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勇戰王聊歷史
-
2 # 琅琊小少爺
中印兩國的國情完全不同。
第一,清政府明面上依然存在。
因為清政府的最高領導人,有自己的國家軍隊,國家主權依然存在,但是因為比較弱,所以它就成了外國人操控中國的工具,清政府沒有了話語權,在法律上不能懲罰外國人,從經濟到政治,都有外國人插手,但是清政府依然有統治政權,各國政府承認它的存在,所以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二,印度的最高統治階層不復存在。
印度是屬於國破家亡,原有的國家機構不復存在,最高領導也是由外國人擔任,他們以英國女王為首,奉她為印度女皇,所以是殖民地,而我國還沒到以外國人為領導人的地步,只是成為了外國列強欺辱我們的工具。
所以兩者的區別就是,一個封建政權被推翻,另一個是封建政權仍然存在。
-
3 # 軍武最前哨
眾所周知,清末的閉關鎖國和愚昧腐敗導致我們經受了許多屈辱不堪的過去!而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更是增加了這份屈辱的份量。
發生於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緊接著簽署的《辛丑條約》讓中國徹底淪為了半封建半殖民的國家。1858年,同樣是亞洲大國的印度,隨著英國人推翻了莫臥爾王朝後全境淪為英屬殖民地。儘管清朝和印度都因為落後才被殖民,但形式上還是有所不同,即一個是半殖民,一個是完全殖民。
那麼,近代中國為何沒有完全淪為外夷的殖民地呢?
首先,必須要承認的是晚清的閉關鎖國與不自量力,當時以天朝自居的滿清權貴們依舊視洋人為"蠻夷":粗暴的野蠻人。從而導致我們在邁向工業近代化之路上出現了嚴重的斷層!鋼刀再鋒利也敵不過槍炮利索!
另外,即便彼時的晚清早已千瘡百孔,但也不失是一個制度完整、運作秩序的大國。洋人入侵中國後發現:這裡不同於類似美洲的土著文化,中國擁有成熟的市場貿易機制,根本不需要他們去重新建立新的秩序就能大發橫財!
因此,我們在許多清政府與洋人簽署的不平等條約中可以發現,開放通商口岸幾乎是必備條款,畢竟殖民的目的就在於利益掠奪!
雖然閉關鎖國的滿清迂腐無能、自以為是,但終究還是有看清世界的人,各地的起義和反抗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殖民的進一步深入。畢竟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和歷史硬生生的擺在眼前,不是說想完全殖民就能實現的!
寫在最後: 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
-
4 # 圍爐煮酒話春秋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晚清政府,那我會說:清政府就如同牽線木偶,任人擺佈。配圖
在與列強的鬥爭當中,清政府一直處於劣勢,幾乎毫無還手之力。清政府只能不斷地簽訂各種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以自殺式的方式來苟延殘喘。然而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在列強當中,強大到在全球各地建立殖民地的英國,居然沒能將中國殖民。再譬如當時強大的法國,美國,英國,俄國等列強,也沒有完成對中國的殖民統治。這是為什麼呢?
如果把當時的中國比作一隻羊,把列強比作一群狼,一隻狼吃不完一隻羊,其他的狼也不會讓一隻狼獨自享受一隻羊。最好的結果就是:大家共同分享一隻羊,就都可以吃飽。配圖
事實上,當時的列強誰也沒有能力獨自吞併中國,誰也不會讓別人比自己多在中國佔半點便宜。中國實在是太大,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任何一個列強都無法有足夠的實力將中國變為殖民地。這一點,各個列強心裡都清楚,所以他們要的,只是讓中國屈服,從中國獲取利益。這就決定了列強至少放棄在短期內將中國殖民的想法。於是乎,列強都瞄準中國,像一群狼一樣相互撕咬,爭奪中國這隻羊,一直到狼與狼之間達成協議,每個人都能吃到肉。也正是因為是一群狼而不是一隻狼,才讓任何列強想要殖民中國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比如中日《馬關條約》中,日本想割據遼東半島,英,法,俄就很不爽,強勢干預,使日本放棄遼東半島。配圖
這就是我提出的“群狼效應”(有區別於傳統理解),用一個比如來解釋為什麼中國沒有被殖民。其實在歷史上,中國也不止一次遭受外族入侵,從五胡亂華到滿人入關,我們可以發現,“群狼效應”也同樣適用。強大如元、清,一個最終被趕走,一個被漢族同化。自古我大中國就是一個難以被長期殖民統治的國家。
好在新中國的建立,使中國再也沒有了那些屈辱的歲月。生在新時代的我們,真的應該慶幸。
-
5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兩者完全不同啊!
打個比方,歐美列強就是一條蛇
-
6 # 若軒財經
其實只要所謂的“封建”(當然中國不是封建,而是大一統的中央王朝)在,就不能淪為殖民地,不信你看泰國等,因為多少還是需要人來幫助其統治和管理的。
綜合大家所說的:一、兩國國情不同,比如印度只是十幾個土幫、中國是統一王朝;以及地理位置、自然稟賦、文化傳統等的差異;特別是中國還有一個特殊計程車大夫階層,不像土幫首領那樣只需要有自己的利益就可,他們還死心眼的有個天下和中國的概念,所以又要“師夷長技”還想“羈縻縱橫”……以曾、李等中興名臣為代表的這個精英集團,在很多時候起到了力挽狂瀾的作用(例如“東南互保”導致老佛爺所謂的向十幾國開戰事實上只是個小衝突,也並沒有激起對方多深刻的報復或瓜分仇恨),這個因素前面幾位都沒說。
二、面對體系環境不同,印度幾乎是英國給搞定了,而中國則是十幾國聯合起來也沒搞定,在主權規範仍未明確的年代,其實土地佔領仍然是合法合理的,所以中國也遭受了半殖民地,但是瓜分中國的各國都受到了其他國家以及當時國際體系的制約(例如三國干涉還遼),而相比較而言,英國在佔印度的時候無論是地位國力(正是日不落升到正午的時候),還是在國際體系中的環境的制約,都是很順利的!
因此,內外因一結合,結果就出來了。
-
7 # 城市歷史小小剛
清朝後期自近代1840年林則徐虎門銷煙之後,鴉片戰爭開始,經過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看一下近代以來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璦琿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這些不平等條約的簽訂,讓這些西方國家在中國割據佔領了諸多城市還有租界,讓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加速了中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
只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清朝中國疆域接近1200萬平方公里,這些西方列強當時都沒有一口吞下中國的能力。
雖然當時清朝工業化程度不如西方列強,但是也比那些淪為殖民地的國家強的多。很多亞洲非洲殖民地到現在才有國家的雛形,沒有如中國這般的國家民族意識。
當時的人口數量在全世界都是第一,西方列強也不敢過於壓迫,因為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看一下抗日戰爭的勝利,我們中國雖然能忍,但是忍耐是有限度的!忍無可忍,無需再忍!人海戰術我們也要把你堆死。
這些應該是為什麼清朝末年沒有全面淪為像印度一樣殖民地的根本原因吧?
-
8 # 局勢君
歐洲那些最先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開始在海外佔領殖民地,然後掠奪當地的土特產,這些原始的資源最終促使資本主義迅速發展,這個時期就是大航海時期。
那麼當時歐洲人看中的地方是哪些地方呢?他們最先看中的是熱帶地區,因為熱帶地區降雨量充分日照時間長氣候溫暖,當時他們需要的木材、甘蔗、菸草、礦石、動物等貨物在熱帶地區儲量非常豐富,唾手可得。
而我們中國屬於溫帶地區,動植物資源就比不上熱帶地區那麼豐富,每年還有好幾個月的寒冷冬天誰也幹不了活。想要在溫帶地區掠奪資源,就需要苦心經營,沒有那麼多現成的東西可以直接裝船發貨。
再加上大清朝地形複雜、內陸交通不便,所以對於歐洲的殖民者而言,吸引力不是那麼大,直到熱帶地區被人佔差不多了,這才把注意力投向大清朝,最終也只有沿海地區和長江沿岸部分地區被他們侵佔,所以叫半殖民地。
-
9 # 長行路慢慢
印度歷來有被侵略便全部淪陷的歷史,民眾由於全部信教,教派教義多是順從。不反抗,不造亂等等愚民政策。
再加上幾千年的種姓制度,更是扼殺了民眾擁護國家政府的積極性,龐大的低種姓人口根本沒有出人頭地的途徑,只能如牛羊一般被政府長年累月的剝削和統治著。凡是政府軍失敗之後,印度土地就如透明的一層紙,可一舉拿下。
說起中國為什麼沒有淪為全殖民地,第一我反對有人所謂的國土面積大,因為印度與巴鐵沒有被分離前,國土面積也並不小。
所以仍然是幾千年來的政治智慧所帶來的不一樣。先有舉孝廉,後來科舉制。才是真正統一民心,捍衛國家的動力。因為只有給勞苦大眾一個晉升平臺,才能聚合整個國家的民心。尤其這個上升通道還是相對公平的。所以在中國外患期間,反抗聲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反觀印度,如綿羊順從。
所以歐洲的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等等大帝國並沒有堅持多少年。民心是渙散的,國家豈能長治久安。
-
10 # 噩夢魚兒
這裡就要說到令無數現代人唾罵的“儒教”了。
儘管自南宋以來,儒學日益僵化機械,缺乏有深度的縱向突破,越來越教條化。但是直至清朝末年,儒學依然是社會主流學派。文人出仕、管理國家都依靠儒學,儒教的信徒們在社會方方面面結成了一張巨網,把整個國家網在其中。而且儒教特有的“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的大一統概念讓任何分裂中國的舉動變得困難,統一的中國讓任何人潛意識都會忌憚。“儒”作為一種深層次的概念已經融入每個中國人的方方面面,修身立命,建立自我,適應社會,直至今天我們仍然靠它。基於這樣的民族性格,無論哪個勢力想在華夏這片土地上強行改變它,都是不可能的,註定會引起失敗。太平天國不行,小日本也不行。至於遠在大陸或者大洋另一端的歐美人,就更不可能了,他們不會花費高昂的成本,洋鬼子們來中國可是為了賺錢的。
至於印度,整個歷史上統一的時間就沒幾年,基本都是分裂成大大小小的土邦。說來好笑,印度統一這個概念還是他們的主子英國人帶來的。歷史上印度不斷受人侵略,一次次亡國,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發明了種姓制度,隨後波斯人、馬其頓人、大夏希臘人、塞人、安息人、大月氏人、吐蕃人、突厥人、阿富汗人、葡萄牙人、法國人、英國人,甚至還有我們漢人都胖揍過這個民族,許多外來民族甚至在印度次大陸的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可以說印度一直都是作為殖民地而存在的,英國人來了,只是換個主子罷了。
-
11 # 季我努學社
清朝自鴉片戰爭以來,受西方侵略與蠶食,殖民化程度逐步加深,但卻一直沒有向印度一樣淪為某個西方國家的殖民地,其原因主要有三點。
等待被處決的印度殖民地起義者
其一,前近代的中國與印度有本質的不同,傳統中國雖然並沒有現代民族國家的意識,但延續兩千年的王朝政治基礎,使得中國“統一國家”的概念自上而下均根深蒂固(清王朝的認同),同時文化的傳承使得中國有一批以國士自居的知識分子不僅僅關注自身前途更心繫國家命運,其突出代表即自明季以來顧炎武等宿儒“亡國、亡天下”之辯。而這些卻是印度所不具備的,殖民前的印度卻長期處於待統一的狀態,無論是德里蘇丹國倒臺後的很長一段權力真空還是莫臥兒王朝短暫而戰亂頻繁的統治,都使得印度無法有效的整合它的文化,印度內部的離心傾向很強,國家意識則相對淡薄。
西人畫中的晚清權貴
其二,資本主義侵略隨著時代的推移方式發生了變化。早期的殖民擴張更加直接和血腥,佔據殖民地,擄掠和奴役人口,掠奪原材料,這些就是東印度公司在印度擴張時期的所作所為。但是,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對市場的需要越來越強烈,資本輸出的要求也不斷增加,而殖民地統治成本亦不斷上升(印度殖民地的屢次起義就是顯例),這些都不得不使西方列強改變策略,扶持當地政權,進行軟性侵略。
西人照片中的晚清社會一瞥
其三,殖民印度與開啟中國不同。殖民印度時,英國戰勝荷蘭,一家獨大。而入侵中國時,則英、美、法、俄、德、日諸國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沒有一個西方國家願意看到對方獨佔中國的權益,而晚清以及後來的民國政府則有了在各懷鬼胎的西方列強之間施展外交技巧的餘地。
以上是我的回答,請老師和朋友們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
《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
蕭一山:《清代通史》
-
12 # 宋安之
西方列強敲開清朝閉關鎖國的國門是在1840年,1914年第一世界大戰爆發,1918年結束。盛興殖民主義的西方列強開始衰弱。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5年結束。世界格局大變,西方列強元氣大傷,殖民主義成為過去式,不久世界各地殖民地開始紛紛獨立,代表著殖民主義體系的崩盤。
清朝在西方列強壓榨的幾十年年裡沒有完全淪為殖民地而只是半殖民半封建社會原因是複雜化的,主要在於文明體系的不同,殖民的困難。還有西方列強的互相對立,清廷藉以拉攏牽制平衡,才造成了一種脆弱平衡。然後熬到了民國。文明體系的不同。
西方列強對於被殖民地的土著一般都是比較殘忍的,像當年英國殖民北美洲,結果印第安人幾乎絕種。而且還要殘忍改變其文明,像英語在今天世界上是通用語言,背後卻是血淋淋的殖民時代成果之一,英國殖民全盛時期全球統治面積大概3400萬平方公里,而這些殖民地區當地土著大部分種族要麼滅絕要麼最後化為英語體系之內。
清朝是封建社會,百姓思想是守舊的,像西方列強殖民那一套根本就行不通,統治難度極其大,像西方列強數次侵略中國,你打朝廷可以,但是你在鄉下橫行霸道肆意妄為,那麼就會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殖民代價太大的情況之下,清廷就起了中間商的作用,清廷要的是保住自己的統治地位,西方列強要的是利益,然後就形成一種默契,西方列強透過清庭壓榨中國,而且效果還不錯,所以深化殖民就慢下來了。西方列強相互牽制。
清朝遼闊的國土不是任何一個西方列強可以消化的了或者說列強不會看著任何一個國家獨享這塊大蛋糕的。
清廷對於權術可以說是爐火純青,就利用過西方列強這種心理來拉攏一方打壓一方,如三國干涉還遼。
甲午戰爭後,清廷與日本籤馬關條約,割的不止是臺灣還有遼東半島,割讓遼東半島讓列強深感利益受損,而且日本在華勢力會更加之大,於是沙俄、德國、法國三國為了自身利益,以提供“友善勸告”為藉口,迫使日本把遼東半島還給了清政府。
在這種詭異平衡之下,中國沒有成為西方列強殖民地,但是西方列強的胃口不止於此,開始慢慢吞併中國領土。
在清末西方列強實際上控制了大半個中國了,像滿清龍興之地東北就成為日本與沙俄的實際控制地,1904年東北爆發第一次日俄戰爭,清廷卻只能選擇中立,說明清廷實際控制的地方真的不多了。
至清亡大半個中國盡陷於西方列強之手,像長江當時在對於西方列強來說就好像自家內河一般隨意進出。瓜分已經差不多了,就差一個宣告了,但清亡以後隨之而來的兩次世界大戰,使殖民主義的西方列強元氣大傷,新興的美國並不提倡殖民,而且英法為代表的列強也無力維持殖民地,最終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紛紛獨立,殖民體系開始崩潰,中國也在解放軍的努力之下徹底獨立,清除了西方列強勢力,開始了復興崛起之路。
-
13 # 春先生的世界
原因如下:一是大清政府是有被各國列強承認的政府。
二是大清國國民生產總值還是名列世界前列。
三是印度是多民族國家,宗教矛盾突出,英國利用各民族團體相互制造矛盾,各個擊破,輕鬆控制了這個國家,而中國有5000年文化歷多數的民族史,漢族是佔多數的民族。有國家民族的概念。各國很難控制中國。
四是各個列強的想法是不一樣的,英法等國還想透過殖民控制中國,俄國想搶土地,德國想賣自己的產品。所以給了滿清喘息的機會。
最終中國比印度好一點,只倫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
-
14 # 魏青衣
俄羅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計中藏。法蘭西,佔廣州,窺視黔桂。德意志,膠州領,虎視東方。新日本,取臺灣,再圖福建。美利堅,也想要,割土分疆。這中國,哪一點,還有我份?這朝廷,原是個,名存實亡。替洋人,做一個,守土官長。壓制我,眾漢人,拱手降洋。——摘自陳天華《猛回頭》
我國被侵略,和印度是不一樣的。
印度是直接被英國殖民,而我國在當時,基本上算是各大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瓜分博弈。
就像一戰結束後,我國作為戰勝國,居然不是收復日本的土地,而是轉讓給別的國家,同時還要給戰敗國賠錢!
但是即便這樣,我們國家相對於印度,還是好了一點,雖然是傀儡政權,但是能夠在多國博弈下,夾在縫裡生存,也是可以的了,起碼還保留著一絲尊嚴,沒有被滅國。而印度則不同,直接被殖民,其實就相當於滅國,印度人根本不被英國人當人看。
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當時世界是英國獨霸的,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全世界大約4~5億人都是英國的國民,佔了當時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其領土面積則有約3,000萬平方公里,佔了世界的五分之一。而到了通商中國的時候,那時候西方工業革命國家已經都起來了,英國雖然還披著日不落帝國的外衣,但是也不敢說就能幹掉其他西方強國。
再加上世界局勢緊張,英國也無暇顧及中國,雖然清政府比較好打,但是別的國家也想來分杯羹。
英國是趁著獨霸、雄起的時候侵佔了印度,到了清政府的時候,其他工業國家也起來了,它想獨佔中國,也是不可能的。
而清政府為什麼沒有完全淪為殖民地國家?主要是因為那些國家分贓不均,如果他們都統一了戰線,清政府還是會淪為完全殖民地國家的。
-
15 # 劉權林
其實印度有一部分領土不是英國的殖民地,而是葡萄牙的殖民地,這個地方就是現在印度的果阿。
1510年,葡萄牙在果阿建立了第一塊殖民地,並打壓當地印度教徒及回教徒,導使該地多數人口歸信天主教。
葡萄牙統治了果阿450年,比統治澳門時間還長。到了1961年時,印度用武力奪取了果阿,取得了果阿主權。今日,以人均資產值計算果阿是印度最富裕的一個邦。
1600年英國開始向印度擴張,後來英國把法國趕出了印度,到1858英國取消東印度公司,開始直接管轄印度。
也就是說葡萄牙在印度的擴張非常的早,英國在印度擴張也非常的早。
英國和清朝第一次戰爭是1840年的鴉片戰爭,為什麼英國和其他國家沒有把清朝全部變成殖民地呢?
首先,統治殖民地的成本變高了。1852年,當時英國首相說道:“殖民地是掛在我們(英國)脖子上的沉重磨盤”。因為很多殖民地的商業稅收遠比不上行政開銷,是個賠本的買賣。
保留滿清政府,能夠節省行政開銷,只要清朝能夠開放市場,英國就可以掠奪中國的礦產資源,並用產品佔領中國的市場,這樣對英國來說利潤最大。
其次,實力做不到了。德意志統一後,德國認為“由於世界在向前發展,空間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將越來越重要,大國將逐漸拓展,小國變得無足輕重。”英國也認為“一個國家如果要生存,必須實現自給自足。”
於是殖民地擴張又進入高峰,但這時候世界已經是多個列強時代,不再是英國獨霸的時代。日本已經開始了明治維新,德國已經完成統一,任何一個國家想要獨佔中國已經不可能了。於是他們分割佔領中國,比如香港、臺灣、青島、大連等等。
但隨後列強就因為爭搶殖民地爆發了一戰,然後二戰。各國還沒有來得及瓜分完中國就把自己玩死了。
-
16 # 達摩說
首先,英國逐步殖民印度期間,時間大概是在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這一時期,以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為代表的第一批殖民帝國的勢力逐漸衰落,而以英國、法國為代表的第二批殖民帝國方興未艾,它們藉助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展成果,在全世界大力擴張殖民地,用以獲得更多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發展資本主義工業,鞏固資產階級統治。
而列強對中國侵略的加大,卻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了。這一時期,一批新興資本主義國家藉助第二次工業革命迅速崛起,試圖衝擊以英國為中心的殖民體系,這些國家以德國、日本為代表。但問題是,當時已被瓜分完畢的殖民地一時半會兒很難拿到手,那就只能朝那些尚未被徹底殖民的國家下手,這些國家裡最肥最大最有油水的就是中國了。所以大家就爭相瓜分中國,各自的利益很難達成共贏,中國也就在列強的利益衝突間苟延殘喘,但卻始終無法被某一個大國所獨佔。
此外,清政府雖屢遭侵略,但一直未曾放棄自強的目標。從洋務運動開始,中國致力於富國強兵和工業化,而在清末又推行新政和預備立憲,改革已經深入到政治領域。這也使得列強都傾向於把清政府看作利益共同體和戰略合作伙伴,而非單純的待宰羔羊。
另外還有一點,相比於印度,中國向來就認同統一的觀念,而在晚清的列強侵略中又逐漸形成了強大的民族認同,這種民族認同正是中國在近代不斷反抗列強侵略,獲得民族獨立和富強的強大向心力。
-
17 # 一草29
謝”世界發展等比周期律”之邀。 本不想說因這類思考已有很多有才識之人寫過很多有見解的文章了。怕不禮貌只得說幾句。 要說這問題其主要可能得先說印度與中國比較為什麼會被殖民。印度這個國家地也大人口也多,這是現今而言,過去印度首先是一個地區而不是一個統一國家。印度這地方一直以來都是都外族列強侵佔,一次又一次只是換主子,故而成習慣,少有反抗少有造反造亂,就沒了抵抗侵佔之精神。少出現有英雄人物。由於歷代列強侵略太多所以就成眾多各自地盤小國.民族群,沒統一文化,象散沙一盤,沒凝聚性,沒統一精神,民心渙散,故而英國可輕而易舉的佔領也好統治。 中國卻正相反。 中國是一個有幾千年歷史的民族統一的國家,民族認同.文化傳統認同(儘管有的文字不同但思想體系治理體系一樣)一致,觀念統一。且中華民族反抗侵略幾千年來精神延綿不絕有多少英雄人物。要佔領殖民成本代價極高。 且外國人嘗過太平天國與義和拳殺洋鬼子那個狠。而中國朝廷好控制多了(國家朝廷往往不怕外侵怕內亂),因為朝廷要保統治地位,就是當木偶.傀儡也比被內亂推翻好。而殖民者要的是利益,雙方配合形成默契,透過朝廷壓榨不費力就掠奪到了財富,比直接殖民代價小利益最大化(美國控制日本等都這樣,就是推翻原來的也要造一個出來)。 再說英國一小國分佔全世界很多地方後國力日衰已無力獨霸中國,同時其他西方列強也逐漸強大都不會讓哪個國家獨吞富饒的可榨出好多財富的國家,都想分一杯羹,互相制衡,不允獨吞了。且一.二次世界大戰西方各殖民列強都元氣大傷已衰落,而新興美國本就是殖民地也透過在附近擴張多的是土地只需要人,不需要殖民,故而殖民體系崩潰,中國也就沒象印度成殖民地國家,而成一個半殖民地國家。
-
18 # 大山裡的幼稚鬼
英國人並沒有實力完全將大清納入像印度那樣的殖民地統治範圍。
英國對印度的征服模式並不能套用到當時的中國。
在當時,印度是一個純封建土邦的國家,孟加拉、邁索爾、馬拉特、旁遮普,這些地區之間的關係是互不統屬的,印度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帝國。英國可以憑藉一隻規模不需要多大的軍隊,然後逐步侵略蠶食印度。透過戰爭,拉攏土邦王公,分化瓦解聯盟的方式取得印度的管理權。其實這種管理權是建立在沒有統一的宗教、文化、政治的基礎上才得以實現的。
而彼時的中國情形卻完全不一樣,它比印度大,但卻比印度更加統一。在這塊土地上,大一統的思想根深蒂固,如果英國想要完全征服中國,就不能夠將這個片土地當成單純的殖民地,必須像元清那樣發動傾國之戰,還要將國都建在中國的土地上,實行全面的英化、或者被漢化,才可能持久穩定得管理遠東這片富饒、人口眾多、文化趨於統一的地區。
殖民地的管理模式並不能用來管理中國。
中國的社會結構 ,決定了這片土地上的統治權,在當時是需要跟地主階級合作的。而當時世界殖民帝國管理殖民地的方式,是將殖民地與本土區別對待,向殖民地派遣國王的總督,主要是遏制監管殖民地得經濟發展,迫使其主要種植宗主國需要的單一經濟物,以及主要開採礦產資源。
這種以摧毀殖民地經濟為基礎的管理模式,旨在掠奪殖民地豐富的原材料,以及使殖民地的人民所需的生活必需品充分依賴於宗主國,無法形成一個獨立的經濟體。
而當時的中國,雖然還是以自然經濟為主,但這真的是當時世界上最頑強的自然經濟了。中國的政治和文化、幾乎都是依託於這種經濟模式而存在。而自然經濟是殖民國家所不需要的經濟模式,它們只希望殖民地完全淪為一個原材料生產基地,不需要它們有保留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經濟基礎,自己的政治。
自然經濟下的中國,社會結構主要由地主和農民組成,要想按照管理殖民地的方式來管理中國,對於英國來說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中國龐大的地主階級需要政治地位,但殖民地並不存在政治,地主大地主只是宗主國的代理人而已,這一點上英國是無法滿足中國地主們的,而且中西方文化差異巨大,中華文化的獨特性讓西方學者們都頭不已,何況是政客們。
不能征服中國的文化,就幾乎不可能殖民這個地方。英國如果妄想要全面殖民中國,那麼首先就需要消滅或者融入中國的文化,否則貿然以武力全面展開殖民戰爭,那麼英國最終的結果可能是淪為一個歐洲三流國家。成功的希望太過渺茫,而且代價大到英國人無法想象的地步。
-
19 # 冥蝶讀書
一半是實力,一半是運氣。
1840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被視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而所謂的近代史也是一部半殖民地史。
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社會是在1900年的庚子事變之後,清廷完全淪為了列強統治的工具。
而印度則是在1818年的時候,完全被英國控制。之前還有不少可以抵抗殖民者的力量,比如馬拉塔聯盟。
1858年,印度大起義被鎮壓之後,英國加強了對印度的統治,直接任命總督統治印度。至此,印度徹底淪為英國殖民地,一直到1947年。
兩國命運之所以不同,跟國情以及西方殖民主義的發展階段有關。
一、國家能力不同印度的民族和宗教非常複雜,很多民族自古就保持著自治傳統,也就意味著印度的割據狀態很嚴重。
莫臥兒帝國對印度的統治,雖然實行的是中央集權,但並不徹底。
帝國向被臣服的地區派出總督,總督權力雖大,但要依賴當地的王公或者宗教領袖來治理。因為宗教、民族都不同,語言也不一樣。
18世紀初期,莫臥兒帝國已然分裂,對抗英國殖民者的是各地的王國。但這些王國之間互相征戰,削弱了對抗殖民者的力量。
從國家層面來說,印度是不具備抵抗侵略的國家能力的。
馬克思有過一段分析:“大莫臥兒的無限權力被他的總督們打倒,總督們權力被馬拉塔人打倒,馬拉塔人的權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這樣混戰的時候,不列顛人闖了進來,將他們全部征服了。”
相比之下,清朝一直保持著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權力非常集中,內部也沒有宗教衝突。這種國家能力,使得清朝有相當的實力抵抗侵略者。清朝一直在試圖自救,比如搞洋務運動。
二、工業革命之後殖民主義本身的變化18世紀的時候,西方殖民主義還處於重商主義階段。所謂的重商主義就是以壟斷貿易、掠奪資源、積累資本為目標。比如荷蘭壟斷貿易導致的英荷戰爭,西班牙掠奪美洲的金銀,英國對孟加拉金庫的掠奪。
到了19世紀初,處於第一次工業革命階段的西方國家,對外擴張演變成了佔領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以前的壟斷貿易變成了自由貿易。
19世紀的殖民活動,主要是向殖民地移民,拓展工業和農業。
19世紀末期,第二次工業革命興起,這種趨勢加劇。荒無人煙的地方,只要有礦產都成了各國搶奪的物件。
印度由於國家能力弱,在重商主義階段就已經淪陷,英國利用壟斷貿易排斥了其他殖民者,獨佔了印度。
清朝由於國家能力相對較強,則挺過了重商主義階段的殖民擴張,也就是說當時沒有殖民者能夠獨佔,後面自由貿易階段也就沒有機會了,因為自由貿易階段競爭者多了,不太可能出現獨佔者。
20世紀的帝國主義階段,自由貿易時期的商品輸出轉變成了資本輸出。列強競爭加劇,誰想獨佔,就會遭到其他列強的攻擊。比如日本一直試圖獨霸東亞,但總會遭到西方列強打壓。
總而言之,在面對殖民者侵略時,不同的國家能力決定了不同的國家命運。
-
20 # 靜夜史
因為我們不想當狗,想做人!
在世界近現代史上,作為東方國家的我國,古代是極其輝煌的,然而近代卻是極其悲慘的。
但是相比於印度而言,我們的運氣又好了太多,在印度完全淪為英國殖民地時,我國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中憤然而起,最終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國家。
1、歷史背景不同
|雖然都有數千年的悠久歷史,但中印兩國卻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我國在數千年的歷史中實現了科技的巨大進步,例如四大發明;完成了專制皇權的政治框架建設,例如專制皇權達到頂峰;完成了疆域各板塊的整合,統一了中原、東北、蒙古高原、西域以及青藏高原地區。
而印度卻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打瞌睡,除了不斷被征服,這片土地上再也沒有更大的建樹。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印度更多的是作為一個地理概念而存在,在南亞次大陸這片熱土上,分佈著大大小小几百個土邦,在英國殖民者打敗葡萄牙和法國殖民者,成為南亞次大陸的主人後,他們面對的是一個支離破碎的印度。
而我國自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就確立了專制皇權的大一統制度,這一制度具有高度集中的特性,它使統治區域的各板塊連成一個牢固的整體,特別是能對外來入侵進行相當強烈的反抗。
所以當殖民者登陸我國沿海時,儘管清軍戰鬥力弱雞,民眾麻木愚昧,但殖民者仍然遭受到層出不窮的反抗,這使得他們不得不考慮用全新的方式來實現他們的殖民利益。
相比之下,在印度就簡單多了,雖然英國殖民者人數較少,但是隻要給予土邦領主以巨大的利益,他們就心甘情願的為英國殖民者所驅使,成為英國殖民統治的馬前卒。
2、國土面積不同
龐大的國土面積,不僅意味著海量的資源和巨大的市場,還意味著巨大的國土縱深。
而我國和印度之所以遭受到完全不同的命運,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的國土面積要比印度大得太多太多。
清朝末年,即使我國的領土總面積從1316萬平方公里下降到1100萬平方公里。但總面積仍然幾乎是400萬平方公里的英屬印度的三倍。
這就使得同樣是遭受英國殖民者的入侵,想要徹底征服我國,就需要比印度多派出至少三倍的力量。
而無論印度還是我國,距離英國本土至少萬里之遙,每多派出一名士兵,就意味著多一份付出,這對於侵略者而言,無疑是一項巨大的負擔。
而且,由於印度從來就沒有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統一國家,所以即使是400萬平方公里的英屬印度,也是英國人包打下來的,國土縱深什麼的無從談起。
而當時的我國領土,大部分是清朝前期統治者開拓的,具有強大的凝聚力。這使得清朝在面對殖民者入侵時,能夠比印度更充分地利用國土遲滯列強的侵略。換句話說,清朝能夠割讓更多的邊緣領土保住主體部分。
3、殖民者不同
中印兩國在近代的國運截然不同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他們面對的侵略者是完全不同的。
雖然我國和印度幾乎同時遭受列強入侵,但當時的明朝對侵略者進行了激烈反抗,迫使早期的侵略者難以得逞,而印度則開始一步步被侵略者蠶食。
等到19世紀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殖民者捲土重來時,印度幾乎已經全面淪為英國殖民地,而清朝的厄運才剛剛開始。
不過雖然侵略清朝的列強有很多,但正因為侵略者有很多,對清朝的殖民訴求不同,這使得他們不可能在全面殖民清朝問題上達成一致,比如俄國想要全面佔領長城以北,英國和日本就堅決不同意。
而因為列強的相互扯皮,清朝統治者也充分發揮“以夷制夷”的策略,在客觀上保全了大部分領土。
而列強也終於意識到:清朝不是印度,想要徹底殖民清朝,甚至獨佔清朝的美夢是無法實現的。
另外在近現代史上,不能忽略的一點就是:
我國的社會各階層對於西方文明具有超乎尋常的默契和警惕性,從基督教在我國推廣的舉步維艱就能看出端倪。而地主和士紳階層深受儒家倫理的影響,和中華文明圈外的蠻夷合作不符合他們的價值觀,這也在客觀上使列強的侵略無法一帆風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回覆列表
這就是多國瓜分和一國獨佔的區別。
首先,印度是被英國一家佔領的。而在滿清的中國,有十幾個國家想瓜分中國。列強之間必然存在合作和競爭關係。列強合作的案例,比如,八國聯軍,英法聯軍。列強競爭牽制的例子,例如,三國干涉日本還遼。各國誰也別想獨吞中國,各國要利益均沾。所以,才給了清廷苟延殘喘的機會。
其次,中國人利用列強之間的矛盾,官方抓緊西化,搞洋務運動;民間也進行了各種反抗洋人的運動:義和團和太平天國。
最後,洋人也發現,不可能全部佔領中國。就算所有國家聯合起來,也沒有實力把中國瓜分,於是,就開始在中國培養他們的“代理人”。所以,中國最終走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