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影劇精剪
-
2 # 雞史
格格,滿語,意為小姐。為清皇族女兒的統一稱謂,也被用於尊稱其他位顯貴的女性。清朝親王的低階妾有時也被叫做格格。所以說,當你成為格格的時分,你未必便是皇帝的親生女兒,你可能只是有著皇室宗親血脈的皇族女兒。
其次,別以為當了格格就可以挑選你喜歡的五阿哥和爾康。統治階級的婚姻那都必須是包辦婚姻,還有各種政治聯婚。作為格格,那要按照皇帝、皇后亦或是皇太后的志願去挑選自己喜歡的目標,格格的婚姻大事和國家社稷聯絡在了一起,皇帝很會運用“賜婚”這麼的手段去籠絡人心。
受害者永久只要格格自己。皇太極首要一馬當先,將自己的數個女兒嫁給了蒙古貴族。從此今後,滿蒙通婚逐步演化成為一種規矩。關於嫁出去的皇族之女,清廷也有一違揹人道的規律:遠嫁蒙古的皇族之女,沒有皇帝的諭旨,十年禁絕回家。
那些幸運地留在紫禁城的格格,她們的婚姻就真的美好嗎?不,她們中的大多數人都需要面臨不孕不育的困惑。文獻記載,清朝有很多格格都有生孩子能力,可當她們婚配後,通常只能經過老公其他的妻妾生孩子過繼而來。這是因為有一種人從中作祟。
便是陪嫁的奶孃。這奶孃通常都是皇后家的親信。按照清朝皇室規矩,格格出嫁後是要賜給他們一座府第,只是這是特意為格格獨自寓居的,駙馬不容許跟格格同住。駙馬住在府第的外舍,沒有格格的宣召不可以同床共枕。這不就奇怪了,新婚燕爾,哪有女子不願意看著自己的老公陪著自己呢?
所以,還有奶孃從中作梗,奶孃對格格婚姻日子具有必定的權力。格格與如若想要行房,還得跟奶孃做口頭懇求。如此一來,這些奶孃就要趁機敲詐。格格若不向奶孃納賄,夫妻日子多半不被容許。
假如懇求次數多了,奶孃還要笑話格格日子淫亂。格格們有苦難言,礙於情面,也不敢傾吐委屈。久而久之,也就造就了清代格格不生小孩子的悲慘劇。
-
3 # 娛樂小傻喵
清朝格格不能生育,在過去曾是個千古之謎,現如今經過眾多科研考究,終於揭曉了清朝格格不能生兒育女的秘密。
這一切事實的關鍵都在於管家婆的權利賦予,就如同當年丞相的位置超越皇帝之時,國家所蒙受的危難,所以管家婆的權利過分膨脹所導致的格格沒有子嗣是清朝當年政事的一大漏洞。沒有受此危害的公主,也唯有宣宗的大公主,她不受封建禮教的束縛,勇於追尋自己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最終獲得兒孫滿堂的幸福景象。
清朝格格們結婚之後,按照皇室的規矩,公主在出嫁之後就要住在皇帝欽賜的一座宅子裡,她們的生活只能獨居而不能跟自己的丈夫住在一起享受正常的婚姻生活,她們不再可以跟自己曾經的兄弟姐妹們同住,駙馬的兄弟姐妹如果遇到公主,也必須行大禮表示尊重,而駙馬則要住在公主宅子的外院,沒有公主的命令宣召,駙馬就不能進入公主的宅院跟公主同床共枕。可即使有了公主的命令,駙馬想要跟公主見面,路途依然很艱難又漫長。因為公主宅院裡的出入權都掌控在管家的手中,也就是所謂管家婆。公主如果不向她行賄的話,管家婆就要對公主言行大肆阻攔並加以羞辱和謾罵,可公主們都出自名門,怎能受此屈辱?一個個分外柔弱所以很容易的就被管家婆拿捏在手中,公主即使在宮中見到了親生母親,也不敢訴說自己的冤屈,因為所受的冤屈已經離事發時間很遠,所以生母未必能夠聽得進去並未公主排憂解難,在這樣危難的情形之下,公主想要懷孕是很難的。
所以清朝公主的小孩多是駙馬的側室所生,如果公主比駙馬早死,還要將公主全部的東西搬回宮中並將駙馬趕出院子,管傢俬藏公主的物品也無從考證。由此看來,公主早死也是很正常的,並且多因為相思成疾而死。
-
4 # 國產整蠱大師
只要是女子,都是可以生育的。不能生育,可能是因為:1.被人陷害,導致不能懷孕,比如在房間放麝香啊,等等,這些都是後宮很多心機婊會做的事,畢竟當時母憑子貴嘛,要是生了一個兒子,那地位可是很高的。2.可能營養跟不上,又或許是到了更年期,或是其他某些生理上的問題吧!
-
5 # 冷140815934
主要原因有三個。一個是出嫁的時候年紀太小。第二個是大部分愛新覺羅的女人嫁給蒙古,不適應蒙古,所以早死的非常多。第三個是,清朝想用這種和親的辦法讓蒙古王公後代都是愛新覺羅的外甥,以此來控制蒙古。不過蒙古人也不傻,當然會防備這一點。因此耍手段不讓他們有孩子。
-
6 # 有些失控
真相就是我們在黑清朝,就像清朝黑明朝一樣。管家一定程度上是有管制格格生活的權力,但是把格格描述得地位如此低下到下人都不如的地步,也是扯蛋一樣的。以前社會不像現在的資訊社會,社會面貌能很好的儲存,大多是隻能透過“隻言片語”來推斷,什麼文學作品啦,口語相傳的故事啦,很多都是主觀性很強的推論,失真太嚴重。就算我們處在現今的社會,很多現象也一樣有很多爭論,有很多困惑,誰能說什麼事就能看清真相了。所以說,扯蛋一樣的。
-
7 # 西瓜島主
那些年輕貌美的格格與阿哥卿卿我我的浪漫愛情,不知道又要羨煞多少旁人!可是,如果你對格格的真實人生有所瞭解,那些瀰漫了很久,要“穿越清朝做格格”的傻想,便會煙消雲散。
翻開清宮醫案,披閱清代史書,可以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清代的格格極少有生兒育女者,並且十之有九得了相思病而死亡,因為她們平日很難見到自己的駙馬一面,即便在晚上也很難與駙馬同床共枕,隨意行房。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有悖天倫常理的現象呢?
結婚後就得與駙馬分居
清朝格格們出生後,一般都由奶媽餵乳照料,難得與生母見上一面,自出生至婚配,母女見面次數屈指可數。尤其甚者,每當格格出嫁,都由皇帝賜給專門府第,駙馬只能住在府第外舍。如果格格不召幸的話,駙馬是不能隨便進府與公主同床共枕的。但格格每召幸一次駙馬需要花費很大的周折,要花許多銀錢賄賂管家婆奶媽,才能如願以償。如果格格不賄賂奶媽,即使格格宣召,奶媽必尋找藉口多方阻攔,甚至責以恥笑。
-
8 # 小太陽丶
結婚後就得與駙馬分居
清朝格格們出生後,一般都由奶媽餵乳照料,難得與生母見上一面,自出生至婚配,母女見面次數屈指可數。尤其甚者,每當格格出嫁,都由皇帝賜給專門府第,駙馬只能住在府第外舍。如果格格不召幸的話,駙馬是不能隨便進府與公主同床共枕的。但格格每召幸一次駙馬需要花費很大的周折,要花許多銀錢賄賂管家婆奶媽,才能如願以償。如果格格不賄賂奶媽,即使格格宣召,奶媽必尋找藉口多方阻攔,甚至責以恥笑。
皇室規矩,公主出嫁的時候即被欽賜一座宅子出宮另住,但不得和駙馬的兄弟姐妹同住。駙馬的兄弟姐妹如果見到公主的面則要行大禮參拜。駙馬住在宅子的外院,公主不宣召,不許共枕蓆。每宣召一次,公主和駙馬都要花費許多錢才能見面,因為權力都在保母手上,即所謂管家婆。公主若不向保母行賄,保母一定多加阻攔,甚至罵公主無恥。女子大多柔懦,哪有不被其制住的。公主即使進宮面見生母,也不敢訴說委曲,因為情勢隔閡的緣故,即使講了也聽不進去。所以有清一代的公主幾乎沒有生小孩的,有也是駙馬側室所生。如果公主比駙馬早死,則將駙馬趕出宅子,所有的東西搬入宮中,除房宇外進了保母私囊的無法考證。大抵清朝的公主十人中就有九人因相思而死。

康熙皇帝第十女和碩純愨公主,也稱十公主,二十二歲時嫁與蒙古博爾濟吉持氏喀爾喀臺吉策凌。策凌是元太祖成古思汗二十世孫。康熙三十—年,即公元1692年,其祖父丹律攜他自居地塔米爾投歸清朝。康熙皇帝十分高興,授其為輕騎都尉留居京師入內廷學習。後與和碩純愨公主成婚,授和碩額駙。但和碩純愨公主平時卻難得與駙馬策凌見上一面,更很少與他同床共枕,以赴巫山雲雨。和碩純愨公主思夫心切,以致臥床不起,婚後僅四年就撒手人寰,時年二十六歲。
再說乾隆皇帝的十公主,即固倫和孝公主。其母惇妃汪氏因隨意毆打宮女被乾隆皇帝革去妃位,降為嬪級,也自然失去了撫養女兒的權力,十公主遂被送到其它的貴妃宮中撫養。乾隆四十五年,即公元1780年五月,乾隆皇帝將僅有五歲的十公主指配和珅之子豐紳殷德。九年後的歲末,十四歲的十公主便下嫁了豐紳殷德。
他們的婚姻無疑是一場政治婚姻。在中國古代,很多政治婚姻都是以失敗告終,因為他們之間沒有愛情。但是,十公主與豐紳殷德無疑是幸運的一對。雖然他們的結合是一筆政治交易,尤其是在和珅看來,這是鞏固乾隆皇帝對自己的寵愛的最有力的條件。而十公主與豐紳殷德兩人卻異常般配,男的瀟灑俊朗,女的美麗大方,在以後的數十年間,兩人的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共同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
其實,他們二人也多有不諧的時候,豐紳殷德“持重老成,不苟言笑”,而十公主乃金枝玉葉,生性外向,能幹練達,兩人在相處的時候經常出現公主一人"獨領風騷"、而殷德一言不發的場面。 當然,乾隆皇帝最寵愛的十公主婚姻生活更不能躲過奶媽的橫加干涉的陰影,白天,他們二人卿卿我我,恩愛異常,但是,每到晚上,他們卻要各自獨守空房,倍感寂寞。如果二人同床共枕一夜,更顯得彌足珍貴了。
二人婚後僅有一子,可惜好景不長。不知是什麼原因,幼子突然早夭,這使十公主與豐紳殷德傷心欲絕,悲痛不已。此後,十公主就不曾再有生育,而豐紳殷德為了接續香火竟然討了幾房小妾,其父和珅被嘉慶皇帝處決後,豐紳殷德更是“飲醇酒,近女色”,放浪形骸,這無疑使十公主的感情雪上加霜。豐紳殷德死後,嘉慶皇帝對妹妹淒涼的處境無能為力,明清兩朝的公主都是不能再嫁的。他只能經常給妹妹送來錢物,從經濟上幫助她。
-
9 # 時間煮雨我煮粥哎
格格出嫁後,婚後生活又是如何呢?她們大多數人都會被不孕不育的問題所困擾,但其實據史料記載,她們大多是有生育能力的,可是大多數孩子都是從丈夫其他妻妾那裡過繼過來的,為何能生育卻不去擁有一個自己的孩子呢?只因為有一種人在背後使壞,它就是奶媽。皇室奶媽可不是一般人能當的,大多是皇后家的親信。而清皇室有規定,格格出嫁可以得到一座御賜府邸,卻不允許駙馬與格格同住,即使過了門,兩人也不能同住,這就奇怪了,明明是夫妻卻不能同床共枕?奶媽這時候就起關鍵作用了,如果格格想要行房,必須跟奶孃口頭申請,而她們向奶媽行賄,才能被允許夫妻生活。有時候格格申請的次數多了,還要被奶媽嚼舌根生活淫亂,甚至還要到處傳喚。久而久之,格格們大多羞於啟齒,也就導致了他們大多生不出孩子。
-
10 # 諶人
謝邀;這不出在格格身體本身,而是出在苛刻的“規矩”。格格出生高貴,結婚後必須獨居,有奴才把家門,即使渴望愛情,也必須做得穩重矜持,把相思病藏在心裡。駙馬在外名聲顯赫,在內只是下人身份;要想與老婆同居,不是回家,而是登門,吃閉門羹次數會有的;即使同居,可以想象,面對金枝玉葉絕不敢過份衝動造次,必須中規中矩,難有魚水之歡,受孕的機會是渺茫的。
這“規矩”,格格獨守空房,是直接受害者;駙馬只是間接受害者,因為他還可能有偏房彌補,不會受到無盡委屈。
-
11 # 玉敏12
謝邀"!為何出嫁的格格大多不能生育?這裡面很複雜。第一,一般的格格出嫁都是政治連姻。皇恩浩蕩,沒人,也不敢反抗。皇帝的女兒下嫁到臣的家裡,地位顯赫。加之皇帝賜另宅院。駙馬要想進院那要俯首稱臣。誠皇誠恐。經過一番折騰,早就沒有了興致。不象電視劇裡那樣。那都瞎編。古時候籌級森嚴。見自己妻子還得三跪九叩。弄的駙馬在外顯赫,進家見公主象一個小奴才。加上封建思想嚴重。女性不會主動去迎合駙馬。再加上管傢俬欲嚴重。要知道古時,宰相家奴七品官。從皇家出來的被指派侍服公主的人。不討好她們,滿足她們的慾念。是不會給你傳話的。一句話,公主今天身體抱恙。請駙馬回吧。就斷了駙馬與格格見面的機會。有時格格根本就不知道駙馬來了。就被下人以各種理由給堵了回去。久而久之。駙馬索性敬而遠之。不再去公主府上。除非皇上召見。或重大節日。同去拜訪。一般日子。駙馬是不會主動去的。沒有肌膚之親。哪來的生育之說。大多數駙馬是不長命的。精神壓力大。格格也不長命。每天關在金絲籠裡心情沉悶,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而亨受不到那種男歡女愛的歡樂。時間久了憂思過度。心情不快樂。當然百病生了。每天吃藥。保命要緊。哪還顧得生育不生育之事。
-
12 # 愛看愛思考
實際上,這些管家婆,就是宮裡派出的嚒嚒。格格從小孩時就被她們管教,再說她們的身份是皇帝派出來的人,一般的格格?還真就不敢對抗她們。這個有皇帝的意思在呢。誰敢對抗皇權?歷代的傳統,皇帝會不知道?為什麼?不作出改變?還不是怕外戚權力太大了,就會威脅到皇權的!
-
13 # 會挑瓜的小野
清朝的格格們,大多為和親之用,遠嫁異國或藩王。設想一下,和親了,當朝或許就無戰事了,但避免不了下一代人戰爭。這怎麼能讓親人打親人呢!還有,和親只是一種延遲戰爭的方法,當時技不如人,不代表日後還不如。為了將來,就不牽扯到下一代了。
-
14 # 不二旅人
“格格”原為滿語的譯音,譯成漢語就是小姐,姐姐之意。是清朝貴胄之家女兒的稱謂,即婦人之爵名。作為高官貴族的富二代,在我們的認知中應該是吃香喝辣,集萬愛於一身的幸運兒。但是格格真實生活要與我們的認知相差一個跟斗雲的距離。完全沒有電視中演繹的那樣幸福,甚至可以說苦逼。以至於很多公主發出“可憐生在帝王家”的嘆息。
按照大清祖制,皇子出生,不論嫡庶,馬上配備40人的團體來照料他。保姆、奶媽各8人,其餘針線、漿洗、燈火、廚房人員一應俱全。孩子一出生就落在這班人手上,不與生母一起。母子見面是定期的,每年只能見幾次。每次見面還要規規矩矩,別想跟現代人一樣可以跟母親親近。這是故意使母子感情疏遠,避免日後後宮干政、外戚掌權;也免得皇子過分仰賴母親,太過柔弱。皇子尚且如此,格格待遇就更差了,平均每年只能跟母親見一次面,電視裡若有格格跟父母撒嬌親熱的鏡頭,那是蒙你的。騙眼球的。這平均每年只能跟母親見一次面的皇家的恩遇,我們大部分人能做到。
當然格格作為富二代,基本生活是有保障,吃喝不愁的live好像圈養的動物,滿滿的全是淚,出生只是不幸的開始,更大的不幸在後面,格格10歲之後就要完成他們的政治使命,作為超級禮物進行聯姻。
清朝是滿洲人建立的王朝,人口數少是其一大劣勢。為了鞏固政權,避免動盪就要與彪悍的蒙古人等聯盟。這入關前就成為滿洲人的一項基本國策。而兩個民族的女兒們作為一種“The Ultimate Gift”超級禮物進行供奉給對方, 聯姻的對方是蒙古,女真族,這些戰鬥的民族的頭頭。嫁給他們本身就是一個悲劇,作為戰鬥民族,只識彎弓射大雕的大汗們,喜歡的是舞刀弄槍。吟詩作對,歌舞琴棋什麼都就不要想,格格們嫁過去也難得高興。
其中政治婚姻不幸的兩大代表:清太祖的四女兒穆庫什, 14歲時,下嫁烏拉部首領布佔泰,18歲布佔泰被消滅開始獨自生活。 18歲的時候我還在撒尿和泥, 人家已經開始守寡。。。
建寧公主,13歲嫁給平西王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雖然吳應熊小心翼翼的活著,安分守己的做著一個額駙,但是吳三桂造反的哪一天,康熙帝就下令處決了吳應熊和與建寧公主的兒子吳世霖,以示消滅吳三桂的決心。建寧公主從那天開始成為真正的”寡人“。政治打碎幸福只是一下子,對建寧公主卻是一生的痛。
格格的幸福和江山社稷在執政黨的眼中根本沒有可比性。皇帝陛下也不會因為小兒女的感情婚姻,影響到聯盟關係。沒有聯盟清廷就有失去自己老巢的危險。所以無論用什麼手段,都要加強與聯盟的關係。而清廷也為了鞏固自己的江山社稷徹底將人性扔到了一邊,把格格徹底墜入了火坑,這就是一條關於禁止回孃家滅絕人性的法令:遠嫁蒙古的皇族之女,沒有皇帝的諭旨,十年不準回家。
所以,遠嫁的格格就自打出門就別想回來了,十年後父母都不在了,回家幹什麼?遠嫁的如此不幸,沒有遠嫁的格格遭遇是不是就好了吶? 也是一個德行。清朝的狗血制度,格格出嫁後,不與丈夫住同一個房。額駙住在格格府第的外舍,不能像民間夫妻般相親相近。更要命的是,格格夫妻倆要恩愛一下,必須要跟奶孃口頭申請。這樣一來,這些奶孃就要趁機敲詐。夫妻倆圓個房都得花錢賄賂一下,實在可憐。而且,如果次數多了,奶孃還要笑話格格生活淫亂。格格自小懦弱、羞澀,哪敢據理力爭,只有聽任擺佈。有機會對著自己母親的時候,一來感情疏遠,二來羞於開口。所以,很多格格鬱鬱寡歡、相思成疾。缺了雨露的花兒,自然凋謝得快。
清朝公主象民間一樣生子女眾多,秀恩愛的,二百年來只有宣宗的大公主和她的丈夫符珍。大公主出嫁的時候,每次宣召駙馬也被保母阻攔,一年多沒見駙馬的面,非常生氣,隱忍不說。一日進宮,跪在宣宗面前說:“父皇將女兒嫁給了誰?”皇上奇怪了,說:“符珍不是你夫婿嗎?”公主說:“符珍長什麼樣子,我嫁了一年多,還沒見過。”皇上說:“怎麼見不到?”公主說:“保母不讓見。”皇上說:“你們夫妻的事,保母管什麼。你可以自已作主。”於是公主回府,將保母罵了一通,召見符珍,夫婦賢伉儷感情甚篤,生了八個子女,可以稱得上有清以來首屈一指。清朝二百年來的公主都沒有宣宗的大公主這麼厚的臉皮,每每容忍,神傷而死。管家婆虐待公主甚至比老鴇虐待妓女還厲害。這都是因為宮中授予保母照應公主的權利而又缺乏監督的緣故。
據《清史稿·公主表》記載,順治以後七個皇帝(同治、光緒、溥儀無後),共封31位格格,50歲前去世的24人,佔77%;其中去世時未滿20歲的2人,20歲至29歲的13人,30歲至39歲的4人,餘下的5人去世時未滿50歲。按道理,生在皇家,錦衣玉食,醫療條件也好,壽命不至於這麼短的?這其中當然有原因。
清朝的格格,作為清朝的特定產物已經離我們遠去,格格雖出生在貴族,但是人生沒有自主,木偶一樣的被支配,都是比較淒涼的,而且格格們十之八九都是死於相思的,且大都沒有子嗣。在古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而幾十位格格同樣的遭遇只能讓我們唏噓不已的同時也沒有讓皇家帝王改變一點政策。可見導致格格不幸最大的根源是舊社會男尊女卑的傳統思想,女性大部分是物品和籌碼,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權力。
-
15 # 心知育
「格格」(gege)本意為女子敬稱,其他一切含義都是基於此的衍生。歷史文獻中,「格格」既可指親王(至輔國公)女兒,也有指代宗室侍妾的情況。
----------------------展開的分割線----------------------
首先,與影視劇所展現的不同,在清代「格格」一詞 (滿文轉寫: gege) 本質上指的是對女子的敬稱。簡而言之,只要是個女的就可以稱呼她為格格——比較類似於在美國,遇上個女的就可以稱呼為「ma"am」;或者是拉丁裔們,遇上個女的就可以叫「mama」。
清文鑑中,對「gege」一詞的解釋之一(注:此「姐姐」為天津方言中「姐姐」意味):
Gege 姐姐:任何女子、女孩,恭敬的稱呼為「姐姐(gege)」。
這類對女子敬稱的方式,在清代的書中還是非常常見的,比如《清文指要》大媽給姑娘小夥子們講述介紹物件的場景,就如是說道:
gege be tuwaha manggi, age be inu hūlame dosimbufi, ubai taitai sade tuwabuki, ishunde gemu gūnin de acaha sehede, jai hengkileci, inu goidarakū kai.
“看過格格(姑娘)之後,把阿哥也叫進來,讓這裡的太太們看看,彼此說合意了,再磕頭也不遲啊。”
現代社會中,這種用法也是很常見的。
我們先說清代定製以後的稱呼。從皇太極時期開始,皇帝的女兒始稱為公主。而一般來講,在稱號中有「格格」一詞的,大概是郡主到鄉君——也就是親王之女到鎮國公、輔國公之女這幾個級別。
這裡我之所以強調「稱號中」帶有格格,是因為「格格」一詞在描述這類身份之人,並不是像其通用含義一樣單獨使用的,而是前方要帶有限定——比如,Hošoi gege(郡主,「和碩(的)格格」)、Doroi gege(縣主,「多羅(的)格格」)、Beile i jui doroi gege(郡君,「貝勒的孩子多羅格格」)、Gūsai gege(縣君,「固山格格」)、Gung ni jui gege(鄉君,「公的孩子格格」)。
——此處「格格」的意思依然是其本意,「女孩」。只不過有時翻譯到漢文文獻,採用了簡略的音譯手法,從而令後人誤解「格格」專指親王等人之女。
再者,在清代早期的某些歷史文獻中,「格格」也指宗室侍妾。這一用法在清後期也有出現,比如某些筆記中記載的「某姑娘」。滿文中早期對於女眷等級的稱呼,amba fujin, fujin, ajige fuji, buya fujin 等詞彙級別上有啥區別,現在還說不太清楚。。。
當然,這一稱呼在本質上依舊是「女子敬稱」,只是在特定場合中有特別的用法。
「格格」這個詞在歷史文獻裡還曾有過很少見的稱呼方式,比如康熙朝《為皇太后皇子公主等預備豬鵝雞等數目清單》奏摺中,曾出現過 sumala eniye gege 這一稱謂——這說的是蘇麻喇姑,直譯即為「蘇麻喇母親格格」,推測應該是特別、只用於蘇麻喇的一種敬稱。
總而言之,「格格」一詞的本意就是對女子的敬稱,在特定歷史文獻中,賦予特定的衍生意會比較方便一點。因此題主所說的「宗室侍妾」,以及親王-輔國公女兒(前有特定稱號)也都是對的。
-
16 # 人生如翠
提到格格,我們大概第一反應就是《還珠格格》上,畢竟以前每逢寒暑假就輪番播放,即使後來有了新版,但老版的“你是風兒我是沙”、“山無稜天地合才敢與君絕”依然歷歷在目。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格格是否也能活得那麼瀟灑呢?
首先需要特別說明一下,我們通常以為的格格即為皇帝的女兒,但在清朝的時候,親王低階的妾和皇帝的女兒都被稱為格格。另外,而且想必大家也能猜到,古代真實的格格們不可能真的像還珠格格里演的那兩對一樣,能夠兩情相悅且自由戀愛。皇家婚姻更多的時候比較類似那種商業聯姻,格格的命運完全主宰在他們的阿瑪手中。
正所謂“愛情就像買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格格出嫁後幸福不幸福也只有當事人知道,但奇怪的是她們的身體都是健康的,可大部分卻沒有自己的孩子,都是從別人那裡過繼來的,這是為什麼呢?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恐怕出在奶媽身上。
這裡提到的奶媽並非尋常奶媽,一般非皇親國戚還不能勝任這個職業。而且清朝有個很奇怪的規定,就是格格嫁給駙馬之後夫妻不能同房,如果需要行房事必須要和奶媽口頭申請,雙方都同意才可以進行。
所以奶媽這一環節就很重要了,不少格格都費盡心思想和她搞好關係,否則非但不幫你,還要抱怨說你身為格格整天想著那種事。但畢竟封建社會女孩子大多思想保守,即使真的想也不會好意思開口,為了不丟了臉面,她們寧願憋在心裡,到了最後只能從別人那裡過繼孩子。
-
17 # 懂不不董
清軍入關多年,貴族的生活奢侈成風,極了與享受生活。而格格比大家閨秀還要清閒,衣來有侍女,飯來一桌菜,沒有鍛鍊,天天琴棋書畫,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身體虛了不鍛鍊天天吃補品,吃藥啊,,,,是藥三分毒,長期服用加大了肝臟,腎的負擔,身體不適合生育,嫁出去又得保持高貴,更不用勞動,只要一句話下人就辦了。鴉片一類的毒藥進入。保持身材不吃飯等等。
-
18 # 木有同學
清朝格格大多沒有子嗣,寫詩與當時的皇室制度有密切關係的。
皇室規矩,公主出嫁的時候即被欽賜一座宅子出宮另住,但不得和駙馬的兄弟姐妹同住。駙馬的兄弟姐妹如果見到公主的面則要行大禮參拜。駙馬住在宅子的外院,公主不宣召,不許共枕蓆。每宣召一次,公主和駙馬都要花費許多錢才能見面,因為權力都在保母手上,即所謂管家婆。公主若不向保母行賄,保母一定多加阻攔,甚至罵公主無恥。女子大多柔懦,哪有不被其制住的。公主即使進宮面見生母,也不敢訴說委曲,因為情勢隔閡的緣故,即使講了也聽不進去。所以有清一代的公主幾乎沒有生小孩的,有也是駙馬側室所生。如果公主比駙馬早死,則將駙馬趕出宅子,所有的東西搬入宮中,除房宇外進了保母私囊的無法考證。大抵清朝的公主十人中就有九人因相思而死。
-
19 # 楊大樹
還有這事兒,我還真不知道,不過,個人推測,大概是因為格格們個個嬌生慣養,脾氣比較大,嫁了人不喜歡就不讓對方碰自己,而額駙們也不敢把格格怎麼地。反正是政治聯姻,供著就行,桃花可以外面找嘛。
-
20 # 手機使用者5272341310
格格不單是一指皇室之女,、宗親貴族、的女兒如
(群主,什麼親王大臣之女。後來(也指身份較低的妾)但這幾種稱呼均在不同的時期。 後來皇帝的女兒一般都稱為公主。/例:固倫公主,和碩公主。
回覆列表
先為大家普及一個知識,格格究竟指的是哪些人?最早是在後金時期出現了這個稱呼,那時國君和貝勒的女兒統稱“格格”;清太宗時,按照漢人習慣重新規定了封號,它是滿族和清朝給予女性的專屬稱謂,一般將清皇族的女兒稱為“格格”,但清朝親王的低階妾也會被稱作格格。綜上,被稱作格格的,卻不一定是皇帝的親生女兒,有可能只是身上流著皇室的血。
而且,可別以為每個格格都和小燕子和紫薇一樣能遇到他們的五阿哥和爾康。皇家婚姻可不是兩個人兩情相悅就能成的,往往摻雜了很多政治因素,格格必須聽從皇帝、皇后和皇太后為她的物件結婚,所謂的“賜婚”不過是籠絡人心的政治手段罷了,受害者永遠都是格格一個人。
而這些格格出嫁後,婚後生活又是如何呢?她們大多數人都會被不孕不育的問題所困擾,但其實據史料記載,她們大多是有生育能力的,可是大多數孩子都是從丈夫其他妻妾那裡過繼過來的,為何能生育卻不去擁有一個自己的孩子呢?只因為有一種人在背後使壞,它就是奶媽。
皇室奶媽可不是一般人能當的,大多是皇后家的親信。而清皇室有規定,格格出嫁可以得到一座御賜府邸,卻不允許駙馬與格格同住,即使過了門,兩人也不能同住,這就奇怪了,明明是夫妻卻不能同床共枕?奶媽這時候就起關鍵作用了,如果格格想要行房,必須跟奶孃口頭申請,而她們向奶媽行賄,才能被允許夫妻生活。有時候格格申請的次數多了,還要被奶媽嚼舌根生活淫亂,甚至還要到處傳喚。久而久之,格格們大多羞於啟齒,也就導致了他們大多生不出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