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715457390177張建軍
-
2 # 自信的petter
首先我想說,隆中對,絕對很諸葛亮。為何這樣說呢?諸葛亮最後用司馬懿的話總結,做事,太過謹慎!在隆中對中的指導思想就是先求偏安一處,待中原有變,再做行動。
你看,劉備的發展其實也就是按這個思路來的。這個思路總得來說沒有問題。按照劉備當時的實力,能有荊州一部分,又得益州,已經很成功了。
在諸葛亮的幫助下,諸葛亮其實更多的像一個大管家,幫助劉備把家裡照顧的順順利利。劉備作為一個,水份很大的皇叔,能偏安一方,最後還過了一把皇帝癮。諸葛亮確實是很有戰略眼光的。
所以說,隆中對,是從實際情況出發制訂的方案,執行的過程中也確實基本安這個執行了。至於劉備沒有取得天下,這隻能說,在哪個時代,曹操,孫權都是了不起的人物,放在同一個時代,大家只能用這樣的方法共處了!
-
3 # 風蕭水寒空留一江明月
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方針沒有問題,個人認為,隆中對奠定了劉備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礎,而後劉備也是照這個戰略方針所執行的,至於實行過程中,諸葛亮進川前囑咐關羽:東和孫權,北拒曹操,可保荊州不失。但到了關羽執行時確是東辱孫權,北攻曹操,可保顏面不丟。而後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發動夷陵之戰,蜀漢元氣大傷,而後諸葛亮平定南中,六處祁山。再從歷史潮流來說,朝代更替是大勢所趨,非人力所左右,如水鏡先生所言: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也!
-
4 # 揚楊劉
《隆中對》方略是非常正確的。在得到這個方略之前,劉備的經歷可謂是沒有正確的戰略目標,一通亂打。雖然劉備東奔西走,作戰頻繁,打了一個大圈,但屢戰屢敗,打了很多年都沒有一塊自己的地盤,猶如喪家之犬。最後只能依附劉表,屯兵新野。
反觀曹操,人家也是在不停的打仗,但曹操越打越強,擊敗了大量的敵人。劉備在新野三顧茅廬時,曹操已經基本統一北方了。這就是有和沒有正確戰略目標的區別。
在得到諸葛亮的《隆中對》方略之後,劉備先後取得了荊州、益州和漢中,實現了方略中講的“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劉備在數年間成就霸業,三分天下有其一,這就說明了《隆中對》的正確性。
但在成功的跨有荊益,割據一方後,最重要的就是等待天下有變,“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等待天下有變的時間長短是不確定的,可能是幾年,也可能是十幾年,還可能是幾十年。但在時機到來時出兵,便可以事倍功半,運氣好還可以“霸業可成,漢室可興”。例如官渡之戰,袁紹強於曹操數倍,許攸的背叛就是袁紹內部的變故。之後曹操火燒烏巢,因而能夠一舉擊敗袁紹,以弱勝強,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
只可惜跨有荊益不久後,荊州丟失,夷陵之戰,這些都使蜀漢實力大損,成了魏蜀吳三國中最弱的國家,統一天下的目標變得難以實現,只能割據益州。
-
5 # 浮生為悲
隆中對最大的問題是荊州。
即使關羽不出兵樊城,荊州也難以為繼。三國中,荊州為天下之腹,四通八達。意味著經濟發達,名士居多。但同時也易於敵人進攻。北方有曹操,隔江有孫權。平時用於城防的兵力就大幅度輸出。加之進攻西川還要減少兵甲。如若江東曹魏進攻,荊州必然失手。此時無論是西川還是漢中都難及時救援。
隆中對還有一個問題是西川。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秦帝國當年收服蜀中後,也只是多了一塊土地,直到白起坑殺趙國降卒那次,從蜀中運來了糧食。以及楚漢之爭,項羽安心留劉邦在蜀中。都是因為蜀中出山難。諸葛亮七出祁山每一次都是因為糧草和後方的問題。
隆中對是大方針,是戰略。
但是萬物皆有破綻。世上沒有完美的策略。
-
6 # 中行偃1
答:可以這麼說是僥倖沒出問題。
謀臣劉曄認為:
今舉漢中,蜀人望風,破膽失守,推此而前,蜀可傳檄而定。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得蜀日淺,蜀人未恃也。今破漢中,蜀人震恐,其勢自傾。以公之神明,因其傾而壓之,無不克也。若小緩之,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今不取,必為後憂。
司馬宣王認為: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可失時也!
裴松之也認為曹操忽然不思進取,是喪失了一次大好機會。他感嘆道:“魏武后克平張魯,蜀中一日數十驚,劉備雖斬之而不能止。由不用劉曄之計,以失席捲之會”。
那麼曹操是怎麼說的呢?“人苦無足,既得隴,復望蜀耶?”
曹操的行為,不但令劉備感到難以理解,也令後世人平添了許多猜測。曹軍陷陽平,入南鄭,正是軍勢大振時候,曹操不但沒有乘勝擴大戰果,反而見好就收,留下夏侯淵據守漢中之後,自己卻引軍凱旋。“自南鄭還,留夏侯淵屯漢中”。
在天時、地利、人和皆備的時候卻選擇了適時收手,曹操這是怎麼了?親征漢中之時,曹操已經是年過花甲的老人,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想必大概就是為了讓《隆中對》能夠變成現實吧……是曹操成就了諸葛,也讓他的《隆中對》有驚無險地解決了問題!
-
7 # 尋找不答應
因為好多人都認為諸葛亮的隆中策是很完美的,所有我不得不說他的隆中策是很有問題的!
隆中策前面的內容是分析國內諸侯的客觀形勢,後面是講述奪取天下的三個步驟:據有荊益、結好孫權和待天下有變!問題正是出現在奪取天下的步驟上!
諸葛亮率先分析了曹操是頭號敵人,孫權是最佳盟友是非常客觀的!因為劉備能找到的盟友確實只有孫權了!東北方向的公孫家族和西北雍涼一帶的馬騰、韓遂都被曹操的地盤阻隔;漢中的張魯是打醬油的;益州劉璋受道路阻隔。也就東吳的孫權離荊州最近,也有抗衡曹操的實力!而且劉備還不能打他主意,因為東吳的整體實力比荊州強!
然而,策略中據有荊、益是有問題的!劉備取得荊州、益州和漢中是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在裡面!取荊州時,東吳剛打完赤壁之戰,部隊在休整,沒休整的不是被周瑜帶去南郡和曹仁打就是被孫權帶去攻合肥,所以才要劉備輕鬆奪取荊南四郡;取益州時是劉璋被出賣邀了劉備入川,還多虧了魯肅勸孫權借了南郡給劉備,不然劉備連入川的道路都沒;取漢中時是又是孫權準備在合肥一線搗亂,曹操只留下夏侯淵一支偏師。
拋開運氣的成分,按劉備的實力是很難有荊益的!劉表死時,劉備的兵力也就一兩萬,荊州諸郡都是不搭理劉備的,劉備要取得這些地盤得一地一郡的去攻打,而曹操顯然是不會給他那個時間的!拋開曹操的威脅,孫權也不會放任劉備壯大,因為孫權對這些地盤是非常感興趣的,特別是荊州!後來孫權趁劉備入川派魯肅、呂蒙襲取荊州三個郡,以及趁關羽攻打襄樊又奪下荊州全境就知道,孫權是絕對不會放任劉備據有荊、益二州的!
此外,諸葛亮說結好孫權,以待天下有變,好成就霸業,興復漢室也是很有問題的!在諸葛的設想裡,孫權是不會背叛的盟友,是非常聽蜀漢的話的,敵人只有曹魏一個!但這是不可能存在的!東吳有自己的利益訴求,自然會為了利益而反覆。蜀漢想結好東吳,那也得看東吳願不願意,東吳不是你想結好就能結好的!而且諸葛說的以待天下有變,其實就是說東吳在東線和曹魏打得個不可開交,好讓蜀漢出兵宛、洛,去佔據長安、雍涼一帶!憑什麼東吳會替蜀漢作嫁妝?東吳不傻,更不是蜀漢下屬!諸葛的構想太一廂情願了!
-
8 # 國際名場面
一.戰略目標與戰略安排的不對等性
其實仔細研究《隆中對》的話,我們可以發現它最後所要達成的步驟,是既準確而同時又比較模糊的,一方面,諸葛亮雖然明確了“成霸業,興漢室”的最終目標(暗示天下一統),但是在具體的戰略安排上沒有繼續跟進,當他分析要從荊州和益州同時出兵後,就戛然而止,沒再往下說。
誠然,當“天下有變”這個條件發生時,許多事的確無法事先預測,但提早預想幾種情況作為模型分析還是有必要的,比如說,曹操在受到孫劉北伐重大打擊之後,放棄中原逃往了河北,劃黃河而治,該怎麼辦?又或者,完全消滅了曹操之後,孫權尾大不掉怎麼辦?
可惜的是《隆中對》並沒有給出答案,由此可見,雖然從政治目的上,《隆中對》給出了天下一統的最高目標,但是從戰略安排上,《隆重對》只給出了階段性的方案。這就導致了《隆中對》在戰略上的不完整性。
二.從“北上”到“東進”的被迫調整當然這也不怪諸葛丞相,當劉備奪下荊州和益州之後,第一階段已經基本完成,諸葛亮或許已經在醞釀思考第二階段的隆中對,即具體如何北伐,如何化解孫劉矛盾,但是突如其來的關羽北伐和敗亡,以及孫權的背刺,讓劉備集團一夜回到解放前,誰也沒料及。
丟了荊州,失去了原本進行第二階段的現實條件,不久劉備又慘敗夷陵,一命嗚呼,諸葛亮這才被迫改變《隆中對》的戰略,放棄了原有的“北上”計劃,改為取雍涼,固西北,東據長安,以觀天下時變的“東進”計劃。
至此,原來的《隆中對》就失去了指導性作用。
另外還有一個次要一點的因素,就是原版的《隆中對》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打了一些折扣,導致這個計劃沒能發揮出百分百的效果。
比如劉備跟孫權在荊州領土上的拉鋸,導致劉備從未佔領過完整的荊州,“湘水之盟”更是把整個荊州東部交給了孫權,這就讓西荊州失去了戰略緩衝地帶,結果呂蒙白衣渡江,直插心臟,西荊州甚至沒來得及反應就淪陷了。
而在南邊,劉備也從未像《隆中對》裡所說那樣取得“利盡南海”的形勢,孫權一直把持著交州,甚至藉此把手伸到東南亞半島去,而這本該是劉備集團應該擁有的優勢才對。
-
9 # 江湖小曉生
導語:
劉備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是誰?當然是諸葛亮。沒有諸葛亮,劉備依舊寄人籬下。諸葛亮為劉備出的主意中,最重要的一步是什麼?當然是隆中對。
劉備在人生最彷徨的時候,前往諸葛亮的草堂,在三次拜見以後,終於得以見到諸葛亮真容,最終諸葛亮被劉備的真誠所打動,為劉備謀劃了三分天下。
三分天下的謀劃,便是隆中對的一部分。也正因為隆中對,劉備走上了後來的道路。可最後蜀漢帝國失敗了,那麼是不是隆中對有什麼問題呢?
01隆中對到底講了些什麼?迷茫的青年小夥兒劉備,從28歲開始創業,一路原地打轉,奮鬥到了48歲,依舊是窮的叮噹響。除了倆忠心耿耿的二愣子結拜兄弟,此外就什麼都不剩了。
諸葛亮告訴劉備,當時天下可以分為三大塊。首先曹操已經佔領北方大部分地區,佔據了所謂的天時。其次孫權佔據了江東八十一郡,且已經經歷了三世的經營,擁有長江天塹,佔據了所謂的地利。
如果劉備要想創業,那就只能先奪取荊州,再奪取益州,以益州作為安身立命之本,這就是佔據了人和。等到天下有變化的時候,劉備可以命一位上將從荊州北伐,自己在益州北伐,雙管齊下之後,定然可以奪取天下。
這就是隆中對的大致內容,諸葛亮沒有走出茅廬,便為劉備規劃了三分天下。這就好像給一個多次創業失敗的老闆,點燃了希望之光一樣。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三國志》
劉備當然是歡呼雀躍,甚至認為自己得到諸葛亮,那是如魚得水。隆中對中的計劃,為劉備至少規劃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至少比現在一文不名的情況要強得多。
所以劉備將諸葛亮奉為上賓,回到軍營以後,大小事務,都交給諸葛亮來打理。也正是在這以後,劉備的事業迎來了一個突飛猛進的春天。
02隆中對中的策略,存在怎樣的漏洞?按照很多人的說法,隆中對是存在天然漏洞的。正是因為這些漏洞,所以劉備最後並沒有奪取天下,那麼隆中對中的漏洞在哪裡呢?
一般認為,隆中對之所以有漏洞,主要出現在分兵北伐之上。因為劉備集團相對來說本來就弱小,如果再分為兩路人馬北伐的話,不失敗也就奇怪了。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三國志》
這話的確是有一定道理的,當年關羽守荊州的時候,孫權強行要來奪取荊州。孫權已經屯兵前線,做好了武力奪取荊州的打算,而這個時候劉備覺得關羽獨木難支,居然不遠萬里從益州增兵前來支援關羽。
也就是說關羽壓根就沒有力量對抗孫權。最終無奈之下,劉備選擇割讓東三郡給孫權,以此化解了關羽的危機。這可以證明一點,那個時候的關羽並不具備獨立北伐的能力。
當然後來關羽在荊州根深蒂固以後,情況也發生了一定的轉變,但是你要說關羽這支人馬能夠北伐成功,這是不現實的。
首先關羽軍中的人數不夠多,滿打滿算加起來,其實關羽手裡也就五六萬人馬,可曹魏大軍卻有幾十萬之多,不是一個等量級的。
其次關羽軍中沒有一個類似諸葛亮這樣的大才。諸葛亮不僅可以給劉備出謀劃策,還能夠運籌帷幄,幫助劉備處理後勤工作,這是關羽軍中所欠缺的。
再則關羽北伐的同時,孫權必然入侵荊州,這也是不可逆轉的事實。因為孫權不可能看著關羽壯大,看著劉備集團北伐成功。
所以說隆中對中最大的缺陷,那就是分兵北伐的缺陷。荊州的兵馬其實不能動,如果劉備想要北伐,就必須要從益州出發才行。
03隆中對只是一個大致規劃,主要目的是為了劃分三分天下。其實我倒認為,諸葛亮能夠規劃出隆中對已經相當不容易了。因為他沒有考慮到東吳存在的實際情況,從來只把曹魏當成自己的第一宿敵。
所以這種選擇性的失誤,使得諸葛亮做出了分兵北伐的計劃。可這個計劃只是一個粗略的計劃,而且未必需要照本宣科地執行這個計劃。
隆中對真正的精髓部分,其實也不在這裡。因為諸葛亮提出隆中對的時候,劉備還一無所有,這個時候提北伐和一統天下,只是為了給劉備提提神,讓他興奮一下,並沒有做出具體北伐的規劃,而且這是夢想,諸葛亮和劉備都知道這是夢想。
隆中對所規劃的其實是三分天下而已,也就是說這才是隆重對的精髓所在。因為劉備一無所有,而諸葛亮眨眼之間,就給劉備規劃出了一片根據地,這才是劉備最感興趣的地方。
好比說,你現在只有一個月一萬塊的工資,突然有個大佬跑過來跟你說,介紹一份一月可以賺10萬塊工資的工作給你,將來有可能還能掙100萬一個月。
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原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三國志》
那麼是10萬塊吸引你,還是那100萬的工資吸引你呢?對於劉備來說,眼前的既得利益,才是最重要的,這才是隆中對的精髓所在。
總結:諸葛亮是劉備生命中的貴人。其實諸葛亮完全可以不用輔佐劉備,到東吳去至少可以解決溫飽問題,一不小心也能走進核心圈子。再不行輔佐個劉表或者劉璋還是綽綽有餘的。
可是諸葛亮偏偏選中了啥都沒有的劉備,這就好比孔融讓梨一樣,自己挑了最小的,把大梨都給了兄弟們。諸葛亮不是要挑戰高難度,而是要報答劉備這位英雄的知遇之恩。
劉備三次拜訪諸葛亮,誠意十足,這就是兩位君子之間的默契。所以諸葛亮為劉備負擔起了打江山的重任,這也是一種對惺惺相惜的回報。
後來劉備強行討伐東吳,結果導致一敗塗地,還是諸葛亮幫助劉備擔起了蜀漢帝國的擔子。當時就連瞎子都知道,蜀漢帝國要滅亡了,可是諸葛亮不信這個邪,非要拯救蜀漢於水火之中。
不僅將蜀漢帝國內部的矛盾全部化解,保證了蜀漢帝國的地盤。而且還積極上進,多次北伐,為蜀漢軍民注入了一劑一統天下的強心劑。兢兢業業27年,不為錢財不為子孫,就為了報答劉備,可以說,諸葛亮很對得起劉備了。
參考資料:《三國志》
-
10 # 八弓塬
《隆中對》的戰略設計很完美,《隆中對》不但決定了日後三國鼎立的態勢,也成為後世各種策略規劃的典範。若將這個戰略方案分成“三足鼎立”和“統一天下”兩個階段,那為何只完成了前一半呢?
起初十幾年,劉備大致上都能按照《隆中對》裡的構想,實現了第一階段,即攻取荊州、益州與漢中,造成三分天下的局面。這除了該歸功於諸葛亮對當時形勢的正確觀察與判斷,也是成功聯合孫權的直接後果。另外,當時劉備為了求得生存與發展,還能保持清醒的頭腦與謙虛的態度。再加上曹操在赤壁之戰犯下大錯,最後才會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勢。
可惜的是,“三足鼎立”竟然成為劉備一生“最大的成就”,他最終沒能一統天下,為諸葛亮精心策劃的《隆中對》徒留遺憾。這種結果的發生,大體歸咎為:
一是在客觀形勢上,劉備和諸葛亮並沒有等到“天下有變”的一天出現。
二是關羽剛愎自用,喪失荊州。
三是因為荊州丟了,孟達怕自己擁兵不救關羽,會遭到劉備怪罪,便舉兵投降曹魏。
四是劉備因關羽之死,想報仇雪恨,結果伐吳失敗,使蜀漢元氣大傷。
五是位於益州南方的少數民族趁機叛亂,加劇了當時的緊張氣氛。
實除上,關羽在荊州敗亡,損失了五六萬兵力;劉備伐吳失敗,又折了六七萬;孟達叛逃,帶走兩萬多。
總計起來,蜀漢因為丟了荊州,連帶損失的兵員在十二到十五萬人之間,這個數字太龐大了。後來諸葛亮處心積慮北伐,也只能“擠”出十多萬兵力而已,可見荊州淪喪而導致的連環損失有多慘重!
失去荊州該負最大責任的是關羽,而不是設計《隆中對》的諸葛亮。
總之,《隆中對》最後只落實了一半,並非原始設計者諸葛亮的錯。他的構想很完美,也有可行性,只是後來發生的許多事不是諸葛亮能左右的,也不是他能預料和掌握的。
-
11 # 軒轅凌霄
據《九州春秋》記載,龐統曾向劉備表示:“荊州荒殘,人物殫盡,東有吳孫,北有曹氏,鼎足之計,難以得志”。
顯然龐統並不看好隆中對戰略,認為這已經不是北伐恢復漢室能否成功,而是三足鼎立之勢都難成功的問題。
隆中對的核心戰略要跨荊州和益州這兩個州,認為只有雄踞荊益兩州才有同時出兵奪取天下、匡扶漢室的資格。
龐統與諸葛亮的分歧就在於,荊州和益州,哪個地方應該作為蜀漢集團的根據地。
在龐統看來,荊州殘破,當攻取益州,以之作為蜀漢集團的根據地,方可長遠圖謀霸業,主張首先將主要精力放在益州、漢中等地上,反對蜀漢在荊州這個四戰之地上投入太多的人力和物力,認為最好不要對荊州存有太深執念。
而諸葛亮在《隆中對》則中認為,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在《出師表》中對益州的表述是“益州疲敝”,兩者結合起來看,諸葛亮力主將荊州作為蜀漢集團可做用武之國的根據地,而非益州。
歷史證明,龐統的戰略眼光是超前的,只可惜蜀漢在襄樊和夷陵之戰失敗後元氣大傷。
農業方面,荊州屬於平原地區,且該地區水系發達,交通便利,盆地眾多,使得該地區農業發達,而農業就是古代國力的核心。
人才方面,當時的荊州可謂人才濟濟。黃巾之亂以後,該地區因為遠離中原主戰場而倖免於難,更因為這裡是北方居民躲避戰亂的必經之地,故而人口眾多,英雄輩出:號鳳雛的龐統是荊州襄陽人士;號臥龍的諸葛亮出山前隱居於荊州新野;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和徐庶,並與龐統交往密切的的水鏡先生司馬徽定居於荊州襄陽;名士龐德公也同樣客居荊州。
軍事上,以當年東漢行政區劃,荊州位於天下中心,荊州所屬武漢更有“九省通衢”之稱。從荊州出兵,既可向西北進攻長安-宛城-洛陽,又可向東北進攻許昌、陳留,亦可向東南進攻孫吳東進前哨柴桑,還可向西南可以進攻巴蜀腹地,實乃名副其實的戰略要地。誰控制這裡,誰就能夠卡住其他各方的脖子,是貨真價實的“四戰之地”。
荊州的重要性,孫吳早就看出,不僅在吳蜀結盟期間就曾命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甚至在更早的203年,孫吳就擊殺劉表大將黃祖,奪取柴桑,開啟攻取荊州的西進大門,說明孫權充分意識到,荊州是其國祚之命門所在,吳國要發展壯大就必須控制荊州。
從地理上看,荊州處於天下中心,只要攻佔這裡,就可以進攻向西進攻益州,向東進攻孫吳。無論是蜀漢還是孫武攻佔荊州,尤其是襄樊之地,則宛城背後的長安-洛陽一線將全面動搖,而該地區一直是曹魏佔據中原地區的核心。故而,這裡是曹魏的國祚根基所在。一旦根基被吳蜀任何一方控制,都可以直搗曹魏心腹。
荊州是天下通衢,是名副其實的四戰之地,誰能夠控制這裡,誰就能夠鉗制其他兩方,而無論誰單獨控制這裡,都會遭到其他兩國聯盟的合力打擊。所以,荊州絕對不能作為根據地,更不可能作為立國之本。有史為為證:
公元208年,曹操攻佔荊州後南下,劉備與孫權結盟,雙方鏖戰赤壁,最後曹操被孫劉聯軍打敗,之後吳蜀瓜分荊州,曹操退守襄樊;公元219年,關羽盡起荊州之兵北伐中原,圍襄陽,攻樊城,水淹七軍,擒于禁、殺龐德,威震華夏,隨即魏吳結盟,東吳主戰派呂蒙白衣渡江與曹魏徐晃軍前後夾擊關羽,關羽兵敗,走麥城,身首異處;公元221年,蜀主劉備盡起蜀國之兵討伐孫吳,意圖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魏吳再次結盟,結果張飛被殺,沙摩柯陣亡,黃權被迫投降,最後劉備託孤白帝城,憤懣中離世。
由此可見,雖然蜀國與東吳之前結盟對抗曹魏,但蜀國從荊州北上攻擊宛、洛後,東吳迅速與曹魏結盟,聯合攻擊蜀國。東吳緣何如此善變?因為,蜀國奪取荊州這一四戰之地,壓住了東吳的國祚命脈。這種情況下,佔據荊州最大面積的蜀國與東吳的利益根本無法調和,所以即便有聯弱抗強的同盟協議在先,蜀國從荊州北伐中原同時威脅吳魏,所以才有了曹魏與孫吳的聯手。這就是隆中對戰略錯誤的根本邏輯。
-
12 # 西門不帶刀
《隆中對》中,諸葛亮給劉備制定的戰略目標實際上有兩個:近期目標——三分天下,遠期目標:待天下有變,一統天下。同時還為實現這兩個目標提出了應該採取的7個措施。
戰略目標由近到遠,應採取的措施全面有效,如果劉備能夠完全按照當時隆中對的做法去做。那匡扶漢室一統天下還真不一定是完不成的事。
所以我覺得諸葛亮給劉備制定的戰略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後期在三分天下這個戰略目標達成之後,劉備集團再沒有嚴格按照諸葛亮的設想去做。
1.為實現兩個戰略目標,諸葛亮提出的7條措施。一.要求賢若渴。
二.要確保擁有荊州和益州。
三.對西部和南部的少數民族要結交安撫。
四.要結交好孫權
五.要政治清明
六.要帶天下有變
七.要兩路出兵,一路由荊州北上,另一路由益州東出。
2.在實現三分天下的時候,劉備是嚴格按照諸葛亮的要求去做的。比如他收復了馬超,龐統,劉巴,黃忠,魏延等人;
比如他借來了荊州,佔據了益州;
比如他與孫權聯姻,建立了軍事政治聯盟;
比如他透過法治有效的管理了益州。
3.劉備為漢中王后,一切都變了。1.先是劉備最信任的法正在成都,以權謀私報私仇;
2.然後劉備大肆封賞群臣,將劉章父子30年來的積攢,揮霍一空,導致軍費都沒有了;
3.沒有了軍費,劉備的謀臣劉巴便向劉備獻計發行大錢掠奪人民財富。(原先市場上流通的是漢代的5銖銅錢,每一個約重3.4克,劉巴發明了直百5株錢,一枚等於原先的100枚,但是重量只重7.6克。)這種措施在短時間內讓劉備手中增加了大量的銅,解決了軍費的問題。有了軍費但失去了民心,所以劉備死後的三年之內,蜀國4次叛亂。
4.關羽拒絕了孫權的聯姻,並最終丟失了荊州這個戰略要地。不但讓孫劉聯盟成為了泡影,還為後來的劉備傾全國之兵發動的夷陵之戰之戰,埋下了失敗的伏筆。
5.為了給關羽報仇張飛被害。
6.在對西南少數民族的政策上,諸葛亮有七擒孟獲的故事,但側面說明了劉備在世的時候,他對西南少數民族並不像隆中對所要求的那樣,要安撫。
4.劉備死後,諸葛亮以攻代守六出祁山。每次都因糧草不濟被迫撤兵。而糧草不濟的根本原因並不是蜀國窮,而是劉備在夷陵之戰的時候,將蜀國的國力全部喪失殆盡。而魏國和吳國又不可能給蜀國休養生息的機會,所以諸葛亮不得不主動進攻,而進攻的最終結果都是失敗。 -
13 # 福建大都督
《隆中對》確實是時下最優戰略方針。
我們先來看看隆中對的時間背景。
建安六年(201年),劉備為曹操所敗,投奔荊州劉表,屯兵新野,三顧茅廬得臥龍諸葛亮。
201年,天下有哪些諸侯呢。
虎踞中原的曹操、北方的袁紹和公孫度、剛剛接班的孫權、西涼雙雄馬騰和韓遂、荊州劉表、益州劉璋、漢中張魯以及交州士燮。
這一年,曹操剛大敗袁紹,統一北方勢在必得,公孫度自然也是順手的事。西涼一地中間隔著關中,連線不上。同樣的,遠在交州計程車燮中間隔著劉表。
江東孫權雖然年少接班,但底下文武百官都是輔佐過孫堅、孫策的忠心部下。
眼下近在咫尺的就是劉表的荊州,只是荊州百戰之地,不是固守自本之地。而且劉表不是明主,劉琦羸弱,劉琮無知,可以取而代之。
再者,益州劉璋弱小無謀。益州險塞,天府之國。益州北部的漢中張魯,以教行政,華而無實。
隆中對的內容大概是,取荊、益兩州為本,東聯孫權,以待天下之變。
這個變,也就是曹操。
確實。劉備勢力基本上也是按著諸葛亮的想法按部就班的進行。
只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諸葛亮沒想到,龐統會死,劉備在川與劉璋交戰會失利,他不得不分兵入川支援,留下傲慢的關羽督守荊州。
加上孫權的背叛,這是隆中對重要的一環節。從而導致隆中對三分失去兩分,只剩益州一地。
所以,後人自然對隆中對產生質疑。
-
14 # 經典守望者
可以負責任的講,諸葛亮在當時建立的戰略是沒錯的,至於問題雖然可能存在些許細微之處,但是大方向上是對的。《隆中對》的根本在於為劉備指明方向,從戰略的角度上爭取荊州和益州是正確的。
從大方面上著眼看來,國家雖然已經被曹操佔據了大部分,但是並非全無勝算可言。佔據荊、益,等待時機,是當時對於劉備一個小軍閥而言最好的辦法。因為劉備既沒有曹操的原始資本也沒有孫權的家族積蓄,屬於白手起家。就當時的情況而言,劉備沒有趕上諸侯興起的第一波大浪潮,在當時的情況下能夠成為一方諸侯尚且非常困難,更不要說與曹孫兩家對峙了。所以,隆中對是非常具有戰略眼光的。
問題出在了時間點上。本來《隆中對》中暗含了一個“等”字,原文是“待天下有變”,這個變就是關鍵點。也許是漢帝駕崩,曹操手中的皇旗徹底失效,或者是曹操攻打孫權,致使孫劉兩家可以合力抗曹。亦或是曹操內部陣營出現了諸如孟達反叛這樣的情況,有這樣的重大事件左右,戰爭的天平很快就會倒向劉備一方。在這樣的情況下,“派一上將將荊襄之兵以向宛、洛,大事可成。”這樣才是最正確的發展規劃,可是關羽急於擴大戰果,過早開啟了襄樊之戰,這就是失敗的主要原因。如果這場戰役的發動時間延遲三年左右,天下大勢的走向勢必會改寫。
-
15 # 揚生解史
相關分析如下:
《隆中對》的戰略規劃包括以下內容一、蜀漢以荊州、益州為根據地,兩地同等重要。
二、時機合適時蜀漢可以從荊州、益州兩個方向進攻魏國。
要實現《隆中對》的戰略構想,需解決如下問題。一、荊州戰略地位重要,魏國、吳國同樣虎視眈眈。而荊州剛好夾在魏、吳兩國中間,如何防守是個大問題。
二、荊州、益州兩地相差千里,蜀國要分兵荊、益兩地。如何協調二路人馬是個問題
三、荊州、益州、成都(漢中)三地應該由誰座鎮?
實略實施結果一、荊州防守。蜀國的計劃是聯吳抗魏,但東吳卻聯魏攻蜀,蜀沒有B方案應對,失荊州。
二、荊州、益州兩地兵力協調。蜀沒有針對性方案,關羽因無援兵被俘。
三、荊州、益州、成都三地主將。劉備守益州,諸葛亮在成都,關羽+龐統在荊州。但龐統己死,蜀國人員配置存在問題,導致失荊州。
-
16 # 環球縱橫
《隆中對》沒有問題!是以弱對強的佈局好戰略!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三國志》
劉備當時那點實力,孫權都不屑於和他結盟,諸葛亮《隆中對》分析的沒錯,只有去謀荊、益二地的弱雞的地盤,然後好好經營作為根據地,據險以守,才能以觀時機,匡扶漢室。
但並不是奪天下破局好戰略!四川這麼一個“天府之國”,自給自足沒問題,但論生產力敵得過中原千里沃土嗎?以荊、益之險只能儲存對抗的實力而已,完全不足覬覦中原!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如上《隆中對》原文中,關於破局奪天下方面,是基於“天下有變”四個字,說白了,就是要曹操在長江以北的霸權遭到了動搖。而“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這句話就有一點異想天開了,要知道曹魏的治理水平不差,在自家的領地還是得民心的。
要奪天下,還必須要建立在強大敵人自身犯錯的基礎上!赤壁之戰後,曹魏沒犯過什麼大錯。戰爭,這麼一場綜合國力的較量中,中原的霸主最終還是憑藉彪悍的人力資源和生產力水平“耗”贏了蜀、吳。
吳蜀聯盟的友誼小船說翻就翻,曹魏不犯錯,拿什麼跟他鬥??
-
17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論述一個戰略是否正確,主要是透過制定戰略目標、執行戰略內容,以及戰略產生的最終結局是否符合預期來確定的,《隆中對》是否正確,有沒有問題,就要看《隆中對》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
很顯然,《隆中對》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因為最終的結局是三分天下,而蜀漢政權作為最弱小的一方勢力,處於整個天下的邊緣,既然沒有達到戰略目標,那麼《隆中對》的失誤在哪裡?
在回答《隆中對》的問題在哪裡時,先要了解一下《隆中對》的內容以及目標是什麼?
其實隆中對的戰略目標很簡單,用諸葛亮的話說就是八個字:“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很顯然,劉備最終的結局並沒有完成或達到,諸葛亮說“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的最終結局是要統一整個天下的,不管是劉備,還是諸葛亮,都沒能讓蜀漢政權統一天下。
目標清楚了,那隆中對的內容是什麼呢?
簡單地說,隆中對的內容就是:首先要佔據荊州這個交通便利的四戰之地,然後再圖益州,佔據荊州和益州之後,與東邊的孫權聯盟,等到天下有變時,命令一上將從荊州發軍北伐宛城和洛陽,而劉備則從益州出漢中北伐秦川,則大事可成。
如果要評價兩千多年的隆中對戰略是否正確,就一定得從兩千多年前東漢末年的政治形勢來看問題,隆中對的提出應該是在公元207年,而諸葛亮形成戰略的時間則會更早,當時的形勢是劉表佔據荊州七郡,孫權盤踞江東六郡,劉璋擁有益州20郡,曹操打下天下十三州中的八州。
諸葛亮能在公元207年之前就確定佔據荊州和益州的戰略,很明顯是分析過當時的當時的政治形勢,最大的原因就是劉表和劉璋屬於平庸之主,對外不能擴張地盤,對內不能安撫百姓,諸葛亮認為曹操和孫權在當時是無法撼動的,這個也沒有錯,所以諸葛亮的戰略就是“北拒曹操、東和孫權”。
北拒曹操沒有問題,但“東和孫權”就存在一個荊州歸屬問題,荊州原本就是四戰之地,劉表沒去世之前,荊州這塊地的主人是劉表,劉表去世後,荊州主少國疑,誰都想著分荊州一杯羹,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劉備沒有及時將荊州收入囊中,導致東吳因為戰爭取勝而介入了荊州地盤,最終形成了孫劉兩家破滅的導火索,同時也是蜀漢政權由盛轉衰的標誌。
一個好的戰略,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執行,同樣不能達到目標,就《隆中對》來說,他的目標和戰略是沒有問題的,至少在當時的政治形勢下沒有問題,諸葛亮在隆中對說的佔據荊州,是全取荊州,而不是隻在赤壁之戰後佔了荊南四個郡,造成劉備沒有全部佔領整個荊州的原因,給了孫權勢力進入荊州的機會,就在於劉備的執行有問題。
隆中對沒有預測到孫權勢力會憑藉赤壁之戰勝利的機會進入荊州,這是諸葛亮的疏忽還是劉備的執行不到位,從歷史上來看,應該是劉備的責任。
劉備作為集團的主帥,在聽取諸葛亮的戰略之後,沒有進行具體的奪取荊州的戰術,比如說曹操南征荊州,到了宛城劉備才得到情報,曹操南下可是十幾萬的大軍,這個情報也沒有,劉備這個情報工作實在是失職,此為其一。
劉表病死在公元208年8月,而7月曹操就率領大軍開始南下,時間如此巧合,都讓人懷疑曹操是不是得到了劉表病重的情報,而劉備作為寄居荊州的勢力,居然對劉表病重一事毫無準備,至少在當時看來是如此,諸葛亮都說了要奪取荊州,現在荊州之主都病重了,連千里之外的曹操都有準備了,近在咫尺的劉備毫無準備,難道劉備不想要荊州嗎,這是劉備失誤的第二個地方。
其三,曹操大軍南下到宛城時,劉備得到了訊息,開始棄樊城而逃,當路過襄陽時,劉備還想見劉琮一面,諸葛亮曾勸劉備趁機攻打襄陽城,但劉備拒絕了,卻帶著近十幾萬的百姓一天只走十幾裡地南逃,如此延誤戰機,而讓曹操在長坂追上,一場戰爭之後,劉備不僅軍隊戰敗,而且百姓全沒了。
劉備帶著十幾萬百姓一起逃的動機實在是讓人看不懂,人口固然重要,可是城池更重要,如果劉備能夠輕兵上陣,一舉南下佔據江陵城,同時聯絡劉琦,派出使者聯合孫權,共同抗拒曹操,那麼荊州真沒有孫權什麼事,而曹操一時半會也沒有這麼容易能拿下荊州七郡,這是劉備失誤的第三個地方。
這個時候的劉備還沒有一寸土地的時候,都已經失誤三次了,更別說後面失誤的地方更多,諸葛亮加入劉備陣營起到的作用就是蕭何和張良加在一起的作用,但是做決策的還是劉備,很可惜劉備畢竟不是劉邦,沒有劉邦的戰略頭腦和執行力。
說到底,隆中對沒有實現戰略目標,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劉備沒有正確的執行戰略,一個沒有執行力的戰略,即使制定得再完美,對於目標來說,也是失敗的。
另外,關於諸葛亮在隆中對要求兩路出軍的戰略在當時來說是合理的,畢竟蜀漢如果一路出軍,那麼曹魏就能一路迎敵,蜀漢兵力再強也強不過曹魏吧,再說了,如果蜀漢不分兵,你從哪裡攻打曹魏?
全部從漢中打?路途遙遠,道路崎嶇,運輸不便,要知道曹魏可不是當年劉邦所面對一盤散沙的三秦之地,而是統一強大的政權,難道會不防備?
全部從荊州打?那蜀漢大本營益州的物資如果運輸到荊州前線可是相當遙遠的,而且大軍全部出荊州攻打曹魏,那曹魏從漢中來個偷襲怎麼辦?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分兵是最合理的,所以隆中對不能實現,還是劉備的執行出了問題,而不能說隆中對本身有問題。
-
18 # 雨夜構想
隆中對的戰略是諸葛亮很早就已經制定好的戰略計劃,可以說是一個完美計劃。
至於這個戰略有沒有問題我們闡述一下,諸葛亮在沒有遇到劉備之前,就已經把隆中對的戰略制定好了。劉備三顧茅廬才得見諸葛亮一面,其實前幾次諸葛亮就是出去考察地形了。他要把天下形式精確的分析出來,讓來找他的人心悅誠服。
三顧茅廬
劉備終於在第三次的時候見到了傳說中的臥龍諸葛亮,在隆中與諸葛亮促膝而談,此時的諸葛亮也是在考察劉備這個人,是不是值得自己出山輔佐。經過暢談諸葛亮發現劉備是一個值得報效的主公,這才拿出了自己多年以來制定的這一套戰略部署,《隆中對》。劉備聽了以後,真是茅塞頓開。多年以來劉備東奔西走,就像一個無頭的蒼蠅,沒有目標沒有成就。今天遇到了諸葛亮,用劉備的話說,如魚得水了。諸葛亮的戰略是非常完美的,但這個戰略必須要按照部署一步一步來。在任何一個步驟都不能有紕漏,最重要的就是荊州。
荊州失陷
沒想到往往最關鍵的地方就最容易出事,關羽的剛愎自用不但讓他丟了荊州,也丟掉了自己的性命。諸葛亮之所以把荊州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不僅是佔領荊州多了一塊地盤,還因為荊州的這支部隊可以牽制曹魏,阻擋孫吳。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位置,不容有失。關羽在前期是非常重視諸葛亮的謀略的,可到了後期他就忘了自己的使命所在了。不但不聯合孫吳,還主動出兵攻擊曹魏。這樣的兩線作戰是兵家大忌,雖然孫吳是偷襲荊州,畢竟錯誤也是在關羽。是關羽的輕敵和高傲,使荊州丟失的。諸葛亮的戰略在荊州丟失以後就已經失去了意義。但是諸葛亮還是盡心竭力的為了劉備的事業而奮鬥著。
諸葛北伐
關羽的失敗致使蜀漢集團失去了爭奪天下的機會,劉備的死亡更讓這個戰略失去了意義。此時的諸葛亮已經沒有退路,只有全力輔佐劉禪,舉起了北伐曹魏的大旗。隆中對在這時候已經沒有意義了,但是諸葛亮也沒有放棄恢復漢室的事業。雖然他知道自己北伐不可能成功,但是為了劉備的遺囑,為了蜀漢政權的發展。他還是要按照隆中對的大戰略進行北伐,這時蜀漢已經沒有了荊州方面的支援。得不到荊州的支援,自己的後勤還捉襟見肘,北伐多次都是無功而返。最後一次北伐,諸葛亮死在五丈原軍中。
總結隆中對
諸葛亮的一生對於蜀漢政權鞠躬盡瘁,對劉備的知遇之恩從不敢忘。隆中對是他還未出山是就已經制定好的戰略,這是一個完美的計劃,對於劉備這樣一個胸懷大志但沒有戰略目標和戰略基地的人來說,不亞於劉邦遇張良。使劉備在這以後勢力迅速躥升,憑藉諸葛亮的聰明才智迅速拿下了荊州西川之地,奠定了自己的帝王之路,讓劉備的事業達到了巔峰。這些成就全都來自諸葛亮,來自這個在南陽種地的一介書生。諸葛亮的智慧被後人稱頌,讚揚,他是智慧的化身,是我們敬仰的智慧之神。
《隆中對》就是他一生之中的神來之筆,沒有之一。
-
19 # 黃聖茗2019
以諸葛之才智,計劃沒有問題執行力有問題。
以劉備當時的條件,這簡直就是一個而且唯一的起死回生,山雞變鳳凰的計劃。可惜劉備管不住關羽,在執行聯合東吳方面被關羽一介武夫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孫權來向關羽的女兒提親,卻反被關羽侮辱,因此判斷蜀漢與自己的結盟並非真心實意而是暫且的利用。所以在關羽北伐接近成功時才會轉而聯合魏國滅了這個禍害!武夫政治能力臺有限,眼光和胸懷不能上升到國家民族和天下百姓的高度,一味只知道自我性情為人處世,卻又因為拜把兄弟私人關係而佔據權高重位,過河拆橋,完全忘記當初走投無路時東吳對劉備聯合的救命之恩。別說是“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換做任何人都必然要這樣選擇。唯有滅了關羽,才能繼續維持三分天下的平衡。就好像歐洲幾百年來德國,法國和英國之間的三角平衡關係,無論哪一方獨大,另外兩方必然聯合。諸葛亮後來在劉備眼裡的地位,根本不能和關羽相提並論。這也是君主制度下必然的弱點。
一句話,再好的計劃,也需要有足夠層次的人來執行,以劉備三人的學識和胸懷,能被諸葛扶持到那個高度,已經是奇蹟了。
-
20 # 白雪漂凌
在沒有遇到諸葛亮之前,劉備四處漂泊,屢戰屢敗,但劉備來到新野之後就感覺到劉備的春天到來了,遇到很多能人志士,交了好多江南朋友,其中有司馬徽,徐庶等人,並推薦了臥龍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才見到諸葛亮,草廬論天下,諸葛亮為劉備制訂了宏圖戰略計劃,這就是有名的隆中對,三國志裡的原話是這樣說的,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大,而智太短淺,遂用猖獗,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這段話的大體意思是首先劉備應占據荊襄之地做根據地,連個孫權共抗曹操,西川劉章闇弱無能,日後可取益州和漢中,這樣三足鼎立之勢可成,待天下出現變故,命一大將從從宛城洛陽出擊中原,劉備則率領西川之兵從漢中進攻,拿下中原,這樣就可以中興大漢江山了,這個戰略規劃大體上沒有問題,但人算不如天算,劉備集團基本上已經完成這個宏偉的計劃,可問題就出在關羽身上,劉備去了西川后,關羽鎮守荊州,關羽對劉備的忠心沒有問題,而且才華出眾,能爭慣戰,水陸戰術兵法都懂,但性格過於狂傲,這是最大缺點也是弱點,當初孫權要和關羽聯姻,關羽不但不答應還羞辱了孫權派來的使者,關羽的狂傲讓他忘記了諸葛亮當初囑咐他的戰略方針,南和孫權,北拒曹操,致使關羽和曹軍交戰時,孫權派陸遜偷襲荊州,隨後關羽被擒並被殺害,關羽的死又導致劉備為報仇發動傾國之兵對東吳宣戰,結果被火燒連營最後兵敗白帝城,劉備悲憤而死失去了問鼎中原的大業,也讓諸葛亮的隆中對落空,這不能不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在精確的謀劃也抵不住歷史的偶然性。3
回覆列表
引用一下毛澤東主席對《隆中對》評價:
諸葛亮之才智,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是非常有名的。其輔佐劉備,從四處流走的困境,到割據一方,同曹劉三足鼎立,著實不易。而這一切,誠如劉備當年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在《隆中對》的一番規劃。可見當時候的諸葛亮,對天下大局確實看的很透。正是因為這種大局觀,才使得後來能夠幫劉備在東奔西跑的困局下,得以生存並壯大。
但我們知道的是,最後蜀漢並沒有成氣候。隆中對中的“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的宏願最終也未能實現。毛澤東在點評這一段的時候,觀點直接指向隆中對,指出諸在這一點上,從一開始就出現了問題。毛澤東認為“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在毛澤東看來,隆中對最大的失誤就是“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因為在曹、孫、劉三足鼎立的三家中,劉備的實力是最弱的。曹操自不必說,孫權時代據守江東實力也一定比劉備要強。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分兵兩路出擊,無疑是敗招。
從另一方面來說,分兵兩路的荊、益兩州相距千里,中間有“難於上青天”的蜀道相隔,以三國時期的通訊條件,兩路兵力很難相互呼應,協同作戰。使得原本準備兩軍夾擊形成掎角之勢的想法,成為了自己主動削弱實力的敗棋。如此一行,分開兩路的軍隊,皆成為了人方刀俎下的魚肉。當年司馬懿就曾說:“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毛澤東在看評價的時候,能夠一語切中其要害,言古人之未言,足見其卓越的軍事戰略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