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師明禮
-
2 # 希望星晨58298869
公元710年7月21日,(武則天的孫子、相王李旦第三子)臨淄王李隆基聯合(自己的姑媽、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發動了“唐隆政變”,剷除了韋后(唐中宗李顯第二任皇后,一心想仿效婆婆武則天,成為第二位女皇)勢力,李旦復辟為唐睿宗,李隆基被立為皇太子。
公元712年,睿宗禪讓,李隆基 登基是為唐玄宗。玄宗在位早期以道家“清靜無為”思想為治國之道。提倡文教,在政治上任用賢能(如宋憬,姚祟等。)、整頓吏治、鞏固皇權、勵精圖治,使得“中唐”的朝政趨於穩定,為以後經濟繁榮奠定了基礎,由此開創了李唐一朝的極盛時期——“開元盛世”。
憑著“唐隆政變”與“開元盛世”,李隆基應該彪炳史冊、流芳千古!但由於搶了自己的兒媳婦,又使自己英明果斷、光彩照人的形象一落千丈、黯然失色!
公元737年,玄宗寵愛的妃子武惠妃病死(一說謀逆敗露,受驚而死。),玄宗極度哀傷、寢食不安、鬱鬱寡歡。
聽人說壽王李瑁(他自己與武惠的親生兒子)的妻子(楊玉環對壽王李瑁來說是正妻而非妃子)楊氏“姿質天挺”,美貌卓越,風華絕代,“宜充掖廷”,便不顧仁義禮智道德,千方百計地把她弄進皇宮,納為妃子。
具體來講:戰略上李隆基分三個步驟:
1)效仿爺爺唐高宗李治當年納奶奶武媚(即武則天女皇)的方法,先讓楊玉環出家。 此時已不可理喻的玄宗借用為自己的母親竇太后祈福的機會,敕令楊玉環搬出壽王府,出家為女道士,名正言順地住進太真宮(即南宮,此時倫理觀念尚未成熟完善,沒有南宋朱熹的“理學”要求那麼嚴格,對女性的貞操觀念很寬容),並賜號“楊太真。”。
2)為了慰籍受傷的兒子壽王李瑁,玄宗處心積慮、大張旗鼓地為兒子擇選妃子,一廂情願地送一個漂亮的女子給悲憤、憂傷、敢怒不敢言的兒子作為補償。 (李瑁心知肚明,不敢聲張)
3)功夫做足後、底氣充盈之時,天下百姓已迷迷糊糊、不明就裡,兒子嘴吧已嚴封、杜絕了後顧之憂,歲月靜好、天下太平,就明目張膽地正式把楊玉環納入宮中。(距 給兒子選妃僅僅一個月,有迫不及待的意思)
-
3 # 美映椒房
命中註定,唐玄宗最後一次東巡時親選楊玉環為壽王妃
開元二十二年,此時的唐朝正是開元盛世的巔峰時期,作為盛世締造者的玄宗自然是志得意滿。這年他帶著愛妃武惠妃、皇子女和百官們浩浩蕩蕩巡幸東都洛陽,而且在這裡一呆就是兩年,也就是這最後一次東巡,結下了玄宗和楊玉環的神奇緣分。
玄宗在洛陽時,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忙活自己和武惠妃的一雙兒女壽王李瑁和咸宜公主的婚事。開元二十三年七月,咸宜公主嫁給了隋朝宗室觀王后裔、弘農楊氏觀國公一系之楊洄,駙馬出身名門望族又聰明俊俏,惠妃對女婿很滿意。
到了開元二十三年十二月時,壽王李瑁的王妃也確定了,為河南府士曹參軍楊玄璬長女楊玉環。“河南府士曹參軍”這個官品並不高,但隋唐時婚俗重視門第郡望,楊氏女也是出自名門望族弘農楊氏,再加上楊玉環美麗非凡,所以玄宗和惠妃對這門婚事也非常滿意,而且特地委派宰相李林甫和黃門侍郎陳希烈為冊妃使節,隆重又熱鬧地為壽王舉辦了婚事。
楊玉環作為玄宗和惠妃愛子之妻,婚後肯定要拜謁公婆,而且平時也要出席各種皇家慶典或宴會等,玄宗多多少少對她會有點印象。但這時玄宗寵愛的武惠妃尚在人間,因此玄宗這會子不可能對兒媳產生什麼綺念心思。不過,沒有玄宗這次東都之行,生活在洛陽的楊玉環絕對不會有機會成為壽王妃,她很可能就嫁入門當戶對的普通人家。所以說玄宗和她的緣分是帶了很大偶然性的。
惠妃病逝,玄宗陷入感情中空、壽王李瑁則失去父親寵愛武惠妃一心為壽王謀求儲位,因此她設計陷害太子李瑛和另外兩個皇子,玄宗為此一日之內賜死三個兒子,可謂殘忍冷酷至極。但此舉卻讓玄宗、惠妃和壽王陷入輿論被動,玄宗對立儲猶豫不決,而惠妃由於害死三個皇子內心不安,開元二十五年驚嚇而逝。玄宗接受高力士建議,從大局出發立長為儲,按照次序第三子李亨被冊立為皇太子,而失去母親庇護的壽王李瑁從此失寵,而且在政治上也沒有作為。不過他和楊玉環都不是熱衷於政治的人,因此夫妻倆在十王院的宅子裡過著歌舞玩樂的生活,楊玉環活潑又擅長舞蹈,她美麗無匹的名聲也漸漸流傳開來。
武惠妃雖然心計狠毒,但玄宗對她還是有相當真感情的,自惠妃去世後,玄宗在感情上選入了中空狀態,後宮雖然佳麗如雲,但沒有一個得到玄宗的歡心和喜愛,長達近三年的時間裡玄宗過著空虛無聊的後宮生活。他身邊的人為了討好他,自然想盡辦法蒐羅美女,可惜玄宗都不以為意。大概在開元二十八年時,大概確定壽王已經失寵,有人居然在玄宗耳邊提醒壽王妃是如何的天生麗質冠絕天下,史書沒有記載說這話的具體人物,有人推測是高力士,這也是有可能的。
驪山溫泉相會後,玄宗巧立名目,奪走兒媳為禁中禁臠玄宗下決心佔有兒媳楊玉環,史家一般認為是在開元二十八年十月的驪山溫泉之行。此時楊玉環已經二十二歲,有了成熟女人風韻,不再是當初的青澀小姑娘。玄宗仔細打量兒媳後,果然對她的美麗愛不釋手,恨不得馬上攬入懷中。
但皇帝權力再大,也不好明火執仗地搶走自己兒媳婦,所以玄宗想到了一個絕妙辦法。玄宗時,宮廷貴婦們有向道甚至當女道士的風氣,玄宗的兩個親妹妹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就都出家為道姑了。因此,玄宗藉著為過世母親昭成竇太后祈福的由頭,利用開元二十九年正月初二太后忌日,度壽王妃楊氏為女道士,賜道號太真,居大明禁宮道觀。就這樣,以如此冠冕堂皇的名義,玄宗把兒媳楊玉環從兒子手中搶到了自己懷抱,楊玉環成為了公公的禁臠。而幾天之後,玄宗就帶著新寵再度去驪山泡溫泉,過了幾天“溫泉水滑洗凝脂”的美滿生活。
太真妃寵冠後宮,玄宗為她神魂顛倒一開始楊玉環還身著道衣做點表面功夫,但不久之後,她的絕世美貌和活潑可愛的個性就把玄宗迷得神魂顛倒,根本離不開她了,從此六宮失寵,太真妃成為了玄宗唯一的愛人和形影不離的伴侶。不到一年時間,楊玉環就得到了皇后級的待遇,恩寵遠甚武惠妃。由於她沒有正式的封號,但又特別得寵於玄宗,因此宮裡人按照民間對一家之主婦的稱呼之法,稱呼楊玉環為“娘子”,可以說既化解了尷尬又顯得親熱,而且還昭示了她在玄宗心中獨特的地位。
冊封貴妃,掩耳盜鈴的玄宗兩度巧施障眼法楊玉環以“太真娘子”的身份陪在玄宗身邊四年多了,期間玄宗對她萬千寵愛在一身,因此雖然她來歷尷尬,但玄宗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為她正名,給她一個名正言順的身份。為什麼不直接立皇后呢?玄宗還是要考慮現實政治因素,首先楊玉環如果成為“國母”,身份來歷就會取笑於天下;其次太子李亨年長於楊玉環,如果楊為皇后,那成何體統。所以玄宗為楊玉環特設“貴妃”位號,讓她在宮中處於事實上的皇后地位,成為六宮之主。
而在冊封楊玉環為貴妃時,玄宗又兩度巧用障眼法試圖掩天下人之耳目。第一就是在冊封貴妃前夕,玄宗下旨為壽王冊妃韋氏。冊封了壽王妃的話,不僅解決了壽王的個人問題,而且也藉著壽王婚事遮掩掉了他的第一段婚姻,畢竟以後提起壽王妃就是韋氏了。第二就是玄宗冊封貴妃時,推恩的妃子父親不再是養父楊玄璬,而是生父楊玄琰了,楊玄璬反而被玄宗漠視。原來楊貴妃小時候父母雙亡,她被叔父楊玄璬收養為己女,所以出嫁壽王時是以楊玄璬之女的身份。現在玄宗為了欺騙天下人,於是重尊貴妃生父楊玄琰,反而選擇性刻意遺忘楊玄璬,目的就是為了不讓人聯想起貴妃和壽王妃之間的關聯。
綜上,玄宗為了名正言順得到兒媳婦楊玉環,可以說是智計頻出手段用盡。這說明即使在社會風氣開放的盛唐,即使儒家倫理道德的約束力量不那麼緊密,即使玄宗擁有至高無上的皇權,他父奪子妻的行為還是不正常的。玄宗事實上還是考慮了社會輿論的影響,所以才等了四年多,而且其中用盡各種手段掩飾,最終才冊封楊玉環為貴妃。雖然這事是公開的秘密,但當時的知情人肯定不敢去公然拆皇帝的臺,直到貴妃和玄宗等這些當事人已經過世和歷史發展到下一個階段時,曾經的宮廷秘史才逐漸被暴露公開為天下人所知,並且玄宗和貴妃奇特的愛情成為文學領域的經典題材。
-
4 # 歷史三日談
話說唐玄宗最開始喜歡的人不是大美女楊玉環,人家有意中人蕭皇后寵著愛著,根本沒有餘力多看一眼其他的女人,但是,人有悲歡離合,這蕭皇后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太幸福,就死的早了點,唐玄宗不愛搭理別的女人,不證明他不喜歡女人,畢竟,蕭皇后不就是個美人了。
蕭皇后死了,唐玄宗一下子陷入了感情的空窗期,雖然每天上朝處理政務,但唐玄宗並不開心,因為他發現除了皇帝這份工作他每天不得不面對以外,他再也沒有可以面對的東西了,雖然後宮佳麗三千,但卻沒有一人能入他法眼。
這無聊著無聊著唐玄宗就把目光轉向了自己的兒媳婦,壽王李瑁新納的妃子楊玉環,這楊玉環白白胖胖,前凸後翹,頗有唐韻美女風範,唐玄宗就想著怎麼把楊玉環弄進宮,唐玄宗畢竟是皇帝,總不好直接下道聖旨,把兒媳婦召進宮陪皇帝睡覺吧!
但宣進宮還是要宣的,只是唐玄宗玩了個套路,楊玉環被宣進宮,破天荒的面見皇帝,就要先洗澡,以示對皇帝的恭敬,當然,這洗澡的地方是皇帝專門挑選的,就在唐玄宗李隆基的後宮內。
等到楊玉環扒光衣服光屁股進水裡後,唐玄宗李隆基從揹人出進來,可憐楊玉環一絲不掛,只能躲在說裡防走光,但是水太清澈,隔著水也是看的一清二楚,唐玄宗可不是走錯地方了,他就是奔著玉環來的,只見唐玄宗三下五除二極其利落的自己個也不穿衣服就下了池子,跟環環洗起了鴛鴦浴。
洗好後就不讓走了,就成了皇帝的女人,楊貴妃倒無所謂,伺候誰都是伺候,小的老的,都是一家人……
-
5 # 珞珈山的貓
唐玄宗李隆基——前半生輝煌,後半生窩囊!
公元705年,武則天亂唐之後,在經過了神龍政變之後天下的大權重新回到李唐子孫的手中,然而,武則天的第三子,再次登上唐朝天子之位的繼任者唐中宗李顯,卻是一個軟弱無能、優柔寡斷的皇帝,再次繼位幾年後便被自己的皇后——韋皇后和女兒安樂公主密謀殺害。韋皇后立年僅5歲的小溫王李重茂為帝,自己則臨朝聽政,學起了自己的婆婆武則天。意欲做武則天第二!面對這樣的局勢,大唐王朝在經不起一場後宮亂政,於是武則天第四子——相王李旦的兒子,有著拼命三郎之稱的李隆基,開始積蓄力量聯合自己的親姑姑太平公主開始了一場恢復李唐天下的鬥爭,隨著唐隆政變的勝利,大唐王朝的天下再次回到了李唐的手中,勝利後的李隆基將自己的父親李旦迎接進京,再次做了唐朝的皇帝。
然而長期生活在母親武則天的淫威之下的李旦早就對皇位失去了信心,於是在唐隆政變勝利之後,便將首功之臣李隆基立為太子。公元712年,唐睿宗李旦宣佈禪讓皇位給太子李隆基,自己做了太上皇,因此唐睿宗李旦在歷史上留下了兩次登基為帝、三讓天下的故事!
這一年,風華正茂的唐玄宗李隆基27歲,此時楊玉環尚未出生!
唐玄宗中年痛失愛妃,兒媳楊玉環入宮侍寢!承前人之基礎,延大唐之雄風,唐玄宗李隆基在繼位之初,撥亂反正,勵精圖治,結束了武后亂政以來的動亂局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開元盛世!然而晚年的唐玄宗開始寵幸佞臣,沉迷於音律享樂!尤其是其寵幸的武惠妃於公元737年去世之後,52歲的李隆基經常悶悶不樂、更不思朝政。
負責服侍唐玄宗李隆基的太監進言說:“壽王李瑁的王妃楊玉環精通音律,且與武惠妃十分相似,不妨讓他進宮來陪陛下您解悶!”
這壽王李瑁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十八子,正是剛剛過世的武惠妃的兒子。於是唐玄宗李隆基變令壽王李瑁,將其壽王妃楊玉環送進宮來,這一年,楊玉環只有18歲。唐玄宗李隆基52歲。
經過一宿的深入交流,兒媳壽王妃楊玉環深得唐玄宗的喜愛,唐玄宗李隆基決定將楊玉環接進宮來,納入自己後宮。
於是唐玄宗李隆基便讓壽王李瑁讓出楊玉環,壽王李瑁哪敢違背父皇詔令,儘管壽王李瑁與楊玉環一起的這幾年裡,心意相通、傾心相交。過著神仙般的日子。
就這樣唐玄宗李隆基採用了唐朝經常使用的方法,先讓兒媳楊玉環出家,然後再次還俗。進而被唐玄宗李隆基接入後宮之中,被封為楊貴妃。從此,曾經的兒媳楊玉環搖身一變成為了唐玄宗李隆基的枕邊人,這便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唐玄宗李隆基和楊玉環的愛情故事!
聽到這裡,是不是很多人會覺得唐朝真的很“亂”?所謂的愛情,背後又有著怎樣的齷蹉!
-
6 # 三國水滸歷史狂
唐玄宗李隆基為什麼喜歡成了自己兒媳婦的楊玉環呢?楊玉環是微胖型的美女,豐滿有致,那種女人,對男人最是具有誘惑力,性感動人,是現代男人們一眼看到就春心蕩漾的主兒,加上能歌善舞,頗有才藝,喜歡她就不足為奇了,多數男人就喜歡豐滿,有才藝,好動的女子,從心裡喜歡。
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唐玄宗竟然喜歡自己兒媳婦,這種花邊新聞,正是世俗人們茶餘飯後喜歡津津樂道的風流事兒,可這是有違倫理的事兒,被人稱贓唐臭漢,也不是沒有道理。做為擁有至高無上權利的皇帝,也太任性了,破壞規矩的事兒,竟然皇帝帶頭,起了一個很不好的頭,天下擁有絕色佳容的美貌女人那麼多,也不應該對自己兒媳婦動心,可知道霸佔自己兒媳婦,是沒有道德,人倫的無恥行為,這行為,真髒。
你可以拋開他們不道德,用他們倆不畏世俗,擁有美好愛情而去讚美,白居易的《長恨歌》就是為欲懲尤物,而變成了歌頌他們倆美好的愛情,詩中寫有做為皇帝,他們的愛情也是艱難的,他們這段不倫戀竟然那麼讓人津津樂道,讓人挽惜嗎?白居易也是心中感動於他們纏綿的愛情,而忘記了倫理道德,是不對的行為,李隆基道德的滑坡,直接讓處於開元盛世如此強盛的大唐走向衰弱,任用口蜜腹劍的李林甫,兒媳婦哥哥楊國忠的行為,放鬆警惕,導致了安史之亂,這一切不得不說,是唐明皇李隆基的責任,一個人的任性妄為,可知道讓天下百姓哭,讓天下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倒懸之苦,這一切誰輕誰重?後果很嚴重啊!看,以下詩就是白居易讚美他們不軌行為的詩句。
“七月七日長生殿 ,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 ,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絕期。”
是不是讚美他們的事呢?肯定是的。那麼,唐玄宗是怎麼得到自己兒媳婦的呢?唐明皇李隆基為得到楊玉環楊貴妃,分兩個方面,其一是注意社會影響,雖然唐玄宗做為皇帝,擁有特權,但也不能明火執仗的派人去兒子壽王李瑁府中打死兒子,綁得美人來,其二還得安撫好兒子壽王李瑁,唐玄宗是個有心之人,為得到美人,稍微堵住當時各方的輿論,也是各種手段用盡,自己和以前十分寵愛的武惠妃的兒子的媳婦,這種事不能用強,這樣會讓兒子十分傷心,悲痛,不爽之極,先說其一。
其一,儘量消除社會影響方面,武惠妃死後,唐玄宗頓時失去至愛,失戀的痛苦讓人心靈空虛,長吁短嘆,失去美好動力,唐玄宗手下人李林甫,高力士等人也在天下四處蒐羅美人,進獻玄宗,玄宗沒一個看的上眼。(3作3者8在7火2山7開直3播火9山號6在內)無意中高力士讚美過玄宗自家兒媳婦楊玉環如何天資國色,聰慧過人,才藝雙絕,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玄宗計上心來,宣楊玉環入宮,在入宮晉見皇帝時,要在華清池溫泉中洗浴,玄宗很無恥的來了一波偷窺自己兒媳婦,此時的楊玉環二十有二歲,真是天資國色,一下就讓玄宗把持不住,產生非份之想。古代至高無上的權力,想要得到什麼,就能千方百計的得到,總有手下一幫溜鬚拍馬的人幫忙運作。
玄宗利用開元二十九年正月初二太后忌日,打出的鬼主意是借為過世母親昭成竇太后忌日,命楊玉環出家為女道士,賜道號太真,別人稱楊太真,居大明官道觀,這樣就把楊玉環和李瑁分離開了,私底下與楊玉環共赴巫山,瞧瞧,這和唐太宗李世民,武媚娘,唐高宗寵愛武媚孃的套路一模一樣,就是這麼無恥下流。公公競然抱著兒媳婦,天天過著“溫泉水滑洗凝脂。”沒羞沒臊的幸福生活。
玄宗親熱的稱呼楊玉環為娘子,和現在的心肝,寶寶,寶貝沒啥區別,以顯示貼心,親熱,在玄宗心中楊玉環無可替代的位置。楊玉環二十六歲,玄宗六十一歲,如果封楊玉環為皇后,顯得十分不適合,她比玄宗兒子李瑁都要小,沒辦法,只好封楊玉環為貴妃,就是後來一貫的稱她為楊貴妃。事實上的後宮之主。
封楊玉環為貴妃之時,同時冊封壽王另一個美女韋氏為正妃,這樣讓人忘掉了壽王李瑁上一段婚姻。既安撫了兒子李瑁,又勉強為自己正了一下名。
其二玄宗奪走兒媳婦楊玉環後,給兒子李瑁弄了另一個美女給他,以一廂情願的想法,安撫兒子的情緒。李瑁是敢怒不敢言,後來是鬱鬱而終。
以上玄宗的行為, 說明玄宗的晚年昏庸無道,任用奸侫,安於享樂,雖然用迂迴的手段奪走自己兒子所愛,但明眼人一看就知,後來天下大亂,安祿山攻打長安,玄宗攜貴妃逃亡四川,走到廣元馬驛坡,手下將士怒不可遏,認為是貴妃無德,魅惑玄宗,導致疏於政事,遷怒於貴妃,一致要求處死貴妃,否則不肯在走,有發生兵變的危險,玄宗萬分不捨,迫於形勢,只好忍痛割愛,溢死貴妃。做不道德的事,人在做,天在看,一時爽快,終有報應之時,只是報應來的遲早的問題。
-
7 # 我是越關
眾所周知,楊玉環在成為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之前是壽王李瑁的王妃。而壽王李瑁是李隆基的兒子,所以最初李隆基和楊貴妃是公公和兒媳婦的關係。雖然李隆基是皇帝,但是也不可能會明火執仗的搶奪兒媳婦,而是用了一些迂迴手段。
楊玉環首次出場便迷倒了兩個男人公元734年,當時李隆基和武惠妃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所以李隆基和武惠妃,還有他們兒子壽王李瑁也一同來到洛陽參加婚禮。
在這一次婚禮上,楊玉環也在其中,當時李隆基和李瑁同時看中了楊玉環。不過當時的李隆基也比較寵愛武惠妃,所以在武惠妃的請求下,將楊玉環許配給了李瑁。
第二年15歲的李瑁和16歲的楊玉環結婚,婚後二人一同渡過了一段甜蜜的時光。這一段時期,武惠妃為了讓李瑁做太子,設計陷害死了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可以說當時的李瑁在宮廷中的位置節節攀升。
武惠妃去世,李隆基決心扒灰武惠妃陷害處死三王之後,因為心虛而疑神疑鬼,最終在公元737年因為受到了驚嚇而去世。
武惠妃去世後,李隆基鬱鬱寡歡,失去了以往的精氣神,奴才們為了哄皇帝開心,用盡了方式方法,但無奈李隆基對後宮三千佳麗根本不上心,沒有一個人能夠入李隆基的法眼。《新唐書》記載;
“武惠妃薨,後廷無當帝意者。或言妃姿質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內禁中。”就在這時,有人猜透了李隆基魂不守舍的原因是想著壽王妃楊玉環,並且說楊玉環天姿國色,可以充入後宮。李隆基面對這一扒灰的提議,不僅不怒,反而因為有人讀懂了自己的心意開心不已,於是當即批准了這一建議,並且開始行動。
【後人猜測應該是李隆基授意高力士,然後由高力士提議】
付出行動、掩耳盜鈴李隆基為了把楊玉環弄進宮來,也做了一番表面文章,他先是以盡孝的名義說要為生母竇太后祈福。之後下了一道聖旨讓楊玉環出家為道士,並且給楊玉環賜號為“太真”。因此命令楊玉環搬出了壽王府,住進了太真宮,這一年楊玉環年僅22歲,而李隆基已經56歲。
當楊玉環進入太真宮後,李隆基天天噓寒問暖,二人也因此走到了一起。李隆基也開始天天與楊玉環幽會私通。
公元745年,和楊玉環私通5年的李隆基決心不在隱瞞此事,打算封楊玉環為貴妃。所以這時想起了李瑁,便給李瑁安排了一名韋姓的妃嬪。之後自己也光明正大的冊封了楊玉環為貴妃。
李瑁知道父親李隆基的安排後是敢怒不敢言,因此過得鬱鬱寡歡。而且李瑁也因為這件事失寵,和太子之位徹底脫離了關係。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李隆基攜帶楊玉環倉皇出逃,在馬嵬坡兵變中,眾將士逼迫李隆基處死楊玉環。最終李隆基迫於壓力賜死了楊玉環,一代美女也因此香消玉殞。
-
8 # 狄飛驚
唐玄宗得到兒媳楊玉環不費吹灰之力,不過他還是耍了一點小聰明的。
唐玄宗一開始寵幸的女人是武惠妃。
這個武惠妃有一定背景,她的姑奶奶就是一代女皇武則天,也就是說武則天是武惠妃老爸的姑姑,而武則天還是唐玄宗的奶奶,兩人結合算是親上加親。武惠妃雖然不是皇后,但唐玄宗挺寵愛她,她在宮中享受的禮節與皇后相同。
武惠妃給唐玄宗生了一個兒子——壽王李瑁。
李瑁年輕時邂逅同樣年輕的楊玉環,對天生麗質的楊玉環一見鍾情,透過老媽武惠妃向唐玄宗吹風,唐玄宗便做主讓李瑁娶了楊玉環,楊玉環便這樣成了唐玄宗的兒媳婦。
李瑁與楊玉環感情和睦,婚姻幸福,李瑁天天抱著這樣一個大美女,心裡也是美滋滋,但楊貴妃可能沒有生育能力,所以倆人一起生活5年多,一直沒有孩子。
武惠妃是個很有心計的女人,她自己想當皇后,也想把兒子李瑁整成太子,還設計陷害現任太子,但經過一系列陰謀鬥爭未能得逞(差點成功),自己反而一命嗚呼了。
武惠妃一死,李瑁沒了靠山,不如以前受重視了,更悲催的是,老爹看上了他媳婦!
武惠妃死後,唐玄宗鬱鬱寡歡,對後宮佳麗提不起興趣,不知是哪個缺德的傢伙,為了拍皇帝馬屁,居然向唐玄宗進言說:你兒媳婦楊玉環天生麗質,不如讓她來伺候你!
更缺德的是,唐玄宗居然點頭同意了。
宦官立刻到了壽王府,宣楊玉環入宮,還特意告訴李瑁,晚上就不回來啦!
李瑁一聽,如遭雷擊:老爹這是要給自己戴綠帽啊!
但皇命難違,別說媳婦,就是要自己腦袋,他也只能拱手送上。
李瑁無言可對,只得看著楊玉環沐浴更衣,濃妝淡抹,打扮地香噴噴,入宮去也。
楊玉環到了宮中,唐玄宗一看兒媳玲瓏豐滿,充滿少婦風情,身子立刻酥了半邊,當即“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等美人出浴,“侍兒扶起嬌無力”,唐玄宗立刻寬衣解帶,“芙蓉帳暖度春宵,然後就是“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悲催的是,此刻的楊玉環還是李瑁的媳婦,唐玄宗此種行為可不是“扒灰”,而是赤裸裸的“明搶”了。
為了達到霸佔兒媳,又不被人罵的目的,唐玄宗打著給自己老媽竇太后祈福的名義,下令讓楊氏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真”,但實際還是住在宮中,供他一人夜夜專寵。
-
9 # 史學達人
唐玄宗是皇帝,天下的女人,可以說他想得到誰就能得到誰,哪怕是自己的兒媳婦。更加悲催的是,他竟然真的看上了自己的兒媳婦,這個兒媳婦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楊貴妃。
下面我們說一下,唐玄宗是在什麼情況下,看上自己的兒媳婦,又是怎麼把兒媳婦變為自己的媳婦的。
唐玄宗一開始寵愛的女人是武惠妃,兩個人生了一個兒子,就是壽王李瑁。
等到李瑁成年之後,他的母親武惠妃就為他求得了一門婚事,新娘子就是俏皮可愛的楊玉環。
兩個人郎才女貌,結婚之後,自然是恩愛有加。就在他們兩個一起生活了五年光景的時候,他們的婚宴出現了狀況,這時候第三者出現了,這個第三者就是唐玄宗。
那麼唐玄宗早不出來,晚不出來,為何會選這個節骨眼出來呢?
因為唐玄宗最寵愛的女人武惠妃死了。雖說唐玄宗的後宮佳麗有三千人,但是,那些人都入不了唐玄宗的法眼。
就在唐玄宗空虛寂寞冷的時候,有一次他們全家去泡溫泉。唐玄宗就看上了楊玉環,當時的楊玉環如同出水芙蓉一般,甚是惹人憐愛。
後來唐玄宗越來越覺得楊玉環是個美人坯子,此生不能娶她,就妄為皇帝。
這時候唐玄宗就把他的心事告訴了身邊的太監,太監就找到壽王李瑁,說你的妻子楊玉環如今已被你父親看上了。所以,你只能忍痛割愛了。
李瑁沒辦法,只好和楊玉環分開了。畢竟皇命難為,就是他的父親想讓他去死,他也不得不從,更何況是想要他的一個女人了。
可是,剛把兒子的媳婦搶過來,立馬把楊玉環拉到自己的身邊當妃子。這顯然有點不妥,會被人指指點點的。
我們這個唐玄宗還真有一套,他開始學他的爺爺唐高宗李治和奶奶武則天的故事了。
武則天不就是唐太宗的小老婆嗎,最後武則天被唐高宗李治(唐太宗的兒子)給娶了回去當皇后。
李治在娶武則天當皇后之前,武則天在感業寺待了一段時間。
所以,唐玄宗也讓楊玉環去寺廟待了一年。
一年以後,兩個人就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了。就這樣,唐玄宗把自己曾經的兒媳婦給搶了過來。兩個人在一起度過了十七年的光景。
唐玄宗對楊玉環自是恩愛無比,又是請李白來給楊貴妃寫詩,又是快馬加鞭地給她運新鮮水果荔枝。總之,就是三千佳麗寵愛一身。
可是,到了安祿山起義的時候,在馬嵬坡這個地方,唐玄宗為了自保,還是把自己當年深愛的妃子楊貴妃給送上了斷頭臺。
可以說楊貴妃遇上唐明皇是幸運的,因為唐明皇給了她別人給不了的榮耀。同時,她也是不幸的。畢竟最後她是死在了這個她以為最愛的男人的手中。
-
10 # 秋媚讀史
楊貴妃生於富貴之家,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讓長大後的她不僅是天生麗質的小姐姐,而且具備很好的文化修養,這也是嫁入帝王家的必備素質。
公元734年,洛陽舉辦皇室婚禮,16歲的楊玉環應邀參加。在婚禮上,壽王李瑁被如花似玉的楊玉環所吸引。李瑁把對楊玉環一見鍾情的事告訴了自己的母親——武惠妃。武惠妃疼愛自己的兒子,便要求唐玄宗冊封楊玉環為壽王妃。當時的唐玄宗非常寵愛武惠妃,便答應了。於是,楊玉環就成了唐玄宗的兒媳婦。
婚後,楊玉環的氣質與容顏,不僅贏得了李瑁的疼愛,也贏得了公公婆婆的好感。如果不出意外,李瑁與楊玉環將會是對恩愛的神仙眷侶。
不幸的是,小兩口的恩愛沒有持續多久。
公元737年,唐玄宗特別疼愛的妃子,也就是楊玉環的婆婆武惠妃去世。這讓唐玄宗傷心不已,甚至一度感到空虛。後宮雖然美女如雲,但是能讓唐玄宗看上的女子寥若星辰。這時候,經高立士的提醒,本就風流倜儻的唐玄宗想到了自己的兒媳婦楊玉環。當初在驪山溫泉,唐玄宗就對楊玉環姿容儀態、風度舉止影響深刻,並召其一起共進午餐。當時的唐玄宗就因楊玉環患上了相思病,可能礙於武惠妃的情面,沒有進一步發展。此時,唐玄宗疼失就愛,空虛惆悵,在經高力士提醒(資質天挺,宜充掖廷),隱藏在心裡的小鹿開始亂撞起來。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畢竟楊玉環是自己兒子的老婆,唐玄宗要得到楊貴妃還是需要費一番周折。唐玄宗先是打著孝順母親的名義,宣稱要為竇太后祈福,便下詔書要楊玉環出家當道姑,賜道號“太真”,而且令楊玉環搬出李瑁家,住進太真宮。然後,他又另外幫李瑁做媒,娶了一個大臣的女兒,並立為王妃,以此安撫李瑁。
成了道姑的楊玉環,唐玄宗要與其幽會方便多了,不過還是要掩人耳目。直到五年之後,楊玉環收戎期滿,唐玄宗才明正言順地冊封楊玉環為貴妃。楊貴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成了後宮中唐玄宗的獨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
11 # 野史也是史
這個問題描述的給力,不過,楊玉環並非玄宗兒媳,因為正史並無記載。這些說法都是來自民間野史,那麼我們就從野史的角度出發吧。
唐玄宗能得到楊玉環,有一個人居功至偉,那就是玄宗心腹高力士。當唐玄宗遇到“回頭一笑百媚生”的楊玉環後,時常在華清御池被楊玉環的“華清笙歌霓裳醉,貴妃把酒露農笑”迷的神魂顛倒,以至於唐玄宗墮落到“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的地步,就連白居易都在《長恨歌》中用“三千寵愛在一身,後宮粉黛無顏色”的詩句來形容楊貴妃受寵的程度。這樣的女人,到底唐玄宗是怎麼得到的呢?
楊玉環,公元719年生,容州人,出身宦門世家。是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也是我國影響最大的一位后妃。她天生麗質、能歌善舞,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寵愛。唐玄宗不僅封楊玉環為貴妃,還重重提拔了楊貴妃的親戚家人,如楊國忠等。公元756年,由於安史之亂,導致馬嵬坡兵變,楊玉環被縊死,時年37歲。
楊玉環與唐玄宗心腹高力士的關係非同一般。當初,唐玄宗寵妃武惠妃死後,宮中的宮女、妃子無人能使唐玄宗看得上眼。高力士看到後,經過多方尋訪,瞭解到壽王李瑁的妃子楊玉環貌美無雙、傾國傾城。高力士便將這一發現告訴了玄宗,玄宗急忙派高力士接兒媳楊玉環到宮中。楊玉環舉止大方、天生麗質、長於獻媚,玄宗很是喜愛。此後,楊玉環便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玄宗封楊玉環為貴妃。
楊玉環成為貴妃後,遵循唐代宮廷制度,不參與朝廷政治,不插手權力之爭,以自己的美貌和過人的才華深受玄宗的百般寵愛。於是她恃寵成嬌,冒犯了玄宗,被玄宗遣送回家,貴妃走時剪下一揪頭髮,託人帶給玄宗,玄宗大驚,又令高力士把其召回。杜牧的過華清宮中“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便是楊玉環地位的最好總結。
關於唐玄宗得到楊貴妃的故事,版本實在太多,由於正史沒有記載,加之唐朝在倫理這一方面又不是特別講究,因此不管是野史還是民間傳說,都認為唐明皇橫刀奪了兒子李瑁的女人。不知你們怎麼看?
-
12 # 蘇綻
唐玄宗第一次聽說楊玉環,是在他49歲的時候。當時,玄宗最寵愛的妃子武惠妃,請求玄宗將大臣楊玄璬的侄女楊玉環嫁給他們的兒子壽王李瑁為妃。那一年,楊玉環15歲。
壽王與楊玉環成婚以後,曾入宮叩拜唐玄宗和武惠妃。初次相見,唐玄宗就誇讚楊玉環“含章秀出”。不過,那個時候,唐玄宗還一心一意寵愛著武惠妃,楊玉環雖然美豔,但是並沒有讓玄宗做出什麼出格的舉動。
三年以後,即公元737年,玄宗最寵愛的武惠妃去世。從此以後,玄宗面對宮中三千佳麗,居然提不上一點興趣。這樣渾渾噩噩地又過了三年,有一次,侍奉唐玄宗的太監高力士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向唐玄宗推薦了“姿質天挺”的楊玉環。
聽到高力士的推薦,唐玄宗也恍惚記起了楊玉環這個兒媳,這正是他需要找的人!不過,由於楊玉環還是壽王的王妃,玄宗雖然急於奪人所愛,但是基本的綱常還是要遵守的。於是,一出奪媳的陰謀就誕生了。
唐朝是一個奇葩的朝代,在唐玄宗以前,太宗皇帝李世民霸佔了其弟弟的王妃;而高宗李治,更是迎娶了庶母並立為皇后……這些活靈活現的榜樣,給唐玄宗奪取兒媳提供了莫大的支援。尤其是高宗皇帝迎娶先出家、後還俗的武才人,給了玄宗最直接的靈感。
公元740年,唐玄宗在宮裡召見了21歲的兒媳楊玉環,說了一些表揚楊玉環的話。大概就是說楊玉環懂事、能幹、孝順之類的。說完以後,唐玄宗讓楊玉環回去準備一下,然後命其搬進了皇宮。
唐玄宗讓楊玉環搬進皇宮,打的是玄宗母親竇太后的旗號。由於楊玉環的“孝順”,玄宗特旨楊玉環進宮為去世的竇太后祈福,出家為女道士,賜號太真居士,並賜太真宮給楊玉環居住。
從此以後,唐玄宗成功將楊玉環從壽王府給弄了出來。由於楊玉環已經出家,在名義上,紅塵俗世再也無她無關。唐玄宗也在實際上開始霸佔了楊玉環,楊玉環從此得以和玄宗朝夕相伴。
五年以後,即公元745年,鑑於楊玉環與壽王的的影響已經淡化,玄宗先是將官員韋昭訓的女兒嫁給壽王,以示安撫。接著,唐玄宗詔令楊玉環由女道士還俗,旋即封楊玉環為貴妃,正式代替武惠妃的地位。楊玉環“重生”了。
從此以後,唐玄宗無論在實際上,還是名義上,都完全佔有了楊玉環。
-
13 # 歷史公元楊貴妃的身份在一生中有過幾個非常大的轉折,並且也造成了楊貴妃的悲劇結局,馬嵬坡自縊身亡。
不僅如此,楊貴妃還擔負了唐朝滅亡、禍國殃民的罵名,將唐朝衰弱的命運歸結到弱女子身上,可謂無恥之極。
17歲之前楊玉環是官宦世家的小姐。楊玉環出身官宦世家,雖然上一手撐天,但是也享受著榮華富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著非常高的修養。
雖然楊玉環十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因為家族的緣故,寄養在三叔家裡,但是也沒有受過任何的委屈。
“天生麗質難自棄”,將楊玉環美貌、雍容、富貴描寫的淋漓盡致。
17歲到22歲,五年間,楊玉環是壽王李瑁的王妃。壽王李瑁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寵妃武惠妃的兒子,在李隆基見到楊玉環之前,非常受寵地位很高,並且有希望成為當時的太子。
在壽王李瑁同胞姐姐咸陽公主的婚禮上,壽王李瑁第一次與楊玉環相見,可以說一見鍾情,戀戀不捨。
於是在壽王李瑁的哀求之下,武惠妃親自找到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李隆基親自下廚照書賜婚,楊玉環成為壽王李瑁的王妃。
夫妻二人十分恩愛在一起生活了五年,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夫妻二人並沒有生育兒女。
22歲到27歲,五年間,楊玉環是道觀女道士“太真”。好景不長壽王李瑁的母妃武惠妃去世,從此之後,唐玄宗李隆基鬱鬱寡歡,雖然在李隆基的後宮裡佳麗3000,美不勝收,但是再也沒有人能夠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寵愛。
但是唐明皇看似多情,卻最是無情。
一次偶然的機會,唐明皇看見第一次見到楊玉環,並且深深地迷戀上了楊玉環。但是楊玉環是唐明皇的兒媳婦,兩人之間有著巨大的倫理障礙。
只可惜,色慾包天的唐明皇已經顧不得其他了,不顧一切的下令讓楊玉環為竇太后祈福,成為了一位女道士“太真”。
這一年唐明皇已55歲了,可以說人生已經進入了倒計時,因此楊玉環雖然是女道士,但是在整整五年的時間裡,唐明皇已經沒有多少個五年了,兩個人肯定已經在一起了。
27歲到37歲,11年間,楊玉環是唐明皇最寵愛的楊貴妃。公元745年,楊玉環正是擺脫了女道士的身份入宮成為貴妃,但是楊玉環這一年已經27歲,而唐明皇已經60歲了。楊玉環雖然沒有成為皇后,但是因為此時後宮裡沒有皇后,實際上楊玉環就執掌了皇后的權利。
唐明皇,又怕壽王李瑁心懷恨意,雖然刻意疏遠冷落,但是也在這一年重新賜給他一位姓韋的王妃。
從此,妻子變成了後母,就連太子之位也丟了,壽王李瑁的心裡一定在滴血。
當然,在後來“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明皇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權力,在馬嵬坡賜死楊貴妃,為這一段戀情畫上一個悲劇的句號。真的唐明皇看似多情,卻最是無情。
-
14 # 五班長
話說自武惠妃死後,唐玄宗心情鬱悶,茶米不思,老是對著惠妃的畫像發呆。擅於逢迎的高力士不解地問唐玄宗“宮中佳麗有三千,何必獨思惠妃呢?”,玄宗道“惠妃自小在宮中長大,我對她情有獨終啊!男女之間感情的事,跟你一個宦官是說不清楚的”,高力士討了個沒趣。
唐玄宗還是看著畫像發呆,高力士又湊近獻媚道“這惠妃與兒媳真有點相像”,玄宗囁嚅道“你是說李瑁的老婆嗎?”“是的,皇上,不信我把她宣來,您對比、對比”,“那麼你把她宣來吧,我看看”,“遵旨”,高力士退下。
楊玉環至,談話間,玄宗仔細打量,越看越有點像,越覺的像越偷偷地看,玉環的臉泛起了紅暈,玄宗的心起了漣漪。
楊玉環去,玄宗精神為之一振,欲飲酒,高力士道“聽說玉環善歌舞,通音律,何不請來為皇上助興”,玄宗大喜。
美酒佳餚,音樂繞樑,玉環果然身段飄搖,翻躍如風,看的玄宗色眼迷離,垂涎欲滴。
可玉環畢竟是兒媳,這如何是好,玄宗不僅悲從中來,擅於察顏觀色的高力士又讒媚道“高宗能娶太宗的才人,為何您就不能納兒媳為妃嗎?”,玄宗轉悲為喜。
玄宗發揮想象,努力踐行,賜玉環道號為“太真”,令其出家,居住太真寺。然後不忘安撫李瑁,給他重娶一個媳婦。
不久,玄宗令玉環還俗,老夫少妻,溫柔他鄉,唐玄宗獨寵楊貴妃,白居易有詩為證: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
15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開元七年(719年)農曆六月初一蜀州司戶楊玄琰府上誕生了一名女嬰,取名玉環。此時唐玄宗李隆基已有34歲,距離他坐上龍椅也已有8個年頭。在此之前李隆基發動政變終結了韋后專權的局面,賜死姑姑太平公主以鞏固自己的權力,到楊玉環出生時大唐王朝正在李隆基的治理下有條不紊地發展著。楊玉環出生六年後的公元725年12月21日唐玄宗李隆基封禪泰山,跪伏階下的人員囊括了大唐聲威所及之地的所有臣民:作為皇帝治理天下的得力助手的文武百官;各地州牧推舉的賢良方正;孔子的後人象徵著本朝道統所在;北周和隋朝兩個前朝皇室後代的獻禮叩首彰顯著大唐的寬容博愛惠及前朝孑遺。當然最令人大開眼界的還是來自異域殊方的各國使節:突厥、契丹、奚、大食、崑崙、日本、新羅、靺鞨、天竺......幾乎大唐聲威所至的各族各國皆派出使臣參與這場盛會。距離泰山900多公里外的長安城是大唐帝國的都城,同時也是當時全世界唯一擁有百萬以上人口的城市,城內格局整齊嚴密:內城將禁宮大內、政府機構和居民區分開,而居民區則依直線劃分為東西南北整齊排列的108個坊。這其中的平康坊是舉人書生、進京官吏還有駐京辦事人員的聚居地,熱鬧非凡。但與此同時它還有另一層身份就是妓女聚居地。這是在長安城特意開闢的,也就是說有“官辦”性質。江南、蜀地乃至西域、天竺、歐洲等地的商賈雲集於長安,長安城以開放包容的胸懷接納了來自各地的外來人士:黃面板的新羅人、日本人、東南亞人;白面板的東羅馬人、阿拉伯人;黑面板的崑崙奴都能在當時的長安城見到。中國的絲綢、瓷器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一起在長安城裡售賣。儒家的宗祠、道教的道觀、佛教的寺廟、景教的教堂、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廣泛分佈於長安城中。此時的大唐王朝“北臣穹廬,東臣雞林,南臣滇池,西臣昆夷”,一時間聲威遍及四海,文治武功進入全盛時期。
很顯然這時的李隆基不會認識只有6歲的楊玉環,而楊玉環則一如既往延續著她之前的人生軌跡,直到四年後她的父親楊玄琰,此後她被寄養在洛陽的三叔楊玄璬家。楊玉環天生麗質、美豔絕倫,而宦門世家的家教使她從小就具備較強的文化修養——精通音律,擅長歌舞和樂器。這頗符合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對她的評價“天生麗質難自棄”。開元二十二年七月李隆基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家也在受邀賓客之列,而在代表楊家出席公主婚禮的人員之中就有楊玉環。正是咸宜公主的婚禮上前來赴宴的楊玉環被咸宜公主的弟弟壽王李瑁一眼相中,於是就讓自己的母親武惠妃去向父皇請求賜婚。武惠妃是李隆基的寵妃,其受寵程度被形容為是李隆基前半生的楊貴妃,儘管她只有惠妃的頭銜,但實際上卻是代行皇后之職而執掌後宮。這時的李隆基並沒見過楊玉環,自然壓根不知道楊玉環的美貌和才學,又架不住自己的寵妃、愛子一陣攛掇,於是很自然地就下旨賜婚了,楊玉環就這樣成了李隆基的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這時楊玉環是壽王妃,而不是壽王李瑁的妾室)。歷代君王幾乎個個都是後宮佳麗三千,以致於子嗣眾多,壽王李瑁是李隆基第十八個兒子,這麼多兒子都要娶老婆,其實李隆基可能壓根不知道壽王李瑁娶的是一個國色天香的羞花美人。
李隆基是個風流天子,儘管曾長時間專寵武惠妃、楊貴妃,不過這並不代表在此之前他沒其他的女人。李隆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凡是他寵愛的妃子,那就一定順帶著寵愛這名妃子的子女,而當這名妃子色衰愛弛之後往往又連帶著對其子女不滿。李隆基所立的第一人任太子是李瑛,其母趙氏原本是潞州的倡伎,當李隆基還是臨淄王時就將其納為側室。唐睿宗景雲元年(710年)九月李瑛以皇孫的身份被封為真定郡王。李隆基登基後在先天元年(712年)八月進封李瑛為郢王;開元三年(715年)正月李瑛被立為皇太子。李瑛之所以能得以被立為太子源於其母是李隆基的寵妃——開元十二年(724年)趙氏成為三妃之一的麗妃。然而作為擁有三宮六院三千佳麗的帝王的李隆基可不是一個專情之人,李隆基在寵幸趙麗妃的同時也寵幸武惠妃、皇甫德儀、劉才人等嬪妃,在這其中最受寵的還是得數武惠妃——儘管武惠妃在後宮的品階是妃號,但宮中對待武惠妃的各種禮節待遇卻等同於皇后。隨著武惠妃的日益受寵自李隆基在太子時代起就受寵的趙麗妃、皇甫德儀、劉才人等妃嬪開始日漸失寵,昔日子以母貴的太子李瑛隨著母親的日漸失寵而被李隆基忽視,到開元十四年(726年)趙麗妃去世後李瑛在後宮失去了助力。皇甫德儀所生的鄂王李瑤、劉才人所生的光王李琚也因其母的失寵而備受冷落,於是三個鬱郁不得志的皇子逐漸走到一起抱團取暖,然而這恰恰觸犯到李隆基的大忌——李隆基鑑於此前唐代宮廷政變的頻繁程度不僅介意皇子同外臣結交,對皇子之間過分親密的行為也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武惠妃之所以能得李隆基寵愛不衰絕不僅僅只是因為貌美而已,否則在擁有三千佳麗的李隆基那兒恐怕早就色衰愛弛了。事實上武惠妃對李隆基的心理拿捏把握恰到好處,也正因為如此她明確感知到李隆基已對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產生猜疑之心,這令武惠妃看到了趁機將自己的兒子壽王李瑁推上太子之位的天賜良機。正當李隆基的後宮波橘雲詭之際大唐王朝的朝堂上也發生一件大事——李林甫取代張九齡成為大唐王朝新任宰相。李林甫同樣是一個善於揣摩君王心思的人,眼見武惠妃得寵的他常在李隆基和武惠妃面前說壽王李瑁的好話。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以宮中有賊為由召喚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三兄弟和太子李瑛的大舅哥薛鏽入宮,三兄弟與薛鏽隨即披甲入宮捉拿賊人,這時武惠妃卻對李隆基聲稱:太子聯合鄂王、光王、薛鏽披甲入宮意圖謀反。李隆基派人察看後發現果然如此,於是召宰相李林甫商議,李林甫回答說:“此乃陛下家事,臣不置喙。”這時的李隆基本著“寧可錯殺一千,絕不放過一個”的理念將三位皇子賜死。本來武惠妃以為做完這一切之後就可以趁機扶自己的兒子為太子,誰料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自從陷害了太子等人之後武惠妃就害了疑心病,以致於屢屢在睡夢中被太子等人的鬼魂驚醒,竟致一病不起,最後自己把自己嚇死了,終年38歲。
武惠妃死後李隆基中日鬱鬱寡歡萎靡不振,儘管他富有天下,儘管他擁有後宮佳麗三千,卻始終感覺無人稱心如意。這時也不知是誰向李隆基進言:壽王妃楊玉環才貌雙絕,可以納入宮中。為什麼說不知是誰進言呢?因為史籍就是這麼原原本本記載的——《新唐書》卷76記載道:開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後廷無當帝意者。或言妃(指楊貴妃)姿質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內禁中。這裡的“或”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有人,也就是說《新唐書》只是提到有人向李隆基進言稱楊玉環可以納入宮中,卻沒指出這人是誰。當然我們大致可以肯定這個進言的人應該是知道楊玉環是李隆基的兒媳婦這一身份的,否則這人既然對楊玉環的品貌、才學都一清二楚,卻唯獨不知道她是壽王李瑁的妃子說不過去吧?既然知道這層關係,還去向李隆基進言,由此我們大致可以推斷:這個人應該是一切唯李隆基的喜好馬首是瞻,甚至為此連起碼的人倫原則都不顧了。問題是:蒼蠅不叮無縫蛋——李隆基要是自個沒想法,那麼多半不會有人敢這麼進言的,即使真有人這麼進言了也一定會被斥退,也不至於有後來的事。然而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李隆基自己是有想法的。據說武惠妃死後李隆基有一天心血來潮就召集自己的皇子皇孫們去泡溫泉,估計順便也讓這些皇子皇孫們把家眷帶上吧。於是李隆基就這樣得以見到楊玉環,當時就驚為天人。也許這時李隆基就動了心思,不過這畢竟是自己的兒媳婦,自己要有這想法是會被人說閒話的,也許李隆基所謂的那個鬱鬱寡歡搞不好就是在糾結這個事。皇帝身邊最不缺乏的就是善於察言觀色、揣摩上意的人,這不你皇帝有想法了嘛,那邊立馬就有人出來攛掇,這對李隆基而言可謂是正中下懷,於是也就堅定了他把楊玉環納入自己的後宮的決心。決心時下了,可這事實際操作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畢竟是要把自己的兒媳婦納為妃子,朝廷裡那幫言官大臣們知道了還不定鬧成啥樣,各種流言蜚語還不得鋪天蓋地而來呀?這時李隆基想起了自己的爺爺唐高宗李治是如何把自己的曾祖父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武則天納入後宮的,於是他並沒立即將楊玉環納入宮中,而是以為自己的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下旨讓楊玉環出家為女道士,搬出壽王府,住進太真宮並賜名楊太真。唐代盛行道教,加之此事又是打著為太后祈福的名號,如此一來朝中的言官大臣們也不便說什麼。楊玉環出家後五年李隆基給兒子李瑁又選了一個妃子,對外這完全可以解釋成為楊太真為太后祈福而出家,但壽王妃的位置不能一直空缺,所以陛下特意恩澤賜婚,實際上只有李隆基父子、楊玉環以及進言者等為數不多的人知道其中內幕——說白了李隆基此舉就是對兒子李瑁的一種補償。李瑁又能怎麼辦呢?自己的父親是手握生殺予奪之權的皇帝,正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何況這是要你一個女人呢?現在給你重新物色一個已算是給了你天大的面子。不能不說這在當時的專制皇權話語邏輯中的確是再合理不過的。在擺平大臣和兒子之後李隆基認為:此事風頭已過,正是自己名正言順將楊玉環納入宮中的大好時機,於是就在給兒子找妃子一個月之後李隆基正是冊封楊玉環為貴妃。
-
16 # 淡看天上月
唐玄宗一開始也沒看上他兒媳婦楊玉環,是楊玉環她的婆婆被唐玄宗寵愛著。但不幸的是她婆婆去世了,唐玄宗這才又需要一個妃子陪他共度盛世。
胡人習俗北朝經過胡漢文化融合之後,即使早已改朝換代,但唐皇室還是佔了不少胡俗在身上。胡人看女人其實就是當做資源一樣,所以他們和中原習俗差很遠。
武惠妃掛了之後,唐玄宗身邊的人就幫唐玄宗物色替代人選了。楊玉環就被盯上了,唐玄宗也喜歡她。這就是受胡人習俗影響的結果,可以不在這種倫理關係。
遵守先例雖然唐玄宗受了胡人習俗影響,但唐朝畢竟是中原王朝,直接要楊玉環當自己的妃子是不可能的。必須按照一套方法流程來辦這件事情,所幸的是還有先例可尋,那就是武則天的例子,所以就再來了一次,只是反了過來。
唐玄宗為了讓楊玉環來侍奉自己,先讓楊玉環出家當尼姑。所謂遁入空門,就是了卻前事,楊玉環和她老公就再無瓜葛,這姻緣也就了卻。然後再一還俗,又是新的開始,這樣唐玄宗就在解決了文化因素帶來的難題,只是遺留了一點後人可以批判的道德問題。
唐玄宗之所以能寵愛楊貴妃這麼久,期間雖有失寵的時候,但是最終還是召回了楊貴妃,主要是楊玉環自己本身對權力沒有多大的興趣,倒是她的家人很感興趣。不過唐朝當時雖然是盛世,但是內外問題也是很嚴重,所以最終安史之亂後,楊貴妃也成了犧牲品。
-
17 # 秦桑之
“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描寫楊玉環美貌的詩句太多,同時也證實了她在後宮的地位!天寶四年,唐玄宗冊封楊太真為貴妃,開始了楊貴妃專寵的時代,同時這也成為唐朝沒落的先聲。都說紅顏禍水,咱們來說說這個“禍水”的起因! 眾所周知,楊玉環是唐玄宗的第十八個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因為自己的傾國傾城的容貌和良好的藝術造詣,楊貴妃在王妃中是非常受寵的。而此時壽王李瑁的生母武惠妃也正是皇宮中唐玄宗最寵愛的妃子,甚至唐玄宗一度想廢王皇后立武惠妃為後,一度遭到大臣們的極力反對才沒有成功。誰知天不假年,武惠妃沒過多久就得暴病去世,玄宗一直對她念念不忘,時常因為想念武惠妃而悶悶不樂。有人說,忘掉一段感情的最好辦法就是投入另一段感情,這個理論同樣適用在皇帝身上,唐玄宗每年十月都要去驪山華清池避寒,最大的愛好就是泡澡,每當泡澡的時候就會想起武惠妃,最懂皇上的人當然是身邊的宦官,他見皇上整日憂愁,突然想起壽王妃子楊玉環美貌傾城,就把皇上的兒媳婦獻給皇上(這個太監的三觀真是碎了一地),於是乎,唐玄宗一見鍾情,如得佳寶,果斷就一同沐浴華清池,把兒媳婦據為己有,但是皇室最看重臉面,這樣明媒正娶自己的兒媳婦顯然不太光彩,也不合倫理綱常。辦法總是有的,玄宗為了避醜遮羞,先讓楊玉環出家入道做了女道士在宮裡,禮遇猶如皇后一般,人稱“娘子”。五年後,終於給了這段不倫戀一個名分,封楊玉環為貴妃娘娘,開始了”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的專寵時代,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楊家很多人都加官晉爵,唐朝也開始走向沒落!
-
18 # 花木童說史
楊玉環國色天香,豐滿性感;唐玄宗不顧倫常,父奪子妻;他們的香豔故事是永遠聊不完的話題。
楊玉環,蜀郡人,是隋朝舊臣楊玄琰的女兒。父母離世後被洛陽的三叔收養。楊玉環自小就模樣清秀,聰明伶俐,在三叔的培養下,歌舞樂器是樣樣精通。
一次偶然的機會,楊玉環結識了咸宜公主,咸宜公主對楊玉環的才華美貌讚不絕口。後來就把楊玉環介紹給了哥哥壽王李瑁。壽王對楊玉環的才貌仰慕不已,就央求父皇玄宗賜了婚。
楊玉環嫁給壽王后,二人生活十分甜蜜。時而吟詩作賦,時而鶯歌燕舞,日子過得好不自在。二人本以為就這樣花前月下,相守一生,可一次郊遊卻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
開元二十五年的一個秋日,唐玄宗到驪山溫泉秋遊,路上邂逅了獨自出遊的楊玉環。玄宗一下子就被這個豐滿圓潤、風情無限的美女迷住了。
壽王的母親武慧妃去世後,玄宗頓時空虛寂寞,整日鬱鬱寡歡。太監高力士摸出了主上的心思,就授意給了壽王夫妻。皇上的意志誰能抵抗呢?壽王夫妻只能默默接受。
一日玄宗到驪山散憂解悶,泡溫泉時又“意外”碰到楊玉環,一對孤男寡女,你有情我有意,於是就發生了男女之間該發生的事。就這樣唐玄宗得到了兒媳婦楊玉環。
-
19 # 青殤小阿阮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歷史上楊玉環這個人。楊玉環(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號太真。姿質豐豔,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后妃中鮮見,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楊玉環本身是一個非常美麗而且自身有一定文化內涵的女子,這在當時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古代來說,是非常少見得,比起其她空有容貌而無才情的女子來說,更善解人意知情識趣的女子本身就更容易吸引男人的眼光。而且楊玉環本身的家庭也是官宦世家,這比起其他普通女子來說更容易接近皇室。
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也應邀參加。咸宜公主之胞弟壽王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鍾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當年就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婚後,兩人甜美異常。武惠妃在當時是非常受寵的,所以在她的推薦下,唐玄宗毫不猶豫的就應允了。因為武惠妃的受寵,玄宗愛屋及烏的更加偏向於壽王,在唐玄宗前期,他勵精圖治,發動變革,他管理的前期也被稱作開元盛世。
可是在十五年後,武惠妃死了,於是唐玄宗沒有了解語花,宮中普通妃嬪又看不上,便在懷念中悶悶不樂,而這時有人提議把楊玉環招進宮中做唐玄宗的解語花。提議的人可能是高力士,也可能是壽王自己,畢竟當時對於壽王來說,皇位才是最大的誘惑。
可是公明正大的收了自己兒媳是有違人倫的,所以啊,唐玄宗以讓楊玉環為母親竇太后祈福為名義出宮,賜道號“太真”來做齷齪心思的遮羞布,後又納入宮中。
不管怎麼樣的原因,在封建社會這個法理制度對女子都格外嚴苛的環境下,楊玉環先是侍奉兒子,後又被招進宮中侍奉公公,而且沒有選擇的權利,彷彿玩物一樣,對楊玉環都是一種刺激。入了宮廷之後,楊玉環開始放縱自己,陪同唐玄宗夜夜笙歌,而在本身楊玉環精心侍奉,溫柔小意的陪伴下,很快就得到了獨寵。唐玄宗在楊玉環是美人又是自己兒媳的不能言喻雙重快感刺激下,更是對楊玉環迷戀的不可自拔。
唐玄宗在興慶池避暑,與楊貴妃白晝睡在水殿中。宮嬪都憑欄倚檻,爭著看雌雄二隻鴛鴦在水中游戲。玄宗正擁抱貴妃在綃帳內睡覺,他睜開睡眼對眾宮嬪說:“你們愛水中的鴛鴦,怎麼比得上我被底的鴛鴛。”秋天的八月,太液池上有數千葉白蓮花盛開,玄宗與貴戚在一邊飲宴觀賞。左右都歎羨不已。玄宗指著楊貴妃對左右說:“怎麼比得上我的解語花?”楊貴妃能夠得到唐玄宗的寵愛絕不僅僅是容貌長得美麗,關鍵是有效地揣摩了玄宗的心理,而這也是後宮許多姿色豔麗的女子做不到的地方。一天唐玄宗與親王下棋,並令賀懷智獨奏琵琶,楊貴妃站在棋局前觀看。唐玄宗眼看就要輸棋了,楊貴妃將懷裡的貓扔在棋盤上,擾亂了棋局以亂其輸贏,唐玄宗因此十分高興。
壽王因為武惠妃,先是鬥到了太子等眾多兄弟,穩穩的佔據了最有力競爭皇位的地位上,後面又因為楊貴妃,失去了玄宗的歡心。其實一個正常的男人,在佔據了自己兒子妻子的情況下,多少都會心存芥蒂,畢竟是不光彩的事情,而且當時的壽王和楊玉環其實是很恩愛的,所以唐玄宗更害怕的是來自兒子的報復,而當時楊玉環不管是出於私心還是報復,在唐玄宗開始打壓壽王的時候,都並沒有為壽王說話,以至於壽王最後在守陵中鬱郁而死。
而楊玉環不止自己受寵,更是帶給唐玄宗更多奇妙的快感,她把自己的大姐和二姐紛紛招進宮中,獻給唐玄宗,姐妹三人共同侍寢更是帶給唐玄宗更大的歡愉,於是君王開始 不早朝,楊貴妃其大姐封為韓國夫人,三姐封為虢國夫人,八姐封為秦國夫人。每月各贈脂粉費十萬錢。並且自由出入皇宮。
到了唐玄宗後期,玄宗整個人都被情愛所佔據,奢侈驕淫,對政事不管不顧,也造成了安史之亂,而唐玄宗在帶著楊貴妃的逃亡中,被士兵逼著處死楊貴妃在馬嵬坡下,雖然最後被迎接回來,但卻再找不到能滿足唐玄宗多重情感和需要的妃嬪,唐玄宗也多次作詩哀悼楊玉環,最後鬱鬱而終。
-
20 # 謝金澎
楊玉環到底有多美?有詩為證:“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就是這麼美。一個女人美到讓公爹一看都移不動步不搞到手誓不罷休的地步,那恐怕真的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了。要知道古代的禮儀規矩是非常森嚴的,即便是皇帝也要顧忌天下悠悠之口以及史家評論。而且唐玄宗還是皇帝,身邊哪裡會缺美女?他不但是皇帝,還是一個勵精圖治、大有作為的皇帝。但是,開元二十五年(737)十月唐玄宗率領眾多皇族出遊驪山溫泉,楊玉環也跟著騎馬出遊,在一群華服麗影的盛裝婦人中,楊玉環顯得有些脫俗。她以頭巾扎髻,頭巾延長下來遮著臉龐,這種頭巾以質地輕薄的紗羅製成,覆在臉上時,更顯溫婉動人,美麗的容顏若現若隱,更讓人想入非非。在和眾人一起高呼“萬歲”時她不禁好奇地抬眼一望,卻看到身穿皇袍頭戴金冠的天子正呆望著她,她不禁展顏一笑,天真無邪卻又萬千風情。
這一笑壞了事,他的老公爹李隆基從此患上了單相思。有了單相思就忍不住動歪心思。而且動完歪心思後就成天跟兒媳婦膩歪在一起過二人世界,不務正業治國理政了。
不好說李瑁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不幸的是一個絕代佳人都上了床還被老爹給搶走了,以楊玉環的姿色他沒有理由不喜歡,一個人每每想起自己喜歡的人在老爹胯下輾轉承歡,心中一定會滴血流淚吧。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他也是幸運的,起碼在位皇帝身邊的寵妃被兒子搞過的,老子還要對他懷有歉疚之情的李瑁也算是千古第一人了。
其實在楊玉環和李瑁結婚以後,李瑁進宮請安難免要帶著楊玉環,一來是孝道,二來也順便跟老爹炫耀炫耀。古人說的好,金屋藏嬌。嬌豔美人就要藏起來,不能到處露臉,李瑁這一炫耀,老婆轉眼就成媽了,你說冤不冤?其實唐玄宗第一次看見楊玉環就害了單相思,但是當時唐玄宗的寵妃是武惠妃,也就是蕭皇后,當時也十分寵愛,兩人的感情也很好,沒過多久蕭皇后就病重,主動騰位置了。
楊玉環從小生在官宦世家,可不是花瓶一類的女子,不但漂亮,還有文化修養,跳舞、唱歌玩音樂,啥都沒問題,典型的才女一個。李瑁對楊玉環就是一見鍾情,楊玉環遇上歲數懸殊不大的白馬皇子,也是很多女人一輩子做夢都想的事情,自然也是一見傾心。婚後兩個人不缺油鹽醬醋的,過的也恩愛。原本以李瑁的身份,不說繼承皇位成為九五至尊,起碼保護自己的老婆還是不在話下的。兩人可以不羨鴛鴦不羨仙的廝守一輩子,書寫可以作為典範的愛情故事。
可惜看上他媳婦的不是西門慶一類的無賴,而是他的皇帝老子,他只好讓賢了,這個千古纏綿的愛情故事被他老子寫的蕩氣迴腸,千迴百轉,果然是比他寫的有文采,害的白居易都插一槓子,為他們總結了千古名篇《長恨歌》。
就在唐玄宗鬱鬱寡歡的時候,高力士提醒他說壽王妃楊玉環的長相和蕭皇后很像,而且楊玉環也是一個才女,精通音律,可以把她召進宮。唐玄宗一聽楊玉環三個字,就打了雞血一樣,當即宣旨召請入宮侍駕,楊玉環畢竟是唐玄宗的兒媳婦,也不好把吃相整的太難看,於是唐玄宗讓楊玉環先在太真宮假做女道士,顧忌這老傢伙還喜歡玩制服誘惑之類的遊戲。從此兩人廝守纏綿,如膠似漆,須臾不能分離。
等時機差不多成熟了,李隆基就以女道士楊玉環的名義明媒正娶,封了貴妃。雖然大家都知道怎麼回事,但是隻要皇帝老子喜歡大家都有飯吃,就一起裝傻充愣齊聲附和,如此一來,唐玄宗和楊玉環也就心安了,老子娶的是女道士楊玉環,跟以前的兒媳無關。
李瑁能說什麼?最是無情帝王家,不用說搞你老婆,搞你腦袋也是分分鐘鐘的事情。至於曾經與楊玉環山盟海誓的愛情?不提也罷,女人嘛,老不老不要緊,權力和財富才是最重要的,有了皇帝老子,誰還記得李瑁所謂的愛情?
回覆列表
這個要分兩個部分講。
(1)唐玄宗是如何知道楊玉環的?
據目前史料記載,唐玄宗有30個兒子,29個女兒,壽王李瑁是第18子。
什麼意思呢?李瑁結婚娶楊玉環的時候,唐玄宗可能並沒見過這位兒媳婦,畢竟他的兒子太多了,所以唐玄宗那個時候可能不知道兒子娶的是這麼一個美人。
唐玄宗那個時候正寵愛李瑁的母親武惠妃,武惠妃因為宮中謀逆之事,驚嚇而死,唐玄宗鬱鬱寡歡,有人就進言,說李瑁的妻子楊玉環,資質無雙。
開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後廷無當帝意者。或言妃(指楊貴妃)姿質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內禁中。(《新唐書》卷76)這裡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就是為什麼有人說楊玉環資質天庭,適合納入宮中?
進言的應該知道,那是唐玄宗的兒媳婦(是正妻不是妾),為何還如此進言呢?有可能的是楊玉環本來漂亮,資質上佳,但是更有可能的是相貌或者神態像武惠妃。
不管怎麼說,唐玄宗之所以知道楊玉環的存在,是因為他的寵妃死了,鬱鬱寡歡,有人向他推薦了楊玉環。
(2)唐玄宗是如何把楊玉環納入宮中的?
分三步走。
第一步,讓楊玉環出家。
畢竟是老公公納兒媳婦,不能不找個合適的理由。是以唐玄宗用為他的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敕楊玉環出家為女道士,搬出壽王府,住進太真宮,成為楊太真。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 聖人用心,方悟真宰,婦女勤道,自昔罕聞。壽王瑁妃楊氏,素以端懿,作嬪藩國,雖居榮貴,每在精修。屬太后忌辰,永懷追福,以茲求度,雅志難違。用敦宏道之風,特遂由衷之請,宜度為女道士。(《全唐文》 卷35 )第二步,給兒子再選個妃子。
楊玉環出家五年後,唐玄宗給兒子李瑁又選了一個妃子,以作補償。
第三步,正式把楊玉環納入宮中。
給兒子選妃僅僅一個月,唐玄宗就迫不及待的把兒媳婦納入了宮裡。
秋,七月,壬午,冊韋昭訓女為壽王妃。八月,壬寅,冊楊太真為貴妃。(《資治通鑑 》卷215)這一年,楊玉環27歲,而唐玄宗,6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