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秦武王(公元前329年—公元前307年),嬴姓,名蕩,秦惠文王之子,又稱為秦武烈王、秦悼武王。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死,武王即位,身高體壯,有神力,喜好跟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等人都因此做了大官。
16
回覆列表
  • 1 # 大秦武王嬴蕩

    當然舉了,他媽的,累死寡人了,結果一個失手砸到右腿了,感染了,就那麼嘎嘣了,讓後世笑話了寡人2000多年。

    至於多重?這個這個真不好說,寡人的最高記錄是250斤(那時的一斤等於現在的一斤六兩),也許真像姬延那老小子說的那句話吧,江山有多重,九鼎就有多重!

  • 2 # 沈老頭13

    應該是:巜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二回賽舉鼎秦武王絕脛,莾赴會楚懷王陷秦。有記載,秦武王長大多力,好與勇士角力為戲,重用大力士烏獲、任鄙、孟賁。在伐韓取得勝利後,非常興奮。於是來到洛陽太廟,太廟有九鼎,武王指刻有雍字的一鼎說: 此乃秦鼎我要帶回咸陽,因問守鼎人鼎的重量,守鼎人告訴武王此鼎有千鈞之重,一鈞為三十斤,這重量肯定是誇大了。武王問任鄙、孟賁能舉否,任鄙說:臣只能舉百鈞,(按此說該鼎當在6百斤以上,百鈞乃9百斤,按過去一斤相當於6兩算,是5百斤)孟賁上前大喝一聲起,鼎離地半尺,放下鼎,由於用力過猛,眼珠進出,目眥流血。武王上前抱起鼎,也是離地半尺,剛想移動,不想脫力失手,鼎砸在右足上,脛骨壓斷,當晚疼痛而死。至於鼎有多重,估計當有六百斤左右。

    圖片選自絡。

  • 3 # 我們是鈉梨子

    我們先說說秦武王其人吧,秦武王原名淫(贏)蕩

    這名字就與眾不同,騷氣十足啊,一看就是裝逼界不世出的奇才啊,果然,淫蕩也是歷史上第一個死於裝逼的皇帝,不作就不會死啊

    下面我們看看他裝逼而死的光榮經歷!

    根據《史記·秦本紀》記載。

    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王與孟說舉鼎,絕臏。八月,武王死,族孟說。

    翻譯成白話就是:秦武王有力氣(力氣還不小),喜好遊戲,所以,力士任鄙、烏獲、孟說都做到了高官。武王和孟說舉鼎較力,結果折斷了膝蓋骨。八月,武王去世。孟說的全族都被殺盡了。

    死亡回放:秦武王去參觀周朝太廟,看見分別代表九州的大鼎,於是淫(贏)蕩就問孟賁是否可以將其搬動,而孟賁本來力氣大而且一介莽夫,於是緊束腰帶,挽起雙袖,手抓兩個鼎耳,大喝一聲“起!”,只見鼎離地面半尺高,就重重地落下。

    秦武王為了狠裝一逼,脫下龍袍,束緊腰帶,大踏步上前,深吸一口氣,使出乎渾身力氣,喝聲:“起!”。鼎被舉起半尺,武王接著移動左腳,不料右腳獨力難支,身子一歪,鼎落地面,正砸到右腳上,武王慘叫一聲,倒在地上。眾人慌忙上前,把鼎搬開,秦武王右腳腿骨被砸斷,血流了一大灘,在那個年代,一次小傷都有因為感染死亡,更何況被鼎這麼重的東西砸的,估計是以當時的技術,沒有處理好,傷口感染了,當天晚上就走了,時年方二十三

    而與他舉鼎的孟憤全族也都被滅了,誰讓你丫的跟大王舉鼎,還不讓著他,最後大王死了,你不跟著陪葬,誰跟著陪葬。

    至於他舉得鼎有多重,史書上沒有記載,而且九鼎後來遺失了,也沒有具體的重量記錄,不過,現在世界上舉重最高記錄,也不過挺舉262公斤,所以秦武王舉得鼎也就差不多,因為他只是抬起來並沒有舉起來

    總之:嬴蕩算是因為舉鼎而死。莫裝逼,墳頭草五丈高

  • 4 # 坐在雲上摸魚

    都胡求評論秦武王嬴蕩,秦武王崇尚武力是真的,烏獲,任鄙,孟說也是他招來的,皆是勇武之人,烏獲聽名字就是烏氏華人,應該是被秦滅的,用他可安民心,還有,這幾人不要以為都是除了蠻力就都是酒囊飯袋了,都是英勇善戰,戰功赫赫之人,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

    還有,秦武王也沒有評論裡說的那麼不堪,如果武王不死,也是一代雄主!就看他攻打宜陽,從此南韓就是案板上的肉,秦國想怎麼吃就怎麼吃,絕對的戰略要衝!還有,武王對甘茂無比信任,三年時間裡,秦王沒有換將,即使甘茂變賣家產,他都沒有對甘茂失去信任,就這一點也不是其他君王可以比的。而且,武王是秦國真正東出的第一個君王,他讓人把九鼎運回秦國,說明他真正明白自己目標,那就是一統天下,而且已經在做了。所以,秦武王絕對沒有電視裡演的那樣不堪,而且是真的雄才大略!電視劇裡,太過誇張張儀,覺得武王對張儀太狠,其實,歷史上不是這樣的,張儀在秦國為相期間,秦國和魏國之間戰少和多,而且,在張儀的主持下,秦國歸還了魏國很多城池,至於騙楚國的六百里地,惡名基本上是秦國在背。武王肯定不想這樣繼續下去,所以他趕走張儀也理所應當,最後張儀的結局沒有也那麼慘,他回到魏國後,就擔任了魏國相國,在相國的位置上最後死了,也算是安享晚年了。試想一下,如果張儀真如電視劇裡那般懟魏國,怎麼能有好結局?

    再說舉鼎,武王確實有點意氣用事,也證明這點,有點可惜。世人喜歡拿武王跟項羽比,我覺得沒有可比性,武王舉的九鼎之一,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九個鼎之一!而項羽,成名年少,一路逃亡,他所舉起的鼎絕非九鼎,只能是一般的鼎,但應該也很重,所以,這兩件事不可同日而語!

  • 5 # 司馬PC

    秦武王,公元前329年至公元前307年,姓嬴,趙氏,名蕩,是秦國大名鼎鼎的秦惠文王的兒子。

    秦武王天生神力,自幼身體強壯,重武好戰,勇力超人。秦武王有一個習慣,就是愛和別人比誰的力氣大,所以他們經常舉鼎比賽,看誰輸贏。因為這樣,天下有勇力的人都投到秦武王的麾下,比較出名的人有孟賁、烏獲、任鄙等有勇力的人。

    為什麼秦武王要舉鼎呢?成語“問鼎中原”就說明了一切,而當時,天下九鼎,誰據有,就代表身份和實力。秦武王即位時,巴、蜀國兩國已經被併入秦國版圖,秦國國力強盛,秦武王很想和他父親秦惠王一樣,東進控制東西二週和周天子,然後挾天子以令諸侯,問鼎中原,建立豐功偉業。

    後來,秦武王出巡周都洛邑時,來到周室太廟,觀看九鼎,這九鼎本是大禹治水時期,用九州的歲幣鑄成,每一鼎代表一州,共有荊、梁、雍、豫、徐、青、揚、兗、冀九州,上刻本州山川地形、土地賦稅等資訊。秦武王見這些鼎,當然是喜出望外,天生神力的強壯體魄驅動,袖子一挽,就和麾下的大力士孟賁、烏獲等比誰能夠舉鼎。秦武王舉鼎不慎,被巨鼎砸傷了右腳,骨碎,入夜,武王氣絕而薨。

    秦武王舉鼎被砸這個事情,《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有記載,《戰國策·卷四·秦二》都有相關的記載;《戰國策》開篇東周策一《秦興師臨周求九鼎章》,也有相關記載。

    關於九鼎,是否是九個,還是一個,至今還有爭議,相傳周人顏率有謀略,先鼓動齊國幫助驅逐秦國,答應齊國成功之後,把九鼎給他們。後來事情了之後,齊國來要,顏率便問齊王怎麼走,帶了多少人來拉,還說九鼎九個,一個要用九萬人,九九八十一萬人方全能拉走。

    當時相傳不一定準確,這裡只是想說明,九鼎之巨。具體是多重呢?歷史好像沒有記載,不過你想,一個人不透過外物輔助、僅靠雙手就能夠舉得起,能夠有多重呢!個人以為,因為現代人和古代人的區別,古代人屬於冷兵器時代,一天閒著沒事,就愛鍛鍊,體魄普遍比現代人要強壯一點。那麼鼎最多上千斤,而要大力士才能舉得起,最多兩三千斤,再重,應該舉不起來了。

  • 6 # 讀史坊

    “秦武王好以力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八月,王與孟說舉鼎,絕脈而薨;族孟說。武王無子,異母弟稷為質於燕,華人逆而立之,是為昭襄王。昭襄王母羋八子,楚女也,實宣太后。”這是《資治通鑑卷第三·周紀三》中的記錄,明確記載了歷史上的秦武王確實是舉鼎了。但這個鼎有多重,歷史沒有記錄。

    歷史上的秦武王是秦惠文王嬴駟的兒子,秦惠文王是秦國曆史上的一個王,以前的都稱“公”,秦惠文王之後才稱“王”。此時的秦國,在經過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之後,逐漸強大起來,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越來越突出。而周王室的地位,隨著各國勢力的強大,更顯得衰微。這讓每一個有實力的諸侯國都想問鼎天下。

    為什麼要問鼎?這是一種象徵意義。古時候,鼎象徵著權力。在周王朝太廟中有個九鼎,是大禹收天下九州的貢金鑄成,代表荊、梁、雍、豫、徐、青、揚、兗、冀九州。所以,九鼎含有天下的意思。要問鼎,就是想擁有天下、統一各國。在諸侯紛爭的時期有這種想法並不奇怪,每一個有點實力的國家都想,不過是秦武王做的有點明顯,一點都不遮掩。

    秦武王大概力氣比較大,又喜歡舉重,身邊還 聚集了一批好舉重的人。他把舉重的事業發展到周王朝的鼎上,結果,體力不支,失手滑落,被重重的鼎壓碎了髕骨,不治身亡。這倒是便宜了他的異母弟弟嬴稷,這個本來在燕國做人質的秦國王子,因為秦武王的突然去世而當上了秦國的王,他的母親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羋八子,第一個太后。

  • 7 # 小馬侃歷史

    湊個熱鬧,以白話文的形式來說一下這個事情的經過。

    秦武王,名字很騷氣,叫嬴蕩,哈哈,不要想歪。說一說舉鼎事情的經過,秦武王這個人,史書記載是天生神力,勁兒很大,而且,從小就愛跟人打架,鬥智鬥勇,皇城扛把子。且,他繼位之後,受到他重用的。也都是跟他一個型別的人,就是孔武有力,從小帶著一起打過架的小夥伴,比如說烏獲還有孟賁等等之類的人。

    就是說有這麼一天,秦武王沒事幹了,帶著一幫干將出訪民間。半道兒興致起來了,不知道怎麼尋思的,非要和烏獲、孟賁比賽舉鼎。雖說秦武王天生神力,但是一個青銅鼎少說有千斤重,就是力氣再大,恐怕舉起來也不咋可能,但是秦武王鐵了心,誰也攔不住,後果可想而知,鼎脫手而出,腿都給砸斷了。後來因為出血過多,死了。估計當時叫孟賁的這個人,真的就懵逼了。

  • 8 # 南方鵬

    秦宣太后羋月蜇伏後宮,爭寵鬥豔勾心鬥角,這世上有些事很奇妙,有時任你再才能卓絕,生不逢時或生的不是地方,便可埋沒一輩子,一些人缺的僅是機遇,少了錐處囊中的機會脫穎不了。羋月很幸運,她得到上天從手指縫中漏出的一點Sunny,就是秦武王之死。

    秦武王嬴蕩,秦惠文王嬴駟的嫡子,羋月傳說他的母親是羋姝,其實不然,其母是來自魏國的惠文後,根正苗紅,嬴蕩天性樂觀好動,討厭張儀的二面三刀,喜歡嬉遊而又孔武有力,好與人比力氣,與力士任鄙、烏獲、孟說交好,三人都被提撥位居高官,經常比賽難分高下。

    嬴蕩一看鼎被舉起來,爭強之心大起,不顧眾人勸阻,束緊裝備,上前大吼一聲雙手抱住龍文赤鼎,也一把舉起來。可能脫力也可能手滑,龍文赤鼎突然掉落,砸斷了武王的小腿骨,嬴蕩大叫一聲兩眼出血,倒地不起,以當時的醫療技術無法搶救,到了晚上氣絕身亡,年僅23歲。

    龍文赤鼎,九鼎之一,曾有人撰文認為,以今度古,秦武王在舉鼎時,如果是抓舉,鼎不會超過214公斤,如果是挺舉,則不會超過264公斤。這件事帶來深遠影響,惠文後僅此一子,得知死訊號啕大哭,下令“族孟說”,秦國進入儲君之爭,羋月兒子嬴稷勝出為昭襄王,曾經的羋月羋八子成為中國歷史第一位太后。

  • 9 # 劉一千五

    秦武王,秦昭王這個時段的人際焦點,集中在楚國嫁到秦國的女人羋八子宣太后身上。

    秦武王的母親是惠文後。秦昭王的母親才是宣太后。

    宣太后這一宗姓在秦宮裡有巨大勢力。宣太后的兄弟四人(不論同母或同父),都是精明強悍的人物。所以,秦武王死後,這一堆人就立馬活動起來,把嬴稷從秦武王眾多的兄弟中推上秦王寶座。

    秦昭王的前半生(至少在昭王三十一年碰上範睢前)是個"傀儡"。不管秦昭王此時願不願意,宣太后專權,穰侯四人用事內外,權勢薰天。宮中內外無人指點昭王"突圍"而親政,所以長達三十年的"太平"秦王,也不是心平氣和的。欠時機奪回權利而己。

    反過來,宣太后等人為了權利,富貴,預望,驕奢等願意在一個強有力的不是自己親生的"兒子"手下生活麼?她願意嗎?縱使親生的兒子嬴稷當上了秦王,也屍座了三十年的寶座而一無所成。這秦王當得夠鬱悶的。

    秦武王跑到周都洛陽去"觀鼎",其志不小。周鼎,乃權利寶器,一國象徵。看看可以哈,非要去舉去扛。實在是地方藐視中央,以下犯上偷窺神器。由此可知,秦武王志小天下。

    他平時做的功課,現在來舉鼎炫耀。不料,舉得不恰當,砸了身子骨,立都立不起,抬回秦國駐京辦事處,死了。這上午砸,晚上死。實在快得不合時宜。但史書上說得清簡質樸,死了就是死了,至於如何死的,不曉得。

    據載,司母戍大方鼎有八百多斤。周天子九鼎不會比這輕。後來的秦始皇收天下武器鑄成"鍾鑊",各重千斤。這被舉過頭的鼎,重量也差不了多少。所以,秦武王死得莫明其妙。

    大概舉鼎的傢伙,都迷信以力治天下,崇拜自己無所不能,力氣了得。冷兵器時代,一上戰場便一搞一大片。威力不可小覷,何況是王是將有權有兵的人,更具有威攝力,讓人害怕。

    秦武王舉重身死,連累陪練任鄙,烏獲等人陪葬。項羽舉重扛鼎,也沒個好結局,韓王信能扛鼎,竟逃至敵國。

    這扛鼎給鬧的,悲催!

  • 10 # 蘇琰城解說

    確實如此,舉鼎砸中腳,血流不止而死,如果換成現在醫學發達,或許只要截肢就可以保命了。那麼秦武王舉鼎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那麼這個鼎到底多重呢?

    秦武王嬴蕩生而有神力,從小就喜歡與勇士們做有關力氣方面的遊戲。烏獲、任鄙二將在秦惠文王時期就因為作戰英勇而倍受寵愛,秦武王即位後,對二人更是寵愛有加。 《東周列國志》曾經描述秦武王身邊的一員大將名叫孟賁,如以力聞,水行不避蛟龍,陸行不避虎狼,發怒吐氣,聲響動天。所以孟賁深得秦武王青睞。所以天下勇士紛紛投其靡下,其中就包括烏獲和任鄙兩員大將。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巡視東周洛陽,小時候就見過洛陽九鼎一次,對這個鼎一直放在心上,現在當大王了就更想再見一見了,於是親率任鄙、孟賁兩人大搖大擺得走進了周都洛陽。秦武王直奔周室太廟,往觀九鼎。只見九個寶鼎一字排列在殿堂之內。這九鼎本是大禹收取天下九州的貢金鑄成,每鼎代表一州,共有荊、梁、雍、豫、徐、青、揚、兗、冀九州,上刻本州山川人物、土地貢賦之數。這九鼎重量說法太多了,真正有多重沒人能確定,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每個鼎在千斤以上。

    於是,秦武王就問孟賁是否可以將其搬動,而孟賁更是一介武夫,於是緊束腰帶,挽起雙袖,手抓兩個鼎耳,大喝一聲“起!”,只見鼎離地面半尺高,就重重地落下。秦武王也不敢示弱,卸下錦袍王帶,束緊腰帶,大踏步上前,深吸一口氣,使出乎生力氣,喝聲:“起!”。 鼎被舉起半尺,武王接著移動左腳,不料右腳獨力難支,身子一歪,鼎落地面……我們稍等一下,在這個時候要好好的說道說道。李傲在自己的《睜眼看秦皇》一書中下面是這麼說的:鼎墜於地,正好壓在右腿上,一聲脆響,脛骨寸斷。秦武王大叫一聲,頓時暈死過去,經太醫幾個小時的搶救,仍然血流不止,當天夜裡,因強求無效,流血過多而亡……

    孟賁的下場呢,他幾天後就被公議處死,連帶著滅三族!這就是爭強好勝的下場,可憐秦武王嬴蕩,還沒好好享受好當王的生活,而且連子嗣都沒來繼承王位,惜哉!

  • 11 # 靈魂的感觸

    歷史上的秦武王確確實實是舉過鼎的,而且更因為此舉丟掉了自己的性命,這便是成語“舉鼎絕臏”的由來。那麼秦武王當年為何要去舉鼎呢?所舉之鼎到底有多重以致於將秦武王砸死呢?一起來探索這背後的秘密吧!

    秦武王舉鼎的歷史記載

    秦武王舉鼎前後的一些事情在《史記秦本紀》中有簡短描述:

    “武王謂甘茂曰:‘寡人慾容車通三川,窺周室,死不恨矣。’其秋,使甘茂、庶長封伐宜陽。四年,拔宜陽,斬首六萬。涉河,城武遂。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王與孟說舉鼎,絕臏。八月,武王死。”

    在《史記趙世家》中也有簡單記載:

    十八年,秦武王與孟說舉龍文赤鼎,絕臏而死。

    秦國經過秦孝公和秦惠文王兩代人的努力,逐漸成為了當時最為強盛的國家,東出一直是秦國努力的目標,到秦武王繼位,這個想法終於可以付之於行動了。秦武王拔宜陽,取武遂,大敗南韓,遙想當年楚莊王“問鼎中原”何等霸氣?秦武王亦想見識見識這王權的象徵——九鼎,於是揮兵直達周王室都城洛陽,不過他可不像當年的楚莊王只是問鼎,畢竟此時的秦國實力強大,秦武王對這九鼎也是產生奪取之意。秦武王本是一個勇武好鬥之人,為了藐視周王室,彰顯秦國之強大,秦國國君之威武,於是秦武王萌生出了舉鼎的想法!據《史記》記載,來到洛陽的秦武王看到了代表他秦國所在地雍州的龍文赤鼎,於是開始嘗試舉起這龍文赤鼎,不料氣力用盡,不慎被鼎砸傷,因傷勢過重,當晚身亡。

    秦武王到底舉了多重的鼎?

    關於秦武王所舉的龍文赤鼎的重量,在正史中並沒有明確的記載!而關於秦武王舉鼎一事在明代小說家馮夢龍所編寫的歷史演義小說《東周列國志》中也有寫到,其中就說到了所舉之鼎的重量:

    秦武王指雍字一鼎嘆道:“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寡人當攜歸咸陽。”守鼎的官吏說:“此武王定鼎於此,未曾移動,每鼎有千鈞之重,無人能舉。”

    這裡提到了這個龍文赤鼎的重量有千鈞,這個千鈞到底是多重呢?鈞是古代的重量單位,一鈞為三十斤,而古代的一斤和現代的一斤還是有所差別的,而且各個歷史時期都有所不同,據權威考證,在先秦時期,一斤相當於現在的半斤;而馮夢龍所處的明代,一斤相當於現代的1.1斤,照馮夢龍在小說中所說的千鈞,可以大致得出龍文赤鼎在小說中的重量範圍為:15000斤到33000斤,然而這畢竟只是小說所述,僅供參考,據史料記載,秦武王是把這鼎舉動了的,即使秦武王力量巨大,但舉起上萬斤的東西,在現在看來也是不可能的,那麼龍文赤鼎的可能重量到底有多重呢?

    我們不妨做個比較,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後(司)母戊鼎的重量832.84公斤,也就是1665.68斤,也沒有超過兩千斤,而且後(司)母戊鼎在歷史上的意義絕不亞於傳說中大禹所鑄的九鼎,所以我大致猜想,龍文赤鼎的重量應該在一千斤左右,這個重量古代的一些大力士確實存在能舉動的可能,大家覺得呢?

  • 12 # 西安晚報

    舉鼎、扛鼎和問鼎

      電視劇《羋月傳》裡有位可笑的秦武王嬴蕩,身為大王,不熱愛本職工作,卻熱衷舉重,具體說是舉鼎。鼎是古代的大鍋,一般是三條腿,後來成為國家的禮器,被視為立國重器、政權象徵。秦武王舉的就是象徵周王朝的九鼎裡雍鼎。秦武王和力士烏獲、任鄙、孟賁比賽舉鼎,孟賁舉高半尺,秦武王舉鼎半尺後乏力,大鼎墜落砸了右腿,武王因此一命嗚呼,此所謂舉鼎絕臏。別人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而秦武王則是舉鼎砸自己的腿。

      秦武王舉鼎,史上有記載,《史記》《戰國策》都講過這個故事。不過,古人不大講舉鼎,而是說扛(gāng )鼎。那史書上都有哪些扛鼎的猛人呢?頭一位是楚霸王項羽,《史記》上說:“(項)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項羽力大無比,他的絕筆詩《垓下歌》就標榜自己“力拔山兮氣蓋世”,後人由此總結出一句成語:拔山扛鼎。項羽的老對手劉邦的家族中也出了幾位能扛鼎的超級運動員。劉邦的小兒子劉長,《史記》說他“有材力,力能扛鼎”,其死後諡號是淮南厲王。漢武帝之子廣陵王劉胥,《漢書》裡說他“力扛鼎,空手搏熊彘猛獸”。另外,東漢有位大臣叫虞延,也是“力能扛鼎”。不過,這幾位跟秦武王一樣,結局都不好——項羽自刎、劉長餓死、劉胥自縊,虞延被迫自殺。

      這些都是正史上扛鼎的人物,那古典文學裡的扛鼎之人又如何呢?元雜劇裡有出《臨潼鬥寶》,戲裡講秦穆公想稱霸,邀十七國諸侯臨潼鬥寶。楚大夫伍子胥舉鼎示威,粉碎了秦穆公的陰謀。鼎即使在古代也是稀罕物,想舉鼎或扛鼎絕非易事,所以小說家們以其他重物來代替鼎。像《水滸》裡的武松舉石墩;《隋唐演義》裡李元霸、秦瓊舉石獅子,熊闊海舉千斤閘;《說岳》裡金兀朮舉鐵龍;《明英烈》裡田再彪舉石獅子等等。

      說完舉鼎、扛鼎,再說問鼎。比秦武王舉鼎早三百年,春秋五霸中的楚莊王也來到周朝都城雒邑,楚莊王不懷好意地問周使王孫滿九鼎的大小重量,王孫滿大談九鼎的製作與傳承,以天下在德不在鼎而拒絕回答,楚莊王泱泱離去。這就是問鼎中原的來歷。

      從問鼎中原到舉鼎絕臏,從春秋到戰國,歷史的車輪劃出了兩個成語,也劃過了兩顆流星。

    (作者 張天野)

  • 13 # 搞史人

    至於秦武王舉鼎是不是真的,我們可以翻閱史書。根據《史記·秦本紀》記載:“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王與孟說舉鼎,絕臏。八月,武王死。”(秦武王舉鼎)

    武王武王,舉鼎而亡!

    看上面記載的字義就知道是秦武王和孟說較量舉鼎,看誰厲害!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裝逼”!關鍵是孟說舉鼎還不讓著武王,還一個勁的激將他,導致秦武王男性荷爾蒙暴增!極度要表現自己剛猛的一面

    結果大鼎滑了下來,武王被砸,折斷了膝蓋骨,八月,武王就去世了,才24歲!(用現在的話就是“不作死就不會死!”)

    秦武王死後,連當時唆使武王舉鼎的孟獲全族都被誅殺了!

    (秦武王舉鼎)

    武王嬴蕩不小心把膝蓋骨砸斷了,當場並沒有氣絕,但是留了很多血。在那個醫術不發達的年代,一次小傷都有可能感染死亡,更何況武王是被這麼一個大鼎砸傷的,當時醫術有限,傷口沒有處理好,導致傷口感染。到了8月份,武王就扛不住了,撒手人寰了。可以說秦武王的死,根本原因就是當時舉鼎被砸。

    為何舉鼎?舉鼎是君王的象徵

    也有人說秦武王並沒有舉過鼎,只是個傳說。因為那時候“九鼎”就象徵著國家的皇權,對君王來說意義重大。秦武王舉鼎是秦武王得天下的象徵。

    健壯有力的秦武王被砸死,鼎到底多重?

    不管是項羽舉鼎,還是秦武王舉鼎,那都是兩千多年前的事了。要想了解鼎有多重,還得從中國考古出來的現存的鼎查起。(司母戊方鼎)

    1、眾所周知,“司母戊方鼎”是中國現存最重的鼎,大875公斤!秦武王是人不是神,力氣再怎麼大也不可能舉得起差不多1噸重的鼎!

    2、按照“收九牧之金,鑄九鼎”之說,大禹當年舉全國之力,才鑄造了九鼎,可想而知這九個鼎,每個鼎都很重,甚至超過司母戊方鼎,所以說,肯定也是沒有人能夠舉起九鼎的。

    假如秦武王真的是個大力士,我們可以用排除法來計算他舉的鼎多重。(九鼎)

    3、“秦鼎”重達212公斤,應該不可能,因為秦武王不會笨到將如此重的秦鼎千里迢迢帶到洛陽去比賽舉鼎;

    4、“大克鼎”重達201公斤,應該也不可能,因為那是可貴族的家鼎,一是不可能在王宮放著,二是家鼎地位太低,不符合秦武王裝逼的身份;

    5、那麼就只有“龍紋大鼎”符合條件了,“龍紋大鼎”重達226公斤,而且“龍紋大鼎”是周代最大、最重、最精美的銅鼎,龍紋大鼎還渡過金,屬於皇家大器。一件金光閃閃的銅鼎放在王宮裡是何等的氣派!(龍紋大鼎)

    所以秦武王嬴蕩若是舉過鼎的話,舉的銅鼎應該是“龍紋大鼎”,重量226公斤。

  • 14 # 歷史春秋網

    九鼎是什麼?是夏禹收集九州的青銅鑄造的,每支鼎將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於上,象徵著中國。就象玉璽象徵皇權一樣,九鼎象徵著中國國土的完整用權力。九支鼎的花紋是不一樣的。九州分別是荊州、豫州、青州、徐州、冀州、揚州、梁州、兗州、雍州。自夏、商、週一直傳下來。

    因為鼎象徵國土完整和王權,所以覬覦王權的諸侯,常常打九鼎的主意。其實第一個打九鼎主意的,不是秦武王贏蕩,而是春秋時的楚莊王。九鼎到底有多重,周定王時,楚莊王曾經問周朝的大夫王孫滿,所以現在就個詞叫問鼎,就是從那時來的。不過,王孫滿不知道是不知道,還是故意不告訴楚莊王,耍了個小聰明,說鼎之輕重,未可問也。不應該問。現在九鼎已經失傳,史書上又無記載,所以我們不可能知道九鼎的具體分量。

    秦武王贏蕩比楚莊王又發展的一步,他不但要問鼎,而且要舉鼎了。秦武王兵進洛陽,周赧王沒辦法,讓秦武王觀看了周朝之鼎。秦武王是帶了大力士去的,他先讓共他大力士舉鼎,未能舉動,於是自己親自動手。秦武王舉的是哪支鼎呢?是雍鼎。他說:“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寡人當攜歸咸陽”,守鼎的官吏說:“此武王定鼎於此,未曾移動,每鼎有千鈞之重,無人能舉。”。古代秦制,一鈞等於三十斤。千鈞之重就三萬斤重。現在一斤等於500克,古代一斤等於253克。所以按這個說法,一鼎大約等於一萬五千斤重了。怨不得秦武王舉不動,快和孫悟空的金箍棒差不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看過腦洞最大的電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