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當陽

    易學史上就沒有他,接近諸葛亮同一時期最牛的是鄭玄,此人在當時所有讀書人的偶像,見到他都像見到親親生爸爸一樣。其次是吳國虞翻,與鄭玄同入漢易七家。不過以綜合學術成就與權威論,三國鄭玄為最。

  • 2 # 閃動淚光

    問題就是個假命題,漢獻帝要是在劉備那,劉備會匡扶漢室麼?蜀漢高舉匡扶漢室大旗無非為了針對曹魏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策略。諸葛亮吃的是劉備的飯,又不是吃的漢家的飯,只不過在榨取漢室這塊招牌的剩餘價值

  • 3 # 小書童54

    為了出名被。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哈哈。曹家水平高的很多,諸葛去了,未必能出頭。即使去了劉備陣營,也在法正,鳳雛死了,劉備死後,才開始帶兵北伐。在曹家,哪裡會輪到他。即使曹操死了,還有曹丕、司馬懿、等等一大批人排在他前邊。(不是指能力)

    你看劉備打四川,帶的誰,就知道,諸葛在劉備心中地位。當然,讓諸葛負責糧草,也是對他很看重的。但是不能在領導面前混個臉熟,這地位,也不咋地。

  • 4 # 心自律才自由

    何為氣數已盡,不拼搏一味的按天命等死嗎。在說漢室氣數完全進的話,怎麼會有三分天下的漢!毛爺爺曾說過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人要有一顆拼搏向上的心,不要迷信那些數術,比方說算命的說你這輩子會餓死,那就不勞動一味的等著餓死。所以天意在人不在天!

  • 5 # 切割地球

    答 | 江隱龍

    “匡扶漢室”哪裡是天命,只是政治籌碼而已。在此且不論諸葛亮為什麼選擇了劉備——既然已經選擇了,就一定要盡最大努力發揮劉備的比較優勢,如此才能在亂世中求生存。那麼劉備的比較優勢是什麼呢?在《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長江孫氏報仇”中,諸葛亮在言畢“隆中對”之後還說了這麼一句話:

    “將軍欲成霸業,北讓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先取荊州為家,後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也。”

    諸葛亮知道,劉備除了“人和”之外已經沒有任何足以依憑的資本了,但只要能將這一資本發揮到極致,也能成一番事業,在亂世中佔有一席之地——事實上他們也做到了。

    那這裡的人和是什麼呢?劉備販履織蓆出身,根本沒有恩澤天下以求“人和”機會,唯一可以利用的政治資本便是劉備姓劉,乃漢室宗親。那時候雖然曹操專權已久,但漢朝畢竟沒有滅亡,幾百年來統治慣性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袁術一經稱帝立刻被剿滅,董卓、曹操等人位極人臣也並沒有動過稱帝的心思,“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的古訓還是有著號召力的,所以諸葛亮必然也必須將劉備的出身這一加分項做到極致,才能彌補劉備在實力上的不足。

    所以“將軍可占人和”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匡扶漢室”、“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為已任。最能說明問題的是,漢獻帝禪讓給曹丕後,劉備“相信”了漢獻帝已死,追諡其為“孝愍皇帝”,然後……自己稱帝了。

  • 6 # 海海147035523

    不錯,諸葛亮外所處的時代:漢朝氣數己盡,當時軍閥混戰、諸侯割據,民不保生;百里無人煙、十里不聞雞犬聲,易子相食、橫屍遍野!此時,諸葛亮為何逆天行事、敢冒天下大不為,反而投靠劉備呢?

    ①.諸葛亮才高八斗,自比管仲,樂毅,可沒人聘請他;就連他的姻親、荊州牧劉表也沒任用他,諸葛亮很是傷心失志;幸有司馬徽、徐庶推薦,劉備窮途無奈,才親自三次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受寵若驚,感激劉備的知遇之恩,才甘願為劉備肝腦塗地、鞠躬盡瘁、死而後己,效勞終生;

    ②.劉備乃中山靖王之後,與荊州牧劉表、益州牧劉璋是同宗皇室兄弟,諸葛亮以劉家正統為名、恢復漢室為理由,師出有名,謀取荊州、益州而鼎立天下,然後、聯合孫吳與曹魏爭霸;

    ③.諸葛亮在隆中對和出師表中,表述的戰略決策(鼎足而立)是天下同仁志士的共識,諸葛亮助劉備坐鎮一方諸侯可行(謀奪劉氏兄弟的荊州、益州),要想恢復漢室是倒行逆施、不得民心,諸葛亮六次出祁山、北伐曹魏均無功而返、勞民傷財,自己最終才盡身亡,含恨而去;

    諸葛亮是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和發明家,是人類智慧的化身,他的發明至今仍在沿用!

  • 7 # 亮月半

    這就是個人理想與現實關係。人總是有追求的,有發揮出自身價值的心理,人生才不算白來。姜子牙八十歲還在直釣,理想不實現,自身才能不發揮枉活一生的心態。

    但個人理想與現實總有差距,個人能力欠佳,理想雖有,然個人價值發揮意不達。而個人能力高遠,孔子,陶淵明似的總超乎現實也無法實現。諸葛亮也處於才超史人現實不匹,但又不甘一生才華黃土掩埋於世無益,個人價值不能發揮空暢其志。出山一搏盡忠心。諸葛亮的人生人格選擇決定了他的努力方向曲意觴傷多轉折。擇良木棲忠臣摯子傳統文化薰陶,而註定選擇為漢室興的這種家國情懷,拼此一搏盡力不成亦無悔。

  • 8 # 亭殿閣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形象近乎神化,幾乎可以說是一個完人。而中國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也這樣被固化。諸葛亮不論是在忠義還是才能上,都可以說是古人楷模。和劉備關係如魚得水,在戰場百戰不殆,治國方面運籌帷幄,簡直是一個全能的人物。那麼,真正的諸葛亮是一個怎樣的人物,他又為什麼非要投靠劉備呢?從幾個方面可以揭分曉。

    諸葛亮用人不如劉備。揮淚斬馬謖的故事家喻戶曉,倘若諸葛亮會用人,就不會起用紙上談兵的馬謖。諸葛亮對馬謖十分看重,而劉備曾一針見血的指出馬謖的缺點,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重用。從這方面可以看出諸葛亮的識人問題。劉備在世時,蜀有五虎大將,人才濟濟,個個能征善戰,為劉備建立霸業立下汗馬功勞。而在劉備死後,諸葛亮身邊並無可用的將才,只剩下一個姜維主持北伐,除此之外,蜀國已無大將。因而有一個典故廣為流傳,“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廖化是在關羽手下做書記的官員,最後只能委任其做先鋒。

    諸葛亮太過於親力親為。事無鉅細,諸葛亮操持國家大政,卻在國家各方面都插上一腳,凡是都要親自過問。特別是在晚年的時候,即使是軍罰二十庭杖也要督管,這樣治理國家,勢必導致自己早亡。諸葛亮對別人說,我接受了先帝的重任,就應當把事情做好,不容許有任何差錯。司馬懿評價他:“諸葛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這最終也拖垮了諸葛亮的身體,在第五次統帥大軍北伐時,由於日夜不斷操勞,思慮鬱積過度,最終病倒,死在了五丈原。

    諸葛亮太過於謹慎,有點剛愎自用。就拿馬謖來說,違背眾人的意願而起用馬謖,導致了街亭失守的困境局面,這也是他的軍事失誤。此外,諸葛亮也過於小心謹慎,不會放手讓他人去做,在北伐的時候,如果諸葛亮聽魏延的子午古奇謀,讓魏延帶五千精兵,說不定就能直搗許昌,拿下長安和潼關,給魏國出其不意的一擊。而諸葛亮卻認為這樣過於激進冒險,認為應當步步為營才穩妥,而這樣一來也錯過了好時機。如果諸葛亮不過於謹慎,說不定能夠北伐取勝。

    說到白帝城託孤,諸葛亮不一定沒野心。白帝城託孤一方面是為了讓劉嬋能順利繼承,也是對諸葛亮的一種試探,劉備知道諸葛亮的才華,意識到諸葛亮可能取而代之的可能性。史書上非常生動地描寫了諸葛亮聽到託孤的話之後的強烈反應:汗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於地……叩頭流血。”諸葛亮內心還是有一定的間隙的。同時託孤在場的人物,還有李嚴,李嚴在平定叛亂和帶兵方面才能出色,在託孤之前,李嚴已官至尚書令,並掌管內外軍事,而諸葛亮主要是負責丞相之事,二者權力制衡,託孤叫上李嚴,自然是為了防止他們奪權。

  • 9 # 泊圖泊途

    諸葛亮知道劉協的漢朝已盡,在《隆中對》變現的很清楚,劉備向諸葛亮垂詢的時候說:“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劉備想成大業的內心已經按捺不住,但是還是有道德的旗幟,還想興復漢室。

    (題主配圖,《三國演義》唐國強老師諸葛亮經典形象,劇中的三顧茅廬家喻戶曉,廣為稱道)

    諸葛亮回答的非常實在,沒說什麼主上怎樣怎樣,而是完全替劉備一方面出謀劃策。從董卓以來的天下大勢說起,再給劉備做了未來規劃。

    這裡可以猜測,諸葛亮此時已經把漢獻帝的東漢政府和劉備勢力區分開來了,至於區分到什麼程度,則可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越往後,越分割。諸葛亮不寄希望於劉協,而是把正統的思想寄託於劉備。

    諸葛亮何許人也,自比於管仲、樂毅,管仲幫助齊桓公稱霸,樂毅幫助弱燕下齊72城。這足以看出其心志,輔佐賢主,救於危難。

    政治家是有理想的,不是所有的行為都是投機主義。

    劉備當時是最佳人選,曹操是漢賊,諸葛亮斷然是拒絕的,打內心就不喜歡,孫權有江東群賢,諸葛也未必受到最大的重視,劉表、劉璋不成氣候,輔佐他們屬於浪費時間,那就只有劉備了。劉備一路逃,一路打,也真是鬥志盎然。還姓劉,還特別重視諸葛亮。

  • 10 # 南門太守

    按照傳統的看法,劉備是漢室的堅決擁護者,也是繼承者,在某種意義上劉備就代表了漢室,諸葛亮選擇劉備就是選擇漢室,但這個看法有些偏頗,沒有看到諸葛亮對漢室究竟抱持著怎樣的看法和態度。

    對漢室的態度和看法是政治方向問題,政治方向通常取決於“一把手”,諸葛亮作為蜀漢集團的“二把手”,在政治方向上沒有太多的表述,他得聽劉備的,即便後來劉備死後他“開府治事”,也繼承的是劉備生前確定的路線方針,沒有另起爐灶。

    諸葛亮對漢室的態度確實就是劉備對漢室的態度,劉備不反漢室,從形式上看他一直是忠於漢室的,即便沒有所謂“劉皇叔”一說,也沒有“衣帶詔”事件,從他一貫的言行以及稱漢中王、稱帝時的做法都可以看出來,他的確以漢室的“繼承人”自居,他在成都建立的政權仍稱“漢”,他認為自己是漢室的延續,所以自己稱帝是繼位而非登基。

    但是,這些都是表面現象,不能說這些是假的,是裝的,但也不必把這些都完成看成是劉備、諸葛亮內心的真實寫照,尊崇漢室更多的是他們的政治姿態,是給天下人看的,是一種手段。

    漢末大亂,群雄並起,競爭異常激烈,在艱苦的鬥爭中必須選擇務實的路線,說的話要順應人心,順應潮流,但具體行動上,又必須更清醒,諸葛亮對天下形勢和漢室的看法,其實在《隆中對》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那裡面也說“漢室可興”,但通篇講的都是如何奪取天下,強調了劉備如何利用“帝室之胄”的有利條件更好地發展勢力。

    這並沒有貶低諸葛亮的意思,反而說明諸葛亮是一位務實的戰略家。曹操不可立除,漢室不可復興,這是當時有識之士們的共同看法,只有不切實際的空想家才會致力於扶持日薄西山、行將就木的劉氏王朝再起。

    這樣說就明白了,諸葛亮選擇劉備與漢室無關,他並沒有把劉備與漢室畫等號,當時沒有,以後也沒有,他看好劉備,是因為劉備有不甘於失敗的奮鬥經歷,是劉備能儘自己所能讓他充分發揮才幹的用人環境,而與能不能復興漢室無關。

    諸葛亮對漢室的看法,有兩篇他寫的文章可以去體察,一篇是《正義》, 一篇是《絕盟好議》。前一篇文章是劉備剛去世時寫的,曹丕利用劉備之死向諸葛亮發動了一場“招降攻勢”,希望蜀漢投降,諸葛亮為回答他,也為表明政治立場寫了這篇文章,文中強調“誰是正統”的問題,最突出的意思的“漢賊不兩立”,從內容上看似乎是力挺漢室的。

    但看完後一篇文章才會明白,諸葛亮更是一個務實的人。後一篇《絕盟好議》是孫權稱帝后寫的,孫權稱帝,蜀人不理解,認為“天無二日”,都主張與孫吳斷交,同時報關羽被殺、荊州被奪的大仇,但諸葛亮深知政治和外交不是情緒的渲洩,從大局出發,孫劉聯盟應該強化而不是斷絕。

    為了回答大家的疑問,統一思想認識,諸葛亮寫下《絕盟好議》一文,闡述與孫吳斷絕盟好的損害。在這篇文章中,諸葛亮寫道:“孫權有稱帝的野心已經很久了,我國之所以不追究他的挑釁之舉,原因是要求得到他的支援,在對魏作戰中形成掎角之勢。如果現在公開斷絕交往,孫吳必然深恨我們,我們必須把大軍調往東邊,先向東討伐,才能進兵中原。”

    諸葛亮說,現在有人認為孫吳滿足於三足鼎立的局面,今後不會再與我們同心協力,他的願望已經實現,不會再渡過長江。這種說法表面看有道理,其實不對,為什麼呢?因為孫權心有餘但力量不足,因而只能限江自保,孫權不能越過長江,就像曹魏不再渡過漢水一樣,都不是力量有餘而見利不取。

    諸葛亮還說,如果我們的大軍征討曹魏,孫權採取上策是出兵魏國,分割他們的土地,然而做進一步打算;採取下策也會趁機掠奪魏國的人口,擴張自己的國土,炫耀自己的武力。總之,他們是不會坐而不動的。即使他們真的按兵不動,只要同我們睦鄰友好,我們北伐就沒有東顧之憂,曹魏黃河以南的軍隊就不能全調過來對付我們,我們得到的好處很大。因此,對孫權稱帝的僭越之舉,不能公開討伐。

    諸葛亮在這篇文章中沒有太多探討名分方面的事情,因為這是扯不清的話題,話匣子一旦開啟,那就會爭論起來沒完沒了,所以乾脆他也把孫權稱帝定性為僭越之舉,避免大家爭議不休。

    諸葛亮重點回答了大家對孫吳的疑慮,也就是稱帝之後他們會不會繼續積極進取,與蜀漢一道對付曹魏,根據他的判斷,孫吳今後還會在討伐曹魏的大業中發揮作用。

    如果說前一篇《正義》仍有宣示性作用,為的是反駁投降論,那後一篇文章就是諸葛亮外交思想的細緻寫照,在所謂“正統觀”上,諸葛亮的主張具有實用性與靈活性,他不會為某種名義所累,這是自隆中對策以來就一貫堅持的思想。

  • 11 # 歷史風暴

    在天下人看來氣數已盡的是東漢,而劉姓子弟仍然如日中天。

    東漢末年,雖然黃巾軍大起義打擊了東漢的統治基礎,並且催生了一批實力強大的軍閥。這些軍閥尾大不掉,各自為戰,致使東漢的皇帝成了一個傀儡。

    所以,在當時人看來東漢的滅亡是遲早的。

    但是,天下人對劉姓子弟的期望仍然不減當年。

    因為,不管東漢的政權有多腐朽和沒落,劉姓子弟在民間的勢力仍然不可小窺。比如說,諸葛亮當時所在的南陽,就是劉表的勢力範圍。西南地區的巴蜀一帶,也是劉姓軍閥劉璋的控制區,而劉繇也一度控制江東等地!

    (東漢末年形式,劉家仍然控制了半壁江山)

    況且在民間還有劉備這樣所謂中山靖王之後的宗室子弟無數。所以,沒落的只是皇室而已。

    並且,東漢末的形式和西漢末非常相似。

    所以很多人仍然相信天下會重新回到劉姓子弟的手中。

    而劉備就是諸葛亮經過千挑萬選所認可的未來接班人。

    諸葛亮拋棄了劉表,而選擇了雖然實力弱小,但屢敗屢戰的劉備。這就如同東漢初年的馬援義無反顧的投靠還沒成氣候的劉秀一樣。這是一種抄底行為!

    最終,諸葛亮雖然沒有幫助劉備統一天下,卻也讓蜀漢成了三國之一,並且在劉備死後成為蜀漢權臣。

    可見,他的選擇是非常明智的。

  • 12 # 達摩說

    這個問題似乎應該這樣理解。

    首先,漢朝氣數已盡,不一定劉備的氣數也盡了。劉備打著復興漢室的旗號,很大程度上是為自己的爭霸尋求合法性和正統性。就像曹操總是打著漢丞相的旗號到處挑釁,劉備只好說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自己才是真正替天行道的漢室繼承人。諸葛亮選擇劉備,並不是選擇東漢,相反他恰好看中了劉備身上最大的也是最獨一無二的優勢,那就是他的合法性和正統性,這東西在關鍵時刻絕對是能號令天下的。

    第二,就連曹操都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可見劉備確有逐鹿中原、一統天下的實力和雄心。曹操能看出來,諸葛亮難道就看不出來?諸葛亮高臥隆中,待價而沽,自己肯定也一直關注著天下大勢,否則那番隆中對他也說不出來。他最終選擇劉備,也是看中了劉備本身的實力、潛力和人格魅力。

    第三,諸葛亮選擇劉備,也是在反覆比較和權衡後的結果。作為一個“自比管仲樂毅”的有志青年,諸葛亮肯定是要做一代名相的,所以他必須投靠一個人才相對匱乏的勢力,這樣他更容易建功立業。而且這個勢力還必須有一統天下的可能性。縱觀當時的天下大勢,曹操孫權人才濟濟,劉表危在旦夕,劉璋只圖自保,馬騰韓遂偏居西北,也就是劉備最合適。

  • 13 # 湘中明珠Zxp

    首先,個人認為要是東漢氣數未盡,估計他諸葛亮還真不會投靠劉備。一個心有大志的儒生怎麼會和一個販席子的走卒有什麼交集呢!

    其次,他不投靠劉備又投靠誰去?當時還有哪路英雄哪方諸候會把一個躬耕於南陽的無名小輩當回事?如果劉備不是想要經營荊州,如果不是仰仗他岳父的影響力,恐怕劉備也不會三顧茅廬了吧!

    其實千百年來人們以來都犯了一個錯誤,就是拼命的認為劉備集團的蜀國和東漢政權存在某種傳承和聯絡,其實我們所有人都是被劉備他們給套路了!姑且不去考證劉備是不是中山靖王之後,但劉備等人除了政治需要打著恢復漢室的口號外打心裡就沒有東漢這個概念。他的氣數盡不盡誰又曾真正在意過?我們都聽說過那句著名的“漢賊不兩立”的話吧,其實站在東漢獻帝的立場,曹操是“賊”,孫權是“賊”,劉備也是“賊”呀!只不過是一位自稱漢室後裔的“賊”而已!而這個自稱正統的大耳“賊”則猶為可恨啊……

    創業之初,劉備需要大肆延攬人才,而恰巧諸葛亮胸懷大志,苦無平臺,於是雙方一拍既合,各取所需。就這樣給我們留下了一段三顧茅廬的千古佳話。

  • 14 # 秀出風采

    劉備,中山靖王之後,劉皇叔。在東漢氣數將盡的時候,劉備藉助皇叔名號,開始在天下招兵買馬,妄想恢復劉姓家族的天下。

    諸葛亮當時躬耕南陽,雖有運籌帷幄的大志,但他還沒有出山,世人皆不知他的能力。劉備也是在徐庶(元直)的推薦下,才知道諸葛亮此人。當時劉備已經和關羽(雲長),張飛(翼德),桃園三結義,但關張二人都是武將,缺少軍師。所以才有劉備三顧茅廬去請諸葛亮的故事。為什麼三顧才出山,主要是諸葛亮要看看劉備是不是真心請他去當軍師。根據《三國演義》,當時諸葛亮給劉備分析了當時的形勢,以及未來的演變。最終會成三國鼎立之勢,而劉備又是正統,諸葛亮對當時的情形那麼清楚,所以他選擇了劉備。至於後來諸葛亮為了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透過他的《出師表》,也深知諸葛亮的忠心耿耿。

  • 15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諸葛亮投靠劉備,跟漢朝氣數盡不盡沒有直接關係。

    諸葛亮、劉備都是政治人物,政治人物要想有所作為必須政治絕對正確,曹操的‘’奉天子以令不臣‘’是政治絕對正確的一種方法,而劉備的‘’興復漢室‘’則是政治絕對正確的另一種方法。

    政治人物的口號當不得真,當真你就很傻、很天真了。

    諸葛亮投靠劉備就要做一番事業,建立功名利祿的。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管仲、樂毅是幹什麼的?輔助帝王成就霸業的丞相之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

    諸葛亮絕對不是興復漢室,看看諸葛亮的隆中對,三分天下再統一,統一誰做皇帝,當然是劉備。

    而諸葛亮為何投靠劉備?

    很簡單。

    劉表不是帝王之料,曹操人才太多,諸葛亮去得不到重用,孫權有諸葛亮的親哥哥諸葛瑾在,雞蛋要放在不同籃子裡;劉璋闇弱昏庸,天下諸侯能成大事者不多。

    而劉備就是諸葛亮選中的潛力股,劉備有英雄之志,有英雄之才,卻無英雄用武之地,手下缺乏善謀之人,諸葛亮投靠劉備無異於雪中送炭,

    諸葛亮自視極高,寧缺勿濫,自認為丞相之才,如果得不到重用,他是不會出山的,諸葛亮選擇劉備也是他的眼光獨到,歷史證明孔明所選如此正確。

  • 16 # 星下靜思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中原,知天知地的諸葛亮一心扶漢,這只是一個披著美麗外衣的借囗,在這個藉口下,才能使自己的功業名垂青史。

    諸葛亮崇漢扶劉備,是響應了人們約定俗成的“正統說”。劉備自出道,就一直說自己乃中山靖王之後,倒底是不是,幾百年下來誰能查清?反過來說,你有什麼證據證明劉備不是帝室之胄?一個正宗帝王后人來收拾亂世紛爭,是名正言順的事,容易得到人們的擁護。諸葛亮在群雄中也正是看中了劉備這個鮮明的特點,幫劉備,無論成功與否,只會在歷史上留美名,絕不會留助紂為虐的惡名。

    再說劉備東奔西殺,無寸土之地,正是需要能人之際。諸葛亮投劉備,會受到高度的重視,有利於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而曹操、孫權在此時文武滿朝、人才濟濟,諸葛亮投奔後不會受到特別的待遇,更有可能受到排擠和猜忌。諸葛亮明白雪中送炭比錦上添花更重要、更受重視。

    諸葛亮扶漢,實際上是借幫扶劉備來成就功名。在得兩川后,得知漢獻帝被廢,被曹丕篡權後,便一囗咬定獻帝己死並設祭追諡。憑諸葛亮的情報能力,怎能不知漢獻帝下落?試想,劉備和諸葛亮那一個人想把漢獻帝接回來?重新扶他登基,把辛苦打下的地盤拱手送人,俯首稱臣?可見,扶漢只是借囗,扶劉備續漢繼大統是真心,畢竟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 17 # 使用者創維

    劉備這個人心較軟,容易被洗腦。他收了諸葛亮,諸葛亮五次伐魏,勞財傷命,人民生靈塗炭,水深火熱,國力越走越衰,終亡於西晉。劉備以為找到寶了,其實是找到鬼了!這個鬼將蜀國推向滅亡!!!

  • 18 # 思想風暴實驗室

    出山從政,至今已經1800週年了。他在襄陽、在隆中生活了10多年的時間,在襄陽這塊大地上,他從一個普通的青少年脫穎而出,逐步成長為一個識時務的“俊傑”。襄樊百姓懷著特有的感情,懷念他、紀念他是理所當然的。 一諸葛亮出山從政後的治政、治軍、治國、外交的實踐及三國曆史發展的實際情況,充分證明了他的遠見卓識,證明了他的《隆中對》的確是“曠世奇策”、“千古絕唱”。是世界謀略寶庫中的精華典範。《隆中對》從東漢末年的客觀實際情況出發,精闢地分析了當時全國的形勢,為劉備提出了一套由“三分天下”逐步統一全國的戰略計劃。作為《隆中對》主要組成部分的戰略構思,即首先奪取荊益二州,建立根據地以成霸業的戰略目標,為什麼能夠從公元207年《隆中對》問世、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到公元214年劉備佔據成都,僅僅8年時間就基本上得到實現呢?其根本原因是由於這個戰略目標正確選擇了軍事進攻目標。諸葛亮明知劉備的主要敵人是“名為漢相,實為漢賊”的曹操,那為什麼不把軍事進取的目標首先確定為曹操呢?因為當時曹操經過官渡之戰後,已擁百萬之眾,成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北方霸主。他謀臣如雲,戰將如雨,實力雄厚,胸懷大志,虎視眈眈,時刻準備投鞭斷流,一舉踏平江南,統一全國。因此,面對強敵曹操,勢單力薄、寄人籬下的劉備,在努力發展自己勢力、攻城略地、建立霸業之初,應該避其鋒銳,決不可恃匹夫之勇與之爭鋒,否則就將是以卵擊石、以肉投虎。對於佔據江東揚、交二州的孫權為什麼也不能確定為軍事進取的目標呢?因為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一是他國力厚實,地勢險要,有長江天險可依;二是他“招延俊秀,聘求名士”,“賢能為之用”,手下有周瑜、魯肅等一批文臣武將;三是當時對劉備威脅最大的、最主要的敵人是曹操而不是孫權。因此,從前兩者出發,對孫權“不可圖”,從後一者出發,為了共同對付曹操,對孫權也只可為援,而不可爭鋒,以利於建立抗曹統一戰線。這樣,就只剩下荊、益、涼、雍四州了。涼、雍既偏居一隅,又是馬騰父子長期統治的基地。馬騰“待士進賢,矜救民命,三輔甚安愛之”,其子馬“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作為顛沛流離、頻遭失敗,最後不得不依附於劉表,駐在新野、樊城的劉備,他力單勢弱,怎麼能夠遠途跋涉,千里行軍去攻取雍、涼二州呢?再說,即使能夠攻取雍、涼二州,那偏遠之地也不宜作為建立霸業,復興漢室的基地。從當時的實際情況出發,劉備唯一可以進取的地方就只有荊、益二州了。雖然,作為《隆中對》戰略構思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戰略計劃,即在劉備佔據荊益二州之後,“內修政理”,“外結好孫權”,“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安定邊境,一旦天下有變即兩路分兵,夾擊曹魏,統一天下的鉗形戰略始終未能實現。那是因為:其一,《隆中對》中提出的佔據荊州的基本方針與“結好孫權”的外交政策存在著難以克服的矛盾;其二,在對荊州重要地位的認識問題上,蜀漢統治集團內部的意見不一致;其三,荊州守將關羽自身弱點及其策略上的失誤,失掉荊州也是鉗形戰略不能實現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其實,根本原因不在於個別人物的缺點和失誤,而在於客觀的歷史程序是否提供了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可能性。任何英雄豪傑都只能在歷史程序已經提供的客觀物質基礎上促進和推動歷史的發展,而決不能違背客觀歷史程序而創造歷史。在東漢末期那種客觀歷史條件下,能不能夠實行鉗形戰略、統一天下、復興漢室呢?關於這個問題在拙文《淺論諸葛亮北伐》中曾經有過論述:“三國時期,是東漢王朝由分裂走向統一的過渡階段,一般來說,三國中的統治者都還是處於雄心勃勃、奮發銳進的時期,沒有哪一國存在著‘不能照舊統治下去’的情況。雖然,三國中,兵將多寡、幅員寬狹、國力強弱有所不同,但當時任何一方都不能滅掉其他兩方或一方,完成統一的大業”。特別是在魏強蜀弱的情況下更是如此。因此,儘管諸葛亮在力圖統一天下,復興漢室的道路上,用盡了心力,主觀努力達到相當高的程度,但仍然只能是一種主觀努力而已,它是不可能實現的。但也不能因此而否定諸葛亮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提出《隆中對》的深刻歷史意義。二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第一次提出了三分天下、三國鼎立的理論。可以說他是這種理論的創始人,也是積極的實踐者,他對蜀漢的建立和維持立下了汗馬功勞,對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也發揮了極其重大的作用。諸葛亮出山從政之後,大致可以分為荊襄、留鎮荊州、拜將入川和出師北伐等四個時期。從公元207年至208年約一年多時間,是諸葛亮從政後的荊襄時期。諸葛亮為劉備集團作出的主要貢獻有兩點:一是他向劉備提出的令在荊襄的遊戶自實(即落戶口),以增加兵力的建議。這個建議被採納後對劉備擴充兵力起了很大作用。諸葛亮歸附劉備之初,劉備從新野移駐樊城,所擁兵眾不過數千人,當公元208年曹操南下,劉備撤離樊城時,僅關羽之兵眾即得分乘舟船數百艘,“水軍精甲萬人”。有了一定數量的軍隊,對於他後來在赤壁之戰中與孫權聯合抗曹起了很大作用。二是他出使東吳,說服孫權聯劉抗曹。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軍南征,劉琮舉荊州投降曹操,劉備棄新野,走樊城,過襄陽,敗當陽,奔夏口。曹操從江陵沿長江順流東下,意欲剿滅劉備、孫權,一舉統一天下。在危難之際,諸葛亮與魯肅同去會見孫權,說服孫權聯合劉備共同抵抗曹操。諸葛亮說服孫權聯劉抗曹這一舉措意義非常重大,它關係到孫、劉的存亡和三國鼎足之勢能否形成。如果說服失敗,曹操就可以順利地各個擊破,一統天下,那就沒有後來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那也就沒有後來的三國之說了。從公元208年12月至213年是諸葛亮主政零陵、桂陽、長沙三郡和留鎮荊州時期。在這個時期,諸葛亮任職軍事中郎將,主要任務是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軍事中郎將是諸葛亮出山從政後第一次正式任職。此官職是劉備因一時軍事所需而創置的,既可參與軍事謀劃,又有調動指揮軍隊的權力,官階四品。零陵、桂陽、長沙三郡地處邊鄙,其軍政事務主要是收稅徵兵。從公元213年至227年,共14年,是諸葛亮拜將入川、鎮守成都時期。這個時期諸葛亮對建立和維持蜀漢政權的主要貢獻有五點。其一,劉備外徵,他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保證劉備外徵之需。公元213年,劉備自葭萌還攻成都。成都平定後,諸葛亮被任命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劉備外徵,諸葛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其二,徵求楊洪意見,發兵援救漢中。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攻不克,急忙寫信給諸葛亮,要求成都發兵增援。諸葛亮採納下屬小官楊洪的意見,發了援兵,結果取得了漢中之戰的勝利。其三,審時度勢,以嚴法治蜀。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劉備打敗劉璋,奪取益州之後,諸葛亮任軍事將軍,署左將軍府事,在治理益州的時候,厲行法治,刑法峻急,嚴重打擊了巴蜀豪強勢力。軍議校尉蜀郡太守法正對此有不同看法,提出“緩刑弛禁”,要求緩和刑法放鬆禁令,要像漢高祖劉邦入咸陽那樣“約法三章”。諸葛亮不同意法正的意見,堅持要以嚴法治蜀。他說,漢高祖劉邦入咸陽時之所以要“緩刑弛禁”、“約法三章”,那是根椐那個時候的實際情況制定的。因為“秦以無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濟”,而今蜀漢的歷史與劉邦入咸陽時則不同,故治蜀絕不能像漢高祖劉邦那樣寬法,而要嚴法。因為從劉璋治蜀的經驗教訓看,“自焉已來有累世之恩,文法羈糜,互相承奉,德政不舉,威刑不肅。蜀土人士,專權自恣,君臣之道,漸以陵替;寵之以位,位極則賤,順之以恩,恩竭則慢。所以致弊,實由於此。”正是按照諸葛亮的主張,嚴法治蜀,才使蜀國出現了“吏不容奸,人懷自勵,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的政治局面。其四,白帝城受命託孤。公元221年4月,劉備稱帝,建立了蜀漢。6月,他不聽臣下勸阻,親率8萬蜀兵伐吳,欲報東吳襲殺關羽之仇,奪回荊州。結果在夷陵被吳將陸遜打敗,幾乎全軍覆沒,蜀國元氣大傷。公元223年,病臥白帝城的劉備,自知不久於人世,於是把諸葛亮請到白帝城,託以後事。劉備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又詔敕後主劉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面語魯王:“吾亡之後,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對此託孤,諸葛亮感激涕泣地說:“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其五,率兵南征。蜀國當時的南部地區叫南中,乃夷越之地,居住著叟、青羌、僚、濮等少數民族,西漢時稱西南夷。南中的豪強大姓和夷帥,在劉備死後舉兵叛亂。這些叛亂能否平定事關蜀漢政權的鞏固與生存。公元225年諸葛亮在安排好內政外交之後,就親率大軍南征。對在南中各民族中有很高威望的叛軍首領孟獲採取了攻心戰術,“七縱七擒”,孟獲降伏。平定南中後,諸葛亮採取了“以夷治夷”的辦法,“不留漢官,不留漢兵”、“即其渠率而用之”。從而達到了“綱紀粗定,夷漢粗安”的目的。從而維護了劉備死後、後主新立的蜀漢政權。從公元227年至234年的8年,是諸葛亮出師北伐,五出祁山(俗傳六出祁山)時期。這個時期,諸葛亮的主要精力是用於北伐。當時蜀漢並不存在著北伐曹魏統一全國的條件,那麼諸葛亮為什麼還要多次進行北伐呢?除了北伐魏國、統一天下是他的生平夙願,是為了實現劉備復興漢室的遺願之外,還得對諸葛亮一出祁山和以後的數次北伐的情況和原因加以區別分析。一出祁山是諸葛亮北伐中最關鍵的一次戰役,諸葛亮作為一個足智多謀、精通兵法、熟嫻韜略的軍事家,他非常清楚地知道:“魏強蜀弱,蜀國要打敗魏國,只能採取‘攻其不備’、‘出其不意’、‘避實擊虛’的戰術,並且計謀要保密,攻敵要快,‘獲若鷹擊、戰如河決,則兵未勞而敵自散’。否則,就會失敗”(《中國古代史論叢》)。可以說一出祁山之戰,是諸葛亮北伐的一個轉折點,後來幾次出祁山之戰,已成了“強弩之末”,很難說是實現其統一全國宏偉目標之戰了。連諸葛亮本人對北伐能否取勝也沒有多大把握了。他在給後主劉禪上言要求再次北伐時只能說:臣只有“鞠躬盡力,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既然如此,那麼諸葛亮為什麼還要在一出祁山失敗之後,繼續進行北伐呢?清朝劉獻廷道破了其中的奧妙:“孔明之出祁山,以攻為守者也。隆中已知天下大勢終於三分矣。而出師不已者,不如此,欲求三分不可得也。譬如弈棋。能侵入始能自治,否則坐而待之耳”(《廣陽雜記》卷一)。這是頗有見解的論斷。因為魏大而強,蜀小而弱,隨著時間推移,魏、蜀兩國的力量差距將越來越大。時間對魏國是越來越有利,對蜀國是越來越不利。諸葛亮說:“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雖先帝“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可見,諸葛亮連年北伐不已,是為蜀國自身存亡計,不得不為之,是以攻為守,是維繫三國鼎立局面的舉動。統一天下,興復漢室,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公元234年他病死於五原北伐前線,為蜀漢政權真正做到了“鞠躬盡力,死而後已”。三諸葛亮出山從政開闢了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特殊的重要的“三國時期”。這個時期,對中國歷史及其傳統文化有著重要影響。這個時期社會矛盾複雜尖銳,統治者的鬥爭異常激烈,戰爭連綿不斷。據《資治通鑑》記載,從漢末軍閥混戰,三國紛爭,至晉滅吳統一全國,期間發生的戰役多達350餘次,其中一些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重大戰役,諸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成了中外戰爭史上的光輝範例。這些戰役勝利的原因除了政治、經濟、地理環境因素外,起重要的乃至決定作用的是人謀,是戰爭指揮者的智慧、謀略、指揮藝術以及將士們的英勇奮戰。這個時期,是人才輩出的時期,也是魏、蜀、吳三國統治者選拔、培養、使用以至爭奪人才的時期。在三國統治者和燦若群星的眾多人才身上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積極進取、奮力拼搏精神和傳統美德與進步思想,例如崇尚勇武、頌揚忠貞、重視謀略、稱讚智慧、尊重人才、求賢若渴、提倡奮鬥、鼓勵進取、虛懷若谷、謙虛謹慎、威武不屈、富貴不淫、忠君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等等;這個時期,是一個思想解放、百家爭鳴,不拘一格的時期,儒、法、道,玄學,佛學和道教思想以及其他各種思潮,競相爭奇,各呈異彩;這個時期,是文學燦爛輝煌的時期。建安時期的“三曹”、“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賢”,尤其是當時文學思想和藝術有機結合而形成的被人稱之為“建安風骨”的建安文學,成為我國文學史上一個進步傳統;這個時期,是自然科學發達的時代。醫學方面有名醫華佗,以及張仲景和他的名著《傷寒論》,數學方面有劉徽以及他的名著《九章算術》註解,科技方面有馬鈞製造的澆水翻車、指南車、轉輪式發石機等。總之,這個時期的歷史文化,上承秦漢,下啟兩晉隋唐,燦爛輝煌,獨具特色,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重要的影響。正因為如此,三國曆史,三國文化,三國故事,三國名勝,三國遺蹟,流傳千古,經久不衰,一直為古今中外、仁人志士、達官顯貴、黎民百姓所鍾愛,所談論,所評說,所借鑑。

  • 19 # 一棵紮了根的楊樹

    諸葛亮選擇劉備的原因,央視百家講壇名嘴易中天的看法是:諸葛亮到了這個老闆那裡,一要見用,就是被他用,第二要重用,第三最好專用。似乎諸葛亮為了自己的發展空間而選擇劉備,已經成為許多人的共識。在《劉備不是傳說》一書中,作者劍眉枉凝卻指出:諸葛亮選擇劉備,是他的為人品質和政治理念所決定的。

    諸葛亮雖然隱居隆中,但他與荊州上層人物的關係非常親密。他的岳父黃承彥是劉表的連襟,蔡瑁的妹夫。劉表的原配婦人逝世以後,迎娶了荊州豪族蔡諷的小女兒。而蔡諷的大女兒,正是黃承彥的老婆。

    諸葛亮有了與劉表和荊州名士的這一層關係,再加上大哥諸葛瑾已經在孫權那裡做官而且很受信任,他要想在荊州或者東吳出仕當幹部,那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但他選擇了繼續蟄伏隆中,過著耕讀生活,靜觀天下之變。這說明劉表和孫權,都不是他想要的老闆。

    剩下可供選擇的老闆,就只有曹操和劉備了。

    地球人都知道,諸葛亮最終選擇了寄人籬下幾乎一無所有的劉備,放棄了已經基本統一北方威震天下的曹操。

    那麼,這究竟是為什麼?

    一千八百多年來,無數的人對這件事有無數的理解,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分析:

    第一,諸葛亮的為人。諸葛亮之所以深受歷代知識分子的推崇,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他是一個理想的儒家士子,是榜樣,是標尺。這個榜樣和標尺,主要是指高風亮節,功業卓著。在諸葛亮這樣的楷模身上,古人提出的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都有值得稱道之處。以位列第一的立德來說,儒家的忠孝仁義,就是他們畢生踐行的標準。作為一個有眼光、有頭腦的知識分子,諸葛亮當然看得出曹操把持的中央政府已經不是大漢的政府,要想踐行忠義,自然不能投靠曹操為虎作倀。

    第二,諸葛亮的理念。諸葛亮一生推行的治國理念是內儒外法,實行儒家的仁政,而曹操實行的卻是霸道,強權政治。這一點,諸葛亮非常清楚,要知道諸葛亮隨叔父離開家鄉漂泊異鄉,與曹操屠徐州有很大的關係。道不同不相為謀,兩個分歧太大的人走到一齊註定不會長久。除非一方只領薪水不幹實事,但這明顯不是諸葛亮想要的結果,他不僅要做事,而且要做大事。

    一個人做什麼決定,最根本的因素是內因,在於其為人,在於其理念。可以說,以上兩點是諸葛亮不選曹操的最根本的因素。

    第三,劉備的魅力。在我國古代社會,道德高於一切,君主的道德品質尤其重要。有一個賢德的君主作為領袖,則上行下效,就能使官風廉正,官風正則民風厚,最終實現和諧社會。而在道德方面,劉備佔有壓倒性的優勢。有著皇族身份的劉備,參與了誅殺曹操的密謀,這是對大漢朝廷難得的忠誠。這在感情上就與深受忠孝思想影響的諸葛亮等人拉近了一層。此外,劉備在平原、徐州任上實行仁政,仁義之名遠播,這對於崇尚內儒外法的治國理念、同樣推崇仁政的諸葛亮來說,吸引力是巨大的。再者,劉備禮賢下士,被稱為天下英雄,在當時名頭不小,這一點諸葛亮也必然會有所考慮。

    第四,劉備的空間。雖然劉備聲望很高,但此時除了手下有一批雷打不散的人以外,沒有多少實力,可以說劉備還處在困境當中。諸葛亮如果能輔佐劉備脫離困境,站穩腳跟,發展壯大,乃至克竟全功一統天下,這個過程中間大有可為。同時,劉備手下有一流武將,卻沒有一流的治世能臣,可以說留給諸葛亮大展身手的空間是非常廣闊的。

    選擇追隨劉備,既符合諸葛亮的政治理念推行儒家仁政,又有一展胸中抱負、不負平生所學的空間。因此,諸葛亮自然更加傾向於劉備。

    有一種說法認為,諸葛亮選擇劉備主要是看上了發展空間。依據是赤壁戰前諸葛亮出使東吳,張昭挽留他跳槽到孫權手下打工,他推辭了,給出的理由是:“孫權是個很不錯的老闆,不過不能充分發揮我的才能,所以我還是不跳槽了。”(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吾是以不留)

    這個依據其實根本經不起推敲,約幾個朋友在酒局飯桌上隨便侃侃就行了,拿出來忽悠人,就有點不負責任了。

    試想,諸葛亮怎麼可能當著孫權員工的面說人家老闆不好?何況此時諸葛亮代表劉備一方有求於孫權,說孫權的不好不是沒事找抽麼?諸葛亮註定只能說孫權是個好老闆,然後再找一個委婉的理由拒絕。大家都是聰明人,理由編得太離譜了沒有人會相信,因而諸葛亮以發展空間為理由來拒絕。這的確是一個原因,但絕對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打個比方說,現在的年輕人談戀愛,尤其是學生時代的早戀,拒絕對方最常用的理由是:我現在不想談戀愛。其實大多數情況不是真的不想談戀愛,而是不想和你談,但直接說“我看不上你”實在太傷人了,因此換一種委婉的說法而已。可不能會錯了意,否則就要鬧出笑話了。

    再者,說諸葛亮在曹操手下發展空間不如劉備,不過是以後來人的眼光看問題。以諸葛亮當時的視角來看,他是一個以管仲、樂毅自比自視甚高的人,怎麼可能認為自己不如曹操手下的荀?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誰比誰強多少啊?不去曹操手下試一試,怎麼知道到底有多大發展空間?

    同時,諸葛亮到劉備手下的發展空間就一定比曹操大嗎?劉備實力弱小,能不能折騰出一個明天非常不好說。而曹操卻是家大業大,儼然是天下的NO.1。如果主要考慮發展空間為了自身利益,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曹老闆(事實也正是如此)。

    而諸葛亮,終究選擇了劉備,明顯不只是為了自己的發展空間那麼簡單。

    如果說諸葛亮事先算準了在曹操那裡沒有多少發展空間,算準了在劉備手下雖然歷經危難,最終卻能全面掌權,立下豐功偉績,那還真是把諸葛亮當神不當人了。

    諸葛亮選擇劉備,從根本上來說,是他的為人品質和政治理念所決定的。諸葛亮與劉備在很大程度上是志同道合:同樣崇尚德治,同樣重視做人,同樣推行仁政,同樣致力於匡扶大漢江山。

    作為一個志存高遠的大好青年,諸葛亮選擇老闆,絕對不可能只是為了自己個人的飯碗,更是為了心中遠大抱負,為了天下黎民蒼生!

    一旦加入劉備陣營,諸葛亮的理想就會隨著劉備事業的發展而實現,也會隨著劉備的失敗而消亡。以目前的形勢來看,失敗的可能要遠遠大於實現的機會。但只要有一線希望,他就會付出最大的努力去爭取,即使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近人尚有如此抱負,況諸葛武侯乎!

  • 20 # 大鯊魚資訊

    首先第一點劉備三顧茅廬三顧茅廬葛亮與茅廬之中,這一點應該很打動諸葛亮,第2:00諸葛亮。其實在隆中我的時候,他就已經知道劉備要去找他,他就已經選好了自己的主攻。但是諸葛亮從隆中走出去的時候,諸葛亮的師傅還有其他的那些同門師兄滴都說諸葛亮的時而不得志呀,雖然遇到了正確的主攻,但是沒有達到天時地利這樣的條件,其實三分天下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諸葛亮能堅定與劉備。諸葛亮是一個忠誠,可能這就是時事造50命運,鎖定命運鎖定了諸葛亮必然要為劉備正德三分天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平賊將軍、太子少保、寧南侯左良玉之子左夢庚如何投降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