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使用者50302868441
-
2 # 張張張張envy
感覺心理學的書最好還是買國外的作家的,並不是說我國的不好,但中國的心理學發展沒幾年,不是很成熟,但國外的已經發展上百年了,孰優孰劣,你自有定奪吧。而且,書很容易影響人的觀點,看些比較有深度的書容易提高人的修養。
推薦:
發展心理學(第九版)(美)D. R. Shaffer等 著
鄒泓等 譯
本書介紹了從產前發育一直到青少年時期的發展程序,系統闡述了關於生理、認知、智力、語言、情緒、人格、性別角色意識以及社會性等重要發展領域的各種理論觀點和重要研究。第九版更是從家庭以及社會兩個方面著重分析了發展的背景對兒童心理的重要影響。本書以其生動詳盡的內容、對讀者的疑問和關注點的精確把握,成為廣受歡迎和好評的發展心理學教材。
認知神經科學——關於心智的生物學(美)Michael S. Gazzaniga等 著
周曉林等 譯
世界權威的認知神經科學教材,認知神經科學之父經典力作,國內權威認知神經科研團隊傾心翻譯。
本書的三位作者都是國際認知神經科學界的著名人物,其中Gazzaniga教授是認知神經科學的重要創始人之一,他曾經是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Roger W. Sperry的學生和同事。Gazzaniga教授除了編撰這本教科書之外,還主編一套大型的《認知神經科學》文集,由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出版。本書的譯者是優秀的認知神經科學家,這也保證了本書的科學質量。
精神分析叢書(精裝)(美)N. McWilliams 主編
魯小華等 譯
美國精神分析協會推薦的權威教材精裝典藏版,APA精分協會前主席南希·麥克威廉斯扛鼎之作,公認的心理諮詢與治療學習和執業者的必備參考書。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精神分析治療:實踐指導》、《精神分析診斷:理解人格結構》這三本南希·麥克威廉斯博士的經典著作,是本領域公認的、每一個心理諮詢與治療學習和執業者必備的參考書,已經成為該領域中最重要、使用最廣泛的書籍。
-
3 # 靜夜思學
這本書,豆瓣評分9.1,簡單易懂,已經出了八版,恰巧我前幾天還讀到它。名字叫做《對偽心理學說不》。
我前幾天發了一篇文,就是針對這本書的,那片文的名字叫做《你所知道的心理學可能都是假的》,這裡摘出幾段來:
說起心理學,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弗洛伊德,其實他的那一套理論已經不合時宜了。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它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而且分類也很細,有著諸如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行為心理學、臨床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軍事心理學、心理分析等五十多個分支,這也是心理學比較尷尬的地方,因為它分工如此之細,以至於心理學屬於可有可無的學科了。最後一章作者介紹了心理學目前的尷尬地位,正統的心理學不為民眾所知,民眾所知的一部分是那些早期的經典,如弗洛伊德等人的精神分析,另一部分則是諸如心靈感應、轉世投胎、通靈術、意念控制、超前感知等偽科學。事實上,這部分偽科學曾作為科學研究的一部分被正兒八經的研究過,但幾十年來,根本得不出任何有效的、經得起時間檢驗的結論,故而被放棄了,但這類研究有著很強大的市場,它們迎合了大眾的心態,所以經久不衰。個人推薦對心理學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此書,通俗易懂,沒有套話空話。
-
4 # 鯨魚小星球
如果不算教科書的話,其實真的很難選出一部“最好”。首先,心理學是一個內容非常廣泛的領域,從個體心理到群體心理、從認知心理到社會心理、從臨床心理到工業心理、從發展心理到進化心理,更不用說心理測量和教育心理等等。說實話,如果不是教科書,我想不到有任何一本心理學書能涵蓋以上所有內容。而如果不能涵蓋以上心理學領域,只是一本講特定專題的書,怎麼能算是心理學領域最好的呢?頂多只是自己這個分支的冠軍。就像即使是如百米冠軍博爾特也不能說他就是體育最強的人吧。
對我來說,好書是要有啟發性的。啟發性不等於啟蒙,往往是在你對某個領域有一定了解後,才能意識到一些思想的深刻與洞見。甚至,隨著你在這個領域功力的逐步深入,一本好書更深層的啟發性也會被挖掘出來。所以在這個標準下,以下幾本書可以算得上:
1. 斯蒂芬•平克的語言與人性系列
平克是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以他在語言認知方面的理論與工作著稱。他關於語言本質、心智本質及其和人類的情感與意識等各方面關係的理論和思考,都體現在他這個系列的作品裡。
2. 丹尼爾·夏克特 《找尋逝去的自我》
這本書我在另一貼中也提過。記憶是人類意識與心理的基石之一。丹尼爾夏克特首先是記憶這個領域的研究大牛,然後這本書又是他關於記憶的一個相對更連貫的思考,算得上是很好的作品。
3. 恩斯特·波佩爾 《意識的限度》
是的,人類不可避免地生活在這個時空中。很多人可能都看過霍金的《時間簡史》,是從物理角度看待時空的經典。但人類對時間的知覺,以及時間對人類的作用到底是怎樣的?這本書則是從心理學角度探討什麼是時間。恩斯特波佩爾是德國慕尼黑大學的心理學家,也算得上是半個哲學家。這本書深入討論了時間和意識的種種關聯,有著發人深省的見地。
最後,儘管題主說不要教科書,但是恕我直言,從題主的問題能看出對心理學並不算了解。實際上,人人可能都知道“心理”是什麼,但往往卻不瞭解“心理學”是什麼。我們所處的世界可能是同一的,但不同學科都有著自己看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角度。所以在這裡,有一本兼具啟發性與啟蒙性的心理學書,相信大部分人如果讀完了,都會對以上那些書有更深刻的認識,更不用說總算能半隻腳踏進心理學、能對心理學看世界的角度有所瞭解:
這是一本被稱為“三個丹尼爾”的作品(在前兩版裡,這一版加入了一位不叫丹尼爾的作者哈哈)。是的,這三個丹尼爾分別是丹尼爾·夏克特,丹尼爾·吉爾伯特,以及丹尼爾·瓦格納,是哈佛大學三位著名的心理學教授。其中夏克特在前面已有介紹,吉爾伯特不光做研究、還常年教授本科心理學介紹課程,而瓦格納就是著名的“大白熊效應”的發現者。這三位牛人強強聯手,寫出的一本書——即使是教科書,又怎能不好看?對,其實寫教科書才是最考驗功力的。而這本書幽默、簡潔又深刻,雖是本針對入門者的教科書,但像我現在讀來仍時常能感到頗具啟發。這就是好書才有的顯著特徵。
-
5 # 倪振源
* 《身體從未忘記》——從神經科學的角度講解身體,心理的關係,並提供了諸多療愈的方法
*《 情感依附》——原生家庭和人心理的關係
* 《當下的力量》——講覺察的
* 《世界上最快樂的人》——苦惱的原因,以及提升覺察的方法
-
6 # 早晚讀書山東
心理學入門讀物——《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
它不負責向你解釋什麼是心理學,關於這一點,你應該去讀更正式的教科書,比如《心理學與生活》《社會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等等。這本書,更像是課外讀物,作者透過對歷史上著名的一些心理學實驗的介紹,幫助我們瞭解心理學的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心理學所研究的問題,屬於拓展課程。
如書名所言,整本書,包括40個心理學研究實驗,涉及了心理學的很多分支,有生物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等。對於普通讀者來說,這本書可讀性很高,40個實驗,就像40個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心理學家試圖去解釋一個問題。
——心理學家亨利·哈洛透過小猴對絨布母猴及鐵絲母猴的實驗,回答了人對依戀的需求,人不僅僅只需要食物、水等物質需求,愛和情感需求也是基本需求。
——耶魯大學斯坦利·米爾格拉姆的電擊實驗,讓我們知道人對於服從的需求,在權威的要求下,一個人竟可以對無辜者不斷施加電擊。
很多實驗都很有意思,也很吸引人。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
7 # 昭惜說
平時的書最多的就是心理學型別,既然已經讀了這麼多心理學書,不如就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下確實值得一讀的心理學好書!
《心理學與生活》它可能是整個學術界最難教好的課程了。它的範圍既涉及到對神經細胞活動的微觀分析,又包括對文化體系的宏觀分析;不僅談到健康心理的勃勃生機,還涉及到人類社會活動的心理辨析。是一本建立在科學上的心理學專業書籍,很厚的一本書,一定要對心理學有十足的興趣再去拜讀,否則你可能會分幾次睡著。
《烏合之眾》這本書在傳播學界的影響力就不多說了,它成為了很多高智商學霸,企業家的鐘愛之書!這是一本大眾心理研究的書籍,也是傳播學要求必讀的一本書。
它極為精緻地描述了集體心態,是在社會心理學領域已經寫出的著作中的有影響者。持久的影響力,完美的可讀性,是群體行為的研究者不可不讀的文獻。
這本書被翻譯成近二十種語言,至今仍在國際學術界有廣泛影響。
《FBI讀心術》這是一本心理勵志類圖書,書中為你解析FBI辦案時破解身體語言的秘密,幫助你識人、觀相、查心,快速理解和掌握人的微妙心理,成為人際關係的贏家,最終實現人生的幸福與成功。一本有趣,不無聊的書,建議大家閒時可以閱讀,更適合大眾。
-
8 #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你好!心理學書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稱為必看的經典書籍。現在我簡單推薦幾本。
一、 心理學理論入門篇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 Zimbardo)的《普通心理學》,是所有入門心理學人士必備教材。津巴多本人就是臭名昭著大名鼎鼎的斯坦福實驗設計者,他是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本書系統的介紹了心理學研究的範圍,有心理過程(包括認知、情緒情感和意志)、人格、心理障礙、社會心理學等。裡面例子豐富生動,買回來不看可以當枕頭用(笑臉)。
這本兒童與青少年版的《發展心理學》是David R. Shaffer和Katherine Kipp所著,他們都是美國佐治亞大學優秀的心理學教授。你對人出生到死亡這個過程中的心理變化是否充滿了好奇?這本書主要講我們人生中的重要階段“兒童與青少年”時期的心理發展。你可以更加了解兒童心理以及自己成長過程中的心理變化。
二、 神經心理學篇奧利弗·薩克斯(Oliver Sacks)是一名經驗豐富的神經病學家。為什麼會推薦神經類書籍,是因為心理學裡面也有生理心理的一部分。這本書描寫了24個神經失序患者的遭遇和經歷。有人還把自己的妻子當成帽子。比較充滿人文關懷的書籍。
三、 心理療愈篇我推薦弗洛姆這本《愛的藝術》主要是因為裡面的文字太具有療愈性了。讓你學會怎樣愛怎樣接納愛。薄薄一本書含金量很高。
其實還有很多經典的書籍,給你拍一下我書櫃的一角以做參考,嘿嘿!
作者簡介:
-
9 # 鄭利茶醫生
向大家推薦一些心理學,有學術的,也有通俗易懂的書,內容比較寬泛。你若是喜歡心理學,希望不要從戲說的“心理小測驗”開始,而是從認真閱讀相關著作書入手。
1.《回家》 薩爾瓦多·米紐秦 麥克·尼克 著 希望出版社
2.《康復是一次旅行》 馬修·曼寧 著 中國宇航出版社
3.《改變,從心開始》 羅伊·馬丁納 著 雲南人民出版社 4.《危機環境下的領導力》 丹尼斯·N·T·鉑金斯等 著 電子工業出版社
5.《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 埃裡克·韋納 著 湖南文藝出版社
6.《動機與人格》(第3版)亞伯拉罕·馬斯洛 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7.《自卑與超越》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著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8.《當尼采哭泣》歐文·亞隆 著 機械工業出版社
9.《愛的藝術》艾裡希·弗洛姆 著 上海譯文出版社
10.《我們內心的衝突》卡倫·霍妮 著 長江文藝出版社
-
10 # 一任群芳小彌彈
哎,還真沒看過,一點都沒印象,才發現自己對心理學一無所知。如果象這樣,會不會得心病……還是看過以後就會好?《厚黑學》算不算心理學書……
-
11 # 子君to君子
我覺得非常好的心理學著作主要有:羅洛.梅的《存在之發現》、《人的自我尋求》、《諮詢的藝術:如何給予和獲得心理健康》,弗蘭克爾的《意義治療和存在分析基礎》、《活出生命的意義》等,還有榮格、阿德勒等心理學家的一些著作。其實《聖經》《五經》《道德經》等著名經典經書,既是關於宇宙天道的,也是關乎個體人心的,也是很好的心理學著作。個人體會最有療效的心理學書籍是《聖經》。
-
12 # 桂花芳香77105282
我是從事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的醫生。我是從有助於臨床工作而學的,有《醫學心理學概論》《中醫心理學》《醫學新論》三本書,以適應醫學從《生物學模式》轉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需要,並應用於臨床實踐,探索麻風病人的心理狀態,指導對病人的心理的治療;並宣傳《麻風病,可防可治不可怕》,消除社會對麻風病人的歧視,結合聯合化療,治癒了本人兼職負責治療的11例現症麻風病人。於1991.年11月總結成論文《麻風病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初探”》投稿受到接納。
我學習心理學是學以致用。
至於兒女輩買的《愛情心理學》是兒女輩閱讀的,也是學以致用!
-
13 # 青年良質
最喜歡的是《象與騎象人》
《象與騎象人》的作者喬納森·海特是積極心理學領域的領軍人物,多年來一直研究影響人們幸福的因素。
《象與騎象人》是他的代表作,出版後獲得了全球知名媒體,以及許多心理學大師的一致好評。
1
下面我主要分三點來解讀這本書:
第一、象與騎象人如何左右我們的幸福?
海特從 20 世紀 90 年代開始使用大象和騎象人,比喻人類心智兩套系統。
海特認為人的心理有兩套系統在運作:自動化和控制化處理過程。
自動化系統就是一頭大象,就是人的內心感覺、本能反應、情緒和直覺;
有意識的思考、控制後的理性抉擇,則是騎象人。
區別在於:自動化系統<大象>一次能處理多件事,而控制化系統<騎象人>一次只能處理一件事。
大象和騎象人,直覺和理性,本能和反省,各自擁有聰明才智,若無縫配合,則大腦智慧執行,心靈自在;若配合欠佳,則狀況百出、內心矛盾。
海特認為阻礙幸福的重要因素,是不同自我之間的衝突。
控制化處理系統的發展需要語言,
在進化中較晚才出現。
而自動化處理系統在生物誕生時就已經存在,
因此要比控制化處理系統完善很多,力量也更大。
所以如果騎象人與大象發生衝突,往往會是騎象人失敗。
騎象人和大象之間常發生的衝突有三種:
1、無能的意志力
我們經常在剛開始做一件事的時候,充滿幹勁,但時間一長往往選擇了放棄,因為意志力薄弱而失敗。很多人在每年年初的時候,著手在立目標定計劃,或讀書,或減肥,但是到了年尾回頭去看目標的時候發現正因為各種原因,選擇了放棄。
特別是減肥這個目標,這是和人類的原始本能去抗衡。因為從人的進化開始,人有儲存熱量的原始本能,所以踫到小龍蝦,蛋糕等高熱量高糖分的東西往往意志力薄弱管不住嘴而減肥失敗。
2、心理干擾
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魏格納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要求參與者嘗試不要想象一隻白色的熊,結果人們的思維出現強烈反彈,大家很快在腦海中浮現出一隻白熊的形象。這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白熊效應,又稱白象效應、反彈效應。
失眠的人總被告知“睡前不要胡思亂想”,對於傷心的回憶,我們也總提醒自己不要回想,但事實往往與之相反。越是不要做、不要記得的事情,卻往往越會做,越會回想。
3、冠冕堂皇的理由
因為我們很多想法和判斷都是由自動化系統<大象>做出的,一旦我們需要對這些想法和判斷做出解釋,我們就可能根據已做出的判斷編個理由出來。
此外,因為生存的需要,自動化處理系統會更容易關注負面的東西。
比如正面新聞和負面新聞,同樣是新聞我們卻往往更關注負面新聞。負面新聞和看別人出洋相一樣能更多地引起我們的興趣,甚至讓我們覺得開心。像某某明星出軌,某某明星自殺,這種負面新聞總是被人們,津津樂道。所以也就傳播得比較快,比較廣。
另外一方面,人們喜歡關注負面新聞,也是一種有安全意識的表現。因為負面的東西有可能會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安全。這是一種本能性的關注。當我關注之後,我們會將這些資訊跟周邊的人去確認。這種確認的過程也無形當中增加了傳播效果。
而過多關注這些負面的東西和以上這些原因,都會讓我們容易不幸福。
2
第二、身外之物能給我們帶來幸福嗎?
塞利格曼和心理學家20世紀90年代末建立積極心理學,提出一個“幸福方程式”,也是積極心理學最重要的概念。
H=S+C+V
H:幸福持久度,S:遺傳的幸福範圍, C:個人生活條件, V:自己可控因素。
幸福持久度=遺傳幸福範圍+個人生活條件+自己可控因素。
海特認為,只要我們追求正確的身外之物,就可以獲得幸福。
1,拒絕炫耀性消費,因為炫耀性消費只會讓我們陷入攀比的死迴圈,變得更加不幸福。
每年的雙十一,網上購物都在不斷的打破銷售記錄,
為了克服炫耀性消費衝動,我們可以用冥想或者認知行為療法,來馴服心中的大象。然後我們可以去追求那些真正提升生活質量的物質條件,比如離公司更近的房子等等。
2,當我們向著目標前進時,可以感受到持續的幸福感,所以我們應該去追求讓自己發揮優勢,全身心投入的挑戰。
莎士比亞說: 成功之時,一切已結束;努力的過程是最幸福的”。
朝著目標前進,比達到目標要幸福,這在心理學稱為“進展原則”。
心理學家查德-戴維森指出,人有兩種積極情感:
“達成目標前的積極情感”(pre-goal attainment positive affect),即朝著目標前進時感覺到的情緒;
“達成目標後的積極情感”(post-goal attainment positive affect),即達成目標後感覺到的積極情緒。
發現心流體驗的米哈里指出,人類追尋理想的大方向是一致的: 一開始對某個領域充滿興趣,沉醉其中,享受心流。
經過多年投入,與相關的人、事和核心價值,建立緊密關係,進而享受更多更久的心流體驗。
這種全心投入,是另一種“工作是愛的具體展現”。
自我與客體間有一種非常強烈的聯結:作家整個人“昏了頭似的”,沉浸寫作;科學家“目眩神迷沉醉天文學中”。這種關係出於個人主觀認定,至此,工作已成一種“天職”。
19世紀和20世紀初最偉大的現實主義雕塑藝術家奧古斯特·羅丹說道:“ 工作就是人生的價值,人生的歡樂,也是幸福之所在。”
中國明朝心學大師王陽明說:“修身和工作,其實是一回事。修身是為了工作質量提高,提高工作質量來自於修身。修身是體,工作是用,致良知就是其中訣竅。”
這也正如日本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所說的,工作中修行是幫助我們提升心性和培養人格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我們去用心工作,就是用工作來磨練我們的心,提升了我們的靈魂層次,光明瞭我們的良知。
3,作為群體性的社會性動物,我們應該去追求良好的人際關係。每個人出生開始,就渴望和身邊的人建立安全的關係。
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僅能給人帶來心理上的幸福,還能帶來生理上的好處,可以提高免疫能力,延長壽命。而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互惠。
3
第三、什麼內在事物能讓我們獲得幸福?
海特的答案是自我提升感。
自我提升感讓人體驗到幸福的生理原因是催產素,催產素會讓人產生親密感和信任感,並更願意開啟心胸去接受新的關係。同時海特也給出了獲得自我提升感的三種途徑。
1,見證美德。當我們從他人身上,感受到勇敢、慈愛或同情等美德時,就會放下防衛心,並感受到幸福。
2,尋求敬畏感。
當人們面對比自己宏大許多的事物,如壯麗的大自然,或是了不起的觀念,就會從心底產生敬畏。
另一種會讓人產生敬畏感的是巔峰體驗,這種體驗常見於宗教徒身上,同時也是宗教產生的重要基礎。
3,融入群體,和別人為同一目標努力。
這是因為群體成員間會形成和諧的凝聚力,這一方面滿足了我們和他人建立連線的渴望,另一方面也讓我們脫離自我,融入到集體這個更龐大的存在中,感受到自我提升。
-
14 # Sj51586581987
我們這一代人一直伴隨共和國成長,但是知識的先天"不足"!到了不惑之年才有機會到大學補課(兩年)。對於我而言,進入不惑之年,這老天不負有心人!
我淺讀過巴甫洛夫(俄國生理學家)這位動物和人的唯物主義高階神經活動學學創始於人的有關知識,來聯絡我曾學習中醫進行比較分析。巴的科學貢獻是:心臟生理、消化生理和高階神經系統活動生理。
巴學的優勢在於高階神經活動的兩個訊號系統、即第一訊號一一人類與動物共有系統;人類獨有的第二訊號系統(人類的"各種說的、聽和看大自然以及社會現象的形成的各種言語的形成。人類透過這兩種現象的抽象思維,於是就形成了統一自然和社會有關知識的抽象思考一一哲學。
這就使得我把年輕時候所學的中醫理論知識巜內經》有機聯絡起來;當我接觸過中國的優秀文化源頭巜易》和諸子百家學說的皮毛知識之後,我發現我們祖先的智慧所留下的財富中竟然早就提出了巴學中相關的哲學問題思考。這種思考源於自然和社會的實踐經驗,再抽象到哲學。
發現哲學的本質就是思考和解答問題,發現政治家的產生就是為了解決社會發展程序中出現的問題。
在我轉換工作進入文化領域管理時,我又發現文藝工作者的實質任務就是深入生活實際並提出問題。
這種和常人不一樣的人生經歷使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來的感覺很爽。覺得人生在世最大的意義在於思考問題需要一種勇氣一一眼光和思想睿智。這種感覺是照搬照抄書本無法實現的。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是毛澤東一貫的風格和主張!我從中悟出了求知方法其實只要遵循這樣的基本規律會長智慧。
-
15 # 風華正茂135672356
謝邀,最好的心理學書籍是聖經,人生一切問題的答案都在裡面,想從聖經裡得益處的前題是:先謙卑下來,承認自己的有限,除去驕傲的心,在浩瀚的宇宙和歷史的長河中,人只能算顆微塵和滄海一粟,不懂的太多太多了,求創造宇宙和掌管一切的主憐憫和開啟,認識真理,敬畏真理,順服真理和榮耀真理。
-
16 # 醉臥紅塵已是癲
沒看過最好的,反正有書就看,你要說心理學書籍,家裡有《情緒心理學》《管理心理學》《婦女心理學》《兩性心理學》《情愛論》《社會心理學》《存在心理學》等等……
-
17 # 豬豬貓張讀書
我今年開始接觸的心理學,到目前為止,我認為卡倫.霍妮的《我們時代的神經症人格》比較好看。
之所以推薦這本書,原因有三點:
1.書裡沒有晦澀的專業術語。通篇文字感覺像是作者與你面對面交流,一步步幫你深入瞭解自己的內在。
2.你會對曾經的疑惑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比如,為什麼有喜歡受虐,為什麼人會自卑,為什麼有人喜歡追求權利,等等。
3.你會讀到愛、讀到關懷、讀到悲憫。全書不是冷冰冰的心理術語賣弄,而是神經症人格的具體剖析。
-
18 # 櫻汐筆談
目前為止,讀過最好的心理學書籍是存在主義心理學大師歐文·亞隆的《直視驕陽:征服死亡恐懼》,這是一本探討死亡焦慮的書。
記得圓桌派有一期的主題是“怕死,要怎麼破”。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都面臨著死亡的必然結局。但死亡究竟意味著什麼,宗教、文學、心理、藝術、科學、神秘學都學科,都提出過自己的解釋。但人死後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比如電影《尋夢環遊記》從童話/神秘學角度給出了一種可能的解釋:人死之後,是“有條件存在”的。小男孩米格爾無意中走進了亡靈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只有“被記住的人”才能存繼續在。如果沒有一個人記得他們,就會灰飛煙滅。
人面臨的最大恐懼之一,就是不確定性,對於“黑盒子”一般的死亡命題,更是如此。一想到“死亡”,人們的內心往往是抗拒的,但迴避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有瞭解死亡焦慮,才能擁抱更積極陽光的人生。歐文·亞隆將面對死亡焦慮(或死亡恐懼)的過程,比喻成“直視驕陽”,非常生動形象。1、死亡焦慮並不是即將離世之人的專屬,諸如親人的離去、子女離家、搬家、失業等特定事件,也會引發人們的死亡焦慮。但如果處理得當,將會成為一次“覺醒體驗”。2、關於死亡後的狀態,根據伊壁鳩魯的觀點,在我們出生之前,有漫長的黑暗,死亡之後的我們也將進入同樣的狀態。人生就像是漫長黑夜中短暫的白晝。你害怕過出生之前嗎?一定沒有,那麼死亡也就沒有什麼好怕的了。更何況,死亡並不是完全的消失,透過“波動影響”,我們的思想、理念會傳遞給朋友、家人,在他們的身上,我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3、人們對於死亡的恐懼,常常與孤獨有關,此時,有效的人際關係聯結是治癒的良方。因此,對於畏懼死亡的人來說,最動聽的話語是“我一直都在”。作為一名精神科醫生,歐文·亞隆結合多年來的諮訪經驗,以及自己面對死亡焦慮的經驗,試圖告訴我們死亡是一生的課題,與其選擇逃避,不如選擇直接面對。他說:我堅信我們應該直面死亡,就像正視其他恐懼一樣。我希望透過去領會,且真正領會人類的處境--我們的有限性,我們短暫的生命之光--品味每個獨一無二的當下,享受全然為是的喜悅,也由此培育我們對自身,乃至對全人類的悲憫之心。 -
19 # 在下千城
我原本想說《夢的解析》這書的,但估計很多人都會推薦。畢竟是心理學領域的扛把子經典著作。那我就推薦另一本吧,《心理學與生活》。這書可能很多人沒看過,或者沒聽過。但這書在豆瓣評分,高達將近9分哦。
從評分能看出,這書也是扛鼎之作了吧。
01心理學,離不開生活我們常說一個人心理有問題吧,其實一般是指他在生活中受到了某種“刺激”,才導致“想法”和別人不一樣。所以,心理學,歸根到底,和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所以,這本書就抓住了心理學的本質。有人可能會反問,不是有職場相關的心理學嗎?但,兄弟,咱們工作也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啊。你賺錢,不也是為了買房、買車、一家人過得幸福開心嗎?所以,歸根到底,心理學就是為了“生存和活著”。
02溫馨提示,這書有點專業這本書講的東西,可能比如《夢的解析》那麼通俗易懂。因為這本書偏向於教材。很多美國大學都拿這本書當做授課的教材,就跟《溝通的藝術》這本書一樣。不過,能被用為大學生的學習必備書籍,反倒更印證了這本書的知識含量。而這本書呢,就講了心理、直覺、覺醒、意識、知覺、行為、思維……好吧,我知道你也看不懂,反正都會很玄乎的東西。
不過,從我讀的心理學書裡,我覺得越是這樣讀不懂的書,越有趣。為啥?因為你找到了一個目標,就是在心理學這個領域,還有一本磚頭一樣的大部頭,等著你去讀懂。這就是你看其他心理學書籍的動力。先看其他的書,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然後,最後再幹掉這個Boss,是不是很爽?我是千城,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歡迎【關注】,一起讀書、寫作、賺錢! -
20 # 解憂心理醫生
如果說最好,有些不好說,因為心理學是個系統科學,每個部分都是它的重要組成。心理學史也是個不斷髮展的過程,很多書這這個過程中都起到劃時代的意義。而且心理學有很多好看的書。在治療領域,比如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弗蘭克爾的《活出生命的意義》,弗洛姆的《愛的藝術》,溫尼科特《媽媽的心靈課》,馬斯洛的《動機和人格》《人性夢達到的境界》,羅傑斯的《羅傑斯心理治療:經典個案及專家點評》 《當事人中心治療:實踐、運用和理論》 《個人形成論:我的心理治療》 ,歐文亞隆系列,卡尼曼《思考快與慢》,等等都是非常不錯的。
而且這是心理諮詢與治療領域的,心理學又是一個大的學科,還有其他分支,也都有相當好的書。您一定可以每一個階段,遇到讓您感到好看的書。
下面就心理治療領域在做個比較完整的分享,如果大家對心理諮詢感興趣可以進一步閱讀。一、認知行為
《認知療法:基礎與應用》
《認知治療技術:從業者指南》
《學習認知行為治療圖解指南》
《行為矯正:原理與方法》(第三版)
《心理諮詢師的問診策略》
《伯恩斯新情緒療法》(又譯《好心情手冊》)--伯恩斯
《理智勝過情感》--格林伯格
《接受與實現療法:理論與實務》
《辯證行為療法》
《辯證行為療法與情緒調整》
《邊緣性人格障礙治療手冊》
《改善情緒的正念療法》
《正念與接受:認知行為療法第三浪潮》
二、人本主義、存在主義、格式塔
《羅傑斯心理治療:經典個案及專家點評》
《當事人中心治療:實踐、運用和理論》
《個人形成論:我的心理治療》
《以人為中心的心理諮詢實踐》
《愛與意志》--羅洛·梅
《人的自我尋求》--羅洛·梅
《存在心理學:一種整合的臨床觀》--羅洛·梅
《存在主義心理治療》--Irvin Yalom
《給心理治療師的禮物》
《日益親近:心理治療師與來訪者的心靈對話》
《直視驕陽-征服死亡恐懼》
《完形治療:觀點與應用》
《格式塔諮詢與治療技術》
三、後現代
《焦點解決治療:理論、研究與實踐》
《焦點解決模式:理論和應用》
《超越奇蹟: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兒童與青少年焦點解決短期心理諮詢》
《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的應用》
《用故事開啟心扉 隱喻治療案例示範》
《敘事療法實踐地圖》
《兒童敘事治療》
《敘事治療入門》
《合作取向治療:對話·語言·可能性》
四、精神分析
(1)經典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入門》
《精神分析治療指南》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
《夢的解析》
《兒童心理治療技術:心理動力學策略》
《弗洛伊德文集》《克萊因文集》
(2)客體關係與自體心理學
《弗洛伊德及其後繼者》
《現代精神分析聖經--客體關係與自體心理學》
《客體關係入門》
《客體關係心理治療:理論與實踐》
《客體關係心理治療:理論、實務與案例》
《客體關係治療——關係的運用》
《心理治療入門》(整合自體心理學的實踐)--巴史克
《自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務》
《精神分析治癒之道》
《自體的重建》
《言語與象徵》
《移情與投射》
《病人與精神分析師》
《重尋客體與重建自體-在精神分析中找到自己》
(3)短程動力治療
《短程動力治療》
《10倍速療法-短期心理治療實戰錄》--巴史克
(4)其它
《榮格心理學入門》
《神經症與人的成長》--霍妮
《我們的內心衝突》--霍妮
《逃避自由》--弗羅姆
《弗洛伊德文集》
五、積極心理學
《Marva Collins" Way》--Marva Collins & Civia Tamarkin
《Gratitude and the Good Life_ Toward a Psychology of Appreciation (2014)》--Philip C. Watkins
六、家庭治療
《家譜圖》
《回家》--米紐秦
《家庭與家庭治療》--米紐秦
《家庭與夫妻治療案例與分析》--米紐秦
《掌握家庭治療:家庭的成長與轉變之路》--米紐秦
《為家庭療傷(上下)》--李維榕
《家庭會傷人》--約翰·佈雷蕭
《愛的功課》(病人、家屬和治療師的故事)
《婚姻治療的九個步驟:情緒取向的婚姻治療》
《夫妻家庭治療案例研究——認知和系統的觀點》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薩提亞
《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薩提亞
《薩提亞治療實錄》--薩提亞
《薩提亞轉化式系統治療》
《媽媽的心靈課》--溫尼科特
《母親與嬰兒》
《依戀治療中的依戀:從養育到治癒,從理論到實踐》
七、整合取向及其它療法
(1)整合取向
《短期心理諮詢:一種基於實踐整合的方法(第二版)》
(2)TA溝通分析
《人間遊戲:人際關係心理學》
《人際溝通分析——TA治療的理論與實務》
(3)意向對話
《我是誰》--朱建軍
《意象對話心理治療》--朱建軍
(4)森田療法
《自覺和領悟之路》--森田正馬
八、危機干預與創傷處理
《危機干預策略》--詹姆斯&吉利蘭
《心理創傷的治療指南》
《創傷危機干預心理案例集》
《創傷後應激障礙自助手冊》
九、測量
(1)常用量表使用
(2)投射測驗(房樹人等)
《樹木人格投射測試》
十、心理諮詢
《心理治療師之路(第4版)》
《心理諮詢的技巧和策略——意向性會談和諮詢(第5版)》
《心理治療師的問答藝術》
《心理諮詢面談技術》
《心理諮詢師的問診策略》
《111個失敗的案例——常見的心理治療錯誤》
《突破心理治療中的不可能案例》
《心理治療與諮詢的理論及案例》
《心理諮詢與治療經典案例(第七版)》
《心理諮詢與治療的理論及實踐(第八版)》--科瑞
《心理治療與諮詢理論:概念與案例》
《登天的感覺》
《不尋常的治療》
《Handbook of Psychotherapy Case Formulation》--Tracy D. Eells
十一、基礎及其它
《心理諮詢師》
《神經症》--許又新
《情緒的解析》
《給未來的記憶:河合隼雄回憶錄》
《神話的力量》
《千面英雄》--坎貝爾
做心理諮詢師,哪怕西方的所有心理學書都看了,我國的如下也不錯:《易經》《道德經》《論語》《孟子》《莊子》《大學》《中庸》《史記》《壇經》《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蘇東坡文集》《中華文明史》等。
回覆列表
回答你看過的,那就是說我看過的,這句話本身就是一本著名的心理學著作,要知道,寫一本十萬字的著作沒什麼了不起,寫二行字就行著作那才能算是真正的著作,聊聊心理學吧,心代表跳動,理說明有思想,學是廢話,有心有思想才有夢想,但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夢想還要分開來研究,作者認為,有夢的人一定是幸福的,有想的人也一定是痛苦的,但把夢和想聯絡在一起是什麼,痛並幸福著,所以人不能 光有夢,也不能光有想,你為什麼感覺到幸福,因為你曾經痛苦過,好比光有痛苦就是地獄,只有幸福就是天堂,兩者兼備所以我們活在人間,人的心有大有小,可大可小,心不停的跳動而後產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學,人在宇宙中是個很奇怪的生物,兩個人的一夜風流,就有了一個產物,而且又產生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思維生命,正是這一個個不同的思想靈魂的深度的疊加加重複產生了著名的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