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怒人怨鬼見愁II
-
2 # 祖佬爺
擁立新君上,左良玉跟隨史可法站錯了隊,新君弘光在馬士英的支援下,在劉良佐,黃得功等人擁護下登基,史可法是有品行的人,仍然盡忠國家,但"賊將軍"左良玉就未必了!
冊封劉,黃等人為伯,左良玉為侯,左良玉很不滿,左可能認為自已身經百戰,立功無數,才封了伯。劉,黃等人憑藉個擁立就走完了左良玉半輩子的路。
闖軍兵敗,進犯武昌,左部抵敵不住,也沒見南明大軍支援,左良玉更加生氣,打著清君側旗號造反,誰想卻死在路上。
左夢庚當時的選擇只有降明,降清可選。降明,才被黃得功打敗,賣不上好價錢,降清,清兵勢大,能滅明,而明滅不了清,這利幣很容易分析!
-
3 # 論史
這個問題不錯。關於左夢庚的降清與其父親左良玉的做為是分不開的,左良玉是明末頗具影響力的武將之一,以鎮壓明末農民起義軍立功顯名,其後逐漸開始軍閥化,開始不受朝廷節制。與農民軍的作戰也有勝有負,崇禎十五年在朱仙鎮之戰中被崛起的農民軍李自成部打得連底褲都沒了,遂“強勢”轉進到襄陽,李自成再次窮追不捨,又再次“強勢”轉進武昌駐紮下來,隨著李自成西進北上爭天下,他結束了轉進生涯,在武昌長駐。
在左良玉部駐紮在武昌期間,因為李自成北上,趁機收復了一些湖北的失地,以此為功上報明廷,明廷也對其百般籠絡,希望其良心發現,趕快北上攻擊李自成,遂封其為寧南伯,待鎮壓起義之後世守武昌。
《綏寇紀略·卷十一》:十七年正月,上既封良玉為寧南伯,畀其子以平賊將軍印,俾功成後世守武昌。
當然左良玉受恩後一動不動,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於煤山自縊身亡,明朝滅亡。鳳陽總督馬士英聯合江北的軍事力量扶植朱由崧上位,此即弘光帝,這個政權也被稱作弘光政權。
在弘光政權建立後,原先擁立弘光政權的武將自然被加恩,高傑、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四位武將並建四鎮,升為伯爵。開始參與朝政,而此次沒有定策之功的左良玉也被弘光政權封為寧南侯、太子太傅,也許是弘光政權對左良玉的實力頗為忌憚,所以表面上尊敬一下,實際上左良玉和弘光政權可謂是矛盾重重。
首先、在弘光政權成立之初,左良玉並無定策之功,承認弘光政權本是部將勸說,權衡利弊所致,對於這個政權來說,左良玉終究是一個外人,他不能像馬士英和江北四鎮一樣把持朝政,所謂“時四鎮參預國是,左無一言”,心裡難免有失落感。
其次、左良玉被捲入黨爭,受到馬、阮集團的打壓。左良玉早年由於被東林黨人侯恂所提拔,頗受知遇之恩,所以左良玉對東林黨人也頗有好感,這就讓左良玉被馬、阮兩人貼上了東林黨的標籤,受到了馬、阮集團的嫉恨與打擊。左良玉也對此憤懣不平。
左良玉與弘光政權矛盾已經是勢如水火,在1645年3月發生的“北來太子事件”成為了左良玉東進的導火索以及最佳理由。
這個“北來太子案”至今仍然是個謎,馬士英等人對這個“北來太子”進行會審,結論仍然是“非真”,據李清的《三垣筆記》記載和《小腆紀年附考》的作者徐鼒推測,這個所謂的“太子”假冒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這個案件由於審問程式疑點重重,導致了民間輿論堅信這個北來太子乃是真太子。
《三垣筆記》:偽太子王之明屢訊,百官皆知偽,然民間猶嘖嘖真也。
太子的真假,連南京方面都莫衷一是,更不要說遠在武昌的左良玉,但是這卻給左良玉以及其部下創造了一個“清君側”的藉口,對弘光政權興師問罪。
當然,左良玉率全軍東下還有被形勢所迫的因素,因為在其東下前,李自成的大順集團正被清軍逼迫南下,兵鋒直指長江中游,而左良玉自從在朱仙鎮被李自成部暴打後,精兵猛將損失殆盡,得了嚴重的“恐李症”,綜合多本史書記載,就是因為李自成突破左軍的防線,才導致左軍的東下決策加快。
《小腆紀年附考·卷九》:無何,北來太子事起,中外皆讙譁。又李自成日逼,良玉心動。
《潯陽記事》:無何,闖東竄漢、沔,寧南告急。……。左旅不戒,賊遂南渡,敗馬進忠、王允成等於荊。河口、武、嶽大震。
而且,左良玉衰老病朽,當時並不能完全節制其由烏合之眾組成的軍隊,面對全軍的意願,他也無力反對,只能聽之任之。
《甲申朝事小紀·卷四》:方登樓密畫,左沉吟未有所定。中一將拂衣竟起曰:“疑事無成,若主帥必不動者,某等請自行,不能鬱郁久居此矣。”左不得已,從之。
於是,左良玉部在弘光元年(1645)三月底率軍東下,兵鋒直逼南京,左良玉部到達九江之後,吐血而亡,其子左夢庚被推舉為新的統帥,繼續東下。
但是左夢庚這貨遠遠不如他的父親,當年左良玉就對他這個兒子帶兵能力缺乏信心,直言其沒出息,以後活著放個牛,種個地就不錯了,當將軍就算了。
《閱世編·紀聞》:予子不材,吾死後得牧牛十頭,種二頃地,幸乞活,足矣!使為將,必墮吾家。”
這支亂兵連左良玉都節制不了,比自己父親能力差距更大的左夢庚更加無法駕馭了,所謂“夢庚不能制”,根據《明通鑑》和《國榷》的記載,左夢庚所謂的80萬大軍被只有1萬人的黃得功部連續暴打,失盡顏面。
此時的左軍真是處於前有黃得功擋路,寸步難行,後有清軍(阿濟格部在追擊李自成的途中迅速東下夾擊弘光政權)追殺,其軍隊又不斷散去,真是陷入了左右兩難的境地。
而據史書記載,左夢庚的岳父王世忠出身於海西女真,原是明朝的撫夷總兵官,清軍入關後,便入仕清廷,而左夢庚在妻子的影響下不僅學會了女真語,還生出了對清廷的好感,已然成了女真化的漢人。附圖。
所以,在形勢的逼迫和家人的影響下,左夢庚的選擇非常明確,那就是降清。於是,在1645年6月,左夢庚等12位總兵率領僅剩的10萬人在九江投降清朝。
引用文獻:《清世祖實錄》、《綏寇紀略》、《潯陽記事》、《三垣筆記》、《小腆紀年附考》、《閱世編》、《國榷》、《明通鑑》
回覆列表
首先他爹左良玉就不是什麼好東西,殺良冒功,擁兵跋扈,號稱平賊將軍,其實就是個賊將軍,和張獻忠兩拔人輪著禍害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