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楓葉118
-
2 # 食之碌也
雞的品種較多,品質最上乘的應屬三黃雞。 三黃雞其原義是指黃羽、黃喙、黃腳的雞,此外還要求面板也是黃的,這種雞肉質嫩滑,皮脆骨軟,脂肪豐滿和味道鮮美。而現在所稱的三黃雞,不是特指某一個品種,而是指黃羽優質肉雞的統稱。
這類雞包括很多品種,分佈也很廣: 正陽三黃雞屬蛋肉兼用型雞種。體格較小,結構緊湊,具有黃喙、黃羽、黃?的三黃特徵。公雞虹彩橘紅色,全身羽毛金黃色,母雞脛羽黃色,帶金光。
胸圓,肌肉豐滿。 仙居三黃雞被譽為“中華第一雞”,曾得到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鐘愛,列為貢品,“三黃雞”的名字由朱元璋欽賜。 仙居三黃雞是典型的地方小型土雞,體形小巧,羽毛鮮亮,又稱“元寶雞”。
更值得一提的是此雞肉質細嫩,風味獨佳,能在《中國家禽志》種排首位。 廣西三黃雞 又叫信都雞、糯垌雞、大安雞、麻垌雞、江口雞。 廣西三黃雞公雞羽毛醬紅色,頸羽顏色比體羽淺。
翼羽常帶黑邊。尾羽多為黑色。母雞均黃羽,但主翼羽和副翼羽常帶黑邊或黑斑,尾羽也多為黑色。喙與脛黃色,也有脛白色。面板白色居多,少數為黃色。 如東三黃雞 如東三黃雞外型特徵:羽、嘴、腳均為黃色,三黃雞因此而得名。
該品種雞屬小型雞種,成年公雞平均體重為2。2-2。5公斤,母雞1。6-1。8公斤。肉質鮮美,香味濃郁。該雞遠在清代已作為貢品供皇室享用。“叫化雞”就是以肥美的育成三苗黃母雞作為原料而製作的馳名大江南北。
涼亭三黃雞 涼亭三黃雞具有骨細皮薄、毛孔細小,肉質鮮美嫩滑、皮細脆、味香濃、營養豐富、風味獨特等特點。 該雞嘴、皮、腳均為黃色,頭部較小,雞冠醉紅直立,體型緊湊,羽毛淺黃色有光澤。
母雞20周齡開產,年均產蛋140枚,種蛋受精率95%,受精蛋孵化率96%。 岑溪三黃雞 古典型岑溪三黃雞是廣西供港澳地區的歷史名雞,它體型小巧、外貌華麗、肉嫩骨細、愛啄好動。
容縣黎村三黃雞 容縣黎村三黃雞是經過本地長期選育,家系培育和品系交配而成的生長速度快的優良三黃雞新品種。 該品種頭部較小,雞冠鮮紅直立,被毛緊實,體型短而實,嘴、腳、毛金黃,肉質細嫩,雞味鮮美。
既適宜於個體小群放養,又適合大規模集約化籠養和平養。 永興三黃雞 永興三黃雞具有生長均勻,飼料轉化率高,抗病力強等特點。公雞羽毛金紅色,龍頭鳳尾,外貌華麗;母雞羽毛深黃色,被毛緊實且色澤鮮豔。
金大叔土三黃 金大叔土三黃雞具有早熟易肥、性狀穩定、抗病力極強等特點。該品種體形矮小、勻稱、毛色純黃、骨細皮薄、皮毛緊湊、單冠,具有“三黃”最典型的特徵。
紅光三黃雞 紅光三黃雞羽毛、喙、腳為黃色;冠直立、眼有神、長羽快;頭細、腳矮、胸寬、腹圓、體軀呈葫蘆形;皮薄色黃、肉嫩味香。 生產效能:種母雞開產日齡為140~150天,體重1。
5~1。6公斤,年均產蛋130~140枚,蛋重38~42克,受精率為92%,受精蛋孵化率為94%。全價料飼養,母雞110~120天上市。 沙田三黃雞 沙田三黃土雞體形矮小,發育好,抗病強,體質結實,皮毛緊湊,有光澤,成年肉雞大小適中,羽毛亮,雞冠鮮紅,喙部黃色;成年公雞羽毛金黃色,尾羽發達似鳳尾,適宜養作閹雞,因其肉質鮮美,早熟易肥,皮下脂肪分佈均勻,骨細皮薄,肉質細膩,入口留香,有地方土雞香味等特點。
沙田三黃土雞 巨東三黃雞 巨東三黃雞保持了傳統的“三黃” (黃嘴、黃皮、黃腳)特徵,雞冠鮮紅直立,頭小嘴短,羽毛豐滿,色澤光亮,體態矯健,體型適中,矮腳細骨,胸肌發達,肉質脆嫩,不論煲、燉、炒、白切樣樣皆宜,味道清香、鮮美濃郁,口感好,土雞風味十足,營養豐富,極受食家的歡迎,市場銷路廣、前景廣闊。
溧陽三黃雞 溧陽三黃雞產於江蘇溧陽。這種雞的特徵為黃喙、黃毛、黃爪,故稱,為蛋肉兼用型地方良種家禽。 大型雞腹下羽毛蓬鬆,尾羽較開張,整個外形略呈方形。眼大有神,眼瞳虹彩呈桔紅色。
具有覓食力強、耐粗飼、抗病力強等特點。其肉質緊密而細嫩,味道鮮美。 信都三黃雞 在廣西眾多三黃雞地方品種中,賀州市八步區信都三黃雞最為出名,主要產於賀州市八步區信都片四個鎮:信都、仁義、鋪門、靈峰,與其他地三黃雞的外貌特徵有所不同,可歸納為一小、二短、三黃,即體型小、腳細短,喙、腳、羽毛均呈黃色,屬優質小型肉用雞種。
此外不有皖南三黃雞、天長三黃雞、淮南三黃雞、寧都三黃雞。
-
3 # yao漂流瓶
據我知道是清遠大扇雞比較好吃,肉質鮮美,在我們這邊也是比較出名的。一般我們都是用那些玉米碎來餵養的,散放養在山裡,有些人放在果園裡,我們也叫果園雞。
-
4 # 炳哥私廚
閹雞[yān jī]
閹雞(英文名capon),俗稱熟雞,線雞、扇雞(騸雞)、剦雞、獻雞、鐓(dun)雞、憲雞、太監雞,就是透過外科手術摘除了睪丸的公雞。
中文名
閹雞
外文名
Capon
目的
讓公雞長得更快些,肉質更嫩些
工具
小刀、小剪、小鉗、鑷子等
釋義
透過外科手術摘除了睪丸的公雞
閹雞簡介
閹雞俗稱熟雞,線雞、扇雞(騸雞)、剦雞、獻雞、鐓(dui)雞、太監雞,英文名叫“capon”,就是透過外科手術摘除了睪丸的公雞。[1]去掉公雞的雄性睪丸的行為或過程也稱為閹雞。閹雞在中國華南地區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義大利、法國、土耳其、美國、加拿大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養殖閹雞和消費閹雞的習慣。
閹雞是一種古老的行當。直接的解釋就是把公雞的睪丸割掉,目的是讓公雞長得更快一些,肉質更嫩一些。在南方,閹雞又名騸雞或是線雞,宋 戴復古 《訪許介之途中即景》詩:“區別隣家鴨,群分各線雞。” 元 湯式 《慶東原·田家樂》曲之一:“線雞長膘,綿羊下羔,絲繭成繰”,說的就是這種被閹割後的公雞。
公雞在閹割之前很富有攻擊性,活動能力很強,往往把餵它的飼料很快消耗掉,養雞成本高居不下,而且肉質很差。閹割過的雞會性情大變,甚至可以代替母雞照顧小雞。每年四五月份,當農家的小公雞換出亮羽之際,閹雞匠就會活躍在農村,或者在鄉鎮的市集裡。為農戶閹割小公雞,這些閹割過的雞就是閹雞。
江西撫州的兩種不同外觀憲雞
閹雞方法
閹雞者時常將一把小刀、小剪、小鉗、鑷子等大小工具吊在褲腰,走南串北。戶主只要遠遠指出是哪隻小公雞要閹,閹雞者就把雞抓進雞籠裡。閹雞的時候,閹雞者先讓主人家打來一盤清水,把閹割的所有工具泡在水裡面,然後拿出自備的小板凳坐好,之後,開啟關著公雞的籠子,伸手從裡面揪出一隻公雞,把雞頭一扭,把它包在雞翼下。左腳踩住翅膀,右腳踩住爪子,左手在雞翅膀下邊“刷刷刷”幾下拔光一片雞毛。
名長養雞合作社-正在閹雞
右手從盤中撈起一把一頭像攝子般的閹雞刀飛快地切開一條道子,再用一把兩頭帶鉤,俗稱“鐵弓”的工具,把那條“道子”弓成個“口子”,接著用一根尺餘長,一頭繫著條細線兒,像枚縫衣針的鐵絲,伸進口子裡頭,捻起線兒拉扯幾下,便用一個小勺子把雞子(雞的睪丸)從裡面掏了出來,掏完雞子後,就掰開雞的嘴巴灌上幾滴水,一隻雞便閹好了。閹雞時應避免讓雞受到細菌感染,如果傷口感染了過三天左右便會死去。
名長養雞合作社-撥雞毛
整套的閹割動作“快、準、狠”一氣呵成。同大多數瀕危的老行當一樣,閹雞技藝沒有專門的培訓,全是靠師承傳授。小公雞閹割後,性情溫和,不思不想,一心長肉,肉質鮮美。絕沒有公雞那種腥羶味。而且,性溫而不燥。是酒桌上的上乘之品。南方客家人聚居的地方有用閹雞祭祖的風俗,用閹雞製作的白切雞也很有一番風味,是一道特色美食。而且雞的睪丸也是可以食用的。
開肚後將鐵弓鎖定口子
中藥閹雞法
傳統的閹雞方法是採用手術摘除公雞睪丸。該法對技術的要求較高,且造成的死亡率也較高。中藥閹雞法簡便快速,易操作,成本低,安全可靠。
具體作法 每250克體重的公雞,喂白胡椒、五味子各10粒,超過250克體重的公雞,每超過50克,再加喂1粒。例如,體重350克的公雞,喂白胡椒、五味子各12粒,每天早、午、晚分3次餵給,喂時掰開雞嘴,讓雞整粒吞下即可。
藥性藥理 白胡椒和五味子具有抑制公雞睪丸分泌、改變其雄性特徵的作用。食用的公雞雄性特徵逐漸消失,生長育肥速度加快。宰殺後肉質鮮嫩,安全可靠,對人體無任何毒副作用。
閹雞工具
工具分為(如圖從左到右):擴張器、細線、釺匙、小勺子、手術刀、鑷子手術刀:在公雞身上割開口子的時候用到。
整套閹雞工具
擴張器:當用手術刀在公雞身上割開了一個口子的時候,就要用到擴張器來把口子擴張,以方便於閹割手術的進行。
釺匙:上面的一端有小孔,穿線用。另外一端打磨得很尖。
細線:很細的線,是穿在釺匙上的,用於拉割取睪丸。
小勺子:拉割睪丸好了之後,就用小勺子把睪丸取出來。
鑷子:也可用來取出睪丸,另一端是刀面,也可用來割口。
注意事項
閹割手術應選在風和日麗天氣。一般在上午7-11時手術。手術前晚23時以後喂足水,把要閹的雞隻捉上籠具,排放在光線闇弱舍內,儘量保持安靜,使雞隻不受驚嚇躁動。手術動作熟練、快、準。術後每隻雞喂飲維生素K,、維生素C、雲南白藥的混合液(可起到止痛、凝血,增強抵抗力之功效,促使創口早日癒合),再安置在準備好的雞舍中,舍內薄鋪一層稻草。閹割前後不能混群,減少爭鬥。雞有啄紅物的特性,傷口流血的雞隻一定要單獨放養,否則被啄死。1星期後把雞群放出運動場。雞群放出後,清理舍內墊草,鋪上乾淨厚河沙。舍內不要使用水泥地板,雞隻負重會使腳底造成傷痕,閹雞市場人士稱“爛腳底”。[2]
閹割期要適當,過早閹割,去勢後會有部分保留雄性,即群眾所稱“半生雞”;遲則因大手術難,也易出血而引起死亡。筆者認為不論什麼品種,只要30%以上雞隻冠紅、啼叫、有踩踏母雞行為,就要閹割。這段時間務必精心做好日常飼養管理,保證雞群健康。如果發生疾病,則會錯過閹割期,造成損失。
閹割前幾天,必要的防疫注射要一次完成,並進行驅蟲;準備欄舍和運動場,且做好清潔消毒。每300只雞一群,按每平方米10只計算所需面積。運動場要選擇寬闊,無汙染,有青草植被的荒丘地、林果地做運動場,便於管理。為了防止閹割手術時雞隻出血過多,提前3天在飼料中按每千克體重加入維生素K35毫克,以加強凝血功能,提高抵抗力。
閹割後10天時間多喂青料,最好是人工牧草,如黑麥草,並降低日糧中蛋白質水平2個百分點,能有效防止“半生雞”生成。閹雞飼養時間較長,一般165~185天才出欄,飼養過程中儘可能節省飼料成本。閹雞增重具有較強的補償能力,只要在後期有足夠的營養,不管前期飼養條件如何,都達到品種標準體重。如有林果地、山地的農戶,飼養數量少,可以使用農副產品飼料,如米糠、麩皮、稻穀、木薯、玉米粒喂,讓雞隻在場地中多運動。專業集約化規模飼養則儘量降低日糧水平,一般能量10.96兆焦/千克,蛋白質13%就行了,但維生素千萬不要減少。
日常管理要精心,謹防賊風侵襲,尤其防感冒及呼吸道病發生。疾病不但影響生長,而且雞隻受服藥影響,會降低肉質,因此要特別注意。
閹雞去勢後雞隻會逐步換羽,到達135—145日齡時要注意羽毛的生長變化,這時期要提高蛋白質百分比和能量水平,還要加入優質魚粉,補充鋅、錳,加快羽毛生長,尤其是尾羽、背部羽一定要長得好。[2]
主要分佈
閹雞這一行當現在已瀕臨失傳,但在一些南方的小城鎮,尤其是在贛南,湘東南,閩粵,以及雷州半島的一些農村中還可以看到
-
5 # 三姑娘l
扇雞(騸雞)是閹雞中的另一俗稱,閹雞,就是透過外科手摘除了睪丸的公雞,讓公雞長得更快一些,肉質更鮮嫩些。
雞的品種較多,各人的口感也略有不同。真要選的話,三黃雞扇雞品質上會好一些。
三黃雞因其外貌三黃而得名,具有體型小、生存能力強、皮脆肉嫩等優良特點。三黃雞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每100克三黃雞中蛋白質20克左右、脂肪2克左右、碳水化合物6克左右,所含的蛋白質質量較高,氨基酸含量高,而且都是人體必需氨基酸。除此之外,三黃雞還是磷、鐵、銅、鋅的良好來源,並且富含多種維生素,三黃雞雞肉中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和亞油酸,能夠降低對人體健康不利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三黃雞不僅味道鮮美,也適用於身體虛弱者補血養生。
回覆列表
這個是根據個人口味來定的。
烏雞
烏雞又稱武山雞、竹絲雞、烏骨雞(Gallus domesticus),是一種雜食家養鳥。它源自於中國的江西省的泰和縣武山。在那兒,它已被飼養超過2,000年的歷史。它們不僅喙、眼、腳是烏黑的,而且面板、肌肉、骨頭和大部分內臟也都是烏黑的。從營養價值上看,烏雞的營養遠遠高於普通雞,吃起來的口感也非常細嫩。至於藥用和食療作用,更是普通雞所不能相比的,被人們稱作“名貴食療珍禽”。美國把它喚為光滑的矮腳雞,烏雞長得矮,有小小的頭及短短的頸項。經過進化及繁殖分佈,現在,在很多國家都有它的行蹤。它們不僅喙、眼、腳是烏黑的,而且面板、肌肉、骨頭和大部分內臟也都是烏黑的。由於飼養的環境不同,烏雞的特徵也有所不同,有白羽黑骨,黑羽黑骨,黑骨黑肉,白肉黑骨等等。烏雞羽毛的顏色也隨著飼養方式變得更多種。除了原本的白色,現在則有黑、藍、暗黃色、灰以及棕色。從營養價值上看,烏雞的營養遠遠高於普通雞。泰和是中國烏雞之鄉,其正宗產地在泰和縣武山汪陂塗村。靈秀的山水,哺育了泰和烏雞這一家禽珍品。泰和烏雞體型嬌小玲瓏,外觀有十大特徵,即叢冠、纓頭、綠耳、鬍鬚、絲毛、烏皮、烏骨、烏肉、毛腳、五抓。它集藥用、滋補、觀賞於一體。為歷代皇宮貢品。經檢測含有19種氨基酸,27種微量元素,具有保健、美容、防癌三大功效。全縣烏雞年飼養量穩定在2000萬羽。
蘆花雞
蘆花雞是優質雞,原產山東汶上縣,體型橢圓而大,單冠。在中國的斑紋洛克稱為蘆花雞,羽毛黑白相間,公雞斑紋白色寬於黑色,母雞斑紋寬狹一致公雞體重約4.5公斤,母雞3.5公斤。生長快,肉質好,易肥育。產蛋較多,年產蛋180~200個,蛋重50~60克、殼紅褚色
特性一:生長期為4-6個月,雄雞體重為2.5kg左右,雌雞體重為2kg左右。
特性二:生長階段的飼養劃分,化分為幾個階段:
(1)育雛飼養階段,從出殼到前二十天,該二十天內飼養飼料均為膨化飼料,無膨化飼料之地最好將飼料燙熟,涼幹投餵,以減少腸道疾病。
(2)初育成飼養階段,從育雛飼養階段完成到後二十天內,該二十天裡飼養階段內可新增20%的青飼料(即白菜、南瓜、胡蘿蔔、芹菜、西葫蘆等、人可食用的蔬菜均可作為該雞食用的青飼料,和玉米麵等雜糧粉碎拌合投餵),各種蔬菜含大量的維生素及各種營養成份,使蘆花雞美味可食性大大增加,又可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
(3)育成期飼養階段,從初育成飼養階段後三個月內,該生成期各種青飼料的新增量可達到45%左右。注意拌料的溼度要掌握好,抓在手裡不散不滴水即可。產蛋期青飼料減至35%左右較為科學。
特性三:蘆花雞食物鏈非常廣,山間的野草鮮花、樹葉草根、草籽樹果、飛蛾昆蟲、蠅蛆、蚯蚓、昆蟲等等均可成為該雞的食物鏈。
特性四:蘆花雞從小活動量大、攀登能力強、飛行距離長。因此,該雞的抗病能力強,體態健美、肌肉發達,該品種雞肉質緊湊、細膩而筋道。
特性五:蘆花雞認巢性非常強,不管白天遊食多遠,夕陽西下時,均回巢上架歇息。因此,很適合不同地方區域(平原、丘陵、草原、山地等)的散放飼養。
柴雞
柴雞肉質堅韌,腿纖細,似乾柴,又常棲息於柴禾之上,故名柴雞柴雞具有耐粗飼、適應性、覓食性、遺傳效能穩定、就巢性強和抗病力強等特性。公雞6月齡平均體重為2公斤,母雞為1.5公斤;性成熟為6.5個月,8月齡開產;600日齡產蛋量180~210個(7~9公斤),平均蛋重40--42克,蛋殼顏色多為白色、淺褐色;其蛋黃比例大且顏色發黃,蛋清黏稠,色澤鮮豔。
貴妃雞
貴妃雞又名貴婦雞,原產英國皇室,其頭戴鳳冠,身披黑白花羽,天生麗質,被英國皇室定名為“貴妃雞”,專供宮廷玩賞和御用,並禁止民間飼養。其集觀賞、美食、滋補於一身,野味濃,營養豐富,其肉質細嫩,油而不膩,美味可口,富含人體所需的17種氨基酸,10多種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特別是被稱為抗癌之王的硒和鋅的含量是普通禽類的3—5倍,是當代最為理想的食療珍禽,被譽為“益智肉”、“美容肉”、“益壽肉”。各地口服液廠利用它的提取液製成高品質的保健品,能立即見效,作用持久,極為暢銷,如今深受國內外市場的歡迎。
雞肉看起來雖然沒有多少肉,而且沒多大價值,但是在軟骨或骨頭中,可攝取動物膠的結合組織,是含有大量的成膠原及彈性蛋白的,對於血管、面板及內臟頗具效果。翅膀內所含大量的維生素A,遠超過青椒。烹調翅膀肉時,應以慢火燒煮,才能發出香濃的味道,而成膠原等有效的成分,也必須以長時間燒煮才可溶化。其表面所產生疙瘩般的小顆粒,有許多人因而不敢吃。單撥去皮後小孩也比較喜歡吃。雞翅含有多量可強健血管及面板的成膠原及彈性蛋白等,對於血管、面板及內臟頗具效果。翅膀內所含大量的維生素A,遠超過青椒。對視力、生長、上皮組織及骨骼的發育、精子的生成和胎兒的生長髮育都是必需的。雞翅有溫中益氣、補精添髓、強腰健胃等功效。尤其適合老年人和兒童、感冒發熱、內火偏旺、痰溼偏重之人;患有熱毒癤腫、高血壓、血脂偏高、膽囊炎、膽石症患者忌食。
三黃雞
身羽毛黃色密佈,公雞頸羽呈金黃色,主翼羽紅夾雜黑色,尾羽為黑色,母雞主翼羽半黃半黑,尾羽為黑色,頸羽夾雜斑點狀黑灰色羽毛。喙為黃色,單冠,公雞冠較高,冠齒5~7個。冠與肉垂呈鮮紅色,眼瞼薄,虹彩呈桔黃色,耳色淡黃。脛、爪呈黃色,無羽毛。體型緊湊,體態勻稱,小巧玲瓏,背平直,翅緊貼,尾羽高翹,狀如“元寶”。頭大小適中。
成年體重(22周齡):公雞:1600~1800g,母雞:1250~1400g;開產日齡:130~150日齡。開產體重:1150~1200g。蛋重:42~46g。500日齡產蛋數:180~200枚。公母配比:1:12~15。受精率為88%~91%;受精蛋孵化率為90%~93%。屠宰率為88.5%;全淨膛率為65%,腿肌率為25.0%,胸肌率18.8%。而現在所稱的三黃雞,不是特指某一個品種,而是指黃羽優質肉雞的統稱。這類雞包括很多品種,分佈也很廣,廣東主要有三黃鬍鬚雞、清遠麻雞、杏花雞、中山沙欄雞、陽山雞、文昌雞、懷鄉雞。上海的浦東雞、浙江的肖山雞、北京油雞、福建莆田雞、山東壽光雞等。這些三黃雞深受國內市場和港、澳、臺以及東南亞地區的消費者歡迎。然而從羽色來看是不一致的,有淡黃、金黃、紅黃、棕黃、褐黃、以及麻黃、麻褐色等;腳色、喙色和面板顏色也不相同;體型外貌和生產效能均有差異。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市場的增加,對肉雞需要量增大,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養雞科技人員根據現代遺傳育種原理和技術,積極開展了培育和繁育三黃雞。自從廣東從香港引進石岐雜雞之後,使肉雞業生產迅速發展,三黃雞數量增加,目前廣東省三黃雞按其生產效能和體型大小,大致可分為以下四類:
(1)廣東地方良種場,俗稱土種雞。
(2)石岐雜、粵黃雞為代表的優質型“仿土”黃雞。
(3)以石岐雜雞為基礎經改良,其生長速度較快,俗稱“中快型”三黃雞。
(4)以粵黃“882”為代表的體型大、生長速度快、含有一定肉用仔雞品種血緣的“快大型”三黃雞。這些三黃雞不但保持傳統三黃雞的優質風味,而且生長速度、飼料轉化率、產肉和產蛋量均提高了。
清遠麻雞
原產於廣東省清遠縣(現清遠市)。因母雞背側羽毛有細小黑色斑點,故稱麻雞。它以體型小、皮下和肌間脂肪發達、皮薄骨軟而著名,素為中國活雞出口的小型肉用名產雞之一。體型特徵可概括為“一楔”、“二細”、三麻身”。“一楔”指母雞體型象楔形,前軀緊湊,後軀圓大,“二細”指頭細、腳細;“三麻身”指母雞背羽面主要有麻黃、麻棕、麻褐三種顏色。公雞頸部長短適中,頭頸、背部的羽金黃色,胸羽、腹羽、尾羽及主翼羽黑色,肩羽、蓑羽棗紅色。母雞頸長短適中,頭部和頸前三分之一的羽毛呈深黃色。背部羽毛分黃、棕、褐三色,有黑色斑點,形成麻黃、麻棕、麻褐三種。單冠直立。脛趾短細、呈黃色。成年體重公雞為2180克,母雞為1750克。屠宰測定:6月齡母雞半淨膛為85%,全淨膛為75.5%,閹公雞半淨膛為83.7%,全淨膛為76.7%。年產蛋為70~80枚,平均蛋重為46.6克,蛋形指數1.31,殼色淺褐色。
杏花雞
又稱“米仔雞”產地(或分佈):產於廣東封開縣。主要特性:屬小型肉用雞種。其體型特徵可概括為“兩細”(頭細、腳細),“三黃”、“三短”(頸短、體軀短、腳短)。雛雞以“三黃”為主,全身絨羽淡黃色。公雞頭大,冠大直立,冠、耳葉及肉垂鮮紅色。虹彩橙黃色。羽毛黃色略帶金紅色,主冀羽和尾羽有黑色。腳黃色。母雞頭小,喙短而黃。單冠,冠、耳葉及肉垂紅色。虹彩橙黃色。體羽黃色或淺黃色,頸基部羽多有黑斑點(稱"芝麻點"),形似項鍊。主、副翼羽的內側多呈黑色,尾羽多數有幾根黑羽。成年體重公雞為1950克,母雞為1590克。112日齡屠宰測定:公雞半淨膛為79%,全淨膛為74.7%,母雞半淨膛為76.0%,全淨膛為70.0%。150日齡30%開產,年平均產蛋為95枚,蛋重45克左右,蛋殼褐色。三大特點:兩細、三黃、兩短,即:頭細、骨細;嘴黃、毛黃、腳黃;身短、頸短。杏花雞肌肉豐滿,脂肪分佈均勻,無論是白切或清蒸,都一樣嫩滑鮮甜,尤以白切最佳,因為杏花白切雞,是將雞宰好洗乾淨後,置於攝氏90度微沸的開水中浸熟的,所以皮呈金黃色,油光閃亮,吃起來有清、鮮、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