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經武歷史講堂
-
2 # 七零年代的貓
蝗蟲是蚱蜢,小時常捉住燒著吃,這東西也好吃,關鍵是太小了,淨皮沒肉,吃多了胃裡難受,那麼多災民,草根樹皮尚且吃得下,蝗蟲怎麼會不吃呢!原因大約是蝗蟲太少不夠吃,這蝗蟲是一過性的,過去就沒有了,不好捕捉是個因素,我能理解的就這麼多了,希望有所幫助,
-
3 # 歷史縱橫帝
古代蝗災時,人們不吃蝗蟲主要有三個原因。一,人們普遍人為上天降下蝗災,是君王失德,警示臣民!因此皇帝需要檢討自己。二,大部分人人為有蝗神,是神靈降下的懲罰,所以也不敢吃。三,蝗災剛發生時,大家還有點吃的,吃完了剩餘的糧食,蝗災開始,人們得追的上蝗蟲才能吃啊。普通百姓吃不飽行動不便,只能吃樹皮等充飢!
-
4 # 莫天聾
我國古書上就有“旱極而蝗”的記載。鬧蝗蟲主要原因是,蝗蟲是一種喜歡溫暖乾燥的昆蟲,乾旱的環境有利於蝗蟲的繁殖、生長髮育和存活。
蝗蟲的成蟲將卵產在土壤裡,土壤含水量在10%~20%時最適合成蟲產卵。
造成蝗災有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在乾旱年份,水位下降,土壤含水量降低,變得堅實,地面植被稀疏,蝗蟲產卵數增加,每平方米產卵可達4 000~5 000個卵塊,每個卵塊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萬~40萬粒卵。河、湖水面縮小,低窪地裸露,為蝗蟲提供了更適合產卵場地。 乾旱使蝗蟲大量繁殖,卵迅速孵化成幼蟲,成活率提高。
另一方面,蝗蟲以植物葉片為食,生長的較快。 多雨和陰溼對蝗蟲的繁衍不利。蝗蟲取食的植物含水量高會延遲蝗蟲生長和降低生殖力,多雨陰溼使蝗蟲溺死,雨雪多的年份直接凍死殺滅蝗蟲卵。另外,多雨的年份蛙類增多,蛙類喜食蝗蟲,也造成蝗蟲減少。
蝗災和嚴重旱災是相伴而生。常常大旱之年鬧蝗蟲。原來生產力低下,人們基本靠天吃飯,南方用水車澆地,北方用竹子編的篼潑水澆地,糧食產量很低。山區、丘陵地方的旱地基本顆粒不收了。
蝗災一般發生在植物生長季節,蝗蟲飛過之時,遮天蔽日,一次飛過,莊稼就只剩光桿了,糧食基本沒了收成。
說人不吃蝗蟲是假的,飛蝗持續幾天就飛走了,其他日子沒得吃了,只能吃樹皮了。
-
5 # 四川達州人
怎麼沒有吃呢?
早在唐太宗時,皇帝就舉著蝗蟲吃掉,說寧願讓你吃我的肺腑,也不能讓你吃我子民的糧食。但大面積吃蝗蟲在過去很難做到。
原因是,一、老百姓認為蝗蟲是上天降下的懲罰。在儒家天人感應學說中,蝗災是上天對皇帝的不滿,主殺太子相(笑死了,中國自秦代開始發生了1000多次蝗災,皇帝都要殺太子的話,都來不及生這麼多了)
二、蝗蟲是遷移式的,掃蕩一處之後迅速飛走,百姓難以捕捉。
三、蝗蟲必須油炸才好吃,生吃或清水煮都是難以下嚥,只能曬乾磨粉做藥。而藥物又用不了這麼多。
-
6 # 北門猿
有吃蝗蟲的例子 。
宋朝的:
時兩浙旱蝗,餓死者十五六。……是歲奏計,上問曰:“如聞滁、和民食蝗以濟,有之乎?”秉對:“有之。民飢甚,死者相枕籍。”——《宋史全文》元朝的:
秋,大都、廣平、順德及濰州之北海、莒州之蒙陰、汴梁之陳留、歸德之永城皆蝗。順德九縣民食蝗,廣平人相食。——《元史》唐代的這個記載還提供了吃法,蒸曬,去掉足和翅膀,吃剩下的部分。
興元元年秋,關輔大蝗,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蒸曝,去颺足翅而食之。——《舊唐書》人餓急了的時候,當然會把一切能吃的東西填進肚裡。蝗蟲畢竟也是一種優質的蛋白質,把頭去掉就可以吃了,嘎嘣脆,雞肉味,對吧?
(……好像串片場了。)
在《農政全書》中,總結消滅蝗蟲的方法,除了及早撲殺預防之外,還有兩種輔助性的措施:
此外復有二法。一曰以粟易蝗:晉天福七年,命百姓捕蝗一斗,以粟一斗償之,此類是也;一曰食蝗:唐貞元元年,夏蝗,民蒸蝗曝颺,去翅足而食之。蝗災在古代是很難對付的災害。為了充分動員民眾捕殺蝗蟲,於是想出了物質激勵的主意——抓蝗蟲有飯吃。要麼拿蝗蟲來換飯,要麼直接拿蝗蟲當飯。
可見,吃蝗蟲的情況確實是存在的。而且在個別地區,就是不鬧災荒的時候,也有吃蝗蟲的習俗,覺得這東西吃起來跟蝦差不多。
臣嘗治田天津,適遇此災。田間小民不論蝗蝻,悉將煑食,城市之內,用相餽遺。亦有熟而幹之,粥於市者,則數文錢可易一斗。噉食之餘,家戶囷積,以為冬儲質,味與幹蝦無異。其朝晡不充,恆食此者。(捕蝗圖)但為什麼我們見到最多的都是各類啃樹皮的記載,很少聽說有人吃蝗蟲呢?
我推測可能有以下原因:
1.捕捉不便。蝗蟲是活物,而且具有飛行能力。而鬧災荒的地區,大多數人肯定在餓肚子,未必有足夠的體力。
2.心理因素。畢竟大多數人的意識裡沒有“吃蟲子”這個選項。
順便說一句,吃蝗蟲在效率上算是相對低的。因為蝗蟲是捕食者,而作為食物,營養級越高,能量攝入的效率越低。
這是因為生物從外界攝入能量是存在轉換消耗的。打個比方。人類生存所需要的能量是100,他對於食物中能量的利用率是0.5(資料都是編的),那麼他要吃下含能量200的植物。
如果他是以蝗蟲為食的話,就要吃下總計含能量200的蝗蟲。但蝗蟲消化食物也有一個效率,假設蝗蟲的能量利用率也是0.5,那麼假如蝗蟲體內能量總計200,這些蝗蟲就要吃下總計含能量400的植物。
——你看,效率只有直接吃植物的一半。
總而言之一句話,吃蝗蟲的情況不是沒有。只是相對而言不多。 -
7 # 李三萬的三萬裡
我上的生物課裡,蝗蟲是叫東亞大飛蝗,這東西好吃,我吃過,做這東西吃的地方,管這東西叫“跳菜”收好莊稼的田裡,總有人拿個竹製的大圈,套上塑膠薄膜做的大袋子,打點眼,在田裡跑來跑去,然後袋子裡面就能倒出好多跳菜,用開水燙死,煮一開,撈出來晾曬乾了,就是跳菜,油炸最香,烤吃也不錯,以前缺油時候幹炒也挺香的,好吃著呢。
但是古代蝗災時候為什麼不吃著個呢?肯定吃,不會不吃的,咱們國家只要能進嘴的東西,自古就沒落好的,古代不知道,我小時後在鄉下,小夥伴們抓點知了螞蚱烤著吃那是常事。說古代蝗災後,不吃蝗蟲,我是不信的,但我認為沒什麼用,我們常見的那種蛇皮袋,裝米得四五十斤,賣跳菜的也拿那種袋子裝著跳菜賣,一袋子才十幾斤,就是說這東西吃著玩,當菜吃都可以,當糧食吃。
恐怕蝗災時能抓到的蝗蟲,不夠填補糧食損失,本來古代田裡那點糧食收成,地主家都得半年幹半年稀,蝗災糧食都泡湯了,抓的蝗蟲最多能填補小半,所以最後還得吃樹皮,甚至易子而食。農民是最實際的,要是吃蝗蟲能頂上糧食,能比糧食稍多一點,就該種糧養蝗蟲了。
-
8 # 大鐵鍬摳牙縫兒
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沒有見過蝗災,不知道什麼是蝗災.我爺爺是農民親歷過蝗災,我在非洲援建的時候也聽它們講過蝗災.我們看見有炸螞蚱
-
9 # 歷史三日談
首先蝗蟲是活物,而且在饑饉之年的蝗蟲,基本上都是結伴而行,成群結隊,遮天蔽日,並不如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美好――美味佳餚送上門來了。
蝗蟲過處,寸草不生,並不是一句玩笑話,而是活生生的現實,確切地說不是寸草不生,而是所有的植被都會被吃光吃淨,包括農民辛苦所得的莊稼,饑饉之年由此而來。
蝗蟲來的快,去的也快,根本不跟人反應的時間,因此,捕食雖然理論上可行,但操作起來難度卻不小,現在還有個天氣預報預報天氣,準不準吧多少是個參考。
古代可沒有“蝗災預報”,只要當鋪天蓋地的蝗蟲飛到跟前才知道蝗災發生了,這都是直觀感受,留給人們處置的時間極短,再一個蝗蟲是隨著植被移動的,就是那裡植被青青往哪去。
大量蝗蟲出現時,一個地方的綠色植物根本頂不了多長時間,蝗蟲也就飛得無影無蹤了。
加之蝗蟲是天災,開始人們怕蝗蟲有毒,不敢食用,還是唐太宗的時候,冒著生命危險,為天下蒼生計,做了第一個吃蝗蟲的人,但即使唐太宗沒死,這些“老天爺派下來懲罰黎民百姓”的害人蟲,還是有很多人不敢吃。
蝗災本已是老天爺降的災禍,如今還要把“老天爺的使者”抓來吃,這不是造孽嘛!老天爺懲罰你兩下,還敢還手了不是。
因此蝗災屬天災但人心卻是人禍,天災人禍,豈有老百姓不遭殃的道理。
-
10 # 植物人史軍
蝗蟲肯定是要吃的,但並不能解決問題啊。
很簡單,那是因為,樹皮比蝗蟲更容易獲得啊。不用消耗太多的能量就能獲得食物,然而遺憾的是,樹皮也沒有什麼能量啊。
捕捉蝗蟲其實是需要工具和技術,以及花費體力的,因為這些東西並不會坐以待斃啊,就算蝗蟲多的時候,蝗蟲也是會蹦的啊。我還記得有一年出野外,在一個山坳裡碰上大發生的蝗蟲。三個人用捕蟲網(實驗用具)折騰了兩個小時,抓了一大可樂桶。這麼低的生產效率根本就填不飽肚子啊。
雖然蝗蟲看起來不小,但是真正的可食用部分並不多,大部分就是外骨骼撐起來的架子。裡面的蛋白質並不很多,脂肪就更沒有了。所以吃蝗蟲被認為是現代人的健康食品,但是對古代的災民來說,根本就不足以填飽肚子。
蝗蟲還會大規模遷徙,比如東亞飛蝗,這片地啃光了,很快就到下一片地去了,但是人沒辦法這樣跟著遷徙啊。
不是說不吃蝗蟲,而是把所有可以得到的都吃了之後,還是隻能吃樹皮了。
-
11 # 半壺老酒半支菸
誰說古代災民寧願吃土也不願意吃蝗蟲?正史記載中,古人不但吃蝗蟲,而且還把蝗蟲曬乾了當存糧,吃不完的還能拿出去賣——宋代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就專門寫過一篇文章,說蝗蟲曬乾了可以當蝦米吃,只是東南人不肯吃,而西北人卻很喜歡吃——這可能是因為東南沿海地區很少鬧蝗蟲,當地人很少見過大量的蝗蟲。
除了范仲淹,清朝康熙年間的陳芳生(字漱六,浙江杭州市人)也曾寫過一本《捕蝗考》,那裡面引用了范仲淹的說法:“曝幹可代蝦米,盡力捕之既除害又佐食,何憚不為?然西北人肯食,東南人不肯食,亦以水區被蝗時少,不習見聞故耳。”
其實人吃蝗蟲,古已有之。唐太宗李世民就曾生吃過蝗蟲,手下人害怕吃出毛病來(以為蝗蟲是上天派來懲罰百姓的),李世民回答:“我正希望它把給百姓的災難移給我一個人!又怎麼會因為害怕生病而不敢吃?”一口幾個地狼吞虎嚥,大家一看皇帝都吃了,於是你吃我也吃,人吃雞鴨也吃,蝗蟲最後被吃光了——可見吃光小龍蝦也是一種“優良傳統”
到了唐德宗李適貞元年間,把蝗蟲蒸熟去掉翅膀和小腿曬乾,已經成了一種美味。這種習俗一直延續到清朝,陳芳生在天津的時候,就看到那裡的人不管是成年蝗蟲還是蟲卵,統統拿來蒸熟吃掉,而且自己吃不完的還能當做禮品饋贈親友。稍有經濟頭腦的人還能拿來賣錢,一斗蝗蟲能賣不少錢,不少人家像囤積大白菜一樣囤積蝗蟲,在冬天用油鹽爆炒之後,就是一道美味的下飯菜。而且這道菜還登上了大雅之堂:“今東省畿南用為常食,登之盤飱”。
其實蝗蟲再多,只是一種可以吃的小蟲子。要是放在現在,別說大個的蝗蟲,就是小個的螞蚱,也被穿成串拿來下啤酒了,而六零後七零後的人,可能大多數都吃過蝗蟲,那確實是一道美味,不過它距離被吃成保護動物,估計也沒多遠了……
-
12 # 日慕鄉關
相信許多和筆者一般生長於農村的網友,小時候都吃過蝗蟲,蝗蟲不僅可以吃,而且還很好吃。
筆者小時候最喜歡吃一種青色細長的蝗蟲,老家叫做“大草婆”,如下圖所示:
這種蝗蟲有大有小,好吃的是大個頭,用火燒焦,扒開肚子裡有一段常常的卵,和大閘蟹的黃一樣,香噴噴十分好吃。
至於常見的黃色或者黃色青色混雜的蝗蟲,老家那叫做“大飛鴻”,大個頭的比較難捉,可吃的黃也較少,所以吃的不多。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蝗蟲體內含有蛋白質73.5%,氨基酸18種,總含量為20.3%,蝗蟲體內還含有維生素B1、B2、E、A胡蘿蔔素和豐富的多種維生素,4種脂肪酸和豐富的微量元素,是一種不錯的實物。
“蝗災”是中國古代一種常見的自然災害,據統計,秦漢蝗災平均八年一次,兩宋為四年,元代為兩年,明、清兩代均為三年,比之水災旱災,蝗災更加頻繁,百姓深受其害。
那麼古代百姓為什麼不吃蝗蟲緩解蝗災呢?
許多網友提出古代百姓敬天法祖,認為蝗蟲是上天的懲戒,不敢吃蝗蟲。這點不可信,能體會天人感應的都是讀書人,古代讀書人比例很低,普通百姓遵循宗族禮法不假,要說敬天法祖等著餓死,有點太誇張了。唐太宗就親自示範吃蝗蟲,《貞觀政要》有明確記載:
貞觀二年,京師旱,蝗蟲大起。太宗入苑視禾,見蝗蟲,掇(duō)數枚而咒曰:“人以谷為命,而汝食之,是害於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將吞之,左右遽諫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災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復成災。但為什麼依舊有那麼多人餓死呢?
中國古代的蝗災主要有兩種蝗蟲造成,一是中華稻蝗,一是亞洲飛蝗,抓過蝗蟲的網友都深有體會,無論哪種都不易捕捉,捉個一個兩個容易,抓一頓飯難上加難。筆者小時候抓蝗蟲都用老家一種趕海的網具,在水稻田抓幼蟲很容易,但抓成蟲依舊十分困難,古代沒有類似工具可想而知。且蝗蟲奉行運動戰政策,吃完就走,來的快去的也快,等你去抓早就飛走了,即使抓了一頓飯,下頓飯也沒有著落,所以吃蝗蟲 躲避饑荒不可行。
所以說,不是不想吃,也不是有毒,而是抓不到,抓到也吃不飽。
-
13 # 歷史雜貨鋪
災民寧願吃土也不吃蝗蟲,這個說法是哪裡看到的呢?相信在餓極了的時候,哪怕有一點能吃的人都不會選擇吃土,早在唐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吃蝗蟲的記錄,並且還是唐太宗吃蝗蟲。根據歷史記載來看,當時鬧蝗災,蝗蟲所過之處寸草不生,唐太宗看到這番景象,隨便抓了幾個蝗蟲隨口就給吃了,並且說想吃就吃我的心吧,別吃百姓的糧食了。
皇帝都敢吃蝗蟲,更何況百姓呢?其實中國歷史上百姓早就發現蝗蟲是可以吃的了,當百姓餓到不行的時候,別說蝗蟲,就是樹皮都會吃,那麼為什麼古人不吃蝗蟲呢?其實這個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因為百姓會吃蝗蟲,還會換著花樣來吃,只不過鬧蝗災的時候,等百姓想到吃蝗蟲的時候早沒蝗蟲了。
首先蝗蟲來的時候,百姓一般都不會有那麼強的危機感,家家戶戶都有糧食,這個時候是沒有人想著去吃蝗蟲的,放著好好的飯不吃,誰會去吃蝗蟲呢?等到蝗災快結束的時候,家中沒有什麼糧食了,百姓們才開始因為吃的發愁,這個時候人們便想到了抓蝗蟲,可是蝗蟲並不是一直在一個地方。
他們將一個地方能吃的吃完之後會立即去下一個地方,百姓想抓的時候已經晚了。而且蝗蟲的種類也很多,能夠鬧蝗災的蝗蟲行動力是非常迅速的,和大家平時見到的蝗蟲是不一樣的,可沒有那麼好抓,百姓最多也就是抓幾個吃吃,等他們想多抓一點留著的時候早就晚了。
所以說並不是古人寧願吃土也不吃蝗蟲,而是他們想吃蝗蟲卻沒地方抓蝗蟲去,居安思危還是很有必要的,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很多地區都已經把蝗蟲當做菜了,很多人都會專門去點一盤,蝗蟲可是很有營養的哦,不僅中國如此,世界各地都是這樣。
-
14 # 潘不安講究史
觀二年,京師旱,蝗蟲大起。太宗入苑視禾,見蝗蟲,掇數枚而曰:“人以谷為命,而汝食之,是害於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將吞之,左右遽諫曰:“恐誠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災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這個就是非常著名的唐太宗吃蝗蟲的故事,連皇帝都吃蝗蟲,古代百姓為什麼寧可餓死不吃蝗蟲呢?
其實真到饑荒時連樹皮草根,觀音土都吃,更不要說蝗蟲這種富含蛋白質的美味了,真要有一頓蝗蟲吃,那是要開心死的。只是現代人沒有經歷過,歷史也很少記載這些細節,一般又不會有人細緻的去讀史,不知道而已。
“貞元元年(785年),夏蝗,東自海,西盡河隴,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遺,餓殍枕道。秋,關輔大蝗,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唐)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東、河東、河南、關中等處,蝗飛蔽天,人馬不能行,所落溝塹盡平。""食禾稼草木俱盡。所至蔽日,礙人馬不能行。填坑塹皆盈。饑民捕蝗以為食,或曝幹而積之……"(元)所以真的不是古代饑民寧死不願吃蝗蟲,而是有難言之隱。
第一,蝗蟲遷徙能力極強。蝗蟲雖然不是速度最快的昆蟲,卻是最擅長長距離飛行的昆蟲。一旦成年,它可以以每小時10千米的速度,連續飛行10小時。我們現在可以開車去追,古代百姓又如何追得上。加上蝗災之前必有大旱,經歷過大旱的百姓往往已經餓的頭昏眼花了,又怎麼追得上。
第二,蝗蟲的進食能力非常強。蝗蟲的進食速度非常快,而且速度又多,往往如烏雲蓋日一樣撲來,一夜之間就能把當地所有的草木糧食都吃光。第二天可能就已經飛到數百里之外了,短時間內捕捉的蝗蟲根本彌補不了損失。
第三,蝗蟲的存活時間非常短。我們都說秋後的螞蚱蹦不長,蝗災存在的時間也非常短,基本上一場雨,或者氣溫略下降,就會全部死光。如果實在糧食沒被吃之前是幸運的,但如果糧食被吃後,整個秋天和冬天都沒有糧食也沒有蝗蟲,甚至第二年春播種的種子都可能沒有,這時候吃什麼?
所以這只是在我國現在已經成功治蝗,蝗蟲成為稀有零食的情況下,造成的錯覺。如果真的有一天爆發蝗災,糧食吃完後,所捕捉到的那點蝗蟲夠吃一天,一週還是一個月?
-
15 # 米粒空間
蝗災,在中國的歷史上是屢見不鮮的。有史記載的在秦漢之時蝗災每八年一次,兩宋為四年,元代為兩年,明清兩代均為三年。距離我們最近的就是民國二十年。
古代帝王也為對付蝗災想出了種種辦法,據載唐太宗李世民痛恨蝗蟲,就曾隨手抓吃過幾只蝗蟲。在民間,百姓抓吃蝗蟲也有記載。
既然能抓吃蝗蟲,怎麼會有餓死人的情況發生,這裡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蝗災的無法預警,蝗災起事都比較兇猛,剛鬧蝗災的兩天,百姓家裡還是有存糧的,等莊稼被吃光時,蝗蟲以飛到別處,它不會留在一個地方等你來鋪捉的。
第二,封建迷信思想,制約了百姓的行動,災民認為鋪捉災蟲會觸犯神明,不到萬不得已都不敢驅趕,更何況吃了。
第三,蝗災發時多為莊稼將熟未熟之時,且蝗蟲從現代科學來說也就蛋白質含量高些,可經過蝗蟲一次次的新陳代謝所剩也無幾的,要靠吃蝗蟲來解決飢餓也不科學。畢竟不能與糧食相比。
-
16 # 司馬長史
說到吃,我國稱第二,沒有國家敢稱第一,我國不光是各種正常美食非常的多,令人膽寒的美食也非常的多,一般只有是地球上的生物,一般都難逃我國人民之手,經過我國人民的烹飪,就會成為一道美食。農田中的害蟲都難逃我們之口,比如螞蚱,這些蟲類在某些地區是人民口中的美食,雲南、廣西等地有吃蟲節,在吃蟲節這天,人們會油炸蝗蟲、酸螞蚱,糖炒蠶蛹,然後一家人聚在一起品嚐這些美食,大口吃蟲,大口喝酒。
在某寶上還有油炸蝗蟲、蝗蟲醬等食物售賣,並且銷量還不錯,有些人還戲稱我國蝗災是靠大家擼幾頓螞蚱串解決的。
既然現在很多人都吃蝗蟲,那麼古代蝗災的時候,人們會捉蝗蟲吃嗎?答案是肯定,蝗蟲再小,也是肉,也比樹皮、草根好吃吧!
蝗蟲,俗稱螞蚱、蚱蜢,全世界大多數地區都有蝗蟲,蝗蟲的種類眾多,在我國發現的就有上千種,全世界更是超過上萬種,蝗蟲主要分為土蝗和飛蝗,在我國危害最大的是飛蝗,而飛蝗又以東亞飛蝗的危害最嚴重。
現代社會,蝗災爆發的次數已經很少了,但是並不代表沒有,2008年、2014年我國的黃河流域就曾發生過蝗災,美國、俄羅斯、以色列等地也曾發生蝗災,現在社會雖然發生了蝗災,但是比古代好治理,現在有很多高科技,飛機噴灑農藥也可以驅趕蝗蟲,在古代就沒有辦法了,大規模養鴨、養雞在古代不現實,所以蝗蟲一來,百姓就流下了心酸的眼淚,蝗蟲一來就是上百萬只,人根本無法驅趕,只有眼睜睜地看著蝗蟲將糧食吃盡。
蝗災在我國出現的時間很早,在《詩經》中就已經提到蝗蟲了,蝗災的高發區是河南、河北、山東、江蘇、湖北等地,元代發生蝗災的次數最頻繁,平均1.6年發生一次。
面對這些鋪天蓋地的蝗蟲,古人幾乎束手無策,但是他們不是寧可餓死,也不吃蝗蟲的,他們也吃蝗蟲,唐德宗年間,蝗蟲將糧食吃盡,百姓只好捕捉蝗蟲為食,“蝗蟲蔽天,所至草木不留,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後世在蝗災年間也捕捉蝗蟲為食。不光是百姓捕捉蝗蟲為食,唐太宗李世民還親自帶頭食用蝗蟲。
有人說古代對蝗蟲認知不足,認為是神的懲罰,所以不敢吃,古人雖然對蝗蟲的認知不多,也修築蝗神廟來祈禱來年風調雨順,但是這並不阻止大家吃蝗蟲,人都要餓死了,還是蝗蟲害的,賑災的糧食未到,不吃你吃誰?
古代沒有吃蝗蟲解決蝗災的記錄是因為吃蝗蟲根本解決不了蝗災,蝗蟲一來就是上百萬只,一飛而過,田裡的糧食、山上的樹木全沒了,田裡的糧食是百姓一年的口糧和賦稅,蝗蟲一兩天就吃光了,你就是吃再多蝗蟲也補救不了,而且蝗蟲吃完一個地方就飛走了,你都還沒有捉幾隻,蝗蟲就不見了。
其次蝗蟲來的時候,百姓家裡面還是有點口糧的,根本不用去吃蝗蟲,古代沒有現在這麼多調料,有米飯吃誰去吃蝗蟲?
-
17 # 南朝居士
現在吃蝗蟲,也是部分人當零食吃吧?沒見誰把它當主食,一日三餐只吃蝗蟲。
古代也吃蝗蟲啊,但是,讓你當主食吃,也是不現實的。
那種想靠人吃把蝗蟲吃滅絕的事,只存在於笑話裡。
一般面對蝗災,是沒有很好的辦法的,發生了災害,只有靠國家的糧食儲備,開倉放糧來緩解災情,你讓老百姓一日三餐吃蝗蟲,他們會起義的。
-
18 # 歷史寶藏
螞蚱,是一道不錯的小吃。
富含優質蛋白,油炸之後香酥可口,在現在人看來,真是一道不錯的美味了。
那麼我們不禁就有了疑問了,為什麼古代老是發生蝗災,發生蝗災的時候,人們怎麼不去捕蝗蟲吃呢?
畢竟小龍蝦這種屬於外來的生態入侵物種,竟然都能被中國人吃成高價,還不說古代的蝗蟲了。
其實古人也不是沒吃過蝗蟲(永遠不要低估了國人愛吃的悠久歷史傳統)。古人對付蝗蟲,還是有一套方法的,利用昆蟲的趨光性,晚上在野地裡生一堆火,然後蝗蟲就呼呼飛來了。正所謂:“請夜設火,坎其旁,且焚且瘞,蝗乃可盡。”(《新唐書 姚崇傳》)可能就是在火燒蝗蟲的過程中,古人發現,怎麼燒出一股異香呢?恩,嘗一下試試,啊,味道不錯~!
然後人們就發現,蝗蟲烤著吃不錯!
就這樣,發生蝗災時,古人一邊舉辦篝火晚會,一邊吃燒烤蝗蟲,不失為一個滅蝗的良法!
其實除了燒烤,古人還有其他吃法呢!
《舊唐書 五行志》記載:“興元元年秋,關輔大蝗,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蒸曝,揚去足翅而食之。”就是把蝗蟲蒸熟曬乾,然後去除腿和翅膀,就嘎嘣吃了。
奇怪了,為什麼不油炸???問得好,古人的油可是比較稀罕的,不像現在動不動就油炸。
所以古人吃的螞蚱,註定是沒有現在的油炸螞蚱好吃。
-
19 # 農民萬歲
謝謝邀請:古代鬧蝗災,為什麼災民不吃蝗蟲呢?
提起蝗災摸過於三十一年年災,黃河一南的蝗蟲那真是鋪天蓋地,蝗蟲在我們河南一代都稱為螞蚱:俗名"登倒山“。
在古代我國基本上農業為主,人們的主要食物也就是我們平常看見i的普通菜餚和主食!農民能夠有口飯吃,有個紅薯湯喝就已經是很不錯了,一旦發生天災人禍,農民們顆粒無收不說,還要攢點東西上交國家。這些蝗蟲所到之處,農民們辛苦了一年的莊稼,眼見就要收穫了,卻白白地要被這些蝗蟲吃掉。而農民只好到地裡挖野菜吃。
聽老年人說:蝗蟲過來的時候都吃,隨厲沒吃了,不是不吃了而是連蝗蟲都快餓死了,吃起來如同吃麥秸杆,渾身腹腫,連逃荒都走不動,只有餓死在半道上。當時的情況是寧原吃人肉,都不敢吃蝗蟲。當時的蝗蟲只有會飛的翅膀,根本沒有肉。
-
20 # 歷史漫談君
古代鬧蝗災,蝗蟲所到之處,黑壓壓的,就如同陰天一樣,“嗡嗡”響過,大家驚慌失措,可是毫無辦法。地裡的莊稼就都被它們啃噬過,幾乎絕產了。
我國古代受災區多集中於河北、河南、山東三省,嚴重時可能遍及整個黃土高原。
古代怎樣抗蝗災?“旱極而蝗”,天氣越乾旱越適合蝗蟲的繁殖,越容易鬧蝗災。
古人認為,之所以有旱災,是因為一種叫做“旱魃(音拔)”的怪物在作怪,而之所以有蝗災,是因為“蝗神”在顯威。從上面可以看出,早些時候的古人對鬧蝗災有迷信看法,所以除了祈禱之外,別無他法。
而到了唐朝,宰相姚崇面對大蝗災就想出了辦法,就用驅趕、抓捕焚燒,填埋,效果頗為顯著。
到了元朝時候,在初秋,把蝗蟲卵挖出並暴曬在陽光下,不久就可以被曬死。
古人也吃蝗蟲?道光十七年(1837),清代張集馨《道鹹宦海浮沉錄》中記載的方法:
撲蝗之法,如行軍然。以十人為一隊,二人持鍬挖長壕丈餘長,三四尺深,浮土堆在對面,四人在後,二人在旁,齊用長帚轟入溝中。二人在六人之後,用長柄皮掌,將轟不淨者撲斃。一員官,領二百人,作二十隊,每日可得數十擔。蝗入溝中,即將所堆浮土,掀入捶實,何慮不死?其在禾嫁中者,令婦稚在內轟出,或售賣,或換料麥,悉聽民便。從中可見,鬧蝗災時,古人捕殺蝗蟲的行動就像是行軍打仗一樣,十個人為一個小組,兩個人負責挖一尺多長,三四尺深的壕溝,然後六個人一起用長笤帚把蝗蟲往壕溝裡趕,再用浮土把趕進壕溝的蝗蟲掩埋。
從上面的記錄可以看出,捉到蝗蟲,老百姓自己處理就行了,可以賣錢,可以換東西,可以自己吃。
那麼具體怎麼用,肯定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烤著吃,煮著吃的都有。只要有幾個吃著好吃的,一傳十,十傳百,大家就都效仿吃蝗蟲了。
吃蝗蟲解決什麼問題?在鬧蝗災的時候,災民收入很少,沒有東西可以吃。蝗蟲鬧災,蝗蟲不可能天天在一個地方,等把一個地方的莊稼吃完,就立即飛往下一處了,前後不過幾天的時間。
所以吃蝗蟲,也就是吃個一天,兩天,之後呢?
蝗蟲雖然看著黑壓壓一片,吃一個兩個的還不能填飽肚子。
而且蝗蟲會飛,一般人單打獨鬥還真不逮住。
綜上,在鬧蝗災的年份,災民也吃蝗蟲,但是還真不解決問題。
回覆列表
其實也不是不吃,歷史上有記載過災民吃蝗蟲的
(唐)貞元元年(785年),夏蝗,東自海,西盡河隴,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遺,餓殍枕道。秋,關輔大蝗,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元)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東、河東、河南、關中等處,蝗飛蔽天,人馬不能行,所落溝塹盡平。""(蝗)食禾稼草木俱盡。所至蔽日,礙人馬不能行。填坑塹皆盈。饑民捕蝗以為食,或曝幹而積之……"(明)成化二十一年,大旱,飛蝗兼至,人皆相食。流亡者大半,時饑民嘯聚山林。太平縣蝗蟲飛,飛蔽天,禾穗樹葉食之殆盡,民悉轉壑。是年垣曲民流亡大半,聚嘯山林。三月,平陽蝗。四月,河南蝗。七月順天蝗。問題是蝗蟲這個東西太瘦了。
一個成年男子要吃蝗蟲吃到飽那得要多少蝗蟲,蝗蟲這個東西吃幾十斤糧食也漲不了一兩肉啊。那個時候,百姓靠糧食都養不活,靠蝗蟲怎麼養得活。
現在我們覺得蝗蟲好吃,其實都是油炸的,災年哪裡來的油,煮的蝗蟲或者烤的蝗蟲應該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好吃?不到走投無路的時候,誰會去吃蝗蟲。
蝗蟲這個東西是有季節的,秋天過後蝗蟲就凍死了,那時候寸草不生蝗蟲也死絕了,百姓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