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惜緣141616723
-
2 # 隱者康司馬
如果吳三桂不殺死永曆皇帝,他起兵造成反會有非常多的反清復明的大臣老百姓追隨他?後來吳三桂造反也是打著反清復明的口號並且還換上明朝的將軍衣甲到永曆帝的墓前痛哭,說要他自己反清的目的是要替明朝報仇——這不是上墳燒報紙糊弄鬼呢,明明是你吳三桂親手勒死永曆帝的??所以幾乎沒有多少人相信吳三桂的鬼話,殺死永曆皇帝也是吳三桂人生最大戰略失策——不然的話恐怕歷史會改寫的???
-
3 # 歷史盛典
吳三桂是一個反覆不定的人物,他曾經反明降清,後來又反清自立為王,最後被清廷消滅。提到他,很多人也認為他是一代梟雄,但是他一生中犯下了最大的一個錯誤,那就是殺了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榔。
應該說,如果不是吳三桂的投降,滿清未必能夠挺進中原。 滿清平定中原後,讓吳三桂在雲南貴州做了平西王。但是,清廷對吳三桂始終是不放心的,朝廷就讓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做了駙馬,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居住在北京城,以作人質。
但是,對於這個漢族掌權者,滿清統治者既要重用,同時又防著。針對他,不少滿清高層認為應該早日除掉,但是遲遲沒有下手,最主要的原因是南明朱由榔潛入到了緬甸境內,認為吳三桂還有利用價值,派他剿殺朱由榔!
那麼,朱由榔是誰呢?他是南明末代皇帝,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漢族帝王。明神宗朱翊鈞之孫,明光宗朱常洛之侄,桂端王朱常瀛之子。
吳三桂在打下雲南並獲得鎮守之權時,很想成為清代的沐英(沐氏家族統治雲南近三百年,與明朝相始終),因此他向洪承疇討教世守雲南之策,洪承疇很有深意的告訴他:“須使雲南不可一日無事也。”就是要他保持雲南的高度緊張狀態,使朝廷不得不倚重他。
1658年,清軍三路大軍入攻雲南,雲貴淪陷。永曆十三年(1659年),朱由榔在李定國的保護下,逃到緬甸境內,被緬甸王莽達收留。
這個時候,吳三桂就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如果他不去攻打朱由榔,任由朱由榔發展,那麼自己就永遠有利用價值,然而吳三桂沒有這麼做,他攻入緬甸,王莽達之弟王莽白乘機發動政變,殺死其兄後繼位。
1661年8月12日,莽白髮動咒水之難,殺盡永曆帝侍從近衛。
王莽白得到清軍進入緬境的訊息後,曾寫信給吳三桂,到1662年1月22日,王莽白將永曆帝朱由榔獻給吳三桂,明朝皇統徹底滅亡。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永曆皇帝的被殺,證明吳三桂的價值已經大大減少了。
吳三桂自恃武力強悍,舉兵反清,但是他有致命的缺陷,當時民心尚嚮明朝,可因為吳三桂縊殺永曆帝,不能用明朝以號召,並且最後吳三桂都自立為帝了,在當時人看來,就更加名不正言不順了,吳三桂最後也沒能反清成功。
最終吳三桂病死,了卻了自己的一生。 -
4 # 北派說書人
這個問題朕來回答
要想知道吳三桂最大的敗筆是什麼,就要看吳三桂從開始選擇投降滿清引清軍入關的目的是什麼,以及之後的心裡改變。
吳三桂時任遼東總兵的時候,攜數萬關寧鐵騎,死死的堵著八旗兵,讓八旗兵無法踏入大明疆域,雖然說當時遼東戰事緊迫,而且餉銀遲遲不到,但是吳三桂卻以個人魅力,讓關寧鐵騎等守軍一直堅守崗位。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北京方面傳來訊息,崇禎皇帝煤山自縊,更為讓吳三桂惱火的是,自己媳婦兒陳圓圓被李自成手下搶走,父親被殺,但是李自成打又打不過,吳三桂心一橫,決定與多爾袞聯手,做掉李自成,這倒似大唐晚期借兵回紇平叛的戲,而且郭爾滾答應了,而且口號是要替宗主崇禎帝報仇,收買漢人心。
而此時的李自成早已醉生夢死,在北京城亂搞了一通,而且此時北京城開始出現了瘟疫,闖軍無力與之戰鬥,最後戰敗。
吳三桂的意思是,等拿下北京後,遼東方向歸了多爾袞,沒想到多爾袞往北京城一躺,就不想起來了,但是到了這種地步吳三桂還有什麼辦法?此時自己還哪顧得上民族大義,一心想報仇的他直追闖王到陝西平叛。
後來多爾袞一路轉戰全國,直到打到了雲南,將南明小朝廷逼到了緬甸,當時的緬甸老國王收留了永曆皇帝,畢竟曾經的宗主國國主,但是老國王卻被害,新上任的國王生怕惹禍上身,和永曆皇帝的親兵衛隊大戰,將永曆帝活捉,後來的親兵衛隊退往深山,也就是後來的撣邦前身,此時的吳三桂深諳走狗烹良弓藏的道理,為了給清廷一個投名狀,便殺了永曆帝,徹底寒了漢人的心,但凡有血性的人,絕然不會和吳三桂合謀,這也是吳三桂反叛失敗的原因之一。
-
5 # 江湖小曉生
導語:
很多人認為吳三桂這一生,最大的錯誤,那就是殺掉了南明永曆皇帝朱由榔。因為殺掉朱由榔以後,明朝的舊臣們對吳三桂就徹底喪失了希望,從而跟他處於敵對狀態。
就算後來吳三桂反叛滿清,也不會得到明朝遺老遺少們的支援。那麼事實的真相是這樣嗎?吳三桂這一生最錯的事情,我看並不是這件事。
01朱由榔在緬甸被捉,在滇池被吳三桂絞殺。當時吳三桂已經殺到了雲南境內,晉王李定國的部隊此刻已經收縮到了勐臘地區,這個時候吳三桂帶著人馬衝入緬甸。
因為緬甸這裡藏著南明最重要的一個人,那就是明朝永曆皇帝朱由榔。朱由榔是在張獻忠的義子孫可望和李定國的支援下,才做了這麼久的南明皇帝。
其實朱由榔本身的根基並不深,這就造就了他進入緬甸以後的困境。因為他身邊只有一個沒什麼兵權的沐天波,所以在緬甸備受欺凌。後來沐天波更是被殺了,永曆皇帝在毫無依靠的情況下,被吳三桂給捉了去。
吳三桂將朱由榔帶到了昆明滇池旁,將他絞殺。因此,清政府保舉吳三桂一族永鎮雲南,跟明朝沐天波家族一樣,世代作為鎮守雲南的家族。
這是無上的光榮,這種封疆大吏,能夠賞賜給吳三桂,那是因為吳三桂有巨大的功勞。而且這次絞殺朱由榔,使得清政府確認了吳三桂的忠誠,所以吳三桂才能夠安安穩穩地在雲南過日子。
剛入關那會兒,清軍並不信任吳三桂,他們甚至將吳三桂遣返到了關外,看他到底是什麼態度。最終吳三桂剃髮易服,決心成為清軍的一份子,多爾袞這才給了他南征的機會。
十六年正月,由榔奔永昌。二月,三桂與尚善、卓布泰合軍克雲南會城,破文選玉龍關,取永昌,由榔走緬甸。師渡潞江,定國設伏磨盤山,詗知之,分八隊迎擊,斬殺過半。取騰越,追至南甸,乃振旅自永昌、大理、姚安還。---《清史稿》
吳三桂在南征途中的表現非常優越,一路為清軍充當前鋒。但是清軍上層一直都在防備吳三桂,他需要吳三桂做一件不可以回頭的事情,才能徹底信任他,所以吳三桂是在這種情況下,絞殺了永曆皇帝朱由榔。
02吳三桂絞殺朱由榔,有錯嗎?我認為吳三桂這麼做一點錯都沒有,因為就他當時的那個處境來說。如果得不到永世鎮守雲南的機會,極有可能會被鳥盡弓藏。
在歷朝歷代的開國功臣中,但凡不受信任,結局都好不到哪兒去。我們看劉邦的大將韓信,個人能力突出,可是並不受信任,結果身首異處。朱元璋的那些開國將帥們就更不用說了,一個個下場淒涼。
吳三桂是預料到這些事情的,所以他必須要想辦法爭取清廷上層的信任,只有得到信任以後,才有機會贏得鎮守雲南的機會。
十七年,定國、文選與緬戰,索其主,連敗緬兵,緬終不肯出由榔。十八年五月,緬酋弟莽猛白代立,紿從官渡河盟。既至,以兵圍之,殺沐天波、馬吉翔、王維恭、魏豹等四十有二人,詳《任國璽傳》。存者由榔與其屬二十五人。十二月,大兵臨緬,白文選自木邦降,定國走景線,緬人以由榔父子送軍前。明年四月,死於雲南。六月,李定國卒,其子嗣興等降。---《明史》
當時雲南還有不少南明的殘兵需要收拾,殺害朱由榔之前,李定國的大軍依舊非常有戰鬥力。所以雲南地區必然是要有人留下的,為什麼不能是他這個平西王呢?
朱由榔這個人,本身就沒有什麼本事,也沒有足夠的權威可以控制南明的殘餘部隊。除了李定國對他比較信任外,我們看孫可望想要架空他,鄭成功完全不聽從他的指揮,他壓根就是個傀儡罷了。
這麼來看的話,吳三桂殺掉一個傀儡皇帝,就能換取永世鎮守雲南的職權,這有什麼錯呢?明朝如果還有一丁點希望的話,那也不會存在於朱由榔身上。
在吳三桂殺掉朱由榔以後,清廷徹底放心了。因為清廷認為吳三桂沒有退路了,這才將鎮守雲南的任務交給了吳三桂。
03吳三桂起兵太晚,這才是他的錯誤。後來吳三桂再次反叛滿清,倒不是說他反叛有什麼錯誤,只是為了儲存自己的利益罷了,沒什麼對錯可言。
關鍵是他反叛的時間,實在是不合時宜。
因為當時吳三桂歲數實在是大了,那些跟隨他南征北戰的將領士兵們,也都老了。
新招募計程車兵沒什麼戰鬥經驗,所以當時他們的戰鬥力是沒辦法一統天下的。而且康熙皇帝統治期間,清朝風調雨順,沒多少人原因跟著吳三桂造反。
朱由榔的死,對吳三桂造反所產生的影響,我認為是微乎其微的。
願意反清的還是會響應吳三桂,畢竟這是規模最大的反清運動了。他們如果不把握好這次機會,今後壓根就不可能完成反清復明的事業。
就算是這樣,吳三桂還是打下了清朝的半壁江山,正要渡過長江,北伐向上的時候,吳三桂突然就死了!為什麼死的呢?因為歲數太大了。
吳三桂北伐的時候,已經62歲高齡了。那個時候人的壽命本身就不長,吳三桂又要長途跋涉,當然是吃不消的。
歲,三桂年六十有七,兵興六年,地日蹙,援日寡,思竊號自娛。其下爭勸進,遂以三月朔稱帝,改元昭武,以衡州為定天府。置百官,大封諸將,首國公,次郡公,亞以侯、伯。造新曆。舉雲、貴、川、湖鄉試。號所居舍曰殿,瓦不及易黃,以漆髹之。構廬舍萬間為朝房。築壇衡山,行郊天即位禮,將吏入賀。是日大風雨,草草成禮而罷。俄病噎,八月,又病下痢,噤不能語。召其孫世璠於雲南,未至,乙酉,三桂死。---《清史稿》
僅僅過了5年時間,67歲的吳三桂就病死了,他死之前,還不忘稱帝,可見他想要做皇帝的心思有多深。沒有吳三桂的叛軍,那就等於是沒有了主心骨,雖然他孫子吳世璠也堅持了三年。可是完全沒有權威性,一路敗退到了昆明,最終被康熙全部剿滅。
總結:吳三桂在康熙剛登基時起兵,是最划算的。我們會發現,吳三桂起兵以後不久就自稱為周王,儼然是沒有恢復明朝的意思,所以他絞殺朱由榔,並不影響這次起兵,至少沒有大的影響。
他起兵這一年,是康熙12年,距離他被冊封為平西王已經12年之久。康熙剛登基這一年,吳三桂負責絞殺朱由榔。
這是他人生轉變的關鍵時刻,他既殺了朱由榔,又掌握了雲南全境的勢力。那麼擺在他面前的其實就是一道選擇題,要麼就碰運氣在雲南世代鎮守,要麼就反叛清王朝。
那個時候反叛清王朝的成本是最低的:
當時的吳三桂才50歲大,正是精力旺盛的時候。而且他手下計程車兵們都還沒有老,一直跟隨在吳三桂身邊,是最得心應手的時候。
而且那段時間,民間有不少反清組織,他們希望恢復明王朝的熱情非常強烈。比如說當時的鄭氏集團,所以吳三桂會得到更多人的幫助。
再者清王朝當時處於主少國疑的狀態。康熙皇帝年僅8歲就被推上了皇位,朝中大全被四大輔政大臣壟斷,而這四個人又各懷心思,正是超綱不穩的關鍵時刻。
如果這個時候他能夠起兵反清,我相信那些想要恢復大明王朝的人,不僅不會責怪吳三桂殺害朱由榔,反而會起兵幫助他。
因為他們不是為了朱由榔而戰,而是為了大明王朝而戰。說到底,為了朱由榔而戰的只有李定國這一支部隊而已。
參考資料:
《清史稿》
《明史》
-
6 # 仁者厚德載物
吳三桂是中國歷史上罪惡滔天的頭號大漢奸,他引狼入室勾引清軍入關,造成至少幾千萬同胞被清軍屠殺,當然弒殺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帝朱由榔是吳三桂最大的敗筆之一。
吳三桂弒殺永曆帝造成的惡劣後果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吳三桂親手屠殺永曆帝全家幾百人,徹底滅亡了自己的祖國明朝,完全坐實了他是中國歷史上頭號大漢奸的罪惡。
與中國歷史上其他漢奸賣國賊相比,吳三桂的罪惡毫無疑問是最大的,石敬瑭不過是出賣了燕雲十六州,秦檜不過是宋高宗趙構殺害抗金名將岳飛的幫兇,李鴻章不過是簽訂很多喪權辱國的賣國條約,汪精衛不過是成立偽政權,但他們都沒有像吳三桂這樣不僅為虎作倀屠殺無數同胞,而且親手弒殺國君徹底滅亡自己的祖國。明朝的漢奸很多,比如洪承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許定國等,都沒有像吳三桂這樣親手弒殺國君導致自己祖國明朝徹底滅亡。
其次,吳三桂弒殺永曆帝從精神上法理上給南明抗清力量致命打擊,使明朝徹底失去復國的可能。
永曆帝被吳三桂殺害以後,讓南明抗清力量失去了最後的希望,他們徹底絕望,土崩瓦解。永曆帝在位17年,是南明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可以說是南明抗清力量的精神領袖,是支撐南明抗清力量的一面旗幟。
而永曆帝遇害以後,南明抗清力量的精神上受到致命打擊,比如南明最傑出的兩位抗清名將李定國與鄭成功都在永曆帝遇害以後不久傷心絕望而死。從此以後明朝徹底失去了復國的可能。
第三,吳三桂弒殺永曆帝也使自己對滿清王朝失去了利用價值,給自己造成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必然命運。
洪承疇曾經對吳三桂說,咱倆可都是大明的降臣,於公講,永曆皇帝也算是咱們前主子,最好能放他一條生路;於私講,你如果想永鎮雲南,永保榮華富貴,最好能留永曆一條命,有永曆在那,滿清永遠不會對你動手。
吳三桂卻非常自私而且自大,他不是不明白養寇自重的道理,而是在割據一方,還是養寇自重上,選擇了割據一方。他寧願把永曆皇帝弒殺,以換得清廷對他的信任,這樣他才有可能掌控雲南的全域性。退可以成一方諸侯,進可以謀取中原,因此吳三桂在弒殺永曆帝的時候就已經有反清稱帝的野心。
因此在吳三桂弒殺永曆帝以後,註定了兔死狗烹的命運,因此康熙帝對吳三桂削藩是必然的結果。
第四,吳三桂弒殺永曆帝使他後來造反清朝提出“反清復明”的旗號變成自己打臉的笑話,造成吳三桂造反清朝虎頭蛇尾的必然命運。
吳三桂在康熙帝削藩以後圖窮匕首見發動反清叛亂,雖然吳三桂起兵造反的時候,全國形勢一片大好。王輔臣在甘肅起兵,耿精忠在福建起兵,尚之信在廣州起兵,孫延齡在廣西起兵,吳之茂在四川叛變,蔡祿在河北叛變,鄭經在臺灣響應。另外,還有四川的少數民族土司造反,察哈爾蒙古布林尼造反,青海墨爾根臺吉造反,包括清朝的屬國朝鮮也開始造反。可以說,大半個中國都造反了,清朝只剩下關外及中原地區。造反的各方,對清朝形成了一種包圍的態勢。
但吳三桂發動反叛清朝的戰爭的大好形勢很快土崩瓦解的最重要原因吳三桂反清的理由不充分。 吳三桂是打著“反清復明”的口號,反叛清朝的。但是,天下人都明白,其一,清兵是吳三桂開啟山海關,把他們放進來的。其二,南明的永曆帝,是吳三桂追到緬甸去把他殺害的。吳三桂是滅亡明朝的罪魁禍首,他這所謂“反清復明”的口號,能有多少人相信?
因此藩鎮各自為政,並不聽吳三桂的號令。每一個造反的藩鎮,所考慮的都是自己的利益,而且是眼前的利益,一時的利益,並沒有從通盤上進行考慮,更不會服從吳三桂的指揮。比如甘肅的王輔臣,雖然他是從吳三桂身邊走出去的,吳三桂也在極力拉攏他,請他出任總管大將軍,但他其實並不聽吳三桂節制。
藩鎮們在吳三桂和清朝之間搖擺不定,首鼠兩端。其中,曾經多次反覆的包括耿精忠、尚之信、王輔臣、孫延齡等等。基本上都是投降了清朝,又反叛,又投降清朝。總之是搖擺不定。由此可見,藩鎮雖多,真正與清朝硬碰的,卻非常少。這一切註定了吳三桂虎頭蛇尾必然失敗的命運。
綜上所述,吳三桂弒殺永曆帝是一生最大的敗筆。吳三桂不僅是大明的逆臣,也是大順的逆臣,更是大清的逆臣,是中國歷史上實至名歸的頭號大漢奸。
-
7 # 滄海一粟7528
公元1662年吳三桂率軍攻入緬甸,擒獲逃入緬甸的南明末代皇帝朱由榔,隨後將朱由榔押回雲南用弓弦勒死於滇池邊。吳三桂此舉表面上表現了對清廷的無限忠心,卻也把自己的路給封死了。
首先吳三桂失去了養寇自重的資本,要知道任何朝代都是不會允許大將長期統兵在外的,這樣很容易造成尾大不掉,同時,失去軍權的大將是很難善終的。吳三桂把明朝最後的那點薪火給滅了,那他也失去了存在的意義,被削蕃,被剝奪軍權是早晚的事。
其次,如果說吳三桂在崇禎死後投降清廷多少有些不得已,那他親手殺死朱由榔則是永遠自絕於明朝,自絕於漢人,所以他最後打出為明朝報仇的旗號,別人都是當成鬧劇,根本沒人響應,相反還站在清廷一邊對付他。
-
8 # 文野山人
原因十分簡單,為之後吳三桂的軍事行動,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即後面打出“反清復明”的旗號就沒有市場了。當時的士紳階層紛紛表示認清了吳三桂的臉面,不支援吳的這次軍事行動,雖然當時各地的反清活動仍舊很多。
對於生活在清朝的漢人來說,“反清復明”一直都有很市場的,甚至說最後清王朝的覆滅,是“反清復明”的翻版,那麼是哪些人將清王朝推入了墳墓呢?
歷史書上講得很清楚,1911年同盟會領導武昌首義,緊接著全國多省宣佈脫離清王朝統治,組建軍政府,最終1912年,成立中華民國,孫中山任臨時總統。在孫的三民主義中有一條,稱之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該處的中華,即指漢族統治的地方(武昌首義取的十八星旗),而簡單的口號可不是一拍腦袋就出來的。這跟孫在幾十年來在華接觸的人是有關的,在武昌起義成功之前,孫領導過幾次起義,而這些國內的起義,很多人都是會黨之人,會黨在中南,西南稱之為哥老會、洪門,在華北稱之為會道門,孫主要聯絡的是華南地區的會堂成員,這些成員有著很強的民族主義情緒,例如洪門的取名有個來歷即是明代朱太祖的年號洪武,這種“反清復明”的情緒融入到幫會中的一言一行之中。本身孫生活在這種會黨氣氛之下,因此以後提出了“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激進口號,最後由於為了國家統一,又提出“五族共和”
另當別論。
由此可見“反清復明”的口號號召力多強,吳三桂殺了永曆,即失去了漢族正統的號召力。
-
9 # 這個歷史很正
吳三桂原為山海關總兵,後來投效滿清,為了向滿清政府表示忠心,將明朝最後一個正統皇帝永曆帝殺害,這也是吳三桂這一生最大的敗筆。
吳三桂殺永曆帝的惡果最後也是由他自己吞下,我們知道吳三桂降清後又反叛清政府,自立為大周皇帝,起兵討虜,史稱三藩之亂,然而此番叛亂也沒有持續多久最後也被清朝平定。
吳三桂殺永曆帝不得不說是一個昏庸之舉,最後還是自食惡果。
那麼來看看吳三桂殺永曆帝對他自己造成了多大的影響。吳三桂為取得清朝信任,冒天下之大不韙殺永曆帝,徹底失去了天下漢人的民心,以至於起兵反清時幾乎無人響應。
明朝統治中國兩百多年,明朝皇帝在百姓心中還是正統,是民心所向。而吳三桂此舉幾乎是把自己推到了全天下漢人的對立面上,被天下人所不齒。
雖然吳三桂殺永曆帝暫時取得了清朝的信任,但是失去的可是人心,而且還激起了漢族百姓對於吳三桂的憤怒,以至於在吳三桂起兵後,得不到士族階級的大力的支援。由此也引發了另一個惡果,反清復立之時,缺少強援。
本來不殺永曆帝,全國百姓反抗清軍入侵都還有目標的。可是吳三桂偏偏是殺了永曆帝,下了一步臭棋。皇帝都沒了,那麼下面的百姓還造反幹嘛,所以永曆帝死後,起義軍很快就被鎮壓了。所以等到永曆帝死後十多年吳三桂再反,全國的反清勢力大大減少,以至於吳三桂自己獨自面對清軍,所以吳三桂這場叛亂幾乎是註定要失敗的。
吳三桂兩反明朝,一反清朝,最終落的個三姓家奴。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大概說到也就是吳三桂這樣的人吧。
-
10 # 孤寡老人講歷史
吳三桂弒殺永曆皇帝朱由榔是不是敗筆?假如吳三桂在清朝康熙年間不起兵反清,殺掉永曆就未必是敗筆,只不過他後來有了這麼一出反叛,需要凝聚人心的時候,殺掉永曆皇帝朱由榔這事就被放大了,成為他失敗的主因之一。
吳三桂在崇禎朝滅亡之後選擇了開啟山海關的大門,放進清軍以對抗李自成,在清軍進關後,吳三桂就已經無法回頭了,願意也好,被迫也好,他都被綁上了清朝統一天下的戰車,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吳三桂也確實為清朝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他麾下的關寧軍還是很能打的。
有清朝政府對他封王以及封地的承諾,吳三桂為了位極人臣、榮華一生、遺澤後人,當然是拼命的打,從明朝的最北邊一直打到最西南,再加上獻出清軍此前唯一被阻攔的關口山海關,吳三桂可以說是幫助清朝入關奪取天下的漢臣裡面功勞最大的,能和他比肩的也就是一個洪承疇。
有了這麼大的功勞,該得到的待遇也得到了,但吳三桂強勁的軍事實力也讓清朝上層很擔憂,這樣一個人,有自己的軍隊,有自己的封地,以後怎麼控制?如果他繼續和明朝殘餘分子勾結,會有很大的麻煩。
畢竟一直到康熙年間,清朝對於反抗他們統治最激烈的南方還沒有能夠完全掌控,所以,對吳三桂是且用且防,猜忌心還是很嚴重的。而吳三桂為了打消清朝上層的這種顧慮,不惜親手殺掉了永曆皇帝朱由榔,以表示對清朝的忠心和對明朝的割裂,大概是想專心在雲南為王,享受富貴了。
可惜的是,任何一個大一統國家都不會允許治下有法外之地,即使是剛學會統治中原地區的清朝也不例外,康熙親政後,收取異性藩王(主要就是平西王吳三桂、鎮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三人)直轄的領地和除去他們的兵權就成了康熙最先要辦的事。
吳三桂如果老老實實的退休養老,以吳三桂的功勞,清朝政府未必一定會殺他,榜樣總是要有的,但吳三桂肯定不甘心,有權有勢和無權無勢是天壤之別,在無法和康熙達成妥協的情況下,吳三桂乾脆的起兵造反。
起兵造反一定要有個名義,還是要能團結所有願意反抗清朝的人士的名義,這樣成功率才會大增,這個時候,吳三桂殺掉永曆皇帝朱由榔的後果就湧現出來了,吳三桂起兵不能說是自己要反清,因為清朝對他不錯,都封王封地了,還能怎麼指責?
吳三桂如果以自己的名義反清,那就是叛逆,因此,只能以反清復明的名義反清,可天下人都知道他親手殺掉了明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即使他的反清檄文說的再好聽,再大義凝然,在他的反清檄文裡面還虛構了一個明朝皇子出來:
適值周、田二皇親密會太監王奉抱先皇三太子,年甫三歲,刺股為記,寄命託孤
可這些全沒有什麼用,殺掉永曆皇帝是怎麼也抹不去的黑歷史,大多數立志反清復明的人士是不相信吳三桂的,那麼吳三桂就無法整合整個南方的抗清力量為他所用,最多也就是和他一樣不願意放下權力的鎮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這兩股勢力配合他。
但他們全加起來也無法和清朝舉全國之力的力量抗衡,雖然民間殘餘的反清力量規模也不大,但畢竟是可以增加己方實力的,何況在臺灣還有鄭氏這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如果能全部整合起來,還是有希望打贏清朝的。
可永曆皇帝的被殺,讓這些勢力全部不會配合吳三桂,頂多在各自活動的區域製造些小混亂,對於他們來說,清朝是敵人,吳三桂同樣是敵人,寧願什麼都不做,看著他們狗咬狗,也不願意幫忙,這就是吳三桂殺掉永曆皇帝帶來的敗筆,當需要名分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把路已經走死了。
沒有五湖四海的朋友們的幫助,吳三桂憑藉自己的實力肯定打不過康熙,實際上他打到湖廣地區也就打不動了,從起兵到兵敗都沒有跨過長江一步,到最後臨死前還暴露出了本來面目,自己建國稱帝了,這就更讓人唾棄了,也難怪後來乾隆皇帝把他欽定為“逆臣”。
-
11 # 媚之夭夭
為什麼說吳三桂最大的敗筆是,弒殺永曆皇帝朱由榔?
曾經為明朝重臣的吳三桂,在得知祟禎帝於煤山自盡後,不願被闖王李自成招降,也不願意為大明皇朝盡忠的情況下,跟皇太極達成了協議,開啟山海關的大門,讓八旗子弟的鐵蹄踐踏了中原!
作為,曾經的重臣,如今刀戈相向,大明的子民很多對吳三桂這種叛逆的舉動非常的震驚和憤怒!雖然大明的江山隨著崇禎的自盡,幾乎是土崩瓦解!但是,偏居一隅的永曆皇帝朱由榔,是大明子民看成反清復明的希望!沒有想到,叛逆之臣吳三桂竟然弒殺了他!這樣把大明子民寄與反清復明的希望徹徹底底的破滅了!以至後來,吳三桂在康熙撤藩時又舉“反清復明”的大旗,沒有什麼人響應,就跟這件事很多的關係!當然也是吳三桂的財筆!
請看:
一,儘管崇禎在煤山自盡,但是大明子民仍然不折不撓“反清復明”!隨著崇禎在煤山自盡,大明江山幾乎土崩瓦解了!
但是,大明子民並沒有因為皇帝的自盡就屈服於清廷,而是聯絡各方勢力,企圖反清復明!
這種不屈不撓的堅韌,堅持,一直綿延到雍正未期!看來,大明深入民心!
得知永曆皇帝朱由榔在南方稱帝,大明子民看到了反清復明的希望,紛紛響應,紛紛加入反清復明的陣營!
幾經沉浮與周折,最後永曆帝逃往緬甸,被人出賣俘虜送到吳三桂手中!
可悲的是:曾為大明重臣的吳三桂親自絞殺了永曆帝!
大明子民知道後,義憤填膺!
這可是大明子民最後的希望,沒有想到讓吳三桂破滅了!
二,憤怒的大明子民,同仇敵忔吳三桂!由於,吳三桂為大清立了大功!
吳三桂如願以償做了藩王!
盤踞雲南的平西大王吳三桂好不逍遙自在!
大權在握,擁兵自重,山高皇帝遠,平西王吳三桂在雲南是一個土皇帝!
當康熙撤藩的聖旨下達時,如夢初醒的吳三桂又舉起“討清復明”的大旗!
已經看清了吳三桂醜惡嘴臉的大明子民當然不會相信他,更談不上支援他!因為吳三桂就是一個自私自利反覆無常的小人!
果然,沒過多久,吳三桂猝死在衡州府!(今衡陽市)
-
12 # 輕吟古風
吳三桂因金庸的《鹿鼎記》而廣為人知。他本是明朝的遼東總兵。後因義軍首領李自成攻進北京時搶了他的愛妾陳圓圓,才衝冠一怒為紅顏,降了清。
吳三桂降清以後,南征北戰為清廷立下汗馬功勞。打下的西北西南廣大地域。1646年進入雲南。迫使緬甸國王交出了藏匿於此的南明最後一任皇帝朱由榔。隨後用弓弦將其絞殺。至此明朝徹底滅亡。可以說明就是亡於吳三桂之手,其殺君之惡行,永遠被定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吳三桂,可能自己都沒有想到。多年以後會因為撤藩問題與清廷心生芥蒂,進而反目成仇。而他絞死永曆皇帝的行徑,使他徹底的失去了漢人百姓的支援,儘管明末朝廷混亂不堪貪汙腐敗橫行,以致民不聊生,農民起義四起,但總歸是漢家的天下,是漢人自己的事情,你吳三桂當年賣國求榮,投降滿清,如今在清廷那混不下去了,為了一己私利,起兵造反,又有誰能擁護你呢?
俗話說,得人心者得天下。像吳三桂這種反覆無常首鼠兩端之人,怎麼能得到百姓的信任?他也是人如其名,“三跪“,是先跪明後跪清,還想跪明可就回不去了。他不走運的是,還遇見了清朝歷史上最英明的皇帝康熙,內失民心外遇強敵,所以最後的失敗是理所當然的。
-
13 # 願祖國強盛
因為朱由榔是明朝的皇帝,而吳三桂曾經是前明的臣子,吳三桂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可以起到收復人心的效果,甚至可以得到漢人的支援,而他殺了朱由榔之後,他就成了漢奸,也就不能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啦!其次,殺了明朝的皇帝,它就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大奸臣,漢人不會再相信他,他自己稱帝也是失敗的主要原因。
-
14 # 北疆同心聊歷史
吳三桂的最大敗筆是他的叛明投清!自其獻出山海關,恭迎攝政王多爾袞入關的那一刻起,吳三桂的漢奸之名便己經坐實了!儘管吳三桂或許也有難以言表的苦衷,但卻依然無法為自己的行徑,做出合理的辯白!
(吳三桂迎清軍入關)
吳三桂為清朝掃蕩天下,定鼎中原可是出了大力的。因此才會積其功而受封重爵,取得了清廷的無限信任與恩寵。假如不是吳三桂肯於為效忠清朝而肝腦塗地,那他也不會被視前明降將如草芥的清朝統治者,當做經略中原的急先鋒百般籠絡。
至於吳三桂殺害永曆皇帝之事,只是在其叛明投敵的記錄上,又新添上了一筆血債而已。只是由於這次被殺害的是南明皇帝,所以其影響力波及得太過深刻,成了吳三桂甘當清廷鷹犬之鐵證,激起了明朝遺民對他的無限憤恨,將吳三桂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從此再也無法洗刷其惡名!所以即便是因康熙皇帝裁撤三藩,而迫使吳三桂狗急跳牆,打出了“反清復明”的旗號,試圖藉此號召天下人凝聚在其麾下時,也因其名聲太壞而應者寥寥!
(清軍入京)
因此吳三桂的最大敗筆,不在於其有沒有殺害永曆皇帝。而在於他是個毫無操守的政治投機客,其一生都在為了權力與榮華而鑽營。朝做明臣,夕為清將,為效忠清朝而肆意剿殺殘明抵抗力量。而後又因清朝統治者“辜負”了吳三桂的“耿耿忠心”,而不惜鋌而走險舉兵反清,一手製造了長達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亂,給天下百姓帶來了深重的苦難!
(南明的最後根據地)
-
15 # 小抖先生
吳三桂弒殺永曆皇帝朱由榔是不是敗筆?假如吳三桂在清朝康熙年間不起兵反清,殺掉永曆就未必是敗筆,只不過他後來有了這麼一出反叛,需要凝聚人心的時候,殺掉永曆皇帝朱由榔這事就被放大了,成為他失敗的主因之一
-
16 # 佳寧姐姐說歷史
吳三桂是歷史與民族的罪人,是他堂而皇之的打開了山海關的大門,與滿清理應外合,放他們進來,盡情的蹂躪著中原這片廣闊的土地。
1644年,崇禎皇帝在北京煤山上吊身亡明朝宣佈滅亡,這時候在南方的幾位朱明王朝陸續稱帝,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永曆皇帝朱由榔,朱由榔,曾經佔據了南方七省,可以說是半壁江山,但是最後朱由榔被吳三桂勒死了,吳三桂是漢人是漢臣明朝的子民,但是他為什麼胳膊肘向外拐殺死永曆皇帝呢?我總結了以下幾種原因是吳三桂殺死永曆皇帝動機
第一,向清軍表忠心
李自成屬下劉敏宗抓了吳三桂的小妾陳圓圓,吳三桂為了他,憤而掉頭投降了滿清多爾袞,不算貴的這一舉動,直接的後果就是導致清軍入關,因此他成為明朝的叛徒和罪人,但是卻成為了滿腔的功臣,當時正是明朝滅亡清朝復興之季,吳三桂成了清朝的大臣之後,他首要的任務就是抓回永曆帝。而永曆帝當時已逃亡緬甸,吳三桂耍了點手段讓永曆帝心甘情願,成為階下之囚。吳三桂既然投身了滿清,當然想要在那裡擁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殺永曆帝是他唯一向滿清表示衷心的機會。
第二,怕有一點差錯,永曆皇帝被人救走
吳三桂殺永曆皇帝的時候,崇禎已經去世多年,而吳三桂也在滿清混了多年,康熙也是為了測試吳三桂,讓他把永曆皇帝從緬甸帶回,吳三桂害怕那個時候大明雖然已經亡了。但是還有許多忠臣良將,因為漢人受孔孟思想的薰陶,都是忠於大明的,特別是有一個叫李定國的不得不防他,對永曆皇帝是忠心耿耿,所以吳三桂只有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勒死的永曆皇帝。他覺得永曆皇帝一旦付過,就不會有他好日子過,他已經被貼上一個漢奸走狗的標籤,到那時候只有死路一條。
總結:吳三桂從來都是一個做事不計前因後果的人,他做事從來都不顧全大局,只顧眼前利益和個人得失,李自成的手下劉敏宗打了他的老父親,搶走他的小妾,這就讓他血衝腦門了,這就讓他轉而投降敵人,所以吳三桂也不管什麼皇帝不皇帝,先殺了再說。
-
17 # 圖文繪歷史
1662年,是永曆16年,也是康熙元年,吳三桂在昆明街頭拿弓弦勒死了永曆帝朱由榔,最後一個有朱明血統的政權覆滅,後人不知道當時吳三桂是怎麼做的決定,是要以除後患呢,還是給新皇帝一個大禮表自己忠心,歷史不能倒轉,從後來吳三桂的軌跡,結合現存大量史料,確實,殺永曆帝這條線的延續,真的是吳三桂這一生敗筆之一。
明永曆帝殉國處。順治16年,五省經略洪承疇帶領著平西大將軍吳三桂、靖寇大將軍多尼等各路滿漢將領打到雲南,永曆政權瓦解,永曆帝逃往緬甸,清廷令平西王吳三桂開藩設府,鎮守雲南,鞏固西南邊陲,洪承疇回北京臨行前,吳三桂拉著洪承疇的手,虛心請教洪大帥,自己如何才能世鎮雲南,洪承疇意味聲長的說“不可使邊疆無戰事,不可對永曆朝趕盡殺絕”。
吳三桂畫像。兔死狗烹的道理,誰都懂,洪承疇說得再明白不過,如何維持君臣之道,就是無時無刻讓自己變得重要,有用,結果不出兩年,吳三桂兵出緬甸,擒殺永曆帝,當然吳三桂又立下了絕世之功,晉爵親王,又將貴州納入轄中。吳三桂鎮守雲南之初,為了平定內外,清廷准許便宜行事,軍、政權完全自主,擁兵自重也不在話下,只因南明餘孽未掃除,可吳三帥三下五除二把永曆勢力滅的乾乾淨淨,西南再無戰事,再留著這麼一大號藩鎮,結果只有,削藩了。
三藩之亂形勢圖。對於清廷來講,外事解決,就開始消除內患,殺永曆帝不是削藩主因,但殺永曆帝是削藩的起因,削藩開始後,吳三桂世鎮雲南的夢想破滅,遙想當初替滿清南征北戰,最後連塊蝸居的地方都不給,於是殺了雲南巡撫朱國治,擁立明三太子,興明討清,三藩之亂爆發,這又是一個典型的“真香”事件,前面殺了永曆帝朱由榔,現在又擁立朱三太子,反清復明,啪啪臉打得真響,所以三藩之一的平南王尚可喜冷冷一笑“夯貨”,就是不跟吳三桂一夥。
-
18 # 歷史環形社
吳三桂是明末清初時期一個繞不開的人,人們對他的印象多是貶斥居多,說他是“滿清走狗”,“三姓家奴”等等。吳三桂本質上講是一個沒有國家主義的人,他為明臣時,用遼餉拖垮了明朝,在放滿清入關之時,本意也並不是想當滿清的家奴,而是想自己稱王。
沒想到的是,大順王朝的李自成面對滿清大軍會崩潰的那麼快,利用清朝和李自成內耗的計劃也並沒有達到,反而讓清軍越來越強了。
永曆帝被吳三桂囚禁後,每天依舊穿著皇家裝束,而且“舉止有度”,衣著講究。而且永曆帝高大魁梧,有英武之氣。雖然在牢房裡,無論誰來,他都坐在那裡一言不發,讓人一看就有皇家氣度。
至於吳三桂為什麼要把永曆帝殺了呢?原本永曆帝是要被壓到北京去獻給康熙的,但因為路途遙遠,有人說要劫持永曆帝,這讓吳三桂十分擔心,一是路途遙遠怕反清復明的人對此產生威脅,於是他上述康熙,請求在雲南處決永曆帝,康熙一想,永曆帝留著不好處理,剛好讓吳三桂去背這個鍋,所以,最後吳三桂自己當了壞人,惡了名聲。
另外一點,康熙雖然封了吳三桂為平西王,但是吳三桂自己心裡也清楚,康熙未必真正相信他,所以為了表示忠心,跟明朝徹底斷絕,處決永曆帝的事還必須他來幹。而且此時的吳三桂,早有反意,殺永曆帝也是為了穩住康熙,為他的再次反叛做鋪墊而已,至少可以為他爭取時間。
事實證明,吳三桂最後還是反了清朝,但由於沒有了永曆皇帝這面大旗,全國反清力量已變成無頭蒼蠅,而且勢力大大減小,而且經歷過戰火後的民眾也需要休養生息,而吳三桂起兵顯然於民意背道而馳,至於他“反清復明”的起兵理由也是名不正、言不順。畢竟他吳三桂如果真要“反清”恐怕也不是為了“復明”吧?
-
19 # 古曲古風
吳三桂生逢亂世,可謂是一代梟雄,很多人都認為吳三桂絞殺南明永曆帝朱由榔是他一生最大的敗筆,那這是為什麼呢?
我是古風古曲,這個問題,我來給您解答。
引清兵入關是識時務,提起吳三桂不得不說“衝冠一怒為紅顏”引清兵入關的事兒,後來史學家研究認定吳三桂引清兵入關跟陳圓圓關係不大,可吳三桂此舉確實是大清王朝入主中原的關鍵所在。從此吳三桂背上了“背主求榮”“漢奸”的罵名。
吳三桂當時降清也是被逼無奈,李自成兵敗盧龍之後一氣之下在范家店將李自成的父親吳襄給剁了,而李自成的愛妾陳圓圓大美女也被李自成的手下劉宗敏給霸佔了,而自己的主子崇禎皇帝也被李自成逼上吊了,這家仇國恨吳三桂是必須要報的,奈何吳三桂的幾萬兵馬壓根兒不是李自成的對手,幾次三番下來,吳三桂撐不住了,俗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咱先保住命再說,這時候他想到了關外的大清,想到了多爾袞,這一邊跟李自成打,一邊寫信求助多爾袞。
現在求大清出兵,對於大清來說是求之不得,但是多爾袞也是比較有顧慮的,畢竟之前多次招降吳三桂都被其拒絕了。可不管怎樣,吳三桂求援,這對於清廷入主中原來說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是,多爾袞領軍西進到達山海關,多爾袞到達山海關之後先是坐山觀虎鬥,等吳三桂和李自成打的差不多了自己才出手,打敗李自成之後,多爾袞在吳三桂的引領下就奔北京來了。
對於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我認為不是“漢奸”之舉,朝代更迭是歷史必然潮流,吳三桂此舉正可謂是“識時務者為俊傑”。
殺朱由榔是為表忠心,清軍入關後不久定都北京,然後重用降清的一大批將領開始了征戰中原平定西南的戰爭。這時候吳三桂與毛文龍的部下耿仲明、尚可喜就成了清軍的主力,畢竟他們手握重兵啊,其實滿清手裡沒有多少兵馬,又給他們封了王,這三人幹勁兒就更足了,很快就幫著多爾袞把天下給蕩平了。接下來就是論功封賞了,為了顯示朝廷對降清大臣的恩賞,同時為了籠絡漢人,令平西王吳三桂鎮守雲南,靖南王耿仲明鎮守福建、平南王尚可喜鎮守廣東。
受了封賞的吳三桂,卻沒有停下戰鬥的腳步,這時候南明永曆帝朱由榔已經跑到大明的藩屬國緬甸去了,吳三桂一不做二不休,領兵攻入緬甸從緬甸國王手裡把朱由榔給劫了回來,不久在滇池湖畔就給他絞殺了。吳三桂此舉只是為了向大清表明自己的忠心,希望以此自己能像大明的開國功臣沐英一樣世代駐守雲南。
可是自從吳三桂誅殺永曆帝之後,天下百姓,尤其是那些明朝的遺老遺少,徹底對吳三桂失望了,甚至可以說是痛恨至極,本來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已經遭天下人唾棄了,之後又幫助清廷進軍中原、平定天下,這其中斬殺無數漢人同袍,在這些人人眼裡吳三桂就是叛徒,漢奸。當天將永曆帝絞死的那一瞬間,他與大明的恩情也就徹底蕩然無存了,吳三桂絞殺的不只是永曆帝的一條性命,而是整個天下漢人對明朝的愛國之心。
起兵反清是蓄謀已久。吳三桂誅殺永曆帝朱由榔之後,朝廷特加封其為親王,同時令其兼管貴州,這時候的吳三桂的權勢已經到達頂峰了,而大清的天下基本上也平定了。那這接下來就是歷代帝王玩的那一套“狡兔死走狗烹”了,更何況吳三桂是個降將又手握重兵,南明的皇帝他鬥敢殺,說不定哪天會把清朝的皇帝給咔嚓了,所以清廷自己對其極不放心,不久以雲貴軍事行動已經停止為由,先收繳了他的平西大將軍印信,接著,又“截其用人題補之權,遷除悉歸部選”將雲貴人事任命權收歸吏部,之後,又令雲貴兩省督撫直接聽命於中央,不再受吳三桂節制。同時,還剝奪了他的司法特權,“平西藩下逃人,俱歸有司審理,章京不得干預”。
其實對於朝廷的如此做法,吳三桂早就心知肚明,自打進入雲南開始,他就已經開始培植自己的勢力了,他料定有一天朝廷會清算他,會卸磨殺驢。所以,在朝廷不斷消弱他勢力的同時,吳三桂也一次次試探清廷的底線,終於在尚可喜上疏請求移藩的時候,吳三桂與朝廷直接的矛盾徹底激發了。這種形勢下,吳三桂也只能順坡下驢,興兵造反。
總結:
吳三桂殺朱由榔,不光得罪了天下漢人百姓,而且更重要的是導致雲貴從此再無戰事,從而為康熙削藩埋下了伏筆,說白了其實就是吳三桂殺朱由榔等同於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坑,而且還得自己填土自己埋,所以,吳三桂弒殺南明永曆皇帝朱由榔是其一生的最大敗筆。
-
20 # 盛夏一抹清涼
感謝提問。
導讀吳三桂是明末清初的風雲人物,也是將門世家,同時吳家在關寧軍內部也是很牛逼的人物。他的舅舅就是祖大壽,父親是吳襄。
在吳三桂時代,大明王朝已經走到了最後,在吳三桂被封為平西伯後不久,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大明王朝滅亡。
吳三桂立志為崇禎復仇,但是李自成大軍壓境,他的關寧軍再能打也是雙拳難敵四手,無奈之下只得尋求滿清的幫助,不成想直接玩脫手了,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大錯,但是這並不是他最大的敗筆。
因為無論是從民族感情而言還是從他個人的發展而言,殺死朱由榔都是他這輩子最愚蠢的決定。
玩脫手的吳三桂崇禎自縊以後,吳三桂一下子失去了拼搏的精神動力,但是前有李自成,後有多爾袞,他必須早做打算。
吳三桂最早的打算是聯合南明的史可法等人,前後夾擊李自成,以期恢復大明江山。但是李自成來的太快,從高速直接轉到山海關,而且還在不斷增兵。
終於,個人私慾戰勝了民族大義,吳三桂選擇了多爾袞。
三桂蒙受厚恩,憐民罹大難,拒守邊門。欲興師問罪,以慰人心,奈京東地小,兵力未集,特泣血求助於大清。
我國與大清通好二百餘年,今我無故而遭國難,大清理應助之。除暴剪惡乃大順,拯危扶賴乃大義,出民水火乃大仁,興滅繼絕乃大名,取威定霸乃大功,況流寇斂聚金帛子女不可勝數,義兵一至,皆為王軍所有,此又是大利。
王把以相助,實為我先帝,而三桂之感戴尤其大也。三桂承王,即發精銳于山海以西諸要地,誘賊速來。
今三桂已悉簡精銳,以圖相機剿滅。懇王速整虎旅、直入山海,首尾夾攻,逆賦可擒。
大明平西伯吳三桂頓首 甲申年四月。
儘管吳三桂找多爾袞借兵,但他此時本意上仍然是想對付李自成的大順軍,多年的教育使得他潛意識裡仍然不願做漢奸。後晉的兒皇帝石敬瑭因為不是漢族人,故而沒有做漢奸的羞恥。但即便是石敬瑭,也還做到了與契丹劃地而治。
但是滿清不是契丹,吳三桂更不是石敬瑭,結果就是玩脫手了,八旗騎兵在擊敗李自成之後順勢入侵中原,明白過來的吳三桂悔之晚矣。
此時的吳三桂只能是綁在滿清的戰車上,為他們充當進攻的馬前卒。
於民族而言,他背叛了自己的民族,並將屠刀砍向了自己的同胞;於個人而言,他放棄了自己一直以來忠君體國的信念,與曾經的吳三桂漸行漸遠。
絞殺朱由榔的無奈雖然吳三桂打開了山海關大門,但是滿清當局也就是多爾袞本人並不信任吳三桂。多爾袞擔憂吳三桂與李自成做局,一舉滅掉八旗。
即便如此,多爾袞依然來到山海關下,畢竟機會難得。
清軍入關後,對吳三桂的懷疑從未減少過,因此,說的好聽一點,吳三桂是馬前卒,說的難聽一點,就是清軍的炮灰。先打大順,再打南明。
在吳三桂到雲南以前,主事的是另一位名人洪承疇。在二人辦理交接之時,洪承疇曾經勸過吳三桂要“不可使滇一日無事”,只有雲南不安靜,吳三桂才能永鎮雲南。
換句話講,吳三桂如果想永久鎮守雲南,就要讓雲南時不時的發生一點事,而永曆帝朱由榔是一個很好的藉口。
但是吳三桂深怕失去清廷上層的信任,果斷出手將朱由榔從緬甸捉拿押回雲南,並詢問朝廷的處理意見。在此期間,吳三桂有多種機會可以放朱由榔一條生路,卻被他憑白放棄了。
絞殺朱由榔,也使吳三桂喪失了退路,只能充當清廷的走狗。
絞殺朱由榔的後果從吳三桂絞殺朱由榔的那一刻,他就不再是曾經的白馬小將,他也登上了反清團體的刺殺名單。
於吳三桂而言,他得到了清廷的信任,獲得了永鎮雲南的特權,這是他莫大的榮耀。永鎮雲南期間,吳三桂就是事實上的土皇帝他可以為所欲為,而沒有任何人監管。但是也僅止於此。吳三桂也失去了很多,從此他不再是大明的臣子。
吳三桂多了一頂帽子,在帽子的正中央印著兩個字,漢奸,而這也將伴隨他的身後名,永世抬不起頭。明朝的遺老遺少紛紛與他劃明立場,在他以後造反時,除了另外兩位異性王以外,響應者寥寥無幾。民間對他罵聲一片,失去了民心。軍隊對他也失去了信念。總結從民族上來講,他背叛了自己的根,背叛了大明,背叛了曾經信任自己的崇禎皇帝。絞死了朱由榔以後,徹底與大明決裂,使自己毫無退路,後來他造反的時候,明朝遺老並不感冒,鄭成功並未。
於他個人而言,他完全可以挾持永曆反抗清朝,此時他軍力正盛,雖然有清朝的官員在監視他,但是並不能造成什麼困擾。
分析當時的形勢,鄭成功在東南沿海地區鬧的正歡,即使鄭成功對永曆不感冒,但合作總是可以的。
總之,我個人認為,吳三桂絞死永曆帝,是非常錯誤的決定。
回覆列表
吳三桂是明將,但明朝滅亡跟他關係不大,至少不是主要責任人。倒是清朝能入主中原,吳三桂功不可沒。當然,這些大家都知道,吳三桂開山海關迎八旗軍這事,被罵了幾百年了。要說開關這事在吳三桂的人生中並不是最大的錯誤,連三甲都排不上。吳三桂最大的三個錯誤是:錯殺了一個人,高估了一個人,低估了一個人。
吳三桂錯殺的這個人是南明永曆皇帝。歷朝歷代殺皇帝都不是什麼好事,特別是吳三桂這種前朝舊臣,把自己的主子給砍了,這不得讓人戳脊梁骨。舉個例子吧,當年康熙皇帝修明史的時候,把魯王朱以海之死的鍋扣到鄭成功的腦袋上,讓鄭成功被漢人罵了幾百年,直到數百年之後魯王之墓被找到,才讓鄭成功沉冤昭雪。
如今吳三桂把南明皇帝給宰了,恐怕清軍的心裡頭要掂量掂量,這哥們明兒個會不會把自個也宰了。其實吳三桂想的很簡單,既然要降清,那就納個投名狀吧,永曆皇帝的人頭是最佳的投名狀啊。吳三桂的投名狀納的太狠了,把自己的後路都給堵死了。其實吳三桂大可以殺個親王,沒必要殺皇帝,只要不殺永曆皇帝,以後跟大明朝的忠臣們還有回頭見的機會。
吳三桂高估的這個人正是滿清攝政王多爾袞,吳三桂倒不是高估了多爾袞的能力,主要是吳三桂沒想到多爾袞這麼沒節操。當初吳三桂放清軍入關,打的是借虜平寇的算盤,說好的搞定李自成,就把黃河以北的土地讓給滿清。結果多爾袞進了北京城,再往紫禁城一住,這日子舒坦了,不走了。多爾袞原本只想當一個北方土皇帝,沒想到被范文程、洪承疇等一干漢人的慫恿,突然尋思著佔了整個天下得了。
打天下就打天下吧,吳三桂吃了啞巴虧,就能幫著滿清打天下了。要說吳三桂打自己人確實夠狠,在加上南明那些敗家子著實不爭氣,吳三桂一路南下攻城略地,給自己攢了不少功勳。清朝給的平西王的爵位根本和吳三桂的功勳不對等。你想想啊,吳三桂把明朝最精銳的關寧鐵騎奉獻出來,還為明朝的大臣做了投降的表率,已經有人出頭做漢奸,其他想降清的還有什麼顧慮。全國穩定後,滿清政權也沒多看得起吳三桂,辛苦賺來的平西王還要被收回去,多爾袞出爾反爾,節操著實碎了一地。
高估了多爾袞的節操,導致吳三桂犯下了他人生中最大的一個錯誤,就是低估了康熙皇帝的決心和能耐。吳三桂想反清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真正起兵那年吳三桂已經61歲了,當時的康熙才19歲。一個是飽經滄桑的老將,一個是乳臭未乾的小子,吳三桂怎麼可能看得起康熙。這也是他犯下的最致命的錯誤,吳三桂怎麼不想想,康熙才19歲是沒錯,可人家已經當了十一年皇帝了,這十一年間還除掉了鰲拜這樣的權臣,籠絡了索尼這樣的老臣,整個大清朝堂早就被小康熙牢牢控制住了。三桂呀,三桂,前面高估人,後面低估人,你這一生堪稱悲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