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南打油人
-
2 # 我愛遁甲
奇門遁甲果然神妙!
學來奇門遁來人不用問?這是指預測,其實奇門遁甲預測總歸是小術,因為善易者不卜!
不用預測即知結果葉鴻生說:奇門遁甲預測只是一個認識事物發展規律變化的一個工具。當你瞭解了人的發心,人的狀態,人的神韻,人的感覺頻率對所辦的事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你就能智慧通天。
老子說:無為無事取天下!
但是什麼是無為呢,一般人摸索三年十年都不知道,但是透過奇門遁甲預測,看到人心,看到事物本質,就能妙處在心,虛實運用,操無為法。
奇門遁甲本神術,小人用之算外物,越算越迷糊。君子用之算自己推己身,體物知身,體身知真。
-
3 # 瞬哥看電影
《奇門遁甲》大名鼎鼎,我以為會怪力亂神到極致,然而內容卻是那個年代幾為武俠片用爛的主題。一個少年因機緣巧合的命運安排自覺或不自覺的參與了某一事件,在外力的驅動及自身的努力之下最終完成事件,達到目的,少年亦成長蛻變了。這樣想來,片名“奇門遁甲”四個字似乎大了;再一想,片中處處都有“奇門遁甲”,兩個正面法師連名字也叫“奇門”、“遁甲”。故事雖然老套,但講故事的方式卻不落套,起碼對得起這四個字,也實在對得起觀眾對這四個字的期待。
影片情節雖然老套,但卻很有節操。比如,片中沒有漂亮的女主,唯一姿色尚可的女子一出場就掛了。然而難得她衣飾平實,一雙含淚的眼睛會演戲,即便是龍套也讓人記得住。不枉費八旗統兵教頭為她葬送後半生,很有存在感。被教頭挾持的小貝勒居然真的死了而不是十幾年後長大成人上演狗血苦情的倫理大片。主角少年居然真的是個好少年,沒有在權力的利誘下與蝙蝠法師合作,也沒有故作高大上地進行人性探索。最難能可貴的是,蝙蝠法師居然不找王府中的美女色誘少年,以此增加點愛恨情仇。如此質樸高節,唯一稍顯狗血的,大概就是片尾處“遁甲”的大反轉了吧,把觀眾騙了,而且還是很認真的騙了。不過,故事情節上的漏洞並不成為問題,大大方方、積極向上的娛樂性才是看點。幾十年前的娛樂片,玩也玩得認真有格調。
論武打動作,速度和力量已經說爛,畢竟是江湖上大有名望的“袁家班”。說簡單粗暴是言之草草,說直接明快才是略點要道。打鬥鏡頭,似乎很少有剪輯,繁複靈巧又很有爆發力的招式如在目前,這是直接,卻並不簡單。因為實在看不出生硬的特技效果,不僅自然也很有代入感。有一種現場看戲,看武場看爽的感覺。我看片看得少,感覺似乎胡金銓的武俠最為高格,作為晚生的徐克,風格比較玄幻現代,袁和平的動作片可能相較而言是為粗暴,但很接地氣,於今天如我一般不甚講究的人來說,那未嘗不是一個萌點。
說到畫面感和想象力,不扯什麼審美,實在甩今天的片片們好幾條街街。《奇門遁甲》的畫面乾淨且直接,一如片中的武打動作。然而有些鏡頭卻很令人回味。比如,假法師求雨時,有一個骨瘦如柴、面如枯槁、蓬頭垢發裸露上身的老頭跪在地上求雨的鏡頭,很有畫面感和衝擊力。有人說《奇門遁甲》拿到現在就是爛片,實在不敢苟同。今天來看,電影雖然主題老套,故事情節剝離了鬥法也的確無可稱述;但也正是如此,其亮點恰恰在於對鬥法的表現,以及“袁家班”武打功夫的展現。而電影的可貴之處在於,技巧的展示並未淪為賣弄,一切為情節服務,能夠自圓其說。現在的電影,並不缺乏宏大的主題與高大上的思想,而內容的血肉、技巧的自然、姿態的端正,以及想象力、表現力實在並不能與這樣一部“爛片”相抗衡啊!忽然間想到了另一部爛片《風雲再起》,這是我極為喜歡的一部爛片,雖然與前兩部《笑傲江湖》、《東方不敗》相比已有江河日下之感,但徐克一副不惜工本認真逗你玩的精神,以及電影中荒誕的悲劇哲理和女神完美的氣勢形象都深深地打動了我。一言以蔽之,意境甚好!
-
4 # 暮公子看電影
不看好新版的《奇門遁甲》,因為幾十年前已經把想象力用完了,唉
1982年的《奇門遁甲》,是以袁和平為首的“袁家班”的一次整體亮相。
用十六個字評價:瑰麗多變,奇思妙想,趣味橫生,嬉鬧癲狂。
本片獲得1983年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提名,惜敗給洪金寶的“洪家班”出品的《敗家仔》,原因是《敗家仔》中大量硬橋硬馬的功夫設計,更對得起“動作”二字。
當年同樣只獲得提名的,還有成龍的《龍少爺》,和......李連杰的《少林寺》。
獎沒拿上,一點不影響八爺在圈裡的大佬地位。
“袁家班”的其他幾位,聽名字一臉懵逼,一看人就豁然開朗了。
袁祥仁在《大內密探零零發》裡扮演無相王的老婆,行頭和《奇門遁甲》一模一樣。“蝙蝠法師”袁信義飾無相王的兒子,就是總被零零發敲腦袋的黑白無常。
而天外飛仙解剖現場的那段動作設計,完全延續了《奇門遁甲》的風格。
袁日初很多人不熟悉,在當年,他是“袁家班”作為對抗“洪家班”和“成家班”力捧的動作新星,可惜最後入了道門。
不追求情節的合理性,也不追求動作的勁爆,《奇門遁甲》以特別的奇幻效果給觀眾帶來與眾不同的娛樂感。
想象力,是個好東西。
把道教、民間故事、法術、動作、喜劇、腦洞大開的細節設計揉合在一起,看似一鍋亂燉,卻讓人回味無窮。
直到今天,觀眾仍然念念不忘,津津樂道。
《奇門遁甲》的內容,是那個年代幾乎被武俠片用爛的主題。
少年機緣巧合之下,自覺或不自覺的參與了某一事件,在外力的驅動及自身的努力中,最終完成任務,成長蛻變了。
故事雖然老套,但講故事的方式卻不落套,或者叫很有節操。
片中沒有漂亮的女主,唯一姿色尚可的女子,剛出場就掛了。難得她衣飾平實,一雙含淚的眼睛挺會演戲,即便是龍套也讓人記得住。不枉費八旗統兵教頭為她葬送後半生,很有存在感。
被教頭挾持的小貝勒居然真的死了,而不是十幾年後長大成人,上演狗血苦情的倫理大片。
主角真的是個好少年,沒在權力的利誘下與蝙蝠法師合作,也沒有故作高大上地進行人性探索。
最難能可貴的是,蝙蝠法師居然不找王府中的美女色誘少年,以此增加點愛恨情仇。如此質樸的高風亮節,實屬罕見。
稍顯狗血的情節,應該算片尾處“遁甲”的大反轉,把觀眾騙了,還是特別認真的騙了。
不過,故事本身的漏洞並沒多大問題,積向上的娛樂性才是看點。幾十年前的娛樂片,玩也玩得有格調,有逼格。
說到畫面感和想象力,不扯什麼審美,實在甩今天的片片們好幾條街街。
《奇門遁甲》的畫面乾淨且直接,一如片中的武打動作,然而有些鏡頭卻很令人回味。
假法師求雨時,有一個骨瘦如柴、面如枯槁、蓬頭垢發裸露上身的老頭跪在地上求雨的鏡頭,很有畫面感和衝擊力。
電影的亮點是對鬥法的表現,可貴之處在於,技巧的展示並未淪為賣弄,一切為情節服務,能夠自圓其說。
現在的電影,並不缺乏宏大的主題與高大上的思想,而內容的血肉、技巧的自然、姿態的端正,以及想象力、表現力實在並不能與這樣一部陳年舊作相抗衡。
片中五花八門、奇幻詭異的鬥法很多,令人看了既開眼界又覺得有趣。
傳說中的神奇埕人、移形換影、隔空點穴、釘影定形、飛陀放劍、以及七星木頭人等等今天絕跡銀屏的奇術,《奇門遁甲》都善解人意地蒐集了起來。
比如,罈子裡的那個“鬼娃”。要詭異有詭異,要滑稽有滑稽,要萌點有萌點。慘白的四肢面容,臉蛋上兩坨紅,唇上一點紅,身體卻是笨重的大罈子。滾來滾去,忽然伸出奇怪的腦袋,發出一串小孩清亮的笑聲,原來成年人演的小鬼可以這麼萌。
比如,“奇門”和“遁甲”兩個法師的所有神秘法術。
少年誤入法師門庭,牆上山水畫中的瀑布真的噴了他一身水。眼歪嘴斜的老頭拿著一副公雞畫切成條狀放入鍋內,說要煮雞絲麵給少年吃,結果真的煮出一碗麵逼著少年吃了下去。說著揚州白的修面老婆婆,手持紅線的修面手法與打鬥結合得天衣無縫。酆都鬼城的天師大會,眾法師潛入陰間搶奪令牌,不僅有茅山術中油鍋取物,過紙橋、走八卦的橋段,居然還有戲曲中跳鍾馗的表演。
這是一部看似逗人一笑,卻包含著民間智慧,表現草根看待世界的電影。
同樣是娛樂片, 但經得起時間的咀嚼,同樣是奇幻片,卻更有質感與內容,離開高科技的特效,照樣能拍出不同尋常的奇幻與詭異。
令公子擔憂的是,珠玉在前,即將上映的《奇門遁甲》究竟能否獲得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是件值得起疑的事。
畢竟,袁和平的導演作品,好的真的不多。
演員,就不說了。
評分(滿5):《奇門遁甲》,4分。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
5 # 火宅老爺泰野輝
《奇門遁甲》特效有點渣,讓我有點懷疑是否是徐克監製的,但故事講得奇妙有趣,有老港片那種天馬行空的感覺,框架也大,果然看見還有續集。特效和徐克監製導演的狄仁傑系列,是兩個檔次,完全不像出自同一團隊。裡面的反派造型,不倫不類,東西方都不是,水平堪比多年前的網遊,續集如果重新找個特效公司,這個系列還是有看頭。
-
6 # 迷開狼
武俠、科幻、三角戀,多重型別集於一身;魚妖,如花,變形金剛,阿凡達,古今中外多種元素混搭,只要你能想到的,影片裡都有,就像沃爾瑪超市一樣,品種繁多,物廉價美。
那兩個妖看起來如此眼熟,白的像威震天,紅的像紅蜘蛛。威、紅倆兄弟應該是很重要的反派角色,卻在電影中毫無存在感,他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為什麼要毀滅人類?影片都沒有詳細交代。反派除了恐怖的外形,並沒有任何的人物性格。觀眾在情感上既不能對其產生仇恨,也沒有絲毫的同情,因此正方的輸贏也就失去了意義,變為一場莫名的大亂鬥。
強調IP運營的樂視,可能是想模仿漫威創造一個“奇門遁甲宇宙”吧,先把所有元素儘可能都裝在首部,一炮打響後,再開幾個專題、分支,比如前傳就講講威紅兄弟和“霧隱門”先人的故事,續集再研發幾個新的外星人進攻地球,想想也應繼續賣座。不過這些都得建立在第一部成功的基礎上吧!
從目前點映的情況看,片子正式上映後票房很可能是高開低走,因為口碑一旦崩塌,後面的走勢就不好看了。
-
7 # 阿悅影視
正好在12月9號也就是昨天看了《奇門遁甲》的點映場,本人是非常開心的抱著很強的期待去看這部電影的,但是電影的綜合質量不免讓我想說句:目測要撲街啊!
《奇門遁甲》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在一個處處是妖的時代,由於流星墜落,外星妖怪趁亂而來,江湖中一個神秘組織“霧隱門”幾大弟子保衛太平盛世的故事,可以說這部電影的格局非常大,有種中國版“復仇者聯盟”的意思,幾大身懷絕技的世外高人頻頻展示獨門絕技,尤其是在龍門石窟五大江湖流派會和開啟神秘武器的一幕,還是讓人看到了徐克江湖俠義的影子,但是卻轉瞬即逝,隨之付之主流商業片的洪流。
導演袁和平在武術指導方面是有很高的造詣的,是香港動作電影其中一個最成功和最具影響力的人,大名鼎鼎的《駭客帝國 三部曲》的武術設計就出自他之手,但是在導演方面,近些年頻頻失誤,上一部執導電影《臥虎藏龍:青冥寶劍》可以說敗的一塌糊塗,估計李安看了都想罵人。這次找來老朋友徐克參與編劇和監製,想打造又一部《西遊伏妖篇》,但是沒有了周星馳的加持,恐怕票房上是很難有保障的。
要說電影本身也並非一無是處,某些橋段還是非常有意思的,是一部合格的商業電影,但是對我而言,充滿這對徐克的敬畏和對袁和平老版的《奇門遁甲》的崇敬,只能說,感覺被騙了,或者說我非常不喜歡,整部電影非常雜亂,人物也是千奇百怪毫無亮點,再加上伍佰、大鵬、倪妮、李治廷這樣的組合,沒有演出自己的味道,估計徐克就是照著《西遊伏妖篇》來寫劇本的,從結尾來看,也肯定是有續集的,哎、無話可說!
-
8 # 上官念
昨天去看了點映,最大的感受是徐老怪正在利用畢生攢下的口碑圈養老金,準備退休了。客觀地說,部分特效還是有些驚豔的,但相對於劇情的空洞浮誇,人物的單薄蒼白,實在稱不上一部用心的電影。徐克已老,江湖已遠,江郎才盡,不必再見。
-
9 # 張豆Zd
這次兩位重量級的著名導演,以武俠動作片為擅長領域的袁和平、徐克,合體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奇門遁甲》,是由袁和平執導,徐克監製編劇,伍佰、倪妮、李治廷、大鵬、柳巖、周冬雨等眾多演員參演的3D特效奇幻武俠鉅製,將於2017年12月15日賀歲檔震撼上映,目前片方已正式開啟預售。
12月9日的點映,這部《奇門遁甲》裡,從風格上看,有著徐克的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也有著袁和平的動作元素。這部《奇門遁甲》裡,有奇幻、有動作、有愛情、有笑料,以“奇樂無窮”的方式點燃賀歲檔,袁和平及徐克會不會有新的突破,再次呈現給大家一部經典佳作呢?更難得的是有著“搖滾皇帝”之稱的歌手伍佰,也參與其中,這也是徐克力邀下再次合作,伍佰在裡面是江湖上精通“奇門遁甲”之術的,神秘組織“霧隱門”的首領,老大(伍佰飾)。大鵬應該是搞笑擔當吧!諸葛青雲(大鵬飾)。倪妮在裡面也是被她的“英姿”給雷到了,抽的是“雪茄”嗎?鐵蜻蜓(倪妮飾)。李治廷在裡面是一個刀法精湛的高手嗎?好期待!!!刀宜長(李治廷飾)。周冬雨在裡面會有怎樣的表現呢?聽到她在裡面所扮演的角色人物“小圓圈”這個名字真的和她本人一樣可愛,小圓圈(周冬雨飾)。我個人也比較喜歡武俠動作片,這次由袁和平和徐克連合的作品,好是期待!!!!
-
10 # 蛋殼影音
看完這版《奇門遁甲》,哥感覺袁和平和徐克的電影標籤就是影片中的服化道和武打動作設計——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電影一入畫就讓哥回想起90年代那一部部經典的武俠電影。這點對於《奇門遁甲》是值得肯定的,至少在本質上沒有毛病。
然而影片越往後看,就越感覺迎合市場的濃重商業元素的加入,讓整部電影的風格開始跑偏。首先角色的選擇,哥認為最大的錯誤就是主角大鵬和周冬雨的CP組合。
大鵬出演的電影中大都是滿腦袋都是點子的角色,《煎餅俠》、《縫紉機樂隊》等哪一個不是他控場,別人都聽他指揮,好在現代流行裝腔作勢。而在這部古裝武俠影片中卻讓哥很難認同大鵬飾演的諸葛青雲,總感覺油腔滑調,而且感情並不專一。
作為大俠,少點正氣。插科打諢,又顯做作。
而從國際莊走出來的周冬雨,從《山楂樹之戀》的清純到獲得金馬影后的《七月與安生》中的自我獨立,角色定位早已不屬於幼稚的階段,但《奇門遁甲》中給她設定的這個角色,完全像一個8、9歲的娃娃,時不時要來個抱抱,時不時起一身雞皮疙瘩。不僅沒有給她演技發揮的餘地,更把角色的智商拉低了不知幾個Level。
角色慘不忍睹的就跟這化妝一樣
對於伍佰的選擇,哥感覺還是相當成功的,因為不用化妝就弄展現出一臉的霸氣,也為後面的“馬賽克”(避免劇透的新技能)做好了鋪墊。
而其他一些流量明星柳巖、倪妮、李治廷哥就不想多說了,目的是什麼相信大家都知道。
除了電影的預告片,網上流傳的劇照很少。這也說明影片中還有大量的“不可描述的內容”值得期待。
然而哥看過之後,除了對武術動作指導還滿意外,對於特效,哥只能是呵呵,呵呵,呵呵了。
對於做出過《蜀山傳》、《狄仁傑之神都龍王》、《七劍》、《西遊伏妖篇》等這麼多武俠與特效結合的魔幻片的徐老怪來說,《奇門遁甲》對他來說輕而易舉,因為既有資源又有技術,但是影片的特效和剪輯真的讓哥比較失望。
影片中很多地方的特效都有其他電影的影子,如《西遊降魔篇》等,也有致敬老版《奇門遁甲》的橋段。最後boss大決戰很有網頁遊戲武俠大電影的意思!
但兩個大BOSS,居然做的那麼不用心,哥就真受不了。哥絕對相信,大boss之一絕對和哥之前吐槽的《鬼吹燈之牧野詭事》中的大山魈是近親。用的3D建模都是一套吧。
《鬼吹燈之牧野詭事》大山魈
另外一點細節:影片一開始放映的畫面哥感覺很奇怪,不知是點映的原因還是畫面就那樣,看著景物和人物都超出了銀幕,總感覺比正常畫幅大了一些。等正式上映後再看看是不是這樣吧。而在動作追逐戲中,剪輯的不連貫,總像是一個個PPT鏡頭跳轉拼接的,斷續跳躍,少了動作戲的流暢感。
總評:
《奇門遁甲》是一部袁和平和徐克滿足武俠情懷和迎合市場的作品。已突破了90年代武俠電影的樸素,加入了迎合現代市場的需求。視覺特效上與《西遊降魔》系列相比略差,故事框架已經大大超出想象!(具體腦洞有多大,各位看過之後就知道了,哥也不在這多劇透啦)影片娛樂性還不錯,觀眾笑點頻頻,只是在商業大片充斥,競爭激烈的現狀下,想找回武俠電影從前的影子,那真是有點困難了!就像《奇門遁甲》中的規則一樣,想說愛你真不容易,piapia打臉,痛還是在心裡。
《奇門遁甲》觀後感總評:7.0分 【逗比影音】逗比哥
-
11 # 木易電影
坦白說,在看《奇門遁甲》之前,多少還是有些偏見的:從演員陣容以及預告片來看,這部電影似乎很難令人覺得好看。但在首映禮結束之後,發現這部電影還是可以的,至少沒想象中那麼糟糕。
算起來,這是徐克導演與袁和平導演多年之後的又一次合作。他們一個是“怪才”導演,一個是超級武指,合在一起拍一部很奇幻的武俠電影,自然值得期待。只是,當影片的演員陣容呈現在觀眾面前,會覺得有些太“水”:大鵬和李治廷擔當男主,倪妮和周冬雨搭檔女主,這看起來給人的感覺有些混亂——不知道是要拍喜劇還是動作還是青春愛情片?
但事實證明,幾位演員的發揮並不差。
倪妮飾演的“鐵蜻蜓”很有特點,“變臉”那一刻,美得驚豔四座,幾身俠士裝扮都很有江湖氣質。李治廷也很吸睛,角色的變化讓他貢獻了最燃的戲份。大鵬也沒有令人失望,貢獻了許多的喜劇笑料。最有意思的還是周冬雨,她的靈氣與不羈特質,讓“小圓圈”這個神秘角色變得十分好玩。
《奇門遁甲 》作為一部奇幻武俠電影,與以往武俠片不同的地方在於:它的世界觀要大一些,想象力也更豐富了,藉助特效手段,徐克與袁和平導演玩出了不少新奇的東西。場景、故事、角色、音樂,都很有奇幻色彩。
武俠元素在特效的輔助之下,變得更加多元,加上章回體敘事方式,讓電影看起來完整而歡樂。不過,影片節奏上有些跳脫,故事結尾略顯倉促,算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如果你想體驗一把古裝奇幻之旅,又想收穫一番輕鬆與歡快,那就不要錯過這部電影。
-
12 # 文化匠人館
《奇門遁甲》是由徐克大神擔任監製與編劇,袁和平擔任導演及武術指導的一部奇幻武俠電影,影片講述在一個妖孽橫行、亂象頻生的時代,世間即將面臨驚天浩劫,為了世間安危,江湖上的神秘組織“霧隱門”挺身而出,其成員諸葛青雲、鐵蜻蜓等個個身懷絕技。新晉捕快刀宜長和身世不明的少女小圓也被意外地捲入這個組織,一行人的奇幻冒險旅程就此展開。
這不影片其實最讓我動容的是裡面的臺詞,分享我比較喜歡的給大家:
1.也許時間經常會停的,但是我們不知道,因為時間停下來的時候,人是沒有記憶的。這件事深想起來挺可怕的,說不定我們的這一秒鐘和上一秒鐘中間,時間停頓了一億年。
2.心裡光明的人永遠在明處,心裡陰暗的人永遠在暗處。心裡光明的人永遠要被心裡陰暗的人偷窺,防不勝防。
3.某種人在你眼前晃動,你可以安心。有一天,這個人突然在你視野裡消失了,那麼你就要當心了。
4.男人想高貴,需要很多附屬的東西,比如金錢,比如地位,比如修養,比如服飾。而女人不同,只要她清高,立即就沒有人敢輕視了。
5.芍藥地一帶,有一條特殊的衚衕,它拐了九個彎,最後卻是死路一條。這有點兒像人生。
-
13 # 田金雙
這是一部很有娛樂氣質的影片,但遠未達到徐克和袁和平黃金時代的水準。看這部片子我內心多少有點凌亂。
在中華秘術中,“奇門遁甲”是一個極富神秘氣質的字眼兒,有人說它是一本兵書,有人說它是一本可以撒豆成兵甚至通天地泣鬼神的秘法或江湖絕學,也有人說是五鬼搬運術一類的。總之,說法不一。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似乎掌握這門功法的大都是袁天綱、李罡風、劉伯溫、諸葛亮之流。
但在袁和平的影視鏡頭裡,“奇門遁甲”只是一個虛化的名詞,多少有些有名無實,不倫不類。最後,《奇門遁甲》竟然和外星人扯上了關係。袁導委實腦洞大開,全身沾滿仙氣,委實一個半仙之體了得。
就劇情和表現方式來看,《奇門遁甲》有點兒像當年徐克徐老怪的片子和西方魔幻或奇幻電影的雜揉。劇中橋段不能說不好,但劇情陳述似乎有點兒混亂,過於分散,很難形成合力。
但這並不妨礙該片中的娛樂氣質。譬如說,江湖同門有個有趣的規矩,如果同門中男女產生好感,就要互相自告奮勇大大方方地承認,彼此狠擂對方耳光。之所謂:耳光響亮。“你先來,還是我先來。”這臉打得拍拍的。
大鵬版諸葛青雲愛上了小女子周冬雨演的小圓圈,兩人暗生情愫,周冬雨率先出手打了大鵬二十記耳光。小捕快刀宜長很是羨慕說自己也想捱上幾記耳光,一旁的好兄弟紛紛捧場,李治廷只好悻悻地說“下次再請你們——賞臉!”
總體來說,這是一部可以賞臉看一下的笑鬧電影。只是,你的期待值千萬不要太高。否則有可能會失望一小下兒,
電影《奇門遁甲》中的“奇門”可能指的是江湖神秘組織“霧隱門”,“遁甲”指的是啥我真沒看出來。也許,指的是飛天遁地的“外星人”?也許也許。
最後補一句:反正我在這部電影裡看出了中國版《異形》的感覺,呵呵呵!
-
14 # 天天娛樂評
原定檔於12月15日的《奇門遁甲》提早一日上映,首日也取得了2852.6萬的票房成績,各位主創先後點評這部電影,給人感覺是他們在用心拍電影。
《奇門遁甲》其實真心不錯,奇幻系列大片,由袁和平導演、徐克編劇,劇情天馬行空、跌宕起伏,很多情節的設定都出人意料,還有很多搞笑的橋段,讓人捧腹,值得一看。
知名導演、龐大的演員陣容,加上精美的特效,只能說本片看點非常多。
-
15 # 大米有文化
1、我給打7分吧。這是賀歲檔第一部撲街的大片,目前來看電影票房不會超過3億,前兩天的票補佔了估計得有一半。賀歲檔前三天就是拼票補,後期看口碑。這電影后期根本沒有口碑了。豆瓣評分5.0,基本爛掉了。不過魔幻題材好賣遊戲版權,這個電影遊戲方面的收益應該不少。出品方有一個上海遊族出品。
(這海報宣傳公司是找幼兒園大班設計的嗎?500塊頂多了!!)
2、什麼都好,就是有點陳舊。倪妮奉獻了從影以來最美的形象,周冬雨奉獻了最可愛的一面,大鵬、李治廷表演的都不錯,可見導演對於演員的調教是非常到位的。特效在國內也算很不錯了,服化道都是一流的,一看就花了不少心思,這些基本功沒得說!可就是創作理念過時了,故事也太單薄,有拼湊嫌疑。
(倪妮太美了!!!!)
(周冬雨太可愛了!這小身材大鵬背起來很輕鬆!)
3、香港在金庸、黃沾為代表的文學大師離開之後香港就沒幾個會講故事的。這種還停留在2000年前後香港玄幻電影的模仿之作,很有情懷,但是放到現在讓人無法喜歡。如果穿越到90年代我一定會痴迷,可是,對不起!我們長大了!現在是2017!
4、不管是出品人魏君子還是袁和平都沒有逃脫電影創作規律,越老越迷戀過去不能自拔,除了砸錢的特效和袁導演的動作設計一流之外,精神上不但沒有創新還在萎縮。魏君子寫了一輩子香港電影影評,到頭來還是做不好一個香港電影,一個好的影評人不一定能做一個好的出品人。7分是演員和特效等技術上的分數。
-
16 # 獨狼映畫
《奇門遁甲》這部片子的問題確實很明顯,豆瓣評分5.1分(截至發稿),無論對於導演袁和平,還是對於監製和編劇徐克來說,都不是很理想的口碑效果。
網友的吐糟,幾乎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一個個口若懸河,說的那叫一個不亦樂乎!如果是一部新人導演的作品,那麼這部商業片或許還有點意思,新人新作,至少是個不錯的開頭。
似乎袁和平的滑鐵盧我們也可以接受,但是偏偏有江湖地位極高的徐克深度參與,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袁和平這一次翻拍還是自己過去拍過的作品,但從故事來說很難讓人覺得出彩,也許特效上可以秒殺過去的作品,然而也僅僅如此。
說它故事簡單吧,也確實簡單,霧隱門組團打怪,怪獸來自天外不知名地方,統一稱作妖人,動不動就要咬人,造型其醜無比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智商。
說它特效牛逼吧,其實在國產片裡算是不錯了,但是最大的敗筆恰恰就是妖人,就像是從某網遊世界中穿越過來的副本小BOSS,似曾相識,不認識。
其實吧,故事也好,特效也罷,哪怕你照搬網遊,去拍一部簡單粗暴的打怪升級都沒有問題,這些都是皮相,關鍵你得有骨相。
網上的吐糟焦點不是特效辣眼睛,就是故事太弱雞,特別是最後兩個反派角色,感覺都是過來搞笑的,周冬雨一出,誰與爭鋒?
這個高潮的轉折點特別硬,硬的感覺都在秒殺觀眾的好感度。難怪有人會說,這部電影侮辱了觀眾的智商。
魔幻題材,尤其是國產魔幻題材,難免會有這樣的問題,到底這是徐克的想法,還是袁和平的想象,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的是,硬傷總是難免的,就看導演在炫技的同時,有沒有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東西,或者說是能夠走心的東西。
霧隱門扇巴掌的門規,有意思嗎?周冬雨化著濃妝招搖過市的時候,有意思嗎?
看似密集實則尷尬的笑點,有意思嗎?這部電影,感覺情節是為特效服務的,遊戲質感特別重,也許是袁和平和徐克這一對老頑童的遊戲之作。
徐克應該背鍋嗎?即便如此,我覺著也不應該,畢竟導演不是他,嚴格意義上來說也不能算徐克的作品,當明年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上映的時候,如果還是這個效果,再說也不遲啊。
至於什麼晚節不保?嚴重了吧。說到底只是一部電影,只要可以賺錢,估計袁和平和徐克還會合作下去的。
即便這次《奇門遁甲》撲街了,我們也不能因為一部作品就否定一個導演,更何況這一次,徐克還不是導演啊。
-
17 # 奇愛博士
《奇門遁甲》與期待中有所不同,卻算得上合拍奇幻裡相當好看的一部。
和期待不同,是因為與1982年的同名影片不同。袁和平與袁家班曾以該片開啟了喜劇、動作、玄幻雜糅的系列創作,《天師撞邪》《鬼馬天師》部部都節奏緊湊、動作豐富、想象力爆棚。按當時香港電影快速生產的路數,這些影片一看便知是想到哪兒拍到哪兒,除了鬼馬情節,可看性主要依靠袁家班的功夫、和想象力渲染的民間法術。
2018版雖然延用了舊作的名字,影片的推進卻不再依靠奇蹟淫巧,硬橋硬馬的功夫也退讓給了法術奇效,依照大IP電影的模式,幻想一個人妖共存的玄幻世界。
值得稱讚的是,《奇門遁甲》在製作方式巨大變化的現實情況下,關鍵性地召回了港產片肆無忌憚、百無禁忌、過火癲狂的調性與氣質,俗套地說,在看似隨性背後保留了“誠意和情懷”的態度。袁和平親自重啟“奇門遁甲”系列,輔佐和監督的是徐克。有人說影片有“上世紀港片的遊嬉精神”,或許不錯,但比袁家班把戲和香港電影特性更鮮明的,卻是徐克本人慣常的迷影遊戲和拼貼功夫。它不單吞掉了舊作的民間法術文化,也從四面八方借來靈感:中國神怪武俠片的怪力亂神傳統、邵氏電影的美術風格、“殘疾”的勝利、小男人喜劇、甚至《仙劍奇俠傳》遊戲裡的種種痕跡(譬如趙靈兒-林月如式的雙女主設定)。
大雜燴,看趣味。
但影片完成度上的不足卻也不可忽視。其選角稱得上用心,無純流量帶來的漏洞,演員與人物也盡力融合,但被寄予敘事任務的人物的性格魅力與門派情誼,實在不足以在打怪救世的薄弱情節基礎上支撐起整部電影;美術特效保證基本品質,但場景和場面都相對簡單,結尾大戰純頁遊美學的風格更令人大跌眼鏡,本應奇觀頻現的奇門遁甲世界在視覺化、風格化方面成就不足。
對於熟悉主創與典故的觀眾來說,這或許也是影片有趣而不討厭的原因所在,但從市場來看,《奇門遁甲》似乎少了一點大熱的噱頭。
-
18 # 戲精陳呆蘭
不少朋友去電影院觀看《奇門遁甲》後大呼過癮,這部被譽為“國產最好的特效”的電影展示了中國古老秘書,氣勢恢宏、場面壯闊;也有人稱這部電影實在是“侮辱觀眾智商”,“特效一塌糊塗,從此不再相信國產片”。那究竟這部《奇門遁甲》到底是不是爛片呢?值不值得一看?小編也是剛剛電影院刷了一遍,下面小編就客觀的評價一下這部國產電影。
一.不容懷疑的導演和監製
首先這部電影是由袁和平導演、徐克監製的3D武俠奇幻電影。我們按住“奇幻”不表,先來說說“武俠”。
我們就得先說說袁和平和徐克這兩個人。袁和平被成為“中國第一武指”(當然也有人認為他是“世界第一武指”),他是武術指導出生,他設計的動作唯美飄逸,受到國內外演藝界的一致好評,業內人稱“八爺”。李安的《臥虎藏龍》如果沒有袁和平擔任武指,不會成為中國武俠篇史上最璀璨的明珠。
快抓住他們!就是他們!
這才是江湖!
那麼你們一定想知道兩個大名鼎鼎的武俠篇導演和武指,為什麼會拍一部武俠+奇幻的電影呢?
二.愛恨兩難的特效
我們還要了解一個實事,早在1982年,袁和平拉著梁家仁、高雄,還有一班分不清是哥哥還是弟弟的親兄弟(袁祥仁、袁日初、袁信義、袁振洋)拍了一部《奇門遁甲》,影片講述了少年樹根在奇門、遁甲兩個俠士的幫助下剷除武林敗類的故事。
這部電影在香港上映,電影借鑑很多中國民間傳說,編劇思維也天馬行空,所以有很多神奇埕人、移形換影、隔空點穴、釘影定形、飛陀放劍、甚至活人般的“七星木頭人”等,更有潛入陰間搶令牌,搞出油鍋和紙橋等,大玩茅山法術。小編當時看得也是眼花繚亂,這部電影放在現在也是一部佳作。
現在上映的《奇門遁甲》則講述的是江湖上的神秘組織“霧影門”弟子們剿滅妖孽,拯救世間太平的故事,壓根就沒和“奇門”、“遁甲”兩派扯上關係。所以那些“翻拍說”的同行們就不要再這樣說了,因為兩部電影根本沒有關係,所以不要強行黑。
剛剛說“玄幻”是怎麼回事呢?因為現在的電影的審查制度所限,肯定不能再出現什麼“五鬼搬運”、“陰間請兵”的把戲,所以新上映的《奇門遁甲》的BOSS們設定為外——星——人!
boss就是這貨
還有這貨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吐槽了,這倆個大BOSS根本就是從某些網頁遊戲裡請出來客串的把,那個紅色的一團到底是怎麼想的?還有下面藍色的大鳥是“霧影門”新掌門,也就是你們的周冬雨的真身。可能由於是代表正義一方,所以特效做的認真了些。
三.光怪陸離的劇情
電影別出心裁的用了章回體,分為六章,婉婉道來,就像翻開一本陳舊的中國傳統小說,徐老怪的武俠江湖呈現在我們面前。從捉妖打怪、尋覓掌門、藍妖救黒妖(小編自己命名的)、掌門大會都還說得過去,這些都在武俠的範疇,還在老徐和老袁的掌控之中。這部分還是非常精彩,打鬥場面、音樂背景讓人賞心悅目,值得回味!
然而尷尬的來了,在清剿“霧影門”的這章開始,魔幻帶著劇本走偏,劇情漸漸不受控制,老徐和老袁紛紛“走火入魔”。於是你們可以看到,黑化後的亞瑟——啊不是!黑化後的掌門將“霧影門”三大高手按在地上摩擦。大鵬飾演的“二師兄”和倪妮飾演的“鐵蜻蜓”臨死前冰釋前嫌、真情告白什麼的都走了一遍,伍佰飾演的“老大”也領了盒飯,結果一眨眼,被周冬雨“滿血復活”了,開掛呢?
更讓人嫌棄的是最後一章終極大戰,直接小紅和小黑大戰小藍。我是要大場面、大製作、好萊塢特效,但是不等於完全不用演員來駕馭啊?全是幾個3D模型在自己打自己,然後爆炸特效渲染戰鬥的激烈?
導演是好導演,監製是好監製,演員的水平就參差不齊了。伍佰的戲份不多,總體感覺還過得去,自身帶有一股子俠氣很符合徐老怪的電影。稱讚。
倪妮是這部劇的演技擔當,帥氣十足、動作瀟灑而不拖泥帶水,感情路線上從一心對二師兄愛慕的甜蜜、對為救自己的而身殘的小捕頭的心軟、和二師兄互相吃醋的破裂、最後“臨死”前的真情吐露,都還是可圈可點。
有一幕二師兄第一次將新掌門帶來給“霧影門”眾人看,周冬雨飾演的新掌門性格內向害羞,一直躲著眾人。然後二師兄大鵬在跟同門講述了他尋掌門的過程後,周冬雨突然笑靨如花的扒到了大鵬背上,倪妮等同門驚視之,我生怕大鵬喊出一句:“你瞅啥!”,同門再回一句“瞅你咋地!”
當然不能不提的還有柳巖的演技······很大、很直。
五.網路段子穿插的笑點
最後,說了這麼多,小編來總結一下,這部劇到底值不值得我們看呢?答案是肯定的!這是一部很不錯的國產電影,製作精良,當然也有一些不足,但已經大大的值回你的票價了。小編也在豆瓣知乎混跡過,似乎很多專業影評人把這部電影批的一文不值根本不值得去看,其實大可不必,因為很多人看電影並不是從專業的角度去欣賞,我們只是為了放鬆自己愉悅心情,而這部電影完全符合您的選擇!
-
19 # 番茄女王
《奇門遁甲》原本是一部有五千餘年歷史的中國古代術數著作,八零年代被香港導演袁和平拍成了另類武俠劇。2017年,一個袁和平,一個徐克,一位動作導演鼻祖,一位武俠科幻導演鼻祖,兩個好朋友歷經七次合作後再度集合,重新搗騰《奇門遁甲》,有兩位大神加持,加上讓人出乎意料的演員陣容,玩的是千奇百怪,享的是其樂無窮,怎麼看都絕對是一部吊足人胃口的視覺大片。
揭開這個神秘面紗,《奇門遁甲》在玄學的基礎上,運用了實戰的武打場面和現代的特效技術,在保留中國古裝神話的特色上,創造出了西方面孔的特效怪物。這就是兩位導演一直在提的“為中國科幻武俠重新定義。”《奇門遁甲》歷經4個月的拍攝,近17個月後的才正式上映,可見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後期製作上。
袁和平導演設計的動作場面沒得說,保持水準。霧隱門人與怪物在山洞的對抗、霧隱門人與被怪物操縱的五大派掌門人的對抗,都是讓人回味無窮的場面。相比之下,徐克反而有更多的發揮空間。堅持3D拍攝,搭建大量場景,綠布背景拍攝與演員親身上陣相結合,《奇門遁甲》確實玩出了不少新花樣。
要知道劉鎮偉導演的天馬行空在徐克面前簡直是大巫見小巫,徐克可是典型的水瓶座,天馬行空的鼻祖。《奇門遁甲》的演員本身個個都是自有特色的特型演員,在片中還有各種不同的變形和變臉,驚喜連連。醜惡美善都不是唯一都評價標準,他們唯一的使命是聯合一起保衛自己的門派,保護百姓的安危。導演和監製一不小心都表露了自己創造民族英雄的壯志。
《奇門遁甲》運用了分篇章講故事的方式,在兩位大師的操控下,秀場面秀特技肯定是沒得講,是目前中國科幻武俠動作片中的先行者,他們的嘗試奠定了中國科幻武俠的基調,也展現了中國科幻武俠的實力和水平。但唯一不足的是在講故事上,《奇門遁甲》可以有很多玄虛可以玩,導演講的這個故事是幽默輕鬆的,將霧隱門這樣的一個隱藏門派賦予了超越門派的責任。徐克在圓一個夢,一個超級英雄的夢。
-
20 # 阿郎看電影
《奇門遁甲》導演是袁和平,徐克是監製和編劇。但在談《奇門遁甲》的時候,大家都在說徐克。
我想說的不是電影,而是徐克們。
就像他的老朋友吳宇森在28年前那部《喋血雙雄》裡說的,“這個世界變了,我們不再適合這個江湖,我們太念舊了。”
和那些因為舊而被市場風吹浪打去的導演不同,在觀眾眼裡,徐克一直是新。
他在2008年就嘗試水下攝影拍了《深海尋人》,2011年用3D結合他最擅長的動作,拍攝了《龍門飛甲》。他在2011年之後,就樂衷於玩特效,從《狄仁傑》到《西遊伏妖篇》,從水上奔馬到大戰機械紅孩兒。
他和陳可辛被認為是香港電影兩位轉型最好的導演。
《十月圍城》把香港電影擅長的和內地電影需要的,做了當時最好的組合。
陳可辛的可怕是,後來拍攝了《中國合夥人》、《親愛的》,他對內地的理解,超越了很多內地人,包括那些美好的,也包括那些醜陋的。尤其是他還理解了那些很當下性的東西,這些東西構成了《中國合夥人》的美學根基。
這也是《中國合夥人》同時被讚美和被鄙夷的主要原因。
徐克不同。
他總是在玩女扮男裝,林青霞式的成功太令人回味也好,徐克一直以來的英性審美也好,反正他接連在《七劍》裡的楊采妮,《狄仁傑》裡的李冰冰,《龍門飛甲》裡的周迅,《西遊伏妖篇》裡的姚晨,這次《奇門遁甲》裡的倪妮,都穿上了男裝。
他是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人物之一,但他對粵語殘片卻越來越有執念。《火燒紅蓮寺》、《如來神掌》,他仍然用新浪潮時候的視角,重新挖掘老港片的新意。只是1980年代的新,奔跑到2017,些力不從心了。
他一直用《蜀山》、《妖獸都市》時的人與妖去隱喻世界,要麼是《神探狄仁傑》的妖人作亂,要麼是《智取威虎山》的妖孽橫行。到了《奇門遁甲》地球妖精已經滿足不了繽紛的創作欲,他將視線投向了外星球,外籍妖。
最明顯的是,在他最近十年的電影中,對反派的塑造全都精彩於主要角色。或許,反派可以讓他更加天馬行空,隨心所欲。
他有一顆童心,可這份童心幾十年如一日地對映到電影裡,就是他有能力做出一部好電影,但需要由一個好監製去制衡。搞得好就是《神探狄仁傑之通天帝國》,搞不好就是《西遊伏妖篇》。
但在大多數時間裡,他都是徐克,他可以隨心所欲。於是他要保證階段性的好玩,而忽略了整體,最明顯的是他的電影人物越來越多,又各有特點,同時也被消解和分散著,只承擔某一個時間的好。《龍門飛甲》混亂,《神都龍王》混亂,《西遊伏妖篇》混亂,《奇門遁甲》愈發混亂。
童心最好玩的就是對理性的不順從,但電影必須是有秩序的,所以徐克最近幾年的電影各種元素雜居,缺少條理;各種好玩的點,互相抵消。
所以,徐克根本就沒變。他一直是那個拍攝過《蝶變》《黃飛鴻》《青蛇》的徐克,有獨特知識系統,也有獨特的審美體系,他浪漫、天真,執著、熱愛。
他也同時是拍出了《地獄無門》、《英雄本色之夕陽之歌》、《黃飛鴻之龍城殲霸》、《黑俠2》的徐克,倉促、隨意、輕率、混亂、看似豐富其實語焉不詳。
而《奇門遁甲》是他所有的好與不好的總集合。
徐克們和陳可辛們不同,他永遠也不會像陳可辛們那樣,是脫胎換骨,重新發現和認可。徐克們對新技術敏感,他的新,表現為手段而不是內容。
在骨子裡,他從來就沒有變過,他一直是徐克。
如果說一定有什麼變化的話,那就是他的話語權更大,可以更加隨心所欲。
只是“重過閭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這個江湖和這個江湖中人,早已經不似舊時。
衣不如新,人不思故。
回覆列表
奇門遁通常指的是奇門遁甲,它是中國古代預測學中最高深的學問之一。它不僅“神以知來,知以藏往”,而且可以掌握天時,地利,透過對時間與方位的選擇,從而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它的產生和發展還與軍事密切相關,所以自古被認為是“帝王之學”。它以遁甲盤的上層象徵天,上列九星,作為來自宇宙能量流對已形事物的運化模式;中列八門,開、生、休、景、死、驚、杜、傷,象徵人事執行;下層象徵地,列九宮八卦,用以反映能量流感應萬物的時空變化規律。
奇門遁是中國古代很多代人共同研究的結果,它包含有天文學、曆法學、戰爭學、謀略學、哲學等。現在通常被人簡稱為“奇門”、“奇門遁”、“遁甲”等。民間流傳有“學會奇門遁,來人不用問”之說。當下奇門遁可以應用婚戀、工作、事業、風水、財運的預測,調理、化解和運籌等諸多方面。
小時候,鄰居有學奇門遁的,在附近很出名。他確實有預測準確的,但也有很多不準確的。
奇門遁中有很多科學的東西,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吾以為,現代人如果能學進去就學,學不進去切不可強學。畢竟,它不是適合所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