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什麼呢?
4
回覆列表
  • 1 # 我是料總

    儘管熱點已經慢慢消退,但還是想談談《芳華》這部電影。

    《芳華》的故事設定在上世紀70年代,背景是敏感的文革後期,一個理想而瘋狂的年代。

    看多了姜文對那個年代的痴迷般的懷念,比如在《太陽照常升起》中的那些魔幻意象,再比如《Sunny燦爛的日子》中兇猛的青春。本以為《芳華》大概也是一部老男人的意淫與懷舊。

    但兩個小時的電影過後,我發現我誤解馮小剛了。

    後來馮小剛成為賀歲片之王,成為老炮兒,但在王朔、姜文等高幹子弟的眼中,馮小剛依然是其貌不揚,渴望出人頭地的馮褲子。

    在電影《芳華》中,除了耀眼的青春,我們也能看到這種根深蒂固的階級感

    位於食物鏈末端的,無疑是沒有背景卻質樸善良的劉峰,以及出身不好、屢遭歧視的何小萍。

    與之對應的是極少數的“特權階級”,郝曉雯和陳燦,他們是高幹子弟、將軍後代。

    剩下的是絕大多數的“我們”,即肖穗子和林丁丁。在時代的巨大變革中,她們有的成為精緻利己主義者,有的則成為旁觀者和見證人。

    最終,故事的結局也是痛徹心扉。

    劉峰殘了,何小萍瘋了,而“二代們”在改革開放的洪流中拿地搞房產。

    聰明如肖穗子幸運地透過高考,得以繼續自由地選擇生活方式。而更多的無名者或是消失於時代的洪流中,或是在戰後被掩埋在墓園裡。

    因為劇中人物在巨大的物是人非面前似乎表現得坦然而被動,有人說《芳華》缺少批判和反思。

    但其實在那個年代,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如何活下去,如何儘量活得體面才是每天的主題,而思考命運那是太奢侈的事情。

    關於那個年代,嚴歌苓的另一部作品《天浴》則更加直白地寫出時代對個體的碾壓和吞食。

    文化大革命晚期的知青文秀,被選中跟隨藏民老金學習牧馬。為了返回原籍,文秀逐漸墮落,最終成為男人們的玩物,而回家的希望也越來越渺茫。

    因為《天浴》拍得太過尖銳,因為這部片子拿了金馬獎的李小璐甚至終身以此為“恥”。

    相比《天浴》,《芳華》筆觸更溫潤,但實際上講的都是一回事。

    看似平常的青春故事中,透露的更有一種徹骨的寒意,那便是——那個時代對人們的影響是無法改變的。而無論我們作為哪一代,無論是50後還是90後,無時無刻不在伴隨這種影響長大成人並生活下去。

    算起來,《芳華》中的文工團女兵們,大約就是我們母親的年紀。她們生於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青春的年歲裡趕上了自然災害,文革,上山下鄉,大地震…在長大成人後又承受了改革開放的巨大變革。

    她們,有的在部隊裡度過青春;有的在老鄉家裡迎來月經初潮;有的在社會恢復秩序後趕上了第一波高考;有的因為一句口號永遠地留在了大西北、新疆…

    她們是那樣熟悉,因為她們就是我們的媽媽。昨天,她們在文工團跳芭蕾;今天,她們在街頭巷尾跳廣場舞。

    她們又是那樣陌生,因為大部分人對於那段記憶一直諱莫如深。也許是不願說,也許是覺得不值得說,但更多的情況是,時代再沒有給她們訴說的機會。

    巨大的社會變革讓她們只得向前看,沒時間去反思過去。響應獨生子女政策,她們生下的唯一的孩子就是生活的希望。

    而《芳華》更深刻的意義在於,電影結束後,我們所身處的時代依然在繼續講著電影中的故事。

    由此說來,《芳華》是如此露骨的一部電影,能夠上映,本身就是一種現象。難怪有人說,馮小剛拍出了自己的“頤和園”。

    如今,《芳華》的時代過去了,接力棒到了我們這一代手中,我們又將怎樣講述自己的芳華呢?

    前幾天,微博上的沒品笑話君發了這樣一條發人深思的推:

    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再過幾十年,時代記住的也許是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也許是馬雲、王健林、tfboys,而剩下的我們,終將是被摺疊的分母。

    不過不必惆悵,記住就是一切。與其說《芳華》是一部電影,更不如說它是一個記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幫助父母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