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推背去歸休
-
2 # 瑟歡雷
我是一個醫學生,我可以很認真的告訴你,醫學至少讀個研究生才算是畢業。不過不好意思,我本人沒有太強烈讀研究生的衝動。從農村裡走出來上了五年的臨床醫學,實在是不想在啃家裡人了。我是非常想要留在這個城市,如果我不讀研究生,我連投給這些省級三甲和市級綜合醫院的資格都沒有,只能選擇回到地州上去。今天老師說了,讀研是給自己一個更高的起飛平臺。我也想啊,每每想到長期的時間和金錢的付出,我想農村人真是耗不起。不過我也不甘心這麼幹,我還是努力看看考研書吧,說不定我去報個名還真考上了。我想說的是正是由於讀研的人太多,醫院才會把人才門檻設到研究生這一級;也是因為醫院把門檻提高了,所以醫學生被迫考研。這是一個惡性迴圈。在中國要讀就讀特別知名的大學。像我們這種只可以在省內混的,我覺得好悲催啊。好不容易來省會上大學,畢業了連自己母校的直屬醫院都難進去甚至進不去。我想說我是雲南的醫學生,13年來了個規培,後面一兩年又來了個專科醫師培訓。目前規培時開始了,我們的命運如何呢?所以醫學生,你還是讀研吧。
-
3 # 喵兒叫
讀研究生更多的是一種專案研究能力和思維的訓練(對理工科而言),在專業上的學習會更加深入,也具有更強的方向性。當然,僅僅就考研和不考研而言,不好進 行直接的對比,因為需要看未來的職位定位,比如想去做銷售、做業務,其實本科學歷就足矣,更多的是多去社會闖蕩,在社會這個大學堂中吸取經驗,書讀多了在 社會上反而施展不開,但如果想去做技術研發,那考研還是更好,透過研究生階段的專案開發訓練,進入職場更能得心應手,這個從我本科畢業和研究生畢業同樣在 企業從事技術類工作的同學(主要是製造業)可以看出來,本科同學畢業後一般在生產線歷練後多數都從事生產管理或工藝管理、質量管理,數年後成為這些崗位的 基層領導,而研究生同學去企業進入研發部門的較多,數年後就成為技術研發部門的領導,將來更容易成為企業高層。當然有一種情況,例如從一個很普通的本科學 習畢業,透過考研進入211或者985高校讀研,這種改變對人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更多的是一種名校效應,未來的就業面或選擇方向相對會寬一些、機會多一 些,我研究生同學就有不少這樣的例子,可以說透過考研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從這個層面來說,考研未嘗不是人生的一大轉折點
以前聽朋友說過,他認識幾個二戰三戰的朋友,都是一戰沒考上工作了幾年又回來考,他們就是初心,一種追求自己理想的初心,一種不甘於自我處境的初心。
不過我認為更重要的一點,我們可以想想從小的經歷,小學初中的朋友,沉澱下來還在聯絡的能有幾個?是不是有許多都開始工作結婚生子?是不是覺得我們並不想與他們聯絡,因為我們與他們的生活並無交集。高中的朋友也就混了幾個死黨整天瞎混,沒考上大學的同學也不怎麼聯絡。考研其實一樣,是為了給我們一個更寬闊的人際平臺,一 塊高層次人際關係的敲門磚。
也許我們不愛聽這樣的話,但我們的社會的確是一個靠人際關係的社會,相同的事情,你請小學同學辦幾乎辦不成,但請研究生的同學辦可能就是一句話的事。 畢竟你的學歷越高,所認識的人的階段也隨之越來越高。
還有,哼,那些不知所措的應屆生,他們不願對舒適的校園生活say goodbye,對自己的人生前途一無所知,每天睡到十二點起床,在我的學校即是如此,其他學校(頂尖學府例外)也類似。他們看到周圍的人都在考研,也就跟風考吧,反正不知道要去幹嘛,先考再說。
考研,一是不甘,二是人際,三是迷茫。
我感覺,給自己一個拼命的機會吧,挺好。
-
4 # 隔岸觀火r
讀研不讀研的區別:
1、不讀研直接工作,你會比讀研的同學更早地接觸社會、積累工作經驗、更早地承擔自己的生活而不再讓父母餵養。
2、讀研,一方面意味著你將在研究生階段在所學專業上更深入,也會比不讀研的孩子多點時間去思考、實踐去考慮自己未來的應該從事什麼職業。相信這是不少人選擇考研的原因。
二區研究生的考試難度:
還有什麼難度啊,全國就分一區二區,二區比一區低個10分左右,最簡單了,但是挑來挑去就那麼幾個好的院校了,多考十幾分,沒那麼難。當然,關鍵是看你以後在哪裡發展了。
現在的研究生當然不同於十幾年前的了,如今每年150萬+人報名成功,最後錄取50萬+,大約三個當中就有一個人會從本科生躋身為研究,為什麼不是你呢?
-
5 # 我心飛揚136296532
研究生和本科生最大的區別在於學歷的不同,這也是唯一的區別。
對於用人單位來說,同一個職位,如果是本科生和碩士生都可以錄用的,主要還是看你的能力是否足夠勝任應聘的職位、你的素質是否能適應企業文化。
當然對於有的職業來說,用人單位傾向於錄用或者只錄用碩士以上畢業生,比如管理諮詢顧問。
對另一些職業來說,用人單位覺得沒有必要錄用或者不予錄用碩士以上的學生,只錄用本科生,甚至只錄用大專生,比如:測試工程師。
為什麼大家這麼關注考研,我覺得由幾個原因:
1、對於國家來說,因為就業壓力,透過增加研究生招生比例,緩解一部分就業壓力,同時也可以進行人才結構調整。
2、對於大學生來說,如果存在以下2個原因的,我會支援考研:
1)本科專業自己並不適合,想轉行的領域和自己本科專業差別大,最好透過考研系統學習的;
2)自己確定下來的職業方向領域要求較高的學歷,只是本科學歷達不到入職門檻或者就業競爭力較低的。
3、大學生遇到如下情況考研的,我建議冷靜思考,慎重決定:
1)擔心找不到工作只好考研的,那樣只能是把就業壓力緩衝了2-3年,並不解決實際問題;
2)看到別人都考研自己很緊張,也決定考研的,那樣只能耽誤時間;
3)因為家人要求或者男女朋友要求考研的,我建議自己深入探索自我,要掌握自己的命運。
4、有的大學生因為報送研究生,覺得既然有報送就讀下去吧。要這麼看,如果你保研的專業確實是你喜歡的專業,那麼恭喜你。如果保研的專業你並不喜歡,即使研究生畢業也不會從事這個領域的職業,那麼你要想清楚,如果讀研,讀研期間怎麼安排自己的時間,做好就業時轉行的準備。如果放棄決定工作,如何向用人單位證明你的能力。
研究生並不比本科生多條胳膊多條腿,如果你有夠強的能力,本科生也能把研究生比下去!
總之,讀研有很大的優勢!
-
6 # 鮮花插在什麼上
分兩個方面吧,一個是專業,一個是學校。研究生現在盲目的擴招就很容易導致學歷貶值,通俗點說,無論什麼樣的大學都可以有研究生,這就像當年的大學擴招一樣,弊端就顯現出來了。第二個就是專業,如果技術性不強的專業,讀研有點浪費時間了,三年時間不光是金錢,那些都是回不去的青春啊……555!如果是211、985,我真是建議大家讀下去,因為你會發現,你的思維方式,你的邏輯能力,你接觸的人群都有所提高,這就是長見識的過程
-
7 # 霍藝學社會學的kop
讀研究生和不讀研究生說實話並不像人們想象的有那麼大的區別,很多人讀研究生期間是很難接受到導師的直接指導,更奢談言傳身教的系統性學術訓練了,多數研究生讀研期間還是要自己去學習,自己申請課題,自己想方設法去完成導師交給的任務,其實,這一系列環節無非重複了本科生畢業設計的必要流程,我當時做畢業設計時候分別經歷了以下流程:圈定研究範圍、收集資料、選題、根據選題收集資料、列出研究初步計劃和方案、交導師稽核、通過後設計具體研究流程和方案、收集和整理資料、形成最後論文。其實整個流程認真走下來對一個人的細心、耐心、責任心還有對研究資源的整合和所學知識的運用都是一個極佳的鍛鍊機會,這樣的流程只不過在研究生中又走了幾遍,如果你態度不認真對自己所學知識沒個良好的把握,那麼讀了研除了會讓你感受到身心疲憊和精神折磨,收效甚微,相反如果你態度足夠端正,注意以高標準要求自己,那麼讀不讀研生你都會獲得良好的個人能力,單純拋開主觀個體的能動性去非要總結什麼共性問題,我覺得是沒有意義的,畢竟十個手指伸出來還不一般長,哪有那麼多一定的事
-
8 # 小太陽丶
研究生和本科生最大的區別在於學歷的不同,這也是唯一的區別。
對於用人單位來說,同一個職位,如果是本科生和碩士生都可以錄用的,主要還是看你的能力是否足夠勝任應聘的職位、你的素質是否能適應企業文化。
當然對於有的職業來說,用人單位傾向於錄用或者只錄用碩士以上畢業生,比如管理諮詢顧問。
對另一些職業來說,用人單位覺得沒有必要錄用或者不予錄用碩士以上的學生,只錄用本科生,甚至只錄用大專生,比如:測試工程師。
為什麼大家這麼關注考研,我覺得由幾個原因:
1、對於國家來說,因為就業壓力,透過增加研究生招生比例,緩解一部分就業壓力,同時也可以進行人才結構調整。
2、對於大學生來說,如果存在以下2個原因的,我會支援考研:
1)本科專業自己並不適合,想轉行的領域和自己本科專業差別大,最好透過考研系統學習的;
2)自己確定下來的職業方向領域要求較高的學歷,只是本科學歷達不到入職門檻或者就業競爭力較低的。
3、大學生遇到如下情況考研的,我建議冷靜思考,慎重決定:
1)擔心找不到工作只好考研的,那樣只能是把就業壓力緩衝了2-3年,並不解決實際問題;
2)看到別人都考研自己很緊張,也決定考研的,那樣只能耽誤時間;
3)因為家人要求或者男女朋友要求考研的,我建議自己深入探索自我,要掌握自己的命運。
4、有的大學生因為報送研究生,覺得既然有報送就讀下去吧。要這麼看,如果你保研的專業確實是你喜歡的專業,那麼恭喜你。如果保研的專業你並不喜歡,即使研究生畢業也不會從事這個領域的職業,那麼你要想清楚,如果讀研,讀研期間怎麼安排自己的時間,做好就業時轉行的準備。如果放棄決定工作,如何向用人單位證明你的能力。
研究生並不比本科生多條胳膊多條腿,如果你有夠強的能力,本科生也能把研究生比下去!
總之,讀研有很大的優勢!
-
9 # 記古錄今
首先,說一下自己的情況,自己本科學校很一般在一座四線城市且不喜歡自己的本科專業,於是我選擇了跨考,目前北京一所211大學研一。
其次,我認為對於我這種本科非常一般的學生來講,我認為考研是很有必要的。其實我自己想過如果我不讀研,我現在會在做什麼。看看身邊的同學吧,結婚懷孕的不算,當然這種選擇不說好壞。其他的,一部分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找到可以養活自己的工作,然後找物件準備結婚。還有一部分,靠著父母的關係工作,生活。當然,我的本科同學也有讀研的。他們的日子忙碌充實,努力考到一二線城市,最重要的也許不是我們能學到什麼,而是這樣的城市提供給我們的平臺和環境。
在我看來,來北京生活的這一個學期,我會發現自己的不足,也許是自己不夠時尚,也許是能力不足等等各個方面,但這是我在之前的城市中所感受不到的。所以,我會努力改變,努力遇到更好的自己。
然後,我對自己的本科專業十分不喜歡。頂著很大的壓力決定要跨考,其實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然而,講真,在我看來,你的專業起碼是你將來就業很重要的一個門檻。我不喜歡我的本科專業,而我又沒有實質性的證書證明我可以在我喜歡的領域做好,所以我選擇跨考。更重要的是,人生未來有幾十年的時間要工作,一天工作八個小時,如果不從事自己喜歡的領域,你真的覺得自己能過的開心嗎。
最後,我認為如果本科學校一般,或不喜歡自己的本科專業,讀研是非常好的選擇。
最後的最後,我的導師雖然是一個老派的教師,不過我覺得她有句話說的還是對的,也許人生中能真正給你好好讀書的時間就只有研究生這三年。
-
10 # 揣摩靈魂
每個人都有追求吧,我身邊同學考研就是因為不喜歡現在這個學校,還有就是大家都考研這是趨勢。不像我了,我是學夠了,考研從來不想,現在實習了一段時間了,有時候發現那些沒上大學的,結婚都有了孩子了,現在生活的順風順水,感覺那才是人生贏家。自己的日子自己想怎麼過都是自己的選擇,有人喜歡搞科研就去鑽研好了,沒必要非讓別人承認考研就是牛逼的,不考研就是沒出息的吧!
-
11 # 亜牛
本科提供的是通識教育,以培養學術研究入門級的學生為目的,使其具有基本的科學素養和專業基礎知識,同時以綜合培養學生素質為主要目的。簡單的說,好比建房子,小學中學是在挖地基,大學是往地基裡面灌水泥,扎鋼筋。地基挖的深決定你能上什麼樣的大學,地基打的牢決定你今後的科研成果。本科教育首先根據你的專業性質,會有一些必修課,在大學前兩年基本都要學,比如高數,大物之類,使學生具備科學的思維與研究方法。後面就是專業課,為本專業提供了入門的基礎知識。而大學畢業直接工作,是將專業知識與實踐結合的過程,三年工作經驗,相比應屆生來說優勢很大,對於升職跳槽等具有很大的意義。
研究生教育分兩個方面,一種是以學術研究為中心,培養本專業高階研究性人才為目的的,即往科學研究,行業專家方向發展。另一種是以專案實踐為中心,培養本行業資深從業者為目的的,即往工作方向發展,簡單的說就是前者培養科學家,後者培養工程師。但是二者都是在大學學習的基礎上,對本專業進一步的深入學習。不要不重視理論學習,很多學校學習的理論在工作中未必能認識的到。就我所知,學術型碩士以科學研究為主,建議往博士發展,專業碩士以專案實踐為主,既增加了專業知識,也提高了實踐動手能力,從一定程度上縮小了與三年工作經驗的差距,甚至在工作幾年後,專業知識的優勢就會逐漸體現出來。
二者對比簡單說,大學就是啥相關的都學,知識面越廣,基礎知識越紮實越好。碩士研究生就是其他的不管,本專業學習越深入越好。博士研究生就是在本專業學習深入的基礎上,取得了突破,研究出或發現新知識,新理論。所以我的建議,如果有機會深造,肯定多讀書好。考慮到年齡,家庭,經濟等情況,如果是以實踐為主的工科型專業,豐富的工作經驗相對重要,在工作中也可以不斷深入學習本專業知識。以理論研究為主的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專業,對專業知識要求比較高,建議有條件的去讀研深造。
我舉兩個人的例子,我和我本科的室友,我倆現在一起在創業。我們是cs專業,資訊保安方向。我室友h本科畢業以後選擇了工作,先後在上海北京幾家網際網路公司工作,從業8年創業。創業前年薪已經達到七十萬,在北京買了房子。我本科畢業後去了美國讀phd,12年畢業回國,到15年出來創業,年薪也才五十多。創業是他拉的我,先是得到了金主的資金,然後最初的一幫人大部分是他以前的同事,被忽悠過來。在最開始的時候,指定大方向,架構設計,具體技術手段選擇,技術人員分配,到整合測試,他把我推上去做了cto,雖然我工作經驗不如他,但是此時作為博士的專業素養體現出來了,技術 團隊逐漸走上正軌,特別我們做安全的,很多國外的新思路,各種開源專案都是我引進的。目前我倆掙的差不多,可以說是殊途同歸吧,只是我偏重技術,發揮專業優勢,他偏重專案,協調和資源。
總結,無論社會還是學校,都是學習的場所,永遠不要停止學習,各有利弊,諸君要根據自身實際自己權衡
-
12 # 書影觀人生
我是一名文科在讀研究生。本科在一所普通二本院校上的,研究生也是非211、985的院校。不過我們學校的專業在全國排名還比較靠前。
談一下目前的課程,剛剛上了一學期的課。坦白講,課程沒感覺有多大用處。對於我這種跨考生還好,可以接觸一些新的知識,本科學該專業的就比較慘了,好多知識只是重複。
雖然一學期下來,感覺課程不太有用,但是,還是不後悔讀研。因為我經歷了一些之前沒經歷過的東西。
首先,從老師談起吧。在課堂上,你可以體會到好的老師那種知識淵博以及和藹可親的態度,也更加體會到了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感覺。當然,不是說本科老師不好。只是覺得一個人閱歷越多,知識越多,他身上的那種氣質會深深的吸引你。
其次,談談我們的同學。同學之中,有保研的,也有考過來的,也有調劑的。一學期下來,你會發現大家真的都有自己的優點。雖然會玩,但也會很自覺的看書。其實,更多時候,大家都會很自覺的早起,泡圖書館。這和我本科的時候是完全不同的,那時候,要是誰去學習了,彷彿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當然,除此之外,更讓我震驚的是,你會發現更多已經很優秀的人,偏偏還那麼努力。比如,她們主持人,各種省級乃至全國級的比賽都得過獎,但現在依舊很努力的學習;比如,有的人,讀了那麼多書的同時,也到過許多地方。現在,依舊晚上自習到十點才回宿舍;再比如,舍友堅持寫日記寫了四年,一天不差,差一天會第二天補上……
然後,就是各種講座,學術研討會。一些英文的講座,國外請來的學者,以及人民網等一些工作人員的講課。這些,都會激勵你去努力,因為,你看到了另一種生活狀態。當然,這個階段,更多的是靠自己,提高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後,借用老師的一段話來總結。你以為讀完研究生,你就會有很大變化嗎?實話告訴你們,不是的。你以為你之前沒改掉的壞習慣,讀研後會改掉嗎?不可能!但是,你可以一點兒點兒改,可以多讀幾本書,一點兒點兒完成計劃和目標。人生哪兒有那麼多為什麼和功利性的事情。只要你經歷了這個過程,順利畢業,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一點點改變自己,就可以了。
當然,每一種經歷都會有收穫,也各有利弊。讀研期間也會有許多迷茫和困惑。不可否認,我的一些沒考上研究生的同學已經工作了半年,成長也是很快的,很快的得到老闆的認可,提高自己的各種能力。條條大路通羅馬,願各位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
13 # 十年終成老絲
別誤導孩子,尤其是高中的,本科生研究生遍地走,研究生已經不吃香了……志在搞研究,進科研院所的,高新區管委會這種事業單位的繼續努力吧,上到博才是到了一個新高度~想快賺錢的還是好好讀書進個好大學,讀個好專業,看看有名的企業招聘很多都要以本科學歷在985,211的為主
-
14 # 古老農民
先舉個例子,本科畢業時有個畢業設計,學生只要根據專案要求找到一種相應的技術或方法能較完整的把專案做出來就算過關了。考查的是學生能不能用現有方法或技術完成整個過程的能力。而對研究生來說,一個專案下達後,要求學生查閱眾多的中外文獻,看前人就這種專案採用過哪些方法和技術,各自有什麼優缺點,你在這個基礎上能不能找到或創新一種更好的技術方法來完成給你的專案,而且要用資料說話。各位自己體會一下,本科和研究生的能力一樣嗎?二、三年的時間對急功近利者來說是有點長,但在以後的三十多年的工作時間裡有多少呢?技術和方法日新月異,本科階段學的能撐個幾年,以後知道怎麼自我提升嗎?研究生這個過程訓練的就是這種能力。而不是某種換幾年飯的技術。
-
15 # Andy_87
紙面上看的話,研究生畢業會比本科生起點高一些,至於工作幾年後的成就要看個人能力了!我本科在一所211大學,保送到本校讀研,很多研究生專業根本就沒有實驗室或者專案,所以這些研究生讀研期間要麼就是在宿舍打遊戲要麼就是出去實習,三年期間只需要發表一篇小論文和大論文就可以了,當然碩士一般不會畢不了業的。找工作的時候用人單位還是比較看重第一學歷,也就是本科學歷,其次才是研究生學歷!
-
16 # 鉛筆C
本科生能做的,研究生都能做,研究生能做的,本科生未必能做
還是一個圈子問題,本人沒讀研,而且社交圈內碩士以上的很少,就接觸的一些碩士以上的人,畢業之後就可以打拼“生活”,而本科以下的基本上需要為“生存”掙扎幾年,雖然以後的生活都要爭取,但是碩士起點確實可以直接超過一大部分
所以,能讀研,儘量讀,眼光長遠一些,還是讀研好
-
17 # 我來噓個噓
本人觀點是研究生從能力上沒有完全超越本科生,單從能力提升上來說,花了三年時間,提升得不多,遠遠不如在社會上工作三年學得多。繼續讀博士當然不一樣,因為博士不是那麼容易畢業的,需要真正做學問才能畢業。
對於一些性格內向的人,做事情執行力差一些的人,讀研究生要好一些,因為畢竟有的單位需要招一些研究生來充下門面,基本工資要高一些。而對於一些性格外向,執行力和動手能力強的人來說,就不需要浪費這三年,因為大學剛畢業這三年是熱情最高的三年,不要去讀研,用好這三年為自己打下工作的基礎,特別是公司的新專案,能爭取參加的儘量參加,日後即使是跳槽也是工作經歷豐富。過了三年後,同樣去找工作,你拿著一份滿是工作經驗的簡歷和一個你的剛研究生畢業的同學拿著研究生畢業證去掙一個職位,只要不是傻子,都會選擇工作經歷三年的人。
而此時應屆研究生畢業的同學,只是比應屆本科畢業的優勢大。
-
18 # 木十文斯基
其實從前面回答來看,說有用的,或者說有多好的,基本都是在讀研究生,象牙塔裡的兄弟們沒有感受到社會的殘酷。作為在一家所謂高階企業的員工,每年浙大,上交,哈工我們單位招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都不少,但是最終放的崗位是一樣的,無非就是研究生開始每個月多三兩千塊,評職稱早三年,但這些到了後面大家都會得到的,實際就是多算三年工齡。畢竟學校學的東西跟工作差的很遠,基本都是從白紙開始培養,但是年齡是個寶,三年的年齡差距可能有些坎就是最後過不了,另外有些研究生眼高手低,自我優越感比較強,領導也有時候比較反感,等上了道,放正心態這一拖又是幾年。我們科長曾經說過,研究生在他眼裡就是研究生孩子的,特別女的,來了就生,實在不想要。另外有些同學可能說,我將來畢業要去研究所,當然這個時候研究生更給力一些,但是研究所那點死工資你要做好心理準備,特別是大城市,能不能買得起房子?
-
19 # 全聚德80904961
我人生最後悔的是沒有讀研究生,在那人才奇缺的時候,能成為一個大專生已經是很高貴的,年紀輕輕就參加工作,成為人民教師,覺得很有成就感。
可是隨著大學生越來越多,一個專科學歷的人就成了最低的了。在初級中學就和民辦的,代課的,中師的平起平坐,但那些人沒學問,可搞關係很厲害,很快當上學校中層或校級領導,而我只能在一線苦苦戰鬥,到頭來,收入獎金、名譽聲望還不如他們。
其實在那個時候能考上大專已經是天之驕子,無論理論學術水平還是教育教學能力,都是比較高的。我輔導學生參加數學奧林匹克,屢屢獲獎,期末統考升學考試成績都是比較好,每次寫論文的任務也是我完成。可總得不到應有的嘉獎。
我去考研究生,專業課成績都很好,只是英語未過,只能惜敗,沒有再次去考。如果我去考上研究生,至少可以去高等學校任教,做學術研究。寫一篇論文也是至少2000元,早就成為教授,我的學生也是成為頂樑柱。
人在學習上是無止境的,不要太滿足了,否則你會變得平庸,少有作為。只有學習才會使自己年輕,使自己的生活豐富,增加人生內涵。
-
20 # 娓娓到了嗎
從就業的形式上來講,近年來遍地花開大學生,除非是知名度非常高的大學,我們這些普通大學生的優勢微弱。如果你成為研究生,你相對於普通大學生,你是用人單位的首選,當然研究生也不是百分百就業,也存在一定的就業率有時甚至不如大學生(大概是眼高於頂)。
從自身專業的深度來說,如果你熱愛並且對所學專業有一定的興趣,建議繼續學習,就比如高中學習的領域和大學學習的必定有所不同,開闊眼界就不必說了。
一句題外話:讀研是許多大學生在入學後的目標,但未必都能讀上研究生,如果抱著讀研的心理去學習,必定能收穫的更多。
現在很多人都說在大學學不到什麼東西,讀研究生也只是為自己晚一步工作找藉口,研究生也儘量需要211或者985的,女生讀研的話就是25或者26歲了,,那麼究竟是讀研好還是大學畢業後直接工作好呢?
回覆列表
如果讀研沒用,為什麼那麼多人擠破頭去考?就如同上大學的畢業後給初中畢業的老闆打工,為什麼千軍萬馬過高考的獨木橋?學習好的人都傻嗎?
不說別的,工科,我們實驗室的碩士,畢業起薪最低的7000+,你本科工作三年能拿這個數字?能進大公司?而且人家再工作三年,跟本科學歷的差距會進一步拉大。
不否認很多碩士混的不比某些本科生強,但個別情況不是你碩讀碩士沒用的理由,凡事要看大部分的情況。反而大多數說讀碩士浪費時間的,根本都是沒讀過碩士的人。就如同你看見那些初中畢業的嘲笑讀大學沒用,不可笑嗎?
要說讀幾年少賺錢,那得看各人意願,至少我現在讀博,在專科院校做外聘教書,一個月賺五千多外快,雖然不多,但你本科生工作幾年能掙這個數字嗎?很多摸黑高學歷,其實酸葡萄跟懵懂無知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