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夏目歷史君

    孫權大敗劉備之後主動向劉備求和,按道理應該乘勝追擊才是,那孫權為什麼打贏了還怕了呢?當時孫權雖然打了勝仗,贏了劉備,但劉備被削弱了,北邊的曹魏自然而然把東吳當成了最大的敵人,東吳就成了曹丕的主要對手,而之前這個主要對手是劉備。

    若是不主動求和,繼續得罪劉備,不排除劉備和曹丕一起連起手來,要知道蜀國吃了夷陵的虧,東吳還欠著曹魏赤壁的債。若是魏蜀聯手,東吳是完全沒有機會的,老家都要被滅了。

    更何況當時劉備兵敗時,曹丕就已經要攻打東吳了,這時還去打劉備,不是好出路。搞不好還會被倆家夾擊,像關羽一樣。對自己有利,不排除魏蜀倆家也會聯手。其實當時吳雖然勝了,但處境比劉備還要兇險,向劉備求和是孫權唯一的出路。畢竟自己勢力太小,如果不和劉備聯手,是不可能保持鼎足之勢的。除此之外,夷陵之戰後,劉備雖慘敗,但東吳也受到了很大打擊,需要時間去恢復,如果這時候不討好劉備,乘劉備新敗去求和給足劉備面子,這樣也能緩解下他的怨氣,再次維持聯盟說到底還是為了自己利益,為了聯合起來維持鼎足之勢,對抗大敵曹魏。

  • 2 # 情懷歷史

    孫權主動求和,一是因為蜀漢實力尚存,二是因為自己也受到了損傷,三是因為曹丕後面虎視眈眈。

    首先,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雖然大部分情況下,是失敗的一方向勝利的一方求和,但是,也不乏勝者主動求和的情況。比如對於宋朝這個朝代,在與遼國、西夏、金國的交戰中也取得過多次勝利,但是宋朝卻主動派遣使臣求和,甚至納貢賠錢。回到今天要說的夷陵之戰,雖然陸遜火燒了劉備的大軍,但是,此戰過後,蜀漢依然還有一戰之力。《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先主自猇亭還秭歸,收合離散兵,遂棄船舫,由步道還魚復,改魚復縣曰永安。”

    由此,對於當時的劉備來說,正在聚攏散落計程車兵,收拾戰船,有望和東吳再次展開戰鬥。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劉備一生經歷大小戰役無數,雖然多次失敗,好多次甚至丟盔棄甲,如若喪家之犬。但是,劉備每一次都能站起來,最終佔據荊州和益州,和孫權、曹操三足鼎立。與此同時,當時的蜀漢文有諸葛亮,武有趙雲、魏延等,這對於東吳來說依然是不小地威懾。而這,成為孫權主動求和的重要基礎。

    同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對於陸遜來說,雖然大破劉備的大軍,不過己方也受到了不小地的損失。更為關鍵的是,在東吳的後方,曹丕正在虎視眈眈。雖然聯合圍攻關羽上,魏國和東吳迎來了一段“蜜月期”。但是,在關羽被殺後,曹丕希望東吳稱臣,並且要孫權派自己的兒子去魏國當人質。由此,因為不可調和的矛盾,曹魏和東吳已經處在了戰爭的邊緣上了。三國時期,曹魏開國之君魏文帝曹丕曾於任內的222-223年、224年和225年三次進攻東吳。

    最後,夷陵之戰後,東吳守住了荊州,而蜀漢受到重創,元氣大傷。此戰兩國實力都受到影響,為雙方日後消除矛盾、共同抗魏奠定基礎。三國三國,之所以有意思就在於,是三方博弈,而不是簡單的敵我雙方博弈。既然是三方博弈,那麼當其中一方比較強勢,擊敗了一方,另外一方就會有所動作。所以,孫權主動向劉備、諸葛亮求和,也是希望可以聯合蜀漢對抗勢力更為強大的魏國,以此保持三國的平衡。

  • 3 # 知常容

    孫權的求和,你不要把它理解成普通的國家投降的求和。孫權一直用這種方法,把曹操跟劉備玩弄在手掌之中。

    他向曹操臣服,也向曹丕稱臣,還被曹丕封為吳王賜九錫。他向曹操稱臣的時候,曹操讓他送兒子過來,他鳥都不鳥。向曹丕稱臣的時侯一有機會他就去打曹丕。

    你不要理解孫權向劉備求和就表示孫權怕了劉備。如果你這樣理解你就上了孫權的當,不要忘記曹操對孫權的評價是,生兒當如孫仲謀。孫權是個軟骨頭,你以為一代梟雄曹操會對他有如此高的評價嗎?

    他的求和稱臣,就是一種委曲求全,一種外交手段,一旦時機成熟,他就會翻臉,這是他常用的。因為對於孫權來說,求和不求和無所謂的。他是很善於抓住機會,所以夷陵之戰孫權勝利了,為什麼還要求和,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曹丕要打他,第二個他是為了鞏固勝利果實,給劉備一個臺階下,不要忘了劉備是怎麼死的,是被陸遜活活氣死的。

    難道是真的求和嗎?只是暫緩之計,其實劉備死後,他們就開始增兵,準備謀圖巴蜀,這才有了永安託孤的時候,劉備突擊提拔李嚴鎮守永安。

  • 4 # 歷史戰爭

    孫權向劉備求和主要原因有三個:

    1:襲取荊州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沒必要擴大戰爭

    我們知道夷陵之戰爆發的原因是孫權背棄了孫劉聯盟投奔了曹魏,在關羽攻打樊城的時候孫權趁機襲取了荊州並殺死了關羽。關羽的死和荊州的丟失讓劉備失去了理智才貿然決定伐吳的。

    事實上孫權之所以背棄劉備是因為雙方在荊州領土上的爭議難以透過外交來解決,而鎮守荊州的關羽對孫權的態度又一向很惡劣。綜合上面的因素孫權最終還是背棄了劉備,不過孫權的目標只是奪回荊州並沒想到和劉備血拼。因此在得到荊州之後孫權也不想和劉備將戰爭擴大化,於是當劉備伐吳的時候孫權這才主動的向劉備求和。

    2:察覺到了魏國要襲擊東吳的軍事動向

    我們說孫權降魏其實只是一種戰略手段,在拿下荊州之後他一直監視著魏國的軍事行動。當劉備伐吳的時候孫權最為擔心其實並不是和蜀國而是北邊虎視眈眈的魏國。為了陷入兩面作戰的被動局面孫權只得向劉備求和。

    3:吳蜀兩國只有聯盟才能和魏國抗衡

    作為吳國的君主孫權當然很清楚他和蜀國最終還是要走上結盟的道路,因為魏國的實力要遠超過蜀國和吳國,吳國要延續國祚必然要聯合蜀國才能與魏國抗衡。如果吳國和蜀國自相殘殺那麼魏國很有可能就會坐收漁翁之利一統天下。

  • 5 # 密探零零發

    孫權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形勢所逼,做出的明智選擇,否被孫權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甚至他們都會被曹魏被滅了。

    一、失去先機,再戰無益。夷陵之戰,劉備慘敗,被吳軍一路追趕,但當劉備到了白帝城在援兵到來之後,劉備終於穩住了陣腳。而吳軍也已經失去了時機,再戰吳軍也不會討到好處。

    二、魏軍虎視眈眈,隨時準備出手滅掉蜀國和吳國。在劉備和孫權打仗的時候,一旁的強敵魏國作壁上觀,虎視眈眈,隨時準備來一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孫權擔心在和劉備拼個兩敗俱傷的時候,被魏軍一舉殲滅。因此,孫權率先向劉備求和。

    總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魏國作為三國最大的勢力,是劉備和孫權的最大威脅,再一次促使他們握手言和,做成聯盟,共同抗擊曹魏。

  • 6 # 史論縱橫

    這就是三國這段歷史的精彩之處,三國三國就是這魏、蜀、吳這三國如何保持均衡。

    當時三國雖然曹操剛剛經歷赤壁之戰,但是還是三方中勢力最強大的,因此,東吳和蜀漢從大的層面來說還是聯合抗曹的,一旦某一方面被吞併,則可能無力對抗曹操,這是三國時期的大背景,想要圖存,蜀,吳必須聯合。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二者之間一點矛盾都沒有,在荊州這塊問題上,劉備雖然得了一點土地(只是荊州的幾個郡,不是全部),但是,赤壁之戰是東吳出力攻下的,也就是說雖然劉備搶了,但是孫權想要,劉備迫於無奈,就說和孫權借的。其實,孫權的視野的侷限性也就能看到這麼多了。

    如果,當時孫劉聯軍趁勢北伐,則很有可能擊敗曹操,這是孫劉最好的機會,沒有之一。

    孫權認為,應該先取荊州,這樣一方面提升了自己的實力,也削弱了劉備的實力。於是冒著撕破臉的危險也要取回荊州。在孫權殺死關羽,奪走荊州的時候,其實事已經鬧大了,劉備不計後果發動夷陵之戰,就是單純的報復。

    劉備即使敗了,後面還有蜀地,如果還是要和你決一死戰,跟你打到底,把蜀國逼急了,蜀國就像魏國投降了,那麼,東吳馬上就會被魏國打敗。

    其實,說到底,在秀下限這塊,孫權比劉備秀的好,所以夷陵之戰後選擇和蜀國求和。

  • 7 # 歷史長流中的魚兒

    一、蜀國雖元氣大傷,但兵力還是有優勢。

    成都還有大量的守軍,而且劉備兵敗後,並沒有全軍覆沒,集結起來的上萬部隊仍然讓吳軍懼怕。現在孫權跟劉備新仇舊恨都結下了,孫權也明白劉備經過此敗後是想急於回去休養生息的。現在吃虧的是劉備,只有獲勝的的一方主動去請和,劉備才好借坡下驢,所以在雙方都有求和的想法下,孫權去是最好的。

    二、還有魏國虎視眈眈。

    孫權曾向曹丕求救,曹丕也以幫助東吳為由派出了軍隊,而國與國之間是沒有真正的信用可言的。孫權如果繼續和劉備戰爭下去,必然“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而戰爭在東吳本土,一旦有失那孫權就是家業不保了,所以這個險孫權不敢冒。而只有與劉備講和,迅速回兵駐守防止曹魏偷襲才是當務之急。

    三、擔心蜀魏聯合滅吳。

    這三個國家誰也不相信誰,三國的勢力碰到一起,局勢是千變萬化的,只看對誰有利。蜀魏都是出兵到了東吳的地盤,若是兩方聯合,極有可能把東吳給瓜分了。孫權猜到劉備不希望看到這種情況,因為魏強蜀弱,加上蜀國新敗,就算瓜分了東吳,蜀國在獨木難支的情況下也有可能被魏國順勢滅掉。在孫劉這兩家比較弱的局勢下,維持三國鼎立的局勢才是長久之計。所以孫權知道去求和是有可能的。

    總的來說國與國之間沒有真正的的友誼,只有真正的利益,當權者審時度勢做出什麼樣的決定也不足為奇!

  • 8 # 這些歷史要讀

    這正是孫權的高明之處!因為,孫權很清楚,只有孫劉聯盟才是抵抗曹魏的唯一出路。所以,孫權一直不希望與劉備開戰。即便開戰,也是一直尋求議和的機會。

    其實夷陵之戰,孫權根本從一開始就不想打。在戰爭前期,孫權就多番派使者與劉備議和。只是劉備怒火攻心,加上開局就佔了優勢,因此根本不搭理孫權的求和。

    於是,孫權只能將求和方針轉變成以戰促和。

    孫權是個很有眼光的人物,更是個知人善任的君主。在這場夷陵之戰中,我們便能看到。他力排爭議,破格任命陸遜為帥。最終陸遜以一計漂亮火燒連營,成功擊敗了劉備大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而擊敗劉備後,孫權的舉措更是體現了他的眼光。孫權從頭到尾都旨在以戰促和,因此夷陵之戰後,孫權並沒有乘勝追擊劉備的軍隊,而是派人慰問,還主動放還被吳軍俘虜的蜀軍將士。透過這些示好的舉動,極力修復孫劉的關係,再次維護了孫劉聯盟,從而避免了雙方繼續爭鬥,給曹魏以可乘之機。

    所以,孫權戰勝劉備不過是手段,議和才是他的目的!

  • 9 # 大蔥侃侃侃

    因為再打下去 就要進入蜀漢的國境以內跟他們對抗 蜀地跟孫吳一樣 易守難攻

    夷陵之戰的本質是一場自衛反擊戰 打跑了劉備 目的已經達到了 在沒有明確把握能夠殲滅蜀漢的情況下 理智的統帥和領袖都會選擇見好就收 比如陸遜和孫權 作為這場戰役孫吳方面最重要的兩個人 他們都是極其冷靜和明智的人 不會貿然擴大戰果窮兵黷武

    另一方面 曹丕也不是省油的燈 實際上就在陸遜贏得夷陵之戰的幾乎同時 曹丕就已經發兵攻打吳國了 賭得就是陸遜會趁勝追擊 導致國境空虛 自己可以趁虛而入 有著豐富的與魏國鬥爭經驗的孫吳集團不會看不到這點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 既然長期以內 還要和蜀漢聯盟抗曹 那自然就化干戈為玉帛

    說白了 孫權要是有力量獨吞蜀漢 早就做了 (實際上蜀漢滅亡的時候他們確實趁火打劫) 只不過現在沒這個實力 順應形勢做出的決策而已

  • 10 # 陸小雞讀歷史

    《三國演義》中夷陵大戰完了以後,劉備逃到了白帝城,陸遜親自帶著大軍追趕,到諸葛亮的八卦陣出不來了,幸虧黃承彥指點才脫離險境回到東吳。說明東吳的人,對付不了諸葛亮。當然這只是戰術方面,其中還有以幾個原因

    第一,東吳消耗不起

    《三國演義》中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起兵75萬進攻東吳,糧食軍械消耗極大。而東吳方面為了對坑劉備的進攻,也聚攏了十萬人的部隊,而這十萬人的吃喝拉撒用以及戰爭消耗也是非常巨大的,東吳的百姓難以承受。

    幸虧是打敗了劉備,阻止了劉備的進攻,如果繼續進攻劉備,先不說諸葛亮的厲害,就說他東吳的糧草軍械的供給都很困難,而益州多山區,江東孫吳善於水上作戰,卻沒有兵馬善於山區作戰,那樣很被動,糧食也會供應不夠,那些軍隊還沒打自己就餓死了。所以東吳也需要休養生息。

    第二,東吳曹操趁虛而入

    《三國演義》中如果東吳有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去進攻在益州的諸葛亮,那麼曹操就會趁著東吳國內兵力空虛,從北方南下進攻東吳,那樣東吳就會面臨兩方面的敵人,西邊的諸葛亮不好惹,北邊的曹魏是全副武裝的生力軍,怎麼都是顧得了頭顧不了尾。所以孫權選擇主動撤兵求和,是明智之舉。

    第三,劉備還不能徹底消滅

    《三國演義》中當時的天下形式還是三國鼎立,他們每一個都不想看著另外兩個做大,所以哪個做大,另外兩個必須聯合起來才能對坑那個大的,本來孫劉大戰以後,他們兩個國家的整體實力都下滑一大截,相對來說曹魏的實力就高出一大截,如果孫權向劉備開戰,那麼他們兩國的實力繼續下降,曹魏正好可以坐山觀虎鬥,兩敗俱傷之後,正好漁翁得利。那是孫權和諸葛亮都不想看到的。所以孫權主動向劉備求和。

    所以從各個角度來看,孫權並不是不想徹底消滅劉備,而是當時的國際形勢他不得不繼續實行孫劉聯盟,孫權做出了最明智的選擇。

  • 11 # 優己

    孫權向劉備求和主要是因為曹丕動向不明。曹丕的實力比孫劉兩家合在一起還要強一倍。一旦孫權跟劉備對攻,則不管是削弱劉備也好還是削弱孫權自己也好,都是曹丕得利。到時兩國與曹魏的實力差得更大。由此可見,孫權其實比劉備更有戰略眼光。

    從實際角度來看,當孫權佔領荊州消滅荊州兵團與關羽之後,蜀漢就不可能威脅到孫吳了。因為關羽軍團是唯一可以跟吳國水師對抗的軍事力量。(關羽軍團源自劉琦部隊,也就是當年跟孫權打了好幾次戰爭的黃祖,孫權的父親孫堅就是被這支部隊所殺。)蜀漢沒有水軍,進攻就必須走陸路,而陸路只有夷陵山地這一條,這是易守難攻的地方。孫吳根本不怕劉備。比如,陸遜指揮夷陵之戰的時候就派兵封鎖了巴郡出川口。

    其次,孫權跟劉備求和除了怕曹丕趁機來進攻外,主要還不想消滅劉備滅得太徹底。在夷陵之戰前,劉備有軍隊十一萬三千多人,劉備如果用這麼一支軍隊在漢中隴西生事,那麼對孫吳分攤曹魏軍事壓力還是有利的。反之,孫權打掉夷陵後。整個蜀漢兵力不到五萬,全部被劉備敗光了。

  • 12 # 小玲子說點史

    孫權的求和,那是一點誠意都沒有。因為,孫權一個勁的要和劉備和談,但卻隻字不提歸還荊州的事情,這不是在糊弄劉備嗎?如果孫權真的誠心想求和,那就趕緊把佔領的荊州地區吐出來。總而言之,關二爺已經是人死不能復生,但搶走的地盤還是可以還回來的吧,可結果呢?

    事實上,孫權向劉備求和,不過是在穩定劉備的情緒,免得他盛怒之下做出不顧後果的事情出來。換句話說,衝動是魔鬼,千萬別衝動。因為,對於孫權而言,他並不害怕劉備前來進攻,他真正害怕的是,劉備不顧一切後果的進攻。因為,從益州到荊州,那是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可謂是順流而下,一瀉千里。

    如果劉備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想法,直接率領大軍從益州順流而下直搗江陵,那陸遜自然是無法阻擋,只能在江陵和劉備展開生死決戰,而孫權也只能是叫苦不迭。因為,這種同歸於盡的打法,不管是劉備獲勝還是孫權獲勝,最終便宜的只能是曹丕。在這種背景下,孫權自然是害怕不已,只能一個勁的找劉備和談,其目的就是讓劉備別衝動。

    至於劉備,剛開始雖然表現得一副氣吞山河的模樣,但後面卻是小心謹慎到了極致,因為劉備在出兵快半年後,他的大軍還停留在秭歸。在這種情況下,孫權自然明白劉備不過是虛張聲勢而言。另外,劉備前期所取得的勝利,不過是因為陸遜主動收縮戰線所導致的,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勝仗!

  • 13 # 張生全精彩歷史

    為什麼孫權打了勝仗還要求和?要研究這個問題,我們得分析當時的三國形勢。

    赤壁之戰前,三國形勢是曹魏實力最雄厚,蜀漢和東吳必須聯合起來,才能對付曹魏,而且還不一定打得贏。赤壁之戰後,儘管曹魏輸了這場戰爭,但他依然是實力最雄厚的,孫劉依然必須聯合。

    (孫權劇照)

    但是幾年過去,形勢一下發生了很大變化,平衡一下被打破了。打破這個平衡的,是蜀漢。蜀漢不僅佔領了益州,有了一個出產豐富的魚米之鄉作為根據地。而且他還同時擁有了兩個箭頭:一是在漢中大戰中戰勝了曹操,擁有了關中之地。二是擁有荊州五郡。

    蜀漢的這種迅猛的發展勢頭,讓東吳非常擔心。雖說當時蜀漢並沒有與東吳為敵,名義上還是聯合抗曹。但是,一旦蜀漢把曹魏拿下來了,或者說,就算沒有拿下來,蜀漢佔據了壓倒性的優勢,東吳還有立足之地嗎?

    所以,東吳絕對不允許蜀漢繼續按照這樣的方式發展下去,在關羽從荊州出發,北上抗曹打襄樊的時候,東吳便在背後偷襲蜀漢,獲得荊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

    東吳的這次行動,其實是很冒險的。一是當時蜀漢非常強大,關羽剛擒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勢頭正強。二是一旦出兵,也就意味著破壞了孫劉聯盟。蜀漢倒過來,把兵鋒對準他,他就很危險。

    (關羽劇照)

    但儘管這樣,這也是一場不得不打的仗。不打,無法遏制蜀漢的勢頭,到時候自己只有死路一條。打了,可以在打破平衡的情況下,覓得新的戰略點。

    幸運的是,由於龐統去世,劉備調諸葛亮緊急入川,關羽身邊缺少了謀臣。又由於關羽驕傲自負,粗心大意,最後東吳打勝了。而且更幸運的是,關羽被打死了。

    東吳這樣的行動,自然會遭到蜀漢的報復,於是夷陵之戰爆發了。

    再次幸運的是,東吳的夷陵之戰,又打勝了。

    打勝以後,東吳立刻就向蜀漢求和。為什麼連打了兩個大勝仗,東吳還要求和呢?

    很簡單,東吳的目的,只是要遏制蜀漢的發展勢頭,讓兩國的形勢,重新回到赤壁前後的平衡點,也就是重新實現兩國聯合抗曹的局面。

    東吳不敢與蜀漢為敵,也不能與蜀漢為敵。不敢,是因為蜀漢雖然經歷了兩次敗仗,但是其總體實力,依然高於東吳。硬打,只能自取滅亡。不能,是聯合蜀漢是一個堅定不移的策略。只有聯合蜀漢抗曹,東吳才有立足點。反過來,如果聯合曹魏,那就是直接被曹魏吞併,東吳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劉備劇照)

    所以,孫權在夷陵之戰勝利後,立刻就主動求和。

    劉備損失了最得力的干將關羽,又打了敗仗,他內心的荒涼可想而知。但是有什麼辦法呢?英雄也有氣短的時候。如果當時他能夠挺過那一劫,活下來,相信他也是會同意孫權的求和的。

    (參考資料:《三國志》)

  • 14 # 君山話史

    這就是孫權作為政治家的高明之處。

    面對已經稱帝的魏、蜀兩國,孫權在外交上縱橫捭闔。在劉備大舉攻吳時,孫權假意向魏國稱臣,穩住魏國後,全力出擊,破蜀師於夷陵。但是,倘若他真的向魏國投降,就不是英雄豪傑了。

    曹丕派浩周出使吳國,授予孫權“吳王”封號,並要求他遣子入質,兌現投降的承諾。所謂遣子入侍,是好聽的說法,實際上就是要孫權把兒子當作人質扣押在魏國,以表示對朝廷的忠心。

    孫權當然沒那麼笨,要是把人質送上,就完全受制於人。他使了一個“拖”字訣,用各種藉口忽悠魏國特使浩周,拖延時日。浩周有點急了,對孫權說:“我可是用全家百餘口人的性命在陛下面前為您打保票的。”孫權裝出十分感動的模樣,感動得淚眼汪汪,眼淚打溼了衣襟,並指著天發誓。可是,直到浩周返回魏國,孫權也沒有遣子入質。

    曹丕很不高興了,又派侍中辛毗、尚書桓階兩人出使吳國,催促孫權趕緊送兒子赴魏。由於夷陵之戰的全勝,來自蜀漢的威脅已不復存在,孫權的腰桿也硬起來了。這次他撕破臉皮,拒絕交出人質。

    此是曹丕才意識到自己被狡猾的孫權給耍了,不禁龍顏大怒,當即下令,組建南征軍,討伐吳國。

    魏文帝曹丕大舉南征,天下震動。在如狼似虎的強敵面前,蜀、吳兩國的關係有所緩和。孫權有大政治家的風範,他主動派太中大夫鄭泉訪問蜀漢,希望改善兩國關係。蜀漢皇帝劉備也意識到吳國抗擊魏國入侵對蜀漢安全的重要性,倘若吳國扛不過魏國的一擊,東吳滅亡,以蜀國現在殘破的軍事力量,更不是曹魏的對手。在這種情況下,劉備也派太中大夫宗瑋前往吳國。

    當然,劉備與孫權是不可能化敵為友的。

    關羽被殺加上夷陵之敗,可謂是舊仇添新恨,仇恨如此之深,如何能化解?夷陵之敗是劉備一生之恥,他曾恨恨地說:“我被陸遜所折辱,豈非天意乎?”現在陸遜防禦的荊州是魏軍的主攻目標,劉備故意寫封信嚇唬陸遜:“魏軍已經抵達長江、漢水一線,我如果再次發兵東下,將軍認為後果如何?”

    本想嚇唬陸遜,結果卻自討沒趣。陸遜以強硬的語氣答覆說:“貴軍剛吃了敗仗,元氣尚未恢復,正因為如此,才與我國互派使者往來。當務之急應該休養生息,哪還能窮兵黷武呢?倘若不加考慮,幻想以殘兵敗將遠征,勢必無處逃命了。”

    你想想,劉備一代梟雄,在戰場上輸給了陸遜,在口水戰上也沒佔到便宜,可謂羞上加羞。

    孫權在穩住劉備後,全力迎戰曹丕,最終擊退曹軍來犯,保住東吳。“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打仗能力雖然不行,但是外交能力,堪稱高手中的高手。

  • 15 # 第二支筆

    首先要明確的是,當時最強大的勢力,依然是曹魏。基於此最大的背景進行一些分析,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劉備雖敗,諸葛亮尚在

    雖然劉備大敗,幾乎耗盡了當時的精銳。但是成都尚有精兵數萬,而且此次劉備大敗於陸遜很大原因是劉備自大,藐視對手,而且中了陸遜的計策。如今孔明來打白帝城,統領軍務,包括陸遜在內的所有東吳將領幾乎都不可能在謀略上擊敗諸葛亮,到時候戰鬥開打,久站不下消耗軍備卻沒有收益,而且還可能被諸葛亮反攻,得不償失。

    二、荊州方定,根基不穩,曹魏在北方虎視眈眈

    三足鼎立,缺一不可。此時孫劉依然是弱勢一方,再繼續互相攻打,曹魏肯定要坐收漁利。而且關羽父子經營荊州數年,如今剛得荊州,根基本來就不穩定,在和劉備開戰,北方曹魏趁虛而入不但容易丟失荊州,還容易動搖根本甚至滅國。此時必須要再度和劉備聯合才能自保。

    三、東吳水站聞名,陸戰卻缺點明顯,打不下西川。

    東吳打的勝仗幾乎都是水站,陸戰大勝一個手都能數過來。還讓張遼打出了逍遙津的背景之戰,在加上西川易守難攻,還有諸葛亮把守,東吳根本不可能打下西川,東吳現在是贏家,如果不求和繼續作戰很大機率要變成輸家,不如現在見好就收。

    此時劉備也知道自己伐吳的錯誤性,礙於面子騎虎難下,此時求和做個順水人情,兩家都是最有利的方式。

  • 16 # 海口信訪

    第一,夷陵之戰後,劉備的實力其實依然強於孫權。夷陵大勝,只是給孫權增加了談判的籌碼而已,況且北方曹魏依然仍是孫權三足鼎力時期的頭號敵人。

    第二,劉備陣營夷陵大敗,以諸葛亮為代表的和談聯盟力量就佔了上風,有了重新聯盟的可能性。

    第三,孫權也走向垂垂老矣,當年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英雄氣早已不在,晚年孫權只想保江東,只想維持現狀,並不想你死我活,也有了重新和談的基礎。

  • 17 # 盜帥夜留香YE

    其實看到這個問題

    我們同樣可以思考,當時東吳耗費無數兵馬錢糧打下來的南郡,為何要輕易的“借”給劉備?

    終其原因,就是孫權作為江東之主,僅次於曹操之下的第二大諸侯,需要一個人來為自己分擔來自於曹操的壓力。

    很顯然

    劉備就是孫權看中的人選

    所以,孫權才會將南郡借給劉備,讓劉備有機會發育起來,成為位居於自己之下的第三大諸侯

    只有這樣,曹魏的目光才不會只放在江東

    但讓孫權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劉備在得到南郡,據有荊州五郡之後,發育的速度遠超了自己想象。

    劉備先以荊州為基,先取西川,再取漢中

    漢中一戰

    當初在赤壁之時只能託庇於自己的劉備,居然在絲毫沒有藉助江東兵力的情況,正面擊潰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名正言順的據有了西南大片領土,一躍成為了位居曹魏之下的第二大諸侯,把曾經的天下老二踩了下去。

    這一下子孫權就坐不住了。

    這就好比說,在打王者榮耀或者英雄聯盟的時候,本來自己非常有優勢,可以拿自己的隊的mvp,但靠自己似乎不能穩贏對面,就故意讓了一些經濟給隊友。

    結果隊友一下子就發展起來了,大殺四方,五殺超神,成為了mvp

    相信放在誰頭上,誰都會覺得有些不好受。

    所以,孫權才打算索要荊州,將自己的實力重新拉到天下第二的位置,至少也要和劉備回到同一起跑線上。

    於是乎

    才有接下來一系列故事

    呂蒙發動江陵之戰,奪取荊州,關羽之死,劉備發動伐吳戰爭,最終兵敗猇亭。

    事情發展到了這一步

    對於孫權來說,荊州已經回到了自己的手上,並且重創了劉備的兵馬,讓蜀漢的勢力已經實際上的落後於自己,這就夠了。

    如果再和蜀漢政權打下去

    孫劉雙方持續消耗,最終只能讓曹操坐收漁利

    無論最終是劉備勝出,還是孫權勝出,都將會給曹魏政權做了嫁衣。

    試問

    就算是江東集團拼盡全力,滅了蜀漢,佔據了西川和漢中之地,曹魏會讓孫權如此順利嗎

    如果此時曹兵大舉來攻

    如之奈何?

    孫權這麼想

    劉備、諸葛亮自然也能這麼想

    所以

    為了保住各自的地盤

    議和

    重修孫劉聯盟

    只能是孫劉兩家唯一的選擇!

  • 18 # 夏有涼風61

    先前,孫權襲荊州殺關羽是認為,劉備不會因關羽之死而棄大局於不顧,但孫權沒料到劉備真會替關羽報仇。而劉備替關羽報仇還有另外一個目的,就是以報仇之名義,一舉蕩平東吳,奪得半壁江山。而不是偏安益州。

    其實劉備早想打東吳的主意,只是先前有孫劉聯合的基礎。不好向東吳下手,而孫權襲荊州,殺關羽,恰恰給了劉備討伐的藉口,雖然夷陵之戰是一步險棋,但值得一試,如果成功則匡扶漢室有望,如果失敗,退守益州有山川之險。

    夷陵之戰最終如赤壁之戰一樣敗給了東吳,但此箇中想法要有誰能曉?

    以上皆為咱的意想,嘿嘿。

    孫權作為夷陵之戰勝出的一方,之所以向劉備求和,是因為擔心蜀漢相爭,會讓曹魏坐收了漁翁。

  • 19 # 每日趣評

    夷陵之戰是一場很奇怪的戰爭,戰前孫權已經向劉備求和,但是劉備沒有答應。隨後雙方爆發大戰 ,結果是劉備戰敗。這時孫權又向劉備求和,奇怪的是劉備同意了。那麼孫權為什麼會在勝利後向劉備求和呢?我為大家分析一下。

    夷陵之戰本是一場沒有必要發生的戰爭,因為吳、蜀本是聯盟關係。之所以爆發戰爭,理虧之方在於孫權。為什麼這樣講呢?

    孫、劉之分歧在於荊州,準確的說在於南郡。當年劉備以公安狹小,難以安置軍民為由向孫權求借南郡,而孫權也想借劉備之力防備曹操,於是孫權將本來歸自己佔領的南郡借給了劉備。後劉備勢力做大,收復了荊州南部四郡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一時勢力大增,這時孫權不得不對劉備改變看法。為什麼這樣講呢?

    孫權原先的構想是視劉備為自己的助手,視關羽、張飛為自己的部下,沒有想到沒有籠絡到人,反而丟了南郡。於是孫權在劉備得了益州之後向劉備討要南郡,這就是借荊州和還荊州的由來。

    劉備耍賴不還,說奪取關中之後再還南郡,孫權大怒,於是派人來強取。當時雙方以湘水為界南北軍事對峙,險些爆發戰爭。後曹操入漢中,劉備陷於兩線作戰的窘境,於是為了和曹操爭奪漢中,劉備和孫權講和,雙方以湘水為界,將長沙郡和桂陽郡送給東吳,武陵郡、零陵郡歸劉備,雙方暫時罷兵,但是南郡仍然沒有歸還孫權。

    孫權一直對南郡耿耿於懷,於是趁關羽進攻襄、樊之際偷襲南郡,佔領了整個荊州。這還不算,孫權還斬殺了關羽,這讓劉備很生氣。為什麼呢?

    雙方原先只是地界之爭,你拿回了荊州不說,還斬殺了我的結義兄弟關羽,這就太欺人太甚了,於是劉備說什麼都不原諒孫權,誓死也要討伐東吳。孫權這才意識到自己捅了馬蜂窩,闖了大禍。那麼此時另外一方魏國曹丕怎麼想呢?

    曹丕此時樂開了花,魏國一直在找雙方的漏洞,而此時雙方因為荊州生隙,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於是魏國謀士劉曄建議曹丕:兩小國各保一州,急時相互救援。如今相互攻伐,正是滅亡他們的好時機。如果此時我們興兵渡江,蜀國攻其外,我們攻其內,這樣的話,吳國必亡。但是曹丕不同意,為什麼呢?

    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今還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徑渡江襲之。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

    在曹丕看來,吳、蜀雖小,卻不容易攻伐。最好的辦法是聯合一方,進攻另外一方。而孫權和劉備相比,劉備比孫權要老辣的多。當年曹操就曾經說過:天下英雄,惟使君於曹爾。所以應當先消滅強一點的劉備,然後再消滅弱一點的孫策,這才是上策。

    恰逢此時,孫權派人來求和,也就是說,孫權同時向雙方求和,既向劉備求和,又向曹丕求和。那麼孫權為什麼這麼慫呢?因為此時吳國如同劉曄說的那樣,一旦不與蜀國結盟,如果被雙方共同進攻,那麼則必敗。所以孫權才這麼低三下四的向曹丕稱臣,而曹丕力排眾議接受了孫權的稱臣。

    隨後,東吳和蜀漢爆發了夷陵之戰,戰後孫權獲勝,但是劉備也沒有徹底放棄。劉備逃到永安之後就不走了,而永安瀕臨吳蜀邊境,劉備的意思很明顯,我隨時準備再次攻伐你。那麼孫權該怎麼辦呢?是繼續進攻還是求和呢?孫權選擇了再次求和,為什麼?這還要怪曹丕。

    曹丕接受孫權稱臣後假戲真做,不但雙方罷兵,曹丕還把孫權給供了起來。曹丕的意思是:你不是要聯盟我嗎?好的,我封你為吳王,看你以後還怎麼好意思跟我翻臉。孫權就這樣被曹丕置於無法迴旋的餘地。

    曹丕當然沒有那麼傻,只給孫權好處,曹丕還有要求。什麼要求呢?曹丕讓孫權趕緊送質子到京師洛陽,這樣方才顯示孫權稱臣的誠意。而這個要求觸碰了孫權的底線,那麼孫權的底線是什麼?

    孫權向曹丕稱臣只是權宜之際,為了求得生存,孫權可以低三下四的向曹丕稱臣,但是送質子到洛陽則萬萬不行。那樣的話,孫權就會被曹丕所牽制,假稱臣就變成了真稱臣。曹丕感到受到了戲弄,當時曹丕派浩周出使東吳,孫權當著浩周的面,痛哭流涕,指天為誓要稱臣送子,沒有想到夷陵之戰結束後卻敷衍了事,屢次拖延。

    吳王為之流涕沾襟,指天為誓。周還而侍子不至,但多設虛辭。

    於是曹丕派徵東大將軍曹休、前將軍張遼、鎮東將軍臧霸出洞口,大將軍曹仁出濡須,上軍大將軍曹真、徵南大將軍夏侯尚、左將軍張郃、右將軍徐晃圍南郡,兩路大軍同時伐吳。此時劉備還駐紮在永安,隨時準備反攻東吳,你說如果你是孫權,你該怎麼辦。

    於是在萬般無奈下,孫權只有繼續向劉備求和,而這種和是靠實力打出來的,孫權有理由相信,劉備會同意。此時的劉備雖然嘴硬,但是形勢在那裡擺著,曹魏再次進攻孫權,而蜀漢經過夷陵之戰後元氣大傷,如果東吳被滅,那麼蜀漢離死亡也就不遠了,於是雙方罷兵,孫權得以一門心思防備曹魏。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夷陵之戰後形勢對孫權並不樂觀,劉備駐紮在永安隨時準備二次進攻,而自己向曹魏稱臣也只是權宜之計。曹魏多次催促孫權送質子到洛陽,孫權的底線被屢次觸碰,權衡再三,和蜀漢結盟才是長久之計,因此,儘管孫權打贏了夷陵之戰,還是要想劉備求和,這種求和求得理直氣壯,是靠實力打出來的,比低三下四的向曹魏稱臣,被威脅送質子要強太多。

  • 20 # 小刀三國

    夷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劉備大敗而歸,蜀軍元氣大傷,可令人奇怪的是孫權明明勝利了卻還主動向劉備求和,這是為啥子呢?簡單來分析一下原因。

    其一,孫權人到中年,求穩安內,準備稱帝。

    公元222年的時候,孫權41歲了,人到中年,不再是鴻鵠之志了,更偏向於求穩安內了。就在公元229年,即七年後,孫權在武昌稱帝,此時的他48歲,這幾年裡,他做了哪些事情,全力抵抗蜀漢的一波進攻,全力抵抗曹魏的一波進攻,曹丕去世後主動挑釁曹魏一波以及安定內部局面,這些事無疑都是為帝業做準備。他主動與劉備求和,

    孫權

    其二,蜀漢絕非一時可滅,曹魏絕非等閒之輩。

    劉備已經抵達永安,趙雲已經前來支援,永安城至少也得有上萬蜀軍吧?吳軍如果全力進攻,肯定會自損八百吧?而且萬一長時間打不下來,會不會和劉備一樣,陷於困境呢?

    更重要的是,孫權劉備兩個弱者在爭鬥,曹魏虎視眈眈,絕不會袖手旁觀的。孫權、陸遜等等都深知這一點,如果東吳全力去攻打成都,曹魏全力南下,東吳如何抵抗?估計要完蛋!所以,機智的孫權安民加強城防,提前佈置好軍力,迎戰曹魏來犯。

    陸遜

    其三,三足鼎立已經定局,滅蜀時機未到,少了哪一足都不行。

    魏國發動伐蜀之戰,是在自身發展了數十年之後,國力強盛了,而且東吳國力也漸漸下降,而且鄧艾奇襲成功了。如此,方可少一足。

    而公元222年的時候,蜀國劉備、趙雲、諸葛亮等等老臣都還在,況且孫權交戰過兵力也有損失,並不具備滅蜀的完美條件。

    若強行伐蜀,蜀必會頑抗,最後兩敗俱傷,曹睿一舉定天下,美滋滋哈。

    諸葛亮

    大概就這些原因吧,求贊求關注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鴻門宴"項伯為什麼要保護劉邦脫險,項伯最後的結局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