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銀行為什麼要求所有招聘的應屆生從櫃員做起?
5
回覆列表
  • 1 # 青尺1

    其實還是有一些換崗的機會的,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就看你有沒有眼力、腦力和能力了。舉個例子來說,身邊有英語專業進來的,櫃員崗。但是本行國際業務崗缺人手,她跟國際崗的同事關係處的比較好,又表示喜歡幹國際業務,關鍵是自身給人的預期是這孩子有英語專業儲備,仔細認真,應該可以勝任。這樣一來,不需要她自己做什麼,一旦時機到了,自有這個崗位的同事推薦。

  • 2 # 非專業金融搬磚工

    要麼繼續待著,要麼想盡各種辦法離開。銀行桂圓是一個磨人的崗位,磨得好是磨出人的韌勁;磨得不好,磨掉的是人的信念。

  • 3 # 佛山擺渡醬

    有很多種結局,看你個人選擇,應屆畢業生選擇去銀行一般都是當作墊腳石,選擇逃離,要麼考事業單位、公務員、教師;選擇繼續留在本行業,和同事領導好好相處,爭取晉升。

    有個學金融專業的朋友畢業一年後,再考銀行,做了一年櫃員後,憑藉之前考的金融理財師證書,被調配到後臺,那就優雅地告別櫃員職位,還有在審計、貸款等部門待著。聽說她們鄉鎮銀行每年都有考核,如果考得好可以繼續晉升和漲薪,造化還是要看你個人啦。

    尋找個人方向

  • 4 # 財商修煉所

    從櫃員崗位辭職的人,我覺得很少有人能說自己是優雅的離開的吧。

    眾所周知,不願作為銀行的基礎崗位,直接面向客戶,客戶的素質是參差不齊的,你無法選擇客戶。所以櫃員崗位極少有人願意去幹。

    在這種情況下就造成了一個銀行業的不說的潛規則。大學生招聘進來,先在櫃員崗位待著,美名其曰在基層鍛鍊。這樣,每年都有大學生進入,可以有效的緩解櫃員崗的用工缺。

    而且現在銀行招聘在一個一線二線城市的市區有工作機會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往往是名校畢業,碩士學歷。他們個人的素質是比較高的,在對待客戶上也更加有耐心。所以更加適合櫃員這個崗位的要求。

    但說實話,銀行近年來的效益也漸漸下滑。這就導致銀行的基層崗位事情越來越多,工資越來越少。週週考核,月月考核,季度還考核。很多人就會感覺到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所以想到辭職也是在所難免的。

    尤其人都有個攀比心理,很容易問同班同學或者其他的人工作怎麼樣,這一問就更加容易覺得自己崗位有弊端。催生辭職的念頭。這隻要一有念頭,就像野火吹不盡,春風吹又生。

    而且櫃員這個崗位其實沒有多大技術含量,三天上崗。至於值不值得,那很多人心裡就有自己的一杆秤。

    很多在銀行辭職的人很大一批人是裸辭,因為確實受不了。還有一部分人呢,去考了公務員事業編制或者其他的企業。

    總是能在職場上有野心,還要有相匹配的實力。

  • 5 # 活石Jan

    優雅地逃離前提是縝密的準備。

    我算是在銀行工作20年以上的老傢伙了,從前臺櫃員到客戶經理,從基礎網點負責人到支行行長,從前臺營銷到總行中層管理者。考一大批證,換一大堆崗,勞累心累,辛苦心酸都深有體會。

    一是財務自由的重要性。近二年銀行發展到金融服務平臺趨勢明顯,工作難度越來越大,很多人對紛繁複雜的指標、下沉、計價無法忍受,準備離去。離去的重要前提是前期的工作帶來了財務自由,優雅離開飄然遠去。

    二是準備新的方向。優雅離開的關鍵是實現優雅,新的方向要做好功課,不論是投資、自營、陪伴家人、體驗生活、行走遠方都要有思索。很多人辭職後一個月,又重操舊業投入職場,不是缺錢是寂寞。

    三是清晰認識好自己的小世界。華人最難歸隱田園,要省察自己的能力、身體、朋友、資源和財力。優雅離開的關鍵點,一定不要從前面的煩躁到後面的痛苦。

    總之,要選擇熟悉的人合作,要選擇熟悉的行當,還要選擇熟悉的圈子,清晰明瞭自己想達到的目標:職位提升?收入增長?身體健康?家人和諧?社會公益?還是自己喜歡的夢想。

  • 6 # tttaaaqqq

    博主提到了優雅的逃離銀行櫃員崗位,不是淨身出戶。

    首先銀行基層員工雖然累、雖然苦、雖然掙得也不是很多,但是銀行的五險一金還是個保障;

    假如裸辭,那麼需要多大的勇氣,最起碼比公務員工資多個大幾百塊錢吧,(不知道的人別噴)

    博主說到優雅,如果沒有退路的話,誰優雅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比亞迪漢售價會超過30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