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angible小雨

    我的回答是蘇聯會戰勝德國。

    有以下幾點原因:

    1.1942年莫斯科戰役蘇聯頑強抵抗,消滅德軍50萬人,挫敗了德軍的進攻鋒芒,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的鼓舞了軍心而且穩住了二戰的陣腳。而後美國才正式對軸心國宣戰。

    2.英法兩國作為歐洲大陸昔日的霸主,其軍備物資也是極其強大的並且保留了極大的軍隊有生力量與德國抗衡。與蘇聯聯合同盟後德國是應接不暇的,德國雙全難敵四手。

    3.美國在二戰初期的態度是不參。但是隨著戰爭規模的升級肯定會觸動帝國主義的利益。美國不可能看著德國強大,奪取世界第一的位置。美國參戰只是時間問題。

    綜上所述如果美國不參戰,蘇聯及其同盟國是可以戰勝法西斯軸心國,可能只是時間稍長不會迅速結束戰爭。

  • 2 # 居安思危忘戰必危

    我們先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國際局勢:除了遠在美洲的世界第一工業強國美國之外,二戰主要戰場都位於歐亞大陸上,而參戰國家和軍隊數量最多、烈度最強的戰場則是歐洲戰場。二戰時期,美國不參戰,英國和蘇聯能不能打敗德國?

    其實,即便是庫爾斯克會戰,德軍和蘇軍的傷亡比也是好多的。德軍損失50萬人,蘇軍則超過80萬,雙方這樣相持下去,德軍並沒有明顯佔下風,大體是旗鼓相當,也許德國可能受不了長期戰爭的消耗,逐步退出已經佔領的蘇聯領土,比如烏克蘭。

    蘇聯是世界第一大國,工業水平並不弱於德國。如果蘇聯入侵德國的話,未必能贏。而蘇聯依託廣闊的國土,節節抗擊,那德國就沒勝算了。整個二戰期間,蘇聯生產了十多萬坦克和十多萬飛機,這點德國是比不起的。

    且當時歐洲的軸心國不僅只有德國和義大利,還有德國的盟友西班牙、羅馬利亞、保加利亞、芬蘭等十多個國家,再加上被軸心國佔領的法國、奧地利、波蘭等國,軸心國實際控制的國家有30多個之多。而蘇聯和英國,雖然屬於同盟國陣營,但在歐洲戰場反倒屬於勢單力薄、相對孤立的一方。

    因此,儘管美國在二戰中的貢獻巨大,但是在對德國的實際打擊中,貢獻最大的還是蘇聯。沒有美國的幫助,或者美國在二戰中保持中立,蘇聯一樣也是可以打敗德國的。當然,如果美國選擇支援德國的話,就不一樣了。

  • 3 # 郭小郎

    我覺得蘇聯可以戰勝德國。

    首先明確一點蘇聯面對的是東線德軍,可以參照中國戰勝日本的八年抗戰,中日之間的裝備、單兵素質差距相對於蘇德應該大的多吧,中國都能透過戰略縱深,透過人民戰爭取勝。即使美國不參戰,即使斯大林格勒會戰和庫爾斯克會戰都已蘇軍失敗告終,相信蘇軍仍然能透過艱苦卓絕的長久抗戰取得勝利。況且在歐洲戰場,蘇聯並不孤獨,有著英國、法國、波蘭、捷克等的合力夾攻。

    最關鍵的是蘇聯本身透過兩次五年計劃,生產力尤其軍工業本身已經很強大。不要太過迷信閃電戰,550萬德軍三路合擊,巴巴羅薩計劃勢不可擋,蘇軍的人口優勢和生產力規模仍舊會決定蘇聯是笑傲到最後的國家。

    最後分享一組資料給大家,戰時蘇聯人口是德國四倍,兵力損失之後能夠源源不斷的補充,光是20-40歲之間的男性人數就已經突破三千萬。戰前德軍兵工廠坦克生產能力只能達到230輛,反觀蘇聯全境能夠實實在在的生產1500輛每月,且不說國土資源,其他盟軍援助方面的差距。

    所以我的結論是,蘇軍一定會戰勝德軍,美軍的參與只是加快推進了戰爭勝利的腳步而已。

  • 4 # 國平軍史

    實話實說,一戰美國拯救了歐洲,所謂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事實上就是歐戰,沒有亞非拉等什麼鳥事;二戰又是美國拯球了全人類,美國曾經對世界的貢獻是板上釘釘的。

    二戰時期,不要說美國不參戰,即便美國不援助蘇聯,蘇聯早就被德國滅了,關於這點,擔任駐烏克蘭的蘇軍西南方面軍政治委員赫魯曉夫中將深有體會,在其原版《赫魯曉夫回憶錄》中寫道:“沒有美國大量的軍備援助,蘇軍不可能組織任何一次大會戰。單單卡車就接受了140萬輛,沒有這些,很難想象在俄羅斯廣袤的大地調動大量的軍隊。”

    其中,斯圖貝克US6卡車這些80馬力的怪物,成為了蘇軍炮兵的運輸主力,從牽引榴彈炮再到充當喀秋莎火箭炮的底盤,它們幾乎無所不能,對此,朱可夫元帥也曾說:如果沒有斯圖貝克卡車,那我們的大炮將很難運送。

    1941年3月,《租借法案》生效,英國獲得500億美元外援中的40%,蘇聯獲得了35%的援助。

    來自英美兩國的物資開始從伊朗、北極航線和太平洋這三個方向,源源不斷的輸入蘇聯,最先抵達的是多達20萬噸的小麥、雞蛋、牛奶等食品。

    當時,蘇軍正處於飢寒交迫之中,很多士兵都在靠著摻雜木屑、茶葉的少量列巴與鹹魚鹹肉度日,這些物資的抵達毫無疑問的解決了蘇軍的燃眉之急。

    後來擔任蘇共總書記的赫魯曉夫曾動情地說:“如果沒有美國的SPAM(午餐肉)罐頭,我們真的不知道用什麼去養活蘇聯紅軍。”

    蘇德戰爭初期,面對德軍空地閃擊戰,蘇軍一潰千里,節節敗退,可謂兵敗如山倒,僅半年時間,蘇軍戰死300萬,被俘虜達數百萬之眾,17900架飛機戰損,20500輛坦克與自行火炮被摧毀。

    直到1943年2月初,蘇軍取得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勝利,才開始逐漸實施戰略反擊,最終和美軍在易北河會師。

    歷史教科書中,是蘇聯擊敗了德國,說得確實沒錯,但教科書不會告訴你美英兩國給予了蘇聯你想象不到的大力援助,從戰機、坦克、吉普、火炮、槍械、彈藥等戰爭物資,一直到香菸、咖啡、牛奶、白糖、麵包、麵粉、牛肉罐頭、水果罐頭等蘇聯軍民急需的生活生存物資等,倘若沒有美英的援助,蘇聯軍民不可能捱過1942年的嚴冬。

    截止1945年9月,美國向蘇聯提供了戰機1.5萬架、坦克8000餘輛、吉普車和卡車100餘萬輛、摩托車3.5萬輛、拖拉機8000餘輛,火炮10000餘門、反潛護衛艦105艘。

    此外,還有機槍131633挺、炸藥345735噸、火車頭1981輛、火車11115節、貨船90艘、艦船發動機7784臺,有色金屬802000噸、油料:2670000噸、化學品:842000噸、棉花:106893000噸、皮革製品:49869噸、輪胎:3786000個、軍靴:15417001雙、無線電臺:40000臺、電子管:10000000根、機械裝置:1078965000美元等。

    為了讓蘇聯拖住德國,英國也給予了蘇聯非常多的軍用物資和技術援助,美國不僅給予了軍用和民用物資,還包括其他一些技術援助等。

    本文似乎引用資料過多了,就是為了讓看不到這些資料的讀者,能夠更詳細看到美國對蘇聯的援助真是大手筆,對蘇聯軍民熬過嚴冬的巨大支撐作用,對蘇聯最終戰勝德國的巨大貢獻。

    作為軍迷個人非常感慨,倘若這些援助物資能給予中國,我們的軍隊也能將日軍按在地上摩擦,徹底戰勝小日本,打得拿三八大蓋、擲彈筒和步兵炮的日軍找不到北,分不清東和西。

    綜上,在蘇聯軍民最艱難困苦的歲月,是美英的軍援和生活物資援助,才得以支撐蘇聯軍民抵抗到底的意志和決心,美英也知道蘇聯不能滅,蘇聯滅了那是唇亡齒寒的關係,所以給予了蘇聯大量援助,幫助蘇聯最終戰勝了德國法西斯。

    不是美國是否參戰的問題,問題是倘若美國不給予蘇聯援助,蘇聯是擋不住德國進攻的,用蘇共總書記赫魯曉夫的話來說,蘇聯軍民熬不過嚴冬,實話實說,是美國的援助給了蘇聯軍民以抵抗的意志以生的希望。

  • 5 # 歷史扒糞機

    1941年6月24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在白宮記者會上表示租借法案適用於蘇聯。10月1日英、美特使與蘇簽訂協議,規定41年10月—42年6月英美每月向蘇聯提供400架飛機、500輛坦克以及其他武器軍用物資等。11月7日美國宣佈租借法案擴大到蘇聯。

    41年底前,美國向蘇聯提供飛機251架。12月5日蘇軍即開始莫斯科大反攻,至42年4月,蘇軍消滅德軍過50萬,擊退德軍100-250公里。莫斯科戰役的失敗使德國速勝論破產,裡賓特洛甫、戈林等人相信德國無法再擊敗蘇聯,美國在這當中的作用就值這廉價的251架飛機?

    即使1942年蘇軍南線再次大潰敗,喪失大量領土與資源,蘇聯還是生產出坦克(自行火炮)24446輛、飛機25436架、大炮(75毫米以上)49100門、鋼8百萬噸、石油2千2百萬噸、槍6百萬支,軍隊1100萬人。

    美國援蘇物資執行人斯退汀紐斯在其《租借》一書中統計43年7月庫爾斯克戰役前美援蘇飛機4100架、13萬8千輛卡車吉普、91萬2千噸鋼材、150萬噸食品及其他物資。而世人公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是斯大林格勒戰役,它結束於43年2月2日!德國人包括吹上天的曼甩鍋在此之後也就為平局而戰,為平局而死!庫爾斯克戰役後,德軍就一路潰敗到柏林陷落。

    可以說沒美援,蘇聯人勝利得更艱難些,但決不至失敗。沒第二戰場,蘇軍的犧牲更巨大,但也不至亡國。

    英美援蘇坦克1.3萬輛、飛機1.8萬架、卡車吉普45萬輛、食品590萬噸等等共1700萬噸,蘇聯二戰消耗物資共計2億噸,有人連這資料都不清楚,挺佩服他們張著大嘴跪地舔。尤其是分四年運到的590萬噸食品養活1.7億蘇聯人,天方夜譚!

  • 6 # 中國美6220

    德軍閃電戰,重創蘇軍。蘇軍大撒退,讓德軍撲了空。不過,蘇軍也喪失大量的軍事資源,也大大影響蘇軍戰鬥力。蘇軍退在莫斯科,拿什麼和德軍決戰?蘇軍在德軍強大攻勢下,必敗無疑。蘇軍沒有美英兩國援助,就不能打敗德軍。有美國參戰,讓蘇軍堅定了信心,有了決心和力量,並藉助美英大力援助,才成功打敗德軍,從而贏得莫斯科保衛戰的偉大勝利。可以說,是財大氣粗的美國拯救了歐洲,蘇聯,甚至世界。蘇軍沒有美國參戰和援助,是很難,甚至不可能戰勝打敗德軍。總之,反世界法西斯德國,日本,義大利,不是某一個國家的事,而是整個協約國家的事。協約國空前大團結大勝利,軸心國大分裂大失敗。總之,蘇軍佔盡天時,地利,人和,才會,也才能打敗,重創,消滅德軍的。總之,邪惡,罪惡必敗,人民,正義,和平萬歲必勝,是世界千百萬年上億年永不變的偉大真理。重慶市忠縣金雞鎮人黃常成,寫於廣東東莞東城。

  • 7 # 鍾馗評鬼1

    蘇聯根本就不是對手,看看二戰時美國對蘇聯的援助就知道了。

    二戰時美國援助蘇聯這物資也太嚇人了!沒有美國的援助,蘇聯還能堅持多被消滅?很難說。

    我原先一直以為蘇聯度過初期大潰敗的陣痛後,已經可以勉強抵擋住德軍了,然後美國的援助成了壓倒天平的稻草(我原先知道美國援助了不少,但具體多少沒有這概念)

    結果我一看援助清單,給我嚇到了!

    這尼瑪哪是稻草啊?這是直接往天平上摞磚頭!

    沒有美國這援助,蘇聯還打個毛啊!沒了50萬輛汽車,靠狗拉耙犁當交通工具?沒美國給的260萬噸石油,蘇聯給坦克飛機錢柴火?(1941年蘇聯自己產的高品質航空油只夠滿足所需的百分之4!41年到45年蘇聯生產航空燃料所需的高辛烷原料幾乎全來自美國的援助!)

    更不用說22000輛坦克裝甲車,14000駕飛機對戰局的扭轉了。

    如果沒有美國的援助,蘇聯怎麼打?拿什麼打?

    沒有美國往天平上摞的板磚,蘇聯能撐多久,什麼時候會亡國?

    根據蘇聯 社會科學院 經濟研究所《 蘇聯 社會主義經濟史》整理:

    飛機: 14018架

    坦克, 裝甲車 : 22800輛

    運輸車: 501660輛

    摩托車: 30000輛

    鐵路車輛: 13041輛

    高炮: 7944門

    衝鋒槍 : 108293挺

    無煙火藥 : 130713噸

    炸藥: 132237噸

    鋼材: 2589766噸

    鋁: 26110噸

    石油 : 2622357噸

    化學品: 631017噸

    其實原材料物資援助才是最主要的,上面安歇飛機、坦克配套的彈藥等等,根本不夠蘇德戰場一個戰役消耗的。

    炸藥: 132237噸

    鋼材: 2589766噸

    鋁: 26110噸

    石油 : 2622357噸

    化學品: 631017噸

    以上這些原材料,蘇聯憑藉強大的工業實力造出來的成千上萬的坦克、飛機大炮,這才扭轉了敗局。

    盟軍之所以幫助蘇聯,是為了讓蘇聯消耗德軍的實力,牽制德軍從而反攻歐洲,打消耗戰。畢竟歐洲才是"主戰場",亞洲的中國根本得不到重視。

    還有更恐怖的:

    艦船:400多艘

    盟國對蘇聯海軍戰艦的援助是在1941年底美國正式參戰後開始的。美英向蘇聯海軍援助了200艘魚雷艇,使蘇聯海軍沿海防禦作戰能力得到了提高。其中,蘇聯北方艦隊1941年只有2艘魚雷艇,但1945年戰爭結束時已達47艘。這些魚雷艇最大航速達41節,配備有兩個魚雷管和一門20毫米自動防空炮。美國還向蘇聯提供了60艘小型獵潛艇。然而,這些獵潛艇因為沒有搜尋系統,只能用於沿海巡邏。

    在掃雷方面,英國最先向蘇聯提供掃雷艦。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聯海軍許多戰艦被德軍水雷炸沉,損失很大。英國提供的那些掃雷艦很管用,可以使用音響和電磁系統掃雷。當時,音響和電磁系統十分先進,蘇聯海軍還沒有如此先進的探測系統。後來,美國提供了77艘很先進的AM掃雷艦和UMS掃雷艇。其中,AM型為914噸,速度大約14節,艇體為鋼結構,配備了音響探測系統,武器包括9門火炮。UMS為木質艇體,但排水量只有350噸左右。

    戰爭後期,蘇聯海軍太平洋艦隊接收了43艘美國的登陸艦,準備對日本本土進行登陸戰。當時,蘇聯海軍還沒有登陸艦。然而,二戰期間,蘇聯海軍先後進行了100多次登陸戰。美國援蘇的登陸艦分兩種——LCI和LCT。其中,LCI每艘可以運載212名士兵,LCT每艘可運載250名士兵。

    二戰期間,盟軍援蘇最大戰艦是美國的“塔科馬”級護衛艦,蘇聯總共獲得了28艘。該型艦排水量為2270噸,航速為19節,巡航距離達1.5萬公里,武器包括3門76毫米艦炮、2門40毫米艦炮和9門20毫米火炮。為了對付納粹潛艇,該型艦配備了聲吶系統和深水炸彈。

    戰爭期間,美英還為蘇聯海軍提供了1196部雷達和329部聲吶。此外,盟國還向蘇聯提供了許多其他作戰物資,包括42萬多輛卡車和吉普車、8700多輛拖拉機、8218門防空炮、5800多門反坦克炮、4.7億多發(枚)子彈(炮彈)、32萬多噸炸藥、1981輛機車和35萬多臺機床等。

    說這些物資只佔整個二戰期間蘇聯自身總產量的4%都是扯淡,蘇聯當時的工業區被德軍佔去了大部分,如果不是盟軍的援助,蘇聯早就垮掉了。

    美國對蘇聯衛國戰爭到底有多大幫助?沒有美援,蘇聯會戰敗!

     

     

    科羅廖夫

    在二戰中,蘇聯憑一己之力,能否戰勝德國?這恐怕很難。在蘇聯偉大的衛國戰爭期間,英美兩國,特別是美國,憑藉“租借法案”為蘇聯提供了海量的物資和軍事援助,對蘇聯來說,這些援助既不是錦上添花、也不是雪中送炭,而是救命的稻草。能夠擊敗德國法西斯,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共同的勝利。蘇聯如果沒有西方各國的援助,想要打敗德國法西斯是非常困難的。雖然蘇聯在這場大戰中投入的軍隊和武器眾多,付出的犧牲和代價極大,但如果沒有美英各國的物資援助和戰略支援,蘇聯軍隊不會打的那麼順利,甚至很可能會戰敗。

    蘇聯在戰爭初期的大潰敗,導致西部地區的農產區和工業產區以及礦區完全淪陷,蘇聯在戰爭前期一直飽受食品,工業產品和原材料不足的困擾。美國按照租借法案援助蘇聯的物資,從1941年10月開始實施。在對二戰期間蘇聯的物資援助上,美國為蘇聯援助了大量的軍用物資和食物,而這些正是當時蘇聯所急缺的。

    那麼,美國對蘇聯的軍事援助到底有多大呢?

    西方對蘇聯的幫助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蘇聯的軍事物資和武器裝備的援助,另一方面是美國和英國對的德國的戰略轟炸和襲擊,摧毀了大量德國軍工廠和交通樞紐,牽制了大量德國軍隊。

    蘇聯最急需的是能夠直接投入戰鬥的現成武器、罐頭食品、軍服、軍靴、汽油、汽車和輪胎。而美國的援助從飛機、坦克、大炮、機車、車皮、鐵軌、汽車,再到油料、帳篷、軍靴、軍服、摩托車,從天上飛的到地上跑的應有盡有。從1941年3月至1946年9月,美國共向租借法案受惠國提供486億美元援助,其中蘇聯獲得113億美元,中國僅為15.6億美元。

    以卡車為例,是美國卡車幫蘇聯打贏了戰爭,衛國戰爭開始以後,蘇聯開足馬力生產坦克,產能向坦克傾斜,汽車產量很少,裝甲汽車就更不在考慮範圍內了。整個二戰期間,蘇聯的汽車產量只有區區20.5萬輛,根本就無法滿足行軍打仗的需要,只能依靠美國的援助。戰爭期間,美國共向蘇聯提供了42.7萬輛汽車,其中三種主力型號載重卡車為35.6萬輛,僅1942年美國就向蘇聯提供了79000輛摩托化車輛,對蘇軍贏得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至二戰結束時,蘇軍裝備的所有車輛中,一半以上來自美國。

    美國萬國公司生產的K系列卡車,在二戰期間曾大量援助給蘇聯,蘇聯在1947年仿製出吉斯-150型卡車,中國一汽引進了吉斯-150並加以改進,於1956年下線了著名的解放CA-10卡車。

    蘇聯最大的汽車總廠——高爾基汽車廠,完全是美國福特公司幫助建設起來的,莫斯科的利哈喬夫汽車廠則是由美國布蘭特公司、巴德公司、漢密爾頓鑄造公司援助擴建。美國無線電公司(RCA)甚至向蘇聯其提供了真空管、錄音裝置、電視播放和接收、測量和遙控儀器等技術。

    根據《蘇聯國民經濟統計年鑑》的資料,蘇聯在1941-1945年間的蒸汽機車產量分別是708輛、9輛、43輛、32輛、8輛。內燃機車在1941年僅生產5輛,1942年生產1輛,之後三年是0。電氣機車在1941年生產6輛,之後也停產了。在1942-1945年間,蘇聯鐵路車廂的總產量僅為1087節。而美國透過租借法案向蘇聯提供了1900輛蒸汽機車,68輛內燃機車,11075節車皮。

    蘇聯將國內的所有勞動力幾乎都用在了軍工生產上,以至於當時生活用品和食物的稀缺。美國在戰爭期間向蘇聯援助了軍靴1億5417萬雙,皮革498.6萬噸,這相當於為蘇聯人民每個人發放了一雙靴子。美國甚至根據《租借法案》向蘇聯提供了987噸的捲菸紙,請注意重量單位,“噸”。

    圖片:蘇聯紅軍和紅海軍官兵喜歡抽的阿芙樂爾香菸。

    衛國戰爭時期,蘇聯人民的生活很艱苦,戰時的肉類很少,在整個戰爭期間,美國向蘇聯提供了450萬噸製成食品,其中大部分是肉類和油脂等高熱量、高蛋白質食品,光是肉罐頭就有80萬噸,各種香腸、黃油和豬油75萬噸,極大緩解了蘇聯戰時肉蛋奶的缺乏。蘇聯領導人曾經說過:“如果沒有美國的午餐肉,我們真不知道拿什麼喂紅軍了。”

    另外,美英兩國在其他戰場對德國的牽制也幫了蘇聯不少忙。當時德國的數萬大口徑高射炮,空軍戰鬥機,都被德國用來對付英美。例如美國陸軍航空兵於1943年8月~1944年9月,對德國東部及東歐各國境內德軍目標實施穿梭”轟炸,約有1030架B-17、B-24型轟炸機和P-51型護航戰鬥機參戰。英美對德軍的牽制減輕了蘇聯東線戰場的壓力,加速了蘇聯戰爭的勝利。

    最能體現美國人無私援助和財大氣粗的事情,是租借法案的對蘇清算原則,規定在戰時消費掉的或毀壞的物資,全部一筆勾銷,不需要償還。只有戰爭結束時手頭現存的,日本投降後繼續訂購的貨物,才登記入賬。這意味著,絕大部分債務,蘇聯一分錢都不用償還。

  • 8 # 方圓論壇

    美國其實早在戰爭之初是兩邊下注的。表面上支援英法等國抗擊法西斯國家,私下裡又和德國日本等國進行貿易往來。美國可以說是賺的盆滿缽滿的。開始美國的目的是要軸心國和盟國之間互相消耗實力,也就是在歐洲透過支援英法蘇三國來消耗德國。在亞洲透過中國來消耗日本。美國就準備坐收漁翁之利了。

    算盤打的是挺好,但之後的發展就不在美國的預料之中了,德國越打野心越大,這個時候的美國開始又針對性的限制德國和日本的原材料以及能源供應。正是因為如此德國日本和美國正式交惡。而也由於美國切斷了日本的能源供應,日本才開始進攻東南亞,並且為什麼報復偷襲了美國珍珠港,給了美國參戰的藉口。

    美國正式對軸心國宣戰之後,美國國會透過租借法案,又開始向蘇聯,中國,英國無償提供大量武器和戰略物資,其中又以歐洲為主要地區。這個時候美國感覺德國與英法和蘇聯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美國開始爭奪霸權,美國知道只要擊敗了德國就又獲得世界霸權的機會。這個時候美國對盟國的物資供給全部是無償的,不像戰爭一開始那樣大撈特撈了。據統計在1941--1945年期間,美國透過租借法案無償像盟國提供了大約500億美元的戰略物資。二戰時期的五百億那可是相當值錢的,二戰結束後美國復興歐洲經濟的“馬歇爾計劃”也不過只花了240億美元而已。可想而知美國在二戰中就物資補給這塊付出了多少。

    蘇聯做出盟國在歐洲戰場的主力。之所以能戰勝德國,除了自身的戰略縱深總夠廣闊和寒冷的我後之外,美國的物資供給也是功不可沒的。據瞭解衛國戰爭期間美國每天向蘇聯投放的物資就可達數百噸。正是基於美國的龐大後勤物資供給,蘇聯才硬生生的拖誇了德國。如果沒有美國的物資和武器裝備供給,蘇聯早就崩潰了。以蘇聯的工業實力根本不足以組建上千萬的軍隊。之所以蘇聯能夠源源不斷的組建軍隊就是依賴於美國的武器物資補給,要不然為什麼盟國三巨頭一直都以羅斯福為主呢?斯大林那麼驕傲一個人會服羅斯福?就是因為有求於人。從每次合影的做為就可以看的出來,羅斯福一直都在正中的位置上。

    但美國也不是沒有獲得好處,二戰期間基本上德國在歐洲搜刮的所有金錢幾乎全部都被換成了物資能源,而最大的收益者就是美國。而英國在二戰後的幾乎所有殖民地的利益也都被美國接手並且戰後美國還支援這些國家實現獨立,那可真是名利雙收。戰後的美國一方面本土沒有受到戰爭影響,其次由於戰爭期間對工業的刺激,美國不僅走出了經濟危機,而且GDP總值不降反升。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老大。

  • 9 # 鷹爪和平鴿

    美國不參戰蘇聯必敗無疑。但是美國不參戰是假;觀察局勢是真。日本偷襲珍珠港早就有苦肉計說:時機成熟了故意賣出破綻誘日本出擊,然後順勢打擊日本,德國在經過短暫猶豫後才對美國出手,這時美國已經贏得了戰略佈局的大好時機。

  • 10 # 寶樹白石

    首先德國是個小國,還沒有日本大,和蘇聯打,想滅亡蘇聯只能速戰速決,而不能拖,德國拖不起,蘇聯拖得起。德國唯一的辦法就是直取莫斯科,打掉蘇聯首腦,及首腦機關,這是一條取勝的捷徑。

    而蘇聯地大物博,資源豐富,有廣大的疆域,可以做為戰略迴旋,所以德國就是全部佔領蘇聯西部,也不可能滅亡蘇聯,而會和蘇聯長期的戰爭中消耗自已,而把德國拖死。

    德國和日本不同,日本有朝鮮,滿洲,臺灣做為資源基地,而德國沒有。

    美國支援蘇聯的衛國戰爭是處於美國的根本利益,因為美國在西歐有巨大的利益,這個利益不能落入德國手中。所以美國必須參戰,而美國參戰總是戰爭形勢產生了一邊倒時,美國才會參戰,打弱者。

    美國進行太平洋戰爭的目的是怕日本打敗中國,建立一個巨大的黃種人的國家,而直接和歐美對抗。

  • 11 # 北京老馬3

    美國一開始是坐山觀虎鬥!只是在德國敗局已定才和英國,蘇聯,法國聯盟對德宣戰!蘇聯是靠自己的力量打敗德國法西斯的!

  • 12 # 正必壓邪

    美國參戰,也是坐收漁利,德日本小國,兵源不足,切拉的戰線過長,長期耗下去,哪有不敗之理,中國經歷八年抗戰,如日本不偷襲珍珠島,美國能否參戰還兩說,既使美國不參戰,杭戰只是推遲幾年的事情,毛主席在論持久戰中己有論斷,為啥還要把美國說得那麼高,大,尚呢,它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戰。

  • 13 # 柳浙深

    德國前期揍的大多數是蘇聯衛星國軍隊,太菜。之後調來遠東的正規軍,德國就幾乎沒打過勝仗了。美國給的英國外援也多啊,為何英國佬那麼弱雞,搞得美國佬要親自上。俗話說,打鐵需自身硬,不硬多少外援都沒用。

  • 14 # 西府趙王爺

    說句大家不愛聽的,二戰如果沒有美國,反法西斯戰爭不可能勝利,是美國拯救了全人類。

    不僅僅是蘇聯,大西洋端的歐洲戰場,美國也是絕對的主力!而對於日本,如果沒有美國在太平洋戰場的勝利和封鎖,以及物資武器對於中國的支援,咱們抗不了八年,更談不上勝利。

    所以,蘇聯面對強勢的德國,如果沒有美國從中給他援助的話,他是很難戰勝德國的。

    首先軍事上的直接援助:蘇聯在二戰時期前,有一場很值得一提的戰役,莫斯科保衛戰。同樣,這次戰役的雙方還是蘇聯與德國,德國屬於侵略的一方,蘇聯屬於守衛的一方。這次戰役蘇聯打贏了,號稱是二戰的轉折點,但事實上,這時候只能是讓蘇聯緩過來了,其在整體局勢上還是處於被動局面。

    從一九四二年開始,蘇聯在戰爭中一直屬於被打的那一方,即使有打贏的時候,那也是極少數勝利。 克里亞半島也被敵軍佔領,局勢動盪不安,蘇聯的西南防守也出現漏洞。更因為戰爭初期,多個地方被敵軍佔領導致後備糧食不夠,工業人員減少,問題多樣化。 打仗需要什麼,需要的是糧食和勇敢計程車兵,而蘇聯在第一個前提都無法完成的情況下,還想要戰勝德軍恐怕是難上加難。

    所以打了勝仗本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蘇聯人民卻高興不起來。

    而這時候美國站出來了,幫助蘇聯解決了這一大難題,不僅供給了糧食,還給了蘇聯武器彈藥上的支援。 當時的斯大林還請求美國能夠開闢第二戰線,而美國對此表示愛莫能助,美國當時能支援蘇聯也不真正是保護蘇聯,而是怕愈戰愈勇的德軍在取得勝利後,會把廝殺的炮彈投向自己。

    所以,打敗德國,美國功不可沒。

    第二個是政治方面。美國和蘇聯一直也不是什麼友軍關係,兩個國家打過的仗也不少,蘇聯在與德軍交戰的時期,最不放心的其實就是英美了。至於遠東的日本,說實話,斯大林還沒有將其放在眼裡。

    所以,蘇聯在衛國戰爭期間,一直都心有防備,因為如果自己投入全部軍事力量,去與德國抗衡,英美在鶩蚌相爭,自己得利的話,那蘇聯真是前有猛虎後有蟒蛇,兩面夾擊。

    這個時候,美國為了讓蘇聯相信自己,不會在他與德軍交戰時自己在背後搗亂,自己主動提出簽署大西洋公約中不與法西斯為伍的條約,才讓斯大林消除了顧慮,與德軍奮力一戰。

    如果當時需要分神來一邊盯著美國,一邊與德國打仗的話,蘇聯一定力不從心,畢竟一心不可二用。 所以以兩個方面來看,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援,斯大林不依靠援助是很難戰勝當時勢頭兇猛的希特勒的。

    其實,不管大家喜歡不喜歡美國這個國家,但是你必須要承認,在那場關乎人類命運的浩劫之中,是美國站了出來,拯救了全人類,這個歷史功勞誰也搶不去,更抹殺不了。

    當然,對其的稱讚,我也僅僅是限於那個時代!

  • 15 # 步驚雷37

    蘇德戰爭初期,蘇聯損失慘重,重工業移至大後方尚未重建,這時期英美的援助起到了很大作用,這個不能否認,但是蘇聯自己的努力才是根本原因,在美國參戰之前,蘇聯已經適應了新的戰爭形式,扭轉了被動局面,戰勝德國的把握越來越大。

    但是在這個關鍵時期,英美不理蘇聯的多次要求,遲遲不開闢第二戰場,只是在義大利磨蹭。直到蘇軍在東線取得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才開始諾曼底登陸,開闢第二戰場。看一下東西兩線的德軍力量配置就能知道,英美存的是什麼心。

    世界上不願歐洲統一的,第一個是英國,第二個俄國,第三個美國。這是英美援助蘇聯的原動力,看看這些年美國是怎麼折騰歐盟的,英國在裡面又是怎麼攪和的。

    所以英美的援助談不上偉大,符合自身利益而已,蘇聯可以單獨打敗德國,但是代價會增大,並且會嚴重影響戰後與英美的鬥爭,所以蘇聯一再催促英美登陸歐洲!

  • 16 # 行攝清遠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在德國入侵蘇聯之後,蘇聯從來沒有想過美國會援助,實際上當初英國也是反對美國援助蘇聯的(丘吉爾是著名的反共分子),而且在德國入侵蘇聯後,英美兩國也認為,德國會迅速佔領蘇聯。但列寧格勒和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以及莫斯科保衛戰,讓英美覺得,德國不可能迅速佔領蘇聯,然之後考慮到,如果德國最終佔領蘇聯的話,會反過來攻擊英國,丘吉爾這個反共分子也不得不同意,美國對蘇聯進行軍事援助。

    但由於美國一時之間,也沒辦法給予蘇聯太多援助,所以在蘇聯最困難的時候,反而是英國給予蘇聯的援助,暫時緩解了蘇聯的燃眉之急而美國對蘇聯的大批援助,實際上是在1942到1943 年之間才陸續到達蘇聯,而那個時候,蘇聯已經進入大反攻了。所以,無論有沒有美國援助,德國都不可能侵佔蘇聯,只不過沒有援助,蘇聯反攻的時間可能要延長一兩年而已,這個等於中國的抗戰一樣,前期日軍很快就佔領了中國大片領土,但最終還是被拖住在中國戰場,最終戰敗。

    另外,還要明確一下,英美兩個的軍援,僅僅戰蘇聯二戰消耗的3%左右,蘇軍主要的武器大多數都是自己生產的,英美的軍援僅僅是一種補充,只是某些人想弱化蘇聯在二戰中的作用,才反覆強調和提醒大家,二戰中英美對蘇的援助而已。

  • 17 # 靜夜史

    當然......不是,因為美國可以不參戰,但美國卻不能不援助蘇聯,用寶強的話說:我真的控幾不住自幾啊!

    蘇德戰爭作為二戰時期最慘烈的戰爭,一直以來都是後人爭論的焦點。很多人認為,納粹德國作為國土狹小的國家,只能以瘋狂的閃電戰橫掃對手,比如橫西歐北歐,而一旦遭遇了蘇聯這樣有著恐怖縱深的大國,德國就只能“再而衰,三而竭”了。蘇聯雖然在蘇德戰爭前期喪城失地,但是因為有將近10000公里的縱深,足以讓筋疲力竭的德國徹底被拖垮。

    真的是這樣嗎?當然真的不是。

    納粹德國本土狹小不假,但是納粹德國在閃擊波蘭西部,拿下丹麥挪威,橫掃比利時荷蘭顛覆法國後,其國土面積已經達到了空前的500多萬平方公里,加上僕從國芬蘭、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國以及豬隊友義大利,整個西歐除了中立國瑞士、西班牙等國,基本都是納粹德國的天下,控制的人口超過了16000萬人,這和蘇聯的19000多萬人的規模相差不多。

    以這樣的體量進攻蘇聯,德國能玩的,不僅僅是先發制人的閃電戰。

    而蘇聯一方,雖然國土縱深極其廣闊,但人口、城市及工廠等幾乎全部佈置在烏拉爾山以西,這是德國閃擊戰第一輪就能輕鬆拿下的,莫斯科身後的歐洲平原以及烏拉爾山以東,特別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雖然面積廣大,但天寒地凍人跡罕至,當年的白軍集團如高爾察克就是被西伯利亞的惡劣氣候要了老命,這樣的區域,蘇聯連游擊戰都玩不起來。所以斯大林向國民宣稱的,蘇聯在莫斯科已經無路可退,實在不是聳人聽聞。

    所以,能夠利用烏拉爾山以西幾乎整個東歐的蘇聯,以及佔據了幾乎整個西歐的納粹德國,在體量上相差不大。

    因為30年代席捲蘇聯軍政體系的“大清洗”運動,無數優秀的軍政幹部被處決。雖然此舉消滅了大量反對勢力,鞏固了斯大林的權威,客觀上增強了凝聚力。但是大清洗之後的蘇軍一線,連級指揮員平均只有初中文化水平,這樣的指揮官,治下軍隊的素質可想而知。

    而德國一方,除了一戰後保留的高素質軍官儲備,以及龐大的後備力量,更重要的是德國從1939年9月1日開始,就一直征戰四方,戰鬥經驗極其豐富,這和在1939年11月的蘇芬戰爭中被打得屁滾尿流的蘇軍形成鮮明對比。

    另外,希特勒雖然軍事指揮水平相對業餘,但外交方面堪稱不世奇才,迷惑英法、團結民國,爭取美國支援以及和蘇聯媾和,為德國在二戰前期的所向披靡打下堅實基礎。而斯大林雖然軍事水平也很業餘,但此時的朱可夫不在身邊,希特勒的身邊卻集結了一干猛將。

    因此,如果沒有外力支援,蘇軍在德軍的鋒芒下,肯定是扛不住的。

    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除了蘇軍的破釜沉舟,更有英國的大量援助,美英等國對德國西部的空襲,這使得德國始終不敢將軍隊全部投向東線。再加上豬隊友日本的按兵不動,最終30多萬西伯利亞師萬里回援,蘇軍終於守住了莫斯科。

    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並不是結束,而是開始,此戰雖然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將戰爭節奏從閃電戰轉為消耗戰,但德國仍然實力強悍。

    而蘇聯一方似乎並不樂觀,雖然保住了莫斯科,但北部的列寧格勒仍被團團包圍,南部的斯大林格勒仍是大兵壓境,最要命的是西部工業區和糧食產區幾乎全部被德國攻佔,連黑海港口塞瓦斯托波爾也被佔領,蘇軍仍然難以避免滅國的命運。

    這時,美援紛至沓來。

    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最大的作用不是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也不是鼓舞了蘇軍的戰鬥意志,而是讓美國看到了蘇聯的巨大潛力,所以莫斯科戰役結束後,比英援更龐大的美援到來了。

    整個二戰期間,因為空運代價高昂,海運成為主要方式,美國從北線的摩爾曼斯克,遠東的海參崴以及南線的伊朗高原將大量物資運入蘇聯境內,幫助蘇聯在失去西部工業區的基礎上,在後方迅速恢復了戰時生產能力。

    整個二戰期間,美國援助蘇聯的物資包括:

    炸藥: 132237噸,

    鋼材: 2589766噸,

    鋁: 26110噸,

    石油 : 2622357噸,

    化學品: 631017噸,

    等等,另外還有:

    商船:100艘,

    魚雷艇:200艘,

    小型獵潛艇:60艘,

    AM掃雷艦和UMS掃雷艇美:77艘,

    登陸艦:43艘,

    “塔科馬”級護衛艦:28艘,

    雷達:1196部,

    聲吶:329部,

    卡車和吉普車:420000輛,

    拖拉機:8700多輛,

    機車:1981輛,

    金屬切削機床:44600臺,

    防空火炮8218門,

    反坦克炮5800門,

    坦克和自行火炮:8200輛,

    飛機:14000架;

    槍彈:4.7億多發等。

    這些援助總額相當於今天的1500多億美元,佔到了美國《租借法案》總金額的1/4以上。

    對於蘇聯而言,美國在二戰中的援助是真正的雪中送炭,連蘇軍最高軍事指揮官朱可夫元帥都不得不承認,正是美國的巨大援助幫助蘇聯起死回生。

    從蘇德戰爭的發展來看,美國可以不參戰,但美國對蘇聯的援助不可阻擋,而這顯然比參戰更讓德國絕望。

    而當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發後,雖然美國沒有迅速直接對德作戰,但美國對日本的吊打,使蘇聯在遠東徹底沒有了後顧之憂。

    可以說,沒有美國,就沒有蘇聯的最終勝利。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18 # 關好走過的門

    二戰美國的參戰,作用只是加速了法西斯國家的滅亡,但美國絕對不是什麼救世主。就算美國人不參戰,德國人也照樣敗北。

    在道義方面。納粹份子已經犯下了眾怒,奧斯維辛等集中營裡發生了人類有文明以來最大的人間慘劇。數以幾百萬的猶太人和盟軍俘虜慘死在裡面,這是魔鬼都不會做的事,但納粹卻做了。並且納粹把戰爭強行加在了整個歐洲的頭上,雖說戰爭初期嚐到了甜頭,但這只是滅亡前的瞬間輝煌。

    在軍事方面。戰爭初期雖說以閃電戰滅亡了一些國家,並且連法國也全境淪陷。但是英國人憑藉其海峽優勢進行抵抗,儘管德國稍占上風,充其量也是個平手。但就在此時,西線戰場還在膠著,納粹又開闢了東線戰場,腹背受敵兩線作戰這是敗亡前兆。而經過斯大林格勒戰役以後,德國人敗局已定,剩下的時間無非就是苟延殘喘而已。

    在政治方面。德國雖說有隊友,但義大利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計。實力稍強的日本遠在亞洲,說白了德日只是名義上的盟友,實則各自為戰。而義大利又在扯德國的後退。德國可以說以一國之力來對抗整個歐洲,這樣的勝算又有多大?戰爭初期雖說有些戰績,但於整個戰局的勝敗沒有太大關係。況且蘇聯有著非常大的戰略縱深,這和日本佔領不了中國是一個道理,只要以時間來換空間,最後都能打贏。

    美國的參戰,雖說和珍珠港事件有直接關係,但根本原因只有一個:為了戰後重建世界秩序。所以美國人參戰只是時間問題。因為這有非常大的政治、軍事利益在裡面。二戰的歐洲戰場說白了就是德國人想從英、法、俄手裡奪取資源,從新洗牌,想替代這三個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當老大。而美國人想把觸角伸到歐洲,亞洲,甚至整個世界。以參戰國的身份和些許援助的情況下,讓蘇聯和德國死拼,其政治目的已經達到了。事實證明了在歐洲戰場結束的時候,無論是英、蘇還是德,都兩敗俱傷,這才是美國人想要的。這對戰後美國人稱霸世界有很大的作用。

    因此,美國人的參戰只是讓戰爭程序加快了。無論參戰不參戰,軸心國集團必敗無疑。

  • 19 # 無月文化館

    如果二戰沒有美國,那麼終結德國的硬拳,一定來自蘇聯。

    只是蘇聯的代價也會非常慘,很可能半個蘇聯也就此沒了。

    德國自身的先天條件,已經決定了德國發起的世界大戰不會成功。

    戰爭伊始,納粹德國的閃電戰術就震驚了全世界。

    其實,閃電戰除了反應當時的德國很強之外,也暴露了德國的本質短板,那就是國土面積小,資源有限。

    納粹德國只有在最快速的時間內,達成最大的戰果,才可以用有限的資源來支撐這場龐大的戰爭。

    對波蘭的戰爭是很成功的,但是,不要忽視,當時攻擊波蘭的其實還有蘇聯。

    納粹最初和蘇聯簽訂有互不侵犯條約,從兩國的前期的具體行為來看,其實雙方也是有共同劃分世界的意向的。

    現在很多人都說德國沒有擺平大不列顛就去進攻蘇聯,是個戰略錯誤。

    可是好好想想,整個納粹德國,包括希特勒,真的蠢到這一點耐心都沒了嗎?

    納粹高層正是意識到資源的有限,繼續和大不列顛隔著天空和大海耗下去,一旦蘇聯、美國因為德國的急速膨脹,轉而加入戰鬥來抗衡德國,那麼德國無論如何都撐不住。

    經過反覆研究,納粹高層決定先發制人,先幹掉蘇聯。大不列顛雖然依舊屹立在海峽對岸,但除了捱打還能怎樣。畢竟納粹本來打算當年就解決蘇聯,然後回家過聖誕節的,這不需要太多的時間。

    何況當時的蘇聯國內,政局非常動盪,人心惶惶,納粹高層覺得此時是最好的時機。

    但其實這時機真的選的不好,德國這一股外力硬是擠進了蘇聯,結果使得蘇聯國內上下一心,團結對抗外敵,斯大林更是憑藉二戰徹底鞏固了自己的地位。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夥同僕從國匈牙利、羅馬尼亞、芬蘭以事先擬訂好的一份代號為“巴巴羅薩”的計劃,集結了190個師550萬人、4900架飛機、3700輛坦克、47000門大炮、190艘軍艦,劃分為三個集團軍群,從北方、中央、南方三個方向以閃擊戰的方式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蘇德戰爭全面爆發。

    戰爭初期,一切都如同德國期望的發展。

    但是好景不長,天氣、城市、糧食,一個個因素開始和德軍作對。

    如果沒有美國的參戰,德國對歐洲的佔領會更穩一些,就會有更多的資源和兵力集中來對付蘇聯。

    雖然結果不可改變,但是蘇聯就為此付出更大的代價。

    雖然美國憑藉二戰又發了次戰爭財,但若是沒有美國的資助和參戰,真的很難想象歐洲現在是個什麼狀況。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 20 # 從557234846378

    戰神拿破崙60萬不也是失敗了!俄反敗靠的是自制T34而不是美國一戰廢品!T剛出現光一輛打廢德豆丁戰車及各式車迖七十輛!才被88砲擊毀!T在西方公認是反轉戰局武器!而俄自制一體成型機身、戰機殘存性高也是主力量!美老品從未被俄用來對付納粹、德兵最俱怕是斯大林風琴、可以用到美糧食吧!但是沒有糧俄也一樣能夠反攻、斯大林早習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沒有楊六郎傳授殺手鐧絕招,岳飛能夠令楊再興心服口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