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盜帥夜留香YE
-
2 # 妖鬼雜談錄
殺氣最重的詩,老妖最喜歡的是黃巢那首《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首詩沒有描述慘烈的戰場,什麼白骨無人收之類,也沒描述寶劍鋒利、英雄之類,反而是在描述菊花。但是透過菊花的比喻,可以看到黃巢心中的豪氣與殺氣。
老妖覺得這首詩裡面最重的殺氣不在“我花開後百花殺”這種有點赤裸的描述,而在第三句“沖天香陣透長安”,這一句不高調不張揚,但是卻充滿一種非凡的氣勢,一個“透”字將殺氣與豪氣都暫時壓制,卻又隱隱透出,一股蓄勢待發的殺意彷彿猛虎撲食前最後的蓄力。
最後一句“滿城盡帶黃金甲”,瞬間氣勢凌冽,殺氣如刀。
-
3 # 曾園
很多人會列出黃巢、朱元璋,甚至張獻忠的“詩”。不過,那不是詩。就像大多數人不覺得張宗昌的詩算詩一樣。
就詩論詩,殺氣最重的詩應該是韋莊的《秦婦吟》。此詩就像是用好萊塢大片的方式全方位講述黃巢對京城的搶劫殺戮細節。因為太細,被朝廷禁了。好在此詩有一個抄本藏在敦煌。
全詩太長,選擇幾行大家感受一下。
作者在戰亂中突然見到一個“如花”一般的女人,請她講述經歷。她講述如下:
家家流血如泉沸,處處冤聲聲動地。舞伎歌姬盡暗捐,嬰兒稚女皆生棄。大家一讀就明白了,絕大多數寫亂世的詩歌是想象而已,這首寫的是真實畫面。
亂世中最為觸目的無疑是亂軍搶劫民女,細節如下:
東鄰有女眉新畫,傾國傾城不知價。長戈擁得上戎車,回首香閨淚盈把……西鄰有女真仙子,一寸橫波剪秋水……一夫跳躍上金階,斜袒半肩欲相恥。牽衣不肯出朱門,紅粉香脂刀下死……純粹寫實。
亂軍經常會放火,情景如下:
煙中大叫猶求救,樑上懸屍已作灰。下面的詩句不用解釋了:
尚讓廚中食木皮,黃巢機上刲人肉。當然,最形象,也最讓朝廷丟臉,因此下令禁燬的詩句是:
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所謂殺氣,瀰漫了整首詩歌。中國歷史上那些光輝燦爛的種種畫面也因此詩而暗淡。尤其可貴的是,此詩的落腳點是批評官軍在許多方面表現不如人意,老百姓繳納了大量賦稅,但是官軍與黃巢的戰鬥雖不能說一敗塗地,至少可以說他們不把百姓的生命看的有多重。錢不少拿,見死不救是經常的。這也是朝廷惱怒的原因。
-
4 # 葦說歷史真相
詩詞作為一種文學載體,一直貫穿著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本應是“風花雪月,寄情山水”的詩詞,然而卻有幾位古人,竟將那種屍山血海的情景寫進了詩詞中,至今讀來都是心有餘悸,不寒而戰。
《俠客行》李白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唐代的遊俠之風非常盛行,特別是關隴一帶的“融胡漢為一體,文武不殊途”,這就促成了當時社會喜劍術、尚任俠的風氣。李白自幼除勤於文學詩詞之外,還拜當時的劍術大家裴旻為師學劍,史稱其為“十五好劍術,高冠佩雄劍”。李白青年時代理想就是“託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然後功成身退,這首《俠客行》可以說是代表了李白的最高人生夢想。
《不第後賦菊》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出身鹽商家庭,善於騎射,粗通筆墨,少有詩才,黃巢五歲時候便可對詩 ,但成年後卻屢試不第。王仙芝起義前一年,關東發生了大旱,官吏強迫百姓繳租稅,服差役,百姓走投無路,聚集黃巢周圍,與唐廷官吏進行過多次武裝衝突。
乾符二年(875年)六月,黃巢與兄侄八人響應王仙芝起義。乾符四年(877年)二月,黃巢率軍攻陷鄆州,殺死節度使薛崇。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死,眾推黃巢為主,號稱"沖天大將軍",改元王霸。乾符六年(879年)正月,兵圍廣州,廣明元年(880年)十一月十七日,東都留守劉允章迎黃巢軍入洛陽。
十二月一日,兵抵潼關。十二月十三日,兵進長安,於含元殿即皇帝位,國號"大齊",建元金統,大赦天下,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黃巢兵敗戰死於狼虎谷。
《七殺詩》張獻忠
天生萬物以養人,世人猶怨天不仁。不知蝗蠹遍天下,苦盡蒼生盡王臣。人之生矣有貴賤,貴人長為天恩眷。人生富貴總由天,草民之窮由天譴。忽有狂徒夜磨刀,帝星飄搖熒惑高。翻天覆地從今始,殺人何須惜手勞。不忠之人曰可殺!不孝之人曰可殺!不仁之人曰可殺!不義之人曰可殺!不禮不智不信人,大西王曰殺殺殺!我生不為逐鹿來,都門懶築黃金臺,狀元百官都如狗,總是刀下觳觫材。傳令麾下四王子,破城不須封刀匕。山頭代天樹此碑,逆天之人立死跪亦死!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善以報天,殺!殺!殺!殺!殺!殺!殺!
張獻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字秉忠,號敬軒,他是與李自成齊名的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是大西開國也是唯一的皇帝。張獻忠出身於貧苦家庭,從小聰明倔強,跟著父親做小生意,他販賣過紅棗,也當過衙門中的捕快,後又來到延綏鎮當一名邊兵。
張獻忠生性剛烈,愛打抱不平,為此幾乎丟了性命,崇禎年間,他組織農民軍起義,1640年率部進兵四川,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即帝位,年號大順。1646年,清軍南下攻川,張獻忠引兵拒戰,最終戰死在了西充鳳凰山。
張獻忠雖然去世幾百年了,但有關他的《七殺詩》及他的奇聞異事卻流傳至今,如入川屠蜀、江中沉寶、偃旗息鼓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滿清統治階級把張獻忠誣衊為“殺人狂”、“殺人魔王”等等,對此史學界也一直存在爭議。
-
5 # 超級弗蘭克08
我也提一句。不知道算詩麼?
《水滸傳》119回魯智深圓寂。寫下遺書。
平生不修善果,
只愛殺人放火。
忽地頓開金繩,
這裡扯斷玉鎖。
咦!
錢塘江上潮信來,
今日方知我是我。
前兩句,殺氣騰騰,後兩句,頓悟的醍醐灌頂。
魯智深,《水滸》最豪俠之人。為民除害打死鎮關西,野豬林救林沖,桃花村痛打強娶民女的小霸王。殺氣騰騰,最後聽著錢塘江的潮信,頓悟,放下屠刀,坐化成佛。
快意恩仇一生,坦坦蕩蕩一世。
好一個莽和尚!!!
-
6 # 河西先生1
要論殺氣最重當屬黃巢的《吟菊》了,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氣誘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四句詩分明就是“暗語”,意思是等到秋天九月菊花盛開的時候,也是長安城裡血流成河的時候,這個九月八有可能是“起義”的時間,(也有可能是選擇類似於菊花節的節日“起義”,)因為這天人比較集中,目標大。也有可能只是為了押韻寫的,沒有其他目的。
要論殺氣最重一句是“滿城盡帶黃金甲”這句,最後一句揭示出了到這一天長安城裡的慘狀;
-
7 # 曉行凌波
大丈夫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豪氣中必然透著殺氣,唐末的黃巢,販賣私鹽出身,善於騎射,粗通文墨,屢次落第,便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寫了首《不第後賦菊》充滿戾氣,透著一股強勁的殺氣,更有一種彼可取而代之的帝王之氣!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常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舞刀弄劍,快意恩仇,殺氣中透著該出手時就出手的豪俠氣概。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賈島》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間萬事細如毛。
野夫怒見不平處,磨損胸中萬古刀”。——劉叉
殺氣中也有蠻勇和決絕,需要的是捨身取義的膽氣!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荊柯。
荊柯在森嚴宮禁中欲取始皇帝首級的壯舉,可不是“十步殺一人”的江湖牛皮,而是捨身取義的英雄傳奇。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岳飛
咬牙切齒、茹毛飲血的殺氣之中,彰顯著收復河山、報仇雪恥的民族大義。
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高適
唐代邊塞詩常寒意凜凜,殺氣騰騰,氣勢悲壯凜然!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李白這首《俠客行》中的詩句,怎麼看怎麼像吹牛,但他年輕時確實愛背把破寶劍到處壯遊,做著行俠仗義的武俠夢。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前寶劍血猶腥。
老僧不識英雄漢,只顧嘵嘵問姓名”。——朱元璋
這殺氣,這撲面而來的血腥味兒,讓人不寒而慄,靠武力君臨天下的開國帝王們,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殺氣,不僅殺敵,急了連兄弟子侄都殺,殺功臣更不手軟,狡兔死,走狗烹,本詩堪稱殺氣最重的一首詩。
-
8 # 大國布衣
詩詞通常是有感而發,然後揮筆寫就,對於能寫出有殺氣的詩的人,手上的刀劍都是見過血的,如宋江、李白等,辛棄疾等,但能寫出有殺氣又有霸氣的詩,只有那些經歷過戰場的廝殺,血肉的磨盤的英雄、梟雄才能寫得出來。
文人型: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王維《老將行》
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擋百萬師。賈島《劍客》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王昌齡《出塞》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李白《俠客行》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辛棄疾《破陣子》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古代的文人墨客,雖然有的不會武功,唯由寫詩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傳遞自己的愛國熱情與天下有識之士共鳴。而手上沾過血的文武俠客寫出的詩殺氣就重了,殊不知李白號稱“青蓮劍仙”在遊歷的過程中經常與人切磋打鬥,他的武功造詣在唐朝排行第二;辛棄疾,被稱“南宋第一古惑仔”,人家的最拿手的是帶兵打仗,副業才是寫詩,因此他才能寫出這樣帶著殺氣的詩。
將領型岳飛《滿江紅》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陳毅《梅嶺三章》
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黃巢《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將領級人物寫的詩,帶有的殺氣更濃,能想象到的場面更宏偉,這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才有的見識,才能寫下如此有魄力的詩。
帝王型朱元璋《示僧》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老僧不識英雄漢,只管嘵嘵問姓名。這是一種何等的氣魄才能寫下的詩,天地萬物在朱元璋眼裡盡皆螻蟻,眼裡對這為僧人滿是不屑,這是掌握了生殺大權的人才有的鄙夷天下的自信,所謂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歷史上的偉人帝王離我們太遠,而在近代歷史中,只有一位談笑間決定世界格局;舉止間盡顯偉人風範。秦皇漢武在他眼裡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就如成吉思汗也只識彎弓射大雕。他從戰爭中走來,奠定了中國在世界的地位,他集軍事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於一身,也只有他的詩才最為霸氣、自帶殺氣、最切實際。
毛主席《西江月.秋收起義》
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匡廬一帶不停留,要向瀟湘直進。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暮雲愁,霹靂一聲暴動。 -
9 # 周城凱
古代殺氣最重的當屬朱元璋的《菊花詩》
據《明史.藝文志》記載,朱元璋的《菊花詩》:
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
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
從這句詩中,可以看出朱元璋是比較隱忍的,不做沒有把握的事情,謀後而定,行且堅毅,要做就把事情做絕,因為戰場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天下蒼生寄託於一人,不得不小之謹慎。這也與他早期的戰略思維是一致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古話說得好:義不守財,慈不掌兵,一將功成萬骨枯啊,千秋偉業都是建立在皚皚白骨之上的。
其實開國皇帝都有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之心,且一個國家新始,百廢俱興,治亂世得用重典。這些大臣的劣跡朱元璋也多有耳聞,都給過他們機會,可仗著有功,便居功自耀,不知收斂。於是老朱便下定決心大殺功臣、朝臣。
胡惟庸案是因造反遭到了株連九族的懲罰,並且與胡惟庸有牽連的官員一併懲罰,其中大部分都是胡惟庸的族人親眷。
據史書記載,在胡惟庸死後,他造反的陰謀還沒有全部暴露,到洪武十八年(1385年),李存義被人自首告發,得以免死,安置在崇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十月,林賢獄案辦成,惟庸通倭的事才顯了出來。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藍玉征討沙漠,抓獲封績,李善長不奏告皇上。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五月,事情敗露,將封績逮捕,審出當時情況,胡惟庸的逆謀進一步大顯。正好李善長的家奴盧仲謙自首告發李善長和惟庸往來情況,而陸仲亨的家奴封貼木也自首告發陸仲亨與唐勝宗、費聚、趙庸三侯與胡惟庸共謀不軌。朱元璋大發雷霆之怒,肅清逆黨,被誅殺者達三萬餘人。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胡惟庸黨追問,朱元璋將李善長連同其妻女弟侄七十餘人一併處死,年七十六歲。南明弘光政權追諡襄愍 。洪武二十六年(1393), 朱元璋為加強集權藉口涼國公藍玉欲圖謀反,大肆株連殺戮功臣名將的重大政治案件。因藍玉案被株連殺戮者逾1.5萬。朱元璋在位三十年,殺了二十萬,基本上將功臣殺光,可謂冷酷刻暴到了極點。
若問為什麼朱元璋殺氣這麼重?當時還有一首詩《不惹庵示僧》也表達了他的殺氣: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
山僧不識英雄主,只顧嘵嘵問其名。
公元1363年,朱元璋於鄱陽湖以少勝多擊敗陳友諒百萬大軍,一舉奠定統一霸業之基,意氣風發,興之所至,私訪至紫金山一禪寺。朱元璋微服帶一侍衛在金陵遊玩,路過般若寺時天色已晚,便借宿寺中。廟裡和尚看他雖然穿著布衣,但器宇不凡,舉手投足間,頗有王侯之風。那個侍衛也和尋常人不一樣。混亂不安的年代,和尚們很當心,細心追問他的來歷,朱元璋不想顯露自個的身份,便提筆在寺廟的牆上題了這首《不惹庵示僧》的詩。
可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不是那塊料還真當不了。
-
10 # 無憂谷逍遙子
太極拳拳經:
無形無象,全身透空,
應物自然,西山懸磬,
虎吼猿鳴,泉清水靜,
翻江搏海,儘性立命!
此太極拳訣蘊含無限殺機,能領會者必能練就高深武功!
-
11 # 沂藍書院趙月光
殺氣最終的無疑是黃巢的《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全詩沒有一個血腥字,但殺氣沖天。
不愧為沖天大將軍。
其次是金國海陵王完顏亮的《念奴嬌·詠雪》:
天丁震怒,掀翻銀海,散亂珠箔。六出奇花飛滾滾,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顛狂,素麟猖獗,掣斷珍珠索。玉龍酣戰,鱗甲滿天飄落。
誰念萬里關山,征夫僵立,縞帶沾旗腳。色映戈矛,光搖劍戟,殺氣橫戎幕。貔虎豪雄,偏裨英勇,共與談兵略。須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完顏亮的這首詞寫得大氣磅礴,一句看似平淡的“平填了山中丘壑”,卻是殺機四起,氣吞萬里。
施耐庵看中這首詞的殺氣,引用在《水滸傳》林沖雪夜上梁山這一回中。
-
12 # 鳳引九歌
題目說的是古代,但我卻情不自禁想到一首近代的,殺氣與霸氣都無與倫比的詩。
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這是陳毅元帥所作的《梅嶺三章》中的一句,初讀此句,就不由得震撼莫名,只覺胸中忽然生出豪情萬丈,洶湧難耐,心中也隨之升起一種要隨陳帥奔赴黃泉,怒斬閻羅的豪氣。
說回主題,如果要說古代殺氣與霸氣都無與倫比的詩,那當數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不惹庵示僧》。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老僧不識英雄漢,只憑嘵嘵問姓名。朱元璋雖然文化造詣不高,比起那些文人騷客遠遠不如,但身為明朝開國皇帝,經歷過多少沙場征伐,見識過多少血腥與死亡。這話從他嘴裡說出,就自帶一種帝王之氣,霸道無匹,殺意凜然。
-
13 # 亦有所思
殺盡江南百萬兵,
腰間寶劍血猶腥。
老僧不識英雄漢,
兀自嘵嘵問姓名。
---朱元璋
-
14 # 黑白文章澤淵詩
《上古氣殺》
――xxx
一氣肉塵散,
百年血淚乾。
千載七份暗,
萬世三界誕。
……
-
15 # 摶扶搖而上者x九萬里
《不第後賦菊》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待到秋來九月八,寫出了忍耐爆發極限。
我花開後百花殺,寫出了無與倫比的霸氣,我來了,你們都要死,
沖天香陣透長安,沖天二字寫出了氣勢強勁,香陣中的“香”給人一種美好,“陣”字給人一種排兵佈陣感覺,處處都是陷阱殺機,“透”表現了危機四伏的陣勢處處都在讓人感覺雖然沒有顯現但是危機四伏隨時都會爆發。
滿城盡帶黃金甲,前面的詩句給人的隱隱的殺氣在這一句爆發的淋漓精緻。
我認為本詩才是殺氣最重的,每一句都沒有太多殺氣,全靠讀者腦補,但是就是透過這腦補才讓人感受到一望無際的殺氣殺機。
-
16 # 夕陽紅155908541
古代殺氣最重的詩詞是宋代抗金名將岳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全詞如下: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公元1140年岳飛統領岳家軍,大破金兵於郾城,進軍朱仙鎮,準備渡河收復中原失地。但朝庭卻令其退兵。皇帝趙構擔心岳飛破金迎回徽、欽二帝,自己的皇帝做不成了,而岳飛主張抗金,所以岳飛必須死,於是趙構、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
這首詞,氣勢磅礴,豪氣沖天。是英雄壯歌,千古絕唱!
-
17 # 雨蝶飛舞382
古代最有殺氣的詩是:『不第後賦菊』(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
18 # 盧秀輝侃侃詩書畫印
不第後賦菊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
19 # 九卿1234
滿江紅·寫懷岳飛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欄 通:闌)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個人認為,殺伐之氣最重的一句應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大意為“我滿懷壯志,打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談笑渴了就喝敵人的鮮血。”
下面我將圍繞以下幾點談談我對這首詩詞的看法。
一、知人論世從小到大,我們瞭解最多的就是岳母在岳飛身上刻下“精忠報國”的幾個字眼。而岳飛也不負所托,更是因為岳飛經歷過北宋,即使南宋偏安一隅,還是胸懷統一祖國河山的豪情壯志。
北宋積累的弊病最終爆發了,靖康之恥是所有人心中的痛,但由此有一些人害怕了,有一些人依舊在堅持。岳飛練就“岳家軍”,令敵人聞風喪膽。但最終死於朝堂傾軋,含恨而終。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話語如在耳側,岳飛的鮮血依舊流淌著對敵人的痛恨,至死無休。
國家之恨,不共戴天。這也是我深感此詞殺氣甚重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此詞背景有幾種說法——
1. 第一種說法:岳飛第一次北伐,即岳飛30歲出頭時所作。
2. 第二種說法:公元1136年(紹興六年)。紹興六年,岳飛第二次出師北伐岳飛很快發現自己是孤軍深入,既無援兵,又無糧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飛壯志未酬,鎮守鄂州時寫下了千古絕唱的名詞《滿江紅》。
3. 第三種說法:《滿江紅》創作的具體時間應該是在岳飛入獄前不久。
無論是何具體背景,都與敵人密切相關。一雪前恥的渴望和國仇家恨的仇怨,在岳飛的胸中激盪。
三、相關思考當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是“我花開後百花殺”。但這其實並非直接的殺戮。而李白的“十步殺一人”也不過是一個人的殺氣。只有淡淡的殺氣讓我嗅到。
為何我選擇岳飛的《滿江紅》作為我心目中的殺氣最重的詩詞呢?
因為,我從這首詞看到這個人將一個國家的血海深仇揹負在身上,他的詞所顯露的殺氣並非僅代表他個人,而是他背後的整個國家,是整個國家的仇恨!
一個人的仇恨可能報了仇就會逐漸恢復,但一個國家的仇即使被血洗,但歷史記載的傷痛永遠不可能被抹平,一切都不能恢復原狀。
如同現在斷壁殘垣的圓明園,它的慘狀不僅告訴我們原來的美好被破壞,更是整個國家的尊嚴曾被踐踏。這是每個中國人一想到就會隱隱作痛的。
所以,在我心中,如何評判殺氣最終,就看這殺氣的程度有多重——一個人、一個家還是......一個國?我是愛讀書的九卿,喜歡的話可以持續關注,不要不好意思。 -
20 # 草根詩童
在回答本題時,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詩仙李白的《俠客行》。氣勢震撼人心,殺氣四溢,細品讓人不寒而慄。
詩曰: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贏。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閤下,白首太玄經。
手持“霜雪明”之“吳鉤”,銀鞍白馬,颯若流星。多麼瀟灑,張顯出詩人和劍客的豪爽個性。特別是那“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細品來,是不是讓人生畏?拂衣去,藏身名,俠之本性。閒飲,劍膝橫。酒仙,詩仙,俠仙,多麼霸氣。更有那“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俠之大成。
在我心中,《俠客行》,可謂詩中含殺之氣最重。
我這裡也有一首自創格律詩,其中或許也隱含一絲殺氣,今曬於此,欲借謫仙日月之光,為我螢火明路。
七律:恨意春秋(平水韻)
春臨瘴霧閉鳴鐘,夏至殘霞戲鬥蛩,
秋弄晚風凌桂月,冬摧冷雪掩蔥蘢。
茶炊賤品塵情淡,酒肆虛壺厭意濃,
曲盡肝腸心寸斷,詩含劍影刺頑兇。
以供網友敲打醒醒悟之。
回覆列表
毫無疑問啊,一定就是朱元璋那首詩
殺盡江南百萬兵
腰中寶劍血猶腥
山僧不識英雄主
只顧嘵嘵問姓名
只看前兩句話,一股血腥味就撲面而來,盡顯朱元璋一代雄主之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