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愛新覺羅,歷史上清朝皇室的形式,在當時的年代背景下,愛新覺羅可是無比高貴的姓氏。
5
回覆列表
  • 1 # 彥姊情感觀

    清朝滅亡之後,皇室貴族有的被殺,有的被流落民間,有的隱姓埋名……

    去向一.被民國政府的優待

    民國政府規定,皇族的所有成員,除了免服兵役之外,其個人的公權、私權與一應國民同等;皇族的私產受到法律的保護;滿洲王公貴族,世爵仍舊。

    去向二:做官或投靠民國政府

    在軍閥混戰時期,有的皇室貴族擔任一些職務。有的則主動投靠了國民政府。

    去向三:坐吃山空

    很多皇室貴族有錢、有珠寶、有宅子、古董等,他們可以變賣家產,不用為生活發愁。

    去向四:當賣國賊。

    有的想恢復帝制,出賣國家和民族。

    去向五:投親戚或到海外

    有的皇室貴族沒落了,他們選擇投靠親戚。有的在偽滿洲國結束之後去了國外,隱姓埋名,自食其力。

    其他去向:

    有的滿清皇室貴族參加了,有的辦起了學校,有的做起了生意……

  • 2 # 使用者夏天的風

    他們是幹什麼的都有,但是他們當中最有氣節的當是清未的陸軍大臣載濤。在清朝倒臺後他先是給北洋政府軍閥們當過顧問,後來隨著家道中落他不僅是買掉了原來的大宅院搬進了小衚衕裡甚至於淪落到靠做小買賣維持生計的地步,既便是這樣他卻拒絕擔任偽職而且是與參與偽政權的任何皇族有來往。他曾經將溥儀請他來去偽滿的隨從轟出家去又拒絕了日偽在北京威逼利透他和做的企圖所以他贏得了國共雙方及北京老百姓的遵重。解放後毛澤東周恩來接見他時給了他很高的評價,他不僅被聘請為全國政協委員而且被聘請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馬政總顧問,他也對溥儀的改造起了很關鍵的作用。

  • 3 # 二仙橋的散仙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已成為多部電影的主人公

      七位姐妹中大公主媼娛早在1972年去世;六公主韞娛學畫,是故宮如意館的畫師劉雋生親授.生前是北京畫院的畫師,1982年去世.其餘的五位至今仍健在.

      二公主韞和的婚事由溥儀一手操辦,他挑中了師傅鄭孝胥的孫兒鄭廣元.解放後,丈夫鄭廣元就業於北京市郵政局,任建築工程師,現已退休.目前二格格當上了幼兒園負責人,1973年退休.

      三公主韞穎婚姻由父母包辦.解放後,三格格當了北京東城區的政協常委.丈夫被安排做翻譯工作.現在這個達斡爾族丈夫是全國政協委員.

      四公主韞嫻經溥儀介紹,嫁給了其同學趙琪.抗戰後,丈夫長期在外,解放後杳無音信.當時四格格生活艱難,經周總理關懷,找到了工作.1982年,她那離散了34年的丈夫又回到她身邊.原來,趙琪去臺灣後與大陸隔絕多年,當得知妻兒情況後,毅然回到了離別多年的故土.

      五公主韞馨經兄妹介紹,與忠於清王朝的大臣萬繩之子萬嘉熙結婚.萬嘉熙解放後被安排到北京翻譯所工作,1972年患腦溢血去世.五格格自食其力,在西直門義和飯店當出納,1973年退休.

      七公主韞歡生於1921年,她走了一條自己闖出來的革命之路.1947年,26歲的七公主在王府內“競業學校”當辦事員,思想進步的教導主任李淑芬給了她積極的影響.北京和平解放時,她帶領學生參加過慶祝解放大遊行.接著,她當上人民教師,成為王府第一個參加革命工作的人,她也是公主中第一個自由戀愛結婚的人.丈夫喬宏志是一中學的教導主任,1960年帶領學生到密雲水庫勞動歸來時,心臟病發作,在火車上去世,年僅41歲.在巨大的打擊下,七格格仍然堅強地挺了過來.現任北京崇文區政協常委.

  • 4 # 凡星解密

    清朝皇族因辛亥革命而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大多數人更姓易名,過起了普通人的生活。

    其中幾個比較主要的人物包括溥儀、載灃、慶親王、載澤及善耆(qi四聲)等。

    民國成立後,同意大清國繼續存在,溥儀帶領各路大臣在紫禁城內繼續宣統紀年,無奈溥儀不甘寂寞,1917年在張勳挾持下宣佈復辟,僅12天便被段祺瑞趕下臺,1924年,馮玉祥將廢帝溥儀趕出了紫禁城。後來,溥儀還主動或間接的參加一些政治運動,1931年就任“偽滿洲國”總統。1945年被蘇聯紅軍抓獲,1950年被押解回國,1959年被特赦,恢復公民權利,1967年因尿毒症去世,一生無後。大清皇朝最重要的一支就此無疾而終。

    1908年,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在一天內相繼去世,彌留之際將大清國交給了載灃和他的嫂子隆裕皇太后。載灃的兒子溥儀繼位為宣統皇帝,但實際權利由載灃以攝政王名義所掌控,而隆裕皇太后擁有最後否決權。

    武昌起義爆發後,載灃迫於各方壓力請辭退歸幡邸,從此不再參與政治,晚年喜歡追求潮流,他是貴族中第一個剪掉辮子,第一個使用電話、電燈、汽車的人,許多皇族受到他的影響,思想也發生改變,最終融入平民生活。

    載灃一生娶三妻,生四兒七女,長子溥儀,二子溥傑(20世紀80年代任全國人大常委),三子溥倛三歲早逝,四子溥任1988年以普通教師身份退職。

    慶親王是繼恭親王后晚清最有權勢的王爺,雖是遠支,但深得慈禧與光緒信任。

    後來,載灃掌權,對他的信任有所保留,慶親王有自知之明,逐漸退居幕後,1917年在天津去世。

    慶親王一生娶七妻,生六子,無女。其中,三子、四子、六子早逝。長子載振辛亥革命後遠離政治,1947年去世。二子載搏與五子載倫,一生無大成就。

    宗室中值得一說的還有載澤,他的妻子就是後來的隆裕皇太后。載澤是個頑固的保皇派,復辟失敗後窮困潦倒,鬱鬱而終。

    肅親王善耆也是晚清政局變革中比較積極的王爺,贊成立憲,甚至出面赦免了試圖刺殺攝政王的汪精衛死刑。但是他堅決反對皇帝遜位,積極策動叛亂,鼓吹滿蒙獨立,甚至期待在日本人的幫助下使清帝復辟。

    也許是基於這種考慮,善耆將自己的女兒金碧輝過繼給日本人川島浪速,而金碧輝的日本名為:川島芳子。

    善耆一生共有38個子女,均被其嚴格管束,不許他們做中國的官,也不許他們做中國的民,所以,這些孩子最後都進入了日本人的學校,成年後許多都前往了日本。

    皇族中還有許多人物,包括載濤、毓朗、載洵、鐵良、良弼、溥倫、邵昌、那桐、蔭昌、壽耆等等。但最後都更名改姓,歸於平民了。

  • 5 # 南柯三境

    滿清統治二百多年時間裡,旗人都有特權,但同時,他們不事生產,也被禁止從事工商、貿易。生活貧困的問題,到後為也就越發明顯。清末朝廷也曾有所改變,讓他們或者務農、或者經商,以能解決個人生計為目標。​

    但是辛亥革命的爆發提前把他們拉進了新時代。在老舍的話劇《茶館》裡很生動地展示出旗人生活的狀況。已經演變到了群體的潦倒了。1920年5月23日,上海《民國日報》登了《今日之旗人生活狀況》一文,將當日的旗族生計狀況略分為四類:貴官派指那些享受《優待條例》的親貴宗室,這批人雖有積產,但入不抵出,亦因少不經事,“眾家丁分肥”,預計“將來不至窮死不止”;謀生派是那些勤求有強,能經營和自立者,“此派為旗族中之尚佳者”,逐漸可與其他各族同化;勞動派以漢軍旗人居多數,普通以人力車為謀飯之計,困頓但尚能自存;待死派則是那些註定“老死牖下”的赤貧者。

    據考察,北京內城的旗人居民,“殆已由積弱而漸流於乞丐一類。以數十萬眾老幼男女,皆成叫化,於治安、於國光、於觀瞻,皆有可注目之價值。”占人數最多的“勞動派”,雖仍可勉強餬口,但由於經濟狀況下降、生活費用提高等原因,“可恃之收入,少於前四五年前一倍”,生活愈見窘迫。其實,即便“貴官派”,也未見得都養尊處優。民初報紙上,時常可以看到“世子王孫倒斃城門洞,郡主命婦墜入煙花院”的時聞。入民國後,滿洲王公的貧困化實則很迅速。莊士敦說,當他在1919年認識他們時,其中一些早已不再是富人,許多都“已陷入可悲的境地”。出於“臉面”考慮,他們不可能公開賣古玩,賣也只能得到“低得可笑的價錢”​

    莊士敦提到一位親王,乾隆五世孫毓朗,光緒時封鎮國將軍三等將軍,辛亥年位至軍諮大臣,算是親貴上層。清亡不過十年,他已經“窮困潦倒”。另一位重量級親貴載澤也在入民國後,迅速“變窮”,一群民國計程車兵還搶劫了他存放值錢東西的“庫”,這位曾經“中國最富有的人之一”,1920年代末在北京窮困落魄,鬱鬱而終。溥儀的堂兄弟溥澗,家產吃完,靠賣畫為生。莊王的後代餓死在南橫街的一個空房子裡。睿王的後代鍾氏兄弟,因生活無著而私掘祖墳。清末重臣慶王奕劻,家貲億萬,孫子竟沒落為揀破爛的。這些被取消特權的貴族,俸祿也沒有了,家產吃光,便只能流浪街頭,或轉乎溝壑,甚至凍餒而死。

    一名叫桂順的皇族,因家境貧窮,由京去天津謀生,行至楊村,不幸病倒店中,當賣全無,又無衣無食,無奈之下向溥儀發了一封告急稟文,叩求“我主大皇帝恩賜錢財,奴才好養病度日”。當時皇族有三萬餘口,類似情況,比比皆是,小朝廷也是救不勝救,無能為力。許多人,就在貧病交加中死去了。王公親貴尚且這樣“窮了下來”,一般旗人的貧困更可想而知。清帝宣佈退位,在與新成立的民國政府達成的一系列《優待條件》中,明文規定,保護旗人財產,維持旗人一般生活,其中《關於滿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條件》中規定,“先籌八旗生計,於未籌定之前,八旗兵弁俸餉仍舊支放。”《保護旗人公私財產文》中指出:“凡八旗人民公私財產,應有地方官及公正士紳清查經理,以備籌畫八旗生計之用。”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旗人公私財產不僅沒得到應有的保護,往往以各種原因被沒收

     民族大同會會員劉揆一、吳景濂等人專門上書袁世凱,要求禁止沒收旗人私產。呼籲歸呼籲,旗人財產屢被沒收的狀況並沒有多少改變。此外,由於財政困難,許多地方在裁撤旗營後,僅短暫發放過少數幾次旗餉,大部分地方都很快停發。北京是堅持發餉時間較長的,到1924年也停止了旗餉,糧食早在民國二三年就不再發放了。袁世凱死後,餉銀漸有拖欠現象,至民國七八年,旗餉只在正月、五月、八月三大節時發放,成了變相的救濟款(張福記《清末民初北京旗人社會的變遷》)。金啟孮也記錄了民國的“不發餉”:所謂旗兵改編後“餉額如舊”,始終沒有如約履行過,首先生活不了的是營房中的寡婦,清朝規定八旗寡婦有一種叫做“鰥寡孤獨”的卹金。若是男人為國戰死,還有優厚撫卹,這種規定已行之二百多年,現在忽然不發,立刻臨於斷炊、捱餓的慘境。京旗的寡婦和外地駐防的寡婦首先在北京請願(當時這種請願全國都有),徒勞奔波毫無結果。

     後來出現了京旗和外三營的索餉,依然是什麼也得不到。於是引起了大規模的請願運動。“請願運動完全是被逼得無法生活下去,而對民國還抱有一定幻想的情況下舉行的。”法國的老舍研究學者保爾·巴迪先生曾引證了一些當時在北京的外籍人士以旁觀者身份記錄的旗人境遇:他們的數量當然相對來說是有限的,但他們的境遇卻相當悲慘,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是從富貴與悠然的境地突然墮入貧窮的境地。

  • 6 # 坦途89855061

    民國期間,滿清遺留的皇親貴族,都很低調的改名換姓了,不敢提及自己的八旗姓氏,以免招來殺身之禍,現今很多人都說自己叫愛新覺羅,其實叫愛新覺羅也絕非都是皇親貴族,也有工人,農民,乞討者,一個姓氏代表不了貴族身份,正統的皇族現在依然都很低調,而且也沒有恢復滿族的姓氏。我也是滿族旗人,一個普通的公民。

  • 7 # 一劍封喉65902136

    潛伏了怎麼多年,我也是時候公開身份了,我是炎帝和黃帝的後裔。一直以來我深藏功與名,就是為了有朝一日振興我中華!

  • 8 # 鯉魚kan世界

    無心回答本問題,我只想知道三樓那個叫‘’貓貓小格格‘’的,你是不是拉拉,有男友沒,結婚了沒,我要娶你。因為我已準備好兵馬,但是沒有貴族血統,線上等!事成之後幫頂的都有重賞!!!

  • 9 # 怡然蘭亭

    祖上隸屬上三旗之一的鑲黃旗,完顏

    聽爺爺說:祖輩以前是跟順治多爾袞從山海關進的北京

    往後幾代做官,漢化,被皇帝賜姓“王”,被慈禧賜過“福”什麼的

    聽姑奶奶說:太老祖兒(爺爺的爺爺)在北京城外(那個時候二環以外就是城外)開了家挺有名的藥鋪,叫“**仁堂”(不是同仁堂,似乎那個時候的藥鋪都喜歡叫什麼仁堂?)

    救死扶傷,有時給病人看病會“不要錢”,被人送匾,稱為“王藥王”

    (一部《大宅門》的即視感躍然腦洞中)

    到了爺爺那一輩的兄弟姐妹仕農工教育商業皆有從事

    有的去了新疆支援祖國的油田建設,

    有的繼續“祖業”學醫,中西醫都學

    家裡的特別講究,規矩特多,在我這輩兒我繼承下來的已經很少了~

  • 10 # 種花家的薇薇兔

    不就是曾經當過皇帝的家族嘛?有啥了不起的,丟人敗興的讓中華民族遭受了那麼多恥辱,還好意思說自己是貴族後代?漢族人民兩千多年前就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照你這麼說,李姓還可以說自己是李唐皇室的後人,趙姓是宋後人,朱姓是明後人…啥時候了還扯自己祖宗那點屁事兒

  • 11 # 人生太累了a

    我姓索滿族索綽絡氏,當年太爺爺帶全家逃出來的,全家100來口人都逃出來了,只有一個姑奶奶半路嫁人了,嫁回老家,80年代後太爺爺又帶著我們回來家,半個世紀的遷徙,太爺爺念祖,回去的時候說,除了女子嫁人可以不回來,其餘男丁如有不回來的一律逐出宗籍,我們都回來了,太爺爺死後,我們孫子輩的基本都出來讀書了,現在每年節日我們都從四面八方趕回老家,風雨不誤現在宗親300多口人超級熱鬧,今年我也當爹了,我帶我兒子回去入宗籍,還要拜祠堂,掃祖墳

  • 12 # 拾柒時光

    貴族應該是衛青霍去病文天祥岳飛戚繼光等等這些人的家族,貴是因為為我中華做出偉大貢獻和為後代人樹立不滅的精神。。。。什麼愛新覺羅什麼鈕祜祿都是酋長之類的下里巴人。。。同意請讚我

  • 13 # 墨言路遙

    清朝存在接近三百年,支系眾多,在滿語中,“愛新”意為“金子”,清朝滅亡後,不少愛新覺羅後裔改名金姓,以避免歧視和迫害。

    愛新覺羅後裔主要分這幾支,載灃一系,慶親王一系,載澤及善耆一系。

    醇親王載灃有三個福晉,生育了11個孩子,其中4個為男孩,除末代皇帝溥儀外,還有溥傑、溥倛和溥任,溥儀無後,溥倛三歲早夭,溥傑只生有兩個女兒。只有溥任生了兒子,成為醇親王唯一延續的男性後代。溥任長子為金毓嶂,曾擔任北京市民委副主任。

    慶親王奕劻是皇族的遠支,但在晚清政局中佔有重要地位,深得慈禧太后和光緒的信任,慶親王一生共有7個福晉,生有6個兒子,較有出息的是長子載振、次子載搏及五子載倫,載振曾出使歐美各國,後擔任商部尚書,1947年底病逝。

    載澤生於1876年,後襲輔國公,進鎮國公,加貝子銜,娶慈禧太后二弟桂祥長女靜榮為妻,靜榮的妹妹就是隆裕太后,載澤晚年妄圖復辟,但未能成功,鬱鬱而終。

    善耆生於1866年,是晚清政治變革中比較開明的王爺,參與創立了近代中國的警察制度,贊成立憲,赦免了汪精衛,但他也曾參與復辟。善耆共有38個子女,最著名的是女兒金璧輝,她有個日本名字——川島芳子,是著名特務,1948年被槍斃。

    有趣的是,愛新覺羅後裔中,不少人是書畫家,且藝術水平很高,據統計有100多位書畫名家,啟功先生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啟功,本姓愛新覺羅,雍正九世孫,他之所以沒有改姓金,據說來自他祖父的要求,因為金是袁世凱的指令。

    不過,啟功從來不承認自己姓愛新覺羅,有人給他寫信,寫“愛新覺羅啟功”收,他連看都不看拒收。啟功曾說,“不吃祖宗飯,不做八旗子弟”,他靠自己掙地位,為百家姓增加一個姓氏:啟。

  • 14 # 麻辣歷史大講堂

    首先,說說那些王爺們,他們有的變賣古董謀求生計,有的成了唱戲的演員,有的甚至落魄到去做人力車伕,具體是哪個王爺我忘了,被稱為人力車王。

    但是還有的過得很不錯,和老外一起在中國辦學校。

    還有一個,實在混不下去了,就帶人去挖自己的祖墳,還被抓起來了。

  • 15 # 娛樂圈旁觀者

    愛新覺羅家的後人大約超過30萬。1936年康德皇帝(偽滿洲國偽皇帝溥儀,但是放在1936年人家確實是年號康德的皇帝)整理過愛新覺羅家譜,宗室男性大約4.6萬人,覺羅男性大約3.4萬人(努爾哈赤爸爸的直系後代為宗室,其他遠支為覺羅)。清朝的後四位皇帝咸豐同治光緒宣統都沒有後人。能和皇家血脈最近的應該是道光皇帝的後人了。道光皇帝長子次子三子都沒有兒子,咸豐老四,就同治一個兒子沒有孫子,老五老六老七的後代不少,老八沒兒子。老五就是惇勤親王,老六鬼子六恭親王,老七醇親王就是光緒宣統一家,這三家後人不少,大都是文史書畫家,可自行百度。和皇帝關係最近的人是溥任,溥儀的親弟弟,上半年死了。

    另外清朝皇帝一般不說屬於什麼旗,皇帝本人是歸在鑲黃旗下,兒子成年以後分到各旗,以後子女屬於該旗。八旗以鑲黃旗為首,皇室成員和正黃旗之間關係也不大。

  • 16 # 閒閒超人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曾經皇室淪為平民,與旗人、滿人,改名換姓,漢化融入到社會當中,其中不乏方方面面的人才,例如著名歌手那英,就是慈禧太后家族其中一支的後代,原姓葉赫那拉,現在就簡稱“那”了;還有王珞丹的同學愛新覺羅啟星,曾祖父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嫡堂兄,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 17 # 手機使用者6093847067

    都知道西遊記裡扮演唐僧的位吧,就是後來嫁富婆那位。他的富婆太太就是純純的滿清遺貴族。富婆爺爺輩在大清落寞之際有遠瞻,香港置地轉移大把白銀古玩,隨後舉家遷往港島。兩代人一直在港島理財置地。一遍又在港島觀望內地時時變換,直到改革開放才回國內。在北京大把撒錢買樓買地。七幾年時誰聽過上千萬這些錢。人家富婆就三兩千萬的現金買地。在滿清遺貴族裡屬於很低調很幸運很牛逼的儲存下來。普及一下知識,較勁噴子可以去搜搜看

  • 18 # 說一說生活事

    大家都知道

    清朝

    有一個八旗制度,是由

    清朝開國

    皇帝

    努爾哈赤

    建立的。八旗中人,不是

    皇室

    成員就是有功之臣。而清朝皇室最高貴的

    姓氏

    要數愛新覺羅、葉赫那拉、赫舍里氏了。葉赫那拉氏大家可能都知道,慈禧就是這個姓,把清朝帶向了滅亡。那麼,清亡後,這些皇室成員都去哪裡了呢?

    清朝最初沒有建國的時候叫做

    女真部落

    ,一直活動在我國的北方。自從建立了他的第一個朝代金朝後,便一發不可收拾,一心想統一天下,時常在北方發動戰爭,企圖有一天能夠跨過長城。沒成想在

    努爾哈赤

    身上實現了,清朝建立後,滿人的地位迅速提高。皇室的姓也變得高貴無比,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家族永久的統治天下,清朝就實行近,親結婚的制度,妃子什麼的都是自己家裡的人,少有漢人。

    溥儀禪位

    後,滿族人多是學習契丹人,更名改姓,以保全後代。這在《晚清侍衛追錄》一書上可以見到介紹。到

    辛亥革命

    以後,滿族人都冠以漢字姓了,其規律多是取其原來多音節姓氏中的第一字為姓,或取數音節相切,取一音近的漢字為姓。因此,清朝的滅亡,沒多久就讓漢族增加了好多姓氏。別的

    姓氏

    都取得有規律,唯獨皇族愛新覺羅氏則改姓金,為什麼呢?因為愛新覺羅在滿語中有金子的意思,象徵財富。索綽絡氏改姓索,舒穆祿氏改姓舒或徐,瓜爾佳氏改姓關,那拉氏改姓那等。

    有的皇室成員隱姓埋名,還有很多很多皇室成員改名換姓後不甘默默無聞。現在比較有成就的當屬葉赫那拉氏,(這又讓我想到了慈禧)出了比較多的明星。有的還很受大家喜愛,有的現在名聲則很差但是人氣很高。例如大家熟知的“中國著名女歌手”那英姐,武打明星吳京(小編的偶像之一)等。

    現在是文明和諧的社會,漢族更是一個包容開放的民族。中華56個民族,在中國大地上和諧相處,地位平等。歷史已經過去,即使是

    清朝

    皇室

    成員到了今天也是一位普通的民眾,只有憑藉自己的努力才能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

  • 19 # 今朝圖說

    滿清統治二百多年時間裡,旗人都有特權,但同時,他們不事生產,也被禁止從事工商、貿易。生活貧困的問題,到後為也就越發明顯。清末朝廷也曾有所改變,讓他們或者務農、或者經商,以能解決個人生計為目標。

    但是辛亥革命的爆發提前把他們拉進了新時代。在老舍的話劇《茶館》裡很生動地展示出旗人生活的狀況。已經演變到了群體的潦倒了。1920年5月23日,上海《民國日報》登了《今日之旗人生活狀況》一文,將當日的旗族生計狀況略分為四類:貴官派指那些享受《優待條例》的親貴宗室,這批人雖有積產,但入不抵出,亦因少不經事,“眾家丁分肥”,預計“將來不至窮死不止”;謀生派是那些勤求有強,能經營和自立者,“此派為旗族中之尚佳者”,逐漸可與其他各族同化;勞動派以漢軍旗人居多數,普通以人力車為謀飯之計,困頓但尚能自存;待死派則是那些註定“老死牖下”的赤貧者。據考察,北京內城的旗人居民,“殆已由積弱而漸流於乞丐一類。以數十萬眾老幼男女,皆成叫化,於治安、於國光、於觀瞻,皆有可注目之價值。”占人數最多的“勞動派”,雖仍可勉強餬口,但由於經濟狀況下降、生活費用提高等原因,“可恃之收入,少於前四五年前一倍”,生活愈見窘迫。其實,即便“貴官派”,也未見得都養尊處優。民初報紙上,時常可以看到“世子王孫倒斃城門洞,郡主命婦墜入煙花院”的時聞。入民國後,滿洲王公的貧困化實則很迅速。莊士敦說,當他在1919年認識他們時,其中一些早已不再是富人,許多都“已陷入可悲的境地”。出於“臉面”考慮,他們不可能公開賣古玩,賣也只能得到“低得可笑的價錢”

    莊士敦提到一位親王,乾隆五世孫毓朗,光緒時封鎮國將軍三等將軍,辛亥年位至軍諮大臣,算是親貴上層。清亡不過十年,他已經“窮困潦倒”。另一位重量級親貴載澤也在入民國後,迅速“變窮”,一群民國計程車兵還搶劫了他存放值錢東西的“庫”,這位曾經“中國最富有的人之一”,1920年代末在北京窮困落魄,鬱鬱而終。溥儀的堂兄弟溥澗,家產吃完,靠賣畫為生。莊王的後代餓死在南橫街的一個空房子裡。睿王的後代鍾氏兄弟,因生活無著而私掘祖墳。清末重臣慶王奕劻,家貲億萬,孫子竟沒落為揀破爛的。這些被取消特權的貴族,俸祿也沒有了,家產吃光,便只能流浪街頭,或轉乎溝壑,甚至凍餒而死。一名叫桂順的皇族,因家境貧窮,由京去天津謀生,行至楊村,不幸病倒店中,當賣全無,又無衣無食,無奈之下向溥儀發了一封告急稟文,叩求“我主大皇帝恩賜錢財,奴才好養病度日”。當時皇族有三萬餘口,類似情況,比比皆是,小朝廷也是救不勝救,無能為力。許多人,就在貧病交加中死去了。王公親貴尚且這樣“窮了下來”,一般旗人的貧困更可想而知。清帝宣佈退位,在與新成立的民國政府達成的一系列《優待條件》中,明文規定,保護旗人財產,維持旗人一般生活,其中《關於滿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條件》中規定,“先籌八旗生計,於未籌定之前,八旗兵弁俸餉仍舊支放。”《保護旗人公私財產文》中指出:“凡八旗人民公私財產,應有地方官及公正士紳清查經理,以備籌畫八旗生計之用。”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旗人公私財產不僅沒得到應有的保護,往往以各種原因被沒收

    民族大同會會員劉揆一、吳景濂等人專門上書袁世凱,要求禁止沒收旗人私產。呼籲歸呼籲,旗人財產屢被沒收的狀況並沒有多少改變。此外,由於財政困難,許多地方在裁撤旗營後,僅短暫發放過少數幾次旗餉,大部分地方都很快停發。北京是堅持發餉時間較長的,到1924年也停止了旗餉,糧食早在民國二三年就不再發放了。袁世凱死後,餉銀漸有拖欠現象,至民國七八年,旗餉只在正月、五月、八月三大節時發放,成了變相的救濟款(張福記《清末民初北京旗人社會的變遷》)。金啟孮也記錄了民國的“不發餉”:所謂旗兵改編後“餉額如舊”,始終沒有如約履行過,首先生活不了的是營房中的寡婦,清朝規定八旗寡婦有一種叫做“鰥寡孤獨”的卹金。若是男人為國戰死,還有優厚撫卹,這種規定已行之二百多年,現在忽然不發,立刻臨於斷炊、捱餓的慘境。京旗的寡婦和外地駐防的寡婦首先在北京請願(當時這種請願全國都有),徒勞奔波毫無結果。後來出現了京旗和外三營的索餉,依然是什麼也得不到。於是引起了大規模的請願運動。“請願運動完全是被逼得無法生活下去,而對民國還抱有一定幻想的情況下舉行的。”法國的老舍研究學者保爾·巴迪先生曾引證了一些當時在北京的外籍人士以旁觀者身份記錄的旗人境遇:他們的數量當然相對來說是有限的,但他們的境遇卻相當悲慘,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是從富貴與悠然的境地突然墮入貧窮的境地

    第一,過平民生活

    在中華民國取代清代後,全國相當一部分的滿族貴族因為害怕革命者報復他們,因此隱姓埋名融入漢族。例如當時在西安,就發生過滿洲士兵及其家屬遭到漢族屠殺,死者約3萬人。這些融入漢族的滿族貴族人過著普通百姓的生活,但因為其改姓前並沒有土地,因此無法做自給自足的農民,多數是做一些小本生意或技人,如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張寶華,侯寶林家族等,都是滿族貴族後裔。

    第二,從事復辟滿清事業

    清朝滅亡後,許多清代貴族妄圖恢復清朝。

    如愛新覺羅·溥儀,在日本人的控制下,在滿洲當上了傀儡皇帝被康德(1934-1945)譽為“康德皇帝”。日本投降後溥儀在瀋陽準備出逃時被抓獲。新中國成立後溥儀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接受學習改造,並於1959年被毛主席特赦併成為全國政協委員。末代皇帝於1967年因腎癌離世,終年61歲,其遺體先葬於八寶山,後遷移至清西陵。

    再如肅親王善耆第十四女愛新覺羅·顯玗,對於愛新覺羅·顯玗這個名字大家很陌生,但如果說她的日本名字—川島芳子,估計就無人不曉樂。清朝滅亡後善耆想借日本的權力恢復國家,於是將女兒送到日本入籍川島家,成年後回到中國,長期從事間諜工作。川島芳子歷任滿洲“滿洲軍司令員”,“華北人民自衛隊指揮官”等職位,參加了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件和滿洲獨立運動等秘密軍事行動,被稱為“東方女魔”。 1945年日本人投降。 1948年3月25日,川島以漢奸罪被叛徒判處死刑,在北京第一監獄執行死刑,當時41歲。坊間也有流傳說川島芳子匿名逃亡,直到1978年才去世。

    第三、現代各行業都有滿族貴族的優秀人才

    經過近百年的滿漢融合,滿族人與漢族人在外貌和生活習慣上已經沒有分別。曾經的皇族、旗人等貴族已經融入漢人的日常生活,並且有很多已經在各行各業中取得很高的成就,如著名的歌手那英,就是慈禧太后家族的後裔,葉赫那拉,現在就簡稱“那”。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 20 # 姬不凡

    做個回答 1,很多滿族人並沒有像元朝元順帝時期一樣,大舉回到自己的故鄉,而是很多人都留在了北京城,滿族八旗子弟,當時很多人都是靠著清政府的補貼度日,所以滿清一倒臺,這些人生計就成了問題,於是就開始了接受漢族文化,把自己變成漢人,改名換姓,成為各行各業當中的佼佼者; 2,當時清亡之後,有一批人跟著溥儀皇帝去了東北,成了日本扶植偽滿政府下的官員,這其實還是依託清政府而求生存,這批人過的安逸生活其實也很短,滿清倒臺後,這些人一如之前,都是漢化,尋求生活。 3,還有一波是啟程去了國外,成了華人華僑,遠遠的躲開了國內的是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API報告:美國上週原油庫存增加418.2萬桶至4.329億桶,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