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孚鑑
-
2 # 布夫舟
史上的韋昌輝和洪秀全、楊秀清等人不同,他家境是非常不錯的,“家設質庫,繞田產,富甲一邑”。按照道理來講,他能夠參加太平天國是非常不容易的。在南王馮雲山、西王蕭朝貴犧牲以後,作為北王的韋昌輝已經成了太平天國的第三號人物。但是作為太平天國的核心領導之一,他的名聲又是非常壞的。因為他在天京內訌中誅殺了楊秀清及屬下兩萬多人,加上石達開全家,使得太平天國由盛轉衰。
特別是新中國的前三十年,由於當時社會的限制,韋昌輝家境非常好,所以韋昌輝一直是被作為異己分子,是混入革命中敵人,是十惡不赦的“投機者”。但是客觀來講韋昌輝參加太平天國也是有自己的客觀原因的。
雖然前面說過他家裡很有錢,是個土財主。但是那個時候是非常講究功名的,他們家沒有功名,同時他又是客籍,被當地的官宦和士紳階層所輕視。更為慘淡的是,韋昌輝和洪秀全一樣考科舉又考不上,所以只得花錢買個“國子監生”的功名。如果洪秀全和韋昌輝兩個人像曾國藩一樣考上了科舉,估計他們兩個就不會反了。所以太平天國運動有點像一群考不上科舉的學渣和一群考上科舉的學霸之間的鬥爭。
上面說到韋昌輝捐了個國子監生,當時國子監生相當於秀才,因此韋昌輝家裡也算得上是個功名之家,可以成為士紳階層,不會被人欺負了。當然,韋昌輝是這麼想的,所以藉著自己父親韋源七十歲大壽的時候大擺筵席,還特意製作了“成均進士”的牌匾掛在自己家的大門之上。
不料當地地方官和士紳偷偷派人在夜間的時候把“成均”這兩個字給拿走了,這樣就成了“進士”二字了。這完全是赤裸裸的羞辱呀。不光如此,他們還以韋家冒充功名為罪名,將剛過完七十大壽的父親韋源給抓到衙門裡面去了。這樣韋家只能親手拆了這塊牌匾,並且還得賠錢。很多人趁機來勒索韋昌輝家,官府見他們家軟弱,罰款也從十幾兩猛漲到100多兩。
正在這個時候,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在當地影響力也與日俱增。加上韋昌輝和馮雲山早有淵源,所以他決定依靠洪秀全、馮雲山為他報仇。所以家裡有錢的韋昌輝這才走上了這條路。
韋昌輝是太平天國早期的骨幹之一,並且起義也是在金田村的韋昌輝家中發動的。畢竟他們家有錢。當然加入了太平天國的韋昌輝作戰也是非常勇敢的,當時據說他帶著一千人遇到一萬官兵也不會害怕。他後來成了太平天國的北王,居第五位。
太平天國定都南京以後,我們知道洪秀全這個人其實是不大管事情的。所以太平天國的主要權力便落在楊秀清手中。當然,楊秀清確實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但是這個人比較驕橫,加上洪秀全這個人比較貪戀權位,所以雙方最終爆發了衝突。
不過洪秀全實力是不足的,所以他拉上了韋昌輝,秘密讓西征前線的韋昌輝回南京勤王。韋昌輝乘機誅殺了東王楊秀清,同時還牽連了2萬多人,甚至還誅殺了石達開全家。此時的韋昌輝可謂是大權獨攬,橫行於南京。洪秀全無奈,只能藉機殺掉韋昌輝。
其實韋昌輝犯了每一個普通人都會犯的錯誤,貪戀權力,濫用權力是在每一個人身上都會存在的。至於說韋昌輝的在天京之變中為什麼這樣?客觀上來說是當時定都南京以後,洪秀全身居深宮,而具體事務又是東王楊秀清獨攬,使得兩個人的矛盾開始激化,各個天王之間的矛盾同樣也開始達到不可調和的地步。所以天京之亂爆發只是時間的問題。
當然韋昌輝個人肯定是有責任的。他這個人殺性確實太重,天京之變中誅殺太多,加上掌權之後過於飛揚跋扈,引起眾怒,使得自己兩個月之後便被誅殺了。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
3 # 喜歡歷史的妹紙是蓉兒
韋昌輝輝從史料來看是個穩忍,殘忍,陰險的小人也是顆悲摧的棋子!
韋家也算富裕人家,因被人汙告,就對清政府充滿仇恨,後將所有家財都獻給太平軍,成了太平軍的重要領導。再後來又被封為北王。
當時楊秀清被封為東王,東王可以節制其他諸王,所以楊秀清的權利在諸王中最大,稱為九千歲,楊秀清依仗自己的勢力對北王韋昌輝非常不尊重,甚至於常對犯罪的韋施以刑罰。
韋昌輝表面上對楊秀清十分恭順,而且還極諂媚,心裡卻對楊非常不滿甚至憤恨,據傳楊秀清的小妾的哥曾與韋昌輝的哥爭奪房產,楊秀清卻把其哥交給韋昌輝處理,韋於是將自己的哥哥五馬分屍(真做的出),後來韋昌輝的部將任意毆打士兵,激起兵變,楊秀清為此又對韋昌輝杖責幾百,韋昌輝的副將為他不平發了幾句怨言,韋昌輝卻說楊秀清對他罪責無不公,殺了這個副將。從這可看出韋昌輝對楊秀清又恨又怕,這種情緒積累下去,鐵定是要爆發的。
楊秀清利用天父下凡附體要洪秀全封自己為萬歲。洪秀全密詔讓韋昌輝回京勤王,於是韋昌輝帶領三千士兵回到天京殺死了楊府所有男女,又殺死了楊秀清的部將親信,天京城內血流成河,可以看出韋昌輝對楊秀清的憤恨己爆棚!
後來韋昌輝被洪秀全五馬分屍,結束了天京事變,韋昌輝為什麼造反?這是韋昌輝與楊秀清矛盾長期積累的結果,也是楊秀清與天王洪秀全權利之爭的結果。
韋昌輝被心甘情願的利用完後,洪秀全又將其五馬分屍,去平熄別的王的怒火,韋昌輝用全家性命做了一顆棄子!
-
4 # 永宣論史
韋昌輝(1823-1856)又名韋正,客家人,祖籍廣東南海縣,後遷到廣西桂平金田村。有意思的他算得上太平天國的唯一一個從其發祥地金田村走出來的核心領導人。
韋昌輝出身地主之家,是起義軍中家境最好的。其父韋元玠有田產二百六十畝,橫跨鄰縣,但是一個很吝嗇的土財主,鄉里修建祖廟,捐錢最少的是三錢,而他捐四錢(0.4兩)。
家境好的韋昌輝從小接受的教育不錯,也想走科舉入仕之路。但考了幾次秀才未中,於是用錢買了個類似秀才資格:監生。監生是中央學校國子監(或者說京師學堂)的學生,身份還是高於府縣的秀才的,而且可以授八、九品的小官。因此韋昌輝總算有功名在身,位於紳衿之列了。
那韋昌輝怎麼會加入造反組織呢?當然是受人欺負了。其父慶壽,掛了塊“成均進士”,意思是保送進士吧,也不算違法,但同鄉有官方背景的一秀才去縣裡告他逾制,於是打了一官司,韋家輸了,賠了白銀300兩,又因為是客籍外來戶,土著鄉人再也瞧不起韋昌輝,韋家只好打落牙齒與血吞。
而洪秀全、馮雲山的造反組織在金田村人氣旺,也盯上了韋昌輝,於是蕭朝貴決定把他拉到自己手下,用天兄下凡的把戲把韋家征服了,韋昌輝一躍成了第五號人物,當然也是蕭朝貴一手抬起來的,他成了蕭的鐵桿兄弟。
韋昌輝對起義組織的功勞很大,經濟方面,毀家投入起義,把家產全部變賣,換為軍餉,日夜打造兵器,屯積軍資。另外,韋家上下數百口人全部投軍,大多戰死他鄉,所以其對太平天國的功勞是巨大的,進入領導層是必須的。
韋昌輝性格有陰柔隱忍的一面,不是魯莽的人,大多時候綿裡藏針,這也和他的受欺負的經歷有關。所以他對別人的欺壓特別的敏感,一旦過頭就爆發。
永安建制時,韋受封北王,穩固了坐次,排行老五。在軍中主要輔助楊秀清、蕭朝貴治軍,當然他是蕭的人,楊也心知肚明,在核心層中,蕭加韋實力超過自己,不得不經常玩天父下凡的把戲壓制一下他們,但軍務繁忙,總體政治勢力還算平衡。
直到馮雲山戰死,洪秀全勢力削弱了,開始失衡。幾個月後蕭戰死在長沙,高層政治徹底打破了平衡,楊開始一方獨大,洪無實權,韋的老大蕭不在了,也處處受楊挾制,因為楊與蕭一直較勁而有嫌隙。另外石達開資歷淺,還力求置身事外。韋日子不好過,被楊指來指去,有事第一個找到的就是他,加之楊性格上的飛揚跋扈,情商低,不知給人留情面,幾乎所有人遭過他的打罵,包括天王洪、北王韋。
定都天京,這一切更加被放大,矛盾日益尖銳。洪秀全也終於可以安靜地坐下來,發揮他厚黑學霸的智慧了。於是實施拉攏韋、石、秦日綱等來制衡楊秀清的政治權術,還欲擒故縱,以求一時平衡。
但楊秀清功勞越來越大,人越來越狂戾,每打一次勝仗就加一點,在1856年指揮太平軍一舉攻破清軍江南、江北大營後,東王楊秀清已經威望震天,狂妄的要洪給他加封萬歲,把洪嚇出一身冷汗,也逼到了懸崖。
洪秀全繼續運用權術,借刀殺人,借韋昌輝等實力派的手誅楊,然後自己出來收尾,於是天京事變發生了。
韋誅楊時也想到了洪是利用自己,但有幾個原因促使他這麼做。首先,對楊的私仇,新仇舊恨都有。其次,誅楊後可取代他,實現政治野心。最後,一旦誅楊成功,實力大增,洪也奈何不了他,不擔心受制於他了。於是乾淨利落的幹了這一票,誅楊後也遞進成了萬人之上的軍師,大開殺戒,不但血洗東王府,最後連石達開的翼王府也不放過。
洪也實施第二步,再借其他實力派殺韋,這讓他們互相剪弱後,自己來收拾殘局,穩贏。韋因殘暴而眾叛親離,這就使洪計輕易得逞了,果然在石達開的鼎力助攻之下,誅韋成功了,短短的幾十天,楊與韋真的一塊楊韋了。
韋昌輝把自己弄成了天平天國下場最慘的人。在內部,千刀萬剮,割肉梟首示眾,“北奸肉,只可看,不可取”,是萬惡不赦的奸賊。在外部,清妖稱之為長毛匪首,也是萬惡不赦,株連九族的賊人。
“富二代”北王韋昌輝落個如此下場,真是個大悲劇。、
-
5 # 歷史茶坊
韋昌輝是金田村的財主,之所以會加入洪秀全的拜上帝教皆因韋家在當地雖是土豪但因族人中沒有功名在身,平日頗受當有功名的的劉姓大地主欺辱,為了給父親韋源玠祝壽時掛一個捐來的“功名”,被同村財主威脅說是僭越禮制,要把韋家告官。瞭解到此情後,馮雲山勸誘韋昌輝加入拜上帝會,說入教後能幫他幹大事。韋昌輝思前想後下定決心,傾盡家財加入拜上帝會,極大的增強了拜上帝會的物質基礎。韋昌輝一大家子人晝夜忙乎,弄了不少人在家鑄造武器,磨刀擦槍,而韋府也成為洪秀全的指揮中心。1851年1月11日爆發的金田起義正是在韋昌輝的鼎力支援下發動的,韋昌輝家對洪秀全起事之初的幫助簡直無人可比。倘若沒有韋昌輝家族的傾力相助,“金田起義”便成為不可能之事。而且,在“金田起義”爆發後近一年的時間裡,清政府的許多官方檔案均把韋昌輝列為“逆首”,顯然可見他在當時的影響力。直到1851年9月咸豐帝給賽尚阿的一份諭令中,清政府才將洪秀全列為“逆首”。由於韋昌輝一家對太平天國所作出的特殊貢獻,在1851年12月,洪秀全在永安(今廣西蒙山縣)封王建制時封韋昌輝為北王(六千歲),後護又副軍師兼右軍主將。太平軍衝出廣西,攻湖南,陷武昌,一路上韋昌輝都是洪秀全的近臣之一,負責天王及其眷屬的護衛工作。1853年定都天京(今南京)之後,韋昌輝主管城內治安與衛戌任務,地位僅次於東王楊秀清。可誰也沒有料到,即使韋昌輝在太平天國的地位如此顯赫,卻依然受盡欺辱。韋昌輝的父親韋源玠因未能及時躲避東王楊秀清的儀仗被抓入東王府,韋昌輝代父受刑被當眾打了五十軍棍。韋昌輝的哥哥與楊秀清的妾兄爭奪房產惹怒了楊秀清,楊秀清讓韋昌輝自行“議罪”,為了討好楊秀清,韋昌輝忍痛處死了哥哥。韋昌輝日受挫辱,卻不敢發作,平日裡對東王跪迎跪送,時常臉帶笑容低三下四地說:“非王兄教導,小弟肚腸嫩(客家話,指自己見識短),幾不知此。”近代一位偉人曾經說過: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在楊秀清氣焰囂張,不可一世的時候,洪秀全卻已經忍耐到了極限,楊秀清竟然假借“天父附身”傳言,要讓洪秀全封東王和東世子為萬歲。迫於形式,洪秀全當場答應卻表示要在東王生日那天正式宣佈。隨後,洪秀全密詔韋昌輝回京誅殺楊秀清,忍辱負重的韋昌輝立即率領三千精銳火速回京,並聯合反對楊秀清的燕王秦日綱,佐天侯陳承瑢等人連夜入京直奔東王府,將東王府上下幾千口人盡數殺害,又以搜捕“東黨”為名大肆剪除異己,前後共殺兩萬餘人,釀成太平天國史上著名的“天京事變”。天京事變爆發後,翼王石達開返京指責韋昌輝濫殺無辜,韋昌輝又盡殺翼王府家眷及護衛上千人。石達開隻身潛逃至安慶起兵討伐,洪秀全為平息眾怒準備丟車保帥,被人當槍使的韋昌輝頓時惱羞成怒:“我為渠除大害,今反責我,欲沽名耶!”率領人馬圍攻天王府,卻被護衛天王府的大腳女兵們擊潰,在率領殘兵逃亡時被捕,被洪秀全以五馬分屍之刑處死,首級送至安慶石達開營中驗收,時年31歲。
韋昌輝作為當地土豪中的一員,卻散盡家財加入到一群亡命之徒的行列中來,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其後又被洪秀全當成棋子任意擺佈,最後成為“棄子”被拋棄處死,結局之悽慘令人唏噓!
-
6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韋昌輝本名韋志正,1826年(道光六年)生於廣西桂平金田村。《李秀成自述》說他是“監生出身,出入衙門,包攬詞訟”。據《清史稿》記載:韋昌輝之父韋元玠是當地“家資累萬”的大地主,實際上韋家“每年收租谷二百餘石”,在當地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土財主。韋家儘管在當地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土財主,但由於沒科舉功名在身,因此是沒什麼政治地位的。另一方面韋家並不是當地土生土長的家族,而是祖籍廣東南海縣,在金田村韋家屬於不折不扣的外來戶,加之人丁單薄,以致於常被同鄉的大姓人家欺負。
到了韋元玠這一輩為改變自己家族被別人欺負的命運就發誓一定要讓自己的兒子韋昌輝考取功名,然而這位日後的太平天國北王和他們的天王一樣一再名落孫山,最後韋家人見考取功名基本沒戲,只好花錢給韋昌輝捐了一個監生的頭銜。沒承想就是這一頭銜給韋家惹來了一場風波——關於這場風波現有兩種大同小異的說法:其一是說韋家在獲得監生這個頭銜之後掛出了“登仕郎”的匾額,結果有個叫梁嘉的生員職責韋家此舉為僭越,唆使大湟江巡檢王基到韋家抓人勒索,最後韋家交了幾百兩銀子以求破財免災;其二是說韋家獲得監生這個頭銜之後掛出了“成均進士”的匾額——所謂成均進士其實並不是進士,而是對監生的美譽,屬於往自家臉上貼金的說法,沒承想當地的大姓豪紳們勾結縣衙的差役連夜將“成均”二字鏟去。到了第二天這些人就公然闖進韋家指責韋元玠、韋昌輝父子冒充進士之舉實屬大逆不道,還把韋元玠捉到牢裡關了幾天,後來韋家花了三百兩銀子打通關節才使韋元玠得以走出監牢。這兩種說法歸結起來:其實就是韋家在獲得監生這個頭銜之後本想炫耀一下,結果被別人抓住把柄趁機勒索,暫且不管以上兩種說法哪種更接近於這次勒索事件的真相細節,總之這事把韋元玠、韋昌輝父子氣得夠嗆,此後韋家父子就一直伺機報復羞辱自己的人。
正當韋家人一門心思想著要報仇之時一股外來勢力在金田悄然做大:這股勢力是由洪秀全和馮雲山兩個廣東人組織起來的拜上帝教,隨著以楊秀清和蕭朝貴為代表的本地人的加入使拜上帝教在當地的勢力急劇膨脹。這時拜上帝教已基本上建構起自己的一套組織體系,對這時的拜上帝教而言:進一步發展壯大最缺乏的就是錢。這很好理解——沒錢怎麼招兵買馬以圖大事呢?問題是真正的世家豪族是不會對拜上帝教這麼一個野路子的組織看得上眼的,韋家在金田村算是一方土財主,但絕算不上什麼世家豪族,因此在拜上帝教看來正是適合被拉攏的物件。蕭朝貴以耶穌的名義給韋家贈詩一首:“年霄花景掛滿堂,玠人此錢自由當;為子監生讀書郎,正人子前二蕭涼。”且不論這詩寫得如何,關鍵是這時正在氣頭上憤憤不平的韋家人從中讀到了一份雪中送炭的義氣,同時也感覺到自己找到了一顆可以倚靠的大樹。
1849年9月蕭朝貴以天兄耶穌下凡的名義命韋昌輝和蕭朝貴上貴縣接洪秀全、馮雲山來韋家居住,同時借天兄耶穌之口宣佈:韋昌輝也是天父上帝之子,還煞有介事地弄出一個天父上帝的子女排行位次:耶穌為上帝長子、洪秀全為次子、馮雲山為第三子、楊秀清為第四子韋昌輝為第五子、蕭朝貴之妻洪宣嬌為第六女、蕭朝貴為帝婿、石達開為第七子。韋昌輝之所以會被拜上帝教主動吸收並一來就被宣佈為上帝之子主要是因為韋昌輝是帶資入夥——據說韋昌輝帶著數萬銀兩入夥並利用這些銀子開了十二座鐵爐,以打製農具為名加緊暗中打造兵器。當時韋家特意養了一群鵝,用鵝群的叫聲掩蓋打鐵的響聲。打造好的兵器全部秘密丟入村西頭的犀牛潭中,等到要用的時候再撈起來,聲稱是上帝賜予的,以此收攬人心。韋家不僅帶來了資金和兵器,也帶來了人馬——儘管韋家在當地是小姓,可再小也是全家舉族從徵,這比起楊秀清和蕭朝貴這種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孤兒出身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1851年1月11日拜上帝教發動金田起義,建號太平天國。9月太平軍攻克廣西永安(今蒙山)後洪秀全稱天王,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天平天國這首義六王之中馮雲山和蕭朝貴沒多久就戰死了,韋昌輝在剩下的四王中一度被清政府當作“逆首”,以致於在不少奏摺和上諭中竟把他的地位置於洪秀全之上。然而實際上這時太平天國的權力主要是掌握在東王楊秀清手中——身為天王的洪秀全基本上扮演著一個精神領袖的角色,而太平天國的軍權和政權則掌握在東王楊秀清手中,同時楊秀清還掌握了天父上帝下凡附體這一邏輯話語上的優勢。在起事之初洪秀全安心當他的精神領袖,楊秀清則實際處置軍政事務,倒也能相安無事。然而作為太平天國這樣一個政教合一的政權在意識形態領域和日常事務是無法截然分開的,這也是為什麼楊秀清要以天父下凡的名義安定人心的原因所在,問題在於當他這麼做時他實際上已從洪秀全手中拿走了部分教權,更何況他只要一宣稱自己被天父附體立馬就具有了比洪秀全更大的教權。這樣一來實際掌握政權和軍權的楊秀清已然開始擠壓到洪秀全的教權,於是在太平天國內部就形成了一國二君的格局,洪秀全和楊秀清之間構成了權力的競爭關係。
如果太平天國只有天王洪秀全和東王楊秀清,那麼可以說此時洪秀全已完全被楊秀清架空,這不能不令其深感惱怒,於是歷朝歷代傳統的權臣功高震主的戲碼就在太平天國上演了,而其結局無非不過就是權臣發動政變上位或是君主設計剷除權臣。然而太平天國除了天王洪秀全和東王楊秀清之外還有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和翼王石達開,他們合稱首義六王。當太平天國定都天京時西王蕭朝貴和南王馮雲山都已陣亡,北王韋昌輝和翼王石達開就成為左右洪秀全和楊秀清之爭的重要力量。表面上看楊秀清實際控制著太平天國的政權和軍權,還以天父下凡的名義控制著部分教權,然而正因為他實際處理日常軍政事務必須和部下多打交道,在這一過程中他和韋昌輝、石達開等人也有矛盾;而洪秀全恰恰因為不管實事,反而不會得罪人,而他作為最高精神領袖的大義名分也使韋昌輝心生奉天王之名討伐東王的念頭,於是1856年9月2日韋昌輝奉洪秀全之命乘夜率三千兵眾突襲東王府,楊秀清及其家屬、部眾幾乎盡遭屠戮。
天京事變中楊秀清的死成為了太平天國曆史上的轉折點,因為這使太平天國原本微妙的政治平衡被徹底打破,於是圍繞權力真空各路人馬開始群雄逐鹿,而韋昌輝恰恰就是其中最先膨脹起來的:在此之前韋昌輝在太平天國內部的地位僅次於東王楊秀清,然而楊秀清對韋昌輝照樣動輒辱罵乃至杖責,然而心機城府老辣的韋昌輝反而對楊秀清表現得更加恭順。韋昌輝的恭順姿態確實矇蔽了楊秀清,以致於當韋昌輝突然發難之時楊秀清根本沒任何準備。楊秀清死後在太平天國內部就出現了權力真空,一時間再沒人能制衡韋昌輝,他那壓抑已久的野心開始全面爆發,昔日謙恭拘謹的北王變成了比東王楊秀清更傲慢、更瘋狂的殺手。韋昌輝在殺死東王楊秀清及其家屬、部眾之後更是打算對天京城中諸將領的家眷大開殺戒,這就激怒了領兵在外的翼王石達開和各路將領,同時也使天王洪秀全對他日益警惕起來。要知道楊秀清身為實際執掌太平天國軍政事務的人物其權威一多半來自自己,而韋昌輝是打著天王洪秀全的旗號誅殺東王楊秀清後才得以上位,如果一旦失去天王洪秀全對他的授權、背書,那麼他的權威必將大打折扣。事實也的確如此:1856年11月2日洪秀全暗中聯絡天京城中的秦日綱、陳承鎔和領兵在安徽寧國的石達開,由於在誅殺東王的過程中韋昌輝趁機大開殺戒的行為嚇壞了天京軍民,當早就對韋昌輝又怕又恨的人們看到翼王石達開的旗幟出現時一股腦倒了過去。適才還不可一世的北王韋昌輝登時眾叛親離,最終落了一個五馬分屍的下場。
-
7 # 新知傳習閣
一
北王韋昌輝祖上是廣東南海人,明朝滅亡時,為了躲避戰亂才遷居到了廣西。也就是說韋昌輝是客家人,祖祖輩輩受廣西的本地人的欺負。
但經過二百年的發展,他們家在廣西,也站穩了腳跟。到了韋昌輝的這一代,他們家已經慢慢積累了不少財富,“家設資庫,繞田產,富甲一邑”。
他們家和曾國藩家一樣,有了錢財以後就供自己的子孫讀書,希望他們能夠考取功名,光耀門楣,更重要的是不要再受當地人的欺負。
一般人家的第一代讀書人都很難有所成就,韋昌輝也不例外。他的父親無奈之後,花重金替他捐了一個功名:監生。
二
韋昌輝家祖祖輩輩都受人欺負,韋昌輝取得功名以後,他父親就在門匾上寫了“監生同均進士”。哪知道遭到了村中大姓的忌恨,他們勾結政府稱韋昌輝冒充進士,除了處罰外,門匾上的進士稱號也被去掉。
正好這時洪秀全和馮雲山在這附近傳教,同是廣東客家宗族的身份迅速拉近了他們之間的距離。韋昌輝也想借助拜上帝教對抗當地的大姓,於是他就成為了教中的核心成員之一。
金田起義時,韋昌輝就變賣家產,率全家參加了太平軍。在起義的初期,因為韋昌輝有文化,並且還見過世面,他對軍事和政治制度的建立和指揮起到了一定作用。
1851年12月,太平軍攻下永安,洪秀全自稱天王,封韋昌輝為北王。並由此確立了太平天國組織內部的分工,廣東幫洪秀全負責意識形態,充當精神領袖,廣西幫以楊秀清為首,負責政治和軍事行動。
三
最開始太平軍內部的分工合作還是比較愉快的,畢竟有馮雲山在其中協調廣東幫和廣西幫的關係。但自從馮雲山和蕭朝貴戰死後,剛剛形成的政治平衡就被打破了。
1853年,太平軍攻破南京城,改名為天京,並在此定都。因為經過200多年的發展,清朝的八旗軍和綠營兵早已不堪重用,太平軍的北伐和西征都非常成功。
洪秀全和楊秀清彷彿已經看到了太平天國統一全國的朝霞,於是他們之間就產生了內部鬥爭。尤其是楊秀清,他掌握了軍政大權,不僅看不起洪秀全,連廣西的老兄弟他也看不起,隨意打壓甚至處死。
四
正好這時楊秀清逼洪秀全封自己為萬歲,陳玉成的叔叔陳承鎔也受過楊秀清的責罰。陳承鎔是洪秀全身邊最親近的官員,他在洪秀全的指示下,秘密調韋昌輝回京。
北王韋昌輝本來就是讀書人出身,看不上燒炭工楊秀清。正好韋昌輝的父親又受到過楊秀清的處罰,這讓敏感的韋昌輝非常不滿,本來以為加入太平軍,就不會再受別人欺負了,那知道還要受文盲的氣。
洪秀全先借韋昌輝的手除掉了楊秀清,然後命令韋昌輝、石達開和秦日綱殺盡楊秀清一黨。石達開批評韋昌輝殺戮過重,這時的韋昌輝已經心魔發作,他又殺了石達開一家老小,只有石達開一個人逃脫。
洪秀全又借石達開的手除掉了韋昌輝、秦日綱和陳承鎔。隨後洪秀全又封自己的兩個哥哥為王,讓他們監督和制約石達開。憤怒的石達開率軍出走,從此太平天國就被廣東幫完全控制,雖然軍中的大部分將領還是廣西人,但他們基本上已經被排除出了核心領導集團。
-
8 # 青史老哥
說起北王韋昌輝,我最早的對此人的印象,來自於我的高中歷史老師。
↑韋昌輝把自己的人生捲入了洶湧的起義洪流中↑
我的歷史老師講課激情昂揚,尤其讓同學們喜歡的,是他總在教材書之外講一些歷史故事,聽得我們如痴如醉。
在講太平天國天京事變那一段歷史的時候,他給我們講了北王韋昌輝的一個故事。他的哥哥因為和楊秀清某個小妾的哥哥爭奪一處房產,得罪了權勢熏天的楊秀清,因此被懲罰,那他是怎麼懲罰他哥的呢?
他把楊秀清請來,當著東王的面,把他哥哥五馬分屍了!
天京事變發生後,石達開進入天京,處理後續事宜,他指責韋昌輝不該如此濫殺,按照之前幾個王的約定,只誅殺東王和楊輔清等幾個首腦人物,其餘一概不牽涉,沒想到韋昌輝大開殺戒,竟然殺了兩萬多人,其中很多將士都是拜上帝會的老會員,骨幹分子。
指責之後,石達開回到府裡越想越不對,他意識到他也處於危險之中了!透過天京事變的濫殺事件,石達開徹底認清了韋昌輝這個人——韋昌輝報復心極強!可惜石達開還是明白晚了一步,他偷偷縋城而出,僥倖生還,但他的家人沒能夠走出天京城,全部慘死在韋昌輝刀下。
↑太平天國困難時,眾王還能合作,越是打勝仗,矛盾反而越多↑
韋昌輝的性格特點:喜怒不形於色,城府極深,即使面對恨之入骨的人,他也能嬉嬉笑笑打招呼,像是個任勞任怨的老實人,但實際上他的報復心極強。
你要是得罪他了,他能記仇一輩子。
他之所以加入拜上帝會,加入太平軍,也是為了報仇!
韋昌輝家產富裕,可惜不是讀書的材料,遲遲考不取功名,當不了官,於是韋老爺子花錢給兒子捐了個官,韋家大門上掛了一塊“登仕郎”的牌匾。
掛上這塊牌匾嚴格意義上是違法的,但這不過是正九品的官銜罷了,誰會和這事較真呢?
↑楊秀清越發囂張跋扈,得罪了太多人↑
偏偏真有這樣較真(嫉妒)的人,同村一個叫梁嘉的秀才,鄉試落第後看誰都不順眼,看到韋家這塊牌匾,想到自己做不了官,而韋家可以花錢買官,內心嚴重失衡。
於是梁嘉就把韋昌輝給告了,韋昌輝被抓起來後,前後花了幾百兩銀子打點,才得以出獄。韋昌輝對此事一直耿耿於懷,想盡方法要復仇。
後來馮雲山來韋昌輝老家傳教,馮雲山重點傳教物件是下層農民礦工,而非韋昌輝這樣的大戶,韋昌輝對教會也沒什麼興趣。
可是有一次,馮雲山住在了韋昌輝家裡,兩人深談之後,韋昌輝發現拜上帝會要打倒的妖人恰恰就是那些官吏士紳,於是韋昌輝表示要入會。
而且是砸鍋賣鐵,傾家蕩產入會——凡事要麼不做,要麼做絕,梟雄本色!
韋昌輝提供的資金,對拜上帝會軍事化起了極大的作用,不但包攬了訓練的伙食費,還提供了製造武器的場所——就在他家豪宅大院子裡,日夜打造兵器,外人即使有所非議,也多以為是韋昌輝地主家自己訓練的私人武裝。
↑洪秀全是扳倒東王楊秀清的幕後主使↑
秘密武器運送到犀牛潭,就在這裡,洪秀全,馮雲山,楊秀清,蕭朝貴和韋昌輝,再加上石達開與秦日綱,這七個人組成了拜上帝會的核心。
歷史給了韋昌輝更大的舞臺和施展空間,而他性格中的缺陷或者說極端的地方,最終帶來驚天鉅變。
說起楊秀清和韋昌輝之間的矛盾,楊秀清是要負很大責任的。
楊秀清為人精明強幹,權力慾望極強,同樣精明而且心狠手辣的韋昌輝,早就引起了楊秀清的警覺,可以說,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韋昌輝作為高高在上的北王,都被楊秀清控制在身邊。石達開等人四處征戰,可韋昌輝卻被拴在天京,逃不開楊秀清的眼皮子底。
不得不說楊秀清的戒備防範是深謀遠慮的。
公元1854年二月,韋昌輝部下張子朋搞起內訌,楊秀清連帶處罰了韋昌輝,尚且算是公道,可1856年三月,楊秀清假借天父下凡,斥責韋昌輝因為“迎接下凡不鳴鑼”為由,打了韋昌輝四十大板,那就是故意給韋昌輝下馬威了。
↑楊秀清藉著“天父下凡”,牢牢把控軍政大權↑
韋昌輝極能隱忍,他不但表現出不在乎,反而對楊秀清更加恭順。
他在等一個合適的機會,向楊秀清瘋狂報復。
機會終於來臨,洪秀全出於大權旁落的隱憂,秘密串聯北王韋昌輝,燕王秦日綱,佐天侯陳承瑢(陳玉成的叔叔),還可能有翼王石達開,準備清算楊秀清。
1856年9月1日凌晨,秦日綱帶兵直撲東王府,殺死東王楊秀清以及府內數千男女,其中包括楊秀清的妻妾54人。隨後,韋昌輝在天京城內大肆搜捕誅殺所謂“東黨”,倒黴的平民也不能倖免,最終死亡人數大概是兩萬多人。
9月26日,石達開趕到天京,在天王府和韋昌輝等人當面對質,石達開指責韋昌輝濫殺:“你們殺了東王和他們的主要將領還不滿足,為何還要殺這麼多為我們打仗的兄弟?”,與韋昌輝不歡而散。
石達開料想韋昌輝一定會報復,於是帶著部眾,連夜出城,城門沒有韋昌輝的命令不得開啟,石達開乾脆殺死了守門的將士,出城而去。
↑石達開和韋昌輝結下了血海深仇↑
韋昌輝未能捉住石達開,於是把怒火發洩到石達開的家屬和王府部署身上,盡殺之。
石達開趕到安慶後,起兵討伐韋昌輝,要求天王殺韋昌輝以謝天下,並得到了絕大多數太平天國將士的支援。
走到這個地步,韋昌輝索性破罐子破摔,攻打天王府,失敗後化妝想逃出天京城,卻被巡邏士兵發現,韋昌輝一世梟雄,被殺後首級送往石達開大營,身體則被凌遲為碎肉,掛在天王府對面。
可見,韋昌輝應了那句“性格即命運”的話,他的精明心狠,引起楊秀清的猜忌,而同是核心群體的石達開,則備受楊秀清的賞識。
最終韋昌輝挾私報復,本來只殺楊秀清的話,是不會波及送命的,甚至可能為人生開啟新的可能,可是他報復起來完全喪心病狂,結果把自己生命也搭了進去。
↑大報恩寺被拆毀,讓人心痛↑
可憐那些無辜死在自己人手裡的東王府部眾,可惜了天京城原先的建築史奇蹟——大報恩寺,韋昌輝因為害怕石達開佔據大報恩寺的制高點進攻天京城,所以把大報恩寺拆毀。
韋昌輝這樣的人物,就是一個來自地獄的魔鬼啊。
-
9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歷史上對韋昌輝,多是負面的評價,說他心懷陰謀,做事陰狠,亂殺無辜,製造矛盾。說他是造成“天京事變”的罪魁禍首,太平天國因為他的殘忍殺戮,由盛到衰,最後走向了滅亡。
不過,我倒是認為,對韋昌輝的一味否定,其實是不公允的。韋昌輝本身也有值得肯定的一面。或者說,韋昌輝其實也是個受害者,他只不過被人利用了而已。為什麼這麼說呢?
(韋昌輝劇照)
第一,韋昌輝毀家支援太平天國,體現出他革命的徹底性。韋昌輝和洪秀全、楊秀清等人不一樣。洪秀全是個落第秀才,屢次考試不中,因而對朝廷對社會頗有怨氣。楊秀清是一個燒炭工,處在最底層,這樣的地位也決定著他對現實很不滿。
但是韋昌輝不一樣,他家裡比較富有,日子過得還算不錯(雖然也許受到別人的欺負,但是歷史並無記載。沒有記載,就不能肯定他有多大的苦難),但他毅然拿出全部的財產,舉家加入太平天國。從這裡可以看出,韋昌輝參加太平天國,是有一種徹底革命的精神的。
(洪秀全劇照)
第二,韋昌輝是四大王中,對領袖洪秀全最為忠誠的。太平天國的天王以下的四大王: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馮雲山是最早參加革命的,不過去世得比較早。剩下的三個王中,楊秀清自稱是“天父”下凡,蕭朝貴自稱是“天兄”下凡。可以看出,從一開始,他們就具有野心,想要凌駕在洪秀全之上。也是因為他們有這樣的舉動,成為了太平天國內訌的誘因。
但是韋昌輝並沒有這麼做。雖然有一種說法是,韋昌輝自稱上帝“第五子”(也有很多專家對他是否這樣自稱過提出了質疑),但沒有想過要把自己的權力凌駕在洪秀全之上,並沒有楊秀清和蕭朝貴那樣的野心。
而最終洪秀全在太平天國內訌中,召韋昌輝對付楊秀清,也可以看出他對洪秀全的忠誠。
(楊秀清劇照)
第三,楊秀清多次折辱韋昌輝,韋昌輝能夠做到忍辱負重。在太平天國的權力結構中,韋昌輝的地位是僅次於楊秀清的。大家有什麼事情要稟報,都是首先稟報韋昌輝,再由韋昌輝稟報楊秀清。同時,韋昌輝又掌管著衛戍部隊,權力其實是很大的。
但是楊秀清為了攫取最大的權力,不顧他也是一個王,對他進行多次折辱。甚至多次打得韋昌輝站都站不起來。但是韋昌輝卻能夠做到忍辱負重,每次楊秀清的轎子到來,他都要“扶轎迎接”。而且每次向楊秀清奏事,從不多言多語,最多說三四句,就跪地表示接受楊秀清的教誨。有人認為這是韋昌輝狡詐,但也不能不說,這是他忍辱負重的表現。
(天京事變)
第四,韋昌輝在天京事變中的殘忍殺戮,是受洪秀全指使的結果。韋昌輝在天京事變中,殘殺楊秀清,清理楊秀清的黨羽,雖然事情做得太殘忍,太過火。但這也是他受了洪秀全指使的表現。若沒有洪秀全對他的指使,他怎麼可能做這件事呢?再說了,他在天京連殺了兩個月,持續殺了兩萬人,顯然都是洪秀全縱容的。洪秀全如果不同意他這樣做,早就制止他了,為什麼會讓他連殺兩個月。從前面他對洪秀全的忠誠來看,他不可能不聽洪秀全的招呼。如果他真不聽洪秀全的,一定是想把洪秀全一併幹掉(他要幹掉洪秀全也易如反掌)。但是他並沒有,最後還是洪秀全從容地召集石達開,把他給殺掉了。可見,他實在只是當了洪秀全的一枚棋子而已。
當然了,我們這樣說,並沒有為韋昌輝開脫的意思。就算他是忠誠於洪秀全,最後又上當成為洪秀全的棋子,但他在天京事變中犯下的罪孽,也是不能原諒的。
(參考資料:《太平天國史》)
-
10 # 鐵馬冰河wu
韋昌輝(1823——1856年),客家人,祖籍廣東南海,明末清初時其先祖舉家移居到廣西桂平。韋昌輝家境富裕,身份應屬中小地主。他原先居住在桂平縣王謀村,因無法忍受該村劉姓大土豪的欺壓,被迫搬遷到金田村。遷居到金田後,因是客籍,又受到土籍的藍姓、洗姓大土豪的欺負,依然無法立足,沒有容身之所。正在紫金山中宣揚“拜上帝教”的廣東花縣人馮雲山得知他的艱難處境後,因勢利導,慢慢將韋發展成為拜上帝會的成員。
和出身赤貧的楊秀清、蕭朝貴等拜上帝會核心成員不同,韋昌輝家資富有,自幼飽讀詩書,雖然沒有考取功名( 曾捐納監生出身),但知書識禮,遇事沉著,有謀略,能隨機應變。韋昌輝算得上是太平天國早期高層領導人僅有的兩個知識分子(另一個是中過秀才的洪秀全)。
《太平天國史綱》記載,就在太平軍準備起義的前夕,韋昌輝負責暴動所用的兵器製造工作,他獻出了自家房屋,作為冶鐵鍛造兵器的作坊。拜上帝會成員以打造農具為由,派人到各鄉收購廢鐵以及破損農具,暗中運往金田村。為了掩人耳目,韋昌輝特意飼養了一大群鵝,鏗鏘的打鐵聲便被聒噪不休的鵝叫聲所掩蓋。韋昌輝動員韋氏家族全員以及拜上帝會眾中的能工巧匠們沒日沒夜的打造兵器。他將打製出來的刀、矛、叉等武器,乘天黑偷偷運往村旁的犀牛潭裡存放,等起義時取出分發使用。
拜上帝會的會眾絕大多數都是貧苦農民出身,兜比臉還乾淨,上交聖庫的財物比較有限。因此用以起義的經費籌措甚是不易。韋昌輝、石達開、胡以晃、周勝坤等家境比較殷實的會眾傾家捐獻財產,據說僅韋昌輝一家就捐出數萬兩白銀和大批糧食,彌補了起義之初經費不足的窘況,幫洪秀全解了燃眉之急。
1851年12月7日,已經攻佔永安(今廣西平樂永安鎮)的洪秀全下詔分封五王。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分別被封為東、西、南、北、翼王。規定諸王均受東王楊秀清轄制。
永安封王,是太平天國早期的一大敗筆。僅攻取一座偏僻的小城鎮就迫不及待地封王,不僅過早地暴露了目標,引得清軍瘋狂圍剿,還使其領導核心的位置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起事之初,洪秀全自詡為上帝次子,馮雲山自稱上帝三子,楊秀清呼洪秀全為二哥,馮雲山為三哥,因此他和蕭朝貴只有以天父、天兄自居時地位才能高於洪秀全、馮雲山。永安封王后,宗教地位逐漸轉化為政治地位,使自稱天父、天兄的楊秀清、蕭朝貴二王的地位一舉超越馮雲山,確定了東王楊秀清的老二位置,明確東王以下諸王皆受其節制。天國內部的權力分配一開始就出了問題,也為日後諸王爭權、天京事變、天國敗亡埋下了重重隱患。
1853年3月20日夜,太平軍經過數場激戰,終於攻克了南京,取得了金田起義以來最大的勝利。南京被太平軍攻克,負責指揮的楊秀清、韋昌輝立下大功。3月29日,洪秀全進入南京,昔日龍盤虎踞的六朝古都終於被一大群農民造反者踩在腳下。
洪秀全下詔,改江寧(南京)為天京,定為太平天國國都;以清朝兩江總督府為基礎擴建天王宮,作為他日常居住和處理天國政事的場所。
定都天京後,太平軍立即攻佔了附近的鎮江、揚州等地,廓清外圍,建立起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根據地。之後,太平天國高層發起了北伐和西征,進一步擴大了勝果......
定都天京後,東王楊秀清的權力地位迅速擴大,不可動搖,他掌握了天國的大部分軍政實權,,形成了一個以他為核心的所謂“東府集團”。
太平天國的事業之所以取得迅猛發展,固然與楊秀清出色的軍事、政治才能及其做出的巨大貢獻有一定關係,但他卻過分誇大了其個人作用,隨著阿諛讚歌充塞於頭腦,他個人的權力慾望也隨之發生了惡性膨脹,驕橫跋扈日甚。他與天王洪秀全漸漸貌合神離,並且處心積慮地架空天王, 企圖奪取天國最高權位,最後終於發生了他假借天父下凡逼天王封其為萬歲一事。對待韋昌輝等諸王,他則極力打壓、排擠,甚至隨意處罰。
1854年5月,天京城裡發生了一件頗為轟動的大案。事情非常簡單,燕王秦日綱府裡的一位養馬人見到楊秀清的族叔沒有起身行禮,被打了兩百皮鞭。餘怒未消的族叔仍不解恨,要求掌管刑法的黃玉崑給奄奄一息的牧馬人加刑,而黃玉崑正是燕王秦日綱的岳父。黃玉崑依據天國律法,予以委婉拒絕。族叔不服,找東王告狀。楊秀清大怒,不分青紅皂白,命秦日綱立即捉拿其岳丈黃玉崑。
秦日剛接到命令後,非常氣憤。黃玉崑憤而辭職,燕王秦日綱、興國侯陳承鎔也相率請辭。楊秀清勃然大怒,將三人鎖拿到北王韋昌輝處,逼他杖責燕王一百,興國侯二百,黃玉崑三百,馬兵被處以五馬分屍的極刑。
楊秀清草菅人命的暴行,已經與封建帝王無異。他以殺人立威,從濫施淫威中獲得了極大的滿足,卻不知此舉是自掘墳墓。
楊秀清逼迫天王,排斥、凌辱諸王,一心想當“萬歲”,他做夢也沒想到,潛伏已久的矛盾終將爆發,最終釀成了令天國將士扼腕痛心、清廷拍手稱快的天京血案。
見天國大權逐漸旁落到楊秀清手上,在後宮裡過著驕奢淫逸生活的洪天王心有不甘、早有不滿。如今楊秀清得寸進尺,要取代自己,天王再也忍不下去了,剷除東王勢力的決心也變得日益堅定。
然而,要誅殺手握重兵的楊秀清,談何容易。駐防在天京城裡的三萬精兵都是東府人馬。殺楊必須小心策劃,秘密進行,要絕對小心謹慎,否則殺楊不成還會引火燒身,後果不堪設想。
洪秀全思前慮後,為挑選誰去執行而大傷腦筋。能擔此重任者,不僅要有實力,而且必須是絕對忠實於自己且對楊秀清有刻骨仇恨之人。
他想到了北王韋昌輝。韋昌輝是金田首義的六王之一,西王、南王戰死後,北王成了僅次於東王的第三號領袖人物。而且韋昌輝從不居功自傲,總是殫精竭慮的維護天王的威望,從不違背自己的意志。在洪秀全的眼裡,韋昌輝是位值得信賴、值得託付的忠臣。
楊秀清從來都蔑視韋昌輝,經常藉故訓斥他,當眾給他難堪,儘管韋委曲求全,極力奉承,也於濟無事。當年韋昌輝派北府將領張子朋出征湘潭,因封船而激起水營譁變,楊秀清遷怒於韋昌輝,竟親自到北府杖責了韋昌輝好幾百下,以致韋多日無法下床行走。
韋昌輝長期受楊秀清欺辱、打擊,見面除了說些歌功頌德的話外,不敢多說一句。韋昌輝表面對楊恭恭敬敬,實則心懷不滿,一直在暗中處心積慮地尋找時機以展開報復。
正在江西指揮作戰的韋昌輝接到洪秀全密令後,心中暗自歡喜,當即召集三千將士,日夜兼程趕回天京。同時接到密令的,還有對楊秀清非常不滿的燕王秦日綱。
韋昌輝秘密回到天京後,立即率部圍攻東府。經過一晝夜大屠殺,東王闔府男女老幼被屠戮一空,沒有一個人能逃脫厄運,據說屠殺結束後府前的秦淮河水盡赤。
1854年9月2日,東王的首級被送到天王府。然而,血洗東王府後,殺紅了眼的韋昌輝不願善罷甘休,就此封刀,他還準備斬草除根,將東王的部屬一網打盡,恐怖氣氛頓時籠罩了整個天京城。
天京軍民紛紛要求天王出面制止這一同室操戈的屠殺行徑,嚴懲濫殺無辜的、製造恐怖的韋昌輝、秦日綱。
洪秀全為洩私憤,同時也為徹底剷除東王的殘餘勢力,不但沒有出面制止,反而暗中慫恿、支援韋昌輝。
洪、韋合謀,讓人故意放風,說天王對韋昌輝的殘忍做法非常不滿,要在東王府故址前處罰韋昌輝,倖存的東王部下於是紛紛前往觀看北王受刑。
9月4號,劫餘的東王部下滿心歡喜地趕來圍觀,卻被全部解除武裝,分別被關進兩所大房間內。一場慘無人道的驚天大屠殺隨即展開。五千餘手無寸鐵的太平軍老戰士,頓時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全部被屠殺殆盡。
在短短的4天內,由兩萬多身經百戰的天國將士慘死在“自己人”的屠刀下。之後,太平天國的實力嚴重受損。
從武昌趕回來的翼王石達開試圖制止韋昌輝的暴行。韋昌輝對翼王又恨又怕,就像除之而後快。
翼王雖然僥倖縋城逃脫,但他留在天京的家眷全部遇害。
石達開逃往安慶,國仇家恨集於一身,他從武昌等地調集四萬精銳,討伐韋昌輝。路上,石達開上奏天王,要求嚴懲屠殺自家兄弟的罪魁禍首。
平息內亂實乃人心所向,太平軍官兵和天京軍民絕大多數都支援石達開。韋昌輝人心喪盡,愈發孤立,成為眾矢之的。
洪秀全知道民心不可違,終於答應了石達開的請求,下詔懲兇除惡,誅殺韋昌輝、秦日綱。
韋昌輝見勢不妙,試圖做最後的垂死掙扎,他率部包圍天王府,揚言準備發起火攻。
天京軍民對北王的惡行早已義憤填膺,於是相率來攻,經兩日激戰,斬殺北王心腹死黨200餘人,韋昌輝被生擒,隨即被天王下令處以肢解酷刑。跟隨他一同倡亂的燕王秦日綱、興國侯陳承瑢也先後被梟首示眾。
韋昌輝的首級被裝在鹽匣內,送到寧國石達開駐軍地。石達開仔細驗看後,遂罷兵,並於11月底返回天京主持政務。歷時兩個多月的天京大變亂宣告結束。
持續兩個多月的天京事變雖然最終被平息了下來,但他給太平天國造成的巨創卻再也無法彌補。數萬久經沙場、經驗豐富的忠誠老戰士被屠殺,極大地削弱了太平軍的戰鬥力,也給後期作戰帶來了巨大困難。清軍則乘天京內訌之際發起瘋狂反撲,並重建江北大營。之後,江南大營也被和春、張國樑重新建起。天京再一次被清軍牢牢圍住......在達到巔峰後,因集團內部領導層分崩離析,自相殘殺,太平天國無法挽回的徹底走向了衰落。
【插圖源於網路】
【寫作不易 嚴禁搬運】
-
11 # 縱橫國史
一般而言,但凡參加農民起義者,都是因生活所迫,家裡揭不開鍋,時刻在死亡線上掙扎之人。例如,朱元璋,其家境貧寒,父母兄嫂因飢餓而死,自己也淪落到討飯之地步;生活實在無法再繼續,朱元璋只好參加郭子興所部紅巾軍,最後單幹,建立了剛性十足的大明王朝。李自成,被裁撤之驛卒,為了討口飯,只好帶著大夥與高迎祥混,最終攻入北京,過了一把皇帝癮。可惜,李闖王畢竟格局太低,缺少戰略眼光,容易自我滿足,不是幹大事的料;雖然推翻了大明,卻得罪了吳三桂,最終便宜了多爾袞,滿清由此而統治中原近300年。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參加農民起義的也不一定都是窮人,也可能是小土豪,小地主。
韋昌輝,太平天國北王,廣西桂平人,金田起義主要贊助者。1848年10月,馮雲山從廣東花縣再次來到紫荊山,此次借宿韋昌輝家,兩人交談甚歡,韋昌輝決定全家入夥拜上帝教,與馮雲山共謀大業。韋昌輝是桂平縣金田村小地主,家境豐厚,每年穀物收入幾萬斤,其他鋪面收入更可觀,生活過得相當滋潤。按常理來說,韋昌輝沒必要參加起義,不必要冒著被“誅九族”之危險幹這行充滿刺激與血腥之職業。那麼,韋昌輝為何願意入夥呢?答案很簡單,韋昌輝屬於暴發戶的那種,有錢無勢,經常被當地大地主、官僚欺負,時不時被訛詐,搞得十分狼狽,在家鄉抬不起頭,很沒面子。根據李秀成《自述》,韋昌輝“陰險毒辣”、“見機靈便”。如此之人,怎會甘願受欺負呢?
不管怎麼說,韋昌輝帶著全家入夥擺上帝教,對洪秀全、馮雲山而言無疑是一大喜訊。要知道,馮雲山之前發展的會員幾乎都是底層群眾,如楊秀清、蕭朝貴等屬於“燒炭佬”,一貧如洗,一無所有。要創業,不能只靠農民群眾的一腔熱血和昂揚鬥志,充足的資金更加重要。俗話說得好:“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身上無一分錢而敢胸懷天下者,一般下場都很悲慘。韋昌輝入夥拜上帝教後,洪、馮起事所需要的資金、武器、糧草等均不成問題。此外,金田起義時大夥手中之槍、彈、炮等,幾乎都是在韋昌輝家生產。可以說,韋昌輝就是太平天國的大股東,沒有他贊助,金田起義搞不起來。正因為韋昌輝帶來的“股份”太大,所以永安封王時,他被封為北王,地位僅次於南王馮雲山,高石達開一等。
從上述可知,韋昌輝對太平天國之貢獻相當大,是天國的締造者之一,這一點毋庸置疑。不過,韋昌輝過於陰險狠毒,後來被洪秀全加以利用,成為“天京事變”的實際操刀手,留下了千古罵名。
在太平天國特殊之政治體制下,取得“代天父傳言”之東王楊秀清是天國實際掌舵者,東殿勢力遠超北殿、翼殿、燕殿,儼然就是中央政府和權力中樞。洪秀全是“虛位”元首,臨朝不理政,手中也沒直屬部隊,典型的光桿司令。不過,洪秀全畢竟是“天王”,是上帝派到人間“斬妖除魔”之使者,正常情況下其宗教地位高於任何人,是太平天國的精神所在。正因為如此,韋昌輝、秦日綱等人才敢率兵回來勤王,誅殺楊秀清。要知道,楊秀清親信把持軍政要職,以及天京衛戍大權,東殿勢力遍佈京城各要隘,就算韋昌輝殺了東王,其麾下3000將士也不是東殿對手,隨時會被撲滅。
那麼,韋昌輝為何趕回來誅殺楊秀清呢?答案很簡單,因為這是天王下令,有密詔在手,他相信誅殺東王以後,天王會直接下詔書,宣佈楊秀清罪名,將天京事變控制在“誅楊一人及兄弟仨”這地步,不會擴大化。可惜,韋昌輝錯了,而且是大錯特錯,活生生成為了操刀手和劊子手。楊秀清死後,洪秀全沒有下詔,東殿集團傅學賢等核心要員認為這是韋昌輝奪權之表現,立馬率東殿士兵與其血戰,若不是秦日綱及時加入戰鬥,鹿死誰手未可知。東王餘黨被誅殺後,若是洪秀全能夠及時下詔書,宣佈楊秀清等犯上作亂,韋昌輝乃“奉詔勤王”,估計石達開回京時也不會劈頭蓋臉就責罵北王,以致釀成更慘痛之惡果。
正因為洪秀全遲遲不下“詔書”,韋昌輝處境便十分被動,他就是劊子手,是此次事變的主要陰謀者。因此,韋昌輝除了放手一搏,繼續擴大事態,血洗“翼王府”,乃至攻擊天王府外,別無選擇。若不如此,韋昌輝除了當替罪羊,確實不知道該如何給“天京事變”畫上句號。所以,韋昌輝這位大股東,在某種程度上講,他是權力鬥爭的犧牲品,人生輸家。
-
12 # 追風27815131
韋昌輝用今天的話講是時代的弄潮兒,唯恐天下不亂者,為時代而生,也為時代而亡。假如在別的時代,他亦會和李秀全、張秀全翻雲覆雨,掙下名頭!
-
13 # 師明禮
(1)本名韋正,按照輩分排行,他應該叫韋志正。
太平天國發行的《天兄聖旨》《天父聖旨》裡均稱他為正胞,據推測,韋昌輝可能是他的號。
韋昌輝大約出生於1824或1826年左右,加入拜上帝會大約在1848年左右,當時他只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正是如今大學生畢業的年齡。
韋昌輝家族很大,參加太平天國的也有很多人。
所以,韋昌輝金田起義的時候是個未滿三十歲的年輕人。
(2)家裡富裕,有錢無勢,常受本地權勢人家欺負。
據太平天國官方文書記載,韋昌輝家族家底富厚,很有錢,《光緒潯州府志》則記載,韋昌輝家族因為受到本地鄉紳的欺壓,為了不被欺負,就加入了以客家人為主體的拜上帝會。
而據清軍間諜書《賊情彙纂》記載,韋昌輝家是因為害怕家產被洪秀全等抄家,才加入拜上帝會的。此說可信度不大。
(3)為人聰明,辦事伶俐。
李秀成在自述裡說韋昌輝為人聰明機變。
北王韋昌輝,桂平閒金田人氏,此人在家是出入衙門辦事,是監生出身,見機靈變之急才足有。(《李秀成自述原稿》)在《天兄聖旨》裡面,韋昌輝像是主要負責內政等事務,之後金田起義,打前鋒的是石達開和蕭朝貴,韋昌輝可能是負責後衛。
(4)早期的韋昌輝很出名,對金田起義貢獻很大。
①金田村是太平軍的起義地點,這裡是韋昌輝的老家。
②太平軍的武器等就是在這裡打造的。
太平軍在早期,清軍一度以為韋昌輝是最高領導人,等到後來直到洪秀全後,仍然說賊首洪秀全,韋昌輝等,因為韋昌輝家族在本地很有名氣,家大業大,而且金田村就是他的老家。
韋氏家族出了不少能打仗的人,也死了不少人,客觀地說,貢獻是很大的。
(5)和楊秀清是死仇。
從今天發現的史料看,韋昌輝和楊秀清早就是死敵了,連清軍的間諜書《賊情彙纂》都精準無誤的預測了韋昌輝和楊秀清會火併,這種高層關係竟然能被敵人探知到,可見韋楊矛盾已經激化到了何等程度。
不過,在《天兄聖旨》裡,韋昌輝面對楊秀清,總是顯得唯唯諾諾,謹小慎微。
所以,歷史上韋昌輝的真實形象可能是:出身富裕,聰明伶俐,為人機靈,面善心狠,做事隱忍,出手狠辣的這麼一個人。
-
14 # a羅洪
其實韋昌輝犯了每一個普通人都會犯的錯誤,貪戀權力,濫用權力是在每一個人身上都會存在的。至於說韋昌輝的在天京之變中為什麼這樣?客觀上來說是當時定都南京以後,洪秀全身居深宮,而具體事務又是東王楊秀清獨攬,使得兩個人的矛盾開始激化,各個天王之間的矛盾同樣也開始達到不可調和的地步。所以天京之亂爆發只是時間的問題。
當然韋昌輝個人肯定是有責任的。他這個人殺性確實太重,天京之變中誅殺太多,加上掌權之後過於飛揚跋扈,引起眾怒,使得自己兩個月之後便被誅殺了
-
15 # 喝吆賺哥衣大
心理學分析,韋是個完美主義者,純粹的革命者,從毀家紓難支援太平天國可以看出,可眼前東王的蠅營狗苟犯上作亂私慾膨脹的作風令他作嘔,與其忠貞不渝大公無私的革命躪形成嚴重衝突,這種衝突終於大爆發!不幹則已,幹則絕矣!韋也是一個悲劇人物,滿懷熱情大公無私卻落得了個分屍的結局,不能不令人扼腕嘆息,最可恨的是那個終極享樂主義的神棍洪天王!
-
16 # 學習歷史張老師
歷史上真實的韋昌輝,可以用四句話勾畫一下:
有錢無勢、韋昌輝決心反抗清王朝
陰柔奸險、韋昌輝殺兄討好楊秀清
天京事變、韋昌輝殺戮將士兩萬人
觸犯眾怒、洪秀全五馬分屍韋昌輝
韋昌輝生於1826年,死於1856年。太平天國前期重要領導人。他遇事能夠隨機應變。在太平天國中,被封為北王。
有錢無勢、韋昌輝決心反抗清王朝
韋昌輝家是大地主,又開了一家當鋪,家庭經濟條件非常優裕。但是,由於韋家人口少,功成名就的大人物根本沒有,所以,韋昌輝家金錢很多、勢力卻很小。一些豪強地主經常欺壓他家,當地的官府有時候也對他家進行勒索、敲詐。
韋昌輝父親韋源介渴望改變家庭的這種尷尬狀況,一心栽培兒子韋昌輝。他讓韋昌輝用心讀書,希望兒子考取功名,為韋家爭一口氣。
韋昌輝用心讀書,長大後曾去桂平縣裡參加考試,但是,考試結果很不理想、名落孫山。
考試失意使韋昌輝對現實十分不滿,他牢騷滿腹,經常痛罵官府。無奈之下,韋昌輝父子二人商議對策,決定捐錢為韋源介買一個“國子監生”。然後在自己家的門頭上懸掛一個匾額,上面寫有:“成均進士”四個大字,用來向鄉里民眾展示韋家是成功的。
當地一個大地主藍如鑑與韋源介關係非常不好、總是找機會打壓韋家。看見韋家高懸的匾額,藍如鑑勾結縣裡的差役,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深夜,偷偷把“成均”兩個字剷掉。
第二天,藍如鑑到大湟江縣裡告發韋源介,巡檢帶人來到韋家,以冒充進士的罪名把韋源介抓走了。韋源介被押赴到親圩團局之後,韋昌輝求人拯救自己父親,結果,經過一番運作,巡檢要求罰款600兩銀子,韋昌輝只得足額交了罰款,韋源介才被釋放。
父親被敲詐,引起韋昌輝對清王朝更加仇恨。為了改變韋家的困境,韋昌輝始終在尋找出路。
1848年10月,洪秀全的同學馮雲山出獄了,在回紫荊山的路上,經過金田,晚上借宿在韋家。馮雲山與韋昌輝交談,兩人十分投機。馮雲山向韋昌輝介紹了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教,並且勸導他加入這個教會。
韋昌輝覺得這是一個可以改變家庭現狀的機會,於是痛下決心,捐獻5萬兩銀子,正式加入拜上帝教。因為讀過書有文化,韋昌輝很快進入拜上帝教的領導核心。
當洪秀全在金田組織團營時,韋昌輝把家中所有的財產全部捐獻出來,並且率領全家成員參加了團營。韋昌輝把自己的家當成兵工廠,秘密砌築幾個大爐子、全部生火,用來打造刀槍等兵器,準備使用這些武器消滅清王朝的妖魔鬼怪。韋昌輝為金田起義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準備工作。
1851年金田起義之後,韋昌輝積極參加多項政治和軍事行動的組織與指揮,在太平軍中威望很高,在百姓群眾中影響很大。清朝官府把韋昌輝當成是賊首,擒拿的緊迫性居於洪秀全之上。
太平天國在永安封王的時候,韋昌輝被封為北王,號稱六千歲。
當馮雲山、蕭朝貴相繼在戰鬥中犧牲,韋昌輝成為太平天國的第三號領導人物,地位僅次於洪秀全、楊秀清兩人。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韋昌輝負責主管日常政事,以及天京和天王府的保衛工作。當時明確規定:所有軍事要務一定首先稟報韋昌輝、石達開,然後再稟奏楊秀清、做出裁決。韋昌輝的領導權力僅位居楊秀清之下。
此時的太平天國,是與清王朝對峙的農民政權。韋昌輝就是這個政權的主要領導人,完全站在清王朝的對立面,韋昌輝決心推翻清王朝。
陰柔奸險、韋昌輝殺兄討好楊秀清
韋昌輝原來家境富裕、讀過不少書、參加過科舉考試、很有才華;而楊秀清出身貧苦、一直在山中耕地、燒炭。兩人之間很多地方都不協調。
楊秀清十分嫉妒韋昌輝。
在太平天國中,韋昌輝經常在外帶兵打仗,手中掌握大量軍權,手下擁有很多戰將。熱衷於專權的楊秀清,認為韋昌輝是自己很大的威脅。
楊秀清對韋昌輝極不尊重,經常藉故一些小事,任意羞辱、甚至懲罰韋昌輝,以抬高自己,貶低韋昌輝、打壓韋昌輝、降低韋昌輝的威望、削弱韋昌輝的權力。
韋昌輝對楊秀清十分不滿,總是在苦苦地尋找報仇機會。為了等待機會,韋昌輝極力壓抑自己的憤恨,平時表面上對楊秀清極其殷勤、順從。這正是韋昌輝陰柔奸險所在。
韋昌輝常常裝出一副對楊秀清處處謙恭、不敢多言的樣子,盡其所能獻媚逢迎楊秀清。
每次看見楊秀清的車子,韋昌輝總是上前扶住車門迎接楊秀清。
那一次,楊秀清小老婆的哥哥要霸佔韋昌輝哥哥的一處房子,韋昌輝哥哥不答應。楊秀清小老婆哭哭啼啼地跟楊秀清訴苦,楊秀清很生氣,想把韋昌輝的哥哥殺死。
楊秀清故意把韋昌輝哥哥交給韋昌輝來定罪。
為了討好楊秀清,韋昌輝毫不顧及兄弟情分以及道理曲直,竟然不分青紅皂白、當眾把自己親哥哥五馬分屍,並且大聲宣佈:“我不這樣做,就不足以警告大眾。”
還有一次,韋昌輝的手下大將張子朋毆打水營士兵,激起士兵群起兵變。因為這件事,楊秀清將韋昌輝找來,當眾命令他脫掉褲子、命令士兵用木杖打他屁股300下。
儘管屁股皮開肉綻、鮮血直流,很長時間不能走路,但是韋昌輝一句怨言沒有說出口。
韋昌輝的副將打抱不平,大聲質問:“這樣憤怒地命人用木杖羞辱他,以後他還有什麼威信?怎麼領兵打仗?”
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韋昌輝竟然說:楊秀清對我的懲罰是我罪有應得、沒有不公正的。韋昌輝還殺死這個副將,然後提著人頭去拜見楊秀清。
韋昌輝何等陰險、無恥!
天京事變、韋昌輝殺戮東王兩萬人
定都天京之後,洪秀全任命東王楊秀清主持朝政,從此楊秀清一人獨攬了所有大權、一切獨斷專行,成為太平天國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那個時候,太平天國真正的最高決策機構是東王府。大小事務都是先在東王府議論決定,然後啟奏天王洪秀全,洪秀全沒有不批准的,其實只是走個過場。
楊秀清大權在握、盛氣凌人、意態狂傲、肆無忌憚、驕傲放肆、目中無人。其他各王對他積怨很深,特別是北王韋昌輝早就希望奪取他的權力,只在等待洪秀全的支援。
上帝欲要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楊秀清用自己的行動和結果證明了這句話的無比正確。
1856年8月,為了謀取最高權力,楊秀清假託“天父下凡”,並且以天父的名義逼迫天王洪秀全親自到東王府、冊封自己為萬歲。
此時,天京城內主要兵力都是楊秀清所控制,洪秀全無可奈何,只得照做。這就意味著楊秀清是上帝化身,成為太平天國最高領導人,在太平天國中至高無上;洪秀全是上帝的次子,必須與其他領導人一樣,要跪倒楊秀清腳下、恭聽聖旨。
洪秀全對楊秀清十分不滿,洪秀全與楊秀清的矛盾已經激化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洪秀全一面做好天王府安全保衛,一面想方設法剷除楊秀清。
此時,韋昌輝正在江西帶兵打仗。洪秀全咬破自己手指、用血寫了一封詔書,秘密派人送給韋昌輝,命令他快速趕回天京誅殺楊秀清。
韋昌輝接到詔書後,率領自己最精銳計程車兵3000人,連夜向天京出發。在回京的路上,韋昌輝恐怕自己力量不夠,想起燕王秦日綱也是早就懷恨楊秀清了,並走到秦日綱軍營、勸他一起回京誅殺楊秀清。
韋昌輝與秦日綱率領精銳部隊,連續快速行軍五天,於9月1日深夜到達天京。韋昌輝命令開門,守城士兵拒絕開門,並說:沒有東王的令箭,城門不許開啟。
韋昌輝大怒發火,喊道:我接到東王的詔書趕回來的,你們還敢阻攔我嗎?
守城士兵害怕,就把城門開啟,放韋昌輝等人進城。進城之後,韋昌輝命令士兵控制了天京城內的交通要道。
9月2日凌晨,韋昌輝率領士兵突然襲擊東王府,守門的衛兵不開門。韋昌輝命令奮力衝開大門,守門士兵殊死抵抗,韋昌輝大聲呵道:我是奉詔討伐賊人,順從開啟大門的不追究罪責。守衛計程車兵逐漸散去。
韋昌輝帶領士兵衝進楊秀清臥室,楊秀清猝不及防。韋昌輝殺死楊秀清,並將他的頭顱用繩子繫好。韋昌輝命令將東王府中男女老幼全部殺死、一個不留。韋昌輝又命令在整個天京城內全面搜查,凡是楊秀清的親屬朋友以及原來的手下將領和士兵,全部立即殺死。
韋昌輝把楊秀清的頭顱獻給天王洪秀全,請求張榜公佈楊秀清的各項罪狀。
韋昌輝擔心楊秀清餘部沒有斬盡殺絕,又設計了一出引蛇出洞的計謀。
9月4日,韋昌輝對外假稱:天王降詔了,怪罪韋昌輝和秦日綱在處置楊秀清篡位這件事的時候,犯了濫殺無辜的過錯。所殺人員大大超過詔書所指定的人數,應該對韋昌輝杖刑四百。
楊秀清餘部5000多人信以為真,都到天王府附近等待、打算觀看杖責韋昌輝。在楊秀清餘部沒有充足準備的情況下,韋昌輝命令自己計程車兵將他們全部殺死。
韋昌輝的這場大屠殺,持續兩個月,前前後後一共殺戮東王府以及太平軍各部將士兩萬多人。
這就是天京事變,它成為太平天國從盛轉衰的轉折點。
觸犯眾怒、洪秀全五馬分屍韋昌輝
韋昌輝濫殺無辜、窮兇極惡,天京上空不見天日、烏雲密佈,城內民眾與士兵都處於極度恐怖之中。天平天國將士、包括韋昌輝的部下,都對韋昌輝心生無比義憤。
11月,聽說韋昌輝在天京大肆屠殺訊息的石達開,火速從武漢趕回天京。看到天京城內血色瀰漫、恐怖蕭條,石達開內心波濤洶湧,既為死亡的太平天國將士傷心難過,又對韋昌輝的兇殘野蠻痛心憤怒。
石達開氣憤至極、怒不可遏。他斥責韋昌輝對將士們殺戮太為過分,妄殺無辜太多。
韋昌輝面對石達開的指責,心中不但沒有絲毫後悔、慚愧,反而回想起自己家庭的一系列遭遇:以往受到地主豪強欺壓,受到政府官紳敲詐;後又受到楊秀清嫉妒、羞辱,連自己親哥哥的性命都奉獻出去了。韋昌輝更是心生無比憤恨。
面對石達開的斥責,韋昌輝緊咬牙關,面部肌肉緊繃,雙眼無情望著對方。
石達開清楚:韋昌輝對自己已經產生殺意。
離開韋昌輝之後,石達開沒有回家,也沒有去找其他將領,而是找了一段比較隱蔽的城牆,乘著夜黑人少,順著繩索爬上城牆,再順著繩索墜下城牆,逃到城外。連夜向安慶跑去。
果然不出所料,當天晚上,韋昌輝命令士兵全城搜尋石達開。沒有找到石達開,韋昌輝命令將還在天京城內的石達開的妻兒老小全部殺害。韋昌輝接連不斷的肆意濫殺,更加激起太平軍將士的憎恨與憤怒。
石達開跑到安慶之後,組織大軍準備討伐韋昌輝。他上奏天王洪秀全,要求獲得韋昌輝的頭顱。並且宣稱:如果不能得到韋昌輝的頭,很快就會率領大軍趕回朝廷、攻滅天京。
洪秀全對韋昌輝的濫殺已經十分不滿,加上石達開討伐韋昌輝的大軍兵臨城下,洪秀全下令韋昌輝停止在城中屠殺。
惶恐不安的韋昌輝,此時也是日夜難安。為了避免被殺的命運,他想到只有奪取最高領導權,才能讓自己安全度過難關。韋昌輝命令自己計程車兵圍攻天王府,企圖殺死洪秀全。
迫不得已,洪秀全命令自己的衛兵齊心協力、與韋昌輝士兵誓死戰鬥。
天京城內的太平軍將士大部分站到洪秀全這方,他們支援、協助洪秀全的衛兵。經過兩天兩夜激烈戰鬥,洪秀全率領太平軍將士把韋昌輝的死黨200多人全部誅殺。
洪秀全逮捕了韋昌輝和秦日綱。
1856年11月,洪秀全在南京城內、將韋昌輝五馬分屍。韋昌輝慘死的時候是31歲。然後洪秀全命人將韋昌輝的首級裝進一個木盒子裡,送給石達開。
憤怒的太平軍將士將已經肢解的韋昌輝肉體,割成兩寸見方、一塊一塊的,懸掛到天京城內的各個柵欄上。
韋昌輝誅殺楊秀清原本或許有正義的因素,能夠獲得人民的支援,但是,當他把事情做得太過分之後,正義之師就成了殺人惡魔,最終必然被人民所拋棄,最後下場一定是害人害己。
太平天國一代傑出將領,最終吞下了自己種的惡果。
我是:岳飛的飛。
-
17 # 風中勁草142054456
韋昌輝,壯族,原名韋志正!家境殷實,是當時小地主,因不滿當時社會現狀,洪馮二人來廣西傳教時,散盡家財紓難,與肖朝貴等成為首義五王之一,(其族弟韋俊後為軍中主將),天京事變中為洪秀全所害!現在桂平尚有其韋姓族人!
-
18 # 黑句本
在太平天國諸王中,翼王石達開比較耀眼,北王韋昌輝比較扎眼。
翼王耀眼,那是因為無論敵我都欽佩悲情英雄;北王扎眼,那是因為無論敵我都痛恨醜陋惡鬼。
韋昌輝最終被歷史定格成這樣一副模樣,不是他天生就惡,而是失控的慾望最終將他篡改成了這樣。
其實,韋昌輝在為被洪秀全當槍使之前,他身上的光澤一點不比石達開少,甚至比石達開還要多一些。
受愛憎分明的歷史階級觀的影響,一說到韋昌輝,大家第一個印象,這傢伙是地主階級的陰謀家、投機份子。
這種說法是粗暴地戴面具。
韋昌輝族譜名叫志正,通稱“韋正”。他是廣西桂平金田村人,祖上是從外地遷來的客家人,他家在當地既不屬於大戶,也遠遠沒富到大地主的程度,充其量只是個能保溫飽的小康之家。
民國時期,有專家發掘出的一條史料能很鮮明的證明這一點。韋昌輝老家所在的地界曾發掘出一塊《重修三界廟碑》,碑上記載了各家各戶對重修神廟的捐銀情況,韋昌輝家捐了多少呢?
四文錢。
在敬神修廟這種鄉村大事上,如此寒酸,無論如何,韋昌輝家都無法跟大地主掛上邊。
當地人稱,當年的韋家一年能”收租谷二百餘擔“,過的是耕讀人家的富裕日子。
這一點從韋昌輝的早期經歷也能看出來。韋昌輝身上有個監生的功名,這功名是他爹韋元玠花銀子為他捐來的。有了這個功名後,韋昌輝便在當地的衙門裡幹一些詞訟的活,整個人看上去就像個鄉村小知識分子。
韋家的轉折點發生在道光二十九年的二月中旬,韋元玠過八十一大壽的時候。為了讓老爺子的生日過的體面一點,韋家特意制了塊“成均進士”的匾,意思是韋家是有監生功名的。
哪知道,鄉間有個土著藍秀才,一直看韋家不順眼,這傢伙趁人不備,先用刀子颳去了匾上的“成均”二字,跟著就去衙門告韋傢俬掛“進士”匾額。
結果韋家被罰了三百兩銀子。
含冤折了三百兩銀子,這事對韋家的打擊很大。跟韋家早先認識的蕭朝貴得知此事後,一方面因為同情,一方面為了拉攏韋家入夥,就給韋家老爺子送來了一首以耶穌名義的安慰詩。
此舉讓韋家老爺子很感動。也可能是在地方上沒少受鳥氣的緣故,接下來韋家老爺子幹了件很豪爽的事,他不僅把全部家財都捐給了拜上帝會,而且鼓勵長子韋昌輝入了夥。
韋昌輝入夥後,道光二十九年八月,在楊秀清、蕭朝貴的安排下,洪秀全便住進了金田韋家。八月二十三日,透過蕭朝貴所傳的耶穌聖旨,韋昌輝被確認為上帝的親兒子、耶穌和洪秀全的親弟弟,從此成了太平天國的核心成員。
據說,那時候的韋昌輝性格很柔和,很順從,楊秀清、蕭朝貴很信任他,否則也不可能把起事的大本營設在他家。
1850年,洪秀全、楊秀清發出金田團營令,正式起事。韋氏家族一百人多加入了起事隊伍,這些人後來大都沒能返鄉,基本都死在了征戰途中。
關於韋昌輝在太平天國征戰過程中到底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說法不一,有的說他像個白面書生,負責的是後勤一類的工作,有的則說他是能征善戰的猛將,其軍事才能並不在石達開等人之下。
從清軍一度把韋昌輝當成匪首這一點看,韋昌輝在領兵征戰上應該不弱,肯定不是有些人說的那樣,這傢伙始終是個陰險狡詐的白面書生。
隨著蕭朝貴、馮雲山相繼戰死,韋昌輝在太平天國中的地位越來越顯赫,楊秀清之後就是他了。但作為楊秀清的副手,韋昌輝的日子並不好過,不僅沒有掌握軍權的機會,而且時不時地還要遭受楊秀清的排擠打壓。
從韋家因為三百兩銀子能集體加入造反隊伍這一點看,韋家人遇到不公,骨子裡是敢偏激反抗的,這一點無疑為韋昌輝仇殺楊秀清埋下了伏筆。
1856年7月,太平軍攻破江南大營,軍勢很是鼎盛,這時候,不可一世的楊秀清派韋昌輝出京,名義上是赴湖北督師,實際上排擠打壓。
隨後不久,楊秀清和洪秀全的矛盾爆發,不管有沒有楊秀清逼洪秀全封他為萬歲一事,天京城陷入一山難容二虎的險局已成事實。
洪秀全這個人拿捏人心,利用矛盾,玩弄權術的水平還是很高的。為了清除楊秀清勢力,他先是給韋昌輝、秦日綱發去了進京勤王、誅殺楊秀清的密詔,跟著又用朝臣領袖、佐天侯陳秉鎔做內應,悄無聲息地讓韋昌輝領兵入了天京城。
應該說洪秀全是真會點將,韋昌輝進城後,對楊秀清集團的誅殺可謂是瘋狂之極,完全是殺紅了眼的狀態。
有句話說,欲讓人滅亡,先讓其瘋狂。
被當槍使的韋昌輝就是這樣,將楊秀清誅殺後,他是見誰想滅誰,石達開對他濫殺有意見,他隨即就舉屠刀,石達開機警逃脫後,他依舊沒能善罷甘休,索性將石達開一家滅門了。
舉刀之後的韋昌輝如此瘋狂,洪秀全有所預料嗎?
坐在他那個位子,但凡瞭解一點歷史權斗的殘酷性,洪秀全不可能不做預判。
從他利用石達開這一點便能看出來,利用韋昌輝瘋狂的同時,洪秀全其實是留有後手的。所以當韋昌輝瘋狂到要攻擊天王府的時候,洪秀全略施一計,便把韋昌輝擊潰了。
他怎麼對付韋昌輝的呢?
令天王府的女官打出了翼王石達開的黃心藍邊旗。
見到城頭四處飄揚的翼王旗,韋昌輝以為石達開大軍已開進天京城,頓時便做了鳥獸散。
韋昌輝逃亡被搜出後,寸割而死,首級被割下送往寧國石達開軍營。據說,韋昌輝的肉被割成無數小塊,掛在天京城內各處木棚示眾,旁邊豎著木牌——“北奸肉,只許看,不許取。”
最終落得這個下場,韋昌輝其實也是另一種悲劇,有種人就是這樣,一旦被人當槍時,隨即便瘋狂成鬼。
世人無法同情,他亦怪不得別人。
-
19 # 文史不假
定都天京後,天平天國的眾多大王小王們,一個個都膨脹了,享受了,天天開始爭女人、爭房子、爭面子、爭權力……。
在這個過程中,爆發了“天京事變”,北王韋昌輝,在天王洪秀全的縱容下,斷斷兩個月的時間,殺死了東王楊秀清及其部屬2萬多人,整個南京城,血洗如河。
緊接著,北王韋昌輝和燕王秦日綱又先後被殺,再接著,翼王石達開率軍出走天京。這一系列的事件,使得太平天國的實力大受影響,結束了全勝的局面。
更為重要的是,太平天國本來是依靠一整套神權體系才建立和維持的,而今天,整個神權體系轟然坍塌,而政權體制又十分混亂。太平軍的將士,從上至下都精神渙散,離心離德,毫無鬥志可言。顯而易見,太平天國已經開始了走向了滅亡的程序。
個人覺得,造成這場災難的最大禍根,絕對離不開韋昌輝,即便不是他的全責,也是他的主責。
韋昌輝首先殘忍的殺害了東王楊秀清全家及部屬兩萬多人,兇殘程度令人髮指。
翼王石達開返回天京後,本來是為了平息局勢,安撫天京城。可是,韋昌輝非但不買賬,還企圖連石達開也一併滅了,在石達開逃離天京後,殺紅眼的韋昌輝,居然連石達開的全家老小都不放過,格殺勿論。
做完這些事,韋昌輝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將槍口對準了天平天國的老大洪秀全,竟然率兵攻打天王府,想要逼迫洪秀全退位。
究其起因,很多一部分是由於韋昌輝和東王楊秀清的私人恩怨。據史料記載,韋昌輝和楊秀清的過節,主要是兩人的親戚之間發生過財產糾紛,楊秀清讓韋昌輝評判,韋昌輝偏袒了自己的親屬,令楊秀清不滿並藉故杖擊了韋昌輝幾百下,打得韋昌輝躺了幾個月。
不過,說起來,這個過節也真不算大,不至於惹得韋昌輝要滅人家兩萬多人,那得多大的仇恨啊。兩人的矛盾,必然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權力的慾望。
當時,太平天國的宗教神權體系下,由東王主政,相當於真正的CEO,天王洪秀全更多的是精神領袖。因為當時,南王和西王已死,所以北王韋昌輝就成了這個天國的三把手。
三把手韋昌輝就想,你二把手可以牛逼哄哄,有時甚至藉著“天父下凡”,還能凌駕於天王之上,那我為何就不能也嘚瑟嘚瑟呢。
於是,他開始逢迎實權派的二把手楊秀清,希望楊秀清能夠摒棄前嫌,拉他一把,讓他也能享受享受人生。可惜,楊秀清根本不屌他,還告誡他,要認識到自己的身份,老老實實的做好份內工作,別整天胡思亂想。就是說,你沒戲!
韋昌輝吃了閉門羹,還不死心,於是開始打天王洪秀全的主意,畢竟這才是真正的一把手啊。結果,洪秀全還真就給他丟擲繡球了,表示願意接納他成為自己的心腹。
其實,洪秀全當時也對東王楊秀清不滿了,希望接韋昌輝之手除掉楊秀清。因為,楊秀清動輒就來個“天父附體”,搞得洪秀全還得嗷嗷磕頭,誰讓天王是“天子”,而東王是“天父代言人”呢。
就這樣,在這一大幫心懷鬼胎之下,“天京事變”爆發了。
-
20 # 不書公子
韋昌輝是廣西桂平人,家境富裕,後經馮雲山發展,加入了“拜上帝教”!
做為太平天國運動前期的核心領導者之一,韋昌輝功不可沒:
有膽有識的韋昌輝率領全家老小加入了“拜上帝教”,並散盡家財、為教會提供經費,包庇教眾在家中鍛造兵器,為“拜上帝教”的迅速發展壯大做出了貢獻!
苦心經營勢力的洪秀全為拉攏韋昌輝,與其結拜為兄弟,並稱韋昌輝為“天父第五子”——韋昌輝搖身一變,成為了繼天父次子洪秀全、“三子”馮雲山、“四子”楊秀清之後的“天父第五子”,地位超然(“拜上帝教”中的上帝一共有七位子女,耶穌為長兄;洪宣嬌為“天父第六女”,丈夫蕭朝貴為“天父帝婿”,石達開為“天父第七子”),參與策劃、發動“金田起義”!
“永安建制”後,韋昌輝受封為北王,稱“六千歲”。不久後,南王馮雲山和西王蕭朝貴灑血疆場,洪秀全做起甩手掌櫃,太平天國的實權集中在了楊秀清、韋昌輝和石達開等人手中。
楊秀清節制諸王,權力最大,大到敢借“天父下凡”,威逼天王洪秀全稱自己為“萬歲”。不僅如此,楊秀清在對待同僚的態度上,也同樣驕橫跋扈,對各位老兄弟動輒責罰(韋昌輝就曾遭楊秀清庭杖),引起了各位同樣勞苦功高的元老們的不滿。
為維護自己的權威,洪秀全下令征戰在外的韋昌輝和石達開二人秘密返回天京,協助自己剷除楊秀清。率領麾下精銳先到一步的韋昌輝聯合同樣對楊秀清積怨很深的燕王秦日綱夜襲東王府,楊秀清和全家老小無一倖免!不依不饒的韋昌輝趁勢將楊秀清的親信、嫡系一網打盡,前後一共殺掉兩萬多人,史稱“天京事變”。太平天國朝中的中堅力量在這場大屠殺中幾乎被屠戮一空,故而實力大損!
聞訊趕到的石達開因指責韋昌輝殺戮過甚,也遭到殺紅了眼的韋昌輝追殺,石達開連夜逃跑,但其妻兒老小全部慘死於韋昌輝之手!
石達開怒不可遏,起兵討韋。弄巧成拙的洪秀全見失態愈發嚴重,只好下令殺掉韋昌輝,以平息眾怒!
事後,韋昌輝被評價為“陰柔奸險”。的確,在屢屢受到楊秀清的打壓後,韋昌輝反而對楊秀清笑臉逢迎,城府不可謂不深。韋昌輝這種人,一旦開始報復,就完全不計後果——心性大亂的韋昌輝終於被洪秀全拋棄,成為這場權力之爭的犧牲品!
回覆列表
韋昌輝,原名韋志正,加入拜上帝會後,和洪秀全、馮雲山結為兄弟,金田起義後,封為北王,地位僅次於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稱為六千歲。後來韋昌輝殺死楊秀清,石達開責怪韋昌輝,所以韋昌輝想除去石達開,石達開於是就離開天京,但是石達開在天京的妻兒老小全被韋昌輝殺害。最後洪秀全逮捕韋昌輝,就把韋昌輝殺了。
韋昌輝開始的時候,家裡很有錢,但卻沒有權勢,所以常常受到欺負,就引發了他反對清朝的想法。後來認識馮雲山,就加入了拜上帝會。之後又把家裡的錢財拿出來,為金田起義做準備。
金田起義之後,先封為右軍主將,後為副軍師,而後太平軍進行封王,洪秀全為天王,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
後來韋昌輝在太平軍在廣西、兩湖、兩江、南京等戰役中立了不少戰功,同時西王蕭朝貴和南王馮雲山又戰死,所以韋昌輝的地位也就相對提高。在翼王石達開之上,僅在洪秀全和楊秀清之下。
而後太平軍在天京建都後,韋昌輝就管理日常政事,當時規定各軍事必須先稟韋昌輝,然後再稟奏楊秀清裁決,這時韋昌輝就和楊秀清有了權利之爭。
因為韋昌輝很早就參加太平軍,同時有經常在外帶兵,所以韋昌輝是手握重兵的,這就對楊秀清構成了威脅,而楊秀清又對韋昌輝很不尊重,經常責罵韋昌輝。
韋昌輝明著表現的很畏懼楊秀清,對楊秀清很尊敬,但心裡卻非常痛恨楊秀清,已經有了除去楊秀清的打算。
剛好當時天王洪秀全也和楊秀清的關係越來越緊張,最後韋昌輝帶領人馬突然攻打楊秀清的東王府,不僅把楊秀清府裡的男女老幼全部殺死,又捕殺楊秀清的親屬和部下。
之後韋昌輝又用計騙楊秀清的部下達數千人前來,然後就把這幾千人全部殺害。這次的屠殺牽連達兩萬多人,很多太平軍骨幹都被殺害。這次天京事變也讓太平天國由強盛走向衰敗。
石達開聽到天京事變後,就從武漢回到天京,他責怪韋昌輝殺戮過重,因此觸怒到韋昌輝,韋昌輝就想除去石達開,石達開急忙出走。但是石達開的一家老小卻被韋昌輝殺害。
石達開逃走後,起兵和上奏洪秀全請求誅殺韋昌輝,洪秀全不願意天京事變繼續擴大,在內因為韋昌輝的殺戮過重,已經引起天京軍民對韋昌輝的不滿,在外又有石達開的大軍勸諫。
洪秀全在這種情況下,就誅殺了韋昌輝。
因為楊秀清的目中無人,常常責罵韋昌輝,所以韋昌輝很恨楊秀清,同時楊秀清的權利很大,幾乎有架空天王洪秀全的地步,在這種多方的權利爭鬥矛盾之下,終於發生了天京事變,也因為天京事變,太平天國也開始走向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