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獅

    不怎麼樣!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後,緊接著就是軟禁李淵,逼其退位,好讓自己登基大寶。

    而李淵呢?看到自己的兒子手足相殘,作為一個父親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但是沒有辦法,他深深知道生在帝王家,這種事兒在平常不過,為了權力而兄弟相殘、父子反目者大有人在。前朝大隋的隋文帝怎麼死的,他心裡很清楚,如果他強硬的阻攔李世民登基,那麼他將成為第二個隋文帝,同樣會莫名其妙的死在宮中。李淵也明白自己無論如何也不能阻攔兒子的腳步,李世民已經殺了自己的兄弟,就不在乎殺自己的父親。不如將皇位雙手奉出,自己還可以做個名義上的太上皇。

    就這樣,李淵主動退位了,他自此在自己的寢宮之中居住,最初他住在太極宮,後來搬進大成宮。

    李淵雖然享受太上皇的待遇,但是每天鬱鬱寡歡,即不見那些朝中老臣,也不參與任何政事,除了參與過有限的幾次大型宴會之外,他幾乎一步不離的待在大成宮,就連李世民要其隨行避暑,他也不去。就這樣李淵在孤獨和悲傷中度過了9年。

    李世民也許是覺得自己虧欠父親,於是下令建造大明宮,為父親避暑,但大明宮還沒建好,李淵就病死了。在去世前的一年多,李淵躺在病榻上,終日不言不語,偶爾順著眼角落淚,李世民來請安,他也不迴應。由此看出他並沒有原來李世民,對這個兒子的心狠手辣感到很無奈和痛心。

  • 2 # 歷史公元

    玄武門之變後,被迫退位的唐高祖李淵晚年生活得如何?

    唐高祖李淵萬年的生活實際是極為瀟灑,即位開心的,放到現在來說,肯定會讓很多的“宅男”,羨慕不已。

    首先,唐高祖李淵是否是被逼退位,還是一個未知數。

    事實上,我認為,唐高祖李淵退位,更多的是李淵,因為三個兒子,為了爭奪皇位自相殘殺,才心灰意冷,放棄了自己的權力,將皇位交給了李世民。

    或者說,唐高祖李淵,真的在起兵之前,就將皇位許給了李世民。但是,在後來又改變了主意,故意偏袒太子李建成,造成了三兄弟之間的自相殘殺,更是心灰意冷。

    而李建成,能夠在李淵的支援下,威脅到李世民的權力地位,並且間接促成了,李建成向李世民下手。可以說,李淵手裡肯定是掌握著唐朝的一部分兵力。這些兵力也許不足以讓李淵誅殺李世民,但是,保證李淵能夠安享晚年,還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李淵肯定是主動退位,將皇位傳給了李世民。或者說,李淵直接撂挑子不幹了,將治理國家的重擔,交給了“接盤俠”李世民。

    實際上,玄武門之變的功過,已經不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上位之後,到底做過什麼,做出了什麼樣的傑出的貢獻。當然,事實證明,唐太宗李世民在皇帝的位置上幹得不錯。

    那麼成為唐太上皇以後,李淵的晚年生活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實際上,唐高祖李淵晚年的生活是相當的瀟灑。

    不說唐高祖李淵退位的時候,就已經是60歲了。在此之後,唐高祖李淵,在太上皇的寶座上,一共坐了九年。也就是說,在69歲的時候才去世。所以說,李世民完全沒有虧待李淵的想法。

    李淵想要什麼?跟李世民說一聲,李世民當然是得全部獻上。

    其次就是在唐朝的重要宴會上,只要李淵想要參加,也可以出席。至於唐太宗李世民,還要向李淵稱臣。不存在說李淵心存怨言,被李世民幽禁,不讓外出、不能跟大臣們交流之類的的情況。

    甚至於,李淵還能夠讓,投靠的突厥大汗,給他跳舞助興。

    在宮裡生活的待遇,那就更不用說了。要什麼樣的美女,李世民都會給他獻上去,全都是漂亮年輕的。就說李淵在當上太上皇,60歲以後的九年中,還為李世民添了30幾個弟弟妹妹。

    這樣的李淵真的是被迫退位,被幽禁的太上皇嗎?這是真的當太上皇供起來了。

  • 3 # 伊耆角木

    李淵晚年的生活實在不好,宮殿缺乏修繕,生活受到限制,甚至讓李世民的臣子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被迫封李世民為太子,監國,不久退位。退位之初,待遇還是不錯的,仍然居住在皇宮的正宮太極宮中,而李世民則在太子的居所東宮處理政務。但李世民顯然心有不甘,所以,對父親開始不斷“打臉”。首先是廢除了李淵在位時的大部分政策,這也就算了。緊接著,李世民不斷在公開場合批評李淵武德年間的朝政:諸如“武德之際,貨賄公行,紀綱紊亂……”、“武德之時,政刑紕繆,官方弛紊……”這些都在史書中有明確記載。更是將李淵最信任的宰相裴寂評論的一無是處,貶謫出京,說他一切都是仰仗李淵為非作歹。這些對父親毫不掩飾的批評無疑就是在暗示李淵,趕緊搬出去。

    所以,李淵也識相,在貞觀三年四月,“主動”提出,願意從太極宮遷往弘義宮居住,理由是那裡“有山林勝景,雅好之……”實際上,弘義宮就是原本的李世民秦王府。裡面根本沒什麼好景緻不說,更是在規模上遠小於太極宮,甚至比太子東宮也要小上不止一個規模。

    另外,李淵生性好動,在武德年間即使公務繁忙,戰爭不斷,他也會四處遊獵。但是自從成為太上皇,再也沒有出過宮門。當年夏天,李世民前往九成宮避暑,馬周又一次上書“臣又伏見明敕,以二月二日幸九成宮。臣竊惟太上皇春秋已高,陛下宜朝夕視膳而晨昏起居。今所幸宮去京三百餘里……非可以旦暮至也。太上皇情或思感,而欲即見陛下者,將何以赴之?且車駕今行,本為避暑,然則太上皇尚留熱所,而陛下自逐涼處,溫清之道,臣竊未安!”意思是太上皇年事已高,皇上應該日夜伴隨左右,現在跑這麼遠,太上皇想你怎麼辦?更重的話在後面,你自己跑到清涼的地方避暑去了,卻把太上皇留在酷熱難耐的地方,這是孝道嗎?李世民依然不理,此後貞觀七年五月和貞觀八年三月,李世民又兩次巡幸九成宮,都沒有帶李淵同行。

    如果僅僅這樣,也還罷了,關鍵是李世民後面的舉動就有點不厚道了。貞觀八年七月,李世民居然一反常態“屢請上皇避暑九成宮”。是他幡然醒悟了嗎?不是,是李淵去不了了!因為那時候,李淵患了“風疾”,也就是中風了。對於一個年近七十的中風病人,再怎麼想出去,也不可能捱得起舟車勞頓了。李世民卻乘此機會大獻殷勤,你早幹嘛去了?貞觀八年,李世民以為太上皇興建清暑之所為由修建大明宮。但所有人都知道,李淵那時候已經病入膏肓,不可能入住了。李世民不過又一次借盡孝的名義給自己造了個宮殿而已。果然,大明宮尚未完工,李淵撒手人寰。而李世民也順理成章從太極宮搬入更為豪華的大明宮。

    李世民對李淵的態度,著名的直臣魏徵也看不下去。李淵去世一年後,李世民的皇后長孫氏去世,李世民萬分悲痛,常常思之落淚。更是在宮中造了一座瞭望臺,時時眺望安葬長孫皇后的昭陵。有一次,李世民帶著魏徵一起登上瞭望臺,讓魏徵一起看,魏徵卻回答看不見。李世民很詫異,當即指給他看。魏徵說,我還以為陛下說的是高祖的獻陵,原來陛下說的是昭陵,那我早就看見了。李世民知道這是魏徵在指責自己不盡孝道,只好悻悻然拆除了瞭望臺。

  • 4 # 奶粉的搬運工

    李淵的晚年生活過的非常淒涼孤獨,還要時不時遭受李世民的冷嘲熱諷,最終在長達9年的軟禁生涯中孤獨終老。李淵雖然選擇主動退位,但他畢竟是唐朝的開國皇帝,在朝中有著自己的勢力,比如唐朝的名將李靖和李績在太子與秦王爭奪繼承權時,都選擇了中立,這樣的將領還有很多,而且李淵兒子眾多,不缺乏繼承人,再者李淵也不甘心退位,這些都是讓李世民不放心的因素,為了能夠更好的平穩掌權,李世民只好將李淵徹底“宿衛”起來。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兄弒弟,表現出對骨肉親情的無視,而剛剛從隋朝隋文帝教訓中走出來的大唐李淵,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這個兒子可能什麼事都乾的出來。因此,李淵龍椅還沒坐熱,就乖乖的退位了,那他的太上皇日子是怎樣的呢?

    李世民接班,雖然沒有直接殺掉自己的父親,但是從此李淵過上了囚犯的生活。李淵的晚年生活過的非常淒涼孤獨,還要時不時遭受李世民的冷嘲熱諷,最終在長達9年的軟禁生涯中孤獨終老。李淵雖然選擇主動退位,但他畢竟是唐朝的開國皇帝,在朝中有著自己的勢力,比如唐朝的名將李靖和李績在太子與秦王爭奪繼承權時,都選擇了中立,這樣的將領還有很多,而且李淵兒子眾多,不缺乏繼承人,再者李淵也不甘心退位,這些都是讓李世民不放心的因素,為了能夠更好的平穩掌權,李世民只好將李淵徹底“宿衛”起來。

    李世民因為當年李淵支援李建成,因此懷恨在心,從李淵退位開始就將其視同軟禁。頭三年,李淵還是住在皇帝專屬宮殿太極宮,李世民住在東宮做皇帝,但是李淵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監視,其不能隨意外出,而且大臣也不能來拜見,當時只有裴寂等少數之前心腹前來探望,但很快裴寂就被治罪,發配邊疆。

    不僅如此,在之後,李世民連太極殿都不讓李淵呆了,找了個藉口,將李淵搬遷到弘義宮,被李世民改為大安宮,意思是老實點。這裡陰冷潮溼,當時李淵已經60多歲,而且形同囚禁,比在太極殿更加沒有自由了。每年,李世民都會去當年隋煬帝修建的仁壽宮避暑,但是,從來不讓李淵過去。在此情況下,身體條件越來越差。在李淵臨死前最後一年,李世民不知道是良心發現還是接受了大臣意見,因此邀請李淵也去仁壽宮避暑,但是李淵打死也不敢去。

    李世民也無奈,為了消除父親的恐懼,表現出一點孝心,他下令為父親修建大明宮,以改善李淵居住條件,讓他頤養天年。但是擔驚受怕的李淵心裡很不安,在1年後就死了,此時大明宮還沒修好。李淵這個開國君主,在悽慘孤獨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 5 # 國史記聞

    唐高祖李淵退位之後,一方面名義上是太上皇,地位理應在皇帝之上;另一方面他是李世民的父親,李世民的皇位也是他“禪讓”的,按說應該是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實則不然。他的晚年生活還是比較煎熬的,尤其是常年受到“明君”的數落。

    李世民剛剛登基不久,便開始公然批評武德年間的各種“弊政”。比如他在朝堂中說:“遍封宗子,於天下利乎?”這指的當然是開國皇帝李淵在建立唐朝之後將李唐宗室分封為諸侯王以鎮撫天下,李世民這麼一說,群臣也就開始附和了,說分封宗室也不是什麼好事啊。李世民此時說:“朕為天子,所以養百姓也,豈可勞百姓養己之宗室乎”,便將曾經被封為郡王的李氏宗族全都貶為縣公,這種舉動是不是讓李淵很難堪?

    裴寂是李淵的好友,並且參與策劃了晉陽起兵,後來擔任唐朝的宰相。李世民上臺之後不久便找個理由把他給流放了,裴寂覺得自己是開國功臣啊,便上書請求能夠留在長安城,李世民卻說:“計公勳庸,不至於此,徒以恩澤,特居第一。武德之時,政刑紕繆,官方弛紊,職公之由。但以舊情,不能極法,歸掃墳墓,何得復辭?”也就是說,你裴寂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就是和太上皇關係比較好嗎?按你的才能,能夠當上宰相,還不是因為武德年間政治荒謬嗎?

    另外,李淵向來都是喜歡遊山玩水的,玄武門之變發生時,他不正在泛舟嗎?但是李世民上臺之後卻把他從安逸的太極宮搬到了大安宮(即弘義宮),徹底失去人身自由。

    李淵死後,李世民給他建的獻陵只有六丈高,遠低於帝王九丈的規格。在李世民的長孫皇后死後,李世民專門在長安城中建了高觀,以往昭陵,表達對亡妻的哀思,還帶著大家一起來看。魏徵卻假裝看不見,李世民說:“這麼高的陵墓,你看不見?”魏徵說:“我還以為陛下說的是獻陵呢!我說咋看不見,原來說的是昭陵啊!”

  • 6 # 使用者5263264918

    你就別扯淡了 實際上李淵退位後李世民對他老爹還是不錯的!因為玄武門之變後有了隔閡 所以李世民並沒有怎麼去看他 而是由長孫皇后去的 生活上基本上都予以滿足 李世民自己裁減宮女都沒裁減太上皇的!貞觀四年李靖生擒頡利滅東突厥以後 兩父子基本上沒什麼隔閡了 把皇位交給兒子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此後 李世民經常邀請李淵參加聚會 而且對李淵非常尊重 自己是皇帝 由貞觀四年以前的兒皇變成了兒臣 對自己的稱謂都變了 兩父子還在舞會上一起彈琵琶 還讓頡利跳舞 裴寂被貶後 李淵從太極殿搬到了大安宮 但因為大安宮地勢低 雨天比較潮溼 然後就為太上皇修建了後來舉世聞名的大明宮!沒想到宮殿還沒修好 太上皇就病逝了!至於死後你說的墳頭比較低什麼的那個是太上皇李淵自己要求的 還有李世民也怕後世盜墓賊 所以那樣子 至於後來當然李世民變了嘛 他後面自己的墳墓很多陪葬品什麼的 再加上到唐玄宗幾代皇帝都為昭陵建設 所以昭陵成了古代第一大陵園 恢弘大氣 和大明宮是盛唐國力的象徵 即使不知道這段歷史 你猜都能猜出來李世民應該對他老爹不錯 李世民因為殺兄逼父已經蒙上了汙點 他是一個那麼愛惜名譽的一個人 為了名譽他不惜強忍心中一切的慾望 魏徵那樣懟他都能忍 魏徵還是善終的 他手下的諫官不下200人 這樣的一個人怎麼可能去虐待他老爹了 他得把他老爹給供他吃好喝好 因為他當一個好皇帝不光是為了實現他心中的理想與抱負 為了千古留名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他要讓他老爹親眼看到他的偉大成就和巨大成功 他要打造一個大唐盛世出來向李淵證明他當初立建成為太子是錯誤的!所以貞觀初年發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災 李世民痛心疾首說對不起天下萬民 更是無法向太上皇李淵交待!為此親自披荊上壇求雨終至暈厥!這一切都足以說明一個兒子對父親的愛 因為越愛才會越想得到他的認可!李世民對李淵只有愧疚 只有愛 沒有恨!至於你說的那個李世民說武德年間爛封 沒有說錯呀 確實是 但李世民沒有批評李淵 李世民認為戰時打天下需要那樣做 而現在是貞觀了 天下歸一 所以情況就變了 需要因時制宜!而且天下也比較窮 至於你說的李世民貶裴寂那是因為裴寂早年誣陷過劉文靜 他貪財攬權 思想守舊 李世民絕不允許這號人的存在 這是把國家利益至上 李世民做得很對 別說是裴寂了 就算是早年幫過李世民的宇文士及因為思想守舊還不是被革職了 因為貞觀需要新政 需要革新 向與李世民關係比較近的老臣蕭禹還不是一樣 與房杜經常鬧矛盾 與李靖也有磕磕絆絆 所以他也經常受貶 六起六落!不裁掉這些老臣貞觀如何革新 如何打造大唐盛世 李世民正是因為太上皇的原因才沒有立即拿下裴寂 而是等到了貞觀三年!你的說法我不敢苟同

  • 7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李淵晚年的生活更多的是一種無奈。

    玄武門事變三天後,李世民被封為皇太子,兩個月後,李淵退位,將皇位禪讓於李世民,稱太上皇,以開國皇帝被逼退讓,李淵僅僅當了8年皇帝,中國五千年曆史,也唯有李淵是以開國之君而被逼退位的。

    自從秦始皇開創皇帝制度以來,兩千年封建社會,皇帝成為最受尊崇、至高無上的權力頂峰,多少人英雄豪傑、仁人志士為了這一寶座父子相殘、手足相爭,哪怕血流成河、白骨累累,不受逼迫的話,沒有人會主動放棄皇位,李淵也不例外。

    既然是被逼的,又不能改變什麼,李淵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活下去,好好享受生活。如同現今社會被逼退休的老人一般,過著消磨時間的生活,說的好聽點叫享受生活,說的難聽點叫等死。

    李淵從626年退位,到635年去世,又活了9年,這9年間李淵幹了什麼事呢?

    1、吃吃喝喝開宴會。

    李淵退位後,參加最多的就是各種宴會,吃吃喝喝,李世民抓住頡利可汗時開宴會慶祝,李淵彈琵琶,李世民跳舞,然後喝酒到深夜。諸如此類的宴會,經常舉辦。

    2、寵信妃子,生孩子。

    李淵退位時已經61歲了,這可是高齡,尤其是古代,可李淵確實是雄風猶存,在退位之後也實在沒什麼事可幹,就只能寵信妃子,李淵的妃子有名號叫得出名字的有20個,叫不出名字的最少也有幾百人之多,這些妃子在李淵退位後,注意重點是退位後,又為李淵生了17個兒子和15個女兒,這生育能力是相當強悍。

    3、被監視居住。

    李淵從退位開始,就一直處於被監視狀態,只要不與李世民產生權力衝突,李淵可以幹他想幹的事,除了打獵被禁止。李世民在完全掌權後,才對李淵的監視稍為放鬆。

    4、搬家。

    李淵退位後前3年是居住在專供皇帝居住的太極宮,後來被搬去大安宮,大安宮無論哪方面也比不上太極宮,沒辦法,因為太極宮李世民要住,只能委屈李淵這個太上皇了。

    5、病逝。

    到635年,李淵病逝,享年70歲,相比他的兒子李世民(只活了52歲),和他的孫子李治(只活了56歲),李淵已經算長壽了,他的長壽只因為晚年無事可幹,碌碌無為,不過活得算值得了。

  • 8 # 江湖好比一道門

    李淵做了8年皇帝,做了九年太上皇,雖然沒有實權,但是日子過得很瀟灑,為了報復李世民殺子之仇,他在後宮發揮了強大的播種能力,在晚年生了30多個子女,最小的兒子滕王李元嬰比自己的重孫李欣還要小!

  • 9 # 經緯學習俱樂部

    玄武門之變之後,李淵交出了軍權。一天之內痛失2子10孫,對於一個60歲的老人。可以說已經沒有了精神支柱。可想而知晚年也是夠淒涼的。

  • 10 # 錢多多讀文史

    因為在兒子間取捨不定的李淵,終於在玄武門之變後不久,被迫退休。

    作為曾經的最高權力者,李淵的退休生涯算不上灑脫。

    他的退位,並非完全自願,兒子李世民已然誅殺兄弟,父親久戀權棧又有何意義?還不如早日讓位給這個咄咄逼人的兒子。

    也許是怨恨父親當日立儲時的反覆,李世民對父親並不十分友好,將其從太極宮挪出後,遷往大安宮,此處狹小悶熱,高祖居住並不暢快,臣下也多有微詞,但太宗並未為父另擇他處,出宮避暑也不相請同行,可見得李淵晚年與李世民關係一般。

    李淵退位期間,很少出席重大場合。

    突厥擷利可汗於貞觀四年被俘,高祖十分興奮,召諸王公大臣慶賀,並稱讓位李世民“託付得人”,父子關係此後有所冰消。

    由此看來,李淵老同志的退休生活在政治上是被邊緣化的(這幾乎是一定的),親情是寡淡的,物質上是降低標準了的,總的來說,不算太瀟灑。不知他屈居大安宮中,有沒有後悔過當初的猶疑,能怎樣呢?作為父親,手心手背都是肉吶。

  • 11 # 三月初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率領親信發動政變,殺死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

    初步得手之後,李世民立刻派出手下猛將尉遲敬德趕到唐高祖那裡。《舊唐書》裡是這樣寫的,讀來很有意思:“敬德擐甲持矛,直至高祖所。高祖大驚,問曰:‘今日作亂是誰?卿來此何也?’對曰:‘秦王以太子、齊王作亂,舉兵誅之,恐陛下驚動,遣臣來宿衛。’高祖意乃安。南衙、北門兵馬及二宮左右猶相拒戰,敬德奏請降手敕,令諸軍兵並受秦王處分,於是內外遂定。”從中可以看出,一身戎裝的尉遲敬德來到唐高祖,從這一刻起,唐高祖李淵實際上已經被控制和軟禁起來,李世民透過李淵發號施令,手段極為高明。

    《舊唐書》中說,唐高祖聽到事變的訊息,大驚,詢問裴寂等人:“今日之事如何?”蕭瑀、陳叔達建議說:“秦王功蓋天下,率土歸心,若處以元良,委之國務,陛下如釋重負,蒼生自然乂安。”意思就是讓唐高祖交出權力給李世民,如此一來,唐高祖自己可以卸掉負擔,由此解脫,國家也可以太平無事。唐高祖很識時務,說:“善!此亦吾之夙志也。”然後下令把李世民招來,撫著他說:“近日已來,幾有投杼之惑。”李世民放聲大哭,“哀號久之”。 不管李淵是主動的、自願的,還是被逼無奈的,從這一天開始,李世民實際上已經掌握了大權。五天之後,李淵正式確認李世民為皇太子,“庶政皆斷決”,同時大赦天下。同時,李世民集團的權力佈局也在順序展開。七月壬辰日,宣佈高士廉為侍中,房玄齡為中書令,蕭瑀為尚書左僕射,楊恭仁為雍州牧,長孫無忌為吏部尚書,杜如晦為兵部尚書,宇文士及為中書令,封德彝為尚書右僕射。

    八月癸亥日,唐高祖李淵發詔,正式傳位給皇太子李世民,李世民在東宮的顯德殿即皇帝位,李淵被尊為太上皇。到了貞觀三年四月,太上皇李淵搬出了皇宮,搬到弘義宮,唐太宗李世民正式開始在太極殿聽政。這意味著唐太宗已經牢牢掌握了權力,可以放鬆對太上皇的控制了。有意思的是,弘義宮是唐高祖為了表彰李世民的功勞,於武德五年興建的,在宮城的西邊。武德八年,唐高祖還曾經臨幸過一次,吩咐在弘義宮裡營造假山水。沒想到幾年之後父子易位,弘義宮也改名太安宮(也作大安宮)。李淵的一些小兒子也跟著他一同住進太安宮。《舊唐書》中提到,唐太宗每天早晚派尚宮為太上皇送來美食。李淵的十八子李元名只有十歲,身邊人囑咐他說:“見到尚宮,你應該施禮。”李元名說:“他們是我二哥家的婢女,我幹嘛向她們行禮?

    ”對待太上皇,李世民肯定不會像後來宋孝宗對待太上皇宋高宗那麼孝敬。貞觀六年,監察御史馬周有些看不慣了,上疏提出一些關於太上皇的建議,從中可以讀出一點意思。馬周認為,太安宮的形制過於卑小,而且處於城外,讓至尊的太上皇住在那裡,被四方來朝的各國使者看到,影響不好。所以應該為太安宮修造門樓,周圍營築雉堞,顯出宮殿的高大氣派,以彰顯皇帝的孝心。當時,唐太宗正打算去九成宮避暑。馬周認為,太上皇年紀大了,皇上應該朝夕問候膳食起居才對。而且太上皇留在悶熱的長安,皇上自己跑到清涼之地避暑,也不合適。

    總體來說,被奪去皇位的李淵是很明智、很老實的,很少露面,“遊心道素,志存清儉”,沒有太多的想法和企圖,也因此,父子之間才能相安無事,他才能平安度過晚年。至於李淵過得是否如意,還要看他個人主觀的意願。如果他念念不忘舊日的至尊地位,不忘那些在事變中死掉的子孫,他肯定不如意。如果他能夠坦然接受現實,不再心存幻想,安心養老,修真養性,他的生活應該還不錯。

    關於太上皇的比較正式的活動,史書中很少記載。貞觀八年三月,唐太宗在兩儀殿宴請西突厥的使者,太上皇和長孫無忌等人也在座。太上皇對長孫無忌稱讚說:“當今蠻夷率服,古未嘗有。”長孫無忌敬酒給太上皇,太上皇大悅,把酒賜給唐太宗。唐太宗捧著酒又來敬太上皇,流涕道:“百姓獲安,四夷鹹附,皆奉遵聖旨,豈臣之力!”同年,太上皇參加了城西的一次閱兵,隨後在未央宮設宴,朝中三品以上官員參加。

    突厥可汗起舞,南越酋長詠詩,太上皇笑贊:“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唐太宗捧杯為太上皇敬酒,回顧近年的成績,說:“此豈臣智力,皆由上稟聖算。”太上皇大喜,群臣高呼萬歲,那一天大家都很高興。此時,太上皇李淵的人生已經走到了最後一程。轉過年來的五月,李淵死在太安宮的垂拱前殿,終年七十歲(也有作七十一歲),葬於獻陵。

  • 12 # 夏目歷史君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要先來了解下李淵退位的背景。

    當時李淵在建立大唐後,立了長子李建成為太子,但其次子李世民由於在征戰中立功無數,似乎比李建成聲望更高一些。自此兩人之間矛盾愈發尖銳,後來甚至到了劍拔弩張的階段。

    而李世民為取得最終勝利,結束這荒唐的奪嫡之爭,於公元626年7月2日先發制人,在長安城的玄武門發動了一次政變。政變過後,李建成、李元吉被殺,李世民除去了自己最大的敵人。

    而李淵在李世民殺了兄弟的情況下,接下來的事情倒表現出了他身為一名帝皇該有的冷靜、理智。

    首先,李淵在得知李建成等人身死後,立馬讓出軍政大權給予李世民;接著,在三天後又快速立了李世民為太子,將所有朝政都交於李世民處理,自己這時已經是撒手了;最後,那就是在兩個月後,即公元626年9月4日,正式禪讓帝位,成為太上皇。

    或許在之前處理兒子關係之時,他早點這麼迅速,不要過於優柔寡斷,可能就沒有這些事情了,此是題外話。

    言歸正傳,老爹這麼配合自己,作為兒子的李世民自然不會太為難他。於是李淵在退位後,正式開始了他“沒心沒肺”的養老生活。

    李淵自公元626年退休,到公元635年去世,養老生活大約九年。

    我們來了解下,他這九年到底在幹些什麼?

    在剛退休的3年,李淵是一直呆在太極宮生活,基本的物質條件李世民都會滿足他。而這個太極宮也是當時皇帝的正宮,從這裡可以看出李世民還給予了自己這個老父親些許尊重,並沒有因為自己當了皇帝,就把太極宮立馬佔了。不過,李淵在當時行動上還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服侍他的宮女也被李世民裁了不少。

    三年過後,李淵離開了太極宮換到了大安宮生活。這個大安宮原本叫做宏義宮,是原來李淵賜給李世民的,李淵在這裡居住後,改其名為大安宮。雖然這個大安宮規模不能與皇帝居住的太極宮相提並論,但該有的還是都有,李淵日子還算可以。

    不去的原因,大機率不會是李淵怕李世民要殺他,畢竟李淵還是會參加李世民的一些宴會的,主要還是由於人老了,不願出遠門。

    李淵在最後的日子裡,只想安心呆在宮內享樂,這樣就足以。當然,這樣也可以告訴李世民,自己也無什麼心思重新執掌大權,只想養老。

    公元635年,李淵因病駕崩於垂拱前殿,享年六十九歲。李淵的晚年其實還算不錯的,能擁有個一隅之地安心度過了退休日子,這是當時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呢?

    而在這退休九年內,李淵是盡心的於宮中安心享樂,不問世事,身體也是相當健壯,在六十四歲高齡那年,他甚至還生下了小兒子滕王李元嬰,李元嬰也就是後來滕王閣的建立者。

  • 13 # 史於嫣然

    其實,早在李淵登基成為皇上以後,李淵和李世民之間便有了嫌隙,由此便可以知道李淵在被逼退位後,他的晚年生活不會好過。

    李淵如何成為皇帝

    在隋朝時,李淵本是隋朝的大臣,大業十三年李淵出任太原留守、晉陽宮監,李淵奉命率兵征討歷山飛賊最終大獲全勝。

    李淵

    後來李淵出兵與突厥來兵抵抗時,吃了幾場敗仗,他擔心隋煬帝知道追究他的責任,再加上當時農民起義的隊伍越來越強大,隋朝眼看快要不行了,他開始為自己考慮後路。

    隨著形勢不斷的發展,李世民看到父親的處境越來越危險,便勸說父親爭奪帝王之位。而後李淵聽從李世民的勸告,將劉文靜從牢裡放出,讓他去召集人馬,又召回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派劉文靜去跟突厥結交,說服突厥可汗與自己一起反隋。當突厥可汗同意後,李淵才正式起兵。

    李世民

    李淵爭奪帝王之位時起兵向關中進軍,第一戰攻打西河,由李建成和李世民帶兵。李建成給新聚集的義兵制定軍法號令,和將士們同甘共苦,對百姓也是秋毫無犯,使得李淵起兵之初既得將士之心,也得百姓之心,百姓對這支隊伍很有好感,加入進來的人也越來越多。

    李淵攻下長安後,取得號令關中的地位,立即廢除隋朝的苛法暴政,並宣佈約法十二條,受到百姓的歡迎。 李淵當時還是尊隋煬帝為太上皇,隋煬帝的孫子楊侑為皇帝,即隋恭帝,自己以唐王、大丞相的身份掌握一切軍國大政。 這時,發展起來的各地起義軍,都讓隋軍受到沉重的打擊。

    第二年夏天,隋煬帝被軟禁起來。此後李淵聽說隋煬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勒死的訊息後,便把楊侑趕下了臺,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唐朝。

    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李淵傳位李世民

    唐高祖李淵稱帝后,按說李世民功勞最大,論功行賞、封侯封爵時理應受到重賞,而且李淵在爭奪帝王之位之前答應李世民事成之後將立李世民為太子,而事成之後卻立皇長子李建成為太子,因此李淵和李世民之間有了嫌隙。

    玄武門之變

    以太子李建成為首的太子黨和以李世民為首的秦王黨為了這太子的位置,明爭暗鬥了幾年,他們之間的嫌隙日漸積累,最終爆發。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領尉遲恭等人,帶了一支人馬埋伏在皇宮的大門玄武門邊上,等到李建成和李元吉途徑玄武門時,伏兵觸動,李世民親手射殺了李建成,李元吉也被尉遲恭射殺。而後尉遲恭稟報李淵,他說李建成李元吉陰謀作亂,已被秦王殺了,李淵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居然殺了他的兄弟,太子死了,國家還得繼續,李淵只好順勢應變,立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後讓位於李世民。

    李淵退位後晚年生活

    李淵作為開國皇帝,他當時的權威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大唐是他一手締造的,手下大臣也都是他培育和提拔的,雖然李淵已經退居二線,但餘熱不減,這一點李世民看到非常清楚,所以李世民時刻防著老爸復辟,而這一點表現出以下幾點。

    第一點,李淵退位後一直居住在太極宮,而太極宮地勢低窪,夏季溼熱,冬季寒冷,而仁壽宮是隋朝留下的其特點則是冬暖夏涼,但是李世民並沒有讓給體弱多病的李淵居住,反倒將其作為自己的寢宮。而且李淵身邊的太監,宮女由於年老,需要新增,但是李世民硬是沒有同意增加。當然了李淵也沒有辦法。

    李世民

    第二點,大臣實在看不下去了,就上書李世民說太極宮因溼熱不均,建議給李淵重新找個地方居住,其實是想讓李世民把仁壽宮讓出來給太上皇居住,但是李世民並沒有讓出來,而是重新在皇宮外另建一個宮殿名叫大安宮,目的就是要讓李淵遠離政治中心,李世民這是一點點洗掉父親在朝廷的影響力。

    在大安宮生活期間,李淵除了參加李世民舉行的一些宴會外,李淵幾乎沒有離開過大安宮。 貞觀八年(634)農曆十月,李世民決定在宮城的東北方向營建大明宮,作為太上皇的“清暑之所”。貞觀九年(635年)農曆五月,李淵因病駕崩於垂拱前殿,年六十九歲。廟號高祖,初諡太武皇帝(後改諡、加諡為神堯皇帝、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同年農曆十月,安葬於獻陵(今陝西三原縣內),其妻竇氏也加號太穆皇后祔葬。

    --------------------

    所以我認為身為太上皇的李淵晚年生活是可悲的,畢竟連人身自由都受到了控制。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同見解,請勿噴!

  • 14 # 讀史知未來

    很不好,逼退之後,李世民就把自己的爸爸李淵軟禁起來了,主要還是因為李淵還有比較多的推崇者,權利還算比較大。隨著李世民的帝位越來越鞏固的時候,李世民對李淵的管制也少了,不過沒多久李淵就去世了,享年69歲。

  • 15 # 歷史漫談君

    公元626年7月2日,發生了轟動一時的玄武門政變。

    手足殘殺,作為父親的唐高祖李淵肯定是最不願意看到的。太子建成、虎將世民、齊王元吉,手心手背都是肉,碰到那個都疼。但是一山容不得二虎,太子黨和秦王府少不了一斗。

    本來還抱著幻想要兒子們好好相處,乍聞發生政變,兩個兒子、孫子,再加上其他的一些人都被另一個兒子所誅殺,他本人怎麼也不會淡定。

    有傳言說,發生政變時,李淵正和大臣們在湖裡划船。當尉遲敬德全副武裝地來到李淵面前的時候,李淵很淡定地問,發生了什麼事?其實,明眼人一看,就是不可能的。那麼大的動靜,一國之君怎麼會沒有得到訊息?得到了訊息,還有心情在湖裡划船?

    估計是臨時和大臣們商量的計策,如何自保罷了。

    歷史驚人的現實,李淵也是篡奪了姨表兄弟隋煬帝的皇位,殺戮了很多人,才成為唐朝的開國皇帝。政變時,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被篡權的那位很可能會把命都丟了。

    那麼此刻最聰明的做法就是裝糊塗,然後走一步看一步,接著示弱,與李世民長談,表達自己與他站在一起。

    三天後,李世民被立為太子,並下詔說:"自今以後軍國事務,無論大小悉數委任太子處決,然後奏聞皇帝。"

    或許,李淵的皇帝癮還沒過夠,但是沒有辦法,面對兒子的逼宮,保命要緊。

    退居二線的李淵,畢竟還有一大批擁護者。李淵甘願退居二線,他的那些擁護者不一定啊!於是就把老父親軟禁了起來,限制人身自由,注意他的一行一動。當然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這個榮華富貴還是有的。

    626年9月4日,李世民稱帝,實現華麗轉身只用了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不可謂不神速。

    635年6月25日,李淵駕崩。

    李淵的晚年生活,絕對是悽苦的,在手足殘殺的陰影中度過。

    老年喪子之痛,似萬箭穿心。哀莫大於心死,或許在發生玄武門之變的那時起,他的心已經死了,並一直處於行屍走肉中。

  • 16 # 炒米視角

    唐武德9年6月初4(公元626年7月2日)玄武門之變以後,李淵的小日子反而更輕鬆了,不用操心軍國事務;生活待遇不減反增;偶爾還可以參加宴請西突厥使者這類的外事宴會,受用受用使者和大臣們的恭維自己“亙古未有功績”的馬屁。

    “玄武門之變”3天后,李淵就開始立李世民為皇太子,然後就將軍國事務,無論大小,都交給了李世民負責了。後來到了8月初9,李淵就乾脆退位稱太上皇,禪位給李世民了。

    李淵的太上皇應該是沒有後來乾隆的太上皇過得糟心的,乾隆當了太上皇也沒有清靜日子過,嘉慶啥事都要麻煩乾隆,事事都請示。

    而李淵則沒有這方面的煩惱,因為畢竟由於自己的“玩平衡術”失誤,導致了自己親生兒子之間的火併,被動禪讓的。

    但是李世民的掌權,徹底解決了武德年間“政令多出”的混亂局面,使得唐朝中央政令得於統一,開始逐步走向繁榮和強盛。

    李世民對李淵,就像蘇明哲對蘇大強。

    根據《舊唐書》記載,李淵當了太上皇之後,就從太極宮搬到了弘義宮,改名太安宮;住了3年以後,又搬到了大安宮居住。總之就像《都挺好》裡蘇大強住在誰家都不開心,因為他總覺得有人看著自己,不自由。

    後來貞觀8年(634年)李世民感覺李淵沒有避暑的地方,就像蘇明哲給蘇大強買新房子一樣,那時候買不到,只能造,於是決定在宮城東北為李淵建“清暑之所”,也就是後來的“大明宮”。可是大明宮剛開始修建沒到兩年,次年李淵駕崩了。後來大明宮連李世民自己駕崩了也沒建好,最終便宜了李治和武則天。

    李淵“為了彌補遺憾”,於是開足了馬力為李世民製造“兄弟姐妹”。

    但是李淵在這些清靜無爭的太上皇的日子裡,“心情大好”,於是沒有白天沒有黑夜地幹彌補一個損失,那就是起兵前生的5個兒子就剩李世民一個了,一定要給李世民多“製造”點兄弟姐妹,以免李世民覺得孤單。

    那就是開足馬力造人。經過不懈努力,李淵總共有22個兒子外加18個女兒,這還不包括夭折的。李世民自然也不嫌麻煩,按造禮制冊封了一個又一個的親王。其中在貞觀5年(631年)2月,一口氣封了5個親王。分別是封李元裕為鄶王,封李元名為譙王,封李靈夔為魏王,封李元祥為許王,封李元曉為密王。其中20子李元祥及以後的就是都是李淵當了太上皇以後生的。

    也不知道李淵是故意的,還是自己真的沒有其他樂趣。總之,孩子是生了一堆又一堆。加上此前生的也都還年幼,李世民是又當兄長又當父親,有些弟弟妹妹比自己兒子女兒還小呢。沒辦法,誰讓李世民成了“大哥”?弟弟妹妹的“婚喪嫁娶”,李世民都包了。而且兄弟姐妹多了,是非還多,有的兄弟還想學李世民的成功案例。所以不但李世民自己操這個心,自己走後,這副重擔還交給了李治。

    至於兄弟姐妹們製造出來的麻煩,已經跟李淵的生活無關了。他就像蘇大強一樣。只要管好自己的身體就好了。

    以上是開個玩笑。玄武門之變後,發生在李淵身上的事情就是那些,至於李淵的真實心情和想法,新舊唐書都是沒有記載的。李淵究竟開不開心,炒米不清楚。不過大家覺得呢?

  • 17 # 有書共讀

    李淵出身於北周的貴族家庭,在他七歲的時候就被襲封為唐國公。而他的姨母當年正是是隋文帝的獨孤皇后,可以說李淵的身份是相當地高貴了。

    李淵的身份當然高貴了,他就是後來唐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可以說李淵一路走來都是非常順暢的,皇帝當得也比較順風順水。而他的兒子們也很優秀,可以說他是人生的大贏家了。

    但是因為兒子爭權,發生了玄武門事變。他的兒子李世民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勢力是勢不可擋。李淵就是在這個時候被迫交出了手裡的權利,乖乖地退休,當上了太上皇。

    那被迫退位的李淵晚年生活過得如何呢?現在就讓有書君帶著大家一起看看李淵的晚年生活。

    一、 李淵晚年相當於被李世民囚禁起來,沒有自由,沒有人來探望

    李淵一生酷愛遊獵,在唐朝剛剛建立,天下還未太平的時候,他就經常外出打獵遊玩,直到盡興而歸。而他做上了太上皇后,就身不由己了,整天只能呆在李世民的眼皮下,再也沒有了外出的自由,更別說和朝臣見面了。

    這是由於當年李淵支援李建成,所以李世民一直懷恨在心。所以從李淵退位後,李世民就把李淵身邊的親信都給換了,全安插成自己的人了。李世民這樣做,就是為了監視李淵。

    當時李世民不僅不讓李淵隨意外出,而且他也不讓大臣們來拜見李淵。只有李淵的心腹裴寂等少數人可以來看他,但是後來裴寂被李世民找了個藉口治了罪,給發配到邊疆去了,裴寂也不能來看李淵了。

    而李世民是對李淵是有很大意見的,所以他是不會來看李淵的,後來也就沒有人來拜訪李淵了。

    李淵沒有了權利,退休的生活也一直處在被監視中,也算是比較孤寂了。

    二、李淵晚年居住的地方也很憋屈

    當上太上皇后,李淵就一直住在太極殿。可是後來李世民連太極殿都不讓李淵居住了,以李淵認為太安宮有山林美景之由,把李淵送到了城外的太安宮。

    這個太安宮在皇宮外,地勢低下潮溼,而且狹窄不堪,規模比太極殿小多了。這個時候朝中的大臣有的看不過眼了,就上奏李世民說太安宮規模太小,又在城外。

    這讓至尊的太上皇住在裡面太憋屈了,而且要是被各國往來的使者看到了不好。所以他建議給太安宮修造門樓,並且周圍還要再加上好看的城牆,這樣才會顯出宮殿的大氣。

    可是李世民並沒有接受這個建議,還是讓李淵住在那個規模不大並且環境潮溼的城外宮殿裡。可以說李淵的晚年住的地方對於他的身份而言,真是憋屈極了。

    三、 李淵的晚年還經常被李世民嘲諷

    李世民當上了皇帝后,他為了突出自己的功勞,不惜篡改歷史。他不僅把李建成寫的是昏碌無為,而且也把矛頭指向了自己的父親李淵。

    他批評李淵在剛建國時,將宗族子弟都封為王。他認為天子本應該養百姓,怎麼能讓百姓來養自己的宗室。所以李世民一上臺就把宗室郡王都降了級,只有少數有軍功的除外。

    這樣一來,他是抬高了自己的身份,卻把李淵給貶損的不輕,可以說讓李淵名聲掃地。

    這還不夠,在李世民當皇帝的第三年,他還將李淵的親信裴寂給流放到了靜州。裴寂不想去,請求留在京師。但是李世民對他說,“你呀才學平庸,要不是當年太上皇對你是萬分寵愛,你怎麼會到今天 的位置。而且武德年間的政法謬誤特別多,綱紀也是很亂。這與你脫不了干係,你都負有責任的。而我念及舊情,就不忍處置你了,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但是李世民這哪裡是在說裴寂,他明明是指桑罵槐。李世民這是抨擊裴寂身後的李淵,寵信庸碌之人,施政不當。

    曾經威武的李淵,就任著兒子這麼貶斥自己,也真是太鬱悶了。可是他除了忍著,又能怎麼辦呢?

    四、 李淵晚年仍然流連在女色之中

    李淵其實也是一個聰明的人,他知道李世民對他有戒備之心,也知道李世民心裡怨他。所以李淵一直都沒有再參與過權利的事,但是他心裡的憋屈、苦悶都沒有地方發洩,所以晚年的他也只能流連在花叢之中。

    李淵退休都已六十多歲了,但是他的身體還算硬朗可謂是老當益壯。他的後宮裡什麼楊嬪、崔嬪、魯才人、劉婕妤等等,他每天也就流連在這些妃嬪之間。就在他六十五歲的時候,他的最後一個兒子李元嬰出生了,李元嬰被封為了滕王閣閣主。

    其實從李世民的貞觀元年到貞觀四年,長安宮裡是喜訊不斷。不是李世民的皇子或者公主出生了,就是李淵的兒子或是女兒出生了。這可真是熱鬧了,叔叔和侄子都差不多大。

    由此可見,李淵的憋屈晚年生活,只能靠著流連花叢中來發洩自己的愁悶了。

    李淵晚年,住的地方不好,又還受自己的兒子監視和嘲諷。他的晚年生活真得過得是相當地不如意,可以說是又孤寂又憋屈。一代開國之主在晚年落得如此 下場,也真算是可憐之人了。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 18 # 阿楚故事

    這就要從當時的政治環境來說了。太原李氏是有名的門閥世家,家風甚好,兄弟幾個感情也不錯。可惜後來李淵稱帝,創立大唐,這一切就變了模樣。

    在皇權面前一切都顯得那麼微不足道,為了天下,為了大業,必要的犧牲是無法避免的。說實話,如果李世民不發動玄武門之變,恐怕他也活不成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不會放過他。那麼誰又不是親兄弟呢?轉眼變成你死我活的敵對狀態。

    言歸正傳說李淵,李淵一直有意讓長子繼承皇位,但李世民立下的汗馬功勞最多,堵不住天下的悠悠之口,又有玄武門之變,他只剩下李世民一個兒子,不傳給他,他就絕後了。所以,李淵對李世民並不是毫無感情的。

    李世民也相當敬重自己的父親,一心輔佐天下。若不是為了天下,為了大唐,他不會殺兄屠弟,他這個人頭腦相當清楚,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只要不阻礙大唐立國和發展,李淵的晚年生活過得還是很逍遙的。一點毛病沒有,也算是難得糊塗,前事莫提了吧!只是父子倆的感情,肯定有傷,不會像從前那麼默契和信任了。

  • 19 # 我是趙帥鍋

    李淵在打天下時,所依靠的最主要力量,就是自己的三個兒子: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相比於外人而言,自己的親兒子自然是李淵最值得信任的人。但是,在最高權力面前,親情往往也會顯得不足為道,所以,為防止某個兒子實力過強而對自己造成威脅,李淵在讓李建當太子的同時,還封李世民為秦王,李元吉為齊王。

    李淵的本意,是希望有人能夠制約太子李建成的權力,因為李建成作為未來皇帝的繼承人,本身就擁有強大的政治班底,加上他和齊王李元吉的關係又非常密切,他們聯合在一起,李淵自然會有所擔心。因為,當年隋文帝楊堅就是在立楊廣當太子後,隨著楊廣的勢力越來越大,他就莫名其妙的死掉,李淵不得不防。

    在這種背景下,李淵開始全力扶持李世民,不僅讓他掌管軍權,還允許他在自己的府上開設文學館,收攬四方人才,並由此招來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當時文學館與秦王府相結合,儼然形成一個獨立於大唐政府之外的小政府機構,並和太子的東宮形成東西兩宮並立的局面。

    大家知道,皇族親王廣交賓客,自古以來就是政治大忌,因為你作為一個親王,卻廣泛招納天下人才到自己府中效力,這是想幹嘛?所以,在當時的背景下,李淵允許李世民這樣幹,目的就是希望他能擁有牽制太子的能力。

    因為,既然李建成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太子黨勢力,就必須得讓一個人牽制他。否則,太子一旦想提前接班,李淵就只能提前退休。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李世民趁機發展壯大起自己的勢力,並開始對太子之位蠢蠢欲動。

    在玄武門之前,李世民和李建成早已經是劍撥弩張,雙方暗地裡已經爭鬥過好幾次,並且,在李世民決定發動玄武門時,其實有人提前向李淵稟告過李世民的一些不尋常的舉動,但是,李淵卻擔心這可能是太子李建成故意陷害李世民,所以並沒有放在心上。

    於是,公元626年6月4日,李世民在玄武門埋下伏兵,趁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入朝經過玄武門時,趁機發動政變將兩人射殺,並趁勢對太子東宮進行圍攻。此時,李淵正在宮內的海池上划船,李世民便讓尉遲恭身披鎧甲,手握長予,徑直闖進來逼李淵退位。

    眼看宮廷的整個局面已被李世民控制,為避免自己也被殺害,李淵果斷將國家的軍政大權全部讓給李世民,三天後,李淵又立李世民為皇太子,並下詔曰:“自今以後軍國事務,無論大小悉數委任太子處決,然後奏聞皇帝”。

    三個月後,李淵正式向天下頒佈詔書,將皇帝位傳給太子李世民,自稱太上皇。李世民作為回報,仍然讓李淵居住在大內皇宮正殿——太極殿,他自己則在東宮顯德殿即皇帝位,也算是他給李淵保留的最後一份尊榮。

    李淵在太極殿居住了快三年,直到貞觀三年,他才從太極宮遷出,搬到了大安宮,李世民則正式入主太極殿。總的來說,在李淵晚年的9年時間裡,他和李世民的關係比較冷淡,雖然說在物質生活上,李世民並沒有虧待李淵,都是按照太上皇的標準供應。

    但是,在人生自由上,李淵顯然是處處受到制約。最開始在太極殿的三年,李淵幾乎是被軟禁,畢竟當時李世民剛登基,而李淵作為大唐開國皇帝,在朝中還有很多自己的勢力,尤其是一些身居高位的老臣,包括名將李靖和李績都是持中立態度,所以李世民只能將李淵徹底“宿衛”起來,讓他不得與外界有聯絡。

    後來,等到貞觀三年,李淵搬到大安宮,鑑於李世民已經徹底掌控朝政,而且大唐比較重要的軍政職位都已由李世民自己的嫡系所擔任後,他對李淵的監視開始有所放鬆,可以允許他參加一些宴會,這其中最出名的宴會,就是李靖滅掉東突厥後,大唐舉國同慶,李淵和李世民把貴臣十幾人,還有諸王、王妃、公主等都召至凌煙閣,設宴慶祝。

    宴會上,李淵一時興起,還親自彈起了琵琶,而李世民則親自為其伴舞,父子倆其樂融融,好不愉快,大臣們也接連起身舉杯祝賀,一直延續到深夜。這次宴會,也是玄武門之變後,史書上所記載的李淵和李世民兩父子僅有的溫存畫面。

    李淵總共在大安宮待了差不多六年,然後病逝。這六年期間,李淵除了偶爾參加李世民舉行的一些宴會外,幾乎不曾離開過大安宮。就是每到夏天,李世民經常到九成宮避暑,李淵也不願意出行,更別提打獵遊玩泛舟,所以李淵的日子,總的來說是過得很苦悶的。

    當然,這還不是最苦悶的,最讓李淵痛心的是,李世民為證明自己上位的合法性,不惜篡改歷史,將矛頭對準自己的父親李淵,把他一生奮鬥的成就都給抹黑掉,於是乎,大唐就變成是李世民打下來的,李淵只不過是個庸人,他能夠當皇帝,只是因為他是李世民的老爹,所以運氣好坐上皇位。

    在這種背景下,李淵幾乎成為中國所有王朝中最沒有存在感的開國皇帝,並且普遍人都有一種錯覺,那就是大唐天下好像是李世民打下來的。這些也是讓李淵最最痛心的,不僅自己被迫提前退位,一世英名也毀得啥也不剩。

    而且,在李淵死後,李世民將他陵墓也一再縮水,不按照帝王的標準來安葬。本來,帝王之墓一般都是九丈高,但李淵的獻陵缺只有六丈,標準差了足足三丈,相當於諸侯王的標準。而且,李淵被安葬後,李世民也很少去祭拜,最後搞得魏徵都看不過去,好幾次嘲諷李世民。

  • 20 # 樓蘭夢愛

    舊唐書》中說,唐高祖聽到事變的訊息,大驚,詢問裴寂等人:“今日之事如何?”蕭瑀、陳叔達建議說:“秦王功蓋天下,率土歸心,若處以元良,委之國務,陛下如釋重負,蒼生自然乂安。”

    意思就是讓唐高祖交出權力給李世民,如此一來,唐高祖自己可以卸掉負擔,由此解脫,國家也可以太平無事。唐高祖很識時務,說:“善!此亦吾之夙志也。”

    至於李淵過得怎麼樣呢,還要看他個人的意願。如果他念念不忘舊日的至尊地位,他肯定不如意。如果他能夠坦然接受現實,不再心存幻想,安心養老,修真養性,他的生活應該還不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彭城之戰劉邦56萬大軍為什麼被項羽3萬軍隊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