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司馬長史

    當皇帝有當皇帝的無奈。

    公元229年忍辱負重多年的孫權也在武昌登基稱帝,建國號為大吳,隨後封自己父親孫堅為武烈皇帝,哥哥孫策為長沙王。

    孫權追封父親為帝,而只追封兄長為王,是為了確定皇位傳承的合法性,孫策是有子孫的,如果追他為帝,那麼孫策的子孫便也是皇位的繼承人了,這樣吳國皇位的繼承權就有兩支了,在他死後甚至在位時容易導致混亂。

    孫權晚年對於繼承人反覆無常,引致黨爭,為東吳滅亡埋下了禍根。

    孫權不追封兄長為帝,在古代是符合常理的,只是我們旁觀者認為其在情感上說不過去!

  • 2 # Su57

    這一點,陳壽在三國志裡也說了,認為孫權忘恩、小氣。孫策打下江東基業只是封王,孫權自己的兒子一生下來就封王,不厚道。後來根據易中天品三國裡面的說法。孫策可能在將孫權託孤給張昭時有允許張昭自取的話,這讓孫權繼位最初過的提心吊膽。孫權很可能對孫策這一點不滿意。孫權不僅對孫策小氣,對張昭後來也是架空他,給予張昭很高待遇,但是職務是虛職。張昭只好不問國事。

    吳大帝孫權以刻薄著稱,當帝王久了,自然記仇多於記恩,所以伴君如伴虎啊。

  • 3 # 不知煙月

    繼公元220年曹丕纂汗稱帝建立曹魏,公元221年劉備建立蜀漢之後,孫權也在公元229年在武昌稱帝,建立孫吳政權,改元黃龍,同時追尊其父孫堅為武烈皇帝,追封其兄孫策為長沙桓王,立子孫登為皇太子,大赦天下。

    其實大家也都知道,孫吳政權相比較於曹魏和蜀漢有一點特殊。曹魏的奠基人曹操是曹丕的父親,子承父業可謂是天經地義;而蜀漢則一直都是劉備作為主導而存活下來了的。可是,孫吳呢,那可都是有著江東小霸王稱號的孫策打下來的,想當初從袁術那裡領了自己父親的幾百兵馬,從頭再來,最終獲得了江東士族的認可,佔據了江南。而在他自己死之前還把東吳政權交到了孫權手中,如此來看,孫策無論如何都應該封皇啊,然而事實是僅僅被封了一個長沙桓王。

    那麼,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才使得孫策僅僅被封了一個長沙桓王呢。

    在我看來,其實也無外乎這個原因

    出於對東吳政權帝位合法性的考慮

    首先呢,孫策當時撒手人寰的時候,其實是有一個兒子的,名為孫紹,只是當時江南剛剛平定,孫紹又太年幼,為了孫家可以在江南站穩腳跟,將權力交給孫權是最為穩妥的決定,然而等到稱帝的時候事情就不這麼簡單了。

    首先,孫紹在孫權稱帝的時候還活的好好的,而自己還有7個兒子,如果自己將孫策追尊為皇帝的話,就說明孫紹作為孫策的兒子,同時擁有和孫權他們這一支血脈爭奪皇位繼承權的資格,這不是孫權希望看到的;同時呢,孫權的權力不是因為自己多麼英武而是因為孫權是孫策的二弟,是孫策將權力交給孫權的,而如果孫權追尊孫策為帝,就說明東吳的皇位之間兄終弟及也是合法的,而當時孫權可是還有弟弟存活於世呢,這就說明孫權的弟弟也有了皇位繼承的資格,如此一來,這東吳豈不就亂套了嗎?想一想西晉一統三國之後,並沒有想象中的國泰民安,反而引發了使得黎民生靈塗炭的八王之亂,不就是因為皇位的合法繼承人太多了,以至於人人都想當皇帝嗎?

    且看看,孫權晚年,他的幾個兒子們為了爭奪皇位繼承人的資格,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一點兄弟情面都沒有,試想一下,親兄弟之間尚且如此,更何況所謂的堂兄第之間呢?

  • 4 # 勇戰王聊歷史

    孫權的確是忘恩負義了。再看看司馬炎,做的就比孫權大氣。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建立晉朝以後。不僅追封完他爺爺司馬懿廟號為高祖後,他爸爸司馬昭為太祖,還追封他大爺司馬師為世宗。在這件事上,司馬家的人比孫家的人厚道多了。

    孫權為什麼不冊封他哥哥孫策呢?

    首先,孫權不喜歡活在孫策的影子裡。孫策太牛了,依靠從袁術手裡,討回“孫堅舊部一千多人”,創立了江東的基業。而且,孫策留下的一群老臣宿將,如:周瑜、魯肅、張昭、黃蓋、呂蒙等人,都是後來孫權時的東吳基石。孫權最記恨的,還是孫策死前對張昭說的那句“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當時,張昭等人願意是想讓三弟孫翊繼承,可惜孫策讓給了孫權。)他不封孫策,就是想說東吳是他在父親的基業上建立的!想忽視掉孫策的功勞!

    其次,孫權能力有限,不想再過多表彰孫策的功績。赤壁之戰,孫權猶猶豫豫,沒有果斷。後來,五次徵合肥,沒有一次勝利的。這都證明了,孫權能力是不行。他能力不行,底氣不足,就會猜忌老臣們對他的態度。 他要是追封孫策為帝,那麼孫策的孩子就有繼承王位的權利了。萬一,老臣們想廢了他,重新立孫策的兒子孫紹為皇帝。。。

    最後,孫權如果追封孫策,那麼當時五弟孫朗也還健在。這是不是就會給人一種暗示,東吳可以“兄弟相承”?就算不走“兄弟相承”這條路。那麼,孫策的兒子也是皇帝的兒子,那也就可能會參與皇位競爭。東吳很多大臣都是孫策的舊部,會不會偏向把皇位還回孫策這一支?

  • 5 # 平安讀歷史

    因為孫策死的時候,自己兒子年紀還很小,如果傳位給他的話很可能守不住江東基業,所以傳位給孫權。孫權當時人還是很年輕,後來透過艱苦奮鬥創立了吳國,登基稱帝,這下子就涉及到了皇位繼承人的問題。

    如果追封孫策為皇帝的話,那麼他的兒子也可能同樣有皇位的繼承權,這樣就會和孫權的兒子將來起爭執,這樣對孫權這一系是不利的。所以最終孫權採用追封孫策為王的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是一個大問題,同時代的司馬炎比較厚道,追封了司馬師為皇帝,但經常面臨司馬師兒子司馬攸繼位的顧慮,最後不得不將司馬攸調出權力中心。日後的宋太宗利用金匱之盟的說法繼承了宋太祖的皇位之後,也為了自己兒子能夠繼承皇位,用手段剷除潛在的繼承人趙德昭,趙廷美等。

    再者,孫權雖然雄才大略,但是在歷史上也是非常寡恩刻薄的。他不止對孫策的兒子不是很好,事實上對幫過他大忙的周瑜的後代也不是很好,最後還為了江山的穩定,逼死了立下巨大戰功的陸遜。所以,孫權只追封孫策為王就不希奇了。

  • 6 # 燭影斧聲

    孫策死後,孫權繼承了哥哥的地位。割據一方,保江東不失,連曹操都稱讚:生子當如孫仲謀。但是孫權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呢?

    從前期剛剛繼位看,孫權謙遜好學,禮賢下士,江東也穩如磐石。用孫策臨終的話說,打江山你不如我,守江山我不如你。可是隨著威望的不斷提升和江東的逐漸穩固,孫權人性的一面全面迸發,從追諡孫策為長沙桓王就能看出。

    孫策有一個兒子,只是當時年幼,照理當時讓群臣輔佐孫紹也無可厚非。不過江東是孫策用鐵血手段打下來的,當時內部並不穩定,各大世家畏懼孫策,但是他年幼的兒子卻很難穩住局面,不是說一定,但是有可能會造成江東的動亂,而弟弟孫權已經成人,並且得到過一定的歷練,名聲也不錯,所以以江東未來的發展趨勢看,孫權確實比孫紹更適合繼位吳侯。

    所以說孫策這麼做完全是為了江東的未來,而孫權在稱帝后追諡孫策為長沙桓王完全是為了塑造自己一脈的正統性,而且從孫權後面逼死陸遜看,他真的是厚黑學的大成者,人的劣性在晚年孫權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用現在話說,藏的太深了。

    其實無論是司馬昭的例子還是後來宋代趙匡胤的例子都能看出,即使追諡孫策為帝也不會對他造成什麼影響,孫權稱帝時在江東已經根深蒂固了,孫紹完全沒有能力和資格去動搖他後世子孫的地位。從孫奉後來瞎說實話被殺了就能看出,江東已經姓孫了,而且是孫權的孫。

  • 7 # 桃花石雜談

    兄終弟及的麻煩

    孫權長沙太守孫堅的次子,吳侯孫策的弟弟。公元200年,年僅25歲的孫策被刺客用毒箭射死之後,當時才18歲的孫權繼吳侯之位。孫權在吳侯位上坐了29年,苦心經營,最終等到時機成熟,在公元229年稱帝,史稱其為吳大帝

    (東吳大帝孫權)

    大家都知道孫權是從孫策手裡接過的爵位,也就是兄終弟及。其實兄終弟及也算是一種古制。遠古時代,商朝初期曾制度性地實施過兄終弟及的傳位方式,答主覺得當時這樣做主要是因為那個時候人類科技水平極為原始,所以很多商王壽命都比較短,很多商王死的時候兒子都還非常小,無法執政,所以才採用了兄終弟及這種方式。在當時的那種社會條件下,兄終弟及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確保政權交接地比較平穩。

    (吳侯孫策漫畫形象)

    但這種傳位方式畢竟有先天的缺陷,就是所傳的人並不是和自己血緣最近的人,因此在當時就經常發生傳位糾紛。所以在商朝第十任國王仲丁之後,基本就廢除了兄終弟及這種方式,改成了父傳子

    在後世的中國歷史上,兄終弟及始終只是作為特例出現,而且多在亂世的一些小朝廷出現,比如東吳、南唐、前趙、西燕等,很多時候還是因為早前繼位的君主意外身亡,沒有子嗣或者子嗣尚小,只能傳位給弟弟。所以其實這種方式一直是中國封建王朝所極力避免的一種情況。而相對和平時期的宋太祖傳位給宋太宗,更算是特例中的特例了,而且還給後世留下了“燭影斧聲”這種懸念(關於這個典故,歡迎關注答主,參閱答主另一個回答:宋太宗趙光義真的殺了趙匡胤嗎?

    孫權的正確決策

    瞭解了上面這些,想必大家也就能夠理解孫權為何為沒有追封孫策為帝了。其實就是為了減少自己和後世子孫的麻煩。因為孫策也是有子嗣的,如果追封孫策為帝,那麼後世孫策的子孫就可以說自己是某某皇帝孫策之後,這種說法無形中就會使其擁有某種繼承皇位的合法性,這肯定是不利於孫權及其子孫皇位的穩定性的。而且孫策本身就沒有當上皇帝,追封他為皇帝純屬多此一舉,給孫權自己找麻煩。所以還不如直接跳過這個麻煩,讓孫策的子孫好吃好喝,但不給他們皇子皇孫的名份,大家相安無事的好。中國古代兄弟之間為了爭奪皇位自相殘殺可以說是一種常態,所以孫權這樣做,其實遠遠稱不上忘恩負義,相反從維護一個朝代的穩定統治這個角度看,其實孫權這個做法是比較高明的,也可以說的正確的。

    (東吳能夠成為三國中最後滅亡的國家,與其政治相對穩定有很大關係)

    但即使這樣,到吳國末帝時期,末帝孫皓因愛妃病逝一段時間沒有上朝,東吳民間還是盛傳孫策的孫子孫奉會奪回皇位。最終導致孫晧將孫奉處死,才終結了謠言。透過這個歷史事實大家就可以想像,如果孫權追封孫策為皇帝,那麼恐怕孫策後輩後奪回皇位的輿論會更早就興起,那麼吳國的政治穩定恐怕更早就會被打亂,吳國也許也就不會成為三國裡最後被滅掉的國家了。

  • 8 # 夏目歷史君

    我們知道晚期的孫權在繼承人方面反覆無常,無疑是怕自己死後引起混亂,所以對這個特別重視,他是無法容忍自己兒子內鬥,那就更不會讓有倆批主幹繼承人存在,使吳國動盪的!

    當然不追封孫策,孫權還有自己的另一個想法。在他人看來孫權是繼承孫策之業,但孫權很不想承認這一點,認為自己在原來的版圖有所擴大,天下功勞是自己的,自己功高蓋世,是開國皇帝。給父親孫堅皇帝,只是因為他是自己的父親,滿足父祖當皇帝的傳統。不給孫策,在孫權看來他是皇帝(也就是孫權自己)的兄弟,理應當是王爵。

    帝王家本來就是冷酷無情,忘恩負義的事在歷史上也不少。司馬炎雖然不是個稱職的皇帝,但他能做到給自己的伯父追諡為皇帝,確實讓人佩服,但像司馬炎這樣的還是少數的。

  • 9 # 北門猿

    孫權只追封孫策為王是可以理解的,但孫權也確實刻薄寡恩——這兩條不矛盾,且聽我細細說來。

    於公,皇位紛爭必然引起動盪,對國家穩定不利。於私,孫權肯定是想把皇位傳給兒子的,咱也不能強求他放一個潛在對手在那,是吧……

    這是有先例的。王莽時期,劉秀和哥哥劉演(其實是【縯】,這字難打,諸位將就看吧)一同起義,後來被當時的義軍領袖更始帝劉玄找藉口殺害了。劉秀稱帝后,先是追封劉演為齊武公,過兩年又升級為齊武王。

    也就是說,在孫權之前擺著一個現成例子,劉秀給自己哥哥追封的也是王爵。所以這做法無可厚非。

    孫權的不厚道的地方是,孫策兒子連王爵都沒有。孫策之子孫紹封為吳侯,後來改封上虞侯。孫紹死後,兒子孫奉繼承爵位。孫皓時期,有流言說孫奉應該當皇帝,於是孫孫皓令將他處死。

    所以陳壽也覺得孫權做的過分,評價了一句“子止侯爵,於義儉矣”——就封了個侯爵,實在不厚道。

    對比一下,劉演有兩個兒子,長子劉章封太原王,後來改齊王;次子劉興封魯王,後來改北海王。有意思的是,這兩個兒子封王的時間,還在劉演被追封之前。

    孫策不封帝是合理考慮,但何至於只給他兒子一個侯爵呢?封一個王爵虛位也不至於鬧出亂子來。這就是孫權刻薄寡恩的地方。

    (順便說一句,孫奉被傳出稱帝的流言,這事可以佐證,孫權不追封孫策皇帝確實是有現實考慮的……)

  • 10 # 泊圖泊途

    忘恩負義來自於對權力的掌控和猜忌的性格。

    這就看出來孫權和司馬炎的區別,司馬炎再被詬病,他也追認了他的伯父司馬師晉景皇帝,廟號世宗,景是一個好諡。孫權就不一樣了,只讓他的哥哥當了一個長沙桓王。

    司馬炎尊的是祖輩和父輩,孫權尊的是父輩,也體現出司馬炎對藩親一定程度上的信任,孫權比較自私而且多疑。當然了司馬炎的那種信任間接的顛覆了他的西晉王朝,孫權的多疑害了他很多的子女和大臣。

    孫策對江東的作用非常之大,如果說孫堅是奠基者,孫策就是開拓者,孫權是守成者。要是沒有孫策完全沒有孫權這個東吳大帝什麼事,孫權繼承的文臣武將一部分來自其父,一部分來自其兄,還有一部分是他自己徵召的。這樣看來他繼承不僅是他爹的基業,也是他哥哥的基業。

    他始終貫徹著權力至上的法則,對孫策的這種態度也是情理之中,當然了可以說他是忘恩負義。他專制到了變態的程度,晚年他把權力的掌控延伸到他的兒子們身上,兒子們爭奪太子位和之後的王位真是魚死網破(孫權曾在“南魯黨爭”中罷免孫和太子位,賜死魯王孫霸),朝廷權臣也趁機搞事,內部一片混亂。他的兒子幾乎沒有善終的,這與孫權對權力的渴望是有關係的。

    總之他忘恩負義來自於對權力的掌控,和猜忌的性格。

  • 11 # 宋安之

    孫策是吳國政權的奠基者之一,孫權稱帝以後並沒有追封其為皇帝,只是追封為長沙恆王。表面上來看是薄情寡義,實際上更多是為了避免孫氏家族內亂,如果追封孫策為帝,那麼就意味著孫策兒子也有繼承權,到時候為了帝位家族自相殘殺是在所難免的,所以追封為王是一個薄情卻又最合理的決定。

    孫策與其父孫堅是吳國政權的奠基者,孫堅並沒有打下江東,只不過憑著南征北戰打出了自己的威名,又擁有了不少部眾,孫堅戰死以後,長子孫策靠著孫堅的餘部南下,打下了江東,草創了吳國,雖然孫策戰死時打下的江東並不是很大,但重要的是孫策給孫權留下一班文武大臣,孫權時代名將直臣很多都是孫策挖掘發現的,而且孫策考慮到當時局勢不穩定,兒子又年幼,將大位讓與孫權,可以說大局觀很強,對於孫權更是天大的恩情。

    身為吳國奠基者,其實孫策的功勞比之父親孫堅高出太多了,雖然吳國在孫權手裡發揚光大的,但孫策的開基之功是不可忽視的。孫權稱帝以後並沒有追封孫策為帝,除了薄情,唯一的解釋就是害怕以後孫氏家族自相殘殺。

    在古代家天下的封建社會中,繼承人可以說是重中之重,繼承人選好了,要麼守成有餘要麼繼續開拓基業,繼承人選差了,輕則國家衰敗重則亡國,而繼承人的選擇範圍也是很重要的。

    五代十國時期後梁太祖朱溫就是在繼承人上面,發神經的想立養子,結果親兒子不幹了,發動政變把他給宰了。

    為了皇位親兄弟之間自相殘殺都是常事,如果範圍再擴大到孫策兒子哪裡,更是不可控制了,所以孫權沒有追封孫策為皇帝,在法統上否定了孫策一脈的繼承皇位權。甚至孫策的王爵都不可以世襲,孫策之子孫紹歷封吳侯、上虞侯,後代也是以侯爵沿襲下去的,可惜孫策孫子孫奉時捲入吳末帝時期的奪皇位謠言中被殺。

    而孫策追封的長沙恆王,還有孫策之子孫紹最初的爵位吳侯都是不錯的爵位,長沙恆王這個追封算是美諡,而孫紹的吳侯爵位更是不錯,以國號命名爵位可以說是最好的命名,孫權雖然薄情,但也並非太絕情。

    在三國時期,曹魏、孫吳還有後來的司馬氏都有追封父親為帝的例子,而蜀漢劉備卻並沒有,因為其他王朝都是自創的,劉備自稱漢室之後,建立的蜀漢也是以延續漢家江山為名,所以並沒有追封自己的父親,當然我們後世將之分開區別了,西漢、東漢、蜀漢這般的稱呼。

    司馬氏建立西晉倒是有過追封哥哥的例子,司馬師是司馬懿長子,西晉奠基人之一,死後弟弟司馬昭繼位,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建立晉國以後,追尊伯父司馬師為景皇帝,可以說這也算是追封哥哥的例子,只不過司馬昭時代並沒有建立西晉,由他的兒子司馬炎完成的,而司馬師被追封為皇帝的一個最重要原因就是他無後。

  • 12 # 清水空流

    孫堅,孫策,孫權,江東歷經三世經營,孫堅打地基,孫策蓋樓,孫權封頂。和曹操劉備不同。孫權應該是官二代。可以說是站在父兄的肩膀上成就天下的。

    孫策,字伯符。人稱小霸王,在曹操與劉備沒有成事之前。孫策絕對是最牛逼的一個。溫酒斬華雄的不是關羽。而是小霸王孫策。敗袁紹,擒王郎(就是被諸葛亮罵死的那位)。可說,如果不是孫策早死。三國鼎立的不是孫權,而是孫策。

    孫策遇刺而亡沒有立自己的兒子孫紹,而是立自己的弟弟孫權為主,對這個弟弟可謂恩高義厚。但孫權登基以後,追封自己的父親為帝,卻沒有追封自己哥哥孫策為帝 ,僅為長沙桓王。孫權為何會如此刻薄的對待自己的哥哥,原有在於一下三點。

    第一是為了帝位的繼承。孫權駕崩以後,只能將帝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如果孫權追封大哥孫策為皇帝,從封建法統上孫策的兒子孫紹就有理由和資本為皇帝。一旦孫紹的兒子有野心和人望,再有朝臣擁護。自己兒子必將帝位不保。江東也必將陷於內亂,即便內亂平定。也必將給給曹魏和西蜀所乘。帝位只能保留一支。如果多支帝胤繼承。勢必造成混亂。從這一點來說。孫權這樣做也不是不對。

    第二是本身孫權薄恩寡義。《三國志》裡說孫權猜忌心重。從孫權登基以後對待陸遜,顧泳,張昭來看。孫權絕非一個寬仁皇帝。對比一下劉備曹操。在對待屬下和宗室最狠的就是孫權,宗室內鬥最慘,最狠就是東吳。孫權處處防範大概哥孫堅一脈。而自殘最嚴重的恰恰是自己的兒孫,真是最大的譏諷。

    第三就是,孫權認為東吳之所以能三分天下有其一。功勞在於父親和自己,而大哥孫策的功績不顯 ,既不如父親也不如自己。追封大哥為帝則顯得對大哥評價過高。在就是自己繼承父親的基業是理所當然。並非來自孫策的繼承。

    從各個方面來說 孫權都不可能追封孫策為皇帝。孫權既不想也不願。更不可能。

  • 13 # 鹹魚閒聊

    孫堅是東吳的奠基人,東吳開國皇帝孫權的父親,在古代,皇帝尤其是開國皇帝追封自己的父親,祖輩為皇帝是慣例,所以於情於理孫權追封孫堅為武烈皇帝是沒有問題的,魏明帝曹叡還追封曹操的爺爺宦官曹騰為高皇帝呢,歷史上宦官被追封為帝的僅此一人!

    再來看孫策,孫策能文能武,人稱“小霸王”,孫堅死後,僅用了十年便在江東紮下根基,打下一份基業,後來孫策遇刺,由於江東正處在創業期,內部極其不穩定,加之兒子孫紹年幼,難堪大任,於是便將江東大權傳給了弟弟孫權,三十年後孫權稱帝建立吳國,那麼孫權繼承孫策之位為什麼不追封孫策為帝,只封了長沙桓王呢?其實從以上兩段便可看出一二,下面我分三點闡述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孫權稱帝后,他的兒子們均已長大,政權穩固,不存在孫策死後面臨的困難局面,這時候若再追封孫策為帝,那麼孫策的後代在法理上也有了合法繼承權,在他百年之後,保不準孫策的後代或主動或被人利用而起兵爭權,如此一來,吳國勢力勢必會被削弱,於國於己都是不利的。

    二,上面說了,孫策時期的江東政權只是創業的初期,真正的快速發展和最後的強盛都是在孫權當政時期,從孫權接掌江東政權到他稱帝建立吳國用了近三十年,這三十年間孫權勵精圖治,任用賢臣良將,把江南帶入進一個繁榮強盛的局面,他覺得自己的功績已經超越了他的哥哥孫策,如果追封孫策為帝的話,那麼天下人只會覺得他的成就得益於孫策,如此世人,青史便更多的記得孫策而輕視了孫權,所以為了證明自己比孫策更強,更有能力,他孫權也不會追封孫策。

    三,第三點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關於追封的禮法問題,有人說孫策傳位給孫權,這就默認了是兄終弟及,按理孫權接受之後就該預設他以後應該將大位傳給孫策的兒子,其實這是不嚴謹的,孫策傳位給孫權時吳國還沒建立,所以不存在兄終弟及這一說,而且因為中國自始皇帝之後遵循的都是嫡長子繼承製的帝位傳承製,父傳子一脈相承,如果孫策已經是皇帝的話,我覺得他很大可能就不會再傳位給孫權了吧, 在這種帝位傳承的制度下,追封父祖輩為皇帝在禮法上是沒有問題的,而追封兄弟為帝,縱觀歷史,除了晉朝這個奇葩,確實再沒有過,因為這不符合禮制,顯然孫權是明白這個道理的。其實孫權稱帝后追封孫策為長沙桓王,作為皇帝而言,這已經是很大的恩典了。 只不過,他封孫策的兒子孫紹為吳侯,這就有點薄情了,而且孫權後期在繼承人的選擇上左右不定,導致了吳國後期孫氏兄弟骨肉相殘,孫紹也沒能逃過被殺的下場,結局真是令人唏噓。

  • 14 # 三日軒主人

    這個問題其實網路上流傳已久,都是拿孫權和司馬炎兩人的事情作比較,天真簡單的認為孫權不夠厚道,今天我就給大家系統的講解一下這件事。

    孫權沒有追尊孫策和司馬炎追尊司馬師,都不是他們本人一拍腦袋想咋幹就咋幹,在中國古代一旦涉及到禮法的問題,就必須遵循制度,否則就要出笑話。這兩者都是遵循禮法制度而做出的決定。我們分以下幾點來看看兩者的區別。

    而東吳則不同,孫權的帝位是自立的,不受前朝影響,追尊祖先只需要按照禮制高、曾、祖、父直系傳承即可,兄長不在其中。

    第二、即便涉及到繼承的問題,孫權和孫策之間也不是繼承的關係,而是繼任。就好像現在走了一個縣長又來了一個縣長一樣,孫策生前的爵位是討逆將軍,而孫權被任命為破虜將軍,兩者都是東漢朝廷任命的,中間沒有傳承關係。

    第三、司馬師首先是被司馬昭追尊的,司馬昭晉位為晉王之後,就已經追尊司馬師為晉景王,表示自己的位置是繼承自司馬師的,明確了傳承關係,所以司馬炎稱帝之後就必須按照他老子的意思來追尊。

    第四,當然,孫權如果執意要追尊孫策也不是不可以,他從家族的傳承方面來解釋,禮法上勉強說的過去,但是這樣一來就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最重要的就是孫策一系有了皇位繼承權,這對於王朝的傳承是最大的不穩定因素,他完全沒必要這麼做。

    所以說,帝王無家事,一旦涉及到江山社稷的大事,就不是憑個人好惡所能決定的,必然是要做出符合制度,有利於統治的決定。孫權追尊孫策,第一不合禮法,第二可能埋下隱患。而不追尊既合乎禮制,又可以保證政權穩定。任何一個睿智的君主都懂得其中的取捨,也不能因此就說孫權忘恩負義。

  • 15 # 山色歸讀

    三國時期東吳大帝孫權,字仲謀。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正式稱帝,國號吳,不久後遷都建業(南京)。他追諡其父破虜將軍孫堅為武烈皇帝,生母吳夫人為武烈皇后,自己好幾個錦衣玉食的膏粱兒子也都封了王。

    令人意外的是,英姿勃發、雄烈過人,江東六郡的締造者和東吳政權的實際奠基人孫策卻僅被追封為長沙桓王。

    孫權的大哥“小霸王”孫策身前就被漢獻帝授予討逆將軍、吳侯。當初僅憑從袁術手裡討回的“孫堅舊部一千多人”出來創業,很短的時間就統一了包含吳郡、會稽、丹陽、豫章、廬陵、廬江等在內的江東六郡。

    毫無疑義,他在孫堅、孫策和孫權父子三人中對東吳政權的基業貢獻應該是最大的,可是孫權追諡父孫堅為帝,卻有意無意忽略勞苦功高兄長孫策,沒有追封其帝號,這是為什麼?

    要知道歷代帝王在對先人的追封上都是比較慷慨的,畢竟這是光大家族門楣、有面子得人心的舉動。比如西晉開國的晉武帝司馬炎不僅追諡老爹司馬昭為文帝、爺爺司馬懿為宣帝,還封老爹的哥哥即伯父司馬師為景帝。

    唐代宗李豫在追封他的弟弟建寧王李倓為“承天皇帝”後,甚至還給弟弟補辦了一場冥婚:將姑姑興信公主早亡的女兒張氏許配給了李倓,封為“恭順皇后”;魏文帝曹丕更誇張,先追封老爹曹操為魏文帝,再上溯四代一直追封到曹操的太監爺爺都是皇帝。

    孫權為什麼稱帝后封父不封兄呢?其實封還是不封這是他綜合評估後的結果。

    首先,這是他一貫節儉、關注民生、愛惜民力的作風的體現。他在不斷地富國強兵的同時,注重發展生產,寬稅薄徭,修養生息。

    孫權稱帝后依照兒子追贈父祖當皇帝的歷史傳統,追封老爹孫堅帝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事實上他都沒有追封祖父。本著追封寧少勿多、寧低勿高的原則,他沒有封兄長孫策帝號或許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追封皇帝也不單單是一個名號問題,還涉及到陵寢、宗廟、每年繁多的祭祀禮儀、貢品、日常管理維護以及人員值守等,甚至追封了皇帝還需要配套追封一個“皇后”,又是一大攤子事。零零總總的開支,不是一個小數目。少追諡一個皇帝,不是積蓄了民力、省下了百姓不少負擔嗎?

    其次,不追諡孫策帝號也與孫權的經歷和個性有關。他不追封孫策為帝就是為了儘可能降低孫策的威信和減少其影響,讓自己不至於生活在孫策的影子裡。

    孫權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在孫策遇刺後成為江東之主,雖然善於識人用人,但是史書上評價他有點類似越王勾踐,生性多疑和陰鷙,是一個肚子裡用功夫的角色。

    當年孫策遇刺死於非命時,接掌大位的孫權還是個十八九歲的半大孩子,幾乎沒有任何一國之主的閱歷和威信。當時孫權的名位也只是將軍(後來做大後才稱王稱帝)。

    曾經臣服於孫策的那些舊部,猶疑觀望者有之,擁兵自重者有之,割據反叛者有之,乘亂征伐搶奪地盤者有之,可以說是風雨飄搖。

    在此之前孫策和麾下諸將、文武官員更多的類似一種意氣相投的盟主和盟賓的關係,不行嚴格的君臣之禮。這個固然與孫堅早逝後孫策與他們孤苦相依、一度在袁術手下同賬稱臣的歷史淵源有關,也因為孫策憑著神勇雄烈、叱吒三軍的蓋世豪氣,不需要那麼看重那些虛禮。

    而孫權自知“帥江東之眾,在兩軍陣前決戰決勝,與天下爭衡”這方面遠不如孫策。如果孫策是高聳入雲的秦嶺,他孫權則是巍峨秦嶺腳下的一抔糞土,眼前的“名位“都是大哥孫策的威望罩著呢!

    辛虧手握重兵、深孚眾望的周瑜迅速帶兵來前來輔助孫權,而且他刻意率先用君臣叩拜大禮來示範性地確認上下尊卑的君臣關係,言談之中,也恭敬有加。周瑜的聰明和資歷算是暫時穩定了東吳大局。

    這段一驚一乍、險象環生的經歷在孫權內心留下了錐心痛骨的烙印:一定要儘快強大起來,走出大哥的陰影,豎立自己的絕對權威,徹底收服那一個個“刺頭”。

    特別是孫策臨終前對張昭說的“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這句話,固然可以理解為孫策臨死前對肱骨重臣半真半假式的敲打和測試,但是孫權自己感受到的更多的是蔑視和兇險。孫權羽翼豐滿後早早就以高名顯爵把張昭“供起來”而實際將其實權剝奪殆盡就是明證!

    這個從孫權去世後諡號“大皇帝”、廟號“太祖”也可看出端倪。很顯然“大皇帝”與秦始皇的“始皇帝”一樣大有深意;另外“太祖”一般用於指開國皇帝或國家奠基者(後來也有用高祖的)。

    比如周太祖姬昌、魏太祖曹操、晉太祖司馬昭;唐高祖李淵甚至追封對大唐建立無尺寸之功的爺爺李虎為“太祖”,隋文帝楊堅也同樣尊跟隋朝不相干的老爹楊忠為“隋太祖”。

    這些“太祖”基本上是為子孫稱帝打下基礎的人,有些可以說“寸功未立”也當了“太祖”。反觀孫權,不追封孫策帝號倒也罷了,連“太祖”之位都捨不得給老爹。一個“大皇帝”加“太祖”,再結合孫權對父兄的封贈,其用意不言自明:大吳帝國的基業和開國自我孫權開始,孫堅或許有些微功,這裡就沒孫策什麼事了!最大程度地淡化乃至抹殺了兄長的影響力和歷史功績!

    另外,孫權僅依照皇帝兄弟該有的名分待遇封孫策王爵而不贈帝號也有很重要的現實考量,那就是東吳的皇位傳承問題。

    孫權謀國深遠,若他追贈兄長皇帝封號,就坐實了自己取得皇位依據的是“兄終弟及”的繼承原則,那麼按照這種禮法制度,孫權按理將來是要把皇位歸還孫策子孫的,而且孫策確實也有兒子孫紹、孫子孫奉這些後人。

    如果孫策有皇帝的名分,其子孫繼承皇位的合法性就增加了不是?孫權這樣處心積慮的封父不封兄,就是從法統上否定了孫策這一支系的皇位繼承權,實際上是排斥了“兄終弟及”而示範和強調了“父死子繼”的傳承原則,從而堵塞了別有用心的人生事的口實,或許孫策的子孫後輩自己也難保全無異心。

    事實上,孫權一勞永逸地“剝奪”了孫策支系染指皇位的可能或許有點薄情寡義,但是確實有利於最大限度地避免家族內部爭奪皇位的紛爭。孫策當年交棒給他時,就有張昭等人一度更看好他的三弟孫翊,如果不是孫策堅持己見,他與“東吳老大”的位子就失之交臂;另外孫權稱帝后,他的五弟孫朗在健在,不排斥“兄終弟及”,孫朗不是也有覬覦大位的可能性?

    總之,孫權封父不封兄很可能有各種各樣的綜合原因。但是不管出於哪種考慮,他這種舉動看似不厚道,但是客觀了有利於東吳政權的延續和穩定。

  • 16 # 譚論古今

    孫權

    孫權稱帝后只追封孫堅為皇帝,卻無視孫策,我認為這並不是什麼忘恩負義,而是孫權有他自己的考慮。

    孫策

    孫權是從孫策的手裡繼承位置的。孫權是孫堅的兒子,孫策的弟弟,孫策死的早,孫權繼位,與其兄相比,孫權的確在軍事才華上不及其兄。不過孫策也有其短板,就是孫策過於霸氣,處理事情有點急躁,情緒化,以至於有時候會得罪人,在孫權執掌政權之後,孫權有意淡化孫策之影響,實際上就是想樹立自己在東吳的高大形象,畢竟天下是孫權的,孫策已經是歷史煙雲了。由此看來,孫權稱帝后只追封孫堅為皇帝,而沒有大封孫策,這並不是什麼忘恩負義,而是孫權有他自己的考慮。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在東吳,孫權是唯一的能夠治理天下的帝王。

    孫堅

  • 17 # 歷史是最好的醒酒湯

    追封,表面上看是簡單的一件事情,僅僅是一個稱號而已,但實質卻是皇家帝系的“產權證明書”!

    中國古代帝系傳承,正常情況下,無非兩種模式:父子相繼,兄終弟及。

    父子相繼,情況相對簡單。而最複雜的是兄終弟及,裡面要考慮的因素太多。其中一個因素就是弟弟繼位後、是否追封兄長,如果追封,則意味著給兄長一系的後人頒發了產權證,他們有皇位的繼承權。這是一個愚蠢的舉動,等於在皇室埋了一顆炸彈,隨時都有爆炸的危險。

    (這頂帝王冠冕,凝結了多少鮮血!)

    以孫權的智慧,他是不會追封孫策的,除非孫策沒有兒子。但孫策娶大喬,周瑜娶小喬,孫策26歲死,卻有一個兒子叫孫紹。這就麻煩了,如果追封孫策為皇帝,則意味著孫紹有繼承權,孫權是不會這麼做的。

    孫紹的存在,就斷了他老爹的“皇帝之路”!除非孫紹一脈絕了,孫權就會很大方地封孫策了,就像司馬炎大大方方地追封司馬師為景皇帝一樣,因為司馬師一脈絕後,沒有任何麻煩。

    雖然後世評價孫權類似於越王勾踐一類的人物,但他畢竟不是那麼心黑,不會想辦法把孫紹弄死,所以在追封的問題,越謹慎就表明孫權對哥哥的後人越有恩情,反過來如果孫權夠黑,把哥哥封為皇帝,那孫紹早晚死定了。

    孫權在世,孫紹一脈還算平安。可孫權死後,到了孫皓當皇帝,他就直接把孫紹的兒子孫奉整死了,孫策一脈絕!

    皇家繼承權自古到今都是排他性的。在皇室談恩情,似乎是一個奢侈品。

    《三國志》批評孫權說:“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而權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陳壽認為孫權對待孫策的後人不夠厚道,但看看孫皓對孫策的孫子孫奉斬盡殺絕,反而感覺到孫權還是溫情脈脈的。

  • 18 # 笑嘗歷史百態

    黃龍元年(229年),孫權正式稱帝,孫權追尊其父孫堅為武烈皇帝,孫策為長沙桓王。

    這是一段基本的史料,大夥兒應該都清楚,但是我們看到孫權稱帝之後,只是追封孫策為長沙桓王,僅僅只是稱王而沒有稱帝

    這是為何?

    孫權與孫策雖然年齡相差比較大,但是感情其實還可以,在加之,孫權確實是有能力的人,不可能因為“小氣”而在追封上如此的粗心大意

    那真相到底是如何?

    我們都知道,皇帝一脈的傳承講究的是正統,如果孫權登基之後追封其哥哥孫策為皇帝的話,那麼孫策的兒子孫紹處於什麼地位?

    如果孫策是皇帝的話,那麼孫紹也是正統的繼承人,那麼在當時東吳就會產生分歧,會出現兩脈進行奪權。容易引起混亂,這也是為君最為忌諱的。

    當然很多人會說司馬炎登基之後,還封司馬師為皇帝,但是我們可以看一個前提,司馬師並無子嗣,無法對司馬炎的皇位產生威脅,所以封司馬師為皇帝只會為司馬炎賺取名聲,是百利而無一害。

    再說,在三國之前,並沒有封自己兄長為皇帝的先例,因此,到了孫權這一輩之時,自然也不會有這種想法的產生。可以說不是孫權不願意,是根本沒想過這個問題。

  • 19 # 第二支筆

    孫策(175年—200年),孫堅長子,孫權長兄。三國時期孫吳的奠基者之一,綽號“小霸王”。在父親孫堅被劉表偷襲暗害之後,為繼承父親孫堅的遺業而屈事袁術,後脫離袁術,以玉璽為質僅帶著一眾老將和幾千殘兵一統江東。可以說後來江東的基業都是孫策打下的底子,在一次狩獵中為刺客所傷,不久後身亡,年僅二十六歲。

    相比於司馬師孫策沒有父親過多的保護和幫助,更多的是靠個人的勇武和才幹統一的江東。而司馬昭在司馬家的貢獻也是不可忽略的,相比於孫權司馬昭更有底氣繼承哥哥的江上,而孫權著實是“白撿”的江山。在這種情況下,孫權稱帝之後僅僅追諡了他的大哥孫策為長沙桓王。而司馬師卻被追尊為景皇帝,廟號世宗。

    這其中隱藏的政治意義卻非常巨大。

    首先司馬家的家業大都是司馬懿所創,司馬師司馬昭皆是後來受益之人,追封司馬懿、司馬師為帝並不會掩蓋當朝者的威望。而追封孫策為帝卻可以讓大家時刻想起這江東是誰打下來的,對孫權本人的自尊有極大的撬動。

    第二點追封司馬師的是他的侄子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而追封孫策的是他的弟弟孫權,這裡面也大有文章。司馬師是沒有兒子的,即使司馬師為皇帝最後皇位也是要傳到司馬昭司馬炎一脈的。而孫策則不同,孫策尚有兒子在世,如果追封孫策為皇帝,那麼孫策的兒子就存在理論上的皇位繼承權。將來很可能會被人利用造成“皇位之爭”,可能出現造反亦或是內部分裂。

    基於以上原因孫權是不能也不敢追封孫策為皇帝的,在政治上向來沒有親情。

  • 20 # 優己

    這是因為孫策跟孫權曾有約定,在孫策死的時候只有虛歲二十六歲,孫策的孩子只有七八歲,沒法繼承他的家業。這時候孫策就把自己的權力移交給孫權,並拜託孫權照顧好他們。也就是說,孫權的位置是從自己侄子那裡搶來的。這就使得他自己的位置很不安穩。

    在皇權時代,不是每個職爵都有世襲繼承權的。以太守為例,老太守退養以後,新太守必須受朝廷指認,重新選派,不存在說前太守可以指認下一任太守的。包括孫策繼承給孫權只是因為東漢末年朝廷控韁無力才允許發生的,實際上都是非法的。因為孫策死前只是一個州牧,級別不夠。在漢朝,真正有繼承權立世子的只能是王爵或者皇帝,這是體制。

    假如孫權封孫策為皇帝那麼孫策的兒子就有繼承權了。那麼他們就有可能會跟自己的兒子爭奪嫡位的機會。因為孫策雖然已死,但是在江東望族裡面還是有很深的影響力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司馬懿為什麼等到曹睿死後才發動兵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