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小臧作品

    它當然是技術向電影,在“一鏡到底”的概念確立之時,它就是一場技術冒險。

    他們的一切努力都要讓觀眾忘記攝影機的“存在”,讓觀眾沉浸入主角的第一人稱視角,親臨“真實”的一戰戰場。與其說這是一部戰爭大片,不如說是一部文藝範驚悚片。

    敵軍營地“不知下一秒會發生什麼”的窒息感無時無刻不侵蝕著主角與觀眾緊繃的神經。

    我們帶著抗拒、忐忑、惶恐的心情被迫上路,跟著主角一同喘息、遊弋、奔逃。

    在當中,我們將歷經恐怖的前線戰壕、命懸一線的敵方陷阱、橘色的暗夜火光、燃燒著的末日教堂、櫻花飄飛的河流,置身於影史最殘酷而最“美”的戰場。

  • 2 # 小魚哥Vlog

    《1917》的故事設定本身存在很大極限,必須在8小時內完成使命,註定它沒有《拯救大兵瑞恩》《血戰鋼鋸嶺》等影片更有角色塑造空間,不會出現顯而易見的高潮,因此打破常規場面排程下,一鏡到底帶來的沉浸式體驗其實也在某種程度上掩蓋了這些缺點!

  • 3 # 北國之春cyz

    簡單來說,它消解了傳統戰爭片的宏大戰爭敘事,也不將目光對準激烈的戰爭場面,而是執著於從士兵個體視角看“實時發生的眼前”。

  • 4 # 蔥仔影視

    《1917》是一部較為特殊的影片,以長鏡頭創作戰爭題材,尤其是聚焦一戰,這在過往戰爭片中是極為罕見的。此外,不管是以小人物視角傳達出的反戰主旨,還是技術實驗下對沉浸式視聽的新探索,這部被譽為21世紀最美的戰爭片,自然有著它獨特的迷人之處。

    《1917》的故事其實很簡單。1917年一戰期間,德軍從戰場撤退到興登堡防線後,長期與德軍僵持的前線英軍準備進攻興登堡防線,消滅對手,但他們並不知這是德軍的陷阱。關鍵時刻,兩名士兵被派往生死前線傳達“停止進攻”的命令,他們要越過敵人鋒線和戰壕拯救1600名戰士的生命,時間只有8個小時。

    影片中,主人公之一斯科菲爾德前半程顯然帶著對任務的抗拒和抱怨,質疑同伴布雷克為什麼要挑上自己,厭戰的他,對於榮譽的態度也很是冷漠,可以直接把勳章換酒喝。直到布雷克犧牲,那份拯救同胞的信念才讓斯科菲爾德一往無前,頂著槍林彈雨前行、與敵人肉搏、以超強的意念去傳達命令。

    但這並不影響影片對一戰荒誕性的控訴。兩位少年以命相博最終完成了任務,但正如接受命令的麥肯錫上校所言:“他們今天派士兵來讓我們停止攻勢,很快又會再派一兩個來告訴我們黎明發起衝鋒,這場戰爭唯一的結束方式,就是最後一個人死掉。”

    據悉,《1917》中還有一個被刪掉的場景:將軍在向兩名士兵派發完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後,便開始鋪上桌布享用下午茶。

    《1917》中,戰爭的殘酷一覽無餘。無人區的死亡沼澤裡遍佈已經腐爛的屍體,落英繽紛的河流裡同樣人屍漂浮;原本世外桃源般的小鎮被炸成了斷壁殘垣,火光將黎明前照耀得亮如白晝,恐怖氣息蔓延;仍未斷奶的嬰兒只能被藏在五斗櫃的抽屜裡;對敵軍懷有仁慈之心計程車兵,轉瞬卻被反殺……

    但《1917》同樣也在呼喚柔情。因為哥哥在前線性命攸關,布雷克在執行任務的途中多了一絲超越稚氣性格的英勇;斯科菲爾德將自己的食物和牛奶全部留給了飢餓的法國女人和她的嬰兒;在性命結束的最後一刻,布雷克將家人的照片死死捂在胸口前;完成任務和隊友的囑託後,斯科菲爾德倚樹休憩,陽光撒在他的臉上,也照亮了相片背後的一行字:“come back to us”。

  • 5 # 吧噗pm

    倘若,《1917》真的拿下最終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它會是影史最易懂的一部奧斯卡BP片方自信釋出“衝擊奧斯卡版海報”這不是一部靠故事取勝的電影,因為恐怕一個10歲孩童也能輕易明白它在發生著什麼。《1917》天然帶有雙重矛盾。它當然是技術向電影,在“一鏡到底”的概念確立之時,它就是一場技術冒險。全劇組都將為這場冒險支付超出普通電影5部的工作量,以完成“全片只有一個鏡頭”這樣一件不可能的任務。與此同時,創作者想達致的最終目標卻是“去技術化”。他們的一切努力都要讓觀眾忘記攝影機的“存在”,讓觀眾沉浸入主角的第一人稱視角,親臨“真實”的一戰戰場。與其說這是一部戰爭大片,不如說是一部文藝範驚悚片。敵軍營地“不知下一秒會發生什麼”的窒息感無時無刻不侵蝕著主角與觀眾緊繃的神經。我們帶著抗拒、忐忑、惶恐的心情被迫上路,跟著主角一同喘息、遊弋、奔逃。在當中,我們將歷經恐怖的前線戰壕、命懸一線的敵方陷阱、橘色的暗夜火光、燃燒著的末日教堂、櫻花飄飛的河流,置身於影史最殘酷而最“美”的戰場。同時,我們的情緒將隨一曲動人的人性之歌遊走,這個“衝入敵方拯救1600人”的故事閃耀著兩個普通一戰士兵溫情的人性光輝。如若《1917》繼金球獎最佳電影后再如願問鼎奧斯卡,這無疑是屬於“影像”、“技術”與“人性”的勝利。換句話說,這是屬於“影像本體”的勝利。《1917》此前已拿到金球獎最佳影片01 “一鏡到底”的後現代性影像一鏡到底”這個攝影技法很容易理解。電影從進光的那一刻起,到結尾黑場與字幕止,只“不被任何剪輯的一個長鏡頭”搞定。因高超的技術難度,影史上,“一鏡到底”的電影鳳毛麟角。最出名的要屬《奪魂索》《帝國大廈》《俄羅斯方舟》《鳥人》等。

  • 6 # 麥兜兜影視

    在今年入圍影片中,《1917》是一部較為特殊的影片,以長鏡頭創作戰爭題材,尤其是聚焦一戰,這在過往戰爭片中是極為罕見的。此外,不管是以小人物視角傳達出的反戰主旨,還是技術實驗下對沉浸式視聽的新探索,這部被譽為21世紀最美的戰爭片,自然有著它獨特的迷人之處。

    小人物視角下的反戰主題

    《1917》的故事其實很簡單。1917年一戰期間,德軍從戰場撤退到興登堡防線後,長期與德軍僵持的前線英軍準備進攻興登堡防線,消滅對手,但他們並不知這是德軍的陷阱。關鍵時刻,兩名士兵被派往生死前線傳達“停止進攻”的命令,他們要越過敵人鋒線和戰壕拯救1600名戰士的生命,時間只有8個小時。這個故事是導演薩姆·門德斯以經歷過一戰的祖父講述的故事為靈感創作的,不過並非來源於他祖父的親身經歷。和《拯救大兵瑞恩》《血戰鋼鋸嶺》一樣,《1917》選擇了以戰爭中的小人物切入,以兩位16歲的少年將觀眾代入戰爭。

    相比於《血戰鋼鋸嶺》中主角的聖人光環(雖然改編自真實故事),《1917》中計程車兵或許更真實。兩位少年沿途遇到計程車兵,他們只能靠煙、酒及惡搞笑話、吐槽德國人來打發時間,似乎只有這種疲態能讓他們忘記戰爭的創傷,而另一些即將面臨戰役計程車兵,聚集在林間聽著歸鄉的民謠,眼神裡卻盡是迷惘、悲傷、無望。

    影片中,主人公之一斯科菲爾德前半程顯然帶著對任務的抗拒和抱怨,質疑同伴布雷克為什麼要挑上自己,厭戰的他,對於榮譽的態度也很是冷漠,可以直接把勳章換酒喝。直到布雷克犧牲,那份拯救同胞的信念才讓斯科菲爾德一往無前,頂著槍林彈雨前行、與敵人肉搏、以超強的意念去傳達命令。

    但這並不影響影片對一戰荒誕性的控訴。兩位少年以命相博最終完成了任務,但正如接受命令的麥肯錫上校所言:“他們今天派士兵來讓我們停止攻勢,很快又會再派一兩個來告訴我們黎明發起衝鋒,這場戰爭唯一的結束方式,就是最後一個人死掉。”

    據悉,《1917》中還有一個被刪掉的場景:將軍在向兩名士兵派發完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後,便開始鋪上桌布享用下午茶。

    《1917》中,戰爭的殘酷一覽無餘。無人區的死亡沼澤裡遍佈已經腐爛的屍體,落英繽紛的河流裡同樣人屍漂浮;原本世外桃源般的小鎮被炸成了斷壁殘垣,火光將黎明前照耀得亮如白晝,恐怖氣息蔓延;仍未斷奶的嬰兒只能被藏在五斗櫃的抽屜裡;對敵軍懷有仁慈之心計程車兵,轉瞬卻被反殺……

    但《1917》同樣也在呼喚柔情。因為哥哥在前線性命攸關,布雷克在執行任務的途中多了一絲超越稚氣性格的英勇;斯科菲爾德將自己的食物和牛奶全部留給了飢餓的法國女人和她的嬰兒;在性命結束的最後一刻,布雷克將家人的照片死死捂在胸口前;完成任務和隊友的囑託後,斯科菲爾德倚樹休憩,陽光撒在他的臉上,也照亮了相片背後的一行字:“come back to us”。

  • 7 # 我是山口山

    《1917》天然帶有雙重矛盾。

    它是技術向電影,在“一鏡到底”的概念確立之時,它就是一場技術冒險。

    全劇組都將為這場冒險支付超出普通電影5部的工作量,以完成“全片只有一個鏡頭”這樣一件不可能的任務。

    他們的一切努力都要讓觀眾忘記攝影機的“存在”,讓觀眾沉浸入主角的第一人稱視角,親臨“真實”的一戰戰場。

    與其說這是一部戰爭大片,不如說是一部文藝範驚悚片。

    敵軍營地“不知下一秒會發生什麼”的窒息感無時無刻不侵蝕著主角與觀眾緊繃的神經。

    我們帶著抗拒、忐忑、惶恐的心情被迫上路,跟著主角一同喘息、遊弋、奔逃。

    在當中,我們將歷經恐怖的前線戰壕、命懸一線的敵方陷阱、橘色的暗夜火光、燃燒著的末日教堂、櫻花飄飛的河流,置身於影史最殘酷而最“美”的戰場。

    同時,我們的情緒將隨一曲動人的人性之歌遊走,這個“衝入敵方拯救1600人”的故事閃耀著兩個普通一戰士兵溫情的人性光輝。

    《1917》的呈現幾近是完美的,而它最令我震驚的一點是:它還呈現出一種後現代性的影像。

    簡單來說,它消解了傳統戰爭片的宏大戰爭敘事,也不將目光對準激烈的戰爭場面,而是執著於從士兵個體視角看“實時發生的眼前”。

    它反抗精英主義的大格局戰爭觀,它蔑視精英視角;它只關心戰士最當務之急的“眼前”,它選擇與大眾站在一邊。甚至,它近乎接近於“電子遊戲”的介質,而脫離了現代主義“電影”的範疇。

    通常來說,戰爭片並不是年輕人鍾愛的型別,而導演之所以有這樣的信心,正源於《1917》“電子遊戲”式的後現代性。

    我們沒必要再在看戰爭片時揹負沉重的歷史枷鎖,本著嚴肅的姿態去審視戰爭,我們只用安靜坐在影院桌椅上,去“經歷”就好了。

    119分鐘時長裡,我們進入的是1917年4月6日一戰戰場上普通的一天。

  • 8 # MrTung

    門德斯的祖父是一個老兵,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擔任過前線通訊兵。影片多多少少反映了門德斯年輕時的記憶。然而,這一事實並不能使影片免於應有的批評。遺憾的是——儘管影片十分注重細節,敘述技巧也十分精湛——《1917》是一部“主角必定存活,因為必須存活”式的電影。在基礎層面上,該片缺乏持續有力的戲劇張力,這使得觀眾像是在觀看敘述性的電視遊戲。

    微劇透提醒!

    該片由門德斯和克里斯蒂·威爾遜-凱恩斯(《低俗怪談》和埃德加·賴特即將上映的新片《Soho區驚魂夜》的編劇)編劇,講述了兩位年輕的英國士兵——一等兵Schofield(喬治·麥凱飾演)和一等兵Blake(迪恩·查爾斯·查普曼飾演)——的故事。

    他們接到了一個近乎不可能的任務:穿越到敵軍防線後方,向英軍傳達一條緊急命令,取消原定對德軍的攻擊計劃。這關係到1600名英軍士兵的生命,包括Blake的兄弟。沿途中,像諸如《細細的紅線》之類的戰爭片中常見的那樣,一連串熟悉的臉孔(包括馬克·斯特朗、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科林·費斯和理查德·麥登)出現在影片中,輔助和充實Schofield和Blake的旅途故事。

    在兩部詹姆斯·邦德系列的影片(2012年備受好評的《007:大破天幕殺機》和2015年不那麼受人關注的《007:幽靈黨》)之後,門德斯攜著《1917》回到了基於現實世界的敘事片領域,這次迴歸似乎恰到好處。

    戰爭是他之前在2005年的《鍋蓋頭》中就觸及到的主題,當時他對影片人物所面臨的的道德窘境的具有明顯的興趣。然而,前文提到的門德斯本人與《1917》故事之間的關係,似乎阻礙了他找到講述這個故事的最好方式。

    該片由攝影大師羅傑·狄金斯使用全新的突破性的ALEXA Mini LF攝影機進行動態拍攝,試圖去展現一種無間斷的單鏡頭拍攝效果。因此,影片中的一些場景,會令觀眾困惑製片人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比如主角Shofield跑著穿越一片被轟炸的地域的長鏡頭。

    不過,這應該不是觀眾在觀看一部電影時最先想到的事情。儘管影片的情節設計單純不復雜,由於該片只聚焦於兩個角色且缺乏背景故事,《1917》無法產生總覽式的觀感。影片中的一些敘事序列讓主角成為殺人者,之後又讓他即便在生命受到威脅時也避免採取致命性的行為——這樣沒法彌補敘事上的弱點。

    由於上述這些因素的存在,《1917》的很多主題調性——對戰爭迷霧的絕望,交流困難和頑固的“任務優先”態度所造成的理智決斷的困難性,比如一些軍官優先執行武斷的戰略決策,而不在意手下士兵的生命安全——都迷失在影片敘述技巧的迷靄中。

    影片沒有給觀眾深入瞭解角色所面臨的困境和這個極度困難、近乎自殺的任務的危險性的機會,這使得影片看上去像在把一些碎片勉強湊成了整體。

    事實上,影片沒有按照故事發生的準確時間展開,整個故事其實發生在一個下午至第二天白天的時間段內,這使得影片沒有經過更加精緻的剪輯處理(李·史密斯在這部影片的剪輯工作受到的評價並不高)這一情況顯得非常令人費解。

    當然,在某些敘事序列中,缺乏剪輯並沒什麼影響。但是,另一些序列——士兵面對死亡時,或者Schofield在一個被炸破的建築中遇見了一位年輕的法國女人時,她正在照顧一個並非她的孩子的嬰兒——需要節奏。

    門德斯的敘述結構並不允許影片的素材具有呼吸的空間,不允許它們更突顯人性。如果用一種更傳統的講述方式,配上正常的場景剪輯,會使影片更有節奏感。

    矛盾的點在於,《1917》是一部展現了門德斯的導演才能的影片,即使他的敘事方式使影片缺乏整體感,削弱了影片的表現力。

    由於影片中沒有重複出現的地點,該片對製作設計師丹尼斯·蓋斯納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他出色地應對了這一挑戰。與此同時,托馬斯·紐曼的配樂,以低沉、顫動且滲入影片氛圍的音色,出色地傳達了一種持續的不安感。

    不過,對這些技巧的碎片式的欣賞,並不能在情感上打動觀看者。很不幸,《1917》沉陷在戰爭電影的戰壕中——就像奪去了許多生命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泥濘戰壕一樣 。

  • 9 # 開封小萌寶

    第77屆金球獎終於塵埃落定,在頒獎禮上有太多令人意外的元素出現:最佳動畫長片等獎項有黑馬殺出,而最出乎意料的選手當屬薩姆·門德斯執導的戰爭片《1917》,本片作為最佳導演及最佳劇情類影片這兩項大獎得主,爆冷成為了本屆金球獎的最大贏家。

    《1917》斬獲最佳導演及最佳劇情類影片兩項大獎

    01

    我人在加拿大,前不久在電影院觀看了《1917》,這幾天一直在回味這部作品。《1917》是一部時間設定在1917年4月6日,也就是一戰時期的電影,119分鐘的時長,敘述了一個類似公路片的故事。英軍得知敵方在前線設下陷阱之後,兩個士兵於倉促間受命,為了避免超過25萬人的死亡,他們必須在第二天黎明之前,穿過敵軍領土向幾英里外的盟軍傳達撤退指令。

    本片嚴格來說並不是一部戰爭片,它在劇情安排上與《敦刻爾克》或《血戰鋼鋸嶺》這種將高潮部分聚焦於戰事前線的影片完全不同,它太安靜了,全片的兩小時中至少有一半都只存在著低低的環境音和兩位主角對話的人聲,也正是因此,導演薩姆·門德斯才能以他一貫的拍攝風格,將其處理成了一部披著戰爭片外衣的驚悚文藝片。

    就在官方預告的最後,有一段主角之一穿過沖向戰場計程車兵們的鏡頭,那幾乎是本片中唯一一段對前線實況的描述了。而在其餘的內容中,導演從並非前線的後防廢墟中側面營造出戰爭的陰冷恐怖與慘無人道,將受到襲擊後地域般的“無人區”戰場如實景一樣呈現在觀眾眼前。所以影片在視覺風格上突出的特點也佔據了影片好評中很大一部分的比重。

    除此之外,很多鏡頭中出現的是兩位主角走過一片又一片因槍彈而枯萎的樹叢原野,他們疾速穿過被炮火籠罩的斷壁殘垣,和他們親眼所見的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片中充滿了極具戰損美學觀感的詩意場面,這得益於堪稱電影史上最偉大的攝影師之一的羅傑·狄金斯,他所主導的這場難度極高的偽長鏡頭拍攝,過程中高強度的手持攝影,無疑包涵了一鏡到底所能帶給觀眾的最直觀的感受。光看這點,今年的奧斯卡最佳攝影也非他莫屬了。

    導演薩姆·門德斯和攝影師羅傑·狄金斯在片場

    狄金斯用多個難以把握的鏡頭角度為這個極簡的故事疊加上一層層豐富的情感,激動與憂慮,緊張與鬆弛,決心與絕望。應和上托馬斯·紐曼以他對影片情感最深的理解而創作的異常厚重的絃樂配樂,帶動整個故事的發展的同時,也為這段時間緊迫的路程賦予了身臨其境般的真實感和代入感。

    唯一的瑕疵是,因為一鏡到底的硬性要求,所以攝像機從頭到尾跟著兩位主角行進的腳步進行了一次跟拍,這是一個大膽的選擇,它意味著除了這兩個人之外的所有角色都只會出現一次,導致影片缺失了除主角之外的所有人物的塑造,使得他們就像遊戲關卡中幫忙過關的NPC,出現即意味著殺青,不帶人物設定,也沒有後續鏡頭。

    也受此影響,影片中甚至沒有出現一段明顯的故事高潮,兩小時的內容中遍佈兩位主角所遇到的大大小小的阻礙與危機,到最後卻未能將無數細流匯成湧泉,失掉了終於趕上時間送達指令的成功之喜,最終可惜地沒能為觀眾傳達到那份提心吊膽之後如釋重負的主旋律。

    02

    《1917》在金球獎最佳影片的競爭中打敗了作為時代記憶的《愛爾蘭人》、導演表演劇本都被一致看好的《婚姻故事》、年度最受關注的《小丑》和演技爆棚的《教宗的承繼》,在各大媒體前期預測都不怎麼看好的情況下,這樣的逆風翻盤出乎了太多人的意料。雖然其中有一部分是因為剩下入圍的電影中有三部都來自於流媒體平臺Netflix,而像金球獎這樣廣受關注的大獎,或許還並沒有做好接受流媒體加入電影戰局的準備,但是《1917》的爆冷,絕不只是依賴於此。

    我認為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縱觀影史上優秀的戰爭片,二戰影片極多,卻少有描寫一戰的影片出現。在新千年中,能提得上名的戰爭片裡只有斯皮爾伯格於2011年拍攝的《戰馬》是以一戰作為敘事主題的,而以二戰作為背景的影片至少佔了兩位數,就連最近的奧提影片《敦刻爾克》、《血戰鋼鋸嶺》、《至暗時刻》等片都全是以二戰作為主線或背景的。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一戰發生年代的久遠,其史實資料相比二戰來說更加不易獲取,文字資料極少不說,也不太可能透過採訪老兵的方式獲得直觀的資訊。門德斯能在參考資料如此稀缺的情況下拍出這樣一部在情感上忠於寫實,同時還在畫面上完美精緻且藝術水準上乘的高質量影片,確實是值得這個金球獎的。

    此外,《1917》還將美學與戰爭這兩個看似不相干的主題完美融合,在技術先行的基礎上,為現代提供了察看一戰故事的新角度。不管是從敘事手法的新穎程度、技術奇蹟的實現,還是引發觀眾對這場百年之前的戰爭的關注與回顧來說,都無疑加分太多。在創新性及技術性都極度大膽的雙重作用力下,影片的最大功臣薩姆·門德斯在下週即將出爐的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名單上必定會獲得一席之地,他與原本被媒體們看好的馬丁·斯科塞斯和奉俊昊一起,將會成為最難預測結果的三位提名人

    雖然現在第92屆奧斯卡還沒放出提名名單,但是今年好片扎堆的現狀和金球獎的意外頻出為這場本來就難以預料的競爭更加增添了一份懸念。《1917》的超前勝利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因為它自身就具有非常強勁的競爭力,只是之前比較低調,沒有發力而已。接下來想要在奧斯卡這塊大蛋糕上分到一塊,獲得由最佳影片領銜的多項提名的可能性幾乎是必然的,別的獎項還不敢定論,但至少從技術類獎項上來說,已經穩了。聽說國內已經有片方引進了這部電影,希望國內的影迷們可以儘早在大銀幕上看到這部電影。

  • 10 # 球狀也是一種身材

    薩姆·門德斯執導並參與編劇的一戰電影《1917》釋出終極預告,影片講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最激烈之際,兩名年輕的英國士兵受到指派,執行一場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們必須和時間賽跑,冒險進入敵區傳遞一個重要情報,試圖阻止一場對1600名士兵的致命攻擊。

    跟《鳥人》相似,《1917》採用的是偽“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視覺上“一鏡到底”+臨場沉浸感,視角跟隨兩個年輕士兵拼命地奔跑,跨越紛飛戰火、叢林廢墟,去拯救1600人的性命,相當緊張刺激。“《1917》從第一幀到最後一幀,都讓人完全沉浸在另一個時間與空間中,從每個層面上來說都讓人驚豔”,外媒對影片給出了極高的評價。

    該片不論是演員卡司還是幕後陣容都相當豪華,影片由《美國麗人》、《007:大破天幕殺機》導演薩姆·門德斯執導,傳奇攝影師羅傑·迪金斯(《銀翼殺手2049》)攝影,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獲得者托馬斯·紐曼為影片配樂,諾蘭老搭檔、《敦刻爾克》剪輯師李·史密斯擔任剪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安培林娛樂公司參與制作——這個幕後陣容可謂是頂配。

    演員卡司方面:兩位年輕計程車兵分別由《權力的遊戲》“託曼小國王”迪恩·查爾斯·查普曼和喬治·麥凱(《離親叛眾》《神奇隊長》)飾演。另外,還有“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臉叔”科林·費斯、“莫娘”安德魯·斯科特、“少狼主”理查德·麥登、“馬強”馬克·斯特朗、丹尼爾·梅斯、阿德里安·斯卡伯勒、傑米·帕克演員等加盟,被稱為神仙陣容。

    外媒們在看完《1917》首場放映之後,都給予了超高的評價。影片在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3%,還獲得了金球獎最佳影片提名,被稱為“2019最值得期待的影片之一”,有望在頒獎季中大放異彩。影片將於12月25日在北美小範圍上映,明年1月10日擴映,內地有望引進。

  • 11 # 非易信

    《1917》作為一部電影,把電影技術和電影藝術做到了完美的融合,是人類電影工業的最高體現,其看似單薄卻又充滿意趣的劇情,表現出了看似不太宏大卻又十分厚重的主題,屬實是難得一見的電影佳作。

    故事線極其簡潔:講述的就是兩個士兵要在8小時內穿越敵對區,去向前線送出一封信,以此拯救1600條生命。 多像是一個遊戲橋段,要突破層層關卡,最後打完通關,這讓觀眾有一種很強烈的沉浸感,讓你欲罷不能。

    毫無疑問這部電影的亮點是它毫不間斷、一鏡到底的長鏡頭。《1917》中,薩姆門德斯藝高人膽大,在運動長鏡頭的加持之下,依然完成了高超的場面排程,攝影機跟隨主角的變化移動,讓電影畫面有了遊戲的質感,給觀眾帶來了沉侵式的觀影體驗。而且由於劇情上的時間變化,主人公從白天到夜晚,這對攝影機來說是巨大的挑戰,又要完成長鏡頭,又要呈現出觀影美學,這拍攝難度可想而知,結果是人家做到了。

    現代電影中的長鏡頭,因為特別且稀有,往往可以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像是《金牌特務》的教堂大屠殺,或是再長一點的《一屍到底》,甚至還有幾乎全片都使用長鏡頭、再透過剪接「偽一鏡到底」的《鳥人》,《1917》也是屬於這個型別,而因為都在外景拍攝,讓它難度變得更高。

    一鏡到底很容易只專注在主角身上,去特寫他的一舉一動和臉部表情,但《1917》的鏡頭除了跟隨主角,還會不定時的全景環繞,讓你在不熟悉的環境下仍然保持全知視角,再回到主角身上感受戰場上的壓力。最明顯的地方在於很多一鏡到底的追逐戲跟拍,是從側面或背面的視角拍攝,但《1917》很多場的「長跑」都採用正面拍攝,明確讓你知道敵人的位置、四周的環境以及主角的情緒,反倒製造更多的緊張不安。

    另外在拍攝上有幾處刻意安排的場景,讓流暢的畫面增添了美感、詩意和恐懼。像是盛開的櫻花樹,那隨風飛散的花瓣在電影的前後都有出現,只是同行的夥伴已不在,風景的永恆凸顯了世事無常。在水中跋涉時會出現成堆的浮屍,在這麼驚悚的景象前主角們卻只能視若無睹的往前,甚至踩在屍體的上頭前行,讓人感受到他們必須完成任務的急迫。

    開場與結尾做了個呼應,都是主角倚靠著樹的畫面,尤其最後戰場上的這棵樹出現的極為突兀,卻一點也不影響合理性,它讓觀眾在一番折磨後獲得了安全感,如此不是為了美而美,而是為了增添情緒的拍攝更為高明。

    《1917》出色的第二點:節奏。一部引人入勝的電影往往不是從頭到尾都是高潮,而是會適時的放置「休息站」,讓觀眾有喘息的機會,整體下來才會是好的觀影體驗。高潮的部分不用說,看完《1917》根本就像跑了10圈操場一樣累,而休息的部分《1917》不像大部份的電影是拿來解說劇情,而是好好的聚焦在角色上,讓觀眾可以好好的瞭解角色的心理狀態。布雷克說著笑話,舒緩史考菲的緊張,在最後提到他是個貼心的人的時候,這段安排就成了一個記憶點。

    在難民家中的短暫停留看到史考菲與女嬰的互動,在最後才知道原來有家室在遠方等著他回家,這時更能理解他之所以如此照顧女嬰的原因,這些片段都有助於觀眾在空檔中休息,同時建立情緒厚度,再加上配樂的提醒,讓觀影者就像士兵一樣知道何時該出發,何處該休息,節奏分配的相當準確。

  • 12 # 小王玩玉石

    這不是一部靠故事取勝的電影,因為恐怕一個10歲孩童也能輕易明白它在發生著什麼。《1917》天然帶有雙重矛盾。它當然是技術向電影,在“一鏡到底”的概念確立之時,它就是一場技術冒險。全劇組都將為這場冒險支付超出普通電影5部的工作量,以完成“全片只有一個鏡頭”這樣一件不可能的任務。與此同時,創作者想達致的最終目標卻是“去技術化”。他們的一切努力都要讓觀眾忘記攝影機的“存在”,讓觀眾沉浸入主角的第一人稱視角,親臨“真實”的一戰戰場。與其說這是一部戰爭大片,不如說是一部文藝範驚悚片。敵軍營地“不知下一秒會發生什麼”的窒息感無時無刻不侵蝕著主角與觀眾緊繃的神經。我們帶著抗拒、忐忑、惶恐的心情被迫上路,跟著主角一同喘息、遊弋、奔逃。在當中,我們將歷經恐怖的前線戰壕、命懸一線的敵方陷阱、橘色的暗夜火光、燃燒著的末日教堂、櫻花飄飛的河流,置身於影史最殘酷而最“美”的戰場。同時,我們的情緒將隨一曲動人的人性之歌遊走,這個“衝入敵方拯救1600人”的故事閃耀著兩個普通一戰士兵溫情的人性光輝。如若《1917》繼金球獎最佳電影后再如願問鼎奧斯卡,這無疑是屬於“影像”、“技術”與“人性”的勝利。換句話說,這是屬於“影像本體”的勝利。

  • 13 # 馬天祝娛樂

    《1917》是一部較為特殊的影片,以長鏡頭創作戰爭題材,尤其是聚焦一戰,這在過往戰爭片中是極為罕見的。此外,不管是以小人物視角傳達出的反戰主旨,還是技術實驗下對沉浸式視聽的新探索,這部被譽為21世紀最美的戰爭片,自然有著它獨特的迷人之處,金典之處。

    《1917》的故事其實很簡單。1917年一戰期間,德軍從戰場撤退到興登堡防線後,長期與德軍僵持的前線英軍準備進攻興登堡防線,消滅對手,但他們並不知這是德軍的陷阱。關鍵時刻,兩名士兵被派往生死前線傳達“停止進攻”的命令,他們要越過敵人鋒線和戰壕拯救1600名戰士的生命,時間只有8個小時

  • 14 # 奮鬥的杜先生

    這不是一部靠故事取勝的電影,因為恐怕一個 10 歲孩童也能輕易明白它在發生著什麼。

    《1917》天然帶有雙重矛盾。

    它當然是技術向電影,在“一鏡到底”的概念確立之時,它就是一場技術冒險。

    全劇組都將為這場冒險支付超出普通電影 5 部的工作量,以完成“全片只有一個鏡頭”這樣一件不可能的任務。

    他們的一切努力都要讓觀眾忘記攝影機的“存在”,讓觀眾沉浸入主角的第一人稱視角,親臨“真實”的一戰戰場。

    與其說這是一部戰爭大片,不如說是一部文藝範驚悚片。

    敵軍營地“不知下一秒會發生什麼”的窒息感無時無刻不侵蝕著主角與觀眾緊繃的神經。

    我們帶著抗拒、忐忑、惶恐的心情被迫上路,跟著主角一同喘息、遊弋、奔逃。

    在當中,我們將歷經恐怖的前線戰壕、命懸一線的敵方陷阱、橘色的暗夜火光、燃燒著的末日教堂、櫻花飄飛的河流,置身於影史最殘酷而最“美”的戰場。

    同時,我們的情緒將隨一曲動人的人性之歌遊走,這個“衝入敵方拯救 1600 人”的故事閃耀著兩個普通一戰士兵溫情的人性光輝。

    如若《1917》繼金球獎最佳電影后再如願問鼎奧斯卡,這無疑是屬於“影像”、“技術”與“人性”的勝利。

    換句話說,這是屬於“影像本體”的勝利。

    01 “一鏡到底”的後現代性影像

    “一鏡到底”這個攝影技法很容易理解。

    電影從進光的那一刻起,到結尾黑場與字幕止,只“不被任何剪輯的一個長鏡頭”搞定。

    因高超的技術難度,影史上,“一鏡到底”的電影鳳毛麟角。

    最出名的要屬《奪魂索》《帝國大廈》《俄羅斯方舟》《鳥人》等。

    在這其中,嚴格來說,又分為“真一鏡到底”與“偽一鏡到底”。

    前者代表是《俄羅斯方舟》,它是真正的由一個攝影師拿著數碼攝影機連續運動拍攝 99 分鐘而成的電影。

    後者代表是《鳥人》,其實它是由幾組“很長的鏡頭”拼接在一起,給人造成一種“一個鏡頭拍到底”錯覺的電影。

    與已拿到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鳥人》一樣,《1917》也是“偽一鏡到底”。

    在此前“奧斯卡前哨站”好萊塢年度影評人協會獎項中,《1917》甚至拿下了一個“最佳剪輯獎”!

    當然,不管“真”還是“偽”,對於大部分觀眾,那種真實性的分界其實是微乎其微的。

    個人看來,拍“一鏡到底”的手法不重要,呈現的結果 ok 就是好的。

    《1917》的呈現幾近是完美的,而它最令我震驚的一點是:

    它還呈現出一種後現代性的影像。

    簡單來說,它消解了傳統戰爭片的宏大戰爭敘事,也不將目光對準激烈的戰爭場面,而是執著於從士兵個體視角看“實時發生的眼前”。

    它反抗精英主義的大格局戰爭觀,它蔑視精英視角;

    它只關心戰士最當務之急的“眼前”,它選擇與大眾站在一邊。

    甚至,它近乎接近於“電子遊戲”的介質,而脫離了現代主義“電影”的範疇。

    在電影官方花絮中,導演薩姆·門德斯提到,他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去看。

    通常來說,戰爭片並不是年輕人鍾愛的型別,而導演之所以有這樣的信心,正源於《1917》“電子遊戲”式的後現代性。

    我們沒必要再在看戰爭片時揹負沉重的歷史枷鎖,本著嚴肅的姿態去審視戰爭,我們只用安靜坐在影院桌椅上,去“經歷”就好了。

    119 分鐘時長裡,我們進入的是1917 年 4 月 6 日一戰戰場上普通的一天。

    兩個年輕單兵 Schofield 和 Blake 倉促間受命,為拯救 Blake 哥哥所在部隊近 1600 多人的性命,他們要獨自冒險穿越敵區,傳達停止進攻的軍令。

    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遊戲,從兩人登上敵軍戰壕起,我們就像在玩一個“第一人稱”跑酷遊戲,與他們闖過一道道關卡。

    兩人路上經過的每一片土地景觀都是“一次性”的,連請來的幾個大牌演員也只能淪落為類似遊戲中的“NPC 角色”,難逃“打醬油”命運。

    這種設定讓每一處的景觀都獨具魅力,鐵絲網格、塹壕坑道、死人死馬、斷垣殘壁、德軍宿舍、鄉間村舍、暗夜火光、櫻花河流、寂靜草地......

    從戰壕到前線,從敵營到廢墟,從高塔到瀑布,這些共同構成了極具“殘損美學”的詩意戰場影像,這些都出自可能是好萊塢最偉大的攝影師之手。

    羅傑·狄金斯,這位曾陪跑 14 次“奧斯卡最佳攝影”的傳奇攝影師去年終於憑《銀翼殺手 2049》首次拿獎,今年則極有可能會二度稱王。

    層次感的構圖、用天氣與環境調色、光影的明暗變化和冷暖對比,這些都是羅傑.狄金斯的招牌。

    影片最歎為觀止的段落,主角 Schofield 在黑夜中頂著火光與訊號彈的光影奔逃。

    光在建築物上繪製出一道道曳影,並隨 Schofield 的移動錯落有致地鋪散開,整段影像如宗教味的“人間地獄”,卻又呈現出美如油畫的極致光影美學。

    而大部分場景中,前景人物的走位,後景的物件擺放,隨攝影機移動,逐步延展開觀眾視野的立體空間,每一幀攝影畫面都在傳遞豐富的資訊量。

    不同的場景,攝影機的機位、景別要隨之切換,平拍、俯拍、仰拍、旋轉,廣角、全景、中景、特寫,兩主角享受著這個世界上最複雜的“攝影盛宴”之一。

    尤其是敵軍飛機意外墜毀在兩人面前的那場戲,簡直像是狄金斯在給我們每個人上 “攝影大師課”。

    如果說《1917》拿奧斯卡最佳電影還有諸多變數,“奧斯卡最佳攝影獎”幾乎已經被羅傑·狄金斯攬入懷中。

    02 一場全劇組參與的技術冒險

    用“一鏡到底”拍戰爭片,在薩姆·門德斯之前沒有導演嘗試過。

    曾憑《美國麗人》拿下奧斯卡最佳電影的他也是第一次挑戰戰爭題材。

    他需要讓全劇組人跟他一起冒險,壓力巨大。

    在花絮中,他也坦言,“這個拍攝難度是普通電影的 5 倍。”

    在前年 12 月 31 號上映的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中,中國觀眾已經見識過在大熒幕上看 1 個小時“一鏡到底”電影的魅力,而且那個是“真一鏡到底”。

    如果你有興趣看看《地球》相關的花絮或幕後文章,你就會知道當時畢贛的主創團隊究竟花了多大的成本和代價去拍攝。

    當時宣傳期看到畢贛導演的狀態,我感覺他整個人都被那部電影掏空了。

    《1917》雖然不是“真一鏡到底”,它的拍攝難度絲毫不亞於《地球》。

    “一鏡到底”意味著連續的時間和空間,除了隱藏剪輯點和特效,劇組需要克服各式各樣的技術難題。

    首先,他們需要搭建一條超遠距離的“戰爭遊戲通道”,無論是死亡戰壕,還是燃燒小鎮,還是櫻花河流,他們都要在這些地方放置大量的佈景和道具。

    用挖掘機開挖戰壕, 用直升機鋪灑彈藥殼,用石膏製作大量死屍和死馬,這些全都是“大工程”。

    然後是場面排程與攝影的工作,絕不是一份輕鬆的差事。

    人物移動,攝影組便要隨之同步移動,而為了避免鏡頭晃動造成觀眾暈眩,一直手持斯坦尼康(穩定器)這樣的重物幾乎是家常便飯。

    拍攝人物奔跑的鏡頭,攝影組要把攝影裝置全部搬到車上,“搭車拍攝”。

    而為了讓影像質感與戰場的氤氳氣氛相匹配,他們選擇所有場景在“陰天”拍攝。

    因必須採用順時序拍攝,如遇驕陽的大駕光臨,劇組就只能被迫全面停工,改為彩排。

    天氣、導演、演員、攝影組、燈光組、特效、爆破,整套拍攝有賴於多個部門的全力配合,才能完成這樣一個奇蹟般的任務。

    另一方面,這場“技術冒險”還很有可能是“吃力不討好”的。

    並非所有的觀眾都能理解“一鏡到底”的必要性,它在攝影方面也許做到了極致,但在其他方面則拋棄了很多。

    多數影評談到影片人物淪為工具的缺憾,一味地移動讓全片中沒有一個人物被立體塑造。

    電影勢必在奧斯卡表演獎上無一斬獲,如果它是最佳電影,這種情況是很罕見的。

    電影的故事也太過簡單,看不到導演戰爭觀的表達與輸出,只看到導演滿滿的“計算”和“算計”。

    有些辛辣的影評提到,整個觀感像是在玩遊樂場的過山車或逛一個主題公園,每到一處場景相當於主角們在“打卡”。

    看完電影,就像逛完一個遊樂園,娛樂完,什麼都沒留下。

    甚至他們造了個詞,《1917》是一部“爆米花戰爭電影”。

    這樣的評價或許的確反映出一部分觀眾的觀影體驗,這很正常,我不置可否。

    不同觀眾對一部電影的帶入與參與一定有程度上的巨大差異。

    而於我個人而言,觀影后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為何這個很簡單的故事在好幾處地方深深打中了我,給了我至少 4 次情感暴擊?

    思考過後,我仍很難用一個理性的分析方法來解釋這個原因,因為感受這個東西真的很主觀。

    後來,有一個詞逐漸清晰地浮現在我腦海——“心理實驗”。

    03 關乎“戰爭”的心理實驗

    如果仍從戰爭片的維度來看《1917》,它在敘事視角上其實與去年我們聊過的一戰紀錄片《他們已不再變老》極為相似。

    《他們已不再變老》組接博物館真實的歷史資料,第一次告訴世人“真實的一戰士兵究竟都是怎樣生活的”。

    你會發現,對一個年輕士兵來說,戰爭就像一個“上帝隨意拋骰子”的遊戲,生存或死亡,全靠運氣。

    戰爭既不浪漫,也不有趣,戰爭最大的特點叫未知,叫恐懼,或者叫虛無。

    《1917》也一樣,它與《他們已不再變老》一樣都執著於個體敘事,也從“屌絲士兵的視角”看戰爭。

    當攝影機唯一的興趣在於士兵的“眼前的正發生”,我們發現,《1917》全片都是一場“心理實驗”。

    這場實驗的參與者是兩位主角,是導演,是觀眾,是影評人。

    你當然可以選擇抽離情緒,用理性的方式來看此片,去拆解電影的剪輯點,破解導演的創作思路。

    但於更多人來言,你只要投入情緒進去,《1917》就是一部驚悚片。

    它塑造了一個象徵恐懼的猛獸,名字叫“戰爭”,它是全片唯一的主角。

    我們被“戰爭”這位龐然大物的恐懼情緒所包裹,一同期待又害怕著電影下一幕的發生。

    下一幕也許是死亡,也許是存活,我們像準備開啟“薛定諤的貓”的那個盒子,生與死,處於一個量子態裡面。

    而在“戰爭”恐懼之下,電影卻給了所有觀眾一個“溫暖”的情緒出口,這場“心理實驗”的後半段“人性”成了最終的贏家。

    如果不幸遭遇到一個敵方士兵,你將作何選擇呢?

    殺死他?救他?奴役他?與他做朋友?

    影片中就有一段類似的橋段,而兩位主角在一瞬間迎來了一道人性選擇題。

    在“戰爭”這樣一個最極端的場景下,兩位主角的選擇,擺弄著觀者心底的情緒,它同時關乎人性的溫暖與冰冷。

    這個選擇造成了電影的第一個故事高潮點,十分動容,在此不做劇透。

    影片中,類似這樣“冷”與“暖”並置的情緒段落非常多。

    “戰爭”的“冷”與兩位主角“人性”之光的“暖”形成了劇烈的反差,建構了一個隱藏很深的反戰表達:人的價值遠遠大於戰爭本身。

    或許,這就是薩姆·門德斯最想闡述的戰爭觀理念。

    影片中間有一段主角躲入敵營樓房,偶遇一對母女的場景,這段戲太美,太暖了。

    影片的鏡頭從一個美麗的草地上開始,出乎意料地,電影結尾也是在一處美麗的草地上結束。

    明明是場殘酷的“戰爭”,心底湧現的卻是最具人味的暖意。

    某種程度上,《1917》可能拍出了影史最美的戰場與故事。

    2 個人拯救 1600 人,這樣的故事在當下又何嘗不充滿人性之光的力量?

    影史上,關於二戰的經典電影數不勝數,一戰相關的電影卻少之又少。

    或許這與人類在總結一戰史時常用的表述有關,“一戰打得毫無意義”。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不管《他們已不再變老》還是《1917》,他們確乎都拍出了一戰的核心,乃至於戰爭的本質。

    他們都在時刻提醒著人類:

    戰爭毫無意義,人才偉大。

  • 15 # 不一樣de熱點

    它是影史最易懂的一部奧斯卡BP(Best Picture)。

    這不是一部靠故事取勝的電影,因為恐怕一個10歲孩童也能輕易明白它在發生著什麼。

    《1917》天然帶有雙重矛盾。

    它當然是技術向電影,在“一鏡到底”的概念確立之時,它就是一場技術冒險。

    全劇組都將為這場冒險支付超出普通電影5部的工作量,以完成“全片只有一個鏡頭”這樣一件不可能的任務。

    他們的一切努力都要讓觀眾忘記攝影機的“存在”,讓觀眾沉浸入主角的第一人稱視角,親臨“真實”的一戰戰場。

    與其說這是一部戰爭大片,不如說是一部文藝範驚悚片。

    敵軍營地“不知下一秒會發生什麼”的窒息感無時無刻不侵蝕著主角與觀眾緊繃的神經。

    我們帶著抗拒、忐忑、惶恐的心情被迫上路,跟著主角一同喘息、遊弋、奔逃。

    在當中,我們將歷經恐怖的前線戰壕、命懸一線的敵方陷阱、橘色的暗夜火光、燃燒著的末日教堂、櫻花飄飛的河流,置身於影史最殘酷而最“美”的戰場。

    同時,我們的情緒將隨一曲動人的人性之歌遊走,這個“衝入敵方拯救1600人”的故事閃耀著兩個普通一戰士兵溫情的人性光輝。

    如若《1917》繼金球獎最佳電影后再如願問鼎奧斯卡,這無疑是屬於“影像”、“技術”與“人性”的勝利。

    換句話說,這是屬於“影像本體”的勝利。

    《1917》此前已拿到金球獎最佳影片01 “一鏡到底”的後現代性影像

    “一鏡到底”這個攝影技法很容易理解。

    電影從進光的那一刻起,到結尾黑場與字幕止,只“不被任何剪輯的一個長鏡頭”搞定。

    因高超的技術難度,影史上,“一鏡到底”的電影鳳毛麟角。

    最出名的要屬《奪魂索》《帝國大廈》《俄羅斯方舟》《鳥人》等。

    第87屆奧斯卡最佳影片《鳥人》

    在這其中,嚴格來說,又分為“真一鏡到底”與“偽一鏡到底”。

    前者代表是《俄羅斯方舟》,它是真正的由一個攝影師拿著數碼攝影機連續運動拍攝99分鐘而成的電影

    後者代表是《鳥人》,其實它是由幾組“很長的鏡頭”拼接在一起,給人造成一種“一個鏡頭拍到底”錯覺的電影。

    與已拿到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鳥人》一樣,《1917》也是“偽一鏡到底”。

    在此前“奧斯卡前哨站”好萊塢年度影評人協會獎項中,《1917》甚至拿下了一個“最佳剪輯獎”!

    當然,不管“真”還是“偽”,對於大部分觀眾,那種真實性的分界其實是微乎其微的。

    個人看來,拍“一鏡到底”的手法不重要,呈現的結果ok就是好的。

    《1917》的呈現幾近是完美的,而它最令我震驚的一點是:

    它還呈現出一種後現代性的影像。

    簡單來說,它消解了傳統戰爭片的宏大戰爭敘事,也不將目光對準激烈的戰爭場面,而是執著於從士兵個體視角看“實時發生的眼前”。

    它反抗精英主義的大格局戰爭觀,它蔑視精英視角;

    它只關心戰士最當務之急的“眼前”,它選擇與大眾站在一邊。

    甚至,它近乎接近於“電子遊戲”的介質,而脫離了現代主義“電影”的範疇。

    在電影官方花絮中,導演薩姆·門德斯提到,他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去看。

    通常來說,戰爭片並不是年輕人鍾愛的型別,而導演之所以有這樣的信心,正源於《1917》“電子遊戲”式的後現代性。

    我們沒必要再在看戰爭片時揹負沉重的歷史枷鎖,本著嚴肅的姿態去審視戰爭,我們只用安靜坐在影院桌椅上,去“經歷”就好了。

    119分鐘時長裡,我們進入的是1917年4月6日一戰戰場上普通的一天。

    兩個年輕單兵Schofield和Blake倉促間受命,為拯救Blake哥哥所在部隊近1600多人的性命,他們要獨自冒險穿越敵區,傳達停止進攻的軍令。

    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遊戲,從兩人登上敵軍戰壕起,我們就像在玩一個“第一人稱”跑酷遊戲,與他們闖過一道道關卡。

    兩人路上經過的每一片土地景觀都是“一次性”的,連請來的幾個大牌演員也只能淪落為類似遊戲中的“NPC角色”,難逃“打醬油”命運。

    這種設定讓每一處的景觀都獨具魅力,鐵絲網格、塹壕坑道、死人死馬、斷垣殘壁、德軍宿舍、鄉間村舍、暗夜火光、櫻花河流、寂靜草地......

    從戰壕到前線,從敵營到廢墟,從高塔到瀑布,這些共同構成了極具“殘損美學”的詩意戰場影像,這些都出自可能是好萊塢最偉大的攝影師之手。

    羅傑·狄金斯,這位曾陪跑14次“奧斯卡最佳攝影”的傳奇攝影師去年終於憑《銀翼殺手2049》首次拿獎,今年則極有可能會二度稱王。

    層次感的構圖、用天氣與環境調色、光影的明暗變化和冷暖對比,這些都是羅傑.狄金斯的招牌。

    影片最歎為觀止的段落,主角 Schofield在黑夜中頂著火光與訊號彈的光影奔逃。

    光在建築物上繪製出一道道曳影,並隨Schofield的移動錯落有致地鋪散開,整段影像如宗教味的“人間地獄”,卻又呈現出美如油畫的極致光影美學。

    而大部分場景中,前景人物的走位,後景的物件擺放,隨攝影機移動,逐步延展開觀眾視野的立體空間,每一幀攝影畫面都在傳遞豐富的資訊量。

    不同的場景,攝影機的機位、景別要隨之切換,平拍、俯拍、仰拍、旋轉,廣角、全景、中景、特寫,兩主角享受著這個世界上最複雜的“攝影盛宴”之一。

    尤其是敵軍飛機意外墜毀在兩人面前的那場戲,簡直像是狄金斯在給我們每個人上 “攝影大師課”。

    如果說《1917》拿奧斯卡最佳電影還有諸多變數,“奧斯卡最佳攝影獎”幾乎已經被羅傑·狄金斯攬入懷中。

    02 一場全劇組參與的技術冒險

    用“一鏡到底”拍戰爭片,在薩姆·門德斯之前沒有導演嘗試過。

    曾憑《美國麗人》拿下奧斯卡最佳電影的他也是第一次挑戰戰爭題材。

    第7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美國麗人》

    他需要讓全劇組人跟他一起冒險,壓力巨大。

    在花絮中,他也坦言,“這個拍攝難度是普通電影的5倍。”

    在前年12月31號上映的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中,中國觀眾已經見識過在大熒幕上看1個小時“一鏡到底”電影的魅力,而且那個是“真一鏡到底”。

    如果你有興趣看看《地球》相關的花絮或幕後文章,你就會知道當時畢贛的主創團隊究竟花了多大的成本和代價去拍攝。

    當時宣傳期看到畢贛導演的狀態,我感覺他整個人都被那部電影掏空了。

    《1917》雖然不是“真一鏡到底”,它的拍攝難度絲毫不亞於《地球》。

    “一鏡到底”意味著連續的時間和空間,除了隱藏剪輯點和特效,劇組需要克服各式各樣的技術難題。

    首先,他們需要搭建一條超遠距離的“戰爭遊戲通道”,無論是死亡戰壕,還是燃燒小鎮,還是櫻花河流,他們都要在這些地方放置大量的佈景和道具。

    用挖掘機開挖戰壕, 用直升機鋪灑彈藥殼,用石膏製作大量死屍和死馬,這些全都是“大工程”。

    然後是場面排程與攝影的工作,絕不是一份輕鬆的差事。

    人物移動,攝影組便要隨之同步移動,而為了避免鏡頭晃動造成觀眾暈眩,一直手持斯坦尼康(穩定器)這樣的重物幾乎是家常便飯。

    拍攝人物奔跑的鏡頭,攝影組要把攝影裝置全部搬到車上,“搭車拍攝”。

    而為了讓影像質感與戰場的氤氳氣氛相匹配,他們選擇所有場景在“陰天”拍攝。

    因必須採用順時序拍攝,如遇驕陽的大駕光臨,劇組就只能被迫全面停工,改為彩排。

    天氣、導演、演員、攝影組、燈光組、特效、爆破,整套拍攝有賴於多個部門的全力配合,才能完成這樣一個奇蹟般的任務。

    另一方面,這場“技術冒險”還很有可能是“吃力不討好”的。

    並非所有的觀眾都能理解“一鏡到底”的必要性,它在攝影方面也許做到了極致,但在其他方面則拋棄了很多。

    多數影評談到影片人物淪為工具的缺憾,一味地移動讓全片中沒有一個人物被立體塑造。

    電影勢必在奧斯卡表演獎上無一斬獲,如果它是最佳電影,這種情況是很罕見的。

    電影的故事也太過簡單,看不到導演戰爭觀的表達與輸出,只看到導演滿滿的“計算”和“算計”。

    有些辛辣的影評提到,整個觀感像是在玩遊樂場的過山車或逛一個主題公園,每到一處場景相當於主角們在“打卡”。

    看完電影,就像逛完一個遊樂園,娛樂完,什麼都沒留下。

    甚至他們造了個詞,《1917》是一部“爆米花戰爭電影”。

    這樣的評價或許的確反映出一部分觀眾的觀影體驗,這很正常,我不置可否。

    不同觀眾對一部電影的帶入與參與一定有程度上的巨大差異。

    而於我個人而言,觀影后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為何這個很簡單的故事在好幾處地方深深打中了我,給了我至少4次情感暴擊?

    思考過後,我仍很難用一個理性的分析方法來解釋這個原因,因為感受這個東西真的很主觀。

    後來,有一個詞逐漸清晰地浮現在我腦海——“心理實驗”。

    03 關乎“戰爭”的心理實

    如果仍從戰爭片的維度來看《1917》,它在敘事視角上其實與去年我們聊過的一戰紀錄片《他們已不再變老》極為相似。

    《他們已不再變老》組接博物館真實的歷史資料,第一次告訴世人“真實的一戰士兵究竟都是怎樣生活的”。

    你會發現,對一個年輕士兵來說,戰爭就像一個“上帝隨意拋骰子”的遊戲,生存或死亡,全靠運氣。

    戰爭既不浪漫,也不有趣,戰爭最大的特點叫未知,叫恐懼,或者叫虛無。

    《1917》也一樣,它與《他們已不再變老》一樣都執著於個體敘事,也從“屌絲士兵的視角”看戰爭。

    當攝影機唯一的興趣在於士兵的“眼前的正發生”,我們發現,《1917》全片都是一場“心理實驗”。

    這場實驗的參與者是兩位主角,是導演,是觀眾,是影評人。

    你當然可以選擇抽離情緒,用理性的方式來看此片,去拆解電影的剪輯點,破解導演的創作思路。

    但於更多人來言,你只要投入情緒進去,《1917》就是一部驚悚片。

    它塑造了一個象徵恐懼的猛獸,名字叫“戰爭”,它是全片唯一的主角。

    我們被“戰爭”這位龐然大物的恐懼情緒所包裹,一同期待又害怕著電影下一幕的發生。

    下一幕也許是死亡,也許是存活,我們像準備開啟“薛定諤的貓”的那個盒子,生與死,處於一個量子態裡面。

    而在“戰爭”恐懼之下,電影卻給了所有觀眾一個“溫暖”的情緒出口,這場“心理實驗”的後半段“人性”成了最終的贏家。

    如果不幸遭遇到一個敵方士兵,你將作何選擇呢?

    殺死他?救他?奴役他?與他做朋友?

    影片中就有一段類似的橋段,而兩位主角在一瞬間迎來了一道人性選擇題。

    在“戰爭”這樣一個最極端的場景下,兩位主角的選擇,擺弄著觀者心底的情緒,它同時關乎人性的溫暖與冰冷。

    這個選擇造成了電影的第一個故事高潮點,十分動容,在此不做劇透。

    影片中,類似這樣“冷”與“暖”並置的情緒段落非常多。

    “戰爭”的“冷”與兩位主角“人性”之光的“暖”形成了劇烈的反差,建構了一個隱藏很深的反戰表達:人的價值遠遠大於戰爭本身。

    或許,這就是薩姆·門德斯最想闡述的戰爭觀理念。

    影片中間有一段主角躲入敵營樓房,偶遇一對母女的場景,這段戲太美,太暖了。

    影片的鏡頭從一個美麗的草地上開始,出乎意料地,電影結尾也是在一處美麗的草地上結束。

    明明是場殘酷的“戰爭”,心底湧現的卻是最具人味的暖意。

    某種程度上,《1917》可能拍出了影史最美的戰場與故事。

    2個人拯救1600人,這樣的故事在當下又何嘗不充滿人性之光的力量?

    影史上,關於二戰的經典電影數不勝數,一戰相關的電影卻少之又少。

    或許這與人類在總結一戰史時常用的表述有關,“一戰打得毫無意義”。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不管《他們已不再變老》還是《1917》,他們確乎都拍出了一戰的核心,乃至於戰爭的本質。

    他們都在時刻提醒著人類:

    戰爭毫無意義,人才偉大。

  • 16 # 凡塵伊伊

    外媒們在看完《1917》首場放映之後,都給予了超高的評價。影片在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3%,還獲得了金球獎最佳影片提名,被稱為“2019最值得期待的影片之一”,有望在頒獎季中大放異彩。影片將於12月25日在北美小範圍上映,明年1月10日擴映,內地有望引進。

  • 17 # Kelp影視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最激烈之際,兩個年僅16歲的英國士兵接到的命令,需立即趕往死亡前線,向那裡的將軍傳達一個“立刻停止進攻”訊息。 時間只有八小時,武器彈藥有限,無人知曉前方敵況:死亡寂靜之地、佈滿屍體的鐵絲網、突入其來的敵軍、隨時斃命的危險境況…… 這一次兩個少年為救1600個人的性命,不完成,毋寧死!

    門德斯很可能拍出了千禧年後最“美”的戰爭電影。前半段的戰爭是驚悚片,後半段的戰爭是古典樂,中間還有一個轉場過渡,主題不夠深刻但技巧極盡完美。一鏡到底不但沒有限制視野,反而讓人獲得環繞的沉浸式體驗,看到了發青的屍體也看到櫻花飄飛陣地。暗夜燃燒的末日教堂太美了,有種美到忘記戰場殘酷的視覺衝擊...(本質上和“敦刻爾克”都是在拿戰爭片做實驗,拍出新意才是第一)

  • 18 # 小李找電影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1914年夏到1918年冬,九十多萬英國青壯戰死異鄉。貴族和庶民、大學生和學徒工、志願兵和拉壯丁,無論他們的身份和人生經歷有多麼不同,最後都一樣變成了石頭上的一串串阿拉伯數字和英文字母。這很荒誕,然而更荒誕的是這場戰爭。

    首先是缺乏意義。所謂世界大戰,卻是協約國貪得無厭,同盟國野心沒邊,一次擦槍走火,歐洲炸翻了天。或許當兵就是當炮灰,但到頭來總得圖個什麼。當歐洲萬骨已枯,除了美日兩匹白眼狼,並未見得誰一戰功成。“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但千萬歐洲人為之去死而換得的,似乎既不帝國,更非資本。最後四個皇帝丟了江山,大量資本家傾家蕩產,無數勞動者家破人亡。這很荒誕。然後是缺乏底線。所有戰爭都沒人性,但過去人終究還像個戰爭的主宰者。從這場戰爭開始,人成為了戰爭的奴隸。塑造近代歐洲的人文主義,就是把人變成地鼠塞進塹壕,和對面一起耗到暗無天日;思想啟蒙帶來的理性,就是把用各種命令人變成規則的材料塞進絞肉機;兩次工業革命的開天闢地,就是更狠的機器、更強的火炮、更陰險的地雷和花樣層出不窮的化學武器,芥子氣、氯氣、光氣、溴化苄……這很荒誕。因此不難理解,為何二戰題材的戰爭佳片頗多,關乎一戰的則少得多。

    二戰中美國拯救了世界,蘇聯贏得了敬畏,英法延續了國祚,中國人用血肉塑造了一個現代民族的觀念,無數小國獲得了獨立,猶太人找到了家園,德日迎來了轉變……士兵戰死時,或帶著對抗邪惡軸心的意志,或帶著創造新世界的信念,再low的都有為了帝國武運或民族榮耀去死的覺悟,這些都是可以拍成電影的高光時刻。而那些一戰中為了荒誕的目的而荒誕地死去的年輕人呢?一群枉死的孤魂野鬼嗎?可那些遍佈英國的一戰紀念碑,又似乎在告訴我,不是這樣的。

    當我在《1917》隨著羅傑·狄金斯一拍到底的長鏡頭,和下士斯科菲爾德一起走過西線的日與夜,我更相信,不是這樣的。在被布雷克拉著接下送信任務時,他第一時間質疑其危險性,他對白天穿過無人區瞻前顧後,抱怨戰友為何帶上自己,他又不像布雷克有一個哥哥要去救,而且他厭惡戰爭,他是個把勳章直接換酒的人。他身手不算出色,腦子也不算靈光,加上身處異國,是以屢次遇險,遍體鱗傷。這樣的人物設定,配合影片長鏡頭的拍攝技法,給了我很強的代入感,似乎自己被送到前線,超常發揮也幾乎就這樣了。但我隨即開始懷疑自己的意志力,電影氛圍是緊張的,我和下士的視角相同,根本不知道危險藏在哪兒,鬼域般的無人區、廢墟里的狙擊手、黑暗中的短兵相接、燃燒街巷裡的追逐……我懷疑自己很可能在某一個節點精神崩潰。可為了完成戰友的囑託並拯救更多同胞,下士斯科菲爾德最終選擇了一往無前。無論身處廢墟、殘垣、泥沼、河流、塹壕,面對的是刺刀子彈還是炮擊,他知道自己必須把信交給一個叫麥肯錫上尉的傢伙,讓他停止攻勢。這是他的任務,也是他存在於這一日一夜中的全部意義。他呼喊戰友推動卡車,獨自冒著子彈跨越斷橋,用並不高明的槍法和閣樓上的敵人拼命,在黑暗中笨拙地扼死敵人,又狼狽地奪路狂奔,泅過屍河,擠過戰壕,飛奔在前線……我甚至覺得自己在看阿甘,但這時的下士斯科菲爾德,確實已和影片開頭判若兩人,他獲得了一種不屬於他卻又必須被他承載的勇氣。

    電影最後,他完成了任務,雖然這個任務本身也是荒誕的。第一、就如麥肯錫說的,他們今天派士兵來讓我們停止攻勢,很快又會再派一兩個來告訴我們黎明發起衝鋒,這場戰爭結束的唯一方式,就是“最後一個人死掉”。第二、下士或許在春天拯救了1600個德文郡士兵的性命,但接下來的夏天會有超過30萬英國士兵死在西線戰場,可能包括他救的所有人和他自己,而協約國的前線大概推進了幾英里?第二、幾乎除司令部外的所有人都會質疑,這麼危險的任務居然只安排兩個士兵執行?然而啊,在缺乏通訊技術的年代,這些大頭兵的意義就是“給長官捎個話”。一兩個人的生命,大概也就只值這麼多了。我認為導演是有意識到這種荒誕性的,影片中表現戰爭殘酷乃至虛無的場景比比皆是。印象最深的,是和布雷克故鄉一樣的白色櫻桃花,隨風灑滿了整個河面。河水閃著幽藍色的光輝,而那花瓣流散的盡頭,是一具具被水泡的慘白的殘缺的屍體。從這個意義上講,我覺得導演安排這個任務失敗(譬如趕到前線,所有人都已發起衝鋒),可能更為震撼。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19 # 諸葛祥棟

    這是我最近看的一部電影,讓我深深的震撼了,真的可以這麼說,一鏡到底,真實線上,身臨其境!把戰爭的殘酷,與痛苦!真實的刻畫到你的眼前!是一部值得一看的戰爭電影!希望世界和平,不要戰爭!

  • 20 # 有趣影視基地

    初看的時候在懷疑這部影片自己確定想看嗎?電影的題材是戰爭型別,一般這種都不是很喜歡,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感覺就像是簡易版《西遊記》,懷揣著堅定的使命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最終完成使命並且將同伴的死訊告知其兄弟。路上的每一個拐點都扣人心絃。主角經歷一路挫折,其實可以選擇放棄,但他卻始終堅持不退縮,這是其一;途中毫不猶豫救下不明敵我的空軍、將牛奶贈送給襁褓中的嬰兒無不彰顯著他善良的本質。這個結局算美好嗎?我不知道,他說服了將軍讓隊伍撤下來避免了更多無辜的傷亡,同伴的哥哥也好好的活在世上;但看著戰爭中受傷計程車兵我笑不出來,確實,生在和平的國家真是最大的幸福!珍愛和平、保持善良、堅韌不拔、使命必達、堅定克服一切困難或恐懼的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一首歌和你的境遇很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