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記英雄傳

    張魯是天師道教創立人張道陵之孫,東漢末年的時候民不聊生信仰天師教的人數就逐漸增多,等到張魯接管天師道教掌門時,在漢中一代天師道教有大量的信徒成為當地一支不可小覷的勢力。史籍記載張魯的母親好養生,“有少容”,“兼挾鬼道”經常往來於益州牧劉焉的家受到劉焉(劉璋的父親)的寵信,因為這一層關係張魯受到了劉焉的重用。後來劉焉派張魯征討漢中地區,張魯攻佔漢中之後聚集信徒起兵反叛了劉璋。當時張魯的母親和弟弟還在益州等到劉璋繼位為益州牧的時候,張魯在漢中越來越驕縱,劉璋於是就殺了張魯的母親和弟弟,至此張魯和劉璋就結下了樑子。

    張魯和劉璋的這一段“血仇”按理說和劉備也無關,其實不然。劉備攻下益州幾乎是“閃電戰”的打法,當時劉璋內部的文官武將倒戈投降劉備的不在少數,也就是說劉備現在的一套文武班子除了荊州帶來的本部剩下的大部門都是益州劉璋的舊臣,張魯連年進犯益州和這些人未必都能包容他,所以他投降劉備後必然會受到內部的排擠。而且馬超當初勢窮力孤之時投奔張魯被張魯收留,馬超卻率軍入蜀投降了劉備,劉備接納了馬超這件事張魯一直耿耿於懷就像是遭受了失戀的背叛被劉備戴了頂綠帽子你說他對劉備會有好感嗎?

  • 2 # 斑馬說

     張魯,東漢末年割據漢中的一帶軍閥,佔據漢中長達三十多年,後來投降於曹操。他曾說過:“寧為曹公奴,不為劉備上客。”,是什麼致使他說出這樣的話?他曾經是雄踞漢中的一帶軍閥,手下有不少能人志士,有哪些人呢,最後結局又是怎樣?  

      建安二十年,曹操開始征討漢中的張魯,張魯兵敗後聽取了閻圃的建議先逃到巴中,後來劉備派人去請張魯去蜀國,但是張魯拒絕了,他說:“我寧願做曹操的奴僕,也不想去蜀國做劉備的客人。”這是為什麼?劉備以禮待之,張魯不去,反而要去曹操那?

    先從兩人的氣度上來講,劉備比起曹操,曹操的氣度更大,特別是對於他這種投降的人。曹操對殺他兒子的張繡,他接受了張繡的投降,對他還不錯,張繡最後是病死的。而劉備呢,劉備對孟達,在關羽死後他懷疑孟達,致使後來孟達叛變。再者,曹操的軍事實力要比劉備強上許多,劉備幾次獲勝基本不是完完全全靠戰勝,而是打持久戰,消耗敵方的物資而取勝。 

      張魯的手下有哪些

      張魯是東漢末年割據漢中一帶的軍閥,佔據漢中長達三十多年,後來投降曹操封侯。既然是一方的軍閥手下也是出過不少的能人,主要是有閻圃,楊柏,龐德,馬超,楊松等人。

    閻圃,是張魯名下的一位謀臣,他在張魯戎馬生活中為他出謀劃策,建安二十年,曹操討伐漢中,張魯失敗了,想要向曹操投降,但是閻圃建議他不要這麼早投降,現在投降討不了多少功勞,還是先去巴蜀之地依附他人,然後再歸順,這樣一來功勞一定不少。張魯聽從他的意見,後來投降後,果不其然曹操封他為鎮南將軍,將他封侯。後來閻圃也被封為列侯,最後因病去世。楊任,是張魯旗下的一名武將,當曹操征討漢中的時候,他率領眾軍迎戰,是曹操大軍受到大挫,但是後來受到楊昂的連累,失敗了,他也立狀說不殺了曹操絕不回來,的確他在作戰中毫不退縮,但是最後戰死與曹操手下夏侯淵刀下。  

      張魯,曾是佔據漢中的一帶軍閥,手下有不少的能人志士,他曾說過:“寧為曹公奴,不為劉備上客。”他最後雖然投降於曹操,但從後來的結果來看,他的選擇還是正確的,曾經張魯的將士曾說為了保衛漢中,不取曹操性命絕對不會回來,但是最後張魯卻投降了曹操,不知他心裡是否有些許愧疚呢?

  • 3 # 伴豬走春秋

    文人有一種可憐又可悲心裡,那就是同情弱者,鄙視強者,原因是大部分文人往往難以融入主流社會,自身被邊緣化的緣故。春秋時期,中原各國以儒家價值作為立國思想,可是朝廷上難見儒家大佬影子。漢武帝時期,鹽鐵大辯論很有名,董仲舒這派很受皇帝看重,可是主宰朝廷的還是御史派。看曹操劉備誰得人心,看曹操和劉備朝廷上人才就知道了,曹操這邊可謂人才濟濟,後世評論曹操多麼多麼狡猾,難道當時這些人才都是笨蛋嗎?甘心跟隨曹操。相反,劉備這邊除了一個諸葛亮,竟然沒有人才可用。徐庶名義上說曹操扣押自己老母,誰知道這不是徐庶離開劉備的藉口?一個龐統,一戰斃命,這樣大神級人物竟然如此不堪?就是龐統看不出危險,諸葛亮也看不出,竟然讓龐統去死?看劉備這樣無人才可用,兩個原因,一是劉備不堪扶持,二是諸葛妒才。

  • 4 # 杜缺

    張魯其人不用表述。他這句話的重點在這客字上,劉章為劉備同族請其入川共防張魯,結果劉備客佔主位奪了西川。張魯雖與劉章對立但對這種行進亦非常唾棄。其二 張魯與西川對立數十年太瞭解西川的實力了,一個漢中郡就與之對峙幾十年。面對中原一統的曹魏,時間的長短罷了,自己又何苦去受罪。

  • 5 # 冷兵器研究所

    張魯投降曹操、對劉備的招攬不屑一顧的原因不在於人品,而在於兩者對五斗米教的態度。張魯不僅僅是漢中的統治者,他更是整個五斗米教的教主,是第三代天師。張魯投降曹操的原因是“本欲歸命國家 ”,問題是張魯本人是東漢和曹操的忠臣嗎?張魯在公元191年前後平定漢中,建立割據政權,對東漢政府可算不上忠誠。如果是張魯一直就崇拜曹老闆,那他為何據守陽平關?答案還張魯的教主身份上,他所謂的國家更可能是信眾的“神國”。張魯的信眾不但聚集在漢中,更在巴蜀大地有眾多的信徒,他統治集團的核心就出自巴郡。

    在張魯和劉璋的多次戰爭中,儘管劉璋的地盤更大、兵力更多,卻始終奈何不了張魯,相反在巴郡等地不斷損兵折將、丟失地盤,奧妙就在於此。張魯要考慮的不但是自己的地盤,更重要的還是自己的宗教的流動資產——信眾。曹操打破漢中門戶後,開始招攬張魯,雙方有了私下的接觸。同時劉備也伸出了橄欖枝,但劉備和諸葛亮出於更好統治巴蜀的目的對張魯手下的五斗米教徒進行了大規模的打擊。諸葛亮也是法家的信徒,對五斗米教這種組織深惡痛絕,在劉備去世後他一直執行這種政策,孔明要是看到自己在戲劇中是道士形象估計會很生氣的。諸葛亮的做法很有成效,以至於到蜀漢中期,東吳的道教信徒已經在蜀漢找不到自己的“同志”了。

    和劉備相比,曹操就不那麼“可惡”了。雖然曹老闆也鎮壓過黃巾起義,但曹老闆在青州收容過信奉“太平道”的青州軍,在冀州收容過和袁紹長期作戰的黃巾軍勢力黑山張燕(黑山軍和黃巾軍關係密切,幾大巨頭都是黃巾軍出身)。曹老闆讓五斗米教遷往長安洛陽等地,客觀上擴大了五斗米教的影響。根據現代的考古我們知道曹老闆的太監祖父曹騰也信奉道教,曹老闆本人的著作中也有不少黃老思想。更重要的是曹老闆的家族需要變天,需要五斗米教在民間大造聲勢。而劉備、諸葛亮卻把漢家天下分崩離析的禍首看作是五斗米教等勢力,對“變天”的讖緯之說深惡痛絕。因此張魯才選擇了曹老闆,因為曹老闆的出價更高。曹老闆立馬封他為僅次於三公的“鎮南將軍”,實封萬戶侯,五子皆為列侯,曹家還和張魯成了兒女親家。這些封賞大大超出了荀彧等功臣的封賞,也超過了張繡、張燕等投降勢力的封賞,曹老闆的用意就是就是利用張魯的宗教影響力為以後的改天換地背書。在曹丕篡奪東漢時,張魯已死,但他的當年的親信閻圃等人都出了大力。

  • 6 # 小書童54

    我從初中看三國演義。看了十來遍。我們班同學都喜歡蜀漢劉備。什麼劉關張,趙雲,諸葛。唯獨我喜歡曹操。曹操靠自己能力,一點點戰勝周邊強敵,逐漸統一北方。劉備,靠臉皮厚。開始想搶劉表的地盤,後來借了荊州,說借不還,去了巴蜀,終於搶了同為劉氏的巴蜀。現在看,不就是一個老賴嘛?還對自己人下手,什麼恢復漢室,都是騙人的。曹丕當皇帝,怎麼也是禪讓得來的,至少名正言順。劉備呢?自己稱的。你既然恢復漢室,怎麼還自己稱帝?不是應該找漢獻帝來當皇帝嗎?至少也是漢獻帝子孫吧?

  • 7 # 青石5340

    張魯是張良的後人,是二代天師,佔據漢中三十餘年,神權政權合一,有一定的群眾基礎,他說過"寧為曹公奴,不為劉上客"建安二十年,曹操率兵攻打漢中,張魯兵敗逃到巴中,劉備派人去請,並以禮相待,他不去,後來投降曹操,張魯雖兵敗出逃,但府庫一一封存,曹操見了也十分感嘆,封他為鎮南將軍,曹劉二人在張魯的心目,曹是代表朝庭,降曹就等歸順朝廷,名正言順,劉備巧取西川,立足未穩,又以反奸計降伏馬超,有吞併漢中的企圖,又看到劉璋下場,增加對劉備的不信任感,但最主要的誰是代表正統,這才是不降劉備的原因。

  • 8 # 北極星的傳奇

    一天我把一個屎殼郎放在蜜罐裡,他嚇得爬了出來,屎殼郎出來之後還說了一句:“寧死糞坑,不入蜜罐”,我很納悶為什麼會這樣,這時過來一個蛆和蜜蜂,蛆說道:“糞坑是天堂,蜜罐是骯髒地”,蜜蜂說:“蜜罐是天堂,糞坑是骯髒地”。

  • 9 # 無話可說105768576

    張泱,王宏偉你們就是無賴,純粹的無賴,你們會很後悔的,我沒有錢,我會永遠記住你們兩個,你們狗都不如,會遭報應的,真的,我看不起你們,為了點錢狗都不如,我也不想發說說了,記得把你們的事辦圓,這世界沒那麼簡單,連劉漢都會死,大哥不大麼,錢不多嗎,保護傘不厲害麼,還有天意,我已經廢了,也不想在連累任何人,願你們自己小心,喇叭稍微少打一點,人都很煩,自求多福吧,奎屯就你們兩是人才,我想聽你們說一句謝謝我,我就滿足了

  • 10 # 理論家不理論

    張魯作為三國時期的軍閥頭目,三國後期歸順曹操。另外也是第三代道教傳人。為何張魯有這一言,我來簡單分析下:

    1、看不起劉備的出身。劉備一直雖然標榜自己是中山晉王之後,可歸根到底還是一個織蓆販履之徒。而張魯則不同,本身就是道教第三代傳人,出自名門。另外一直盤踞漢中,把天下英雄都不放在眼裡,所以說出這樣的言論我們應該理解。

    2、張魯與劉備結怨很深。首先,張魯因劉璋殺害自己的母親與弟弟,本身痛恨劉璋。而劉備入蜀之前是打的支援劉璋的旗號。而劉備後來與劉璋翻臉,張魯又以馬超為先鋒去援助劉璋。不料被劉備使用離間計策反了馬超,你說作為一個局中人。明明是自己出錢出力養的軍隊卻被別人撿了便宜能不氣不恨嗎?

    3、向曹操諂媚。張魯與曹魏作戰失利後,為了保全自己的勢力,出於當時魏國更加強大,並且曹操挾天子令諸侯,他心屬曹魏,所以出於對曹操的諂媚便說了此話。這樣不但讚美了曹操,而且貶低了曹操的敵人,另外也表達了自己的忠心。

  • 11 # 歷史簡單說

    張魯並非是很厭惡劉備,因為他跟劉備其實也沒有什麼過節,主要是他在曹操與劉備當中,他更看好曹操。

    張魯在面對曹操的時候,本來就有投降的打算了,但是在其弟弟張衛認為,一仗都不打,就直接投降了,沒有骨氣,所以張衛那一仗一輸,張魯就投降了。

  • 12 # 新知傳習閣

    首先要明白張魯不僅是漢中的實際控制者,更是張天師的後人,五斗米教的第三代天師。

    五斗米教是在巴蜀成立起來的宗教,以道家思想為主體,並逐漸傳播到了漢中。其傳播形式,與張角的太平教三十六方類似,入教者必須繳納五斗米。

    劉備建立的蜀漢是一個外來政權,並沒有得到巴蜀地區地方權貴的支援。其領導主體是以荊襄人士為主,加上一部分劉備河北老家的人。

    劉備對巴蜀地區的地方人士採取了打壓和不信任態度,同樣對無鬥米教也是如此。身為五斗米教的領袖張魯感同身受,就對劉備產生了很大的敵意,並採取的不合作的態度。

    在劉備攻取漢中以後,曹操更是讓張魯把五斗米教傳向了陝西和河南河北地區。

    相對於劉備對五斗米教的打壓態度,曹操對宗教的寬容更讓張魯感到信服。

    當然曹操也是希望藉助宗教的力量,來對付東漢政權的衛道士老臣們。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曹操非常重視張魯,並和他結成了姻親。

    在曹丕稱帝的時候,五斗米教的教徒和教主,都起到了非常大的幫助作用。

    張魯投向曹操並不是什麼道德原則問題,而是利益問題。

    作為五斗米教的教主,張魯自然希望自己的宗教能發揚光大,發展更多的信徒,擁有更大的勢力。

    而劉備在四川對宗教的打壓,包括後來的諸葛亮治蜀,才去的也是法家路線,對不同政見者給予沉重打擊,這些都讓張魯失去了根據地和廣大信徒,這是張魯絕對無法容忍的。

    曹操則控制了當時天下的大多數地盤,能為張魯的宗教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兩人之間都有相互藉助的地方,很容易就共同目標達成一致。在共同目標之下,各取所需。

    這才是張魯喜歡曹操,厭惡劉備的根本原因。

  • 13 # 歷史百家爭鳴

    張魯在東漢末年的軍閥割據中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他首先是一個軍閥,並且割據漢中,跟其他諸侯不一樣的是張魯建立的是政教合一的政權!張魯據說很有來頭,他是張陵的孫子,張陵是五斗米教的第一代天師,而張魯繼承了這一地位,是五斗米教的第三代天師,同時據說他還是張良的十世孫!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的時候,張魯首先跟隨的是劉焉,得益於於張魯的母親和劉焉的關係,獲得劉焉的信任,劉焉就派張魯去攻打漢中,並截斷斜谷道,殺害朝廷使者,割據漢中。劉焉在世的時候,張魯還算聽話,劉焉去世以後,他的兒子劉璋稱為益州之主,劉璋這個人能力不行,於是張露自行割據漢中,以五斗米道教化人民,建立了短暫的政教合一的割據政權。位於中原地區的戰亂,而漢中地區則相對安定,所以有大量的群眾來到漢中,嗯,張璐就用五斗米道教化他們,張魯在漢中20多年,信徒眾多,成為一支不可輕視的割據勢力!

    當然,張魯也曾經想到要稱王,但是他的手下勸他要做這個出頭鳥,招來禍患,你是張魯聽從意見,沒有稱王。

    等到曹操來攻打漢中的時候,張魯的手下曾經勸張魯,要麼投降曹操,要麼西接劉備,張魯聽了這個建議之後,說出了那句著名的,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於是舉家投降了曹操!至於說張魯和劉備有沒有過節,讓張魯這麼看不起劉備,史書中並沒有記載。但是從張魯的另一個身份是五斗米道的天師來看,張魯做這樣的選擇無疑是對的。張魯投降曹操以後,攜帶大量的信眾來到長安,洛陽鄴城三地,利用曹操對張魯的優待,或明或暗的向社會的上層下層傳播五斗米道,經過曹魏時期和西進的發展,到東晉時,五斗米道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五斗米道的勢力已經擴充套件到了北方和中原地區,就連大書法家王羲之都是五斗米道的信眾!而如果張魯到了劉備那裡,首先劉備的人比較少,第二,他的地盤太小,難免受到劉備的猜疑,五斗米道的傳播也就無從說起了!

  • 14 # Mer86

    這句話源自《華陽國志·巴中志》,《三國志》並沒有記載。其實多年之後,譙周也給劉禪說過類似的話。簡明扼要的說就是:抱大腿要撿粗的抱。

    鄧艾大軍兵臨成都,蜀後主召叢集臣商議。有人說棄城投奔東吳,譙周卻說:“自古以來,大能吞小,此數之自然也。由此言之,則魏能並吳,吳不能並魏明矣。等為小稱臣,孰與為大?再辱之恥,何與一辱?”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自古以來,都是大國吞併小國。所以魏國肯定能夠吞併吳國,而吳國卻不能吞併魏國,這是明擺的事。與其向弱小的吳國稱臣,不如向強大的魏國稱臣。投降吳國,我們要丟一次臉。待吳國再被魏國所滅,我們還要再投降一次,再丟一次臉。與其丟兩次臉,不如投降曹魏,丟一次臉就夠了。

    曹操把張魯打得屁股尿流,曹軍的厲害,張魯是見識過的。曹操強劉備弱,弱智都看得出來。投降劉備,他能給自己什麼?若劉備再被曹操擊敗,自己還得再投降曹操。與其投降兩次,還不如直接投降曹操拉倒。

    再者,曹操是漢丞相,不管天子是不是傀儡,曹操終究代表了正統。而劉備是個啥?一個編草鞋,靠著偷襲劉璋霸佔益州的軍閥而已。

    劉備拿了劉璋的錢糧和軍隊,卻不幫忙辦事,反而把劉璋的益州給奪了。張魯又不是傻子,如果他和劉備聯合擊敗曹操,自己肯定和劉璋一樣。地盤和兵馬也一定會被劉備奪去。與其屈辱與人,不如投降朝廷,還能保留一點面子。

  • 15 # 歷史戰爭

    張魯對劉備沒有好感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劉備本是替劉璋來打張魯的

    我們知道劉備和張魯本來是沒有任何交集的。當時益州牧劉焉和漢中的張魯交惡,張魯派軍隊屢次騷擾益州。這個時候劉璋的部下張松勸說劉璋請荊州的劉備帶兵入蜀支援劉璋去打張魯。後來劉備答應了劉璋的請求所以劉備和張魯一開始就是敵對的關係。

    2:劉備反客為主奪了劉璋的地盤

    上面我們說了劉璋本來是想請劉備來打張魯的,而劉備的心思卻是搶劉璋的地盤。劉備進入蜀地後不久便對劉璋發起了攻擊佔據了益州。站在張魯的角度來看劉備就是一個不講信義的人,這樣的人張魯去投奔他必然會沒有安全感。

    3:劉備的實力不及曹操

    我認為這一點是最為重要的一點,當時曹操基本平定了北方地區可以佔據了大半個天下。相對於劉備來說曹操的前途要更為光明,因此張魯才會發出“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的言論。

  • 16 # 小凌說史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畢業季馬上就到了,一邊是各方面都比較完善的大企業,一邊是充滿情懷的初創公司,如果你是畢業生的話,你會怎樣選呢? 這就跟張魯面臨的選擇一樣,一邊是曹操這個大公司,另外一邊是劉備這個小企業。

    張魯選擇投降曹操有這三個原因:

    1.害怕跟劉璋一樣,被劉備反客為主奪取了地盤

    當年劉璋請劉備來打張魯,誰知道張魯還沒打完,劉備就反過來奪取了劉璋的地盤,這難免讓人有點懷疑劉備的仁義。

    如果張魯請劉備來抵抗曹操的話,說不定也會步劉璋的後塵,跟劉璋一樣成為劉備的俘虜。到時候不要說做劉備的上客了,能不能活下來都要打一個大大的疑問號。

    2.擔心投降劉備後,會被以前的益州仇家下黑手

    張魯的漢中跟益州有著多年的恩怨,兩家幾乎是到了死磕的地步,不然劉璋也不會請劉備入川相助。

    雖然說這個時候益州已經是劉備的了,但是益州的官員們還是沒有變化太大,這些人對張魯都沒有什麼好感的。誰能保證張魯投降劉備後,這些往日的仇家不會對自己下黑手呢?

    3.或許張魯還是更喜歡曹操這個大企業吧

    在曹操和劉備都想要奪取漢中的關鍵時刻,張魯是有籌碼的,這個時候投降曹操是能夠得到恩遇的。而且曹操已經基本平定了北方地區,從實力上來看,他也是三國中最強的一方。背靠大樹好乘涼,張魯選擇投降曹操也就沒有什麼奇怪的了。

    張魯投降曹操後的生活還是不錯的,任命他為鎮南將軍,封陽平侯,食邑一萬戶。除此之外,張魯的兒子們也能夠得到封侯,曹操還幫自己的兒子曹宇取了張魯的女兒,結為兒女親家。這說明張魯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

  • 17 # 漩渦鳴人yy

    我覺得有以下三點原因。

    第一條,劉備姓劉,這讓張魯想到了自己的曾經的主子劉璋,怎麼樣,很多人都沒想到吧!張魯以前是劉章的手下,後來張魯直接背叛了劉章為什麼?因為劉璋對張魯也不放心。

    張魯建立的是五斗米教,什麼意思?就是你只要向這個教會每年上交五斗米,就算你是教民了,教會跟黃巾軍有異曲同工的意思。後來張魯直接讓他獨立了,但是天下所有的劉姓子孫,對於教派是恨之入骨。張魯也不希望投降劉備,他投降曹操是有原因的。曹操手指青州兵原先就是黃巾賊,而且向曹操投降總比向劉姓子孫投降來得更加體面。

    第二,劉備跟張魯幹過架。

    劉璋因為張魯的勢力太大,一直都沒去動他,後來張魯主動請求去漢中。結果佔山為王,都互相看著都不服氣,然後互相干了起來,劉璋幹不過張魯,因此去請了劉備。

    在張魯看來原先自己都快戰勝劉璋了,這個時候劉備出來橫插一腳,我就看你不順眼,誰叫你在我最快要巔峰的時候,突然給了我一巴掌,對於這種人,一般來說是最恨的。

    此外,劉備拿下了劉璋的土地後,事情也不道德,應該說劉備拿下成都,可以說把自己原先仁義的外皮給撕了個乾乾淨淨,什麼跟他的承諾什麼,跟他之間訂的盟約,通通都不做數,劉備就是要你土地跟子民,這是劉備最基本的嘴臉,甚至劉備被搶了自己侄子的老婆,對於這種不講信譽的人,張魯當然是選擇不相信。

    最後,對比一下曹操跟劉備的實力誰強誰弱,張魯立刻做出了決策,馬超是跟曹操有仇,所以沒得辦法,投降了張魯投降了劉備,張魯跟曹操沒仇。

  • 18 # 紅色星河

    首先,曹操實力強大,劉備弱小。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張魯早就想投靠曹操,根本就看不上劉備的力量。在曹操進攻漢中之初 ,張魯就想投降,只是為了獲取更大的待遇,才假裝抵抗,並逃跑至巴中。這個時候劉備才去巴中找他,本身也已經晚了。

    其次,黃巾大起義開啟了天下大亂、東漢滅亡的序幕,而黃巾軍本身就是“太平道”教主張角發展的教眾。張魯的“五斗米教”與“太平道”是同一性質的道派組織。只不過“太平道”後來被東漢鎮壓了,沒有留存下來,而“五斗米教”在漢中、益州得到發展壯大。張魯在漢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道教“理想國”,並利用益州的“五斗米教”教眾與益州牧劉璋進行鬥爭。

    以“恢復漢室,統一天下”為己任的劉備,自然吸取了東漢滅亡的教訓,在取得益州後,大力打擊“五斗米教”,不允許其在益州發展,這使得張魯非常生氣。如果張魯歸服劉備,即便能夠在蜀漢封侯,但必然不能發展教眾。曹操因為對張魯逃離漢中時封存府庫、保護資材寶貝的表現很有好感,因而對“五斗米教”比較寬容,允許張魯歸服後繼續發展“五斗米教”。

    如此,張魯當然就“寧為曹公為奴,不為劉備上客”了。

    “五斗米教”一直綿延至今,是目前中國道教中各種教派的源頭。

  • 19 # 有書博物館

    先來看看張魯是何許人也。

    張魯,字公祺,東漢末年割據漢中一帶的軍閥,據傳是西漢留侯張良的十世孫、道教創立人張道陵之孫。張魯雄據漢中近三十年,後期歸順曹操,官拜鎮南將軍,封閬中侯,食邑萬戶。

    看似與劉備無交集的一個人,他與劉備又如何結下樑子的呢,為何口出此言?原因如下:

    張魯曾受到劉焉的重用。而劉焉是劉璋的父親,後來張魯起兵反叛了劉璋,劉璋為此殺了張魯留在益州的母親和弟弟,殺母之仇令張魯對劉璋恨之入骨。

    這段仇恨本來跟劉備是沒有任何關係的,但是張魯屢次攻打益州,弄得劉璋好不惱火,於是聽從部下建議請劉邦來支援。

    劉備答應劉璋的請求,於是以劉璋的名義來打張魯,在這場戰鬥中,原本毫不相識的兩人成了敵對雙方,張魯當然對劉邦沒好感啦。

    其次,劉備進入蜀地不久後便速度攻下益州,張魯不得已投降,但在劉備麾下,受到了劉備部下劉璋舊臣的排擠,張魯挺憋屈,再加上後來劉備又策反了張魯的老部下馬超,而且重用馬超,令張魯心裡超級不爽,甚至有些耿耿於懷。

    還有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張魯打心眼裡看不起劉備。相對於劉備的織蓆販履之徒出身,張魯則是出身名門,道教第三代傳人,家庭背景深厚。這樣高大上的出身,自然不會將劉備放在眼裡。

    張魯說這句話的用意還有個可能就是向曹操表忠心。在劉邦與曹操的實力兩相權衡之後,張魯覺得曹操的實力要更雄厚一些。因此,在與曹魏的戰鬥失敗後,張魯選擇了歸順曹操,為了表達自己對曹操的忠心,說出了這句獻殷勤的話。

  • 20 # 荒海拾書

    說天下大事兒,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講究一個做高不做低。什麼意思呢?就是有一家公司請你去當老總,另一家公司請你當保潔,你去哪家呢?

    有的小夥伴說:“誰給錢多我去誰家!”好吧,你贏了!那假設是在一切平等的條件下,官大官小你會怎麼選擇?

    又有小夥伴說:“我選擇官小的,因為官大責任大,太累!”

    “保安同志,我與這位小夥伴無法溝通,請把他拉出去斬首!”

    不開玩笑了。一般我們的理想就是“職位高、待遇好。”

    但是在三國時期有一個叫張魯的人,寧可去魏國曹操那裡做小奴也不去劉備那裡做重臣,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張魯,字公祺,東漢末年割據漢中的一個軍閥,有傳聞說他是張良的後代、道教創始人的孫子,那也是牛氣沖天的人物。

    而且在三國關係中他一開始和劉備本來就沒什麼交集,但是後來怎麼結下樑子了呢?

    這得從以下三方面說起。

    第一:張魯原是劉焉手下,劉焉是劉璋的父親。

    在劉焉百年之後,張魯反了劉璋,劉璋一怒之下把這匹“白眼狼”的母親和弟弟給殺了。

    張魯因殺母之仇對劉璋恨之入骨,遂多次攻打益州。

    劉璋煩的不得了於是聽部下納諫請劉備幫忙。

    劉備答應幫助劉璋,借劉璋之名打張魯,這使得本來沒有任何交集的兩個人就結了仇。

    第二:劉備入蜀之後不久就攻下益州,這也算間接幫助張魯出氣了。

    張魯就沒有負隅頑抗,直接投降了。但是在劉備麾下受到了劉璋舊將們的排擠,張魯十分不爽。

    後來張魯的一個老部下—馬超也被策反成五虎上將之一了,張魯就愈加記恨劉備了。

    第三:張魯是道家創始人的孫子,本來從身份上來說就高出劉備幾等。

    你劉備就是一個編織蓆子、販賣草鞋的販子,怎麼可能入得了道教第三代傳人,出身名門的張魯法眼呢!

    除了以上三點,結合現在社會上的普遍求職現象來看,張魯也是識時務者。

    他權衡曹劉兩家的總體實力,感覺魏國曹操更勝一籌,所以過去表表忠心也是未嘗不可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邦做了哪些事,讓張良看在眼裡寒了心,大漢建立後他誓死不當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