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Fire烈如火

    年少追夢,傾盡所能。

    然而發現,自己執著的夢想,不過是幻滅,

    然後混吃等死,得了善終。

    韓國五代相門之後啊,本來就等著繼續當韓國的相國,繼續貴族生活了。結果始皇帝一統天下,滅了韓國,他自然也不能繼續貴族了。從貴族到平民的反差,是很痛苦的,所以他想顛覆秦國,這時候還是小孩子啊,不過已經能看清局勢了,大秦帝國也就始皇帝陛下扛著,幹掉他就行了。於是傾家蕩產,博浪刺殺,可惜沒成功。

    以後就耗著唄,耗死了始皇,就投入到了顛覆秦朝的戰鬥中,無論是項羽那邊還是劉邦那邊,都致力於整死秦國。

    等到滅了秦國,楚漢之爭時候,站劉邦這邊,因為項羽連楚王都不放在眼裡,哪管韓國呢。所以他又盡心盡力地整死項羽,期待著劉邦實現諾言,恢復韓國。

    劉邦老流氓啊,自己當皇帝多開心呢,憑什麼設韓國啊,所以也就沒當回事。

    張良終其一生,想恢復韓國五代相門的偉業,也是破滅了,所以漢朝以後,也就不怎麼出計策了,關鍵時候站個隊也就完了。

    一直在追夢,卻最終仍是破滅。

    滅了秦,楚又如何?

    還是不能復韓。

    其實,挺可憐的。

  • 2 # 歷史時燒錄

    張良是幾百年方可一遇的謀士,和諸葛亮、劉伯溫等人齊名,張良之所以不當官,並不是因為劉邦怎麼樣,而是因為自己亡秦目的已達,明哲保身,過自己想過的隱居生活去了。

    張良背景

    張良,字子房。韓國世襲貴族,其父親,祖父,都為韓國宰相,到了張良是韓國已經沒落,被秦國滅國,張良因此不能繼承族中地位,於是對秦國恨之入骨,以滅秦為己任。

    張良刺秦

    張良拜見倉海君,並與其一同制定一個刺計劃。張良散盡家財,尋找到一個大力士,併為其打造了一個六十公斤重的大鐵錘。一起埋伏在秦始皇的必經之地博浪沙,本刺殺目標是具有六駕的秦始皇馬車,但是秦始皇到來時卻發現全部是四駕,因此分不清哪一個是秦始皇,只好賭一下運氣,不幸的是砸中了秦始皇的副車,讓其逃過一劫。

    輔佐劉邦

    張良初見劉邦,便發展劉邦是一是能幹大事的人,於是開始輔佐劉邦,劉邦對其也是尊重至極,叫別人都叫別人的姓名,唯獨張良,叫其子房兄,可見對其的尊重。張良輔佐劉邦時期,智鬥鴻門宴,幫助劉邦脫困,在四年的楚漢之爭時更是為劉邦獻言獻計,立下汗馬功勞,劉邦稱:“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可見張良的智謀之高。

    急流勇退

    劉邦取得了楚漢之爭的勝利後,張良急流勇退,退出官場,來到張家界,一處風景十分秀麗的地方過起了隱居生活。漢初三傑,韓信被殺,蕭何被關,只有張良取得了善終。張良雖退出了官場,但是其卻仍在廟堂之中享有地位。呂后為求保太子之方尋求張良的幫助,張良為其獻計,劉邦一有大事便也詢問於張良,張良也一一獻言。

    張良是一個千年罕見的人物,張良在劉邦陣營中跟所有人都不同,張良屬於一個借士,似乎來的那天就註定了要離開。雖立功無數卻不任一官一職,只為劉邦獻計,在劉邦取得楚漢之爭的勝利後,更是急流勇退。從稱呼上便可看出,劉邦只見一個人的字,就是張良張子房,其他人無論是誰,均叫其姓名,由此可見張良的不同。

  • 3 # 劍起蒼穹zh

    張良字子房,漢初三傑之一,其出身為韓國貴族。秦滅韓後,他圖謀恢復韓國,結交刺客,狙擊秦始皇未遂。

    秦朝末期農民起義中,投奔劉邦,成為劉邦平定天下的重要謀士。楚漢戰爭期間,以計謀平天下,提出的很多策略都為劉邦所採納。漢朝建立後,封留侯。

    但是西楚滅亡後,漢高祖劉邦開始對手下擁兵自重的功臣開始清洗,先是陳豨,韓信,後是彭越,英布……張良見個人目標已達到,一生宿願基本滿足。加上身纏病魔,體弱多疾,乃辭官歸隱,摒棄人間萬事,一為專心修道;二為逃避殺身之禍。

  • 4 # 老張3151

    張良五世相韓,為韓國貴族子弟,秦滅韓,弟弟戰死,國恨家仇,是漢子就想報仇雪恨,興國復家,這才有刺秦的舉動。在博浪沙刺秦失敗,隱匿下坯。得黃石公兵法,增長了才幹。秦未群雄競起,張良亦聯絡韓國子弟起事,人單勢寡,在投靠義軍的路上一個叫留的地方碰見了劉邦,兩人相談甚歡,張良就留下來了。劉邦對張良言聽計從,張良也數次救劉邦於水火。項羽殺韓王,將張良徹底推向了劉邦,並反對分封六國後裔為王,以韓王故也。這時張良已對復國不再抱有想法,而一心輔佐劉邦為大漢籌劃,以後還做了劉盈的少傅,漢朝國師,只是劉盈稀泥扶不上壁,張良遂隱居不問政事,但有時乃會與劉邦擺擺龍門陣,劉邦也以先生子房稱之,而不以臣屬待之,這讓張良心滿意足,還推辭了三萬戶的重賞,僅以與劉邦相會的留作為食邑。這從史記留侯世家最後的話可以看出張良的心態,滅秦為韓復仇,報了國仇家恨,為萬戶候帝王師是一個平民最高獎賞,張良已心滿意足,功成名就。

  • 5 # 大秦鐵鷹劍士

    很多人認為劉邦取得了帝位後大殺功臣,這讓張良很不滿意;又或者認為劉邦當了皇帝后,只給張良了一個侯爵的爵位,讓張良很寒心。因此張良在劉邦當了皇帝后,就基本隱退了,再沒有幫助劉邦治國平天下。筆者認為劉邦做的這三件事讓張良絕望了,所以他慢慢遠離了大漢的權力中樞,開始了他的功成身退生活。這三件事情分別是:其一、漢承秦制;其二、削弱諸侯國;其三、派人守護秦始皇陵。劉邦在建立大漢後,正在一步一步變成另一個秦始皇,張良無法阻止,只能功成身退。

    張良是韓國貴族,他一生的理想就是推翻暴秦,光復韓國。張良在韓國滅國前悄悄逃走了,他並沒有跟著韓國王室一起投降秦朝,他要留有用之身,做有為之事。秦始皇巡遊天下時,張良散盡家財,招募了一批死士,目的就是在博浪沙謀刺秦始皇。這次謀刺事件以失敗告終,秦始皇震怒之下,囚禁了韓國降王,並將韓國貴族全部貶為庶民。項梁起事之後,張良率一支隊伍歸順項梁,目的就是藉助項家的力量光復韓國。後來項羽殺了韓國國王韓成,於是張良投靠劉邦,想借助劉邦的力量擊滅項羽,再次光復韓國。

    劉邦建立大漢朝之後,一切制度都按秦朝的制度施政,只是在秦法的基礎上做了一些損益,使得秦法更適合當時的條件。張良對於劉邦恢復秦制是十分不滿的,畢竟他追求的是推翻暴秦,要將秦政一起消滅掉。張良作為儒家的人物,他希望的政治模式是周王朝一樣的諸侯分封制。劉邦儘管採用了秦政,但是在具體操作上還是郡國並行,也就是漢朝直轄地區採用郡縣制,六國的偏遠地方採用諸侯分封制。在張良的要求下,劉邦還是恢復了韓國,韓國的國王是韓信;後來劉邦開始消滅異姓王,韓信被以謀反為由遭誅殺,韓國併入漢朝直轄地區。

    劉邦消滅了韓國後,讓張良十分寒心,他認為劉邦將他的終身之志給滅了。就算韓王信有謀反之志,可以殺韓王信,但是不能滅韓國,可以保留韓國再立一個韓王啊!後來異姓諸侯被滅得差不多了,劉氏諸侯的權力也被大大限止;張良終於看出來劉邦是要恢復秦始皇的理想,他在一步一步的成為秦始皇。最後劉邦還特意下旨,按排二十戶農戶專門給秦始皇守陵,這更讓張良絕望!乃何大漢的建國基礎是沛縣的秦朝官吏,張良作為一個復辟諸侯制人才,不再受劉邦信任與重用,張良只得功成身退,告老還鄉。

  • 6 # 孔六十三

    張良在公元前202年(漢高祖五年)劉邦入都關中之後便借病請辭,閉門不出。對劉邦的大肆封賞也推辭不就,反而請封留地(今江蘇沛縣是劉邦和張良初遇之地),並且說自己平生願望就是滅秦為韓國報仇,現在願望實現了,又得“封萬戶,為列侯”,自己已經是非常滿足了,希望可以功成身退,不再為官。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我們可以先來看看張良的生平。

    張良(約前250年-前186年),字子房,西漢開國功臣,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張良出身韓國貴族,祖父歷任韓國三朝宰相,父親歷任韓國兩朝宰相,到了張良時韓國已經末落,後來被秦所滅。張良也因此沒有了顯赫的家世和建功立業的機會,所以青年時期的張良整天就卓摸兩件事,滅秦和復韓,並且為此付出了許多努力。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東巡,張良知道後就散盡家財找到一位大力士,併為他打造了一個120斤重的大鐵錘。在秦始皇東巡經過陽武縣古博浪沙的時候,讓這個大力士拿著鐵錘伏擊秦始皇的車輦,只可惜鐵錘砸到的車輦並不是秦始皇的,張良伏擊秦始皇失敗後就慌忙逃走了。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各地反秦勢力也都一湧而起。看到機會的張良也聚集了百十號人,但人少勢微的他很難在這亂世立足,便想去投靠景駒,在途中正好遇到了劉邦,兩人相談甚歡。張良看劉邦是位明主便投在了劉邦麾下,劉邦很欣賞張良的謀略和才幹,對他很看重。

    到了公元前208年,項梁、項羽叔侄倆擁立楚懷王的孫子熊心還為楚懷王,召集各路義軍在薛城共商大事。跟隨劉邦在薛城的張良連忙向項梁提議立韓王,項梁應允立韓王成為王,讓張良輔佐他,張良便跟著韓王成在穎川附近徘徊。

    後來楚懷王命劉邦、項羽分南北兩路攻打秦都咸陽,劉邦取道穎川、南陽,在穎川與張良匯合。於是張良又奉韓王成的命令跟著劉邦入關,他向劉邦獻策巧妙地拿下了南陽郡和嶢關,先於項羽到達了關中,覆滅了秦國。隨後還在鴻門宴上智鬥項羽、范增,保全了劉邦性命。

    不久,項羽自封西施霸王,並且還分封了十八路諸侯。分封結束之後,張良便離開劉邦去輔佐韓王成,臨走還不忘幫劉邦爭取漢中之地,並勸劉邦“明燒棧道”,消除項羽疑慮,儲存實力。

    其實一直以來,張良都是要復韓興韓的,並不把劉邦當成自己的主公。直到分封不久之後,項羽殺了韓王成,張良復韓的願望徹底泡湯之後,他才一心一意幫助劉邦,在下邑定下了聯合英布、彭越,重用韓信的策略,最後劉邦奪得天下就是靠著這三支力量。

    張良為劉邦打天下獻計獻策,做出了重大貢獻,劉邦也曾誇獎他說:“夫運籌策帷幄之中,決勝予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那麼為西漢的建立做出如此貢獻又有才能的張良,難道真的就是因為實現了滅秦的願望就決定隱退嗎?事情當然沒有那麼簡單,要知道張良可是出身“宰相世家”,他最擅長的除了出謀劃策應該還有治理國家,面對剛建立的西漢,他應該是想大展拳腳的,但聰明通透的他也明白“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道理,比起大展拳腳保住性命才是第一要緊的事情。而劉邦做的兩件事情更是加重了他的這個想法,哪兩件事呢?

    第一,在公元前202年,韓信剛在亥下打敗項羽,劉邦就奪了韓信的兵權,改封原來的齊王韓信為楚王。

    第二,公元前202年二月,劉邦正式登基為帝,開始大量屠殺項羽舊部,同年七月被逼無奈的燕王臧荼起兵造反,失敗後被殺。

    這兩件事讓張良看到了劉邦急於殺功臣鞏固自己的統制,明白自己應該功成身退,保全自己。所以才在劉邦分封功臣時,什麼官職、權力都不要,只要了萬戶食邑安享富貴。但他並沒有完全隱退,公元前197年,劉邦有了廢掉太子劉盈改立劉如意的想法。呂后求助於張良,張良便找來了“商山四皓”來輔佐劉盈,打消了劉邦易儲的想法。這是歷史記載的張良最後一次的出謀劃策,從此直到公元前186年張良去逝,他都沒有任何訊息了。

    那麼張良由西漢剛建立時的半隱退到完全隱退,中間又經歷了什麼呢?

    公元前196年, 代相陳豨叛亂,劉邦所封的八大異姓王中的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都牽連到這次叛亂中被處死,韓王信和燕王盧綰(臧荼死後劉邦封盧綰為燕王)也投降匈奴。張良看到這種形勢,就完全歸隱起來,再也不理朝政的紛爭,崇信黃老之術的他安心休道,直到公元前186年去逝。

  • 7 # 玉色生香白玉館

    不是劉邦做的事讓張良寒心。是張良知道功成身退這個道理。天下平定之後,他就一心一意修仙去了。最終成了神仙,從赤松子雲遊去了。道教祖天師張道陵就是張良後人。

  • 8 # 狐筆春秋

    劉邦並未做讓張良寒心之事,張良也並未誓死不當官,他的歸隱不過是道家“知雄守雌”“急流勇退”的見機而作罷了。哪裡有我們想得那麼多陰謀詭計?

    一:毀家紓難,誓報國仇的張良

    張良出生顯赫,其家族,五世為韓王相國,在戰國這樣一個群雄並峙,朝不保夕的時代裡,張氏是真正意義上的鐘鳴鼎食之家。前230年,秦始皇滅韓國,此時,不過弱冠少年的張良,卻矢志為國復仇,他毀家紓難,散盡家財,甚至連弟弟死了都不願花錢安葬,其用心之苦,決心之大,可謂罕見。

    經過多年綢繆,遍遊列國的張良終於在東海邊上找到一位大力士,併為他鍛造了一柄重達一百二十斤的鐵錐,趁始皇帝東巡之際,在博浪沙中冒險一搏。奈何,天不遂人願,鐵椎誤中副車,始皇安然無恙。行刺失敗的張良只好亡命天涯,隱姓埋名,藏匿在下邳,靜候良機,再出報仇。

    二: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張良

    前209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久伏下邳的張良也趁勢而動,就在他準備前往投靠景駒之時,他碰見了劉邦,在經過一番深入交流之後,張良於是安心追隨劉邦,併發出“沛公殆天授”的感嘆。

    再之後,為了進一步壯大反秦勢力,張良不忘初心,建議項梁擁立韓國王族的後人,此舉得到項梁的支援,但即便如此,張良打著“為韓王送沛公”的旗子,常年追隨在劉邦左右。前205年,項羽分割天下,而囚殺韓王,張良從小路逃歸劉邦,自此再未分離。

    前205年,劉邦東出三秦與項羽爭奪天下,張良為其謀主,制定“聯合英布、誘使彭越、結盟田榮”以此三人擾襲項羽後方,命韓信開闢開闢北方戰場,拉開作戰佈局的策略。致使強悍如項羽者深陷戰爭泥淖而不能自拔,最終被活活耗死。劉邦統一天下,張良居功至偉。

    三:識時務者為俊傑,急流勇退的張良

    前202年,劉邦建國,分封諸大臣,張良以體弱多病為辭,只是受領了下邳縣,做了區區留侯。要說張良此舉,其實並無對劉邦不滿之意。

    首先:張良為人體質柔弱,不宜過度操勞,這在《史記.留侯世家》中有銘文記載。再者,自追隨劉邦開始,他就一直強調自己並無心於榮華富貴,之所以出世,純粹就是為了報復夠仇家恨而已。

    張良多病,未嘗特將也,常為畫策臣,時時從漢王。

    其次:張良本人並不贊同恢復戰國時的局面,諸侯國林立,異姓王並存,對於整個天下而言,苦的終究是百姓。更何況,以張良的資質豈能看不出郡縣制的好處。所以在確保韓王韓信依然領有封國的前提下,他是堅決反對劉邦分封列侯的。這一主張遠在劉、項對峙之時就已提出。

    漢三年,項羽急圍漢王滎陽,漢王恐憂,與酈食其謀橈楚權①。食其曰……陛下誠能復立六國後世……楚必斂衽而朝。漢王曰:"善。趣刻印⑤,先生因行佩之矣。"食其未行,張良從外來謁。漢王方食……具以酈生語告……良曰:"誰為陛下畫此計者?陛下事去矣。……誠用客之謀,陛下事去矣。

    最後:君子見機,達人知命,浸淫道家學說多年的張良豈能不知“功蓋天下者不賞,聲名震主者身敗。”的道理?急流勇退,辭官歸隱。無疑是人在巔峰時的最佳選擇。但是,縱觀數千年曆史,真正能夠坐到視富貴如畏途,棄功名如敝屣的人卻不多。名臣大將如韓信、檀道濟、李善長等無一不是葬身於此。

    四:胸懷天下,心繫蒼生的張良

  • 9 # 漢史趣聞

    劉邦和項羽楚漢爭霸的時候,張良一直都有跟隨著劉邦,為劉邦出謀劃策。這時候的劉邦的一舉一動,可以說都在張良的注視當中。

    在和劉邦相處的過程中,張良也漸漸的更深入的瞭解到了劉邦。

    我們不必說別的,只說劉邦是如何對待蕭何的,就足以看出劉邦是什麼人來。

    劉邦和項羽對峙在滎陽的時候,蕭何負責給劉邦供應糧草和人馬。

    可以說蕭何一直對後勤補給的工作做的很到位,並沒有犯過任何過錯。

    可是,這時候在前線打仗的劉邦,反倒猜疑起蕭何來。他一直從前線派人去問候蕭何怎麼樣了,最近還好不好?

    每次蕭何的回覆都是說自己很好,不用劉邦牽掛。

    但是,劉邦一直這樣問,蕭何也不明白劉邦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這時候蕭何的一個門客告訴蕭何,其實你要大難臨頭。劉邦之所以這樣頻繁的問候你,是因為他猜疑你了。

    本來在前線打仗的是劉邦,要問候也是你問候他才對,你在後方給他做補給,能有什麼危險?有危險的應該是他。

    劉邦這樣隔三差五的派人來問候你,其實就是擔心你的聲望太高了,他怕時間久了,你會取他而代之,當這個關中王。

    蕭何現在才恍然大悟。

    他問這個門客,自己要如何做,才可以擺脫劉邦的猜疑呢?

    這個門客說,其實很簡單,只要你能證明你的忠心就夠了。

    他不是擔心你不忠嗎?

    那你直接把自己的兒子,侄子都派到戰場上,劉邦那裡去幫他打仗,這樣他就不會猜疑你了。人質都到了他的手裡了,他還能有什麼顧忌呢?

    蕭何照做,果然劉邦見到蕭何把親人都送來,他就高興了。而且他還說蕭何是最懂他的人,只要他傳達一個意思,蕭何就會立刻明白。

    要知道劉邦做的這些事,張良可都是看在了眼裡的。他了解到如此多疑的劉邦,他怎麼可能不對劉邦存在敬畏之心呢?

    這說明劉邦只是一個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共享福的人。

    要說劉邦猜疑蕭何,除了這一次外,還有兩次,最後一次更是把蕭何給抓進了監獄裡去了。要不是有人替蕭何說情,說不定蕭何就死在裡面了。

    拿張良的關係和蕭何來比,肯定是不能比的了、因為蕭何是劉邦的老鄉,在劉邦當泗水亭長的時候,蕭何一直在給劉邦擦屁股,樹威望。

    你看,就是如此對劉邦好的蕭何,竟然都要被劉邦猜疑。更何況其他人了。

    所以,在劉邦建立了大漢帝國之後,張良就選擇了退隱江湖。畢竟那時候的劉邦,已經得到了天下,不需要他們出謀劃策了。

    萬一他們觸怒了劉邦,讓劉邦猜疑自己了,那才是大難臨頭了。

    為了明哲保身,張良只好回絕了劉邦讓他去朝中當官的好意,選擇了歸隱山林。

  • 10 # 歷史紅塵

    漢初三傑,韓信被誅,蕭何靠出色演技得保,張良老早就退出權力中心漩渦。這三人看得最通透的就是留侯張良。

    張良與他們兩人不同,出身貴族世家,他的爺爺和老爸是韓國五朝相國,張良在輔佐韓王成時一事無成,才發現滅國不可繼,人才也要看跟著誰,現在很多人說劉邦就是一地痞流氓,卻能得到天下,是因為手下謀臣與將士歷害,這個當然沒錯,那為什麼這麼多人才會跟著劉邦打天下了?因為劉邦會懂得用人,也懂得人心,而且領悟力也是超高,張良在遇到劉邦前,跟別人說他的想法,沒人聽的懂,而跟劉邦出謀劃策,劉邦就聽的懂,也能用張良的計謀,這人要是遇到看對眼的,做事就特別順,所以張良就覺得劉邦是天授,不跟著他跟誰?

    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言,皆不省。

    再來說張良的經歷,韓國被秦滅國後,張良就想著為國復仇,秦始皇稱帝后,喜歡巡遊天下,張良就計劃刺秦,弟死不葬,散盡家資舍財謀求刺客,找到一個大力士,打了一把重達60公斤的大鐵錘,想在秦始皇巡遊路上砸死他,秦始皇能逃過一劫,是因為秦始皇準備了多輛“六駕馬車”,致使刺客找不到明確目標,擊中的是偽裝的車駕,大怒的秦始皇“大索天下”,刺殺失敗的張良開始逃亡,在逃亡的路上與當時的販夫走卒,地痞流氓多有接觸,所以對於這些人的心理,看的很透,可以為了利益,也可以為了利義。

    與劉邦攻打嶢關時,知道守將是屠夫兒子,就以利相誘,果然奏效,當守將想要投降時,又說士兵可能不會聽從守將,不如趁他們鬆懈時攻打。此戰得勝,張良深知商人心理,利字當頭。其實不管是韓信,彭越還是樊噲,對於利益沒有人會不要,而想要利益就要戰功,酈食其曾經跟劉邦說要分封六國,張良聽到後趕緊跟劉邦說,這麼多人跟你四處奔走,圖的是什麼,你現在去封貴族後裔,那些人為你拼命能得到什麼?這樣還有人跟著你嗎?劉邦聽了一點就明,大罵酈生!這些都是張良瞭解劉邦及他的手下那些人的心理,劉邦牛逼的地方在於,他可以把所得分出去,而張良歷害在於,他可以不為利所動,可以跳出自己的侷限。

    劉邦在大局已定之後,分封了幾個異姓王,然而封王的基本上都沒得到好下場,劉邦在建國後也四處忙著平亂,韓信被告發謀反,陳平用計誘擒,到京城後的韓信被降為淮陰侯,心裡鬱悶到極點的韓信有沒有想反,沒有人知道,不過最後韓信還是被殺了,陣豨代地造反被劉邦擊殺,還有一個韓王信也跟著陳豨一起報道了,最冤的是彭越,沒有準備造反卻被手下告發,然後在自己的根據地被劉邦派來的人逮捕,最後落得夷三族,自己還被剁成肉醬分賜給諸侯,這也間接導致英布造反。這時候的劉邦,對於自己不能信任又是戰功彪炳的諸侯,反與不反,都要動手收拾。

    劉邦做這些事,任何功臣都會有些寒心,只是張良作為道家學者,從最早的為韓國復仇刺殺秦皇,到勸劉邦不可分封六國後裔,張良從一個為小國謀小道昇華為天下蒼生謀太平的大道,道一直在張良的心中,天下已定,放棄功名,對他來說也是順勢而為,沒有什麼可留戀,留侯張良在中國歷史中瀟灑飄逸的身影,讓後世文人稱讚不已,精通黃老之道的子房,晚年隨赤松子雲遊去了!

  • 11 # 史學達人

    大家都知道劉邦之所以能當上皇帝,是和張良、韓信與蕭何的鼎力相助有關。而且在劉邦建立了大漢之後,還把他們三個稱為了漢初三傑。

    可以說漢初三傑當中,唯一一個沒有被劉邦猜疑過的人,就只有張良了。張良之所以能夠置身事外,逃過了劉邦的猜疑,全部是因為他早就看透了劉邦這個人。說實話劉邦是一個只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共享福的這麼一個人。

    所以,在劉邦當了皇帝之後,張良就謝絕了劉邦的好意,拒絕了到朝中當官。

    那麼劉邦到底做了哪些事,寒了張良的心的?

    我想原因如下:

    1、從劉邦對蕭何的態度上,張良看出了,劉邦絕不是一個容易相信人的人。他若是猜疑誰,誰肯定就要倒黴了。和這樣人相處太累,不如一走了之。

    楚漢爭霸的時候,劉邦和項羽在前線打仗,蕭何為劉邦管理大本營,供應糧草士兵,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本來蕭何管理這一攤就不容易,並且他把大本營管理的很好。

    但是,劉邦卻猜疑蕭何,怕蕭何替代自己當了關中王。若是真的到了那種地步,自己豈不是就當了冤大頭。

    所以,劉邦就天天派人去問蕭何怎麼樣了,就如同去監視蕭何一樣。一開始蕭何聽到劉邦關心自己,還很開心。

    但是,時日一長,他就發現不對勁了。

    正好這時候蕭何的一個心腹告訴他,劉邦天天派人來問候你,說明是懷疑你了,你應該要大難臨頭了。

    蕭何一聽,他很著急。

    所以,他問了自己心腹,如今我該怎麼辦?

    心腹告訴他,把你家族已經成年的人,全部派到前線去幫助劉邦打仗。只要劉邦看到你派來的人,他就安心了。

    於是,蕭何就把自己的兒子,侄子全部趕到了戰場上。

    劉邦見到蕭何的親人都來前線了,他也就很放心了,再也不去派人問蕭何怎麼樣了。因為張良一直都是跟著劉邦的,這一切事,張良全部看在了眼裡,記在了心裡。

    這時候張良難免就會多心,蕭何和劉邦那可是生死之交呀,他們兩個還是老鄉,蕭何對劉邦還有恩情。

    劉邦對這樣的生死之交蕭何,都是報以懷疑的態度。

    你說劉邦怎麼可能不懷疑張良呢?即使劉邦現在不懷疑張良,也不代表以後,他不會懷疑張良。

    所以,張良在功成名就,幫助劉邦建立大漢之後,就選擇了歸隱山林了。

    2、從劉邦對韓信的態度,也可以看出劉邦不是可共享天下的人。跟著這樣的人,以後必遭大難。

    韓信是劉邦的大將軍,劉邦之所以能夠出漢中,逐鹿中原和項羽爭霸天下,全部是因為韓信的功勞。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在劉邦和項羽對峙在滎陽的時候,韓信開闢了北方新戰線。他一路凱歌,從拿下魏國開始,佔領了代國,打敗了趙國,降服了燕國,攻下了齊國。

    在韓信攻下齊國之後,大多半個國家的領土,都在韓信的掌控之下了。這時候韓信若是在去打仗,就是去他項羽了。

    可是,韓信並不想現在去打項羽,他必須要點封賞。否則,把項羽這個最後的敵人給滅了,若是劉邦什麼都不給自己,自己豈不是吃了大虧了。

    所以,韓信佔領齊國之後,就給劉邦討要齊王去了。

    按理說韓信功勞如此大,你給他一個齊王也不過分吧。但是,當時劉邦聽說韓信要討要齊王,他就很氣憤,說不打項羽了,帶兵去滅韓信。

    張良一聽劉邦說這話,趕緊阻止了他。並且張良告訴劉邦,這時候天下未定,韓信可不能得罪。

    你想呀,若是韓信這時候帶著士兵,歸順了項羽,他們兩個來打你,是不是分分鐘就能把你劉邦給滅了。

    劉邦一項,確實是這個樣子,所以,他就只好封了韓信一個齊王來當。總之,這時候的韓信,是不可能得罪的。

    你看劉邦就是這樣的人,他對韓信對蕭何,都是如此的猜疑,如此的刻薄。張良知道自己在劉邦心裡的地位,絕不比蕭何和韓信高。

    所以,他在劉邦當了皇帝,用不著他的時候,也就主動的離開了劉邦。因此,他也成為了古代明哲保身的典範。

    不過後來,也確實證明了張良的正確性。被劉邦稱為漢初三傑的韓信,在劉邦當了皇帝之後,被呂后滅了族。

    蕭何還是被劉邦猜疑,最後被劉邦抓進了監獄當中。若不是有人給蕭何求情,說不定他就死在了監獄當中。

    所以,正是因為張良看得透了劉邦,因此,他也是漢初三傑當中,命運最好的一個。

  • 12 # 大山裡的幼稚鬼

    別這麼說,劉邦對漢初的功臣其實還是很厚道的,大抵都是侯爵。可別說侯爵含金量低,要知道那個時代,侯爵是秦軍功爵制度的頂點,承襲秦制的漢王朝,還沒有向後世一樣把公爵拿出來冊封呢,當時關內侯(秦二十爵第十九等)都少見,何況是頂點的徹侯?

    不要說漢初那幾個異姓王,那個都是劉邦在跟項羽爭霸天下的過程中,無可奈何的選擇。異姓諸侯,東周亂世的教訓,作為承接秦制的漢王朝而言,天然就是敵人。所以很多人往往說劉邦“飛鳥盡、良弓藏”大肆屠殺漢初功臣。但實際上,劉邦一個徹侯及徹侯以下的功臣都沒有幹掉,殺掉的全是諸侯王。

    當諸侯王們死絕之後,那麼皇帝之下,最顯赫的爵位也就是徹侯了,所以劉邦並沒有虧待張良,並且對張良十分尊重,在政務處理上依然聽取張良的意見。

    那麼張良是怎麼一步一步隱退的呢?

    其實很簡單,這主要跟張良的性格有關。張良家三代都是韓國宰相,韓國的滅亡,失去了繼承家業、喪失顯赫榮耀地位的青年張良對秦恨之入骨,所以他立志滅秦,很早就走上了刺秦的道路。

    然而,一路走來,秦朝滅亡了,天下平定了,張良的心願也了卻了大半,他的名字在漢帝國的建立之上打上深深的烙印,而至於富貴,多年來的生活,早就使得他失去了追求奢靡生活的慾望。何況張良其人,學的是黃老之術,其本身並不熱衷權力富貴。

    當然不熱衷,並不代表就一定要放棄對吧。真正迫使張良放棄的原因,是漢初波譎雲詭的政治鬥爭。

    如今我們後世人來看,劉邦屠戮功臣的目的,以及打擊的範圍其實集中在諸侯王,對於其他功臣並沒有任何芥蒂,有堤防大致也屬於正常的君臣權術,但站在當是張良的立場卻不會這麼輕易下結論。

    張良其人,一生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洞悉人性。劉邦今天能夠幹掉諸如韓信這樣為他打下半個天下,卻因為權力太大,對自己威脅太大而辣手除掉,那麼會不會有一天失心瘋,連一幫子沒有兵權的老夥計也幹掉?這個事情,可不好說啊。

    於是張良逐漸開始退居幕後,遵循著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原則,對於劉邦剪滅異姓王的殘酷鬥爭,他幾乎沒有參與謀劃,而在西漢皇室的明爭暗鬥之中,張良也恪守“疏不間親”的原則。

    當然在筆者看來,這個事情,還不至於讓張良最終閒雲野鶴,退隱黃袍山。而是後面發生的一件事情,極有可能使得張良心生退隱之心。

    公元前197年,也就是漢高祖十年,在所以異姓王被消滅掉,劉邦白馬之盟非劉姓不能王者之後,漢王朝上層出現了一場新的危機,就是易儲風波。劉邦在戚夫人不斷吹枕頭風,加上太子劉盈比較柔弱,且在搞掉異姓王過程中呂后逐漸表現出來的政治權謀手段,都令劉邦生出了易儲的心思,並且一時間十分堅定。

    而這個時候,深陷易儲危機的呂后,再次表現出她的政治智慧來,找“大汗智囊”張良求救。而這個事情,作為有良心的張良不太好置身事外,易儲這個事情,在漢初如人心未定,統治根基不牢靠的情況下發生,如果成功,對漢朝的大局負面影響還是很大的,誰能保證劉如意上位,這些漢初功臣的利益就能保障了?

    於是張良建立呂后找四個節義清高,名聲在外的老頭子,也就是被劉邦稱之為“四皓”的商山四皓來給劉盈背書,如此這才保住了他的太子位,徹底打消了劉邦易儲的心思。

    這個事情,其實十分險惡,張良不得已參與到了其中,難免會遭受到劉邦的猜忌,自古以來,參與到立儲奪嫡過程中的大臣,無論你是哪一派,反正都不會得到現任皇帝的待見、好好的朕還沒死呢,你就急著去捧兒子們的臭腳,是幾個意思?

    當然這只是筆者的推測,至於張良最終隱退,是不是這麼些原因,大家還是見仁見智吧。

  • 13 # KKKli

    張良平生有兩大願望,一是滅秦為韓報仇,二是安定天下,任務完成後故功成身退,因張良師承道家,所以辟穀以求仙道,張良退隱是為求道,當然不是熱衷人間功名富貴的儒家徒孫所能理解。

  • 14 # 歷史隨筆

    真正讓張良功成身退,不願繼承在劉邦手下當官的原因並不在於劉邦做了什麼讓他寒了心,當然有這方面的原因,但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人生有時候就和炒股票的邏輯一樣,漲太高了就越危險,跌太深了機遇就來了,都知道要在太陽落山之前就跑,不要留戀最後的好時光,不然會粉身碎骨,但問題是沒有幾個人能準確看出什麼時候是快到頂了,或者即使感覺快到頂了也會流連最後的利益拖拉墨跡,最後把自己也給套進去......

    放到人物歷史當中看也是一樣的,都知道兔死狗烹,都知道功高了會震主,國家穩定了功臣沒有好下場,可是普通的凡人都做不到及時退場,主要原因無非以下幾種:

    有的是抱著僥倖認為自己會是那個特別值得信任的一個,那些沒好下場的都是自己作

    有的壓根就不懂典故歷史,傻傻的認為自己會一直享受高官厚祿,毫無危機感

    有的是知道有那麼一天,但總想待到所謂的“最後一天”,吃到最後一口肉再走

    張良能在那些功臣謀略家裡面能獨善其身,激流勇退,在於他的政治敏銳性,看問題的透徹性,而這些跟他早年的學習經歷是分不開的

    張良本是貴族出身,秦末家族中落,不過他在幸於橋頭得遇良師,這位良師老翁著有一本《太公兵法》(類似於武功秘籍),經過重重考驗覺得張良是可塑之才是有緣人,遂將他畢生所有的研究成果傳授於張良,張良日夜研讀,成為一個不僅精兵法更懂韜略的一代謀略家,他藉助劉邦實現了自己“報仇強秦,封列侯的目標"。

    既然目標已經達到,按照他植根於心裡的要懂得適時放棄的價值觀念,他決定放棄做官,專心修道養精。當然身體健康出問題,劉邦對其它功臣的態度都有讓他寒心,但真正讓他能及時撤出來的是他不是一個普通人,他比其它人都看得清。

  • 15 # 玉山無名氏源

    張良應該算是大漢開國功臣之中,得以善終大智若愚的人.他深諳劉邦的性格及為人.無非想把大漢的江山變成他劉氏一家的江山.非劉姓不能為王.功高震主這個道理無不體現得淋漓盡至.韓信之死,蕭何之死把壓在張良心中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所以這是直接原因.

  • 16 # 文史辯論談

    張良是個經歷過秦朝的人,秦朝功臣是什麼下場,他應該都看到了。蒙恬蒙毅祖上三代為將,落得個“叛國罪”,李斯被腰斬,馮去疾、馮劫慘死獄中。張良又刺殺過秦始皇嬴政,生死懸於一線,他明白活著就是最幸運的。因此他不戀權,逍遙自在。後來的事實證明,張良的確是一個大智者。他雖然只被封為留侯,但卻得以善終。反觀韓信等七個異姓王,除了長沙王吳芮勢力不大、處事謹慎小心,得以存活外,其餘六王,全部或慘死,或被廢(燕王臧茶、楚王韓信、韓王信、梁王彭越被殺,淮南子英布造反被殺、趙王張敖因為其妻為魯元公主,被貶為宣平侯)。

  • 17 # 畫詩人生

    張良,漢初三傑之一,漢朝建立的第一謀臣。為漢王朝建立做出重大貢獻,被封為留侯。漢高祖劉邦評價說,"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之如子房。"

    張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不謀富貴,悲天憐人,為國家歸於安寧做自己應該做的事。為大漢朝的建立和安定做出重要貢獻。

    張良,是一個傳奇的名子,在中華大地上是智者所化身。後世傑出的智謀家,無不以張良為自詡。做人做事都以張良而看齊,學習他的精神與態度。

    張良是韓國貴族,祖父父親都是韓國丞相。在秦未天下大亂時,選定劉邦,為他出謀劃策,建立了大漢王朝。大漢王朝建立後,張良急流勇退,求仙問道,寄情于山水之間,拋卻功名利祿,只想無為平靜過個人生活。

    王朝立,功臣死,一般都是針對武將。王朝初立,正是謀臣為國家安寧與富強貢獻力量的時候。劉邦自始自終沒有對張良起過一點猜忌之心,只是張良不慣在朝堂的生活。陳平,蕭何都是漢初的善謀者,全部都是以丞相之位退仕。

    劉邦雖然對武將大開殺戮,但是對於文臣。劉邦從來沒有起過不良之心。劉邦是偉大的政治家,只對國家的安全負責,並不是亂殺無故的帝王。

  • 18 # 花開花落緩行客

    張良輔佐劉邦建立大漢王朝以後,沒有熱衷於官場,應該和劉邦的所作所為沒有太大關係,而是因為張良的才能和個性。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劉邦本人沒有特別出色的才華,但是知人善任,依靠漢初三傑取得天下。

    漢初三傑:韓信擅長於領兵作戰,蕭何長於內政治理,張良則出謀劃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張良輔佐劉邦取得楚漢之爭的勝利以後,劉邦建立了大漢王朝,群雄束手,張良運籌帷幄之中的才能沒有了更大的舞臺,所以張良不再活躍於官場和政治舞臺。

    張良信仰道家,淡泊名利。

    張良是比較崇尚道家老莊的,其嚮往的人生是“從赤松子遊”,淡泊名利,不熱衷於官場。

    張良輔佐劉邦建立大漢王朝以後,天下安定,張良功成名就,因為其淡泊名利的個性,所以其功成身退,退出官場。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19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張良在協助劉邦平定天下後,基本上就極少參與劉邦的事務,劉邦平定異姓王的叛亂,是陳平謀劃的,張良幾乎都沒有參與,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託病不出、閉門謝客。

    張良其實是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崇尚黃老學說,潛心修道,在功成名就之後,張良並沒有貪戀富貴與權力,反而是與春秋時期的范蠡一樣,歸隱山林、不問世事。

    要說劉邦做了什麼事讓張良心寒的,恐怕也只有誅滅異姓王事件了,其實張良也明白,劉邦此舉是不得不為之,身在皇帝之位,必須要鞏固大漢王朝的天下。

    劉邦之所以分封異姓王,是為了在楚漢戰爭中儘可能多的增加盟友,建立統一戰線,打擊最強大的敵人項羽,劉邦分封異姓王大多數是被迫或無奈,有其政治目的,比如韓信問劉邦要假齊王,這事張良非常清楚,勸劉邦趕緊封給韓信。

    劉邦能不封嗎,不能,如果不封,這天下到底是誰的,還說不定呢?

    劉邦平定天下後,張良目睹了整個劉邦剪滅異姓王的過程,但從歷史上看,劉邦已經算是非常仁慈了。

    燕王臧荼是第一個率先反叛劉邦的異姓諸侯王,因為燕王臧荼是項羽的舊部,直接投降劉邦的,看到劉邦在搜捕項羽殘餘勢力,就第一個出來造反,被劉邦打敗並斬殺,這能怪劉邦嗎?

    接著韓信被人告發謀反,劉邦用陳計之計,以巡視為名,抓了韓信,貶為淮陰侯,並沒有殺他,如果劉邦真的心狠,早就殺了韓信,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但是劉邦沒殺,只是把韓信軟禁在京城,仍是淮陰侯,後來韓信真的準備造反,趁劉邦在外平定之機,呂后與蕭何合謀殺死了韓信,這能怪劉邦嗎?

    彭越是因為劉邦平定陳豨叛亂時,向彭越要求發兵協助,但彭越沒來,只讓其他將領去,劉邦很生氣,之後彭越又被人告發謀反,然後劉邦將彭越囚禁,經執法部門審查認定彭越罪名成立,本應該叛處死刑,劉邦赦免了彭越,將彭趙貶為庶人,遷到四川,彭越在路上遇到呂后,被呂后騙回,再次誣告彭越謀反,最終彭越被呂后害死,這能怪劉邦嗎?

    韓王信、陳豨、英布、盧綰等異姓王都是自已主動叛亂,而導致被殺或被廢,這能怪劉邦嗎?

    長沙王吳芮是唯一一個劉邦時代保留下來的異姓王,人家為人低調,又沒有叛亂行為,實力又弱,最終保留下來,劉邦這麼狠心的話,怎麼留下一個呢?

    如果劉邦真做了什麼事讓張良寒心的話,就只是劉邦想更換太子的人選這事了。

    這也是劉邦統一天下後,張良唯一為此事復出勸諫劉邦,原本張良都不過問政事的,還是呂后請張良出面,張良出於各方面綜合考慮,才答應呂后的請求出面勸諫劉邦的。

    太子乃國之未來的儲君,也就是將來的皇帝,是國家未來的繼承人和國家的根本,不可輕易更換,否則會產生動亂,況且劉盈的太子之位又是封建宗法制的嫡長子繼承製,更不能輕易更換。

    張良認為劉邦這事做的太過冒險,會動搖國本,因此向呂后建議請出商山四皓,不知道張良用了什麼方法請出了商山四皓,然後讓他們四人跟在太子劉盈身後出入宮廷,劉邦在看到自已請不來的商山四皓居然在太子的身邊,因此認為太子劉盈勢力已鞏固,不再提換太子之事。

    張良的建議保住了劉盈的太子之位,這也是張良在歸隱後,唯一一次向呂后出謀劃策,也可能是張良認為劉邦此事做的不對,但之後,張良再也沒有為政事出過頭,繼續隱居,直到去世。

  • 20 # 君山話史

    大漢開國後,張良急流勇退,淡出政壇,這並非因為對劉邦有什麼不滿,而是基於以下三點:其一,張良復仇大業已經完成;其二,他的道家哲學思想決定其人生選擇;其三,張良體弱多病。

    以下試述之:

    第一,張良急流勇退,淡出政壇

    楚漢戰爭結束後,漢高帝劉邦大封群臣。張良與蕭何一樣,是列為第一批功臣名單。張良屬於謀臣,並無戰功,不過漢高帝對他的評價是:"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這表明漢高帝的識人之明與對張良的器重,封三萬戶,這可以說是侯爵之至了。

    對此,張良卻說:"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自己當年在留縣與高帝相遇,這是老天爺的安排,自己只要掛個“留侯”之名就可以,至於三萬戶,實在是不敢當。可見張良是非常謙虛的,是高風亮節的。

    晚年的張良行事十分低調,不願意捲入過多的政治旋渦中,他自己說:“我家歷代為韓國丞相,韓國滅亡後,我蕩盡萬金家產,就是想為亡韓報仇雪恨,誅殺強秦。如今我受封為萬戶侯,作為一介布衣,到今天能位極人臣,我已經滿足了。”

    第二,張良當年起兵反秦,為的是報國仇家恨,如今心願已遂

    張良先祖是韓國人,祖父、父親都曾擔任過韓國丞相,是貴族世家。韓國被秦滅後,張良開始醞釀艱鉅的復仇計劃,他散盡家財,尋找勇士,密謀刺殺秦始皇。經過充分的準備後,他僱用一名力士,打造了重達百二十斤的大鐵椎,在博浪沙狙擊秦始皇。這次驚天大刺殺行動並沒有成功,大鐵椎沒有擊中秦始皇的坐車。刺殺失敗後,秦始皇詔令天下捉拿刺客,張良被迫隱姓埋名,逃匿於下邳。

    陳勝起義後,張良也聚眾百餘人,起兵反秦。此時劉邦也在沛縣起兵,率數千人,攻掠下邳西部,張良得知訊息後,便帶著自己這支小部隊前去投奔劉邦。

    張良很快就發現劉邦身上的非凡天賦。在起兵之前,劉邦沒帶過兵,沒打過仗,對行軍作戰也一竅不通,而張良卻熟諳《太公兵法》,熱衷於軍事理論研究。張良向劉邦講授兵法,劉邦只聽一遍就掌握了,並經常採納張良的計謀。可是張良跟其他人說兵法時,誰也沒有弄明白,他不禁感嘆說:“沛公的才能大概是上天授予的。”因此,他心甘情願跟隨劉邦。

    後來,秦王朝被推翻了,而韓國也得以重新建立。在大漢之初的七個異姓諸侯中,就有韓國。可以說,張良滅暴秦、復舊韓的心願都已完成,他已經沒有牽掛了。至於後來韓王信叛變,投降匈奴,這就不能怪劉邦了。

    第三,張良隱退,與其道家哲學有關

    張良深受道家哲學的影響。

    道家哲學充滿辯證法,《道德經》上說:“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功成不居,是道家哲學的一個基本思想。道家思想有一種超越性,就是對現世的超越,當你仰俯天地思想宇宙人生之時,人類社會在整個宇宙中就顯得藐小,功名富貴就顯得不值一提。這是道家出世的一面。類似的思想,在老子、莊子的書中比比皆是,特別是莊子,認為做官就是束縛自己的本性。

    張良的思想,既有世俗的一面,也有非世俗的一面。世俗的一面,是他作為韓國貴族,對國家負有的責任與義務;非世俗的一面,是他對世人追逐的權力,並不看中,只要深諳道家思想,都不會棧戀世俗權力的。

    第四,體弱多病、厭惡權力鬥爭,也是張良淡出的一個原因

    晚年的張良身體很虛弱,他熱衷於道家仙學,學習避谷術、引導術,杜門不出。當國家回到正軌後,張良認為自己已經完成歷史賦予他的使命,自己的聰明才智,已經沒有用武之處了。

    當然,作為一個在政治上摸爬滾打過來的人,張良知道政治鬥爭的殘酷性。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作為一個功臣,如果不懂得急流勇退,將讓自己處於十分危險的境地。你的聰明才智,你的計謀曾經幹倒敵人,現在的君主如何不防著你呢?因此他學道學仙,未必不是一個障眼法,表明自己超然於權力鬥爭之外,無慾無求。

    當然,對於張良的內心,我們都是霧裡看花。我們畢竟只是小民,境界距離偉人甚遠,只能坐井觀天,無法真正理解他們的心境。但是張良的做法,的確是明智的。大漢的開國功臣,被殺戮的諸侯王不說,蕭何曾被劉邦懷疑,樊噲差點被殺,周勃後來被關了監獄。張良卻能安安穩穩地度過晚年,不正合老子所說的:“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7年至今,你讀過的書單裡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