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留研

    1、周朝(公元前1066年一公元前221年),共計845年的統治,從表徵看,前所未有,空前絕後,然而與實際上的差距太大了。實際上,真正有效治理當屬西周(公元前1066年一公元前771年),則295年吧。 2、東周的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771年一公元前221年),在這550年中,中國應該是處於長時間的諸侯爭雄、七國戰亂之中,最終由秦始皇滅六國,在公元前221年時建立了大秦王朝,實現了統一中國的豐功偉業…

  • 2 # 博古齋-郭連合

    周朝可以延續八百年,主要得益於分封制。各諸候國都是周天子的子孫親朋及王公大臣。他們各處一隅但都不是很大,一般也就相當於現在的一兩個縣的範圍,再加上各諸候國內部的二次三次分封,一些小國也就幾個村的範圍,大家互相制約,互相監督,沒人敢起二心。另外,周朝對天子諸候各級可擁有的軍隊兵器都有嚴格的限制,再加上當時生產力低下,無法短期內製選大量兵器,無法迅速籌集糧草,所以就是有人想造反也很難成事。到了戰國時期,各諸候國依然延續周初的禮制,並無本質上的變化。直到商鞅在秦朝變法,得秦國生產力迅速提升,積蓄了足夠的糧草,工廠流水式作業製作了大批兵器、以耕養戰全民皆兵解決了兵員問題,重賞軍功激發了全民的戰爭情緒,一舉打破了各方的力量平衡,使得周王朝分崩離析迅速瓦解,其他各諸侯國也無力與之抗衡。

    周朝的分封制,和近現代的英聯邦基本是同樣套路。不瞭解周朝的人,參考一下英聯邦的形成及各國獨立後的現狀就明白了。

  • 3 # 被你牽著左手

    因為周朝前中期周王室有絕對的控股權,封的諸侯都太小,還要被王室吸血,其二生產力底下,沒有一個諸侯可以支撐挑戰周王室和其它諸侯所需糧食,人口儲備。不像戰國小諸侯被大諸侯蠶食,力量集中到一定程度,各個大諸侯兼併劇烈,人口和糧食等國力需求空前提升,人們開始了生產力發展,時代所迫,從而在社會形態上開始了一些變革和反變革(既得利益),生產效率上大力發展鐵農具和牛耕。被近代譽為最早軍國主義秦國,在孝公商鞅時國家大力推廣提供鐵製農具(軍隊還是青銅武器),正常損壞可以無償更換。誰見過這樣的軍國主義?!(還有其他方面的措施,法家法派區別於別家學說,尤其是儒家只有獎罰的疏通策略,雖然對你提出了底線要求,但是也同時提供你可以完成需要輔助工具和先進管理思想)

  • 4 # 蔡辣個公子

    周朝雖然是八百年的江山,但是除了西周以外和東周周恆王之前才算周天子真正掌權的時代,自從鄭莊公箭射周王之後,周天子權威下降,之後的春秋戰國時期都是諸侯紛爭,周天子並沒有起到之前的控制調和的作用,大權旁落,甚至楚莊王問鼎周疆也不能拿他怎樣已經說明周朝名存實亡。

    所以說周朝八百年只能說按照時間來講資料是這樣的,其他朝代的時間是實打實的,這樣一比,其實周朝比其他朝代也好不了哪去

  • 5 # 梧桐山2

    周朝只是存續了800年,不等於統治800年。東周經歷的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社會發展水平和生產力高低不一,決定了大統一需要很長時間,東周的存在更多的是名義上的象徵存在而已,秦武王在周室宗廟舉鼎,說明了諸侯國隨時可以將其吞併。但按時間來看,其實小國衛國存續時間更長,從殷強到秦統一後才滅國,苟延至少1000年,但並不能後說明什麼問題,歷史偶然性的事情還是很多的。

  • 6 # 火星的蜘蛛不結網

    周朝時間長達800年,是因為周朝是靠神仙滅了商朝的,大家看有天神輔佐不敢不服。為什麼後面的朝代時間不長呢?因為神仙死完了,周朝滅商後,姜子牙開啟封神榜,所有參戰神仙、修道的、會法術的,都被姜子牙殺身封神了,只有姜子牙忘記了封自己,成為滯留在人間的唯一神仙,沒別的神仙搗亂了,所以可以輕鬆報答周文王用車拉他800步的恩義。

  • 7 # 吉林你桐哥

    我平時看歷史的時候真的發現了一點,一個國家專制程度越深國家存在時間就越短,比如分封制下的商周,一個六百一個八百,這是後世兩三個甚至三四個朝代加起來的總數,秦朝和隋朝專制程度獨一無二所以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時間,漢朝初期實行郡縣與封國並存,所以有了四百年的江山……

  • 8 # 藏地小草

    話說商紂末年,文王遍訪天下名士,在渭水偶遇用直鉤釣魚的姜太公,在交談中文王發現姜太公雄才大略,希望姜太公能夠輔佐於他,姜太公已年邁為由讓文王揹他,文王背了800步便放下太公,太公即說一步一年,便保了周800年。此乃傳說,不必當真!

  • 9 # 有戲菌

    首先,周朝是分封制,而後世都為中央郡縣制。所以東周中央其實已經毫無統治力,底下諸侯打得死去活來,名義上依然尊周。而後世封建王朝不行。

    其次,周公制定了宗族制度和禮樂制度,即尊崇祖先,遵守禮制,這類似於讓大家有共同價值觀和文化信仰,影響深遠,如孔子就唸念不忘要恢復周公制度。 而項羽劉邦在見過秦始皇的儀仗後,生出了“彼可取而代之、大丈夫當如是”的人生理想,為後世改朝換代者們作出了不朽的示範。

    最後,周時生產力十分低,階層升降變動緩慢,因此社會和人性需求的變化相比後世穩定。

  • 10 # 理想堅強

    周朝只是名義上有800年江山、確切始建於公元前1046年實際掌權到前771年至周幽王末年、天下分為二十五個諸侯國、且大國吞併小國、強國欺凌弱國、只是這些諸侯國都覺得周天子的存在還有用、所以周天子只是徒有虛名而無其實、周天子後期的江山、只是名義上的、而不是實際的、更多的是後世史學家認為周朝是800年、實際上週朝的天子掌權不過300年、從771年以後周天子只是象徵性存在、所以周朝至幽王死後實際已經崩潰

  • 11 # 寒鯤

    只能說周朝存續了八百年,不能說周朝擁有八百年江山。為什麼這麼說呢?可以從地方治權與周朝王畿兩個方面談:

    三代時期地方貴族全面掌握地方治權並承擔政治風險

    周朝體制運作最為穩定的西周時期,是夏商周三代之一,地方治權並不歸中央掌管,而是由氏族(夏)、方國(商)、封國(周)全權掌握,周王能夠切實統治的只有關洛一帶的王畿。換言之,當一個地方因其統治不當而引發政治危機時,過錯僅僅侷限在封國層面,不會波及到周王廷,給周朝提供的容錯空間很多。而且,在商業不算髮達、學問貴族壟斷的三代時期,封國貴族本身就是地方最強勢力(政經文武全面最強),且已獲得最全面的地方治權,掌權的封國貴族便不可能像秦以後的地方豪族那樣,與中央在地方的代理人爭奪地方治權,進而引發統治危機。

    周朝直接統治的面積僅僅相當於日後秦漢社會的內史轄區或司隸校尉轄區

    周王既是周天下的天子,也是周王國的君王,前者是間接分封統治,後者是直接畿內統治。也就是說,周王所擁有的江山只有後世帝國的京畿地區那麼大,並不是什麼值得誇耀的事情。何況,只有西周三百年擁有整個關洛地區,到了東周,周王的江山逐漸從洛陽及其周邊地區變成孤零零的洛邑,甚至還分裂成兩個周,哪裡算得上擁有八百年江山?周朝連八百年關洛地區都沒有牢牢擁有過。

    總之,周王朝既不能在八百年間,擁有關洛地區以外的地方治權,又不能穩定保持關洛地區的治權,連治權都不充分,自然談不上擁有八百年江山。這樣的制度設計,只能保證周王朝的存續,但並不能保證周王朝時刻掌握實權,這既是周武周公建綱立制時期的歷史侷限性所致,也是後來百代皆行秦政制的原因。

    所謂其他朝代,無不是秦以後的帝制皇朝,這些個中央集權的皇朝,雖然保證不了統治的時長,卻逐步擴大了直接統治的空間範圍,相對於周天子式的有限權力,中央集權官僚體制為秦以來的皇帝們提供了更加紮實且全面的治權,孰優孰劣,顯而易見。

  • 12 # chunhuilang

    其實各個朝代的更替都是因為人口增多,貧富差距拉大,財富無法滿足大部分人造成的。越早生產力水平越低下,產生這一興亡週期需要的時間越長,後期生產力發展,這一週期發展的就更為迅速,這是大的原因。

  • 13 # 雪夜飛鴻65299062

    周朝之所以能夠延續八百年,得益於分封制和宗法制。自秦一統六國推行中央集權皇帝專制和郡縣官僚制以來,很少有王朝能夠享國三百年以上。每到王朝後期,基本上都會出現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這套體制一方面有利於增強中央實力,集中人力財力物力應對戰爭和興建大規模工程的需要,另一方面則使地方逐漸失去了自主性。廣大帝國只有一個主人——皇帝,官僚只是代理人,因而整套機制就會出現代理人危機。從人性上講,不能苛求代理人能夠將被代理人的事務做到如同本人事務一樣處理,追求“回扣”的動力則非常強大,所以王朝後期的官僚機構必然會膨脹臃腫、結黨營私、貪汙成風、效率地下,國家機器日漸腐朽。官僚機構的層級越多,出現這種危機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中央政令的消極影響透過自私自利的官僚階層會成倍放大,造成大規模的民意不滿,一旦無法透過體制內製度得到釋放,就會形成大規模農民起義。從大體上講,秦以後這套機制發展得是越精緻,地方實力雖有反彈,但總體趨勢是變得越來越虛弱,老百姓所受到的監視和壓制也越來越厲害。如秦和西漢的太守平時教民耕耘並帶民巡狩,戰時則徵發郡縣兵並統領作戰,地方保留了部落聯盟時期全民習戰的傳統。文武不分,文武並重,文人亦戴劍披甲。所以秦漢時期的官僚和百姓血氣旺盛、朝氣蓬勃、慷慨任性,明清時期的官僚和百姓則麻木不仁、唯唯諾諾、鑽營成風。重壓之下,整個民族的膝蓋都跪下了,兩面派作風成為官僚黎庶的普遍精神面貌。

    相對而言,周王朝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更有靈活性。周天子是諸侯共主,而非天下唯一的主人,諸侯下面的大夫卿士也有自己的封土,有全面的自治權力,社會矛盾轉化成統治階層內部的矛盾,透過諸侯大夫之間的權力領土糾紛得以調和,沒有出現兩大社會階級的尖銳對立,被統治階級偶爾的反抗也不會造成全面性的危機,民間亦有騰轉挪移的空間和餘地,活力十足,因而才會出現百家爭鳴的思想興盛局面。士可以成為帝王師,透過先秦時期的著作可以窺見民族的自信和自尊,可以說先秦是中華民族活得最真實的時期。

  • 14 # 攻於九天

    真正的周王朝也就西周,東周是諸侯的時代而不是周天子的。周朝跟歷代的其實差不多,只是因為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使諸侯國始終不能擁有一統八荒的絕對實力而得以延續,苟延殘喘了幾百年。三大制度除了分封宗室為諸侯建藩以拱衛王畿之外,還一定程度的削弱了諸侯們的凝聚力。你想啊,最初分封的地盤就那麼點,一個諸侯經過幾百年繁衍,總要有後代吧,後代最後會在原有領地的基礎上繼續分封,這樣一代代下來,諸侯國手中實際實力就有很大水分了。而諸侯國也有總體實力相仿的對手,所以最後就形成了一個局面,大家實力都差不多,你吃不掉我,我也吃不掉你,變相的就形成戰略均衡。即使有很強的諸侯國對周天子不臣或者有兼併其他弱小諸侯國的意圖和行為,周天子就會適時站出來號召天下來討伐不臣。這種平衡才是周朝享祚八百年的最根本原因,即使權威大不如前的東周,也依然能頂著天子的頭銜延續國祚。

    諸侯國想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它面對的對手不是一個周王畿,而是天下所有有異心而奉周的諸侯國,春秋時代就是例證。其實在東漢末年也有一個例子,那就是天下諸侯早已不臣卻未有誰妄圖登基稱帝,而袁術一登基,天下諸侯就立刻跑出來“討伐不臣”,即使不出兵出力,也會在道義上譴責。這個例子和春秋時代稱霸諸侯們的尊王攘夷相應證。而到了戰國時代,宗法制和禮樂制的影響降到谷底,分封制也在不斷的變法中開始鬆動,只要誰率先造成國內政治,經濟,軍事的全面改革和整合,形成中央權威,加強集權,誰就能在即將來臨的亂世中獲取壯大的資源而不被分化,直到最後建立對所有諸侯的“絕對優勢”,剩下的就是敲爛打碎,細嚼慢嚥了。像管仲率先提出尊王攘夷,商鞅在秦國的鐵血變法,他們才是那個時代的明白人。看清本質才能對症下藥。

  • 15 # 使用者21313732842

    首先,你的問法就很有問題。周朝並沒有八百年江山,周朝只是存在了800年而已。前300年,周朝還叫西周,那個時候他就分封了幾百個諸侯國在他的周圍。這些諸侯國有自己的軍隊,自己的政權,可以自己頒發官職,收取賦稅,實際上就是一個個小小的獨立王國,但是這個時候周朝最起碼還是對這些國家有所控制的。到了後500年,周朝連這一點控制力也沒有了,所謂的“江山”就只剩下洛陽王畿周圍一丁點的地方。各個諸侯國相互攻殺,已經沒有人再在意這個所謂的“天子”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所以周朝之所以能延續800年,正是因為他後期而沒有一點用,沒有一點價值。放在那裡噁心,但是去拿的話又沒有什麼卵用。所以各個諸侯國就把它放在哪裡了。

  • 16 # 歷史繁華背後

    首先我們要知道周朝雖然存在了八百年,但是卻並沒有真正掌握擁有八百年的江山!而關於周王朝之所以能夠存在八百年!

    成唐個人認為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周朝時期實行的是分封制,而不是後世權力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權制!在周王朝建國的時候,周天子採用了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和井田制來完成了,周王朝國內勢力的制衡!

    西周

    在軟實力方面:周天子建國之初分封了大量的宗族子弟建立諸侯國,成為諸侯王。意圖用血脈和宗法來維持國內的微妙平衡,建國後歷代周天子又透過大量聯姻和推崇禮法極大的穩固了之前建立的各個諸侯國相互牽制的微妙平衡!

    而在硬實力方面周天子(西周)作為國內地盤最大,實力最強的諸侯,又有神權天授的名義,所以也沒有哪個諸侯敢於挑釁周天子的權威!

    東周

    後來到了周平王東遷建立東周的時候,由於周平王得位不正,又聯合犬戎間接殺死了周幽王,使得首都鎬京城和宗廟遭到了嚴重破壞,所以周平王雖然的到了周天子之位,卻並沒有的到所有諸侯的認可!隨著周天子的實力慢慢的沒落,政令再也出不了洛邑,周天子也就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吉祥物!

    但是由於並沒有哪一個諸侯能夠擁有代替周天子的實力,也沒有哪一個諸侯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當出頭鳥,所以在哪個分封天下的時代背景之下,周王朝才能存在八百年之久!

  • 17 # 諶人

    周朝西周(前11世紀中期-前771年)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共37王,共計存在791年。

    周朝能長期存在最重要的原因;與古中國人極其講究正宗正統、尊卑有序、克己復禮有關。一,“武王伐紂”代商建周,具有高度正義性和廣泛民意性,代表了歷史進步,任何諸侯王無法否定。二、周王室擁有象徵天下的九鼎,任何野心家、梟雄不敢輕易僭越。九鼎是大禹建夏所鑄,象徵九州。商朝時,鼎表示王室貴族身份: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諸侯用七鼎,只有天子才配用九鼎。三、周朝用“禮”對人的身份進行劃分和規範,形成森嚴等級制度;用“樂”緩解社會矛盾。這套禮樂制度對變革思想的囚禁、對維護周朝統治起了重要作用。

    應該說;周朝名義上很長,實際早已對各諸侯國失控。標誌性事件有;

    公元前712年,魯桓公謀殺了兄隱公,自立為國君。破壞了由周天子冊封諸侯的制度。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率陳、蔡、衛等國軍隊討伐不守規矩的鄭國,發生“繻葛之戰”,周桓王中箭,落荒而逃,周天子威信掃地。

    公元前706年,楚國國君熊通不顧周桓王不允,自行提高等級稱為楚武王。周天子已無能為力。

    在後來的“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爭霸時代,周朝只擁有“天下共主”空頭稱號;經過周王室周平王放任外族殺死生父周幽王、遷都洛陽的內耗,周王朝實際已名存實亡,淪落為一個看諸侯強豪臉色說話的中小諸侯國。後來,周朝的九鼎不知所蹤(有沉入泗水和被秦劫掠之說),周朝已失去存在的法理依據。

  • 18 # 皓瑋馮建華

    周朝其實也屬中國文明一次兌變!殷商是個信鬼神朝代!周公制周禮作周樂廢兄終弟及為嫡長制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但傳至第九代厲王已是物是人非!八百年也只是虛名罷了!按齊楚被封同期計算此兩諸侯國比周更長,因為秦始皇的曾祖父滅了周天子而始皇滅了齊楚|

  • 19 # 歷史研習社

    “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蒙學經典《三字經》在介紹周朝歷史時如是寫到。的確,周朝(前1046-前256)是綿延時間最為久長的王朝。無論對比前代商王朝的500多年,還是對比後代宋朝的319年(960-1279),唐朝的289年(618-907),亦或是明代的276年(1368-1644),周朝都是當之無愧的No.1。除了商朝的國祚和周朝還比較接近,後代大一統王朝的國祚,其佼佼者連周朝的一半都比不上。那麼,周朝的“長壽秘訣”,又有哪些呢?

    (一)封邦建國,拱衛王室

    後世很多大一統王朝最後都亡於外敵入侵。比如,宋亡於蒙元,明亡於流寇與滿清的雙重打擊。毫不例外,周朝也遭逢了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犬戎的入侵使得周王朝遭受了滅頂之災,天子周幽王被殺,豐鎬故都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周王室不得不東遷洛邑。但東遷的周王室竟然在東方地區又延續了五百多年,這是為什麼呢?這要歸功於周王朝所特有的“封建制”,即封邦建國,拱衛王室。每個諸侯國都是一個近乎獨立的個體,擁有自成一體的宗族、軍事和內政系統,這些諸侯國之間又透過宗法、婚姻等關係彼此聯絡,結合成一個緊密的共同體。正所謂分中有合,閤中有分。這種體制的好處在於,王朝所面臨的風險被大大分解了。在下墜的過程中,把雞蛋放在多個筐子的危險性,要遠低於放在一個筐子裡的危險性。這一點,在周王朝遭受犬戎入侵的時候得到了完美的呈現。“平王東遷,晉鄭是依”,依靠封建體制,周王朝在成周洛陽附近構建了新的王畿宗藩系統,站穩了腳跟;而留在關中舊地的秦國封君通過幾代開拓,最終驅逐並消滅了犬戎。整個春秋時代,強大的諸侯國一直在發揮作用。在“南夷北狄交熾,中國不絕如縷”的危難關頭,春秋五霸的第一霸齊桓公,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號,遏制住了蠻夷戎狄的凌厲攻勢,解救了眾多瀕臨滅亡的諸侯國,有力的捍衛了諸夏的文明。所以孔子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而日後的晉楚爭霸,實際上是以晉國為首的周文明,對抗以楚國為代表的南方文明的鬥爭。在王室衰微不振的時候,諸侯勇敢的挺身而出,承擔了歷史的使命。 (管仲像)

    與此構成鮮明對比的是“強幹弱枝”“守內虛外”的宋朝。關於靖康之難,南宋大儒朱熹有一段犀利的點評:“本朝鑑五代藩鎮之弊,遂盡奪藩鎮之權,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禍,虜騎所過,莫不潰散。”宋朝將一切權力集中到中央,在遭遇外敵入侵的時候,一旦中央失守,地方也便潰不成軍,無力組織反抗。明朝在面對滿清入侵時的表現則與宋朝類似。而封建制的周朝,憑藉地方上完備的軍政宗法系統,卻可以有力的抵抗蠻夷戎狄的入侵。

    (二)區分國人野人,資源按等級分配

    漢、唐、明這些大一統政權,最終亡於民變。從赤眉黃巾,到瓦崗黃巢,再到李自成、張獻忠,此起彼伏的流寇與民變簡直成了大一統帝國的阿喀琉斯之踵。奇怪的是,在漫長的兩週八百年間,這種大規模的民變卻不曾存在。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國人大暴動”,僅僅是首都“國人”對周厲王個人的反抗,和後世的農民起義毫無關係。“國人”反抗成功後的處理方式也和後代不一樣,不是改朝換代,而是放逐暴虐的厲王。

    這要從“國人”的身份說起。

    和今天的“國人”泛指公民不一樣,周代的“國人”,其實是一小撮和貴族有關聯的人。大多數國人,其實就是貴族,或者是貴族的後裔。他們住在“國”這種較大的都邑中,因之得名。與“國人”相對的概念則是“野人”,他們是戰爭的俘虜,是被征服的民族,居住在城市之外的土地田野中。“國人”負責提供兵源和勞役,“野人”則負責農業生產,提供農產品。二者分工明確。舉例而言,孔子作為一個破落的貴族(國人),射(射箭)、御(駕車)這些戰爭技能是非常嫻熟的,但卻“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對農業知識並不瞭解。這就體現了國與野之間的區別。“國人”“野人”的分工,使得被征服者被牢牢束縛在土地上,無力反抗。而作為既得利益者的“國人”,在對君王不滿時,也只需驅逐國王、另扶植一個貴族上臺執政即可(即所謂的“共和行政”),無須大規模暴動。但戰國秦漢以後,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國人”和“野人”漸漸混同,不再有徵服者與被征服者的區別。作為中央集權國家統一的“編戶齊民”,所有人既是自耕農,又是戰士;既要為國家生產糧食,又要為國家輸出兵役、勞役。這種全民皆兵的體制使得戰國時期計程車兵數量暴增,但卻帶來了巨大的問題。一旦打仗,農業生產勢必受到影響;而一旦大量軍隊在戰場上被翦滅,這個國家便很難恢復元氣了,馬陵之戰以後的魏國和長平之戰以後的趙國皆是如此。 (長平之戰趙國陣亡四十萬人,從此一蹶不振)

    大一統國家建立以後,這種兵民合一的弊端愈發凸顯。杜甫的《兵車行》裡寫到:“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棘。”正是這種弊端的真實寫照。國家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勞役行動(修長城、修運河等等),勢必會影響到農業生產。對國家來講,後果是當年賦稅不足;對於個人來說,輕則自耕農破產淪為佃戶,重則家破人亡。失去了土地的自耕農,漸漸淪為流民,這便是不穩定的根源。後世大一統王朝中,只有宋朝並沒有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也是得益於實行募兵制,實現了農民與軍人的分離。

    反觀周代的“國”“野”分工,職分明確,各有其應擔的責任,這和後世的兵民合一有著顯著的區別。這便是周朝國祚久長、鮮有大規模民變的原因。

    參考文獻:

    杜正勝:《編戶齊民》朱熹:《朱子語錄》李峰:《西周的政體》趙世超:《周代國野制研究》

  • 20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其實不僅僅是周朝,上古三代,夏商周,時間都比較長久。夏朝和商朝的滅亡,也不是因為國內的奴隸起義,或者是哪個諸侯造反給滅的,而是外邦的入侵。商人滅夏朝是外邦入侵,周人滅商朝同樣是外邦入侵。

    那麼,這些朝代,尤其是周朝,歷史為什麼那麼長久呢?換一句話說,這時候的朝代,其穩定性為什麼那麼強呢?

    我覺得根本的原因,是由在夏朝和商朝已經有雛形,而在西周初年確定下來的分封制,有莫大的關係。

    (分封制)

    分封制是一種金字塔型的結構。周天子站在金字塔的塔尖,接下來是諸侯,再接下來是卿大夫,是士,然後是平民,奴隸。貴族的爵位,也是公侯伯子男,由高到低排列。在官僚體制上,又採用的是世官制。也就是說,爹的官,兒子可以繼承;兒子的官,孫子可以繼承。而繼承的方式又是嫡長子式。如果一個兒子是庶子,是次子,他就沒有機會繼承官位爵位。

    在這個金字塔上,在這套體系之中,除了平民和奴隸,所有的貴族,他們都是有封地,有百姓的。周天子官最大,他的封地和百姓最多,諸侯小一點,諸侯的封地和百姓就少一點。

    那時候,每一個人剛一出生,就決定了他今後的命運。你是諸侯,你不會想著要當週天子。在整個西周時期,包括後面的春秋戰國,都很少有諸侯說,自己要取代周天子而代之的這樣一種情況。不僅僅是不可能當週天子,就是把官爵升高也不太可能。楚國剛剛分封的時候,封的是子爵。後來在春秋時期,楚國壯大了,東征西伐,佔了很大一片土地,成為當時諸侯國中,土地面積最大的一個國家。後來楚武王就去對周天子說,我都是這麼一個大國了,能不能把我的爵位提高一下啊?周天子不答應,諸侯也不答應,這就把楚武王給惹怒了,他說你不答應,那我就自封為王,所以他就叫楚武王了。但他也就是自己過把癮而已,他並不可能取代周天子。

    (強大的楚國還是小爵位)

    秦朝建立以後,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秦始皇沒有采用分封制,是郡縣制。後世的皇帝,雖然也有分封,但大都也是郡縣治。除了皇帝一個人,有天大的權利以外,皇室的其他成員,不可能再有封地,也不可能有權力。官員們也不再是世襲的,爹當了官,並不表明,兒子也可以當這樣一個官。這時候,整個國家各階層,再不是金字塔式的。而是標杆似的。皇帝這根標杆高高在上,其他人都趴在地上,對皇帝仰視。

    金字塔式的社會,一般不管是諸侯還是平民,都不大可能造反,第一,造反成功了,獲得的權力也不會增加很多,第二,你也不可能獲得那樣的權利,別人也不認可你。這樣的社會就顯得比較穩定。

    但是,標杆式的社會就不一樣,你只要當了皇帝,你就可以成為標杆,因此誰都想當皇帝,誰都想爬到這個標杆的頂端。所以這樣的社會極不穩定。皇帝無時無刻不在提防著大臣們將軍們百姓們造反,而百姓們大臣們將軍們又無時無刻不想著造反,當皇帝。

    (天下都是朕的)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自秦朝以後,王朝造反的就變多了,時間自然就不長久了。

    不過,我們並不因此就說明,西周是一個完美的社會。恰恰相反,這依然是一個權力社會,等級社會,只是沒有後世的王朝那樣極權而已,依然是我們要批判和揚棄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試官:“請你自我介紹一下”,最常見的面試問題,你會怎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