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人們為什麼做事情總愛拖延?這是什麼心理?
4
回覆列表
  • 1 # 桑代克的貓er

    拖延意味著明日復明日,不斷把今天的事推到明天去做。患有拖延症的人總是要把事情放到最後一天,永遠在deadline的時候才開始著急上火。

    在心理學的範疇,拖延是人們那些主動選擇的、不理性的、長期的拖延行為。雖然大家都知道每次拖到最後一天,都覺得自己忙的喘不過氣,不給自己留餘地,導致耽誤了很多事,但是往往還是會繼續拖延。這就是典型的拖延症。

    大部分人認為拖延症的人是因為懶惰、不會管理時間,或是根本不上心。但是從心理學上深究其真正的原因,卻有一下幾點:

    1. 消極情緒的影響

    情緒會影響我們的行動效率,我們經常會說“我現在沒有心情做這件事”。越容易受情緒影響的人,越容易拖延。焦慮是影響拖延最嚴重的情緒之一。

    2. 害怕失敗害怕承認自己的缺點

    人們經常害怕去做一件事時,就會拖延,拖到實在逃不過了,才會去做。比如要完成高空彈跳的挑戰,很多人會在跳臺上拖好幾個小時,因為害怕,不能克服自己的恐懼。直到最後教練數三二一,才最終完成高空彈跳。

    3. 任務太繁瑣,有一定難度

    當所交代的事難度越大,任務越重,拖延越嚴重,交代的任務很容易完成的,一般都會提前做完。

    4. 追求刺激感

    有些人比較喜歡享受時間緊迫帶來的興奮感,他們能在極短時間裡作出高效率的事,所以往往選擇拖延到最後一刻才去完成。

    分析影響我們拖延的原因,才能幫助我們有效解決它,看看大家都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拖延,找好切入點,就能很快治癒拖延症。

  • 2 # 使用者情感導師zmj

    愛拖延是什麼心態?我覺得這要分人,分事。

    如果請你幫她辦事,事情不好辦時,可能會拖延時間,今日復明日,一天天拖著。

    如果辦什麼事都比較慢,那是性格問題,叫拖延症。

    人的思維不一樣,想法不一樣,辦事效率不一樣。

    其實,愛拖延,每個人都有這毛病,只是程度不一樣而已。

    拖延往往使工作積在一起,容易造成心理不適。

    造成拖延是什麼心態,我覺得。

    (1)心中目標不明確。

    (2)上進心差。

    (3)是一種心態。

  • 3 # 希樸羊

    心理學上把愛拖延等類似行為稱為過度自信現象。如儘管我們知道自己過去犯過錯,但是我們對於未來的預期,如會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任務、很好的維持婚姻關係和遵守鍛鍊計劃等仍然相當樂觀。

    為估計人們完成一個任務的可能性,例如一次學位考試,有研究發現,當人們遠離真相時,他們的確信度最高。臨近考試的時候,失敗的可能性逐漸顯露,而其確信度則明顯下降。也有研究發現:大部分學生同樣很自信的低估論文和其他作業所需要的時候,這並不是個別現象。同理,愛拖延的人總覺得時間還有很多,可以完成任務,知道臨交任務,才通宵達旦的趕夜工,心裡告訴自己下次一定要早早做好。但是到了下個任務,因為距離交任務的時間還早,又開始了盲目自信,覺得自己一定能完成。

    我們為什麼會過度自信呢?一方面,人們傾向於在他們幾乎完全正確的時刻回憶自己的錯誤判斷。另一方面,人們往往會去尋找那些支援自己信念的資訊,與尋找證據證偽自己的信念相比,我們更願意證實它們,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驗證性偏見。

    為了改變愛拖延的心理,我們首先就需要對我們的“過度自信”進行矯正。一種技巧是即時反饋,在日常生活中,天氣預報員每天都會得到清晰的反饋資訊。因此,這些專家在預測自己的準確率時就會做得十分出色。另一種降低過度自信的方法就是讓人們去設想自己的判斷可能出錯的原因,迫使他們去考慮無法證實自己信念的資訊。如我們在想要拖延的時候一直去考慮自己很多次趕工的辛酸。

  • 4 # 扯淡孫

    但凡做事拖拉的現代人,無論情況嚴重與否,都自發地向同一群體靠攏,紛紛自稱“拖延症患者”,這一身份幾乎與早些年SOHO、丁克,白領等群體稱謂一樣,大有“身邊的人都在拖延,我怎麼好意思不拖”的趨勢。

    且不說人們拖延是不是真的,只要我們在生活工作中發生了拖延的事件,就必定會對我們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輕則影響休息,重則工作生活一團糟,這時候,“拖延症患者”彷彿就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對自己和他人說,我有病,這些糟糕的事情都是這病造成的,從而減輕自己的心理負擔,也可換得別人的同情!許多自稱“重度拖延症患者“的人,都是自願跳進這個大坑的,甚至連坑都是自己挖的。給大家舉個例子,一個人辦事很拖拉,總是不能及時完成任務,但他一直不知道拖延症這個詞,他的拖延也就是輕度的。當他知道了這個詞之後呢?他每拖延一件事,都會自我認同”你看,我就說麼,我是拖延症患者“這樣也就導致了他的拖延越來越重!讀完了這篇文章,你是不是對你的”拖延“又有了新的認識呢?那麼,從此刻開始,就別再為你自己的拖延找任何理由了,一起對抗拖延吧!

  • 5 # 會飛的蒲公英76

    拖延心理,有兩種理由,一種是真的累了,想好好的休息休息再做事情,還有一種就是恐懼,對未發生的事件的恐懼,恐懼自己沒有那個能力,恐懼和陌生人說話,恐懼被別人拒絕,總之就是恐懼!而這一切的原因就是對自己的不自信,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做任何事,哪怕是最小的事!所以有些事就一拖再拖,直到不能拖了再說!有這樣心裡素質的人多少都有些心裡疾病吧,就像現在的我,我甚至不相信我還能幹些什麼事,哪怕那些在別人眼裡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我覺得現在的自己就像個活廢物!想死了!

  • 6 # hycx

    拖延對每個來說或多或少存在。主要表現:1,對成功信心不足,害怕成功。2,討厭被人委派任務,所以用拖延爭取控制權。3,注意力分散,易衝動。4,目標和酬勞太過遙遠。另外,在難以抉擇或者不想抉擇的時候,用拖延代替選擇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7 # 知芯大哥哥

    一、壓力過大無法紓解。爸媽線上心理專家認為工作越多、壓力越大越容易拖拉。

    二、因為牴觸所以拖延。有些人會因為對某件工作不感興趣而拖拉;有些人可能因為不喜歡某個領導,就對他所佈置的任務消極怠工,作為反抗的一種形式。這個老師對我態度太差了,所以我不高興做他佈置的作業。

    三、追求完美望而生畏。有的人太想把一件事情做好,一直都在想著各種各樣的計劃,結果一直都沒有行動。

    四、強迫傾向越拖越後。有些人天天下決心要早睡,卻熬到三更半夜,這既是拖延症,也是強迫症。

    五、畏懼更高標準不敢前行。如果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自己對自己的能力的估計會越來越低,即使以後完成好了,也認為是運氣。

    然而,對拖延症患者來說,不僅會因拖拉耽誤工作或學業,還會影響情緒,破壞團隊協作和人際關係。更重要的是,它甚至會拖垮身體。德國研究表明,拖延的人自律性不強:這些人通常習慣晚睡,喝酒時也往往超過自己預期的酒量。同樣,他們即便決定要戒菸、運動、減肥等,也很難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 8 # 小哈說歷史

    愛拖延就是一種作死的心理。然後後面就嗚嗚嗚地哭。

    從小大到,寒假作業暑假作業初中作業高中作業,大學作業!沒一次不拖延過的。當時心理就是想著,還早呀還早呀還早呀,我呸。

    拖延症還不那麼可怕,最可怕的是拖延晚癌竟然不知道自己拖延了那麼多的作業!在作業截止前一晚上!千軍萬馬鋪天蓋地而來!一想到小丁丁老師又那麼兇!真的是手足無措地哭暈在電腦面前了!要死了,想哭。

    往後,可都改了吧,再也不要拖延咯,這樣子下去,會短命的。

  • 9 # 心理諮詢師曹懷寧

    拖延症其實是一個很大的範疇,同樣都是表現為拖延,但內裡的心理動因可能有很大不同,就像同樣症狀是發燒,導致發燒的可能性卻千差萬別一樣。因此,下面我試著從四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拖延症的理解。

    1、 拖延是因為缺乏意志的品質。人會拖延去做的肯定是比較困難/或者有可能會帶來失敗或焦慮的事情,而要“迎難而上”,需要的是意志的品質。這種意志的品質最早可以從兩三歲起就開始培養,如果父母允許或者鼓勵孩子進行一定程度的獨立探索,哪怕做錯了、有了不好的結果也不會過分苛責,那麼孩子漸漸就會形成一種意志的品質,願意承受焦慮和不確定性去迎接挑戰。而父母要是過分包辦,或因為怕犯錯就處處限制孩子的行動,就有可能讓孩子喪失培養意志品質的可能,因為害怕犯錯而裹足不前。

    2、 拖延是因為缺乏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多人其實內心並不想拖延,但他面對問題時不知道該如何入手去分析、解決,這使他產生了極大的焦慮。面對這種焦慮又無計可施,可能本能地採取逃避的方式來應對。這往往是因為父母從小過度包辦,因此孩子缺乏鍛鍊的機會,或者父母從不曾示範過面對重大問題該如何分析解決,因此孩子沒有學習、模仿的物件。

    3、 拖延是因為不切實際地抱有“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幻想。有些人將這句話作為防禦機制,保護自己免受焦慮的折磨。他們拖延時並不一定感到痛苦,拖延甚至可能是他們應對生活的方式。

  • 10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權欣欣:

    潛在的恐懼感。通常因害怕自己能力不夠、不能完成任務而逃避。比如害怕考試的學生,當考試快要來臨時,他總是在心理暗示自己還沒有複習好,需要再複習一段時間才有信心面對考試。這其實質上就是他害怕自己考試失利而故意用沒有複習好來做擋箭牌。

    目標設定錯誤。當我們的目標設定得過高時,往往會難以下手。但若將目標設定得過低,又失去了我們對目標產生的積極動力,無需挑戰感覺很像小兒科,同樣不一定利於目標完成的促進。所以,設定一箇中等難度的目標最為合理。

    尋求緊急關頭的刺激。我們往往會驚訝於,在任務必須完成的最後期限內,本應面對更大的壓力和焦慮感,但在此時有些人工作的效率卻遠遠高於平常。其實,很多人是故意卡在最後關頭完成任務,此類人群往往有很高的自信,他們通常喜歡在高壓下工作。但在此過程中,他們十分享受征服的快感和成就感。

    人格問題。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人通常自我控制力較差,自我要求較低。平時生活模式就較為懶散,得過且過,能拖就拖。而第二類人則過於苛求完美。通常這類人會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盡心盡力,但是仍會拖延到最後一刻。因為他們總是喜歡精益求精,無論任務難度如何,他們總會不惜一切代價追求質量上的完美無缺,最終導致了在完成時間上的估計遠遠高於預期。

    希望此篇文章可以讓更多的朋友受益,正確認識並擺脫拖延心理,努力做好時間管理和積極人生規劃!

  • 11 # 娛夫捕娛

    拖延症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這是拖延症的定義,其實愛拖延和很多因素都有聯絡。

    我覺得和人身處的環境有關係。比方說,我室友就很愛拖延,她經常就是各種學校組織的活動能拖到底就拖到底,最好可以過點,掐點到都是奇蹟,而我們詢問她原因以後,她說因為家裡父母都是在事業單位工作,所以說從小就被灌輸能慢就慢,不用著急的心理,著急也得不到什麼。所以說在這樣的薰陶下,她就養成了愛拖延的習慣,而我另一個室友是家裡自己開店,屬於私企,因為這個環境給她灌輸的就是做什麼事積極主動,別拖延,事業單位和私企就是兩個不同的環境,造成了兩個不同性格的人,因此愛拖延和環境有關係的。

    愛拖延的人覺得無所謂,非常不重視時間,我遇到這種人很是受不了,愛拖延的人不知道輕重緩急,他們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是個負擔,反而覺得理所當然,自己沒有做錯,然後還不知道悔改。

  • 12 # 番薯公考

    我欲乘風破浪,踏遍黃沙海洋。與其誤會一場,也要不負勇往。

    你期末考試的複習是不是壓在最後一個月最後一個星期然後壓斷最後一根稻草,想出了幾百種抱住老師大腿加深師生情的方法?你腦海裡想要的旅行想了多久了,是停留在找不到攻略還是停留在只是想想的那一步?

    你的拖延症有多重,你的執行力就有多差,你對自己的自信就有多缺乏。二十幾歲的年紀理應是敢闖敢做敢拼搏的年紀,而你有時卻不敢走出第一步。你想出國,拋去考雅思託福申名校的困難程度,你想想異國他鄉語言不流利是不是就萌生退意?你想寫一份簡歷,卻發現大學四年,渾渾噩噩稀裡糊塗的就度過了,以至於簡歷無話可說無事可寫。你想應聘國企的職位,卻怕自己不是名校學歷不夠。你想應聘外企,卻怕自己英文水平不夠無法勝任。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畏畏縮縮,我們總是在害怕。害怕被拒絕,害怕失敗,害怕自己用慵懶不在意來掩蓋實力的缺陷,有朝一日被暴露在陽光之下。那時候我們再也不能說:“我不想也不在乎,如果我努力一定沒問題。”

    我們怕被拒絕,所有總是不敢邁出第一步。為什麼同齡的人有的人已經在工作中實習裡嶄露頭角,你卻連一份簡歷都寫不出?為什麼同級的學霸可以輕鬆保研名校,你卻連考個名校的想法在看到競爭比之後都煙消雲散?我們總會被拒絕,我們總會失敗。但這不是逃避的理由。

    “這個,明天再做吧。”

    “這個任務的最後期限是哪天?”

    “啊還早,不著急。”

    ......

    “明天要交了?怎麼這麼快?”

    “完蛋了,今晚要通宵了。”

    “你看,我這麼努力,為什麼還是做不好。”

    “我是不是天生不適合做這行。”

    是啊,你天生不合適的不僅是學習,不僅是做這一行。哪有人一開始就會,你缺少了太多勇氣,踏出第一步的勇氣。所以2017不會對你好以點,就像2016 2015 2014一樣,一點點都不會對你好。早晚都要踏出這一步,為什麼不早一點呢。

    希望你也可以成為一個執行力max且不抱怨充滿正能量的人吧。我們所渴望的,期望的,都不一定會如願以償。但還是希望你保持原有的模樣,勇敢認真的生活。

  • 13 # 遇見小mi

    (1)你不是沒準備好,只是以理想中的那個完美的自己來要求現在的自己,難免會不滿意。

    以理想的自己為目標,用現實的自己來做要求。

    《拖延心理學》序言最後一句話是這麼說的——

    當我們按照自己真實的樣子而不是按照自己希望的樣子來接受自己的時候,我們才能以最有利於我們的方式來採取行動,而不是生活在拖延的無邊陰影之下。

    放在日常的行為堅持中,就是按照現實中的自己來堅持,而不是讓計劃以理想中的自己來進行。

    對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兩個月前,我剛開始學西語時,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今年考出DELE B1。

    當時想著學完了A1之後就上密集班,每天多花點兒時間。可實際學起來才發現,這根本不可能,且不說大量的語法和變式,單單一個顫音r,到現在還是發不出來。

    其中還有一次因為覺得上課痛苦請假了,這一請假接下來三節課都跟聽天書一樣。定目標的時候,我是以一個已經達到B1水平的人來要求自己的,那是理想中的自己,而現實的我是零到不能再零的水平。

    這樣的計劃基本上堅持不會超過三天,懈怠和痛苦情緒特別明顯,就像我剛學西語時一樣。

    (2)做一件事最好的時機只有一個,那就是“現在”。你想運動、想讀書、想去旅行、想學英語、想早睡早起……那就現在去做。現在做了才不會出現“如果我兩年前就開始做什麼,現在就已經怎麼怎麼樣了”這樣的笑話。

    有人就會說剛才糾結了好大一會兒今天還要不要學習,雖然很累很困還是咬牙學完了。這樣的人說糾結時都帶著一股成就感,我就糾結了,但我糾結的有意義啊。我曾經問過一個自控力小組的成員,你都那麼累那麼困了,再學習能保證效率嗎?她回答說,效率可能沒那麼高,但即使我當時不學習,也不會乖乖睡覺,看電影、打遊戲、刷朋友圈……隨便哪個都會再浪費一兩個小時。

    做事情的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過多關注自己的情緒感受。事情的推進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來保證,過多地考慮心情好不好、有沒有做好準備,是非常不利於進入軌道的。

    此刻就是最好的時機,現在的你就是準備最充分的。

  • 14 # 知我心理學

    為什麼在生活中,有些人明知道拖延會帶來可能的負面結果,還是主動選擇了拖延?這種不理性的行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心理學家發現:拖延症並不簡單地是因為懶惰、或是不會管理時間,事實上,拖延症背後有著複雜的心理原因,而且每一位拖延症的患者的“病因”可能都不同。

    (圖自pexels)

    愛拖延的五大原因

    1. “心情不好”:

    人的行為受到情緒的影響。情緒越不穩定的人,越可能選擇拖延。在眾多情緒中,焦慮和抑鬱與拖延最為相關。

    焦慮感,是人們最想要立刻緩解的一種負面情緒,通常人們會選擇用迴避、否認、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來獲得解脫。面對任務時感到緊張不安、充滿不確定性,因而選擇拖延的,往往是因為焦慮。

    而抑鬱的人,往往無精打采,思考能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干擾,所以完成任務對他們來說可能很有難度。另外,情緒低落的人的首要目標往往是改善情緒,因此其他的行動可能就被暫時擱置了。

    2. 能力不足,害怕失敗:

    當工作讓你無從下手時,人們正常的反應就是拖延。有些人害怕承認自己能力不足,也會主動促使任務失敗:他們會拖延時間,直到時間已經不足以完成任務再開始行動。這樣,就會顯得他們是因為時間緊迫才無法完成任務,而不是自己能力不足。

    比如,有些人一直到交論文前的最後一晚才開始寫,當他們上交的論文成績很差時,他們就可以說:“我要是有更多的時間,肯定分數會更好。”實際上,他們是在害怕自己真的花了很大功夫,還是拿不到好成績,這意味著是他們自身的能力不足。

    3. 害怕成功後他人的期待:

    人們總說“能者多勞”,這對喜歡提前完成任務的人來說,可能是個負擔。有些人害怕因此承擔更多責任,害怕無法滿足他人更多的期待,就選擇不提前完成工作。

    4. 無法理解未來的痛苦:

    心理學家們發現,人們更容易理解“現在的自己想放鬆一下”的心態,卻很難理解和想象“未來的自己”面對未完成的任務時的痛苦,因此,選擇犧牲未來,享受當下。

    對我們的大腦來說,未來的自己,更像是一個不相關的陌生人。我們體會不到拖延的後果,因為那是未來的自己要面臨的。

    5. 追求刺激感:

    還有一些人,他們拖延來享受臨近截止期限時的緊張和興奮感,並且在那種狀態下能有高的效率。如果確實能在短時間中完成,對自己的能力也是一種肯定,因此他們在未來會更加喜歡拖延。

    此外,工作太過無聊、被迫接受某項任務也是常見的拖延原因。瞭解了這麼多不同的原因後,你可能會發現,有些人是真心享受拖延,有些人則是不得已而為之。

    如果你也總是不自覺地陷入習慣性的拖延中,想要改變,該怎麼辦?

    如何打破拖延症?

    想要打破拖延症,不妨先按照上文找找你拖延背後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

    1. 如果你心情不好——

    不妨學會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多鼓勵自己,少批評過去的拖延行為。人們越是為自己浪費的時間感到自責,心情就會越糟糕,就越可能繼續拖延。

    如果你覺得自己被長期的焦慮或抑鬱所困擾,也可以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比如心理諮詢師。

    2. 如果你覺得任務難度太高,自己能力不足——

    有些時候,人們對於任務的認知是非理性的。事實上,即使沒完成某項任務,人生也不會很糟糕。你可以嘗試著記錄下自己內心的恐懼,並找到一個替代的想法,比如:

    我害怕:“如果完不成這項任務,我就會被開除,失業後所有人都會嘲笑我是個一事無成的廢物。”

    替代的想法:“如果這個任務太難,我可以尋求幫助。即便最後完不成,在之前的工作中,大家也很認可我的能力,我不會因為這一件事就丟掉工作。更重要的是,一時的失敗,不能決定我人生的價值。”

    3. 如果你覺得未來太遙遠,無法體會到時間緊迫——

    你可以嘗試用“天”來給自己設定一個倒計時。研究發現,以“天”作為時間單位,比“月”或“年”要更催人行動,這可能也是為什麼高考倒計時總是使用“100天”而不是“3個月”的原因。

    另外,多在腦海中描繪未來的圖景,比如完成任務後的獎勵,和未完成任務的懲罰,都會增加未來的“現實感”,讓自己更有動力做出行動。

    以上。

  • 15 # 自辯火火烽

    拖延不是病,是一種習慣!一種處理事情方式+時間安排的不當結合。

    假如一件事情1日開始完成計劃,目標是10日完成。任務從幾日情況算是拖延呢?

    大家都明白,不能用日期推定誰是拖延的!

    A同志,在10下午花費2小時完成任務,並且在之前的時間內從沒有想過這個事。這絕對不能說A有拖延症,只是Ta的時間安排如此。

    B同志,從1日開始想做,但是想一下還早,就想明天再開始然後開始看電影泡網頁;2日了,又說不急然後開始做其他任務,到了10日了,終於感覺不能再延後了,於是花費1小時完成任務。

    理論上講B處理此事情的效率還高,但B有嚴重的拖延症。

    因而,拖延症就是,你對你計劃的事情,一拖再拖,直至不能再拖然後才開始做事的一種外在表現;心理上是為了逃避處理事情的痛苦,或者是為了享受此刻的所喜歡的某事;行為上是一再改變原有不合理的計劃。

    拖延症,

    首先,是對計劃的執行力弱,其次,是計劃不當,再次,是欠缺保持聚焦的能力

    是否拖延,是依據自己的計劃來判定的,一再不安計劃執行的,表現出來的都是拖延,根本上是執行力弱。

    計劃不當,是因為自己對事情的難易程度把握不足,自己對所需時間估計不足,當預留充分時間時,因為執行力不足,導致自己對事情一再擔心要成不了,但是又極端渴望讓自己當前處於比較舒適感覺中,於是一再延後。

    計劃混亂,同時又因為自己不能聚焦當前的任務,從而當處理當前任務時,又總是不斷的想著別的,從而讓自己不斷遭受著焦灼的情緒。

    愛拖延,是說經常拖延,一個拖延的人,實際上不斷受到自己拖延的折磨。

    建議:可提高執行力,提高自己能力以更準確的估計任務難度及時長,並做出合理的計劃安排,同時按照計劃保持高度的聚焦。
  • 16 # 曾少賢

    現代人幾乎每個人都是拖延症患者,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人們如此拖延,對於一些重要的事情一拖再拖?我覺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們在制定計劃的時候,經常定一些模糊且沒有最遲截止日期的計劃。

    比如說每個人在新的一年開始的時候,都會暗自對自己說:

    今年我要好好努力!

    今年我要努力變得更好!

    今年我要努力變得更加有錢!

    但努力究竟怎麼衡量,變好又是變得有多好,有錢指的是多多少錢,這些很多人通通不知道。

    這些計劃之所以你會一拖再拖,是因為它們真的太過於模糊,而人類又特別喜歡確定性的事情,特別害怕模糊,所以你在內心深處對於這些計劃都是拒絕甚至牴觸的。

    拖延症給人完成最大的危害,就是讓你一直生活在無邊無際的愧疚之中,因為你一直有著這些計劃,但這些計劃卻一直沒有去完成,於是你在吃喝玩樂的時候,老是惦記著它們,搞得自己心浮氣躁,不能好好地活在當下。

    那要怎麼樣才能讓自己避免犯上拖延症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自己定下來的計劃,給清晰化和加上明確的截止日期。

    努力就是每天讀1個小時的書和跑30分鐘的步;

    變得更好就是讓自己在今年之內從200多斤瘦到150斤;

    變得更加有錢,就是在今年年底之前,攢夠10萬塊錢!

    你看,是不是比你之前定下什麼努力、變得更好、變得更加有錢這些所謂的計劃清晰許多。

    人類不喜歡模糊的事情,既然不喜歡,你就得不斷清晰化。

  • 17 # 暖心理

    設定的目標並非自己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

    我們所受到的螺絲釘式的教育和高速發展的社會使人們的精神生活匱乏,成人之後放棄了內心曾經的理想,並且缺少對自我的瞭解,過著隨大流的生活,覺得別人有的我也要有,但不知道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需要的是什麼。所以我們這也抓、那也抓,什麼都想要,但是一個人精力有限,常常設定許多目標,最後付諸行動的卻很少,然後就開始自責,認為自己不夠成功就是因為拖延,其實,我認為並非如此,而是因為我們對自己不夠了解,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設定一些自己內心並不那麼嚮往的目標,自然非常難以實現。

    拖延可能是一種內心的恐懼

    常常我們設定了目標,或者被指派了任務,但一拖再拖不去開始實施。一種心理是總想把事情準備到非常完備再開始行動,拖延的託詞是:我還沒有準備好。

    其實這是一種追求完美,對自己期待過高,希望做到完美無缺,希望獲得所有人的讚賞。其實,他拖延的真正原因是——擔憂。內心當中對這個任務非常沒有把握,擔心自己做不到完美,被人取笑看低,所以以沒有準備充分為由遲遲不肯開始,這樣還可以暫時保護自己的自尊。所以這種拖延的深層原因是恐懼,害怕失敗,有一點小的失誤也不能原諒自己,太過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期待所有人都欣賞自己肯定自己。再深入剖析的話,那就是不自信,對自己的認識評價過分依賴他人對自己的評判。內心缺少穩定的自我認識。

    拖延也可能是一種反抗

    當我們要做的事情是我們內心不能認同的,甚至認為是錯誤的,但又不得不做時,我們可能就會一拖再拖。這種情況常常出現在工作中被指派的任務,也可能是父母、伴侶、老師要求你做的事。你不能或者不想直接拒絕,因為無法處理直接的人際衝突,所以透過拖延來表達一種無聲的對抗。

    拖延還可能是意志力薄弱的表現

    如果我們不是拖著不開始,而是做事總是虎頭蛇尾,最終不了了之,那麼就是意志力的問題。需要訓練自己的意志力。訓練意志力的方法大家可以自己查閱一些書籍哈,這裡就不贅述了。

    拖延還可能是不願踏出舒適圈

    當我們下定決心要做一件對自己有利、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的時候(如減肥健身、做心理諮詢改變自己的現狀等等),常常拖著不開始,或者是半途而廢。如果我們要突破現狀,實現自我改變,那麼我們就需要重新建立新的生活習慣、建立新的認知行為方式,這就需要踏出自己的舒適圈,不斷嘗試曾經不願做不敢做不能做的事,在試錯中探索、尋找、建立新的方式,過程中焦慮緊張、害怕失敗、擔心出醜等等都會出現,如果抗住了,就會獲得成長!但如果承擔不了這些心理壓力,就會半途而廢。

  • 18 # 不雨

    拖延並不是簡單的懶惰惡習,而是一個複雜的心理問題。

    我們之所以會拖延,主要是因為恐懼自己的行為,會讓自己陷入麻煩之中。具體有兩種,恐懼失敗、恐懼成功。

    先說說恐懼失敗。對於很多人來說,失敗雖然會讓人感到痛苦,但是他們仍然對生活和工作充滿熱情跟希望,並且堅信只要透過努力,就能獲得成功。但是恐懼失敗的拖延者就不是這麼想的了。他們會因為一件事情的失敗而消沉,甚至開始討厭自己。因為在他們看來,一個人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而且永遠不會改變。所以,失敗意味著他永遠都會是一個無能的人。這樣一來,他們就會拒絕做任何可能暴露自己能力不足的事情,於是,他們就成了拖延者。

    比如,領導讓你寫一份廣告文案,但是你沒有任何頭緒,這時候,你會不停地做一些毫不相關的事情。因為這樣,你就能為自己的失敗找一個理由,那就是“我之所以沒有寫出好的廣告文案,不是因為我能力不夠,而是我太忙了沒有時間寫”。

    再來說說恐懼成功。你可能會想說,怎麼可能呢?誰不希望自己成功的呢?其實,這類拖延者恐懼的並不是成功本身,而是恐懼成功所帶來的不利因素。這些不利因素可能包括以下三種。

    首先,追求成功的過程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和時間。比如,想要升職加薪,就需要在工作中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得到令老闆滿意的業績。其次,從結果上來看,你的成功可能會給自己或者別人帶來傷害。比如,在公司裡,如果你受到領導的賞識,同事就有可能因為嫉妒偷偷躲在背後評判你,甚至故意跟你作對。另外,有些拖延者可能會因為某些以往的經歷,而在內心深處植入了這樣一個觀點,那就是我不配擁有成功。於是,拖延就成為他們懲罰自己的方式。舉個比較特殊的例子。有些偏遠地區的大學生,他們透過高考離開了貧苦的家庭環境,但是他們上大學的學費卻是靠父母省吃儉用,甚至弟弟、妹妹輟學打工得來的,於是他們會因此感到愧疚,最終在學業上拖拖拉拉,無法取得良好的成績。因為他們認為自己不配擁有這樣光明的前途。所以,當成功成為一件令人苦惱的事情時,拖延,就成了避免成功的盾牌。

  • 19 # 鵜鶘心理陳小康

    俗話說,窮極智生。人到了幾乎絕境的時候,deadline再也無法逃避的時候,才會覺醒。拖延到最後,大多為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心態,最後工作起來,也發現需要耗費的精力不過如此,大量的精力都被耗散在既不想完成任務又焦慮萬分的糾結狀態之上。這背後也有很多心理因素促成了我們的死豬狀態。

    大多拖延的事情,都是一個在遠期,而非即刻完成的任務。而即刻滿足自我的快樂和需求是人的一種基本動機。說白了,先苦後甜,沒那麼容易。就算完成那個任務會給你帶來很多的獎勵,但這個獎勵時在發生得太遙遠,太不確定,即刻能做的休閒娛樂事情,卻能把上讓你爽快。

    另有一種拖延的心態,我們可以稱之為“自我設障”。如果某項工作完不成,做的不好,代表了什麼呢?在別人看來,很有可能就認為是你個人的能力原因。而你恰恰不希望別人把你看成是沒有能力的。拖延在這個時候,就成了一種自然的展示實力的機會,就當所有人都覺得來不及的時候,你在最後一刻超凡地完成任務,自然會有愉悅感。完成任務的途中給自己設立了很多障礙,但你最後又跨過了這些徒增的障礙,恰說明了你的優秀。

    大多數情況一下,拖延更多的是一種內心的阻抗。領導或者上級給你一個任務,你真的不是太喜歡這個活兒,或者很不想做,但面對權威,有無法直接拒絕,只能默默承擔下來。於是,開始了漫長而又辛苦的拖延之路。每一次選擇拖延,都是在對權威的抗拒和不滿。

  • 20 # 多優王碧英

    今天,拖延幾乎已經成了現代人的通病,“先放一下,待會兒再做”成為了拖延者最大的思維模式,它無時不在,無刻不在,困擾著人心。很多時候,我們都在不知不覺中掉進了拖延的旋渦。雖然我們希望儘快把事情做完,但最終還是會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及時完成。在日常工作當中,不論你所從事的行業是什麼,也不管你是普通員工還是高層管理人員,幾乎每個人都有畏難情緒。因為懼怕困難,所以遇事總是畏畏縮縮,只要條件允許便一拖再拖,可是“拖”真能緩解我們的焦慮和內心深處的不安嗎?顯然不能,“拖”只能讓我們感覺更凌亂,生活更無序。和拖延說再見吧,為了更好的工作和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諸葛亮?主要有哪些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