重一擊。

    本來呢,當時奉軍形勢極好,是有可能揮師南下統一中國的,但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被郭松齡鬧出了一個大亂子。

    郭松齡麼,學院派出身,從陸軍小學到陸軍大學,學歷完整,後在東三省講武堂當中校教官時結識了一位貴人,這就是少帥張學良。

    這部,小張從講武堂一畢業,就做上了衛隊旅旅長,郭松齡也隨後調來當參謀長併兼任第2團團長,做上了帶兵官。

    在之後的征戰中,郭松齡隨著張學良水漲船高,其所帶部隊是奉軍中最精銳的,而張學良對郭也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兩人甚至結為了異姓兄弟。

    然後沒想到的是,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後,張作霖論功行賞時按資排輩,出力最大的郭松齡反而在地盤分配中顆粒無收。

    於是乎,郭松齡便隨後反了,他的“一三聯軍”共六師十二旅,騎兵一師兩旅,炮兵兩旅,外加工兵一團,兵力達七萬五千人,這些都是奉軍的精銳部隊。

    此外,郭松齡還與馮玉祥聯絡並達成七條攻守同盟的密約,共同反奉。而同樣受到排擠的另一個奉系勢力李景林,郭松齡也與之達成默契,準備合作。

    1925年11月22日,郭松齡宣佈倒戈,一路上勢如破竹,不到半個月,郭軍便相繼擊潰了張作相、汲金純、張學良的守衛部隊並進佔錦州,此時離攻下瀋陽已是指日可待。

    然而,在日本關東軍的幫助下,張作霖的奉軍迅速反擊,郭松齡被迫後撤。這事,馮玉祥所部也在後面搗亂,其見郭軍進展迅速而抄了其後路,那就是開始爭奪京津地盤。

    而按之前的三方協定,京津地盤是留給李景林的,後者一看馮玉祥部要搶自己的地盤了,於是也急眼了和馮玉祥部幹上了。

    結果,馮玉祥和李景林原來答應好的援助不但化為泡影,後路反而自相廝殺,讓郭松齡自己的退路也沒了。

    如此一來,在張作霖奉軍的追擊之下,郭松齡很快兵敗,並由此身死名裂,其屍體被拉到瀋陽暴屍三天。

    也是啊,帶著張家的子弟兵反張,信義何在,失敗理所當然啊。此為不忠不義者戒。

  • 17 # 世界歷史唯物觀

    郭松齡作為當時接受過進步思想的人,可以說是奉軍中少有的孫中山崇拜者,郭松齡反奉也是出於對革命的考慮,而且掙扎了不少年,也準備了不少年。張學良同郭松齡關係十分不錯,郭松齡把張學良當兄弟處著,但是郭松齡卻看不了軍閥做派的張作霖。

    第二次直奉戰爭結束之後,郭松齡便感覺到了危機感,欣慰此時的東北軍已經強大到足以統一北方。而事實上張作霖也開始了秣馬厲兵,準備做一番大事業,張作霖也可謂是雄才大略的主。郭松齡一看形勢緊急,趕緊同民國呂布馮玉祥接觸,馮玉祥立刻表達出來了自己對國民革命軍的支援(事實上北伐開始後馮玉祥就投靠了北伐軍)。

    得到了馮玉祥的響應,郭松齡毅然起兵反奉,打出的旗號是“反父不反子”,顧及了同張學良的情分。郭松齡一路進展順利,直接打進了瀋陽,正當郭松齡猶豫下一步該怎麼辦時,問題就出現了。那就是張作霖取得了日本人的支援,帶著大軍殺了回來。而此時馮玉祥卻高高興興的同東北軍開始了交涉。

    就這樣郭松齡反奉失敗,馮玉祥成為了最大的贏家,並且還使得日本勢力開始滲透到東北,這也是幾年後張作霖被刺殺的原因,因為張作霖答應的條件一件都沒有履行。北伐戰爭開始之後,東北軍實力大不如從前,不過張作霖選擇了同北伐軍交涉。而馮玉祥更厲害,搖身一變成為了西北國民革命軍。

  • 18 # 傳奇歷史觀

    馮玉祥是民國時期的一個大軍閥,手下有30萬西北軍。馮玉祥這個軍閥佔據西北搜刮民敗還嫌不夠,想著控制國家政權。第二次直奉戰爭,直系被奉系張作霖打敗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近水樓臺先得月,馮玉祥趁張作霖還沒控制北平,他迅速帶領西北軍進入北平。不僅如此,他還廢除清朝皇室優待條約,直接把溥儀趕出了紫禁城,將清朝皇室的財產都收入了自己的口袋。

    馮玉祥這一招“漁翁得利”可是徹底惹怒了張作霖大帥,他兵率三十萬不斷南下,給馮玉祥造成了很大壓力。雖然西北軍也有三十萬,可是他知道東北軍戰鬥力要比西北軍強多了,光裝備上就在一個曾次,東北軍可是當時中國唯一海陸空三軍齊全的軍隊。

    馮玉祥於是就想著拉攏郭松齡,在馮玉祥的誘導下,郭松齡決定鋌而走險反奉。郭松齡,馮玉祥和李景林三人組成軍事同盟,郭松齡率領七萬奉軍精銳率先發起進攻,打得張學良與張作霖措手不及。張作霖為了保全東北,只能請求日本人的協助,作為條件與日本人簽訂一系列協議,但是後來均未實現這也導致了日本人對張作霖起了殺心。

    馮玉祥這場反奉戰爭中,沒有調一兵一卒支援郭松齡與李景林,不僅沒有支援,他還在隊友後面捅刀子。他命人控制天津出海,接著又佔領李景林的地盤熱河,這直接導致了李與馮的戰爭,李與馮的反目導致了郭松齡孤立無援。

  • 19 # 鐵馬冰河wu

    郭松齡倒戈反奉,決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之舉。張學良曾說過:“郭思想新派,矢志革新”。郭松齡軍校畢業,一直身懷不凡抱負,主張“強軍救國” 。第二次直奉戰爭結束後,他目睹兵連禍結,生靈塗炭,國家長期四分五裂,邊防不穩,強鄰虎視眈眈,因而非常反感打內戰,再也不願成為軍閥爭搶地盤的工具和炮灰。

    郭松齡以及馮玉祥國民軍的代表韓復渠、程希賢等人應邀赴日本參觀“秋操”期間,忽聞駐紮江南的奉軍被孫傳芳擊敗,損失了3個師的兵力,新晉升的江蘇督軍楊宇霆倉惶北逃、張作霖遣使來日簽訂“日張密約”的訊息,郭松齡悲憤不已。

    在此期間,郭松齡已經在著手舉兵反奉的各項準備工作。回國後,郭接到張作霖的急電,命令他直接到天津做戰前部署,準備對馮玉祥的國民革命軍開戰。

    到天津後,郭松齡幾次對心腹表達了對張作霖、楊宇霆的不滿,同時暗示了自己的反奉決心。同時,他也加緊了與馮玉祥國民軍的聯絡,馮玉祥也信誓旦旦地明確表示願意與郭松齡精誠合作。

    東北軍名將何柱國曾經回憶道:“......馮玉祥對東北早有野心,而郭松齡也是個雄心勃勃的野心家,兩個有野心的人一拍即合,這次事變就發動了” 。

    之後,郭松齡揮兵倒戈反奉之戰正式打響。最後,郭松齡部在奉張軍以及日本關東軍的聯合圍剿下失敗。郭松齡和夫人韓淑秀被處決。郭軍兵敗,原因很多。歸納起來大致有:佔據河北的李景林雖然參與了郭、馮密謀,但郭舉兵殺向關外時他又反悔觀望,且按兵不動。剛開始時,馮玉祥按約派國民軍第一軍由多倫進攻熱河,以吸引奉軍的注意力,分散其攻勢,但郭松齡部並沒有得到馮的直接援助與支援,所以出關後還得留魏益三部留守山海關,以防李景林背盟抄後路。

    其次,郭松齡心胸狹隘,容不下奉軍老臣,他竟下令將很有威望的姜登選槍殺,激起奉軍高層的集體反對,同時將自己徹底孤立。郭松齡求勝心切,他認為自己掌握了十幾萬奉軍精銳以及全部炮兵,而且大都是他一手帶出來的,感覺已穩操勝券,攻入奉天(瀋陽)是早晚之事。不料,他率軍打到錦州時,日本關東軍公然出兵干涉併發出通牒,明確表示支援張作霖,並調集軍隊替奉軍把守關隘,以武力震懾郭軍,阻止其進攻奉天。

    到決戰時,雙方表面上打得熱火朝天,但總共只傷亡了千把人。原來雙方都認為是自家人,不願同室操戈、自相殘殺。郭松齡倒戈反奉,天時、地利、人和都不佔,失敗早已註定。

    郭松齡兵敗身死,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馮玉祥背約,坐視郭軍被張作霖的嫡系分割、肢解,馮玉祥果然滑頭。郭松齡敗死後,他的國民軍進入熱河,擴充了一大片地盤。究其原因,馮玉祥為了一己之私,公然背信棄義,撕毀盟約,最終背叛並拋棄了孤軍深入的郭松齡。

    馮玉祥國民軍趁郭松齡倒戈之際,突然翻臉毀約,不僅不支援郭軍,還派兵驅逐了李景林,攻佔了天津,他還扣押了段祺瑞的首席幕僚曾毓樵,並將段的愛將徐樹錚槍殺,北京、天津、直隸都成了馮玉祥國民軍的禁臠。一時間,馮系國民軍勢焰熏天。郭松齡舉兵反奉,最大的受益者竟是 狡黠善變的馮玉祥。

    不久,吳佩孚、張作霖、張宗昌捐棄前嫌,結成了反馮聯合陣線,直奉大軍聯手圍攻馮部國民軍在京畿以及冀、豫兩省的地盤。轉瞬間,馮玉祥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面臨嚴重危機的他被迫通電下野,出洋到俄國考察、遊歷去也。

    【寫作辛苦 剽竊必究】【插圖源於網路】

  • 20 # 趙燕雲

      沒有別的,兩個字“利益”。

      民國各路軍閥的聯合、翻臉,無不是因為利字當頭。

      郭松齡之所以反張作霖雖有欲一展其經綸抱負之心,但利益因素也概莫能外。郭去東北投靠張時孑然一身,後受到張氏父子尤其張學良重用,入關作戰功勞不小(張早期軍功實為郭所建,一二次直奉戰爭中只有張學良郭松齡部屢建大功),但卻總被別人摘果子(當時擬以郭出任安徽督軍,但被姜登選獲得)。

      另外郭松齡與張作霖想法不同,張作霖後期欲憑藉奉軍勢力取得日本人支援武力統一全國,而郭松齡則主張退出關內,保境安民,自然不為張作霖所喜。而張作霖信任的楊宇霆等又對“少主”的老師兼智囊及少壯派首領郭松齡極盡排擠為能事,郭反張之心遂慢慢形成。

      而馮玉祥趕走直系控制北京後缺糧缺餉,自身難支,對奉系張作霖是一面虛與委蛇,一面秘密挖牆角聯絡系奉系中對張作霖不滿的少壯派如郭松齡等聯合反奉。於是兩人一拍即合。

      郭松齡起兵,事先是與馮玉祥及李景林有約定,以兩人為外援。反張成功後,以直隸歸馮玉祥,以熱河歸李景林,郭獨掌東北軍政。可惜共事者非人。馮之狡猾自不必說,李也是老江湖。論打仗可能兩人不及郭,但論江湖伎倆,兩人卻是勝郭數籌。

      郭起事後,一開始勢如破竹,張作霖都準備跑路。關鍵時候日本人參與進來,導致郭功敗垂成。但此時兩位盟友不是出兵相助,卻自己開始了內訌。馮想圖謀李景林的地盤,李景林自然不是吃素的,兩人開戰。李景林不僅對馮憤怒,又遷怒於郭,認為郭找的人不靠譜。張作霖趁機對其拉攏,李景林倒向張,並直接扣押郭部的給養和丹藥及冬裝,給郭雪上加霜。

      老馮一貫是見風使舵,看事不諧,遂坐視郭的國民革命軍覆滅,而郭部被消滅後,馮的勢力趁機進入熱河,可見馮為一己利益最終放棄了郭。

      說郭之失敗拜馮所賜也不為過,但老馮後來卻將責任推到李景林身上,也是其一貫伎倆。值得一提的是,老馮一生倒戈N次,視信諾為無物,其部下也是上樑不正下樑歪,盡出些倒戈叛變之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除了卡卡西一行人對角都,以及迪達拉對佐助以外,火影忍者中還有哪些戰鬥涉及到忍術間的屬性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