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燕國術士虎胤空

    我是七零後,八十年代年齡還小,那個時候我父親在鐵路系統工作,工資是好像是三十八塊六,母親沒有正式工作,我家買的第一輛腳踏車是鳳凰二八全包鏈的,我的印象跟永久的價格差不太多,都是是一百多塊錢,好像是一百五十多還是一百六十多(我說的是北京這邊的價格,關鍵是,還得憑票!購物票證這個東西對於九零後以後的人來說可能是個傳說中的神器,他們可能很難理解買東西不僅要花錢,還需要資格,光有錢沒毛用)。關於價格只有一個模糊的印象,就清楚的記得車子,呵呵。對比一下我父親的工資就能看出來,一輛腳踏車基本上要花去他四個月的工資,我記得那個時候家裡包餃子買肉餡只用幾毛錢,普通冰棒二分錢一根,最好的也就一毛錢。我還記得在我女兒小時候在幼兒園學了“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這首歌,回來跟我說這個詞不合理,一分錢誰撿?我跟她說你老爸小時候一分錢能買三塊水果糖,絕對有人撿的時候,我女兒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那是個再也回不去的純真年代,懷念。根據消費水平來看,八十年代一輛永久腳踏車的價格,我認為大約相當於現在三到四萬之間。

  • 2 # Yifan5

    雖然一九七九年改革開放,八十年代初依然物質相當匱乏,購物仍然憑票供應。如最常見的糧票、油票、布票、豬肉票等等等,總而言之,什麼都離不開票。購買腳踏車不僅憑票,還要抽籤,中籤後才能憑票到唯一的供銷社百貨商場購買。永久牌、鳳凰牌腳踏車都是上海產的,在當時是相當著名的牌子貨,一輛永久牌腳踏車的價格在180~185元左右。三十多年前的180元相當於現在的多少?八十年代中期市面上還沒有一百元面值的人民幣流通,至八十年代最後期的1987年,100元、50元面值的人民幣才正式流通。以前的5元、10元面值的人民幣都成為了收藏版了,僅是這些收藏的紙幣價格都翻了好幾個十倍。如就廣東八十年代當時的物價來說,豬肉價格每市斤為0.85元,而現在豬肉的價格一般為13~15元每市斤;雖然各種物價的升幅存在差別,但大概可從物價升幅對比中找到答案。

    目前鋼鐵的產量或許還存在過剩,相對於生產腳踏車的廠企成本可能降低,但現在的自行價錢也不相宜,比起28吋當時的永久牌腳踏車都高出好幾倍,講都耐用始終還是永久。而八十年代的工資水平,父輩每月的基本工資為45元,每月補助加津貼也就16、17元的樣子,每月實際收入不超過70元。可現在一天的工資收入都高出一整月。從簡單的幾組數字對比中可估算八十年代的180元,相當於現在的1800元。

  • 3 # 河北邢臺林林

    我記著我的第一輛腳踏車是飛鴿加重地,是80年五一買地。當時是剛參加工作,也就是剛報到上班,因為我是3月份畢業,所以,我們的工資得從三月份給補發,並且是上發薪,一下子給發了三,四,五三個月工資,哪時是24級幹部,每個月42元工資。三個月共126元。不夠,借了30月錢,花了156買了一輛飛鴿加重的。基本上相當於四個月的工資了。當時加重永久我記著是178元一輛。(可還是指標供應)就是我4.25個月的工資。擱到現在四個月的工資也就是13500多元吧!

  • 4 # 5樓的男人

    首先,我的觀點是當時一輛永久腳踏車的經濟價值,給他帶來的社會地位是不成正比的!

    根據網上的資料,大概120塊錢一輛,以現如今的物價水平,我拋算一下,增值100倍,也就是12000元。這已是虛拋不少了!

    想象一下,80年代,A的女朋友脈脈含情向他暗示道:“人家結婚以後不要路,走路久了,腳會疼,會起泡的!”看著女友讓人疼惜的表情!

    A一咬牙,拿著全部的家底,到處找關係!嘴角起泡,鞋子也磨破一雙之後!終於,在一個月以後,A笑眯眯的把腳踏車推到他女朋友面前。

    她羞答答的看著A,趁他不注意,在臉上蜻蜓點水輕輕的親一口,然後面色通紅,掩面而去,留下目瞪口呆,但激素猛烈上升的A!

    接下來幾天,他媽會強烈譴責A:“你還要不要臉,怎麼這幾天臉都不洗了!”但箇中滋味只有他自己能體會!對不對?

    時間讓我們回到現在!

    A的兒子B也談了個女朋友。她有天對B抱怨道:“我以後不想擠公交了,每天總有個鹹豬手,亂摸身上那些突出的部位!”B一聽血氣衝腦,是得買個車了!

    手裡只有12000元錢,買腳踏車,太敗家!買汽車吧,只夠買4個輪子!那就只有買一輛不錯的摩托車了,第二天B興沖沖的把摩托車騎到她面前,車還沒停穩,就被她一個旋風腿踹到在地了,頭都不會姍姍而去,嘴裡還嘟嘟著:“怎麼就碰到這傻缺了”!

    你看,同樣價值的事物,給人帶來的心裡預期是不同的!

    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我分析了一下,有兩個主要是兩個因素,一個是人們80年代賺錢的機會成本,一個是貨物的稀缺性!

    一、貨物的稀缺性!

    人的虛榮心,“並不是因為我擁有的比你多,而是我有的你沒有!”

    所以即使是剛需貨物,也是人們能夠普遍接受的價格,但由於事物的稀缺性,也能為人們帶來某種虛榮心的滿足!給予一定的附加價值!

    正是由於腳踏車是這種稀缺資源,讓腳踏車在80十年代有著特殊的地位。

    不要跟我扯,為什麼腳踏車少,為什麼不漲價!計劃經濟,計劃經濟,懂麼?

    你也許會說,搞輛腳踏車,高價賣給別人。他麼的好不容易求神仙,搞了輛腳踏車,這關係到你以後有沒有兒子可以打醬油,你好意思賣?如果是那個年代的特權階級另論!

    二、賺錢的機會成本。

    曾經碰到一位老人,聊天時他說道,曾經80年代為了賺1塊錢,挑著大幾十斤的貨物,走二、三十公里的路。就這還讓周圍的人羨慕不已,只因為那年代賺錢的機會太少了,成噸成噸的空閒勞動力閒賦在家,不是他們懶,而是確實沒有賺錢的門路!

    即使只有1塊錢的額外收入,苦一點,累一點,他們覺得無所謂,不是代表當時1塊錢在有多大的購買力,也不能代表他的付出就只值那1塊錢,而是裡面有個“機會成本”在,你幹就有,不幹就沒有!

    因為這一現象,造就了能拿穩定工資的工人階級,攢幾個月錢就能買輛的腳踏車!而同樣一部腳踏車,讓那年代的農民群體,覺得有些高不可攀!這也能理解工人階級在那個年代,與農民兄弟的優越感從哪而來了!

  • 5 # 看鑑

    每個人的回憶裡,都有一輛二八大槓,爸爸用它娶了媽媽,你坐在後座上長大。它不太起眼,卻載走了幾代人的回憶。但您知道,腳踏車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嗎?

    1791年,法國人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輛腳踏車,解鎖了人類出行的新姿勢。78年後,首輛腳踏車出現在中國的皇宮裡,溥儀為了它,甚至砍掉了紫禁城的幾十道門檻,但是這貴族的玩具,和咱老百姓還是沒太大關係。

    直到上世紀20年代,城市交通不斷完善,腳踏車終於取代了馬車、牛車和驢車,成為了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不過,當時的腳踏車全靠進口,價格昂貴,一輛車大概要500塊錢,一個普通工人不吃不喝,也要10個月才能買上,可謂是實實在在的奢侈品。20世紀30年代,上海誕生了第一輛專為女性設計的坤車,成為了全國女生夢寐以求的禮物。

    建國以後,計劃經濟僧多肉少,腳踏車一律憑票購買,一票難求的盛況,堪比今天買車搖號。那時候,姑娘選小夥,不看顏值,不看存款,只要牆角邊有輛永久牌腳踏車,就分分鐘嫁嫁嫁。八十年代,物質豐富了,腳踏車終於飛入尋常百姓家,多少孩子在二八大槓上長大,工友們騎車上下班,一路談笑風生,高歌歡唱。在一輛輛單車的神助推下,中國一度獲得了“腳踏車王國”的美譽。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腳踏車也不甘落後,奮力擠進了外交部門。當年老布什夫婦訪華,總理豪贈兩輛腳踏車以示友誼天長地久。之後又開發出總統夫婦雙人同款,遠銷美國,風靡大洋彼岸。

    但是您發現沒有,很長一段時間,陪伴幾代人的腳踏車,漸漸消失在街頭巷尾,爸爸們不再以有一輛腳踏車為榮,它們也不再是姑娘們的夢。眼看老百姓和腳踏車漸行漸遠,它卻又以新的姿態重返街道。但這次,掌龍頭的不是爸爸,後座也有了變化,車回來了,我們越走越遠了。

  • 6 # 易家巷

    唉,能值多少“錢",能值多少錢?錢,錢值多少,錢是掙不淨的。腳踏車,縫紉機,手錶,鳳凰牌照像機,8080錄音機,14英吋黑白電視機…這是人們心裡在過去艱難歲月的享受,是甜甜的回憶,那年,那月,那時,難忘的,刻骨的,充滿幸福,充滿對過去深深的愛,永遠,永遠。

    那時,其中每一件,每一個人都買不起,這是那時現狀。76年12月,我姐在上饒給我買了輛鳳凰牌雙剎固腳踏車,大約在195元左右,火車託運南昌。那是上海第一批生產出新產品,好於德國來靈。

    錢是揍的,我一百,姐一百。半年還完債,親姐弟要算帳。

    九六年車給了于都鄉人,那車很好,雖有十來年車令,保養很好。那年買來誰都借用,開開洋暈,我人隨和也就給之,一年後剎車不靈,調剎也難。

    可以講,現家家有小車多,但那時,上海車,縫紉機,三五牌座鐘,家庭為之少有。那年月,上海牌產品,除了酒,連火柴,牙膏都為首選。腳踏車是嫁樁。

    那年月,工資就那麼多,腳踏車最貴,還要票,這票要找熟人,要省市五交化百貨公司人。

    那時有錢吆,誰都沒有錢,都一樣,差距不大。現錢,錢不值錢,更當不了過去…過去的記憶。

  • 7 # Wang王顧左右而言他

    =^_^=記得當時我還在讀小學,我們老師的工資也是就三十元左右月工資的樣子,那時的腳踏車還真是一個奢侈品,相當於我們老師一年的工資收入,如果是放在現在老師一年的工資收入,就該在七萬左右吧!也就是說現在的話完全可以買一輛一般的國產小汽車了!

  • 8 # 東莞彭小彪

    這要看保管和保養如何!我的一位老師在當時憑票購得一部永久牌的腳踏車,自己不會騎,又不好意思請人教,也不願借給人騎,於是把腳踏車掛在煤爐上面的牆上。沒過幾年便鏽跡斑斑,壽終正寢。

  • 9 # 曉峰嶺

    1982年那時候一輛永久牌28寸胎的腳踏車173.00元,要憑票,或者開後門才能買到,一塊上海牌手錶120元,也要憑票。

    我1970年參加工作,1982年月工資43.50元,吃飯每個月至少十五元。買糧食憑糧票,定量30斤。從寧波乘火車到佳木斯火車慄37.5元加快票7.50元,四天四夜可到。

    袁大頭按國家規定,一塊兌換一元人民幣可以買不要糧慄的大米2.7斤。吃一碗光面要2.5兩糧票,加一角錢。吃一根油條要半兩糧票3分錢。剃次頭2角錢。也就是說一塊銀元可換10碗光面還要2.5斤糧票。有錢人家憑華僑券花900元可買一臺9寸黑白電視機,晚上放電視左鄰右舍都來看。

  • 10 # 勁松傲雪wz

    謝邀請!前面已有一千多人回答,但我親自經歷過,有義務如實敘述當時的實際情況,在八十年代普遍工資四十元左右,那時的工資雖然按級別,但懸殊不大,級別工資一級相差6~8元,高階工最高8級也就80元左右,一級工32元。那時的永久牌腳踏車、鳳凰牌腳踏車、飛鴿牌腳踏車是當時的三大名牌,每種車當中也分檔次,好一點的250元左右,綜合下來平均也在200元左右。按照當時的工資與現在的工資對比換算,一輛腳踏車將近6~8萬,也就是說當時的一輛腳踏車,現在可抵7~8萬的小轎車了。

  • 11 # 軍歌響亮

    如今結婚要求有房,有車,可在八十年代,新人結婚的最高要求是″三轉一響,三轉,腳踏車,縫紉機,手錶,一響,收音機。如果當時結婚能一次把“三轉一響"置齊,那就相當於今天的″土豪"。

    八十年代初期買一輛永久牌腳踏車需要供應,不是誰有錢就能買到,你得有“腳踏車票”才能買到,那時買什麼東西都憑票供應。

    八十年代,一個二級工人的月工資在36一38元間,農村生產隊,正勞力勞動一天能掙10個工分,價值只有幾毛錢。

    那時永久牌腳踏車是國產名牌,一輛永久牌腳踏車的售價在125一150元之間(要看車型而定),要想買一輛永久牌腳踏車,需用一個年青工人近半年的工資,需要農民掙一年的工分才能購買一輛永久牌腳踏車。現在一個年青人一月平均收入在5000元左右,這樣換算下來,一輛永久牌腳踏車相當於今天三萬左右吧!

  • 12 # 十年十倍投資之路

    手錶、腳踏車、縫紉機曾被稱為中國家庭的“三大件”。永久腳踏車是過去一個家庭主要的交通工具和運輸工具,我記得我小時候學騎車還是用的永久腳踏車,去鎮上趕集,還有下地幹活都要騎。

    八十年代,一輛永久腳踏車,28大梁的,估計180-200元人民幣之間。但是還不一定買的上,因為要加統一供應,還需要找關係,所以實際價格會在300-400以上。

    以1986年為例,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全國職工年平均工資為1271元,2016年平均工資資料為57394元,從86年到16年,全國平均工資增長了大約50倍。那八十年代一輛永久腳踏車的實際價格,相當於現在約15000-20000元左右。

    不過隨著交通工具的變化,社會的進步,腳踏車也逐漸退出了主流交通工具,所以就算保留到現在也還是隻值300元錢,相當於貶值,不會增值。

  • 13 # 靜靜的雲裳

    參照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大學生畢業參加工作的月工資,為方便計算取50元。當時永久腳踏車取整數150元,即相當於三個月工資。

    現在大學畢業剛參加工作,到不同企業收入不同,外企、機關、民企差異工資很大。取個均數月工資4000元不知穩妥不?如以4000元計算,那麼三個月工資是12000元。

    粗略判斷,拋開貨幣超發、物價指數上漲等不確定因素,是否大致等同於12000元呢?

  • 14 # 幹快遞的蘆花江農民

    80年代一輛永久腳踏車的價格在160到200塊錢左右。

    從物價上對比:當年一百斤稻穀的價格大概是24塊左右。也就是說需要至少將近七百斤稻穀才能換一兩腳踏車。現在一輛永久腳踏車的價格大概是七百塊左右,水稻的價格是140塊每百斤。只需五百斤稻穀就能換一輛腳踏車了。

    從工資收入對比:80年代的月薪大概是三十塊左右,等於基本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存下買腳踏車的錢。現在的工資會月薪低於一千的恐怕很少了吧

  • 15 # 有書共讀

    這個問題我太有感觸了。我87年8月參加工作,攢了一年的工資,就買了一輛鳳凰牌腳踏車,花了330元。永久牌、鳳凰牌是當時腳踏車的名牌,價格只差幾塊錢。

    因為我在鄉鎮上班,而父母住在8公里外的行政村,不通班車,週末要去看望父母,沒有腳踏車很麻煩。去了就回還能借到腳踏車,去一天兩天,那就肯定借不到了,只好走路去。於是攢錢買一輛腳踏車就成了我工作後的第一個目標!

    當年我的月工資是82元,和哥哥嫂子一個單位,交伙食費30元。米是0.14元/斤,肉是0.6-0.8元,秋冬季哥哥還有種些青菜。

    為了攢錢買腳踏車,每個月我要強制省下30元存銀行(30元存銀行,現在想起來真的很搞笑),零食和零用每個月只用幾塊錢,剩下來的十幾元攢了偶爾買件衣服。到了88年6月底,我估計錢攢夠了,就去供銷社看有沒有貨。

    要知道當年有了錢可不一定能買得到你要的東西。買腳踏車是要票的,供銷社統一供應。我的運氣不錯,剛好供銷社有一張26斜槓鳳凰牌女式腳踏車的票,因為貴還沒有人買。

    雖然我也嫌它比其它雜牌的貴了一百多,但是其它牌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有貨,而且這個價剛好我付得起,於是我就毫不猶豫的順利地拿到了票,幾天後付錢取車。

    就這樣我終於有了人生第一輛屬於自己的專車,想什麼時候騎就什麼時候騎,想騎去哪裡就騎去哪裡的腳踏車。

    現在我們來算算330元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1、按米價算

    當年米是1毛4,現在2塊8左右,20倍,因為米價國家有調控,價格漲的不會太多。330元的20倍是6600元,現在可以買部中檔摩托車。

    2、按肉價、青菜價算

    現在五花肉12元,排骨23元,是當年的20-30倍。按肉價算當年的330元值現在6600-9900元。青菜價只記得小白菜,當年哥哥種的小白菜可以釆摘的時候是5分1斤,平常是1毛。他還說辛辛苦苦種的可以吃了,街上又賣便宜了。現在小白菜3-6元,60倍。按白菜價算當年的330元值現在的19800元。

    3、按工資算

    按我當年82元的工資,330不吃不喝要4個月。現在我同事剛入職的月工資3000出頭(未扣保險,因為當年我們也未扣保險),4個月工資在1萬3左右。如果像我當年這麼儉省,一年可以留1萬5多點。

    4、按服裝費算

    當年普通服裝十幾元,最高檔的毛料西裝也不超過一百元一套,現在同等面料沒有大幾千上萬不可能買到。服裝費漲了五十倍以上。

    5、按車票價算

    當年我們從鄉鎮到縣城車票是8毛,現在9塊,11倍多點。從縣城到省城普通火車票差不多漲了10倍。

    6、按電器價、電話算要貶值

    87年我哥結婚,買一臺20吋電視花了2千3,現在32吋液晶電視才1千多。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裝個固定電話初裝費三千,夫妻倆要攢兩年的錢。

    綜上所述,衣食住行各項平均算,漲了30-40倍,也就是說八十年代一輛永久牌腳踏車,相當於現在1至1.3萬。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 16 # 不老松3114692423

    我72年工作,上班有月票,公交太擠,沿站都扒車,常遲到,如有腳踏車,企業省去了五元月票錢,補貼騎車職工大約兩元錢,(每月),75年,找了許多人幫忙,湊足了22張工業卷,(每戶每人一年大約只一、兩張),又找內線人探聽到鼓樓百貨商店(現紫峰大廈處)某日有少量“上海風凰牌雙響轉鈴全鏈罩”腳踏車出售,深更半夜去排隊,終如願買到手,我的記憶不會錯,除需22張工業卷外,價格是一百七十元零五角,我當年滿師第一年,算一級工(那時是八級工資制),每月工資應該是三十三元,二級工是三十八塊九,……那風凰車騎上路,投來多少羨幕的眼光,現在的寶馬又怎麼樣呢?!……

  • 17 # 易水不寒

    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永久牌和飛鴿牌腳踏車,只能憑票購買,永久牌腳踏車不超過時價120元,那時的一元錢憑票供應0.65元鮮豬肉價格一斤5兩,可以憑票購買饅頭包子20個,去醫院看感冒發燒的病還會有剩餘錢。那時的120元,大約是現在的15000元左右,人均年薪不足四十元,只有差不多三十元的樣子。而鳳凰牌全包鏈的腳踏車都是160元左右,而農民做一天的短工才賺到10.8元,這樣算下來,他們不吃不喝光幹200天才能買到一輛鳳凰牌的腳踏車,差不多要花費40000元才能購置成功。

    當時永久牌的腳踏車的價格為180元多一些,1988年下工令,十幾年的國企事業單位工資按照45元計算,四個月的工資可以買到一輛永久牌腳踏車,相當於當時的20000元,如果按照八十年代初期剛工作三四年每月20多元計算,買一輛永久腳踏車得八個月工資那麼算到現在也需要4萬元才能入手。

    八十年代初期,發工資後,馬上得買生活必需品,糧食,鹽,火柴,糧油等等,每斤大米一角九分錢,一百四十四斤稻米買糧要花二十七元多一點,九元錢就是一個月的油鹽醬醋,那麼當時買腳踏車和現在買汽車汽車一樣難,當時的一輛腳踏車相當於現在的一輛普通轎車。當時的腳踏車也是緊供商品。許多人也是可望而不可及,並且當時結婚的標配就是四大件,也就是“三轉一響”。三轉就是腳踏車,縫紉機,手錶或者老鍾。一響就是收音機了。如果是上海牌的石英錶和永久牌的腳踏車那就很拉風了。

    現在結婚可能和以前差不多,甚至更豐富了,房,車,存款,彩禮等。房子必須要在中心城市買,車不能太次,存款要夠花,彩禮不能沒有排面。這樣算下來得話,要想娶得所謂的另一半,那算下來比較經濟的也得百把萬了。這也體現了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物質的追求也越來越高,每家一輛車也基本上是常事。

  • 18 # 老照片

    我詳細詢問了曾生活於六七十年代的老人.當時,永久腳踏車計劃生產及憑票購買是在1977年前後.當時的永久腳踏車是172元一輛,跟鳳凰,飛鴿屬於“一線”腳踏車品牌。大金鹿次之,屬二線品牌,154元。這個價格是全國統一價。當時的工資只有三四十元。但是,並不是有錢就能買下這輛車子。一般是憑票購買。票呢,在城市裡是有關部門發到各單位。單位發給誰得研究決定。是的,研究、排隊。

    如此算來,一輛車子頂四個多月工資。按照現在基本工資3000到4000算,也得12000到15000一輛呢。聽說後來雜牌多起來,說著也就到了1980年代,人們購買才不那麼困難。

    不僅腳踏車,當時的油、面、肉、縫紉機等等均是憑票供應。許多人們懷念過去精神純淨的同時,物質的貧瘠往往被忽略了。而實際上,現在物質極大豐富,人們有時候卻不如過去更有滿足感。

  • 19 # 波士財經

    這個看從哪一個角度來比較。

    我們知道一下,一輛永久腳踏車當時的價格。上世紀80年代一輛永久腳踏車價格大致在150元左右,早期是憑票購買,票這玩意不好弄到,如果加上“票的價格”——沒有地位、沒有關係,你是拿不到票的——那麼價格就更高了。好吧,我們就按150來算。

    如果從貨幣增長速度來看,1990年我們國家的M2是15293.4元。2017年我國M2是167.7萬億元。那麼167.7/1.52=110(倍)

    150X110=16549(元)。

    也就是當時的一輛永久腳踏車相當於現在16549元。

    如果從GDP角度來比較,1990年我國GDP是1.89萬億;2017年我國GDP是82.71萬億。那麼82.71/1.89=43(倍)。

    150X43=6564(元)。

    也就是當時的一輛永久腳踏車相當於現在6564元。

    這兒採用的是1990年的資料,如果是1980年的資料,那更恐怖了。

    從社會地位來看,在80年代擁有一輛永久腳踏車,相當於現在開著中檔轎車企業老闆。

    從裝逼角度來看,在80年代擁有一輛永久腳踏車,相當於現在開著寶馬3系去泡妞。

    從收入角度來看,在80年代擁有一輛永久腳踏車,相當於現在一個白領一個月工資。

    以存款角度來算,現在很多工作3年的工人,存2年錢可能不到1萬塊錢。也是相當於1-3萬元。

    以購買力角度算,當時的豬肉是1塊多錢一斤,大約1.2-1.5元。150塊相當於100斤豬肉。現在豬肉價格20元左右。當時一輛永久腳踏車價格,相當於現在3000元。以前一根冰棒5分錢,150元相當於3000跟冰棒票。想在一個冰淇淋3元,當時一輛永久腳踏車價格,相當於現在9000元。

    好吧。所有歷史屬於過去,所有未來充滿期待。多少錢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本事賺錢。

  • 20 # K濤資本

    八十年代比較久遠了,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剛查了一下當時一輛永久腳踏車的價格,那時永久腳踏車的價格大概在180-200元左右,我們就以180元為例,從下面幾個角度來比較一下當時一輛永久腳踏車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一、工資水平:

    那時我們工人的工資大概在三四十元左右,那麼當時買一輛腳踏車需要花費大約5個月的工資,根據國家統計局釋出的2017年全國城鎮私營人均工資為45761元/年,平均每月工資為3813元,五個月的工資就是:19065元,也就是說,按照工資水平來算,當時一輛永久腳踏車的價格相當於現在19065元!

    二、從通貨膨脹的角度來看:

    每年的通貨膨脹率都是不同的,通貨膨脹率反映的是貨幣的實際購買力,因此,如果從通貨膨脹的角度來看,或許會更客觀一些,而體現通貨膨脹大小最直觀的資料就是貨幣供應量(廣義的M2),從有資料可查的1990年的M2來看,當時M2是15293億元,2017年M2為167.68萬億元,1676800/15293=109.64,我們就以109倍來看,當時的180元就相當於現在的19620元,和第一個算的差不多。

    綜上所述,八十年代一輛永久腳踏車大概相當於現在的20000元左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被架空的洪秀全,為何能滅掉實力派的楊秀清、韋昌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