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而慈禧為何沒有廢掉光緒皇帝?
11
回覆列表
  • 1 # 歷史中的行者

    光緒和慈禧的關係絕不是康有為說的那樣水火不相容,相反他們的關係是非常好的。同時慈禧也是比較開明的,那對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之所以讓我們以為光緒和慈禧的關係是水火不相容的,主要是我們看到的有關戊戌變法乃至最後政變的過程,這些是康有為寫的,而且是康有為的一面之詞。至於戊戌變法為什麼不能成功,其實看看他們的改革舉措就明白了,太幼稚。

  • 2 # 布夫舟

    1.光緒完全沒有必要殺掉慈禧,光緒是慈禧妹妹的兒子,本來沒有機會當皇帝的,是慈禧將天下給了他,讓他能夠當皇帝。慈禧也讓光緒親政,也讓光緒變法,更重要的是慈禧已經掌握大清朝的權力幾十年了,從咸豐皇帝、同治皇帝、光緒皇帝,歷經三朝,天下那裡不是慈禧的人。各地的封疆大吏那個不是為慈禧馬首是瞻,光緒根本沒有能力殺慈禧。

    更為重要的,法理上說不通呀,慈禧本身沒有犯過大錯,對大清,她平定了太平天國,捻軍,搞起洋務運動,也給漢人官僚以權力,遠比清朝皇家貴族有眼光,有謀略。另外,慈禧還將光緒撫養長大,還給光緒皇位。

    最為重要的一點,光緒遠遠比慈禧年輕,當時的大清朝形式遠遠好於太平天國時期,光緒只需要好好當皇帝,不做出過分的事情,慈禧百年之後,自己肯定能夠完全掌握權力的。

    2.如前文所說,光緒完全沒必要殺慈禧,為什麼最後兩個人還是鬧掰了。原因很簡單,慈禧和光緒不但是兩個人,他們各自代表的是各自的利益集團,也就是所謂的後黨和帝黨。慈禧的後黨把持朝政幾十年,慈禧百年以後,慈禧肯定不會擔心自己的,因為她是皇帝的養母,皇帝的親姑姑,對皇帝有恩,皇帝拿她是沒什麼辦法的。但是慈禧下面的後黨則不會有好結果,光緒完全掌握權力,肯定不會用慈禧的舊人,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光緒若是掌握權力,光緒底下的人肯定會將慈禧那一派的人剷除乾淨的,歷史上皆是如此,無可厚非。

    3.所以說最希望慈禧和光緒鬥起來的,其實是他們手底下的人。慈禧的宮廷勢力,榮祿這些權臣,各地的封疆大吏,那個不是靠著慈禧庇護著;光緒底下的帝黨,康有為這些人,還有皇帝身邊的人,那個不希望皇帝早點掌握權力,自己能夠替代慈禧的人。其實,按照道理來說,慈禧手底下的人更急,因為慈禧年紀大了,熬到死,其實權力自然就光緒了,到時候這些人都沒什麼好下場的。光緒其實也不急,急的是康有為這些人,他們對朝廷其實沒什麼功能,能夠入朝為官,完全是皇帝賞識。這些人毫無根基,也毫無貢獻,朝廷的大臣必然不服,所以他們肯定要弄出一些事情來證明自己。

    4.如前面所講,慈禧和光緒並不是維新和保守的衝突,而是帝黨和後黨的權力之爭。特別是維新派,雖然他們心繫國家,但是做的事情真的是不太可能成功的。

    比如他們改革的內容:

    取消旗人特權裁撤冗員,

    澄清吏治裁汰綠營

    廢八股,興西學

    基本上把所有人都得罪光了,八旗貴族,天下官僚,漢人軍頭,傳統士子,而且還沒有受益者。你做一件事情把大多數人得罪了,肯定會遇到所有人阻撓。但是你做的這些事情,卻沒有人收益,也就是說沒多少人支援你,關鍵皇帝權力本來就是別人給的,這肯定是成不了。

    比如康有為,榮祿問他變法不是應該慢慢來麼?

    康聖人大袖一甩,“殺幾個一品大員,法即變矣”

    要知道,康有為只是一個書生,也沒中過科舉,對朝廷有什麼功勞,完全是憑藉皇帝寵幸,一時猖狂。

    維新派還籌備著聘請伊滕博文來當顧問,甚至還有上奏讓光緒帝跟英美日本四國組成聯邦,讓伊藤博文做首相的。

    要知道變法的那幫人,完全什麼政治經驗,很多想法只是美好的想法。有人會說,商鞅變法為什麼能成,商鞅變法雖然得罪人,但是能給底下的老百姓實實在在的好處呀,而且還是馬上都能給的那種。比如獎勵耕戰,種地種得好,打仗有功勞,能授予爵位,這一年之內能讓大部分人收益,當然有人支援呀。

    5.最為關鍵的是康有為這些人最後採取極端措施,光緒帝意外背鍋。光緒還沒來得及想到要不要幹掉母后,政變就發生了。

    八月初二,袁世凱來京謝恩,康有為遂開始計劃幹掉慈禧的細節。他計劃讓袁世凱圍頤和園,然後由畢永年帶一百人“奉詔往執西后”。

    當然,最後肯定是失敗了。

    所以說,殺慈禧這事情,其實和光緒帝沒啥關係,都是康有為、譚嗣同這幫人“皇帝不急太監急”。

    但是隻要光緒還沒有徹底失去理智,一定不敢這麼做的。因為就當時滿清統治集團來說,慈禧是絕對掌握局面的人,尤其集團中的高階人員都是慈禧的人。這種情況下,一旦慈禧死去,局面很可能迅速混亂且光緒帝沒有任何可能掌控的機會。

  • 3 # 來今雨軒39655858

    光緒在當時的條件下不具備殺慈禧的條件,1,不掌握軍權,軍權主要掌握在李鴻章、榮祿、袁世凱手中,而李鴻章、榮祿是慈禧的堅定支持者,袁世凱完全在榮祿的掌控之中,2,不掌握朝中權力,軍機、戶部、禮部、刑部、內務、九門提督等都是後黨的人。因此光緒不可能殺掉慈禧。靠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黨只能是無濟於事。而慈禧廢掉光緒皇帝也不可能,原因是國民和眾大臣以及各外國公使的反對!因為光緒皇帝的名號在當時是中外皆認可的。如果兩者條件都具備這兩件事情都可能成為現實!因為光緒下密召殺害慈禧是有此事的,以後才有了袁世凱告密,光緒被軟禁等一系列事件!

  • 4 # 笑笑娛樂君

    謝謝邀請,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是醇賢親王與慈禧胞妹的兒子。因為同治皇帝英年早逝,又無子嗣,所以光緒四歲登基,由慈禧、慈安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後由慈禧太后一宮獨裁,直至光緒帝十八歲親政,此後雖名義上歸政於光緒帝,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緒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挾制,未曾掌握實權。對光緒帝來說,他的手裡並無實權,更甚者他的一舉一動都在慈禧太后的監視中,他勵精圖治與康有為,梁啟超的維新變法正是因為觸碰了慈禧為首的封建勢力才慘遭失敗。而對於慈禧來說,自己在幕後獨攬大權,扶植一個傀儡皇帝,既有實權,又可不受人非議,可謂一舉兩得。

    可憐光緒帝,生於帝王家,卻受人擺佈一生。連最後死因都成迷團,讓人唏噓。

  • 5 # 劉備1866

    光緒的能力差。要真有能力早就玩死慈禧了,皇帝本身的號召力就是一大資本,況且慈禧呆在宮中,很多事不便出面。光緒能力差在五方面:1,無帝王之才。既不能發現人才,又不會用人,更不能辨別人。侍衛統領是自己的老丈人都不知道拉攏,認錯袁世凱等,梁啟超等又都只能搞點內政。2,魄力不夠。當斷不斷,政治鬥爭殘酷無情,而他卻悠柔寡斷。3,權謀基本沒有。4,有機會把握不住。戊戌變法其實是個好機會,任命梁啟超等一個小小的宮內行走,七品小官。當時如用譚嗣同等做直隸總督等高官,情形都變了,要麼外出巡遊,召各地總督見駕,京師慈禧只好束手就擒。5,見識面太窄,坐等成敗,不知道主動出擊。總結以上五點,他只有等慈禧把權力施捨給他,歷史證明他就是很傻,很天真。

  • 6 # 冷眼天下

    俗話說皇帝貴為九五之尊,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光緒皇帝作為大清一代正統皇帝,本應該手握生殺予奪大權,集國家各項權力於一身,但是為何表現的唯唯諾諾,而且一輩子也沒有行使過什麼像樣的權力,就連自己娶得老婆也無法做主,有人說光緒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的親爸爸慈禧太后太專權了,並且朝中也有許多的大臣對慈禧恨之入骨,那麼如果光緒皇帝派人暗殺慈禧然後自己親政有沒有這種可能呢?

    首先持有這種說法根本就行不通,不是說暗殺慈禧究竟有多難,而是暗殺掉慈禧後光緒皇帝也活不了,主要有以下四點原因:

    首先光緒皇帝之所以能當上皇帝並不是自己唯一的血統,同治皇帝死後無子,慈禧為了繼續專權因此將自己的外甥以及同治的表兄弟光緒立為了皇帝,自從同治皇帝死後慈禧太后就再也沒有任何的後人了,因此光緒皇帝無疑是慈禧太后最為親切的人,光緒自從進宮以後,無論是學習還是理政都是慈禧太后親自輔導,而光緒對慈禧也是敬畏有加,憑他們之間的感情來說,光緒絕對沒有暗殺慈禧這一二心。

    其次是中國傳統的封建禮教根深蒂固,就連普通百姓被這禮教枷鎖禁錮的無法動彈,何況是光緒皇帝這樣的一國之君,光緒見到慈禧也是從來不敢擺皇帝的架子,而是三跪九叩,所有宮裡的禮節統統到位。如果光緒皇帝膽敢暗殺了慈禧,那麼光緒無疑是封建禮教最大的迫害者,依託封建禮教生存的大清朝自然人心不古,惶惶不安。到時候大臣也會群起而攻之,那麼中國又回到了五代十國那樣荒唐不堪的年代。

    然後是光緒皇帝的膽識,我承認光緒皇帝是一個夢想勵精圖治將大清朝恢復到鼎盛時期的皇帝,但是光緒皇帝有見識但不一定有膽識,從光緒皇帝對慈禧日常的恭敬就可以看出光緒皇帝膽識很小的,當年維新變法的時候從康有為建議殺掉慈禧,而光緒大為反對,只是說將慈禧監禁起來就可以,最後還是找袁世凱辦理此事。

    最後一點慈禧太后在那個歷史時期是一位關鍵人物,她懂得的國家機制執行以及日常理政,可謂是中流砥柱式人物,在外國人的心目中光緒並沒有慈禧重要,並且光緒皇帝是一個理想型的皇帝,許多東西只會想而不會實際操作,甚至是上了康有為的坑爹賊船都不知,如果光緒皇帝殺掉慈禧,清政府無疑是陷入到癱瘓的狀態,到時候可不是年紀輕輕的光緒皇帝能夠擺平的了。

  • 7 # 手機使用者58801659536

    說到慈禧這個人,也可以說是在中國近代一位最了不起的女性了,以太后的身份掌權40多年,前無古人也後無來者。慈禧17歲入宮,22歲晉封為懿貴妃,生皇子載淳(同治皇帝)。咸豐帝死後,慈禧聯絡恭親王奕欣誅殺顧命八大臣,擁立同治帝繼位,由於年幼,慈禧垂簾聽政,代掌朝綱。奈何同治也是一個短命的皇帝,二十幾歲就死了,慈禧只得又選了他的侄子(丈夫的侄子)兼處甥(妹妹的兒子)載湉為帝,年號光緒。可是光緒這個人挺倒黴的,從四歲登基到30多歲病逝就沒趕上過好時候,天下大亂,內憂外患,把國家折騰得不成樣子。光緒雖說是一個有志向的皇帝,但從小在慈禧的管束下,真就沒有點兒申張的機會,雖身為皇帝,但權利基本都是掌握在慈禧的手中。

    光緒也是個人啊,也有著獨立的人格,也有著遠大的抱負,也想身為皇帝能自己說了算。這就使得母子二人在處理一些問題上產生了矛盾,雖說光緒覺得慈禧對自己太刻薄,不敢放權給自己,但是礙於身份與慈禧的威勢也不敢有什麼非分之想。

    至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中方戰敗,簽署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這一事件擾動了中國一些知識分子的愛國熱情,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維新派連續上書光緒皇帝要求變法。光緒這個人也挺血性,更兼康有為梁啟超文章寫得好,說得頭頭是道,把光緒也說動心了。可慈禧為了皇權,為了帝制的延續,變法她是堅決不同意,這就使母子之間的感情,又增加了一層隔閡。可壞事就壞在了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這些人身上了,競想策動政變聯絡了當時最有實權的袁世凱,妄圖推翻慈禧,讓皇帝歸政。可是這幫人低估了袁世凱,袁世凱也不傻,也知道這可是掉腦袋的事,在穩住了康梁等這一夥人後,把事情的真相報告給了慈禧的親信榮祿。慈禧聞之,這還了得,隨即派人囚禁了光緒,搜捕變法黨。康梁等人腿快都跑了,譚嗣同,楊深秀等七君子因此輸掉了腦袋。

    若向當初光緒為何不殺掉慈禧?自己親政?這個問題嘛,可不這麼簡單。一則他沒有那個機會,也沒有那個能力。二則光緒與慈禧是母子關係,嗜母奪權的事,那是人乾的嗎?就算成功了也要揹負千古罵名,草民尚不能為,何況身為皇上?壞事就壞在了康梁這些人身上,猴急的想當官,想實現自己的抱負,策反袁世凱發動兵變(據資料介紹康有為這個人德性也不怎麼樣,私慾極重)以致把光緒害得好苦,把變法的事忽悠了一陣子,也泡了湯。

  • 8 # nate1986

    首先,慈禧太后並不像歷史上其他皇太后,兒子當上皇帝,自個兒母憑子貴,雞犬升天。慈禧是透過血腥政變上臺,光緒是憑藉和慈禧的外甥+侄子的關係才當上皇帝,可以說他的皇位是慈禧賜的,慈禧大權在握,小皇帝怎麼可能動的了慈禧。

    其次,慈禧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女政治家,手段毒辣,處事老練,豈是小皇帝想殺就殺的。光緒不是康熙,能力和道行差慈禧十萬八千里。

  • 9 # 蘭臺

    於情於理,光緒都沒有殺慈禧的必要和理由。

    於情,在戊戌變法之前,慈禧對光緒可謂是盡心盡力,用慈禧自己事後回憶看——

    皇帝入承大統,本我親侄。從孃家算,又是我親妹妹之子,我豈有不愛憐之理!皇帝抱入宮時,才四歲,氣體不充實,臍間常流溼不幹,我每日親與塗拭,晝間常臥我寢榻上,看著天氣寒暖,親自為他加減衣衿,節其飲食。皇帝自在醇王府時即膽怯,怕聽到大聲特別是雷聲,每有打雷下雨,我都把他摟在懷裡,寸步不離。皇帝三五歲後,我每日親書方紙,教皇帝識字,口授讀《四書》、《詩經》,我愛憐惟恐不至……”(瞿鴻禨《聖德記略》)

    而且慈禧對光緒的教育也吸取了自己親兒子同治皇帝的教訓,是非常重視的,光緒5歲的時候就讓光緒開蒙,給他請了翁同龢這樣的大儒做老師,並且她自己“(皇帝)每日所作詩、論及對子,均繕寫清本,隨功簿一併呈覽”

    在光緒才滿10歲的時候,就開始讓光緒跟在自己身旁學習處理政治事務,而且有時還讓10歲的光緒代為批示大臣奏摺,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證明,慈禧從本心上說確實是想把光緒培養成一個好皇帝的。

    公正來說,慈禧對光緒的培養比明光宗對明熹宗、明世宗對明穆宗那是強多了,而論親情,在生活上慈禧對待光緒皇帝的關懷,能讓明穆宗朱載垕嫉妒的兩眼發紅(他由於自己老爹迷信,幾乎沒怎麼見過自己父親)

    這樣的親情,光緒皇帝如果為了要“親政”就要殺慈禧,那隻能說光緒是天生的“雄才大略”,可惜光緒不是。

    這是於情。

    於理,慈禧早就歸政給了光緒,具體建議大家看社科院近代所正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馬勇先生的《慈禧太后歸政光緒始末》,在論文裡,馬老師用無可辯駁的史料論證了慈禧還政於光緒確實出於真心。

    甚至馬勇老師還引用當時人的筆記,認為當時人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如果當時慈禧繼續訓政,說不定甲午之戰、戊戌變法、庚子國變這些事情都不會發生——

    慈禧太后希望完全歸政的決心是堅定不可動搖的,其誠意也是不必懷疑的。然而現在看來這個決定究竟是利是弊,卻很難說。清末筆記《異辭錄》就說,假如慈禧太后當時接受了屠仁守的建議,繼續訓政,那麼後來的甲午戰爭、戊戌維新肯定都會不一樣,慈禧太后也可以避免第三次垂簾聽政的尷尬,可免大阿哥入嗣之舉,可免義和團之亂、八國聯軍入都,乃至《辛丑條約》的戰爭賠款。

    總而言之,於情於理,光緒都沒有殺慈禧的理由,而且他也確實親政,一直到康有為坑死他的“圍院之謀”暴露以後。

  • 10 # 史之策

    在回答光緒帝為何不直接殺了慈禧,自己親政之前。我們要先問一個問題,光緒問什麼要殺慈禧。很多人說,兩人是因為帝后之爭。光緒想獨攬大權,但是慈禧不讓,很多人認為他們的關係已經到了水火不容,兩方必須死一方的地步。但是還有個問題慈禧為什麼要爭權?在我國曆史上,爭奪政權的原因有很多。但是都出不了讓自己篡位,或者是讓自己後代繼承皇位。比如說西漢王莽,東漢曹氏父子。至於太后級別的,也有武則天的存在。甚至還有的人是,根本就看不上當朝的皇上。比如說霍光直接把劉賀的位置給廢掉;也有太后,比如說是述律平。也有部分人是迫不得已,本來是手握大權,自己不造反皇帝卻要殺了自己,自己被逼造反。對此只能……

    但是對於慈禧哪?她是屬於哪種?想篡位當皇帝,歷史證明沒有,要不然早就是第二個武則天了。想讓自己的兒子繼位?她唯一的活下來的兒子是先帝,已經死掉了。難道她認為光緒不配當皇帝?要知道,光緒是她從小帶到大的。在變法之前,光緒已經開始掌權了。從何見得?變法的第一天,接連發出去上百道的命令,甚至是將變法之人直接提升官銜,有的甚至是官居3品。但是慈禧也只是收回了幾個一品的官職,這是必要的,難道說讓之前沒有任何經驗的人,直接去做一品大元?不可能的,慈禧也不傻。

    但是她倆的矛盾在哪?矛盾出現在維新派的身上。維新派主張是超前的,但是錯就錯在超前上面了。我們看下維新派的內容幾乎能得罪的官僚 八旗子弟 士子 全部得罪一遍了。上面的主張在現在看來很正常,但是在當時太過超前了。是不是該一步步來哪?那我們看下一接下來的幾個。斷髮易服,遷都上海, 設立新的衙門。康有為有天朝上碰到榮祿,榮祿問康有為祖宗的法制,難道全部都變嗎?不該一點點的來嗎?康有為大袖一揮,殺幾個一品大員事情就都解決了。甚至維新派還想邀請伊藤博文來當顧問,和英國美國日本組成聯邦制度。我想說的是,維新派你們想的可以再好點嗎?假設慈禧死了,難道那些八旗子弟就放棄自己特權;慈禧死了,一品大臣在家等著你來抄家;慈禧死了,那些舊計程車族子弟,全部放棄多年來的文章;軍隊首領乖乖的解散軍隊?

    慈禧死的第二天,光緒還有維新派全部要死光。造反原因就是不得不反,幸虧光緒沒有殺掉慈禧,不然大清早亡了。慈禧的存在還會壓著光緒帝,慈禧沒了,那些大臣早就坐不住了。前期慈禧還是支援光緒的,不然憑藉光緒還能撐得了百日時間?

  • 11 # 藍色的星期天4

    按理說要用什麼手段,條件的。十幾二十幾的青少年直接上單挑加突襲就乾死老太婆了。再不行揣把刀,捅死她。又沒安檢,袍子又寬大,藏把刀還不簡單。真殺了,他作為皇帝,老子娘又都掌權,誰還會怎麼著他。關鍵是,滿洲皇族都是近親結婚的產物,連生育能力都沒有了,加上四肢不勤,五穀不分,跟鹿晗一樣。年紀輕輕還真打不過個老太太。有什麼好說的。

  • 12 # 密探零零發

    光緒皇帝也想殺,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為什麼這樣說呢?

    當光緒、康有為們聽說慈禧要推翻戊戌變法,廢掉光緒,再次訓政時,光緒一夥就準備軟禁或者殺掉慈禧,但他們手上沒有兵呀,於是找到袁世凱希望他帶兵包圍頤和園,軟禁或者誅殺慈禧。最後,這邊前腳說完,袁世凱就去高密,光緒落得個被軟禁瀛臺,直至死亡。

    由此可見,光緒是想殺慈禧的,怎奈了他雖身為皇帝,卻沒有一兵一卒可以呼叫,光桿司令一個,怎能殺了慈禧,親政!

  • 13 # 臥雲齋主

    虧你想的出來幹這種事!光緒4歲被慈禧太后收養為兒子,並給了他帝位,古代是崇尚孝道的社會,做為帝王以孝治天下,子弒母是大逆不道的事,將會遭到整個朝野大臣的反對及全天下唾棄的,這樣做將會造成國家大亂,光緒帝絕不可能做這種無父無君、亂臣賊子所為的事情的!國家穩定是改革維新的基礎,以康有為為首的這些維新派只善於慷慨陳詞高談闊論缺少從政經驗,慫恿光緒的維新看似大刀闊斧,實則蠻幹!

  • 14 # 馬力連夢

    一個能執政幾十年的國家領導人,不簡單,自古亡國之君太多了,封建社會自秦始皇到袁世凱有記錄的皇帝850多位,有記年的495位,在位超過10年的才240位,親政超過十年的不足180位,再去掉亡國之君十幾位,能達到慈禧老佛爺執政能力的皇帝不足170,更何況一個女人能在國家危難之中強撐國體40年不倒,難比登天了,大清亡國之罪不在慈禧,要說誤國皇帝要從嘉慶算起,自乾隆末年到大清亡國,沒出過一個好東西,慈禧應該還算是個好的!

  • 15 # 謝金澎

    小時候看電視,見珍妃被投井,光緒被囚。也是怒罵袁世凱國賊,又哀光緒帝太過仁慈,為何不以皇尊先下手為強殺掉慈禧?現在回顧,頓覺當年太過幼稚,皇權政爭,豈是小兒過家家?圖一時意氣?

    姑且不說光緒帝下不下的了手,關鍵是慈禧掌權十多年,人事、軍權、國政一手抓,雖然還了政,沒個十年八年的人事變換,跟沒有還政沒區別。要知道,雄才大略如漢武帝劉徹,當年竇太后不過一瞎老太,他也不得不委屈求全,不敢稍加拂逆,何況稚嫩、柔弱如光緒?而且慈禧的實力也不是竇太后比的了的。

    其二,就是天天給光緒出謀劃策的那幫子酸秀才,雖然個個都懂法術勢、帝王術,但畢竟沒有政治經驗,而且任事激進,缺乏宏大格局,其政治綱領根本得不到朝廷重臣的認可和支援,妄想靠著幾個學究、一點名義上的皇權就翻天覆地,實在可以算是笑談。

    其三,袁世凱如果不搞復辟,在近代史上也還是有一席之地的,說實話,這個人還是老成謀國的。當時情景,一是幾乎毫無勝算,二是照康有為他們那幫人的搞法,於國無益,即便革新派贏得勝利,也不過是換了幾個陰謀家掌權而已。而且由於政治分歧過大,必然大起干戈,動搖國本。於國於民,百害而無一利。諸君看看康有為後來的軼事,可知其人品,如此小人當國,那才是中華的不幸。

    最後,就人情論,光緒也確實不能有此念頭,畢竟本是慈禧親侄子,四歲開始蒙慈禧視如己出般養育教化,十八歲親政,慈禧也沒有事事幹預,實在是康有為一黨越搞越過份,讓滿朝重臣不服,眼看大局要亂,慈禧才開始作重大調整的,而且斯時尚未考慮囚禁光緒,只是調整方向,但光緒聽信康有為之言,要先拿慈禧,身為長輩,豈能不心寒?

    此文,不是要為慈禧正名,中國近代百年血淚史,自乾隆晚年便種下了苦果,其餘幾乎就拜慈禧老妖婆所賜。但就這個問題就事論事,光緒帝原本也是無能之輩,若真是雄主,自會不動聲色,親自掌舵,調整人事,收拾人心,待水到渠成,殺不殺慈禧又有何區別?

  • 16 # T十丁

    、兩種勢力的較量,並非個人問題。開始,慈禧也並不反對光緒變法(慈禧開始就反對,變法一天都堅持不了)。但是,隨著變法的深入,觸及到一些老臣利益。這就產生了利害衝突。慈禧身邊圍著一大群舊勢力集團,天天到老佛爺那去訴苦,再加上慈禧本身就是舊勢力的代表。所以,才下決心策劃除掉光緒,厄殺變法!

    光緒怎麼會想到把他扶上皇位的人,又支援他執政的人,怎麼會對他下狠手呢。要知道,慈禧是個玩政治的老手,她的權謀光緒怎能與之相比。她要除掉光緒之前,絕不會露出一點聲色。

    主張變法的康有為等人,行為過於激進,缺乏謀劃策略。也是導致變法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 17 # 澹臺燭滅

    提起慈禧,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起中國歷史上另一個權傾海內的女人——武則天,兩個都是改變朝代政治格局的女強人,兩個女人有許多共通的地方,但行事風格卻又大相徑庭,總體說來,武則天是個真正的政治家,而慈禧充其量只能算陰謀家。

    慈禧把持朝政幾十年,無論後宮還是朝野,不利於她的人,都在她的精心謀劃下一一根除,官員任免哪個不經過慈禧之手,朝廷內外哪個不遵從老佛爺的懿旨,上上下下,裡裡外外,全是慈禧的人,光緒只是拿來裝裝樣子的點綴而已,用隻手遮天來形容慈禧絕不為過。光緒皇帝四歲登基,在慈禧淫威下,只是在龍椅上打了十幾年瞌睡,長大後在康有為梁啟超等一幫投機分子的鼓動下,漸漸喚醒了光緒那顆麻木的心靈,頓時血脈賁張,躍躍欲試想親政改革。而在慈禧眼裡,光緒只是個被拔了牙家養的小老虎而已,擺擺樣子唬唬人,閒來無事放出去撒個歡也無傷大雅,改革可以,讓年輕人折騰折騰,改革好了,慈禧也樂的坐享其成,問題是改革不是表面上抓抓癢就好了,而是要動慈禧最難容忍的核心問題——權力,慈安之死歷歷在目,慈禧明白失去了權力,自己與一隻被拔了牙的母老虎沒有區別,只能任人宰割。權鬥無親情,武則天要不是憑藉幾十年來的鐵腕維持威權,早被她的兒子幹掉了。

    書生造反,三年不成。光緒與康有為等幾個知識分子紙上談兵了多日,發現所有理想化的改革要落到實處,沒有權力絕實行不了,最大的阻力來自腦筋僵化,手握生殺大權,年歲已高卻依舊精神矍鑠的慈禧太皇太后,急於獨立的光緒在幾個人的鼓動下,決心對慈禧採取行動,殺掉扶持自己登基並撫養自己二十多年的叔祖母,拋開大清朝以孝治天下的道德層面來講,在光緒心中也是萬萬不肯的,縱對慈禧干政不滿,光緒也是對慈禧有感情的,可以說是敬畏交加。光緒計劃最好的結局就是廢掉慈禧後,將她軟禁在頤和園中頤養天年,算是忠孝兩全之法!後來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了,袁世凱告密緻使光緒被軟禁,譚嗣同等六君子被害,康有為流亡海外,“戊戌變法”以失敗告終。

    後人把“戊戌變法”失敗的責任扣在袁世凱頭上是不客觀的,袁世凱這種有極強賭徒心理的投機分子來說,如果光緒等人有百分之五十的勝算的話,袁世凱也會毫不猶豫投入改革派的陣營,以袁世凱這樣的人人拉攏,炙手可熱的梟雄人物,不可能不對當時局勢仔細揣摩,洞若觀火,審時度勢之下,估計袁世凱感覺光緒的改革派連一成勝算都沒有,告密自然是首選之策。後來袁世凱雖被罵的狗血淋頭,但結局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光緒皇帝想推翻手握重權,穩坐幾十年太后寶座的慈禧,只是一種理想而已!

  • 18 # 歷史小書生

    古代皇帝也沒有那麼大的權力,慈禧的權力也是有限,清朝的朝政滿洲貴族說話有很大分量的,他們每個的力量很小,但是當利益一致的時候,就會凝聚出不可小視的力量,皇帝只能起到協調的作用,你要是老不聽話的話,一開始大家或許還聽你的,久而久之大家開始不滿了,皇位也會漸漸不安穩的。慈禧聽政的時候處理事情漸漸培養出來了威信,大家都服她,光緒殺死她只會招致大家的不滿,而且百善孝為先,光緒要是弄死他名義上的母親,或許座位還沒坐熱乎就讓人篡位了

  • 19 # 時尚大撕521

    一句話:光緒不敢殺掉慈禧,即使殺了以後,也無能治理國家。為何不敢?

    先搞清楚光緒和慈禧的關係,光緒是慈禧妹妹的兒子,按照歷來的規律,他是沒有機會當皇帝的,但是慈禧讓他當了,而且把他撫養成人,聘用最好的老師教他輔導,也就是希望有朝一日他自己能夠親政。

    而且慈禧也算光緒的養母,有養育之恩。要是殺了,就是弒母啊,在古代社會,這是大不道的。

    加之,慈禧是經歷了三朝的皇帝,掌管中國長達半個世紀,朝堂上下多是慈禧的人,殺了之後,恐怕天下要反。

    為何無能?

    慈禧對於中國也是做出貢獻的,對於大清,她平定了太平天國,搞洋務運動,也給了漢人很大的權利。這是她的功,當然也有過的。簽訂了許多的不平等條約。但是要是讓光緒來搞這些,說不定還不如慈禧,一是沒有政治經驗,二是性格優柔寡斷,三是並沒有有能力的親信可以幫助他治理國家。就這三點足以致命的。

    所以這就是為何光緒沒有直接殺掉慈禧,反而是有可能被慈禧殺掉。

  • 20 # 絕筆歷史

    殺慈禧,完全可以,但是光緒他能做到嗎?做為一個慈禧扶持的傀儡,他有那麼大的本事嗎?

    清朝也有那種雄才大略的皇帝,康熙八歲當皇帝十六擒鰲拜,如果換做康熙這個殺伐果斷的千古一帝,或許他會像為了擒鰲拜時那樣隱忍,一旦有機會,絕對會把這個女人殺掉,奪回重屬於愛新覺羅氏的權力。

    但問題是光緒就是光緒,歷史對他的評價是中肯的,他有所為但卻被慈禧限制,最後憂鬱而死。能做到殺伐果斷,這樣的皇帝很少,大清後期要是有,又怎會飽受外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母子二人確診肝癌,醫生警示:廚房兩種食物是禍根,哪兩種食物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