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就問你敢不敢?
7
回覆列表
  • 1 # 職場找老王

    舅告訴你,我敢,我屬大龍的,今年過年已經32歲了,在現在這家公司工作了兩年。說實話,從進入這家公司的那一天開始,我無時無刻的想著跳槽,跳槽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為了錢。

    25歲的我找工作是需要看心情和氣氛的,人少的不去,沒有低得不去,妹紙少的不去,總之我有100個理由拒絕任何一家公司。而這一百個理由裡,就是沒有薪資的要求,對於年輕時的我,找工作更傾向於享受和學習。

    到了30歲的我,雖然還是孜然一身,但社會閱歷的豐富,過往的經驗教訓告訴我,當下擁有的一切只是為了錢,所以當遇到好的工作時,我依然會選擇跳槽。先不說當下的工作是否滿意,對於30歲的我而言,把金錢看得無比重要,並不是說我是一個拜金主義者,而是我的家人、我的責任需要我賺錢。父母老去的容顏,嗷嗷待哺的子女,雖然有一部分人因為這些需要穩定的經濟收入而不敢跳槽。

    但對我而言,我現在的工作是網際網路科技類,可誰能想到2年前的我,還是一家大型實體店超市的副店長呢?一個線下實業門店的部門經理,突然轉行到了網際網路科技行業,業餘時間還堅持自媒體寫作。用了6個月的時間學習行業知識,用了6個月做到現在的位置,驅動我的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為了賺更多的錢,我這麼說不知道題主能不能理解。我從來不是一個足夠努力的人,我特別嚮往那種安逸的生活,但身上肩負的責任告訴我,我需要更多的錢,當眼下的一切滿足不了我時,在不觸犯法律的前提下,我會選擇擇木而棲。

  • 2 # 生涯規劃kiki醬

    先來回答:敢!

    我還會問題主一個問題:為什麼你不敢?

    其實,將近年關,挺多小夥伴打算年後回來跳槽的。

    正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留”,有人不滿意工資,有人不滿意平臺,所以跳到更好更適合的地方,不是很正常嗎?

    那來說說為什麼有人不敢吧。

    他們的擔心可能是那句“跳槽窮半年,轉行窮三年”,畢竟找到更好的工作也不是那麼容易。

    何況,你要重新開始,人際關係重新建立,工作內容也要重新熟悉,這樣自然會出現職業過渡期。

    還有個擔心,可能是害怕辭職找工作的成本大。

    那你可以先不辭職,新工作有了眉目再辭,現在很多人都是這樣的。

    而且,就算成本高,該跳還是要跳的,不能因噎廢食限制了自己的職業發展。

    再來說說如何降低過渡期的成本。

    首先,你可以先思考下現在自己的職業發展遇到了什麼問題?

    這些問題是客觀存在還是可以主觀調整改變?

    如果有改進的空間,可能就不需要辭職了。

    其次,你還可以早早為以後的跳槽做準備。

    看看你想跳槽做什麼工作?為什麼想做這個工作?

    你做這個工作有什麼優勢?可能會遇到什麼困難?

    在你想清楚這些後,就可以瞭解想做工作的職責內容,學習掌握工作所需的新技能,提前做準備。

    這樣自然能降低職業過渡期的成本,成為一個能把控自己職業方向的人。

    你覺得呢?

  • 3 # 傑西悅讀

    31歲時,我對當時的工作不滿意,然後,我辭職了,裸辭。

    敢不敢辭職的問題,曾經也糾纏過我。

    如果你問自己這個問題,其實內心的答案是:不敢。

    如果你問別人這個問題,內心的期許是:希望有人支援你敢。

    你的不敢裡,一定有對未來的不確定,這種不確定會帶來恐懼。

    而你希望有人給你力量,讓你敢,一定是目前的狀態你實在無法忍受。

    所以,與其問敢不敢,不如問“敢了又怎樣?”

    你會比現在更差嗎?

    如果遇到了更差的局面,會是你人生的末日嗎?

    其實,有時候,我們止步不前,不是因為沒有能力往前走,而是沒有膽量想一想最壞的結果,包括“這個最壞的結果我真的承受不了嗎?”

    曾有一個朋友整日不安的問我“我不能想象有一天男朋友不要我了”。

    我對她說,那你就想象一下唄。她緊張的擺手說“太可怕”。

    我對她說,你仔細想想會怎麼可怕?於是她仔細想了,然後告訴我:會難過,會傷心,但不至於會死。難過後,會慢慢恢復,會再有機會認識更合適的人,不必過得如此小心翼翼。

    你看,就是這個道理。

    有時,我們不敢,不是我們沒能力應對,而是我們拒絕去想決定後的結果。

    當你把結果擺在面前,並且仔細想想自己是否能應對。你的行動就有了力量。

    敢不敢辭職,與年齡沒關係。

    與你願不願想明白辭職後的結果有關係。

    31歲那年,我往後想了一下結果:大不了再換一份工作啊!最多會不順利多用時幾個月或者半年,不會比現在更差了。如果顧慮年齡,沒有什麼比現在辭掉更年輕了,因為下個月再辭會比這個月還老一個月啊!

    結果是,我當年辭對了。

  • 4 # 職場再出發

    30歲就不敢辭職了?!?!

    知道男人多少歲退休嗎?60歲!!知道一般人多少歲開始工作的嗎?23歲!也就是說,在你漫長的三十多年職場生涯裡,30歲才是職場剛剛開始而已。

    就好比跑馬拉松,最重要的不是開始時的領先,那真的不代表什麼。而咬緊牙關的堅持,隨時隨地的補給調整才是最關鍵的;在剛開始階段,通常也是最難堅持下去的,只要咬緊牙關往前,往前,剩下的交給時間就可以了。

    30歲的黃渤曾經落魄到回家鄉青島開小機械廠謀生,如果他不果斷返回北京再闖影視圈,5年後哪來的金馬影帝;30歲的馬雲還在杭州教夜校呢,如果他滿足這份在當時看起來還不錯的工作,5年後哪裡來的阿里巴巴。

    有些人可能會反駁我,說什麼黃渤馬雲啊,那都是奇才,多少年才出一個,這些雞湯沒意義。但我要說的是,你遍查那些牛哄哄高管的履歷,他們在30歲時,很多也就是基層管理者而已,都是在30歲後果斷抓住機會,步步升職的。

    什麼叫毒雞湯?鼓吹30歲就要束手待斃,鼓吹30歲就要聽憑命運宰割,鼓吹30歲就要忍受,這才是最毒的雞湯!

    雖然30歲的人,確實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工作上面臨著更年輕人的競爭,很多企業都明文規定不要35歲以上的應聘者;家庭裡上有老下有小,分身乏術;身體機能開始下降,房貸車貸撲面而來。確實是令人不堪重負。

    但又有哪個年齡段的人,是沒有壓力的呢?我曾經見過十七八的孩子,為了高考,每天5點起,夜裡12點睡,每天就是學習學習學習;我也曾見過七八歲的孩子,連週末都要奔走在各種輔導班,我也曾見過四五十歲的中年,深夜12點還在開滴滴補貼家用。

    30歲,必須有果斷抉擇的勇氣,還是要勇敢地追求夢想的!

  • 5 # 露珠1476992

    我就29歲辭職的。幹了6年差3個月。毅然決然辭職。天天沒事幹,拿到手3200。學不到東西,大好的年紀,不想耗時間。再待下去,公司倒閉,35歲的時候我肯定失業。找工作人家也不要我。所以,我辭職了,去報了一個會計培訓班。至少我現在做出納的活。我懂的更多。今年考初級職稱。想要不被淘汰,就要主動學習。不管什麼時候,都要讓自己增值。不管什麼年紀,有本事,哪裡都吃的開。。

    今年31歲了。每個星期日,我都要上課。週六帶小孩。上班做公交車1小時。總之,努力的做事,肯定不會錯。。有能力到哪裡都受人尊重。。拿錢少一樣幹。

  • 6 # 么妹小影

    感謝邀請:晚上好,這個才30歲那到那,有啥不敢的,如果說是不敢,只能說明自己沒有準備好

    其實30歲還是比較年輕的,這個年齡段的辭職不在少數,且不說很多30歲還都單的貴族,有技術有文化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有啥不敢的

    辭職要慎重,雖然有時候我們可能自我感覺很良好,但是換上一家公司,需要一個階段性的適應期,這個適應不僅僅是環境的適應,還有人脈圈的重新建立。以及對新公司的相互磨合。

    小玲瓏覺得,咱們首先要想的是,我們對工作不滿意的原因是什麼?是不能勝任,還是力不從心?還是工作瓶頸啦,沒有突破性學習空間?

  • 7 # EXCEL乾貨君

    就我自己的個人經驗說下,我大概是2012年從學校畢業,其實11年就開始出校工作了,當時對工資不太滿意,零散做了三個工作,感覺每月三四千實在不對胃口,於是從13年開始就自己出來創業開始做生意,然後一直持續到現在,大致上來說我的生意就相當於我的工作了吧。

    於今我恰好30歲,然而生意上的業務其實不經不怎麼太盡心了,因為畢竟近些年經濟下行,整個實體行業不景氣好多年了。我大概從15年底開始就感覺做實體生意可能堅持不了太久,於是就開始籌謀轉行或者找個副業,當時其實對網際網路經濟並沒有什麼瞭解,只是還想在實體行業中找其他的行業做一下,當然後來考察很多都一一放棄了,整個實體行業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好的機會。

    後來眼光就漸漸轉到網際網路經濟上來了,因為自己本身的業務之中OFFICE辦公軟體用的比較多,這套軟體用的還算熟練,於是就想著用OFFICE來賺錢。後來專心精研了一段時間,之後就開始在網上在網上賣模板,剛開始每月也就幾百元,後來隨著模板數量的積累,收入也就漸漸起來了,直到後來開始接私單,每月的收入漸漸的差不多快兩萬了。

    而對於我的目前的生意而言,其實也就是做下熟人客戶,堅不堅持其實都無所謂,畢竟我也不需要靠這個來吃飯了。

    其實我要說的是,到了30歲的年紀,敢不敢於辭職,其實並不在於現在的你,而在於前幾年的你,如果之前就開始有了危機意識而未雨綢繆的話,辭掉現在工作並不會給你的生活帶來多大的危機。而如果你僅僅是每天將所有心思撲在工作上的話,當有一天你發現你對這份工作已經極度不滿,然而你卻已經離不開它了,你自然是沒那個膽量去辭職的。

  • 8 # 靜候時光

    今年32歲裸辭,從北京來到天津,一是因為個人發展,二是因為對公司領導不滿。

    畢業八年,就做了兩份工作。剛畢業是校招從事中石油天然氣管道執行。一句話這是個養老的工作。三年後裸辭,做了北漂,一切從新開始。

    五年後,又是裸辭,轉戰天津。一是在這可以落戶口,也買得起房,二是因為公司領導層變動,對新領導不滿。

    現在又開始找工作,還得從新開始,因為天津水利資訊化公司很少,可能還要轉行。

  • 9 # 人力資源Jack

    有何不敢?資深HR站在個人職業發展規劃角度告訴你:敢!因為,平坦,不是最佳道路;起伏,才是人生主題!

    根據我以往工作經驗總結:一般女性在25歲之前,男性在30歲之前確定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會比較好。所謂的職業發展方向:一是要確定一個發展行業;二是要在確定一個發展行業的基礎上再確定一個職業工種。只要你不是毫無目的的跨行業、跨工種亂跳槽,正常情況下來講,你的收入在45歲前會保持持續的增長。

    但是,我們辭職前還是要做充分的準備,包括:思想上、物質上、行動上的準備。思想上的準備是要有預見性地考慮到辭職後將會面臨什麼樣的後果?辭職後有些什麼新的打算?物質上的準備是辭職期間的家庭開支如何計劃?現在有儲蓄能維持多久的職業空白期?行動上的準備是辭職後有沒有目標公司實現再就業?新的求職計劃是否可以開始行動?當然最好是在辭職前即確定好下一站的職業平臺。

    現在來分享下我到目前的個人職業經歷。我82年,屬狗的,2002年參加工作,生活在成都,26歲前在一家國家事業單位幹了近5年的辦公室文員工作,工作內容主要是打打雜,幫領導跑跑腿,協調些日常工作關係等等,工資從最開始的1200元/月一直上漲到3500元/月左右。但久而久之,這些基礎性的工作對我失去了職業吸引力,於是選擇辭職。後來,換了若干家民營企業,行業集中在貿易、醫療、教育、製造型的企業,一直從事企業的人力資源工作,從最開始的專員級晉升到總監級崗位,薪酬從3500元/月上漲至12K/月左右。2016年開始,進行自主創業,開始了不一樣的工作和生活狀態。

  • 10 # 職典江山

    主要取決於你的能力吧。現在很多人沒辭職就會有很多獵頭找上來,他們考慮的不是敢不敢辭職,而是如何規劃職業生涯,如何選擇更好的工作。

    其次,在於家庭情況,包括家人的支援,經濟狀況等等比較現實的因素。

    我當初也是裸辭,而且選擇了一個新的行業、職位,如果這個時候家裡人給予的是鼓勵,你就會越來越堅定,但是家裡人不理解一直問你什麼時候才能升職加薪,就會覺得兩難,開始懷疑自己選擇是否正確。如果再加上生活比較拮据,要考慮贍養父母,子女教育,日常開支等費用,可能就又要為辭職的事情再次做思考了。

    所以這告訴我們在年輕的時候一定要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不斷的學習積累,讓自己的知識、經驗都可支撐自己更好的自主選擇公司,而不是為了找到工作而發愁。

    最後,自己重新分析一下,對現在工作不滿意的原因是什麼,有辦法改善嗎,會嚴重影響到自身現在的情緒或未來發展嗎。工作總有不順心的地方,學會自我調節和解決問題,不要因為衝動而選擇離職,否則到下一家公司可能還會遇到同樣的問題。當然,如果在一家公司已經讓你快喘不過氣,工資也低到無法保證生活或者等其他非常嚴重的情況,也不要怕,為自己下一份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識做好準備,也就是提升自己。這樣才能更好的離職。如果想創業,也要多方考察,做好市場調研,學好商業模式,戰略規劃,企業管理等知識,至少掌握結構思維吧,創業也不易,前期需要承擔的更多。

    綜上,三思後行!重點是提升自己,怎麼都不會錯!才能更好的大步向前!

  • 11 # 小然和貓咪老師

    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首先是對薪水不滿意,其次是工作性質不滿意,分兩種情況吧~

    首先是薪水不滿意,30歲了,正常也在公司熬了好幾年,可能最初的想法是熬一熬,積累一些經驗,混一些人脈,可能最初的薪水沒有很高,幾年後就升職加薪了豈不美哉?

    可是真到了幾年後,自己該做的都做了,職位,薪水都沒什麼改變,或者自己不能滿意,那句果斷say goodbai吧,畢竟剛剛30,自己要經驗有經驗,要資金要有一點點,正是大幹一場的時候,是時候提起你的勇氣,來一場說走就走。不要問我為什麼,因為我就是這樣想的.

    其次,對工作性質不滿意,不想那種溫水煮青蛙的生活。想來點刺激的人生體驗,這就看你自己了,如果你想自己的家庭簡簡單單的生活,為子女健康無憂的成長,你就為了驕傲的薪水出賣自己的靈魂吧,哈哈。如果你一意孤行,只要自己不後悔就行了,人生嘛,無悔長存人世間~!

  • 12 # 大大的人兒D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需要具體分析。

    第一,如果你有一技之長,而且你的副業收入遠超過自己本職工作的收入,30歲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是有底氣辭職的。因為你的一技之長會讓你輕鬆找到更好的工作,或是成為自由工作者。

    第二,如果自身沒有什麼特長,但是本崗位的工作做到了極致,超過了同行90%的人,也是敢辭職的,畢竟有底氣。因為這樣的精英人才,很多公司都很缺,從這個公司離職以後,也會很快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而且薪水可能比現在更高。

    第三,如果自身沒有特長,而且工作做得也是馬馬虎虎,這時候是沒有底氣辭職的。因為現在公司招人都需要“術業有專攻”,不僅要有經驗,而且要有成功的案例或者作品。這時候辭職再找工作,處於相對比較被動的狀態,不過可以嘗試一下,畢竟有經驗,總比職場新手好很多。

    30歲的職場人,肩上的擔子更重,也會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努力修煉自身的硬本領,盡最大的努力提升職場競爭力。如果工作不努力,再沒有一技之長,這個年齡在職場中是非常被動的。因為90後95後,甚至00後已經迎頭趕上,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對工作充滿了激情,有自己獨特的想法,能夠迅速適應職場,並且做出非常好的成績。

    總之,8090後的職場人,還是要時刻有危機意識,努力讓自己強大起來,擁有隨時可以辭職的勇氣和底氣。

  • 13 # 小鎮青年VLOG

    看到你這個問題,我竟然不由自主的就選擇佔樓,因為我現在跟你遇到了同樣的尷尬,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本人89生,今年剛好30歲目前在

    一家房地產上班,不是小地產,而是世界500強全國最牛逼的地產,你可以自己去科普一下我大概上班的公司,目前月薪稅前差不多7000,還包住,五險一金交著走,看到這裡,你有什麼想法呢?

    我的工作說實話也很輕鬆,但就是繁瑣,管管專案上材料的質量、按時到場啊什麼的,每天你會接打上百個電話,中午沒有自己的休息時間,因為接觸到的單位、部門超級多,有時候我以為自己是感快遞的。

    公司發文突然有去總部的機會,我毅然而然的選擇去總部,沒想到掉坑裡了,是個苦差事,全國出差被個包包到處跑,一個揹包就是一個家,還好前提是我沒有成家,要不然肯定分分鐘選擇辭職,對了,總部在深圳,出差住酒店、車票自己貼錢,報銷流程很慢,一個月的工資剛好夠出差費用,看到這裡你是否有想過辭職,半年或者一年下來,你能存多少錢呢?

    我也試著投遞簡歷,也試著去面試。結果,你知道的。

    真的,到了這個年紀再也不敢裸辭,不管是成家還是單身狗也好,都有各方面的壓力。單身狗的我們還要養活自己。孝敬爸媽,存錢討媳婦,結婚的需要養活老婆孩子。你工作不滿意,你敢辭職嗎?

    不要想著要去賺錢,該來的總會來的。

    從現在開始慢慢改變自己吧!祝你早日找到好工作,也在此祝我早日找到工作!

  • 14 # 職強不息的大強師兄

    講一個真實的案例,關於我。2012年,正好35歲那年,離開了工作8年的上市公司,並且是以較高的職位離開。主要不是收入問題、也不是人際關係問題,更不是不能繼續待著,而是覺得人一輩子總要嘗試做一些更有意義、跟隨本心的東西。

    關於不滿意,我的職業生涯告訴我有三個層級的不滿意:

    第一個層級:滿意與不滿意的關鍵詞是“開心”。正如馬雲說的,錢拿少了、傷心了,我認為都是第一個層級的。當然,大多數情況,主要都是薪水問題。錢拿的多,被傷了心又如何?是的,在20多歲的時候,我也是這樣的想法。

    第二個層級:滿意與不滿意的關鍵詞是“成長”。到了這個階段,伴隨著薪資的增長隨之而來的是焦慮,薪資越高的越焦慮。原因是:人在職場,不進則退。後邊有一群初生牛犢在虎視眈眈你的職位、你的薪水,老闆也在不斷地審視新的人選。所以,是否能持續成長,讓自己越來越值錢顯得更為重要。這個時候,會明白人生是長跑,暫時的領先不是領先。需要的是,更多的成長機會,讓自己能夠持續的成長和質檢,只有成長才能解決焦慮問題。通常在30-40歲這個期間,會有更多的體會。

    第三個層級:滿意與不滿意的關鍵詞是“意義”。每天辛辛苦苦的上班下班,到底為了什麼?如果有一天,在臨終的時候,回想這一生,我們能提起的是什麼?“兢兢業業的上下班?“,”還清了房貸?”。這些都是我們人生的過程而非結果。而在這個階段,可能才會真正的去思考,我這一輩子來到人世間一遭到底是為了什麼而來?

    有人會說,你這不就是馬斯洛嗎?從生存到自我實現。是的,就是人人都知道的馬斯洛。但是我們很多時候,從一開始滿足生存的需要(比如更高的薪水),漸漸的迷失,只有更多的薪水、更多的物質,卻忘記了需求的提升(成長、尊重乃至自我實現)。

    所以,單純的問30歲敢不敢辭職這個問題,我想回答的是:不光30歲,甚至40歲、50歲都要”敢於辭職“但是不要”盲目辭職“,我們隨時都有選擇自己未來的路的權利,然而,我們更應該認清楚我們是為什麼要辭職,而不是僅僅在追求更輕鬆的環境和更高的薪水。

    而關於這件事情的看法,如果20年前有人跟我說起,可以重新來過,我想我的收入未必會更高,但是我回想起過去的20多年,會更加的坦然和自在。

  • 15 # 職業瓶頸導師趙默

    你好,是否決定辭職,我覺得關鍵在於四個字:辭職動機。

    過了30,不在於敢不敢辭職,而在於你有沒有想好,辭職後你想去哪裡!這個沒有處理好,很易辭職後陷進困境,變得思維漸漸消極!

    今天和大家探討下辭職背後的根源。

    .

    辭職背後的根源:

    1)倦怠:

    當一份職業,處於長期高壓或者長期枯燥的情況下,會出現倦怠,大腦會對工作產生麻木的狀態,興趣值也會漸漸下降,不自覺會產生疲憊的狀態,是非常正常的,你可以嘗試下大腦切換或者培養一些興趣,令生活更加靈動,當你的職業屬於你的甜蜜區的時候,不太建議辭職。

    2)無發展空間:

    比方說國企或者500強名企,他們的晉升通道一般需要8-10年才可以達到一定的職業高度,是需要多年的精耕細作慢慢熬出來的,但是對於某些自身能力較強的職場精英,只有透過辭職,才可以獲得職位上的晉升,但是也許不是屬於較大的企業,對於自身的能力也是全方位的磨鍊,這種情況一旦在5年後無法晉升,自身能力客觀的情況下,建議可以跳槽。

    3)與直屬領導衝突 :

    這種在公司的離職原因中非常普遍,這種需要培養向上管理能力以及情商,因為你後續發展的階梯,大部分是直接來自你領導的反饋,類似伯樂,除非領導能力不大,天生蠻橫,那麼走為上策,但是是因為你不擅長處理職場關係,那麼不建議辭職,因為這種情況還會繼續上演。

    4)有新的轉型需求:

    當一個行業漸漸沒落,你所在的職業紅利也慢慢減退,有遠見意識的職場人,會產生轉型的需求,但是轉型前期有2-3年的空窗期,所以可以提前做好孵化工作,慢慢在8小時以外積累新職業需要的新能力,等待時機,不太建議立馬辭職。

    所以綜上所述只有2)種可以考慮辭職,30以後角色疊加,辭職前慎重考慮清楚,再作決定,一旦決定了,就不要後悔,祝你在辭職的道路上一切順利,發展的越來越好!

  • 16 # 出口陳璋

    到了30歲,如果要換一份工作,確實要比較審慎。下面給大家3點參考,如果符合這3個跡象,就可以考慮辭職換工作。

    1.你的價值被低估

    你的價值被低估——一直提升職/加薪被拒絕

    有朋友說,他在一家兩百人的IT公司幹了四年銷售,職位晉升的速度如下:客戶經理——區域銷售經理——大區經理(帶兩人團隊)——區域銷售總監(帶團隊8人)——市場部經理(帶團隊23人)!四年每年一個臺階,也連續幾年是公司銷售冠軍,老闆及直屬領導都非常認可!

    可是去年年底升職後加薪未達到預期,加薪後的薪資水平是公司普通中層偏下一點的水平。和直屬領導溝透過,直屬領導告知已經和老闆談過兩次,無果!建議他直接和老闆溝通,他和老闆直接溝透過,老闆也是各種藉口推託延遲,也沒有結果。

    如果你已經在公司有穩定的工作經驗和出色的工作表現,卻沒有得到應有的職位/報酬,那隻能證明你的能力已經超越了公司能夠承受得起的範疇了。果斷去面試吧。

    2.你不喜歡你的老闆

    你不喜歡你的老闆—— 公司內鬥嚴重,領導醉心其中

    一直在強調,職場跟對人很重要。好的領導,就是帶你入門的師傅,教會你可以奠定以後專業發展路徑的基本功,受益一生。

    但並不是每個領導都是稱職的“師傅”。有的領導醉心於權術之爭,喜歡玩表面功夫,而不踏實帶領團隊發展業績的。

    面對這樣的領導,能避則避,避不了的,就果斷去面試吧。

    3.你沒有學到東西

    你沒有學到東西——能力大於責任

    2015年原央視主播張泉靈離職,加入基金公司成為合夥人。公司老闆為她每天上下班安排司機接送,她說,不用司機,我可以自己開車。老闆說,我請你來,就是要你充分利用你的時間,為我們的公司爭分奪秒思考來創造價值,而不是用來開車的。張泉靈覺得這話有理,接受了司機的安排。

    你的時間都用來幹什麼了呢?如果每天的八小時工作時間,對你來說,已經只是純粹重複勞動,沒有挑戰和思考,那就說明,當前你的能力,已經大於崗位所需要的責任。你就應該考慮調崗,晉升,或者,果斷去面試新的公司吧。

  • 17 # 焱公子

    這個提法,本就是有問題的。

    說得就好像你不辭職,老闆就不會裁你一樣。

    君不見去年至今,網際網路寒冬仍在延續,裁員降薪已成常態,所謂“穩定”,早就成了最不穩定的風險。而有遠見的人,一定早就給自己安排了後路。

    所以,與其說敢不敢,倒不如說,願不願,能不能。

    我們先來說願不願的問題。

    為什麼不願?

    離開,意味著要踏出舒適圈,人脈、環境、工作,諸多事宜需要重新適應,尤其人到30,多半已經成家,甚至有娃了,從心理上,自然是希望穩定少折騰的。

    畢竟一腳踏出去,是有風險的,萬一踏空了怎麼辦?

    但如果真那麼害怕,咱們轉回來說,現在的工作對你來說,真有那麼不可接受麼?

    如果真那麼糟,卻又瞻前顧後,既不願跨出,又不想在現有位置做出任何改變,我認為,這樣的“不滿意”,只是矯情。

    成熟的職場人,應該儘可能杜絕這種完全無用的情緒。

    再來說能不能的問題。

    對很多人來說,不是一辭職,就能立馬找到工作的。

    原因很簡單,能力達不到。

    在原公司就是個螺絲釘,按部就班,出工不出力,根本沒有任何核心技能。

    先前有個新聞,政府進行道路整改,拆除了某收費站,一個36歲的收費員大姐找領導哭訴,說必須給自己解決工作,理由是,我都36歲了,除了收費,什麼都不會。因此,你們必須負責我的將來啊。

    就事論事來看,作為一個成年人,誰有義務負責你的將來?既然知道自己什麼都不會,8小時以外的時間都用到哪裡去了?

    我自己是在33歲辭職的,裸辭,直接離開了原來的圈子,跨界做了別的。基於個人體會,我想分享幾點心得。

    1、鐵了心想走,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晚。

    2、別盲目走,對大多數人來說,裸辭都不是個最佳的選擇(包括我自己覆盤,也覺得自己當初過於莽撞,再來一次,我可能不會那麼冒進)。如果已經決定離開,就開始著手準備,事事都要落地細化,別隻停留在想想層面。

    3、家庭關係一定要先搞定,家是堅強後盾,但也可能起火,沒有家人支援,一定雞飛狗跳。

    4、設定一個止損點:按照當前手上的積蓄,假設找不到工作或創業不成功,你最多可以支撐多久。如果能撐一年以上,我覺得,是可以一試的。而在這個時間截止時,請你退回去,畢竟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分享一段話:

    “在這個時代,你的工作會背叛你,你的行業會背叛你,你的專業會背叛你,唯一不能背叛你的,是你的認知和你的能力。”

    成年人的世界,從來沒有容易二字。而勇於接納變化、持續成長的人,才能始終活得從容。共勉。

  • 18 # 遇見湘菱

    我29歲辭職第一次辭職,無縫新工作半年後辭職,繼續新工作一年後辭職到另一個城市,做一個完全沒經驗的工作,10個月後再次辭職,現是在一個外企工作,收入滿意。

    決定自己是不是敢辭職的,從來不是年齡,很多工作還要求35歲以上,至少10年工作經驗呢。決定是不是敢辭職的,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敢辭職,不是怕老了,是怕辭職後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如果你怕辭職後找不到合適工作,那請審視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拿張紙寫下自己的優缺點,回頭想想過去幾年的工作,你擁有的是經驗還是經歷。

    霸氣的辭職,不是說辭立刻辭,而是辭了很快就能找到更好的。如果你沒支撐這個霸氣行為的核心競爭力,請根據自己的優勢和想從事的工作,趕緊補趕緊學趕緊努力,不要想,不要糾結,糾結不出好工作的,糾結不出升職加薪的,行動,行動,行動。

  • 19 # 幸福魚兒

    最真實的感受:不敢!為什麼?生活所迫啊!

    我,80後兩寶寶媽,從事醫療策劃文案已經十二年了,深知身上的責任重大,雖然現在對工作早已經失去了積極性,但是,不管如何,我都沒膽量提辭職,更不敢去罷工。

    為什麼呢?

    我家兩個孩子,目前都在上幼兒園,每個月單純他倆幼兒園的託費,就得四千。我如果辭職不幹了,老公一個人的工資,壓力多大啊!

    我家,貸款買的房子,每個月必須還貸七千多,將近八千。壓力這麼大,我敢辭職嗎?

    再來說說我老公的經濟狀況,我老公,一家國企的普通職員,一個月到手工資也才3千幾,不到四千。在老人的眼裡,這是一份旱澇保收的工作,這份表面看著無比光鮮,我公婆優越感很強。我也不好說什麼!

    所以,為了維持家用,我即使是在懷孕期間,也都不敢辭職,歇歇。

    我曾經也想過換工作,換個行業來做做,因為醫療行業做的太久了,實在太枯燥無味,太讓我厭倦了。但是,我又不知道我究竟能幹什麼?我家兩個孩子,完全是我自己帶,如果辭職的話,新工作,能有大量的時間讓我顧及到孩子嗎?如果換工作,我還能像現在這樣在家辦公嗎?

    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哪怕對目前的工作再不滿,我也得必須每天打滿雞血的去做好手頭的每一項工作任務!

  • 20 # 圓臉阿瑩

    當然敢啊!!

    我們來算一筆賬,30歲,你發現現在的工作並不是你想要的,如果你繼續委屈自己原地不動,那麼你最少要忍受25年才能熬到退休,這其中的25年中純上班時間就在20年左右,那麼每一天對你來說都是煎熬。但是,如果你選擇辭職,另闢新徑,也許在短期內的前兩年會很難熬,但最起碼可能會找到自己終身熱愛的職業,用幾年換20多年,你絕對賺了!

    除此之外,再說說為什麼一定要辭職。

    我們人這一輩子,其實拋去學生時代再拋去老年生活,也就那麼短短的幾十年,30歲不是代表年輕的終點,而是青年的起點。

    我們確實不應該像年輕時候一樣衝動,但是不代表我們沒有選擇的權利,不代表我們沒有挑戰的權利。只不過,這個時候需要我們做出選擇的時候更加慎重罷了。

    因此,選擇辭職前,你需要問自己幾個問題:

    1、這份工作哪裡我不滿意?

    是薪資不滿意還是工作環境不滿意?是工作內容不滿意還是自己扛不住壓力?要分得清是外因還是內因造成自己的不滿意情緒。如果是自己的問題,那麼不建議辭職,因為辭職換工作是解決不了你的問題的。

    2、辭職後我想做什麼行業,更細緻的想一想,是什麼崗位?

    30歲了,我們可以有勇氣辭職,但是這個勇氣絕對不是衝動,首先你應該是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你才能去做,如果你連你將來想做什麼都沒想明白,那麼也不建議盲目辭職。

    3、未來想做職業的崗位要求,我是否能達到,還差什麼能力?

    你已經確定了崗位,想讓公司接受你,那麼你必然要滿足崗位的要求。自我檢視一下,自己是否滿足,不滿足的話還需要提升什麼?

    如果以上三個問題,你已經有了明確的答案,那麼就勇敢的辭職吧!

    我希望大家都能做一個勇敢但又不衝動的人,永遠不要用年齡給自己設限,想去做的事情,無論多大歲數都不是你拒絕去做的理由。

    未來有無限的可能在等著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讀過的最虐心的小說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