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個人理解的意思是:聖人的言論如果沒有被消滅,那麼大盜就不會停止
6
回覆列表
  • 1 # danyboy

    古往今來,對這句話有很多角度和層次的解釋,並沒有標準答案。樓主把“聖人不死‘的”死“,從言論消亡的角度來說,不能說錯,只能說比較簡陋。

    篇幅有限,我們不從後世各個朝代的註疏去連篇累牘的理解,僅僅把《莊子》裡相關的段落讀懂,就可以理解這句話基本的意思了。

    很多人都是從相對主義的角度來看這句話,認為這句話是老子”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的延續和深化。這兩句話的確有些關係,但莊子說的完全是另一回事,不能只從相對主義的角度來看。

    這句話,體現了莊子的政治哲學。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莊子並不是把聖人和大盜作為相對的兩極,兩者並不是反義詞。這在《莊子 祛篋》裡有非常生動的比喻:莊子說,有人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物,用最好的材質做容器,加了最堅固的鎖,但這隻能防小偷小摸,大盜來的時候,是把財物連同容器一起偷走,偷走的時候,你的鎖越堅固,大盜越高興,因為財物就不容易掉出來了。

    在這個比喻裡,大盜就是大盜,但聖人並不是聖人,而是比喻裡的容器、鎖。

    這是什麼意思呢?

    莊子又舉了個例子:齊國是姜子牙的封國,一直都按照聖人之法治國,治理的很好,所以,一般的侵略、叛亂都不怕。可是有一天,田陳氏直接篡奪了齊國的王位,自己當了齊王。田陳氏就是大盜,他在竊國的時候,唯恐齊國原來治理的不夠好,齊國治理的越好,他篡國就越簡單。

    在這個例子裡,大盜就是竊國者,但聖人並不是聖人,而是例子裡治國的方略。

    莊子最後下了結論: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聖人者,天下之利器也。

    所以,綜合這一個比喻,一個例子,這句話的意思就很清楚了:何謂聖人?是天下秩序的立法者,是治理國家的最好的政策,是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道德,是仁義禮智信。

    但這些秩序、道德、方略一旦實施,在一般人眼裡雖然是好事,但是讓那些大盜們看見了,反而會激起他們的慾望,他們會利用這些秩序、道德、方略,來為自己的私利服務。最後,篡奪權力,博取利益,而在這個過程中,就會出現天下打亂,道德淪喪,普通人流離失所的情況。

    所以,還不如一開始就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絕聖棄智,更安全。

    莊子的這個道理對不對,我們不說,但這句話的意思,卻是莊子政治哲學的一種表達。

  • 2 # 佛說非身

    這句話極深極真,這是一個心靈突破二元思維的桎梏,來到一元世界後,由衷的感嘆!類似感嘆還有: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不美矣。皆知善之為善,斯惡矣。另外聖經裡分別善惡之果,是人類的原罪思想,都是一元思想意識對二元思維意識問題的揭露。

    親愛的朋友,這些相差千年,遠隔萬里的智者,發出這同樣的感慨,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三體》中描繪了一隻在石碑上攀爬的螞蟻,它的世界是二維的,試著想一想,你如何使它理解三維的世界?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三維世界特有的概念和思維是二維生命無法理解的。

    同樣道理,一元的心靈意識,也是二元思維無法企及的。二元思維就是相對思維,如:有無,今天明天,你我,主觀客觀,生死,我和世界,好壞,美醜……,當自然界的差別成了我們的分別後,我們離開了自由的天堂!

    於我們而言,二元思維是那樣根深蒂固,一元意識是那麼不可思議。一位禪師問他徒弟,“中”在哪裡?徒弟思維:中不可能在左,也不可能在右,中應該在中間。很可惜他錯了,因為他又落入了二元思維,因為有了中間就產生了兩邊。同時師父的問題也不對,有了“那兒”就有“這兒”,還是二元。

    一元意識,不可說,無證,無修,無得,對不起,你我又錯了……

  • 3 # 未言V

    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為防備撬箱、探囊、摸櫃的小偷偷竊,把東西用繩子捆好,用鎖鎖好的人,便是世上所謂的聰明人。但是大盜來了,揹著櫃,提起箱,挑著行囊而逃,還惟恐你繩子捆得不緊,鑰匙鎖得不牢呢!這樣看起來,所謂的聰明人不就替大盜做了預備工作嗎? 姑且針對此事談論一下:試看世上的聰明人有哪個不替大盜做鋪路工作?有哪個聖人不替大盜看守的?何以見得呢?舉個例子說吧!從前齊國人口眾多,城市相接,鄰里相連,雞和狗的叫聲各地都可聽到;捕魚的範圍和耕種的地區合起來不下兩千餘里;全國境內,凡是建立宗廟社稷,實施地方行政等事,無不以聖人的法則為主。 但是自從田成子 殺了齊君奪得齊國後,竟連齊國取法於聖人治理國家的法度也一併"偷竊"了。所以田成子雖名為盜賊,卻能身居堯、舜的地位。當時小國不敢向他抗議,大國不敢對他討伐,竟使他的子孫傳到十二代 ,這不是以聖人之法,來保護盜賊的安全嗎? 再進一步說吧!試看世上有哪個最聰明的人不替大盜積蓄貨財?有哪個大聖人不為大盜防守贓物的?何以見得呢? 今且以龍逢被殺,比干被挖心,萇弘被破腸,子胥的屍體被投在江裡,任其腐爛等事來看,這四人是那麼賢能,還不免被殺被棄,聖人法度的禍害也就可想見一斑了。所以盜蹠的徒弟問他說:"強盜也有道嗎?" 盜蹠說:"怎麼會沒有道?譬如,起意偷人家屋裡的東西,先要推測裡面的虛實,如果能算得準確,就是聖德;先進去就是勇;後出來就是義;知道見機行事就是智;分贓公平就是仁。沒有這五種德性而能成為大盜的,可說是天下絕無僅有的事。" 這樣看來,行善的人若未獲聖人的道,就不能立身;盜賊沒有聖人的道也無法行盜。但是由於天下的好人少,壞人多,所以也使得聖人之道為天下謀利的少,禍害天下的反而多了。因此有人說:"把嘴唇掀起來,牙齒就覺得寒冷;魯國的酒薄了,趙國的京城就被圍 。"聖人和大盜原是彼此相連的。世上只要有聖人,便少不了大盜。 就因為這個緣故,所以要天下大治,必得打倒聖人,釋放盜賊才行。這跟泉水乾了,山谷才空虛,高山平了,深澤才能填平是一樣的道理。只要聖人一死,大盜平息,天下方能太平無事。

    雖然這段解釋題目是夠了,但對莊子的思想肯定是斷章取意的,不能因此就認為莊子如何如何,如果古文有一定基礎的話,建議找本莊子原文來讀,莊子內篇是莊子本人所寫,外篇和雜篇是不是莊子寫的是存在爭議的。

  • 4 # 老孔

    莊子應該是老子道家的延續,老子道德經中有類似的觀點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莊子說的更詳細

    夫谷虛而川竭,丘夷而淵實。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雖重聖人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盜蹠也。為之鬥斛以量之,則並與鬥斛而竊之;為之權衡以稱之,則並與權衡而竊之;為之符璽而信之,則並與符璽而竊之;為之仁義以矯之,則並與仁義而竊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則是非竊仁義聖知邪?故逐於大盜,揭諸侯,竊仁義並鬥斛、權衡、符璽之利者,雖有軒冕之賞弗能勸,斧鉞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盜蹠而使不可禁者,是乃聖人之過也。

    但是意思是一個:萬物平等,(齊物),一旦區分上下,區分貴賤,區分善惡,就要褒貶,一旦有了褒貶,大家就會起“貪”心,比如爭做善人。

    這一點,有一個慈善拍賣晚會上,馬雲的一段話,說明他理解其中的“度”,大概情形是,國內著名的企業家都在,前排的馮侖啊,柳傳志啊,還有後排的不少人。大家拍賣一副小畫,起價2萬,很快就被15萬,30萬,40,60,80,100(柳傳志),120(馬雲),在主持人的忽悠下,老柳出價130,這時候實際上老柳踩了剎車,但是後排來了一個160萬,馬雲轉頭看了一眼,隨即舉手封頂200萬。主持人,請馬雲說幾句,馬雲說,我們做慈善,拍賣的金額都拿去做善事了,這是好事,但是剛才的拍賣,越來越情緒,最後投入的不是善心而是情緒,所以我策略性的用200萬打住這個競爭。

    不是原話,大概意思就是這個。

    這大概就是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本意。

    這裡有深刻的一面,那就是所謂的自然之道

    自然的是最好的,春夏秋冬,風火雷電,沒有好壞,也沒有貴賤之分,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完全尊順自然規則,就是那個說不清的“道”,就好了。

    這大概是所有儒釋道三家都認可的一個基本,就像大家都對易經都認可一樣。但是往前就會不同了

    (1)儒家,就是想把那個“道”說出來,不過儒家只關注活著的時候的“道”,死了的不管。儒家指出了,什麼是社會和國家之“道”,所以出來了君子,周禮,仁義禮等等概念,有褒貶,甚至到了朱熹還“滅人慾”了;

    (2)佛家,尤其是印度的小乘佛教,把“道”擴大到了時空的極限處,不單單定義了善惡,還定義了六道輪迴,還定義瞭如何修煉才能做人,然後不斷上升到佛。。。。後來大乘佛教覺得這事太複雜,就直接不證而悟道成佛。。。

    (3)道家,比較有趣,既然如此,就道可道非常道,乾脆不說是最好的。

    這麼理解的話,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非常容易理解,但是也沒有必要去深究其含義了/

    就是你不做最好,一做就錯。

  • 5 # 哥不猜想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本意是不讓人們去標榜所謂的賢能達人,如果刻意的推崇賢人之治,容易形成人治制度而有失公平。以此防止某些人假借聖人之名,掛羊頭賣狗肉,大行賊人之事,大肆欺世盜名、禍害百姓。

    這就是道家所致力批判的愚民思想,也是莊子的前輩老子不厭其煩而大書特書的意思:“不尚賢,使民不爭,”;“大 道 廢 , 有 仁 義”;“絕 聖 棄 智 , 絕 仁 棄 義 ,《道德經》”等等觀點的珍貴延續。

    同時莊子又一針見血地批判沐猴而冠者說:“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所以魯迅也深惡痛覺的說:“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吃人”兩個字!(《狂人日記》)” 。這一點上魯迅和老子、莊子是高度的一致。他們認為聖人容易視他人為愚昧無知的“草民”,無時不刻地想“替民做主”,而不是“由民作主”。抱有如此理念的“聖人”,只想為天下蒼生包攬一切,不成為竊國大盜也難啊!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所謂聖人,就是為世人立下行為規範、楷模天下的人。聖人的道德說教,聖人們樹立的榜樣典型,都是反人性的,而反人性的規矩也是沒有辦法實際執行的,包括聖人們自己。我們都知道,立下這些規矩的人,往往就是違背這些規矩的人,可笑吧?所以老子,莊子,魯迅們都認為“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他們都認為不停止道貌岸然,就會雞鳴狗盜不止;他們都認為不停止掛羊頭,就會賣狗肉不止。那位女講師,你近況可好?

  • 6 # 質躍

    既承邀,淺試分享吾的幾個思考點,感興趣的不妨自己從這幾個方面思考思考:

    揹負青天朝下看: 追名者為聖(學為聖人),求利者乃盜(天不藏私)

    是以,你我凡俗皆可以是莊子所說的聖人、大盜。浪得虛名而已。

    眾人名利場中抓住稻草苟安,難怪莊周人家說眾人呀都是假人,連休息會兒,都得請假,定義就叫“放假”。莊周人家是整天整年放假哩,所以叫真人吧!哈哈

    咱們先看看莊子描述的至德之世境:夫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惡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慾,是謂素樸。素樸而得民性矣。及至聖人,蹩躠為仁,踶跂為義,而天下始疑(惑)矣。澶漫為樂,摘僻為禮,而天下始分矣。故純樸不殘,孰為犧尊!白玉不毀,孰為珪璋!道德不廢,安取仁義!性情不離,安用禮樂!五色不亂,孰為文采!五聲不亂,孰應六律!夫殘樸以為器,工匠之罪也;毀道德以為仁義,聖人之過也。”不翻譯了,太長,簡單點說莊子是說呀,原始人類那樣樸素無知才是人的本性,而仁義禮樂則是對人性的破壞。

    筆者認為說的是對的,但是這是矛盾的,人類社會是一個滾滾向前的車輪,除非沒有了交換沒有了利,利是利益也是利器,割裂人的本性、大道。估計哪日我們奔到了馬克思所謂的共產社會時聖人大盜就一起over了吧!哈哈

    聖人一詞好像最早出自老子:聖人抱一為天下式。莊子也說了“內聖外王”,但之後儒家就把內聖外王發展成自己封閉的系統文化,二者不是一個意思的喔。所以,《胠篋》出在莊子外篇,據有考證說莊子外篇應該是他的後人門徒所作,不得而知呀!總之,改兩個文字,編幾個莫名的故事那不是很輕鬆的嘛。明其寓意便可,聖人大盜一體兩面而已。不能執著於作者有什麼特指那就侷限了混亂了。

    在莊子眼中,天下一馬,人本質沒有什麼區別,人都是筋骨血肉之軀,都吃五穀雜糧。有人然後就說了,不,某某就不是,他是天神感應,他母親一不小心踩到一個巨大的腳印了就懷孕了,出生時,鳳凰出現,麒麟獻瑞,天空現五彩祥雲,是的,成了,原來他是上天安排到人間的聖人、天子來教化管理百姓的。這不就是騙人的大盜嗎。聖人大盜一下子就都出現了。想象的共同體。

    莊子批的“聖人”,不僅僅是批判儒家、法家,其實,三教九流、百家爭鳴的都批在內呢。因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所以,莊子一批駁聖人,大家就認為是對儒家的批判,這個不錯的,儒家一直是正統,強悍,確實也是很針對性,而且,歷來別的各家落寞了也就喜歡拿著莊子的這話與儒家對著幹了。

    其實,聖人寓意一類人,大盜寓意一類人。大道破壞後,除了真人,天下眾人皆是聖人大盜,無出其右者。

    莊子的意思簡單,就是如老子所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然而 “利”把大道割碎了,一塊塊,一黨黨,一夥夥,學說文化,武器兵力,歸根都是為了自己一夥夥一撮撮的“利”而已。描畫捧出聖人,行著欺心強盜。眾人都是假人。

    原始部落時沒有商品交換,要想生存,要麼集體出力, 要麼各食其力 。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哪有什麼你醜不醜,美不美,他高貴、你低賤呢,聖人、大盜,君子、小人了?人們的焦點訪談在一個字“活”,他們是最注重生活的。這是真理。他們哪有什麼名利心。其實老子所說的,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往來為了啥,為了利,美其名曰,禮,來而不往非禮也,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就是大道未泯的好時代。莫言說過一句話:“所謂的尊嚴就是吃飽了沒事撐的瞎折騰個事。”哈哈,挺驚人駭俗的啦!

    不難想象,周滅禮崩樂壞後,百家爭鳴爭什麼,鳴什麼?爭鳴這是學說文化軟實力;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刀來劍往戰火連綿這是硬實力。

    心有不平則鳴。怨天是怨不著的,那怨誰,你怨我,我怨你唄,你爭我奪,你欺他詐,坑蒙拐騙,各為所用各為所利各為所名。指天罵地,瞞天過海,替天行道,說天道地,捨我其誰。爭的是聖名,求的是實利。在莊子眼中都是像豬身上搶那塊最肥美的肉的地盤的蝨子。

    聖人、大盜只是一個代號而已,名附於利。聖人求名,大盜求利。歸根還是利。

    無疑,莊子思想對現代物慾橫流的滿目狼藉行屍走肉的現代快節奏社會是一份難得的清涼劑。說白了人歸根還是活的過程,一切目的還是為了生活。

  • 7 # 目西

    理解這個問題要讀下面的話,這裡的聖人不死不是指的要哪些道德高尚的人去死,而是要不對他們做過高的追捧,以免別有用心者加以利用。

    為之鬥斛以量之,則並與鬥斛而竊之;為之權衡以稱之,則並與權衡而竊之;為之符璽而信之,則並與符璽而竊之;為之仁義以矯之,則並與仁義而竊之。

    翻譯過來就是,給天下人制定鬥、斛來計量物品的多少,那麼就連同鬥斛一道盜竊走了;給天下人制定秤錘、秤桿來計量物品的輕重,那麼就連同秤錘、秤桿一道盜竊走了;給天下人制定符、璽來取信於人,那麼就連同符、璽一道盜竊走了;給天下人制定仁義來規範人們的道德和行為,那麼就連同仁義一道盜竊走了。

    所謂聖人的標準,所謂仁義禮智信的要求。很多時候會被“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人所利用。假借仁義之名實行斂財之實。

    如果沒有聖人,沒有這些道德規範是不是就不行了呢。不是的,在道家學說裡面有一個叫做“道”的存在。萬事萬物都在根據道來行事。這“道”不會給事物定一個好壞的標準,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一視同仁的。

    比如說行孝道,這個有烏鴉反哺,羔羊跪乳,人只需要根據自己的“道”自然就會行孝道之實。

    同時在返回到道家的根基老子說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如果說萬物相等,那麼哪還有什麼蠅頭小利的爭端呢?哪裡會有殺身成仁的血腥?

    既然萬物都是平等的那麼,人是不是應該做到下面三點呢?

    1.不要用自己的道德標準去脅迫別人,這種脅迫製造不和諧。

    2.不要只注重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要多從人類的基本欲求出發理解他人,人都不是聖人也都不是惡人。

    3.沒有絕對的聖人與惡人,不搶佔道德至高點,也就沒有邪惡軸心。

    而以上三點就是我們打到某某人的最佳利器呀。

    圖裡的這些人就是時時刻刻在利用聖人的標準竊取仁義的啊!

  • 8 # 滄桑短笛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從莊子的《祛篋》說起。

    一、故事

    想理解莊子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必須去看莊子的《祛篋》。這句話就是出自《祛篋》,整篇《祛篋》也就是在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道理。《祛篋》首先講的就是一個故事。

    【原文】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

    【翻譯】憑空推測屋裡儲藏著什麼財物,這就是聖明;率先進到屋裡,這就是勇敢;最後退出屋子,這就是義氣;能知道可否採取行動,這就是智慧;事後分配公平,這就是仁愛。以上五樣不能具備,卻能成為大盜的人,天下是沒有的。

    二、邏輯

    這個故事說明了儒家的道德、聖賢,是沒有標準、模糊不清的。因此:

    【原文】“善人不得聖人之道不立,蹠不得聖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則善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雖重聖人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盜蹠也。”

    【翻譯】上述原文不用翻譯。這裡所表達的意思,是儒家的道德培養,即使能偶然出幾個善人,也會同時出更多的惡人、偽君子。

    三、所以

    儒家的道德是怎麼考察的?“察其言、觀其行”。一,“察其言、觀其行”根本就沒有標準;二,“察其言、觀其行”搞了2000多年,道德考察是怎麼玩的,可謂人人都既知道題目、又知道答案。“察其言、觀其行”就是開卷考試。三,有題目、有答案的考試,考試成績以什麼來決定:臉皮厚。直白的說,越是不要臉的,就越能得高分。

    四、結論

    莊子曰:“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您沒聽懂嘛?那好吧,我們再聽聽胡適先生說的。

    胡適先生說: 一個骯髒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兒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迴歸; 一個乾淨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談高尚,天天沒事兒就談道德規範,人人大公無私, 最終這個國家會墮落成為一個偽君子遍佈的骯髒國家。

    胡適先生的話您還沒聽懂嘛?

    哪,你就接著裝吧。

  • 9 # 民間秘籍珍藏選錄

    原文出處:

    《莊子·胠篋》

    夫谷虛而川竭,丘夷而淵實。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雖重聖人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盜蹠也。為之鬥斛以量之,則並與鬥斛而竊之;為之權衡以稱之,則並與權衡而竊之;為之符璽而信之,則並與符璽而竊之;為之仁義以矯之,則並與仁義而竊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則是非竊仁義聖知邪?故逐於大盜,揭諸侯,竊仁義並鬥斛、權衡、符璽之利者,雖有軒冕之賞弗能勸,斧鉞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盜蹠而使不可禁者,是乃聖人之過也。

    盜者,道定;道者,盜益。此盜非彼盜,此道亦彼盜。萬事萬物生在動中無不交流,交流之中無不影響,影響之中無不相互,相互之中無不有取留。就如我今天行文說理,在座取意,亦是盜理。

    以鬥斛量而鬥斛竊之,權衡而權衡竊之,符璽而符璽竊之……竊何哉?竊於用也。善用者,善用何物受何物竊也,無待之心依於有待之用,束乎!

    仁義道理,何為仁義道理,予之定義,熟之親悉,執也!世間本無仁義道理,唯有善益。取善益之有用,而生仁義,平平世間,若反受仁義法則規束,斯仁義之盜也。

    取善益加身,亦有待,有待者,皆受其盜。故而近本源,取無待,作無用。無用之情,天地近乎無生。立於心間,海闊無邊。信然遊乎天,處處隨心願。

    引導隨願的,是誠意乎?是無意。誠意,受“誠”有待。可知誠意為何物,若通因果,知本源,自然無待。

    天下道理,本是一家,追溯本源,皆化於無。無之大,以是無之容大,無之有大。

    無之有,乃至有!

    知於此,聖人生禮法道義,闡述道理。若不能通本源,反受束字面。理之大,一理容天下,此非明心者見得,故而老莊之道提倡明心見性,迴歸本能。如嬰兒狀態,有豈是嬰兒?有言人生三狀態,此乃第三層見山是山也。

    如此,大類好過儒之性善、性惡論,人性本無。

  • 10 # 趙燕雲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字面的意思即:聖人不消失,大盜的產生也就不會停止。

    此句出自《莊子·胠篋》篇。胠篋(qū qiè),釋義為撬開箱篋,後亦用為盜竊的代稱。

    個人理解是所謂“聖人”和“大盜”是兩個相對又相互轉化的概念。“大盜”也可以轉變為“聖人”。只要有“聖人”,“大盜”自然就會產生。

    或者可以把“聖人”理解為強制的規矩和規則,也可稱法律,正是因為規矩產生了一些所謂的大盜。而規矩本身對小的盜竊能起到約束作用,對大的盜竊根本沒作用(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莊子認為所謂的孝、悌、仁、義、忠、信、貞、廉都是人道譭棄,而人為標榜出來的概念。人皆循道而生,天下井然,何來大盜?何須聖人?以孝而論,烏鴉生反哺,無需彰顯孝道,而盡反哺本職。以專注彰顯孝為宗旨的贍養,攀比成風,最終有人無法滿足所謂孝道,而放棄了贍養,於是就有了孝子和不孝,何若行贍養之本職,人人贍養,不勝出個別所謂的孝子。

    這就和某些地方搞的“XX好人”一樣,如果整個社會都按照自然正常的邏輯執行,何必去人為標榜出一些“好人”。

    比如排隊,如果都正常排隊,怎麼會有對不插隊的讚揚,不插隊不是正常的嗎?

    比如讚美官員廉潔奉公、秉公辦事,難道這不是一個官員最基本的操守嗎?

    正因為不順“道”而行,把正常的行為和準則當成了稀缺的東西來膜拜讚頌。

    這與老子的“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不提倡具體的賢能德行,才會避免民眾效仿形式而爭奪賢名,人們才會各安其分,以利於選拔真正的賢能。不把罕物作為奇寶而珍愛,才不會引起人們的貪慾而引出種種盜賊行徑。不做挑動人們慾望的事,才能保持民眾的心思不致流於迷亂)也是一致的。

    其實要理解這句話還是需要通篇來看全文。

    原文:

    夫谷虛而川竭,丘夷而淵實。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雖重聖人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盜蹠也。為之鬥斛以量之,則並與鬥斛而竊之;為之權衡以稱之,則並與權衡而竊之;為之符璽而信之,則並與符璽而竊之;為之仁義以矯之,則並與仁義而竊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則是非竊仁義聖知邪?故逐於大盜,揭諸侯,竊仁義並鬥斛、權衡、符璽之利者,雖有軒冕之賞弗能勸,斧鉞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盜蹠而使不可禁者,是乃聖人之過也。

    即:溪水乾涸山谷顯得格外空曠,山丘夷平深潭顯得格外充實。聖人死了,那麼大盜也就不會再興起,天下就太平而沒有變故了。聖人不死,大盜也就不會中止。即使讓整個社會都重用聖人治理天下,那麼這也是讓盜蹠獲得最大的好處。給天下人制定鬥、斛來計量物品的多少,那麼就連同鬥斛一道盜竊走了;給天下人制定秤錘、秤桿來計量物品的輕重,那麼就連同秤錘、秤桿一道盜竊走了;給天下人制定符、璽來取信於人,那麼就連同符、璽一道盜竊走了;給天下人制定仁義來規範人們的道德和行為,那麼就連同仁義一道盜竊走了。怎麼知道是這樣的呢?那些偷竊腰帶環鉤之類小東西的人受到刑戮和殺害,而竊奪了整個國家的人卻成為諸侯;諸侯之門方才存在仁義。這不就是盜竊了仁義和聖智嗎?所以,那些追隨大盜、高居諸侯之位、竊奪了仁義以及鬥斛、秤具、符璽之利的人,即使有高官厚祿的賞賜不可能勸勉,即使有行刑殺戮的威嚴不可能禁止。這些大大有利於盜蹠而不能使他們禁止的情況,都是聖人的過錯。因此說,魚兒不能脫離深潭,治國的利器不能隨便拿給人看。那些所謂的聖人,就是治理天下的利器,是不可以用來明示天下的。

    這裡面哲學意思就更深了,可以自己體會。

  • 11 # 那邊仍是孤獨

    莊子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句話,是和老子的“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是一脈相承的。這既是道家“以道治世,無為治世”思想的一種體現,也是在諸候國間政治集權大一統戰爭中,伴隨而來的百家思想大一統殘酷鬥爭的產物。

    老子在講完“以道治世”之後,接著講“以聖人治世”,說了“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這幾句話。意思是如果大道崩廢,不能以道治世,就只能靠聖人的仁義來治世了。聖人治世,就要有治世之智慧。按照道家“有無相生”的辨證法觀點來看,矛盾雙方是相對又相生的。智慧出現就不只有“聖人”,還會有相對應而又相生的“大盜”;不只有“大信”,還會有相對應而又相生的“大偽”。也就是“道魔相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意思。老子和莊子所說的,義理一致,簡單點說就是大道一旦崩廢,依靠聖人治世,只能越治越亂。

    和老子只是針對“仁義”“智慧“大偽””這些東西來講不同,莊子的矛頭則直接指向了人。“聖人不死”,具有攻擊性了。逍遙灑脫的莊子怎麼會變成了憤青?這和當時文化領域大一統過程中諸子百家間殘酷的鬥爭有關。這種鬥爭甚至已達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連儒家都動殺心,孔子殺少正卯的故事就更能說明了這點。

    少正卯,春秋時期魯國大夫,開辦私學,招廣學生,影響很大,甚至於把孔子的學生都吸引過去,成為魯國和孔子齊名的人物,被稱為“聞人”,他的思想和孔子的思想衝突很大,當時魯國的國君魯定公也反對少正卯的學說,於是孔子和魯定公一拍即合,魯定公任命孔子為司寇(大法官),找個藉口定個罪名,就把少正卯給殺了。

    在這場殘酷的爭鬥中,以“無為無爭”為宗旨的道家,也同樣面臨著危險。所以,莊子的話帶有一點點“噴子”的味道,也就不難理解了。

    老子“騎牛出關”,雖是無為隱世思想的體現,但也帶有遇險則躲的意味。還有莊子“泥龜曳尾”的故事,也能證明道家所處的危險境地。

    但這個寓言並不是說莊子怕死才“無為無爭”的,它更說明了只要是“有為有爭”,即便是我堂堂的莊子,即便按聖人“三綱五常”的設計圖來治理天下,也只有死路一條。

  • 12 # 兮兮說事兒

    這句話出自《莊子·外篇·胠篋》篇。其實,《莊子》一書根據學者的研究,內篇應該是莊子本人所寫,外篇大部分為莊子的弟子所寫,至於最後的雜篇則是漢代一些信奉道家的人所作。

    在講這句話之前,我們先來說一下道家。道家思想出現在戰國時期,應該是在孟子之後。我們現在經常說道家是老莊哲學,也就是以老子、莊子為主的哲學,或者說“黃老之學”,也就是皇帝和老子的哲學。其實,這兩種說法都不太對。老子和莊子的思想其實差距還比較大,老子的思想來源於兵家,而且老子的職業是周王室圖書管理員,所以他見了太多戰國時期宮廷內幕,對於周王室成為擺設,各個諸侯互相征伐的事情看得太多了。《老子》以書,其實很多是講“南面之術”的。莊子呢,曾經只是一個小官員,所以他的思想更多的是從個人角度,教導個人如何擺脫紛亂的社會出發的。

    《莊子》裡面很多內容強調人不要拘泥於外物,更不要拘泥於一些既定的法則。社會為什麼會禮崩樂壞?很多人以為是秩序崩塌了,其實正是因為制定了秩序,秩序才會崩塌。倘若沒有秩序,人們都按照上古時代那樣生活,那麼人就不會有這麼多私慾,也就不會出現禮崩樂壞的局面。

    莊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之前,其實詳細論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說,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其實都是在替盜賊出謀劃策的。盜賊很多都是聖人,或者有聖人的智慧。莊子說,你看盜賊進屋偷盜之前,都需要好好謀劃,看看這個家庭值不值得偷,這其實是聖,帶頭進屋的,就是勇,掩護夥伴,最後一個出來就是義,判斷能不能下手,這其實就是智,分贓平均,其實就是仁。所以,莊子說,如果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不過,我覺得,這個死,不是我們現在說的生命的消逝,而是說不應該讓聖人出現。因為在此之後,莊子說,聖人是國家的利器,不吉祥的器物,所以不能展示於天下。

    由此可見,莊子其實是認為,人類的很多智慧、秩序其實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 13 # 有書共讀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源自莊子的思想,它出自《莊子·胠篋》:夫谷虛而川竭,丘夷而淵實。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大致意思是,溪水乾涸山谷顯得格外空曠,山丘夷平深潭顯得格外充實。聖人死了,那麼大盜也就不會再興起,天下就太平了。聖人不死,大盜也就不會中止。

    這句話誕生於百家爭鳴,諸子並行的年代,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古人有云:天生聖人,為世作則,意思是所謂聖人便是那些為為世間立下行為禮儀規範,成為社會楷模的人,而儒家思想正是去引導人們成為聖人的,孔子當初被儒生們尊為“聖人”,唐太宗封之為“先聖”,宋真宗封之為 “至聖”,意思是聖人的頂峰。

    由於道教與儒家在思想上有一定的差異,所以導致在很多人看來這句話是針對儒家思想的攻擊,其實不然,仔細從老莊本身的角度去思考就能理解。

    首先,莊子認為所謂的孝、悌、仁、義、忠、信、貞、廉等等,都是人道譭棄,而人為標榜出來的東西。人皆巡道而生,天下井然,何來大盜,何須聖人。如同烏鴉生反哺,只是在儘自己反哺的職責,沒有必要去彰顯,去標榜。

    大家熟知的哲學中,世間的一切都存有對立共存的狀態的。舉個例子,道家思想則認為貧富差距產生貪念,那麼沒有貧就沒有富;等級差距產生歧視,所以沒有貴就沒有賤,矛盾是差異以及相互的不理解造成的。

    善與惡也是如此,人們心中的聖人是善之大者,大盜是惡之大者,大惡的代表,它作對人類社會善惡共存的狀態的一種事實陳述,是可以解釋的過去的。

    如此便可以解釋沒有聖人,就沒有大盜,因為當人們搶佔道德制高點的時候,製造了那些有“道德缺陷”的人。

    當然,也有人認為莊子言下的“聖人”並不是說真正的聖人,而是那些為了爭奪成聖之機,不擇手段致天下百姓生死於不顧的“聖人”!那些“聖人”竊天之道,以己代之,成為聖人!

    總而言之,無論是什麼原因,在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中,人性都是無知無慾,無所作為的,他們可善可惡,是人在與社會中順其自然的。如此一來,人類沒必要用自己的道德標準綁架他人,製造出不和諧的社會人際,同時注重務實,不要只崇尚空泛的道理,更多從人們的基本慾望和需求中去理解,包容,同理世間沒有絕對的聖人和惡人,不必總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去批判他人。

    在今天看來,這樣的思想確實也為人類提供判斷事物,指導行為思想提供了一種不同的理念。過去君子能和而不同,文化之所以繁榮,今天我們能求同存異,如此才能夠使長遠的人際關係,乃至社會發展朝向更好的方向不是嗎?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 14 # 談者無語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字面解釋

    天下如果還有“聖人”這一概念存在,或者還有“聖人”存在,那麼相應的“大盜”這一概念也不會消失,或者“大盜”也不會滅絕。

    誰是“聖人”,誰是“大盜”?

    盤古伏羲

    黃帝神農

    堯舜禹湯

    這些是諸子百家多數公認的“聖人”,勉強還可以加上“文王”“周公”,或者諸子百家的開山祖師。

    最早的聖人,是華夏民族的祖宗,或者創立了豐功偉業的帝王。

    那麼“聖人”到後來演變成什麼了呢?演變成了“皇帝”的別稱。唐代稱皇帝為“聖人”,後世的臣下稱呼皇帝多為“聖上”、“聖”或者“聖人”。

    請注意,到了這時候“聖人”已經不是最古老的“聖人”的概念了,只不過是一個名教的稱謂罷了,你能說那些君王就擁有多大的功德?還是能比過三皇五帝?

    所以讓我們回到《道德經》中,老子也這一說: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

    凡是人造的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有心人的各種歪曲,最終一定會面目全非,成為根本無法理解的怪物。

    所以為什麼要執著於“聖人”這一人造的概念呢?

    而也就是因為有了“聖人”這一虛假的概念,才會造成了真假混淆,事實難辨的情況,才會造成了眾多無德無行之人竊取“聖人”這一稱號的結果。

    “竊鉤者誅,竊國者候”

    眾人口中尊貴的侯王,其實只不過是一個“竊國大盜”而已!

    “聖人”可以死,“大盜”可以止

    老子又說了:“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治理國家,最重要的是依照“道”來治理,如果失去了對“道”的把握,那麼只能依照之前的“德”來治理(祖宗的法度、祖宗的功德),如果連“德”都失去了,那麼只能依照“仁”,以君主的仁愛之心來治理國家,如果連“仁”都失去了,那麼只能依照君主、臣下之間“信義”來治理國家,如果連“信義”都喪失了,那麼只能按照上下尊卑的“禮儀”規矩來勉強維持國家的治理。所以試圖依靠禮儀這些東西治國安邦,其實那隻不過是忠信最微薄的一面,而恰恰是禍亂開始的前奏。

    那麼推崇“聖人”,而鄙夷“大盜”,陷於名教之間的紛爭而忘記治理國家的實質,難道不也是同樣的錯誤嗎?

  • 15 # 閒看秋風999

    所謂“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般駭人聽聞的言語只有一個人能夠說得出來,他就是中國古代最瀟灑之人——莊子。

    莊子認為儒家思想中的禮義廉恥忠孝節義等等,都是虛偽的,都是所謂“聖人”蓄意捏造出來的東西;都是“人道”,而非“天道”。

    如果人能夠“法自然、法天道”,社會就會秩序井然,哪裡用得著聖人來教誨。比如烏鴉反哺,烏鴉只不過盡本能而已,何須旁人讚譽是否“行了孝道”。

    如果天下兒女能夠以烏鴉做榜樣,各司其職就好。如此也不必彰顯所謂孝道,攀比成風的形成,最終卻還是有人無法滿足所謂孝道,而放棄了贍養雙親。

    中國古代第一智者老子也說過: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所謂“賢”者,無非是他做人的本分,無須遵從提倡。

    而所謂“寶貝”(難得之貨),也是人為抬高其價值,所以成了盜賊的“標的物”。鑑寶之類的節目多了,才引來無數盜賊競折腰。

    見素抱樸。在莊子(老子)的眼中,聖人如孔子都是虛偽的,孔子的一套“聖人”之道都是與自然規律,既“道”背道而馳的。只有少一些說教,天下才能太平;聖人不死,大盜就會層出不窮。

  • 16 # 升值君

    這句話出自《莊子•外篇•胠篋》莊子為了“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先說的就是聖人的一系列做法都是對大盜有利的,以前齊國效法聖人,建立宗廟、社稷,設立邑、屋、州、閭、鄉、曲這些行政區。然而忽然有一天齊國大夫田常,殺了齊簡公奪取了齊國政權。盜走了齊國,為了一直擁有齊國,他連齊國治理國家的聖知之法也也盜走了。

    莊子所說的聖人可以抽象為一套做事的標準。莊子覺得善人不依靠這套標準不能安身立命,小偷不依靠這套標準的話偷不來東西。大家都要依靠這套標準做事,但是善人少不善的人多,因此這套標準對天下有利的地方少,不利天下的地方多,因此聖人不死,大盜不知。

    再舉個例子,以前我們班後面有個垃圾桶。許多人去扔垃圾為了省事,隔很遠就想投個三分。投進去就投進去了,投不進去的話他們也不去撿。所以垃圾桶周圍經常有好多垃圾。班主任開班會的時候就說扔垃圾的時候,扔不進去的話,彎彎腰把它撿起來。可是我們班上的人就是不聽,說多少次都不改。後來我們班主任為了讓垃圾桶周圍沒有垃圾,他想了一個好辦法,誰都不允許再往垃圾桶裡倒垃圾,他把垃圾桶拿走了。so easy,垃圾桶周圍再也沒有垃圾了,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 17 # 鴻鵠迎罡

    《莊子》全書總共只有6萬5千餘字,內容卻包羅永珍,既豐富多彩又博大精深,涉及政治、社會、人生、藝術、哲學、宇宙生成等許多學科。全書以史料作為論述主線,然後依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構建成集可讀性、思想性、邏輯性和哲學性為一體的美文,再連綴組合成全冊。

    莊子的行文筆觸常常在議論、敘述和抒情之間自由轉換,彰顯了他高超的文學技巧。可以說,這部書是一本哲學化了的文學名著,在我國文學史上同樣有很高地位。

    《莊子·外篇·胠篋第十》有這樣一句話:夫谷虛而川竭,丘夷而淵實。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雖重聖人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盜蹠也。

    尤其“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八字,擁有極高知名度和爭議性,常常被歷代文人拿來解讀,似乎每個人都認為自己說得在理。

    這八字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意思為,聖人如果不死,那些盜賊也就不會從世上滅絕。

    莊子這樣說,自有他的道理。他的道理就是他是道家思想的傳承人,說話不能空穴來風,每句話都要為道家思想來服務,體現道家思想的精髓,才是應有的態度。

    莊子(369年——286年)的老前輩老子(571年——471年)創立道家學說後,為道家思想制定了一個核心思想,可以用“道法自然”這個成語來概括。在老子眼裡,自然之道大於一切,世間萬物都都受制於自身,對自身來說,必須敬畏和遵循天地自然形成的那個“道”,否則,自身的有跟無,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道家思想發展到莊子手裡,他總結出“齊物論”思想,既是對道家思想的延續,又是對道家思想的重新認識。

    “齊物論”的基本意思為,世間萬物沒有貧富、高低、貴賤之分,也沒有等級之別,若這樣的話,人們就不會產生誤解和矛盾的差異,每個人在道德層面,都是平等的,當然就不會產生道德綁架之類的說辭。

    在這樣的社會形態下,聖人是大盜,大盜也是聖人,他們的叫法不一樣,但對社會帶來的作用和影響,不論是正面還是負面,卻都是一樣的。當一個人佔領了道德制高點,因為他的高標準,勢必要製造出一些有“道德缺陷”的人。有道德缺陷的人存在於世上,同樣會催生一些道德高尚的人出來,並形成一種對立之勢。

    聖人所表現出來的言行被人們捏合成一套約定俗成的秩序,是一種“道”,大盜所表現出的言行同樣被人們加入主觀理解而制定成一套秩序,也是一種“道”,如果把正反兩極都消除,他們給社會造成的差異,對自然秩序的破壞,是沒有區別的。

    因為有了差異和矛盾,才會促使人們建立相關秩序來約束和消解,而秩序的建立,卻不可避免地破壞了自然之道,違背了“道法自然”和“齊物論”的初心。這就是莊子“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深層含義。

  • 18 # 武俠哲學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是《莊子》外篇《胠篋》中的一句話。

    一般認為,《莊子》三十三篇,內七篇為莊子本人的作品,代表了莊子本人的思想。外篇和雜篇則是莊子後學的文章,這其中根據不同的思想傾向,又有不同的分派。

    《莊子》外篇的《胼拇》《馬蹄》《胠篋》《在宥》和雜篇的《讓王》《盜蹠》《漁父》是莊子後學中同一派的。他們有點像無政府主義,劉笑敢先生稱之為「無君派」。他們認為,人之本性自由自在,不受任何侵害。一切君主統治,無論明君還是昏君,都是對人性的侵害。仁義也和刑罰一樣,也是對人本性自然的侵害。

    《胠篋》這篇文章就說,為了防止小偷,我們把東西儲存在箱子裡,用繩子綁了,還上了鎖。這樣挺好。可是一旦遇著大盜了,他連你的箱子都給揹著走了。他背了你的箱子走,唯恐這繩子不解釋,唯恐這鎖不結實。現在你所有為了保護東西而做的的準備,箱子、繩子,鎖,都被大盜利用了,反而成了大盜的工具。你弄這些東西本來是為了保護東西,現在反而成了大盜的工具。

    然後他就繼續論證說,世界上所有的所謂智慧,所謂仁義,最後都會成為大盜的工具。你用心治理國家,禮法周備,社會安定,這是你的智慧。結果大盜一來,把你殺了,把你的國給竊了。你制定的所有的禮法仁義,都成了這大盜的工具,讓他能安穩的享受國家安定的成果。使得他「有乎盜賊之名,而身處堯舜之安」。這個大盜不僅是竊了你的國,還連你治國的法度一併竊取了,反而成了大盜的工具。正如大盜竊了你的箱子,你箱子的繩子和鎖,也就成了大盜安享成果的工具。

    仁義禮智,這是好的東西吧。然而最終也成了大盜的工具。大盜怎麼用仁義禮智為工具呢?

    「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

    猜測這家能有多少錢,這叫聖。第一個衝進去偷竊,這叫勇。偷了東西最後一個出來,這叫義。酌情判斷能不能下手,這叫智。分贓平均,就是仁。要想成為大盜,這聖、仁、義、勇、智五樣,可是缺一不可。

    原來大盜橫行,也是因為他用了「聖人之法」,盜蹠就是用了「仁義勇智」才成了大盜的。好人固然要用聖人之法來自立,可壞蛋也是因為用了聖人之法才得以橫行。而天下善人少而不善的人多。那也就是說,聖人之法大多數是被惡人所用,成了大盜了。所以聖人之法是弊大於利。於是《胠篋》就得出一個結論:「聖人生而大盜起」。

    可不是嗎。聖人之法,被好人用以為善的少,壞人用以為惡的多,那可不就是「聖人生而大盜起」嗎。在這樣的情形下,《胠篋》才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雖重聖人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盜蹠也。」

    聖人本來是用以治天下的,可結果呢,卻是被盜蹠這樣的大盜所用,橫行天下。最終是苦了人民,利了大盜啊。

    所謂「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為什麼?因為竊國者是大盜,他不僅竊取國家,還連仁義、禮法、制度一併竊取了。仁義、禮法、制度都成了大盜的工具,使他成了諸侯。正如你用箱子保護東西,綁了繩子上了鎖。箱子、繩子和鎖,是你保護你東西的工具。可大盜連你的箱子都偷走了,你的箱子、繩子和鎖,就成了保護大盜東西的工具了。

    為什麼世界紛亂不止,因為人人都想成為大盜,人人都想連仁義、禮法、制度一併竊取。聖人制出的這些東西,最後都變成了大盜的工具。這一切,都是聖人之過,所以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 19 # 大秦鐵鷹劍士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就是說人們只追求仁義道德,只追求奇技淫巧,那麼這個社會就會紛爭不斷,盜賊就會層出不窮!人人皆曰詩書禮樂,則人們會寡廉鮮恥;人人都學習孫子兵法,那麼國家將會無可戰之兵!統治者只提倡烏托邦式的大同世界,而不解決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那麼社會雖然看似高大上,但實際犯罪叢生!

    最能反應“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句話的的社會是宋朝!可以說宋朝的儒學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人都講恭良溫儉讓,人人都在追求道德的最高境界。宋朝文學家輩出、儒學大師更是有宗師級人物產生,但是宋朝的實際情況如何呢?江南有方臘起義、梁山有108將聚義!仔細研究《水滸傳》就可以看出宋朝是一個大盜不止的社會,絕對不是天堂!

    為什麼聖人不死就會導致大盜不止呢?因為聖人的名號本身就是一個名利場,人們為了成為聖人就會費勁心思去投機取巧,這樣就會導致社會問題層出不窮!比如說各類假學者、偽專家、虛教授他們頂著“聖人”帽子斂財博名,上行下效,名與實分,就導致了各類社會問題!

    老子認為: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也就是說老子認為統治人民最重要的事情是使他們身體健康、衣暖飯足,讓他們沒有更大的慾望,沒有慾望就沒有殺戮!聖人標準本身就是一個慾望,有了這個慾望,人們的紛爭就多了!

    亞當和夏娃最開始住在伊甸園,他們赤身裸體無知無慾,生活過的自由自在!蛇引誘他們吃了智慧之果,從此亞當和夏娃有了智慧!他們的後代人類有了不同的聖人標準,於世間紛爭不斷,人們追求得越多,戰亂紛爭就越多!這大概也是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一個典型案例!

  • 20 # 靈魂流浪者D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和老子的絕聖棄智,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表達的都是一個意思。

    從俗見來說,很多人理解絕聖棄智是愚弄百姓,讓百姓沒有智慧。殊不知之所以有爭,就是因為有階級對立。之所以有盜,是因有難得之貨,有難得之貨必有貧富差距等各種對立問題。

    老子的意思是要消除兩極對立,包括貧富階級貴賤,一切的兩極對立,這樣才會接近大道,因為道的特性是非對立的,它是一個統一體,包含陰陽及一切,但它只是一。

    只有無為,消除了分別心,人才能近道。道的特性,非善非惡,非上非下,非陰非陽,非賢非惡 。

    而人心倘若執著善,必厭棄惡,有善的意識,必有惡的意識來對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67歲生娃的田女士坦言,如果再選擇一次,她不會留下這個孩子,很痛苦,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