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喜樂之人1
-
2 # 我為癲狂
玄奘,俗家姓陳,河南偃師市人,唐代著名的佛學大事。為尋求佛學的真諦,自行到天竺求學佛經,歷經十餘年,回國後又在長安率領一些佛家子弟翻譯。可以說終身從事佛家事業,有關他的詳情,建議你觀看《百家講壇》錢文忠教授對他西天取經的介紹。也可讀一讀《大唐西域記》一書。
-
3 # 童話裡的承諾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洛州緱氏(今河南洛陽偃師)人[1],其先潁川人[2],俗家姓名“陳禕(yī)”,法名“玄奘”,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玄奘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於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裡,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後十七年學遍了當時的大小乘各種學說,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並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共譯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譯典著作有《大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等。《西遊記》即以其取經事蹟為原型。
玄奘被世界人民譽為中外文化交流的傑出使者,其愛國及護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貢獻,被魯迅譽為“中華民族的脊樑”,世界和平使者[3]。他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經,體現了大乘佛法菩薩,渡化眾生的真實事蹟。他的足跡遍佈印度,影響遠至日本、韓國以至全世界。玄奘的思想與精神如今已是中國、亞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
中文名
玄奘
外文名
महायानदेव、 Mahāyānadeva、摩訶耶那提婆奴、さんぞうほうし
別名
唐僧、唐三藏、陳禕
國籍
隋末唐初
民族
漢族
歷史中有名的驢友,你知道嗎?
頓悟!你知道中國歷史上的哪些佛教高人?
人物生平 聽語音
早年經歷
玄奘是東漢名臣陳寔的後代,曾祖父陳欽,曾任後魏上黨太守;祖父陳康,以學優出仕北齊,任國子博士,食邑周南(河南洛陽);父親陳惠,身高體壯、美眉朗目,平時潛心學問,博覽經書,為時人之所景仰,曾做江陵的縣官,後來隋朝衰亡,便隱居鄉間、託病不出,當時的有識之士都稱讚他的志節。陳惠共生四子,玄奘是他的第四個兒子,玄奘於隋朝仁壽二年(602年)出生。
唐三藏玄奘法師
玄奘幼年跟父親學《孝經》等儒家典籍,“備通經典”,“愛古尚賢”,養成了良好的品德。父親去世後,二兄陳素在洛陽淨土寺出家,即長捷法師。玄奘十一歲那年,便隨長捷入寺受學《法華經》、《維摩經》等。”[5][6][7]
隋大業八年(612年),玄奘時年13歲,受大理寺卿鄭善果激賞,破格於東都洛陽淨土寺出家[8]。玄奘出家後,首先在洛陽淨土寺跟景法師學《涅槃經》,從嚴法師學《攝大乘論》(下簡稱《攝論》),達六年之久。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由於戰亂,玄奘與兄長捷離開洛陽赴四川,在空、景(慧景,攝論學者)兩法師處學習。次年,玄奘到成都聽寶暹講《攝論》,又跟道基學“說一切有部”的《阿毗曇論》,接著在道振處學習《發智論》。[6]玄奘居蜀四五年間,師從多師,研習大小乘經論及南北地論學派、攝論學派各家的學說,學業大進,漸為人欽慕。
隋大業十二年(618年),玄奘隨其兄入漢川,北至益州,適逢空、景二法師,從之受學。繼而至高僧大德雲集的成都學習。武德五年(622年),玄奘於成都受具足戒。後玄奘遊歷各地,參訪名師,講經說法。
在四五年裡,透過眾多名師的指授,玄奘對“大小乘經論”,“南北地論”、“攝論學說”等均有了甚深的見地,聞名蜀中。但他並沒有滿足,武德七年(624年)到相州(今河南省安陽市中西部),相州是當時攝論學的中心,玄奘從慧休學《雜心論》,又到趙州(今河北省趙縣境內),隨道深學《成實論》,再回長安從道嶽聽受《俱舍論》,並向武德年間來華的中印度波羅頗迦羅密多羅(簡稱“波頗”)諮詢佛法。[6][9][10]
早在南北朝時,佛教學術界就開始了“一闡提眾生有無佛性”的論爭。到玄奘時代,北方流行已久的《涅槃經》、《成實經》、《毗曇》學與真諦在南方譯傳的《攝論》、《俱舍論》,構成當時南北佛學的主流。但玄奘師透過學習,深感真諦等古德譯著不善,致使義理含混,理解不一,註疏也不同,對一些重要的理論問題分歧很大,難以融合。特別是當時攝論、地論兩家關於法相之說各異,遂產生去印度求彌勒論師之意。[11][6][9][10]
西行求法
鑑於法相學形成北方地論學、南方攝論學的差異,如何融合二者,成為玄獎思考解決的問題。武德九年(626年),此時適逢天竺僧波頗抵長安,玄奘得聞印度戒賢於那爛陀寺講授《瑜加論》總攝三乘之說,於是發願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譯,以求統一中國佛學思想的分歧。
貞觀元年(627年)玄奘結侶陳表,請允西行求法。但未獲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決心已定,乃“冒越憲章,私往天竺”,長途跋涉五萬餘里。[12]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二十九歲的玄奘,玄獎為究竟瑜伽唯識學,始道途西行。[6]
在途中經蘭州到涼州(姑藏),繼晝伏夜行,至瓜州,再經玉門關,越過五烽,渡流沙,備嘗艱苦,抵達伊吾(哈密),至高昌國(今新疆吐魯番縣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禮遇。後經屈支(今新疆庫車)、凌山(耶木素爾嶺)、碎葉城、迦畢試國、赤建國(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颯秣建國(今撒馬爾罕城之東)、蔥嶺、鐵門。到達貨羅國故地(今蔥嶺西、烏滸河南一帶)。南下經縛喝國(今阿富汗北境巴爾赫)、揭職國(今阿富汗加茲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國(今阿富汗之巴米揚)、犍雙羅國(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連的阿富汗東部一帶)、烏伏那國(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區),到達迦溼彌羅國(今克什米爾),行程13800餘里。[12][10][13]
玄奘西行路線
通曉三藏
在迎溼彌羅國,玄奘學習梵文經典,後又到達今巴基斯坦境內。一年裡親歷四國,所到之處,都停留學習佛法。在31歲那年,玄奘邊學邊行,始進入中印度。此後,玄奘一邊學習佛教經論,一邊巡禮佛教遺蹟,先後經歷翠祿勒那、襪底補羅、揭若鞠閣等十多個國家,始至那爛陀寺留學,玄奘在那爛陀寺歷時5年,備受優遇,並被選為通曉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後聽戒賢講《瑜伽師地論》、《順正理論》及《顯揚聖教論》、《對法論》、《集量論》、《中論》、《百論》以及因明、宣告等學,同時又學婆羅門教經典、各類梵書。[12][11][14][15][16][17]
貞觀十年(公元637年)玄奘離開那爛陀寺,先後到伊爛缽伐多國(今印度北部蒙吉爾)、薩羅國、安達羅國、馱那羯碟迦國(今印度東海岸克里希納河口處)、達羅毗荼國(今印度馬德拉斯市以南地區)、狼揭羅國(今印度河西莫克蘭東部一帶)、缽伐多國(約今克什米爾的查謨),訪師參學。他在缽伐多國停留兩年,悉心研習《正量部根本阿毗達磨論》及《攝正法論》、《成實論》等,然後重返那爛陀寺。不久,又到低羅擇迦寺向般若跋陀羅探討說一切有療三藏及因明、宣告等學,又到杖林山訪勝軍研習唯識抉擇、意義理、成無畏、無住涅槃、十二因緣、莊嚴經等論,切磋質疑,兩年後仍返回那爛陀寺。此時,戒賢囑玄奘為那爛陀寺僧眾開講攝論、唯識抉擇論。適逢中觀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師師子光也在那裡講《中論》、《百論》,反對法相唯識之說。於是玄奘著《會宗論》三千頌,以調和大乘中觀、瑜伽兩派的學說。同時參與了與正量部學者般若多的辯論,又著《制惡見論》一千六百頌。還應東印迦摩縷波國(今印度阿薩姆地區)國王鳩摩羅的邀請講經說法,並著《三身論》。[12]
唐貞觀十五年(641年),玄奘42歲,與戒日王會晤,並得到優渥禮遇。戒日王決定以玄奘為論主,在曲女城召開佛學辯論大會,在五印18個國王、3000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道2000人參加。當時玄奘講論,任人問難,但無一人能予詰難。一時名震五印,並被大乘尊為“大乘天”,被小乘尊為“解脫天”。戒日王又堅請玄奘參加5年一度、歷時75天的無遮大會。會後歸國。[12][14]
取經歸來
公元643年,玄奘載譽啟程回國,並將657部佛經帶回中土。貞觀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達長安[18]。這時,唐太宗為了遼東戰役,已駐蹕洛陽。太宗得知他回國,立即詔令在洛陽接見他。玄奘奉詔匆忙上路,當月二十二日啟程,二月初一在洛陽宮儀鸞殿受到太宗接見[20]。唐太宗深感欣慰,與玄奘並坐問道:“法師當年西去取經為什麼不報道朝廷得知”,玄奘說:“玄奘當去之時以再三表奏。但誠願微淺朝廷不蒙允許。無任慕道之至乃輒私行。專擅之罪唯深慚懼。”,太宗說:“法師出家後與世俗了斷,所以能委命求法惠利蒼生”。[21]
玄奘法師像
玄奘從印度及中亞地區帶回國的梵筴佛典非常豐富,共526筴、657部,對佛教原典文獻的研究有很大的幫助。[12]
玄奘家鄉東南的少林寺是洛州的一所名剎,遠離市廛,環境清幽,玄奘初見太宗時即表示希望前往嵩山少林寺譯經,未獲太宗允許,這才又於三月初一從洛陽折回長安。
帝詔棄緇
玄奘他回國之初,唐太宗對他說:“朕今觀法師詞論典雅,風節貞峻,非惟不愧古人,亦乃出之更遠”,給予他高度評價,正因為如此,太宗要求他棄緇還俗,“帝又察法師堪公輔之寄,因勸罷道,助秉俗務。”玄奘言道:“玄奘少踐緇門,伏膺佛道,玄宗是習,孔教未聞。今遣從俗,無異乘流之舟使棄水而就陸,不唯無功,亦徒令腐敗也。願得畢身行道,以報國恩,玄奘之幸甚。”[22]
玄奘與太宗肖像
太宗勸玄奘棄佛還俗的要求與他翻譯佛經、弘揚佛法的宗旨相違背,遭到了玄奘的斷然拒絕。唐太宗仍不放棄,常常“逼勸歸俗,致之左右,共謀朝政”。如貞觀十九年,唐朝進軍遼東,太宗要求玄奘觀戰,再次提出還俗的要求。二十二年,太宗又一次令他還俗,但玄奘不改初衷,上疏陳明再三,表示“守戒緇門,闡揚遺法,此其願也”。
唐高宗李治上臺以後,也多次提出令玄奘棄緇還俗的要求。為了擺脫唐初統治者的控制,玄奘提出回家鄉少林寺翻譯佛經,並上言曰:“玄奘從西域所得梵本六百餘部,一言未譯。今知此嵩山之南少室山北有少林寺,遠離鄽落,泉石清閒,是後魏孝文皇帝所造,即菩提留支三藏翻譯經處。玄奘望為國就彼翻譯,伏聽敕言。”[23][24]。唐高宗顯慶二年( 公元657年) ,玄奘再次提出“望乞骸骨,畢命山林,禮誦經行,以答提獎。”[25]但均遭到拒絕。
唐初統治者尤其太宗時期,次規勸玄奘棄佛還俗, 這與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太宗對佛教的政策有關。公元 618 年,唐朝建立,經過隋末農民戰爭的破壞,國家經濟幾乎處於崩潰的邊緣,為了發展經濟,緩和社會矛盾,唐初統治者對佛教並不支援,甚至有時排斥佛教。史載,唐太宗討伐王世充,雖常用少林僧兵,但他攻佔洛陽後,廢除隋朝寺院,大肆裁汰僧人。另外,唐太宗崇尚文治,認為佛法無益於天下。貞觀二年,唐太宗語謂侍臣,梁武帝父子好事佛教,結果國破家亡,應當引以為鑑。他在朝堂上公開宣稱:“朕今所好者,惟在堯、舜之道,周孔之教”
貞觀年間,唐太宗積極經略西域。為了打擊突厥在西域的霸權,他先後多次發動戰爭,如貞觀六年( 公元632年) 打垮西突厥,建置西伊州( 今新疆哈密) 。貞觀十四年( 公元640年) 平定高昌,建置西州(今新疆吐魯番),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唐太宗需要精通西域、中亞各國地理交通、民俗風情、政治文化的人才,玄奘西行印度,沿途經歷西域、中亞、南亞多個國家,時間長達18年,對這些地區的自然、氣候、交通、民族和政治文化了如指掌,無疑是唐太宗經略西域最好的顧問。因此,太宗多次要求玄奘還俗做官,擔當起經略西域的重任。為了擺脫太宗的控制,所以玄奘多次提出離開長安,請求回少林寺翻譯佛經,潛心佛學,弘揚佛法。
潛心譯經
貞觀十九年(645年),在唐太宗的支援下,玄奘在長安設立譯經院(國立翻譯院),參與譯經的優秀學員來自全國以及東亞諸國。他於長安弘福寺組織譯場,開始譯經,其後在大慈恩寺,北闕弘法院、玉華宮等處舉行。譯經講法之餘,玄奘還口授由弟子辯機執筆完成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記》一書,全面記載了他遊學異國的所見所聞。[26][6]
公元648年夏,玄奘將譯好的《瑜伽師地論》呈給太宗,並請太宗作序。太宗花一個多月時間通覽這部長達百卷的佛教經典後,親自撰寫了700多字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盛讚“玄奘法師者,法門之領袖也;仙露明珠,詎(jù,意為“豈”)能方其朗潤”,對玄奘評價極高。[27]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在長安城內慈恩寺的西院築五層塔,即今天的大雁塔,用以貯藏自天竺攜來的經像。他花了十幾年時間在銅川市玉華宮內將約1330卷經文譯成漢語。玄奘本身最感興趣的是“唯識”部分。這些佛經後來從中國傳往朝鮮半島、越南和日本。唐高宗李治對玄奘也十分敬重,曾撰《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記》。一序一記,均為唐初大書法家褚遂良所書,公元653年刻石立於長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又稱《雁塔聖教序》。它與後來偃師招提寺王行滿書《大唐二帝聖教序》、陝西大荔褚遂良書《同州聖教序》及懷仁集王羲之行書而成的《集王聖教序》一起,並稱四大《聖教序》。[27]
圖20.玄奘像,大正藏影象冊
顯慶二年(公元657年)五月,高宗下敕,要求“其所欲翻經、論,無者先翻,有者在後”。顯慶二年(657年)九月,玄奘藉著陪駕住在洛陽的機會,第二次提出入住少林寺的請求,“望乞骸骨,畢命山林,禮誦經行,以答提獎”。次日,高宗回信拒絕。顯慶三年(658年)移居西明寺,因常為瑣事所擾,遂遷居玉華寺,致力譯經。顯慶五年,始譯《大般若經》。此經梵本計二十萬頌,卷帙浩繁,門徒每請刪節,玄奘頗為謹嚴,不刪一字。至龍朔三年(663年)終於譯完這部多達600卷的鉅著。
此後,玄奘深感身心日衰,及至麟德元年(664年),譯出《咒五首》1卷後,遂成絕筆。同年二月逝世。據載,玄奘前後共譯經論75部,總計1335卷。所譯之經,後人均稱為新譯。他還口述由辯機筆受完成《大唐西域記》。全書記述高昌以西玄奘所經歷的110個和傳聞所知的28個以上的城邦、地區、國家的情況,內容包括這些地方的幅員大小、地理形勢、農業、商業、風俗、文藝、語言、文字、貨幣、國王、宗教等等。不僅是是研究中亞、南亞地區古代史、宗教史、中外關係史的重要文獻。此書傳世版本很多,這三個古本,對校勘、研究《大唐西域記》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此外,玄奘又奉敕將《老子》等中國經典譯作梵文,傳於天竺。[12][27][26]
靈骨舍利
唐麟德元年(664年),“玄奘自量氣力不復辦此,死期已至,勢非賒遠”[29],從此絕筆翻譯,並對徒眾預囑後事。正月初九日,玄奘病勢嚴重,至二月五日夜半圓寂,朝野達百萬餘人送葬者將其靈骨歸葬白鹿原。唐總章二年(669年),朝廷為之改葬“大唐護國興教寺”。唐肅宗還為舍利塔親題寫塔額“興教”二字。
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年),唐政府鑑於寺塔損毀嚴重,曾重修塔身。[6]至於玄奘靈骨,一般認為唐末,天下大亂,為求保全,寺僧遂護攜靈骨至終南山紫閣寺安葬。至趙宋端拱元年(988年),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天禧寺住持可政朝山來此,在廢寺危塔中發現法師頂骨,遂親自千里揹負,迎歸金陵天禧寺供奉。
甘肅省榆林窟第三窟西夏《唐僧取經圖》區域性
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寺僧守仁及居士黃福燈等將法師頂骨由長幹寺(即天禧寺,後更名為大報恩寺)東崗遷至南崗,建三藏塔安奉。清咸豐六年(1856年),該寺毀於戰火。清末此地建江南金陵機器製造局,民國改為金陵兵工廠。[6]
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興教寺遭兵燹,除三座舍利塔外,全寺付之一炬,幾成廢墟。1922年寺僧募修大殿、僧房十餘間,又先後由朱子橋、程潛增建及修葺塔亭、大殿、藏經樓、山門等,並補修了三塔。[6]
1943年12月,侵佔南京的日軍在施工中,從三藏塔遺址中發掘出安奉玄奘頂骨的石函。日軍起初嚴密封鎖訊息,後因南京各界愛國人士抗議,汪偽政府迫於輿論壓力,與日軍交涉,日方才不得不答應將頂骨分為三份:一份於1944年10月10日在南京玄武湖畔小九華山建成磚塔供奉;一份由當時的北平佛教界迎至北平供奉(後由日本人分往日本);一份即存於南京雞鳴寺山下當時的汪偽中央文物保管委員會。而這後一份靈骨1945年由南京佛教界迎請到毗盧寺供奉。
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兩次撥款整修。現興教寺主要建築有:山門、鐘鼓樓、大雄寶殿、法堂、禪堂、藏經樓等。當時被送往北平的那一份靈骨,後來經歷了較多的分送、遷徙過程。首先,被日本人分出一部分迎往日本,輾轉供奉於東京增上寺、慈恩寺和奈良藥師寺等多處寺院。其間,1955年11月,應臺灣佛教界之請,日方又分送一小塊靈骨赴臺,供奉在日月潭畔的玄奘寺慈恩塔內。留在北平的一部分靈骨,又分送國內四處道場供奉:北京廣濟寺、廣州六榕寺、天津大悲院和成都文殊院。
1956年印度總理尼赫魯訪問我國,提出禮請玄奘頂骨一事,後經周恩來總理同意,將供奉在天津大悲院的一份,由達賴喇嘛護送,在印度那爛陀寺玄奘學院建紀念堂供奉。1962年,慈恩寺內建立了玄奘紀念館。大雁塔成為玄奘西行求法、歸國譯經的建築紀念物。1963年為舉行玄奘圓寂一千三百年紀念法會,又將頂骨奉迎至棲霞寺。[6]
“文革”開始,南京市佛協將這份頂骨送至市文管會儲存。1973年,一份頂骨舍利珍藏靈谷寺,作為鎮寺之寶。南京靈谷寺修復開放,經有關部門批准,該寺將這份頂骨從文管會請回供奉,寺內專設玄奘法師紀念堂,紀念堂正中心設13層密簷楠木塔,玄奘法師靈骨即安奉於此。[6][31]
1998年9月,為在海峽兩岸炎黃子孫中弘揚玄奘精神,經國務院批准,南京靈谷寺分贈1顆玄奘頂骨舍利給臺灣新竹玄奘大學供奉。2003年11月21日,為紀念玄奘誕辰1400週年,西安大慈恩寺又從南京靈谷寺迎請玄奘法師頂骨舍利安奉於新建的玄奘三藏院的大遍覺堂。[6][32]
目前,玄奘頂骨舍利儲存在南京玄奘寺、靈谷寺、成都文殊院、西安大慈恩寺、臺北玄奘寺、新竹玄奘大學、日本東京琦玉縣慈恩寺、日本奈良藥師寺中的三藏院、印度那爛陀寺9個地方,供後人瞻仰。[33]
個人成就
玄獎對中國文化的發展所做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偉大的是他對佛學典籍“截續真,開茲後學”的翻譯。唐貞觀十九年(645年),46歲的玄奘自印度歸國。此後的20年中,他把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奉獻給了譯經事業。在長安和洛陽兩地,玄奘在助手們的幫助下,共譯出佛教經論74部,1335卷,每卷萬字左右,合計1335萬字,佔去整個唐代譯經總數的一半以上,相當於中國歷史上另外三大翻譯家譯經總數的一倍多,而且在質量上大大超越前人,成為翻譯史上的傑出典範。
-
4 # 斯之爾文
歷史上真實的玄奘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我把這個問題概括為:
一是從幼兒起就受苦的人。玄奘出生時家境很好,在其5歲時母亡、8歲時父因病辭官,這就造成了家庭生活陷於困頓的局面。一家人缺乏勞動能力,經濟入不敷出,日子一天不如一天。玄奘行四,還有三個哥哥,無奈之下,他很隨二哥住到了淨土寺,一是學習佛經,二是為了活命。
二是一個極其聰慧敦厚、溫文儒雅、儀表非凡、勤學不懈的人。他11歲就熟讀《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13 歲在洛陽正式出家,當時其佛學造詣已經非常了得,如其聽法師講《涅槃》和《攝論》,後就能升座複述,且分析詳盡,博得大眾的欽敬;16歲到長安,後轉往成都,聽講諸論,只三、五年間,究通諸部、聲譽大著,人們送他八個字:過目不忘,日記千誦。
三是一個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一意為國為民的人。玄奘具有堅定的勇氣和過人的膽識,西行困難重重,但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為求取佛教經典置生死於度外。他一路沙漠戈壁雪山叢林,艱難險阻不計其數,幾次幾乎喪命,但是他從來一步不退。回國後的大部分時間放在翻譯工作上,他一生共譯佛教經論75部1335卷,無論是翻譯數量還是質量,都是空前的。還寫了一部重要的著作《大唐西域記》,此書記錄了西、南亞廣大區域內國家、地區社會歷史變遷及當時狀況,書中有些資料是其他書中所沒有的。
玄奘一心為人民為國家,人們感謝他、崇拜他,威望如聖。玄奘死後在安葬那天,有一百多萬人送葬,三萬多人露宿墓旁守護,就是明證。《配圖一為淨土寺,二為西行路線圖》
-
5 # 馥郁75716347
歷史上真實的玄奘出生於公元602年,圓寂於664年2月5日夜半,祖籍:河南洛陽偃師,俗家名字:陳禕,法號:玄奘,尊稱:三藏法師〈唐三藏〉,後世被稱為:唐僧,是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之一。 玄奘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於貞觀元年從成都今大慈寺出發〈陸路絲綢之路重要經貿輸紐中心〉一人西行五萬裡,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後用了17年學遍了當時的大小各種佛學說,共帶回佛舍利150粒,最重要的佛祖釋迦牟尼的指骨舍利〈現在西安法門寺〉,佛象7尊,經論657部,並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共譯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譯典著作有《大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
-
6 # 范蠡天使王永哲
據說隋開皇六百年間,中國河南偃師緱氏鎮,出生一小孩,叫陳諱。不知什麼原因,十三歲在洛陽的淨土寺出家。二十歲肘法名叫玄奘。他編寫了一本《大唐西域記》,記載了他西行時到過和聽過的,一百多個國家的地理情況,當地的風俗習慣。這本書咱家沒看過,聽說對歷史地理方面具有極高價值的著作。中國的佛教有法相宗,又稱唯識宗,創始者是玄奘和他的弟子在唐朝創立的。
-
7 # 隨緣23427469
我想說的是:玄奘一生嘔心瀝血:還有古代眾多大師學經譯經!為的是讓後人方便瀏覽眾多佛經!可是現在有幾個人真正在讀佛經:又有幾個修行人按佛經要求著自己?是不是為了玄奘或是為了唐僧:我們是不是去找一本佛經研究研究?
-
8 # 字驛1
玄奘是一個怎樣的人?要回答這個問題,只能在史料中尋找答案了。 玄奘(602一一664年)本姓陳,名褘,通稱三藏法師,俗稱唐俗.唐三藏。 玄奘一一唐朝佛教學者,旅行家,唯識宗創始人之一。 玄奘一一中國佛教偉大的翻譯家,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玄奘,洛州緱氏人,十三歲出家,曾到印度學習佛學十餘年,精通經論,回國後將大量的佛教典籍翻譯成漢文,對中國佛教思想的發展影響極大。曾編譯《成唯識論》。他的《大唐西域記》是重要的歷史地理著作。
-
9 # 但願人長久32615
歷史上的玄奘,(600-664)他是河南緱縣人,原名陳禕,家學淵源,受篤信佛教的父兄影響,13歲被朝廷破格錄取為僧,取僧名玄奘。 由於精通佛教經、律、論(三藏),學界尊稱:“三藏法師”,又因他是唐太宗李世民御筆褒揚的高僧,民間直呼為“唐僧”。 他在中外交通史、中印文化交流史、中國佛教史、中國翻譯史上都有自己的特殊貢獻,後世有佛學家、宗教活動家、探險家、翻譯家之稱。今天他的事蹟已進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被後世敬仰。 因為他的堅定信念,頑強意志,百折不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他是千百年來學者的楷模,中國古代最優秀的留學生。
-
10 # 國家人文歷史
歷史上的玄奘與《西遊記》中的唐僧其實差別還是很大的,為人是否囉嗦不得而知,但是從一路西行到印度求真經這份勇氣和膽識就可得知他不是一個婆婆媽媽優柔寡斷的人。相反,即使是放到現代社會也是一個果敢的勇士。此外據傳他也是個早慧兒童且學霸型人物,以下就列舉一些事例來看看。
在淨土寺剃度出家的陳褘法名玄奘,雖然年紀小(13歲左右剃度,且唐朝的僧人考試難度高,他的年齡也不符,算是破格錄取),但卻表現出驚人的天賦,很快在洛陽的佛學圈裡聲名鵲起。此後他又因戰亂到過長安和四川,並在21歲時受“具足戒”,即完全具備僧人的資格和條件,由此也取得了傳經授徒、獨立開學的資格。除了天賦外,玄奘還充分體現出好學的精神,他如飢似渴地學習佛典,四川的著名高僧道基法師曾評價他說“未見少年神悟若斯人”。
玄奘既不是《西遊記》裡描寫的“奉旨取經”,也不是唐太宗的御弟。一路上最大的困難是偷渡的風險和惡劣的自然環境。比如偷渡,玄奘剛到涼州,其出國求法的訊息就傳到都督李大亮那裡,李立即派人找來玄奘,要求他打消西去的念頭,強令其東還長安。其後怕他繼續西行,還發出“有僧字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縣,宜嚴候捉”的通緝令。而唐朝的法律非常嚴厲,偷渡國境是死罪,而協助偷渡者也將一併處死。沒有“護照”的玄奘只能繞過玉門關,唯一的選擇就是穿越邊關五烽。這期間,先要經過八十餘里的沙漠,他孤身一人循著白骨和馬糞前行,經過艱苦的跋涉,終於到達五烽中的第一烽——白墩子。因擔心被官兵發現,他白天藏身在沙溝裡,到晚上才爬出,悄悄來到水源旁取水。之後差點被射殺,但是他求真經的虔誠與意志感動了邊檢,最後放行。
此外,關於他西行的故事還有很多,無一不體現出他的勇敢以及意志堅定等等過人品質。
-
11 # 集賢院居士
紀錄片《玄奘之路》,真正的唐僧取經故事,和《西遊記》大相徑庭
最近正在看一部不錯的歷史紀錄片《玄奘之路》,透過各種史料記載還原了真實唐僧取經的故事,一起來看一下里面的各種和《西遊記》巨大的不同之處。
玄奘是孤兒不假,不過父母都是玄奘少年時死於疾病。劉洪殺父和江流兒的故事都是民間傳說。
玄奘離開唐朝去天竺取經,並沒有唐太宗送行,在當時就是偷渡,因為唐太宗當時正要和東突厥開戰,嚴禁偷渡邊境。
石磐陀並沒有到達印度,因為他在玉門關外烽火臺下因為害怕被抓治罪,竟然想謀殺玄奘,幸虧玄奘一身正氣感化了他,玄奘說他沒有佛緣,勸他回去了。
玄奘確實被困火焰山,就是當時的高昌國。高昌國王漢人麴文泰,是虔誠的佛教徒,因為太欣賞玄奘於是不想讓他走。玄奘透過絕食得以繼續趕路。
高昌當時是大唐藩屬國,麴文泰和玄奘結為兄弟,並大力資助玄奘的取經計劃,還親自寫信給沿途各國國王要求善待玄奘。誰能想到,數年後,麴文泰因為背叛大唐和突厥結盟,唐軍兵臨城下前來征討,麴文泰竟然憂慮而死。
玄奘曾憑藉一人之力,改變了康國的信仰。唐朝的康國在今天烏茲別克的撒馬爾罕,當時康國為昭武九國之首,是西域的大城。康國原來信仰拜火教,玄奘勸說其國王改信佛教。
玄奘在著作《大唐西域記》中記載了途徑國家110個,聽說國家28個,比小說中多多了。不過玄奘到達印度實際路程應該在一萬公里左右,歷時三年,沒有十萬八千里那麼遠,也沒有十多年那麼久。
大雷音寺的原型就是那爛陀寺。
玄奘在印度遊學十二年,偉大的戒日王專門為他舉辦佛學辯論大會,印度18個國王、3000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道2000人參加。當時玄奘講論,任人問難,但無一人能問倒玄奘
-
12 # 看鑑
歷史上的玄奘,其實是個官五代,祖上是封疆大吏,爺爺是朝廷命官,爸爸也都是當官的,那麼玄奘為什麼要出家,還要去印度求法呢?
-
13 # 嚶其
我們大多數人都看過央視版的《西遊記》,也都看過周星馳先生演的《大話西遊》。前者塑造了一個唯唯諾諾、文文弱弱,只會對妖精喊“悟空”,對美女低頭側目的唐僧,後者則索性將唐僧塑造成了“絮絮叨叨”惹人討厭的傢伙。一隻醜陋的猴兒竟然能變化多端,智勇雙全,成了取經途中除魔降妖的大明星。而真實中的那個人卻是千里走單騎、萬里闖邊關,用人格魅力和學識折服了沿途幾十位國王、皇帝和整個印度佛教界的玄奘大法師,則早已被世人遺忘在歷史的灰燼中!
讓我們懷著一顆虔誠而敬畏的心,重新開啟那段塵封的歷史往事吧!我們會問玄奘到底是個怎樣的人?首先他有著一顆執著心。為了看到正確的佛經,想知道普通人到底能不能成佛。他義無反顧,無所畏懼地走向那個充滿兇險的西方(天竺)。一切艱難險阻都不能阻擋他的腳步,一切榮華富貴都不能使他留下來。當一人一騎在茫茫大漠中斷水迷路,飛沙走石命懸一線時,絕望和恐怖襲上心頭,玄奘想到了死,自己發心求取真經的事業未完不能死。在風沙中的玄奘慢慢蹲下盤膝而坐,心中默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當心經念過三遍以後,奇蹟發生,風沙不在施虐,那匹老馬也奮力一搏,挺身而起,奔跑到幾十裡以外找到水源。
玄奘法師在27歲開始西行之前,就已經在中國境內遊歷求學了。因此他是位戶外旅行的行家裡手,懂得應對自然險隘、天氣變化,懂得與強盜匪人打交道、脫身自保。更重要的,是他懂的如何克服孤苦、無助、彷徨、挫折,並且能夠統領一隻隊伍,團結眾人向遙遠而近乎未知的目標進發。
玄奘幼年時跟隨父親“備通經典”,13歲就已經聰慧博學被破格授予出家僧的地位,27歲西行求法之前便已經學貫東西、設壇講經說法了。到達印度那爛陀寺之後,他這位“外國留學生”很快就位列通曉三藏經典的前十位高僧之列,120歲的戒賢法師為他重開講堂教授《瑜伽師地論》,印度國王戒日王召開的佛學辯論會上,那些操著本國語言又虎視眈眈的反對派們,竟然無人能對他的論點更改哪怕一個字。
玄奘精通梵文和漢語,用十幾年時間完成了空前絕後的佛經翻譯工作,具備非凡的語言表達能力,翻譯的經書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氣質儒雅的玄奘,講起佛法深入淺出旁徵博引,令高昌國王折服願與他結拜兄弟,用一夜時間改變了崇信拜火教的撒馬爾罕國王改信佛教,舌戰印度高僧而無人可匹敵,又令李唐王朝的兩任皇帝喜歡地一生都離不開他。
玄奘深諳人情世故。一個能夠成為“萬人迷”的僧人,必然在社交方式上有其過人之處。在西行取經的路上,每到一處,他總是首先接近和說服統治者,如此才能獲得透過和便利。一回到唐朝疆域,他先停在邊境上給皇帝李世民寫信懺悔,一直等到皇帝的諒解才肯正大光明地進長安城;皇帝起初對佛法沒興趣,他就撰寫《大唐西域記》,用有趣的異國風光見聞來吸引皇帝的關注;武則天誕育公主時,他能在一個月內接連上書5封表示慶祝……正是這樣一個世故到已經能洞察天地人情的玄奘,才能在重道輕佛的唐朝時代,借用皇家力量完成佛經翻譯的浩大工程,並將佛教提升到與本土道教比肩的地位。
玄奘深思遠慮、未雨綢繆。儘管回到大唐之後,玄奘以其學識和風度征服了唐朝的統治者,在政府支援下開始了他的譯經和抄經大業,但玄奘仍然沒有怡然自得。歷史上他曾幾次懇求唐太宗李世民,為其抄經的事業撰寫《聖教序》,唐太宗起初不肯,最終還是答應了。聖教序被刻成石碑,安放在玄奘住持的慈恩寺中。這相當於一種契約和政府背書,讓玄奘的事業得以順利存續下去。果不其然,在200多年後唐朝興起的滅佛運動中,整個長安城只有兩座寺院沒有被毀,其中就有玄奘的慈恩寺,他所主持翻譯、抄寫的大量經書,就安放在那裡。
玄奘(602年-664年),俗名陳禕(yī),出生於河南洛陽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市南境),唐代高僧,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師,意為其精於經、律、論三藏,熟知所有佛教聖典。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人。玄奘13歲出家,627年從長安(今西安)出發,歷盡千辛萬苦,西行到達天竺(今印度),歷經十餘年在天竺遍訪名師學習佛法,645年回到長安,帶回經書657部,十年間與弟子共譯出75部1335卷。著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等。他是中國著名古典小說《西遊記》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
玄奘法師是我非常尊敬的法師,當他看到人們對佛法義理的理解產生分歧時,他想我們看到的讀到的這個法到底是不是佛祖講的那個法?於是就一個人在等不到官府許可的情況下毅然西行,玄奘法師是一個學法求法的出家人,對佛經的閱讀和領悟求證使得他具有了般若智慧。正是這個般若智慧幫助他一步步的戰勝困難戰勝自己,堅定信念實現夢想。
-
14 # 薪火之路傳薪火
《玄奘西行》泣淚力作 經典之音
“人生亦如取經,總有磨礪重重。若無恆心定力,那得凌雲飛昇。”(安書楷)修行與做人同是一理。
相信這首精心創作的感人肺腑的禪樂作品《玄奘西行》,一定能讓您的內心多一份清靜。
《玄奘西行》
詞:安書楷
曲:安書楷
唱:安書楷
夜空中 一顆星 那是誰的眼睛
我心中 一盞燈 為蒼生送去光明
喔……
我一步一步向西 追尋著你
漫天黃沙遮不住 菩提心
我一步一步向西 只為找到你
安得世間自在 自在歡喜
《玄奘西行》騰訊影片http://v.qq.com/boke/page/h/0/p/h0182b97d1p.html
-
15 # 煮酒君
受吳承恩《西遊記》及以《西遊記》為題材的影視作品的影響,唐玄奘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就算放到世界範圍內,唐僧的故事也享有極高的知名度。
因受藝術作品的侷限影響,大多數人所知的僅為神話故事中的玄奘。歷史上真實的玄奘與神話還是有著很大的分別。現在,就讓我們透過史料記載,對比《西遊記》原著小說,對這位曠古絕今的高僧生平進行淺顯的瞭解。
《西遊記》講述唐初玄奘前往印度取經的故事,與史實與著本質的區別。區別首先體現在玄奘的出身上。歷史上的玄奘,俗家名陳褘,祖籍陳留(今屬河南開封一帶)。陳褘高祖陳湛,官至北魏清河太守;曾祖陳欽,曾任北魏上黨太守、徵東將軍,爵位南陽郡開國公;祖父陳康,最風光時任北齊禮部侍郎;父陳慧,做過陳留、江陵縣令——祖上門楣可謂風光至極。玄奘幼年失去雙親,隨其二哥到洛陽淨土寺出家,十三歲時得到大理寺卿鄭善果的器重,被破格錄用。小說中的玄奘出身由來,相信大家在熒幕之上已經“複習”過很多次,此處不再贅述。
區別之二,在於取經的目的。
《西遊記》描繪的西天取經,一則是如來傳經,二則是破滅唐帝心魔,可說唐僧前往西天,一來是為帝王分憂,二來謀求己身“修成正果”,所扮演的角色,實在是一個傳經、取經的“使者僧”。妖怪食唐僧肉而長生不老則更像是一個逆向的奪寶冒險故事,齊天大聖等強力打手的加盟,則更豐厚了小說的故事性、趣味性——其實已經完全背離了歷史的路子。歷史上,玄奘之行,到印度取經,是周遊天下,遍尋名僧以求師,是玄奘在大量研究佛學經典上的求索之路,“遺教東流,六百餘祀,……大乘不二之宗,析為南北兩道。紛紜爭論,凡數百年。率土懷疑,莫有匠決。”他所以西行,求的是佛理,求的是本性,是為了解決中土佛教存疑、爭議而行進。小說中唐僧西行,實是諸方推動的結果,有觀音點化,佛祖鼓勵,有皇帝需求,而歷史上玄奘西行,則完全是個人自覺的行為,兩相對比,小說中唐僧雖是善行代表,卻不及玄奘普渡、求索的志向。
從返程來看,小說中的唐僧已經走上人生巔峰,肉身成佛,迴歸東土輕而易舉,回國之際甚至有皇帝前來迎接,而玄奘的返程,卻要比西行還要困難了許多,至少他帶回來的經書,不是沒有重量的。
自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八月始往西行,至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起返程,再到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長安,前後共達十九年。奔波勞碌,已經使得玄奘在身體素質上大為下降。
公元664年,玄奘僅因摔了一跤,雖是極輕微的擦傷,卻僅六日便與世長辭,與小說實是完全相反的結局。
玄奘在迴歸長安後至其辭世前夕,前後長達十九年都投身於佛經的翻譯。
-
16 # 琳琅智庫
13歲那年玄奘正式出家,出家以後的玄奘在佛學造詣上一日千里。到20多歲的時候,他就已經名滿天下,被公認為是古來少有的稀世之才。隨著學問的日益精進,玄奘法師的困惑也就越來越多,比如說關於法相的種種說法,比如說心性和佛性的諸多的爭論等等,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隨著這些困惑的日益增加,玄奘終於感到,如果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親自到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去看一下。
西行之路漫長而艱險。經歷了無數的生死考驗,克服了無數的艱難坎坷,玄奘終於到了印度,在這個地方,他刻苦學習,勇猛精進,很快就在印度的佛教界脫穎而出。
在印度求學多年以後啊,玄奘就帶著大量的真經,也就是梵文經典回到了自己的祖國。雖說當初玄奘法師離開大唐到印度取經,並沒有得到唐太宗的許可,但如今載譽而歸,唐太宗也就既往不咎了。玄奘受到的禮遇是盛況空前。在他回到京師的最初幾天,整個長安,不論是農工商全都廢業慶賀,而後唐太宗親自接見和他徹夜長談。
在此後的歲月裡啊,玄奘將主要的時間和精力,都貢獻給了佛經翻譯事業。由於早年經歷了風霜之苦太多,也由於忘我的翻譯工作,玄奘的身體病痛日多,在他65歲那年玄奘恬然圓寂,結束了他在塵世的生命,所以呀有關唐僧父親被殺,自己滿月拋江,後來為父親報仇等等這些故事,都是後世人為了故事好看而編造出來的。
-
17 # 青年史學家
玄奘在歷史上是真有其人,但是與吳承恩《西遊記》裡面的唐僧形象差別還是很大的,不過,如果沒有《西遊記》裡面唐僧形象的成功塑造,玄奘這個歷史原型估計也就沒有那麼高的知名度了。歷史上真實的玄奘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玄奘生於公元602年,玄奘是他的法號,在出家前他的名字叫陳禕,實際上玄奘的家境還是不錯的,他後來出家並不是因為家庭貧寒而出的家,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有學問的人,母親也是名門之後。後來由於父母雙亡,玄奘幼年也經歷了一段苦日子。玄奘的二哥在玄奘之前已經出家,所以玄奘經常跟隨二哥 學習佛教經典,接著他也跟著出了家。
唐朝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玄奘在長安遇到了來自印度的僧人波羅頗密多羅,上門請教後,玄奘更加佩服這位印度僧人的學識,因而下定決心西行印度取經。但是他多次向官府申請,都未獲批准。
一直到公元627年,唐朝都城所在的關中地區發生災荒,朝廷被迫允許民眾自謀出路,玄奘於是利用這樣一個機會乘機西行。他經過敦煌,過了玉門關,經現在的新疆、吉爾吉斯斯坦到達阿富汗北部,再經過巴基斯坦北部到達了尼泊爾南部,也就是當年佛陀的誕生地,最終於631年曆時四年到達中印度。到達印度後,玄奘隨即進入印度佛教最高學府那蘭陀寺進行學習,前後一共學習了5年,在印度學習期間,他先後撰寫了《會宗論》、《制惡見論》等著作,並因積極參加論辯活動而出名。
公元645年,玄奘回到長安,受到了當時宰相房玄齡和長安民眾的熱烈歡迎,他從印度還帶回了600多部經卷,同時還帶回了大量的佛像和舍利。玄奘回國後受到了唐太宗和唐高宗的禮遇,並在朝廷的支援下積極開展譯經活動。玄奘還把自己西行的經歷寫成了一部《大唐西域記》。
-
18 # 幾葦渡
玄奘法師對於中國人來講都不陌生,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讓這位唐代高僧家喻戶曉。
玄奘法師出生於隋文帝仁壽二年(602年),圓寂於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二月初五日夜。
人們習慣上也稱呼他唐三藏,這個“三藏”並不是他的專有名字。通俗的說,佛教經典教材分為經、律、論三部分,合稱三藏。其中“經”是根本教義,“律”是戒規威儀,“論”是闡明經義。全部通曉經律論的僧人,被尊稱為“三藏法師”。
他是漢傳佛教八大宗派之一“法相宗”的創立者,又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他從印度帶回來的大量梵文經書,朝廷特意修建了大慈恩寺和大雁塔,用作翻譯經書和收藏經書的地方。以至於後來印度梵文經書失傳,再從中國所藏去反譯。
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真正的“旅行大咖”!「在西域十七年,經百餘國,悉解其國之語,仍採其山川謠俗,土地所有,撰《西域記》十二卷。」這部書是玄奘口述,弟子辯機執筆的。可惜後來辯機與太宗之女高陽公主私通,被舉報,而斬首。
玄奘法師圓寂後,最初朝廷將其安葬在長安東郊白鹿原上。五年後,唐高宗為之改葬今西安城南約20公里處的少陵原,修舍利塔和寺院。數十年後,唐肅宗又為法師舍利塔題寫了塔額“興教”二字,寺院也被稱為“興教寺”。唐穆宗時,曇景法師主持興教寺歷史上第一次塔寺修葺。唐文宗時再次修繕。
-
19 # 情感女王劉教主
是個取經的修行的出家人吧,是個一心虔誠向佛修行的人,是一個真正的傳播西方佛教為國憂民的人吧。只能這樣說,說真的對於這個歷史,對於其它這些,我不是很感興趣,只能回答到這裡啦,不好意思,見諒!
-
20 # 歷史春秋網
《西遊記》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小說,因為這部小說唐玄奘變得十分有名,在魯迅先生的《中國失掉自信力嗎》中說過,“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乾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
這裡所說的捨身求法的人就有唐朝著名僧人玄奘法師,他也就是西遊記唐僧的原型。
玄奘(公元602—664)河南偃師人,法相宗的開山鼻祖,著名的翻譯家。唐貞觀元年西行五萬裡,與印度那爛陀寺取經,留學印度十七年,學遍大小乘各種學說。貞觀十九年回到長安,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綸657部,翻譯佛典75部,1335卷。
《西遊記》和央視版的《西遊記》裡我的唐僧大大可謂風光無限,他和唐太宗拜了把子,人稱“御弟哥哥”有女兒國的國王要嫁給他,看到沒有秒秒都是人生高峰。還要妖怪要嫁給他。經過的國家都還有國家首腦親自接見,還得給他的護照親自蓋章。簡直是太牛叉了。心情不爽了就虐待孫悟空玩會。
但是真實的歷史卻沒有這樣風光的,別說和唐太宗拜把子,連面也見不著。因為遇到隋末天下大亂,官宦之家的玄奘沒了父母,童年就進了佛門。不管我們的“御弟哥哥”還是挺好學的。學著學著就產生了很多“為什麼”,忽然有一天遇到了個西域僧人,告訴他說佛教的發源地好些有答案。這樣就萌發去西去取經的念頭。可是當他要出國的時候,他的護照沒有被批下來,怎麼辦?志向不改,不讓我去,偷渡。
偷渡的時候還差點讓人給逮著,遇到沙漠去取水還差點被射死。遇到山賊這個小心臟啊,哪還有是女兒國國王啊。千辛萬苦到了夢寐的那爛陀。留學十七年。遊走了幾年的回國之路。實際上玄奘的取經之路艱辛困苦。
回覆列表
玄奘法師是一個聰慧、勇敢、勤學的佛學大師!僅從西行取經之路就可以看的出來,非一般凡人所能。為了自己衷愛的事業,放棄了許多的利祿誘惑!如高昌國王對他的婉留!在取經過程中和取經歸來之後,他不辭辛勞,虔誠學習,翻譯和解釋大量的經學書籍。並開辦佛學經院宣揚佛學真諦,教悔弟子,著書立說!為佛學的發展、發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歷史上對玄奘法師的評價非常高!願法師的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