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雨歪史

    他生在一個大家庭裡,他一共有七個兄弟,他是其中的老六。他讓梨的事情讓家族裡的長輩們都覺得很是驚奇,也對他的這種敬愛兄長的精神表示肯定。後來到了他十歲的時候,他就跟隨著父親一起去京城。他知道這裡有一個叫做地方官備受世人的推崇,就想要父親帶他去拜訪一下。但是因為當時的人們都想結交這個人,所以這裡的門禁非常嚴,一般的人是絕對不接見的。他就坐過去對看門的人深鞠一躬,說:“我是先生通家的子弟,特意來拜訪,麻煩你通報一下

    但是這個時候有一個小官也在這裡,也知道他小時候的事蹟。但是沒有向其他客人一樣稱讚他,只是冷冷的說了一句:“小時候聰明,但是長大後不見得會成才。”這時候他竟然回了一句:“看來您小時候一定很聰明吧。”這把小官氣得說不出話了,主人和其他客人都表示這個孩子以後肯定有一番作為。到了十幾歲的時候,有一個人來找的哥哥,這個人是哥哥的朋友。這個時候這個被人誣陷,官府正在四處捉拿他。但是這個人來的時候他哥哥不在,只有他在。這個人就沒有把這件事情告訴他。他看到朋友窘迫的樣子,就跟這個朋友說:“哥哥雖然不在,但是我也是東道主。”所以就留了這個人在家裡住了幾天。

    幾天之後,官府的人聽到了訊息,趕過來的時候哥哥的朋友已經逃走了。於是官府就把兩兄弟抓了起來。兩兄弟都認為這是自己的過錯,爭相為對方開脫。這時候官吏就去問他們的母親誰應該獲罪,但是母親居然說這是自己的過錯應該年長的人獲罪,。這一下就冒出來三個人了,官吏就把這個事情報到了朝廷上。最後經過討論,決定定了他哥哥的罪過,他也因為這件事文明瞭天下。這就是他後來的故事,可見真正的聖人從小就是聖人,長大後也依然是的。因為環境而改變的就不叫做是聖人了。

  • 2 # 使用者泰和

    孔融自幼聰慧,懂禮儀,其讓梨的故事寫進了《三字經》,“融四歲,能讓梨”被世人傳頌。很多人對他的前程抱有很高期望,這裡所提到的問題也反映了對他後亊的關切。

    很可惜事與願違。孔融性格豪放不羈,高傲自滿,頂撞上司,不計後果。後來在曹操手下做事,屢次詆譭曹操所為,引起曹操極大不滿,以致動了殺機。曹操指使丞相路粹以“招合徒員,欲圖不軌”“謗訕朝廷”等罪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將孔融處死,時年56歲,並被株連全家。

    說到這裡該明白為什麼老師不講孔融後傳了吧?

  • 3 # 復活的馬克斯

    因為這是個假的故事。孔融四歲能讓梨,是為了宣傳他的孝道,而真實的是他因不孝而被殺。從他交的彌衡身上可以看到,孔融也是張狂之徒,更是個心胸狹窄的嫉妒之徒。誰有才,他攻擊誰,甚至殺誰,在他當北海相時,就殺了向提好建議的督郵,就因為人家比他聰明。

    孔融讓梨是儒家美化孔子後代,攻擊醜化曹操的一個天大瞎話。

  • 4 # 明離子

    孔融的結局,是被曹操處死,全家被株連,我估計被讓梨的那幾個哥們兒都因為他被宰了,早知道不吃他梨了。

    孔融是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孔子第二十世孫,自幼天賦異稟,“孔融讓梨”的故事當真是家喻戶曉。

    亂世辦學堂=扯淡

    但孔融這麼一位文學才子,在東漢末年卻非要趟這渾水。漢獻帝時期,孔融擔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所以孔融在三國故事裡又被稱為“孔北海”,就是源於此。

    文學家玩起軍事來和人家大老粗肯定也是有差別的,這不,孔融在北海鞏固城池,覺得固若金湯了,就開始興辦學校,培養學生,推廣先祖孔子的儒家學說。

    但這位孔北海卻忽略了一點:亂世,靠的是“槍桿子裡出政權”,你就算門下弟子比你老祖宗孔子多10倍,來個門客30000,那遇見千八百大頭兵也是白給。

    這不,建安元年,袁紹派袁譚打過來了,小孔夫子帶著部隊還有學生抵抗了數月,還是沒抗住,見勢不妙,孔融直接跑了。

    信口胡說編典故,惹怒曹操

    此後孔融就在朝中繼續任職,任少府,太中大夫等職務。

    你說你當你的文官不就好了,他偏不,此時曹操已經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了,孔融卻視之如無物,常常抨擊時弊,可謂入木三分,而且還廣交名士,舉薦賢才,讓孔融一時間名聲大噪,武的不行來文的,孔融果然弄得風生水起。

    曹操拿下鄴城,因為鄴城反抗劇烈,曹操下令殺鄴城居民,曹丕更是搶了袁熙的老婆甄姬為妻,孔融知道後,說了一句:“武王伐紂,把妲己賞賜給周公。”

    曹操知道了疑惑不解,問孔融這個典故有啥出處,孔融回答是已經編的,想來應該有這麼回事。

    孔融還極力反對曹操征伐北方,諷刺曹操,既然打烏桓,不如把不進貢的肅慎以及偷盜蘇武牛羊的丁零也一起討伐了吧,曹操聽後大為光火。

    曹操覺得釀酒浪費大量糧食,不如禁酒省下糧食以資軍民,孔融卻說禁酒無用。

    總之,孔融在作死的道路上撒丫子跑,你說你撩一下曹操也就算了,別人你就車得罪了唄,結果偏不,曹操想封賞有功的下屬,孔融搬出來古法,說千里之內不得封建,一下午得罪了全部曹操麾下的文臣武將。

    終於,曹操動了殺機,朝中有人奏報孔融“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罪名,最厲害的是,居然還有“不孝”的罪名,你不是注重名節嗎,我越是要毀掉它。 孔融被處死,時年五十六歲,全家株連。

  • 5 # 遊史無終

    俗話說“三歲看小,十歲看老”,孔融長大後也是相當有出息的,不僅政治上有所建樹,官至北海相、太中大夫等,曾給朝廷提過不少中肯的建議;而且在文學方面也很有成就,是建安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

    尤其值得稱讚的是他的人品,待人寬厚真誠,做人光明磊落。看到別人有缺點,總是當面指出來,背地裡卻充分肯定人家的長處。他還樂於推薦賢良之士,各地的志士都很信服他,家裡也總是賓客盈門,高朋滿坐。

    孔融縱有千般好,但有一個特點卻為世人所不容,那就是才高氣盛,做事從不考慮後果,心裡想什麼就說什麼,對高官顯貴也從不避諱,因此,每每做出一些驚濤駭俗的事來。

    有一次,河南尹何進升遷為大將軍,丞相楊賜派孔融拿了名帖去賀喜,可把門的沒有及時通報,孔融一怒之下,奪過名帖就回去了,還就此事說了一些“狐假虎威”的話,何進的手下覺得是奇恥大辱,想派劍客追殺孔融,但有人勸何進說:“孔融很有名望,您要是殺了他,天下的有識之士都會離你而去。不如給他個禮遇,可以召示天下。”何進覺得有道理,就徵召孔融去他那裡做官。

    當時袁紹、曹操的勢力逐漸擴大,但孔融不依附於任何人,有人勸他應審時度勢,有意識地進行結交。孔融知道袁、曹的最終目的都是奪取漢家天下,不願和他們同流合汙,一怒之下,把勸他的人也給殺了。曹操攻下鄴城後,曹丕看上了袁紹的兒媳甄氏,曹操就做主讓曹丕娶了甄氏。孔融一聽到這事,立馬給曹操寫信諷刺他:“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曹操不懂什麼意思,就問孔融這出自哪部經典,孔融笑道:“按現在的情況,不正是這樣嗎?”拐著彎罵曹操呢!

    後來,曹操釋出禁酒令,孔融又多次投書反對,信中極盡傲慢之詞;孔融又曾上書請曹操遵循古制,千里之內不封侯。曹操就覺得孔融好像什麼事都針對他,像一隻蒼蠅圍著甩不開。又因孔融名望太大,不好貿然動手殺他。

    再後來,有個與孔融有私怨的人郗慮,使人誣告孔融,說他任北海相的時候看到王室動盪,因此招募徒眾,圖謀不軌,毀謗朝廷。身為朝官,不遵守朝廷禮儀,上朝時衣冠不整,唐突宮掖,還曾和禰衡一起說出了有辱朝廷的大逆不道的話。

    曹操正好以這個為藉口,便把孔融抓了下大獄,過後將其問斬,屍體棄於市場,橫屍街頭。那年孔融56歲,而且孔融的老婆、兩個孩子,無一倖免,全部被處死。

  • 6 # 西府趙王爺

    知道曹操為什麼會被民間黑化嗎?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殺了孔融,遭到了天下儒生的聲討。當年秦始皇殺個儒家的淳于越就被黑了兩千多年,曹操殺的儒家孔氏子孫,那還不被儒生們罵慘?

    在“以孝治國”的漢朝,孔融無疑是超級大明星!

    “孔融讓梨”大家應該都瞭解,講的是為小輩者當有的“尊老愛幼”之德,在當時也是火得不行。

    至於老師為何不講後面的,第一是沒那個必要,第二是這種故事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名人鍍金”,往往那些歷史名人,總有些不得了的東西,但其一生,並不是太如意。

    比如說歷史上“鑿壁借光”的匡衡,“砸缸救人”的司馬光,其名聲都不咋地。

    至於孔融,雖然比他們好點,但身處三國亂世,最終結局也是悲慘!

    孔融並不是一個善於另闢蹊徑的天才少年,而是一個知書達理重視倫理道德的彬彬儒生。這也就決定了孔融的一生並不是像天才那樣揮斥方遒,而是以堅貞忠誠為自己的豐碑。

    話說孔融與儒家那可是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孔融是儒家祖師爺孔夫子的後裔,為孔子二十世孫。

    孔子二十世孫也。七世祖霸,為元帝師,位至侍中。父宙,太山都尉。融幼有異才。

    而他自幼也是飽讀儒學經典,因而在孔融心中,儒家所提倡的倫理道德是神聖而不可侵犯的。

    在孔融之後的仕途之中,他也一直堅守著自己的初心,面對權臣董卓,他不露阿諛奉承之態,而是以激烈之言辭匡正直言,最終為董卓記恨,被髮配到黃巾軍甚為猖獗的北海國任國相一職。

    會董卓廢立,融每因對答,輒有匡正之言。以忤卓旨,轉為議郎。時黃巾寇數州,而北海最為賊衝,卓乃諷三府同舉融為北海相。

    孔融在任上並未表現出過人的軍事才能,但卻可以稱得上是“為政有方”,他重視教化,踐行仁義,安撫百姓,以致一時間富有盛名。

    而到了袁紹與曹操並立之時,孔融不願取媚於權臣,直到曹操挾持漢獻帝,才不得不在曹操手下任職。

    及獻帝都許,徵融為將作大匠,遷少府。

    但孔融仍時刻提防曹操,多次或是諷刺挖苦,或是以激烈的言辭抗辯,使曹操視之為眼中釘肉中刺。除了為漢室正統而頻頻辱慢曹操,孔融在日常的建言獻策之中也是恪守禮數,踐行仁義。

    孔融雖寫的一首好文章,但大多是與曹操唱反調,曹操雖愛惜人才,但無奈孔融終不願折節為曹操所用。

    ……嘲之曰:“大將軍遠征,蕭條海外。昔肅慎不貢楛矢,丁零盜蘇武牛羊,可併案也。”時,年飢兵興,操表制酒禁,融頻書爭之,多侮慢之辭。

    最後,曹操處死了孔融。

    大逆不道,宜極重誅。書奏,下獄棄市。時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誅。

    正如其兒時有讓梨之舉,孔融以一生踐行著儒家的倫理綱常,無論是長幼尊卑還是天命正統,他始終堅守本心,但最終也使得他在這屬於梟雄的亂世中喪了性命。

  • 7 # 快遞鍵盤

    孔融,司馬光,這些沙幣是怎麼選進小學課本的,瑪德誤導老子十幾年。特別是司馬光這就是家族炒作出來的,本來看的小說沒太當回事,一百度氣的爹都說不好話了。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小人

  • 8 # 律政有訴

      首先我們要了解孔融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歷史上孔融是一個志大才疏、不通事務。《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舌戰群儒所說的一番話正是為他量身訂做:“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簡而言之,是個腐儒。

    《後漢書》原文是:“融負有高氣,志在靖難,而才疏意廣,迄無成功。"這裡的才,自然不是文才,而是處理事務的能力。孔融為北漢郡太守。孔融在北海郡“收合士民,起兵講武”,好像要大幹一場的樣子。但是黃巾軍從冀州至北海郡,孔融帶人截擊,被黃巾軍擊敗,收拾殘兵退守朱虛縣。不久後,黃巾軍又來,孔融屯兵都昌。黃巾軍把都昌困,孔融束手無策,只能派太史慈去請劉備。劉備派三千人過來擊退黃巾軍。這可以看出孔融帶兵打仗的能力實在不能入眼

  • 9 # 雨霽視角

    說起孔文舉你可能不知道是誰,但一談到《三字經》中的“融四歲,能讓梨”你們一定知道說的是誰,孔融讓梨,作為德育故事耳熟能詳。

    四歲的孔融與哥哥一起吃梨,自己拿了個小的,大人問他為什麼拿小梨,他說我比哥哥小,當然該吃小梨。這個故事從小就被家長拿來教育孩子要懂得謙讓,孔融自然因此成為了小孩們眼中的偶像,別人家的小孩。但為什麼老師家長只給我們講了孔融小時候的故事,對於他以後的故事隻字不提呢?

    我認為是孔融沒有長成後人所想要的那個樣子,與孔融讓梨的期望不符。說到與我們期望不符的名人,歷史上還真不少,除了孔融還有匡衡、司馬光、李紳等,鑿壁偷光的匡衡在晚年卻被評為奸臣,寫《憫農》的李紳實際上後期驕奢淫貪。與我們想要孩子們學習的謙讓,勤奮好學等品質不符自然就不講了。

    作為孔子的第二十代世孫,又有四歲讓梨的美名按理說是前途無可限量,可長大以後的孔融卻狂妄自負,多次言語上得罪曹操,甚至在戰亂中拋棄妻子,最終被曹操一不孝的名義殺掉了。

    可以說孔融是一個故作姿態、虛偽狡詐之人。在建安九年,軍閥袁紹之子袁譚率兵圍攻青州城,此時城內的守兵僅僅剩下了幾百人,形勢萬分危急。當時的孔融也在青州城內,為了維護自己“臨危不懼”的名士形象,其選擇故作淡定,飲酒作詩,拒絕上城督戰,令守城士兵又氣又惱。後來,在袁譚大軍攻破青州之時際,孔融竟然在士兵的掩護下悄悄地逃離了青州城,無情地丟下了自己的孩子和妻子。也是在這一次的戰爭中,他的孩子和妻子都被敵人殘忍殺害

    孔融自負於自己是孔門之後又有才氣秉性,立志平定國家危難,但又才器初略思想空乏,所以沒什麼收穫,他曾設立學堂,渴望像先祖一樣廣收學子,卻在袁譚攻進北海時組織學生抵抗軍隊,最後輸的一敗糊塗。

    在曹操進攻鄴城屠殺鄴城居民,袁紹家的夫人女子眾多被擄掠,曹操的兒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姬。孔融寫信給曹操說:武王伐紂,把妲己賞賜給周公。曹操不明白,後來問孔融這是出自於何典故。孔融答說:按現在的事情量一量,想當然而已。這算是把曹操得罪慘在曹操北討烏桓時,孔融又譏笑他說:“大將軍(曹操)遠征,蕭條海外,從前肅慎不進貢木苦矢,丁零偷盜蘇武的牛羊,可以一併討伐啊!”當時,饑荒戰亂,曹操上表請禁酒,孔融多次寫信給曹操,認為不要禁酒,而且言詞之中多為傲慢無禮。不孝的名聲應該是源於他的父母無恩論,原文翻譯過來就是“父與子,有什麼恩?論其本義,不過當時情慾發作而已”。“子與母,又有什麼愛?就像一件東西暫時寄放在瓦罐裡,倒出來後就什麼關係都沒有了”。孔融又說:“鬧饑荒時,有點吃的,如果父親不好,便寧肯拿給別人去吃”。這說法出自孔融可真是不敢相信!

    “父之於子,當有何親? 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了之於母,亦夏奚為?譬如物寄缻 中,出則離矣!

    曹操既積滿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加上郗慮的誣陷,曹操於是指使丞相軍謀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罪名,最後將孔融處死,並株連全家。

    孔融最先以謙讓孝順聞名,可最後被曹操殺死後還冠上不孝的名義,實在是諷刺。老師自然是不會將孔融讓梨的後傳以及長大後的故事了,否則怎麼解釋他不孝的名義呢?

  • 10 # 沅汰

    孔融的下場並不好。

    《三國志》沒有為孔融立傳,《後漢書》裡有“孔融傳”。

    建安十三年,曹操以“年飢兵興”為理由發出禁酒令。酒是糧食釀造,收成不好缺糧,而且戰爭頻繁,因此而髮禁酒令。孔融頻書爭之,多侮慢之辭。看看孔融怎麼說的:曹操以為飲酒亡國誤事,孔融有一百個例子等著曹操。“堯不千鍾,無以建太平;孔非百斛,無以堪上聖。”堯飲酒而天下太平,孔子飲酒而成為聖人,這些話都還比較常規。“高祖非醉斬白蛇,無以暢其靈”,這是拿高帝劉邦壓曹操,高祖都飲酒,曹操你居然敢禁酒?“景帝非醉幸唐姬,無以開中興”這句簡直就是直揭東漢開國的光武帝劉秀祖上秘事了。劉秀祖上是漢景帝第九子長沙定王劉發。劉發生母唐姬是漢景帝龐妃程姬的侍女。程姬月事,因此灌醉了漢景帝而以唐姬代替自己承幸,因此生下劉發。孔融的意思是說:如果不是因為景帝飲酒幸唐姬生下劉發,哪兒來的劉秀?怎麼會有東漢光武中興?感覺孔融說到這兒已經有點扯了。

    後面還有,就不只是說酒的事了。“徐偃王行仁義而亡,今令不絕仁義;燕噲以讓失社稷,今令不禁謙退;魯因儒而損,今令不棄文學;夏商亦以婦人失天下,今令不斷婚姻。”徐偃王,西周徐國國君。穆王聞其仁義而殺之。沒聽說後來就不許再仁義。戰國時燕王噲讓位給相國之子,而導致燕國內亂,沒聽說後來就不許人再謙讓。魯國因腐儒不懂治國之策而受損,也沒聽說就不許人再學儒家經典。最後一句最讓人咋舌:夏商都因為婦人而亡國,但也沒聽說因為這個後來就不許人再結婚的。說實話,完全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孔融是孔子二十世孫,真是應了他祖宗說的話,“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靈牙利齒地呈口舌之快,最後招致曹操厭惡而被殺。

  • 11 # 孤獨的始皇

    關於孔融,一般人的第一印象來自《三字經》“融四歲能讓梨”,孔融讓梨的故事讓孔融成為一個“孝悌”的好孩子的代表形象。但就是這個孔融,在他的歷史時代,最後卻被曹操以“非孝”、“欲圖不軌”、“謗訕朝廷”等罪名殺害。孔融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他作為一個士人的代表在三國那個亂世作出了怎樣的生存抉擇?

    士人代表

    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少有才名,後來以文學列名“建安七子”之一,可以說是當時“士人”之代表。我這裡所說的“士人”不是指世家大族,而主要是精神意義上的,以秉持儒家思想為主的“士”。

    《論語》中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所謂“仁”就是體驗到個人與天地萬物為一體,而後自覺地承擔起“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

    作為一個歷史人物,孔融留在歷史中的“行跡”可以說是矛盾的,讓不少後世的人難以理解。

    支援曹操反對曹操都是為了心中的理想。

    政治選擇

    孔融在許多具體問題上,曾表現出與曹操合作的態度。在《崇國防疏》中指斥劉表,助了曹操一臂之力。招王朗書中,對曹公又大表欽佩。三首《六言詩》,也從政治上對曹操加以熱情頌揚,在《與曹公論盛孝章書》中甚至把曹操譽為齊桓公。

    而在後期,孔融對曹操有多有諷刺。最使曹操難以容忍的是,他上奏《宜準古王畿之制》,主張“千里寰內,不以封建諸侯”,意即尊崇天子,擴大漢室實權,反對曹操稱王。孔融到底是贊成曹操呢?還是反對曹操呢?為何前後不一?

    曹操對待士人,並非以士人來對待他們,而主要是作為謀士在利用他們

    若其中有人表現出士人的作風,對其政權挖苦諷刺,曹操一般都會將其除掉,如孔融、崔琰、彌衡,甚至曾立大功的荀文若最終也是被逼鬱郁而死。

    換一個角度,從士人的生存選擇角度看這個問題

    個人是被拋擲到這個世界上來的,他無法選擇自己的時代。孔子講的“中庸”之“中”,應理解為四聲“擊中目標”的中,也就是說根據時代和具體情況選擇最適當的行為方式,但選擇也不是無原則地純依個人之好惡,“庸”是庸常,是指符合從整體利益出發的根本常道。

    孔融生活的時代是一箇舊的道德規範已經開始解體,新的道德規範尚未確立的時代,持國者皆以武力為尊,以權謀相尚,即使講論道德者,也完全是利用道德教條為政權服務,如司馬炎“以孝治天下”,鍾會以有損名教為由殺害嵇康。

    孔融是率直的

    並且因為出身世家,難免有一點恃才傲物,他進入朝廷之言論議事從來不阿權貴,

    《後漢書》雲:“時隱核官僚之貪濁者,將加貶黜,融多舉中官親族。尚書畏迫內寵,召掾屬詰責之。融陳對罪惡,言無阿撓。”

    “中官”就是宦官,十常侍為惡是朝廷最重要的問題,孔融議事直指問題核心。當時孔融受司徒楊賜徵召,暗暗察訪官僚中的貪汙之人,準備予以貶謫罷免,孔融檢舉的多為宦官的親族。尚書害怕得罪宦官,於是召孔融等司徒屬官詰問斥責,孔融陳述宦官子弟的罪惡,毫不隱諱。後來孔融“會董卓廢立,融每因對,輒有匡正之言。以忤卓旨,轉為議郎。”

    孔融這種剛直不阿的行為不應當只從個性和出身上的“恃才傲物”來理解,而更要從士人的在作出生存選擇時,常常為承擔自己“天下己任”的責任而不顧個人之榮辱安危的角度來理解。

    任何人都必須在現實中作出選擇,而在很多具體事情上,有時人們無法選擇“最好的”,只能選擇“最不壞的”。

    《後漢書》雲:“時袁曹方盛,而融無所協附。左丞祖者,稱有意謀,勸融有所結納。融知紹操終圖漢室,不欲與同,故怒而殺之。”

    當時袁紹、曹操勢力逐漸強大,而孔融知道二人終究是要篡奪漢室的,所以不願意投靠他們。其幕僚左承祖勸孔融要結納袁紹或者曹操,孔融怒而及其殺害。袁曹爭勝之時,孔融明白他們都是在為了個人利益在爭奪勢力範圍,雖然自身無力協扶漢室,只能選擇中立,希望以自己有限的力量儲存一片漢家土地。

    及青州為袁譚攻破,而後獻帝都許,雖然曹操擅權,畢竟名義上還是漢家正統所在,故孔融來到許昌,“每朝會訪對,融輒引正定議”,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向朝廷提出正確的建議。

    後來曹操不臣之心日益明顯,孔融開始主要是提出勸戒,在孔融心中,曹操雖然有不足之處,但只要他的行為還能夠在一定的規範範圍之內,就應當盡力去匡正他,改善他。所以這一時期,孔融總體的政治態度是支援曹操的,這樣的想法跟荀彧相同,曹操畢竟是擁戴天子的,有著正統的名義,支援曹操是為了匡扶漢室。所以,在曹操與劉表的對峙中,孔融會支援曹操而貶斥劉表,都是為了推動漢室的恢復和統一。

    對曹操態度的轉變

    當曹操擅權篡漢的行跡已經非常明顯的時候,當孔融明白那些勸戒已經沒有用時,他便開始諷刺曹操,這種諷刺體現的是內心的一種絕望。

    “曹操攻屠鄴城,袁氏婦子多見侵略,而操子丕私納袁熙妻甄氏”時,融乃與操書,稱“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操不悟,後問出何經典。對曰:“以今度之,想當然耳。”(曹操不明白,後來問孔融這出於何經何典。孔融答說:“按現在的事情量一量,想當然而已。”)

    這已經是一種諷刺和義憤的直接表述了。孔融知道自己無力改變這些,他也看不到任何其他(他所能做到的)改善的可能。作為一介文人,他只能用他絕望的表白作最後的抗爭。

    孔融“非孝”體現活潑潑的生命精神

    孔融後來被曹操找了一個很小的理由殺掉,實際上是孔融自己“求仁得仁”。孔融在最後的日子裡,還有一段清閒的時間,史載“及退閒職,賓客日盈其門。常嘆曰:‘坐上客恆滿,尊中酒不空,吾無憂矣。’”孔融對自己可能的結局已經非常清楚,聚友飲酒,是對時代的絕望,也是對生命的依戀。

    孔融被殺的幾個誤解

    孔融雖曾為州郡之長,但實際上無權無勢,建安元年,孔融即為袁譚所攻破,根本談不上對曹操勢力構成任何實際政治軍事上的威脅或傷害。後來,孔融入許昌,雖然作為名士,有較大聲望,但隨著曹操軍事政治勢力及控制的加強,只能議論的文人對曹操更是無法構成任何“政治軍事上的威脅或傷害”,況且,曹操殺孔融,是在孔融免官閒居在家之後,可見,孔融被殺決非因其對曹操構成“政治軍事上的傷害”。

    曹操殺孔融,最主要的一條罪名是“違天反道,敗倫傷理”,這一點很可深思。因為我們知道曹操曾三次發出“唯才是舉”的舉賢令,以能力而非道德提拔人才,為什麼還那麼強調“天道倫理”呢。其實這個悖論正是現實政治中一再出現的一個必然現象。

    三國時,舊的倫理規範實際上已經開始失效,新的倫理規範又尚未產生。但任何一個政權又都必須要有一套倫理規範來維繫其統治,因為倫理規範是政治規範的理論前提,在中國傳統的社會背景下,如果沒有父子之間的家庭秩序,就不可能建構君臣之間的國家秩序。所以,曹操雖然在實際的政治運作中要以能力為標準提拔人才,但在宣傳上,仍然只能高舉禮法名教的旗幟,即使他自己已經不再相信這一套,他仍然要讓他的臣民和百姓相信他在維護名教,否則,社會秩序無以建立。

    據《後漢書·孔融傳》載,孔融對稱衡說:“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莫為?譬如寄物瓶中,出則離矣。”

    孔融的這段話,用現代的網路語言表述就是:“老子對於子女(其實就是兒子,現在講求男女平等,沒辦法,暫時翻成“子女”吧)來說,有親情可言嗎?說到底,就是當年老子一時性衝動,激活了卵子,產生了受精卵,生下這麼個孽種。子女對於老孃呢?不也是這樣嗎?就像一個東西寄存在瓶子裡,東西出去了,就沒了瓜葛。”

    這段話在傳統儒家人士看來,確實離經叛道。用一個詞來表述,叫“非孝”。“非孝”,並不是說以孝著稱鄉里的孔融不孝,而是指他對孝道的非難。孔融把“夫婦不故生子”當作一項經驗來看待,並進而分析其中所蘊含的父子關係。他的非難,起於當時虛偽禮法和真正的父子之情不能相應;他要破斥的,是當時流行的虛偽的關於“孝”的教條,特別是被政治利用和意識形態化的“孝道”

    孔融之“非孝”可以從以下角度來理解

    真正的儒家精神是活潑潑的生命力的體現,是應和時代精神的“中庸之道”,而非一些僵死的道德條目,儒家精神在自身內包含創造發展的因素。孔融的“非孝”言論正是對當時時代精神的直言表述。“仁”是一種對天下的擔當精神,而“義”孟子曰“義者,宜也”,適宜的意思,孔融是實踐了儒家精神,而非與儒家精神相牴觸。

    漢末魏晉時期

    正是漢代作為精神維繫的禮法制度失去內在生命力流為虛偽形式的時代,這時候,新的生命力開始從個人精神之解放之處萌發,“建安七子”作為時代精神的代表,正是在恃才放曠的外表下展露出個性解放的真實生命精神,這是新的時代精神建立的一個開始,是中國歷史發展在文質相復、陰陽相推的演進歷程中的又一個關鍵節點。在這樣一個時代,孔融以他剛直不阿、率直任性的一生,演繹了中國精神之發展的悲情一幕。

  • 12 # 漫步史書

    孔融讓梨是四歲小孩也都知道的故事,不管怎麼樣一個幾歲大的孩子,能夠把一個普通的水果說的這麼高大上,足以說明孔融的家庭教育,其實孔融的祖上就在漢朝為官,父親孔宙曾任太山都尉,所以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也是理所應當。

    除了孔融讓梨的典故以外,孔融小時候的事蹟有很多,曾經擺放當時的名士李膺,在當時文人雅士多半都有些臭毛病,李膺也不例外,一般能見他的除了他自己的親戚,要麼就是當世名士,孔融小小年紀大言不慚,上去就說自己是李膺的親戚,一番答對當時就讓李膺刮目相看,後來太中大夫陳韙對孔融的行為有一個著名的論斷“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結果被一個孩子怒懟,很是沒有面子,只是讓人沒想到的就是,後來孔融真的和陳韙所預料的差不多。

    毫無疑問,孔融才學蓋世,品行端正,剛正不阿,擁有很高的品質,因此在當時的民間很有威望,這一份威望也使得他比當時很多人都更容易流傳後世,但在對國家的治理上,孔融耿直的秉性不但沒有絲毫幫助反而還大大有害。

    熟悉三國的人都知道,孔融曾經在北海擔任太守,並且因此和劉備認識,孔融在治理北海的時候頗有政績,因此在百姓心目當中聲望很高,只可惜孔融並不具備在這亂世中爭霸的本錢,很快袁紹的兒子袁譚領兵來攻,孔融不敵,北海落入袁紹的手中。

    由此可見孔融雖然志向高遠,甚至打定主意匡扶漢室,但是為人迂腐,不懂得隨機應變,當袁譚來攻的時候,城中已經有士卒短兵相接了,孔融仍然端坐大聲讀書,後來倉皇逃命,更是連自己的妻兒也顧不上。

    雖然如此,但孔融在當時的文人心中還是有著很高的地位,不但劉備表具他為青州刺史,後來漢獻帝還專門把它請回來,但這時候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孔融也不過就是掛個名而已,每次朝會雖然都要請教他的意見,但大部分時候都是放任自流,沒什麼作用。

    算起來當時整個朝廷都要看曹操的臉面,但孔融偏偏就不給面子,曹操頒佈禁酒令,孔融就在家中宴請賓客,喝的酩酊大醉,喝醉了就罵曹操,在當時世人皆知,曹操也對此甚為不滿,有好幾次都想找藉口直接殺了。

    建安十三年八月,曹操終於忍受不了孔融的狂放,隨便找了一個由頭,將孔融全家殺害,孔融時年五十六歲,在朝為官幾十年,除了提了一些相對而言遊有用的建議以外,其他別無作為,僅此而已。

  • 13 # 汗青正浩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相信小時候老師都講過,現在不妨一起來回顧一下這個故事:

    話說在孔融很小的時候和哥哥一起吃梨,每次孔融就拿最下的,大人看到這種情況就很奇怪,問孔融為什麼每次都拿小梨,孔融答道:”我年齡最小,就應該吃小梨,哥哥大,吃大梨。“

    這個故事每每在教育小孩子要懂得謙讓的時候都會被拿出來講述一遍,小時候的孔融自然就成了很多小朋友的偶像,可是大多數人對孔融的映像好像就停留在小時候,至於孔融長大後怎麼樣卻很少了解。

    其實孔融長大後很有出息,只是結局卻很悽慘,太過信奉儒家之道,也就是小時候的那種品格,被董卓發配,被曹操殺死,吃了他謙讓的大梨的哥哥也同樣被牽連處死。

    據說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子孫,所以對於儒家之道,孔融自然是十分信奉的,對於違反儒家提倡的倫理道德的違反者,不管對面是否權貴,孔融向來是直言不諱,因此,孔融得罪了一大批人。

    因為不滿董卓,每次見面之時就以尖銳之詞諷刺他,這一來二去,孔融就被董卓記恨上了,找到一個機會,董卓將孔融發配到黃巾餘孽氾濫的北海國。

    後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孔融得以迴歸,但是孔融似乎還沒有從上次事件中得到教訓,面對曹操,孔融也毫無敬畏之心,每每出言諷刺,與曹操唱反調。

    曹操攻下鄴城之後,曹丕看上了袁紹兒子的妻子甄姬,曹操做主將甄姬賞賜給曹丕,這時候孔融立馬寫信:“武王伐紂,把妲己賞賜給周公。”曹操不明所以,孔融冷笑道:“現在的情況不就是這樣子嗎?”原來孔融是在變著法罵曹操呢。

    曹操上書頒佈禁酒令,孔融又出來了,反對言辭傲慢不說,還在家裡宴請賓客,當著曹操的面就開始喝酒,喝完之後還罵曹操,這件事情被搞得天下皆知,讓曹操好沒有面子。

    曹操想賞賜有功之臣,孔融又是反對,搬出古法,一下子將滿朝文武幾乎得罪了。

    縱觀以上種種,孔融無不是在作死的邊緣試探,曹操是愛才,但是一個不會愛惜一個不為自己所用還處處跟自己唱反調的才人,況且孔融不但自己一個人唱反調,還利用自己的名氣廣招徒眾,一起反對曹操,這下曹操再愛才也不能允許他存活於世間,於是曹操對孔融動了殺心,只是奈何沒有充足的理由。

    後來,有人告孔融圖謀不軌,對朝廷大逆不道,曹操一聽機會來了,也不管事實真相如何,以這件事為藉口將孔融拿下,孔融死的時候五十六歲,全家因此被牽連殺死。

    諷刺的是,孔融得名是因為其懂得謙讓和孝順,但是曹操處死孔融時的罪名有一條就是說孔融不孝,曹操將孔融最自豪的品格毀掉,足以見得曹操有多恨孔融了。

    參考資料:

    《鄭孔荀列傳》

  • 14 # 歷史是杯酒

    提起孔融,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孔融讓梨”這個婦孺皆知的故事了。但是孔融成年之後,尤其是最後因言獲罪,最終死於非命的史實,就不被大家所熟知了。

    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從小就表現出了他的聰明才智。孔融十歲的時候隨著父親去京城,他聽說當時的河南尹李膺很有名,就想去拜訪一下他。但是到了門口後,看門人見他是個孩子就不讓他進去,他就對看門人說:“我是李公的通家子弟,特地來拜見他的,請你去通報一聲吧。”李膺聽了看門人的報告後,覺得很好奇,就決定見見他。兩人見面後,李膺就問他:“祖上哪一位和我有親友關係呢?”孔融說:“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老子(姓李)很有交情,所以算得上是世交了。”當時的客人聽了後,都稱讚孔融是個聰明的孩子。過了一會,太中大夫陳韙也來找李膺,大家就把剛才故事告訴了他。他不以為然的說:“小時候聰明,長大後不一定有出息。”孔融立馬回敬道:“想必您小時一定是非常聰明的了?”

    孔融長大後,並沒有像陳韙說的沒有出息,反而特別出色,官至北海相、太中大夫等,而且在文學上也頗有建樹,是建安文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品更是沒得說,所以他的家裡總是賓客盈門,高朋滿座。

    但是孔融卻有一個大毛病,那就是才高氣盛,做事說話從來不考慮後果,對高官顯貴也從不妥協。他到丞相楊賜手底下做官,剛上任不久就舉報宦官和其親屬的不法行為。尚書接到舉報後,趕緊招來楊賜的部下質問,孔融卻毫不妥協,義正言辭的述說宦官及其親屬的罪惡,搞得尚書也沒話說。

    還有一次,何進做了大將軍,楊賜派孔融拿名帖去賀喜,但是把門的卻沒及時通報,孔融一生氣,就說了很多難聽的話,還奪了名帖就走了。何進氣的差點派人殺了他。

    曹操打敗袁紹後,俘虜了袁紹的親屬,還把袁紹的兒媳甄氏賜給了曹丕。孔融得知此事後,就給曹操寫通道:“武王伐紂,以妲妃賜周公。”曹操不明白,就問孔融是什麼意思。孔融就說:“是根據現在的事情想當然說的。”後來,曹操釋出禁酒令,孔融又多次寫信反對此事,而且信中還有不少令曹操不爽的詞語。

    後來,與孔融有私怨的郄慮指使一個叫路粹的誣告孔融,說孔融毀謗朝廷,圖謀不軌。孔融因此被殺,橫屍街頭,妻兒無一倖免。

  • 15 # 渴望沙漠

    類似於這種問題 都是不明白學習的真正含義 學習是為了澤其優者從之 並不是盲目雷同師者 學習後 不忘師恩可以師禮待之 若師行不堪 大可堅持本心 學其優而不必罵其劣 這是最基本的尊重 這有助於自己的學習 你老盯著別人的壞處 能學到什麼呢

  • 16 # 歷史文武君

    “孔融讓梨”讓出來了中華美德,但是長大後的孔融卻與我們所熟知的,背道而馳。

    孔融作為孔子的第十二世孫,年少時才能顯露,受到當時很多名士讚揚,長大後也不負眾望升任虎賁中郎將,在北海做國相。

    但是,孔融卻在幾件事上讓人大跌眼眶。

    一、自持才高,自傲。

    其幕僚左承祖勸孔融結納袁紹或者曹操,因為當時北方袁紹與曹操勢力最大,但是孔融怒而將其殺害。孔融自負於才氣秉性,立志平定國家的危難,但因為才器粗略,思想空乏,所以沒有什麼收穫,一直平平常常,也不聽人勸解。

    二、自認有能力,不作為。

    建安元年(196年),袁譚攻打北海,雙方的戰鬥從春天一直打到夏天,當時守城計程車兵僅剩數百人,而且當時的流矢和弓箭像雨一樣射來,並且已經在城內短兵相接了。但是孔融卻仍然讀書,談笑自若,假裝鎮定。後來在一個夜晚城池丟了,這時的他才逃奔山東,以至於妻兒都被袁譚所擄,如果早點進行有效的突圍也不至於落得如此境地。

    三、嘴無遮攔,惹來殺身之禍。

    孔融曾經笑話過曹丕私自娶袁熙妻子甄氏一事,曹操並沒有責怪。但是他卻更肆無忌憚了,在曹操北討烏恆的時候,孔融又譏笑他說:“大將軍(曹操)遠征,蕭條海外,從前肅慎不進貢木苦矢,丁零偷盜蘇武的牛羊,可以一併討伐啊!”在之後更是屢屢說話偏激,最終惹怒曹操,落得全家被殺。

    所以“孔融讓梨”是好事,但是長大後的孔融經常自持有才,做事和處事的方式和方法自己都斟酌不好,怎麼能做好榜樣。

  • 17 # 侃侃歷史菌

    融四歲,能讓梨—《三字經》,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世說新語》,關於孔融讓梨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而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句千古名句相信大家也不會陌生,然而請大家仔細回想,上學之後,能認識的孔融事蹟是不是隻限於此?

    孔融,出生魯國,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才華橫溢,許多人都聽聞過他的名聲,一次,他去隨著父親去了京師洛陽,名士李膺在洛陽任職,並且有一規矩,就是非名士大儒不得入府,孔融找到了李膺的門子,直接告訴門子說他是李膺的親戚。

    門子見孔融很小,不敢相信,但萬一正是李膺的親戚又怎麼辦?於是去府上通報了,李膺很快出門迎接,見到孔融後十分驚訝,請問你和我親戚有什麼關係呢?孔融笑著說道,我先祖是孔子,你的先祖是老子,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

    當時很多人都在場,他們都認為孔融以後必成大器,可是太中大夫陳韙卻不以為意,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而孔融的回答是,想必您小的時候一定很優秀吧。(暗諷長大了反倒是不佳了)

    從這個事例中,我們不難看出孔融確實很擅長口才,但是這種辯駁近乎於詭辯,在這麼小的時候,我們可以說他城府不深,小孩子有話說話,這樣很好,可是長大之後的孔融呢?

    他屈居在曹操之下做了曹操的幕僚,按理說經過多年的官場洗禮,他應該懂得分寸,其實不然,在一次曹操進攻鄴城屠殺鄴城居民,袁紹家的婦人女子多被擄掠。

    曹操的兒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寫信給曹操,說:“武王伐紂,把妲己賞賜給周公。”曹操不明白,後來問孔融這出於何經何典。孔融答說:“按現在的事情量一量,想當然而已。

    這裡我們看出,孔融長大之後,情商近乎於零,在自己最高領導面前依然這麼不知分寸,最後終於落得被殺的下場,而家裡兩個孩子也難逃倖免。

    所以在課本上,我們都知道孔融四歲讓梨的故事,謙讓是中華民族的美德,這無可厚非,可為什麼老師卻不提孔融以後的故事?因為他的這種詭辯和毫無城府不值得我們學習。

  • 18 # 待曉兒

    “孔融讓梨”的故事可以說是中國家庭啟蒙教育必不可少的一個案例,但這樣也就導致了很多人提到孔融,只知道他“讓梨”這一件事,並不知道他長大後的事蹟。

    其實孔融也算是一個悲情人物吧,結局悲慘,後續的名聲也被抹黑,但他的一生也算得上精彩。

    下面就從三個方面來說一說這個人物。

    除了“讓梨”之外,孔融還有一件著名的事件

    孔融這個人出身不一般,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可以說是自帶光環,天生就會受人尊敬。而孔融這個人年少聰慧,但鋒芒很盛,嘴巴毒得很。

    有一次,他隨著父親到洛陽,自己就去拜訪了名士李膺。一個年僅十歲的小孩要去見大名士,門人自然不通報。於是,他就對門人講,自己是李膺的親戚,所以來拜訪的。門人一聽,自然就去告訴李膺,有個十歲小孩,說是他的親戚,等著見他。

    正巧,李膺當時正聚集了很多賓客,他也沒想起來自己有哪個十歲小孩親戚,就叫來看看。李膺見到孔融就問他:“咱倆什麼親戚?”孔融很從容地回答:“我是孔子的後裔,您姓李,是老子的後裔,孔子曾經向老子請教過學問,這樣來看,咱們可是世交。”

    李膺和一眾賓客聽了都很訝異,沒想到一個十歲的小孩這麼聰慧。正巧,太中大夫陳韙剛剛趕到,聽說了這件事,就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就是說,人在小時候聰慧,長大了未必還能聰慧。孔融聽了之後,直接說道:“那您小時候一定很聰慧”。可見,這個小孩的嘴還是比較毒的。

    這個故事的精彩並不亞於“孔融讓梨”,而孔融在這裡表現出來的性格在長大之後依然延續了下來。

    長大後的孔融,名聲成為了他最好的護身符

    孔融的名氣在當時還是比較大的,劉備做平原令的時候,因為孔融能認識並記住他,劉備都感覺很榮幸。這種名氣不僅是因為身為孔子後人的關係,更是因為他敢於挑戰權貴。

    大將軍何進掌權的時候,孔融前去拜見,只是因為門人念他的名字稍晚了一點,沒有及時通報,他就搶回了自己的名片,憤然離去。何進是比較毛躁的人,丟了面子之後,本來想弄死孔融,但因為擔心殺了這個名士,對自己的名聲影響太大,就只能忍了這口氣。

    漢末時期是中國宦官亂權最嚴重的的時代之一,而孔融卻總會去找宦官的麻煩,在擁有監督權之後,所檢舉的物件同樣多是宦官的親族。即使自己的上司害怕得罪宦官,他也絲毫不懼,反而據理力爭。但最終來看,宦官勢力也拿他無可奈何。

    董卓專政的時候,孔融也是反對董卓的一個代表,最主要的事蹟就是極力反對董卓廢少帝而立漢獻帝。但是礙於名聲,董卓也不敢拿他怎麼樣,只能把他排擠到北海去做“相”,讓他遠離朝廷。當時北海黃巾猖獗,董卓想讓孔融死於黃巾之手,並不敢親自殺他。

    後來曹操遷都許昌,把孔融請來,但這肯定是曹操做的很後悔的一件事。孔融不合作的個性又表現出來了,很多大家想要贊成的舉措,他都表示反對,因為他在當時名聲還很大,反對的力度也不小,很多事情都做不成。

    最主要的是,他還諷刺曹操,一點情面都不講,拐著彎罵人,不僅羞辱曹操等人的人格,還用其所謂的才學來侮辱他們的智商。

    曹操擊敗袁紹之後,把袁熙的妻子甄氏私下裡嫁給了曹丕。於是孔融就寫信給曹操,說當年武王伐紂,然後把妲己賞賜給了周公。曹操也算是博覽群書了,一時也沒看明白,這個記載從來沒有見過,自然就去詢問。孔融說,這不就是現在的情況嗎?其實是在諷刺曹操,攻擊袁紹其實是為了個人利益,而不是真心為了漢室。因為當時的曹操在很多人眼中類似於周公一樣,是中興漢室的能臣。這個典故後來就促成了蘇東坡自己編造典故來糊弄歐陽修的趣事。

    除此之外,曹操征討烏桓的時候,孔融一樣借古代典故來對曹操進行譏諷。

    孔融不僅反對他的上司,還抨擊袁紹、袁術、劉表等等地方諸侯,可以說把這些得罪個遍,要是沒有自身“名士”的身份,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孔融的結局是自找的,並不值得惋惜

    孔融最終還是被曹操殺害了,很多人同情孔融,認為是被迫害致死,但從曹操的角度來說,孔融確實該死。

    孔融雖然有點名氣,名在“建安七子”之列,但曹丕對他的評價也不是很高:

    孔融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至於雜以嘲戲。及其所善,揚班儔也。

    是說孔融表現出來的形象其實是比作品要好的,實際上就是說孔融的才學並沒有他自身所聲稱的那樣廣博。

    而孔融的事蹟也表現出來,這個人真的符合了“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讖語,雖然名氣很大,在政務上總有參與,但實際上也確實“志大才疏”,言論空泛,並沒有太多實際意義。

    他的言論多是尊崇儒家禮義教化,品評人物等等,尤其喜歡發表針砭時弊、指陳政務等言論,但都以抨擊為主,並沒有建設性的意見提出,甚至給人的感覺是為了反對而反對。也許是名士身份所帶來的傲慢,必須要表現得如此一般才顯得與眾不同,有點類似今天的“鍵盤俠”、“槓精”一類的角色。

    其實不僅僅是孔融一個人如此,還有與其交好的禰衡等都是一般性格。禰衡是直接開罵,孔融是拐著彎罵人,但都只表現出名士的張狂,並沒有實際的作用。

    曹操早就看出來這個人的真面目,所以下了一個很貼切的評價:

    世人多采其虛名,少於核實,見融浮豔,好作變異,眩其誑詐,不復察其亂俗也。

    所以,當曹操勢力逐漸穩固,並不需要這一類名士做招牌的時候,禰衡、邊讓、孔融等就必然沒有什麼好下場了。而這裡面最慘的就是孔融,因為他的被殺,雖然是被指責為“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等罪名,但最主要的罪名是“不孝”。而孔融在當時恰恰就是以“孝”著稱的。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以“孝”治天下的朝代,甚至這項品德還要在“忠”之上。父親犯罪,兒子對其包庇,結果是兩個人都得以減刑,這是漢朝的規定。所以,身為孔子的後人,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最後被以“不孝”的罪名處死,可見曹操對他的恨意之深了。

    總體來看,孔融真正值得稱道的,其實也就是“讓梨”一件事情而已,其他的要麼表現其年少張狂,要麼就是言論空泛,都是不值得學習的。他的死亡從根本上來說,是咎由自取,並不值得同情。

  • 19 # 水一白聊歷史

    老師不講孔融後傳,是因為課本知識有限,老師不能給學生們加那麼重的負擔,要不然歷史上的東西都講了,別說九年義務教育了,九十年教育也講不完啊。

    想了解孔融後傳,聽水一白嘮叨嘮叨就好了。

    孔融的身上主要有下面這幾個標籤:

    一、孔子傳人

    孔融東漢末年文學家,生於153年,卒於208年,魯國人,是孔子的二十世孫。

    既為孔子傳人,忠、孝、仁、義、禮、智、信這些自然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孔融不僅僅會“讓梨”,還非常孝順,他父親死那年,他剛十三,因悲痛過度,都無法站立了,可見其悲傷之情。

    你別看他“讓梨”,但是他可不推卸責任。有一回他哥哥一個朋友因罪來投奔,哥哥不在,孔融就收留了,結果後來還是被發現了。孔融和他哥都被抓了起來,哥倆兒爭著搶著認罪,沒有一個讓的,只不過朝廷下來定了他哥的罪,這一年孔融也不過十六歲。

    二、建安七子

    建安是漢獻帝的第三個年號,即196—220年,建安七子也即是在這段時間內非常出色的七個文學家的統稱,即王粲、陳琳、徐幹、阮瑀、應瑒、劉楨與孔融,可見孔融在文學界的地位。

    孔明各種體裁都可以駕馭,尤善文章與詩歌,其他如碑文、論議、策文等都有名篇,只可惜多已失傳了。

    三、“毒舌”

    換句話說,孔融是敢於直言,並不在意對方的身份和地位。

    曹丕娶了袁熙的老婆甄氏之後,孔融就曾經給曹操去了一封信,稱“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曹操沒聽明白,便又問孔融,回答卻是“以今度之,想當然耳”,意思是,你把我那句話和現在的事一起合計合計,你就明白了。

    四、聲名顯赫

    孔融雖然有“毒舌”,但是那不過是他仗義直言,並不在其私德。相反,孔融的德行非常突出,不但不對他人枉加猜忌,而且善於舉薦新人。如此有德有才之人,自然聲名顯赫。

    當年孔融做北海國相的時候,黃巾軍來襲,孔融命太史慈去向時為平原相的劉備求救,劉備竟驚曰:“孔北海乃復知天下有劉備邪?”可見孔融之聲名。

    五、忘年之交

    中國古人交往講究“八拜之交”,而“八拜之交”中便有一則“忘年之交”。

    其典故便出自於孔融與禰衡的交往。

    儘管孔融比禰衡大了整整二十歲,但卻並不妨礙他們之間的交往,《後漢書》稱“衡始弱冠,而融年不惑,遂與為交友”,當時孔融的年紀(40歲)剛好相當於禰衡年齡(20歲)的兩倍。後來,孔融為舉薦禰衡還特意給曹操寫過一份《薦禰衡表》。

    六、念冤枉死

    孔融性格如此的直,自然經常說話偏激,得罪了曹操也是在所難免的事。隨著孔融越說越多,曹操也擔心孔融的地位和他的話對他未來所走的路有所影響,便動了殺心。

    曹操有此心,下面自然有人辦事,有一個叫郗[xī]慮便站出來,上奏說孔融“蔑視國法”。後來,又有丞相軍謀祭酒路粹出來奏報孔融“招合徒眾、欲圖不軌 、謗山朝廷、不遵超儀”等等,雖然奏報不實,但卻並不妨礙曹操藉此機會殺害孔融。

    最後,孔融及其妻、子皆被處死,享年五十六歲。

    孔融德才兼備,但是用現在的話說,情商太低,更容易與性格相近者(禰衡)結交,而對於權貴(曹操)卻並不能採用迂迴的言辭,最終禍從口出,終至全家身死的命運。

  • 20 # 愛易理愛國客家人乙乙

    討論這樣的問題之人,長大了麼?一個人在這件事情上做對了,可能在另外一件事情上又做錯了。人就是這樣的,不懂這個的就是個沒長大的孩子。老師教小孩子引導的是正能量,你做為一個成年人也應發表正能量在社會傳播,而不是垃圾什麼的都倒出來,以臭臭的氣味來引起他人眼睛投過來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你的一生只能看十部電影,你會選擇哪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