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那羅延鵬

    郭威實為柴榮之姑父,後收為養子。郭威反後漢時子嗣全背殺淨,柴榮隨郭威征戰四方深得郭威信任。郭威見柴榮忠厚寡言辦事穩妥,在世時便封柴榮為晉王領開封尹之職(在當時即是內定皇位繼承人意思)。人稱小堯舜的柴榮也確實不負眾望,開疆拓土,任用賢能。在其治下後周一片繁榮,也為北宋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

  • 2 # 清水空流

    五代十國最令人遺憾的是,郭威沒有兒子,柴榮早死,讓趙匡胤撿個便宜。

    郭威之所以無後,是因為除他本人之外,全家被後漢隱帝劉承佑所殺。早在漢高祖劉知遠駕崩之前。郭威和蘇逢吉等人同時受命遺詔。輔佐劉承佑登基。郭威為樞密院使。總領全國軍馬。作為託孤大臣難免與劉承佑有衝突。但衝突越來越大。劉承佑一直想把幾個託孤大臣給殺了。在郭威領兵在外做戰的時候。劉承佑就開始動手了,但經驗不足,過於著急。竟然在沒有完全控制局面的情況下。誅殺託孤大臣王殷,郭威全家。郭威的2個兒子3個女兒都被殺。被戶滅九族。郭威得知以後,立即回兵,郭威宣稱劉承佑誅殺諸將家屬,致使群情激憤,推舉郭威起兵討伐。讓郭威批黃袍。算是第一次黃袍加身,大概給當時小軍官的趙匡胤留下了深刻印象。以後來個有樣學樣。但劉承佑真知道郭威造反,也嚇壞了,派了幾路大軍,都是大敗而回。郭威殺回汴梁。先監國後登基,改國號大周,由於2個兒子都死了。所以立柴榮為太子(應該叫郭榮)為太子,之所以立柴榮,一是因為郭威和柴皇后感情很深,柴皇后是在郭威最落魄的時候嫁給郭威的,可以說郭威稍微發達一點,柴皇后就去世了,所以郭威一生沒有立皇后。二是柴榮一直跟著郭威,感情也很深。郭威很早收柴榮為養子。柴榮也拜郭威為義養父。在沒有親生兒子的情況下。就立柴榮為太子,可以說,郭威的眼力是不錯的,柴榮絕對是個好皇帝。

  • 3 # 世界人文通史

    郭威作為五代時期後周的建立者,他去世的時候選擇了自己的養子即位,有人會問為什麼他不傳位給自己的兒子,這其實是有深層次的原因在裡面。

    郭威早年本是後唐莊宗李存勖的舊部,見證了後唐、後晉、後漢的興起與衰敗,然而就在五代10國這種動亂形勢裡,郭威很早就明白做皇帝就如同走馬觀花,你方唱罷我登場。在五代這短短五十年間,中原的霸權幾經易主,黃河流域就經歷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王朝,而這還不算蜀地和江南其他政權的更迭,合稱為五代10國。其實這是唐末藩鎮割據遺留下的禍端,民間所戲稱的“兵強則逐帥,帥強則叛上”!這就是形容晚唐五代這期間亂像叢生。

    而五代10國的多數政權也都是武將叛亂所建立的,就連郭威建立後周的過程也是一樣。為什麼後來的兩宋對武將掌兵深惡痛絕,就是因為在我國的晚唐和五代時期,武將奪權、亂上稱帝的事情屢禁不止。政權平均每3年一換,節度使武將奪權不休,可以說是皇帝輪流坐,明年到你家。

    我們先說說郭威真正發家的時候是怎麼來的。劉知遠建立的後漢只存在了3年。當初契丹人攻入中原消滅了石重貴的後晉,留下了滿目瘡痍的黃河流域。後晉的節度使劉知遠趁亂起兵奪取中原,建立了後漢,不久就病死了。後漢與前代的後梁、後唐、後晉都不同,因為後漢從建立時就危機重重,各方勢力蠢蠢欲動!劉知遠來不及治理就去世了。郭威在劉知遠稱帝時給足了支援,所以官拜樞密使,手握重兵,而劉知遠死後,漢隱帝劉承佑年幼,各方武將紛紛造反。比如當時後漢的河中節度使李守貞、鳳翔節度使王景崇等人先後造反,朝廷都只能依靠郭威的兵力鎮壓。郭威因此如日中天,遭到漢隱帝的猜忌。見慣了五代亂局的郭威偽造詔書,煽動部將們起兵,很快出兵消滅了本就脆弱的後漢小朝廷,然而在部下的擁護中稱帝,建立了五代最後一個政權後周。

    郭威早年曾有2個兒子,郭侗與郭信。史書上對於這2個人的能力如何,並沒有細說,但在郭威舉兵叛亂的時候,他的2個兒子都被後漢朝廷殺死。所以郭威稱帝實際上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即便郭威的兒子活著,郭威也可以針對唐末以來重武輕文,武將亂權,遠的可以看唐代的安史之亂、涇原兵變,近的可以看李存勖滅梁末帝、郭威自己消滅後漢隱帝的事蹟,關於自己的兒子能不能在自己死後鎮住那一幫節度使是個問號?

    我們知道,殘唐五代以來的節度使制度並沒有因為五代的政權更迭而改變,即便是郭威建立了後周以後,唐末遺留下的節度使問題依然猖獗。這是埋藏在每個王朝內部中的隱患,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消除野心武將掌兵的形勢,那麼任何王朝都會被顛覆。在郭威去世之後,必然再出現子弱而臣強的局面,那麼另一個“郭威”必然會再次效仿自己的行徑篡位。

    而郭威建立後周4年後也病逝了,當時後周的情況其實比後漢剛建立的時候也好不到哪裡去,北有強大的契丹虎視眈眈,國中有節度使擁兵自重,江南還有其他敵對國家,難怪後來趙匡胤篡位後,都對趙普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啊!所以百廢俱興的後周需要一個有能力的君主,這一點郭威比誰都明白。柴榮常年跟隨郭威,無論是品行還是能力都十分出色,而且柴榮常年領兵,在軍中的威望素高,由他即位,可以避免出現後漢隱帝時期,因武將不服而四方叛亂的狀況。

  • 4 # 稻花香55499738

    郭威傳位於柴榮是因為郭威沒有兒子可傳,郭是柴榮姑父,柴能力很強,征戰四方為後周建立立下汗馬功勞。深得郭喜愛,收為義子。柴榮與趙匡胤是結拜兄弟,柴榮是大哥,柴榮登基後趙是元帥。柴榮死得早,趙陳橋兵變奪皇位,但感念大哥之恩對柴氏子孫世代封王。

  • 5 # 當狗容易做人難

    後周皇帝郭威為何要將皇位傳給養子柴榮?因為郭威的親生兒子們都被後漢漢隱帝謀害了,而且郭威深愛妻子,在在其妻亡後,不再另娶皇后,所以把帝位傳給了沒有血緣關係的其妻侄柴榮。

    後周太祖郭威原為後漢大臣,天福十二年(947年),劉知遠稱帝,建立後漢,之後攻下開封,定為都城。郭威因助劉知遠稱帝有功,升戳為樞密副使、檢校司徒,成為統帥大軍的將領,位至宰相。不久,後漢高祖劉知遠病逝,郭威和蘇逢吉同時受命,立其子劉承祐繼位,是為後漢隱帝。郭威被任命為樞密使,掌管全國的兵權。當時河中節度使李守貞、永興節度使趙思綰、鳳翔節度使王景崇相繼擁兵造反。朝廷屢次出兵討伐,均無功而返。乾祐元年(948年),劉承祐命郭威率兵出征。郭威至河中後立柵築壘,分兵圍困。李守貞屢次突圍,均被挫敗,相持日久,城中糧草俱盡。郭威遂下令四面攻打,一舉攻進城中,李守貞自焚而死。永興趙思綰、鳳翔王景崇相繼歸降,使風雨飄搖的後漢政權轉危為安。之後,郭威又移師北伐,大敗契丹,以功進封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兼樞密使,河北諸州郡皆聽郭威節制。

    郭威權傾朝野,軍隊擁護引起後漢隱帝劉承祐的忌憚,在乾祐三年(950年),劉承祐與親信李業密謀,詔令馬軍指揮使郭崇誅殺宣徽使王峻、郭威等;詔令鎮寧軍節度李弘義誅殺侍衛步軍指揮使王殷,企圖一舉剷除前朝舊將勢力,也就是這個時候郭威留在都城的家屬也全部被殺死。

    不料李弘義反以詔書密示於王殷。王殷即派人向郭威告急。郭威見事情緊急,即採用謀士魏仁浦之計,偽作詔書,宣稱劉承祐令郭威誅殺諸將,致使群情激憤,推舉郭威起兵討伐,以“清君側”。

  • 6 # 狄飛驚

    郭威傳位給柴榮是必然選擇,是惟一性、法定性和最佳性的統一。這裡面有三個層次原因:一是郭威去世前只有柴榮這一個兒子(惟一性);二是柴榮是惟一的法定繼承人(法定性);三是柴榮的能力素質是繼承皇位的最佳人選(最佳性)。

    一、關於郭威的子女和柴榮的關係(解釋惟一性和法定性)

    郭威共有三子,長子世宗柴榮(養子、內侄),柴皇后的侄子;次子剡王郭侗,初名青哥,顯德四年追封。三子杞王郭信,初名意哥,顯德四年追封。

    次子和三子幼年時即為漢隱帝所害,郭威建周之後、去世之前再也沒有生育兒子。也就是說,郭威在世的兒子只有惟一一個——柴榮,傳位沒有別的選擇。

    柴榮是改姓歸宗,從小正式從柴家過繼給郭家當兒子的,只不過我們習慣於稱呼他本來的姓氏“柴”而已。從血緣上講,柴榮是親生父親的兒子,但禮法和名分上說,他的父親是郭威,跟郭威的親生兒子一樣,具備同等繼承權,沒有任何分別(現代法律也是如此,經過法律同意的收養關係,即構成法定父母子女關係,雙方承擔所有權利義務)。

    二、關於柴榮的成長經歷和表現(解釋最佳性)

    尚未發跡時的郭威講義氣,好飲酒賭博,不拘小節,不會理財,日子過得很拮据,家庭生活的擔子就落到柴榮身上。柴榮用自己稚嫩的肩膀努力挑著這副擔子,悉心計劃著家庭用度,為了貼補家用,他甚至不遠千里和商人一起到江陵販賣茶葉。

    在勤勉的工作中,柴榮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史書記載他“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性沉重寡言”,年紀輕輕就承擔生活重擔,培養了他果敢、獨立和敢於擔當的性格特質;外出販茶經商的歷練讓他熟悉了人情世故,社會百態。

    最重要的是,柴榮能經常深入民間和底層,瞭解百姓疾苦和時政利弊,這對他治國理念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這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皇二代永遠不可能擁有的。

    後來郭威發跡,成為朝廷的高階幹部後,他便讓柴榮一直追隨自己,始終未離左右。郭威率兵討伐三鎮叛亂時,柴榮隨軍征戰,參贊軍務;郭威鎮守鄴都時,柴榮隨之前往,任天雄軍牙內都指揮使,領貴州刺史,是郭威最器重、最信任的親信。

    郭威登基後,把柴榮調到了離汴京更近的澶州。鎮守澶州期間,柴榮一抓政事,切實轉變作風,勤於政事,為政清肅;二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盜不犯境,路不拾遺;三抓城市建設,親自設計,規劃佈局,整修設施,拓寬街道,使得城市規模和城市形象提升幾個檔次,個人威望跟著直線上升。柴榮用實際成績證明,自己完全能夠獨當一面。

    三、如果親子健在,郭威會不會選擇把皇位傳給親子,不傳柴榮呢?

    我認為不會的。

    五代十國五代十國政局動盪,政權更迭頻繁,年幼或年輕的皇帝即位,很難控制大局,各個政權幾乎都曾出現過年輕皇帝被篡奪江山的案例。

    正因為如此,“兄終弟及,國有長君”這種在其他朝代並不多見的傳位方式才會在五代十國十分常見。襲位的皇帝如果年齡較大,各方面比較成熟,且歷經政治軍事鍛鍊,具備豐富的軍政經驗、人脈關係和政治聲望,即位後有利於鞏固統治,避免為戚宦或權臣勢力所乘。

    郭威作為一個睿智成熟、高瞻遠矚的政治家,對自身所處五代十國的興衰成敗經驗有著切身體會,對確定皇儲這個對王朝命運具有決定性影響的重大問題上,他不可能不受這一時期皇位傳立觀念的影響,為江山永固著想,即便親子健在,但由於年齡太小,也不會選擇傳位給親子,而是傳位的長子柴榮。

    否則,以柴榮的年齡、資歷和威望,陳橋兵變的故事很可能就會提前上演,柴榮變身趙匡胤也是極有可能的事情,而且比趙匡胤更容易成功。

    或許郭威臨死前會告訴柴榮:我把皇位傳給你,你老了再把皇位傳給你的弟弟……

    這不就是五代十國最常見的兄終弟及嗎?

  • 7 # 喜歷史

    後漢帝年輕弱智,本來可以牽制郭威的家眷都在自己掌握中,卻隨意殺戮,逼得手握重兵的郭威起兵推翻了後漢統治又血洗了開封城。但至親家眷已盡,只得傳位與養子柴榮,只可惜周世宗雖大才但命短,又忽視了身邊更優秀更有野心之趙匡胤……貌似扯遠了……

  • 8 # 蘭臺

    這就要從中唐開始說起了。

    大家都知道,安史之亂以後藩鎮林立,這些半獨立的節度使就和小國一樣;這些半獨立勢力為了生存就必須不停把精英吸收到自己統治集團裡來,反映在節度使層面就是各個節度使廣收“假子”。

    《安祿山事蹟》捲上:(安祿山)乃於范陽築雄城,外示禦寇,內貯兵器,養同羅及降奚、契丹曳落河八千餘人為假子。

    《舊唐書·李寶臣傳》:李寶臣,范陽城旁奚族也,故范陽將張鎖高之假子,故姓張名忠志。……及祿山叛,忠志循歸范陽,祿山喜,錄為假子,姓安,常給事帳中。

    《太平廣記》卷一九五“紅線”條:(田承嗣)募軍中武勇十倍者,得三千人,號外宅男,而厚其恤養。

    《舊唐書·石演芬傳》:石演芬,本西域胡人也,以武勇為朔方邠寧節度兵馬使,兼御史大夫,李懷光養為子,累至右武峰都將。

    《舊唐書·王廷湊傳》:王廷湊,本回鶻阿布思之種族,世隸安東都護府,曾祖曰五哥之,事李寶臣父子,王武俊養為假子。

    當然儘管都叫“假子”,但是“假子”和“假子”還有不同。

    像柴榮(當時應該叫郭榮)這樣的假子不但在統治集團內被委以重任,甚至不少還具有繼承權,與親子無異。

    在後周郭威之前,唐末著名軍閥,河中節度使、琅琊郡王王重榮,他死後在有親兒子的情況下,假子王珂被擁戴為節度留後。

    而五代第一個皇帝,後梁朱溫甚至準備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假子朱友文;而北漢連續兩個皇帝北漢廢帝劉繼思、英武帝劉繼元都是漢睿宗劉承鈞的養子。

    所以,當郭威親兒子被殺後,立自己假子郭榮為皇太子在當時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 9 # 滌塵20

    五代後周郭威傳位柴榮有幾個原因,首先自己妻兒被殺,臨終也沒有親生兒子。其次柴榮年輕有為,屢建大功,德才兼備。還有郭威夫妻恩愛,柴榮又是自己妻侄,故愛烏及屋。所以柴榮是郭威心中傳位的不二人選。

  • 10 # 奧爾吉奧

    其實還有挺重要的一點,郭威家眷被殺之前他的衙內都指揮使就是養子郭榮。五代十國無論是親子還是養子做到這個位置都是按繼承人資格培養的。在郭威家眷就在開封的家眷被殺光後如果按親緣血緣來說還有兩個人比郭榮合適,一個是女婿張永德還有一個有血緣的是外甥李重進,最後這兩個一個都沒選擇而是選擇能力出眾的郭榮,除了能力外最重要的是郭榮之前就是按世子繼承人規格培養的。後周一建立後郭榮就以皇子身份拜節度使封太原侯,兩年後953年又封晉王開封府尹,一年後郭威駕崩後以晉王身份登基,這說明郭威從後周建立後就一直在為郭榮未來登基鋪路。

  • 11 # 生說

    首先,郭威與柴榮的關係,郭威是柴榮的姑父,柴榮從小就與郭威一起生活,被當作養子。

    另外,郭威本來為五代之一的後漢的武將,因被後漢皇帝猜忌,全家基本被殺,而本人因僥倖得脫,後帶領軍隊滅了後漢,建立後周。

    五代十國延續唐末武人統治的格局,五代更迭頻繁,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從907年朱溫篡唐,到960年趙匡胤建立宋朝,短短53年,出現5個朝代,還有其他十餘個地方割據政權。武人憑藉手中的軍隊輪番登臺亮相,而高高在上的皇帝時刻籠罩在被取而代之的危險陰影之中,這是五代皇帝以及武將們共同面對的歷史環境。

    郭威全家被滅門後,已無血脈留存,而柴榮作為郭威養子,英武過人,又深得郭威信任,被當做繼承人培養,當郭威過世後,即位,成為五代第一英主。

  • 12 # 雲水謠66062289

    一,柴榮當時叫郭榮,是郭威的養子,在他奪天下時是岀了大力的;二,郭威的親兒子都被後漢皇帝殺光了,他沒有親兒子繼位;三,在當時,柴榮是最合適的繼承人。他對郭威忠心,到死也沒有改回本姓。而李重進已經是外姓了。而在五代,養子繼位的皇帝也有先例。

  • 13 # 國史記聞

    五代十國形勢圖

    後周顯德元年(公元954年)正月,太祖郭威駕崩於汴京滋德殿,享年五十一歲,遺命晉王柴榮繼位。柴榮是郭威第一任妻子柴氏的侄子,與郭威談不上有血緣關係,那麼郭威為何要傳位給他呢?

    苦命天子

    後周太祖郭威

    說起來,中國的皇帝沒有不苦命的,開國皇帝曝霜露、斬荊棘,九死一生才能坐上皇位,然後又為了鞏固統治而夙興夜寐,整天憂心忡忡。後世皇帝在各種勾心鬥角中勝出,繼續看著別人勾心鬥角,稍有不慎就會人頭不保。但是說起古代皇帝中誰是最慘的,國史君(國史通論)首推後周太祖郭威。郭威幼年時父親被殺,在姨媽的撫養下長大成人。之前文章中,國史君(國史通論)也曾經講到郭威不幸的四段婚姻——他先後娶了四位寡婦,但她們都沒有陪他白頭偕老。後漢乾祐三年(公元950年),後漢隱帝劉承祐對郭威家展開一場大屠殺,《新五代史》中記載,郭威家“嬰孺無免者”。次年正月,郭威被黃袍加身,但他已經是孤家寡人了。

    郭氏滅門

    後漢版圖

    郭威出生在一個不幸的年代——動盪的五代十國,所以他早年便投身軍旅,輾轉來到李存勖的麾下,跟隨他出生入死,並以出色的軍事才能成為當時的名將。李存勖是軍事天才,卻治國無方,所以後唐很快就陷入一片混亂之中,最終被後晉滅國。此後,郭威又因輔助後漢立國有功被任命為樞密副使(相當於執掌兵權的宰相),劉知遠開國不到一年便染上重病,臨終託孤給郭威,立嫡子劉承祐為帝。

    後漢高祖劉知遠

    但是劉承祐始終對郭威等功臣心懷猜忌,便密令馬軍指揮使郭崇誅殺郭威。郭威在得到情報之後,添油加火,偽作詔書,激起民憤,隨後便以“清君側”為名,對後漢展開攻擊。他的家屬此時幾乎全部都在後漢京城,劉承祐便下令將他們誅殺。這些人中包括郭威的妻子張氏、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以及三個侄子。

    皇位候選人

    後周版圖

    郭威的直系親屬並沒有全部被殺,他的第四女壽安公主早年嫁給了張永德,僥倖活了下來;另外一名與郭威有血緣關係的就是他四姐福慶長公主的兒子李重進。但是李重進曾經在後晉為官,後漢建立之後才開始跟隨郭威,並且少謀寡斷;相對而言,外甥張永德各方面表現都不錯,不論是在後來的世宗時期還是宋朝建立之後,都曾經屢立大功。

    後周世宗柴榮

    但是,他仍比不上郭威的養子柴榮。在唐朝中後期軍閥割據氾濫之時,中國就興起了收養義子之風,柴氏嫁給郭威後一直沒有子嗣,便收養內侄柴榮為子,所以,柴榮是名義上就是郭威的長子。他自幼就很受郭威喜愛,後來又跟隨郭威南征北戰,在朝野內外有很高的威望。國史君(國史通論)甚至認為,即便是郭威的兩個幼子沒被殺害,英明的郭威依然會選擇在亂世中立長君,所以,皇位非柴榮莫屬。

    看慣了外戚、武將專權的郭威,臨終之時召見了李重進等後周重臣,讓他們跪在柴榮面前,宣佈對柴榮效忠,完成了最後的權力交接。

  • 14 # 娑竭龍1

    很簡單,後周太祖郭威的親生孩子都被後漢的皇帝殺了。郭威沒得自己的孩子了,只得傳位給養子。而柴榮本身是郭威的外侄,也就是說,郭威是柴榮的姑父,兩人的關係還是非常親密的。

    另外需要說的是,當柴榮被過激給郭威之後,柴榮就自然而然的高興郭了,他本身奉的是郭家的祭祀。之所以後人還叫他柴榮是因為趙大趙二及趙家後人為了抹黑柴榮,為了說他沒資格繼承郭威的位子而有意無意造謠的。

  • 15 # 史不知味

    “晉王榮可於柩前即皇帝位。”

    郭威臨終前留下遺詔,由晉王——柴榮繼承皇位。關於郭威在臨終前為何將皇位傳給沒有血緣關係的柴榮,事實上這對於當時的郭威來說,皇位繼承人這個問題並不是選擇題,因為答案是固定的,只有柴榮。郭威不將皇位傳給柴榮這個自家人,難道要禪讓給朝臣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柴榮作為郭威的養子,具有繼承權。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諱榮,太祖之養子,蓋聖穆皇后之侄也。”從血緣關係上來看,柴榮確實不是郭威的親生兒子,可是,他們還是有親戚關係的,郭威的皇后柴氏是柴榮的姑姑,即是說郭威是柴榮的姑父。柴榮在小時候便侍奉在郭威的皇后柴氏左右,因為郭威性格較為穩重,行事風格較為謹慎,為人敦厚,這放在現在可能應該是性格稍顯內向,但是當時郭威卻很欣賞柴榮。而當時的柴氏並沒有兒子,於是,郭威便將柴榮從柴氏的哥哥柴守禮那裡過繼過來當兒子了。在古代,過繼的兒子等同親生兒子,享有所有的繼承權。

    當然,過繼的兒子雖然等同親生兒子,可是如果郭威真有親生兒子的話,在絕對的血親關係面前,柴榮定然沒有繼承皇位的機會。

    那麼,郭威是否有親生兒子?當然有。

    “剡王侗,太祖子,初名青哥,漢末遇害。太祖即位,詔贈太尉,賜名侗。”

    “巳王信,太祖子,初名意哥,漢末遇害。太祖即位,詔贈司空,賜名信。”

    從史書上的記載來看,郭威是有兩個兒子的,即郭侗、郭信。因為郭侗和郭信遇害的時候年紀很小,史書對此也難有詳細的敘述,甚至郭侗與郭信的生母是誰也不知道。

    在後漢高祖劉知遠死後,他的兒子劉承佑即位,是為史書上所載的後漢隱帝,而郭威因為深得高祖的信任被委任為“託孤重臣”,同時掌管兵權,可是這卻引起了隱帝的忌憚。在隱帝以及朝中勢力的壓制下,郭威漸生反心,武將造反在當時可算是家常飯,最終郭威起兵討伐隱帝,當然說法比較好聽,說是隱帝為奸佞所饞,我是撥亂反正來的!結果撥亂反正過頭了,隱帝歇菜了,於是後漢太后不得不昭告天下:這皇位,我劉家讓給郭威了。

    可是,在郭威還沒有成功奪位以前,他的兩個兒子——郭侗和郭信卻已經被隱帝殺了。當時郭威雖然已經遭到了隱帝的猜忌,可是他畢竟沒有反,甚至還領軍在外,既然沒有反,那他的家眷自然留在都城。等到郭威真的起兵了,皇宮裡的隱帝氣炸了,於是先拿他的家眷祭旗解氣了。

    如此,郭威的親生兒子在很早的時候便被殺了,此後沒有再生兒子,那麼他只剩下柴榮這個過繼來的兒子了。

    當然,郭威也相信柴榮有能力當好皇帝。

    郭威將皇位傳給柴榮,除了因為他的親生兒子已經死了以外,肯定也有出於柴榮能力的考慮。

    當郭威即位當皇帝以後,柴榮被封為澶州節度使,柴榮在任期間,澶州可謂是政令清明,“為政清肅,盜不犯境”。在討伐兗州的慕容彥超的時候,郭威本想御駕親征,可是被朝臣所勸阻,當時郭威便說,“寇不可翫。如朕不可行,當使澶州兒子擊賊,方辦吾事。”可見,郭威對於柴榮的能力是相當的信任的。

    “世宗區區五六年間,取秦隴,平淮右,復三關,威武之 聲震懾夷夏,而方內延儒學文章之士,考制度、修《通禮》、定《正樂》、議《刑 統》,其製作之法皆可施於後世。”柴榮的文治武功皆有所成就,被史家所稱道。

    柴榮更被後人評為“五代第一明君”,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使江山拱手相讓於趙家。可惜,可嘆。

  • 16 # 置身黑白的精彩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最亂的時代。城頭變幻大王旗,這是亂世的寫照

    群雄割據之下,短短几十年時間出了33個皇帝

    你方唱罷我登臺,幾乎朝代的更迭猶如設定好的劇本

    後周太祖郭威,算得上是那個時代最耀眼的明君之一,而他的繼承人柴榮更是堪稱五代第一明君

    等會,為何郭太祖傳位給柴......

    原因很簡單,郭威是他的姑父,而郭姑父無後(全家都給人搞死了)

    恰好柴榮同志又十分優秀,郭威也深知當時的環境,武將擅權篡位經常上演,畢竟自己也是這麼得的天下,所以傳位給柴榮是最好的選擇

    只是,千算萬算沒算到,柴榮也早逝。我們來看看,到底後周天下是如何歷經三世而亡的吧!

    五代第一名君——柴榮的優秀繼承者

    深得郭威器重的柴榮,年富力強,雄心勃勃,決心按照養父的遺願幹出一番事業

    那時,北方的契丹國非常之強,中原諸國根本不敢與契丹一爭高下

    唯有柴榮,引兵交戰並連戰連捷,可惜在攻取幽州之前,突然患病只能撤兵,在他彌留之際,做出了一個決定,這個決定如若他泉下有知,會不會後悔莫及

    他下令將女婿張友德的職位撤去,讓另外一個心腹也就是副職接替,而這個人的名字叫趙匡胤

    而趙匡胤的職位,是殿前都檢點,通俗一點講,就是禁軍總指揮官

    千算萬算,奈何趙宋當立

    柴榮不久後病逝,作為五代十國最有競爭力也最具軍事、政治天賦的一代明君,在位僅僅六年便死去了。如果他沒有死,當時統一天下的就是後周而非趙匡胤的大宋了。

    只是,歷史總是喜歡開玩笑的,柴榮為了防備女婿奪權篡位,下令撤去其機要職務並讓趙匡胤接替。後周帝位由幼主即位,隨即一場“陰謀”秘密的開始執行

    新年到來,幼主柴宗訓領群臣正享新春之喜,突然邊關急報,遼兵南下勢不可擋!

    慌亂之中,有人舉薦趙匡胤,認為此亂非他去方可平定,隨即趙匡胤十分敬業的年也不過就開始整頓軍務,當天就出發前往平亂

    然後,就是我們熟悉的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趙匡胤只去了一天,就折回返京,緊接著幼主下詔退位,雄才大略的太祖皇帝趙匡胤終於站在了人生的第一個巔峰之上

    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他滅掉割據的荊南、湖南、西蜀等勢力

    並最後滅掉了南唐並俘虜了堪稱天才詞人的李煜,再次一統天下

    有人說,是太祖的雄才大略才能成就偉業,但柴家後人包括更多的人都願意相信,如若不是世宗柴榮的積累,趙匡胤就算稱帝,也未必可以一統天下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南唐後主李煜的遭遇,讓我們深感遺憾,一個天生的詞人藝術家,竟然生在了這樣一個家庭,又坐在這樣一個位置,他不是個好君王,但卻是個好詞人。

    後周世宗柴榮的結果,讓我們唏噓不已,最具雄才大略的皇帝,最具魄力和政治能力的明君,卻英年早逝,算是遇人不淑,一心依仗的重臣卻奪取了自己的天下。

    太祖趙匡胤,自幼習武練就了一身本事,從他踏入軍中到即位皇帝,用了十二年,然後他又在當皇帝之後拿下了整個天下,只可惜正值壯年,卻因與弟弟一同飲酒突然暴斃,也令人感嘆(此事史載多種版本,暫且不議)

    無論是世宗還是太祖,都有爭取天下的能力和水平,只是歷史總是記錄下光輝的成功者,而成功者之前的奠基人卻鮮為人知

    時人只知趙匡胤,無人知曉柴世宗

    但是史書是不會說謊的,也不會遺忘。若無柴榮,定無趙宋!

    只是很可惜,太祖郭威固然優秀卻英年早逝

    繼承者柴榮雄才大略不亞於郭威,卻也是英年早逝

    最終便宜了趙匡胤同志,而趙大不負眾望,也算是沒有辜負柴榮,建立了強大的趙宋,並基本統一了中原

  • 17 # 鳶飛九天2018

    唐末藩鎮割據,軍閥混戰。各個藩鎮頭領和軍閥頭子,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尤其是對軍隊的絕對統治,會收取一些優秀的年輕人,作為“假子”。類似我們現在的“乾兒子”,以親情的手段,達到控制部隊目的。

    由於戰亂頻發,無論是底層百姓還是藩鎮首領,都朝不保夕。唐末藩鎮首領,有多位被部下以下克上,導致全家人被殺。所以當時來說,為了家族和地位的延續,最為親密的假子,和親子的地位是差不多的,假子依然具有家族和地位的繼承權。

    話說回來郭威。郭威本是後漢大將,由於受到後漢國主的猜疑,全家包括正在襁褓中的兒子都被殺光。因此,當他黃袍加身,建立大周時,已經沒有血脈上的繼承人了。

    而柴榮與後周也不是毫無關係,郭威是柴榮的姑丈,他從小在郭威家長大,因此關係很是親近,而柴榮本身也很優秀,且性格也很好。因此被郭威收為義子。郭威稱帝后,已經46歲了,因此他急需一個繼承人,穩定政權,給部下以信心。自然最親近和最優秀的義子被立為繼承人。

    當郭威去世後,柴榮也自然順理成章的繼位。而柴榮也不併不負郭威的厚望,繼位後勵精圖治,政治清明,中原開始復甦。為趙匡胤一統天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 18 #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在家天下時代,父傳子是再合適不過了,不過尷尬的是後周太祖郭威的兒子們都被後漢隱帝劉承祐殺光,史書記載:“嬰孺無免者。”即後漢隱帝把郭威在京城的家屬全部殺死,連在襁褓中的嬰兒都不曾放過,這是傳位的緣由之一。

    原本郭威乃是後漢的一名大將,因助後漢高祖劉知遠登基有功,因此劉知遠在建立後漢以後對郭威多有加封,甚至臨死之時任命他與另外一人為託孤大臣,輔助後漢隱帝。可是後漢隱帝劉承祐自繼位後,就與其寵臣對郭威等有功大將十分疑忌,一直想方設法的想除去郭威等武將。

    後來直接下秘詔於其它節度使讓他們秘密誅殺郭威等人,但結果卻是其它節度使向郭威投誠,郭威一下子反客為主。既然君主不仁,郭威也就不義了,他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討伐,結果就發生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再後來等到時機成熟,郭威直接宣佈代漢建周,作為一國之君沒有兒子,那百年之後江山的繼承就會出現問題,因此柴榮有幸的被其選為了帝國的繼承人。為什麼是柴榮而不是其它人呢?

    這其中緣由主要有兩點,其一郭威是柴榮的姑丈,且柴榮從小在郭威家長大,可謂是知根知底。其二柴榮此人謹慎篤厚,郭威曾讓他治理過州縣,結果柴榮治理的不錯,這讓郭威很是滿意,因此倆人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郭威也是很放心的把江山交給了柴榮。

  • 19 # 司馬長史

    因為郭威的全部家屬都被後漢隱帝劉承佑殺掉了,其中就包括郭威尚在襁褓中的兒子。

    而柴榮從小在姑丈郭威身邊後被郭威收為養子,是第一繼承人。

    郭威曾為後漢的鄴都留守,後漢隱帝劉承佑不喜歡受到大臣的牽制,便派人去謀殺郭威,郭威因此反叛,劉承佑見郭威反叛,就將郭威在京的全部家屬殺掉,包括郭威剛出去的兒子。

    《新五代史.郭威傳》:“隱帝得威奏,以示業等,業等皆言威反狀已白,乃悉誅威家屬於京師。”

    950年冬,郭威發兵南進,在七里坡大敗後漢軍,劉承佑在逃亡途中被郭允明所殺。隨後郭威帶兵入京見太后,擁立劉贇即位。

    隨後率軍北上抵禦契丹,在途經澶州時,士兵兵變,郭威黃袍加身,951年正月,郭威稱帝,國號大周。

    郭威稱帝后,治國有方,勤儉節約,但是在此期間未有子。

    954年正月,郭威病重,便囑咐柴榮為他修陵墓,叫他簡單處理就行,不要太鋪張。

    接著大封群臣,命柴榮繼位,讓範質、王溥輔佐柴榮。當晚,郭威病逝,晉王柴榮按遺命在柩前即皇帝位。

  • 20 # 剛剛圖774

    因為柴榮是郭威過繼而來的養子,擁有繼承權。還因為郭威有血緣關係的兒子郭信、郭侗都被後漢隱帝給殺害了。這樣,柴榮就是唯一的繼承人了!

    本來郭威是柴榮的親姑父,由於幼年時期便過繼給了郭威,所以郭威和柴榮就是名副其實的父子,即使是繼子在古代也擁有和親兒子一樣的權力。就像三國時期劉封也擁有繼承劉備蜀漢的權力一樣。

    郭威作為大將,深得後漢太祖劉知遠的信任,劉知遠駕崩後託孤於郭威,但是繼位的隱帝並不信任郭威,而是充滿了猜忌。在不斷地猜忌中,郭威也逐漸生了反心。

    公元951年,隱帝派人刺殺郭威,郭威大怒,在一場謀劃下,郭威黃袍加身,決定起兵稱帝,不久便攻陷了開封。但是,作為大將的郭威在起兵前府邸、家眷都在開封,自己的兩個親兒子郭侗、郭信也在動亂中被隱帝殺害。

    親兒子都沒有了,太子只能是柴榮了,而五代又有一個潛規則,是沒有太子的,都預設晉王是皇位的繼承人!柴榮正是受封晉王,所以就是儲君。另外提一點,趙光義也是晉王,所以繼承皇位的是他而不是趙德光。

    另外,柴榮也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君主,他在位期間平淮右、定關中…如果不是因為天不假年,英年早逝的話,他必定一統天下!可惜,一切努力都成就了趙匡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工作中如何向上司彙報,上司才能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