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聚氺軒
-
2 # 安平144796971
朱元璋廢宰相建內閣的主要目的,就是絕對鞏固皇權。由皇帝親自運營六部九卿,設內閣為皇帝的秘書機構。
優點是皇權絕對權威,缺點是若皇帝懶隨無能,則國事必非。而宰相制則不同,宰相可以擇選任賢,縱皇帝昏庸,但宰相賢明,天下可安。
-
3 # 花武昌魚
中國的宰相制度起源於商代,丞相之名始於秦,秦朝正式建立了宰相制度,丞相則是中央行政體制的首腦。宰相只是中央行政體制中的一個通稱,每個朝代稱呼不一樣。秦漢時期,稱丞相或相國,東漢時稱為司徒;隋唐稱宰相為中書令、侍中、尚書三者官員的通稱,具體名稱則因時而異。然而,宰相制度發展到明朝時卻被廢除。
秦王嬴政設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同為宰相之職位。隋唐時期,建立了以三省六部制,標誌著宰相制度的進步和發展。唐代的宰相制度,是在沿襲了隋朝舊制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政事堂地位日漸提高,成了宰相議決軍國大政的最高國務會議。
五代十國至宋代,宰相制度基本上沿襲唐制。明太祖洪武建元之前,設有宰相,及至十三年左相胡惟庸專權,遂罷中書省,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
明朝初中央設有中書省、大都督府、御史臺“總天下之大政”。中書省為百官之首,權力非常大。朱元璋為削弱中書省和百官的權力,首先廢除了丞相的權力。洪武九年,朱元璋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合稱三司,分管掌管地方民政、司法、軍事。
朱元璋是透過農民起義登上皇帝寶座的,在對待功臣問題上,朱元璋做到了“誅戮功臣”,其殘忍程度千古未有。朱元璋廢相後,所有權力都集中在皇帝一人身上。沉重的政務負荷使他不得不開始尋找制度上的對策。於是,“內閣”應運而生。到明成祖朱棣時期,真正意義上的內閣才成為皇帝的智囊團。
宰相制廢除,皇帝對朝臣、百姓都有強烈的戒心。於是,效忠皇帝的特務機構又出現了——錦衣衛組織,這個組織逐漸又變成皇帝懲罰異己者的工具。錦衣衛也是後來東西廠衛的先例。
朱元璋雖規定宦官不能幹政,但隨著後世皇帝的需要,宦官逐漸得到皇帝的重視,於是司禮監與內閣並立。皇帝為了彌補廢相帶來的制度上的缺失,不斷利用內閣與司禮監互相彼此制約。廢相其實是“皇權”和“相權”之間的鬥爭,標誌著由君主集權發展到君主專制的演變,最終推向了君主獨裁,應該說是一種退步。
-
4 # 鹹魚談歷史
我們先看看廢除宰相制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什麼?很明顯是皇帝為了提高中央集權。
歷史對明朝的皇帝朱元璋褒貶不一,畢竟沒有一位皇帝把開國攻城殺光的,這也是為什麼朱元璋廢除宰相制的原因。
那麼宰相制的優缺點也顯而易見了,優點有助於幫助皇帝處理政務,這也是為什麼宰相制能存在幾千年的原因;缺點則是容易形成一人一下,萬人之上的局面,這是歷代帝王萬萬不願看到的。
-
5 # 援庵講史
明朝廢除宰相制是在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洪武年間,歷經生死才拿下江山的朱元璋生怕有人從他手裡奪走這個天下的一分一毫。老朱坐上了皇位那天起就想著怎麼能把這個位置坐穩,怎麼能讓他的子孫坐得更穩。
說句不好聽的,天下是我打下來的,你們都是我的打工仔。你們出的力我都已經給你們加官進爵回報你們了。我不需要一個人來分走我的權利,甚至分走我子孫後代皇帝的權利,不需要任何打工仔分走皇權的任何一部分。
弊端:1. 以前皇帝和宰相兩個人的工作量現在全部壓在了皇帝身上。上到軍國大事,下到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得皇帝你一個人來操持把關。皇帝負擔太重了,真的能累死人。比如我們的雍正皇帝。
2. 遇到年少或不務正業的天子,宰相容易把持朝政一家獨大。皇權容易旁落甚至易姓。歷史和朱元璋開了個大玩笑,他親手廢除的丞相制沒想到後來卻讓不是宰相的高拱和張居正兩人比宰相還要宰相,甚至已經凌駕於皇權之上了,世人只知張閣老不知有萬曆帝。再比如那句“汝託名漢相,實為漢賊”的曹操!
3. 宰相這個位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一旦空缺,朝中就會有無數雙眼睛盯著這個位置,來明爭暗鬥,容易形成大小集團,割裂團結穩定的局面,形成內耗。
優勢:1. 多了個全面手幫助皇帝分擔了很多政務。皇帝只要壓得住宰相,那可真的是清閒的多。皇帝只有一人,宰相卻可以多人,累死一個還會有下一個。
2. 國家在制定任何國策時,宰相都會以自己的工作經驗來參考判斷這項國策的可行性與短板。針對短板,根據實際情況給出相應的修改意見或執行方案。這樣可以規避很多不成熟或是有弊端的政策。
宰相是聯絡朝中大臣和皇帝的有效渠道,能讓基層官員的聲音上達天聽,也能讓皇帝的聲音下達到各個單位。
-
6 # 舊巷深處
宰相在我國古代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主要職責是輔佐皇帝和參謀決定國家大事, 素有“百官之首”的稱號。由此可見,在古代宰相權利很大,這樣長期發展下來便威脅到了皇權的威嚴,而產生了君權和相權的矛盾。可以說到了明朝,君王和宰相的矛盾愈加激烈,於是明太祖宣佈廢除宰相制度,其目的當然只有一個——鞏固皇權。
(明太祖 朱元璋)
一、宰相制度的演變關於我國的宰相制度的正式確立是在秦朝,秦始皇設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 同為宰相之職位。兩漢時尚書檯職權大增, 逐漸取代三公。魏晉南北朝時, 三省制初步形成, 經隋朝的發展, 在唐初走向了成熟。經五代十國至北宋, 二府三司制最終確立。元朝實行中書省一省制。明初廢丞相, 不久設內閣輔政。明清內閣有名無實。宰相制度演變具有內朝官向外朝官轉化,不斷壓抑相權以加強皇權,職位的設定由實位轉向虛位,分權後又注重事權的相對集中的特點。
宰相制度演變的原因在於:君權與相權的矛盾;各種政治力量的變化;客觀環境的變化。
二、宰相制度的優勢說道宰相制度有什麼優勢,首先咱們得具體瞭解一下宰相的日常工作了。前面說過,宰相的職責主要是輔佐皇帝和參謀決定國家大事, 宰是主持, 相是輔佐之意。
也就是說在國家重大政治活動的決策過程中,除君主獨斷以外, 宰相也參與決策, 宰相實際上是圍繞於君主左右的決策群體。宰相作為政府的最高管理者與官僚代表, 是歷代封建王朝中樞決策機構的首腦或首腦群體, 決策的最終定論固然由君主獨斷, 然而整個決策過程中的調查、草擬、審查、駁議、修訂等, 幾乎全由宰相參與並主持進行。
由此可見,宰相制度的存在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以幫助皇帝更好的做出決議,以防皇帝做出錯誤的決定。宰相作為決策團體,在重大國家政治活動的決策過程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宰相制度的弊端上文說道,宰相在國家大事的決策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並且,丞相總領百官,協助皇帝處理政務,地位高 ,權力大。因此,宰相制度的弊端也就顯而易見了。試想,這樣一個擁有巨大權利的決策團體,是否會威脅到皇權的穩定呢?這是每一位皇帝所擔心的事情。所以自宰相制度誕生以來,便萌生出一個巨大的隱患:皇權的相權的矛盾。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道理是每一位君王所明白的道理。由此可見,宰相制度的最大弊端在於——嚴重威脅了皇權的穩固。
四、總結講述了宰相制度在我國曆史的演變過程,以及宰相制度的優勢和弊端。所以,我們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無非是感覺到自己的皇權受到威脅,從而廢除宰相制度,將權利集中於自己的手中,穩固皇權。
-
7 # 125878215蜂獾
感謝悟空邀請。武則天為自己立無字之碑,是非功過讓後人評說,皇帝稱自己為孤家寡人,武則天一生殺人無數,手段慘忍,自己親生兒子女兒照殺不誤,就是為權力,為了皇帝的寶座,一代女皇武則天,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宰相狄仁傑對武則天的評價是功過參半。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也一樣,一生殺人無數,火燒慶功樓誅殺大部分開國功臣良將,朱元璋1368年在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當時胡惟庸為宰相,位高而且權重,日益驕橫,懈怠政事,1380年朱元璋以擅權枉法處死胡惟庸和有關官員,從此廢除中書省,不再設丞相,朱元璋成立錦衣衛,正式成立軍事特務機構,可以偵察,緝捕,審判,處罰罪犯等權力,有自己的法庭監獄,又稱詔獄,抓進詔獄,採取剝皮,抽筋,刺心酷刑,多少大臣慘死在廷杖朝堂之上,工部尚書薛祥就是被活活打死在朝堂上,貪汙60兩白銀格殺勿論,朱元璋鐵腕懲戒吏治腐敗,親自詔令天下,為惜民命,犯官吏貪贓滿六十兩者,一律處死,決不寬貸。對於貪汙朱元璋不管涉及到誰,決不心慈手軟,一查到底。跟他一起造反起家的功臣悍將,他們有恃無恐,朱元璋首先拿身邊高階幹部開刀問斬,戶部官員和地方官員相互勾結,採取預先空白報表蓋印後私自填寫支出資料,營私肥己貪汙財物,朱元璋發現後,立即將各地衙門掌印長官全部處決,副長官打百棍邊疆充軍效力。刑部尚書接受一死囚賄銀萬兩,全家20口人自殺。兵部侍郎接受逃避服兵役世襲軍戶所賄白銀達23萬兩,送上斷頭臺。朱元璋對自己培養的高階幹部決不姑息遷就,告誡他們盡忠至公,不為私利所動,朱元璋採用殘酷刑法處置貪官,挑筋,斷指,斷手,削膝蓋,剝皮揎草,把人皮剝下,裡面填充稻草和石灰,放在後任公堂座旁邊,以警示繼任官員不要重蹈覆轍。朱元璋執政31年,殺掉貪官汙吏15萬人,然而貪官還是前赴後繼,能否殺盡貪官,晚年發出感嘆,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屍未移而人為繼踵,治癒重而犯愈多,的哀嘆。
-
8 # 歷史紀錄片愛好者老王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我的觀點有四個。
1、他的能力不需要丞相;朱元璋是少有的貧民皇帝,真的可以算前無來者後無古人。從要飯和尚做到皇帝。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可以說他曉知各個階層,從貧苦百姓到縣級幹部,州級幹部,甚至國家級幹部,都非常瞭解。所以他有能力管好各個事物,管理好各個官員,無論是小到斷案,大到國家決策,能力超常的一個皇帝。
2、朱元璋是一個疑心極其重的皇帝;從一開始楊憲欺騙他,謊報業績,胡惟庸專權,李善長欺瞞不報,劉伯溫覺得他不是一個仁君開始覺得文官不可信。再從藍玉跋扈,下面的將士只知將令不聽君言,這就導致文武官朱元璋都不信,所以必須得大權獨攬。
3、童年的悲慘遭遇,心裡極其敏感,吸取前朝(宋元)的經驗;尤其是宋朝,丞相權利極大,賈似道之流甚至可以欺上瞞下,認為所有人都不可靠,不可能分權給二把手。
4、淮西黨太過分,怕後期子孫太被欺負。尤其是劉伯溫死後,沒有任何人能鎮住他們,他們功勞又太大,所以必須得制衡他們,所以搞死了胡惟庸,分來了權利。
-
9 # 歷史小八卦迷
很榮幸能回答這個問題。宰相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中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又稱丞相、首相、宰輔等等。據傳宰相起源於春秋時期,被譽為“法家先驅”的管仲便是齊國的宰相。後來,秦朝立左、右丞相;漢朝立三公制;晉朝開始執行多相制;到了元朝,參知政事的大臣,都可算是宰相,人數直達十餘人。而到了明朝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下旨廢除丞相制,由皇帝親自決定國家各種大事。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麼要廢除宰相制呢?
導火線:胡惟庸案,給了明太祖朱元璋一個廢除宰相制的藉口。胡惟庸案件,號稱明初四大案件之一。胡惟庸案件歷達十餘年,因此事件牽連之死的就有三萬餘人,可見其案件的慘烈程度。
洪湖十三年正月,當時任職丞相的胡惟庸熱情地相邀請朱元璋到其舊宅一遊,說是枯井冒出了甘泉。這是一大祥瑞啊,朱元璋高高興興的赴約。誰知到了西華門,有一名謂“元奇”的太監,突然急得說不出話來,拼命指著胡家的方向。朱元璋是誰?從底層摸打滾爬上來的皇帝。他危險意識甚高,見此情景調轉馬頭,立即回宮。
登上高高的宮城,朱元璋遙望胡家,果然見其屋頂塵土飛揚,牆角周圍佈滿殺手。朱元璋大怒,立馬下旨,當天就處死了胡惟庸。
胡惟庸是一國之宰相,他的叛亂,不管是真是假,都給了明太祖朱元璋一個廢除宰相制的好藉口。
根本原因:宰相權力過於強大,損害了皇帝的利益。宰相的權利有多大?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遠的不說,就說那上文提到的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宰相胡惟庸。他當了很多年的明朝獨相,可謂是一手遮天。對於大臣們上的奏摺,胡惟庸都要過濾一遍,凡是對自己不友好的奏章都被他扣下從而不見天日。權利一大,心就野了,什麼貪汙受賄啊,陷害忠良啊,胡惟庸乾的可順手了,壞事也就做的越多了。一經發現,明太祖朱元璋怎麼可能容忍?
作為一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他對權力有著強烈的控制慾。除去一個胡惟庸,還會產生下一個胡惟庸來攘權奪利。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廢除宰相制度,徹底除去宰相隱患,把權力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上。這樣一來,明太祖朱元璋不僅加強了中央集權,還保障了他作為皇帝的絕對權威。權力的爭奪,才是明太祖朱元璋廢除宰相制的真正原因。
宰相制的利與弊。在小編看來,宰相制對於封建王朝的發展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弊端。皇帝也是人,他的精力也有限。宰相的存在就是為了輔佐皇帝、幫助皇帝處理各種政事。最重要的一點,宰相的存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遏制皇帝大權獨攬,獨斷專行。
對於歷史上出現的那些一手遮天的奸相,比如:秦朝趙高、漢代董卓、南宋秦檜等等。我只能說宰相制沒有錯,壞的只是當權的人罷了。
-
10 # 愛讀書的木子
明朝為什麼廢除宰相制?只有一個目的,加強中央集權,擴大皇帝的權力。
哪個皇帝會允許有人威脅到自己的統治?任何對皇權產生威脅的,都會被以各種名義去削弱甚至抹除,宰相也不例外。宰相甚至可以威脅到皇位的繼承,對朱元璋來說,他有前車之鑑,他又怎麼會允許這種東西威脅到他自身呢?
宰相制的優勢:
皇帝不需要那麼累,他將權力下放給宰相,宰相替皇帝辦好所有的事情,你只需要把握著大政方針,最後拍板決定就可以了,而且宰相一般都是皇帝的心腹,方便皇帝控制,權力依舊在自己手中!
弊端:
宰相雖是皇帝心腹,如果他能幹實事,固然是好,如果是一個酒囊飯袋,最後甚至會誤國誤民。
而且宰相的權力很大,一旦結黨營私,甚至會威脅到皇權統治,這是任何一個皇帝都不希望看到的,如何平衡皇權與相權,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
-
11 # 國際貓
宰相和宰相制度是幾個意思?宰相制度的利弊是什麼?明朝廢除宰相制度的原因是什麼?今天我的回答主要圍繞這三點逐一論述,其中前2個問題,屬於比較寬泛的問題,大家基本都有所瞭解所以簡述,以節約大家時間。重點放在分析明朝廢除宰相制度的始末上。首先,宰相是什麼?
宰相,上邊連線皇帝,下邊連線百官,不僅管皇帝的私事,也要管整個王朝的公事,說它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絲毫不會誇張。
相應地,由皇帝們確定宰相工作範圍,宰相替皇帝全職打工的這種管理模式,就是宰相制度。它確立於秦朝公元前221年,漢朝時權利增大,經歷隋唐的逐漸完善,接下來從五代十國、兩宋到元朝,它的弊端也開始逐漸顯現,明初吸取了歷史尤其是元朝的教訓,試用了宰相制度之後不滿意,在洪武13年即1380年廢除,享年1601。
其次,宰相制度的利弊是什麼?①利:作為皇帝助理,處理一切皇帝不稱手的業務
既然是作為助手,那麼所有與皇帝相關的事務,都在宰相操心的範圍內。從公事的角度來看,對皇帝是要鼓勵他不僅要天天向上勵精圖治,還要心胸寬廣,面對臣民的批評虛心接受,通關達成"千古明君"的地獄難度任務;對宰相本身是要統管六部,搞定所有細碎繁雜的事務,那些齷齪鬧心的事自己處理妥當就可以了,能不讓皇帝鬧心就絕不添堵;對下,要操心百姓的吃喝拉撒睡安不安穩,不穩定就得維穩,不能讓皇帝睡在炸藥包上。一句話,宰相用的好,上扶皇權,下安百姓,國家之幸。
②弊:權利過大,失去制衡,就會變成腐敗的根源
“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馬克思.韋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如果遇到所謂的明君,也就是不容易被忽悠,而且能夠掌控的住宰相,那麼宰相就是皇帝手裡趁手的砌刀,將自己的王朝雕琢的盡善盡美。如果一旦遇到懶政的皇帝,一切事務交有宰相代勞,那麼身居高位的宰相,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輕易就能夠將國家的資源據為己有,成為王朝的掘墓人。
所以,坐在皇帝的位置上,對於宰相是愛恨交織的,必須用盡心思才能平衡君權、相權,一旦不平衡,就有可能把自己的江山帶到溝裡去,輕則由盛轉衰,重則改朝換代。而這項制度因為流傳時間過久,以至於基本上沒有皇帝能想出新的制度替代他,直到朱元璋的出現。
最後,我們來分析為什麼明朝會廢除宰相制?一說起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搬出史料論述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是因為宰相胡惟庸謀反。不過在我看來,宰相謀反其實只是一個誘因,真正地原因是朱元璋對宰相制度的忌憚和失望。
①朱元璋的忌憚:宰相權利過大,一旦皇帝無法控制,則變為禍亂之源。
“以後嗣君,其毋得議置丞相,臣下有奏請設立者,論以極刑。”1380年,朱元璋當皇帝的第13年,廢除中書省之後,昭告群臣,不得再提設立宰相,除非是嫌命長。每當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在一張堆滿公文的桌子之後,那個52歲的皇帝對於丞相這個職業深深地忌憚和不信任的模樣,漸漸地清晰起來。
六部,即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各司其職,他們掌握了一個帝國方方面面的具體事務,這本身權利已經很大了,而宰相又是六部之首,一個精密的國家機器所有的秘密由宰相掌握。他可以決定彙報什麼,隱瞞什麼,這裡面的操作空間太大了。碰上一個勤政的皇帝,能掌控宰相還好說,如果是一個平庸的皇帝呢,那豈不是等於把自己的朱家王朝交給了宰相的手裡?朱元璋是一個務實的人,他知道老朱家的子孫不可能都是驚才絕豔的皇帝,所以他一定要給自己的子孫打造一個最穩固的江山,把大明王朝傳下去。
宰相對於一個國家影響力是舉足輕重的。朱元璋從元朝手裡搶過了王朝,也因此對元朝敗亡的反思進行的是最到位的。
“元氏混亂,紀綱不立,主荒臣專,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渙 散,遂至天下大亂”。他親眼看到元朝在中原立國不到100年,從不可一世的“上帝之鞭”,到被他趕到漠北吃沙,當元朝的皇帝不作為,宰相開始專權,一個強大的帝國走向混亂並最終走向了滅亡。
在朱元璋沒有想到更好的應對辦法之前,取締宰相制度或許會是一個好辦法,但此時的他還沒有下定決心,還差一步。
②朱元璋的失望:胡惟庸謀反案臨門一腳,耗盡了朱元璋對宰相制度的最後一絲耐心
在明史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在明初,朱元璋是沿用了元末的宰相制度的。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元璋即吳王位,建百司管屬, 置中書省。設右左相國為正一品,平章政事從一品,左 右丞正二品,參知政事從二品。吳元年(1367),命百官 禮儀俱尚左,改右相國為左相國,左相國為右相國。洪 武元年(1368)正月,以李善長、徐達為左右丞相。”——《明太祖實錄》胡惟庸是朱元璋的第三任丞相,在任6年,那麼在他任期內,他的績效考核是怎麼樣的呢?
“生殺黜陟,或不奏徑行,內外諸司上封事必先取閱,害己者,輒匿不以聞。四方噪進之徒及功臣式夫失職者,爭走其門,饋遺金帛、名馬、玩好不可勝數。”—《明史》卷三百零八列傳第一百九十六篇朱元璋擔心的事情終於還是發生了,這是朱元璋當皇帝的第13年,開國皇帝之威還在。他親自任命的宰相胡惟庸,就開始欺上瞞下,專橫跋扈,貪汙受賄,結黨營私。朱元璋看著錦衣衛收羅來的證據,那些跟隨他出生入死的文臣武將,都在跟著自己的宰相眉來眼去,而這一切,僅僅因為胡惟庸佔據著宰相之位,宰相下管六部,上對皇帝,這個資訊差就可以玩弄他的大明王朝於鼓掌之中。
朱元璋的心中充滿了失望,他知道宰相作為皇帝的輔助大臣,已經沿襲了1000多年,輕易改變可能會傷筋動骨,但那又怎麼樣,只要危及到他老朱家的江山,必定除之而後快。
胡惟庸用他的九族,以及與他牽連的朝中大臣,包括那些反對廢除宰相制的群臣,就這樣和宰相制度一起陪葬。
-
12 # 讀史自省
從皇帝的角度來說
宰相制度的優勢是:分擔皇帝政務,使皇帝從繁重的政務中解放。
弊端是:分散了皇帝的絕對權利,不利於君主專制。
明朝為什麼廢除宰相制度圖為中國最後一任宰相胡惟庸
宰相制度是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廢除的。朱元璋是窮苦人家出身,祖輩世代貧農,甚至窮的快要餓死了,但是時勢造英雄,最後朱元璋建立了明帝國。雖然他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而且他也有了億兆的子民。但是可能是由於早年經歷的緣故,所以他的對權利及其看中,他本人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少有的勤勞的君王。對替他處理政務的宰相,並不感冒,認為他分散了自己的權利,於是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宰相制度就被廢除了。
宰相制度廢除,迷你的宰相制度:內閣興起圖為明朝著名內閣首輔張居正
內閣最早出現於14世紀的中國。在其他國家,也都有內閣制度,如日本的內閣十分出名,但日本是採用了中國的內閣制度才確立的。還有英國的內閣,遠遠沒有中國早,英國的內閣制度是在18世紀才出現。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進一步加強君主專制權力,先是於洪武十三年殺掉丞相胡惟庸,皇帝自己直接管六部。他還下詔:"以後嗣君,其毋得議置丞相。臣下有奏請設立者,論以極刑!"
但他的精力再旺盛,也管不了那麼多的國事,因此到了洪武"十五年,仿宋制,置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禮部尚書邵質為華蓋,檢討吳伯宗為武英,翰林學士宋訥為文淵,典籍吳沉為東閣。 又置文華殿大學士, 徵耆儒鮑恂、餘詮、張長年等為之, 以輔導太子。秩皆正五品。圖為內閣遺址
"但這些殿閣大學士"特侍左右,備顧問而已"。而且品級很低,只有五品,以免擅權。它只能算是"內閣"機構的濫觴。
"內閣"的真正建立是在明成祖朱棣的時候。明成祖即位後,命官品較低的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於午門內的文淵閣當值,參與機務,始稱為"內閣"。然而他們仍然是皇帝的私人秘書。永樂中期以後職權漸重,實際上成為輔佐皇帝的最高幕僚和決策機構。到了明神宗萬曆年間張居正任內閣首輔大學士後,明朝內閣的權力達到頂點。
宰相制度和內閣制度區別內閣成立以前,宰相擁有僅僅低於皇帝的決策權、議政權和行政權。
明成祖成立內閣以後,把原來宰相擁有的決策權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議政權分給內閣,行政權分給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軍事、行政,直接對六部負責。
自己的一些拙見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個人都有自己立場。站在皇帝的角度上來說,取消宰相制度,確實是有利於加強自身的權利,從而加強君主專制。雖然宰相制度取消了,但是又興起了內閣制度,也是一個閹割版的宰相制度,它也證實了存在即真理的說法,宰相制度的存在就是真理。
但是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來執行,沒有嚴格的監察制度相輔助,就有了貪汙腐敗,和架空皇帝權利的行為。如明朝中後期諸帝多不問政務,故內閣大臣能操縱政局。所以現在政府提倡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也是從歷史的長河中總結出來的道理。所以說讀史使人明智,讀史知興替。
-
13 # 香茗史館
宰相制度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宰相是“百官之長”,是輔佐君主總理全國政務的最高執政官的泛稱。“宰”是主持之意;“相,助也”,原為“輔佐”、“襄助”之意,後引申為輔助君主管理政事者。作為輔佐皇帝的最高執政官,明朝其實並未廢除宰相制度,而只是曾有過短暫消失而已。
中國古代宰相制度概述,宰相不等於丞相宰相制度起源較早,是從商、周時期的家臣宰職演變而來,彼時實行以王位首的等級貴族聯合專政政治制度,通常由巫史和公卿等貴族擔任君王的顧問,參與決策,協助管理國事,例如商朝的伊伊便曾為相,而西周時期的周公也曾任太宰。
春秋以後,王室衰微,世卿世祿制逐漸崩潰,一些國君為抑制貴族擅權,於是起用地位較低的家臣或士大夫管理國家政務,例如齊桓公時期的管仲,此後各國陸續設定相職,但各國相職的官稱不一,楚國稱“令尹”,宋國稱“大尹”,吳國稱“太宰”,齊國稱“相”。戰國時,中央集權官僚體系逐漸形成,各大國普遍建立宰相制,例如魏、韓、趙的“相邦”,楚國的“令尹”,秦國的“大庶長、大良造”。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開始建立中央集權統治,設定丞相職位,此時的丞相便是宰相。漢承秦制,延續了丞相的設定,不過在漢初時丞相只是作為相國的助手出現的,而到漢武帝時期,於內廷設尚書檯,此後政務逐漸轉為內廷。這一時期,相國、丞相、尚書令其實都是宰相。
隋朝時期的三省製成為定製,三省的最高長官,即內史省的內史令、門下省的納言、尚書省的尚書令都是宰相。
唐朝初期仍然實行三省制,只是對其最高長官稱呼各有不同,門下省稱長官侍中,中書省稱中書令,尚書省則稱左右僕射(由於李世民曾任尚書令,因此不再設立)。因此,這時期的三省最高長官仍然是宰相,但由於中書令、侍中位高權重,不輕易授人,因此參議政事的中書侍郎、門下侍郎、參知政事也可被稱之為宰相。五代十國時期基本沿襲唐代,不過宰相品級有所提高。
△宋朝“元豐改制”以後官制
宋朝時期宰相制度較為複雜,先後經歷了五次改革,宋初時期以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參知政事則為副相;元豐改制後左右僕射成為宰相(左為首,右為次),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則為副相;政和改制後宰相蔡京自稱“太師”,總領門下、中書、尚書三省之事。建炎複製後左右僕射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正宰相,參知政事則為副宰相;乾道改制後則以“平章軍國重事”成為獨攬軍政大權的最高官職,而宰相則成為了副職,不過這種現象持續時間較短。
△元朝官制
元朝時期以中書省為主要處理政務的機構,且主官中書令常常由太子兼領,此外則有左右丞相,再下面則有平章政事。因此,元朝時期的左右丞相和參知政事均是宰相,但人數較多,最多時有十多人。
△明朝官制
明朝初期同樣設定有中書省,設有左右丞相,但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被廢除,由皇帝親自處理政事。到明成祖朱棣時期設立內閣大學士,此後隨著內閣權力加重,內閣首輔成為實際上的百官之首,即宰相。
清朝初期沿用明朝制度,同樣設有內閣大學士,但在雍正之後開始設立軍機處,此後內閣逐漸閒置,軍機大臣成為實際上的最高行政站骨幹,而在晚清時期,則曾仿照日本製度設立有內閣總理大臣作為最高行政長官。所以,除清初的內閣大學士和清末的內閣總理大臣外,清朝時期的宰相大部分時期為軍機大臣。
△清朝官制
綜上所述,宰相制度幾乎貫穿了我們整個古代歷史,不過很多人往往將宰相和丞相混淆,實際上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總體來說,宰相更像是個統稱,而丞相則是具體的官職。
朱元璋雖然短暫廢除丞相,但並未徹底廢除宰相制度自宰相制度建立以來,皇權和相權之爭便一直存在,宰相作為實際上的“百官之首”,對於朝政具有極強的掌控力,因而其在輔佐皇帝的過程中,往往對皇權具有極強的限制力。
在皇帝較為強勢的時期,相權通常能夠較好履行自己的輔佐職責,然而一旦皇權勢弱,相權便會變得極為強勢,從而形成權臣壓制皇權的現象。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加強皇權,從而使其成為定製,避免子孫後代被權臣壓制。
當然,廢除宰相制度應該還有另外一層原因,那便是為了防止皇帝被矇蔽。朱元璋似乎極為擔心這一點,不論是允許百姓告御狀,還是短暫出現的錦衣衛制度,都是為了建立皇帝與民間的直接聯絡,而宰相由於擁有一定的決策權,很容易隔斷皇帝與民間的聯絡。
然而,治理如此龐大一個國家談何容易,對於朱元璋這樣的工作狂和強勢帝王來說,也是難以承受的,因而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九月,也就是廢除丞相制度後不久,朱元璋便又設立了四輔官輔佐自己,以儒士王本、杜佑、龔斆為春官,杜教、趙民望、吳源為夏官,秋、冬官由春、夏官兼任。之後又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撤銷了四輔官,改設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用來輔佐自己處理政務,這實際上已經是內閣的雛形。
△明成祖朱棣
而到了明成祖朱棣繼位後,內閣制度開始真正形成,從而形成皇帝掌握決策權、內閣行使建議權、六部掌握行政權的新格局。此時的內閣只是作為皇帝的秘書部門存在的,並不同於此前的丞相,因此這一時期基本可以視為宰相制度已經不復存在。
然而在明仁宗朱高熾在位時,因楊士奇、楊榮等乃是東宮舊臣,深受自己信任,因而這兩人不但得以進入內閣,而且均兼有尚書職位。這就使得內閣不但擁有了議政權,而且擁有了一定的行政權,同時由於深受皇帝信任的緣故,他們甚至擁有一定程度的決策權,內閣由此開始從幕後走到臺前。
此後,內閣權力不斷加重,到明孝宗朱佑樘時,內閣實際上已經成為百官之首,具有了足以對抗皇權的力量,這在正德年間體現的淋漓盡致。而到嘉靖年間,則將內閣大學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書之前,使得其地位大大提高,至此明朝內閣大學士雖無無宰相之名,卻已經實有宰相之權。
到嘉靖二十一年,權臣嚴嵩任武英殿大學士後,專擅朝政二十餘年,內閣除了沒有最終的決策權之外,權力已經完全與從前的宰相別無二致。後經嘉靖、隆慶兩代發展,到萬曆早期張居正擔任首輔時,大臣的“奏章”,閣臣的“票擬”,皇帝的 “批紅”全部操之於張居正之手,內閣權力發展至巔峰,不僅是名副其實的宰相,而且權柄遠超之前的丞相。
至於宰相制度的優勢和劣勢,優勢自然是可以降低皇帝的壓力,提高行政決策和運轉效率;劣勢則是容易導致權臣的誕生,對皇權形成威脅。
-
14 # 月古史話
明朝廢除宰相制度是為了高度的中央集權(明朝已經不叫宰相了,而是丞相),不過宰相制度既然從春秋到明朝存在了那麼久的時間,必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接下來我們就詳細的看一下:
宰相乃百官之長,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宰相制度源於初秋戰國時期,第一位宰相就管仲。宰相可以說在中國的歷史上存在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他是百官之首,可以說在朝廷中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宰相存在的目的是為了輔助皇帝處理國家政務的,擔任宰相的人一般都有著過人的才幹,因為宰相他不是一個虛職,他有很大的權利,雖然受皇權的制約,但是也同時制約著皇權。
宰相的設立,對皇帝來說,為他們分擔了很多政務,畢竟一個國家大大小小的事情很多,很冗雜,只靠皇帝是沒辦法處理的好的,所以有大臣來輔佐皇帝,這樣不僅分擔了皇帝的壓力,還能夠集思廣益,對國家運轉是非常有益處的,但是皇帝也不能把時間都放在聽不同意見上去,所以皇帝就下放部分權利給了宰相,有的讓宰相直接處理,有的讓宰相分析完後,再給皇帝決策。所以宰相制的設立是有著一定的優勢的。
宰相專權,皇權被威脅,中央集權弱化權力是一個好東西,絕大部分人都希望有權力,宰相制度的設立同時也造成了宰相專權的產生,導致皇權和相權的對立,雖然相權勢依附於皇權的,但是相權如果不加控制膨脹就會威脅到皇權的穩定,歷史上也是有相權當國的,所以皇帝會用內廷近臣或宦官牽制相權。
到明朝的時候,朱元璋是白手起家的一位皇帝,而且是因為一位勤勞的皇帝,當時的丞相胡惟庸權利極大,而且為人跋扈不知收斂,為人獨斷專行,很多生殺黜陟等重大案件,他連朱元璋都不請示,就自己擅自處理了,而朱元璋做為開國皇帝,權利慾是極強的,胡惟庸的做法讓朱元璋覺得皇權受到了威脅。所以後來有胡惟庸欲謀反,被朱元璋識破,最終誅殺的事情發生。藉此朱元璋罷左右丞相,廢中書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後設殿閣大學士供皇帝作為顧問,宰相制度走到了終點。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宰相制度的存在優勢劣勢並存,集中的問題就是相權與皇權的對立與平衡,明朝雖然開始廢除了丞相制度,後來設立了內閣,慢慢內閣也演變成了可以和皇權分庭抗禮的權利機構,所以制度肯定是有優劣的,關鍵在於怎麼去平衡,讓利大於弊,不然也僅僅是換湯不換藥罷了。
-
15 # 大山裡的幼稚鬼
宰相的功能其實是難以替代的。
宰相的地位非常特殊:“受命天子,總理萬揆”在皇權國家裡,某種程度上宰相的作用甚至比天子還要重要,因為專制帝王雖然高於宰相,大權在握,但宰相處在皇帝和各部門之間,在皇帝和各部門之間充當“橋樑”;同時,宰相又是道德和忠誠的象徵,它是確保皇權不被濫用的一道防線、一種保證。它確保皇權至高無上的統治地位的同時,又一直在牽制著皇權,是其他任何職位所不可替代的。
那麼,明代為什麼要廢除宰相呢?自秦以來,君主專制一直處於主導地位。地方服從中央,中央又集權於皇帝。而皇帝又下設宰相來協助處理國家事務,統帥官僚。
隨著朝代的變更,歷代君主審時度勢,選拔不同的人才來擔當宰相,既能維護國家穩定促進社會法按照,又能鞏固皇權。“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某種程度上,既能催生“賢相”,也能產生“權相”。宰相是由皇帝任命的國家機構中最高的行政官員,一旦宰相的權力過盛,就會阻礙皇權的發展,因此皇帝又必須防範宰相實權擴大。從而導致皇權與相權為了各自的利益不斷爭鬥。
朱元璋在治國實踐中,意識到皇權越來越受到相權的制約,於洪武十三年以“謀不軌”的罪名誅殺了宰相胡惟庸。之後,朱元璋又罷黜左右丞相。從此,歷經千餘年的宰相制度退出了歷史舞臺。
表面上看,是胡惟庸專權導致朱元璋不得不“殺一儆百”,其實不然,朱元璋的“大費周折”本質不在於“人”,而在於“相權”。
在歷代開國皇帝中,朱元璋的出身是最卑微的,他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年少時有過慘痛經歷,因此他的性格也愈加得剛愎自用、自私殘酷,導致他對於宰相的任用也有很大的戒心,逐漸在管理朝廷官員時露出懷疑猜忌的性格,並越來越重,最後發展成極端的專制主義。
以上這些原因,導致了明代廢除了宰相制度。
宰相廢除之後,出現了那些問題呢?廢除宰相制度後,一切國家政務都需要皇帝親力親為。據統計,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天裡大大小小各類呈送給朱元璋的奏章有一千多件,總共說了三千多件事情。如果沒有宰相的協助,皇帝即便不眠不休也無法看完這些奏章,更何況還要批閱。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處理這些奏章,那麼不僅會危害民眾的根本利益,還會危害到國家社稷的安危,甚至會導致朝廷內部矛盾產生,動搖皇帝的統治。
廢除宰相制度後,君主在處理政務上更加獨斷了。正如前文所說,宰相是幫助皇帝處理政務,輔助皇帝,為其在決策中提出寶貴意見和參考的。並不是所有奏章都需要皇帝親自批閱,而是可以遞交宰相,由宰相來直接處理。但是廢相後,皇帝只能獨自處理事務。畢竟皇帝沒有三頭六臂,也不是完美的人,處理政務時難免會有偏差。
廢相後,整個朝政的權利都集中在皇帝身上。若當朝皇帝心懷天下、精明強幹的話,那麼隱藏在廢相背後的危機暫時不會爆發。一旦下一任皇位繼承人不足以優秀地繼承擔治國責任,而身旁又沒有輔佐的宰相的話,那麼這時的國家斷然無法正常運轉,甚至危害到該王朝本身。
宰相廢除之前,官僚系統易保持平衡,雖然,歷代宰相都是政府的首腦,官僚集團當中的最高階官職,其地位之隆,職權之重,除君主以外,沒有任何人能與之相提並論。但是歷朝的相權在原則上石不可以獨自佔有的。秦朝和西漢初期,雖只設一相制,但有太尉、御史大夫在其左右,以分其權,共同輔助皇帝,以後漢代有了三公制,宰相的權力一分為三。由此可見,宰相的權力雖然很大,但始終有制約其的力量。因此,宰相不易壟斷權力而致使朝政廢弛和紊亂。
宰相廢除以後,皇帝一人無論如何也不能及時有效地處理全國大小政務,於是便設定了內閣。內閣作為皇帝的秘書處,協助皇帝處理大量的公文奏章。在初期,內閣的職權完全不能和原有的中書省相比擬,內閣大學士更不同於丞相,當時的內閣完全是一個輔助性的辦事機構,大學士也不過是一些與皇帝比較接近的文書工作人員而已,他們的職務是純事務性的,而非政務性的。
內閣於君主政治不僅毫無制約與積極的影響,相反張璁以後的內閣閣臣,尤其是首輔,以絕對逢迎皇帝為固寵,他們地位的提高、權勢的擴大,都以對君主完全依附為前提。有的孩不惜出賣靈魂、喪失氣節和立場,他們以玩弄職守、犧牲國計民生為代價,換取了所謂閣權的提升和首輔的專斷地位。
-
16 # 四川達州人
明代廢除宰相,藉口是胡惟庸案件。
真實原因是:蒙元大屠殺的殘酷記憶令整個中華民族意識形態偏向保守。表現在皇權上就是朱元璋內心不信任任何人,自然也就不能容忍丞相的存在。
最後的宰相胡惟庸:
宰相,不論名稱是什麼,自帝制確定,宰相權力在不斷被分薄。
也就是說,秦漢時期的丞相是真正具備完整行政決策、執行的總理(請將各種宰相權力合併整體看待),自然就引起皇帝的恐懼心思,比如漢武帝不斷殺丞相。
權勢宰相李斯:
秦漢時期,宰相的表現形式就是丞相+御史大夫。
東漢時期,宰相表現為三公,司徒掌行政,司馬掌軍政,司空掌刑律。大將軍掌軍令,太監做牽制,首相司徒已邊緣化。
東漢首相,司徒王允:
魏晉時期,尚書檯崛起,成為事實上的國家行政決策中心,三公虛化。外則有幕府將軍控制與影響決策:
東晉大軍閥桓溫,同時也是宰相:
隋唐時期,三省制確立。改以行政流程來分割宰相權力。中書草詔。門下稽核。尚書執行。皇權被強化,皇帝直接控制中書省尚書省,只有門下省的封駁權對皇帝進行較低力度的牽制。例如,斜封官。
尚書僕射杜如晦:
宋代,宰相權力被稀釋,十多個宰相互相牽制,皇權基本獨大。
平章事趙普:
明代,朱元璋廢除宰相,中書省,門下省。自己兼任宰相。皇權擴張得無法控制。但龐大的行政事務是皇帝不可能處理完的,因此被迫搞內閣來協助處理,內閣逐步擁有了初審奏摺,分類呈遞,初擬處理意見,傳遞六科給事中稽核,送達六部執行。所以內閣從職能說,依舊是唐宋中書省。
內閣首輔張居正:
清代,不管是內閣,南書房、上書房,還是軍機處,實質依舊還是中書省(被分得更多),因此明清內閣首輔或軍機大臣就是中書令職能(三分之一宰相)
上書房總師傅、領班軍機、武英殿大學士章佳.阿桂,就擁有諮詢、貼黃、草擬詔書的權力,是已不能再加權力的中書令:
所以宰相是總領軍政的第一輔官,是皇帝處理行政事務的必須助手。事實上,除秦漢丞相大體擁有行政全權(建議決策執行/軍民財法)之外,其餘都是不完整宰相。
-
17 # 魚羊史話
明太祖為了加強皇權,廢除了宰相。洪武13年,宰相胡惟庸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宰相。
從此,從秦始皇就已經開始了的,宰相制度消失在了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明太祖在下令殺死胡惟庸的時候,同時還下了一條命令,子孫後代不能再立宰相。其實朱元璋是吸收了前朝元的教訓,元后期,皇帝幼小或者能力不足,常常被宰相謀權,導致朝綱混亂。所以朱元璋為了防止類似的事情再發生,就永久的廢除了宰相制度。
廢除宰相制度,在我看來是弊大於利的。先說其利。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乃為百官之首。宰相被廢除後,皇帝與百官之間的聯絡中樞就不復存在了,皇帝得以加強對官員的控制力度,在廢除宰相後,明朝皇帝又設立了許多特務機構,比如東廠西廠等等,這也是為了增強對官員的控制力。增加了對官員的控制,使得君主有了一定的權威,有利於提高政府的效率,同時皇帝的說一不二,也有利於懲治那些貪官汙吏,朱元璋時期,就殺貪官無數,如果不是皇權的加強,他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廢除宰相還催生了一個延續明清的行政機構,即內閣。內閣成員作為皇帝的侍從,來為皇帝管理行政事務。內閣首輔雖然與之前的宰相相似,但已經沒有了宰相那樣崇高的地位。萬曆時的張居正做為權傾一時的內閣首輔,幾乎主宰了大明王朝的大小事務。但是也並沒有出現元朝那樣的謀權事件。這就是得益於宰相的廢除,到時張居正雖然身居高位,但是權利基本上是掌握在皇帝手中,他如何的權傾一時,其權利都是要皇帝賦予的。權利的聚集,正是在廢除宰相後的一百多年中慢慢積累的。
弊端在後期看來,是非常大的。有宰相的時候,皇帝都可以隨意的決定一切,沒有了宰相,皇帝的權利可以說是完全失控的。急劇膨脹的皇權,勢必會造成國家的畸形發展。特別是在明後期,資本主義萌娃,民主思想發展的情況下,這種皇權至高無上的畸形行政體系,已經落後於世界了。
個人主義和崇拜主義效忠主義,在政府上皇帝更加高高在上,官員們幾乎已經不是一些議事員的角色,更像是一道道命令的執行者,更像是皇帝的僕人。宰相的消失,皇帝的權利無法控制,一些被皇帝寵幸的個人也無法被政府控制。有宰相的時候,宰相是政府的中樞,沒有了宰相政府的中樞就斷了,而往往皇帝作為執政者,他的行政能力是相對較低的。出現政府和皇帝的權利空位的時候,明朝後來的皇帝,往往喜歡任用自己身邊的太監親信去調補這個位置。軍隊中的監軍是太監,在宮中太監也可以替皇帝傳達行政命令,甚至代行懲罰官員的權利。
魏忠賢,嚴嵩就是這類人中的突出代表。這些皇帝的親信的行政能力是絕沒有經過科舉考試上來的宰相那麼高的。所以朝廷上行政的混亂,國家的腐敗就不可避免了。
-
18 # 江雨燕
都別搶,我來答。
宰相是對皇帝以下最高行政長官的俗稱,它的正式官職是丞相。
也就是說宰相不一定是丞相,但丞相一定是宰相。
在朱元璋廢除丞相之前,我們熟知的一切官職改革或者調整,本質上都是皇帝為了加強自己手中的權力,譬如宋代的“差遣制”,它就是為了稀釋官僚集團的權力,加強皇帝的權力。
簡單來說就是皇權和相權之間的博弈。
但是廢除丞相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大臣也不傻,也知道要抑制皇帝的權力。所以即便宋代採取“差遣制”,但是皇帝依然被官僚集團壓得死死的。
朱元璋之所以要廢除丞相,原因也很簡單,就是要獨攬一切大權,他不信任,也不放心官僚們權力過大。
所以就藉著胡惟庸一案廢除了丞相,應該說在建國之初搞官制改革是最容易的。
因為這時候的皇帝威信最高,而且朝廷中的勢力格局沒有形成,但是越往後拖,隨著官僚集團形成陣營,這時候皇帝想要再廢除宰相就很困難了。
而朱元璋時期堪稱一個“鬼見愁”的皇帝,殺的一眾文武百官鬼哭狼嚎,如此高壓的政治手段促使朱元璋非常順利的廢除了丞相。
而丞相的優勢其實就是它的弊端,而它的弊端也是它的優勢。
為什麼這麼說呢?
丞相制的弊端古代的最高行政長官不是皇帝,而是丞相,即所謂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百官只對丞相負責,而丞相又只對皇帝負責。
所以就形成了一個三級的權力構架,最高的是皇帝,其次就是丞相一級,最後就是百官。
《史記·陳丞相世家》中就說了: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填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丞相的權力之大,從這句話中就可以看出來,它的權力觸手可以說已經伸展到一個國家的上上下下,裡裡外外,其權力不可謂不大。
丞相的出現就是輔佐皇帝統治天下,畢竟皇帝沒有三頭六臂,就拿朱元璋來說,他廢除丞相以後,總覽天下政務。
可把這位皇帝給忙壞了,他是中國歷史最勤快的皇帝之一,丞相被廢除後,奏本國事都積壓在他一個人身上,凡事都事必躬親,
因此他創造了八天之內批閱奏本一千六百六十件,處理國事三千三百九十一件的驚人紀錄。
後來朱元璋評價自己說: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
但是人的精力畢竟有限,效率也不高,最後朱元璋只能設定內閣大學士來幫助自己處理國事。
但是丞相有一個弊端是什麼呢?
就是容易把皇帝給架空,一般來說,丞相除了是輔佐皇帝,還起到一個抑制皇帝權力的作用。
免得皇帝搞什麼“一言堂”,皇帝有什麼政令失當的地方,丞相就可以做出修改,聯合大臣反對,給皇帝施加壓力。
譬如在“國本之爭”中,雖無宰相之名分,但內閣首輔實際上已經替代了丞相。
為了反對萬曆皇帝將次子朱常洵冊立為太子,以內閣首輔申時行為首,和萬曆皇帝展開了長達十五年的爭論。
但是在某些時候,伴隨著皇權衰落,丞相就會崛起。
譬如最著名的曹操,他是漢獻帝時期的丞相,又是一方軍閥,挾天子以令諸侯,完全把漢獻帝架空。
三國時代的諸葛亮,也完全就把劉禪給邊緣化了,蜀國一應大事,無不是由諸葛亮負責。
也就得虧劉禪信任諸葛亮,而諸葛亮也還忠心,不然蜀漢早就改朝換代了。
從另一方面說明如果丞相被小人擔任,那麼無疑對國家來說是巨大的危害,如蔡京、秦儈、李林甫、楊國忠、嚴嵩這些人都是奸相的代表。
而他們透過手中的權力對每個朝代造成的破壞都是不可挽回的災難。
雖然在理論上來說,丞相的出現大大限制了皇帝的權力,但並不全然如此。
丞相併不是皇帝的對立,這要根據不同時期的形勢去看待。
譬如宋代時期的丞相往往都站在皇帝的立場上,因為只有受到皇帝信任和認可的人才可以上臺做丞相。
從范仲淹、王安石到司馬光無不如此,王安石和宋神宗都是支援變法的人,兩者儘管站在同一陣線上,但是並不意味著兩人行使權力的時候毫無阻礙。
宋神宗儘管支援宰相王安石,但是朝中大臣都起來反對,迫使宋神宗不得不兩次將王安石罷相。
可見丞相也並不全然和大臣是鐵板一塊,即便皇帝和丞相聯合起來,也不見得能夠完全推動某項政令。
而丞相的權力實際上也是根據不同時期的勢力格局變化而隨之變化的。
但是從整體上來看,丞相的出現毫無疑問限制了皇權,容易架空皇帝,獨攬朝政。
所以每個朝代幾乎都會發生皇帝為了加強君權而進行的官制改革。
譬如明朝的丞相胡惟庸就是這種代表,他透過得到朱元璋的信任,逐漸開始濫用權力,培養黨羽,如此一來無疑就威脅到了朱元璋的統治。
自楊憲誅,帝以惟庸為才,寵任之。惟庸亦自勵,嘗以曲謹當上意,寵遇日盛,獨相數歲,生殺黜陟,或不奏徑行——《明史》所以,朱元璋最終才決定把丞相一勞永逸的廢除,還把這條規定寫進《皇明祖訓》裡說:
自古三公論道,六卿分職,並不曾設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多有小人,專權亂政……以後子孫做皇帝時,並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設立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將犯人淩遲,全家處死。可見丞相的弊端就在於“專權亂政”,換言之,在家天下時代,只有皇帝可以獨攬大權,也只有皇帝可以亂政。
而丞相作為外姓人,皇帝自然不會讓他們權力過大,說是擔心丞相“專權亂政”,實際上不如說皇帝不願意過多分享自己的權力,以及害怕丞相威脅到皇帝的統治。
這才是皇權和相權相爭的本質。
所以說丞相設立之初,其實就是在給皇帝自己樹敵。
丞相制的優勢丞相一職出現的很早,秦國武王時期就開始成為一種官職。但是在其它諸侯國內部也有相國一職。
武王立……以樗裡子、甘茂為左右丞相——《史記·樗裡疾甘茂列傳》;楚昭奚恤為相;韓昭侯以申不害為相——《資治通鑑》丞相被納入官制是秦朝統一以後的事情,分封制廢除以後,採用郡縣制,官制上設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等組成的中央政府進行全國管理。
實際上,丞相的優勢本身就是它的弊端,當然這是針對統治者而言。
作為百官之首,丞相是皇帝的首席智囊,除了協助皇帝處理政務,提出建議。此外還可以節制百官,彈劾與舉薦,遇到軍國大事給出解決方案。
此外丞相還掌握有一定的封駁權,儘管這一權力並未被明確劃分,但是也展現出當皇帝的詔令或者百官的奏本不合時宜的時候。
丞相就可以保留這一文書,不上奏或不執行,但一般來說這樣往往會引起統治者的猜忌。
白居易曾論及這一封駁權說:
凡制敕有不便於時者,得封奏之;刑獄有未合於理者,得駁正之;天下冤滯無告者,得與御史糾理之;有司選補不當者,得與侍中裁退之。就是說遇到不合適的奏本、詔書,就可以對其進行糾正和裁退,免得引起不好的後果。
顧炎武在《日知錄.封駁》中曾記載說:
漢哀帝欲封董賢,丞相王嘉封還詔書。可見丞相的好處就在於有時他能夠及時糾正皇帝不正確、不合適的詔書政令,做出修改。
這是丞相存在的優勢,它可以避免皇帝大權獨攬,什麼事都由他說了算。皇帝雖然是古代最高統治者,但皇帝以下也有許多利益團體。
有時皇帝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也不得不向官僚集團妥協。
但是也因為丞相有時限制了皇權,所以導致了兩者之間的衝突,因此數千年來兩者一直相互奪權,相爭不下。
有時如果丞相勢力過大,就像胡惟庸一樣獨攬朝政,培植黨羽,無疑就威脅到了皇帝的統治。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看,丞相一職實際上是非常雞肋的,它的優勢幾乎也變成了它的弊端。
因為丞相勢力過大,就會威脅皇帝的統治,引發皇帝猜忌;丞相手中沒有什麼權力,又無法發揮自己的作用,限制皇權。
也就不難怪朱元璋要把丞相給廢除了。
而直到朱元璋廢除丞相一職,君權才得到大大的加強,在這一點上清朝尤其做的成功。
可以說清朝的君主集權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皇帝總攬大權於一身,真正做到了一言九鼎。
關注【圍爐談史】,每天閱讀深度歷史內容喲~
-
19 # 北疆同心聊歷史
宰相制是一種沿用了上千年的政治制度,古代的宰相做為皇帝的最高階助手,以及協助皇帝統馭群僚的百官之長,的確曾發揮過非常重要的作用。
宰相製作為一種成熟的政治制度,其本身並沒有什麼錯誤。那些導致宰相尾大不掉或是弊病叢生的,是被任命為宰相的人的品質有問題!宰相制的優點在於,可以協助皇帝處理日常政務,避免皇帝將精力虛耗到非重大事項上。
宰相的職責是:對上助天子御群臣、理朝政,對下處置王朝中央與地方紛繁複雜的政務與人事關係。因為其職責的重要,所以凡是擇相得人的王朝,都能興旺發達。而擇相不賢的王朝則多是百弊叢生朝政昏暗。宰相制的弊病在於:一旦皇帝怠政容易導致大權旁落!
當初,秦國因為屢得賢相而國家日益強盛——商鞅,因為變更舊制推行耕、戰新法,而從根本上重塑了秦國社會,為秦國的強大打下了基礎;呂不韋,雖以卑鄙的手段成了秦國丞相,但在其輔政期間也為秦國的擴張,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李斯,雖有曲從上意的缺點,但是在秦朝初建之際,為這個嶄新王朝典章制度的創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至於秦以後的歷朝歷代,因得賢相輔政而興旺發達的事兒就更多了——上述這些都是擇相得人的例子。
與之相反,因為擇相不得人而導致王朝走向傾頹的例子也有:秦朝未年時,正是由於奸相趙高的胡作非為,才加速了秦朝分崩離析的節奏。唐朝的奸相楊國忠,則成了促成安史之亂暴發的推手。宋朝奸相秦檜、賈似道,不僅權欲薰天結黨營私,而且還排除異己打壓忠良,他們的所做所為成了加快摧毀宋王朝的誘因——這些都是擇相不得人的結果。
元朝是一個短暫而又內亂頻繁的王朝,在元朝98年的統治期間裡,到充斥著皇權與相權的矛盾和衝突,有時甚至會產生相當嚴重的政治危機。但這卻並非是宰相制不好,而是元朝在皇權與相權的劃分上不清晰,導致了相權過重的緣故。況且由於元朝統治集困構成的特殊性,使其無法形成合理的統御秩序,導致出現了政治漏洞並被別有用心之人所利用——元朝因此而內亂多發,甚至在面臨著朱元璋大軍的討伐時,仍然在內訌!
元朝的混亂引起了朱元璋的警惕,因此他才會對流行了上千年的宰相制產生了疑問——朱元璋認為:宰相制不好!因為容易造成因相權的過大、過重,而對皇權構成挑戰!而且一旦宰相樹立起了足夠權威,更是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從而對皇權構成威脅!
也因此朱元璋才會產生了廢除宰相制,將相權平分到吏、戶、禮、刑、兵、工這六大部的想法。認為只有這樣才有利於皇帝居中制衡、駕馭群臣以免大權旁落。歷史上的最後一位宰相——胡惟庸,之所以被廢除和誅殺,也正是朱元璋對皇權受到相權威脅擔心的結果!並且朱元璋還在《皇明祖訓》中,規定後代皇帝不得恢復宰相制,甚至不許議論!
只是朱元璋沒有料到的是:身為洪武皇帝的他,因為精明強幹,所以把朝政處理得井然有序。可是他的子孫後代很少能具備其素質,因此繁重的朝政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所以才會又搞起了秘書性質的內閣及首輔制度。而這類似宰相卻又不是宰相的“首輔”,以後竟成了貫穿整個明朝始終的輔政制度——只是首輔和內閣的權力,相比宰相和中書省的絕對權力要小一些而已。
-
20 # 公子講故事
明朝為什麼廢除宰相制?那我們首先得知道什麼是宰相制。
完整的宰相制里宰相是皇帝的助手,參與國家大事決策,對皇權具有制約作用。宰相被制度賦予決策大權,簡單來講就是協助皇帝管理國家的最高官,宰相只對皇帝一個人負責,統領百官,位列三公,對天下事有生殺予奪的權利。這樣能夠使國家這個機關執行更迅速,不會耽擱國家大事。這是其優點,歷史上有名的宰相也有不少,漢朝的蕭何陳平,唐朝房玄齡等。多的就不一一舉例了。
但宰相制的缺點也一樣明顯。其實說一千道一萬還是皇權問題。封建社會是皇權社會,皇帝至高無上。但皇帝一個人不能管理一個國家,不能事事躬親。所以又需要一大批人協助皇帝,幫皇帝管理國家,這批人叫官,而百官之首就是宰相。所以宰相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我們現在都知道絕對的權利等於絕對的腐敗。尤其是皇帝羸弱,宰相權勢就會威脅皇帝,從而影響國家的決策,甚至是國家走向。這是有道明君不能忍的。
而老朱的明朝是推翻元朝,承襲了元朝制度,而元朝的宰相制度是不完整的,中樞省的權力過大。最好的例子就是胡惟庸案,所以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之後,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了中書省和宰相,分中書省之權歸於六部,這就是廢除宰相制的開始。
回覆列表
歷史當封建王朝一直是處於統治階層的頂端,皇帝一聲令下全國萬民都要跟著行動但是皇帝也是很累的,許許多多的事情都能把他壓垮於是就有了大臣來輔佐皇帝一塊處理政務,這樣不僅僅分擔皇帝的壓力而且還能集思廣益,但是臣子多了就自然有許許多多的不同聲音,皇帝肯定不能一個個的去詢問或者聽取。
於是就出現了宰相這個稱謂宰相是百官之首更是最接近皇帝的人,往往宰相都會擁有很大的權利這也造成了許多朝代宰相專權的現象。可是在中國古代有一個朝代沒有宰相制度他就是明朝,明朝怎麼會沒有宰相難道皇帝不累?其實原因很簡單今天咱們就一起來看看為啥明朝沒有宰相。
首先來看明朝沒有宰相政府和皇帝是怎麼處理政務的,宰相是被廢除了但是明朝有內閣,內閣有首輔次輔這個也是明朝的特點明朝吸收前朝的經驗教訓,認為宰相的權利過大會影響皇帝的權威於是就廢掉宰相設立內閣,內閣的工作方式就相當於幾個主要人物蹲在固定辦公地點一起商量呈上來的奏摺事情。
然後把商量出來的方案再綜合一下呈給皇帝,讓皇帝拿主意皇帝只需要聽取內閣的意見然後根據自己的判斷力來處理政務,畢竟一件事情關乎民眾的生死所以往往處理都是很謹慎的,這樣不僅僅可以減少皇帝的工作量而且還可以綜合不同的意見,設想一下如果下面有事先報給宰相然後宰相再根據自己的判讀拿出方案給皇帝。
皇帝再處理這樣不僅僅意見少而且極其容易出現專權的現象,像宋朝的童貫、蔡京、秦檜、高俅等人都是這樣的,他們把持權利左右皇帝的政策陽奉陰違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為了自己的利益把天下人的生死看得比草還輕所以宋朝才會滅亡。明朝的內閣之前說過有首輔次輔等等好幾個人,也就是說並不是一個人說了算。
首輔的地位固然高一些但是他也不是完全的最大權力者,他的意見最為重要可是也要聽取別人的意見,不能搞一言堂次輔的地位就是相當於跟首輔唱反調,當然也不能這麼說因為次輔主要是用來跟首輔打擂臺,防止首輔獨斷專權的,這樣的機構不僅僅綜合了多方面的利益和意見而且還能儘可能的完善方案。
權利一直是個好東西到了今天也是這樣人性是也是如此,為了利益往往都是打擊對手內閣的制度讓明朝解決了專權的問題,而且還鞏固了皇帝的權利皇帝要搞平衡中庸之道盡可能的維持自己的利益。那麼明朝都是從什麼時候廢除宰相制度的?這個事情就是從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開始的。
他這個人做事不拘一格往往對待事情的看法跟常人不一樣,而且還任性他規定祖訓一條不許改而且修訂律法,嚴苛的律法來降低官員的腐敗,廢除宰相制度也就罷了關鍵是人家還說如果有人不同意發表不同意見的都要處死。明朝的內閣到底是好是壞,其實這個事情也不好一言就判定事物都有對立性咱們從兩方面來看看內閣是好是壞。
首先是內閣鞏固了皇帝的統治地位防止了專權這點是好的,吸收了唐朝元朝宋朝等等朝代的經驗教訓。朱元璋就看透了任何人只要權力越大野心也就越大,但是自己不可能啥事都要過問既然一個人不行就不如多幾個人,於是就成立了內閣。另一方面來講在明朝之前都有宰相,好的宰相往往會幫助皇帝促進國家的進步和發展。
像唐朝的房玄齡、張九齡等等宋朝的王安石不都是這樣,內閣的成立打破了多年來的固有制度對後世的影響很大,最起碼權利的爭奪比以前更加嚴重人人擠破頭都想當首輔,都想站在權利的巔峰所以後來明朝才會出現內閣首輔不斷換人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