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科學的學習習慣如何培養?
4
回覆列表
  • 1 # 速讀G先生

      良好的學習習慣並不是天生就有的,也是不容易養成的,大多數孩子都需要我們去教他們如何養成良好的習慣。大家可以利用這個計劃進行學習,可以使用以下的步驟。

      建立日曆

      教學生如何使用大型掛壁日曆和一套記號筆來追蹤所有作業。不同課程使用不同彩色的記號筆,在日曆上寫下自己所有的作業、活動和約會。他們也可以使用線上日曆,並將其與多個裝置(包括他的智慧手機和膝上型電腦)同步。

      建立周計劃記事簿。您的孩子可以將資訊在日曆上細分,創建出一個每週學習計劃的記事簿。告訴他們如何將大日曆上每週需完成的任務轉至每週的細分計劃中,確保其中包括每項作業在到期前幾天要完成的時間,或讓他們從自己的線上日曆中打印出每週的列表。

      建立每日清單

      這可能看起來有點兒過分,但將周計劃變成每日清單是非常有幫助的。這個待辦事項清單可以幫助學生追蹤自己一天的時間,可以看到自己的進展。讓他們列出每天的任務及應該做的事情的順序,並寫下具體的時間。

      一旦孩子掌握了學習什麼,下一步就是學會如何學習了。這可以分成一個“CHECK”,其中的每個字母代表著一個步驟。

      1、考慮地點(Consider location)

      你的孩子在哪裡學習更好?學校、圖書館還是家裡?一些青少年喜歡遠離干擾,而其他人則喜歡在附近有人的地方,以便得到幫助。無論他們的選擇是什麼,當做家庭作業的時間到了,那裡就應該是他的學習環境。

      2、手頭有所有學習材料(Have all materials on hand)

      學習中尋找鉛筆或計算器是非常分心的事。幫助孩子找到一個地方,專門存放所有的家庭作業材料,這樣他們可以在學習開始之前,做好準備。

      3、建立獎勵(Establish rewards)

      剛開始,你可能需要幫孩子建立獎勵制度。例如,每當他讀了一章,你可以讓他使用10分鐘的電腦。最終,他會學會獎勵自己,即使是在做英語和代數作業之間吃些點心。

      4、建立學習清單(Create a study checklist)

      這包括您的孩子在準備做家庭作業和他當天所需學習內容的所有步驟。 把一切都列出來可以使他更容易開始並最佳化他的時間,還可能會減輕他的家庭作業負擔。

      5、保留一個擔心墊(Keep a worry pad)

      擔心墊是為青少年們更容易分心自己想法的工具。 孩子們可以把不斷湧入頭腦中的想法寫在墊子上,當他完成學習任務後,可以再去處理這些讓他們分心的事情。

      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時間來養成。使用一些策略、家庭作業計劃表和時間管理表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 2 # 萌娃派

    孩子學會學習,必須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凡是學習成績好而且穩定的孩子,都是從小就培養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而成績忽好忽壞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什麼?怎樣去培養?下面逐一說明。

     按計劃學習的習慣

      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同時還有勞動、文娛活動、體育活動、遊戲、交往等內容。家長指導孩子訂計劃,應該包括德、智、體各方面的安排,學習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孩子的計劃包括每天的時間安排、考試複習安排和雙休日、寒暑假安排。計劃要簡明,什麼時間幹什麼,達到什麼要求。

      每天的計劃安排,星期一至五除了上課之外,要把早自習和放學回家以後的時間安排好。早自習可以安排背誦、記憶基礎知識、預習等內容,放學回家主要是複習、做作業和預習,應該有玩的時間和勞動的時間。

      週六和週日應安排小結性複習、做作業、勞動、文體活動以及參加課外興趣活動。內容不可排得太滿,否則影響效果。

      寒暑假時間較長,除了完成假期作業之外,要安排較多的課外閱讀和較多的文體活動。有的孩子學習吃力,應利用假期補習一兩門功課。

      訂計劃要發揮孩子積極性,家長不能代替,應該提出指導性意見。督促孩子嚴格執行計劃,不能訂完計劃放在一邊。計劃可以調整,不可放棄。

    專時專用、講求效益的習慣

      不少孩子,學習“磨”得很,看書、做作業,心不在焉,時間耗得很多,效益不好。其原因就是沒有形成專時專用、講求效益的習慣。

      孩子學習,應該速度、質量並重,在一定的時間內,按要求完成一定數量的任務。這既要講清道理,更需要認真訓練。

      由於孩子年齡不同、個性不一,每次能夠集中腦力的時間長短不一樣。要從實際出發提出要求。比如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每次學習時間以20分鐘左右為宜,以後逐漸延長。開始,孩子往往不會掌握時間,家長要指導他,該學時學,該玩兒時玩兒。可以教孩子上好鬧鐘,按定好的時間作息。最重要的是教孩子給自己提出學習內容的數量和質量要求,一旦坐到書桌前,就進入適度緊張的學習狀態。每次學習之後,要評價自己做得如何,家長及時給以鼓勵。堅持下去,就能形成專時專用的習慣。

      有些家長,只要求學習,恨不得能讓孩子老坐在書桌前看書、做作業,沒有休息與放鬆的時間。這樣,反而容易形成磨磨蹭蹭、不講效率的毛病。

    獨立鑽研、務求甚解的習慣

      學習,最忌諱一知半解、淺嘗輒止。要想學習好,必須養成獨立鑽研、務求甚解的習慣。怎樣培養這方面的習慣呢?

    方法之一:鼓勵孩子刨根問底的積極性。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對許多事總愛刨根問底,這是好奇、求知的表現,說明孩子愛動腦子。家長切不可嫌孩子嘴貧,冷漠對待。最好跟孩子一塊兒刨根問底,能解決的自己解決,不能解決的請教他人或者閱資料。

    方法之二:指導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由於學習任務多,孩子往往滿足於知識是什麼就過去了,很少多問幾個“為什麼”。家長不妨教給孩子每天學習之後,給自己提一個、兩個“為什麼”的問題,動腦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

    方法之三:孩子考家長,家長考孩子。安排一個時間,全家人坐下來,就某一方面的問題孩子和家長互相考一考。內容應事先定好,大家有所準備,誰提出問題,自己必須有準確答案。

    方法之四:鼓勵孩子一題多解。老師留的作業,常常不止一種答案,一種解法。孩子在完成作業時,只寫一種。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想一想,還有沒有別的答案,別的方法。時間允許,可以寫在另外的紙上或本上。

    查閱工具書和資料的習慣

      工具書和資料是不會說話的老師,在學習中,會使用工具書和資料好處很多。除了一般的字典、詞典之外,各門學科都有專門的工具書。家長要指導孩子多利用工具書。家長自己應給孩子做榜樣,遇到生字、生詞,請教不會說話的老師。還可以跟孩子進行查字典、詞典比賽。

      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帶孩子一起去選購幾本工具書(包括資料性的)放在書架上,經常查閱。買學科工具書,應聽聽任課教師的意見。這方面習慣養成了,終生受益。

    善於請教的習慣

      善於請教是一種好習慣。善於請教的前提是善於思想、善於提出問題。家長要指導孩子隨時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以便向老師請教,向同學請教。向別人提出的問題,應該是自己透過努力沒有解決的。提問要講質量,翻開書本就能解決的,最好自己解決。有些疑難問題,如果自己有嘗試性答案,帶著答案去請教,會收穫更大。

      學問、學問,既要學,又要問。有的孩子上課不敢問,下課也不敢問。對這樣的孩子,要鼓勵他突破第一次,幾次之後,就敢提問了。

    (二) 、有效的注意力訓練

    良好的注意力是伴隨幼兒成長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幼兒期養成良好的注意力,是長大成人後成就一番事業的基礎,但幼兒的天性就是好動、好玩、很難專心致志地去做某一件事情。因此,在“集中注意力”的針對性訓練中,一定要創造出“層層遞進,出人意料”的梯度感,讓孩子的心神不會煥散,這裡是一些培養幼兒注意力的經驗:

    1、複述性練習

    讓孩子看書5——15分鐘(按孩子的年齡來控制時間),立即合上書,要求孩子按你的要求“複述”故事。為防止孩子摸準你的要求,“複述”的內容可以靈活多變:如可以提幾個主要問題,圖書上有誰,在幹什麼。書上的人或動物穿什麼顏色的衣服。書上還有其他什麼東西。可以讓孩子把看到的動物形象畫下來。最後可以讓他重新再看一遍書,幾次後,漸漸地孩子就會逐步理解集中注意力的必了。

    2、 拼圖及七巧板練習

    這是二維空間中最有效的集中注意力的練習專案,要求孩子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連續不斷的判斷力、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而這種遊戲的挑戰性又會給孩子帶來成就感,成就感是孩子將注意力集中到底的一個巨大推動力。在我兒子還是2、3歲時,我就買了一種最簡單的拼圖,一開始我自己拼給他看,然後慢慢的他自己會拼了,再買一些塊數比較多的拼圖和一種正方體的拼圖讓他自己看著圖片來拼,這時他會注意力非常集中的看圖片來拼圖,有時為了增加他的興趣,我跟他比賽,還是我兒子拼的快,這樣他會更加的感興趣。

    3、多米諾骨牌練習

    大約有七成“難以集中注意力”的孩子,透過這個骨牌堆放的遊戲,其耐心得到長足的進步。多米諾骨牌訓練其實是考驗孩子能、將單一的動作堅持多久的一個訓練——將來,我們不能指望孩子所面臨的所有學習科目都是多變、有趣、富有挑戰習慣內的,遇到重複訓練會不會使孩子犯“老毛病”?骨牌訓練無論對心神的專一、心神集中的持續時間,都是一個極好的練習,而把幾十塊甚至幾百塊骨牌瞬間推倒的快感,也能促使孩子對訓練的“單調”產生耐受性,只有最終有快樂和成就感,孩子就可以逾越集中注意力所產生的單調感。

    4、 抗干擾練習

    等孩子在無干擾環境中的注意力已大大集中,家長可以考慮在他的“注意力訓練”空間中,放上“干擾源”,比如他在做拼圖遊戲時,父母可以在一旁看電視,比如他在看書時,可以稍稍打個岔,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注意力煥散的現象,會有反覆,但最終他的抗干擾能力會漸次上升。(這裡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您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沒有在進行這種“注意力訓練“時,您千萬不要去打攪他。讓他安心的做自己的事。)

  • 3 # 閱聞天下事

    1學生學習習慣不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不會學習。要學會學習,首先得學會預習。其次,學會聽課。再次,學會高質量地完成作業。第四,學會複習。第五,學會閱讀。而教師要一環緊扣一環,一步不讓,嚴格要求,逐步使學生養成習慣。具體如下:

    一、課前準備習慣

    做好課前準備是上好課的基本條件。學校實行兩分鐘預備鈴制度要求學生聽到鈴聲後,立即停止戶外活動加快步子走進教室;迅速到座位上把學習用品輕放桌子上指定的位置;身子坐端正停止講話眼睛注視前方靜待老師進堂上課。每天由值日生負責檢查,任課老師要嚴格要求,加強訓練持之以恆,使學生一上課就能投入學習。

    二、認真聽課、積極思考的習慣

    課堂教學是學生增長知識的最基本途徑,是透過傳授與接受實現的。上課認真聽講積極思考才能真正實現接受新知識,提高學習成績。課堂學習時要求學生做到:專心聽講,不講廢話不做小動作;聽課時積極思考要一邊聽一邊想並適當做些筆記;不懂多間,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回答問題先舉手,得到允許後站起來發言,發言時聲音響亮;別人發言時要認真仔細地聽,虛心學習,取長補短。

    三、預習、複習習慣

    預習是學生學習的起始環節,課前預習是一種種學的學習方法,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要求學生在每次上新課前自覺地進行預習。對要學的知識作一個初步的瞭解;把學習的難點、重點和不懂的地方記下來,這樣在上課時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帶著問題聽課。課後及時複習,記憶清楚,內容易懂,應當要求學生當天的課當天複習;先全面複習再重點複習;遇到難題時反覆複習,溫故而知新,複習能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知識能被掌握得更紮實。

    四、作業與檢查訂正習慣

    作業練習是學習過程的重要環節,減輕過重的學習擔負並不是不要佈置作業。作業有助於鞏固、消化所學的知識,把知識轉化為技能,因此應要求學生做到:創設一個安靜良好的作業環境:積極思考獨立完成,今日功課今日畢,作業不拖拉不抄襲;作業書寫工整,字跡清楚,格式規範,卷面潔淨;作業前看清楚題目要求,複習有關內容,作業後仔細檢查,自覺驗正;作業本發下後發現答錯題自覺及時地訂正。

    五、課外閱讀習慣

    課外閱讀對於開拓學生視野,豐富知識,提高閱讀與表達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建議做好如下工作:加強課外閱讀指導,培養閱讀興趣,一要課內外結合,經常向學生推薦好書。二要校內外結合,創造良好的閱讀條件。三要增設閱讀指導課,激發閱讀興趣,引導正確閱讀的習慣。四要開展多種讀書活動,引導學生節約零用錢訂閱多種書報,要指導學生做好閱讀筆記,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並且適當開展課外閱讀競賽評比活動。

  • 4 # 慧愛父母

    我做了7年高中老師,看了幾千個學習的案例。首先我們自己要知道,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1提前學習的習慣,那些學習牛的,幾乎都是在老師講解前自己學習了一遍,老師講的時候再學一次。當然比只學一次被動跟著老師跑的效果要好。2 專注聽課的習慣,專注聽課包含了:眼睛注意力跟隨老師,迴應老師,抓出關鍵點,確保老師說完。這需要平時傾聽說話就形成好習慣。3. 快速完成作業。快速完成作業,就有大量時間閱讀了。閱讀也是需要堅持的好習慣。

  • 5 # 育兒麻麻幫

    我從學前的角度,以一位媽媽和老師的身份來幫你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天下皆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的好,孩兒自然耳濡目染,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就容易些!這裡面說詳細一些的話點就比較多了,比如父母每天都會有固定的時間來學習(即使做也要做給孩子看,因為孩子的模仿性非常強),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不要用手機(如果必須要用手機,請務必跟孩子說清楚你要做什麼),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玩遊戲等等!(這裡很多爸爸們要注意了!)

    其次,良好的家庭環境也很重要。比如一個孩子的家裡所見之處都會被爸媽擺上幾本書,甚至更多;那麼,對於這個孩子來講,從小他的生活範圍裡本身就包括了讀書學習,這樣的話學習習慣根本就不是問題,而可以說成是與生俱來了!

    舉個栗子,假如孩子出生的家庭擺設裡面找不到一本書,而且從他開始接觸和認知世界開始,家裡就充斥著玩遊戲,打怪獸,打麻將這樣的氛圍,哪怕這個孩子是天才,都會被後天所扼殺!當然這個例子有些極端,但是也恰恰說明家庭環境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再次,嘗試去給孩子培養學習的習慣。怎麼培養?比如當你陪伴孩子的時候,你可以選擇在一天的某個固定的時段,帶著孩子一起,給他講一本卡通繪本,或者給他講一段故事——這個時候你一定不必跟孩子提到“學習”兩個字!如果一開始就明確的告訴孩子“我們來學習吧”,會顯得太正式了,孩子幼小期以玩樂為主,要學會在陪伴孩子或玩或樂的過程中教會孩子一些簡單道理,簡單小知識。而一旦這種講繪本或故事的習慣被你家寶寶所接受,事情本身所帶來的益處絕對會超出你的想象!這個小習慣不但可以讓你做到高質量的陪伴孩子,而且還能在快樂當中讓孩子學到一些東西,甚至還可以鍛鍊孩子與書本之間交流和認知的能力,但是一定要持續進行,不要中斷!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尖兒,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良好的發展美好的人生!所以我們做父母的本身就要以身作則,先給孩子做到一個好的榜樣,這樣對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才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 6 # 閃電慢時光

    想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就要了解習慣本質,習慣黑洞,及習慣養成過程。

    1、習慣本質

    習慣,是由我們潛意識來控制的行為。或者說,習慣就是人的行為傾向。它一定是行為,而且是穩定的,甚至是自動化的行為。

    從心理學角度看,習慣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穩固聯結。這種自動化的行為,並不一定是自己希望的行為。

    我們每個人身上一定有很多好的習慣,也一定有些不好的習慣。

    同時,人的行為有70%-80%受到習慣的控制。利用我們的潛意識管控事務,不需大腦思考,這樣可以減少焦慮。

    2、習慣黑洞

    在習慣養成的路上有許多黑洞,這裡只列出3點【經常的錯誤想法】:

    1、幾個習慣一起培養;(會損耗自己大量的精力,不能集中突破)

    2、強迫自己堅持習慣;(內心不喜歡的習慣,再怎麼努力,最後也不可能成功)

    3、堅持習慣就是不中斷地每天練習。(習慣培養過程給自己間隔的放鬆,有利於習慣形成)

    3、習慣培養

    那麼,如何培養一個好的習慣呢?有3大步驟:

    第一,從內心驅動自己;

    第二,一次堅持一個習慣;

    第三,注重習慣的細節並不斷檢視。

    最後,閃電詳解學習習慣的養成攻略:

    1、儀式建立;把學習習慣(如每天學習30分鐘)先寫在卡片上,或者app裡,然後下面寫上你要培養習慣的動機;

    3、細節掌控: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先搜尋相關的文章,看看別人的學習經歷、技巧、方法,瞭解這個好習慣養成的過程,讓自己開始前有充足的心理準備;

    4、習慣升級:如果你的學習目標是每天閱讀30分鐘,可以先嚐試10天每天閱讀10分鐘,記錄你學習的感悟,然後升級至每天20分鐘,最後達到每天學習30分鐘的目標;

    5、記錄行動:每天對自己的學習習慣行動進行記錄,檢視自己,然後改善行動。如果可以,給自己三條命,某一天你沒有行動也沒有關係。這樣的設定可以讓自己的計劃更堅韌。

    6、夥伴激勵:尋找一個小夥伴相互監督,相互提醒。有時候你懶的時候,看到小夥伴還在堅持,你會不自覺地去行動;

    7、愛上習慣:當已完成了30天,2個月,或者100天習慣的時候,會發現它變成你生活的一部分,也變成一種固定的行為模式,這種習慣讓你生活變得規律。

    這時的你就可以大聲宣佈:我已經愛❤️上你啦——學習習慣!

  • 7 # 黔菜美食

    要好好學習,首先請放下手機,因為雖然手機憑藉網路也能學習瞭解到很多東西,但是手機上的資訊太繁雜了,只要手機在手,時間在不知不覺中就在各個app上度過了。所以,建議還是看紙質的書比較好。

    其次,發現自己需要的或者感興趣的書籍,去圖書館借,或者透過購買,看紙質書籍的感覺才能讓你摒棄其他的干擾,專心閱讀學習。而且書籍可以放在包裡,隨時都能拿出來看。

    最重要的是堅持,功利心不要太重,不要想著學習了馬上就能見效。慢慢養成好習慣!要注意的是好習慣的塑造是一個人需要時間的過程,就是要堅持,但如果你要破壞好的習慣,只需一個念頭就能將好習慣變成壞習慣。

  • 8 # 驚叫網

    看了上面的回答,大部分都是在說“what“,而不是說”how“。好的學習習慣很多,除了上面回答的這些之外,比如透過每天的朗讀增強學習記憶、掌握說話的藝術和增強自信等,比如每天制定好學習任務和時間表,嚴格按此執行的賞罰等,每天閱讀半小時等......還有很多,這裡不一一列舉。

    要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第一的前提是必須對要習慣的學習有興趣,畢竟透過強制性地去養成的習慣終究也持久不了。還有一個前提是要有效指定目標。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刷牙。每天早起和睡前刷牙是一種習慣,你不會去多想,因為是想當然的事。反過來說,如果這兩種時候不刷牙,一天或者早起時會感到怪怪的,意識當中會感覺自己不衛生。我就是這樣的人,還有每晚必洗澡,不洗就睡不著覺。我想和我一樣的人應該不在少數。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是因為身體和大腦記住了,什麼時候刷牙是當然的事。

    再說的詳細一點的話,刷牙不需要自己為達成目標而行動和努力(刷到什麼程度),讓刷牙過程沒有負擔。但是孩子一開始讓他們刷牙時,需要小小的激勵目標才能更容易讓他們養成習慣。

    要想讓學習習慣化,你需要掌握3個要點,只要能遵守,那麼你也能成為“習慣王”。

    1、目標要設定但要小,從一小步開始。

    分解小目標並實行可以讓你輕鬆獲得成功的喜感,然後才能繼續,不急不躁。

    比如每天跑步很辛苦,每天跑滿40分鐘(40分鐘慢跑鍛鍊效果更好)更是地域式的折磨。那怎麼辦?首先從一小步開始,每天外出快走10分鐘,一陣子之後再慢慢調整,先跑10分鐘,再提升鍛鍊時間或者距離,就會變得容易很多。

    一旦成為相當然的事後,反過來你不做你會覺著渾身不自在。所以先從小目標開始做起,是養成習慣的關鍵。

    2、為了維持意欲,你需要簡單地記錄下。

    比如,如果想讓自己“每天6點起床後學習1個小時”成為習慣,那麼每天6點起床後在日曆上或者專制的表格上打個鉤記錄一下。

    人類本來就是意識後才行動的動物,一天兩天保持熱意還行,3、4天后可能就會不當回事了,所以時刻提醒自己顯得非常重要。

    在完成一定時間的打勾目標後,你也可以先設定獎勵自己的東西,增強自己的意欲。看似簡單的每天一個小動作,卻是能讓你養成習慣的非常重要的一點。

    3、一定要一21日為設定目標。但是即使21日堅持下來了,也不要這是結束。

    科學研究表明,人行動的習慣化時間就是21天。這不是說21天肯定能養成習慣,只是大部分人是這樣的,因人而異,有些人可能稍短而有些人可能稍長。

    過了21天后也不要認為目標已經達成就放鬆下來。21天堅持下來,可以說肯定在某些方面做出了努力,也可能會產生壓力。有壓力對身體肯定不好。所以如何讓21天堅持並開心地達成目標,養成習慣,這點需要每個人採取適合自己的方法。

    這幾個要點非常有效。不光是學習上可用,生活中也一樣。我的朋友就是靠著我教給他的這些,成功戒掉了抽了20多年, 每天2包的香菸。

    你也可以試試我的方法。

    請關注我的微信:當你參加孩子的家長會時,滿滿都是乾貨。父母願意為孩子花錢,本質上是希望看到孩子在學習上生活上的變化,比如如何讓幼小的孩子養成學習的興趣,如何讓初中的孩子改變學習態度,比如何讓高中的孩子提高成績考上好大學。這些都是父母的期待變化。當你參加孩子的家長會時,就是要輸出這樣的價值觀,真正對孩子的關愛,其實是有機地幫助孩子在學習上和生活中做出些變化,都是獨立思考和經驗總結的內容。

  • 9 #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培養寶寶愛學習的習慣首要是培養他們對於學習的濃厚興趣,一旦喜歡上學習,就會慢慢養成習慣。

    另外,父母也要為孩子做好榜樣,比如孩子做作業時父母最好陪著他們一起讀書和學習,無形中形成了愛學習的濃厚氛圍。也可以邀請一些喜歡學習的小朋友到家裡做客,讓孩子和小朋友一起互動交流,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傾向於學習他們,並和小朋友一起努力學習。

  • 10 # 小王子愛上狐狸

    培養一個孩子的學習習慣,應該是從小就開始,循序漸進,一步步地走下來。

    首先是要讓孩子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家長和老師只是從旁輔助。要把主動權留在自己的手裡,而不是靠著老師和爸爸媽媽的督促甚至命令來進行。

    其次,教會孩子學會閱讀和自檢。關於閱讀的重要性,我認為很多家長都意識到了,只是孩子沒有辦法堅持,不懂如何理解其背後的含義。說得直白一點,有了良好的閱讀理解能力,將會有助於你整個學生生涯。同時,也要懂得自我檢查,而不是依賴老師和爸爸媽媽。

    最後,要有端正的學習態度,且懂得做學習計劃。家長要多鼓勵孩子,多引導,少責備與抱怨。孩子有懈怠消極情緒時,及時幫助孩子調整。教會孩子為自己的學習一步步踏踏實實地走下去。

  • 11 # 白詩詩

    我建議你養成這樣的一個學習習慣,就是:建立一個小常態

    比如你好久不學習英語了,但是過段時間要用。我以前在某一篇答案裡面論述過,就是一個人長期不學習導致學習能力下降,通俗地說,那就是你擱了一段時間不學習,在想像以前那樣學習就比較難了。

    學習可不像做愛說做就做,你不是想坐下來就能夠坐下來的。所以在你有比較長的時間沒有認真學習之後,你千萬不要告訴自己“到了xx時候我要認真學習”,呵,你高估自己了,估計你想要在預定的時間點內進入學習狀態,起碼就得預留幾天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做一點鋪墊。

    比如你要想以後每天坐下來學習兩個小時的英語或者非英語,那麼你不要操之過急——「每天坐下來學習兩小時英語」——這是一套複雜的動作,不信一起來看嘛:

    1.「每天」——意味著真的是每一天——解釋純屬多餘。

    2.「坐下來」——這個算不上什麼難的,你站著也沒關係。

    3.「學習」——你的狀態是學習,對於一個突然起決定要學習的人來說,從「不學」到「學」已經是一個改變了,這已經不容易。

    4.「兩小時英語」——學的還得是英語。

    雖然我的建議不夠完善,但起碼可以起到一點借鑑意義:

    1.你先滿足每天坐下來兩個小時——這是基本的。這是基本的,你可以學習可以不學,可以學習英語或者非英語。除了對「每天坐下來兩小時」外,先不對別的有要求,比如非得背誦多少單詞、做多少題目之類的……這些有則好,無也無礙。

    2.過了幾天之後,你稍微定了一點耐性,這時候可以在滿足第二個條件的基礎上去要求英語的學習質量。

    這裡說的是「幾天」,在我看來這不是純粹浪費時間,而是在讓自己逐步慢慢適應一個新的節奏,而不會導致一下子用力過猛搞蹦……。

  • 12 # 曾少賢

    我們的親人,尤其是我們的父母經常會跟我們說這樣的一些話: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生活和學習習慣多麼多麼好,回到家就是早起早睡,沒事就讀書,也不怎麼出去外面鬼混!而你呢,回到家裡之後什麼事情也不幹,就一個勁玩手機,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為什麼這麼大呢?

    經常在我們耳邊響起的習慣二字,究竟是怎麼養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習慣值得我們去把一一養成並堅持下去的?我們來一一講解講解。

    1,習慣是怎麼養成的?

    我們在第一次做某件事情的時候,需要動用到大量的認知資源,也就是你做這件事情是有意的,慢慢地,當你對整個動作流程越來越熟悉之後,你需要看到某個觸發點,或者到了具體的某個時間,你就會開始行動去做這件事情。

    例如你從小就被父母要求起床之後要先刷牙,第一次的時候,你肯定覺得特別新奇,從擠牙膏,到把牙刷塞進嘴裡,然後手很笨拙地刷了起來,最後用倒水把牙齒洗漱乾淨後,整一個刷牙動作流程才宣告完畢。接著是第二次刷牙、第三次刷牙、第四次、第五次......,可能用不到30天,你早上起來就去刷牙的習慣就養成了。

    麻省理工學院的實驗室曾經做過這樣的一個實驗,實驗人員讓大鼠在迷宮裡面自己尋找出口,當大鼠第一次走進迷宮的時候,紋狀體(striatum,位於基底神經節的中心位置,在大腦的核心區域)中與控制運動相關的區域的神經元,在整個跑動過程中都保持活躍狀態,但隨著大鼠一次又一次地在迷宮中尋找出口的時候,研究人員發現,神經元只有在跑動開始和結束的時候,才會出現活躍的狀態,而在尋找出口的過程中,則相當之平靜。也就是說,大鼠在迷宮中尋找出口的行為,隨著次數的增加,不斷被習慣化,這樣只有在開始跑動和結束跑動的時候,運動的神經元才會活躍,期間它可能還會想著今天晚上吃什麼呢?

    一個行為動作演變成為習慣,給我們帶來最大的好處就是,我們可以在完成這個行為動作的期間,騰出認知資源去做另外一個事情。

    那究竟怎麼樣才能一個習慣呢?哈佛大學的查爾斯·杜希格提出了所謂的“習慣環”理論,他指出,一個習慣之所以能夠行為,需要以下的三種因素,缺少任何一個因素都不行。

    1)Cue(提示)

    2)Routine(慣例)

    3)Reward(回報)

    什麼支付寶和微信在前期的時候,砸下很多錢來回饋給使用者的原因。微信會給你幾塊錢的鼓勵金,且持續一段時間,使用者剛開始以為只有幾毛錢,誰知道有一塊兩塊這樣的返現,當然非常之開心,於是習慣的第一步就達成了;接著支付寶和各大便利店超市進行合作,在結賬處顯眼的位置給使用者足夠的提示:支付就用支付寶!使用者在不斷地被提示和回報的過程中,用支付寶進行支付的習慣就建立起來了。

    在習慣的建立過程中,我深刻地體會到人類趨利避害本能的強大力量。

    2,習慣的養成,究竟需要多少時間?

    一直以來,周圍的人都向我們灌輸:養成習慣非常容易,只要短短的21天,甚至有些人會拍著胸膛跟你保證說:來來來,跟我學習精

    進吧,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只要短短的七天。

    做了不斷地修改,想要急切變好,從人生的低潮之中走出來的人,更是希望好的習慣養成時間越短越好。

    但實際上,倫敦大學學院在部落格中指出,不止一個針對習慣養成的研究表明,養成大部分的習慣需要更長的時間,而且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和習慣本身:有些習慣的養成過程比較簡單,例如養成每次吃飯後走路20分鐘的習慣,要比養成每晚夜跑20分鐘的習慣容易很多,因為走路比跑步容易輕鬆得多。

    那一個習慣的養成,通常來說需要多長的時間?研究得出結果是平均值在66天左右,如果中間出現一兩天沒有去做的話,也沒有關係,並不會影響到習慣的養成,所以請不要在有一天忘記去跑步的時候,就輕言放棄。

  • 13 # 勇赫大叔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習成績的重要保障,如何能夠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是很多家長迫切希望瞭解的內容,我來談幾點我的建議:

    1、興趣源。習慣的學名叫做動力定型,也就是持續有規律的行為。這個行為其實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動力”,就是孩子的興趣。當孩子對與一個學科或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麼他就會主動地去接觸、瞭解這個內容。興趣不是挖掘的,是發現的,我們需要將孩子感興趣的內容與學科進行“勾連”,不如我們用喜羊羊、灰太狼來講數學的相遇問題。

    2、心理場。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其實需要一個文化氛圍。家裡的人如果都愛讀書,孩子也會很自然喜歡讀書,父母如果有良好的作息規律,孩子也會向父母學習。身教重於言傳,幫助孩子建立學習習慣,作為父母首先要具備這樣的學習習慣。

    3、成就感。透過鼓勵、獎勵的方式可以促進習慣的形成。但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在習慣獲得之後,產生一種成就感。他會覺得我這樣做非常棒!非常了不起!我為自己能做到而驕傲。如果孩子沒有想到,我們可以透過語言暗示的方法幫助孩子理解習慣的意義。

    4、內驅力。任何習慣的形成需要經歷一個重複練習的過程,這時候內驅力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當孩子意識到自己今天的努力和自己的夢想緊密相連,他就會在習慣養成過程中收穫快樂,就會更願意堅持與付出。(via劉大哥講育兒)

  • 14 # 壹父母

    幾乎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可是往往做的,都是些背道而馳的事情。

    拿最常見的寫作業為例,很多父母陪娃作業已經陪出心病了,可是孩子的作業習慣還是越來越糟糕。

    原因就在於這種做法,打擊了孩子的自我驅動力和學習興趣。

    所謂良好的學習習慣,按照我的理解,其實就是孩子有自發的學習動力和意願,同時能安排好自己的學習。

    因此,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重要的是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意願,讓孩子相信自己具備學習的能力,可以攻克學習中的難關。

    很多父母太過於在意孩子的學習,過度承擔了孩子學習的責任,更沒有讓孩子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父母的,孩子怎麼能有動力和積極性去學習呢?

    反觀我們自己,工作中,每當領導放手讓我們去發揮創造,並獨立承擔起專案責任的時候,就是我們自己成長最快的時候。

    孩子也是一樣,靠父母的外力逼迫,只會讓孩子厭倦和逆反。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經驗,孩子小時候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每天不問八百遍“為什麼”都睡不好覺,可為什麼等孩子長大了,可以透過學習瞭解這些“為什麼”的時候,他們反而想要逃開了呢?

    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都是他們被迫接受的知識,而不是他們自己想要主動探索的答案。

    真正懂得教育的老師,也會懂得激發孩子探索知識的意願,而真正懂得孩子的父母,也會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並在恰當的時候,恰當地引導孩子踏上他自己的探索征途。

  • 15 # 高太爺

    羅素先生說人人生而平等。這句話我總是覺得很值得思考。

    首先,無論是物質上和精神上,我都覺得人與人之間是有差異的。特別在知識上尤為突出,它既屬於物質,又屬於精神,不平等就更明顯。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提升知識的方法又只有學習這一條路。因為不可能把別人的腦袋給你縫上,裡面裝的東西就是你的了。這其一是因為裝不了,其次是裝上別人的頭,你就是別人而不是你自己了。於是這樣看來大家又是平等的啦。這裡扯遠了。

    總之說來,不管什麼平等不平等,把學習養成一種習慣都是讓自己現在到未來可以脫穎而出的基礎。

    一千多年前到的宋真宗年間,有一個叫陳堯諮的哥們兒在自家院子裡射箭。為了展示高照的劍術,就往自家的柳樹葉子射,一射一個準。周圍的都叫好——除了柳樹和一個老頭。

    那是一個賣油老頭站在遠處看著陳堯諮,臉上露出蒙娜麗莎式的微笑,陳堯諮很緊張,如你所知,凡事這種微笑的要不是深藏不漏的高手,要不就是變態。因為不知道老頭是射箭高手還是看上自己的變態,他恭敬的說道,閣下是精通射箭的人嗎,覺得我射的怎麼樣呢?那老頭說,我不會,但是我知道這沒有什麼,就是手熟而已。陳堯諮肯定是生氣的,畢竟開始無緣無故的被蒙娜麗莎式的微笑看著,後面又說你射箭不行,你誰啊,我跟你熟嗎,這時候後面的故事大家也知道了。

    那時我想這個故事說明給別人說道理要簡單明瞭。要是老頭要用慢慢的擺個書桌來證明唯手熟爾,肯定墨都沒有磨好就被生氣的陳堯諮打翻在地,當然這也是我的亂扯。我以前有個朋友,小時候喜歡把家裡隨地放的錢順進自己的包了,長大後喜歡把別人隨便放的錢順進自己包裡。當然,從他的技術來說,別人的東西差不多都是隨便放的。我說著兩個故事扯的有點太遠了,就是想說:

    其一,你做的事情對你有意義,可以促進你習慣的養成,不用刻意為之。其二是養成的習慣也有好有壞之分。這是我對習慣的理解。

    把這兩點集合起來,如果說要把學習養成一種習慣,首先就要選擇一個好的學習方式。一個好的學習方式對養成學習習慣是相輔相成的。一個好的學習方式可以讓你明白學習的妙處,你知道好吃的東西味道好,就會天天都吃好吃的(減肥除外)。

    在我看來學習大致有兩種,一種是古代士人代表的寒窗苦讀,他們即使有娛樂活動都離不開自己的學習領域,心理學學上說超限效應,就是說做一件事做久了,人就會感到厭倦。這是認知常情,畢竟不是機器嘛。你看機器人一致矜矜業業的工作,但沒中不住的就是呆頭呆腦的。人不能這樣。我提倡把學習當作一件快樂的事情,當然,這種事不是我說她快樂就快樂,是要有一定的方法 和過程。其中最重要的是找到對學習的興趣。

    怎麼找到對學習的興趣呢,在我看來需要注意三點的改變就好。羅素在《幸福之路》上說,興趣愛好廣泛可以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數,不能帶有功利性的觀點去看興趣愛好,參差百態才是幸福的本源。我所說的前兩點就是出於這裡。

    其一,學習知識不能單一的學習。前文說到的古代大部分士人,他們讀了大半輩子的四書五經聖人經典,結果被我們稱為迂夫子。這是不行的。學習的範圍一定要廣泛,不一定精通。你喜歡養狗,卻不一定把它養成世界第一。博學的人知識體系會比平常人更加豐富,可以在不同的知識中相互貫通,激發對知識的興趣。

    其二,學習不能太有功利性,心理學上有個德西效應,說如果有一項愉悅的工作,如果給予外部獎勵,目的性太強,反而會降低工作質量。也就是這裡的學習質量。

    這第三點就是在第一點上的延伸。我在自身和身邊的人的成長中,發現一個現象:越是接觸這個世界,越是瞭解這個世界後,就會變的渴求知識。就從我自己來說,當年也是看著韓寒那種號稱學習無用的文章長大的。但是後來對世界的認識越漸深入時,發現這個世界很大,有很多很多自己不知道的東西,世界不只是自己一個人。從那時起,就開始主動的學習。直到現在,早已將學習當作一個習慣。因此,第三點改變的就是主動接觸更大的世界,說實在點就是接觸不同的愛好,工作領域。開闊自己眼界後,就會有求知的慾望。那個時候,學習就潛移默化的成為一種習慣。

    回顧一下,透過三點改變可以激發出我們對學習的興趣,就可以把學習當作快樂的事業。而快樂的事業和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相輔相成,養成了學習的習慣對人生有益無害的。

    其實道理都很簡單,做的改變也是很小的。但小的改變也有屬於它的蝴蝶效應,成為你人生的轉折。

  • 16 # 妮兒媽咪育兒

    目前我家孩子喜歡畫畫,其實一開始她對畫畫是沒有興趣的。這個興趣愛好也算是慢慢培養出來的。當她兩歲多的時候,我就經常帶她在有些藝術中心玩,一開始給她報的是塗鴉班,她不是很喜歡,然後我就經常帶她看大孩子們畫畫。

    小朋友特別喜歡模仿,並且環境的影響力很大,看到大的孩子畫畫很漂亮,然後她自己就萌發了興趣,經常自己在家塗塗畫畫了。

    我覺得培養孩子學習的好習慣,一個好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孩子愛學習,首先家長不能只喜歡打麻將,只喜歡玩手機,而是需要以身作則,做孩子的好榜樣。在好的家庭氛圍里長大的孩子,都會受到好的影響的。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建議,如有不妥請見諒!

  • 17 # 小學三四年級

    我是老師,或許我的答案能對你有一點啟示。

    三點三十放學,大部分的家長都還沒有下班,很多是爺爺奶奶來接,也有的爸爸媽媽來接,但是接完就要回去上班。那這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如果家裡有爺爺奶奶,當然可以回家。但是,要注意,不能讓孩子看電視、玩手機。學校對學生的要求一直是先做作業在玩。一年級的學生作業估計不多,那麼家長也可以要求孩子先複習下當天在學校學的知識,或者看看課外書,都可以。但是,千萬不能看電視,看了就很難停下來!爸爸媽媽可以先和孩子約定好,如果完成了一定的學習任務可以進行適當的獎勵。主要是讓孩子養成一回家先溫習功課的習慣。

    當然,如果家裡沒爺爺奶奶,又不能帶去上班,我會建議選擇一些課外的興趣班,比如說閱讀吧,圍棋班等,一個小時左右,剛好上班家長就下班了。一年的還以,不建議去書法班或者作業輔導班,不適合。

    這種興趣班以孩子的興趣為主,如果能走班上的同學一起就更好了!

    最後,家長一定要記得一年級是學習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一定要多加用心!

  • 18 # 老爸很皮

    既然是習慣,說明這需要長時間養成,如果等孩子上小學才開始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我個人感覺有點晚了。

    好的學習習慣說簡單點其實就是時間管理,3:30放學後的孩子到家長接回家這段時間,如何讓孩子養成學習的習慣,說白了,就是在這兩,三個小時裡,家長把孩子需要做的事進行量化,比如吃點心十五分鐘,課外讀物三十分鐘,家庭作業一個小時等等,當這種量化讓家長做到心中有數的時候,孩子也就養成了一個比較好的習慣。

  • 19 # 琳琅星火

    作為一名正宗的教師子女,放假回家這段時間我親眼目睹了正跟著我媽上小學一年級的妹妹的學習日常。我覺得她的學習習慣培養的就特別好。所以有這方面困惑的家長可以借鑑下:

    先說一下她的學習日常:

    在學校的時侯自不必說,從放學開始。第一件事就是認真完成老師留下的作業。保質保量,還附帶檢查!吃完飯,跟我媽一起回家。在路上的時間也不會浪費:拿出頭天晚上我媽提前準備好的卡片,背上面的唐詩。我媽負責解釋詩歌大意,並捎帶檢查背誦情況。回到家裡,我媽會用手機開啟“寶貝英語”這個軟體,讓小姑娘一邊聽一邊跟讀。大概是軟體做的也良心,小姑娘每次讀的都特別認真,從來不會分心。晚上八點半準時睡覺,保證充足的睡眠。

    這就是我妹妹一天的學習日常。玩耍、學習兩不耽誤。期末考試,她全班第二,語文97.5,數學95。沒拿雙百,她不是很開心,但我覺得這就很好了。一年級的孩子,不必要施加壓力太多,每天都進步一點點,這就足夠了不是嗎?

    介紹這麼多,我想告訴各位家長一些學習習慣的培養經驗:

    第一,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需要興趣的引導,切忌用威嚴去逼迫

    在這一方面我認為我媽做的特別好:精心準備的小卡片、讓英語活起來的教學軟體,使學習完全脫離了無聊的色彩,變成了一件有趣的事。

    第二,如果孩子表現出對知識強烈的熱情,一定要鼓勵支援他

    前段時間我們一家參加百萬英雄的問答遊戲。每到這時候小姑娘總會特別的積極,認認真真的聽每一道題。遇到自己會的,就特別開心。不會的問題也會把正確答案牢牢記住。偷偷告訴你,小孩子記憶力真的很強。

    第三,習慣的培養在於堅持,堅持的碩果也從不會讓你失望

    我妹妹是從幼兒園中班開始跟著我媽的。這個學習習慣也已經堅持了兩年多了,從未間斷過。或許短時間你發現不了她的變化,但事實證明,她的進步真的會讓你感到驚訝!

    最後,送各位家長一句話: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惰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祝大家的孩子都可以變成愛學習的乖寶寶。順便,新年快樂哦!

  • 20 #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說實話,3:30放學太早了。現在國家已經慢慢開始重視這個問題,這也是各地開始普及四點半課堂的原因。

    目前普遍的情況是:家長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管孩子的作業,同時,有些問題家長也不是很熟悉,有時候指導孩子學習也是素手無策。

    所以,我其實比較贊成一二年級的孩子能夠在學校就完成書面作業,回家做一些口頭作業即可。

    現在的大環境,讓家長帶孩子感到太過勞累。

    孩子放學的時候,家長還在上班。第一個是接送問題;第二個要擔心的是安全問題,如果在小區亂跑,車多人多,孩子的安全很讓人擔憂;第三是遊戲的問題,絕大多數孩子都是喜歡遊戲的。

    所以,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確實是非常重要也是極其必要的。

    結合自己的一些經驗以及一些家長的分享,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1、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以及責任意識

    這一點,越早越好。很多家長覺得自己太忙,沒時間帶孩子,很是憂慮。其實,大人忙,如果引導得當,孩子的獨立性更好。這裡我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是我的侄兒,現在4年級。因為家裡人都很忙,每天基本上都是自己在做自己的事情。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沒有時間管他,所以他從上小學開始,都是自己單獨上學的。每天自己起床,刷牙洗臉,拿著書包就上學了,在學校門口吃個早飯。下午放學自己回家,做作業,九點半自己睡覺。從小學一年級到現在,基本上每次都是全校第一名。

    這個我回老家,他能夠很好的照顧弟弟妹妹,很有耐心,是個獨立性很好的孩子。

    這個比較適合安全的地方,上學路上比較安全,同時,也需要早早引導,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能力。

    第二個例子是我網路上認識的一個家長,夫妻兩個都是上班族,沒有老人幫帶孩子。大人有意識的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從2歲開始帶孩子閱讀,從小事開始,引導孩子獨立。等到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有了出色的表現,能夠當上廣播員了。後來一路都是按著學校的步調,也沒有超前學習。二年級暑假開始準備數學競賽,上學期第一次參加競賽,獲得兩個1等獎,表現優異。

    以上兩個例子,說明了獨立性非常重要,我們一定要趁著孩子小就開始培養。2、適度放手,允許孩子犯錯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學習不好,處處監督糾正孩子。這裡我想說,過多的干涉,容易讓孩子失去自主意識,同時,責任心會越來越低。

    多年的經歷告訴我,自主意識實在是太重要了。但是自主意識是必須自己練出來的,必須不斷的嘗試,要透過犯錯來學習的。

    相對於孩子能不能每次都能做對作業,考試能得100分,我更在意孩子是否是自己在獨立完成。如果孩子是自己獨立完成了,那麼一些細微的錯誤,我們要包容。

    一個內心對自己能力認可的人,是不願意出錯的。孩子之所以還會有很多小錯誤,是因為對自己的能力還沒有意識,還沒有反省的能力。

    如果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提升孩子的成就感特別重要。我們要想方設法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從學校中收穫了什麼。

    我們都是希望,付出能夠有回報。

    孩子也一樣,自己做完作業,絕對不希望只換回被批評。

    所以,在孩子回家這段時間內,跟孩子約定一個作業的時間,引導孩子如何去完成作業,然後想方設法的去找一些閃光點來誇獎他。3、想辦法和孩子在互動中運用知識

    我們的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沒有一招鮮。

    很多方法,其實都是對一部分有效。就像一部電影,總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

    a、玩遊戲:拼音遊戲,識字遊戲,講故事遊戲等等都是可以的。孩子普遍都有表現的慾望,只要有合適的觀眾,就能有興趣。

    c、錄音:這個是個非常有趣的方式,我女兒非常喜歡。聽自己的錄音,有時候比聽故事還有趣。而且,能夠透過對比,得到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記得,不要輕易批評孩子喲。你可以試著問,你覺得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一下呢?

    d、當小老師:這一招對大部分孩子都是極其有效的。一個有經驗的家長,一定會給孩子機會表現的。而且你會發現,透過讓孩子當老師,你可以知道學校的老師到底是如何教孩子,對孩子的態度如何。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大清沒有像印度一樣完全淪為殖民地,而是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