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理財迦

    第一個渠道,銀行,證券,基金渠道!這些都是大型金融公司,產品正規備案,運營規範監管嚴格,管理專業,主要以極低風險r1和低風險r2產品為主,這兩類風險等級的主打產品,非保本浮動收益,年化預期收益率在3.8%至5.2之間,個別產品提供保本承諾,例如r1等級的結構性存款…期限通常一年內,總體上,銷量大,口碑好,本金較為安全,收益相對穩定!第二是銀保渠道!簡單講銀行保險理財!這是一個重要的大眾化理財渠道!產品風險等級通常在r1到r3之間,個別品種有保底,例如年金類產品,按期限通常在3%到4左右,優點是分期繳費,減少了一次性的壓力,收益十分紅十保障,綜合受益,現金價值(本金隨時間變化)安全性高!不足之處是,時間週期較長3~5年起,流動性不足…中途不易退出!總體銷量,有可能是最高的理財產品之一!

    第三是以支付寶,微信,京東,蘇寧,小米金融等為代表的,新型網路理財平臺!這類平臺,就像是理財的大超市,既有雄厚的背景,又有正規的產品,品種豐富,把關嚴格,稱得上是一站式購買,主要以銀行保險,基金證券公司的產品為主,兼有特色產品!風險等級不一,產品正規可信,有一定的口碑,適合一站式組合選購!綜上所述,咱老百姓理財,儘量保住本,獲取穩健收益,才能夠細水長流!以上給朋友們,介紹了,一些市場上,主流的,正規可信,監管嚴格的渠道,平臺和產品,口碑好經住了市場的檢驗,同時,也要做好整體資金的,投資組合,選購與風險偏好相適應的產品,這樣,有助於進一步的提高,理財的本金安全性,和收益的穩定性!

  • 2 # RADR雷達支付理財

    雷達銀行啊,安全是由技術決定的,開原始碼,去中心,無中央伺服器,不受任何機構團體控制,每個存款者就是每個伺服器,沒有利益中心體。自己的賬戶自己說的算,自己就是銀行行長,銀行職員,銀行攬儲員。爽不爽

  • 3 # 懂財務的韭菜VLOG

    題目關鍵詞是老百姓,廣義上認為的老百姓也就是工薪階層,去除日常必要開銷後,用於理財的資金我想關注的無非幾點:

    1、安全性,應當是首要考慮的事項,老百姓辛辛苦苦攢下的錢,誰也不願意有個三長兩短。

    3、操作性,工薪階層每天上班都挺忙,不可能時刻有精力操作理財資金,所以一些基金不適合。

    4、收益,最後考慮收益,在滿足了上面條件後再考慮能否達到自己的預期。

    綜合考慮以上幾點,個人認為,首先不推薦股票,錢投到股市裡,這個不是理財,是賭博。除此之外,老百姓可以將資金分成幾部分,分別投資與貨幣基金、債券型基金、黃金、銀行理財、p2p,按照自己對於風險的偏好來設定每種型別投資的比例。

    以上需要解釋的是債券型基金和黃金。債券型基金不像股票型基金或者股票,波動沒有那麼大,而且基本上每天增長的,很少有下跌。而黃金,有漲有跌,但是沒有股票那麼頻繁,幅度沒有那麼大,當然如果一點風險都不接受的,那就不用考慮了,嘗試其他集中投資即可。

  • 4 # 玫瑰203903682

    去年第四季度起,莫名覺得現在理財安全係數越來越低了,慢慢把理財都轉成大額存單了,那種3年期4.18月月結息的,提前支取還能靠檔結息,覺得不錯,保體保息,心裡踏實。

  • 5 # 財經者思

    適合老百姓購買的理財產品,必須先保證本金安全、其次要具備一定的流動性,產品的收益倒不是最重要的!目前市場上,符合以上特徵的理財方式主要有以下幾個!

    銀行系理財產品,安全係數最高

    相比於其他金融機構(券商、保險)而言,銀行風控體系更加完善、監管措施也更嚴格,再加上銀行對自身的信譽很看重。因此,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安全係數相對都比較高,本金安全、收益也有保障,是我們老百姓進行投資理財的首選!

    如果資金體量比較大,可以選擇銀行的大額存單,存款利率可基準上浮40%以上,部分銀行三年期存款甚至能達到4.125%。況且,大額存單也很靈活,可轉讓、可提前支取、可質押貸款!當然,選擇銀行定期理財、結構性存款也是不錯的選擇,本金出現虧損的可能性極低,預期收益率一般都在4%以上!

    如果對於資金的流動效能要求較高,也可選擇銀行推出的“智慧存款”,100元以上即可參與,存款利率可達到4.10%,當日可計息、隨時可支取,還支援快速贖回,十分的方便靈活!

    網際網路金融理財平臺,操作最方便

    隨著現在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老百姓開始透過網際網路理財平臺,可以實現一站式購買理財產品!目前,支付寶、微信理財通、京東金融、蘇寧金融等都是最常見的、使用最多的理財平臺!

    比如,偏愛購買銀行存款類產品的,可透過京東金融購買民營銀行推出的儲蓄類產品,最高存款利率可達到5.45%,還是蠻高的!而支付寶、微信理財通中更是對接了很多保險、券商、銀行推出的定期理財產品,1000元以上即可投資,本金很是安全,預期年化收益率也可達到5%左右!

  • 6 # 晴天財經閣

    感謝邀請!當前的理財方式按照風險的劃分不同可以分為穩健型和風險型理財,而絕大多數的普通投資者投資重心都會偏向於穩健型理財模式,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最安全可以保證收益率和本金的投資方式。這類的理財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還是非常適合我們普通投資者的。

    一、銀行定期/活期儲蓄和國債

    作為最常見的理財方式之一銀行是我們必不可少的渠道。當前的很多理財產品都是基於銀行這個大平臺推出的,比如最直接也是最傳統的理財銀行定期儲蓄,一般分為三個月、六個月、一年、三年、五年等不同週期。而定期儲蓄的銀行利率則是在央行規定的基礎利率之上上浮30~%40%。除此之外還有國債,在每年的某些特定時間段內都會有一些國債可以購買,2018年最後一期國債的購買利率三年期是4%,5年期是4.27%還是很划算的。

    二、大額存單以及寶寶類網際網路理財

    一般的銀行大額存款它的起步門檻是20萬,利率和同期的銀行定期儲蓄相比有所上浮。因為一般的銀行大額存單它的利率是在央行規定的基礎利率上上浮40%-50%,有些銀行給出的大額存款利率還是非常的有誘惑力。除此之外一些優秀的網際網路寶寶類理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穩健型貨幣基金也是可以選擇的,支付寶裡面的餘額寶餘利寶理財通裡邊的零錢通,還有京東里面也有類似的貨幣基金都是比較安全和穩健的。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理財渠道和理財方式因為比較小眾化所以我們也就不多說,從宏觀局面上來看也就屬於銀行的定期儲蓄國債以及銀行理財,包括一些大額存單和基礎的貨幣基金寶寶類理財都是比較偏向於穩健型的理財方式,很適合老百姓購買。

  • 7 # 財智成功

    一、國債

    說起最安全的理財方式,那麼首選國債。2018年的三年期國債年利率4%,五年期國債4.27%,收益超過三年期存款利率,流動性還更好,即使提前支取也能有比較高的收益。

    2019年的國債會在3月份發售,個人預測三年期利率有可能會有所下降,達到3.80%左右。

    二、銀行存款

    除了國債,安全的理財方式就是銀行存款了。當然普通存款利率較低,三年期存年利率往往都低於3.50%,只有極少數銀行的五年期利率能達到5%以上。部分銀行10萬元大額存款三年期年利率也能達到4%以上,更多銀行則是20萬元以上的三年期大額存單年利率才能達到4.0%以上的利率。

    五年期存款流動性差,多數銀行五年期利率並不高,3.8%上下。農村信用社及民營銀行利率相對較高,有十餘家銀行年利率能達到5%以上,如果資金短時間沒有使用計劃,以當下的利率標準,選擇當地一家利率高的銀行存五年期也可以考慮。

    三、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本質還是銀行存款,受存款保險制度保障,50萬元以內是非常安全的,當然為了利息也有保障,如果存款較多,可以考慮分別到幾家銀行開戶,每家存款40萬元。

    四、結構性存款

    2018年資管新規實施,打破剛性兌付,保本理財產品逐步退出市場,作為替代選擇的結構性存款開始火爆。結構性存款年利率也能達到4%左右,本金安全,收益浮動,所以也是安全的理財選擇,但是需要注意別買成結構性理財,要注意產品說明。

    五、寶寶類貨幣基金

    隨著央行降準持續釋放流動性,寶寶類貨幣基金收益不斷降低,已經降至2.6%左右。由於貨幣基金投資的都是高信用級別的專案,所以總體而言安全性很高,只有發生擠兌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出現本金損失風險。對於資金相對較少並且隨時計劃使用的情況來說,寶寶類貨幣基金依然是最佳選擇。

    六、理財型保險

    至於理財型保險,此類產品引發糾紛極多,一方面宣傳年收益率5%以上,但是真實收益率不會超過3%,利率上沒有任何優勢;另一方面則是流動性極差,著急用錢的時候取不出來,提前取就會損失不少的本金。加上部分理財型保險設計的極為不合理,時間過長,動輒五年乃至終身,可以說是一個大坑。即便不提前支取本金安全,但是收益太低,選擇這樣的理財方式簡直是跟錢過不去。

    七、智慧存款

    智慧存款是民營銀行的創新,以微眾銀行智慧存款+為例,本質依然是銀行存款,安全性沒問題,存滿一個月年利率即可按4%,存滿一年即可按4.5%,非常不錯,流動性很好,遠超傳統銀行。當然正因為這樣的利率突破了現有利率體系,存在政策風險,所以下線了。以後此類產品應該會限量銷售,同時利率也會有所降低。

    八、理財產品

    至於理財產品,2020年年底之前保本理財產品就會退出市場,今後理財風險會持續增大,尤其是理財資金可以進入股市後,理財與購買股指基金已經沒有太大差別了。如今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在4.4%左右,選擇保本的理財產品依然是不錯的理財選擇。

    最後,鄭重問一句,有一款理財型保險,每年交6115元,交10年,最後能拿回五萬八,你需要嗎?

  • 8 # 財經一小時

    既然是適合老百姓選擇的理財方式一定具備以下條件:

    第一,收益相對較高

    第二,風險係數較小

    第三,操作相對簡單,無需專業知識,門檻低

    目前,市面上流動的理財產品有很多,既有銀行的理財服務,許多app也有投資黃金、購買基金等等理財的方式。最普遍的理財方式如下:定期存款、購買國債、理財產品、信託、基金、股票、期貨、外匯。但是這些大多數都不滿足我說的那三個基本條件,只有極少數滿足普通老百姓的需求,讓我們一起看看有哪些吧!

    國債

    國債是由國家進行發放的債務,具有安全係數高、門檻低,比較的靈活、流動性強的特點,收益也比定期存款的要高一些。而且國債的購買門檻還是比較低的,大家直接去銀行櫃檯認購就好了,不像銀行的大額存單,門檻較高,一般20萬起步。

    基金

    主要是指風險較低的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其他的風險較高。我相信大家都是用過餘額寶吧,裡面就有許多貨幣基金和債款基金可以選擇,並且收益可觀風險也較低。

    理財

    現在許多人都開始接觸理財,債款型的理財產品,收益率比較的穩定,本金損失率也想對其它的比較的低,但是它的收益很高可以達到10%以上,雖然有些流動性相對較差,但是對於老百姓也是不錯的選擇。

  • 9 # 熊貓投資

    如果說最安全的,我會推薦國債,但是國債並不是最適合老百姓的,因為老百姓除了安全之外,還是要追求一點點收益了。而國債一則收益率一般(三年期的4%,五年期的4.27%);二則國債提前支取利息的虧損很大。

    國債的提前支取規則

    以憑證式國債為例(大家最常買的就是憑證式國債),提前支取的利率規定如下圖所示。此外,提前兌取將被收取本金0.1%的手續費。

    如果是電子式國債呢?不滿6個月提前兌取不計付利息,滿6個月不滿24個月按發行利率計息並扣除180天利息,滿24個月不滿36個月按發行利率計息並扣除90天利息;持有第二期滿36個月不滿60個月按發行利率計息並扣除60天利息。

    也就是說國債只要你沒有持有到期,提前支取都會損失一定的利息,所以如果並非長期不用的資金並不建議選擇投資國債。

    定期存款

    對於老百姓而言,我認為目前最安全又最適合的還是定期存款,一則定期存款的安全性僅次於國債,而且其亦是剛性兌付;二則現在的定期存款很多都具備按月取息、靠檔計息,甚至是分期計息的功能,流動性大大的加強。所以如果你們當地的銀行對於普通的定期有靠檔計息或者分期計息的,我認為選擇投資定期存款更優,特別是老一輩的人,對於定期存款情有獨鍾。

    總結

    目前市面上能稱之為無風險的就國債及定期存款,當然並非說其餘的低風險產品就不可投資了,比如貨幣基金、開放式理財產品或者結構性存款我認為也是可以嘗試投資的,這些產品無論是安全性還是收益性均有一定的保障。

  • 10 # 深圳前海弘富財商

    我覺得目前最安全的其實就是銀行的理財產品了,算是穩健性投資首選,一般老百姓也都是風險厭惡者,不想拿自己的血汗錢去冒險,所以在挑選理財產品的時候,第一點就是從風險角度去選擇,而不是收益的角度,其次再是流動性,最後才是收益,以下這幾類都算是穩健性投資理財方式。

    1.首先是寶寶類產品也就是貨幣基金還有銀行的現金類產品,這類門檻不高,可以隨時取存,收益一般在2.5%-3.5%左右,適合放零錢以備不時之需,算是目前市場上風險很低的理財方式了。

    2.接著是推薦銀行理財產品,其收益率一般在4%—5.5%左右,期限少至兩三月,長的一般在一年左右,其風險也是很低的,一般在R1級——R2級左右,少部分門檻高一些的產品會達到R3級,並且目前銀行類的理財產品幾乎沒有出現虧損的情況,還有一些事註明保本型的產品,這個是更加謹慎的選擇,所以值得推薦。

    2.基金定投,這個收益雖然是波動的,但是堅持定投是獲取基金的平均收益,分散風險你可以買幾隻不同型別的基金,比如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指數型基金,或者不同行業的的基金,每隻基金分別以定期定額的方式做定投,這個的週期相對較長一些,長期堅持做定投,總的是會盈利的。

  • 11 # 互金直通車

    根據最近的一份調查,中國城市家庭的金融資產僅佔11.8%,其中銀行存款佔了43%,理財僅佔13%,這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而且和我國的教育狀況極不相稱。城市尚且如此,農村更是可想而知。

    這說明絕大部分普通百姓理財觀念尚未樹立,理財知識匱乏,既需要進行集中引導,也需要個人自己努力去學習。

    現狀就是如此,所以也就不難理解,一個天弘餘額寶為什麼在短短几年就達到1.7萬億規模,一些非法P2P為什麼能騙了那麼多的投資者那麼多的資金。

    想要理財安全,首先要了解一些常識,安全的理財方式來自於下面的幾個基本判斷,我先普及一些常識,最後再說一些實際投資過的產,供大家參考。

    1、選擇靠譜的理財機構

    正規的理財機構都是經過層層審批,需要持有專業經營牌照的,而且是人民銀行、證監會、銀監會等金融監管機構發的牌照。有些只是進行工商註冊的所謂投資公司,根本就是無證經營,所以一定要認清。

    從這一點說,銀行、基金公司、證券公司、養老保險公司都是正規的,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只能代銷他們的產品,自己發行的很少。

    2、選擇低風險的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的風險一般分為五個等級,分別是低等級、中低等級、中等級、中高等級、高等級,只有低等級和中低等級這2種,適合理財知識匱乏的普通老百姓,就好比,您不會游泳,只能在水不沒過膝蓋的地方耍耍,否則就會有危險。

    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有哪些呢?

    主要有:銀行存款、國債、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貨幣基金、餘額寶、零錢通、京東小金庫,PR2級以下的銀行理財,PR2級以下的證券、養老、資管公司理財產品。

    這些裡面收益率比較高的是:長期國債、大額存單、一年以上的PR2級理財;資金靈活性比較好的是:貨幣基金、創新銀行存款、餘額寶、零錢通等等。

    作為普通老百姓來說,4%是您理財收益的參考線,透過上面的產品組合,可以實現年化4%的收益目標。

  • 12 # 財道

    對於老百姓來說,安全穩定的理財產品是最合適他們的,銀行定期存款和國債等就是最好最合適的理財產品。

    銀行定期存款

    小財也相信目前大多數的老百姓還是喜歡在銀行存款,比如銀行的普通定期存款,銀行的大額存單等等,最大的好處就是到期兌付,收益率固定,不會出現浮動。

    國債

    國債和銀行存款一樣,都是到期兌付,那麼只要到了期限,理財者是一定可以得到本金和利息,國債也是很好的理財選擇,但是國債需要搶購,而且基本上是很難搶到,所以在這個方面需要注意一下。

    銀行定期存款和國債非常適合老百姓,老百姓對於理財瞭解程度低,對於新的理財產品和形式沒有太全面的瞭解,最熟悉的理財產品還是銀行存款,小財依然是希望大家不要選擇不熟悉的理財產品進行理財,而是應該選擇最接近最熟悉的理財產品。

    難道只能投資銀行定期存款和國債嗎?

    小財的看法是銀行定期存款和國債存款期限長,一般是以一年起步,流動性差,但是這樣的理財依然是老百姓最合適的理財產品。如果對於零錢通和餘額寶也比較瞭解,小財也建議可以選擇餘額寶或者零錢通。

    小財說一說

    理財最重要的就是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不熟悉的理財產品一定不能被選擇,不懂的理財產品也不要去觸碰。作為老百姓,銀行定期存款和國債依然是主流的理財選擇。

  • 13 # 財經樂少

    最安全、最適合老百姓購買的理財產品在市面上很多,老百姓追求穩定之中收益越高越好,以保本為前提的理財產品是最適合不過的。

    銀行理財產品

    我國是一個儲蓄率很高的國家,2018年我國的城鄉居民存款金額已經超過了7萬億人民幣大關,可見目前來說存銀行是老百姓理財的第一選擇。

    活期和定期是大多數人最喜歡的理財方式,一方面安全以及容易明白,風險幾乎為0加上手續簡單,另一方面金額大的話可以享受利率上浮,收益率不算低。

    不同地區不同銀行的收益率都不同,現在銀行上浮利率基準最高55%,即使可以達到5%多的收益率,不少大額的存款就會選擇銀行存款。

    基金理財

    基金方面最安全是貨幣型基金,不過最近貨幣政策寬鬆,貨幣型基金的收益率下降,跌破3%,不過可以選擇一些中低風險的基金,中低風險的基金一般就是那些收益率有波動的基金,債券型基金這類就是屬於中低風險的,收益率時高時低。

    理財要分散投資才能實現最大化收益,不同股票原油黃金這類高風險金融產品,可以選擇專門投資這類的基金或者組合型基金,風險一般都是中或高風險,選擇這類基金時候要認真看看基金是如何操作的,購買了什麼股票和歷年來的收益率。

    根據自己的風險評級選擇合適自己的基金就可以了,基金種類很多元化,幾乎合適所有型別的投資者。

    最後總結

    最安全、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是分散投資,把風險分散出去之餘又可以找到合適自己的理財產品。最後提點一點就是去正規受監管的金融部門投資理財,例如銀行、大型基金公司,對於新型的投資產品儘量不要碰,例如P2P、某些地區性的理財app,投資理財最佳選擇是銀行、全國知名企業的金融平臺、知名的基金公司,大金額理財時跟家人溝通一下是最好的。

  • 14 # 大南山伯爵

    對於老百姓日常能夠接觸到,並能夠購買的投資理財產品,按照安全性從高到低排序如下:銀行理財產品、保險理財產品、債券基金、基金定投、基金產品、P2P。最安全、最適合老百姓購買的是銀行理財產品。

    1.銀行理財產品是普通老百姓首選,安全性最高,保險理財產品次之。

    銀行理財產品是一種非常安全,且收益較高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在4%-5.5%之間,期限靈活度高,從30天到3年都有。可以根據自己的用錢計劃選擇不同的銀行理財產品。由於該類產品由銀行進行管理,其安全性非常高。

    保險理財產品是銀行代銷的保險理財產品,具有雙重功能,一是保險功能,二是理財功能,安全性僅次於銀行理財產品。但是,保險理財的收益率通常低於銀行理財。

    2.債券基金、基金定投是老百姓理財的第二選擇,安全性不錯。

    債券基金、基金定投是兩種相對比較安全的理財產品,特點是需要投資的時間較長,通常在3-5年,年化收益率在6%-10%左右。從歷年資料看,債券基金、基金定投的安全性也非常有保障。

    3.各種基金產品,P2P屬於風險較高的產品,普通老百姓慎選。

    市面上還有很多各式各樣的基金產品,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數量超過幾千隻,挑選難度非常高,專業性十分強。故收益率也參差不齊,安全性低。

    P2P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創新理財產品,實際上就是國外的次級債,風險也非常高。資料顯示,從2015年至今,有超過75%的P2P平臺出現了問題。

    回到主題,最安全、最適合老百姓的理財方式是銀行理財產品,可以認為是無風險。保險理財產品、債券基金、基金定投的風險較低,普通老百姓也可以選擇。而對於各種基金產品和P2P,具有一定的門檻,最好在具備一定理財基礎之後再進行選擇。

  • 15 # 坤鵬論

    適合老百姓購買的產品首要考慮的是安全問題,普通的投資者都屬於穩健型投資者,畢竟血汗錢積累的不容易。錢來的不容易,來的慢,自然抗風險能力就差,所以不適合高風險的產品。

    對於普通百姓,應該將至少一半的資金放在銀行裡,銀行近一年來為了具有更好的競爭力更好的吸收資金,利率都有所提高。尤其是地方銀行和一些小型銀行,利率更比大銀行有所上浮。

    投資者可以選擇利率高的銀行投資,因為五十萬以內的資金都是由保險公司承保,沒有風險性。一年定期基本都能達到3%,三年4.25%五年更能達到5.5%以上。投資銀行定期唯一要考慮的問題是流動性的問題,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封閉期。另外銀行的結構性存款,大額存款都是可以考慮的,都能保證本金的安全。

    另一種方式就是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選擇銀行PR2級以下的產品投資,風險性比較小,收益率在3.5%~5%之間。

    另外支付寶旗下的定期理財產品也不錯,封閉期從7天~365天,選擇性比較多,收益率也在3.6%~5.2%之間,很多產品可以續存,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選擇適合的產品投資。

  • 16 # 厚金說

    哪種理財方式最安全,最適合投資?現在理財產品的規範程度很高,主要走正規渠道,安全程度都很高。而合適的投資,個人認為就是:合理性。

    正規的渠道投資,才是安全的投資。

    投資者往往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期望能夠在同等的時間下獲得更高的收益回報。所以,找一些沒人聽說過的平臺、APP或者私人等等,因為年化收益率高。

    可以,投資一段時間之後,發現平臺、APP關停了,找的私人也跑路了。所以,不靠譜。

    還有的投資者為了追求高利潤回報,不顧及風險的大小,不管是股市、期貨、商品、外匯都去投資。可是,最後呢?血虧!

    那麼,這些投資都不是安全的。屬於投資者自己沒有認知到風險,故而犯錯。

    投資,一定更要走正規的渠道投資,比如:國債、銀行儲蓄、銀行理財、貨幣基金、信託、大額存單、國債逆回購等等,這些才是正規的理財渠道,安全係數高。

    那麼對於風險的認知呢?

    銀行理財將理財風險分為了五個等級,R1-R5級。

    謹慎型產品(R1級),通常看到的標示是低風險理財產品,主要投資渠道為國債、逆回購、保險理財、銀行理財、大額存單等低風險或者無風險的投資產品為主;

    穩健型產品(R2級),通常看到的標識為中低風險理財產品,主要投資的渠道在R1級別以外增加了貨幣基金、信託等投資;

    平衡型產品(R3級),通常看到的標識為中等風險理財產品,主要投資的渠道在R2級別可投資產品以外增加了30%投資比例的可投資高風險投資產品,如股票、商品、期貨、外匯等高風險投資產品;

    進取型產品(R4級),通常看到的標識為中高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主要投資的渠道在R3級別可投資產品外,將可投資高風險等級理財產品的資金比例可超過30%;

    激進型產品(R5級),通常看到的標識為高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市場中什麼產品都能夠投資,沒有資金限制,並且可以採用槓桿、分級、衍生品進行投資。

    中等風險等級以上的理財產品就有著本金受損的風險。那麼,對應的風險,就能夠認識充分。

    那麼,要說那種理財產品更為安全?就是低風險標識的理財產品,更加安全。

    而最適合投資的風險等級產品呢?從投資與收益的角度講,低風險、中低風險最適合投資。中低風險雖然將投資渠道增加了貨幣基金、信託等,但是從風險程度上講,並沒有本金受損的投資,並且還能夠提高年化收益率。

    所以,低風險、中低風險標識的理財產品,更加適合投資。

  • 17 # 不執著財經

    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增長,普通百姓的錢包也越來越鼓起來了,在解決了消費問題後,就要著手如何理財,使財產能夠保值增值。除了部分激進的人,偏向投資房地產、股票之外,還有一些人厭惡投資風險,比較喜歡把錢放在安全的領域,但同時又要求儘可能的獲取相對高一些的收益率。

    從目前情況來看,安全係數最強的應該是銀行存款。當然把錢存銀行也是有講究的:一方面,要分散投資,把錢存中小銀行。由於五十萬以內的存款安全有保障,如果你有一百萬存款的話,還是建議分二家或者多家銀行存款。

    同時,現在大型國有銀行基本不缺存款,所以通常在存款方面上浮利率基準45%,而一般城商行、股份銀行、郵儲銀行對存款需求比較旺盛。所以,通常上浮利率基準最高達到55%。建議儲戶把錢存銀行還是去找中小銀行存錢利率相對高一些。

    另一方面,如果你手裡面有較大一筆錢要存起來,可以選擇大額存款。目前國家已經實行了利率市場化改革,各銀行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對大額存單開出相對較高的利率。另外,銀行也設計了一些結構性理財產品,這樣可供高淨值儲戶有獲取相對較高收益率的機會。

    此外,銀行理財產品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只是要比銀行存款的風險略高一些。收益率在4%-5.5%之間。由於門檻只有1萬元起,而且期限靈活度高,從30天到3年都有。可以根據自己的用錢計劃選擇不同的銀行理財產品。由於該類產品由銀行進行管理,其安全性非常高。

    當然,現在還有餘額寶等貨幣基金可以投資,安全係數都很高,只不過,現在央行貨幣政策寬鬆,貨幣基金難以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率,一般收益率也就是在3%至3.5%之間。同時,債券型基金也屬於中低風險的,收益率時高時低,投資者保本的問題並不大。

    接下來就是高風險的股票型基金和P2P了,股票型基金一定要股市走牛時才能獲得讓人振奮的收益率,要是遇到大熊市,股票型基金弄不好會輸得很慘。而P2P雖然投資回報率在7-8%之間,但是隨著經濟下行,P2P也相當於次級債,風險也相對較高,所以,我們不建議投資者把所有資產去買股票型基金、P2P來博取高收益。

    對於厭惡風險的投資者來說,手裡有點閒錢,可以把錢存銀行和購買些銀行理財產品,只要收益穩定就可以了。而對於偏向風險型、追求相對較高的投資者來說,那就進行多元化投資,除了把多數資金投資中低風險的投資品種之外,也可以償試拿出20-30%的資金,投資風險相對較高的股票型基金和P2P,這樣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率。具體情況,每個家庭不同,都會有不同的選擇。

  • 18 # 了不起旳蓋茨

    理財方式主要看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如果抗風險承受能力高,可以買股票或期貨等高風險投資。這些理財方式需要很高的投資能力,特別是期貨一類,有可能血本無歸。當然、如果投資正確,可能以小博大。

    如果抗風險能力中等,可以買一點基金或銀行理財產品。基金雖然風險沒有股票大,但也隨著股市波動而上下起伏,特別是遇到炒作失誤的基金經理,也可能有大幅虧損;同理銀行理財產品也是委託投資於投資公司或公司專案,回報高也可能遇到投資失敗回報低的情況,所以銀行理財產品給的是年化利率而不是固定利率。

    如果抗風險能力低,可以購買國債和大額定期存款,他們的利率比銀行定期利率高一點,幾乎無風險,甚至教科書計算無風險利率時都是套用的國債長期利率,這個無風險利率就是說的幾乎沒有風險的意思。

  • 19 # 資本倍增

    理財是一個很寬泛的詞,為了把它具體化,我說下理財產品有哪些,

    1.銀行存款,包括定期,活期,這種是保本的。

    2.銀行理財,5萬起投,由於投資期限、市場環境、銀行的不同,收益也不一樣,大概在4%~5.5%之間,這個是非保本的。

    3.分紅型保險,與銀行理財相似,只不過產品是保險公司的產品。

    4.信託產品,信託產品大家接觸的應該會比較少,因為它只針對特定的合格投資者開放,如果您的資產有300萬以上才可以認購,根據信託產品的期限不一樣,收益大概在7%~9%之間。

    5.資管計劃,與信託類似,公募基金公司發行或者券商發行,一般來說比信託收益高一點。

    6.私募基金,分為私募股權基金、私募證券基金和其他類固定收益基金。起投也是100萬。發展迅猛,稂莠不齊,選擇好的公司,好的產品,會有較大的收穫。收益在9%~13%,或者是浮動的。

    7.股票,券商開戶就能炒,門檻低,收益浮動。

    9.至於其他的,期貨,現貨和P2P,我就不說了,建議不要考慮,風險大

    總結:沒有最好的產品,只有合適的產品。看自己的財產狀況,合理配置。

  • 20 # 銀行研究僧

    物以類聚。想要找到最安全的理財方式就要去低風險理財產品的聚集區。在這個聚集區去找理財,多半都是安全的。相反,如果你非要到那些匯聚著各種風險等級的理財市場上找,那就難保不碰上高風險理財產品。我認為這個低風險理財產品聚集區就是銀行。

    光來到銀行還不行,還要區分不同種類的銀行。為什麼這麼說?銀行的規模越大,產品越豐富,可選擇空間也就越大,同時產品的風險等級跨越的幅度也就越大。相反,銀行的規模越小,就越會受制於資質的影響,銀行的產品就會越少,不同種類產品的風險等級相差也會不大。

    我舉個例子

    你到六大行,表明自己想存錢,大堂經理也好,理財經理也好,就開始將你往理財型保險上引。走出六大行,進入股份制銀行,幾乎所有的理財經理都會推薦你基金定投。選哪隻基金再說,但採用基金定投的方式幾乎是千篇一律。從六大行走出來,進入城商行,這些銀行的理財經理多半就開始推薦你存銀行的自營理財產品,利息多麼高,募集期多麼短之類的話術就扔出來了。從城商行走出來,進入農商行或農信社,大堂經理就會湊上前說,要不要存定期?存定期還能領禮品。

    理財型保險、基金定投、自營理財,本身的風險等級,風險指標是不同的。無論是從流動性上還是從收益率上來說都不能簡單的放在一起進行比較。但綜合來看,風險都不算高。放到老百姓這個大的層面來看,都適合。如果按職業,按存款金額、按年齡來將老百姓進行區分的話,不同種類的人就會有不同的適配選項。理財型保險可以給年輕人推薦,基金定投適合工薪族,自營理財適合有一定資金的人。

    這些理財除外,老少通吃的,風險最低的就是定期存款。上班的可以選擇,零存整取。年齡大的可以選擇定期存款。資金量高的人可以選擇大額存單。雖然利息少了點,但是好在定期存款的變種產品越來越多,願意採用的人也越來越多。

    總結:

    無論是從國家層面的要求,還是從百姓層面的需求,銀行都必須得是控制風險的機構,它的主要責任就是為國家為人民保障財富的安全。基本上來到銀行,閉著眼睛選產品,都不會讓你賠的血本無歸。除非遇到了被違規的銀行員工“賣了”的情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二戰美英沒有援助蘇聯,且蘇聯沒有惡劣天氣影響,那麼蘇聯能否抵擋住德國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