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峰149764346

    熟讀歷史的人都知道,和坤是乾隆時期最紅最吃響的忠臣,和坤仗著有乾隆這位兒女親家這層關係,再加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玩弄心機,無人敢犯,混的風生水起。

    千不該萬不該,和坤聰明發被聰明誤,明知嘉慶做了皇上,還不把嘉慶皇帝放在眼裡,正天還跟在太上皇屁股後面屁顛屁顛的跟小皇帝爭風吃酷爭寵,事事爭雞頭,他不死那才是怪事。

    老話說的好,今朝天子今朝的名,下朝天子面前沒有名,和坤的死是自已找的死。

    那嘉慶賜死和坤,難到不怕和坤多年背後培養的勢力嗎?

    我的看法是。

    一,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把首斬了群龍無首,樹倒猢猻散,再歷害的團隊瞬間土漰瓦解,失去了擰聚力,就是一盤散沙,嘉慶當然知道這一點。

    二,和坤在崗位上30多年,培養的門生成千上萬,一起問罪的活,那麼多重要崗位都要換領導,短時間內難找到那麼多適合的人選。

    三,和坤的那些黨羽,都是重點院校畢業的高才生,暗地裡好象他們是和坤的黨羽,但是他們清楚的知道,忠誠皇帝才是王道,他們大部分人都在現望,真正維護和坤的死黨只是其中的一小撮。

  • 2 # 瀚海說史

    事實已經證明嘉慶不怕和珅,所以快刀斬亂麻的結束了和珅的一生!

    和珅有勢力嗎?有!有自己的利益鏈和共榮體!可是有用嗎?沒用!和珅就如一直嗷嗷待哺的羔羊,是乾隆一口一口喂大的,而不是自己在邊疆打下來的功績,手上還沒走重兵!是有錢,可是隻有錢有何用呢?乾隆駕崩,和珅依傍的大樹沒了,再多的錢就如同一張張白紙,對嘉慶沒有任何威脅!

    再則,牆倒猢猻散,自從乾隆讓位,嘉慶即位的那天起,雖說乾隆作為太上皇仍把控朝政,但是大小官員都明白乾隆有死的一天,而乾隆死後首先倒黴的肯定是和珅!所以,皆對和珅敬而遠之,沒有十足把握的事情,是不會有人和和珅一起站位的!

    再說的直白一點,和珅就是乾隆的一個奴才!主子都沒了,一個奴才能泛起什麼浪呢?嘉慶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和珅標榜忠誠,嘉慶便讓其為乾隆守靈,因為不從就是違抗聖旨,和珅只能從!而服從的結局就是與外界失去了聯絡,嘉慶乾淨利落的處理掉了乾隆時期的第一寵臣和珅!

    總結:一朝天子一朝臣,和珅沒有手握兵權,一家老小還在天子腳下,嘉慶再來個“為乾隆守靈”的必殺技,和珅只能追隨乾隆而去咯!

  • 3 # 淡墨青史

    和珅在乾隆年間,地位顯赫,可以說得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貪汙的財富可以填滿好幾個國庫。這樣一位能臣,背後當然有屬於自己的勢力,並且勢力極其龐大。嘉慶帝當然害怕了,不過嘉慶帝很聰明,巧妙的化解了這一切。

    在大家的心目中和珅就是一個大貪官,整日裡油嘴滑舌,各種討好乾隆,背地裡卻貪贓枉法,徇私舞弊的形象。卻往往忽略最初的和珅,他曾經也是個清正廉潔的能臣,出生貧苦,奮發向上。

    只可惜他的仕途太順利了,不會吹灰之力就深受乾隆的喜愛,並將幼女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使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

    一個人的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而和珅卻反其道而行之,隨著地位和權力的與日俱增,自己的慾望也被無限放大,他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打擊政敵,最終走在貪汙的道路上無法自拔。

    嘉慶元年,乾隆實行禪讓,將皇位交於嘉慶,自己退居幕後為太上皇。表面上皇位是嘉慶的,但嘉慶卻沒有多大的權力,凡是軍機要事都是由乾隆和和珅等人裁定,因而嘉慶對和珅的權力有所忌憚,所以必須要想辦法打擊和珅。

    和珅與嘉慶的對決

    和珅心裡也很清楚,一旦乾隆駕崩,自己的地位也是朝不夕保,所以不僅極力限制嘉慶培養自己的親信、黨羽,還安排自己的親信在嘉慶身邊,觀察嘉慶的一舉一動。

    嘉慶很聰明,城府也很深,他知道,只要自己的父王乾隆在世一天,他就動不了和珅。而且和珅可以利用自己的權力,左右乾隆對嘉慶的旨意,弄不好,有可能失去帝位,於是開始韜光養晦。

    嘉慶在政治上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交於和珅打理,每當有人上書說和珅種種不好的時候,嘉慶都當著和珅的親信面,訓斥說和珅不好的大臣。和珅知道以後甚是高興,他認為這位皇帝在將來也是離不開自己的,漸漸的開始信任嘉慶帝,沒有了任何防備之心。

    嘉慶也知道自己的這些行為足以麻痺和珅,並在暗中聯絡自己的老師朱珪,為和珅的倒臺出謀劃策。

    乾隆駕崩,和珅倒臺

    乾隆在禪位的第四年去世了,嘉慶隱忍了四年,知道時機成熟了,一邊為自己的父親舉行葬禮,一邊聯絡老師朱珪進京幫忙主政,另一邊架空和珅。

    和珅獨自來到乾隆的靈堂進行祭拜,就在這時,從門外進來許多侍衛,將和珅押走,和珅臨走前也不忘大喊:“我是朝廷重臣,手握免死令牌,誰敢動我。”聽到這話的嘉慶大怒,暗裡指示大臣上奏彈劾和珅,併為和珅羅列二十大罪狀。

    獄中和珅知道自己死期將至,感慨不已,並留下絕命詩:

    “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日水泛含龍日,留取香菸是後身。”

    說完,接過賜死的白綾,自縊而死,享年49歲。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和珅的家就被抄個底朝天,並貶謫和珅黨羽數千人。從此那個能說會道,欺上瞞下的和珅就此倒臺了,滿清王朝也迎來了新的時代。至於和珅的是非功過,後人早已為他安排好了!

  • 4 # 福榮

    和珅為乾隆重臣。19歲入宮、26歲升任戶部侍郎、30歲升任御前大臣兼都統。是乾隆最為信任的一員寵臣。他對皇上唯命是從,對內培植拉攏親信、結黨營私、貪汚受賄。他在任期間,獨攬:官員任免、財政、司法、文書等大權。他心狠手辣,先後收受各方鉅額賄賂。直到乾隆駕崩後的第三天,才被嘉慶帝罷免治罪。從他家抄出的一部分財產,即折2億2仟餘萬兩白銀了。

    和珅在朝幾十年,培植了那麼多親信。治他罪,嘉慶就不怕他手下的勢力了嗎?不怕。因為:

    1.嘉慶為乾隆的十五子,也是最小的一個皇子。從小乖巧聰明、扱有心機。從乾隆三十八年開始,直到乾隆六十年止,他從未出過一點差錯,終於取得父皇的信任登上皇位。

    2.嘉慶治罪和珅,實際早有準備。他熟知和珅為父皇的寵臣,父皇在世時他一直忍著不輕舉妄動。直至父皇死的第三天才動手,那是算準了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的,不怕和珅的親信反撲。

    3.抓捕和珅時,經過精心佈置。對他的一批鐵桿親信也同時下手。多數從者見大勢已去,反而紛紛倒戈起來揭發和珅,站到皇上一邊。

  • 5 # 歷史公元
    準確的說,乾隆死後僅僅15天,嘉慶就把和珅給賜死了。

    和珅在清朝皇帝面前只是一個奴才,充其量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奴才,但是如果皇帝“鐵了心”的想要賜死和珅,真的非常的容易。

    和珅掌權後培養的勢力,有沒有用?

    和珅確實非常的受寵,並且在朝廷上擔任了幾十個非常重要的職務,其中包括內閣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但是對於和珅的處境,都沒有什麼作用。

    要知道和珅是一個大貪官,他麾下的所有的勢力,當然也是這些貪官汙吏組成的。一旦和珅出事,這些貪官汙吏不但不會幫助和珅,反而會將汙水全部潑到和珅身上,與和珅劃清界限。

    甚至和珅死時,劉墉查出來的20多條罪狀,哪來的?當然是這些貪官汙吏製造出來的。

    和珅有沒有真正的鐵桿勢力?

    其實在和珅背後真的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後盾,那就是和珅的親弟弟和琳。

    和珅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才的人,但是沒有走正路,一直依靠乾隆的信任,崛起的一個貪官、佞臣。

    但是和珅的這個親弟弟和琳,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

    和琳是一個能征善戰的將軍。兄弟二人一文一武、一內一外,相互扶持之下,都迅速崛起。

    和珅可是說是走的捷徑,但是和琳確實是依靠自己的本領,在戰場上拼殺出來的,實打實的將軍。只可惜和琳在鎮壓農民起義時,“受瘴氣”而死,和珅失去了一大臂助。

    相反,嘉慶是非常高興,終於不用擔心誅殺和珅以後,引起和琳叛亂。

    受和珅的連累,本來配享太廟的何琳,所有的功績都被嘉慶抹殺,連世襲的“一等公爵”都丟了。

  • 6 # tangible小雨

    change

    正所謂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由一個後世者來看這段歷史,我們發現嘉慶確實不怕和珅背後的勢力,並且弄死了和珅及其黨羽。下面是我瞭解的一些緣由:✦乾隆雖然放縱和珅任意妄為,但是沒有軍權,無法調動軍隊。如果和珅的弟弟和琳還在,那麼嘉慶或許還沒有那麼快殺掉和珅。忌憚其手中的軍權,可惜征戰途中染病而亡。

    ✦專權貪汙腐敗,收買了一部分人也得罪了許多人。正所謂牆倒眾人推,乾隆一死只要新帝一個眼神就會有人去狀列搜尋和珅的罪狀。

    ✦嘉慶繼位時間較長,也有培養的勢力。雖然乾隆退位後作為太上皇繼續控制朝廷,而作為皇帝的嘉慶自然也會有屬於自己的勢力,所以想要動一個沒有兵權的大臣還是有把握的。

    ✦和珅大意失荊州、得意忘形。在乾隆朝期間的嘉慶是很信任並重用和珅的,雖然這是個假象,用來迷惑和珅,但是卻也適用讓和珅自以為是,覺得自己很重要朝廷離不開自己,而被出其不意的抓入大牢,賜死絞殺,朋黨無法反應。所以綜合看來,和珅在乾隆死後並沒有什麼仰仗,而且嘉慶是出其不意不按照套路出牌的,所以當大局已定是那些黨羽也即消散逃離而去。

  • 7 # 上將噯福斯

    怕什麼?和珅只不過是乾隆的寵臣,並不是權臣。

    他雖然受寵幾十年,成為乾隆跟前的第一紅人,富可敵國。

    但是他實際上並不是一個權臣。他只是乾隆玩弄權術的一個工具罷了。他的一切權勢,都是依附於至高無上的皇權之上,乾隆可以給他,也可以隨時收回。因為和珅缺少一個至關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軍權。

    我們可以看一看和珅的官職。

    和珅的職務主要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還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清朝中央政府的關鍵要。

    完全是一個文官。唯一軍職,是步兵統領。主要負責京城的防守、稽查、門禁、緝捕,以及斷獄、編查保甲等。這支部隊大概有兩萬多人。它只是半軍事組織。數量和戰鬥力完全不足以造反。

    而且,和珅與武將關係非常糟糕。

    和珅與大將阿桂勢同水火。他高發阿桂之子阿迪斯貪贓枉法。又趁機陷害近半數武官。

    和珅的主要敵人阿桂和福康安都是長年在外的統兵大將。

    可見和珅在軍界人脈極差、毫無痕跡。

    其實阿桂、福康安與和珅,都是乾隆的寵臣,但是卻彼此爭鬥不休。我們由此也可以知道,這是乾隆的帝王之術。讓三個寵臣相互爭鬥、彼此制約。確保沒有一個人可以一家獨大。而權力最大的和珅,偏偏沒有軍權,沒有造反的資本。

    不得不說,乾隆很高明。

    講到這裡,就很清楚了。和珅,只不過是乾隆的一枚棋子,始終被皇帝牢牢的捏在手裡。所以嘉慶可以輕輕鬆鬆一紙詔書就逼得和珅自盡。因為他別無選擇。

  • 8 # 珞珈山的貓

    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是由發源於中國東北地區的滿人建立的後金政權逐漸演變而來。前後共計存在了276年。清朝基本上承襲了明朝的體制和天下。並且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和皇權的地位。而皇權的進一步加強,則決定了清朝時期皇帝和朝中重臣之間的關係。

    從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以來。皇權的地位越來越高。儘管明朝時期出現過結黨營私、宦官干政等畸形的政治形態。但是明朝時期並沒有出現朝中大臣因手握重兵和實權而篡權自立。而這樣的情況在清朝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由於清朝時期將奴性思想進一步發揚光大。許多滿族貴族儘管位高權重,功高震主,但依然擺脫不了自己是愛新覺羅家族的奴才這一身份和標籤。篡權自立的野心和想法在奴性思想的面前蕩然無存。

    同樣明清時期思想進一步禁錮,三綱五常的思想深入人心。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婦綱成為當時社會人人崇尚的基本倫理道德。縱使有再強大的羽翼和勢力想要篡權自立,這不僅僅是觸犯了當時篡權謀逆的法律。更會觸犯億萬百姓心目中的倫理道德思想,引來全國人民的聲討和反抗,勢必會以失敗告終。因此有清一朝,無論是清朝前期的鰲拜等人,還是文中所提到的和珅等人,亦或者是清朝晚年的曾國藩李鴻章等人。儘管都曾經位極人臣,但是終究都只做著愛新覺羅家族的奴才和臣子。

    具體到乾隆年間的寵臣和珅,和珅的一生可謂是極富傳奇的一生。早年和珅的父親去世較早,和珅與弟弟和琳一文一武走向仕途。和珅更是平步青雲,憑藉著聰明的才智和高超的辦事能力迅速的成長為朝中重臣。深受十全老人乾隆皇帝的喜愛。因此在六部之中均有履歷。並且當上了當時最重要的官職軍機處首席軍機大臣,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

    而就在和珅春風得意的時候,其弟弟和琳在外統兵打仗。而和珅的長子豐紳殷德也娶了乾隆十分寵愛的十公主。因此此時的和珅可謂是榮耀一時。而且和珅極其富有,善於經營財富。而且因為其十分受寵且位高權重,因此和珅的周邊聚集了一幫文臣武將和地方官員為其鞍前馬後。

    但是在乾隆皇帝駕崩之後未出半個月。可謂是乾隆皇帝屍骨未寒之時,嘉慶皇帝便下旨將和珅抓捕入獄並且查抄滿門,樹倒如山崩。和珅這位曾經位極人臣的朝中重臣和乾隆身邊的寵臣,就伴隨著乾隆皇帝的駕崩而轟然倒下。而剛剛掌握實權的嘉慶皇帝,並不需要擔心和珅曾經培養起來的勢力對其構成任何威脅。因為嘉慶皇帝是君,和珅終究是臣和奴才。其他的臣子也不過是愛新覺羅家族的臣子和奴才。

    這就是明清時期的君權和相權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清朝時期的中央集權和皇權已經達到了巔峰。對於統治者內部來說,可以說沒有任何人可以威脅到皇權的地位。

  • 9 # 曉史才能明事

    嘉慶為什麼要怕?

    嘉慶才是一國之君

    乾隆在1796年正月就舉行了退位大典,傳位於十五阿哥永琰就是嘉慶皇帝。

    雖然退位之後朝政大權仍然掌握在太上皇與和珅的手裡,但是嘉慶皇帝也是名義上的國君,在法律地位上他也有權處置下臣和珅。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封建王朝也是有它的道理的。

    嘉慶師出有名

    和珅罪名林林總總大多二十款,我總結了一下大致分為五類:對太上皇大不敬、攬權專擅、貪汙腐敗、延擱軍報、洩漏國家機密。

    以上罪名條條皆是大罪,要是真按《大清律例》來,判他個滿門抄斬都不為過,因此這樣看來嘉慶帝最後判和珅上吊自盡已經是很寬容了。

    嘉慶處理手段迅速老練,和珅猝不及防

    在乾隆去世的第二天嘉慶就命令和珅給太上皇守靈,不得離開靈堂半步,這就相當於切斷了他與外界的聯絡。

    和珅本來已經意識到太上皇這顆大樹一倒,嘉慶皇帝可能會拿自己開刀,但是嘉慶的動作實在太快,和珅還沒有來得及做任何的佈置就被軟禁在了宮裡,這樣一來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無法施展,只得任人宰割了。

    評價

    其實在乾隆、嘉慶、和珅“三足鼎立”的時候,和珅採取的措施就是死死地抱住太上皇的大腿,對嘉慶皇帝則是監視和打壓。這一切嘉慶自然看在眼裡,長此以往,嘉慶必然懷恨在心。

    乾隆在的時候嘉慶還顧忌三分,三方還能維持平靜,他要一旦不在了嘉慶於公於私能不“幹”他嗎?

    所以說和珅的悲劇早已註定!

  • 10 # 靜靜時光

    嘉慶皇帝很善於偽裝,他在乾隆皇帝還在世的時候對和珅是很恭順的,這在一定程度上麻痺了和珅。

    嘉慶被立為太子的時候,和珅主動示好,送了嘉慶一枚玉如意。暗示自己的擁立之功,希望嘉慶不要忘記。當時乾隆皇帝尚在人間,為了不得罪和珅,進一步麻痺和珅,嘉慶還做了一首詩來讚揚這個玉如意。

    在嘉慶四年的時候,乾隆皇帝駕崩,嘉慶皇帝招和珅進宮為乾隆守靈,作為乾隆皇帝生前的紅人,和珅對此沒有一絲感到有什麼不正常。

    和珅進宮後,嘉慶皇帝就軟禁了和珅,隔絕了他與外界的聯絡,這樣一來和珅就不能和外面的黨羽串通聯絡了。可以說給他們來了個措手不及,當時的和珅已經無力反抗了。

    當時嘉慶皇帝處理這個事情也考慮到和珅黨羽的問題,為了避免人心浮動,他只處理了和珅,並宣佈不再對此事進行後續調查了。如此,和珅已經被處置,皇帝只會處理他和珅一人,與眾人無關,這樣和珅黨羽自然不會再出來興風作浪。

    封建社會皇權是至高無上的,所以和珅才會送玉如意向嘉慶皇帝示好。和珅權勢再高,他都是皇帝的奴才,他的一切都是皇帝所賜。一朝君主一朝臣,乾隆的時代結束了,和珅的好日子也到頭了,那些黨羽也是知道這些的。所謂樹倒猢猻散,他們怎麼可能為了一個和珅和皇帝作對呢!

  • 11 # 超越愛電影

    乾隆薨後兩天,和珅就被抓進了地牢,三天後抄家,十天後被刺自刎。看這雷厲風行的操作,哪有一點顧及。

    別看和珅看上去官職很大,皇帝一句話,就能讓他下地獄,清朝時,權利都是集中在皇帝手裡的,這也是為什麼,乾隆時沒有一個在朝大臣敢造反的原因。

    和珅雖然做了三年二皇帝,但他沒有拉攏大臣,他手下的貪官們看他落難,都恨不得和他撇清關係,離和珅越遠越好,來擺脫嫌疑,沒人敢跳出來,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這第一把火就是燒和珅,誰敢跳出來找事?最關鍵的還是實權在嘉慶手裡,他沒有顧忌。

    如果和珅的弟弟和琳還活著,嘉慶就有所顧忌了,和琳的官職是打仗,打出來的,與福康安又是好友,在軍中威望很高,但在圍攻平隴戰役中染病身亡了,也就沒辦法了。

    和珅還牽連了和琳,讓他失去了配享太廟的資格,(這一點,我覺著嘉慶不厚道了)這也看出,嘉慶剷除和珅,私仇大於公。

    乾隆想退位時,因和珅的勸阻,嘉慶晚了好幾年才當上皇帝。

    在他當太子時,和珅還給他穿過小鞋,讓他差點被廢。

    乾隆做太上皇時,和珅是二皇帝,嘉慶當了三年的憋屈皇帝。這怎麼能不讓他恨和珅!

    總結:實權都在嘉慶手裡,他沒有顧忌。他只會考慮,應該先斬哪一個和珅的餘黨。

  • 12 # 老豬的碎碎念

    乾隆一死,在大清朝,嘉慶皇帝才是真正的一把手,所有的人都是他的臣子。和珅充其量就是個高階打工仔,歷史證明,弄死他和捏死一隻螞蟻一樣一樣的。

    雖然和珅在乾隆朝極為受寵,曾經擔任過極為重要的職務,一如內閣首席大學士(相當於皇帝秘書處的總秘書長),軍機大臣(相當於軍委副主席),戶部尚書(相當於財政部長一把手),吏部尚書(相當於人事部部長,大清國的幹部任用大權都在掌握中),刑部尚書(相當於公安部部長,反恐局局長),理藩院尚書(相當於最高法院院長,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內務府總管(相當於皇帝大管家),翰林院掌院(相當於黨校校長)以及新華書店店長,文化部部長,禁衛軍軍長,北京衛戍區司令等。但大清朝不是大明,雖然明面上和珅擔任了這麼多要害的職位,但是皇權死死的集中在了皇帝手上,和珅形成不了自己的政治氣候和地盤,一切盡在皇帝的掌控之中。說不聽點,和珅就是乾隆的一條狗而已。

    在這樣的政治氣候下,和珅自然不會有死忠於他的政治團體,他們也都知道,自己的主子是皇帝而不是和珅,當和珅一有風吹草動,他們便會和牆頭草一樣,紛紛和他劃清界限,有的甚至痛打落水狗,欲置和珅於死地而後快,想當年,嘉慶一有想弄死和珅的想法,和珅的那些曾經官僚朋友們立馬奮筆疾書了20多條大罪,條條都可以讓和珅死十個來回,讓嘉慶都瞠目不已,這幫人實在太特麼狠了。

  • 13 # 多多愛吃魚喲

    首先明清兩朝是中國封建史上皇權達到巔峰的一個時期,而乾隆時期的皇權更是達到一個至高點,乾隆在位時期可以說避免了很多以前專制王朝的隱患,比如說權臣、宦官亂國、後宮干政、外戚干政,可以說對威脅到其統治的各個方面只要是以前出現過的都做到了“嚴防死守”。就這樣的一個精明的皇帝他怎麼能允許一個權臣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出現呢,即便真的出現了,乾隆也會在自己死前把他處理掉,不給自己的兒子造成隱患。

    再來說說和珅,和珅雖入過軍機處位列重臣之列,黨羽也很多,財富自然也不在話下,但他沒有軍權,而且他的黨羽中也大多是些貪官汙吏之輩成不了什麼大氣候,對王朝形不成巨大的威脅,加之和珅的所作所為難道乾隆就一點都不知道嗎,只是沒有超出他的限度罷了,一旦和珅逾越了雷池半步,乾隆立馬就會翻臉。就像明朝的權宦劉瑾一樣,看起來權勢滔天,實際上是狐假虎威,明武宗朱厚照一句話他立馬就現了原形,毫無還手之力。

    而之所以乾隆在退位以後還護著和珅,也只不過是一個“面上兒的問題”,畢竟跟自己這麼多年了,就是兒子(嘉慶帝)要整死和珅也得等他嚥了氣再說,省的別人說他卸磨殺驢,過河拆橋。

    對於嘉慶而言,和珅更像是他老爹給他的一個“禮物”,而不是“危險廢棄物”。

  • 14 # 大秦鐵鷹劍士

    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後,六部官員就直接對皇帝負責,所謂的內閣首輔也只是皇帝與官員之間的一個緩衝而已。明清兩朝皇權得到極大的加強,可以說是達到了皇權的頂峰:先秦時代的諸侯坐大,漢朝的外戚干政,唐朝的宦官干政,五代的節度使亂政,宋朝的樞密院獨大,到了明清兩朝都統統消失了,到了清朝時連明朝最具特色的黨爭在清朝都基本上消失了。清朝皇帝為什麼十分勤政,因為事無鉅細皆須皇帝決斷,像齊恆公那樣披頭散髮以御女人而天下垂拱而治的情況早就不見了。和珅的權力來源在於皇帝,而不是因為他是”丞相“,因此乾隆皇帝一死,嘉慶皇帝就可以輕易賜死和珅,跟捏死一隻螞蟻一樣沒有多大的區別!

    和珅乃滿洲正紅旗出身,是乾隆一朝的重要官員與大商人,他為人精明強幹,善於揣摩上意,然後投其所好。乾隆花錢大手大腳,國庫卻入不敷出,於是乾隆縱容和珅斂財,和珅斂得的財富很大一部分是給了乾隆的,以供乾隆皇帝揮霍。為了方便和珅斂財,乾隆不斷的給和珅升官晉爵,說白了和珅的一切貪腐行為都是乾隆默許的,否則不用等到嘉慶出手和珅就死翹翹了。和珅的最高官職是領班軍機大臣、領侍衛內大臣,最高爵位是一等忠襄公,後來乾隆又將小女兒固倫和孝公主嫁給和珅的長子豐紳殷德。

    乾隆年間朝中共有四大勢力:阿桂為首的武官派、劉墉為首的御史派、錢灃為首的反對派、和珅為首的貪官派。和珅利用乾隆皇帝對他的寵信,他結黨營私,聚斂錢財,打擊政敵,成為乾隆身邊紅得發紫的大權臣。不得不說和珅斂財有術,他不僅利用官職之便控制了許多大商家,還親自經營生意,和珅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且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有商業往來,因此和珅的財富是日進斗金。和珅還創造性地創立議罪銀製度,假如官員犯罪,可透過交納一定的銀兩來免罪,而所收銀兩收入內務府庫,供乾隆使用。

    嘉慶想殺和珅主要有兩點原因:其一、搬倒和珅這個二皇帝,使自己能親掌大權;其二、沒收和珅的天文財產,以此彌補國庫的空虛。和珅雖然沒有先秦的諸侯那樣有自己的國家,也沒有唐朝節度使那般有軍權,但是他位高權重,黨羽眾多,掌握了官吏的生殺遷貶大權,因此也是一個十分危險的人物。嘉慶皇帝透過不斷的示弱減輕了和珅的防備,然後讓和珅去主持乾隆的葬禮,暗中調兵恢復皇權。掌了實權的嘉慶削去和珅的一切職務,抄家得銀八億兩,是清政府十五年的財政收入總和。和珅本來被判凌遲處死,後來考慮到他的身份地位,最終改為自縊而死。

  • 15 # 隨手談詩

    很簡單,因為到乾隆朝,是皇權的巔峰時期。

    我們經常調侃,說乾隆這一生,除了作詩和搞牛皮癬,就只會享樂,把爺爺和老爹兩輩人積累下的底子敗光了,實際上這是一種片面的看法。如果真是這樣,那所謂“康乾盛世”怎麼會到乾隆朝達到極盛?

    其實乾隆還是作了好些件大事,“十全武功”就不說了,另外他還大興文字獄,二是打擊朋黨。這兩件事的根本目的只有一個,集權。

    縱觀歷史,上下幾千年,幾百個皇帝,沒有任何一個能像乾隆這把,把所有權力緊緊控制在自己一個人手上。

    那麼這樣一來,就註定了在乾隆的統治時期,不會出現足以亂朝綱權臣,像和珅這種,頂多是寵臣,極寵的那種。

    乾隆在打擊朋黨這件事上,已經達到了病態的地步,大臣們人心惶惶,即使是極寵的和珅,也不敢動朋黨的心思。

    所以當乾隆死後,權力順利過渡到嘉慶手上(幾千年來,也從來沒有過如此平穩的權力過渡,這是乾隆厲害的地方)。手握整個大清帝國權力的嘉慶,要搞死一個沒有後臺的和珅,毫不誇張地說,真是跟捏死一隻螞蟻一樣簡單。

    打擊朋黨

    打擊朋黨,對乾隆來說,是藝術行為,其在位60多年裡,一直把這件事當做第一要務。

    在乾隆眼裡,臣從來不是臣,只是工具,是帝國的一刻螺絲釘。在乾隆朝,全國有幾萬官員,幾億百姓,面對如此大的帝國,他也從來沒有想過要把權力交給重臣分擔,因為權臣和朋黨是他防範的重中之重,他認為,只要控制了這兩個問題,那麼帝國就會正常執行。

    鄂爾泰和張廷玉,分別是滿、漢重臣的代表,那麼滿、漢兩族的其他臣子,自然就會形成站隊,這就是朋黨的雛形。

    乾隆皇帝嗅覺敏銳,馬上對這兩人加強防範,他對鄂爾泰出手是在剛剛登記的“苗疆事務”中。張廷玉更是在晚年受到了非人的對待。

    你看,像這兩位這樣位高權重的人,在皇帝打擊朋黨的手段下,都沒好果子吃,正個朝堂裡面,還有誰敢搞拉幫結派,既然沒有朋黨,自然也就不會出現足以與皇權抗衡的權臣。

    嘉慶殺和珅

    在乾隆的強硬手腕下,朝中無朋黨、無權臣,和珅有權,但那是乾隆隨時可以收回來的,因為他已經控制了和珅。和珅專寵,那無非是貪點財,驕橫一點,就算是新皇帝的嘉慶,他和珅手中無權,又怎麼抗衡呢?

  • 16 # 孤客生

    和珅出身清朝滿洲正紅旗,人生最早的崛起點是成為乾隆皇帝身邊的皇家侍衛。

    雖說是侍衛,但大家可不要小瞧了這個職位,清朝皇帝身邊的侍衛們可都是有官職在身的,一點都不比朝廷中的文官、武將們地位差,再加上從古至今就一直存在的“宰相門前七品官”的道理,更是無形中拔高了清朝侍衛們的地位。

    和珅人生中的成功一半是因為這個起點,另一半是因為他特殊的才華。

    而他最厲害的才華就是賺錢以及懂得如何讓乾隆皇帝開心。

    正是因為如此,和珅才擁有了後來的成就,地位最高的時候,是軍機處裡的首席軍機大臣。

    而軍機處,就是清朝權力的最高中心,能成為軍機處的首席軍機大臣,可以想見和珅在最巔峰時期有多麼厲害了。

    多年的時間中,和珅早已憑藉著乾隆的恩寵以及自己龐大的權力在朝廷內外羅織了一張龐大的關係網,嘉慶皇帝在扳倒他的時候,為何沒有絲毫顧慮到他背後的關係網呢?

    明清時期皇權的高度集中

    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嘉慶皇帝根本就沒有必要擔心和珅背後的關係。

    我覺得提問這個問題的人有點太過於小瞧清朝皇權的集中了。

    在歷史的很多朝代中,經常有宦官、外戚、權臣、武將專政甚至是廢除皇帝的現象存在,這說明了古代很多朝代皇權的不穩定,但是這些情況在明清時期卻是基本不存在的。

    從明朝開始,皇權就開始高度集中起來了,最為標誌性的一個轉折點,就是朱元璋廢除了宰相職位,把所有大權盡皆掌握在手中。

    而在朱元璋死後,他的子孫後代能為了分擔自己的工作量,就設立了內閣。

    在內閣剛出現的時候,其權力並不大,只是一個普通的秘書部門。

    不過在明朝皇帝的有意放權下,內閣的權力卻開始急速膨脹起來,後期所擁有的權力差不多就相當於前朝所存在的宰相,權力十分龐大。

    內閣的出現,差不多就意味著明朝皇權集中的鬆弛,而為了對付這些文臣們,明朝皇帝就開始大量重用起了宦官,給予了他們能和文官集團互相制衡的龐大權力,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使明朝出現了很多權宦。

    魏忠賢就是明朝出現的眾多權宦之一,在魏忠賢權力最龐大的時候,幾乎整個朝廷內外沒有不受他控制的地方,就連天啟皇帝死了,新皇帝崇禎都是在他的迎接下繼承大統的。

    不過在崇禎皇帝即位沒多久,幾乎掌握了朝廷內外所有權勢的魏忠賢,卻在崇禎皇帝的一聲令下,瞬間失去了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權力帝國、丟掉了性命。

    在皇權已經有所鬆弛的明朝末期,皇權都能集中到如此程度,更不用說幾乎吸收了所有歷史朝代教訓並做出改變的清朝,他們皇權的集中才是發展得最為極致的。清朝的皇權集中是歷史最巔峰

    因為吸取了歷史教訓,所以終清一朝,都沒有出現過任何能左右朝政的權宦,也沒有任何的文臣、武將能動搖到皇帝的權力。

    在明朝時期,整個朝廷權力最龐大的部門是內閣,在清朝的時候,事情發生了變化,最高的權力中心不再是內閣,而是變成了軍機處。

    而軍機處在旁人眼中雖然如同一尊龐然大物一般只能仰望,但是對於所有權力在握的清朝皇帝來說,那些軍機大臣卻跟現如今的秘書一般無二。

    想用他們就用他們,一旦心態發生了變化,那這些軍機大臣就只能捲起鋪蓋走人,根本不可能出現前朝文臣跟皇帝爭論的事情。

    試問在這種權力如此集中的時代,以和珅那點關係網,又能耐嘉慶皇帝何?

    乾隆皇帝在世的時候他還可以撲騰,但是一旦乾隆皇帝去世了,那隻要嘉慶皇帝對他產生了不好的想法,那他就基本沒有了翻身的機會。

    他接下來就只能認命地拿著嘉慶皇帝賜予的白綾上吊自殺,平白為嘉慶皇帝作了八億兩白銀資產的嫁衣。

    所以說這就是嘉慶皇帝賜死和珅時,沒有絲毫顧慮和珅背後勢力的原因,在清朝皇權高度集中的情況下,和珅背後的關係對其來說根本就構不成任何威脅。

  • 17 # 歷史總探長

    先說說和珅為什麼死這件事情吧!

    和珅的死離不開一個關鍵的人物,那就是和珅背後最大的支持者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比較尷尬,他處於滿清朝經濟最為賦予、國力最為強盛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的帝王往往都會略有鋪張浪費的惡習。

    乾隆在王朝的後期的時候,可能是因為自己年事已高,或者是希望自己貪圖享樂,在對於貪汙這件事情上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因為雍正王朝對於打擊貪汙的力度是獨一無二的,所謂所造成的君臣關係也頗為緊張和尷尬。但是到了乾隆這一代,乾隆皇帝為了能夠緩君臣之間的猜忌局面,也衍生出了對於官員貪墨橫行的行為頗有縱容。

    而和珅正是在乾隆皇帝的這種溫床下,滋生了巨惡的貪婪之心。

    如果將和珅的死單純的歸結於貪婪的話,那麼未免太小看嘉慶皇帝了,嘉慶皇帝的上臺是有一段悲哀的過度階段的,這段階段正是權臣和珅和未來的嘉慶皇帝相互駁斥的一個惡性迴圈的過程。乾隆皇帝在做了太上皇之後,曾經一度仍然掌管朝政大全,但是真正行使這項權利的人卻是權臣和珅,也就是和珅做了太上皇乾隆的皇權代言人,而非未來的嘉慶皇帝。

    和珅這樣染指本來應該屬於皇太子嘉慶的皇權,及愛情皇帝上臺之後,曾經試圖制衡他的和珅便成為了嘉慶皇帝上臺之後立威的最好人選。

    所以和珅的死絕對不是因為簡單的貪汙,更多的情況是嘉慶皇帝所進行的政治打擊和報復。

    再看看和珅背後的黨羽

    和珅背後的黨羽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沒有實實在在的統軍之權。

    當時清王朝素有統兵之權的是阿貴和福康安。可是,這兩個人幾乎都不在京城,而是長期在外帶兵,並且是他最大的死對頭。和珅被賜死之後,他背後的勢力幾乎都是文臣官僚體系,整個清王朝的統兵之權相當於仍然是嘉慶皇帝的手中。

    沒有統兵之權的黨羽,這些人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翻雲覆雨,掀翻一代帝王。

    而且,和珅的那些黨羽和和珅是處於一種利益關係,他們之間並非是政治上的盟友,只要和珅一旦倒臺,他們立馬翻臉不認人,跑去跪舔嘉慶皇帝,而不會繼續成為和珅的餘黨,為和珅伸張正義。

    更何況,朝堂上的這些大臣往往都是聰明的政治家和投機家,他們萬萬不可能在這種事情上將自己推到火坑裡面。

  • 18 # 漢史趣聞

    乾隆一死,嘉慶就等同於是把和珅給軟禁了起來,和珅的身邊除了死去的乾隆之外,他誰都接觸不到了。

    這時候嘉慶在朝中,又把他的職位給全部罷免了。你說這樣的和珅,即使權利再大,勢力再雄厚,又是什麼用?

    因為他根本就用不上了,一個人都用不上。

    還有嘉慶這個皇帝,也不是白當的。他早就對和珅有防備了,正是因為他怕和珅的勢力過大,會影響自己的統治。

    所以,乾隆一死,嘉慶就告訴和珅,讓他全權辦理乾隆的喪事。

    一開始和珅也沒有覺察到異常,畢竟他和乾隆皇帝的關係不一般,侍奉了乾隆這麼多年。能親手辦理乾隆的葬事,對他來說,也是十分榮耀的一件事。

    但是,一連六七天,嘉慶都不讓他回家。和珅想回去換個衣服,嘉慶都不允許。

    再加上這期間,嘉慶不讓他接觸任何人。和珅才明白,自己要遭殃了,但是,他從來沒有想過,嘉慶會處死自己。

    畢竟他認為自己對大清,還是有恩的,嘉慶當了皇帝,很多業務還不熟悉,很多國家大事,可能還會依賴他。

    但是,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嘉慶一道聖旨下來,就要了他的命。

    顧念他對國家以往做的事情,嘉慶還特許給了他一個體面的死法,就是允許他在家裡上吊自殺。

    當然了和珅上吊的時候,也是在太監的監視下進行的。

    皇帝的命令,和珅不能不執行呀,皇帝讓他死,他就必須死。嘉慶沒有選擇滅他們家的族,就算是對他和珅網開一面了。

    正所謂樹倒獼猴散,和珅這課大樹都倒下了,仰仗他的那些小魚小蝦們,還能掀起什麼大風大浪來。

    這時候嘉慶皇帝,不找他們算賬,對他們來說,就算是網開一面了。

    所以,他們就更不敢在嘉慶皇帝面前作威作福了。

    除了老老實實,聽從嘉慶皇帝的命令之外,他們什麼都不敢做,也不能做。所以,這就是乾隆一死,嘉慶就處死和珅的原因。

  • 19 # 史海爛柯人

    在大家眼中,和珅是中國古代最為著名的貪官和權臣,可謂是權傾朝野。但事實上,和珅是第一貪官不錯,卻算不上“權臣”。因為自清入關後,特別是到雍正朝時,經過一系列的改革,使得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發展到了頂峰,皇帝大權獨攬,大臣已經成了“奴才”和“附庸”,和珅也是如此。

    (一)和珅的發跡,幾乎算得上是一個奇蹟了。

    儘管許多影視劇稱和珅為“和大人”,但和珅並不姓和。他是滿洲正紅旗人,姓鈕鈷祿氏。和珅進入仕途的時間大致為乾隆中期,起初是透過承襲父輩爵位進宮當差的:

    “承襲三等輕車都尉,尋授三等侍衛,挑補粘杆處。”【按:時在乾隆三十四年】

    輕車都尉出身,不久升為三等侍衛,又進入粘杆處,和珅自入官場開始,便順風順水。這一方面是因為和珅善於察言觀色,具有相當卓越的辦事能力,另一方面則是乾隆根據個人好惡來用人,算是對和珅的恩寵了。

    乾隆四十年,和珅晉升御前侍衛,次年又出任戶部侍郎,入值軍機處,兼任內務府大臣。這樣的升遷速度,莫說在清朝,即便是整個古代史上都是鮮有的。乾隆後期,和珅幾乎出任過全部要職,頭頂著無數榮耀的光環。

    在和珅的諸多要職中,最為重要的便有步軍統領,這可是關係京城安危的關鍵職位,如果不是皇帝最為親近的人,是絕不可能出任的。

    (二)乾隆的寵幸,讓和珅擁有了斂財的資本。

    清朝官吏中,漢人稱臣,滿人稱奴才。和珅在乾隆眼中,是一個忠心耿耿的奴才。可是,就是這樣一位深得恩寵的人,卻墮落成了大清第一貪官汙吏。

    和珅不僅貪婪,而且還利用職務之便和仗著乾隆寵幸,進行黨同伐異的卑劣勾當。這一點,在《清史稿》中有著精煉而準確的概括:

    不附己者,伺隙激上怒陷之;納賄者,則為周旋,或故緩其事,以伺上怒之霽。大僚恃為奧援,剝削其下以供所欲。

    與明朝敢於矯詔的權臣不同,和珅的作為多半是要藉助乾隆的,因為朝中大事小情,最終的決策者,都是皇帝,而非哪一位具體的大臣。和珅的伎倆,往往也是給乾隆吹“耳旁風”,想方設法地讓乾隆按照自己需要的方向去走。

    和珅最可惡的,或者說最突出的罪過,或許還是在斂財上。和珅的貪婪,乾隆不可能好不之情,但或許乾隆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這個寵臣竟然有如此鉅額的財產。索性的是,乾隆駕崩,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三)作為天子的嘉慶,根本犯不著怕和珅。

    不少人覺得,和珅在官場混跡近三十年,在朝中樹大根深,盤根錯節,新親政的嘉慶,理應也是畏懼和珅的。可事實上,正如我們在開篇所講到的,和珅倒也算不上權臣,而是乾隆眼中的奴才而已。

    做個對比便可知道,明末的魏忠賢,可謂是權傾朝野,甚至比和珅還有盤根錯節。可是,崇禎一繼位,隨即便將這個閹黨給收拾了。因為,明清兩代的君主專制,早已使得皇帝成了絕對的權威和主宰。

    與明朝相比,清朝更是如此。經過康、雍、乾三朝的不斷強化,清朝的滿漢官員,不過是服從皇帝的木偶一般。即便是和珅這樣的一品大員,嘉慶還是可以用一道聖旨將其拿下,又有什麼可懼怕他的呢?

    參考資料:《清史稿》

  • 20 # 宋安之

    嘉慶帝當然怕啊,可是就因為這些威脅,就不動和珅,繼續當一個傀儡嗎,那麼更不可能了。

    而且嘉慶帝在處理和珅事情上面,可謂是少有的高明,跟後來平庸的嘉慶帝就好似不是一個人一般。

    我們先來看看嘉慶帝是如何對付和珅的,乾隆帝剛一死,嘉慶帝馬上就令和珅總理喪事,以示重用之意,其實就是變相囚禁,使和珅的活動範圍侷限於宮中,無法與其黨羽聯絡,這樣嘉慶帝就輕鬆的拿下了和珅。

    和珅被賜死以後,因為涉及的人太多了,所以嘉慶頒佈御旨宣佈“凡為和珅薦舉及奔走其門者,悉不深究,勉其悛改,鹹與自新”。這樣一來,使這些官員不再人人自危,他們自然不會成為不穩定因素,所以嘉慶帝得以順利親政,並沒有遭到和珅黨羽的反撲。

    當然這裡還有一個關鍵,那就是和珅之所以能權傾朝野,在於乾隆帝寵愛他,而不在於他的勢力很大,那些依附於他的官員,與其說是依附於他,還不如說是想透過和珅更好的抱乾隆帝的大腿。

    我們先看看和珅有多大的權勢,同時身兼領班軍機大臣和首席內閣大學士,六部中他就身兼了吏部、戶部、刑部三部尚書、內務府總管、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要職,在當時被人稱之為二皇帝。

    但很明顯和珅要身兼數十個要職,是因為乾隆帝寵信他所致的,也就是說他的地位來自皇帝的信任和重用,而不是因為他勢力大,因此皇帝才不得不重用。那些依附於他的大臣,只是見他位高權重才巴結,如果他一朝不得勢,肯定是眾叛親離,沒人會跟著他謀反什麼的。

    所以哪怕是嘉慶帝不將和珅留在宮中,而是直接逮捕他,也沒什麼阻力,因為老皇帝乾隆帝已死,明眼人都知道以後真正做主的是嘉慶帝,嘉慶帝要是收拾和珅,誰沒事冒著殺頭大罪去跟著和珅對抗嘉慶帝這個帝國至尊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家的裝修流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