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浪子與俠客

    墳,墓,冢,陵這四個字都是用來表示人死後安葬的地方,那麼為何有這許多的說法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原來這不同的稱謂是古代封建社會用來區分不同級別的人享受不同的等級的一種制度。

    古代平常百姓死後埋葬的叫墳,墳的樣式一般都是高於平地,用土堆起來。

    讀書人,或者在社會上有一定聲望,但是沒有當官,死後安葬的叫墓。墓一般是平的。

    凡是有官職的死後安葬的都可以稱之為冢。冢的情況有三種:

    1,死後入土為安,將屍體裝棺埋葬的,這種是正常的一種。

    2,因為某些特殊原因,死後屍體沒有能夠入土的,將他們生前的衣物安葬的,這種叫做衣冠冢。

    3,還有我們經常在電視裡面看到的,死後將兵器,或者生前心愛的物品埋葬,這種也屬於衣冠冢的一種。

    歷史上有兩個人例外,孔子和關羽。他們被稱之為文聖,武聖。這種叫做林,山東省曲阜的孔林,河南省洛陽的關林,就是這種情況。

    帝王死後也要入土為安,規格也是最高的,叫做陵。皇陵一般依山而建,氣勢宏偉,佔地面積廣大。如北京的十三陵,那兒埋了明朝十三個皇帝。東陵,西陵是大清皇帝的墳墓。

    一些遠古時代的帝王被後人祭祀,後人根據傳說,在他們死亡的地方蓋廟紀念,這種廟也叫陵,如黃帝陵,炎帝陵,那兒不一定真有炎黃二帝的屍體。

    還有一些人不是帝王,可是他們的墳墓也照帝王的標準去建,如周口鹿邑的老君臺,是紀念老子的廟,廟的格局是按帝王的模式建的,這是因為老子大大的有名,被後世帝王推崇,撥鉅款建造,享受他們的待遇。後來帝王們又喜歡上了孔子,就把老子拋到一邊了。所以現在老君臺就成這樣了。這兩種陵不是真正的,是廟的一種。

  • 2 # 黃進永13389821591

    墳是平常百姓的墓葬不封不樹只是一個土堆痕謂之為墳。墓是家人的墓葬有碑,冢是仕大夫的墓,陵是皇帝后皇家陵園,孔老夫子家的稱林孔林孔碑。

  • 3 # 泰山木32140178

    同為逝者安息之處,墳、墓、冢、陵這四字是有區別代表不同規模和逝者的不同地位。

    墳:是在墓上還堆起一個土包,以做標記。

    墓:多由石碑和砌體組成。一般沒有土堆,不高於地面。古人有“墓而不墳”的說法。

    冢:zhǒng 是墳墓,冢比平常的墳要高要大,能建高大的墳墓之人,身份地位當然也是比較高的;

    這字還有一個讀音(zhǎng ):冢子(長子)、冢嗣(嫡長子)冢婦(嫡長子的妻子)。

    陵;形成大土山,規模龐大的墓群,一般是皇王的專用埋葬之處,如今的烈士陵園。

  • 4 # 上弦月A

    活著,人有貧富,家有大小;死後,墳、墓、冢、陵,都是人生最後的那個家,同樣區別大著。

    墳,築土為墳

    《禮記·檀弓》注:“土之高者謂之墳。地下有故人棺木,地面堆起“一抔黃土”,呈圓錐形。

    至於為何是圓形土堆:據說諧音“緣分”。所謂前生今世來生有緣,是對逝人的思戀和哀思。

    另有說法:墳,圓堆而方坑,意即“天圓地方”。寓意人生和諧,去者圓滿,生者順利。

    墓,穴地為墓

    和墳不同,墓上面是平的,沒有圓形土堆。

    早期有說法:墳有土堆,意為不平,含冤而死;墓為平地,意為無冤。便於親友識別,就立碑為記,供給親友祭奠。

    冢,多為顯貴

    冢,基本意思除了“墳墓”,另外有“大”、“長(zhang)”、“山頂”之意。可見,在級別和地位上,“冢”大於“墳”和“墓”,即,更大規模的墳墓。

    所以,“冢”佔地更大,土堆更高,看起來更氣派。通常埋葬有身份之人,諸如貴人將相等,或者有功之人。古代將士征戰沙場,常有屍首難找的情況,便以衣物代而葬之,曰“衣冠冢”。

    陵,帝王之家

    即“帝王陵”,象徵權利地位,墳墓的最高級別。

    這種陵墓代表埋葬者的身份。首先,建造點都講究風水,多依山傍水,建造耗時耗力耗資。陵墓,規模龐大,氣勢磅礴,宏偉壯觀。更有濃濃的歷史文化氣息。比如,黃炎二帝陵、秦始皇陵等。

    所謂“陵”,多為古代帝王之家。封建社會以後的“陵墓”和之前的性質已不同。比如今天各地的“烈士陵園”,是為後人追思和祭奠先烈。

    總結:

    有土堆者,謂之墳;平而無堆者,謂之墓;墳高大者,謂之冢;帝王之家,謂之陵。

  • 5 # 謀士說

    在古代“墳”指的是埋葬死人後築起的小土堆,“墓”是埋葬死人以後,被推平沒有小土包叫“墓”。此外,高而大的墳稱作“冢”,一般是富貴之人死後的墳,才用這個稱謂。而“陵”就更好理解了,在古代皇帝的墳墓都稱作“陵”,比如秦始皇死後埋葬在驪山陵墓,漢高祖劉邦死後葬在長陵,明太祖朱元璋死後,葬在明孝陵。近現代史上稱作“陵”的估計只有南京中山陵了。

    《禮記·檀弓上》載:“古也,墓而不墳”,周代以後“始築墳墓,或種上樹,以為墓的標誌。”在上古時期凡掘塘挖穴埋葬棺材,蓋土與堆平,不植樹者稱“墓”。墳是埋葬死人築起的土堆。“墓而不墳”就是埋葬死人後不作標誌(可以理解為不立碑)。大家應該懂古時候的“墳”與“墓”有何區別了吧!

    此外,在古代,如果埋葬死人如果壘起小土包,表示死者有冤屈,心中不平。如周武王伐紂以後,命令祭祀加高被紂王殺死的叔叔比干的墳,即表示比干死得冤屈。如果,埋在死人的地表平平,表示墓主是正常死亡,沒有冤屈。由於周代重禮儀,到了先秦以後,就沒有這種說法。現在埋葬死人,都會築土堆的沒有什麼講究。

    “墳”和“墓”按照現在的說法是一個意思,連起來叫“墳墓”!這個和“埋葬”其實,都一樣意思。現代人美那麼講究,古代重禮儀,所以對不同的人,在死後埋葬的規格也不一樣的。普通家庭的人死後,一般稱作“墳”,再好一點的就是墓。死後沒有小土堆,立一個碑。很多烈士的墳就稱作“墓”,再高階一點的“墳”就稱為“

    冢”一般是皇族成員,築起的豪華大墳墓。古人死後,最高規格的墳墓稱作“陵”這個在古代只有皇帝級別的才有這個待遇。所以說,看一個人的“墳墓”就可以看出古代人死後的等級。

  • 6 # 嚴師說字

    墳(濆)是繁體墳簡化而來。墳是由土和濆的省形“”會意而成的字。土表示土堆;濆“”即標音又會意。表示火氣上出,引申為高、大。以之為參照,表示地隆起的土堆,即化冥錢的土堆。簡化為“墳”,用文來替代“濆”寓意挖掘墳墓,出土的文物,代表著不同時代的文化特徵。

    墓(慕)是由土和慕的省形“”會意而成的字。土表示埋葬人的土堆;慕“”即標音又會意,表示思慕的意思;以之為參照,表示埋葬先人之地,為孝子賢孫思慕之地。墓的本義為埋葬先人的地方,古稱塋域。通言之稱為墳(墳)、丘墓;析言之墳、丘指土之高者,墓言土之平者;碑者悲也(或曰在尊石前卑躬屈膝膜拜)。

    冢(腫)是由繁體“塚”簡化而來。塚是由土、冖和豖(chu)會意而來的字。土表示土堆;“冖”表示覆蓋,封頂;豖表示割去卵的肥豬,以之為參照表示肥土堆積的高墳。借“腫”聲表示地象腫起。冢的本義為有封頂的高墳。平曰墓;高曰墳;墳封頂者曰冢。

    陵(夌)是由阜的變形“阝”和夌會意而成的字。“阝(在左)”表示土山的歸類符號;夌即標音又會意,夌表示上出,以之為參照表示高大的土丘。古代天子最高最大,故天子歸葬之墳為山陵。秦代以前稱山阿,漢代始稱山陵。後世統稱帝王的墳墓為山陵。

  • 7 # 福垊

    【墳】:有隆起的土丘。【墓】:無隆起的土丘。【冢】:高大的墳墓

    冢從“勹(bao)”從“豖(chu)”,注意,不是“冖(mi)”,不是“豕(shi)”,本意是高大的墳墓。安息的則是將相顯宦之類,甚至安葬的還有少數民族的王后,比如青冢就是四大美女王昭君的墓葬。此外,僅僅埋有死者的衣冠,或者什麼也沒埋而立碑的高大墓葬都稱呼為冢,前者就是傳說中的衣冠冢,後者就是疑冢。衣冠冢著名的是有黃帝、楊貴妃、史可法、袁崇煥、孫中山等,孫中山的衣冠冢在北京海淀區香山公園北側的碧雲寺內。而疑冢比較典型的有曹操七十二疑冢。不過七十二疑冢只是一個騙人的傳說,專家證實所謂的疑冢不過北朝大型古墓群,有一百三十四座之多。

    【陵】一國之君(含個別諸侯國)或一國之主的墓葬地。
  • 8 # 我是越關

    中國封建社會的等級觀念非常強。統治者為了彰顯權威,從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規定了每個階層的不同的生活待遇。比如先秦時期,周天子規定吃飯時;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

    後來周朝還規定了吃飯時的食物;天子吃太牢宴,牛羊豬俱全。諸侯吃牛肉、卿吃羊肉,大夫吃豬肉,士吃烤魚肉。至於普通人,對不起,只能吃野菜,要不然就餓著吧。

    同樣關於住宅,封建社會規定的也非常詳細。皇帝居住的地方稱之為“宮”,王侯居住的地方稱之為“府”,官員居住的地方叫做“宅”,至於普通人居住的地方那就只能叫“家”了。

    既然封建統治者詳細規定了生前的居住等級,那麼死後的居住等級也同樣重要。也因此產生了墳、墓、冢、陵等稱呼,當然還有一個名義上更高階的“林”的稱呼。

    帝王陵

    古代皇帝死了,為了區別大眾,所以不能說“死”,要說“駕崩”。皇帝駕崩後,需要埋入“陵”。這個待遇從戰國中期以後,由趙國、秦國、楚國開始。當時封建王權逐漸加強,所以他們營建的墳墓佔地廣闊,而且高大無比,彷彿山陵一樣,所以就稱之為“陵”了。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有秦始皇陵,佔地面積達到了56.25平方千米,比故宮大出了78倍。另外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乾陵,佔地面積也達到了40平方千米。

    王侯將相冢

    “冢”字在《說文》裡解釋為,“高墳也”,也就是說冢最初指高大的墳丘。既然是高大的墳丘,普通人家沒有足夠的財力支撐建造,所以就成為王侯將相的專屬。等到王侯“薨”逝之後,便會埋在“冢”中,

    當然“冢”也有一些其他的意思,比如墳墓中沒有去世的人,只有服飾,所以會稱之為“衣冠冢”。這時即便是普通人也可以稱為“冢”了。

    平地為墓

    墓是最早的下葬方式之一。從字形來講述,墓字為上“莫”下“土”,“莫”字為“日”隱沒於草叢之中。所以“墓”的意思指黃昏時刻下葬,入土為安。

    另外上古時期,人們為逝世之人挖掘一個墓穴,然後將逝世之人的棺材埋進去,以土封住、蓋平,沒有墳丘,不栽樹木。

    築土為墳墓

    墳是在墓的基礎上修築一個土包,最初指墓穴上的封土,後來人們還在周圍栽種了樹木。

    另外墳的繁體字為“土從賁”,意為沖天而起的墓穴,表示逝世之人心中有冤屈,或者有不平之事。周武王打敗商朝之後,加高了比干的墓葬。以此表示,比干是被剜心而死,是有冤屈的人。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也就逐漸淡忘了這個含義。

    最後說一下名義上更高階的“林”,這是中國歷史上兩個“聖人”的墓葬。一個是位於曲阜的孔子墓葬,稱之為“孔林”。另一個是位於河南洛陽的關羽墓葬,稱之為“關林”。

  • 9 # 沅汰

    墓,指葬而不堆土植樹者。《禮記*檀弓》“古也墓而不墳”。對比來看,墓指的是葬後的平地,“墳”的意思則是指葬後堆土。“墳”的本義就是指高出地面的土堆,水邊的高地也叫作“墳”,本義並不專指墳墓。

    下圖為出土司母戊大方鼎的殷商大墓

    陵,原義指大土山。比如《詩經*小雅*天保》“如岡如陵”。在西周及先秦時期,上至王公侯伯,下至普通人,葬身之地都叫墓。《周禮*春官》有“冢人”和“墓人”:“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為之圖,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為左右”。也就是說冢人掌管的是王族墓地,辨別墓地範圍繪製成兆域圖。先王安葬在中間,子孫按昭穆次序分葬左右。

    順便說一句,河北省博物館的那幅“兆域圖”就是墓地的圖。“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為之圖。令國民族葬而掌其禁令。”墓大夫管的就是民間墓地,令國中民從聚族而葬。

    下圖為漢武帝茂陵

    漢代開始,帝王之墓稱為“陵”,帝陵也叫“山”。冢,的本義是大,後來也引申指嫡長、首長,比如冢子指的就是嫡長子。冢從形態上來說指的是隆起的墳墓,“封土為丘壟”,如荒冢、叢冢。

    還有“丘”,則是指大冢。《方言》“冢大者謂之丘”。塋不是特指某座墓,也不是指形態,塋是泛指,墓地的範圍。如《漢書*張安世傳》“賜塋杜東”。

    另外還有“園寢”是特指,指清代某妃、某皇子等的墳墓範圍,一個園寢葬的可能不是一個人。

    下圖為清世宗泰陵妃園寢

  • 10 # 張傑談史

    墳,一般是普通老百姓的墳,大概都是一些小土丘。直到今日在全國各地都可以大量看到。

    墓,可以組一個詞語,叫做墓穴,換而言之,墓穴裡重要的東西都藏在地下。一般而言,墓無明顯凸起,是平的。

    冢,比較容易想到衣冠冢。也就是冢之類的,並沒有埋藏屍體,而是埋藏一些衣服和其他物品,紀念性質更大。

    陵就不說了,大家都懂,那是最高級別的,一般是皇帝才會這麼稱呼。

  • 11 # 浮沉於史

    本質上來講,這四個都是指人死後歸葬之所,只是因為死者地位不同,衍生了這種不同的稱謂。

    墳。

    《禮記.檀弓》有言:”土之高者謂之墳”。這裡的墳,某種程度上,就等於封土。只是在後來成為了下葬之所的一種代指。

    葬於墳的人一般都是普通百姓,也有其他情況,比如死者蒙冤。

    周武王姬發推翻商朝,命令加高比干之墳,表示比干含冤而終。

    墓。

    今人常將“墓”與“墳”放在一起,稱“墳墓”,實際上兩者還是頗有區別的。

    所謂“墓之兆域,今之封塋也”。黃昏時刻下葬,與太陽一起隱沒,不設墳包。

    墓比墳的規格稍高,不過也是百姓葬所的一種,墓主人通常於民間頗有聲望。

    與墳相對應的是,墓表示死者正常死亡,故表面平整。

    冢。

    《周禮.冢人》曰:“掌公墓之地”;《說文》有言:“冢,高墳也”。

    冢的地位比墳、墓又要高一些,一是封土要更高,而是死者地位也要高一些。

    冢一般指大臣之終所,我們常聞的有“衣冠冢”、“疑冢”等等。

    陵。

    陵之規格,為諸葬之最,非帝王不可居之。陵,攀越大土山,專用的昇天之道。

    皇上死後自然是羽化成仙,畢竟沒有誰敢咒其下地獄。

    我們熟知的陵就有很多了,比如漢武帝之茂陵、唐高宗之乾陵、明太祖之孝陵等等。

    大家可能會對中山陵產生疑惑,孫中山先生葬於中山陵,可是他並不是皇帝,而且,他還是推翻帝制的始作俑者。

    其實中山陵並非其全稱,它原本是叫做“中山陵園”,“園”字被忽略,可能也代表著人們對孫中山先生的一種敬意吧。

    誠然,這四種稱謂都是古人的叫法,漫長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人們的等級區分是非常明顯的,不同的人待遇很不一樣,不論生前,還是死後。

    如今這種等級區分已經被摒棄掉了,其實人生數十寒暑,死後皆不過黃土一抔,虛名並不重要,死得其所,才是人之善終。

  • 12 # 邏輯文史游

    首先題主所說的四個“場景”都是人死後要長住的地方,人活著姑且有三六九等之分,那麼在注重禮儀和情節的古代,這些稱呼自然也有區別一說,邏輯文史姨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下。

    從級別角度來講,墳的構造是最簡單的,民間有人去世之後,可以按照當家的習俗找好安葬之處,然後挖個坑埋點土,就給先人安頓好了另一個住所。同樣是埋人,有人毀屍滅跡會把埋人的地方繼續處理成平地,而墳的不同之處就是在埋葬先人的地方堆起了或高或低的土,當然也是為了給後來的祭奠做更方便的準備。和墳有關的詩句也往往帶著一股淒涼的氣息,比如蘇軾的那句“千里孤墳”,就讓人傷感到不行不行啊。

    從造型來看,一般認為墓更注重外型的構造,所以土堆是不會隆起的。在埋好先人後,地上會施以墓碑或者是鎮墓之物,從視覺角度還是可以很直觀的發現區別的。

    “冢”這個字夠早的很有意思,就是把“家”上面的一點移到了中間,就是這麼簡單的變化,兩者的含義千差萬別(就好像“玉”和“玊”那樣)。以冢來命名的目的,級別就瞬間很高了,你的家可以是高樓大廈,他的冢也可以是高樓林立,所以一般頗有規模頗多建築的家族或功效型墓群都可以稱之為冢。

    陵的概念比較直觀,最開始正統帝王死後埋葬的地方就是陵,而到了現代為了追求工藝性和營銷性,不少地區花費大量的錢財為市民開放了有償的集中性陵園。所以只要是外表精美的集中式墓群,現代都可以以陵稱呼之。

    總的來說,現在墳、墓、冢的差別並不大,日常聊天無論你怎麼稱呼,基本也沒人想的去糾正你。

    所以說,那個小盒子才是你永久的家啊…

  • 13 # 天老地老

    墳、墓、冢、陵都是埋葬死人的居所。那麼,為什麼有些人的叫陵,有些人的叫冢,大多數叫墳呢?

    這些都是人死後葬身之所,名稱的不同是為了告訴世人死者身前死後的身份地位,也是在提醒死者後世子孫自己的身份地位。這是我國古代社會的一種喪葬等級制度。

    [墓]:“墓”沒有封土,是平的,不高於地面。正如《禮記·檀弓》所言:“古也,墓而不墳。”並解釋說:“凡墓而不墳,不封不樹者,謂之墓。”說明早期的墓葬是既無墳頭,也無樹木或標誌的。

    據《禮記》、《史記》、《漢書》、《水經注》等文獻記載,大體周以前的墓葬是沒有封土的。因為,當時生產力水平非常低下,人類的活動經常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而不斷遷徙。在這諸多情況的限制下,人們還沒有把墓葬作為長遠祭祀的打算,所以當死者被埋葬之後,地面上並沒有留下什麼特殊的標誌。“古之葬者,厚之以薪,葬之於野,不封不樹。”

    [墳]:“墳”是在墓上面堆起一個土包。《禮記·檀弓》上說:“土之高者曰墳,葬而無墳謂之墓。”墳後來特指奴隸、農民等下層人民的低矮墳頭墓。

    大約從周代起,開始在墓穴的上面培土壘墳、種樹。據《禮記·檀弓上》載,孔子在合葬其父母時說:“吾聞之,古也墓也不墳,今丘也,東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識也,於是封之,崇四尺。”

    《禮記》中記載了這一段孔子尋找父母之墓的故事。故事說,當孔子三歲的時候,父親叔梁紇就死了。當孔子長大成人後,想祭祀一下他的父親,卻找不到墓葬的所在。後來經過許多老人的回憶,花了很長時間才找到。孔子為了便於以後經常前來祭祀而不致迷失方位,想了一個辦法,即在父親的墓葬處所上培土壘墳,作為下次尋找的標誌。關於在墓葬處培土壘墳的做法,可能在孔子之前就有人做過嘗試,但後人大多還是以這個故事發生的年代作為封土的起源。

    在墓穴的表面壘墳種樹,開始是為了辯識墓穴的位置,方便祭祀,但後來就變成了顯示墓主人身份地位的標誌。《周禮》記載:“以爵為封丘之度,與其樹數。”就是說,按照官位的等級來定墳頭的大小高度和種植樹木的種類、數量。西周時期,喪葬禮儀開始走向制度化、法律化。在春秋戰國時期,墓葬的“封樹”制度逐漸形成並完善,逐漸形成了一套隆重而複雜的喪葬制度。

    [冢]:“冢”本義高而大的墳。《說文》:冢,高墳也。一般的墳是無法稱為“冢”的,“冢”是用來稱呼古代的諸侯、貴族等有身份人的墳墓。比如《史記·高祖本紀》記載: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

    [陵]:“陵”指封土之高如同山陵的墳墓,專指帝王諸侯的墳墓。帝王的墳墓開始稱為“陵”,約從戰國中期以後,首先出現於趙、楚、秦等國。《史記‧趙世家》載︰趙肅侯十五年經營壽陵。《秦始皇本紀》載︰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壽陵。這是君王墓稱“陵”之始。因為當時王權不斷增強,為表現君王至高無上的地位,其墳墓不僅佔地廣闊,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因此帝王的墳墓就稱為“陵”。

    經過歷史的漫長變遷,“墳墓”連在一起逐漸指的是埋葬死人的墓穴和上面的墳頭的意思。同時,雖然歷史上“陵”指帝王諸侯的墓地,不過現在通稱以陵墓為主的園林,也作“園陵”、“陵園”,比如烈士陵園等。此外,比較特殊的是,對於歷史上做出重要貢獻的孫中山,其墓葬被稱為“中山陵”。與此相對應的是,袁世凱的後人希望將其墓葬稱為“袁陵”,不過因遭到激烈反對,所以改為“袁林”。

  • 14 # 鴻鵠迎罡

    封建社會有嚴格的等級之分,等級制度不但影響到生前,也影響到了死後。

    古人對生前和死後之事都非常講究,在生前,從平民百姓到諸侯將相,再到帝王,只要手頭有錢,都會置辦家產,而房子無疑是最重要的家產,也是彰顯個人身份和地位的標誌。

    每個身份和地位不同的人,所置辦的房子的面積和規模不同,稱呼也不同,平民住的房子較小,也較普通,一般稱作“舍”或“室”,官員住的房子不但大而且豪華,稱作“俯”或“邸”,帝王住的房子金碧輝煌,並且很大,稱作“宮”。

    如果說房子是人們生前的住所,那麼,墳墓則是死後的居室,根據身份地位不同,叫法當然也不同。從墳、墓、冢、陵這些死後居室的稱呼,就完全能明白此人生前是什麼情況。

    普通平民去世後,下葬的地方稱作墳,它的顯著特點就是在地面上有一個隆起的土堆,大部分為圓錐形,遠看像一個安放在地上的“土饅頭”。墳的內部則是一個長寬高大約為2米、1米、1.5米的長方形土坑,正好可以放進去一口棺材。

    有些比較講究的人家,在打墳時,為了使墳更牢固,會把內部用石塊砌好,讓它更結實耐用些。在地面上留土堆則是為了做記號,給家人留個念想方便去上墳。因為許多墳在幾十年後,如果不注重修理,經過雨水沖刷,土堆慢慢會變為平地。

    墓實際上也是平民死後供埋葬的場所,只不過,是埋葬知識分子、小官吏、兵卒和商人的,因為他們生前都擁有一定地位和聲望,死後居所才被稱作墓。

    墓的典型特點是沒有隆起的土堆,只在下葬的地面上豎立一塊石碑當做記號,石碑正面用文字鐫刻上死者的姓名和身份,背面碑文是死者生卒年月,生前的主要貢獻和事蹟,以及對死者一生的概括性評價。

    冢實質上是比較豪華高大的墳墓,擁有相對獨立的空間,並且面積較大,常常是諸侯將相、王孫貴族、達官貴人等身份和地位很高的人去世後,給他們建造的墳墓才稱作冢。

    冢有兩種形式,生者去世後,把屍體裝進棺材正常埋葬,叫作“冢”。

    如果客死他鄉後,無法把屍骨運輸回來,就會把死者先安葬在異鄉,然後在家鄉給其重新建造一座墳,把死者曾經使用過的東西,如衣物、鞋帽、武器,或其它東西中的任何一個埋進家鄉的墳裡,這樣的墳叫做“衣冠冢”。

    陵很好理解,就是專門給那些帝王修建的超大型墳墓,不但佔地面積寬廣,並且內部構造相當豪華,陪葬的物品很豐富,如秦始皇陵、乾陵等。

    這些陵都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會選址建在風水好的丘陵上,遠遠看去,氣勢恢宏,跟帝王生前住的皇宮一樣氣派。

    一些遠古的帝王陵墓經過多年風吹雨淋,以及戰爭的破壞,會變得越來越隱蔽,不容易讓人們發現位置,所以,人們就會在陵墓原址上建造出宏偉的廟宇,同樣是為了紀念。像炎帝陵、黃帝陵,就屬於這種型別。

  • 15 # 史論縱橫

    題目中墳、墓、冢、陵描述的都是安葬逝者的地方,既是相同的意思又為何採用了四個不同的字呢?這就要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了,老祖宗根據葬主生前的社會地位以及埋葬形式的差異,將逝者安息之地進行了分類,也就有了墳、墓、冢、陵的差別。

    下面縱橫就具體的來說說墳、墓、冢、陵吧!

    墳,土之高者謂之墳

    將逝者埋入土中,在其上面壘起高過平地的土包的葬法就是墳。起初採用這種葬法,是為了彰顯葬主是含冤而死、死不瞑目的。最著名的就是周武王討伐商紂成功後,曾命人將名臣比干的墳加高,為一代忠臣被挖心而亡鳴不平。

    發展到後來,墳成為了平民百姓間普遍使用的埋葬方式,失去了原本表達冤屈的意義。墳這種埋葬方式最省錢,不需要打造棺木、不需要立碑刻字,一張席子捲起來埋進挖好的坑裡,上面堆個土包,方便日後祭奠。也正因如此,墳也就成了最底層貧苦大眾的主要埋葬形式。

    墓,挖塘穴葬棺木,蓋土與地平,不植樹者為墓

    就是說,將逝者裝殮在棺材中,再埋入挖好的坑穴中,埋土至與地面相平,不植樹,沒有任何標記。不過人們為了方便祭奠、記載生平,早早就有了立石碑,刻墓誌銘的習俗。

    墓字在古語中是太陽淹沒在草叢中的意思,意味著逝者在黃昏時入土,與太陽一起消失,表明逝者走的很平靜,沒有委屈,所以墓是平的,不似墳壘有墳包。

    在古代,能採取墓這種葬法的,都是富庶人家。古代的風水寶地可能不收費,但是棺木和石碑都是要錢的。中國人的傳統都是青睞優質的木材造棺材,像梓木、楠木,質地越好,價格越貴,那真是隻有你出不起的價格,沒有造不出來的好棺材,貧苦百姓一輩子的收入都買不起一副好一些棺木。石碑也很有講頭,石料的質地,工匠的手法,都影響著石碑的價格。像北魏年間石碑備受推崇,成了文人雅士的收藏品,價格斐然,更不是普通人能擁有的。就算是買塊最廉價的石料請石匠刻上去也是要花銀子的,窮人都消費不起啊!

    冢,貴人之大墓也

    冢的意思是高大氣派的墳墓,但是不是有錢能將墳墓修的氣派了就可以稱為冢的,只有生前身份尊貴或者對國家有巨大貢獻的逝者墳墓方可稱為冢,冢中葬的一般都是王侯將相,再有就是保家衛國、戰死沙場的勇士。

    值得一提的是,冷兵器時代戰場廝殺都是近身肉搏,戰況慘烈的時候真是屍橫遍野、血肉模糊,很多時候都找不到屍首,只能將其衣冠、生前珍愛之物葬入冢中,代替肉身安享後世供奉,這種便稱為衣冠冢。有時屍首葬於別處,為了方便時時紀念也會就近建一處衣冠冢。

    古代的衣冠冢還有一種比較特殊且數量不少的型別,叫做生基,就是人活著的時候給自己建的衣冠冢,用來消災祈福。縱橫猜測這種消災祈福的初衷是想用假冢騙過各路神仙,不要將災難降到自己頭上,最好把閻王爺都騙了,做個賽彭祖的活神仙才好哩!

    陵,帝王墓也

    陵是指俯視角平面是四邊形的大土堆,引申義就是專指古代帝王的陵墓。帝陵的選址、修建是每位皇帝在位期間都要考慮的一件大事,這不僅關係著自己身後的榮華、還有國運的昌隆、子孫的福祉。帝王陵是一項很大的工程,不僅要修皇帝、皇后長眠的地宮,旁邊還有安葬嬪妃、皇子公主的陵寢。得遵從風水學,還得防水防塌防盜賊。

    帝王陵裡的陪葬品都是價值連城的文物,也是後人探知歷史、還原歷史的重要渠道。縱橫覺得,對於帝王陵的發掘一定要以保護為前提,“清東陵的盜墓、明定陵的考古”代價都太慘重了。在沒有完全的保護措施前,就讓這些帝王陵繼續沉睡吧!

  • 16 # 盛廣學雜家雜論

    墳,墓,冢,陵,其實是既有區別,又沒有區別。說它有區別,是指規制的大小,貴賤不同。說它沒有區別,是因為它的做用一樣,都是埋死人的地方。

    在我國古代,對這幾種埋葬方式方法是有明確定位的,我就不想重複了。在這裡,我只想說說今天的現狀。墳,是人埋在下面,上面只有一個土堆。墓,是人埋在裡面,外面有一些建築物,大多用各種石材建造。冢,現在不常見。但可以理解為是高階墓,豪華墓,專用墓,家族墓。一般佔地面積比較大,建築物規模也比較多。大體上是家族式的,可以多人使用。有的英烈墓也可達到冢的水平。陵,就很清楚了,就是埋葬古代封建帝王的地方。

    在今天,墳,大量出現在農村。特別是北方的農村,東北的農村。可以說,只是農民老百姓在使用。因為,農村有土地,有這個條件。在城市裡,特別是大城市裡,就要買墓地了。墓地往往是有關部門經營的,是事先就建好了的。按照等級,分為貴賤許多種。在一般城市,怎麼也要十萬元起價,二,三十萬左右才能看得過去。現在的城市墓地裡,也有冢。那就是豪華墓,藝術墓,家族墓。這些就比較寬大了,都有幾十平米,上百平米不等。城市裡的人按照自己的經濟能力去進行選擇。

    在長春市的朝陽溝墓地,有一個“長春息園”,那裡就可以說是一個“冢”級的墓地。那裡葬著史雲峰,蔣築英,譚竹清,李世榮,浦克,王潤身,高秀敏等等名人。還有末代皇后婉榮和李玉琴。

    至於陵,我不想多說了。它本來是封建帝王的墓地,是封建帝王的“專有名詞”。但不知為什麼,在近現代,也有許多本不是封建帝王的人,也有了自己的“陵”。這當然不是他們自己建的,應該是別人給他們“硬”建的。是否合適?就看大家怎麼考慮了。

    此外,還有堂。如美國的林肯紀念堂。其實也是一個墓地。

  • 17 # 沉墨I方之城

    墳,墓,冢,陵這四種殤葬形式是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有關的。其實更重要的是用墓葬的形式來彰顯社會地位。

    墳很好理解,高高的土堆,便於識別,但又入殮簡陋,墳內幾乎沒有棺材和陪葬物。

    墳的來由於商朝比干被紂王冤殺,周武王為了紀念比干的忠心,特地將埋葬比干的地方用土堆高高壘起。

    商以前的殤葬形式是深埋地底的,地面是沒有可視物的。

    隨著歷史的發展,墳的殤葬形式逐步被窮苦大眾所接受,既滿足了可祭祀的傳統需求,又在家庭的經濟接受範圍內。

    墓葬形式與墳差不多,但比墳要更精細,有墓室,墓碑,棺材等。從外觀來看,主要是有了墓碑,上面有逝者的生平和名諱,立碑者等資訊。

    墓的形式更多的被大富人家和一般官宦家庭所採用,這個階層才有經濟能力打造墓室,墓碑,棺槨等設施。

    冢的墓葬形式更多的帶有政治和經濟色彩,埋於冢內的人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民間影響。冢的主人要麼是王候級別,要麼有重要的影響。

    比如袁崇煥就有衣冠冢,項羽也有相關的冢。

    陵的墓葬形式專指皇帝用殤葬形式,每個皇帝登基後都會為自己著手修建皇陵。

    皇陵的修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這也是整個朝廷一項非常重要的國家工程和經濟支出。

    陵的變現形式更為豐富,有封土,墓道,神道,祭殿等等。大家可看明陵和清陵有多雄偉。

    無論是墳,墓,冢,陵都是中國傳統的殤葬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

  • 18 # 漫步世界遺產

    墳是主要用於百姓人家墓葬的稱謂,是在墓的基礎上堆上一個土丘,便於尋找與辯識。

    墓是指地下部分,所謂“地上為陵,地下為墓”,統稱“陵墓”或者“墳墓”。秦漢之前,通常採取“墓而不墳”的做法。因此,墓一般與地面持平,不會高於地面。

    冢,通常用於王侯將相和達官貴人。本意是“高大的墳”。如,曹操的“七十二疑冢”。

    陵用於皇帝,有其所謂的“專用昇天通道”。如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努爾哈赤的福陵。但個別特殊時期的人物,因其特殊身份或功勳卓著或名望幾乎等同於聖賢,其陵寢也可以叫做“陵”,如位於南京的中山陵,埋葬關羽身軀的關陵(湖北當陽)。

    墳、墓、冢、陵稱謂的不同,源於中國封建社會十分嚴格的等級制度。生前如此,死後到另外一個世界生活也必須要體現等級。

  • 19 # 小小看歷史

    其實從字面上的意思就可以看出幾分,比如陵,一般都是皇陵,那是古代皇帝駕崩之後住的地方,比如巨大的秦始皇陵就是一項偉大的工程,但是為了保護至今都沒有挖掘,因為憑藉現在的技術還不能完完全全在陵墓開啟之後把所有有價值的文物保護起來,曾經郭沫若為了個人的私慾把定陵破壞的一塌糊塗,所有這樣的血的教訓之後,所以不能讓悲劇再次上演。

    所有對陵的理解應該不難,而陵的本來的意思是指大土山,丘陵等,當然除了皇帝,還有很多親王或者地位比較高的人的墓葬也可以叫做陵,就拿近代來說孫中山先生的就被叫做中山陵,而孫中山雖然不是皇帝,但卻是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記的偉人,除了偉人的墓葬可以叫陵,那些為了大義而犧牲的人的墓葬也可以叫做陵,比如烈士陵園的叫法就是尊重那些壯烈犧牲的。

    那麼冢是什麼呢?大詩人杜甫曾經寫過一首還念王昭君是詩,其中有一句這麼寫的: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其中青冢就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的墓葬,冢的意思是指代高大的墳墓,一般安葬那些將相官顯,當然還有很多是隻有衣冠的墓,其真身並不在裡面,這樣的墓一般也叫做冢,關於冢的還有一個詞叫疑冢,比如曹操有七十二處疑冢。

    至於墓和墳的區別的不是特別的明顯,一般我們也說連起來說叫墳墓,這個在古代一般是指代普通老百姓的墓葬,當然在古代估計還要家境不錯的人,不然落到窮人家,連棺木都買不起,地也沒有,所以在電視劇中很多都是那草蓆包一下就這樣給埋了,這樣的是沒有墳墓的。一般來說墳是那種在墓碑之後有個隆起的土堆的,而墓呢?後面則是平的,只有一塊巨大的墓碑在前面的。

  • 20 # 淡看天上月

    什麼是墳?什麼是墓?什麼是冢?什麼是陵?用一句話來說都是人死後安眠沉睡的地方,只是禮制不同而已。下來先來介紹一下先秦葬制,就知道其有何不同了。

    先秦葬制

    先秦往上推的古代,我國那時候的葬制是挖一個坑直接埋了,也沒有隆起來多高,所以久而久之別人也不知道這裡有人“沉睡”。後來有了《周禮》這個體系,對那些有身份的人“沉睡地”就必須要能識別出來,所以《白虎通義》記載說,先秦的“沉睡地”開始有了讓四方之人皆可以認出來的葬制,就是把土隆起來的高度和種樹來識別。

    對於天子來說,隆的最高,為三仞,然後種上松樹。對於諸侯來說,就只能隆三仞的一半,只能種柏樹。大夫則是再矮一節,只有八尺,只能種欒樹。士的話只有大夫的一半高為四尺,只能種上槐樹。庶人則是更慘,只能和他們的古代一樣,不能隆起來,不過可以種上楊柳樹。

    墳、墓、冢、陵的區別

    知道了先秦的葬制,再來看這四個叫法,就知道其有何區別了。所謂的墓其實就是最古老的葬制,不會隆的多高,久而久之就沒了,先秦之時也只適用於庶人。所謂墳就開始隆了起來有一定的高度,很明顯是地位高了一些。所謂的冢則是隆的比墓更高一些,其地位當然就更高一些。而陵則是隆起來最高的,所以其地位也是最高的,是隻有天子才能享受的。

    不過隨著時代的演變,不是那麼注重隆起來的高度了,而是開始注重防盜的功能上,所以有些是依山為陵等等。而且本來墳就是墓也,陵就是冢也。所以用著用著墳墓合二為一在一起用,陵冢也開始合二為一在一起用,這就是時代演變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諸葛亮去世前,留下12字預言,一千多年後準確應驗,真是巧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