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史上有龍場悟道,說先生頓悟,那先生到底悟到了什麼?
22
回覆列表
  • 1 # 山海相連一道關

    其實他啥也沒悟出來,就是想明白了而已,在龍場悟道之前不是守仁格竹嗎,守仁和他的一個好朋友,叫啥我忘了,兩人一塊研究朱熹理學,玩格物,南方都是竹子,哥倆一合計咱們就格這個竹子,如果換做一個不善於思考或者耍小聰明的人肯定能格出點道理,比如竹子的堅韌不拔之類的。可王陽明不那麼認為,他愣盯著竹子看了三天,兩眼通紅,啥也沒格出來。比事作罷。

    在後來被炒到好像是廣西吧,就是龍場那個地方,他絕對是個內心強大的人,兩隨從都抑鬱了,他卻沒事,但他沒事也擱那裡琢磨,琢磨他以前所學的東西,然後想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他想學習做一個好人,但是他本來就是一個好人,那我天天跟別人學啥?我只要按著我內心的想法做就對了,因為我天生就是好人,沒必要去外面學,跟著自己的心走就哦了

  • 2 # 歷史考據—文博小兵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史稱龍場悟道。在龍場這既安靜又困難的環境裡,王陽明結合歷年來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裡,他忽然有了頓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龍場悟道"。

    王陽明於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對宦官劉瑾,被廷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貴陽西北七十里,修文縣治)當驛丞。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在龍場這既安靜又困難的環境裡,王陽明結合歷年來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裡,他忽然有了頓悟,認為心是感應萬事萬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題。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

    聖人之道是什麼,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判斷事情對錯是非,標準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

    他在這段時期寫了"訓龍場諸生"。其眾多弟子對於他的"心外無理,心外無物"理論迷惑不解,向他請教說:南山裡的花樹自開自落,與我心有何關係?他回答說:"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

    他自己於7年後對這次略帶傳奇色彩的悟道敘述說:守仁早歲業舉,溺志詞章之習,既乃稍知從事正學,而苦於眾說之紛擾疲苶,茫無可入,因求諸老、釋,欣然有會於心,以為聖人之學在此矣!然於孔子之教,間相出入,而措之日用,往往缺漏無歸;依違往返,且信且疑。其後謫官龍場,居夷處困,動心忍性之餘,恍若有悟,體驗探求,再更寒暑,證諸五經、四子,沛然若決江河而放諸海也。然後嘆聖人之道坦如大路。

  • 3 # 良知禪院

    首先我想請你把陽明子還原成人,換位思考一下,就可以知道這種頓悟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會有,只不過陽明子的理論形成了體系,將佛學,道學以及最根本的儒學融會貫通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力薦岡田武彥先生的《王陽明大傳》的原因,因為那裡你看到了一個幾乎真是的尋常人與修行成聖的過程,因為每個人不論高低貴賤都有機會成為聖人。

    其次,說到立志,個人鄙見這完全不足為慮,試想一下,父親是兩代帝師,又是狀元,估計未出生之前,胎教就是如何成為聖人,我等皆凡人,六根未清淨,私塾先生問他的志向時,做聖人幾乎是順理成章的,倒是說當初想要遠出塞外,踏平韃靼,才是青春血性男兒應當有的,還有那首月亮的詩,可以看出陽明子自幼是善於思考的,這一點幾乎是所有成功人大家都有的優秀潛質之一,再提升一點就是儒家的反躬自省。有了這兩點便可解釋,截止到成婚,步入仕途之前的是與非。

    再次是學問,封建大家庭的教育是很有體系的,其實不見得就是隻有四書五經,往往是儒道釋法兵縱橫都要學的,這和寒門子弟是有點區別的,我看過大師錢穆先生的書單,是必讀書目,幾乎囊括了以上我說的各家經典著作。所以,在這個背景之下,儒學不通,轉而求道,求佛是可以理解的,道家有各種天尊,佛家各種菩薩,都是真是可見的,然而唯獨儒家的聖人是不可見的,仁義禮智信的條條框框似乎與聖人看起來即符合又矛盾,倘若你不曾按照既定“聖人”標準行事,菩薩和天尊給你的壓迫感遠遠大於儒家的“自省”。我們換位思考一下,作為青春期的我等士子,穿越到明朝那個昏暗的年代,能理解透才怪呢。

    然後,仕途坎坷得歷練讓陽明子深刻認識到,一個人用純善的力量很難對抗大勢之惡,因為封建體系下,皇權的力量極易被左右,陽明子號稱千古第二號完人,我等凡人想到的忠君的幌子,他豈能看不透?那是因為君權後的天下蒼生,作為陽明子來說,用自己的力量儘可能為天下穩定和百姓安居樂業,這幾乎是所有儒家大家的真正理想。再加上陽明子業餘愛好是兵法與謀略,這就讓他有了能力去做這件事情。此時缺的只是一個藥引子,讓陽明子突然明白該如何做,而不是任性使氣,才有了“事上磨練”以及修行的“精進理論”(見《傳習錄》中精金之說)。

    再然後,遠謫龍場,真正頓悟的時候來了,所謂龍場悟道其實就是突然明白過來了,這個是後世學者取詞於佛家的頓悟,陽明子明白的是"透過世事不斷檢驗自己良知"的理,而“良知”就是每個人的"自性",只要自己善惡良知在,就能是自己超然於利益紛爭之上,便是證得了天理和公道,常言道“公道自在人心”,就是這個道理,有了這個,後面平定匪患和寧王叛亂,解送寧王的功勞讓給太監張永,處理德宗消失的危局,其實都是在各種各種利益私慾滾滾中檢驗著陽明子心中的良知。後來陽明子在與小偷脫衣服得一段對話中可以更加堅信“良知”就是他苦苦尋找的“理”。這就是龍場悟道所得,只是一個開始,後來才發展成了“知行合一”。

    最後,分歧的產生,龍場悟道後,陽明子證得了自己心中得理,然而弟子後世學者看到的“良知”都不一樣,資質不通看法也不同,“知行合一”的境界也便不同,但是能力大小,成就高低,就像“一兩金子”與“千兩萬兩金子”的不同罷了,先求"向內而修,方可推己及人",否則在複雜和危險的位置上,反倒是“誤了自家姓性命”,至此便達到了中和,倘若有能力,便去做事,在做事過程中檢驗“良知”是否還在,直至最後死亡為止。陽明子最後的四句教就是這個過程。

    另外,常言道“無限風光在險峰”,倘若有機會步入高峰,尤其是權力高峰,你的仁與不仁,就決定天下蒼生是否為芻狗。所以陽明子軍事上向來都是“不戰屈人之兵”或者“全兵而勝,除首惡與慣惡”,後來的曾文正“鐵通圍陣”也算是一片仁心吧,在軍事上能做到這點其實很難。

  • 4 # 致道絕學

    王陽明跋山涉水、翻山越嶺,經過數月時間終於抵達貴州龍場。明朝時期的龍場完全是個萬山叢薄、荊棘叢生、荒無人煙的地方,常年少有人經過此處,完全是個清冷的驛站。居住在這裡的人要麼是沒接受過文明洗禮的少數民族,要麼是因犯罪逃到此處落腳的犯人,王陽明就在這樣一個地方開始了他的新生活。剛來到龍場的時候,由於水土不服,王陽明身邊的幾個隨從全部都病倒,但王陽明自己還好安然無事。王陽明開始親自取水、劈柴、做飯,開始照顧起身邊的幾個隨從,他的心態擺的非常的平穩。

    然後,他開始在四周轉悠熟悉這裡的環境,他在附近的龍崗山上發現了一個天然的洞穴,於是他就搬到了洞中居住,終日在洞中研讀易經,並給這個洞穴取名叫做玩易窩。他把在洞中參悟到的東西記錄了下來,整理成一份《玩易窩記》。他一邊悟道一邊在附近轉悠,他又發現了另外一個洞穴,時稱東洞。王陽明又搬到了這個洞中,給這個洞穴取名“陽明小洞天”,他一邊在洞中研讀經書,一邊反思歷年來的遭遇,他在苦苦思索何為道?他在冥想人生該如何個活法才能淋漓精緻?在龍場這個既安靜又困難的環境裡,王陽明忘卻周身所有事物,心中只留一個道。

    一天夜裡,他忽然有了頓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判斷事情對錯是非,標準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人生的至高境界是致道的境界,是人與良知合二為一的境界。何為道?良知就是道,良知在我心中,道在我心中。這個世界有太多逆良知之事物,這個世界有太多離道的東西,人生唯有格物致良知,人生唯有格物致道,才能人道合一。37歲,王陽明在貴州龍場悟道,猶如35歲的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開悟成佛,這一刻註定永載史冊。

  • 5 # 傳統文化與生命成長

    王陽明(公元1472—1529年)生於朱子之學極盛的明代。“有明學術,從前悉數先儒之成說,未嘗反身理會,推見至隱,所謂‘此亦一述朱,彼亦一述朱’耳。”(黃宗羲《明儒學案》)在朱子盛名之下,起初王陽明也是朱子學之追隨者,順著朱子學所言的“致知”之“知”是指後天經驗知識,“格物”之“物”是形而下的感官相對的外界客體之物,一路探究下去,於是就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陽明格竹”事件。

    據陽明先生名著《傳習錄》載:“眾人只說‘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說去用!我著實曾用來。初年與錢友同論做聖賢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看。錢子早夜去窮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於三日,便致勞神成疾。當初說他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勞思致疾,遂相與嘆聖賢是做不得的,無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頗見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決然以聖人為人人可到,便自有擔當了。這裡意思,卻要說與諸公知道。”

    ——大家都說要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學說,但能夠身體力行的並不多。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實實在在地踐行過:有一年,我跟一位錢姓友人一起討論透過格物致知來做聖賢,決定先從自家花園亭子前面的竹子格起。我的朋友對著竹子想窮盡其中的理,結果用盡心思,不但理沒格到,反倒勞累成疾。於是我自己接著去格竹子,堅持了七天,結果同樣是理沒有格出來,自己反生了一場大病。並以此認為自己和朋友沒有做聖人的能力。

    自從我在貴州龍場驛大悟儒家聖賢心性之道後,方才明白“無心外之物”的道理。所謂“格物”,無非是反躬內省,逆覺體證,掙脫種種束縛(超越一切)後的直下醒悟即是。

    王陽明對“格物致知”的理解

    現在我們來看看陽明是如何理會“致知”和“格物”的:

    “致知”雲者,非若後儒所謂充擴其知識之謂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體,自然良知明覺者也;“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歸於正者,為善之謂也。夫是之謂格。(《大學問》)

    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發,知者意之體,物者意之用。如意用於事親,即事親之事,格之必盡。夫天理則吾事親之良知,無私慾之間,而得以致其極。知致則意無所欺,而可誠矣;意誠則心無所放,而可正矣。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歸於正。(《古本大學旁釋》)

    格物是止於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無時無處不是存天理。即是窮理;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也。(《傳習錄》)

  • 6 # 智慧精選

    王守仁,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根據王守仁一生中的經歷,其受到道家的影響明顯多於佛家,但其終究不離儒學本質,王守仁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透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

    王守仁心學的中心思想便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這兩部分內容。“致良知”就是指一個人可以不必在意外物,只要能夠遵從自己的內心的道德標準即可。“良知”不僅僅是指自身內心的思想道德,更是指天理。

    王守仁認為每一個人又都良知的存在,理就存在每一個人的心中。而“知行合一”則是指知要與行相互依存,兩者不可分離。“知”是指認知,知善知惡知萬物。“行”則是一個人在“知”的基礎上保留善去除惡。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一個人的內心之中有關於某一種事物善惡的認知,那麼他就會遵循自己內心的認知,將行動付諸實踐。假如一個人並沒有將其的心中的認知付諸於行動,那麼簡單來說就是他並沒有達到王守仁所說的“知行合一”。從該方面上可以表明知在行中,行中有知。而“致良知”則是“知行合一”的前提條件,“知行合一”又是“致良知”的準則,兩者不能相互獨立而存在的。

    王守仁思想的獨特之處在於有沒分離知與行兩者的關係,認為只要兩者相結合才會是一個完整的存在,這也是其思想成為明代主流思想之一的重要因素。即使是在現今的社會里,心學對我們認識自我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借鑑意義。

  • 7 # 詩書有芹說

    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人人都有成為聖人的潛質。

    龍場悟道是王陽明身經百死千難於生死臨界處對生命的一次終極感悟,是不循既有的儒道佛之路而又集儒道佛於大成的精神突圍,是陽明心學正式光耀世間的開始。

  • 8 # 我的祖國是我的

    不究竟地說,認知分三個層次,識.知.通。

    所識者象,識者相(色聲香味觸等),所知者理,所通者道。

    識,由五感.意識,六個大“器官”來識;知,由心,故知的不是識的;通為知之至,通可馭物。

    同一人識同一物象,眼識物色,耳聞物聲。。。;不同人識同一物,眼不同則色不一,故,一物萬相;但是,萬物同理,萬理同道。

    物象萬變,昨與今不同;道卻不移。

    識之意識,會因言語而生“意”:看到文字,意識中就生起想象,但這個想象終究不是“知”。故,所知不可以文字相告:讀者徒增妄想。

    悟道,超越了識,必達知之至。所悟之道,必不可文字相告。

    道不可文字相告,卻可用力去知;知不可文字相告,卻可格物致知;格物起於識物,但是,格物之法近於理,理可知不可識,故格物之法亦不可竟書。

    陽明先生所謂良知者,知也、通也,良為副詞修飾動詞知;亦可說是超越識的認知能力。

  • 9 # 儒者讀書

    龍場悟道,發生於王陽明被貶貴州龍場後,因見貴州當地的特殊情況,某日頓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史稱龍場悟道。

    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聖人之道,不是不能達到的,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聖人的,聖人之道就存在於我自己的理性當中。這個說法,對當時主流的程朱理學形成了很大的衝擊,兩者雖同樣追求天理,但程朱理學認為天理存在於客觀世界,必須“格物”才能“致知”,而王陽明則說天理在我心中,追求天理必須“致良知”,兩者是根本矛盾的。

    後來的歷史表明,

    王陽明

    的龍場悟道,在居於正統地位的朱子學之外,開啟了聲勢頗為浩大的

    陽明學

    潮流。關於這種學說的興盛與衰敗,古今中外的學者已經貢獻出來的著作堪稱汗牛充棟。

    最後還有一點不得不談,就是“以天下為己任”。這是心學和理學的共同追求。不同之處是前者向下看,後者向上看,此時兩者的立場是對立的,陽明心學站在人民群眾立場上,程朱理學反之,或許這也是導致陽明心學最終彪炳史冊的原因!

    至於今天,我們知道,沒有任何永恆的理論,只有不斷根據現實調整的理論。陽明心學有很多精華的部分,但其基本理論即追求本心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甚至很多人因為追求所謂本心而陷入不斷的自我否定當中,這是不可取的。天理存不存在?怎麼追求?其實是很虛無的,倒不如唯物主義來的踏實。

    當然我不貶低心學,只是心學是有不合適的地方的。我的態度是取其對社會建設和人生髮展有益的地方,棄其為了抵抗理學而闡述的一些所謂理論。

  • 10 # 微妙玄通冰激凌

    陽明心學是一股清流,是對程朱理學的矯枉過正。我暫不想就事論事,而就其思想所受影響上溯,以使大家延著脈落讀下來,或可對王有個大致瞭解。

    先從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說起。南朝時,佛教極盛,綿延不絕。隴西乃佛教傳入中原途經之地,也是李氏唐王朝興起之地。唐朝比較開明,玄奘取經、尊老子為祖、皇帝親自注釋《道德經》,儒家擅長於倫理道德秩序的建構,是統治階級必須要用的;民間有呂洞賓首倡“三教合流”,其後陳摶(後由其傳承,但其潛心於道)、周敦頤、邵雍、陸九淵延著這一脈落走下去;元明時的張三丰,是典型的三教合流的通才大才;到明朝的陸西星、王陽明,其中陸西星側重於修煉與著書,王陽明所處環境更特殊,更側重於傳習,其對“四書”等的闡釋,無疑使人們知道“四書”不能流於表面的翻譯。

    下面我就簡舉一例。論語中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在王陽明這裡解讀為“學是學去人慾,存天理。從事於去人慾、存天理,則自證諸先覺,考之古訓,自下許多問辨思索存省克治工夫。然不過欲去此心之慾,存吾心之天理耳。”時習者,坐如屍,非專習坐也,坐時習此心也;立如齋,非專習立也,立時習此心也”。很顯然,王陽明此正等正覺,一掃枯坐陋習,語意與張三丰同,且此修心又何嘗不是老子的“修之於身,其德乃真”的解讀呢!王陽明解讀“說”是理義之說,我心之說,人心本自說理義,這在呂洞賓釋《老子》“道可道”中,亦有“心可道其妙,口難道其微”。

    儒釋道三教於明清還有一位重量級人物黃元吉,其思想也是正本清源的好教材。

    後學若能延此脈落潛心讀下來,就根本不會人云亦云了。

  • 11 # 知常容

    陽明先生悟出來的東西用通俗的方法來說,就是實事求是。心口如一,它主要針對的是朱程理學的,僵化,虛偽,高標準而不切實際。

    那幫人思想僵化,而且高談闊論,說一套做一套。陽明先生,他提出了心學。

    陽明先生做到了立功,他平定寧王之亂,立言,他創立了心學,立德,陽明先生的品德毋庸置疑。

  • 12 # 阿呆求學記

    首先最簡單的回答這個問題:王陽明龍場悟道得出了吾心自足這個最重要的理論之一,當時這個理論的提出,如同一道光,劃破千年黑寂的夜空,而在如今現實生活中,特別是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具體詳細請參見下文。

    千古流傳龍場一悟

    那一年,王陽明37歲。從少年天才,到中年頹廢,甚至差一點命喪貴州龍場。

    那一年,王陽明住在一個山洞裡,睡在石頭做的棺材中苦苦思索。

    終於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如同劃破夜空的閃電,王陽明得出了人生最生要的三個理論之一:“吾心自足"。

    “吾性自足",我苦苦思索探索這麼多年,原來答案就在我自己身上,答案就在心中。

    這就是場流傳千古的龍場悟道。

    為什麼時吾性自足,什麼是吾性自足?

    少年王陽明曾經豪言,要做第一等人,千古聖人。居然王陽明基因強大,聰慧過人。但是在成長道路上也走了很多彎路。比如說向朱熹老師學習格物,格竹子7天沒有休息,結果格到吐血。王陽明還對釋、道、儒都有深入的學習。但是,晚年回首這些,王陽明自己都說這些事不值得一提,那都是當年犯下的錯。只有自己總結的吾性自足,知行合一,致良知,才是千年受用的良藥!

    所以可以說,吾性自足是王陽明30多年學習、探索的一次昇華。從此,王陽明的人生便正式開卦,佛擋殺佛 神擋殺神。

    從些,風景這邊獨好!

    吾性自足的現實意義在哪裡?

    你也許要說,500多年過去了,吾性自足這個理論在今天還有現實意義?

    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因為這個世界雖然一直在變,但是永遠不變的是人性。王陽明思想最重要的貢獻,可能是關於人生心理層面的指導。

    人的一生,有多少人不會遇上什麼坎?

    生老病死不用說,工作不順心,孩子不聽話,生活很困頓。

    不誇張的說,生活工作中一切的一切,王陽明心學都用得上。

    千古聖人王陽明,你值得崇拜!

  • 13 # 雲崗山人

    王陽明的龍場悟道,悟出的不是別的,它悟出了人的心靈。悟出了人的心靈本質。

    正如西方中世紀宗教黑暗了一千年,黑暗了什麼?它黑暗的正是人的心體。就是人本具的認識之靈性。這個東西與一切都無關,只與人的心靈有關。

    這個東西是什麼?我們不知道,笛卡爾叫它我思故我在,王陽明叫它良知。

    它是本來存在的,但人們發現不了它的存在。

    我們周圍的一切都是一種存在。別人可以交給你它們是什麼。但沒有任何人教,每個人也都會感受到它們的存在。

    但是,誰讓你感受到了它們的存在?

    這就是王陽明發現的那個東西。並讓它大放光明

    事非經過不知難, 冰不貼膚不覺寒。 玻璃碎地何入耳? 擊破虛空悟心源。

  • 14 # 天理之昭明靈覺處

    陽明先生龍場悟道: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也就是“心即理”。龍場悟道,也是其與朱理分道揚鑣的起點。陽明先生為了要成為聖人曾非常崇尚理學,理學的觀點:至理存在於事物當中,需格物致知。陽明先生曾格竹格得吐血,我想從那時開始,陽明先生對理學產生了疑惑:格一物尚且如此,要窮盡天下之物的理,何時才能成為聖人?

    龍場悟道後,陽明先生認為:理不在事物本身,而在心裡。格者,正也。物者,事也。格物即正事。心正事物自然正,正的標準在心中,需要在內心中不斷尋找,而不是像理學說的正的標準在事物之中,需要不斷在事物中尋求。

  • 15 # 楊山談心

    王陽明的龍場悟道,是陽明一生中心理上的重大轉折,悟出了:心即理,這個是王陽明以後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理論基礎。現在重點闡述一下什麼是心即理,為什麼它的意義這麼重大,宋明當時的儒家主流思想是:程朱理學,主要就是朱熹的那套理論,它講究凡事外求,事物的道理都存在於一個個具體的事物本身上,而王陽明提出的心即理,打破了朱熹的這套理論,王陽明認為事物的理存在於我們的本心,凡事應該向內求,本心就是理,正是基於此,王陽明提出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聖人,都具備一顆成為聖人的心,但為什麼那麼多人不能成為聖人呢,甚至成為了壞人?這就是我們的內心被私慾矇蔽了,王陽明把我們的內心比喻成銅鏡,私慾就是銅鏡上的鏽斑,我們每個人要做的就是不斷的修身、自省、事上磨練,把內心磨的透亮,人自然就會強大起來。

  • 16 # 豐富多彩談國學

    王陽明悟到了孔子之心,也悟到了惠能之心。釋迦摩尼之心。最主要,人家悟到了自有永有,不生不滅,本自具足,能生萬法的那個。那個是哪個?就是那個。不可說的那個。色空不二的存在。我是誰?我是我,我本來就是我嘛。師姑,原來是女人做的,本來就是,妙啊!

  • 17 # 閒聊一刻

    王陽明在龍場頓悟格物致知之宗旨,明白“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在王陽明看來,“心”是一切的主宰。“天下無心外之事,無心外之理”,首先就體現在“發之事父便是孝,發之事君便是忠,發之交友、治民便是信與仁。”透過外在的規範化約為內心的道德意志和判斷力,起到自我約束的作用。

    此外,在王陽明看來,“心”作為“知覺靈明”,不僅能夠知覺萬物,還有主宰天地的作用。

    這是龍場悟道當初的所悟。後來才有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論述。

  • 18 # 田亞泉律師

    王陽明悟出了:“心即理,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理”即良知,進而又提出“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之後王陽明又提出“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翻譯出現在的話就是知道的要和自己的行動統一起來。比如都知道手機是“新型毒品”,那麼就要想辦法戒除它,每天少玩點手機;都知道晚睡不好,那就從今天起早睡早起;都知道鍛鍊身體有好處,那就從今天開始每天鍛鍊……

    我個人理解的知行合一就是抓住當時當下,從即時即刻開始,想到就要做到,腳踏實地,不好高騖遠。

  • 19 # 別人雲亦云

    主要悟到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思,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王陽明剛開始氾濫於辭章之學,遍讀經典,不斷格物,始終覺得心和理無法融為一體,終究是兩件事。於是出入佛老很久,但是離心理合一還是差了一些東西。直到他被貶龍場,居夷處困,念念不忘聖人處此,更有何道,終於有所頓悟。 個人認為王陽明很小就立志做聖人(不一般的志向),有深厚的文學功底(進士及第,文采很好),經歷豐富(儒佛道都吸取營養),最後在龍場極端困苦的環境中頓悟,這頓悟看似簡單,其實沒有王陽明的天資經歷很難了解意思,更何況其中最重要的哲學邏輯思維,大多數人還是一知半解的

  • 20 # 酒盡客亦醉

    世間萬物本就相同,頓悟就找到了事物相通的法門,關鍵的節點。是一種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吾性具足的感覺。儒釋道本就同源同根,良知就是儒家的為善,道家的仁心,佛家的正覺,基督的救贖!致良知就是儒家的細查自省,道教的內觀煉丹,佛教的觀自在,基督的禱告懺悔!所以沒有必要糾結心學是否借鑑於禪宗!莊子說筌者在意於魚,得魚而忘筌。蹄者在意於兔,得兔而忘蹄。言者在意於意,得意而忘言。糾結就是放不下,就是執,執是因為迷,所以叫做執迷不悔!最後套用張藝謀的一句臺詞“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殊途同歸[呲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讀書方法能把書裡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