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風明月話歷史

    從永樂三年一直到宣德五年,二十幾年的時間裡,明成祖朱棣曾派鄭和七下西洋,到過三十多個國家。這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最多(240多艘)、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歐洲國家航海時間還要早半個多世紀。

    (圖為鄭和下西洋的地圖)

    第一說是尋找建文帝。《明史·鄭和傳》中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西山雜誌·三保太監下西洋》也有類似的記載,“永樂三年成祖疑惠帝南逃,命中官鄭和、王景弘、張文等造大船百艘,率軍二萬七千餘。”前面我們說過朱棣經過四年靖難之役取得天下,但是建文帝的下落卻一直找尋不到 ,後來聽到傳言說建文帝一直在海外,因此派鄭和七下西洋暗中尋找建文帝的下落。我在前面已經否定了這個說法,朱棣不是傻子,怎麼可能派兩三萬人興師動眾地去尋找自己的敵人建文帝,如果真這樣,建文帝早就望風而逃了。

    (圖為鄭和下西洋時所使用的大船)

    第二說發展貿易緩解財政支出。有史料稱鄭和下西洋使“貧民致富”、“國用充足”。這是現代人用商業經濟來解釋這個鄭和下西洋,我不贊成這個說法,理由有兩點,第一,中國當時是農業社會,商品經濟不發達,沒有必要開拓海外市場。第二,朱棣派鄭和下西洋,都是採取“厚往薄來”的政策與各國交往,不可能因為下西洋而使國用充足。而且史書上有記載,朝中大臣曾多次上書要求朱棣停止鄭和下西洋活動,因為每次出海都要虧空國庫很多錢。

    第三說是包抄帖木兒帝國。帖木兒帝國是察合臺全境,波斯,就是現在的伊朗,還有花喇子模,從地理位置上看,它往東跟中國接壤,的確威脅著大明邊境。而且鄭和下西洋的路線,是南洋往西走,到印度洋,正好是帖木兒帝國,剛好對其形成包抄之勢。因此,有些人認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包抄帖木兒帝國。但是我個人認為這個說法也是錯誤的。因為帖木兒汗在永樂三年,東征過程中過世了,帝國也隨著他的過世,跟著就衰敗了,對大明邊境構不成威脅。而鄭和下西洋從永樂三年一直到宣德七年,二十多年,帖木兒帝國早已衰敗,還有必要一次又一次的去包抄嗎?

    第四說是掃蕩張士誠舊部。有些歷史學家指出,張士誠身亡後,其部屬聯合日本倭寇威脅沿海地區安全。故而明成祖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實際上是掃蕩元朝起義首領張士誠的殘餘勢力。我個人認為這個說法也是不對了,各種史料記載,鄭和每次下西洋,總是帶著大明的特產,採取“厚往薄來”的政策與各國交往,如果真的是對付張士誠舊部和倭寇,應該帶炮彈和火藥,帶那麼多圖特產幹嘛,難道不怕倭寇他們來搶嗎?

    第五說是宣揚大明威德.《明史·鄭和傳》中記載:“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意思是說為了在國際上展示明朝的軍事實力,從而提高大明的國際地位。我覺得這個說法有些道理,但並不完全正確。朱棣派鄭和七下西洋,並不是僅僅為了展示一下大明的綜合實力,提高國際地位。他想透過鄭和七下西洋,和各國建立外交,一起建立一個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國際秩序。

    (圖為鄭和下西洋的石雕像)

    這國際秩序,在鄭和下西洋時,在朱棣帶給世界各國國王的詔書中有說道,“凡覆載之內,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處,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業,不至失所。”意思是說,凡是天地承載、罩著的地方,太陽、月亮照得著的地方,霜露所能夠下得著的地方,當地的人民,無論老少,都希望他們能夠好好地生活,不至於流離失所,沒有產業。因此,朱棣要派鄭和帶著詔書到你們各國去,希望大家一起遵守條約,“循禮安分,毋得違約,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意思是說,大家要按照規矩辦事,不要亂鬧,大國不可欺負小國,強國不可欺負小國,大家一起享受和平發展帶來的幸福吧。

    朱棣以採取“厚往薄來”的政策與各國交往,自然受到了全世界各國的歡迎,因此,各國也紛紛派遣使者,不遠千里的來到大明,朝拜明成祖朱棣,主動和明朝建立友好關係。史書上有記載,“北窮沙漠,南極溟海,東西抵日出日沒之處,凡舟車可至者,無所不屆。殊方異域,鳥言侏離之使,輻輳闕廷,蓋兼漢、唐之盛而有之,百王所莫並也。”意思是說,北邊到了沙漠最遠的地方,南邊到了大海最遠的地方,東邊到了太陽從哪裡升起的地方,西邊到了太陽從哪兒落下的地方,之要是船和車可以去的地方,大明都去了。說各種各樣的語言、穿各種各樣服裝的國家都紛紛派人來到大明的宮廷上,這種盛況不是漢朝、唐朝所能比的,歷史上也沒有哪一個皇帝可以與朱棣相提並論。

    因此,我個人認為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七下西洋,不僅僅是為了向世界各國展示大明的綜合實力,提高大明的國際地位,他更是為了和各國建交一個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國際秩序,真正實現天下大同。

  • 2 # 驕然

    謝謝邀請,關於鄭和下西洋的事情,歷史上的說法不一。常見的有以下幾個版本。1,顯示大國實力,當時的明朝是一個實力雄厚的大國。他想讓世界上的其他國家都來臣服。就要多次出海遠行,以此來彰顯大國風範。2,外交需要。作為明朝,想和其他國家建立友好的關係。就必須透過外交途徑來實現,3,貿易需要。明朝作為世界大國,想和其他國際家做貿易往來。這是必須的。4,尋找朱允文。永樂皇帝從他侄子手中奪回了江山。但卻沒有找到朱允文的屍首,使朱允文活不見影死不見屍。永樂皇帝被此也提心吊膽,他生怕朱允文跑到其它的國家,為以後留下禍亂。他派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找朱允文。5,科技發展的需要,明朝要想發展就要從其他國家吸取經驗教訓,學習先進的技術。使明朝逐漸變得強大。

  • 3 # 留研

    一、鄭和七下西洋是在明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28年期間。鄭和奉令率船隊七下西洋的歷程。鄭和率領的龐大船隊有船員27400人與240餘艘船隻,浩浩蕩蕩下西洋與印度洋,途徑訪問了30餘個國家,加深了中國與東南亞各國、東非沿岸國家的感情與瞭解。 二、鄭和下西洋明顯的政治目的是楊大明王朝國威,另一說法是尋找失蹤的建文帝。鄭和七下西洋顯示了明朝初期的強盛,展現海上實力的強大。這是中國封建王朝自我展示的展示的機會,期後是長時間的海禁與自我封閉。鄭和下西洋是明王朝的官方意志,並沒有帶來民間各方的貿易往來,僅僅是為了展示國力而已,在國力下降時,一切都是浮雲與過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千古一帝漢武帝晚年為何發“罪己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