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穿插游擊隊
-
2 # 寒色之城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
唐太宗李世民這個人物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是一個非常著名的一個皇帝。甚至比唐朝的開國皇帝,也就是他的爸爸李淵還更要出名。
那有人就問了,按道理說不是應該是每個國朝的開國皇帝是最有名的。
相反,在唐朝不是這樣的,當年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為了當皇帝,殺死了自己的哥哥,還有弟弟。在這裡舉動上它是非常冷酷無情的。但是又不得不說李世民確實是一個好皇帝。他為我們中國歷史上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
而且他在政治上他也非常吸取大臣意見,以文制天下,立行節約。而且,國泰民安
在位期間,他任用人才,完善制度,從簡如流。在唐朝,應該是我們中國歷史上文化最頂尖的時期!在那個時代,冒出了許多的著名的詩人,像王維啊,孟浩然啊,李白呀,杜甫啊。高適等等這些著名的詩人都是在唐代出來的。
唐朝也是我們中國詩詞最鼎盛的時期。不管是以前還是以後哪個朝代都沒有出過那麼多著名的詩和詩人。那有人問為什麼他那裡會出那麼多的詩人呢?
因為李世民繼位以後他長期保持了政治穩定。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所以他們那裡的文化非常的繁榮。為詩歌寫作藝術創造了非常好的一個環境。
-
3 # 史說新傳
唐代尤其是貞觀時期,是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的鼎盛時期之一,究其原因,一個朝代的興盛與其民主治國是分不開的,這其中,唐太宗李世民可算得上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開明君主。唐朝前期封建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政治上的清明,與李世民在唐朝前期為穩定社會採取的一些施政有關。
據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八》中記載,李世民及其父李淵在當時主要採取了下列有益於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治政之策:
一、關鍵是人才,能夠舉賢用才,論功行賞,賞罰分明。李世民對敢說真話的諫臣十分敬重。例如其設定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又如,有人誣告丞相魏徵不忠於國。魏徵對李世民說:他願作良臣而不作忠臣。理由是以身殉國與國何用?作臣子要敢於直諫國事但不殉身,人在才能為國出力。李世民因此再次重獎了魏徵,後來魏徵去世,李世民曾將其比作鏡子。
二、以民為本,清正廉潔。水亦載舟亦能覆舟是李世民經常掛嘴邊的一句話,也就是說他能夠重視基層意見的反饋。唐初經濟比較薄弱,為了緩解社會矛盾,李世民還是以身作則,處處考慮百姓利益,注重節儉勤勉。為了順應民意,還加大了反腐力度,為其貞觀之治打下了群眾基礎。
三、恢復經濟是李世民初唐時期的重要任務。李世民在這一點上認真推行輕徭薄賦,透過均田令和租庸調法,以利於生產的恢復,保證租稅收入,在當時具有較強的先進性合理性。
-
4 # 銅雀深宮讀紅樓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任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濟世安民”。雖然他一手策劃了“玄武門之變”才得到政權,可卻也是眾望所歸。他即位為帝后,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努力學習文治天下,有個成語叫“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就是說他的,他成功轉型為中國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唐太宗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經過主動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修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是唐朝盛世的開創者!唐太宗任人唯賢、用人唯才。魏徵曾是太子李建成的親信,曾多次獻計給李建成讓其誅殺李世民以絕後患。在“玄武門之變”後,魏徵毫不隱諱曾圖謀李世民、只圖一死,唐太宗卻早就器重魏徵的膽識和才能,非但沒有怪罪於他,還把他任命為諫官,並經常引入內廷詢問政事得失。魏徵喜逢知己之主,便竭力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成就一段“良臣明君”的佳話。唐太宗善於因材施用,對人各取所長,使各類人都發揮作用。這種用人之道,讓天下更多的英才都聚集到朝堂之上。納諫,是唐太宗籠絡人才的高明之處,他時時不忘隋朝皇帝因拒諫而導致亡國的教訓。皇帝的納諫,是對臣下的極大尊重,臣子們必定竭力效忠皇帝。唐太宗崇尚節儉、禁止鋪張浪費,厲行法制、賞罰分明。為了發展國家經濟,制訂了很多有效措施,這包括:推行均田制、獎勵墾荒;頒行租傭調法、輕徭薄賦;勸課農桑、不奪農時;設定義倉、救災備荒;增殖人口、獎勵婚姻、發展生產;興修水利設施、疏浚河渠。他事事以百姓為本,以百姓安居樂業為已任。對待少數民族也使用“懷柔”政策,任用少數民族人做官、准許少數民族內遷、定居長安。採取和親政策,最著名的就是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給吐蕃的松贊干布。後來各民族領袖因感懷唐太宗的寬宏仁愛,共同尊他為“天可汗”。
唐太宗胸懷天下、海納百川。他把唐朝先進的文化也向外傳播,對亞洲地區更是造成了巨大影響。中國的瓷器、紙張、茶葉和絲綢運往波斯,再傳到歐洲。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便是在這個時候傳到阿拉伯和印度,又透過阿拉伯傳到了歐洲和非洲,對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唐朝當時在世界上的地位,加上中國的使者和商人也出現在亞洲各國,因此西方人便稱呼華人為“唐人”,各國的“唐人街”便是由此而來。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送給大家共勉之!
-
5 # 陳漢銘2
謝邀!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造就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是中國封建時代盛世的巔峰,後世很難有超越的。之所以說他是唐朝盛世的創造者,除了他造就的貞觀之治外,我認為唐太宗的三個作為可以證明這一觀點。其一,對歷史評介的恐懼促使唐太宗努力做一個好皇帝。古人講究做事要名正言順,而唐太宗得位是靠殺兄殺弟,逼迫父親而來,也就是得位不正。因為怕在歷史上留下壞名聲,他在修史時大量篡改史實,抹黑李淵和李建成。同時,為了證明自己得位的合理性,李世民當皇帝后兢兢業業,努力做出一番成就,並以此來證明自己是當皇帝的最好人選。
其二,主動限制皇帝的權力。唐太宗說過:“政之清濁,猶如江河”,關鍵在源頭。帝王作為獨裁者,一言九鼎,一旦不慎很容易成巨大的災難。為防止皇帝任性妄為,唐太宗主動限制皇權,規定皇帝的詔書必須中書門下省的稽核,並蓋印確認後才能下發執行。
其三,廣招人才。李世民能不拘一格大膽重用各類的人才。他手下的許多大將都是降將,他都能充分信任並加以重用。魏徵是太子李建成的心腹,曾建議李建成儘早動手除掉李世民,但唐太宗一樣重用,君臣相得成為一段佳話。此外,唐太宗還利用科舉大徵集人才,打破了門閥世家對權力的壟斷。唐太宗曾看著參加考試的舉子得意的說過:“天下英雄盡入吾轂中矣!”得到人才的喜悅盡在此言中。
-
6 # 好風好夢好歌好地方
唐朝開國時,李淵在長安稱帝周邊敵國林立,北邊有李軌,梁師都、劉武周、薛舉、高開道、西邊有慕容鮮卑部落國家吐谷渾,南邊有蕭銑,東有竇建德、王世充、李密、杜伏威、李子通等,當時實力最強大的是突厥汗國,薛舉、竇建德、李軌、高開道、王世充也先後稱臣於突厥,就連李淵在起事時也向突厥示弱過。因此當時唐朝的安危是岌岌可危,為了消除割據勢力,李淵派了自己的兒子李建成、李世民等前去討伐。
唐太宗
太宗李世民在鞏固唐朝政權中戰績輝煌,親自參加了四次戰役,分別是:淺水原之戰平定隴西薛仁杲(薛舉之子);擊敗宋金剛、劉武周,收復並、汾失地;在虎牢之戰中,一舉殲滅中原兩大割據勢力: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竇建德集團;重創竇建德餘部劉黑闥和山東的徐圓朗。
在唐朝消滅完周邊敵人之後,唐朝將直接與突厥接壤,衝突再所難免,而且唐朝在多年的隱忍中,有了和突厥對抗的實力,在玄武門之變後不久,李世民登基稱帝,即位之初,突厥可汗更是肆無忌憚的率領二十萬大軍直逼長安城,離長安僅僅相距四十里,但是李世民設疑兵之計,親自率臣下及將士隔渭水與頡利對話,最終達成了“渭水之盟”,唐朝免於覆亡的威險。後來薛延陀部反突厥,建立薛延陀汗國,使突厥國勢走向衰弱,在公元629年,唐太宗派李靖率領十萬大軍北擊突厥,在定襄之戰,李靖出奇兵打敗吉利可汗,第二年將其活捉,東突厥滅亡,李世民被四夷人君長稱為“天可汗”。
李靖
在公元634年,吐谷渾進犯涼州,太宗又派李靖掛帥出征,吐谷渾打敗,其王伏允自殺,其子投降,吐谷渾成為唐朝的屬國。之後公元640年,高昌被平定,公元646年,薛延陀部投降,至此,唐朝境內基本安定。
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他勵精圖治、從諫如流,使得當時人口增加了九十萬戶,唐朝的實力大大增強,使得後來高宗完成了太宗未盡的徵遼大計,消滅了西突厥汗國,武則天延續了太宗的執政思想,期間有了“貞觀遺風”之稱,中唐時玄宗更是在這基礎之上,開疆拓土。
唐太宗不愧是盛世唐朝的創造者!!!!!
唐太宗時的大唐疆域
回覆列表
唐太宗李世民,是被人傳頌千年的“明君”。
在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間,對內勵精圖治,結束了隋末以來的混亂局面,生產恢復、社會安定,史稱“貞觀之治”;對外和戰相濟,在開疆拓土的同時還能與各部族和平相處。自唐太宗開始,到安史之亂為止,唐朝維持了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
雖說治大國若烹小鮮,但掌勺者的水平也是很重要的,並不是隨便一個低水平的人,模仿前人作出個顛勺子的樣子,就能做到舉重若輕。
唐太宗應該是一個能力很強的領導者,才能與諸位大臣和衷共濟,開創盛世。
但我們也應該看到,治世的功績並非全在一兩個能人身上,其中還有歷史潮流、社會背景等各方面的因素。
即使他的繼任者是身體羸弱的高宗、昏庸無能的中宗等,初唐盛世還是在不斷髮展,所以也不應該將李世民過分神化。
真實的李世民確實具備雄才大略,但也殺人無數,手段兇狠,實在沒有必要把他當成一個“完人”。
但是,明清以來,特別是清代,不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對唐太宗李世民都推崇備至,清帝大都奉唐太宗為榜樣,一些史書評價他“千載可稱,一人而已”,“至治之君不世出也”。
製造李世民的完美形象,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參與者有李世民自己,也有李世民的大臣,李世民身後的文人,還有對李世民這個完美形象有需求的統治者,幾方勢力的合謀,最終達到重塑集體記憶的目的。
01.太宗和他的搭班
魏徵是太宗時期的名臣。魏徵曾經在李密和竇建德手下做事,投降唐軍後,為太子李建成效力,任太子冼馬。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誅殺李建成後,對魏徵降級使用,把五品的太子冼馬改任七品的詹事主簿。
魏徵(580年~643年)
這一任命,絲毫看不出李世民有什麼禮賢下士、不計前嫌的寬大胸懷,因為李建成雖然是李世民的對手,但他們都是李淵的兒子,以後李世民上位,李建成的人終究還是李世民的臣子。
所以本來就不可能對李建成的舊臣斬盡殺絕,肯定是要酌情任用的。而降級使用,則是對太子舊臣的一種打壓,這是人之常情。
雖然魏徵雖然多次投降新主,算不得忠臣,但是他一定是個心直口快的急性子。在李世民太子府擔任詹事主簿期間,李世民應該對魏徵有所瞭解,即位為帝后,魏徵升任五品的諫議大夫,也算是人盡其用。
魏徵是一個非常精明的人。
他知道,他的安危繫於李世民對前太子舊臣的態度。李世民派魏徵到河北地區公幹,半路遇到前太子府的兩個舊臣被枷鎖拷著遣送京師。這件事情,證明李世民對前太子府的人其實是有很深的芥蒂,隨時都可能對他們問罪,魏徵同樣不安全。
現代人想象的“完美君臣”
此時的魏徵,如果要自救,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一味迎合李世民,但這並不保險,因為魏徵是個多次投降新主的人,無論如何迎合李世民,也不可能得到李世民的充分信任。
況且李世民已經是皇帝,天下人人都想迎合李世民,魏徵的迎合也就顯得價值不大。
第二種方法,便是給李世民提供一個新方案,構建新君舊臣的新關係。在這個方案中,魏徵的重要性無可替代,也就保障了自己的真正安全。
於是,魏徵將這兩個人放了。他說:
“吾等受命之日,前宮、齊府左右,皆令赦原不問。今復送思行,此外誰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且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寧可慮身,不可廢國家大計。今若釋遣思行,不問其罪,則信義所感,無遠不臻。古者,大夫出疆,苟利社稷,專之可也。況今日之行,許以便宜從事,主上既以國士見待,安可不以國士報之乎?”
李世民何等聰明,馬上就意識到,魏徵的新方案對自己有用。透過發動政變上臺的李世民,不僅殺過無數敵人,更殺了自己的兄弟,手段何其殘忍。連父皇李淵都感到憂心恐懼,害怕李世民進一步殺了自己,主動讓位給李世民。
這完全就是一個殺伐殘忍的暴君形象。這樣的李世民,朝臣不會服他,軍隊不會服他,世人也不會服他。
影視劇中李世民的形象
權力的本質是服從,並不是李世民坐上皇位,就天然擁有皇權,也不是李世民殺人如麻、凶神惡煞,天下人就會怕他。真正的權力是天下人都心悅誠服聽從他。
魏徵提供的,正是一個讓天下人都服從李世民的新方案。只要李世民認可魏徵的做法,就可以讓前朝舊臣不再憂心惶惶,甚至隨時想著造反。
這對於李世民鞏固權力大大的有用,因而魏徵也就變成一個榜樣,讓人們看看,李世民是會聽從敵對陣營來投之人意見的。
從此李世民和魏徵,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對君臣搭班唱戲,還真引來了不少“粉絲”。
02.給政敵“化妝”
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淵的長子,很早就被封為太子。
在李淵反隋建唐的過程中,李建成幫父親結交英才,廣納人心。後來李建成隨父出征,治軍嚴明,平定西河。
唐高祖李淵(566年12月21日—635年6月25日)
李淵取得關中後,李建成主要負責後勤保障,調配戰略物資,而李世民則為天下兵馬元帥,領兵征戰。
此後,李世民是隋唐演義的主角,因為戰爭大多是李世民打的,而李建成坐鎮後方,是李世民能打勝仗的根本保障。
在李世民看來,自己戰功赫赫,大半個天下都是自己打下來的,卻無法繼承皇位,不公平。但在李淵看來,李建成寬厚仁慈,是個合適的守成之主,對李建成的信任高過李世民。
於是,兩個人的矛盾逐漸加深,權力鬥爭日益激烈。
影視劇中李建成形象
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李建成的手段遠不及李世民。李建成治民重寬仁,而李世民則是個十足的武將,李建成的性格不如李世民殺伐果決。
當李建成的手下建議李建成採取措施打擊李世民的時候,李建成總是猶豫不決,貽誤戰機。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李世民則恰恰相反,該出手時就出手,絲毫不顧兄弟情誼,毫不留情地發動政變將李建成殺死,自己取得了勝利。
李建成一死,李世民集團就開始了抹黑李建成的工作,以此襯托自己的政變是替天行道,正當其時。
為此,李世民集團編造了李淵承諾改立太子卻又出爾反爾的事件。
《舊唐書隱太子傳》記載,李淵帶著李世民出宮避暑,李建成留在長安監國。李建成勾結楊文幹,陰謀發動政變,然起事之前就有人向李淵告發。李淵找李建成問話,又有人勸李建成不要見李淵,直接造反,但李建成沒有聽從,而是自己去見李淵,叩頭請罪。
楊文幹聞訊,自己發動兵變,李淵要求李世民率兵平叛,並且許諾李世民,會廢黜李建成,改立李世民為太子。李世民鎮壓了楊文幹後,李淵卻食言,沒有再提改立太子之事,反而說是李世民容不下李建成。
關於這個故事的真偽,唐朝的劉餗就曾經隱晦地提到“有人妄告東宮”,表達對此事真實性的質疑。但唐朝畢竟要為太宗皇帝避諱,不能說的太明白。
玄武門之變
20世紀的歷史學家李樹桐認為,此事的記載,一是時間對不上,二是無需動用李世民大軍即可平叛,更不可能以換太子為交換條件,請求李世民出兵了。
除了編造不存在的事件之外,更是直接對李建成的品行進行貶低。
“建成殘忍,豈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跡,若非太宗逆取順守,積德累功,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或堅持小節,必虧大猷,欲比秦二世、隋煬帝,亦不及矣。”
《舊唐書》
李建成當了太子之後,需要分擔一些李淵的政務,史書也將此事記為:“高祖憂其不嫻政術,每令習政事”。本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卻非要加一句“憂其不嫻政務”。
多麼類似如今的很多媒體歪嘴唸經,把一些地區正常的舉動汙名化,比如選舉換了一波人執政,就說“詐騙集團輪流騙人”,製造“標題黨”。
此外,還篡改高祖實錄,將唐高祖時期李建成所建立的功勳進行修改,刪去有關建成的語句:把李建成部下建立的軍功,只提部下名字,不說他是李建成部下;對李建成的職權或官銜略去不提,把受命於李建成的軍隊建立的戰功獨立出來,不提此舉是奉李建成之命;把李建成打的勝仗直接改為敗仗。
李建成死後,被廢除了太子封號,改稱息王。息有偃旗息鼓之意,如果哪個或者的皇室成員被封“息王”,肯定是不願意接受的。
李建成墓誌銘拓片
在李建成墓中出土的墓誌銘上,僅僅55個字:
“大唐故息隱王墓誌,王諱建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薨於京師,粵以貞觀二年歲次戊子正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葬於雍州長安縣之高陽原。”
這仿墓誌出土之時,“息隱王”的“隱”字很明顯是別的字磨掉後重刻的。
《唐會要》記載,最早大臣建議給李建成的諡號是“戾”,被李世民否決,大臣又建議“靈”,最後才定了“隱”。
諡法曰,“不屍其位曰隱;懷情不盡曰隱;不明誤國曰隱”。改諡號的過程,看出李世民內心的愧疚,擔心自己無顏面見九泉之下的兄弟。
但如果李建成真的是李世民在史書裡描述的那樣不學無術、無才無德,又何必愧疚呢?
03.後人的重塑
一本名叫《貞觀政要》的書,記錄了唐太宗時期皇帝與諸位大臣的對答和辯論,從中可看出唐太宗是一個虛心納諫的君王。
但奇怪的是,《貞觀政要》的作者吳兢將這本書上呈唐玄宗,非但沒有得到玄宗的褒賞,反而被免官。吳兢的《貞觀政要》雖然記載十分詳細,有太宗與大臣的具體對話,但似乎並沒有完整反映歷史的真實。
《貞觀政要》書影
吳兢寫《貞觀政要》,文字十分簡略,對太宗與大臣的對話都只是擷取隻言片語,沒有講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
這一點唐玄宗和當時的唐代人對此都持類似看法。《舊唐書·韋述傳》說,吳兢這個人,雖然秉筆直書,被人們稱為“良史”,但行文過於簡單,不能反映歷史的整體,“雖累有修撰,竟未能成一家之言”。
此外,吳兢自詡“良史”,自認為秉筆直書。他向唐玄宗請奏,希望玄宗任命他為國史修撰總負責,在奏疏中說,“以為國史之作,在乎善惡必書”。
然而他的主觀成分未免過重,雖然是“善惡必書”,往往結果就變成:他認為的善人,就只書寫其善;他認為的惡人,就只書寫其惡。
在對待當朝聖人的態度上,吳兢也是進退失據。
作為一個史官,他卻經常上諫,玄宗去東都洛陽,吳兢上書玄宗不要在途中打獵尋歡。玄宗還沒有去,吳兢怎麼知道玄宗會在途中打獵尋歡呢?就算玄宗在途中打獵了,於國於民又有什麼害呢?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這次上諫沒有得到迴應。吳兢上諫十分頻繁,卻只有一次被玄宗採納,從吳兢留下的文章看,他屢次上諫實際上已經把玄宗當作壞人,而自己反而是光輝的君子。
在對待歷史問題上,吳兢顯然也是同樣的態度。
《貞觀政要》既然是“政要”,那就應該是太宗時期為政的要點,好的壞的都要有,怎麼能只有好的沒有壞的呢?
即使李世民和他的搭班們已經對歷史進行了篡改,歷史記載依然留下了李世民執政時期的錯誤和過失。
貞觀十年,李世民地位已經十分穩固,自認為不再需要跟魏徵演那出君賢臣錚的戲了,便把對魏徵直言敢諫的厭惡掛在臉上,史載他“漸惡其言”。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
在司馬光所在的北宋時期,唐代歷史資料尚比較豐富,基於豐富的史料,司馬光對李世民的評價是:“好尚功名,不及禮樂,父子兄弟之間,慚德多矣。”
吳兢用他特有的政治化妝術,塑造了一個完美的君主、完美的臣子,實際上就是要向玄宗逼宮,讓玄宗學習《貞觀政要》中塑造的太宗李世民,成為一個虛心納諫的完人,而那個讓玄宗成為完人的人,就是玄宗朝的魏徵。
吳兢暴露了他要當魏徵的野心,卻沒有得到玄宗的認可。
吳兢說話直來直去,既沒有對君主的適當肯定,也不像魏徵說話那麼有邏輯有哲理,僅僅是丟擲一個觀點,強迫對方接受。而且他行文狂悖,自視太高,在向玄宗呈上《貞觀政要》的表中,他說,“昔殷湯不如堯舜,伊尹恥之,陛下儻不修祖業,微臣亦恥之”。
吳兢對李世民的政治化妝,其主要目的並不是要玄宗當堯舜,而是自己要做伊尹、周公,歸根結底還是給自己化妝。
殊不知,統治盛世需要的並不是堯舜那樣傳說中的道德完人,更不是李世民這樣被製造的完美君主,而是謙虛、謹慎和務實。
有這三點,平庸之輩也能創造一個絢爛的大唐盛世。
04.重塑意識形態
唐玄宗以後,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唐順宗時期,《貞觀政要》的流傳都不見記載。
雖然有唐憲宗、唐宣宗等皇帝曾經閱讀過,但這本書已經殘缺不全、版本混亂了。在整個唐代中後期,《貞觀政要》都沒有被官方意識形態所提倡,少有人問津。
宋代,《貞觀政要》雖有流傳,也沒有得到官方和學術界的重視,反而是傳入遼、金後,被遼興宗、金哀宗等作為重要歷史資料研讀。
山西朔州市的崇福寺創建於唐代麟德二年(公元665年)
金代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金朝海陵王完顏亮題額“崇福禪寺”一直至今
因為遼、金以少數部族統治大量漢族地區,需要從古代的中原政權當中獲取政治經驗,也需要透過模仿古代強盛的中原政權來增強自身的統治合法性,唐朝就是他們學習、模仿的物件。
遼、金時期的建築,比南方的宋代建築更加類似唐代建築,往往有深遠的出簷、雄大的斗拱、高挑的鴟吻,就是遼金統治者推崇唐代的結果。
直到元代開始,《貞觀政要》才逐漸成為顯學,清代則對其評價日隆,被帝王奉為施政榜樣,是皇子皇孫和王公大臣的必讀書,乾隆帝還親自作序。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凡是從華夏邊緣地帶興起的部族,最終入主中原、統治華夏的,統治者都非常推崇唐太宗;而自認為繼承了華夏正統,並且實際上也創造了盛世的朝代,統治者則並不認為唐太宗是完美君主。
宋代對李世民的評價相對比較客觀,除了前文司馬光的評價之外,朱熹曾說:“太宗之心,則吾恐其無一不出於人欲也。直以其能假仁假義,以行其私。”文天祥說:“太宗全不知道、閨門之恥、將相之誇、末年遼東一行、終不能以克其血氣之暴、其心也驕。”
元、明、清對《貞觀政要》的推崇,有很深的意識形態考量。
這三個朝代中,元、清都是華夏邊緣的部族入主中原,元代的蒙古人更是以世界帝國自居,雖然忽必烈開始逐漸中原本位化,但至王朝滅亡也沒有實現漢化。
明雖然推翻元朝,號稱“恢復中華”,但朱元璋起自微末,對自己的出身有很深的自卑。這些統治者最擔憂的就是無法獲得天下的真心服從。
朱元璋在洪武七年,在南京歷代帝王廟親自祭祀古代十七位帝王,其中只有唐太宗一人不是開國之君。
對唐太宗的祭文是:“惟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
而清朝的乾隆帝則酷愛閱讀《貞觀政要》,手不釋卷,甚至留下了一首打油詩,詩云:
懿德嘉言在簡編,憂勤想見廿三年。
燭情已自同懸鏡,從諫端知勝轉圜。
房杜有容能讓直,魏王無事不繩愆。
高山景仰心何限,宇字香生翰墨筵。
到了現代,唐太宗李世民的形象又更加在官方和民間意識形態中被拔高。
民間文化中,也有很多人喜歡沉醉於“大唐盛世”,沉湎於“祖上也闊過”的遐想,在秉著“沒有完美君主,那我們就造一個”的集體意識重塑過程中,李世民的形象愈加變得“完美無缺”。
結語
著名歷史學家王仲犖在他的《隋唐五代史》中曾經評價,舊的歷史學家對“貞觀之治”是渲染地比較過分的。
雖然在唐太宗李世民統治時期,人口有了較大的增長,但比起隋煬帝大業初年的戶口數,還不到二分之一。貞觀時期與理想中的“太平盛世”還是有很大的距離。
對唐太宗個人,呂思勉先生認為,“唐太宗不過中才”。我們綜合史料和最新的考古成果,應該說唐太宗是一個能力非常強的人,有辦法、有手段,行事果斷,深謀遠慮,是一個優秀的古代君王。
但他絕不是完美,也根本不是士大夫理想中的“明君”。
對唐太宗的美化,從唐太宗在位時期開始,經過他與魏徵、房玄齡、褚遂良等大臣的合謀,透過篡改歷史記錄,貶低李建成,甚至貶低李淵,抬高自己。
後由動機不純的文人精心裁剪、修飾,將唐太宗化妝成一個無比美好的形象。最後,被別有用心的統治者利用,大事宣傳,最終成功製造了千古一帝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