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第一軍情

    說起完璧歸趙,大家都知道,就是因為這一塊玉石,幾乎貫穿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始終,封建帝王們為了它可以說爭的頭破血流都不為過。它在被秦國得到後,秦始皇命李斯在上面刻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又在上面雕刻了五龍,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的信物。之後,歷代帝王都以得到此璽為正統合法的象徵,奉若奇珍,成為了國家最重要的東西。

    中國人總是喜歡藉助於外物來表達自己感情,來體現自己正統合法的地位。但如果和氏璧沒有被秦國得到,而是被藺相如以假換真或者直接雪藏了,這些帝王們該如何呢?

    首先,和氏璧如果沒有被秦國得到,秦始皇還是照樣會弄出別的什麼材質的傳國玉璽的。因為從殷商時期,中國就有刻章的習慣了,而到了戰國時期,這一行為已基本深入到國家、個人的生活中。秦始皇用和氏璧雕刻傳國玉璽,只是因為和氏璧的名氣與材質。如果沒有和氏璧,他既然受命於天,作為第一個統一中國的帝王,是有太多的可能做出別的什麼傳國玉璽的。

    其次,如果沒有和氏璧,歷朝歷代的帝王們會因為一塊石頭而放棄自己的地位與野心?就如同武則天一般,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都能使出“洛河獻碑”的伎倆。更何況他們已經掌握了國家的至高權利,或者他們已經為了權利爭得頭破血流,不會因為一塊石頭而止戈熄兵,而放棄他們的權利與野心。所以說,傳國玉璽到了後期已成了一種權利的象徵,而非真正的權利。就算沒有傳國玉璽,他們也能找出自己權利合法性的象徵。

  • 2 # 唐古拉斯-古德

    我認為和氏璧能成為傳國玉璽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因為他是統一六國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印章 。

    第二它刻的不是秦始皇印字樣,而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第三,就是它的典故,和珍貴之處。

  • 3 # 我是農村哥

    謝邀,和氏璧出現是在春秋時期楚國,被一個玉工卞和發現,然後第一時間獻給了楚王,成為楚國的國寶,在戰國時期楚國向趙國求婚給了趙國,後來秦國知道了拿五國交換和氏璧又到了秦國,和氏璧的每一次出現都會掀起血風星雨,這就是一塊瘋狂的石頭,後來又經過無數次戰亂,和氏璧成為各國都互相爭搶的鎮國至寶,再過後來和氏璧又被刻上了字,成了傳國玉璽,它不僅僅是個玉璽,它還見證了中華幾千年的歷史,

  • 4 # 饕餮的盛宴

    這個問題非常好,宋代學者李心傳就對和氏璧能否磨製成玉璽提出過疑問。

    傳國璽乃用和氏璧磨製的說法,最早出自北魏崔浩語:“李斯磨和璧作之,漢諸帝世傳服之,謂`傳國璽’。”(見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宋代學者李心傳考慮到玉璧和玉璽的形制,對這個說法表示懷疑。他認為按照玉璧的一般形制,和氏璧的大小無法改造成玉璽。我們這個題目中提出的問題恰好和李心傳提出的問題相同。

    史書記載,秦始皇刻了一枚表示秦得到了天命的玉璽,這枚玉璽在秦滅亡後被劉邦得到,從漢代開始這枚玉璽就被視作國家政權的象徵,歷代王朝將其寶藏,這就是傳國璽。但是傳國璽最遲在五代後唐時就失蹤了,也有說在東漢董卓之亂時就失蹤了。傳國璽到底是什麼樣子,只能根據文獻記載進行推測。

    首先我們來推測下和氏璧的尺寸。史書記載,和氏璧的原料是一塊外表像石頭的玉料,楚文王時經過玉工的打磨雕琢製成了和氏璧。所謂的“璧”,是正中有孔的平圓形玉器。根據出土玉璧實物測量,戰國時期玉璧的尺寸因用途不一而異,一般佩帶的系璧尺寸較小,直徑在10釐米以內,殮葬用璧和作為禮器的璧稍大,直徑在15一25釐米之間;玉璧厚度在一般在1釐米左右。直徑超過25釐米的玉璧比較少見的。(宿晨:《中國曆代玉璧形制舉例》)春秋時代製成的和氏璧,形制可能與戰國時期玉壁差異不太大,推測直徑10-25釐米,厚度不超過1釐米。

    上圖為戰國晚期玉璧,外徑21.7、內徑8、厚0.8釐米。1965年湖北省江陵縣望山2號楚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我們再來推測下傳國璽的大小。傳國璽為方形,上面還雕刻有盤龍鈕,具體尺寸史書記載不盡相同。《三國志》《北齊書》《宋史》等記載方四寸,璽紐為盤龍。(三國至於南北朝,1寸約為2.45釐米,宋代1寸為3.12釐米)《唐六典》記載:方六寸,髙四寸六分,厚一寸七分。( 唐代1寸為3-3.6釐米,1分為0.3-0.36釐米。)如果是方六寸,那麼傳國璽的邊長為18-21釐米,厚5-6釐米,玉璽鈕高14-17釐米;如果方四寸,邊長約10-13釐米,按比例縮小厚度就大概為3-4釐米,高7-8釐米。

    玉璧中間有孔,邊與孔的比例為二比一。即使按方四寸計算,傳國璽的一邊大概為10釐米,需要玉璧直徑在30釐米以上,厚度7釐米以上。這麼大的玉璧是很罕見的。所以把和氏璧改制成傳國璽還真是不大可能。

    上圖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乾隆年間江蘇進獻的仿製傳國璽,高6.1釐米,印面6.7X6.8釐米,頂方3.6釐米。

    傳國璽可能是用陝西藍田玉製造的。傳國璽是用藍田玉製成的,這個說法最早見於東漢末衛宏所著《漢舊儀》;而和氏璧說最早見於北魏崔浩。拋開形制問題,僅從傳國璽的流傳歷程來看,衛宏的說法也更為可靠些。古時就有不少學者認為,東漢董卓之亂時傳國璽就失蹤了,史書記載孫堅發現的所謂傳國璽應該不是真的。南北朝時期曾出現了多個真假難辨的傳國璽,大都是仿製的。東漢的衛宏肯定是見過真傳國璽的,崔浩見到的可能是仿製品。而且藍田離秦都城咸陽較近,在漢代就以產美玉而著稱。《漢書·地理志》稱藍田這個地名的由來是因為產玉。《竹書紀年》說:“惠王命秦子向為藍田君。”這說明說至少戰國時期藍田這一地名就存在,所以戰國時秦人就應該知道這個地區產玉。秦始皇下令從首都附近採玉製作皇帝璽,可能性非常大。

  • 5 # 淨網行動糾察隊

    和氏璧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沒有任何事實記錄,只有極少的文字敘述。所以只能推斷,當時是春秋時期,卞和獻玉的時候,先是楚厲王,以為他拿塊石頭來糊弄事,把腿砍了一條。後來獻給楚武王,還被認為是石頭,又砍了一條腿。最後卞和天天哭,楚文王聽說了,派人把這塊石頭切開,發現真的是一塊絕世美玉,故稱為和氏璧。由此可以推斷,卞和兩次獻玉的時候都是帶皮原石,被楚文王切開才發現是美玉。由此推斷,和氏璧未必是禮器玉璧,或許只是一塊被開了皮的原石。第二種情況,和氏璧是玉璧,倘若和氏璧是玉璧,玉璧也有尺寸大小的區別。戰國時期和氏璧成為趙國國寶,藺相如給秦王換城,完璧歸趙指的就是這個。春秋戰國時期玉璧比較薄,但是也不排除怕浪費原料,會做成非常厚重的。但是和氏璧是原石的可能性最大。

  • 6 # 鳳凰花兒開

    先看看對璧這個字的解釋、

    基本解釋

    1. 平圓形中間有孔的玉,古代在典禮時用作禮器,亦可作飾物。

    2. 美玉的通稱 :~人(即“玉人”,指容貌秀美的人)。~日(像璧玉一樣圓而亮的太陽)。~月。

    明顯,璧有兩個意思。和氏璧的璧字不是玉璧的璧,是美玉的意思。和氏璧可以解釋為和氏美玉。一塊美玉做成玉璽,沒有問題。

    最後一句話,沒文化,真可怕。拍電視電影的人咋就不能多一點點歷史文化知識呢。

  • 7 # 英仙座2

    現在很多專家都在猜測“傳國玉璽”可能根本沒有失蹤,他一直躺在秦始皇陵裡。

    原因一,劉邦,地痞出身,一個喜歡吹牛的主。他不是還給自己安了一個“赤帝之子”的身份,這話一聽就知道吹牛的,所以劉邦有沒有得到傳國玉璽,或者得到的是不是真正的傳國玉璽,這一點還有待商榷。

    原因二,秦始皇,一個專橫的獨裁者,大野心家。活著的時候一直想長生不老,為了以防自己沒有得到長生不老藥,又給自己建了一個超大的陵墓,帶著自己的軍隊和各種奇珍異寶,打算統治他死後要去的世界,這樣的一個人估計也不可能把象徵著至高無上的權利及受命於天的憑證給了別人,要知道他活著的時候即使已經到了暮年也連太子都沒有立。

  • 8 # 平南侯丶裴希

    首先,我真的不懂這個,我的想法只能是一種無端猜測,沒有任何史料和實物可以提供證明。我們通常所說的和氏璧,無疑是圓盤狀中有大孔的玉製品。但是從石中剛剛解出來的時候,必定不是扁扁的一片,而是接近於橢圓形,整塊都是被稱為“和氏璧”。匠人取玉石中最為精華的部位,製成了古今馳名的“和氏之璧”。但是其他的部分,雖然質地沒有達到極品和絕品,仍然是“和氏璧”的一部分,它們的價值和珍稀程度仍然不是普通玉石能夠比肩的。這些餘料應該就是秦始皇“傳國玉璽”的用料。楚文王解石得玉,整塊玉的命名就叫“和氏璧”,切走一片,剩下的還是叫“和氏璧”,比如麵包被切走了一片,剩下的還是麵包。“和氏璧”也並不是單指那一片稱名為“和氏之璧”的玉璧。

    一家之言,不喜勿噴,看個樂子,敬請留情。

  • 9 # 京梆兩下鍋

    玉璽,在中國五千年悠久的歷史中,一直都是王權正統的象徵。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裡,玉璽是皇帝印章的專用名詞,代表的是最高統治者的旨意,是封建社會最具權威的印鑑。成為檢驗一個“帝王”是否正統的唯一標準。

    “傳國玉璽”為秦以後歷代帝王相傳之印璽,最初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清乾隆皇帝在描述“傳國玉璽”時曾說,為了一枚印章,曾使得血流成河,十分貼切地總結了“傳國玉璽”的命運,從古至今,在它的身上衍生出了無數的故事,或悲、或喜、或血腥殘忍,見證的是一段段驚心往事。

    由於歷代統治者極力宣揚獲得傳國璽是“天命所歸”、“祥瑞之兆”。歷代帝王皆以傳國玉璽為符應,將其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清代時有“傳國玉璽”現身之鼓譟,然皆附會、仿造之贗品。後來,開修黃河獲得一塊玉璽進獻乾隆皇帝,乾隆考證為贗品。

    民國成立,清廷退位,但依優待條件,仍盤踞紫禁城而稱孤道寡。直至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11月,末代皇帝溥儀被馮玉祥驅逐出宮,此“傳國玉璽”復不見蹤影。當時馮部將領鹿鍾麟等人曾追索此鑲金玉璽,至今仍無下文。

    就此,玉璽失蹤於世,皇朝至此完,又將中國推入了新世紀。歷經兩千餘年風風雨雨、撲朔迷離,“傳國玉璽”數隱數現,最終湮沒於歷史的漫漫長河之中。

    據史書記載,“傳國玉璽”直到明朝,因不滿削藩政策的燕王朱棣起兵成功,建文帝朱允炆兵敗後下落不明。據傳,建文帝帶著朱元璋秘密傳給他的匣子,裡面藏著此“傳國玉璽”和逃生錦囊從密道中逃出京城之後,見前往北 方的道路已被燕王的軍隊圍阻,化妝一路輾轉到武昌羅漢寺,羅漢寺的住持達玄和尚看過建文帝的度牒後,趕緊將建文帝引入寺中躲藏,在寺中一段時間後,建文帝等人見此處易於被燕王的爪牙發現,在達玄和尚指引之下一路南下,幾經周折才到了泉州開元寺。

    據泉州開元寺志記載,建文帝到了泉州開元寺隱匿在寺中,當時的開元寺住持念海和尚正是羅漢寺住持達玄和尚的弟子。住持念海和尚派人尋找出逃海外的機會,終於有一天他們坐上了一艘阿拉伯商人的貨船,隨行來到印度尼西亞的蘇門達臘島,開始在此隱居。

    當地的華人至今還保留著每年農曆五月十六建文帝登基那天舉行拜皇爺的隆重節日,所以,後來的朱棣才讓鄭和下西洋,實則是帶有尋回“傳國玉璽”隱藏之任務。

    那麼失蹤的“傳國玉璽”是怎樣被發現的?

    現持有者荷蘭籍華人李漢斯教授原是一名考古學家,愛好收藏。在一次東南亞考察中,偶然在印度尼西亞的一座寺廟中發現了此物,當時玉璽被擺在祭壇上,用一塊紅布蓋著,李教授當時就斷定這是一個關於歷史的重大發現,花了不少重金才把它帶回荷蘭。

    回到荷蘭後,李漢斯教授廢寢忘食的研究,查資料對史實,這幾年來用最先進的高科技手段及字型模比,得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結論:失蹤幾百年的“傳國玉璽”在他手裡。

    “傳國玉璽”取材於和氏壁, 和氏璧是中國歷史上最富有傳奇色彩和最珍貴的一塊寶玉石。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塊玉石能珍貴到與它相提並論。

      早在春秋時期,它就與“隨侯之珠”一起並列為當時中國的兩大奇珍了。發現它的卞和也因為和氏璧而聞名古今。卞和不僅因為遭到楚厲王、楚武王的誤解而失去了雙腳,更因為楚文王聽從了他的解釋而剖開了璞石最終發現了這塊寶玉,並用他的名字命名了寶玉而獲得了生命的價值。隨著秦昭王願意用十五座城來換取這塊寶玉的故事流傳開來,和氏璧的身價扶搖直上。最終被“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用作了傳國玉璽,成為檢驗一個“帝王”是否正統的唯一標準。

    玉璽在燈光直射下變成大紅色。每年隨季節天氣和溫度條件下會更黑色和黃白色之變化

    “傳國玉璽”為秦以後歷代帝王相傳之印璽,史書上稱它“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把它放在黑暗處,它能熠熠發光,能除塵埃,能避邪魅,因此又稱“夜光之璧”。可見確有它的珍奇、稀罕性。

    身為中國自由貿易商協會聯盟文化藝術委員會榮譽主席李漢斯教授說:雖旅居歐洲,作為個人的收藏,最大的願望是在有生之年,把這塊“傳國玉璽”送回到祖國,送回到紫金閣。

  • 10 # 燕樓國酒世界高階白酒

    全都是瞎猜!一塊石頭做一個和氐璧,料會用完嗎?璧中心就會剩一個圓柱體,正好做傳國玉璽。所以現代人誤以為用和氐璧改做的,怎麼可能,那麼薄,古人不是傻瓜!傳國璽乃用和氏璧磨製的說法,最早出自北魏崔浩語:“李斯磨和璧作之,漢諸帝世傳服之,謂`傳國璽’。”(見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其實是說:用做和氐璧中間剩下的那塊料,並沒有說用和氐璧去改玉璽!

  • 11 # 老陳收藏鑑賞

    看到的解釋不夠有說服力。和氏璧是從塊大的璞玉雕出的,基於玉質寶貴,它肯定不是薄片狀的常見玉璧,而是可能有較大的厚度。近年出土文物中就有這樣的型別,很有條件做成玉璽。

    下面的戰國遊絲毛雕獸面紋玉佩,雕工簡潔生動傳神,具有很高的工藝水平。皮殼之下有沁色,沁色之上有高亮玻璃光,說明入土前經過長時間把玩。是現代工藝做不到的。

    在這個玉佩的背面,因質地較厚,被雕上了一個玉璧。玉璧為珍珠地,地子整齊排列,泛玻璃光。

    表面開窗,開窗處露出的玉質顯示為青玉。

  • 12 # 明離子

    傳國玉璽由和氏璧打磨而成的說法,是來自於可信度不高的史料,兩者的形狀連記錄者都沒辦法自圓其說,只好含糊的一筆帶過。

    這些多出現在評書或者演義裡,電視劇也是如法炮製,把這一說法發揚光大。

    實際上,我認為,秦始皇的傳國玉璽是藍田玉。

    有史料為證:

    《晉書》:又有秦始皇藍田玉璽,螭獸紐,在六璽之外,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漢高祖佩之,後世名曰傳國璽。

    晉書的作者是魏徵。

    《宋書》:初,高祖入關,得秦始皇藍田玉璽, 螭虎紐,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高祖佩之,後代名曰傳國璽。

    宋書作者是沈約。

    《唐六典》注引徐令言《玉璽記》曰:玉璽者,傳國璽也,秦始皇取藍田玉刻而為之。

    唐六典的作者是李林甫。

    以上三位不同時期的史書作者都位居高官,應該常年能見到皇帝玉璽。所以他們的話可信度應該很高。

    所以,由可信度較高的史料可得出結論,傳國玉璽由藍田玉製成。

    其實不用史料,直接用眼睛觀測一下,就能得出傳國玉璽不是和氏璧的結論。

    那些說和氏璧就是傳國玉璽原料的,能先解釋一下和氏璧中間的洞洞是怎麼補上去的嗎?

  • 13 # 格逼老張

    所謂和氏璧,不是指圓形的玉壁,而是剝了石頭皮的原玉,試想,如果有一坨很大的原玉,聰明的古人難道會將大部分都浪費掉而只取中間最好的那點圓環嗎?所以有兩種可能,一是原玉切割,一部分做成了圓環形的玉壁,可能不止一個,其餘的部分要麼做成其他製品,要麼封存;該原玉也許沒有被打磨,保持原有形態。最後,玉璽是否源於和氏璧,我認為很有可能,因為前面兩個條件完全能滿足做玉璽的需求,同時,剛剛統一華夏的秦國一定會不惜工本選用最好的材料來打造玉璽

  • 14 # 千里馬尋伯樂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參考一條考古界的新聞:陝西鳳翔一座秦朝墓出土的兩件大型玉璧,大的直徑在29.7cm ,小的直徑也有19cm,我們可以合理推斷,和氏璧做為價值連城的,讓各國國王眼紅的寶物尺寸大小不會低於29cm 。而根據史書記載,玉璽“大小方圓四寸”,換算成今天大約是直徑為9.2cm,這樣看來和氏璧並不小,從他上面摳出來一個長寬高不到10cm的玉璽應該有可能,遺憾的是,傳國玉璽在元末明初下落不明,我們也沒有機會看到他的真面目了。

  • 15 # AUTUYG

    其實很簡單,古代玉石下料和現代玉石下料,雖然有差別,但大致差不多。和氏璧是一塊整料,出了一個圓型碧,出了一顆心料玉璽。圓形碧是玉璽獸頭外的草帽環。

    玉璽象徵君權,草帽環圓形碧在正宮王后冊封時授予正宮,是一塊原石雕刻而成。分別代表王與後。

    手鐲芯做印章。同一塊大玉料。很簡單的事情。

    只是,大塊的無暇美玉更難得。

    玉璽為雄,圓璧為雌。只是民間亂傳,無知秀才讀不懂很正常。

    玉壁是玉工為皇家設計的婚配冊禮。由皇帝和皇后分掌兩部分。

    汴河獻的是原石。所以會有兩塊都稱為和氏璧,一塊圓璧,一塊玉璽。

    藺相如故事,是趙國雕成了這個禮器,鬼谷門人從楚國暗地送給趙國的,趙國趙王太嫩,就收下了,結果就為秦國攻趙形成了藉口。藺相如被迫帶了禮盒出使,

    後世,袁紹與孫堅也是吸取了秦趙經驗教訓,把玉璽送給了袁紹。

    玉璽象徵皇權,圓璧象徵土地和財稅,所謂價值連城,不僅是圓璧本身值錢,更是相當於兵家虎符,是財政稅收的徽記。

    懂了唄?

  • 16 # 大相無形

    為什麼會有這個疑問?

    一是“璧“的古今詞義和用詞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以致誤導很多人慣性思維直接聯想到了博物館裡的那些璧!“璧“在當時泛指品質上乘之美玉,並非特指圓餅狀的璧;二是未意識到犯了常識性錯誤。一兩公分厚的玉璧怎刻成璽?明知不可為、偏又不信,紛紛去翻史籍以求出引,只能說精神可嘉。

    和氏璧的發現者----卞和當初在山中找到的實際是璞玉,也就是未經加工的玉的原料、外面還有石質層包覆!因此當他拿著這璞玉去獻給楚厲王、楚武王時,才會被認成石頭而砍去雙腳!直到楚文王繼位找到他重新鑑定後才發現果然是世所罕見的寶玉!由此可以斷定,和氏璧玉質絕佳、規格至少尺餘(陝西出土同等規格的戰國玉璧)!

    事情的經過只能說明卞和實足玉痴、不諳世故,未經雕琢的璞玉拿去讓外行的君王看,就像今天玉石市場的“賭石“,沒因大不敬罪殺頭就不錯了。這也說明楚文王鑑定時,一定是琢開了外面的“包漿“看到了裡面的玉質才信了卞和。

    後來秦始皇命李斯將和氏璧雕刻成瓦璽,並不是李斯是雕塑系畢業、而是李斯是戰國末大書法家,一手篆書冠絕天下!印璽製成,李斯一揮而就:“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 17 # 軒轅十四Rex

    這個,可能我們都被電視劇給誤導了。

    在很多古裝電視劇中,我們通常看到皇帝用玉璽的時候,都是搬出一個大木盒子,從裡面搬出來一塊方方正正的大石頭,種種地蓋在詔書上。在《三國演義》中,長沙太守孫堅在燒燬的洛陽城廢墟中,找到了傳國玉璽,就是放在一個大方盒子裡的。

    還有,我們現在去北京看故宮的話,在交泰殿的陳設中,我們可以看到皇帝寶座兩邊排了兩排大方盒子,個頭很大,裡面放的都是皇帝的玉璽。

    所以,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傳國玉璽個頭很大。

    可是,事實上,傳國玉璽如果真的存在,不管它是不是由和氏璧製作而成,都不可能太大。因為秦漢時代,不管是帝王還是官員,所用的印璽,都並不是很大。

    在西漢南越王墓中發現的“文帝行璽”,是目前中國最早的璽印例項,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西漢時期最大的一枚西漢金印。它有多大呢?通高1.8釐米,邊長3.1釐米,重148.5克。

    邊長3.1釐米,這就已經是西漢最大的了!

    因為在漢代,印章大小是有規定的。所謂“方寸天地”,也就是當時的印璽大小,也就是在一寸見方的尺寸。漢代的一寸,大概是2.3釐米,也只有皇帝用的印璽,才會比這個尺寸大些,有2.5-2.8釐米。南越王的這枚金印,是自我膨脹,欲與漢家天子相抗衡的心理體現,可也就這麼大。

    金印如此,玉璽也差不多。也就是說,首先我們應該扭轉的一個誤解,就是秦漢時期的印璽,真的不像後世的“傳國玉璽”那樣,越做越大,大得像一塊磚。

    以這樣的觀念再來考察傳說中的秦制傳國玉璽的話,我們就會有新的判斷吧?

    我們知道“璧”是中國傳統的玉器,圓形小圓孔。這一點,我們有無數的出土文物可以作為佐證。和氏璧,既然稱為“璧”也應該是這個形制。如果是拿這個來做成後世製作的“傳國玉璽”,的確是不大可能。但是如果是製作秦漢時期所用的印璽,則並沒有什麼不可能的。

    唯一可以吐槽的就是:如此渾圓一體的美璧,卻要在一邊挖下一塊製作皇帝的玉璽,那麼剩下的大部分玉料還有何用?這實在是太暴殄天物了!

    當然,以上只是說了和氏璧製作印璽的可能性。事實上,我們對於秦制傳國玉璽,除了史書上幾行記載之外,實在是一無所知。傳國玉璽是取自和氏璧也罷,不是也罷,反正我們現在也見不到它,它是什麼樣子,也就永遠是個謎。

    即使有一天它真的現世,可是“假作真時真亦假”,基於歷史上無數次傳國玉璽現世的騙局,我們又該如何確認,發現的就是傳國玉璽呢?

    這個謎,還是讓它繼續“謎”下去吧!

  • 18 # 真我85918

    誰說和氏璧是個環狀的?韓非子裡沒寫啊 原文寫的是把玉璞開了 看見了美玉 就起名 和氏璧了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沒說琢磨以後做了成寶 僅僅是理其璞

    這做玉璽材料就合理了吧 按說是合理了 但是要是能琢磨成玉璽的玉料 最起碼要1000立方厘米 也就是一升 一升差不多這個的容積那麼大

    另外玉的硬度在6以上了 藺相如威脅秦昭王說: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他惦著抱著和氏璧一起撞死在柱子上 理論上說他的頭能碎 和氏璧碎不了 秦昭王估計是太愛這塊美玉了 就被藺相如忽悠了 那藺相如讓隨從把和氏璧揣回趙國 出城門居然都沒被人看出來 這應該挺顯眼了啊 咋能讓他溜了呢

  • 19 # 樸易堂國學易學文化

    真正的和氏璧和玉璽都已經失傳,難以查證,但是從其有限的文字記錄裡猜測其一二而已。但是我不得不糾正你的觀點,你可能認為玉璽就像電視劇裡的那種要大盒裝的才威風,其實並非如此,古人的印璽都是比較小巧的,遠的不說,就拿近幾年出土的漢廢帝劉賀印璽來說,就那麼一點而已。

    和氏璧最早見於《韓非子》記載:楚國人卞和,在楚山中獲得了美麗的玉璧,把它奉獻給了厲王。又有完璧歸趙的故事,所以和氏璧才聲名遠播!加上傳說和氏璧被秦始皇製成了玉璽,所以就更加彌足珍貴了!

    戰國劉向《戰國策》載:"周有砥厄,宋有結綠,梁有懸愁,楚有和璞。"這裡說的和璞就是指和氏璧這樣寶貴的璞玉。而秦相李斯在《諫逐客書》中提到:"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 講的也是這個意思。

    西晉·傅鹹在《玉賦》中說:"當其潛光荊野,抱璞未理,眾視之以為石、獨見知於卞子。" 五代時前蜀道士杜光庭《錄異記》卷七"異石"中記:"歲星之精,墜於荊山,化而為玉,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卞和得之獻楚王,後入趙獻秦。始皇一統,琢為受命之璽,李斯小篆其文,歷世傳之"。這就是秦始皇將和氏璧製成玉璽的來歷,相傳這塊玉璽傳至隋朝而失,但是值得考究的。

    那麼,究竟和氏璧能不能製成玉璽呢?

    據有人以現有出土文物作比較,推測和氏璧厚度有10釐米左右。接著我們再看古代印璽的規格。《史記·秦始皇本紀》:"令子嬰齋,當廟見,受玉璽。"這就是玉璽的出處,根據《通典》所載:"又三代之制,人臣皆以金玉為印,龍虎鈕,唯所好也。……秦以印稱璽,以玉,不通臣下……齊,……並依秦漢之制。皇太子諸王金璽,皆龜鈕。公侯五等金章……光祿大夫、卿……四品五品將軍,皆銀章。尚書令、僕射……諸州刺史,皆銅印。"可見,"璽"是帝后以及諸侯王所用,臣下則根據實際地位稱"章"、稱"印"。也就是說印璽這種東西是給皇帝專用的,臣下是不能用的。又據推測秦始皇時的玉璽大約也就11釐米左右,如果是這樣的話,和氏璧是可以被製成玉璽的,至於雕刻金龍啥的,難不倒古代的工匠的!這是毫無疑問的!

    說到這裡,因為和氏璧和玉璽都不見了,很難有一個比較準確的結論。但據出土的漢南越王文帝行璽的規格來看,長3.1釐米,寬3釐米,高1.8釐米,這樣的規格想必和秦漢時期相差不大的,但也只是旁證而已。

  • 20 # 歷史有知社

    和氏璧是春秋時期楚國人卞和在荊山得到的一塊玉璞而經雕琢成的玉璧,被公認為天下之至寶,據史載秦昭王曾經打算拿15座城池與之交換,這也是成語“價值連城”的由來。關於和氏璧的下落,流傳最廣的說法是,秦滅趙,和氏璧歸秦,後來秦始皇統一了天下,令人將和氏璧雕琢成了“傳國玉璽”,並讓丞相李斯在傳國玉璽上面以鳥蟲篆篆刻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

    但是,我們都知道玉璧的形狀都是圓而扁的,而玉璽的形狀不但要方正,而且要有一定的厚度。那麼,這個和氏璧能夠被製成傳國玉璽嗎?我們先來看一下,春秋戰國時期的玉璧!

    再來看一下,帝王玉璽的通常樣本!

    有人也許會說,和氏璧也可以很厚呀!“玉”文化在我國的文明中佔據相當重的地位,有“君子比德如玉。”的文化傳承。翻一翻新華字典,檢視一下“玉”字部首的有多少漢字,就會明白根據玉器的形狀不同而劃分的種類之繁多。同樣是中央帶有圓孔的圓形玉器,我們根據其中央孔徑的大小就可以將之分為玉璧、玉瑗、玉環3種。我真不知道這和氏璧要是真有足可以製成玉璽的厚度該如何稱之?再則,根據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來看,要是和氏璧真有那麼厚的厚度的話,藺相如威脅秦昭王,要將和氏璧撞碎,怕就沒有那麼的容易吧?第三,和氏璧已是經雕琢而成的價值連城的寶物,不大可能再輕易毀之改雕成他物!下圖為玉瑗!

    而根據一些史料記載,都是說秦始皇的傳國玉璽選用的材料是藍田玉,至於說傳國玉璽是由和氏璧雕琢而成的只是歷史傳聞。我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傳聞,那是在普通的民眾的心裡,一塊相對較為普通的、沒有什麼來頭的藍田玉怎麼可以相配得上那至高無上的皇權象徵-傳國玉璽呢?只有那天下至寶的“和氏璧”才有這資格擔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讓你最難忘的一款遊戲是什麼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