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色歸讀
-
2 # 今宵別夢寒
一般人都會不加思索地回答有知音之交捨命之交生死之交等等等等。
其實這是一個回答誤區,歷史上有名的八個結拜故事,只是後世人們結拜時學習的典範,而此處的八拜是一個動詞,要向八個方向叩拜,八拜為向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八方各行一次叩拜的親緣締結,或者異姓兄弟結拜的儀式,表示無論何地我們都生死與共。
結拜(以下稱結義)即志趣、性格等相近、互相投緣的人,透過一定的形式,結為兄弟般的關係,生活上互相關心、支援幫助,遇事互相照應。久而久之,遂演變成一種具有人文色彩的禮儀習俗。這是友情的昇華與社會關係的一種定格,貫穿著儒家“義”的思想,填充於親情與友情之間,是一種特殊的社會人際關係。
結義有規範性的禮儀程式,即以自願為基礎,透過協商、同意,選擇吉日良辰,在一個大家都認為較適宜的地方,如祠堂等,上掛關公等神像,下襬三牲祭品,即豬肉、魚、蛋(按人數計算,每人一粒),以及一隻活雞(男結拜為公雞,女結拜為雌雞),一碗紅酒和“金蘭譜”(也稱立誓言,內容附後)。“金蘭譜”每人一份,按年齡大小為序寫上各人名字,並按手印。儀式開始後,每人拿一炷香和“金蘭譜”。然後,把雞宰 了,雞血滴入紅酒中,每人左手中指(女人右手)用針尖刺破,把血也滴入紅酒中,攪拌均勻,先灑三滴於地上,最後以年齡大小為序,每人喝一口,剩下的放在關公神像前。這種形式,有的也叫“歃血立盟”。
結義者不分男女老少,人數無限定,但必須是奇數,同年人同性結拜,男的稱兄弟,女的稱姐妹,一般 青少年時期進行,多為志趣相投,或同病相憐或是各有所求。舊社會結拜禮節習俗較多:是宗親者不結拜;是姻親者不結拜;有輩份差別者不結拜;八字不合者不結拜;破族規者不結拜(以前族內如與別宗族結怨,立誓定規不與某族結好、婚娶等的族規);沒透過盟誓儀式者不算正式結拜等等。隨著社會進步和文明程度提高,人們認為只要彼此好相處,不必拘泥於某種形式。當然現實中尚有部分結拜的青年人,對舊時禮節相對淡薄,儀式一般從簡,多以口頭盟誓為主,隆重者則在關公神像、“祖師公廟”或其它神明面前按禮儀習俗舉行盟誓。要結為盟友的青年人在結拜前一般須經各方家長同意,因為長輩閱歷較豐富,比較慎重。
結拜儀式後,參與結拜人之間即以兄弟稱呼,有的在稱呼前加“契”“蘭”、“誼”等字,也有俗稱為老大、老二、老三……意味著生死與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凡遇婚喪喜慶、過年過節等,均以兄弟關係來往。
這種原為互相關愛、支援、幫助的結義形式,隨著時間、社會環境和人們思想等因素的變化,其形式、內容、作用也大為不同,構成人與人之間密切而複雜的社會關係。行善者,則可成為一個團結向上、對社會進步有益的團體。
比如1944年中共福建省委隱蔽駐紮在水口坂裡時,黨和游擊隊領導人與坂裡的革命群眾歃血為盟。
還有紅軍長征時劉伯承將軍和彝族首領小葉丹歃血為盟。
在特殊年代透過這種結義形式,密切黨及其游擊隊同群眾的關係,達到團結一致、同心同德、共同抗擊日寇和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目的,其意義顯而易見。
結義的盟誓是人們實現人生理想的良好初衷,但其最後的結果不是誰人都能預期得到的,因為人的感情也會因環境條件變化而變化,或淡若平常,甚至反目為仇。一旦到了這種地步,結拜的盟誓也就受到破壞,結盟者常常不歡而散。一般情況要終結當時結義之盟,需要以結義時的形式了結。
現在,人與人之間是獲得雙贏、共同發展的關係,以朋友間的相處為最佳境界,一般不提倡這種結拜形式。
附:“金蘭譜”
男用款式:蓋聞室滿琴書,樂知心之交集;床聯風雨,常把臂以言歡。是以席地班荊,衷腸宜吐,他山攻玉,聲氣相通,每觀有序之雁行,時切附光於驥尾。某某等編開硯北,燭剪窗西,或筆下縱橫,或理窺堂奧。青年握手,雷陳之高誼共欽;白水旌心,管鮑之芳塵宜步。停雲落月,隔河山而不爽斯盟,舊雨春風,歷歲月而各堅其志。毋以名利相傾軋,毋以才德而驕矜。義結金蘭,在今日既神明對誓,輝生竹林,願他年當休慼相關。謹序。
女用款式:蓋聞詩歌伐木,足徵求友之殷;易卜斷金,早見知交之篤。是以璇閨繡闥,既 聲氣之互通;蠹間雞窗,亦觀摩之相得。爰聯芝誼,籍訂蘭交,執牛耳之同盟,效雁門而有序。某某等風前待月,花裡閉門,或詠絮吟詩,才誇夫道韞;或輯書著史,技擅於班昭。銅缽敲餘,話到更闌之候;玉杯對影,邀來明月之輝。氣凜風霜,勿效桃花之輕薄;床聯風雨,宜矢松柏之堅貞。不以才相先,不以貌相傲,不以形跡之疏而狐疑莫釋,不以聲名之異而鶴怨頻來。數株之梔子同心,九畹之芝蘭結契,對神明而永誓,願休慼之相關。謹序。
注:金蘭:指牢固而融洽的友情,源於《易經·繫辭》“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Xiù,氣味的意思)如蘭”。後來用於結拜兄弟姐妹的代稱。
“在你需要我的時候,我來陪你一起度過,我的好兄弟,心裡有苦你對我說,人生難得起起落落,還是要堅強地生活,哭過笑過,至少你還有我”!這是高進和兄弟們結拜的現代版,很感人!
下面就是令天下英雄景仰的古代版兄弟結拜,超級感人!
1)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2)刎頸之交--廉頗相如
3)膠膝之交--陳重雷義
4)雞黍之交--元伯巨卿
5)捨命之交--角哀伯桃
6)生死之交--劉備、張飛和關羽
7)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
8)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 (範雲和何遜)
成語《八拜之交》的出處:
在中國宋代,邵伯溫的《邵氏聞見錄》中有一段故事:文彥博聽說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心中非常不快,他對人說:“李稷的父親曾是我的門人,按輩分他應該是我的晚輩,他如此傲慢,我非得教訓他不可。”有一次,文彥博任北京守備,李稷聽說後,便上門來拜謁。文彥博故意讓李稷在客廳坐等,過了好長時間才出來接見他。見了李稷之後,文彥博說:“你的父親是我的朋友,你就對我拜八拜吧。”李稷因輩分低,不敢造次,只得向文彥博拜了八拜。文彥博以長輩的身份挫了李稷的傲氣。後來,人們用“八拜之交”來表示世代有交情的兩家弟子謁見對方長輩時的禮節,舊時也稱異姓結拜的兄弟。
管鮑之交
管仲鮑叔牙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管仲傳》:“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知音之交
伯牙子期
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
刎頸之交
廉頗相如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捨命之交
角哀伯桃
來自於“羊左”的典故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春秋時有左伯桃與羊角哀兩人相識,結伴去楚國求見楚莊王,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氣,而當時他們穿的衣服都很單薄,帶的糧食也不夠吃。左伯桃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糧食全部交給了羊角哀,自己則躲進枯樹中自殺。後世於是將友誼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羊左”。
膠漆之交
陳重雷義
陳重和雷義,是東漢年間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兩位品德高尚、捨己為人的君子。兩人為至交密友,當時人們稱頌道:“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事見《後漢書·獨行列傳》。後以“陳雷膠漆”比喻彼此友情極為深厚。元無名氏《鯁直張千替殺妻》楔子:“咱便似陳雷膠漆,你兄弟至死呵不相離。”
雞黍之交
元伯巨卿
正規化,字巨卿,山陽金鄉(今山東金鄉縣)人。一名範汜。他和汝南人張劭是朋友,張劭字元伯,兩人同時在太學(朝廷最高學府)學習。後來正規化要回到鄉里,他對張劭說:“二年後我還回來,將經過你家拜見你父母,見見小孩。”於是兩人約定日期。後來約定的日期就要到了,張劭把事情詳細地告訴了母親,請母親準備酒菜等待正規化。張劭的母親說:“分別了兩年,雖然約定了日期,但是遠隔千里,你怎麼就確信無疑呢?”張劭說:“正規化是個守信的人,肯定不會違約。”母親說:“如果是這樣,我為你釀酒。”到了約定的日期正規化果然到了。拜見張劭的母親,範、張二人對飲,盡歡之後才告別而去。
忘年之交
孔融和禰衡
出處《後漢書·禰衡傳》:“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與為交友。”
生死之交
劉關張
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為長兄,雲長為二哥,翼德為小弟。
-
3 # 閒的蛋痛來研究三國
八拜之交是一個成語典故!在中國宋代,邵伯溫的《邵氏聞見錄》中有一段故事:文彥博聽說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心中非常不快,他對人說:“李稷的父親曾是我的門人,按輩分他應該是我的晚輩,他如此傲慢,我非得教訓他不可。”有一次,文彥博任北京守備,李稷聽說後,便上門來拜謁。文彥博故意讓李稷在客廳坐等,過了好長時間才出來接見他。見了李稷之後,文彥博說:“你的父親是我的朋友,你就對我拜八拜吧。” 李稷因輩分低,不敢造次,只得向文彥博拜了八拜。文彥博以長輩的身份挫了李稷的傲氣。成語“八拜之交”就由此出典。後來,人們用“八拜之交”來表示世代有交情的兩家弟子謁見對方長輩時的禮節,舊時也稱異姓結拜的兄弟。
-
4 # 青雲語文學堂
簡單總結:
【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刎頸之交】――廉頗相如
【膠膝之交】――陳重雷義
【雞黍之交】――元伯巨卿
【捨命之交】――角哀伯桃
【生死之交】――劉備、張飛和關羽
【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
【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範雲和何遜)
“八拜之交”在古典文學中是一個常見率很高的歷史典故。那麼“八拜之交”有什麼來歷?古人的“八拜之交”又是指哪八拜呢?這還要從宋代的一個故事說起。
在中國宋代,徽宗時期著名文人邵伯溫的《邵氏聞見錄》中有一段故事:文彥博聽說國子博士出身的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心中非常不快,他對人說:“李稷的父親曾是我的門人,按輩分他應該是我的晚輩,他如此傲慢,我非得教訓他不可。”有一次,文彥博任北京守備,李稷聽說後,便上門來拜謁。文彥博故意讓李稷在客廳坐等,過了好長時間才出來接見他。見了李稷之後,文彥博說:“你的父親是我的朋友,你就對我拜八拜吧。” 李稷因輩分低,不敢造次,只得向文彥博拜了八拜。文彥博以長輩的身份挫了李稷的傲氣。成語“八拜之交”就由此出典。後來,人們用“八拜之交”來表示世代有交情的兩家弟子謁見對方長輩時的禮節,舊時也稱異姓結拜的兄弟。
後來《紫釵記·吹臺避暑》中有:“俺二人以八拜之交,同三軍之事。”元曲《凍蘇秦》中有:“你不知這張儀和我是八拜交有朋友。”《西廂記·張君瑞鬧道場》中也有:“與小生同郡同學,當初為八拜之交。”從這些說法中不難看出,八拜之交無疑是結拜兄弟的最重要禮儀。
說起“八拜之交”中的“八拜”指的是俞伯牙、鍾子期的知音之交,廉頗、藺相如的刎頸之交,陳重、雷義的膠膝之交,張元伯、範巨卿的雞黍之交,羊角哀、左伯桃的捨命之交,劉備、張飛和關羽的生死之交,管仲、鮑叔牙的管鮑之交,孔融和禰衡以及範雲和何遜的忘年之交。
-
5 # 叫我小美女
古代人所謂的八拜之交,就是同時拜天拜地白父母拜恩師等與其交往成為朋友。按照我自己的說法就是,我們成為兄弟,一起拜天拜地,如同親兄弟一樣。這就是所謂的八拜之交。個人理解,但是把典故拿來做八拜之交的解釋有點不妥。我們也可以舉例,比如管仲與鮑叔牙,也可以稱作是八拜之交的朋友。因為同時在一起,拜天拜地拜父母,親如兄弟的朋友。
-
6 # 秋鴻學長
八拜之交分別是指知音之交、刎頸之交、膠膝之交、雞黍之交、捨命之交、生死之交、管鮑之交、忘年之交。
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刎頸之交--廉頗相如
膠膝之交--陳重雷義
雞黍之交--元伯巨卿捨命之交--角哀伯桃
生死之交--劉備、張飛和關羽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 (範雲和何遜) -
7 # 冷雨故鄉
(1)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
(2)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3)刎頸之交--廉頗相如
(4)捨命之交--角哀伯桃
(5)膠膝之交-- 陳重雷義
(6)雞黍之交--元伯巨卿
(7) 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
(8) 生死之交--劉備、張飛和關羽
-
8 # 西瓜島主
八拜之交應該是指對結義雙方長輩行八拜之禮,正式結為金蘭之好。但據說這八拜是沿襲過去八個著名的金蘭典故,涉及到16位古人。 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刎頸之交--廉頗相如 膠膝之交--陳重雷義 雞黍之交--元伯巨卿 捨命之交--角哀伯桃 生死之交-劉備、張飛和關羽 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 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 (範雲和何遜)
-
9 # 孤風瀟瀟
八拜為向東、東南、南、西南、西、北、東北、西北,八方各行一次叩拜的親緣結締。或者異姓兄弟結拜的儀式,表示無論何地,我們都生死與共。也有向古代八個結拜兄弟學習的意思。那這八個結拜兄弟有哪八拜呢。 1)知音之交---伯牙子期(俞伯牙 鍾子期)2),刎頸之交---廉頗相如(廉頗 藺相如)3)膠膝之交---陳重---雷義(陳重字景公,雷義字仲公)4)雞黍之交---元伯巨卿(正規化字巨卿 ,張邵字元伯)5)捨命之交---角哀伯桃(左伯桃 羊角哀)6),生死之交---劉備、張飛和關羽 (劉備字玄德,關羽字雲長,張飛字翼德)不求同年同月生,只求同年同月死,這句話大家都熟悉,這就是生死之交。7),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 8)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範雲和何遜)謝友邀請!
-
10 # 生猛歷史
八拜,是世代有交情的兩家弟子謁見對方長輩時的禮節,語出邵伯溫《聞見前錄》。後用“八拜之交”形容異姓結拜的兄弟情。如《紫釵記·吹臺避暑》中:“俺二人以八拜之交,同三軍之事。”《西廂記·張君瑞鬧道場》中:“與小生同郡同學,當初為八拜之交。”八拜之交具體指的是:俞伯牙和鍾子期的知音之交;廉頗與藺相如的刎頸之交;陳重與雷義的膠膝之交;元伯與巨卿的雞黍之交;羊角哀與左伯桃的捨命之交;劉備、張飛和關羽的生死之交;管仲與鮑叔牙的管鮑之交;孔融與禰衡的忘年之交。知音之交、生死之交、忘年之交這三個典故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這裡僅介紹其餘五個典故。1)刎頸之交,好到可以抹脖子的交情,也就是同生死、共患難之意。出自《史記·廉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戰國時廉頗與藺相如同為趙王的愛將,但武將廉頗認為藺相如是靠嘴皮子上位,官職卻比自己高,就想羞辱他。某天,藺相如被廉頗堵在路上,無奈只好回府。面對府上的門人,藺相如解釋道,自己和廉頗是一文一武共同襄助趙王抵抗秦國,如果二人鬧不和的訊息鬧大,恐怕秦國會趁機乘機來犯。這一以“國家社稷為重”的說法傳到廉頗耳朵裡,讓廉頗好生羞愧,主動上門負荊請罪。兩人冰釋前嫌,成為同生共死的至交。2)膠漆之交,“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形容的是肝膽相照的深情厚誼,故事出自《後漢書·獨行列傳》。陳重和雷義,是東漢年間豫章郡的兩位君子,互相欣賞,交情很深。太守看中陳重的名聲想要提拔,陳重卻屢屢向太守推薦雷義,兩人一起被選為孝廉。雷義因故被免職,陳重進京要求與之一同免官。雷義回鄉後又被舉為秀才,卻主動想把功名讓給陳重,甚至假裝發狂而在街上為陳重奔走呼籲。陳重和雷義終於被同時徵召,一起再次踏上仕途。3)雞黍之交,雞黍指的是招待客人的豐盛飯菜,語出《後漢書·獨行列傳》中正規化和張劭的事蹟。正規化和張劭曾同為太學的儒生,關係非常好。二人回鄉時,正規化說兩年後要去張劭家裡看他。約定日期快到時,張劭讓母親準備酒菜。他母親不相信正規化會赴這個兩年前的約定,畢竟時過境遷,且相隔千里。到了約定的日子,正規化如約而至,與張劭對飲交談,盡興而歸。相傳,二人的交情從生到死,張劭病故後,直到正規化趕來與之告別後,其靈柩才願意入墳穴。4)捨命之交,又名“角哀伯桃 ”、”羊左之交“,故事最早出自西漢《烈士傳》,見於《後漢書》卷二十九《申屠剛鮑永郅惲列傳》中唐李賀的引注。戰國時左伯桃與羊角哀,結伴去求見楚元王,途中遇到暴雪阻礙了前進。兩人衣裳單薄,糧草也不足,如果繼續前進,可能都會死在路上。左伯桃於是把自己的衣服和糧食都留給了羊角哀,自己躲進空樹中自殺。羊角哀終於見到了楚元王並告知此事,楚元王下令厚葬左伯桃。5)管鮑之交,講的是好友知己間的互相信任與成全,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管仲傳》:“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齊國時的管仲和鮑叔牙是好友,管仲有才,鮑叔牙始終理解並扶持他。管仲貧困時,鮑叔牙以合夥做生意的名義給他資助,別人認為管仲貪生怕死時,鮑叔牙替他解釋。齊國內亂前,鮑叔牙帶著公子小白、管仲帶著公子糾在外躲避。小白最終上位成為齊桓公,想立鮑叔牙為宰相,鮑卻主動推薦了管仲,自己則甘居其下。
-
11 # 叔豪
管鮑之交、知音之交、刎頸之交、捨命之交、膠漆之交、雞黍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民間結拜兄弟時,也有八個方向都拜一拜的說法。這八個都非常有名,相關的典故和出處講八天八夜也說不完。老百姓說的最多的是生死之交,或許是因為三國小說在中國民間影響力太大的緣故。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婦孺皆知。忘年交民間知道的也特別多。其它幾個在民間相對流傳的少一些。
-
12 # 我不像壞小孩
你好,這八拜之交,每一個都有其典故。比如:知音之交,桃園結義,君子之交等。我就不在此一一贅述了,恐浪費大家時間。你可以搜尋一下,即可明瞭。
-
13 # 我心唯美
八拜之交有多種說法:
一,方向說:
指結拜時朝八個方向行跪拜禮,八個方向: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這個說法比較靠譜。
二,典故說:
1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2刎頸之交--廉頗相如
3膠膝之交--陳重雷義 4雞黍之交--元伯巨卿
5捨命之交--角哀伯桃 6生死之交--劉備、張飛和關羽
7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 8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
這個說法有牽強附會的嫌疑。
三,今人戲說:
1狗肉之交 2點頭之交 3菸酒之交 4酒肉之交
5泛泛之交 6君子之交 7半面之交 8金玉之交
這純屬戲說!
-
14 # 梅217721946
八拜之交我記得好象是那本書上,有八人結生死兄妹,好相還有-位女,的。當時八人割指滴血為盟,生死之交,.有難同當,有福共享之君子之交。現在:是少至又少了吧!.朋友之間不出買就了不起了。
-
15 # 站在橋上看風景的我
八拜之交,舊時中國社會交際習俗。後來八拜之交指:管鮑之交、知音之交、刎頸之交、捨命之交、膠漆之交、雞黍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
-
16 # 漸近自然
古人結拜為什麼是八拜之交?
古人很有血性,一言不合就結拜為兄弟,就是我們嘴上常說的“八拜之交”,但是這八拜具體指哪八拜,您知道嗎?
一、管鮑之交
春秋第一賢相管仲和好朋友鮑叔牙做生意,每次鮑叔牙都把兩人一起賺的錢拿出大部分分給管仲,因為那時管仲家貧而又有老母。使管仲感概:“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此世稱管鮑善交也。”這是代表好朋友之間相互信任。
二、知音之交
關於伯牙子期的故事,相比大家都知道。伯牙善彈琴,鍾子期善聽琴。只有鍾子期能聽出伯牙彈的琴音,“知音”一詞由此而來。後來鍾子期去世,伯牙便不再彈琴,形容知音之間的感情。
三、刎頸之交
經過完璧歸和澠池之會後,廉頗對藺相如徹底拜服,於是有了“負荊請罪”,之後便成了同生死的好友,更是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四、捨命之交
戰國時左伯桃、羊角哀兩人相識,結伴去楚國求,途中遇大雪,當時他們可以說是缺衣少食。左伯桃為了讓朋友活命,便把衣服拖下來,把糧食全部交給了羊角哀,自己則躲進空樹中自殺。
五、膠漆之交
東漢年間,陳重與雷義結為知交,兩人都是飽學之士。太守張雲特比欣賞陳重,便舉薦他為孝廉,陳重要把功名讓給雷義,先後十餘次。第二年,雷義也被選拔為孝廉,兩人才一起到郡府就職。後來兩人都榮辱與共,一人上任,另一人也一同去,一人辭官另一人也退隱。
六、雞黍之交
正規化與張劭為友。二人讀書後,一通同迴歸鄉里。正規化對張劭說兩年後回來去府上拜見高堂已經妻女。兩人相互約定了日期。臨近日期時,張劭稟告母親,請母親準備飯食迎接摯友。母親說卻不信範冰式能到來。張劭卻堅信他能來。母親說如果真的到來,他就備好酒菜。結果約定這天,正規化如期而至。張母也真的備好了酒菜。
七、生死之交
著名的“桃園三結義”不必多說了吧?劉關張,千古的典範。
八、忘年之交
禰衡是個狂士,誰都看不起,但唯獨有個人能“稍微入眼”。孔融和楊修,禰衡還戲稱為“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
-
17 # 歷史簡單說
八拜之交有原義,也有後來通用的含義。最開始的八拜之交,就是拜八下,這個是晚輩對長輩的一種禮儀,這個有一個出處。
宋朝文彥博與李稷的故事文彥博聽說李稷為人傲慢,所以準備想個招治一下李稷,有一次文彥博到了北京,李稷一聽說,就趕緊去拜訪,文彥博故意讓李稷等了很久才出來,說,我和你的父親是好朋友,你是我的晚輩,你就對我拜八下吧,李稷只得恭敬的對文彥博拜了八下,所以這個就是晚輩對長輩的一種禮儀。
後來,這個八拜之交的含義發生變化,一般認為是結拜的意思,而這個八拜,是指八對結拜兄弟,那麼分別是哪八對呢?
俞伯牙與鍾子期的知音之交藺相如與廉頗的刎頸之交正規化與張邵的雞黍之交左伯桃與羊角哀的捨命之交劉備與關羽張飛的生死之交管仲與鮑叔牙的管鮑之交禰衡與孔融的忘年之交陳重與雷義的膠漆之交 -
18 # 人悲歡
八拜之交指人們向八個方向進行叩拜來締結親緣,或者兄弟姐妹。
一般指:
1)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2)刎頸之交--廉頗相如
3)膠膝之交--陳重雷義
4)雞黍之交--元伯巨卿
5)捨命之交--角哀伯桃
6)生死之交--劉備、張飛和關羽
7)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
8)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 (範雲和何遜)
-
19 # 靈魂的感觸
“八拜之交”,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成語,一個文化內涵極為深厚的成語!
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聽到這個成語,也深知它所表達的意思,然而這個成語是怎麼來的呢?這“八拜”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呢?想必知曉的朋友肯定不多吧!下面我們便來看看這“八拜之交”最初的由來以及如今這“八拜”背後的深層含義吧。
八拜之交的由來成語“八拜之交”出自宋代的《邵氏聞見錄》,其中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
宋代名臣文彥博聽說當時的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心中非常不快,他對人說:"李稷的父親曾是我的門人,按輩分他應該是我的晚輩,他如此傲慢,我非得教訓他不可。",於是有一次文彥博在任北京守備,李稷聽說後,便上門來拜謁,文彥博故意讓李稷在客廳坐等,過了好長時間才出來接見他。見了李稷之後,文彥博說:"你的父親是我的朋友,你就對我拜八拜吧。" 李稷因輩分低,不敢造次,只得向文彥博拜了八拜,文彥博以長輩的身份挫了李稷的傲氣。
由此,引申出了現代的成語“八拜之交”。其原意是表示世代有交情的兩家弟子謁見對方長輩時的禮節,而現在也泛指結拜的兄弟姐妹之情。
八段真情演“八拜”都說八拜之交,那麼有哪八拜呢?其實最開始這個“八”也不過是個泛指,但如今大家總結了前人的八種至深的友情,使得這八拜的寓意也更加豐富了。
管鮑之交,這說的是春秋時期管仲與鮑叔牙兩人之間的友情,《史記·管仲傳》中寫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後來,大家在稱讚朋友之間有很好的友誼時,便會說他們是"管鮑之交"。知音之交,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與鍾子期之間的這段深厚情誼一直為後人所稱道。想當年岳飛將軍也曾感慨:“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你是否遇到了你的知音呢?刎頸之交,這說的是戰國時期趙國將相和的故事,大將廉頗和丞相藺相如終結刎頸之交,成了同生死共患難的好朋友,齊心為國效力。捨命之交,所指的是春秋時期左伯桃與羊角哀之間的故事,相傳兩人曾結伴去拜見楚莊王,但途中遇到了大風雪,加上他們的衣服都很單薄,糧食也不夠吃,左伯桃為了成全朋友,便把衣服和糧食全部交給了羊角哀,自己則躲進枯樹中自殺!後來人們便將有著深厚友誼的知心朋友稱為“羊左”。膠漆之交,指的是陳重和雷義之間的友情,兩人為至交密友,當時人們稱頌道:"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雞黍之交,說的是正規化和張劭之間的情誼,張勳寄夢告離別,正規化驚覺送友人!張勳離世,正規化匆忙奔喪,最後親自拉著牽引靈柩的大繩,送故友最後一程。忘年之交,說的是孔融和禰衡之間的故事,《後漢書·禰衡傳》記載:"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與為交友。"生死之交,說的是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情義!這便是“八拜”,八拜之交,想必你現在應該很清楚了吧。
-
20 # 科普集結號
“八拜之交”的通俗解釋是拜把子的好兄弟,關係密切,親如一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榮辱共擔,生死與共。
國內一些專家學者就這個問題也做過一些研究,“八拜之交”的溯源有好幾個,綜合分述如下:
【典故之一:出自北宋文彥博】有學者認為“八拜之交”的典故出自北宋丞相文彥博,說這位著名的丞相教訓一位名叫李稷的晚輩,只因為他為人傲慢,不講禮貌。後來文彥博任北京守備,李稷前來拜訪,文彥博故意冷落他,讓他等了很久。在接見李稷的時候,教訓他道:“我和你父親是朋友,你就給我拜八拜吧。”據說,“八拜之交”出自這裡,但是總感覺牽強附會。
【典故之二:出自元明雜劇】還有學者考證,“八拜之交”典故出自三部雜劇,分別是明代湯顯祖的《紫釵記》,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和元代無名氏的《凍蘇秦》。在《紫釵記》中有“俺二人以八拜之交,同三軍之事”的臺詞;在《西廂記》中,有“與小生同郡同學,當初為八拜之交”的說法;而《凍蘇秦》中則有:“你不知這張儀和我是八拜交有朋友”的對白。
【典故之三:出自清代洪門】“洪門”就是金庸《鹿鼎記》中的“天地會”,為清初南方各省所形成的最重要的秘密會社。入會之始,必須宣讀洪門三十六誓,並行八拜之禮,為洪門重要儀節。一拜天為父,二拜地為母,三拜日為兄,四拜月為嫂,五拜五聖賢(長房福建、二房廣東、三房雲南、四房湖廣、五房浙江的各創會始祖),六拜萬雲龍(“洪門”中的傳奇人物),七拜眾兄弟,八拜萬年香。透過這個儀式之後,洪門兄弟就成了“八拜之交”。
【典故之四:出自民俗文化】民俗中對“八拜之交”有很多講究和說法。這八拜分別是:第一拜:伯牙子期知音之交;第二拜:廉頗相如刎頸之交;第三拜:陳重雷義膠漆之交;第四拜,元伯巨卿雞黍之交;第五拜:角哀伯桃捨命之交;第六拜:劉關張生死之交;第七拜:夷吾叔牙管鮑之交;第八拜:孔融禰衡忘年之交。
朋友感情好不好,經常都會提到“八拜之交”,來表達朋友之間的情誼深厚。中國古代,有幾段友情是可稱得上八拜之交的真情意呢?“八拜之交”,究竟是哪“八拜”呢?
回覆列表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舊時漢族社會異姓兄弟結拜常常講究“八拜之交”。這是什麼意思呢?原來這個詞最初表示世代有交情的兩家弟子謁見對方長輩時的禮節,後來也稱異姓結拜的兄弟姐妹。
北宋時,宋仁宗、高宗朝的理學名臣邵伯溫的《邵氏聞見錄》中有一段故事:被稱為神童宰相的文彥博聽說李稷(宋朝一官員,與李察皆以苛暴著稱,時人語“寧逢黑殺,莫逢稷察)待人接物十分傲慢,心中頗為不快,他對人說:“李稷的父親曾是我的門人,依照輩分他份屬我的晚輩,他做人如此傲慢,我一定教訓下他不可。”有一次,文彥博任北京守備,李稷聽說後,便以故人之子的身份上門來拜謁。文彥博故意讓李稷在客廳坐等良久,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才出來接見他。見了李稷之後,文彥博說:“你的父親是我的朋友,你就對我拜八拜吧。”李稷因輩分低,且文彥博一向勳名威重,他不敢造次,只得向文彥博拜了八拜。文彥博以長輩的身份挫了李稷的傲氣。從此就有了成語“八拜之交”。
自此,人們用“八拜之交”來表示世代有交情的兩家弟子謁見對方長輩時的禮節,後來又延伸到稱異姓結拜的兄弟。歷史上千古流傳的八拜之交的例子有:管鮑(管仲、鮑叔牙)之交、知音之交(俞伯牙、鍾子期)、刎頸之交(廉頗、藺相如)、捨命之交(左伯桃、羊角哀)、膠漆之交(東漢陳重和雷義 )、雞黍之交(張元伯、範巨卿)、忘年之交(孔融、禰衡)、生死之交(劉關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